一、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文化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袁楠[1](2020)在《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北京六所高校为例》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建设实践的不断深入,文化自信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日益凸显。作为实现民族复兴大业的栋梁,正处在人生“拔节孕穗期”的新时代大学生是铸就中华文化崭新辉煌的时代新人,是推动中华文化迈向世界的新生力量,其文化观念和文化选择需要得到精心栽培。文化自信是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重要要求,而高校特别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其中承担着关键责任。高校培育新时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既要树立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正确对待中华文化发展;也要在全球化潮流下,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抵御意识形态渗透和不良社会思潮的侵蚀,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立足于此,为了了解当前高校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总体状况,并提出有效的对策,选取了北京六所不同类别的高校,共发放调查问卷805份,其中有效问卷为798份。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在总体上,大学生拥有良好的文化知识储备,基本能够对一些热点文化问题做出正确判断,也对文化自信培育有着较高的兴趣;虽然高校在文化自信培育的内容、方式、主体和环节上还有待改进,但是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尝试。既体现了我国文化蓬勃发展、高校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等奠定的良好基础,也面临意识形态渗透、网络文化不良倾向等风险因素造成的挑战等,以及大学生文化需求显现新的特征。有鉴于此,需要从挖掘特色文化资源,发挥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网络教学“乘法效应”,推动多方力量形成培育合力,建立系统长效的评价反馈机制等方面,着手提升工作的吸引力、引导力和作用力。
王春阁[2](2020)在《维护我国高校文化安全研究》文中认为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政治稳定的强大精神动力。高校是国家维护文化安全的前沿阵地。我国高校文化安全是指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受到外来腐朽、落后、庸俗文化的干扰、控制或同化,高校师生能够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和信仰革命文化、弘扬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从而促进我国文化稳定、健康、和谐发展,凝聚力和软实力不断提升。近年来,随着中国和西方高校间文化交流的加深,西方国家对我国高校文化渗透的加剧,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问题凸显,高校文化安全问题变得日益严峻,加强高校文化安全建设已经迫在眉睫。本文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以绪论的形式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对国内外研究高校文化安全的现状进行了梳理和归纳,阐明了本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并对研究的创新点进行了提炼和说明。第二部分,对高校文化安全进行了基本概念阐释。主要是对文化、文化安全、高校文化安全的概念进行了明确,围绕高校文化安全这个核心概念,分析了高校文化安全的政治性、相对性、隐蔽性和长期性等四个基本特征,阐明了加强高校文化安全有利于维护国家总体安全、积极抵御西方文化渗透、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和赢得网络文化的话语权等五方面意义。第三部分,对高校文化安全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总结和概括。本文认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丰富的关于文化的思想,包括“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每一种民族文化中,都有两种民族文化”“为了建立社会主义就需要文明”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中也有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安全、实施全方位文化安全战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积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提升软实力等关于文化安全的思想。这些都是我们深入研究高校文化安全的思想指引和理论资源。第四部分,分析了我国高校文化安全的现状。本文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多方努力,我国高校文化安全建设取得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如下几点: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思潮的有效引领,维护文化安全的人力物力投入显着增加,高校文化软实力得到显着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办学过程中文化安全得到了有效维护。在取得上述成就的同时,我国高校文化安全中还存在着高校师生文化自信尚需提升、高校师生也存在信仰宗教的情况、高校师生对西方文化渗透的警惕性不高、高校文化生态具有“西化”倾向等问题。而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是受到了西方国家长期文化渗透、国内文化安全环境不容乐观、网络新媒体普及和应用的负面影响、学校文化安全教育不足的影响。第五部分,阐明了我国高校文化安全建设的原则和目标。本文详细介绍了我国高校文化安全建设应遵循的坚持党对高校文化安全建设的领导、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与时俱进、坚持一元化与多样性的统一的原则,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我国高校文化安全建设要实现的引导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目标。第六部分,提出加强我国高校文化安全建设的对策。本文认为加强我国高校文化安全建设应从四个方面着手:推进习近平关于文化和意识形态重要论述教育、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教育、深化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以创新高校文化安全教育;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创新校园文化建设方式、充分运用新媒体丰富校园文化活动来开展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建设;倡导积极健康的社会风气、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来优化社会文化安全环境;建立高校文化安全建设的防范机制、构建高校文化安全建设的应急机制、打造高校文化安全建设的保障机制来完善维护高校文化安全的运行。总之,社会主义高校是为党和国家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坚强阵地,是文化生产和文化创造的重要基地,也是西方文化渗透、文化侵略、文化霸权的侵蚀对象。研究高校国家文化安全的问题、分析其成因并提出应对的策略,必将进一步促进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大学生文化自信和国家文化繁荣。
孙树彪[3](2019)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立德树人”研究》文中提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立德树人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使命。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事关当代教育发展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论述,深刻诠释了内涵式教育的本质使命是培养大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所以在新形式下如何发挥教育的立德树人功能,已成为当前高校发展所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立德树人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举措。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新时期教育体制改革发展的要求,它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对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积极的意义。立德树人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精神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基础的变革,先进的生产力必然产生先进的社会思想和文化,开辟了人的发展新路。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做“人”和做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被提上了日程。具备社会主义觉悟,德才兼备的劳动者是民族振兴的重要资源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所以内涵式发展中立德树人工作显得非常重要。立德树人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理念的继承和发展,是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会更好地弘扬中国精神,反对西方和平演变和改革开放中产生的功利主义等腐朽思想,能有效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而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为发展先进的社会主义生产力提供智力支持。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具体形态,而人的发展则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目的和基本内容,贯穿社会历史发展的始终,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最终目的。内涵式教育中的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大学精神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精神资源,是教育最本质的精神力量和构建社会主义新文明的关键,显示了大学生命力的根本所在,贯彻了党的群众路线,体现了以人为本和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价值,会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是新时期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的具体体现,对新时期高校及相关社会领域的发展起到了价值导向功能。本论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包括选题背景和意义、研究现状和方法,创新点与难点。第二部分是高等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的“立德树人”之路。主要阐述了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说明了内涵式发展是在马克思主义和科教兴国战略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履行教育本身立德树人使命的需要,对突破传统外延式教育发展模式局限有着积极作用。第三部分则为“立德树人”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的基本内涵。科学地分析了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内涵,阐释了“立德树人”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和立德树人在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第四部分是立德树人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承担的重大使命。结合现实需要论述了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需要培养人和人才的重要性。明确了高等教育中人是目的,人的价值导向等问题,并进一步阐明了人和人才二者的关系。第五部分论述了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实现“立德树人”的关键要素。内涵式教育发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大学精神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在新形势下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系统分析了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立德树人必要性和存在的问题。通过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调查问卷法和多学科综合研究法,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培养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大学精神,并结合现实需要,有针对性地探讨了教育的立德树人功能和优化途径,明确了新时期立德树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尝试从培育大学生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大学精神角度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进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侯燕[4](2019)在《胡锦涛青年思想研究》文中提出青年,既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又是影响社会问题的不定因素。青年群体的发展方向与各种政治力量的走势存在一定内在联系,青年与青年问题也因此始终受到社会的关注。马克思主义者总是把世界的发展进步与青年的历史使命联系起来,满腔热情地寄希望于青年。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始终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把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相结合,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由于曾从事共青团工作,胡锦涛对于青年和青年问题有着直观感受和深刻理解,他在继承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的青年思想的基础上,坚持从事关国家与民族前途命运的重大战略高度审视青年和青年问题,形成了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与青年变化时代特征的科学认识与判断,从而继承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但凡客观存在的事物,都有其内在规律性。任何科学思想形成和发展都与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密切相关,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在独特的实践历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胡锦涛青年思想,有着丰富的理论渊源和现实依据,也有其内在根基,其产生、形成、发展和成熟都遵循社会历史基本规律。改革开放翻开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厚积薄发的新篇章,党领导全国人民以无限的智慧和热情投入这一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青年自身的特征与需求也呈现出相应的时代气息。随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胡锦涛青年思想,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坚持科学发展,强调以人为本,把青年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注重以服务青年发展促进青年理想信念的形成与生力军作用的发挥,指引着当代青年与青年工作的发展方向。本研究通过对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现实基础以及形成发展过程进行回溯和梳理,阐述了胡锦涛青年思想的总体脉络和逻辑体系,探讨了胡锦涛青年思想在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中国化发展历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就如何以胡锦涛青年思想为指导,坚持服务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提高青年素质,更好地为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提供人才保障进行了前瞻性分析。本研究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的青年思想、列宁斯大林的青年思想、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青年思想以及中西方文化中的青年观点,是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发展的理论和文化渊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党的青年工作面临的任务与挑战、胡锦涛自身成长和青年工作经历则构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发展的现实依据。就其发展阶段来看,胡锦涛青年思想经历了由孕育到初步形成、再到不断丰富完善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始终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紧密相连。本研究也探讨了胡锦涛青年思想关于青年的地位和价值、青年的优势与不足、青年工作的旨归与要求等方面的基本观点,这些也恰恰构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立论基础。在总论其形成基础、发展阶段和基本出发点之后,本研究选取胡锦涛青年思想极具时代特征的政治视角、利益视角、人才视角、实践视角、全球视角等维度对其内容构成进行了分论。从坚持党的领导、以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审视青年和青年问题,突出价值引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青年发展提供指引,实施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青年工作等方面论述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政治视角;从为大局服务与为青年服务的一致性、寓引导教育于服务之中、着力服务青年的根本需求等方面讨论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利益视角;从人才强国与青年人才培养、科教兴国与青年教育、社会环境与青年成长、执政能力与干部选拔等方面剖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人才视角;从火热社会实践中的无悔青春、党和国家需要青春力量、伟大时代召唤创业者等方面分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实践视角;从青年要努力拓展世界眼光、青年是和谐世界的重要建设者、加强各国青年之间的交流等方面阐述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全球视角。最后,提出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现实启示,即坚持党的领导,准确把握青年脉搏,积极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青年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激发青年的主体自觉,充分发挥青年的主观能动性,搭建更为广阔的青年创新实践平台,引导青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续奋斗;坚持服务青年,注重青年的利益实现,增强服务青年的实效性,推进青年工作改革创新,牢牢把握青年工作的生命线。基于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以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胡锦涛青年思想系统且全面地回答了关于青年的基本问题,既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既有理论范畴,又是科学发展观战略思想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胡锦涛青年思想内容丰富、时代感强,不仅丰富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而且对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且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及其科学品质,开拓青年工作的思路、方法、手段,增强青年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深远的借鉴意义。为了阐明胡锦涛青年思想对于开展青年工作的指导意义,本研究选取了多个案例,从某一角度或某一形式印证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实践价值。比如,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为例,简述了党和青年的特殊关系,突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对于青年发展的重要意义,就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进行了论述;以大学青年教师为例,从剖析职业获得感生成入手,对于如何立足青年的基本特征、遵从青年成长的客观规律、正确分析青年的实际状况、在服务中赢得青年进行了探讨;以高校共青团发展路向为例,就共青团如何通过深化改革凝聚青年人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进行了分析;以21世纪以来蓬勃发展的青年自组织为例,讨论了新时期青年社会实践主体的拓展形式,得到的基本结论是,自组织这一随着时代发展应运而生的组织形式对于青年参与社会、投身实践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和价值,但也存在着局限性,需要在实践中贴近青年、创新思路,充分发挥青年群体的主体作用,积极引领青年成长发展;以孔子学院的形成发展为例,简析青年国际交流状况,以此说明青年拓展世界眼光的重大意义,并印证青年对于促进国际交流、树立国际形象、提升国家“软实力”的积极作用。站在新的历史时期分析青年和青年工作,不难看到胡锦涛青年思想严谨而科学的理论品质及重大而深刻的时代价值。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国际青年争夺战愈演愈烈,党的青年工作也面临各种新情况与新挑战,但综观国际国内大势,中国发展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胡锦涛深刻指出,未来属于青年,未来取决于青年,未来更需要青年去创造。当代中国青年的历史使命与青年运动的主题,在根本上与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完全一致,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从进一步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出发,全面梳理、分析胡锦涛青年思想对青年工作的指导价值和实践成效,对于引领当代中国青年自觉担负起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历史责任,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伟大征程,无疑具有重要的实践参考与指导价值。
葛辉[5](2019)在《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队实践发展研究 ——以科学发展观为视角》文中认为以科学发展观作为理论指导,对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队建设问题进行理论与实践层面的研究,无论是在我国体育事业力求长足发展的大背景下,还是在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迫切要求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需求,借助科学发展观、系统论、路径依赖理论等研究理论,以及学校体育学、体育管理学、组织行为学中有关运动队建设与发展的视角和观点,以丰富的客观现实素材,从高校高水平篮球队的球员招募、文化教育、专项训练、职业规划等几个方面,对现阶段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队的建设与发展问题进行客观详细的分析和探讨,为今后相关部门制定出更加完善的高校高水平篮球队建设方案提供一个理论上的参考和借鉴,更加丰富我国现行的高校高水平篮球队建设体系和办法,为进一步促进我国篮球优秀竞技人才的培养以及学校篮球运动的综合发展做出理论和现实意义上的贡献。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个案研究法、实地观察法和逻辑分析法,以588普通高校现役高水平篮球运动员、308名普通高校退役高水平篮球运动员、54名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教练员和37名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队负责人作为问卷调查对象,以20名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队的教练员、4名中国男子职业篮球联赛的相关工作人员、5名现役和5名退役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员、10名美国大学篮球队相关人员或研究人员作为访谈对象,对科学发展观视角下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队建设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研究结论如下:(1)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队目标定位国家层级目标定位方面:由于办学质量和建队时间的原因,只有少数学校将国家层级的目标写入到了高校高水平篮球队建设目标体系之中;省市区域层级目标定位方面:多数球队将建设目标放在了学校层级之上,对于二者之间的中间层次—省市地区层级目标却几乎没有纳入到球队建设目标体系之中;在学校层级目标定位方面:目前大多数高校高水平篮球队“极端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下,球队在学校层面的目标更加倾向于为学校带来利益,而非服务于学生;在运动员层级目标定位方面:单纯设置“提升运动员竞技水平”的目标影响了运动员的综合发展。(2)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队的招生制度招生形式方面:我国高校高水平篮球队在运动员招生构成上主要分为高水平运动员和运动训练专业学生;招生人数方面:每支球队每年能够补充的球员人数十分有限;招生生源方面:基本以综合竞技能力相对较差的普通高中球员为主;招生依据方面:以运动员等级证书为前提,重专项技术轻文化知识;招生时间方面:运动训练学生相对固定,但是高水平运动员招生招生时间不固定,对学生学习、生活时间安排影响较大。(3)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队的文化教育专业选择情况:体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之间的选择人数基本持平;课程学习形式方面:以赛前集训停课、平时正常上课的形式为主,但一些一流办学水平高校没有采取任何停课训练形式;课外学习时间方面:由于训练量影响了学生课余学习精力及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员在课余文化学习时间较少;学习管理形式方面:以集体教学为主,缺乏针对于篮球队运动员的分班教学;学习成绩情况:整体学习成绩较差,一般运动员存在挂科行为。(4)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队的专项训练训练频次和时间方面:训练频次和时间比较多,过于消耗运动员的时间和精力,影响到了文化课程的学习以及其他学校活动的参加;训练方法方面:目前高校高水平篮球队教练员在训练方法选择依据上是较为多元化,但是运动员的满意度较低;训练动力方面:满足感较为理想,但是缺乏对运动员长远发展的考虑使得部分运动员的需求满足感较低;训练激励机制方面:全部球队都采用了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结合的策略,但是部分球队以学分作为奖励机制并不合理;教练员方面:目前高校高水平篮球队教练员年龄结构较为合理,但是学历水平、职称水平和运动经历不理想,同时缺乏高层次的国内外培训和学习。(5)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队的场馆设施场馆类型与数量配置方面:场馆配置基本能够满足训练和参赛要求,但是在数量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功能性场馆配置方面:整体情况不理想,尤其在康复理疗室、洗浴间、数据分析室的配备上存在较大问题;训练设施配置方面:在康复理疗设施、训练监控设施和科研分析设施上的配置不够理想;场地管理主体方面:后勤部门是场馆设施的主要管理主体,这对于球队在场馆设施使用的便捷度上会产生一定问题。(6)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队的综合保障政策保障方面:国家级政策缺乏有效的针对性,学校政策保障不完善,财务、就业、考试方面政策保障力度较差;资金保障方面:每年的经费拨付在50万元左右,但是经费报销程序上较为繁琐;科研保障方面:生理生化监控设备、训练恢复设备配置不足,科研人员和科研技术培训较差;安全保障方面:几乎所有的高校高水平篮球队都从主观上缺乏对安全保障的重视;医疗保障方面:运动损伤恢复设备以及运动疲劳恢复设备不足,医护人员配合较差。(7)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队的退役选秀与就业规划退役选秀方面:选秀对象存在偏差、目标与形式存在脱节、新秀薪资制度有待完善、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员培养模式同选秀制度存在脱节、职业俱乐部青年队制度阻碍了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员的选秀;就业规划方面:就业率较高但专业对口程度较差、就业定位缺乏为祖国和社会服务的大局观念、就业途径呈现多元化特点、就业以学校所在省区和东南沿海地区为主、就业单位则由于运动员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掌握较差而选择私企和自主创业的人数较多、就业满意度较差。(8)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队的竞赛机制CUBA参赛目的方面:部分学校单纯将成绩作为了参赛目标,球队培养与建设目的出现了异化;赛事成绩要求方面:多数球队所在学校都明确设置了成绩要求;奖励机制方面:奖学金优先和物质奖励方面采用的球队数量也比较多;赛事满意度方面:高校高水平篮球队教练员对于CUBA赛事的整体满意度较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视角下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队的建设与发展策略:(1)科学发展观视角下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队目标定位的建设与发展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队在目标定位时应体现出水平差异;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队在目标定位时应避免功利主义倾向;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队在目标定位时以运动员的综合发展为本位;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队在目标定位达成的根本途径。(2)科学发展观视角下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队招生制度的建设与发展细化招生名额限制,强化招生与球队建设的供需结合;优化等级划分的考核方式,逐渐向竞技能力数据化考核的方向倾斜;优化文化课程考试,实现专项技术与文化知识考核双管齐下。(3)科学发展观视角下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员文化教育的建设与发展以高校篮球运动员的角色特点安排文化学习;以运动员发展为本位安排文化课程学习;充分发挥教练员、任课教师、辅导员在运动员文化学习中的协调作用;文化学习内容要适当向运动员毕业升学或就业需要倾斜。(4)科学发展观视角下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队训练的建设与发展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队训练理念与方法的动态化更新;以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员的训练特点安排训练计划;优化教练员队伍配置,形成教练梯队之间的持久衔接;突出训练重点,协同校内外各方共同提升球队训练质量。(5)科学发展观视角下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队场馆设施的建设与发展依托学校情况和高水平篮球队训练需求进行场馆设施的优化;构建场馆设施的资源共享机制,提高场馆设施利用效率;优化场馆训练环境,加强场馆环保型改造;加强高校高水平篮球队训练场馆设施的人性化改造。(6)科学发展观视角下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队综合保障的建设与发展构建“训、科、医、管”一体化的综合保障体系;围绕运动员发展构建综合保障体系,保障效应要落实到每个运动员;以训练保障为主线,协调各方构建综合保障体系。(7)科学发展观视角下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队退役选秀和就业规划的建设与发展将运动员就业能力提升纳入到球队建设发展体系中;同时提升运动员的选秀优势、求职能力和自主创业能力;综合运用多种渠道为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员的就业发展创造条件。(8)科学发展观视角下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队竞赛机制的建设与发展以运动员培养为目标,坚持以运动员作为球队发展的根本动力;优化CUBA赛事机制,以培养和选拔人才作为赛事主要目标;协调各方提升高校高水平篮球队的参赛保障体系。
程雄飞[6](2019)在《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研究》文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党和国家通过制定一系列相关政策,颁布一系列相关法律,制定一系列发展规划来推进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发展。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做的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中明确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这实际上为新时代大学生的培养提出了“三有”标准,即:“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具体来说就是: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理想,有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硬本领,有承担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的有力担当。为了培养“三有”大学生,增强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实效性,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我们要加强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可见,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研究是建立在一定问题基础上的,是对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面临一系列新问题的时代回应,具有深刻的时代背景和重要研究意义。本论文从七个部分对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展开系统研究。第一部分为绪论。这部分主要论述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选题缘由、研究现状、研究意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所要解决的问题及创新之处。第二部分为相关概念的界定。这部分主要研究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相关概念,包括新时代、责任与社会责任、责任教育与责任感培养的含义。第三部分为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基础。这一部分主要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毛泽东、邓小平相关论述以及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相关论述;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和道德教育相关理论;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历史及经验教训。第四部分为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一部分主要论述了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在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上的重要性,并通过查阅学界的相关调查数据,了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并发现其中问题。第五部分为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内容。这一部分主要论述了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中的认知教育、情感培养、行为塑造,尤其是文化教育、理想教育、道德责任教育、家国情怀和世界情怀教育。第六部分为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原则。这一部分主要论述了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中的理论联系实际、科学性与方向性相结合、疏通与引导这三个一般原则和强化历史使命、因势而新、关怀体谅、和权、责、利相统一这三个特殊原则。第七部分为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路径。这一部分主要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文化教育、志愿服务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方面论述了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路径。
王璐璐[7](2016)在《文化生态视域下我国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青年处于人生的黄金时代,每个青年都应该有一个目标,这目标至少在他本人看来是伟大的。目标是主观的价值取向,最终是由价值观所决定的。价值观是古老又常新的话题,它是人生的标尺和航向,对个人成长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不同的时代和文化背景下,个人价值观与社会变革产生共振,在遵循一定规律基础上也发生着变化,价值观是文化的内核,在文化发展的环境下把握价值观的演变是其应有之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时代要求和民族振兴而生,统领各个社会群体的价值意志,大学生价值观作为其有机的组成,在整个文化环境的浸润和时代前进的脚步中,悄然发生着变化。大学生价值观体现了大学生群体特征和历史使命的精髓,是大学生将理想信念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关键。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价值观如何变迁?遵循什么规律变化?现状如何?怎样在处理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关系过程中,对当前大学生价值观内容的进行凝练,并完成价值观教育机制的创新推进?这些问题的研究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却也围绕着青年成长目标进行务实的思考,是指导大学生确定正确的价值取向,进而审视自我、坚定意志、落实行动的必经之路。价值观问题属于意识形态范畴,它是文化的核心要素,对其分析理应置于文化环境的发展变化之下。文化生态学作为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以文化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系统是由主体、客体两部分组成的,主体是人,客体是动态发展的文化链,由文化理念、文化制度、文化规律、文化环境、文化资源、文化实践等要素组成,主张用生态学系统的、整体的、动态的、平衡的观点看待文化的产生、演变以及与环境的关系,重视文化各要素之间的关联和相互作用。它所蕴含的丰富的历史意义、社会意义和文化意义,对于人的素质品行的养成以及民族精神的筑造,都具有深刻的影响和深远的意义。用文化生态的视角对大学生价值观进行分析,不仅蕴含了生态文明的时代主题,而且通过对文化生态系统的构建,关照各种环境要素的平衡发展,引导价值主体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从而符合社会主导价值要求。借用文化生态学的观点分析大学生价值观,要通过对相关概念的界定入手,厘清文化、生态学、文化生态、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涵义以及相互关系,找到价值观与文化生态相关性的学理和现实依据,探讨文化生态视阈下进行大学生价值观建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研究大学生群体的价值观,要将文化生态环境微缩和聚焦,着重进行高校文化生态研究,构建一个文化生态“场”,用系统学的角度,分析高校文化生态系统的基本内涵和构成要素,构建一个受原生环境、现实环境、历史环境和国际环境相互作用的动态、开放的系统模型,其中资源子系统、实践子系统、制度子系统和价值子系统由外至内形成合力,作用于价值观主体,发挥系统凝聚、导向、熏陶和辐射的价值功能。对当前大学生价值观的构建要回溯其在历史洪流中的演变,梳理阶段性的特征,并探究大学生价值观发展变化的规律。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在政策颁布和文件规定上,逐步突显文化环境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增强价值观的社会认同度,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为社会主义文化繁荣提供了助推力。学术界的研究者根据文化体制改革的历程和发展规律提出了不同的划分阶段,进一步认证了文化生态环境对价值主体的作用力。大学生价值观随着社会文化环境的变换,经历了价值观重诉、多元和整合等不同阶段,表现出了趋于稳定的价值观特征,主体意识进一步增强,迈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多元价值观并存的价值观格局。大学生价值观变化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既有着群体特征基本一致的必然性,又存在个体经历和社会变革的偶然性,它与主体意识交互生长,又同社会变革相关共振,体现了价值观由自发到自觉的辩证上升过程。恩格斯对杜林“原则在先”曾进行批判,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不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去适应原则,原则在符合自然界和历史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因此,对于大学生价值观的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语义分析和规范分析的层面,要通过实证分析掌握大学生价值观现状的第一手资料。在调查问卷的设计过程中,将价值观细分为政治价值观、道德价值观、消费价值观、人际价值观、人生价值观、职业价值观和恋爱价值观七个系类,分别对在校学生和教师群体进行调研,客观分析得出结论,为大学生价值观的凝练和培育提供分析依据和材料支撑。对大学生价值观内容进行凝练要充分考虑高校复杂的多元文化生态环境,反映多种文化冲突下大学生的信仰缺失和主体诉求。在凝练原则上,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一元主导,体现社会化和个体化两种角色,处理好凝练过程中理想与现实、一般与个别、他律与自律的三种关系,力求体现价值观内容的共融性、承启性、创新性和前瞻性。在此基础上,提供较为全面、科学的提炼技术路径,以国学精神为基石,参考国家政策文件、国内外校训、已有的理论成果,并结合实证分析的结果,将大学生价值观的内容以“集束式”方式创新表达,体现了价值观结构体系,即确定“责任”为大学生价值观最核心、统领性的概念,延展出爱国、厚德、尚学、创新、求实、励行六个从属性的概念,演绎责任这一大学生价值观内核的丰富涵义。在全社会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大学生价值观的培育也取得了实质性进步,高校的德育氛围浓烈,大学生更注重个人品行修养,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在推进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过程中,要把握好全员育人、与学生思想实际结合、争取学生情感认同、创新方法手段、形成学生自觉自律等原则,创新培育机制研究。将价值观教育引导置于高校文化生态系统的架构下,统筹各方要素,实现育人的全员性、全方位性;在文化价值引领作用下,创新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加强学会做人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现代公民教育和社会责任教育,重视网络德育、学科德育、开放德育和故事德育,做到价值观内容入脑入心;充分发掘高校文化生态系统的价值资源,注重文化制度建设,从教师队伍建设、校园环境营造和规范健全三个方面完善激励机制,通过选树典型起到示范引领的关键作用,在文化实践的指导下,开展行动创新机制研究,打造知行合一的学习、实践体系,并营造积极的舆论氛围,巩固价值观教育的效果。一切文献性质的捕捉和分析,都远远不及在实践和摸索中得到的真实而有效。对大学生价值观内容的构建和教育推进要提倡“躬行实践”的要求,让大学生在良好的高校文化生态环境中找寻到耦合价值观的资源和渠道,发挥实践在践行大学生价值观过程中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杨延东,杨道宇[8](2015)在《“五位一体”的高校社会服务功能观——试论中国高等教育的功能创新》文中认为高校应主动形成"五位一体"的功能定位:其一,高校的经济功能应定位在对科技创新的促进、对创新型人才的培育和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促进上;其二,高校的政治功能应定位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促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的促进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促进上;其三,高校的文化功能应定位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培育、对公民道德素质的提升和加强精神文化活动中心的建设上;其四,高校的社会和谐功能应定位在对社会公平的促进和对社会管理与服务创新的促进上;其五,高校的生态文明功能应定位在对生态文明人格的培育、对生态文明知识的提供、对生态文明制度的促进和对生态文明行动的参与上。
陈希[9](2014)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文中认为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是继承、培育、传播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高校校园文化对学校完成自身所肩负的使命起到重要作用。高校校园文化可以帮助大学理清自己要建立的是什么样的学校,要教育什么样的人才,学校怎样长久的发展,怎样在全社会发挥自身影响力等一系列问题。当前,以信息技术革命为中心的全球化,实现着经济、文化在全球交流与融合。对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来说,这种情况既会带来机遇也会带来挑战。与此同时,市场经济与网络时代的到来也给高校带来了诸如学术功利化,思想意识多元化的问题。只有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才能获得新的发展。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党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前提下提出的新的发展思路。纵观整个理论体系,其中的真知灼见为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本文是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来探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全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本文的大纲,包含研究的背景、意义、相关理论研究、文章的主要创新点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高校校园文化概述,具体从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结构、特征、功能等四方面来具体展开,并在最后阐述了我国高校校园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第三部分阐明了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首先介绍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与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接着说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高校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生态文化等五个方面。第四部分是关于科学发展观指导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从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出发,结合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五方面问题,提出自己相关建议。
刘宇培[10](2013)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视域下高校文化建设研究》文中提出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马克思主义者关于文化的基本认识。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在多元文化相互交织的大背景下,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展现出了跨时代的价值。作为社会主义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文化,其健康发展不仅关系到高校的文化建设和办学管理,而且对于推动社会文化发展,促进高校和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我国高校文化自诞生之日起,其建设发展一直受到不同程度的关注,在高校文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高校是进行文化创造和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解决高校文化建设中的诸多问题,坚持高校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就必须发挥马克思主义的统领作用,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角度探寻当前加强高校文化建设的思路。本文从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指导高校文化建设的角度展开四个部分阐述。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以及国内外的研究情况综述;第二部分简要介绍了文化、文化观、高校文化、高校文化建设以及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内涵及主要内容;第三部分从高校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四个方面对当前我国高校校园文化的现实状况进行了分析,论述了当前我国高校文化建设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其中的原因;第四部分是本文的重点,从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理念、打造和谐向上的高校精神文化、塑造主体参与性强的高校制度文化、创建文化意蕴浓厚的高校物质文化和建设诚信高尚的高校行为文化五个方面切入,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视域下进行高校文化建设的思路。
二、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文化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文化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北京六所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文化自信相关研究 |
1.3.1.1 文化自信的定义 |
1.3.1.2 文化自信的内涵 |
1.3.1.3 文化自信的意义 |
1.3.2 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相关研究 |
1.3.2.1 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意义 |
1.3.2.2 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影响因素 |
1.3.2.3 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路径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重点及创新点 |
1.5.1 研究重点 |
1.5.2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理论剖析 |
2.1 文化自信的提出与发展 |
2.2 文化自信的内涵和意义 |
2.2.1 文化自信的内涵 |
2.2.2 文化自信的意义 |
2.3 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理论基础 |
2.3.1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
2.3.1.1 文化的定义 |
2.3.1.2 文化与人 |
2.3.1.3 文化与社会 |
2.3.2 中国共产党的文化理论 |
2.3.2.1 毛泽东的文化理论 |
2.3.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 |
2.3.3 思想政治教育原理 |
2.3.3.1 高校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
2.3.3.2 培育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是高校当前重要的教育目标 |
2.3.3.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 |
2.4 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重要意义 |
2.4.1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 |
2.4.2 大学生是铸就中华文化崭新辉煌的时代新人 |
2.4.3 大学生是推动中华文化迈向世界的新生力量 |
2.5 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主要目标 |
2.5.1 树立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正确对待中华文化发展 |
2.5.2 主动投身文化建设实践,自觉抵御不良社会思潮 |
2.5.3 全球化下坚守文化立场,积极推动中华文化传播 |
第三章 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现状分析 |
3.1 调查研究设计 |
3.1.1 设计调查问卷 |
3.1.2 选取调查对象 |
3.2 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总体状况 |
3.2.1 大学生对文化自信有较高的价值认同 |
3.2.2 高校在文化自信培育方面进行有益探索 |
3.3 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1 培育内容丰富程度需要提高 |
3.3.2 培育方式灵活运用有待增强 |
3.3.3 培育力量较为依赖单一主体 |
3.3.4 培育环节尚未形成评价反馈 |
第四章 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影响因素 |
4.1 我国文化发展的丰富成果与多重挑战 |
4.1.1 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文化建设 |
4.1.1.1 意识形态工作取得突出成就 |
4.1.1.2 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显着提高 |
4.1.2 我国文化发展面临多种挑战 |
4.1.2.1 意识形态渗透和不良社会思潮兴起 |
4.1.2.2 网络文化碎片化娱乐化低俗化倾向 |
4.2 高校积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
4.2.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改革创新 |
4.2.2 不同类别高校在人才培养各有侧重 |
4.3 新时代大学生的群体特征和个人因素 |
4.3.1 大学生文化需求出现新的时代特征 |
4.3.1.1 寻求丰富的文化资源 |
4.3.1.2 包容多元的思想观点 |
4.3.1.3 追求个性的价值取向 |
4.3.2 个人因素影响大学生文化自信状况 |
第五章 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对策建议 |
5.1 注重理念优化,提升文化自信培育认同 |
5.1.1 树立整体观念,正确对待文化传承发展 |
5.1.2 树立科学观点,正确处理中外文化关系 |
5.2 注重资源挖掘,丰富文化自信培育内容 |
5.2.1 发展学生能力,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 |
5.2.2 贴合学生兴趣,充分利用各种特色文化资源 |
5.3 注重载体创新,转变文化自信培育方式 |
5.3.1 变化多种方式,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
5.3.2 与理论相呼应,深化实践教学效果 |
5.3.3 满足学生需要,推动网络教学建设 |
5.4 注重团队整合,形成文化自信培育合力 |
5.4.1 扩大师资利用,加快不同学科教师的加入 |
5.4.2 用好专业人才,加大优秀专家学者的吸收 |
5.5 注重机制完善,改革文化自信培育评价 |
5.5.1 健全培育环节,实施反馈培育效果的评价措施 |
5.5.2 实现良性循环,针对评价反馈调整培育各方面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高校培育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倌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作者与导师简介 |
附件 |
(2)维护我国高校文化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阶级分析法 |
1.3.3 系统分析法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高校文化安全概述 |
2.1 高校文化安全概念界定 |
2.1.1 文化 |
2.1.2 文化安全 |
2.1.3 高校文化安全 |
2.2 高校文化安全的基本特征 |
2.2.1 政治性 |
2.2.2 相对性 |
2.2.3 隐蔽性 |
2.2.4 长期性 |
2.3 加强高校文化安全的意义 |
2.3.1 维护国家总体安全 |
2.3.2 积极抵御西方文化渗透 |
2.3.3 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
2.3.4 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
2.3.5 赢得网络文化的话语权 |
第3章 高校文化安全的理论基础 |
3.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文化的思想 |
3.1.1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
3.1.2 “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 |
3.1.3 “每一种民族文化中,都有两种民族文化” |
3.1.4 “为了建立社会主义就需要文明” |
3.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中关于文化安全的思想 |
3.2.1 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安全建设 |
3.2.2 实施全方位的文化安全战略 |
3.2.3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
3.2.4 积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3.2.5 注重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
第4章 我国高校文化安全的现状 |
4.1 我国高校文化安全所取得的成就 |
4.1.1 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思潮的有效引领 |
4.1.2 维护文化安全的人力物力投入显着增加 |
4.1.3 高校文化软实力得到显着提升 |
4.1.4 高等教育国际化办学的过程中文化安全得到了有效维护 |
4.2 我国高校文化安全中存在的问题 |
4.2.1 高校师生文化自信尚需提升 |
4.2.2 高校师生也存在信仰宗教的情况 |
4.2.3 高校师生对西方文化渗透的警惕性不高 |
4.2.4 高校文化生态具有“西化”倾向 |
4.3 我国高校文化安全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3.1 西方国家的长期文化渗透 |
4.3.2 国内文化安全环境不容乐观 |
4.3.3 网络新媒体普及和应用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
4.3.4 学校文化安全教育不足 |
第5章 我国高校文化安全建设的原则和目标 |
5.1 我国高校文化安全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
5.1.1 坚持党对高校文化安全建设的领导 |
5.1.2 坚持以人为本 |
5.1.3 坚持与时俱进 |
5.1.4 坚持一元化与多样性的统一 |
5.2 我国高校文化安全建设要实现的目标 |
5.2.1 引导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 |
5.2.2 有效维护高校文化守正创新 |
5.2.3 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
第6章 加强我国高校文化安全建设的对策 |
6.1 创新高校文化安全教育 |
6.1.1 推进习近平关于文化和意识形态重要论述教育 |
6.1.2 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教育 |
6.1.3 深化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教育 |
6.2 开展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建设 |
6.2.1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校园文化建设 |
6.2.2 创新校园文化建设方式 |
6.2.3 充分运用新媒体丰富校园文化活动 |
6.3 优化社会文化安全环境 |
6.3.1 倡导积极健康的社会风气 |
6.3.2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 |
6.4 完善维护高校文化安全的运行机制 |
6.4.1 建立高校文化安全建设的防范机制 |
6.4.2 构建高校文化安全建设的应急机制 |
6.4.3 打造高校文化安全建设的保障机制 |
结束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3)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立德树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比较研究法 |
1.3.3 问卷调查法 |
1.3.4 多学科综合研究法 |
1.4 创新点与难点 |
1.4.1 创新点 |
1.4.2 难点 |
第2章 高等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的“立德树人”之路 |
2.1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概念界定 |
2.1.1 “内涵式发展”概念的词源学考察 |
2.1.2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概念的逻辑分析 |
2.1.3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基本构成要素 |
2.2 “立德树人”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的现实依据 |
2.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立德树人” |
2.2.2 高等教育在新形势下承担的重大使命需要“立德树人” |
2.2.3 破除传统外延式教育发展模式的局限需要“立德树人” |
2.3 “立德树人”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的理论依据 |
2.3.1 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观彰显“立德树人” |
2.3.2 科教兴国战略彰显“立德树人” |
2.3.3 “四个全面”的教育理论彰显“立德树人” |
第3章 “立德树人”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的基本内涵 |
3.1 “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提出 |
3.1.1 市场经济道德困境对教育的冲击 |
3.1.2 教育的工具理性局限 |
3.1.3 内涵式发展是提出“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前提 |
3.2 “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内涵分析 |
3.2.1 “立德树人”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
3.2.2 马克思主义人学是“立德树人”的理论依据 |
3.2.3 “立德树人”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 |
3.3 “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基本原则 |
3.3.1 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原则 |
3.3.2 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 |
3.3.3 德育优先教育原则 |
第4章 “立德树人”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承担的重大使命 |
4.1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需要培养“人才” |
4.1.1 高等教育服务社会需要“人才” |
4.1.2 科学技术是“人才”的内在规定 |
4.2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需要培养“人” |
4.2.1 高等教育中“人是目的” |
4.2.2 人文精神是“人之为人”的本质规定 |
4.3 培养“人才”与培养“人”的关系 |
4.3.1 “人”决定“人才”的价值导向 |
4.3.2 “人才”是“人”的实践形态 |
4.3.3 “德才兼备”是两者的统一 |
第5章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实现“立德树人”的关键要素 |
5.1 内涵式教育发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人文精神 |
5.1.1 人文精神概念的界定 |
5.1.2 内涵式教育发展的人文精神基础 |
5.1.3 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培养思想品德 |
5.1.4 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培养政治价值观 |
5.1.5 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培养审美价值观 |
5.2 内涵式教育发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科学精神 |
5.2.1 科学精神概念的界定 |
5.2.2 内涵式教育发展的科学精神标准 |
5.2.3 培育“为真理而真理”的科学观 |
5.3 内涵式教育发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大学精神 |
5.3.1 大学精神概念的界定 |
5.3.2 内涵式教育发展的“大学精神”理想 |
5.3.3 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精神的塑造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录 |
(4)胡锦涛青年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三、基本概念界定 |
四、研究思路和主要方法 |
五、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形成基础与发展阶段 |
第一节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理论文化渊源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青年思想 |
二、列宁斯大林的青年思想 |
三、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青年思想 |
四、中西方文化中的青年观点 |
第二节 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发展的现实依据 |
一、实践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 |
二、现实需求: 青年工作面临的任务与挑战 |
三、个人因素: 胡锦涛自身的成长与青年工作经历 |
第三节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形成发展阶段 |
一、胡锦涛青年思想孕育阶段 |
二、胡锦涛青年思想初步形成阶段 |
三、胡锦涛青年思想丰富完善阶段 |
第二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基本出发点 |
第一节 青年的地位与价值 |
一、“青年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伟大力量” |
二、“党离不开青年,青年更离不开党” |
三、“未来属于青年,未来取决于青年,未来更需要青年去创造” |
第二节 青年的优势与不足 |
一、青年“最具创造活力” |
二、青年“值得信赖、堪当重任、大有希望” |
三、青年要“认真克服自己的弱点和不足” |
第三节 青年工作的旨归与要求 |
一、培养目标: “四个新一代” |
二、实现路径: “与实践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相结合” |
三、基本原则: “尊重青年、理解青年、相信青年、依靠青年” |
第三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政治视角 |
第一节 以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审视青年和青年问题 |
一、扩大党在青年群体中的执政基础 |
二、注重对青年的引导方式 |
第二节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青年发展提供指引 |
一、强化青年理想信念教育 |
二、青年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
三、推进青年道德建设 |
第三节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青年工作 |
一、服务科学发展是青年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
二、以青年为本 |
三、发挥青年在发展中的生力军作用 |
第四节 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路径论析——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为例 |
第四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利益视角 |
第一节 “把为大局服务和为青年服务结合起来” |
一、“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 |
二、服务青年是党的宗旨在青年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
第二节 寓引导教育于服务之中 |
一、全党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 |
二、青年工作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青年” |
第三节 “竭诚服务青年” |
一、服务青年学习成才 |
二、促进青年就业创业 |
三、维护青年合法权益 |
第四节 案例分析: 在服务青年中赢得青年——以大学青年教师职业获得感生成为例 |
第五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人才视角 |
第一节 人才强国与青年人才培养 |
一、青年人才是最重要战略性资源 |
二、“提高青年整体素质” |
三、完善青年人才工作的体制机制 |
第二节 科教兴国与青年教育 |
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大力实施“科教兴国” |
二、以“人民满意”为衡量标准,持续促进教育公平 |
三、以青年成才为终极目标,不断深化教育改革 |
第三节 社会环境与青年成长 |
一、树立“多样化人才”和“人人皆可成才”的理念 |
二、“以事业感召、培养、造就人才” |
三、青年的成才路径 |
第四节 执政能力与青年干部选拔 |
一、青年干部应具备的素质 |
二、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 |
三、创新青年干部选拔机制 |
第五节 案例分析: 共青团如何以改革凝聚青年人才——以高校共青团发展路向为例 |
第六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实践视角 |
第一节 “在火热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无悔、永恒的青春” |
一、社会实践是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 |
二、人民群众的实践是青年学习提高的大课堂 |
三、“投身实践是青年成长的必由之路” |
第二节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贡献智慧和力量 |
一、“奉献是崇高的精神境界” |
二、青年要艰苦奋斗 |
三、时代呼唤千千万万青年志愿者 |
第三节 “做伟大时代的创业者” |
一、当代青年“生恰逢时”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青年汲取营养和力量的源泉” |
三、创新思维是青年发展的希望所在 |
第四节 案例分析: 青年自组织——社会实践主体的新拓展 |
第七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全球视角 |
第一节 青年要努力拓展世界眼光 |
一、起点: 把握国际竞争主动权的首要任务是学习 |
二、任务: “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丰富自己” |
三、基点: “始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
第二节 青年是和谐世界的重要建设者 |
一、“和平与发展依然是时代的主题” |
二、青年是和平发展的生力军 |
三、青年“肩负着开创世界人民美好未来之使命” |
第三节 加强各国青年之间的交流 |
一、青年交流是国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二、重视留学工作 |
三、构建青年交流的长效机制 |
第四节 案例分析: 青年国际交流状况论析——以孔子学院为例 |
第八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现实启示 |
第一节 坚持党的领导,促进青年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
一、青年运动要坚持党的领导 |
二、准确把握青年脉搏 |
三、优化青年发展的社会环境 |
第二节 坚持以人为本,激发青年的主体自觉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青年接续奋斗 |
二、充分发挥青年的主观能动性 |
三、搭建更为广阔的青年创新实践平台 |
第三节 坚持服务青年,把握青年工作的生命线 |
一、注重青年的利益实现 |
二、增强服务青年的实效性 |
三、推进青年工作改革创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队实践发展研究 ——以科学发展观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我国竞技篮球体制改革的迫切要求 |
1.1.2 我国竞技篮球水平提升的重要途径 |
1.1.3 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客观需要 |
1.1.4 研究深入性与指导理论的欠缺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相关研究的局限 |
1.2.4 研究趋势分析 |
1.3 相关概念的研究现状及本研究的界定 |
1.3.1 高校高水平篮球队 |
1.3.2 科学发展观 |
1.4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小结 |
2 研究对象、思路、方法、假设与创新之处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思路 |
2.2.1 以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员培养全过程为参考的全面分析 |
2.2.2“科学发展观”思路下的分析 |
2.2.3 理论思辨和实证研究相结合 |
2.2.4 以定量研究为主结合定性研究 |
2.3 研究步骤与分析路径 |
2.4 研究方法 |
2.4.1 文献资料法 |
2.4.2 个案研究法 |
2.4.3 访谈法 |
2.4.4 问卷调查法 |
2.4.5 实地观察法 |
2.4.6 逻辑分析法 |
2.5 研究假设与创新之处 |
2.5.1 研究假设 |
2.5.2 创新之处 |
2.6 研究内容 |
2.7 小结 |
3 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队的目标定位 |
3.1 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队建设目标定位情况 |
3.1.1 国家层级目标设定 |
3.1.2 省市区域层级目标设定 |
3.1.3 学校层级目标设定 |
3.1.4 运动员层级目标设定 |
3.2 科学发展观视角下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队目标定位的优化 |
3.2.1 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队在目标定位时应体现出水平差异 |
3.2.2 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队在目标定位时应避免功利主义倾向 |
3.2.3 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队在目标定位时以运动员的综合发展为本位 |
3.2.4 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队在目标定位达成的根本途径 |
3.3 小结 |
4 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队的招生制度建设 |
4.1 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队的招生制度及其存在问题 |
4.1.1 招生模式及其存在问题 |
4.1.2 招生人数及其存在问题 |
4.1.3 招生生源 |
4.1.4 招生依据 |
4.1.5 招生时间安排 |
4.2 域外经验: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高水平篮球队球员招募 |
4.2.1 资料来源 |
4.2.2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高水平篮球运动员招生制度 |
4.3 科学发展观视角下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队招生制度的建设与发展 |
4.3.1 细化招生名额限制,强化招生与球队建设的供需结合 |
4.3.2 优化等级划分的考核方式,逐渐向竞技能力数据化考核的方向倾斜 |
4.3.3 优化文化课程考试,实现专项技术与文化知识考核双管齐下 |
4.4 小结 |
5 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员的文化教育 |
5.1 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员的文化教育现状及其存在问题 |
5.1.1 在校专业选择情况 |
5.1.2 课程学习形式 |
5.1.3 课外学习时间 |
5.1.4 学习管理形式 |
5.1.5 学习成绩情况 |
5.2 域外经验:美国大学生运动员的文化学习 |
5.2.1 学生文化课程管理制度 |
5.2.2 运动员选拔制度 |
5.2.3 学籍管理制度 |
5.2.4 学习要求 |
5.3 科学发展观视角下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员文化教育的优化 |
5.3.1 以高校篮球运动员的角色特点安排文化学习 |
5.3.2 以运动员发展为本位安排文化课程学习 |
5.3.3 充分发挥教练员、任课教师、辅导员在运动员文化学习中的协调作用 |
5.3.4 文化学习内容要适当向运动员毕业升学或就业需要倾斜 |
5.4 小结 |
6 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员的训练优化 |
6.1 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队的训练现状 |
6.1.1 训练频次与训练时间 |
6.1.2 训练方法 |
6.1.3 运动员训练动力 |
6.1.4 训练激励机制 |
6.2 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队教练员现状 |
6.2.1 教练员年龄情况 |
6.2.2 聘用形式情况 |
6.2.3 执教年限情况 |
6.2.4 学历及职称情况 |
6.2.5 学习及进修情况 |
6.2.6 运动经历情况 |
6.3 科学发展观视角下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队训练的建设与发展 |
6.3.1 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队训练理念与方法的动态化更新 |
6.3.2 以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员的训练特点安排训练计划 |
6.3.3 优化教练员队伍配置,形成教练梯队之间的持久衔接 |
6.3.4 突出训练重点,协同校内外各方共同提升球队训练质量 |
6.4 小结 |
7 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队的场馆设施建设 |
7.1 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队的场馆设施使用现状 |
7.1.1 篮球场馆类型与数量配置情况 |
7.1.2 篮球训练功能性场馆配置情况 |
7.1.3 篮球训练设施配置情况 |
7.1.4 场馆管理主体 |
7.2 科学发展观视角下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队场馆设施的建设与发展 |
7.2.1 依托学校情况和高水平篮球队训练需求进行场馆设施的优化 |
7.2.2 构建场馆设施的资源共享机制,提高场馆设施利用效率 |
7.2.3 优化场馆训练环境,加强场馆环保型改造 |
7.2.4 加强高校高水平篮球队训练场馆设施的人性化改造 |
7.3 小结 |
8 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队的保障体系建设 |
8.1 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队的综合保障情况 |
8.1.1 政策保障情况 |
8.1.2 资金保障情况 |
8.1.3 科研保障情况 |
8.1.4 安全保障情况 |
8.1.5 医疗保障情况 |
8.2 科学发展观视角下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队综合保障的建设与发展 |
8.2.1 构建“训、科、医、管”一体化的综合保障体系 |
8.2.2 围绕运动员发展构建综合保障体系,保障效应要落实到每个运动员 |
8.2.3 以训练保障为主线,协调各方构建综合保障体系 |
8.3 小结 |
9 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员的退役选秀与就业规划 |
9.1 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员选秀机制研究—基于美国大学生篮球运动员选秀基础上的分析 |
9.1.1 美国高校篮球运动员选秀机制 |
9.1.2 我国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员的选秀机制 |
9.1.3 我国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员选秀机制存在的问题 |
9.2 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员就业规划情况 |
9.2.1 就业率和专业对口情况 |
9.2.2 就业目标定位情况 |
9.2.3 就业途径情况 |
9.2.4 就业地区与就业单位情况 |
9.2.5 就业及工作满意度情况 |
9.2.6 工作不足分析 |
9.3 科学发展观视角下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队退役选秀和就业规划的建设与发展 |
9.3.1 将运动员就业能力提升纳入到球队建设发展体系中 |
9.3.2 同时提升运动员的选秀优势、求职能力和自主创业能力 |
9.3.3 综合运用多种渠道为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员的就业发展创造条件 |
9.4 小结 |
10 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队竞赛机制建设—以CUBA赛事为例 |
10.1 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队CUBA竞赛情况及其存在问题 |
10.1.1 CUBA赛事参赛目的 |
10.1.2 CUBA赛事成绩要求 |
10.1.3 CUBA赛事奖励机制 |
10.1.4 CUBA赛事满意度 |
10.2 科学发展观视角下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队竞赛机制的优化 |
10.2.1 以运动员培养为目标,坚持以运动员作为球队发展的根本动力 |
10.2.2 优化CUBA赛事机制,以培养和选拔人才作为赛事主要目标 |
10.2.3 协调各方提升高校高水平篮球队的参赛保障体系 |
10.3 小结 |
11 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队建设的个案研究-以山西大学男子篮球队为例 |
11.1 个案选择 |
11.2 山西大学男子篮球队队伍建设发展成果 |
11.3 山西大学男子篮球队队伍建设情况 |
11.3.1 山西大学男子篮球队目标定位与达成情况 |
11.3.2 山西大学男子篮球队招生机制 |
11.3.3 山西大学男子篮球运动员的文化教育 |
11.3.4 山西大学男子篮球队运动员的专项训练 |
11.3.5 山西大学男子篮球队的场馆设施 |
11.3.6 山西大学男子篮球队的综合保障 |
11.3.7 山西大学男子篮球队选秀及就业情况 |
11.3.8 山西大学男子篮球队竞赛机制 |
12 结论与建议 |
12.1 结论 |
12.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6)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选题缘由 |
2 研究现状 |
3 研究意义 |
4 研究思路 |
5 研究方法 |
6 解决的问题及创新之处 |
第1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1 新时代的含义 |
1.1.1 新时代的形式要件 |
1.1.2 新时代的实质要件 |
1.2 社会责任教育 |
1.2.1 责任与大学生社会责任 |
1.2.2 责任教育与责任感培养 |
1.3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 |
1.3.1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含义 |
1.3.2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要素 |
第2章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
2.1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理论基础 |
2.1.1 马克思主义理论 |
2.1.2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
2.1.3 道德教育理论 |
2.2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实践基础 |
2.2.1 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历史回顾 |
2.2.2 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成功经验 |
2.2.3 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深刻教训 |
第3章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3.1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重要性 |
3.1.1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宏观重要性考察 |
3.1.2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中观重要性考察 |
3.1.3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微观重要性考察 |
3.2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必要性 |
3.2.1 大学生社会责任及其教育的现状 |
3.2.2 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存在的问题 |
第4章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内容 |
4.1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基本内容 |
4.1.1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认知教育 |
4.1.2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情感培养 |
4.1.3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行为塑造 |
4.2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重要内容 |
4.2.1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文化教育 |
4.2.2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理想教育 |
4.2.3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道德责任教育 |
4.2.4 新时代大学生家国情怀和世界情怀教育 |
第5章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原则 |
5.1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一般原则 |
5.1.1 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
5.1.2 科学性与方向性相结合的原则 |
5.1.3 疏通与引导相结合的原则 |
5.2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特殊原则 |
5.2.1 强化历史使命的原则 |
5.2.2 因势而新的原则 |
5.2.3 关怀体谅的原则 |
5.2.4 权、责、利相统一的原则 |
第6章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路径 |
6.1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引领 |
6.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联系 |
6.1.2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融入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 |
6.2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起点 |
6.2.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联系 |
6.2.2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融入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 |
6.3 以革命文化教育为基点 |
6.3.1 革命文化教育与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联系 |
6.3.2 在革命文化教育中融入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 |
6.4 以志愿服务教育为抓手 |
6.4.1 志愿服务教育与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联系 |
6.4.2 在志愿服务教育中融入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 |
6.5 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契机 |
6.5.1 创新创业教育与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联系 |
6.5.2 在创新创业教育中融入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文化生态视域下我国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的缘起及意义 |
(一) 研究的理论意义 |
(二) 研究的现实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 国内研究述评 |
(二) 国外研究述评 |
三、研究的思路与内容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主要内容 |
四、研究的方法 |
五、研究的创新之处及难点 |
(一) 研究的创新之处 |
(二) 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价值观与文化生态系统的基本问题 |
一、主要概念的厘定 |
(一) 文化 |
(二) 生态 |
(三) 文化生态 |
(四) 高校文化生态 |
(五) 价值观 |
(六) 核心价值观 |
(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二、价值观与文化生态相关性的学理及现实依据 |
(一) 价值观与文化生态相关性的学理依据 |
(二) 价值观与文化生态相关性的现实依据 |
三、高校文化生态系统分析 |
(一) 系统的基本内涵及构成 |
(二) 系统要素分析及模型构建 |
(三) 系统环境分析 |
(四) 系统功能分析 |
(五) 我国高校文化生态现状 |
第二章 文化生态系统形成对大学生价值观发展的影响 |
一、文化生态系统开放的背景分析 |
(一) 政策与实践:文化作用的社会认同 |
(二) 学派争鸣:文化体制改革的阶段论 |
二、文化语境观照下,大学生价值观从一元到多元 |
(一) 冲破一元化,价值观的重诉(1978年——1992年) |
(二) 理性而实际,价值观的多元(1992年—2006年) |
(三) 宏观上一致,价值观的整合(2006年—至今) |
三、文化发展规律下,大学生价值观从自发到自觉 |
(一) 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自发性与自觉性 |
(二) 大学生价值观发展的必然性与偶然性 |
(三) 大学生价值观发展与社会变革的共振性 |
(四) 大学生价值观发展与主体意识的交互性 |
第三章 当前大学生价值观现状实证研究 |
一、调查背景 |
二、调查准备 |
(一) 问卷的设计 |
(二) 问卷的编制 |
(三) 问卷的研究对象 |
(四) 问卷的调研方法 |
三、调查分析 |
(一) 学生调研数据统计 |
(二) 教师调研数据统计 |
(三) 学生与教师调研结果对比分析 |
四、调查结论 |
(一) 客观题分析结论 |
(二) 主观题分析结论 |
第四章 大学生价值观内容凝练 |
一、凝练背景:以文化环境的变化为出发点 |
(一) 从宏观角度看,文化冲突下的价值观引领 |
(二) 从微观角度看,信仰缺失下的主体精神诉求 |
二、凝练原则:以文化发展的顺应为切入点 |
(一) 遵从一个核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二) 平衡两种角色:社会化角色和个体化角色 |
(三) 处理三组关系:理想与现实、一般与个别、他律与自律 |
(四) 体现四个特性:共融性、承启性、创新性、前瞻性 |
三、凝练依据:以文化资源的探究为着力点 |
(一) 实践活动是大学生价值观建构的基石 |
(二) 传统文化是大学生价值观凝练的宝贵资源 |
(三) 凝练大学生价值观的技术路径 |
四、凝练内容:以文化理念的贯穿为落脚点 |
(一) 统领性价值观释义 |
(二) 从属性价值观释义 |
第五章 高校文化生态系统下大学生价值观培育机制研究 |
一、创新大学生价值观培育机制的原则 |
(一) 对现有培育机制研究的梳理 |
(二) 大学生价值观培育与高校文化生态系统建设同一性原则 |
(三) 创新培育机制“五结合”原则 |
二、创新大学生价值观培育机制 |
(一) 文化价值引领下的教育创新机制 |
(二) 文化制度规范下的激励创新机制 |
(三) 文化实践指导下的行为创新机制 |
(四) 文化资源保障下的联动创新机制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资料 |
(一) 中文书目部分 |
(二) 中文论文部分 |
(三) 中文其他资料 |
二、英文资料 |
(一) 英文书目部分 |
(二) 英文论文部分 |
致谢 |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及着作 |
附件 |
(8)“五位一体”的高校社会服务功能观——试论中国高等教育的功能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校的经济功能 |
1. 促进科技创新 |
2. 培育创新型人才 |
3. 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 |
二、高校的政治功能 |
1. 促进学生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 |
2. 促进学生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 |
3. 促进学生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 |
三、高校的文化功能 |
1.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2. 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 |
3. 应成为精神文化活动中心 |
四、高校的社会和谐功能 |
1. 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 |
2. 促进社会管理和服务的创新 |
五、高校的生态文明功能 |
1. 培育生态人格 |
2. 提供生态文明知识 |
3. 促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
4. 参与生态文明行动 |
(9)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理论研究 |
1.2.1 国外理论研究 |
1.2.2 国内理论研究 |
1.3 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高校校园文化概述 |
2.1 高校校园文化内涵 |
2.1.1 文化 |
2.1.2 高校校园文化 |
2.2 高校校园文化的结构 |
2.3 高校校园文化的特征 |
2.3.1 地域性 |
2.3.2 开放性 |
2.3.3 学术性 |
2.3.4 创新性 |
2.4 高校校园文化的功能 |
2.4.1 教育功能 |
2.4.2 指引功能 |
2.4.3 散播功能 |
2.5 我国高校校园文化的历史 |
第三章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 |
3.1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
3.1.1 实现大学功能的客观要求 |
3.1.2 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
3.1.3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需要 |
3.2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
3.2.1 全球化的冲击 |
3.2.2 市场经济的影响 |
3.2.3 行政过度干预 |
3.2.4 现有教育资源的限制 |
3.2.5 网络文化的影响 |
3.3 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
3.3.1 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贫乏 |
3.3.2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落后 |
3.3.3 校园行为文化建设僵化 |
3.3.4 校园制度文化建设片面 |
3.3.5 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缺乏重视 |
第四章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 |
4.1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 |
4.2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原则 |
4.2.1 以人为本 |
4.2.2 与时俱进 |
4.2.3 全面协调可持续 |
4.2.4 参与原则 |
4.3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建议 |
4.3.1 高校物质文化建设 |
4.3.2 高校精神文化建设 |
4.3.3 高校行为文化建设 |
4.3.4 高校制度文化建设 |
4.3.5 高校生态文化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视域下高校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1.1 文化 |
2.1.2 高校文化建设 |
2.2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
2.2.1 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观 |
2.2.2 列宁的文化观 |
2.2.3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
第3章 我国高校文化建设现状 |
3.1 我国高校文化建设取得的成就 |
3.1.1 校园环境和设施建设不断改进 |
3.1.2 校风建设提升师生道德素质 |
3.1.3 规章制度日趋规范促进依法治校 |
3.1.4 社团蓬勃发展与师生行为文明 |
3.2 我国高校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
3.2.1 物质建设投入不足且内涵欠缺 |
3.2.2 高校精神文化建设仍相对滞后 |
3.2.3 管理体制组织机构尚不健全 |
3.2.4 社团品味不高与学生失信行为 |
3.3 我国高校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 |
3.3.1 多元文化冲击影响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
3.3.2 文化建设主体之一的大学生身心不成熟 |
3.3.3 高校关于文化建设的相关制度不够健全 |
3.3.4 对高校文化认识存在误区 |
第4章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视域下我国高校文化建设的思路 |
4.1 我国高校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
4.1.1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高校文化建设的理论依据 |
4.1.2 坚持党的领导是高校文化建设的有力保障 |
4.1.3 坚持以先进文化为高校文化建设指明方向 |
4.1.4 树立高校文化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 |
4.2 打造和谐向上的高校精神文化 |
4.2.1 建设主旋律突出的大学精神 |
4.2.2 注重师生个人素质的全面提升 |
4.2.3 坚持以学生为本的责任意识 |
4.2.4 推动崇尚学术的诚信学风建设 |
4.3 塑造主体参与性强的高校制度文化 |
4.3.1 大学领导要树立加强高校文化建设的自觉 |
4.3.2 充分发挥高校师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和自觉 |
4.3.3 建立健全高校文化的相关运行和管理制度 |
4.3.4 不断完善政策法规以提供健全的保障机制 |
4.4 创建文化意蕴浓厚的高校物质文化 |
4.4.1 打造富有文化气息的自然环境 |
4.4.2 建设富有人文内涵的基础设施 |
4.4.3 丰富创新文化形式和文化载体 |
4.5 建设诚信高尚的高校行为文化 |
4.5.1 开展丰富高雅的特色校园文化活动 |
4.5.2 在服务社会中推动校园文化改革创新 |
4.5.3 提倡知行统一的高校日常行为文明 |
4.5.4 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行为标准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文化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北京六所高校为例[D]. 袁楠.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2]维护我国高校文化安全研究[D]. 王春阁. 辽宁大学, 2020(01)
- [3]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立德树人”研究[D]. 孙树彪. 吉林大学, 2019(02)
- [4]胡锦涛青年思想研究[D]. 侯燕. 扬州大学, 2019(06)
- [5]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队实践发展研究 ——以科学发展观为视角[D]. 葛辉. 山西大学, 2019(01)
- [6]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研究[D]. 程雄飞. 南昌大学, 2019(01)
- [7]文化生态视域下我国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研究[D]. 王璐璐. 山东大学, 2016(03)
- [8]“五位一体”的高校社会服务功能观——试论中国高等教育的功能创新[J]. 杨延东,杨道宇. 教育探索, 2015(06)
- [9]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D]. 陈希. 北京邮电大学, 2014(04)
- [10]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视域下高校文化建设研究[D]. 刘宇培. 大连海事大学, 2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