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造纸黑液碱回收新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吴金林[1](2020)在《金竹草制浆工艺及其黑液循环蒸煮的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以金竹草作为造纸原料,分析其化学成分和纤维质量,分别通过烧碱法制浆和烧碱法半化学制浆,分析其浆料特性(纸浆得率、卡伯值)以及纸张物理性能,验证其用于制浆造纸的可行性。对烧碱法半化学制浆废液进行直接钙化碱回收处理,得到的钙化滤液回用于循环蒸煮金竹草,分析了循环蒸煮工艺对浆料特性、打浆度、制浆废液的影响。基于采用循环蒸煮工艺(日产能为350 t SCP)的造纸企业模型,分析并计算循环蒸煮工艺的制浆单元和废水处理单元的能耗和碳流动。得出以下结论:(1)金竹草的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金竹草原料中灰分含量为6.34%,1%Na OH抽出物含量为48.72%,苯醇抽出物含量为5.45%,纤维素含量为40.10%,酸不溶木素含量为16.04%,聚戊糖含量为25.52%。金竹草纤维长宽比为90.21。因此金竹草是一种较好的制浆造纸原材料。(2)采用烧碱法蒸煮金竹草,选取氢氧化钠用量、蒸煮温度和保温时间作为蒸煮反应参数,初步得到较优的蒸煮反应参数为:Na OH用量为20%(质量分数),蒸煮温度为165℃,保温时间为120 min。此时金竹草浆得率和卡伯值分别为41.84%和19.1。手抄片(60 g/m2)的基本性能:白度为21.06%ISO,撕裂指数为4.12 m N·m2/g,耐破指数3.70 k Pa·m2/g,抗张指数为62.49 N·m/g。(3)通过单因素实验探究了金竹草烧碱法半化学浆的制浆工艺。综合考虑纸浆得率、成浆效果和纸张物理性能,初步明确较优的蒸煮工艺参数为:氢氧化钠用量为8%(质量分数),蒸煮温度为120℃,保温时间为120min。制备的金竹草纸浆用于抄造120 g/m2的瓦楞芯纸时,纸张的主要物理性能如下:撕裂指数为2.15 m N·m2/g,耐破指数为0.97 k Pa·m2/g,抗张指数为24.99 N·m/g。此外,纸张的紧度和断裂长分别为0.45 g/cm3和2.55 km,满足GB/T 13023-2008要求的合格产品标准(紧度≥0.45 g/cm3,断裂长度≥2.50 km);环压指数为9.14 N·m/g,高于GB/T 13023-2008对优等品≥8.50N·m/g的要求,符合AAA产品生产标准。(4)钙化滤液回用于循环蒸煮金竹草制浆时,纸浆得率范围在64.99%~73.98%,纸浆得率提高8.99%。循环蒸煮可以提高纸浆的打浆效果,减少PFI磨的打浆能耗。循环蒸煮得到的纸浆用于抄造瓦楞芯纸时,纸张性能良好。基于实验数据建立了采用循环蒸煮工艺(日产能为350 t SCP)的造纸企业模型,采用循环蒸煮工艺,可以在循环蒸煮过程中,达到净固定碳量为155.06 t的碳。
邢德月[2](2020)在《化学机械浆黑液碱回收处理及反应机制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以化学机械浆黑液为原料,分析其黑液特性,针对其特性采用钙化沉淀法进行碱回收处理,通过直接回收碱化液循环蒸煮制浆工艺生产桉木化学机械浆,探讨其制备纸张的成纸性能。并建立了制浆厂废水回用的水流量模型,对其进行模拟运算与分析。通过直接向黑液加入氧化钙,使它们发生钙化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溶液和混合沉淀,从而实现碱回收,并获得木质素钙等新材料,并探讨相关反应机理。得出以下结论:(1)对化学机械浆制浆黑液的污染特性进行分析,表明化学机械浆制浆黑液的固形物含量与化学浆相比较低,含水量大,采用传统燃烧法进行碱回收处理能耗大且浪费资源。根据元素组成分析,黑液中有机物质含量高,钠元素含量高,表明着可对其进行碱回收处理。结合红外光谱可知,黑液有机物结构中含有如苯环、羰基、羟基等官能团;同时存在有机物包括芳香族化合物、醇类和酚类等,成分较复杂。(2)探索化机浆黑液与氧化钙反应的碱回收新工艺,考虑到黑液浓度、氧化钙用量和反应时间对钙化反应的影响,参考单因素实验结果采用Design-Expert软件拟合出正交实验方案,并对其结果进行极差分析。得到的最优工艺条件为:黑液浓度2.0%、氧化钙用量2.5 g,反应时间30 min,此时,钙化液的COD去除率、碱回收率、色度去除率以及木质素去除率分别为64.9%、54.17%、84%和71.99%。(3)根据循环蒸煮实验,制备桉木化学机械浆,结果表明,其浆得率比常规非循环碱法预蒸煮处理的化机浆制备方法的制浆率高9.6~13.3%,且能保证纸张物理性能优良。通过建立制浆废水水流分布模型并以实验数据为基础,采用循环蒸煮技术,可减少制浆厂生产的蒸煮和磨浆废水的90.6%。(4)通过扫描电镜分析,钙化木质素的表面形态是不规则的颗粒状,粒度较小,表面形态比较疏松。根据相关化学反应理论,模拟沉淀实验,初步设想木质素钠、树脂酸钠和羧酸纤维素钠这三种物质能够与钙离子反应生成沉淀。利用钙化反应沉淀物红外光谱对比分析,说明钙化沉淀物中主要成分是木质素类物质,由此验证,木质素钙是沉淀物的主要成分。
刘菲菲[3](2020)在《汽爆秸秆溶磷新工艺及其系统集成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磷是人类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元素,磷素的获取必须经过磷酸盐的溶解。现行磷酸盐的溶解大都通过湿法磷酸工艺,但是湿法磷酸存在高能耗、高污染以及资源浪费等严重问题,开发一种清洁高效的溶磷新工艺迫在眉睫。酸碱再生循环理论是基于磷化工产业湿法磷酸过程提出的,并衍生出“隐性酸”和“隐性碱”的概念,以期将其用于普适的农业及工业生产过程中,最终实现清洁生产与酸碱循环。玉米秸秆蒸汽爆破后,能够产生小分子有机酸并暴露出很多的酸性基团,因此汽爆玉米秸秆是一种典型的“隐性酸”。如果能利用汽爆玉米秸秆对磷矿粉进行溶解,将对磷素的提取具有重大意义。本论文首先利用汽爆玉米秸秆溶解磷矿粉,探索了磷矿粉的溶解新工艺,并制备了秸秆腐植酸肥料,其次探究了固态发酵巨大芽孢杆菌溶解磷矿粉的新工艺,并对比分析了固态发酵与液态发酵的溶磷效果,然后将酸碱再生循环理论用于造纸碱回收,将磷酸用于木质素的提取,上清液苛化得到可以循环利用的氢氧化钠溶液。最后基于两个关键技术对生物质炼制进行了系统集成,并对其中的能量与物质流进行分析,规划了产品集成体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玉米秸秆经蒸汽爆破后,半纤维素降解,木质素软化,细胞壁表面破裂暴露出大量活性基团,其中羟基、羧基等活性基团在高压反应釜中表现出有机酸的性质,对磷矿粉有一定的溶解效果;加入氯化钙和硫酸钙等无机盐可以加速汽爆秸秆的降解,从而增强对磷矿粉的溶解作用。研究发现,加入20%的氯化钙对溶磷效果最好,加入硫酸氢钠在180℃下反应5h时,溶磷率最大。溶磷后的秸秆形成腐植酸用于小麦盆栽实验,结果发现施加0.2%的腐植酸液小麦的株高、根长、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含量和相对电导率达到最大值。(2)利用汽爆秸秆作为固态发酵的培养基培养巨大芽孢杆菌,结果发现,固态发酵第8天时,基质中有机酸含量达到最大值,其最大的溶磷率可达0.1%,是液态发酵溶磷率的5倍。对发酵后磷矿粉的表观形貌和微观尺寸表征后发现,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磷矿粉表面出现了凹凸不平的溶解孔洞,且磷矿粉颗粒粒径由375.43 μm逐渐减小到49.73 μm,说明固态发酵巨大芽孢杆菌很好地溶解了磷矿粉。(3)酸碱再生循环的理念用于造纸碱回收工艺,木质素的提取率可达90%,生成的循环碱液中氢氧化钠浓度可达10 g/L,补加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重新用于循环蒸煮,分析了碱液循环次数对生物质组分拆分的影响,发现在五次循环中,纤维的卡伯值几乎不变,但是纤维素的得率急剧下降。(4)基于酸碱再生循环的生物质炼制系统集成中,所选的最佳技术路线节省了约42%的能耗,新的碱回收工艺节省了 60%的能耗,通过物质流分析发现,可节省80%的用水量,同时形成了以造纸、木质素碳纳米管、木质素复合膜、低聚木糖和腐植酸五种产品体系,极大地提高了玉米秸秆的经济利用价值。研究结果表明,汽爆秸秆溶解磷矿粉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这种新型清洁溶磷工艺,虽然其溶磷率有限,但是溶磷后的秸秆形成了腐植酸,可以作为土壤肥料施用。固态发酵很好地发挥了节水节能的优势,利用磷酸酸化工艺不仅可以高效回收木质素,还节约了处理污水的能耗,形成了蒸煮碱液的循环。对生物质炼制过程进行系统集成,延长了产业链,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为磷化工清洁生产和农业废弃物的利用都提供了新思路。
候帅奇[4](2020)在《海水制浆及其黑液的性能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工业水平的提高,工业用水大幅增加,工业废水也成为许多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由此,水的有效利用及废水处理已成为我国工业持续发展的重点。而我国淡水资源并不丰富,海水利用成了有效的解决办法。制浆造纸、电力、石化等均属于大耗水工业,且已有部分领域应用海水,但多为冷却用水,海水利用率不高。另外,应用最广的海水淡化技术会产生大量的高盐废水,难以处理与利用,并且制浆造纸同样会产生高盐废水。所以,本文以海水等高浓盐水为蒸煮介质,研究了麦秆的碱法制浆工艺,及海水制浆黑液的资源化利用。首先,本文对麦秆的海水制浆工艺进行优化,得出的最佳工艺条件如下:用碱量15%,液比1:5,最高反应温度155oC,升温及保温时间分别为90 min和30min。紧接着,探究了盐分对麦秆碱法制浆的作用机理,得出结论如下:盐分不利于脱木素反应的进行,若盐含量过高,脱木素反应会提前停止,且成浆组成及纤维分布也会受其影响。然后,本文对麦秆及杨木的海水制浆黑液进行性能研究。结论如下:由于海水中含有大量盐分,海水制浆会导致黑液灰分增加,固含量也随之增加,相较于淡水制浆,麦秆及杨木的黑液灰分分别增加1.88%及2.82%,且固含量分别增加1.79%及2.11%;同时,海水会使黑液粘度对温度变化的响应性下降,且固含量越高影响越大,而当黑液温度较低(草浆<55oC,木浆<90oC)时,海水制浆黑液粘度始终低于淡水的,且固含量越高,温度越低,两种介质黑液的粘度差越大。最后,本文对黑液的资源化利用进行探究。结论如下:Ca(OH)2沉淀法除硅和Friedel’s盐法除氯均具有较好的脱除效果(脱除率均在70%以上),但因添加大量Ca(OH)2,近三分之一的碱木素被脱除;另外,利用黑液中碱木素的表面活性,成功制备出性能较好的水性液体防尘涂料,用于防尘固沙,组成配比如下:质量比(微晶纤维素:黑液:AKD乳液:CMC:PAE:H2O)=1.2:7.2:14.5:1:6:70,且添加了海水浆黑液的涂料比普通黑液的效果更好,能稳定固沙两周以上。
王大伟[5](2019)在《植物化工醇废液清洁高效燃烧技术研究》文中指出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高达69.8%,长期处于“红色警戒线”以上。研究开发生物质替代利用技术,降低对石油的依赖,既是战略安全的需要,更符合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质量发展理念。从生物质中提取化工醇,替代石油基化工醇,是当前生物化工领域的研究热点。我国利用生物炼化方法从植物中提取生产原材料起步较早,特别是在多元醇炼制领域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进行了中试生产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在生产植物基化工醇的过程中副产大量的高浓含盐有机废液,对环境具有极大的破坏性,但废液中含有大量高价值的钠盐和化学热能,而通过常规的物理和生物方法难以实现规模化资源化处理,严重制约了植物化工醇行业的发展。探求如何实现高浓含盐有机废液的清洁高效资源化利用途径,解决植物基化工醇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具有重大意义。本文提出立体分级喷射燃烧方式处理植物化工醇废液,达到高浓含盐有机废液清洁高效规模化处理,并实现高附加值钠盐和热能的资源化利用。本文首先对废液在热化学转化过程中的物理特征和反应动力学特性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揭示了植物化工醇废液在热化学转化过程中的演化规律,在此基础上设计废液焚烧中试试验装置,通过热态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探索废液喷射、组织配风等对高浓含盐有机废液清洁高效燃烧的影响规律并获得最佳工艺参数。植物化工醇废液由多种醇类、重组分和水组成,乙二醇占有最大比重,废液动力粘度随温度升高呈指数降低,加热到60℃动力粘度降到102.5 c P。废液重组分液滴高温加热后体积增大5倍以上,表明液滴具有良好的膨胀特性;液滴膨胀有利于在受热或燃烧过程中产生更多的空隙,增大了比表面积,对燃烧反应具有促进作用。对比空气和氮气气氛下废液重组分特性曲线和动力学参数,气氛对反应过程影响较大,但热解阶段均具有最小的活化能和频率因子,并出现了最大的失重速率波动峰,是反应最为剧烈的阶段。废液重组分液滴在竖直管式炉内燃烧试验表明,提高加热温度,可以减少膨胀时间,提高液滴燃烧强度。在废液机理研究的的基础上,设计并搭建了植物化工醇废液燃烧中试试验装置,更全面的研究废液燃烧过程和系统运行特性。中试焚烧炉为自然循环蒸汽锅炉,全水冷П型结构,液态排渣,炉膛设计选取了合理的容积热负荷和烟气停留时间。中试试验装置设置了完善的辅助系统,包括废液输送系统、焚烧系统、汽水系统、烟风系统、除渣系统和仪控系统,在主要设备和工艺管道上设置了测量孔和温度、流量、压力等数据采集测点。废液喷枪是焚烧炉的核心燃烧设备,喷枪喷射雾化效果直接影响到废液在炉膛内的燃烧和运行。采用自行设计的废液喷射系统,探究了废液喷射特性的影响因素,并对喷枪结构进行了优化。试验研究表明,增大废液喷射压力、温度和喷口尺寸均有利于提升喷射雾化效果。对常规压力式离心喷枪进行了优化,旋涡室由锥形改为抛物线型,提高了雾化性能,并将旋涡室和切向槽分开在两个部件上,改善了喷枪的操控性能。废液燃烧中试试验研究表明,提高一次风率和增大过量空气系数,有利于提高废液燃烧性能,增加了蒸汽产量,降低了烟气中CO和SO2排放,但NO浓度有所升高;当过量空气系数为1.2、一次风率为0.65时,尾部烟气中的NO浓度小于10 ppm,SO2浓度为零。应用TG-DTA方法对碱灰的相变温度和熔化温度进行了分析研究,碱灰熔化温度小于687℃。碱灰在焚烧炉高温区粘结性很强,在尾部低温区沉积较少,本文提出采用碱灰沉积速率和相对沉积率来定量研究碱灰沉积特性,并应用稳态传热原理,对高温区碱灰沉积厚度进行了计算分析。对焚烧炉不同位置碱灰中S/Cl/Fe元素含量进行了检测,并分析了带入源,熔融碱灰含量最低、沉积碱灰次之、飞灰含量最大。碱灰循环利用时只需要对飞灰进行处理,就能满足S/Cl/Fe元素达标。为探究碱灰中的Fe含量大于入炉量的原因,将钠盐和氧化铁置于1000℃下进行灼烧试验,结果表明灼烧时间越长钠盐中Fe含量越高,验证了碱灰中增量Fe元素来自于焚烧炉碳钢受热面。基于中试试验数据,根据废液燃烧特点,建立了废液燃烧数学模型,对中试焚烧炉进行1:1模化研究,对焚烧炉内温度场、速度场和组分场分布进行了研究分析,提出了焚烧炉空气动力场的优化改进措施,使废液燃烧更加高效。本文对植物化工醇废液燃烧特性进行了全面研究,获得了影响废液高效燃烧的本质因素、提出了解决废液清洁高效燃烧的技术思路并进行了中试试验验证,研究成果为实现废液焚烧系统的工业化应用奠定了基础。
靳福明[6](2018)在《低木质素含量黑液碱回收工程技术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分析了国内制浆造纸工业和不同浆种黑液碱回收现状,对国内外黑液提取木质素、木质素应用及类似的工程应用实例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某搬迁工程的实际案例,研究了木质素提取车间的工艺和设备,分析了木质素提取后对碱回收炉和蒸发工段的影响及在当前的技术条件和环保要求下,蒸发和碱回收炉系统设计和工艺选择的具体工程做法和发展趋势。黑液提取木质素将是化学浆厂明智的选择,其原因在于一是浆厂扩能的瓶颈通常是碱回收炉,从黑液中提取木质素后可以降低碱回收炉的负荷,解决浆厂扩能的瓶颈问题,达到浆厂提高产能的目标,使企业获得低成本高产出的经营目标。其二是通过工艺选择和优化,可获得预期品质的木质素产品,通过木质素产品的高附加值加工,为企业获得额外的经济效益。同时,木质素产品是目前市场紧缺的商品,通过从黑液中获取木质素,也是一种将生物质精炼技术与传统制浆造纸工艺的有机结合,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广泛的推广意义。提出的膜处理-酸化-固液分离两步法提取木质素工艺路线,是适于现有和新建化学浆厂采用的、可获得高品质木质素产品的工艺方案,选取的参照项目是国内建设中的第一条木质素提取与碱回收相结合的大型现代化本色硫酸盐针叶木浆工程,项目设计年产能155000吨本色硫酸盐木浆,年产木质素10000吨,相当于木质素提取率10.3%,年耗硫酸5305吨,木质素提取后的黑液入炉总热值由无酸析木质素的10248.7GJ/d降低为9381GJ/d,减少8.47%。蒸发工段由于木质素工段洗涤水的回收,蒸发水量和蒸汽消耗量略有增加。木质素工段废液返回蒸发的硫补充了系统的硫损失。对应未考虑木质素提取的已建浆厂,维持输入热值不变,则以现有的按照未提取木质素设计的碱回收系统对全厂进行平衡,维持送入碱回收炉的总热值不变,木质素提取10000t/a后,制浆产能可由原设计的15500t/a提高到166374t/a,增产7.34%,而碱回收系统基本不需投入额外的技改资金。
刘艳艳[7](2018)在《构树皮Soda制浆及其黑液处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以阔叶材构树皮为原料,采用Soda制浆工艺生产构树皮化学浆,探讨了与甘蔗渣浆配抄薄页纸的纸张性能。同时分析了其黑液特性,并通过热解黑液直接回收蒸煮化学品。并建立了制浆厂废水回用的水流量分析模型并进行模拟运算与分析,为构皮制浆确定合理的工艺方法和废液处理条件提供理论依据。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分析实验对构树皮制浆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得出最优工艺条件:Na2C03用量15.24%,蒸煮温度129.44 ℃,保温时间56.27 min,液比1:5。优化结果为:纸浆得率65.23%,卡伯值12.25。(2)用显微镜观察纸浆纤维形态,得出纤维平均长度为8.94mm,长宽比是494,是优质纤维原料。通过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用Na2C03制浆和NaOH制浆所得纤维结构相同。并用少量构树皮浆与漂白甘蔗渣浆配抄薄页纸,其定量为30 g/m2。当构树皮浆与甘蔗渣浆配比为25:75时,纸张的撕裂指数达到5.76 mN·m2·g-1,达到了薄页包装纸国家质量标准的要求。(3)对黑液进行元素分析、红外光谱(FTIR)、气质联用(GC-MS)和热重分析可知,黑液中有机物结构主要有包括芳香族化合物、有机酸类、酮类、烷烃类、烯类和杂环化合物,成分较复杂。并用红外光谱分析得出市售碳酸钠和回收的化学品的化学结构相似,说明回收化学品中主要成分为碳酸钠。(4)根据实验基础数据,建立水平衡分析模型,对废水排放量进行计算,结果说明没有废水排放,能够实现废水的循环利用。
靳福明[8](2018)在《碱回收炉烟气排放及控制措施可行性技术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总结碱回收炉运行工况与酸性气体排放关系以及国内碱回收炉排放情况的基础上,探讨了碱回收炉酸性气体排放的适用标准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减排面临的技术难点,建议对部分碱回收炉进行技术改造改善其运行工况,降低和稳定大气污染物排放。结合对碱回收炉烟气排放现状调查,提出采用排放当量指标综合考核碱回收炉酸性气体污染物排放并希望尽早出台碱回收炉专用排放标准。
程言君,王洁,岳冰,刘枫,侯雅楠,陈月,肖小健[9](2018)在《制浆造纸污染防治科学技术发展研究》文中认为一、引言"十二五"期间,我国纸及纸板的生产量、消费量、出口量总体上呈逐年增大的趋势,而进口量、各类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烟/(粉)尘]排放量总体上呈逐年减小的趋势。根据2015年环境统计数据,2015年我国造纸和纸制品业(统计企业4180家,比2014年减少484家)废水排放量为23.67亿吨,占全国工业废水总排放量181.55亿吨的13.0%,首次下降至41个调查行业中的第二位;化学需氧量(CODCr)排放量为33.5万吨,比2014年减少29.9%,占全国工业CODCr总排放量255.5万吨的13.1%,首次下降至41个调查行业中的第三位;氨氮排放量为1.2万吨,比2014年减少1.5%,占全国工业氨氮总排放量19.6万吨的6.1%;二氧化硫排放量37.1万吨,比2014年减少
田超,邝仕均,曹春昱[10](2018)在《制浆造纸科学技术学科发展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引言制浆造纸工业是与民生和社会事业发展关系密切的重要基础原材料产业,纸及纸板的消费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一个国家的现代化水平和文明程度。特别是在全球环境危机所催生的低碳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理念背景下,基于制浆造纸产业的森林生物质产业链及其生物质燃料、生物质材料、纸基材料产品,已经成为化石能源和材料的重要替代资源,方兴未艾的制浆造纸工业转型升级有望成为绿色循环经济的重要推动力量。纵观全球,欧美发达国家经过工业化、自动化、信息化几个阶段的发展,已经建立了成熟的制浆造纸工业体系和纸品消费理念,在人均消费水平保持领先的同时,本土生产能
二、造纸黑液碱回收新技术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造纸黑液碱回收新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金竹草制浆工艺及其黑液循环蒸煮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金竹草概述 |
1.2.1 金竹草介绍 |
1.2.2 金竹草显着特点与潜在应用 |
1.3 造纸纤维原料的开发与应用进展 |
1.4 植物纤维原料的烧碱法制浆 |
1.5 植物原料的半化学法制浆 |
1.6 制浆废液的资源化利用现状 |
1.7 工业碳排放核算研究现状 |
1.8 研究目的、意义与内容 |
1.8.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8.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金竹草烧碱法制浆工艺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原料、化学药品与仪器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化学药品 |
2.2.3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原料分析方法 |
2.3.2 纤维长度和宽度的测定 |
2.3.3 金竹草烧碱法制浆实验 |
2.3.4 浆料性能测定 |
2.3.5 纸张物理性能的测定 |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4.1 原料的分析结果 |
2.4.2 纤维形态分析结果 |
2.4.3 烧碱法制浆结果分析与讨论 |
2.5 金竹草烧碱法制浆蒸煮反应参数的确定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金竹草烧碱法半化学制浆工艺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原料、药品与仪器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药品 |
3.2.3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金竹草烧碱法半化学制浆实验 |
3.3.2 浆料性能测定 |
3.3.3 纸张物理性能的测定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1 氢氧化钠用量对纸浆得率和纸张性能的影响 |
3.4.2 蒸煮温度对纸浆得率和纸张性能的影响 |
3.4.3 保温时间对纸浆得率和纸张性能的影响 |
3.5 金竹草烧碱法半化学制浆蒸煮反应参数的确定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黑液直接钙化碱回收及其滤液用于循环蒸煮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药剂 |
4.2.3 实验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制浆黑液直接钙化碱回收处理工艺的介绍 |
4.3.2 黑液钙化处理的滤液回用于循环蒸煮金竹草实验 |
4.3.3 浆料性能测定 |
4.3.4 纸张物理性能测定 |
4.3.5 循环蒸煮黑液性质测定 |
4.3.6 基于循环蒸煮制浆过程的碳流动核算 |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4.1 循环蒸煮对纸浆得率的影响 |
4.4.2 循环蒸煮对纸浆打浆性能的影响 |
4.4.3 循环蒸煮对纸张物理性能的影响 |
4.4.4 循环蒸煮对黑液性质的影响 |
4.4.5 循环蒸煮对COD去除率的影响 |
4.4.6 基于循环蒸煮制浆过程的碳流动核算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2)化学机械浆黑液碱回收处理及反应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化学机械法制浆废水 |
1.2.1 化学机械法制浆 |
1.2.2 化学机械法制浆废水的特性 |
1.3 化学机械浆制浆黑液处理技术现状 |
1.3.1 燃烧法碱回收技术 |
1.3.2 黑液气化技术 |
1.3.3 酸析沉淀处理技术 |
1.3.4 膜分离技术 |
1.3.5 生物法处理技术 |
1.4 研究提出、目的意义与内容 |
1.4.1 研究提出 |
1.4.2 研究意义 |
1.4.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化学机械浆黑液与氧化钙反应的工艺探索 |
2.1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
2.1.1 实验水样 |
2.1.2 实验试剂 |
2.1.3 实验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化机浆黑液污染特性的测定方法 |
2.2.2 黑液固形物的元素分析 |
2.2.3 黑液固形物的红外光谱分析 |
2.2.4 化学机械制浆黑液与氧化钙(石灰)反应的碱回收方法 |
2.2.5 钙化法预处理工艺参数优化实验 |
2.2.6 回收碱浓度的测定 |
2.2.7 碱(Na+)回收率的计算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黑液污染特征测定结果 |
2.3.2 黑液固形物的元素分析结果 |
2.3.3 黑液固形物FTIR分析结果 |
2.3.4 化学机械制浆黑液钙化反应的实验结果 |
2.3.5 正交实验优化工艺参数结果与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利用回收碱液循环蒸煮木片的实验探索 |
3.1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
3.1.1 实验原料 |
3.1.2 实验药剂 |
3.1.3 实验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循环蒸煮试验 |
3.2.2 浆料性能测定 |
3.2.3 纸张性能测定 |
3.2.4 系统水流量模型的建立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循环蒸煮结果 |
3.3.2 纸张物理性能检测结果 |
3.3.3 制纸浆厂水流模型计算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化机浆黑液与氧化钙反应的机制研究 |
4.1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
4.1.1 实验药剂 |
4.1.2 实验仪器 |
4.2 研究方法 |
4.2.1 钙化沉淀物的表面形貌分析 |
4.2.2 构建钙化反应机制的假说 |
4.2.3 钙化模拟反应的方法 |
4.2.4 钙化沉淀物的傅里叶红外光谱 |
4.3 实验结果及讨论 |
4.3.1 钙化沉淀物形貌分析结果 |
4.3.2 钙化反应机制的假说 |
4.3.3 模拟反应实验的结果 |
4.3.4 化机浆黑液钙化沉淀物的FTIR图谱的对比分析 |
4.3.5 化机浆黑液与氧化钙反应机制的描述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3)汽爆秸秆溶磷新工艺及其系统集成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磷化工产业的重要性及发展现状 |
1.1.1 磷素是人类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元素 |
1.1.2 磷矿溶解工艺现状及进展 |
1.1.3 有机酸溶磷新工艺的发展 |
1.2 玉米秸秆资源化利用 |
1.2.1 玉米秸秆用于磷矿的溶解 |
1.2.2 玉米秸秆制备腐植酸现状 |
1.2.3 玉米秸秆碱法炼制存在的难题 |
1.3 酸碱再生循环与生物质炼制结合的意义 |
1.3.1 酸碱再生循环的理论基础 |
1.3.2 生物质炼制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4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第2章 汽爆秸秆溶解磷矿粉新工艺的研究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试剂和仪器设备 |
2.2.2 蒸汽爆破玉米秸秆 |
2.2.3 汽爆秸秆溶解磷矿粉 |
2.2.4 植物生长实验 |
2.2.5 分析与表征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汽爆秸秆与未汽爆秸秆对磷矿粉的溶解效果研究 |
2.3.2 汽爆秸秆耦合无机盐对磷矿粉的溶解效果研究 |
2.3.3 硫酸氢钠对磷矿的溶解效果研究 |
2.3.4 不同固含量腐植酸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2.3.5 秸秆溶解磷矿粉的机理分析 |
2.3.6 不同体系溶解磷矿粉的结果对比与综合分析 |
2.4 小结 |
第3章 汽爆秸秆固态发酵溶解磷矿粉的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和方法 |
3.2.1 实验试剂和仪器设备 |
3.2.2 菌种的培养活化 |
3.2.3 培养基的制备 |
3.2.4 菌体生长曲线的测定 |
3.2.5 磷矿粉液体发酵 |
3.2.6 磷矿粉固态发酵 |
3.2.7 分析与表征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巨大芽孢杆菌溶解磷矿粉的研究 |
3.3.2 发酵基质中有机酸的含量分析 |
3.3.3 磷矿粉基质特性分析 |
3.4 小结 |
第4章 磷酸再生循环在秸秆造纸碱回收中的应用 |
4.1 前言 |
4.2 材料和方法 |
4.2.1 实验试剂和仪器设备 |
4.2.2 秸秆皮原料的制备 |
4.2.3 玉米秸秆碱处理 |
4.2.4 木质素的提取 |
4.2.5 循环碱液的制备 |
4.2.6 分析与表征方法 |
4.3 酸碱再生循环过程理论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木质素沉降规律的研究 |
4.4.2 再生循环碱液的浓度变化规律 |
4.4.3 磷酸酸化对碱回收过程COD的影响 |
4.4.4 纤维蒸煮得率及蒸煮效果分析 |
4.4.5 小结 |
第5章 基于酸碱循环理论的生物质炼制过程集成 |
5.1 前言 |
5.2 酸碱循环生物质炼制系统集成过程的研究 |
5.2.1 生物质炼制技术路线集成的构建 |
5.2.2 系统能量及物质流分析 |
5.2.3 多产品集成体系规划 |
5.3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性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论文中部分图表原始数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海水制浆及其黑液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1.文献综述 |
1.1 海水的资源化利用 |
1.1.1 海水利用技术研究现状 |
1.1.2 我国海水资源利用现状 |
1.1.3 淡化及浓盐水处理技术的发展 |
1.2 我国制浆造纸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
1.2.1 制浆造纸行业的生产现状 |
1.2.2 制浆造纸行业的用水现状 |
1.2.3 制浆造纸废水的资源化利用 |
1.3 海水/浓盐水制浆问题的提出及相关研究 |
1.3.1 海水或浓盐水制浆的提出 |
1.3.2 海水在制浆中存在的问题 |
1.3.3 海水制浆可行性的相关研究 |
1.4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2.海水制浆工艺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试剂与设备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设备 |
2.3 实验部分 |
2.3.1 标准模拟海水的配制 |
2.3.2 海水制浆参数的筛选 |
2.3.3 海水制浆的性能研究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麦秆海水制浆参数的筛选与分析 |
2.4.2 海水制浆机理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黑液的性能分析及黑液回用 |
3.1 引言 |
3.2 实验设备及试剂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设备 |
3.3 实验部分 |
3.3.1 黑液的制备 |
3.3.2 黑液的性能研究 |
3.3.3 海水浆黑液处理与利用 |
3.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3.4.1 不同介质、不同原料黑液组成分析 |
3.4.2 不同介质、不同原料黑液粘度性质分析 |
3.4.3 海水浆及草浆黑液的除氯、除硅研究分析 |
3.4.4 水性液体防尘涂料的制备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植物化工醇废液清洁高效燃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生物炼化技术兴起背景 |
1.1.2 植物化工醇技术优势 |
1.1.3 化工醇废液处理技术 |
1.2 废液试验研究进展 |
1.2.1 喷射特性试验研究 |
1.2.2 燃烧特性试验研究 |
1.2.3 燃烧污染物排放特性研究 |
1.3 废液数值仿真研究进展 |
1.3.1 喷射计算流体模型研究 |
1.3.2 单液滴燃烧数值仿真研究 |
1.3.3 焚烧炉数值仿真研究 |
1.4 化工醇废液研究存在的问题 |
1.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1.5.1 课题的提出 |
1.5.2 论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废液的基础特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试验设备和方法 |
2.2.1 废液物性参数测量仪器 |
2.2.2 竖直管式炉试验装置 |
2.2.3 热重分析仪 |
2.3 废液物性参数分析 |
2.3.1 残液成分及热值 |
2.3.2 重组分元素分析和发热量 |
2.3.3 废液的密度和粘度 |
2.4 废液液滴热膨胀特性研究 |
2.4.1 试验工况和方法 |
2.4.2 试验结果与讨论 |
2.5 废液热解动力学研究 |
2.5.1 试验工况和方法 |
2.5.2 试验结果与讨论 |
2.6 废液燃烧特性研究 |
2.6.1 试验工况和方法 |
2.6.2 试验结果与讨论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废液燃烧中试试验装置 |
3.1 引言 |
3.2 中试焚烧炉设计条件 |
3.2.1 燃料 |
3.2.2 废液存储 |
3.2.3 废液燃烧方式 |
3.3 废液水冷焚烧炉 |
3.3.1 燃烧室结构 |
3.3.2 焚烧炉设计 |
3.4 中试试验装置介绍 |
3.4.1 废液输送系统 |
3.4.2 废液燃烧系统 |
3.4.3 汽水系统 |
3.4.4 烟风系统 |
3.4.5 除渣装置 |
3.4.6 仪控系统 |
3.5 中试装置试运行 |
3.5.1 单机试运转 |
3.5.2 非生产介质试运转 |
3.5.3 热态试运行条件 |
3.5.4 整体热态试运行 |
3.6 中试装置起停程序 |
3.6.1 准备和检查 |
3.6.2 点火开机 |
3.6.3 运行检查与调节 |
3.6.4 焚烧炉停机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废液喷射试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压力式离心喷枪 |
4.2.1 喷嘴设计原理 |
4.2.2 影响废液喷射的要素 |
4.3 雾化试验系统 |
4.3.1 废液的存储 |
4.3.2 废液泵 |
4.3.3 调试准备 |
4.3.4 试验原则 |
4.4 喷射雾化试验 |
4.4.1 试验工况 |
4.4.2 试验结果和讨论 |
4.5 废液喷枪结构优化 |
4.5.1 结构优化设计 |
4.5.2 优化喷枪喷射雾化试验 |
4.6 蒸汽雾化喷枪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废液燃烧中试试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试验仪器及测量方法 |
5.2.1 烟气成分测量 |
5.2.2 碱灰中硫和氯元素测量 |
5.2.3 碱灰中铁元素测量 |
5.3 热态试验安排 |
5.3.1 试验燃料 |
5.3.2 试验内容 |
5.3.3 热态试验过程 |
5.3.4 中试燃料的选取试验 |
5.3.5 中试燃烧试验工况 |
5.4 焚烧炉性能研究 |
5.4.1 焚烧炉运行参数 |
5.4.2 焚烧炉温度分布 |
5.4.3 烟气成分浓度分布 |
5.4.4 试验结果与讨论 |
5.5 碱灰特性研究 |
5.5.1 碱灰TG-DTA分析 |
5.5.2 碱灰沉积特性 |
5.5.3 碱灰中S/Cl/Fe元素分布 |
5.6 钠盐与氧化铁灼烧试验研究 |
5.6.1 试验方案 |
5.6.2 试验结果和讨论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废液焚烧炉数值模拟研究 |
6.1 引言 |
6.2 数值模拟方法 |
6.2.1 几何模型 |
6.2.2 控制方程 |
6.2.3 湍流模型 |
6.2.4 化学反应模型 |
6.2.5 辐射模型 |
6.2.6 初始边界条件 |
6.3 模拟工况设置 |
6.4 废液燃烧模型验证 |
6.4.1 炉膛温度对比 |
6.4.2 炉内CO浓度对比 |
6.5 数值模拟结果与分析 |
6.5.1 炉内温度分布 |
6.5.2 炉内流场分布 |
6.5.3 O_2浓度分布 |
6.5.4 CO浓度分布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低木质素含量黑液碱回收工程技术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我国化学浆供需概况 |
1.2.1 我国纸浆及纤维原料供需概况 |
1.2.2 我国化学木浆生产概况 |
1.3 化学木浆厂扩能可行性 |
1.3.1 国内新建浆厂选址 |
1.3.2 现有浆厂产能扩能改造 |
1.3.3 现有浆厂扩能瓶颈问题 |
1.3.4 提高碱回收炉黑液固形物处理能力的途径 |
1.4 黑液提取木质素技术的基础研究概况 |
1.4.1 黑液提取木质素技术研究 |
1.4.2 黑液提取木质素对浆厂的影响 |
1.5 膜技术用于黑液分离发展状况 |
1.6 国内化学浆厂提产和黑液木质素分离技术概况 |
1.6.1 国内化学浆厂提产概况 |
1.6.2 国内化学浆厂木质素提取概况 |
1.7 选题的目的、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1.7.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7.2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黑液木质素分离技术方案研究 |
2.1 引言 |
2.2 黑液木质素分离方法 |
2.2.1 黑液木质素分离方法 |
2.2.2 酸沉淀法碱木质素提取方法 |
2.2.3 膜过滤提取碱木质素方法 |
2.2.4 两步法碱木质素提取工艺 |
2.3 工业化应用的碱木质素分离技术 |
2.3.1 国内早期的酸析木质素技术应用 |
2.3.2 典型酸析木质素技术 |
2.3.3 LignoBoost木质素分离技术 |
2.3.4 LIGNOFORCE~(TM)木质素分离技术 |
2.3.5 液态木质素回收和纯化工艺(SLRP) |
2.4 黑液木质素分离方法的比较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物料平衡计算及分析 |
3.1 项目背景 |
3.2 设计基础数据 |
3.2.1 纤维原料 |
3.2.2 物料平衡计算模型基础 |
3.3 化学浆厂项目组成概述 |
3.3.1 备料车间 |
3.3.2 制浆车间 |
3.3.3 碱回收车间 |
3.3.4 木质素提取车间 |
3.4 物料平衡计算模型建立 |
3.4.1 术语及定义 |
3.4.2 物料平衡模型计算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碱木质素提取技术研究 |
4.1 概述 |
4.2 主要工艺参数 |
4.2.1 制浆黑液特性 |
4.2.2 膜处理系统设备参数 |
4.2.3 酸化反应条件 |
4.3 木质素车间物料平衡计算结果 |
4.4 工艺流程及设备 |
4.4.1 工艺流程 |
4.4.2 酸析木质素车间主要设备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低木质素含量黑液蒸发技术研究 |
5.1 蒸发工段概述 |
5.2 现代黑液蒸发系统设计面临的挑战 |
5.3 低木质素含量黑液的高浓蒸发 |
5.3.1 黑液高浓蒸发技术原理 |
5.3.2 低木质素含量黑液的蒸发特性 |
5.3.3 木质素提取对蒸发工段的影响 |
5.3.4 低木质素含量黑液蒸发工段设备选择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低木质素黑液高浓燃烧技术研究 |
6.1 概述 |
6.2 碱回收炉的高浓燃烧技术 |
6.2.1 黑液三组分热值 |
6.2.2 黑液固形物不同组分元素分析及热值实验[] |
6.2.3 高浓黑液燃烧 |
6.3 木质素提取对碱回收炉运行的影响分析 |
6.3.1 木质素提取对碱回收炉负荷的影响 |
6.3.2 木质素提取率对全厂硫平衡的影响 |
6.3.3 黑液固形物成分与碱回收炉氮氧化物排放 |
6.4 低木质素黑液燃烧工段设备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碱木质素能源化利用新技术研究 |
7.1 引言 |
7.2 无化石燃料现代化浆厂研究 |
7.2.1 无化石燃料现代化浆厂 |
7.2.2 浆厂酸析木质素成本及替代石灰窑化石燃料的经济性 |
7.3 高附加值酚类产品及工业化生产概念设计 |
7.3.1 概述 |
7.3.2 设计依据 |
7.3.3 液化工艺流程 |
7.3.4 物料平衡 |
7.3.5 流化床反应器概念设计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进一步工作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图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构树皮Soda制浆及其黑液处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构树及构树皮概述 |
1.1.1 构树生境及其特性 |
1.1.2 构树皮的纤维特征 |
1.2 构树皮制浆研究现状 |
1.2.1 化学法 |
1.2.2 生物法 |
1.2.3 蒸汽爆破法 |
1.3 黑液处理技术现状 |
1.3.1 直接碱回收技术 |
1.3.2 生物酶催化氧化碱回收技术 |
1.3.3 燃烧法碱回收技术 |
1.4 课题的提出的背景及研究内容 |
1.4.1 课题提出的背景 |
1.4.2 课题提出的意义 |
1.4.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构树皮Soda蒸煮制浆工艺 |
2.1 实验原料、药品与仪器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药品 |
2.1.3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原料分析方法 |
2.2.2 蒸煮实验方法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原料的分析结果 |
2.3.2 蒸煮实验结果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响应面法优化构树皮Soda制浆工艺 |
3.1 实验原料与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应用软件及分析 |
3.2.2 因子及组合设计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响应面实验结果 |
3.3.2 实验各因素对得率的影响 |
3.3.3 各因素对卡伯值的响应面分析结果 |
3.3.4 响应面分析法得到构皮Soda制浆最佳工艺 |
3.3.5 优化方案的验证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构树皮化学浆纤维特性及配抄性能研究 |
4.1 实验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纤维形态的测定 |
4.2.2 扫描电镜分析 |
4.2.3 X射线衍射分析 |
4.2.4 配抄纸张性能分析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浆料纤维形态测定结果 |
4.3.2 扫描电镜分析结果 |
4.3.3 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 |
4.3.4 纸浆配抄性能分析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构树皮浆黑液的特性及处理方法研究 |
5.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5.1.1 实验药品 |
5.1.2 实验仪器 |
5.2 实验方法 |
5.2.1 黑液性能测定方法 |
5.2.2 黑液主要化学结构分析方法 |
5.2.3 黑液碱回收处理方法 |
5.2.4 黑液处理系统水流量分析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黑液性能测定结果 |
5.3.2 黑液化学结构分析结果 |
5.3.3 黑液碱回收测定结果 |
5.3.4 系统水平衡运算分析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8)碱回收炉烟气排放及控制措施可行性技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碱回收炉酸性气体大气污染物排放 |
1.1 碱回收炉二氧化硫 (SO2) 排放 |
1.2 碱回收炉氮氧化物 (NOx) 排放 |
1.3 碱回收炉运行工况对酸性气体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影响 |
1.3.1 入炉黑液浓度的影响 |
1.3.2 碱回收炉负荷的影响 |
1.3.3 臭气燃烧对碱回收炉酸性气体排放的影响 |
1.3.4 黑液中N含量对碱回收炉NOx排放的影响 |
2 碱回收炉NOx减排技术 |
2.1 改善碱回收炉运行工况 |
2.2 黑液提取木素、降低碱回收炉热负荷 |
3 碱回收炉烟气脱硝处理技术 |
4 我国碱回收炉装备概况 |
5 碱回收炉酸性气体排放标准的思考 |
6 总结 |
6.1 碱回收炉垫层燃烧过程产生的钠 (Na) |
6.2 碱回收炉氮氧化物主要为燃料型氮氧化物 (NOx) 、入炉黑液氮 (N) |
6.3 |
6.4 |
6.5 |
6.6 在众多的烟气脱硝技术中, 选择性催化还原法 (SCR) |
四、造纸黑液碱回收新技术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金竹草制浆工艺及其黑液循环蒸煮的研究[D]. 吴金林. 广西大学, 2020
- [2]化学机械浆黑液碱回收处理及反应机制研究[D]. 邢德月. 广西大学, 2020(02)
- [3]汽爆秸秆溶磷新工艺及其系统集成的研究[D]. 刘菲菲.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2020(02)
- [4]海水制浆及其黑液的性能研究[D]. 候帅奇.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5]植物化工醇废液清洁高效燃烧技术研究[D]. 王大伟.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
- [6]低木质素含量黑液碱回收工程技术应用研究[D]. 靳福明.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5)
- [7]构树皮Soda制浆及其黑液处理研究[D]. 刘艳艳. 广西大学, 2018(12)
- [8]碱回收炉烟气排放及控制措施可行性技术分析[J]. 靳福明. 中国造纸, 2018(03)
- [9]制浆造纸污染防治科学技术发展研究[A]. 程言君,王洁,岳冰,刘枫,侯雅楠,陈月,肖小健. 2016-2017制浆造纸科学技术学科发展报告, 2018
- [10]制浆造纸科学技术学科发展报告[A]. 田超,邝仕均,曹春昱. 2016-2017制浆造纸科学技术学科发展报告,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