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工程车辆的管理与经济性(论文文献综述)
张威[1](2021)在《混合动力工程车辆智能化能量管理方法研究》文中提出一直以来,工程车辆在基础建设、工业生产以及矿山开采等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在节能降耗的大趋势下,工程车辆作为高能耗、高排放装备,其发展正处于技术升级革新的关键阶段。目前,混合动力技术作为实现节能减排的有效方案,已在汽车领域实现应用并趋于成熟,而能量管理则是直接决定混合动力系统性能表现的关键技术。因此开展混合动力工程车辆的能量管理方法研究对促进混合动力工程车辆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综述国内外混合动力工程车辆发展及混合动力能量管理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并阐述了混合动力工程车辆能量管理技术的发展趋势及技术难点,提出了混合动力工程车辆智能化能量管理方法的研究方案。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混合动力工程车辆的系统特征分析、平台测试与能量管理系统建模。本文从能量管理研究角度出发,分别从工况、构型以及能量流三方面分析并阐述了混合动力工程车辆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搭建了混合动力工程车辆能量管理测试平台并且设计了实验方案以获取高还原度的系统负载样本。另一方面,在对混合动力工程车辆能量管理基本架构的分析基础上,对测试平台的能量管理系统进行建模,并对仿真模型进行了验证。上述工作为进一步开展能量管理方法的研究提供了条件。(2)无模型学习方法在混合动力工程车辆能量管理问题中的应用研究。混合动力工程车辆结构特殊、系统复杂且工况多变,由于传统的能量管理方法对负载及作业环境的变化缺乏自适应调整能力,其性能表现往往低于预期。对此,本文将混合动力工程车辆能量管理问题转化为马尔科夫决策过程并引入强化学习思想对最优能量管理策略进行迭代求解,进而提出了一种基于Q学习的能量管理方法。仿真结果表明,基于Q学习的学习型能量管理方法能够对混合动力工程车辆的工况特征实现策略的自学习并最终收敛,且相较传统能量管理方法具有更好的最优性。该方法的提出作为一次能量管理智能化尝试,为接下来的深入研究打下了基础。(3)基于模型的学习方法在能量管理问题中的应用与分析。以Q学习为代表的无模型方法虽然可以通过高频率的交互行为来适应环境的变化,但该过程的样本效率较低。而在实际应用中,这一缺陷则会导致学习收敛较慢且学习成本的较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利用工程车辆工作循环的短时周期性重复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DynaQ学习的混合动力工程车辆智能能量管理方法。经验证,该方法不但对能量辅助系统的极端初值状态具有良好收敛性,且对于同类工况间的差异具有较好的适应性。相较于基于Q学习的无模型学习方法,基于Dyna-Q学习的能量管理方法不但表现出了更好的实时性及最优性,而且对能量辅助系统表现出了明显的友好性。(4)面向混合动力工程车辆的智能能量管理方法的通用化研究。在前文所开展研究的基础上对所提出的智能能量管理方法的通用化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针对方法通用化的改进包括三部分:通过引入趋势项对奖励函数进行改进,以提升策略的长期稳定性;设计了一种值函数逼近器,以避免维数灾难的发生并增强值函数表达的泛用性;提出了一种基于高斯混合模型的混合动力工程车辆环境模型,以提升基于模型方法的可重用性。在上述改进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模型学习的混合动力工程车辆智能能量管理通用化框架。经验证,与原基于模型的能量管理方法相比,本文所提出的通用化框架的长期稳定性、工况适应性、通用性及经济性都得到了进一步改善。
杜文杰[2](2020)在《基于燃料电池复合双电源装载机系统功率控制研究》文中认为装载机工作速度快、动作灵活、机动性好、生产效率高,但传统装载机以柴油发动机作为动力源,在当今能源紧缺、环境恶劣的情况下,研究新能源装载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氢能被誉为二十一世纪“终极能源”,研究燃料电池装载机具有重要的显示意义。纯燃料电池装载机受电池技术与本身特性限制,无法满足所有工况要求,本文提出了以燃料电池与辅助电源超级电容联合驱动的复合电源系统,设计动力传动方案,研究智能能量管理策略。论文首先分析现有传统装载机工况特征和性能参数针对燃料电池复合电源轮式装载机动力系统进行设计,提出并联式燃料电池复合电源系统。设计复合电源拓扑结构,并根据装载机特性对燃料电池系统、超级电容进行选型及参数匹配。其次通过MATLAB/Simulink软件建立燃料电池模型、超级电容模型、电机以及液压系统模型。针对燃料电池复合电源系统以及装载机工况特性设计复合电源工作模式。基于功率分配的小波变化,通过三层haar小波理论对功率进行分层控制,解决了燃料电池输出功率平缓,响应慢的问题;充分发挥超级电容“削峰填谷”处理变化剧烈、峰值的功率,提高燃料电池系统工作寿命。设计模糊逻辑控制策略,将处理过的负载功率、超级电容SOC作为输入,燃料电池功率作为输出建立Mamdani模糊逻辑控制器,根据专家经验意见分四种工作模式建立控制规则,从而使控制器控制功率分配因子对双能量源进行功率流分配,进一步提高整体系统的经济性。最后使用粒子群优化算法来对控制系统进行实时优化,通过将问题总结为三个优化约束条件,就上述问题对粒子群优化算法测试不同的参数产生的效果,选择效果最好的一组参数,并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燃料电池复合电源系统的结构可行,且证明了论文使用各种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对比模糊逻辑策略,小波-模糊逻辑策略以及优化后的小波-模糊逻辑策略仿真出曲线,小波-模糊逻辑策略相较于模糊逻辑策略,有效降低了燃料电池功率波动情况,燃料电池输出功率曲线更加平缓且同比下降5%左右,超级电容SOC变化幅度更加剧烈并维持在0.6附近。控制器经过优化,燃料电池输出较未优化前降低2%左右。
秦艺玮[3](2020)在《装载机有级变量数字液压换挡机理的分析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装载机被广泛应用于公路、铁路、港口、建筑、水电等各种工程领域,是用途最广泛的工程机械之一。在我国,装载机的传动形式从最初的机械式演变到目前的液力机械式再到液压传动式,已经较之前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不过液力机械形式仍存在牵引力不足、效率低等缺点。随着液压行业技术水平的整体提高,效率不断提升,液压传动形式正在逐渐成为主流。而国内对于静液压驱动的装载机的研究近几年才受到重视,其传动系统的换挡理论更是鲜见于文献之中,所以有必要对装载机液压换挡理论进行研究。本文以一能重工YN917G小型装载机为研究对象,引入数字液压概念,设计了装载机数字液压传动系统,分析其换挡理论,制定换挡策略,并采用联合仿真方法进行仿真验证。首先,深入了解国内外自动变速技术的相关资料,综合对比分析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对目前研究换挡的关键技术进行分析,确定本文的研究思路和内容。其次,设计了装载机行走系统的数字液压传动系统,并根据功率守恒原理,分别对发动机与数字泵、数字泵与数字马达、数字马达与外负载进行动态匹配,从而完成对数字泵和数字马达的选型。通过发动机与液压传动系统合理的匹配,使发动机尽量运转在经济区,以提高发动机能量效率。再次,通过对数字液压传动系统的分析,针对起步加速工况和铲掘工况的换挡目标不同,对发动机、数字泵、数字马达采取不同的控制方法,分别制定了两种工况的换挡控制方式。然后,选取了模糊控制方法制定了换挡策略。为使发动机能运转在经济区,选择发动机转速和马达扭矩为模糊参数,确定模糊论域,经过模糊化、模糊推理(知识库)、反模糊化等,制定其换挡控制策略,为后文的仿真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最后,将AMEsim软件和MATLAB中的Simulink软件通过S函数接口进行了联合仿真,分别对装载机的起步加速工况和铲掘工况的换挡控制策略进行了验证,仿真结果表明了数字液压传动系统的可行性,制定的换挡控制策略基本能够满足装载机两种工况的换挡需求。本文的研究为装载机传动系统设计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对工程机械行走系统的液压传动系统设计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杨威威[4](2020)在《面向工程车辆的新型混合动力系统控制策略研究》文中提出考虑到矿用自卸车的特殊性能需求和能量消耗,本文设计了一种同轴动力分流系统(Coaxial Power-split System,CPSS),包含两组行星排和一个离合器。但由于单速比结构不能保证驱动电机一直工作在高效区内,且行星盘式结构制造成本较高,本文研究了一种新型的多模式混合动力系统(Multi-mode Transmission System,MMTS),包含了一组行星排,一台 3 速电控式机械自动变速箱(Automated Manual Transmission,AMT),和一个离合器。又由于离合器的存在,会导致额外的液压系统功率损失且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无动力中断的多速传动系统(Uninterrupted Multi-speed Transmission,UMST),并设计了优化的换挡控制策略和能量管理策略。具体的来说,本文的主要内容为:为了评估所提出CPSS的燃油经济性能,本文设计了基于规则的能量管理策略。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CPSS的燃油经济性均优于丰田普锐斯混合动力系统(Toyota Hybrid System,THS)和传统的机械传动系统。为了更加准确的验证所提出MMTS的可行性,本文采用动态规划算法来计算所提出MMTS在给定循环条件下的燃油经济性。仿真结果显示,与传统机械传动系统和THS相比,所提出的MMTS分别能提高燃油经济性为10.08%和 3.42%。为了减少或者消除AMT换挡过程中出现的扭矩中断,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辅助函数设计的换挡控制策略,通过动力分流装置和驱动电机的联合工作以实现无动力中断换挡。另外由于动态规划避免不了维数灾难的问题,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实时的能量管理策略。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机械传动系统相比,所提出的UMST用基于动态规划的策略和所提出的实时能量控制策略分别能提高燃油经济性为11.63%和8.51%。为了进一步改善换挡品质,本文提出采用线型二次型规划(Linear-quadratic regulator,LQR)来优化动力分流装置中齿圈和驱动电机的输出扭矩和转速。仿真结果表明,用LQR优化的换挡控制策略能进一步的减小冲击度。由于单一的基于燃油经济性的控制策略会导致换挡频繁,因此本文使用多目标遗传算法来优化系统的整体性能。仿真结果表明,与基于动态规划的优化结果相比,基于多目标优化的实时控制策略能在仅牺牲4.86%的燃油经济性的基础上,减少70.78%的换挡次数,从而提升驾驶性能。为了减少能量消耗和延长电池寿命,本文提出了一种由无动力中断的双输入变速箱和复合能源组成的耦合系统。仿真结果显示相比于固定速比减速系统的纯电动汽车,所提出的耦合系统在典型的驾驶循环下能减少能量消耗15.85%到20%,同时降低全生命周期成本22.61%到31.11%。为了平衡电池寿命,能量消耗,和购置成本之间的关系,本文使用整数解多目标遗传算法来优化复合能源的参数匹配。仿真结果显示用所选择的非劣解能进一步的降低全生命周期成本从26.53%到28.13%。考虑到燃油消耗和运输时间都对自卸车的运输成本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已知道路信息的速度优化策略,并应用到串联式混合动力车辆中。对比已知驾驶速度循环的结果,所提出的速度优化策略能在运输效率不变的前提下提高燃油经济性26.59%,或者在不牺牲燃油消耗的基础上减少运输时间42.4%。因此所提出的速度优化策略能极大的减少车辆的运行成本。
尤勇,孙冬野,刘俊龙,秦大同[5](2019)在《基于动态规划的液力机械自动变速传动(HMPRT)自动换档控制策略》文中研究指明针对外界负载变化比较剧烈的轮式装载机等工程车辆采用传统液力机械自动变速器时,面临着效率偏低、油耗较大的问题,提出在轮式装载机上应用新型回流式液力机械自动变速传动(Hydraulicmechanicalpowerrefluxtransmission,HMPRT)系统。装载机需要通过换档来适应复杂的作业要求,所以结合HMPRT调速特性制定基本换档规律。考虑到装载机等工程车辆常在已知典型的工况下进行作业,同时为避免基本换档规律的动力性和经济性模式的来回切换,降低驾驶员的工作量,采用动态规划建立HMPRT换档规律的优化设计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装载机常用作业工况的特点及HMPRT的换档特性,确定DP控制参数,以燃油消耗作为代价函数,并且增加惩罚函数,用来避免产生频繁换档现象。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动态规划提出的换档规律时,与最佳动力性换档规律相比燃油消耗降低3.5%,与最佳经济性换档规律相比换档次数减少33.3%。综合考虑了典型作业工况,在保证动力性和经济性的同时,避免了频繁换档。
袁昊昱[6](2018)在《基于功率识别的静液传动工程车辆节能控制策略研究》文中提出静液传动技术(Hydrostatic Transmission,HST)因其所具有的高功率密度、能够实现无极调速等技术特点,近年来在军事车辆、公共交通及工程机械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针对行驶系统及工作系统均采用流量耦合闭式液压系统的静液传动工程车辆在行驶及作业时的节能控制问题,以行驶及工作液压系统流量作为控制目标变量,通过对发动机转速与液压泵排量的协调控制,实现液压马达输出转速与发动机转速间的解耦,并在此基础上参考混合动力技术中的功率跟随式能量管理控制策略,提出了一种基于功率识别的流量耦合静液传动系统节能控制方法,通过对行驶液压系统及工作液压系统作业时的需求功率进行识别,完成对包括发动机及液压系统在内的工程车辆整体的节能控制,能够实现对发动机输出功率的“按需分配”。本文依托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资助项目(No.20160101285JC),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构建了用于实现基于功率识别的静液传动系统节能控制方法的分层式控制系统架构。基于静液传动工程车辆自身结构特点及控制需求,开展了对控制系统控制架构的研究;采用分层式控制系统设计方法构建了控制系统的分层式总体架构,同时构建了静液传动系统需求功率识别控制策略、发动机工作点规划及协调控制策略、液压系统协调控制及辅助控制策略三个子控制策略的控制架构;并对实现控制功能所必须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规划。(2)对静液传动工程车辆控制系统中所涉及的各项策略进行了研究。基于对驾驶员意图的综合分析及对液压系统压力信号的实时采集,制定了静液传动系统整体需求功率的识别策略;在综合考虑发动机作业工况对静液传动工程车辆作业动力性能及经济性能的影响的前提下,提出了适用于静液传动工程车辆的发动机工作点规划方法;制定了发动机及行驶/工作变量泵排量协调控制策略,能够实现行驶/工作变量泵流量与发动机转速间的解耦;针对静液传动工程车辆在坡道工况及大功率需求等特殊工况下的节能控制需求,制定了相应静液传动系统辅助控制策略,完善了控制系统在多样化作业环境下的适应能力。(3)以实车实验采集得到的压力数据作为载荷输入,通过MATLAB/Simulink-AMESim联合仿真对各项控制策略的控制效果进行了仿真验证。为保证仿真模型的真实性,提高仿真结果的可信度,搭建数据采集实验平台对静液传动工程车辆在行驶/作业联合工况下的载荷数据进行了采集,作为联合仿真模型的载荷输入;使用MATLAB/Simulink及LMS Imagine.Lab AMESim软件建立静液传动工程车辆传动系统联合仿真模型;基于联合仿真模型得出的仿真结果,对本文制定的各项控制策略的控制效果进行了综合分析验证。本文提出的控制方法及相应研究结果可为现有应用流量耦合一次调节(变量泵-定量马达)或一、二次联合调节(变量泵-变量马达)闭式液压系统静液传动技术的工程机械或公路车辆控制系统开发提供参考。
张民[7](2015)在《基于自动变速的串联式混合动力工程车辆传动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工程车辆能耗高,排放差,能量利用效率低,在当今化石能源紧缺和环境日益恶化的境况下,研究工程车辆节能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工程车辆在传动系统中普遍采用液力变矩器结合多挡位变速器的传动方式。液力变矩器工作效率低是导致动力传递效率低的主要因素;受复杂作业工况影响,手动换挡无法充分利用变速器多挡位进行变速,导致发动机转速波动大,运行工况不稳定,降低了系统能量利用效率。本文取消液力变矩器,采用串联混合动力电力传动系统方案,通过参数匹配优化,确定系统元件参数,提升系统工作性能;针对串联混合动力工程车辆传动系统特点,在现有换挡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三参数自动变速节能换挡规律,充分利用变速器多挡位进行变速,提高系统能量利用效率,使车辆在采用串联混合动力传动系统方案的基础上更加节能。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相关结论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串联式混合动力工程车辆传动系统方案研究。以装载机为例研究传统工程车辆结构特性,根据实际作业工况载荷谱数据分析传动系统效率低的原因,并据此提出串联混合动力工程车辆传动系统方案;通过参数匹配,确定系统元件参数,通过多任务蚁群劳动分工算法进行参数匹配的优化,使元件参数更加合理,提升系统整体工作性能。(2)串联混合动力工程车辆自动变速节能换挡规律研究。建立混合动力系统数学模型及传动系统动力学模型,对串联混合动力工程车辆的手动换挡性能进行研究,并针对其不足,结合二参数节能换挡规律及串联混合动力工程车辆的特点,提出三参数自动变速节能换挡规律,以进一步提升串联混合动力系统的节能效果。(3)进行串联混合动力工程车辆自动变速试验研究。搭建串联混合动力电控试验台,开发试验台控制程序,根据工程车辆实际作业工况进行试验方案设计,分别对二参数节能换挡规律及三参数节能换挡规律进行试验,验证提出换挡规律的节能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二参数节能换挡规律和三参数节能换挡规律能够根据作业工况自动换挡,使串联混合动力工程车辆的节能效果分别提高了1.96%和2.46%。串联混合动力工程车辆传动系统通过研究提高传动效率、提高系统能量利用效率的方式实现节能的目的,自动变速节能换挡规律使串联混合动力传动系统的节能效果进一步提升。本文提出的三参数自动变速节能换挡规律,在保证车辆作业性能的基础上有较好的节能效果,更具适用性和实用价值。
周洋[8](2015)在《液压驱动式工程车辆的动力匹配与CAD设计》文中提出随着科学技术的提升,很多高科技元素被运用到社会主义的建设中,这样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对资源的消耗,从而加快了我国的经济建设,提升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其中工程车辆在市场中大量的运用着,液压驱动式工程车辆的性能往往被人们所忽视。工程车辆的液压牵引动力学成为液压驱动式工程车辆的主要技术基础,高效的匹配发动机、传动系、行走机构、工作装置从而产生高动力、低油耗成为研究的主要目的。因此匹配和分析工程车辆液压行走系统的动力性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六点:1)对工程车辆液压技术进行简单的介绍,并提出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2)指出工程车辆常用的液力传动和液压传动的优缺点,并对车辆在不同传动方式下的动力参数进行分析和比较。3)分析了发动机与液压系统的匹配和控制原理,并对液压系统中泵轮转速与系统压强这两个主要因素进行调节,来确保车辆能够在最大平均输出功率、最大使用寿命的情况下进行自动化、智能化工作。4)对车辆液压元件的传动效率以及车辆的滑移率进行分析,为整车动力传递的高效性做铺垫。5)通过增加减速器来弥补液压驱动式工程车辆因扭矩不足而影响其动力性能,并指出传动比对整车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的影响。6)开发Visual C++6.0与MYSQL相结合的软件,对液压驱动的工程车辆的动力参数进行计算和匹配,实现可视化,方便设计人员的使用。论文通过以上研究的内容,首先得出车辆在行驶工作状态下液压元件的额定压力和转速值;其次通过建立平衡方程和统计车辆在静态下的牵引力和耗油量,估算出其在动态工作状态下的牵引力和油耗量,并将车辆性能数字化,提高了设计人员匹配计算的精确度;最后开发了相应的匹配校验软件,改进了以往只能进行单独计算的软件弊端,提高了工作效率。
李天宇[9](2014)在《混合动力工程车辆自动变速换挡策略及控制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工程车辆是进行基础建设作业的重要装备,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工程车辆采用混合动力技术可以有效改善发动机燃油经济性,改善排放,提高系统能量利用率,降低油耗。自动变速技术可以实现工程车辆自动换挡控制,能够有效减轻驾驶员操作强度,提高作业质量和作业效率,改善换挡品质。近年来,为进一步节能减排,同时提高车辆的动力性和驾驶舒适性,多种车辆相继采用混合动力技术结合自动变速技术,作为交叉领域的混合动力自动变速技术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二者的结合能够实现动力传动系统的高效工作,改善车辆经济性和动力性,因此研究混合动力工程车辆自动变速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工程车辆一边行驶一边作业,由于作业环境复杂,其作业载荷波动频繁剧烈,由于负载工况、工作模式、控制系统等方面的不同,汽车领域的相关共性技术不能直接应用于工程车辆。目前对混合动力工程车辆自动变速技术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本文结合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课题重度混合动力车辆自动变速技术研究(20120061110023),以并联式混合动力工程车辆为研究对象,以改善燃油经济性、提高能量利用率、改善动力输出、减轻驾驶员操作强度、提高作业质量和效率、改善换挡品质为目标,结合其工况特点、系统结构、参数优化匹配及能量管理控制策略等,深入研究混合动力工程车辆的自动变速换挡控制策略及控制方法。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根据混合动力工程车辆的系统结构,研究了系统参数优化匹配方法。建立了混合动力系统主要元件的数学模型以及车辆动力学模型,采用理论公式和经验公式相结合来描述其性能。提出采用从整体到局部最优的方法对系统主要元件进行参数匹配,使各元件与负载工况相匹配,提高系统能量利用率,降低装机功率及成本。在此基础上,提出采用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优化参数匹配,提高参数匹配效果。以5吨装载机为例,实现了参数匹配方法和优化算法,参数匹配效果良好。2)研究了混合动力工程车辆的能量管理控制策略。首先提出了混合动力工程车辆工况识别方法,根据系统需求转矩对混合动力系统进行模式划分。提出了基于模糊逻辑的转矩分配控制策略,调控发动机工作在最优效率转矩曲线附近,同时保证储能元件的充放电平衡。提出驾驶员意图系数的概念,并基于模糊逻辑识别驾驶员意图,根据驾驶员意图系数实现发动机转速控制。提出采用瞬时优化算法提高节能效果,以综合效率最优为目标建立了优化模型。台架试验表明,转矩控制策略能够控制发动机工作在最优效率转矩曲线附近,通过识别驾驶员意图控制发动机目标转速,改善了燃油经济性,对比传统工程车辆节能4.94%。瞬时优化算法能够进一步改善燃油经济性,降低油耗,对比传统工程车辆节能10.08%。3)研究了混合动力工程车辆的自动变速换挡规律和控制方法。以“发动机转速、车速和动力分流系数”为换挡控制参数,提出了以车辆加速度最优为目标的动力性换挡规律,以行走系统工作效率最优为目标的经济性换挡规律,和通过驾驶员意图系数将二者相结合的综合换挡规律。研究了混合动力工程车辆智能换挡控制理论,提出基于BP神经网络的智能换挡控制策略和方法,采用L-M算法克服BP神经网络收敛慢、存在局部最小值的缺点。台架试验表明,动力性、经济性、综合和神经网络换挡规律能够合理准确实现各自换挡目标,液力变矩器平均效率分别可达70.8%、73.6%、73.6%和73.2%,有效提高了系统效率和能量利用率,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和动力性。4)搭建了国内第一个混合动力工程车辆自动变速试验台。为进行混合动力工程车辆自动变速台架试验,设计开发了基于CAN总线网络的混合动力工程车辆能量管理控制系统和混合动力工程车辆自动变速控制系统。通过台架试验验证了所提出的能量管理控制策略和自动变速理论的正确性和适用性。理论和试验研究表明,在混合动力工程车辆上采用自动变速技术,能够有效提高传动系统效率和能量利用率,减小换挡冲击,改善换挡品质,同时具有较好的动力性能和经济性,控制效果良好。
刘宗其[10](2013)在《重型叉车自动换挡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本文根据皖政文件(〔2009〕108号)关于加快推进“重大科技项目”实施的背景,对重型叉车自动变速器项目进行了研究,同时本文的研究工作也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平衡重式叉车底盘系统横向稳定性集成控制研究”(51205101)和安徽省十二五科技攻关项目“工程机械自动变速控制系统”(12010202032)的支持与资助。项目的实施将提高国内叉车核心零部件的水平,填补国内在该领域的空白;文中针对叉车的特殊工作特点,在改善换挡经济性,尤其是在影响传动系统效率较大的变矩器的性能提升研究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基础工作,同时在换挡规律和平顺性、以及特殊工况,如低附着路面、坡道等进行了测试、研究、仿真、试验,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运用DOE方法对液力变矩器叶栅相关参数进行敏感性研究。在建立液流广义的环坐标系的基础上,对叶片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并提炼出叶形设计流线的数学表达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导出新的变矩器原始特性表达式,完成对变矩器性能的优化,提升工作效率,并进行台架试验验证,此方法拓宽了变矩器研发的新途径。(2)针对叉车使用场所、工况的特殊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操作意愿、叉车工况和路面状态的分层递阶协调控制策略,实现了对不同工况的分析、决策、控制,优化了叉车对恶劣场所操作时换挡的适应性,并获得满意的换挡效果,为叉车自动变速智能化控制策略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3)坡道换挡是叉车行驶的典型工况,本文通过对重型叉车坡道换挡参数的测试及其对坡道换挡性能的影响分析,采用智能仿人控制的误差理论对坡道状态参数进行识别,同时运用模糊了控制理论建立了换挡数据库,并进行不同载荷下坡道自动换挡试验,有效地解决了传统叉车坡道换挡熄火、溜车以及离合器滑磨时间过长的缺点。(4)针对叉车起步换挡对其工作性能的影响十分重要的特点,通过分析湿式离合器分离、结合的运动过程,建立离合器换挡动力学模型,得到力学平衡方程,以及离合器传递的扭矩与结合力的关系。并对原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进行重新设计,台架试验表明,新的控制系统比原系统具有更好的平顺性;同时,提出了一套叉车起步、换挡评价方法。(5)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叉车整车传动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对自动变速器及其零部件进行仿真研究,同时,基于ARM7开发平台进行叉车自动变速控制系统TCU软硬件设计,并对其按国家标准进行电磁兼容、抗震、防水等可靠性测试,台架和整车车试验表明,换挡可靠高,平顺性好,满足设计标准。通过重型叉车自动变速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在叉车自动变速的关键技术方面取得一定突破,打破国外的技术壁垒,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综合性能,增加核心竞争力。
二、论工程车辆的管理与经济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工程车辆的管理与经济性(论文提纲范文)
(1)混合动力工程车辆智能化能量管理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混合动力工程车辆发展及其现状 |
1.2.1 油电混合动力工程车辆 |
1.2.2 油液混合动力工程车辆 |
1.2.3 燃料电池混合动力工程车辆 |
1.2.4 混合动力构型的对比与分析 |
1.3 混合动力能量管理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基于规则的策略 |
1.3.2 基于优化的策略 |
1.4 混合动力工程车辆能量管理的发展趋势与技术难点 |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混合动力工程车辆系统的分析测试与建模 |
2.1 混合动力工程车辆系统特征分析 |
2.1.1 作业工况分析 |
2.1.2 构型特征 |
2.1.3 能量流分析 |
2.2 混合动力工程车辆测试平台及其应用 |
2.2.1 测试平台 |
2.2.2 实验方案设计 |
2.2.3 数据采集 |
2.3 混合动力工程车辆动力能量管理建模 |
2.3.1 混合动力工程车辆系统能量管理基本架构 |
2.3.2 需求功率模型 |
2.3.3 发动机-发电机-整流器模型 |
2.3.4 超级电容模型 |
2.3.5 模型验证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无模型强化学习的能量管理方法 |
3.1 能量管理优化问题的数学表达 |
3.2 强化学习理论 |
3.2.1 强化学习基本原理 |
3.2.2 能量管理问题建模 |
3.2.3 无模型与基于模型的学习方法 |
3.3 基于无模型强化学习的智能能量管理策略 |
3.3.1 主要参数定义 |
3.3.2 基于Q学习的能量管理策略的应用 |
3.4 基于Q学习的能量管理方法的性能分析 |
3.4.1 自学习性分析 |
3.4.2 最优性分析 |
3.4.3 收敛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模型的学习方法在能量管理问题中的应用 |
4.1 Dyna-Q学习与智能能量管理技术 |
4.1.1 Dyna-Q学习算法基本原理 |
4.1.2 基于Dyna-Q学习的在线智能能量管理方法研究 |
4.2 智能管理策略验证与对比分析 |
4.2.1 极端初值下的收敛性 |
4.2.2 适应性分析 |
4.2.3 实时性分析 |
4.2.4 能量管理策略对能量辅助系统的友好性分析 |
4.2.5 最优性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混合动力工程车辆智能能量管理方法的通用化设计 |
5.1 问题描述及分析 |
5.2 智能化能量管理方法的改进研究 |
5.2.1 长期稳定性及其改进 |
5.2.2 值函数逼近方法及其应用 |
5.2.3 模型可重用性的改进 |
5.3 基于模型学习的混合动力工程车辆智能能量管理通用化框架 |
5.4 基于实测数据的仿真验证 |
5.4.1 策略长期稳定性 |
5.4.2 工况适应性 |
5.4.3 通用性分析 |
5.4.4 经济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的工作总结 |
6.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基于燃料电池复合双电源装载机系统功率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燃料电池复合电源装载机控制策略研究现状以及前景分析 |
1.2.1 国内外新能源装载机技术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燃料电池复合电源车辆技术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内容安排 |
1.4 本章小结 |
2 燃料电池复合电源轮式装载机动力系统设计 |
2.1 工程车辆轮式装载机结构组成 |
2.1.1 传统轮式装载机结构组成 |
2.1.2 燃料电池复合电源装载机结构组成 |
2.2 装载机工况分析 |
2.2.1 装载机主要性能参数 |
2.2.2 装载机工况过程 |
2.2.3 装载机工况特征 |
2.3 复合电源构型方案设计 |
2.3.1 拓扑结构分析 |
2.3.2 改进的燃料电池复合电源设计 |
2.4 参数匹配 |
2.4.1 复合能源系统参数匹配 |
2.4.2 电机参数匹配 |
2.5 本章小结 |
3 燃料电池复合电源工作原理及系统建模 |
3.1 复合电源工作原理 |
3.2 复合电源建模 |
3.2.1 燃料电池特性分析以及模型建立 |
3.2.2 超级电容特性分析以及模型建立 |
3.3 燃料电池复合电源装载机整车模型建立 |
3.4 其他关键附件模型建立 |
3.4.1 电动机模型 |
3.4.2 液压系统模型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燃料电池复合电源的能量控制策略研究 |
4.1 控制策略概述 |
4.2 燃料电池复合电源装载机工作过程工况分析 |
4.3 基于燃料电池复合电源的小波变换 |
4.3.1 小波分析原理 |
4.3.2 三层Haar小波 |
4.3.3 小波转换-模糊逻辑控制策略仿真研究 |
4.4 燃料电池复合电源装载机模糊逻辑控制策略研究 |
4.4.1 模糊逻辑控制策略结构 |
4.4.2 模糊规则建立 |
4.4.3 模糊逻辑控制策略仿真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5 粒子群算法优化及仿真数据验证 |
5.1 模糊逻辑控制策略仿真结果与分析 |
5.2 基于小波变换-模糊逻辑控制策略仿真结果与分析 |
5.3 基于粒子群算法对模糊逻辑控制隶属函数的优化 |
5.3.1 粒子群算法原理 |
5.3.2 粒子群算法对隶属函数的优化 |
5.3.3 优化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 |
6.1 总结 |
6.1.1 论文工作总结 |
6.1.2 论文创新点 |
6.2 进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3)装载机有级变量数字液压换挡机理的分析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数字液压技术 |
1.3 自动变速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装载机自动变速研究的关键技术 |
1.5 本文研究的内容 |
第二章 数字液压传动系统及其匹配与计算 |
2.1 数字液压传动系统设计 |
2.1.1 数字泵和数字马达 |
2.1.2 数字元件排量变化形式 |
2.1.3 装载机的数字液压传动系统 |
2.2 发动机-传动系统-负荷的匹配 |
2.2.1 发动机与负荷匹配 |
2.2.2 数字液压传动系统的参数匹配计算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换挡控制方法与策略 |
3.1 传动系统的换挡原理分析 |
3.2 换挡参数的选择 |
3.3 起步加速工况控制策略 |
3.3.1 控制目标 |
3.3.2 控制策略 |
3.3.3 起步加速工况小结 |
3.4 铲掘工况的控制策略 |
3.4.1 控制目标 |
3.4.2 控制策略 |
3.4.3 铲掘工况小结 |
3.5 模糊换挡控制策略 |
3.5.1 模糊参数的选择 |
3.5.2 模糊化和隶属度函数 |
3.5.3 模糊规则的建立和模糊推理方法 |
3.5.4 解模糊化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AMEsim和 Simulink的联合仿真分析 |
4.1 AMEsim与 Simulink联合建模流程 |
4.2 AMEsim系统建模 |
4.2.1 发动机模块的建立 |
4.2.2 泵模型 |
4.2.3 马达模型 |
4.2.4 溢流阀模型 |
4.2.5 电磁阀模型 |
4.2.6 数字泵-数字马达模块的建立 |
4.2.7 数字泵-数字马达系统的传递函数 |
4.2.8 换挡模块的建立 |
4.3 Simulink系统建模 |
4.4 构建联合仿真模型 |
4.4.1 联合仿真接口模块 |
4.4.2 联合仿真模型 |
4.5 仿真结果分析 |
4.5.1 起步加速工况 |
4.5.2 铲掘工况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面向工程车辆的新型混合动力系统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及存在问题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 本文研究技术路线 |
2 同轴动力分流传动系统的研究 |
2.1 系统描述 |
2.2 数学模型 |
2.2.1 车辆模型 |
2.2.2 发动机模型 |
2.2.3 电池模型 |
2.2.4 电机模型 |
2.2.5 变速器模型 |
2.3 基于规则的控制策略 |
2.3.1 所提出同轴动力分流系统的控制策略 |
2.3.2 THS的控制策略 |
2.3.3 动力性换挡控制策略 |
2.4 仿真结果与讨论 |
2.4.1 所提出同轴动力分流系统的燃油经济性 |
2.4.2 燃油经济性对比 |
2.5 本章小结 |
3 多模式混合动力系统研究 |
3.1 系统阐述 |
3.2 数学建模 |
3.2.1 三速变速箱模型 |
3.3 所提出MMTS的能量管理策略 |
3.4 基于动态规划优化的系统燃油经济性对比 |
3.4.1 机械传动系统的燃油消耗 |
3.4.2 THS的燃油消耗 |
3.4.3 MMTS的燃油消耗 |
3.4.4 燃油经济性对比 |
3.5 本章小结 |
4 无动力中断多速变速箱的优化控制 |
4.1 UMST结构和建模 |
4.1.1 所提出系统的动态模型 |
4.1.2 车辆模型 |
4.1.3 电机模型 |
4.2 换挡过程的实施 |
4.2.1 换挡过程控制 |
4.2.2 驾驶性能分析 |
4.3 实时控制策略 |
4.4 本章小结 |
5 驾驶性能和能量管理的级联控制 |
5.1 变速系统结构 |
5.1.1 行星排的动态模型 |
5.1.2 所提出UMST的简化模型 |
5.1.3 冲击度 |
5.1.4 滑摩功 |
5.2 换挡控制评估 |
5.2.1 换挡过程 |
5.2.2 驾驶性能分析 |
5.3 基于动态规划的UMST燃油经济性计算 |
5.4 实时优化控制策略 |
5.4.1 基于燃油和电力消耗的目标函数 |
5.4.2 基于燃油,电力消耗和驾驶平顺性的目标函数 |
5.5 多目标遗传优化 |
5.5.1 多目标优化实施方法 |
5.5.2 仿真结果 |
5.6 本章小结 |
6 无动力中断的双输入变速系统和复合能源的耦合控制 |
6.1 数学模型 |
6.1.1 电池模型 |
6.1.2 超级电容模型 |
6.1.3 DC-DC模型 |
6.1.4 电机模型 |
6.2 所提出的耦合系统分析 |
6.2.1 实时的能量管理策略 |
6.2.2 能量效率的提升 |
6.2.3 电池寿命的提升 |
6.3 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 |
6.4 复合能源的参数优化 |
6.5 本章小结 |
7 基于已知道路信息平衡能量消耗和运输效率的速度优化策略 |
7.1 系统描述 |
7.2 已知驾驶速度循环下基于动态规划的能量管理策略 |
7.3 基于已知道路信息的二维动态规划能量管理策略 |
7.3.1 固定的循环路线 |
7.3.2 目标函数及约束 |
7.3.3 速度优化策略 |
7.3.4 优化结果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 |
8.1 全文总结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基于功率识别的静液传动工程车辆节能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静液传动技术概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静液传动工程车辆节能控制系统总体架构 |
2.1 静液传动工程车辆总体结构 |
2.2 控制系统架构及子控制策略 |
2.2.1 控制系统总体分层式架构 |
2.2.2 静液传动系统需求功率识别控制策略 |
2.2.3 发动机工作点规划及转速协调控制策略 |
2.2.4 液压系统协调控制及辅助控制策略 |
2.3 基于功率识别的静液传动工程车辆控制系统关键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静液传动工程车辆节能控制策略 |
3.1 静液传动系统需求功率识别控制策略 |
3.1.1 驾驶员驾驶意图分析与控制目标规划 |
3.1.2 基于驾驶需求和系统压力的需求功率识别方法 |
3.2 发动机工作点规划及转速协调控制策略 |
3.2.1 发动机工作点规划 |
3.2.2 发动机转速协调控制 |
3.2.3 发动机转速控制的实现 |
3.3 行驶液压系统协调控制及辅助控制策略 |
3.3.1 行驶变量泵排量协调控制 |
3.3.2 行驶变量泵排量控制的实现 |
3.3.3 行驶液压系统上坡工况下的坡道辅助控制 |
3.3.4 行驶液压系统下坡工况下的坡道辅助控制 |
3.4 工作液压系统协调控制及辅助控制策略 |
3.4.1 工作变量泵排量协调控制及排量控制的实现 |
3.4.2 大功率需求情况下的工作装置运行速度挡位调节控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载荷采集实验与联合仿真 |
4.1 载荷数据采集实验 |
4.1.1 实验平台搭建 |
4.1.2 实验方案设计 |
4.1.3 采集数据分析 |
4.2 联合仿真模型建立 |
4.2.1 基于AMESim的发动机-静液传动系统仿真模型建立 |
4.2.2 基于MATLAB/Simulink的控制系统仿真模型建立 |
4.3 仿真结果分析 |
4.3.1 控制系统总体节能控制效果分析 |
4.3.2 静液传动系统需求功率识别及发动机转速控制效果分析 |
4.3.3 行驶及工作变量泵排量协调控制效果分析 |
4.3.4 行驶液压系统上坡工况下的坡道辅助控制效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基于自动变速的串联式混合动力工程车辆传动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混合动力工程车辆传动系统概述 |
1.2.1 混合动力工程车辆传动结构形式 |
1.2.2 国内外混合动力工程车辆传动系统发展现状 |
1.3 工程车辆自动变速发展状况 |
1.3.1 自动变速技术在工程车辆上的发展现状 |
1.3.2 国内外工程车辆自动变速技术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串联混合动力工程车辆传动系统结构方案 |
2.1 传统装载机结构特性分析 |
2.2 装载机工况分析 |
2.2.1 装载机作业工况 |
2.2.2 发动机功率损失分析 |
2.2.3 液力变矩器传动效率分析 |
2.3 串联混合动力装载机传动系统结构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串联混合动力工程车辆参数匹配 |
3.1 动力传动系统参数匹配 |
3.1.1 发动机参数匹配 |
3.1.2 电动机/发电机参数匹配 |
3.1.3 超级电容参数匹配 |
3.1.4 变速器参数匹配 |
3.2 基于蚁群算法的参数匹配优化 |
3.2.1 参数匹配的优化目标及约束条件 |
3.2.2 蚁群算法简介 |
3.2.3 多任务蚁群劳动分工数学模型 |
3.2.4 基于多任务蚁群劳动分工算法的参数匹配优化 |
3.2.5 参数匹配优化结果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串联混合动力工程车辆系统建模 |
4.1 发动机建模 |
4.2 电动机建模 |
4.3 超级电容建模 |
4.4 液压系统建模 |
4.5 传动系统动力学建模 |
4.5.1 车辆驱动力 |
4.5.2 作业阻力 |
4.5.3 滚动阻力 |
4.5.4 坡度阻力 |
4.5.5 空气阻力 |
4.5.6 加速阻力 |
4.5.7 传动系统动力学建模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串联混合动力工程车辆自动变速节能换挡规律研究 |
5.1 现有换挡规律的不足 |
5.1.1 串联混合动力工程车辆手动换挡规律 |
5.1.2 传统工程车辆自动变速节能换挡规律 |
5.1.3 串联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自动变速节能换挡规律 |
5.2 串联混合动力工程车辆自动变速节能换挡规律 |
5.2.1 串联混合动力工程车辆自动变速特点 |
5.2.2 换挡参数选择 |
5.2.3 二参数自动变速节能换挡规律 |
5.2.4 三参数自动变速节能换挡规律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串联混合动力自动变速试验 |
6.1 串联混合动力电控验台搭建 |
6.2 试验平台控制系统 |
6.2.1 CAN 总线网络结构 |
6.2.2 CAN 总线子网络系统 |
6.2.3 CAN 总线网络软硬件开发 |
6.2.4 图形界面开发 |
6.3 试验方案设计 |
6.3.1 动力系统能量管理 |
6.3.2 实验目的及试验内容 |
6.3.3 试验参数设定 |
6.4 实验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主要工作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和致谢 |
(8)液压驱动式工程车辆的动力匹配与CAD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液压传动工程车辆的性能指标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课题的背景、意义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液力传动与液压传动的特点和应用 |
2.1 液力传动 |
2.1.1 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 |
2.1.2 液力变矩器特性参数的介绍 |
2.1.3 液力变矩器有效直径的确定和影响 |
2.1.4 液力变矩器与发动机共同工作的特性 |
2.2 液压传动 |
2.2.1 液压传动装置的工作原理 |
2.2.2 液压传动的组成 |
2.2.3 液压传动系统的特点 |
2.2.4 液压传动性能评价 |
2.3 本章总结 |
第三章 液压驱动工程车辆的动力性与燃油经济性 |
3.1 工程车辆动力性指标 |
3.2 发动机特性曲线 |
3.3 发动机与液压系统的匹配 |
3.3.1 泵与发动机的匹配方程 |
3.3.2 发动机与液压传动装置的控制原理 |
3.4 液压系统中工作压力的选择和匹配 |
3.4.1 工程车辆液压行走系统的分类 |
3.4.2 工程车辆液压元件选择的原则 |
3.4.3 液压泵转速对系统的影响 |
3.5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工程车辆液压驱动的牵引特性和动力性能分析 |
4.1 工程车辆功率和牵引力平衡分析 |
4.1.1 工程车辆牵引力和功率的介绍 |
4.1.2 工程车辆牵引力和功率损耗分析 |
4.1.3 液压驱动的工程车辆牵引性能的合理性分析 |
4.2 液压系统元件传动效率的计算和分析 |
4.2.1 液压系统元件传动效率的意义 |
4.2.2 液压泵与液压马达效率的分析 |
4.3 液压驱动工程车辆的滑转率的分析 |
4.3.1 滑移率对工程车辆的意义 |
4.3.2 滑移率对工程车辆牵引效率的影响 |
4.4 工程车辆传动比对车辆燃油经济性和动力性的影响 |
4.4.1 工程车辆动力的总体匹配 |
4.4.2 工程车辆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能 |
4.4.3 主减速器传动比的选择及对车辆的影响 |
4.4.4 工程车辆油耗和动力性能的分析 |
4.5 液压驱动工程车辆特性曲线的绘制 |
4.5.1 牵引特性曲线绘制的模型 |
4.5.2 液压驱动工程车辆牵引特性方程的建立 |
4.6 轮式液压驱动工程车辆系统参数匹配和计算 |
4.6.1 驱动参数的选择与计算 |
4.6.2 车辆动力性能的校验与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液压驱动计算机辅助设计 |
5.1 软件介绍 |
5.2 驱动系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混合动力工程车辆自动变速换挡策略及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混合动力工程车辆发展状况 |
1.2.1 国外工程车辆混合动力技术研究概况 |
1.2.2 国内工程车辆混合动力技术研究概况 |
1.3 国内外工程车辆自动变速技术发展状况 |
1.3.1 自动变速器的分类 |
1.3.2 工程车辆自动变速技术发展状况 |
1.3.3 工程车辆自动换挡规律研究状况 |
1.4 国内外混合动力自动变速技术研究状况 |
1.5 本文的研究工作及内容安排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混合动力工程车辆系统方案及参数匹配 |
2.1 工程车辆工况分析 |
2.2 混合动力工程车辆系统方案 |
2.3 并联式混合动力工程车辆的参数匹配 |
2.3.1 参数匹配的目标 |
2.3.2 参数匹配的实现 |
2.4 粒子群算法优化参数匹配 |
2.4.1 优化目标及约束条件 |
2.4.2 改进粒子群算法的实现 |
2.4.3 参数匹配结果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混合动力工程车辆系统建模 |
3.1 混合动力工程车辆传动系统结构 |
3.2 发动机建模 |
3.3 电动/发电机建模 |
3.4 超级电容建模 |
3.5 液压系统建模 |
3.6 动力分流系数的定义 |
3.7 液力变矩器建模 |
3.8 动力源与液力变矩器共同工作特性 |
3.8.1 共同工作的输入特性 |
3.8.2 共同工作的输出特性 |
3.8.3 动力分流系数对共同工作特性的影响 |
3.9 混合动力工程车辆动力学分析与建模 |
3.9.1 车辆驱动力 |
3.9.2 车辆行驶作业阻力 |
3.9.3 传动系统动力学方程 |
3.10 本章小结 |
第4章 混合动力工程车辆能量管理控制策略研究 |
4.1 混合动力工程车辆工作模式 |
4.1.1 工程车辆负载工况识别 |
4.1.2 混合动力工程车辆的工作模式 |
4.2 基于模糊逻辑规则控制的转矩分配控制策略 |
4.3 发动机转速控制策略 |
4.3.1 混合动力工程车辆发动机控制方法 |
4.3.2 基于模糊逻辑规则的驾驶员意图识别 |
4.3.3 基于瞬时优化的发动机转速控制策略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混合动力工程车辆自动变速换挡规律研究 |
5.1 换挡参数的选择 |
5.2 动力性换挡规律研究 |
5.2.1 动力性换挡规律的求解 |
5.2.2 换挡循环的解决 |
5.2.3 动力性换挡规律对换挡品质的影响 |
5.3 经济性换挡规律研究 |
5.3.1 经济性换挡规律的求解 |
5.3.2 经济性换挡规律的节能性和动力性 |
5.3.3 动力分流系数对换挡规律的影响 |
5.4 综合换挡规律研究 |
5.5 混合动力工程车辆智能换挡控制策略 |
5.5.1 BP 神经网络 |
5.5.2 BP 神经网络算法实现 |
5.6 基于 L-M 算法优化 BP 神经网络换挡控制策略 |
5.6.1 L-M 算法优化的实现方法 |
5.6.2 L-M 算法优化结果 |
5.7 神经网络换挡控制系统方案 |
5.8 本章小结 |
第6章 混合动力工程车辆控制系统设计 |
6.1 混合动力工程车辆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
6.2 基于 CAN 总线的能量管理控制通信网络 |
6.2.1 CAN 总线网络结构 |
6.2.2 CAN 总线子网络系统设计 |
6.2.3 CAN 总线网络的硬件和软件设计 |
6.3 自动变速控制系统的设计 |
6.3.1 液压系统压力信号采集模块 |
6.3.2 换挡控制器模块 |
6.4 混合动力工程车辆控制软件系统设计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混合动力工程车辆自动变速台架试验 |
7.1 试验目的和内容 |
7.1.1 试验目的 |
7.1.2 试验内容 |
7.2 试验台结构及工作原理 |
7.2.1 试验台结构 |
7.2.2 试验台工作原理 |
7.3 试验及结果分析 |
7.3.1 基于模糊逻辑的转矩分配控制试验研究 |
7.3.2 基于模糊逻辑的发动机转速控制试验研究 |
7.3.3 基于瞬时优化的发动机转速控制试验研究 |
7.3.4 动力性换挡规律试验研究 |
7.3.5 经济性换挡规律试验研究 |
7.3.6 综合换挡规律试验研究 |
7.3.7 神经网络换挡规律试验研究 |
7.3.8 不同换挡规律对比研究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工作展望 |
8.1 本文的主要工作 |
8.2 对今后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和致谢 |
(10)重型叉车自动换挡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工程车辆实现自动变速的必要性 |
1.3 自动变速器的分类及国内外发展状况 |
1.4 重型叉车自动变速器的组成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叉车用液力变矩器与发动机的参数匹配 |
2.1 引言 |
2.2 重型叉车液力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 |
2.3 Cummins QSB6.7 发动机性能特性 |
2.3.1 发动机的速度特性 |
2.3.2 发动机的调速特性 |
2.4 YJH340 变矩器特性 |
2.4.1 原始特性 |
2.4.2 输入特性 |
2.5 发动机与变矩器的共同工作特性 |
2.6 整车牵引特性 |
2.7 软件开发与应用 |
2.7.1 程序语言 |
2.7.2 软件功能 |
2.8 重型叉车专用匹配软件设计 |
2.8.1 原始数据导入模块 |
2.8.2 特性曲线绘制模块 |
2.8.3 联合工作特性计算模块 |
2.8.4 整车牵引特性计算模块 |
2.8.5 软件操作过程 |
2.9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YJH340 液力变矩器的优化设计 |
3.1 引言 |
3.2 YJH340 液力变矩器叶片参数的研究 |
3.2.1 YJH340 液力变矩器叶片参数敏感性分析 |
3.2.2 YJH340 液力变矩器工作轮叶片进、出口角敏感性分析 |
3.3 YJH340 液力变矩器泵轮叶片设计流线参数计算 |
3.3.1 泵轮叶片设计流线的图解 |
3.3.2 泵轮叶片设计流线的计算 |
3.4 YJH340 液力变矩器泵轮叶片的优化 |
3.4.1 YJH340 泵轮叶片不同入口角的三维坐标 |
3.4.2 YJH340 在泵轮叶片不同入口角下的特性计算 |
3.5 液力变矩器的台架试验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分层递阶优化控制的叉车动力和经济性换挡规律研究 |
4.1 引言 |
4.2 叉车动力系统模型建立 |
4.2.1 发动机模型建立 |
4.2.2 机械传动模型 |
4.2.3 液力变矩器模型 |
4.2.4 操作人员模型 |
4.2.5 自动变速传动模型 |
4.2.6 车辆模型 |
4.2.7 整车动力系统模型 |
4.3 分层递阶优化换挡控制系统设计 |
4.3.1 分层递阶优化换挡控制策略 |
4.3.2 最佳动力性换挡规律 |
4.3.3 最佳动力性换挡规律仿真结果及分析 |
4.3.4 最佳经济性换挡规律 |
4.3.5 最佳经济性换挡规律仿真结果及分析 |
4.3.6 动力性和经济性联合仿真模型 |
4.3.7 低附着路面信息占优换挡控制规律 |
4.4 仿真与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重型叉车爬坡特殊工况换挡策略研究 |
5.1 引言 |
5.2 各种工况坡道行驶试验数据的采集与分析 |
5.2.1 试验数据的采集与分析 |
5.2.2 坡道换挡工作模型的建立 |
5.2.3 重型叉车坡道换挡的特点及难点 |
5.3 坡道换挡智能识别技术研究 |
5.3.1 仿人智能控制技术简介 |
5.3.2 仿人智能控制技术的基本算法和静特性 |
5.3.3 仿人智能控制器的原型算法 |
5.3.4 仿人智能控制器的原型中的特征识别 |
5.4 坡道换挡的模糊控制策略 |
5.4.1 模糊控制理论 |
5.4.2 模糊控制算法仿真 |
5.4.3 仿真结果及分析 |
5.5 基于坡道识别技术的模糊控制换挡策略试验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叉车起步、换挡平顺性策略研究 |
6.1 引言 |
6.2 湿式多片离合器接合过程动力学模型建立 |
6.2.1 湿式多片离合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
6.2.2 离合器接合过程动力学模型 |
6.2.3 离合器接合过程的运动状态描述 |
6.3 湿式多片离合器接合过程动力学分析 |
6.3.1 挤压阶段 |
6.3.2 压紧阶段 |
6.3.3 同步(粗糙)接触阶段 |
6.4 离合器起步过程评价指标分析 |
6.5 离合器液压控制原理与控制模型 |
6.5.1 液压控制系统的组成 |
6.5.2 改善换挡品质控制的主要方法 |
6.6 离合器起步、换挡结合台架试验研究 |
6.7 叉车起步、换挡平顺性评价指标研究 |
6.8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TCU 控制器软硬件设计及实车试验 |
7.1 引言 |
7.2 基于 ARM7 的重型叉车自动变速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7.2.1 硬件原理结构 |
7.2.2 LPC2292 及其最小系统 |
7.2.3 信号调理及通信电路 |
7.2.4 重型叉车自动变速控制系统 TCU 硬件原理图、PCB 图和实物图 |
7.2.5 抗干扰设计与硬件电路调试 |
7.3 重型叉车自动变速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7.3.1 CodeWarrior IDE 集成开发环境 |
7.3.2 软件总体结构 |
7.3.3 子程序实现 |
7.3.4 软件系统的抗干扰设计 |
7.4 台架试验 |
7.4.1 试验仪器与设备 |
7.4.2 试验方法 |
7.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7.5 实车试验 |
7.5.1 试验方法 |
7.5.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和展望 |
8.1 工作总结 |
8.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8.3 有待进一步开展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专利 |
四、论工程车辆的管理与经济性(论文参考文献)
- [1]混合动力工程车辆智能化能量管理方法研究[D]. 张威. 吉林大学, 2021(01)
- [2]基于燃料电池复合双电源装载机系统功率控制研究[D]. 杜文杰. 中北大学, 2020
- [3]装载机有级变量数字液压换挡机理的分析与研究[D]. 秦艺玮. 吉林大学, 2020(08)
- [4]面向工程车辆的新型混合动力系统控制策略研究[D]. 杨威威.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1)
- [5]基于动态规划的液力机械自动变速传动(HMPRT)自动换档控制策略[J]. 尤勇,孙冬野,刘俊龙,秦大同. 机械工程学报, 2019(08)
- [6]基于功率识别的静液传动工程车辆节能控制策略研究[D]. 袁昊昱. 吉林大学, 2018(01)
- [7]基于自动变速的串联式混合动力工程车辆传动系统研究[D]. 张民. 吉林大学, 2015(09)
- [8]液压驱动式工程车辆的动力匹配与CAD设计[D]. 周洋. 太原科技大学, 2015(08)
- [9]混合动力工程车辆自动变速换挡策略及控制方法研究[D]. 李天宇. 吉林大学, 2014(09)
- [10]重型叉车自动换挡关键技术研究[D]. 刘宗其. 合肥工业大学, 2013(04)
标签: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论文; 系统仿真论文; 混动汽车论文; 自动化控制论文; 能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