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会计国际化进程——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区分与分析

认知会计国际化进程——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区分与分析

一、认知会计国际化进程——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辨析(论文文献综述)

商思争[1](2018)在《“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会计协调策略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和贸易的不断增长,需要作为通用商业语言标准的各国会计准则实现协调和统一,但由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宗教等各个方面的巨大差异,"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现会计准则协调又是个具有极大挑战的课题。通过对会计国际协调概念、动因、策略、影响因素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会计协调的动因、策略等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分析,归纳得出"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会计准则协调的策略和路径,即会计国际协调与会计环境密切相关,"一带一路"会计国际协调应该在"五通""三共""三同"框架内实现,并随着"五通"建设的推进而逐步进行。

王慧璞[2](2013)在《会计国际化背景下的我国本科会计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以上海外国语大学会计专业为例》文中研究说明21世纪的社会经济环境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对外部环境“反应式”发展的会计来说,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和挑战。全球经济一体化促进了会计的国际交流,促使了会计准则国际化及国际趋同的产生。执业环境的变化对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的研究即是建立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本文以会计国际化背景下的我国本科会计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为研究对象,从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两方面进行了中外比较研究,并以上海外国语大学会计专业为典型个体案例,在会计人才培养的多个层次中,本文选取了本科会计人才的培养方案作为研究对象。首先本文通过对国内外高校本科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的比较分析,对在会计国际化背景下我国高校的会计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确定提出了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加强与职业界交流、目标要有前瞻性、与本学校实际情况相结合、“厚基础、宽口径、国际化”的原则。其次,在明确了培养目标后,本文着重对课程体系建设进行了重点探讨,认为目前我国高校应该在“通识教育”的人才培养理念下,提高课程设置的科学性,注意第一门会计专业课程的确定、合理安排会计理论课程与实务课程的比例、注重职业道德的培养等问题。之后针对目前国际教育化中普遍采用的与国外执业资格考试相结合的做法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谨慎采纳”的建议。同时本文对国际化会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注意国际化与本土化结合”的建议。最后对上海外国语大学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进行了系统梳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建议。本文的创新点在于:从会计国际化这一新的视角,分析了会计国际化对我国目前会计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影响;对中美两国具有代表性的高校的本科会计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比较研究;对上外会计专业的个案研究对其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李尚荣[3](2012)在《综合收益价值相关性研究 ——兼议我国会计准则持续趋同策略》文中认为综合收益是近几十年兴起的一个概念,自20世纪末被英、美等国相继采纳以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在2007年发布的《IAS第1号——财务报表的列报》的修订版中,也正式引入此概念。该修订是2007年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实质趋同后,lASB生效的第一批规定之一。财政部于2009年以准则解释的形式,采纳了综合收益披露要求,实现了与IFRS的同步跟进。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IASB因应各方面的要求对IFRS进行了持续、重大的修订。过程中,我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虽然积极参与,结合实际提出了很多建议,但IFRS的有关修订明显存在不适合我国国情的情况,如取消股权类金融工具成本计量条款等。这种情况下,如何一以贯之地把握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精神实质,很好地维护国家利益,是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和理论工作者必须面对和思考的现实问题。如果说2007年与IFRS趋同的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发布,更多是一项政治决策的话,那么对持续趋同策略的把握,则在更大程度上考验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智慧与勇气。作为我国新会计准则实施后引进的第一项IFRS规定,综合收益为观察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对国际趋同策略的把握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窗口。在当前环境下,我国引入综合收益披露规定,能否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更加有用的信息,是否存在路径依赖问题,需要进一步去研究和检验。本文通过对综合收益的深入研究,分析综合收益内涵变迁和准则制定历程,实证检验我国综合收益的价值相关性,比较与美国和香港地区资本市场的差异,研判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背景下,该项准则引入我国的现实意义,并基于这一个别事项的研究,采用归纳演绎的方法,提出我国会计准则持续趋同的具体政策建议。围绕这一主题,本文综合使用了规范研究、实证研究与问卷调查研究等方法,从不同视角进行了多维度研究并得出相关结论:第一,对综合收益的理论内涵进行了深入研究,从历史纵向维度对其变迁进行了全面梳理,认为综合收益概念具有理论上的合理性与先进性。为厘清综合收益的理论渊源,本文从收益的经济学本源入手,分布比较了不同历史时期会计学收益的概念,以及会计学收益与经济学收益的关系,认为综合收益理论是会计学收益理论不断丰富和发展及与经济学收益相互调和的结果。与传统的净利润相比,综合收益更加接近经济的本质,也更加适应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以来资产价值极具波动性的经济现实,具有理论上的合理性与先进性。第二,对综合收益披露准则的制定历程进行了分析,认为任何一项准则的发布与实施,不仅要考虑理论上的先进性,更要考虑现实的需求。虽然具有理论上的先进性,但在会计准则中的应用却非一帆风顺,其被英美采纳的迂回历程,反映了现实环境和利益相关方对会计准则制定的约束。制定会计准则的目的是为了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任何一项会计准则的发布与实施,具备理论上的先进性是一个必然的前提,而现实的需要才是决定性的因素。在当前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大方向下,如何引入IFRS的规定以及何时引入等,需要在会计准则先进性和现实需求之间进行更多的权衡。第三,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综合收益的价值相关性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与美国、香港地区等的实证结果截然相反,我国当前环境下,综合收益价值相关性要低于净利润。本文设计了统一的报酬模型、价格模型及增量报酬模型,对我国沪市A股、港股及美股上市公司净利润和综合收益、其他综合收益的价值相关性进行了相对关联研究和增量关联研究。研究结果发现,我国综合收益的价值相关性低于净利润,其他综合收益信息不具有增量信息含量,而美国、香港地区的情况刚好与之相反,这说明综合收益在符合决策有用的会计目标方面,我国与美国和香港地区存在着实质上的差异。同时,作为本文研究的一项附属结论,发现在会融危机期间,会计收益信息不再具有价值相关性。这一发现可以理解为对自鲍尔布朗创建实证会计研究方法以来,会计信息有用性理论研究的一项补充。第四,对综合收益价值相关性的国别差异进行了原因分析。发现会计准则的实施效果不是会计准则本身所能充全决定的,还受到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利益相关者的观念和认知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高质量的财务报告受到一系列制度安排的制约,会计准则仅是这些制度安排中的一个部分。抛开会计外在环境,单独依凭会计准则的调整,难以达到提高财务报告质量的目标。第五,对综合收益价值相关性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直接证实了我国综合收益概念目前认知度较低,对各项决策的实际有用性不高。问卷调查显示,大部分财务报告使用者对综合收益认知程度较低,在实践中没有广泛地使用;净利润在经济决策中仍居主导地位。问卷调查的研究结论不仅检验了会计环境的影响,为实证研究结果提供了有力的解释;更说明片面跟进IFRS的变化可能在增加财务报告编报成本的同时,并不能提高决策有用性。在上述主要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本文将综合收益价值相关性实证研究结论、各国会计环境差异分析、综合收益问卷调查结果等相结合,分析我国综合收益不具有价值相关性的具体原因,并考虑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与高质量财务报告的关系、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制度成本等限制因素,提出了在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大方向下,持续趋同阶段的五项具体对策:(1)将IFRS视同经济学家所说的“名义锚”,成为各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准则锚”,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中主要起到“锚定”的作用。(2)准确把握中国在IFRS制定中的角色和作用,从跟随到引领,取得与我国经济地位相适应的准则话语权。(3)合理把握会计准则的技术规范性质,减少财务报告的冗长和会计准则的晦涩,构建“财务报告云”,更好地发挥会计的社会功效。(4)科学设定会计准则制定程序。建立透明的会计准则认可机制,基于经济后果和成本效益的评估,确定具体趋同的方法和时机,吸纳各方尤其是企业界的广泛参与,提高会计准则博弈程度。(5)加强会计准则配套体系建设,更好地发挥会计准则的作用。

刘锦霞[4](2012)在《中国会计国际化三维结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伴随着世界经济、贸易一体化的发展,会计作为全球通用的商业语言,各国会计国际化成为了大势所趋。在经济一体化国际环境背景下,只有选择适合本国发展的会计国际化进程,才能谋求自身长远的发展。为适应经济全球化、贸易国际化的高速发展,会计国际化的作用不容忽视。在2006年,我国财政部出台了全新的企业会计准则,这预示着我国会计国际化迈入了一个更快、更广、更深的一个层次。在过去,我国会计国际化战略实施过程中,取得了应有的成就,但会计国际化仍然是当前会计学术界所关注的学术热点。为进一步提高中国会计国际化程度,我们需要更为透彻的研究、分析中国会计国际化的进程,选择一条适应中国特殊国情的会计国际化道路。本文主干分为三大块,它包含会计国际化速度、广度、深度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大块:首先,会计国际化速度内涵介绍,分析影响我国会计国际化速度的因素,其次,回顾各个历史阶段,分阶段研究会计国际化速度发展动态,然后,对目前中国会计国际化速度的现状进行探讨,指出现实存在的困境,最后,对如何选择当前我国会计国际化适应的速度给出相应对策。第二大块:首先,会计国际化广度内涵介绍,分析影响我国会计国际化广度的因素,然后探究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广度及会计教育国际化的广度,分析中国会计国际化广度的现状,最后,对如何进一步拓宽我国会计国际化广度给出对策。第三块:首先,会计国际化深度内涵介绍,分析影响我国会计国际化深度的因素,其次,对我国会计准则深度、会计实务深度的现状进行研究,最后,探究我国如何进一步加深会计国际化。文章三大部分紧扣文章主旨,研究会计国际化三维结构——会计国际化速度、会计国际化广度、会计国际化深度,为我国会计国际化未来的发展给出相应的对策。三个部分研究了各自的影响因素,在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中的状况,根据会计国际化现实存在的问题,找到解决的对策。为探求我国适宜的会计国际化速度、拓展会计国际化广度、加深会计国际化水平,提供可参考的建议。本文为我国持续与国际会计惯例趋同路线实施过程中提供相应的理论价值。

游家兴,罗胜强[5](2011)在《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会提高盈余信息含量吗——基于1996~2008年的经验证据》文中认为以我国不断推进的会计准则国际化进程为研究背景,选取我国AB股上市公司1996年度至2008年度的财务报告作为研究对象,从相对信息含量、增量信息含量和同步双重信号三个角度,比较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价值相关性,检验了我国会计国际化所产生的效果。实证结果表明,会计改革效果在某些阶段还不尽如人意,但总体而言,在会计国际化进程中确实改善了我国会计准则的质量,提高了盈余信息含量,增强了会计信息的有用性。

陈文浩,巩方舟[6](2009)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会计国际化进程》文中认为经济全球化已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会计国际化问题也日益成为世界各国不可避免的现实问题。本文从会计国际化的含义入手,阐述我国实行会计国际化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回顾我国会计国际化的历程及其期间我国会计理论的发展,再对会计国际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本文从基本原则和具体策略上,提出我国推进会计国际化的几点建议。

陈文浩,巩方舟[7](2009)在《改革开放30年中国会计国际化进程》文中研究说明经济全球化已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会计国际化问题也日益成为世界各国不可避免的现实问题。本文从会计国际化的含义入手,首先阐述我国实行会计国际化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其次,回顾我国会计国际化的历程及其期间我国会计理论的发展,再对会计国际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最后从基本原则和具体策略提出我国推进会计国际化的几点建议。

陈文浩,巩方舟[8](2009)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会计国际化进程》文中提出经济全球化已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会计国际化问题也日益成为世界各国不可避免的现实问题。本文从会计国际化的含义入手,?阐述我国实行会计国际化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回顾我国会计国际化的历程及其期间我国会计理论的发展,再对会计国际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本文从基本原则和具体策略上,提出我国推进会计国际化的几点建议。

谢梅花,黄阳阳[9](2008)在《中国会计国际化进程初探》文中提出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资本市场快速发展,会计的国际协调趋势已愈加明朗,会计国际化日益成为各国政府和会计工作者的焦点问题。为此,本文从研究会计国际化的必然性出发,通过回顾我国会计国际化的历史进程,分析了我国当前会计环境对我国会计国际化的影响,并着重阐述了加快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应采取的策略。

王静[10](2008)在《海峡两岸会计准则国际化程度的比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会计信息是衡量一个企业经营成果与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最佳指标,各国或地区的会计发展深受当地经济、政治、法律及社会等环境因素的影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和国际资本市场的发展,会计作为一门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国际化趋势成为大势所趋。美国因制订会计准则的历史最久,所花费的精力和财力也最多,自以为其“公认会计原则”最为详细和完善,准则制订程序也最为充分、公开和独立。自2001年底相继发生安然、世界通信等一系列财务丑闻事件以来,人们对美国会计准则的制定基础进行了质疑,并展开了会计准则的制定应采用“以原则为基础的方法”(Principles-Based Approach),还是采用“以规则为基础的方法”(Rules-BasedApproach)的讨论。前者以美国会计准则为代表,后者则以国际会计准则为代表。会计准则国际化究竟是指对美国会计准则的靠近,还是对国际会计准则的借鉴,对不同的国家或地区有着不同的选择。但不可否认的是,更多的国家或地区选择了以国际会计准则为国际化的终极目标,其中也包括我国的大陆和台湾。一直以来,中国大陆会计准则的制定都密切注视国际会计准则的动向,在制订38项新会计准则时也充分体现了与国际准则的趋同。“未来全球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全世界最终将使用统一的财务报告语言,越来越多国家的企业正在从会计语言全球化中获益。现在,我很高兴中国也已加入了我们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俱乐部’。”2007年7月,在北京访问的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主席戴维·泰迪如此评价大陆新会计准则。而台湾会计准则最初的制定深受美国会计准则的影响,随着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的国家和地区的增多,其准则的制定和修改在1999年开始转向参照国际会计准则。本文拟就一个国家的两个地区会计准则国际化的路径和趋同程度做一个比较,以期望抛砖引玉,能引起学术界对两岸会计准则协调和国际化的探讨。

二、认知会计国际化进程——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辨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认知会计国际化进程——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辨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会计协调策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会计国际协调的文献综述
    (一) 关于会计国际协调的相关文献
        1. 会计国际协调概念的相关文献。
        2. 会计国际协调动因的相关文献。
        3. 会计国际协调策略的相关文献。
        4. 会计国际协调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
    (二) 关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会计协调的相关文献
        1.“一带一路”会计国际协调动因的相关文献。
        2.“一带一路”会计国际协调策略的相关文献。
三、相关研究文献对“一带一路”会计协调的启迪
    (一) 从“一带一路”会计协调的动因来分析
    (二) 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会计协调的可行性来分析
    (三) 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会计协调的困难来分析
    (四) 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会计协调的策略来分析
        1.“一带一路”会计协调是形式协调还是实质协调?
        2.“一带一路”会计协调是双边协调还是多边协调?
        3.“一带一路”会计协调是协调、趋同还是等效认可?
        4.“一带一路”会计协调是利用现有协调机构还是另起炉灶?
        5.“一带一路”会计协调是以IFRS为基础进行还是另行制定自己的会计准则?
        6.“一带一路”会计协调是区域协调优先还是国际协调优先?
        7.“一带一路”会计协调是通过超国家强力机构以及立法形式推进还是协商推进?
        8.“一带一路”会计协调是由政府推动还是民间组织推动?
        9.“一带一路”会计协调是长期策略还是短期策略?
        1 0. 会计协调与审计监管等效的关系如何?
四、结论

(2)会计国际化背景下的我国本科会计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以上海外国语大学会计专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4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基本理论和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会计国际化及其对人才培养的影响
        2.1.1 会计国际化的产生与发展
        2.1.2 我国在会计国际化过程中的选择
        2.1.3 会计国际化对会计人才培养的影响
    2.2 培养方案的界定
        2.2.1 概念辨析
        2.2.2 本文培养方案的内涵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2.3.1 关于会计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研究现状
        2.3.2 关于会计本科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研究现状
        2.3.3 对国内外研究的评述
第3章 会计国际化背景下我国本科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3.1 我国会计本科人才培养的历史与现状
        3.1.1 新中国成立到 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
        3.1.2 20 世纪 80 年代初到 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
        3.1.3 20 世纪 90 年代中至今
        3.1.4 新环境对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3.2 国外本科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现状
        3.2.1 国外高校会计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列举
        3.2.2 国外职业团体对会计人员职业能力的定义
    3.3 国内本科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现状
        3.3.1 国内高校的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列举
        3.3.2 国内关于本科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的研究
    3.4 改进我国本科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的建议
        3.4.1 以社会需求为主要导向
        3.4.2 培养目标的制定要有一定前瞻性
        3.4.3 与学校实际情况相结合,体现学校的办学定位与特色
        3.4.4 坚持“厚基础、宽口径、国际化”的基本原则
第4章 本科会计国际化教育的课程体系研究
    4.1 美国高校会计本科课程体系研究
        4.1.1 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会计本科课程体系研究
        4.1.2 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会计本科课程体系研究
        4.1.3 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会计本科课程体系研究
    4.2 国内高校会计本科课程体系研究
        4.2.1 厦门大学会计专业本科课程体系分析
        4.2.2 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课程体系分析
        4.2.3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分析
        4.2.4 国内高校会计本科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4.3 我国本科会计教育课程体系改进的建议
        4.3.1 建立与“厚基础、宽口径、国际化”的培养目标相一致的课程体系
        4.3.2 处理好本科教育与执业资格考试结合的关系
        4.3.3 处理好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
        4.3.4 在专业实习与实践环节进行改进
第5章 上海外国语大学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5.1 上海外国语大学会计专业发展历史
        5.1.1 与外校联合教学阶段
        5.1.2 独立教学阶段
        5.1.3 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新探索
    5.2 上海外国语大学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分析
        5.2.1 上外近年来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演变
        5.2.2 上外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探讨
    5.3 上外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研究
        5.3.1 上外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演进
        5.3.2 改进现有课程体系的建议
第6章 结论
    6.1 本文基本结论
    6.2 本文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

(3)综合收益价值相关性研究 ——兼议我国会计准则持续趋同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主要创新及贡献
1.5 论文结构安排 2. 相关理论基础
2.1 综合收益的理论内涵
    2.1.1 经济学收益内涵
    2.1.2 会计学收益的早期内涵
    2.1.3 会计学收益的丰富与发展
    2.1.4 综合收益的提出
2.2 会计信息与企业价值
    2.2.1 决策有用性的信息观
    2.2.2 决策有用性的计量观
    2.2.3 两种观念下的模型应用:报酬模型与价格模型
2.3 会计准则的性质
    2.3.1 会计准则是客观技术规范
    2.3.2 会计准则具有“经济后果”
    2.3.3 会计准则与制度成本
2.4 本章小结 3. 综合收益会计准则的国际比较
3.1 英国准则:首创者
3.2 美国准则:后发创新
3.3 国际准则:协调的产物
3.4 中国准则:与国际趋同
3.5 综合收益准则制定过程的几点启示
3.6 本章小结 4. 综合收益价值相关性国别比较实证研究
4.1 文献综述
    4.1.1 国外综合收益价值相关性文献综述
    4.1.2 国内综合收益价值相关性文献综述
    4.1.3 对文献结论差异性的分析
4.2 研究目的与模型设计
    4.2.1 研究目的
    4.2.2 模型设计
4.3 基于中国A股市场综合收益价值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4.3.1 数据与样本
    4.3.2 实证检验与分析
    4.3.3 研究结论
4.4 基于香港股票市场综合收益价值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4.4.1 数据与样本
    4.4.2 实证检验与分析
    4.4.3 研究结论
4.5 基于纽约股票市场综合收益价值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4.5.1 数据与样本
    4.5.2 实证检验与分析
    4.5.3 拓展检验
    4.5.4 研究结论
4.6 本章小结 5. 综合收益价值相关性国别差异的原因分析
5.1 各国会计环境差异影响
    5.1.1 法律政治环境
    5.1.2 经济发展差异
    5.1.3 股权结构及公司治理结构
    5.1.4 文化环境
    5.1.5 会计职业力量
5.2 我国综合收益问卷调查
    5.2.1 问卷调查基本情况
    5.2.2 问卷调查的主要结论
5.3 美国综合收益实验研究
5.4 我国综合收益不具备价值相关性的原因分析与思考
    5.4.1 综合收益价值相关性研究的基本结论
    5.4.2 我国综合收益不具备价值相关性的原因分析
    5.4.3 我国综合收益准则国际趋同策略的思考
5.5 本章小结 6. 国际趋同背景下我国会计准则趋同策略
6.1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背景及历程
    6.1.1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背景和目的
    6.1.2 主要国家和地区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进程
    6.1.3 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历程
6.2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与高质量财务报告的关系
6.3 基于财务报告厚度的国际准则趋同成本分析
6.4 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持续趋同的策略
    6.4.1 正确认识国际准则的功能和作用
    6.4.2 准确把握中国在国际准则中的角色和作用
    6.4.3 合理把握会计准则的技术规范性质
    6.4.4 科学设定会计准则制定程序
    6.4.5 加强会计准则配套体系建设
6.5 本章小结 7.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未来研究方向
7.1 主要研究结论及发现
7.2 我国会计准则未来趋同的政策建议
7.3 研究局限及未来研究方向 附录一:英国、美国、IASB和中国综合收益表格式 附录二:综合收益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三:部分全球500强公司财务报告篇幅情况 附录四:财务报告云示意图 参考文献 后记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4)中国会计国际化三维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会计国际化进程的研究
        1.2.2 会计准则的国际化与会计实务的国际化
        1.2.3 中国会计国际化协调程度的研究
    1.3 研究方法、思路及创新之处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创新之处
第2章 我国会计国际化速度研究
    2.1 我国会计国际化速度的内涵
    2.2 影响我国会计国际化速度的主要因素
        2.2.1 经济对我国会计国际化速度的影响分析
        2.2.2 科学技术对我国会计国际化速度的影响分析
        2.2.3 法律对我国会计国际化速度的影响分析
    2.3 我国会计国际化各历史阶段发展速度
        2.3.1 第一阶段:早期的缓慢发展时期(一九七八至一九九一年)
        2.3.2 第二阶段:快速发展时期(一九九二至二〇〇〇年)
        2.3.3 第三阶段:均衡调节趋同时期(二〇〇一至二〇〇五年)
        2.3.4 第四阶段:实质性趋同时期(二〇〇六以后)
    2.4 我国会计国际化速度现存问题分析
    2.5 我国会计国际化速度量度对策
第3章 我国会计国际化广度研究
    3.1 我国会计国际化广度的内涵
    3.2 影响我国会计国际化广度的主要因素
        3.2.1 社会文化对我国会计国际化广度的影响分析
        3.2.2 经济对我国会计国际化广度的影响分析
        3.2.3 科学技术对我国会计国际化广度的影响分析
    3.3 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广度研究
        3.3.1 我国会计准则内容覆盖范围的国际比较
        3.3.2 探析我国会计准则的空白领域
        3.3.3 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广度现存问题
    3.4 会计教育国际化的广度研究
        3.4.1 会计教学方式的国际比较
        3.4.2 会计课程设置的广度
        3.4.3 会计国际化的人才培养
    3.5 拓宽我国会计国际化广度的对策
第4章 我国会计国际化深度研究
    4.1 我国会计国际化深度的内涵
    4.2 影响我国会计国际化深度的主要因素
        4.2.1 政治对我国会计国际化深度的影响分析
        4.2.2 经济对我国会计国际化深度的影响分析
        4.2.3 社会文化对我国会计国际化深度的影响分析
    4.3 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深度研究
        4.3.1 会计规范形式、准则制定程序及主体
        4.3.2 会计准则内容国际化深度研究
    4.4 我国会计实务国际化深度研究
    4.5 我国会计国际化深度现存问题分析
    4.6 加深我国会计国际化的对策
第5章 研究结论
    5.1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公开发表的论文

(5)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会提高盈余信息含量吗——基于1996~2008年的经验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制度背景、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一) 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概述
    (二) 文献回顾
    (三) 假设的提出
三、研究设计
    (一) 相对信息含量检验方法
    (二) 增量信息含量检验方法
    (三) 同步双重信号法
    (四)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 相对信息含量检验方法的回归结果
    (二) 增量信息含量检验方法的回归结果
    (三) 同步双重信号法的回归结果
五、结论与启示

(7)改革开放30年中国会计国际化进程(论文提纲范文)

一、会计国际化的含义
二、中国会计国际化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1.会计国际化是我国企业实施跨国经营的需要。
    2.会计国际化是我国国际贸易发展的需求。
    3.会计国际化是我国资本市场进一步开放、发展和完善的需要。
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会计国际化的历程
    1.我国会计国际化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 第一阶段:
        (2) 第二阶段:
        (3) 第三阶段:
    2.会计教育的国际化
    3.注册会计师制度建设方面国际化进程
四、中国会计国际化进程的反思
    1.我国的会计国际化进程存在片面协调和单向协调的问题
        (1) 片面协调的主要表现之一是重英、美, 轻德、法。
        (2) 单向协调主要表现在重“引进来”, 轻“走出去”。
    2.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中还存在着没有充分考虑我国具体会计环境的问题
五、中国会计国际化的策略选择
    1.基本原则
    2.具体策略

(8)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会计国际化进程(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会计国际化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1. 会计国际化是我国企业实施跨国经营的需要。
    2. 会计国际化是我国国际贸易发展的需求。
    3. 会计国际化是我国资本市场进一步开放、发展和完善的需要。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会计国际化的历程
    1. 我国会计国际化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2. 会计国际化的推进离不开国际化会计人才, 因此在会计教育上, 中国也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推进会计教育的国际化。
    3. 注册会计师制度建设方面国际化进程。
三、中国会计国际化进程的反思
四、中国会计国际化的策略选择

(9)中国会计国际化进程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 会计国际化的涵义及其必然性
    1.1 会计国际化的涵义
    1.2 会计国际化的必然性
        1.2.1 跨国公司的经营需要会计国际化
        1.2.2 国际贸易的发展要求会计实现国际化
        1.2.3 会计国际化有利于发展国际资本市场
2 中国会计国际化的历史进程与会计环境
    2.1 中国会计国际化的历史进程回顾
        2.1.1 国际化的开端阶段 (1978年-1992年)
        2.1.2 国际化的大力发展阶段 (1992年-2001年)
    2.2 我国目前的会计环境对会计国际化的影响
        2.2.1 我国的经济环境对会计国际化的影响
        2.2.2 我国政治环境对会计国际化的影响
        2.2.3 我国的法律环境对会计国际化的影响
        2.2.4 我国的社会科学文化环境对会计国际化的影响
3 加快中国会计国际化进程应采取的策略
    3.1 正确处理会计国际化与国家化的关系
    3.2 扩大对外交流, 加强与国际会计组织的合作
    3.3 完善公司治理机制, 规范上市公司财务行为
    3.4 加强会计教育与会计队伍建设, 提高财会人员素质

(10)海峡两岸会计准则国际化程度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文献综述
    1.2.1 概述
    1.2.2 美国会计准则
    1.2.3 国际会计准则
    1.2.4 各国(地区)对会计准则国际化的选择
1.3 论文的结构和研究方法
    1.3.1 论文的结构
    1.3.2 论文的研究方法
    1.3.3 论文的创新与研究限制 2 两岸会计管理体制及规范比较
2.1 两岸会计管理体制的比较
2.2 两岸会计现行会计规范的比较
    2.2.1 台湾现行会计规范
    2.2.2 大陆现行会计规范 3 两岸会计准则模式国际化的比较
3.1 会计准则制定的机构比较
    3.1.1 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机构
    3.1.2 台湾会计准则的制定机构
    3.1.3 大陆会计准则的制定机构
    3.1.4 比较分析
3.2 会计准则制定的程序比较
    3.2.1 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程序
    3.2.2 台湾会计准则的制定程序
    3.2.3 大陆会计准则的制定程序
    3.2.4 比较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两岸会计准则国际化路径比较
4.1 台湾会计准则制定历程
4.2 大陆会计准则制定历程
4.3 比较分析 5 两岸会计准则国际化程度的比较
5.1 会计准则项目的比较
    5.1.1 台湾会计准则体系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比较
    5.1.2 大陆会计准则体系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比较
    5.1.3 比较分析
5.2 会计准则内容的比较
    5.2.1 台湾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内容的比较
    5.2.2 大陆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内容的比较
    5.2.3 比较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对我国会计准则发展的建议
6.1 正确看待国际化
6.2 对制定者的建议
6.3 对实施者的建议
6.4 对监督者的建议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认知会计国际化进程——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辨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会计协调策略分析[J]. 商思争. 财会月刊, 2018(23)
  • [2]会计国际化背景下的我国本科会计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以上海外国语大学会计专业为例[D]. 王慧璞.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3(10)
  • [3]综合收益价值相关性研究 ——兼议我国会计准则持续趋同策略[D]. 李尚荣.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2(01)
  • [4]中国会计国际化三维结构研究[D]. 刘锦霞. 湘潭大学, 2012(01)
  • [5]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会提高盈余信息含量吗——基于1996~2008年的经验证据[J]. 游家兴,罗胜强.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1(07)
  • [6]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会计国际化进程[A]. 陈文浩,巩方舟. 纪念会计改革与开放30年暨上海市会计学会成立30周年专辑, 2009
  • [7]改革开放30年中国会计国际化进程[J]. 陈文浩,巩方舟.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09(01)
  • [8]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会计国际化进程[J]. 陈文浩,巩方舟. 新会计, 2009(01)
  • [9]中国会计国际化进程初探[J]. 谢梅花,黄阳阳. 宿州学院学报, 2008(06)
  • [10]海峡两岸会计准则国际化程度的比较[D]. 王静. 复旦大学, 2008(04)

标签:;  ;  ;  ;  ;  

认知会计国际化进程——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区分与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