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晚播小麦生育特点及其栽培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范宇琛[1](2019)在《不同播量对小麦根系生长及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7年10月出现多次强降雨,导致山西省小麦晚播,晚播直接问题就是播量的不确定,故在晋中市太谷县开设播量试验,供试品种是中麦175,设D1(150 kg·hm-2)、D2(225 kg·hm-2)、D3(300 kg·hm-2)、D4(375 kg·hm-2)、D5(450 kg·hm-2)5 个播量梯度,研究不同小麦播量下地下根系吸收层与土壤微生物活性,以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结果如下:不同播量对产量的影响:随着播量的上升,产量呈倒“V”型。产量由高到低是:6337.85 kg hm-2>6214.85 kg hm-2>4476.50 kg hm-2>4482.15 kg hm-2>4960.40 kg hm-2,前两个较高产量处理分别是D2和D3,两者间差异性不显着。不同播量对根系的影响:播量D2和D3处理下根系发育最好;开花期之前小麦根系保持增长趋势,拔节期—孕穗期是小麦根系生长的高峰期,不同播量处理在拔节—开花期小麦根系逐渐增加,其中拔节期是小麦根系生长高峰期,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平均根直径、单株根尖数的增幅分别是214.52—235.41%、217.84—220.53%、205.75—219.57%、212.50—222.73%、205.68—217.87%。不同小麦播量下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1)D1、D2、D3、D4和D5播种—开花期的土壤容重增幅分别是 4.13%、1.65%、1.65%、3.31%和 3.31%;D1、D2、D3、D4 和D5播种—开花期的土壤孔隙度降幅分别是3.47%、1.39%、1.39%、2.78%和2.78%;(2)播量D2和D3处理0.25 mm以上团聚体比例最大,不同播量下拔节期团聚体占比最大的是0.25—1 mm,开花期占比最大是粒径是0.25 mm以上,拔节期0.25 mm以上团聚体在 D2 占 95.36%、D3 占 93.54%,开花期 D2 占 97.37%、D3 占 97.28%。不同播量对土壤生物性状的影响:播量D2和D3处理拔节期、开花期的土壤土壤微生物碳和氮含量和土壤酶活性(过氧化氢酶、蔗糖酶、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最高的,其中开花期土壤微生物碳和氮含量、蔗糖酶活性高于拔节期,土壤的过氧化氢酶、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两时期则相反。不同播量对土壤化学性状的影响:(1)播量D2和D3处理小麦拔节期、开花期的土壤有机碳、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最高。小麦拔节期、开花期随着播量的递增期其土壤有机碳呈倒“V”型,土壤的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呈“N”型,峰值是D2和D3处理两处理间差异不显着,相同处理下,开花期土壤有机碳、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高于拔节期;(2)播量D2和D3处理小麦拔节期、开花期的土壤全氮、全磷、全钾含量最高。小麦拔节期、开花期随着播量的递增期其土壤全氮、全钾含量先降低后升高,呈“V”型,全磷呈“N”型,谷值是D2和D3处理两处理间差异不显着;相同处理下,开花期土壤全氮、全磷、全钾含量低于拔节期。综上,小麦根系作用降低了土壤容重、增加空隙度,为微生物提供合适的环境,从而根系与微生物共同作用于土壤的养分,最终影响产量。225 kg·hm-2和300 kg·hm-2处理的根系和微生物最高,导致相应阶段土壤酶活性增强,速效养分增高,全氮、全磷和全钾的含量最低,产量最高,即这两个播量是晋中地区晚播适宜播量。
胡玮[2](2014)在《两种土壤类型条件下冬小麦干旱适应能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是一个水资源匮乏的大国,南北水资源分布严重不均,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冬小麦作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农业干旱的加剧将进一步影响冬小麦生产,从而威胁我国的粮食安全。因此研究气候变化背景下的不同土壤类型条件下冬小麦对干旱的适应能力,为因地制宜采取干旱适应技术和措施提供科学支撑,对于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两个不同土壤类型条件下气候相似的站点栾城和南宫为研究对象,利用1981~2009年两个不同土壤类型站点冬小麦生育数据和气象资料,研究了冬小麦生育期的变化和灌溉需水量的主要影响因素,然后利用CERES-Wheat模型模拟对比研究两个站点冬小麦产量、千粒重、单位面积粒数和生物量的变化和影响因素,为合理配置灌溉计划和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提供重要参数,为冬小麦种植制定适应气候变化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1981~2009年,两个不同土壤类型站点冬小麦的播种期和出苗期均有推迟趋势,而拔节期、抽穗期、乳熟期和成熟期呈提前趋势,每个生育期平均每10a提前0.4~3.0d。而近29a来,两个站点的全生育期均表现为缩短,栾城站和南宫站的全生育期分别缩短0.35d·10a-1和3.16d·10a-1。年际波动变化较一致,离散系数拔节期最大,成熟期最小。冬小麦生育期内的有效降水量表现为增加趋势。除了播种-出苗期温度有小幅下降趋势以外,其它阶段都呈上升趋势。(2)近29年来,两种土壤类型站点播种-出苗、拔节-抽穗和抽穗-乳熟阶段灌溉需水量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减少,但是趋势不显着;而出苗-拔节和乳熟-成熟期则表现为增加趋势。就整个生育期而言,褐土栾城站有减少趋势,为8.3mm·10a-1;而潮土南宫站的趋势正好相反,增加7.08mm·10a-1。两个站点冬小麦拔节-抽穗和抽穗-乳熟的灌溉需水量与相对湿度相关性较大。两个站点冬小麦拔节-抽穗期和抽穗-乳熟期的灌溉需水量占总灌溉量的50%以上,而整体趋势也表现为减少。两站点冬小麦在灌浆期对干旱的适应能力差异显着,要在有限供水的条件下,应加大灌浆等关键生育时期的灌溉水比例。(3)褐土和潮土条件下冬小麦产量、单位面积粒数、生物量随灌水量的增加呈增加趋势。两种土壤类型下冬小麦千粒重对灌水的响应不同,褐土条件下,无灌水处理的千粒重最小,充分灌溉处理的千粒重最大;潮土条件下,灌溉水量最多时,千粒重最小,无灌水处理的千粒重最大。随着灌水量的增加,两种土壤下的冬小麦产量、单位面积粒数和生物量变异系数呈减小趋势,整体变化较一致,仅有千粒重的变化不同;灌溉水利用效率呈先升后降趋势,四个灌水处理的灌溉水利用效率差异显着。在相同灌溉水量处理下,褐土的冬小麦产量、单位面积粒数和生物量高于潮土。水分对冬小麦产量的作用较敏感,而南宫站在潮土条件下冬小麦产量对水分表现的更加突出,说明其抗旱能力相对栾城站的褐土差。而在相似气候条件下,褐土的蓄水和保水性较好,因此褐土条件下冬小麦适应干旱的能力较突出,这与土壤特性的差异有关。
叶磊[3](2013)在《日本江户时期的农学成就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603年至1867年的260余年间是日本历史上的“江户时期”(也称近世时期)。在这一时期内,无论是教育、文化、文学还是农学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其中,“农学成就”的背后所反映出来的是小农的广泛自立以及农业精耕细作技术的全面成熟,具体表现为“高效集约化农具的创新与改良”、“土壤学与耕作学的全面进步”、“水稻栽培技术体系的完善”、“其他作物栽培技术的进展”、“农业思想体系的成熟”和“农书的形成与大量涌现”这六个方面。农具是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直接体现,纵观江户时代的农具,无论是水田农具、旱田农具,还是汲水农具、加工农具,均以种类多、效率高而着称。这是因为“创新与改良”是这一时期农具发展的主题词,近世人们在不断发明新式农具的同时也十分注重于对原有农具的改进与变革。总而言之,这一时期的农具种类多、效率高、专用性强,农具的驱动力也实现了由人力向畜力甚至是自然力的转变和升级。这些配套农具的发明、改进和使用标志着日本已经进入了精耕细作的农业发展阶段,同时也奠定了近现代农具的格局和基础。这一时期在土壤学和耕作学领域的成就同样令人瞩目。近世土壤学理论体系的建构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和完善,第一个阶段是近世初期所建立的对于土壤分类与耕性及水肥反应关系的认识;第二个阶段是近世中期所建立的对于土壤分类与水旱田适栽品种关系的认识;第三个阶段是近世后期所建立的科学理性的土壤观。经过三个阶段的发展,人们对于土壤的认识不断趋于理性和科学。科学合理的土壤学理论同时也造就了科学合理的耕作原则和耕作技术。这一时期的水田耕作强调深耕、“耕、耙(耖)”结合以及水旱轮作,而旱田耕作则强调“耕、摩、耙”相结合以及因时、因土耕作。在合理耕作原则的指导下,日本各地还纷纷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地方水旱田耕作法,这为后来明治农业的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随着农具的配套和土壤耕作技术的提高,作物栽培技术尤其是水稻栽培技术取得了历史空前的突破和发展。稻作技术体系日臻完善,其体系内容主要表现为以下七个方面:第一,在种子选留、提纯与复壮技术方面,人们不断改进和完善选留种技术、防杂保纯技术以及种子交换技术;第二,在育秧移栽方面,近世稻作逐渐从“密播密植”走向“稀播疏植”,并且出现了极具地方特色的插秧技术、秧田管理技术和科学合理的秧龄调控技术;第三,稻田排水技术也在原先明沟排水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发展出了暗渠排水,从而有效解决了沼泽地、冷浸田、斜坡梯田等特殊田地的土壤改良和排水灌溉难题;第四,在肥料技术方面,人们在传统自给肥料的基础上进一步制成了干鰯、油粕等商品肥料,其施用技术也得到了有效改进和提高;第五,在中耕除草技术方面,人们深化了对于杂草的认识,中耕的方法也开始趋向多样化和精细化;第六,病虫害防治技术方面的突破主要是鲸鱼油除虫技术的发明和使用,这也成为了近世日本防虫除害的一大亮点和特色;第七,在水稻收获与加工技术方面,人们一方面强调适时收割与倒置晾晒,另一方面则发展出了专门化的脱粒与脱壳工具,极大提高了稻谷加工作业的效果和效率。可以说,这一时期的水稻栽培技术是卓有成效的,其中一些极具特色和科学性的技术内容和技术理念对于后世(近现代)的水稻栽培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除水稻栽培技术外,其他作物的栽培技术也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和发展。譬如在旱地粮食作物的栽培管理方面,二麦(大麦和小麦)栽培形成了以播种技术、田间管理技术和收获技术为中心的技术体系,其中播种技术明确提出了“稀播”原则,标志着近世麦作的重要突破;在经济作物的栽培管理方面,棉花栽培进步显着,人们通过人工选择成功改良了棉花的性状和品质,使得产量和质量均得到了大幅提高。此外,棉花的换种技术、四水灌溉技术、打顶摘心与“除赘芽”技术也都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广泛运用;在抗灾作物的栽培管理方面,甘薯栽培技术最为抢眼,这一时期的人们不仅丰富了甘薯的种植方法(提出了薯块育苗法和薯蔓扦插法),而且还在中国《农政全书》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了“传卵”和“传藤”的留种技术经验。总之,这些发生在技术层面的改变一方面有效缓解了人地矛盾,增加了可食性农产品的产量;另一方面则通过改良棉花、烟草等经济作物的品质而进一步加快了商品经济的繁荣和发展,从而引发了近世日本整个经济、政治和社会体制的巨大变革。再者,就是这一时期日臻成熟的农业思想体系。从内容上看至少包括重农思想、农学思想和营农思想这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其中重农思想的核心是“农业是国家社会之本和百姓衣食之源”,强调以农业为本、以农民为上以及农业对于国计民生的重要意义。农学思想是农业思想体系的主体内容,主要包括三才思想、三宜原则、阴阳五行思想、土壤肥力观和实验农学思想;营农思想主要表现为“多种经营,综合利用”、“集约经营,力求高产”、“计划生产,合理安排”、“核算成本,讲求效益”等农业经营管理思想。上述农业思想不仅是江户农书立论、创作和行世的依据,同时也是近世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原则和指导思想,其作用和贡献丝毫不亚于前述的耕作技术和作物栽培技术。江户时代也被称为是“农书的时代”,农书可谓是日本近世农业史上空前绝后、举世瞩目的农学成就。这一时期共涌现各类农书300余部,流传至今的也有290余部,规模庞大、数量空前。从类型上可以分为广域综合性农书、地方综合性农书、专业性农书、农家月令(日志)书、绘图农书、救荒·抗灾·开荒类农书等多种,其中地方性农书和专业性农书所占比重最大,对于农业技术的总结也最为全面和到位。各类农书的诞生和涌现实现了日本农学史上从无到有的历史性突破,更为重要的是它在传播先进农法和技术理念方面所发挥出来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当然,江户农学也并非十全十美,它在发展进程中也不可避免地暴露出了一些缺陷和不足,譬如“耕犁设计欠佳,耕作深度不够”、“金肥依赖度高,肥料价格昂贵”、“排水不够彻底,水旱轮作受限”等。只不过,这些不足相比所取得的成就而言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的。江户农学之所以能够获得如此空前的发展,其中既有内在的原因也有外在的因素:其一是制度变革的有效保证。幕藩体制的确立、农民土地所有制的形成以及村社制度变革为传统农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与制度保障;其二是多种政策的有力推进。诸如检地政策、兵农分离政策、新田开发政策以及经济作物栽培解禁政策的实施在极大激发农民的劳动热情和生产积极性的同时,也促进了农田开发和多种种植技术的发展;其三是日中交流的推动助力。江户幕藩与同时期明清两代政府在农业科技领域的深入交流,对近世日本农学的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最后是江户农学的影响和地位。江户农学对于当世和后世的积极影响反映在农业生产、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等各个领域,对其影响所展开的研究是评价江户农学成效的一个重要方面。而通过对同时期日中两国的横向比较,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近世日中农学的发展异同、水平差距以及源流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加准确地判定江户农学在东亚近世农史上的历史地位。
李立娟[4](2011)在《黄淮海双季玉米关键栽培技术及产量性能和资源效率研究》文中指出为了探索适应气候变化下的新型种植模式,充分发挥玉米C4作物高光效、高资源利用效率的特点,在黄淮海两熟区对双季籽粒玉米不同模式、不同季节品种反应及关键栽培技术的产量、产量性能、资源效率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双季玉米与传统冬小麦-夏玉米模式相比,周年产量略高,两年平均增幅2.3%;周年光、温生产效率平均增加26.1%和6.5%,周年经济效益显着增加,平均为1 628元hm-2,还有140 d农田休闲期。双季玉米模式是光温生产效率高、经济效益好的高效和简化的种植模式,也是一种有利于土壤休闲和避开冬季冻害和干旱的生态安全的模式,该模式将成为黄淮海的长期冬小麦/夏玉米模式的补充,也是冬小麦冬季受灾的一种补救技术。对品种在不同季节条件下进行了适应性研究,不同地区不同年份早春季与晚夏季生长所处的生长条件不同,对品种的各生育进程的影响各不相同;大多数品种早春季和晚夏季产量集中在中等产量水平(5 7378 639 kg hm-2),占供试品种的33.2%;在品种选择中,穗粒数与品种选择无关,而生育期是品种选择的重要指标;早春季选用品种益农103具有高产稳产的特点,晚夏季选用品种郑单958可以确保第二季达到稳产。同时,以同一品种对早春和晚夏的适应性来考察品种对环境的适应性,也更能体现品种综合性能的优良程度。通过分期播种对双季玉米的产量效应和资源配置与物质生产效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周年产量以第一季3月23日播种和3月29日播种,第二季以7月22日播种收获的产量为最高。两季温度比值接近1:1,光能比值接近1.3:1时,即光资源偏早春分配,积温接近1/2分配的原则。早春季的适宜播期是在保证苗期不受冻害情况下,尽早播种和进行覆膜,晚夏季的适宜播期是收获第一季作物后,抢时播种,适当晚收,以增加对资源的利用率。对双季玉米在不同密度下的产量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密度的上升,产量性能各参数的变化不同,呈现为MLAI(平均叶面积系数)和EN(穗数)值增加,MNAR(平均净同化率)、HI(收获指数)、GN(穗粒数)、GW(千粒重)均降低的趋势。产量表现为随密度增加而增加的趋势,但当密度增加到8.25×104株hm-2时,产量随密度升高呈下降趋势,早春季和晚夏季的种植密度为8.25×104株hm-2时其周年产量最高。比较分析了条深旋、普通旋耕和免耕三种不同耕作方式对早春季玉米产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条深旋条件下玉米的产量比普通旋耕和免耕分别增产11.1%和17.6%,干物质产量分别增加8.5%和12.9%。条深旋条件下开花后LAI较长的高值持续期有利于干物质积累量的增加。群体LAD(光合势)、MCGR(平均作物生长率)、MLAI、MNAR和开花期穗位叶SPAD(叶绿素相对含量)值和Pn(净光合速率)值的增加提高了作物的光合速率和光合产物向籽粒转运的速率,同时也提高了穗粒数和千粒重。条深旋耕作措施有利于改善早春玉米群体产量性能,从而获得较高的产量。
李金亭[5](2008)在《牛膝结构和发育与主要药用成分积累关系及其道地性形成机制的研究》文中认为牛膝(Achyranthes bidentata Blume.)为苋科(Amaranthaceae)、牛膝属(Achyrarthes L.)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干燥根入药,是我国重要的大宗中药材之一。自明朝以后,其主要产区集中于河南古怀庆府地区(即现在的武陟、温县、沁阳、孟县、辉县、博爱一带),并将产于古怀庆府的牛膝称为怀牛膝,是我国着名的四大怀药之一。牛膝的主要药用成分是三萜皂苷元-齐墩果酸、蜕皮甾酮及多糖。本文运用植物解剖学、组织化学和植物化学等方法,系统研究了牛膝各器官的形态结构和发育规律、三萜皂苷在牛膝营养器官中的组织化学定位、不同季节播种的牛膝生长发育过程中三萜皂苷积累动态和变化规律、正常时节播种的牛膝生长发育过程中蜕皮甾酮的积累动态和变化规律,并对不同产区牛膝根的形态和主要药用成分齐墩果酸、蜕皮甾酮、多糖的含量、药材和土壤中无机元素的含量以及产区的气候和栽培土壤的理化状况进行比较研究和相关性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牛膝道地性形成的可能机制。研究结果如下。在牛膝的轴器官根及茎中均存在由额外形成层分化产生的三生结构。牛膝根及茎的发育均包括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初生生长、次生生长和三生生长5个发育阶段。在牛膝根、茎的发育过程中,其初生生长和早期的次生生长都类似于一般双子叶草本植物。其根的初生木质部多为二原型,次生结构从外到内由周皮和次生维管组织组成,其木栓形成层由中柱鞘细胞恢复分裂能力而形成,而根的进一步加粗主要是由于三生结构的发生和分化。其第一圈额外形成层产生于次生韧皮部外侧的薄壁组织细胞和射线细胞,以后的每一圈由前一圈向外衍生的薄壁组织细胞产生;额外形成层无纺锤状原始细胞和射线原始细胞之分,在切向纵切面上呈叠生排列;三生维管束以离心方式排成整齐的同心环状,由薄壁结合组织将其彼此分开,其圈数与额外形成层的圈数是一致的,以后随着根的发育而不断增加,通常一年生的牛膝根中可形成4-5圈三生维管束。在茎的发育过程中,次生维管组织仅由束中形成层产生,束间形成层未分化。当次生维管束分化即将完成时,其正常维管柱外侧保留的1-2层原形成层细胞恢复分裂能力,产生一轮额外形成层,额外形成层开始只向内交替产生木质部和其间的结合组织,后来向外产生三生韧皮部,形成一轮三生维管束;其茎的髓中具2个外韧型髓维管束,来源于原形成层,而与正常维管束在位置上没有相关性,但其结构类型存在多样性,包括不完全的周木型髓维管束。牛膝的叶为典型的异面叶,其结构、发生和发育类似一般被子植物的叶器官,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表皮上的气孔器仅分布在叶片背面,而上、下表皮上均分布有长、短不同的两种类型的非腺毛,其组成细胞的数目明显不同。叶肉中栅栏组织由3—4层细胞组成,细胞含叶绿体多,海绵组织疏松,细胞形状不规则,含叶绿体较少。主脉由数个呈环状排列的外韧型维管束组成。叶柄呈半圆形,无髓维管束,7—8个大小不等的外韧型维管束呈半圆形排列于其薄壁组织中。牛膝为两性花,异花授粉。雄蕊5枚,花药具4个长圆形的花粉囊,分为左右两部分,每部分各有两个花粉囊,花粉呈椭圆形,其表面具颗粒状突起纹饰。雌蕊比雄蕊长,由1枚心皮构成,子房上位,1室,含1个胚珠,柱头单一,其顶端的表皮形成指状突起,为湿性柱头。花柱中空,其内表皮细胞向内形成乳状突起,构成了特殊的通道细胞。胞果由果皮和一枚种子组成,其种子类型为双子叶有胚乳种子。牛膝营养器官中三萜皂苷的组织化学定位及扫描电镜与X-射线能谱仪分析研究表明,在根的初生结构中,皂苷类物质主要分布于中柱鞘、初生韧皮部及初生韧皮部和初生木质部之间的薄壁组织细胞内;在根的次生结构中,主要分布于次生韧皮部及栓内层的薄壁组织细胞内;当三生结构形成后,除次生韧皮部及栓内层细胞外,在额外形成层和三生维管束韧皮部细胞内均有皂苷类物质积累。在茎中,三萜皂苷主要分布于正常维管束和髓维管束的韧皮部,而在叶中主要分布于栅栏组织细胞及叶脉维管束的韧皮部组织细胞中。三生结构在牛膝根中占主要地位,是三萜皂苷积累与分布的主要场所;茎是其转运器官,而叶片中的栅栏组织细胞可能是皂苷类物质合成的场所。植物化学研究表明,不同季节播种的牛膝,其根中齐墩果酸含量的动态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呈“高-低-高”的变化趋势,生殖生长不利于根中皂苷类物质的积累;春季播种的牛膝生长周期长,但其产量与夏季播种的牛膝并没有明显的差异,齐墩果酸的含量低于夏季播种的牛膝,因此7月上旬为怀牛膝最适播种期,晚播可提高土地的利用率,而且牛膝的产量和质量都可达到最高水平。对牛膝生长发育过程中蜕皮甾酮含量的动态变化研究表明,营养生长期是牛膝各器官中蜕皮甾酮积累的最佳时期,但生殖生长不利于根中蜕皮甾酮的积累。至11月,牛膝各器官中蜕皮甾酮的含量差异依次为果实>叶>根>茎。由此表明,牛膝的叶是蜕皮甾酮的合成场所,果实是其主要贮存器官,根是其次要贮存器官,而茎可能主要起运输的作用。在牛膝的整个生长过程中,叶中的蜕皮甾酮含量始终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可能与其传粉昆虫的生物学行为及活动有一定的相关性,从而提示蜕皮甾酮在牛膝中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化学生态学意义。11月牛膝植株的地上部分临近枯萎,根的增长、加粗、三生维管束圈数、根的生物量及三萜皂苷和蜕皮甾酮的含量均达到了高峰,是其最佳采收期。在传统用药时,牛膝仅以根经不同炮制而入药,地上部分全部舍弃。但此时地上部分的茎、叶中仍含有一定量的三萜皂苷和蜕皮甾酮,其果实中含量尤其高,建议在种植集中的道地产区对牛膝的茎、叶,尤其是果实,进行综合开发利用。对不同产区牛膝药材的比较研究表明,牛膝根的外观存在一定差异,道地产区牛膝的根身条通顺、长而粗壮,但与非道地产区牛膝根的内部结构无明显区别;道地产区根中主要药用成分齐墩果酸、蜕皮甾酮和多糖的含量及无机元素铬的含量均高于非道地产区,而锌的含量低,对铁、铜、铬和磷的富集能力强;道地产区土壤中锌、硼、锰、铝的含量高,铜的含量低。牛膝药材与土壤中无机元素含量均呈显着相关,牛膝对钠和铝、钛,钙和镁、硼、镉,镁和硼,铝和镉,镉和钛的吸收和积累有协同作用,对铅和铜、钾,铬和硼、锌的吸收和积累则呈明显的拮抗关系。药材中齐墩果酸和多糖、微量元素铬的含量呈明显的正相关,而微量元素钙、镁、硼、锌等则不利于齐墩果酸在根中的积累。道地产区较低的年均蒸发量有利于牛膝根中蜕皮甾酮和多糖的积累,土壤中含量较低的速效磷、速效钾则有利于根中齐墩果酸的积累。
李莉[6](2005)在《播期、密度对油菜产量和品质及生产潜力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以优质常规油菜品种华双3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播期、不同密度油菜的生育期、叶面积、叶片数、干物重、分枝数、油菜角果等的变化规律与油菜的产量及品质的关系,并应用生产潜力模型分析了油菜产量提高的限制因子。研究结果表明: 1.不同播期油菜生长发育差异较大,进而对油菜产量和品质产生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油菜产量随播期提前而呈增长趋势,经分析可知,长江流域适期早播可充分利用该地区冬前光温优势,调节油菜生育进程,使之与气候同步,从而获得较高的油菜产量和品质。 2.油菜累计叶片数、干物质积累量、株高、分枝数、角果数都随播期的提前而增高,且与油菜产量正相关(如油菜全生育期与油菜产量偏相关系数为0.99**,油菜干物质积累量和油菜产量相关系数为0.67*,油菜株高与油菜产量相关系数为0.86*,油菜单株累计叶数与油菜产量偏相关系数为0.98*),因此,适期早播有利于油菜生长发育,从而有利于油菜产量潜力的发挥。 3.密植油菜以其群体优势获得了高产,而稀植油菜由于有较高的累计叶片数、干物质积累量、株高、分枝数、角果数,因而个体发育良好,从而也获得了高产。 4.对不同播期油菜各生育期生产潜力进行分析发现,播期较早油菜苗期充分利用了长江中下游冬前光温优势,营养生长良好;而角果发育期避开了高温和降雨的不利影响,从而为后期生殖生长和最终获得高产奠定了基础;不同密度油菜各生育期的生产潜力差异不明显。 5.对油菜各级生产潜力和油菜产量进行比较发现,油菜实际产量只达到了光合生产潜力上限的7%左右,达到光温生产潜力上限的11%左右,达到气候生产潜力的20%左右,因此油菜仍具有较大的增产潜力。 6.不同播期、不同密度栽培处理对油菜品质的影响不显着,因此,油菜品质潜力的发挥还主要依靠品种的改良和肥料的合理施用等。
杨勇[7](2004)在《稻渔共作生态特征与安全优质高效生产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稻渔共作是水稻种植与蟹、虾、鱼等水生经济动物养殖二者互利共作的复合生态农业模式。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稻渔共作面积在我国急剧上升,已成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倍受关注的重点之一。但同我国大多数生态农业的发展一样,稻渔共作虽有生产实践方面先进的优势,但绝大部分仍停留在生产经验的水平上,缺少规律性的认识,生产技术的科学化、规范化程度不高,生产的水稻与水产品品质不优,产量不稳,不利于技术与生产成果的巩固和进一步发展。因此,加强稻渔共作生态农业体系的科学试验与系统研究,建立安全优质高效的生产理论与技术体系成为当前稻、渔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为此,本研究在长江下游稻渔共作分布最集中、面积最大的江苏里下河稻区(兴化市)稻渔共作生产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分别就稻渔共作生态系统中的生态环境、水稻、蟹(虾、鱼等)三方面要素的特征与相关技术进行系统研究,提出稻渔共作优化同步模式并进行技术效益评价,初步制订稻渔共作安全优质高效生产技术规范。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 (1)稻渔共作生态系统与常规稻田生态系统及养殖池塘生态系统相比,在系统结构与功能、水、土理化性状、物流能流特征方面被揭示并阐明的生态特征如下:系统空间水平结构与垂直结构上生态位呈现多样性,形成了由稻畦面向畦面沟、围沟、暂养沟不断加深的水体环境,为蟹、虾等提供了生长与栖息的多种生境,稻田内生物种类更趋丰富;系统内物流、能流途径增加,食物链得到加环而趋于复杂,可实现多层多级地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稻田资源的利用率;与常规稻田相比,稻畦面土壤容重降低,土壤饱和含水量、田间最大持水量和孔隙度增加,土壤的物理性状得到改善,但也存在着土壤氧化还原电位下降,随稻渔共作年限增加,土壤物理性状的改善作用逐步削弱等问题;与常规稻田相比,稻畦面土壤有机质及氨磷钾养分提高,土壤的肥力性状改善,且随稻渔共作年限的增加有进一步改善的趋势,共作期间土壤氮磷钾速效养分供应好于常规稻田;系统内水温杨勇,稻渔共作生态特征与安全优质高效生产技术研究存在季节、昼夜、水平及垂直方向的变化,畦面沟与稻畦面表层水温低于围沟,底层略高于围沟或相近,暂养沟与围沟中水温具有明显的垂直变化,白天变幅大,夜间变幅小,畦面沟与稻畦面水温垂直变化不明显,共作期间稻畦面水温较常规稻田变化缓和且昼夜温差小;系统水体溶解氧含量受太阳辐射与水生植物光合放氧影响较大,稻畦面表水层由于受光不足,浮游生物光合放氧弱,溶解氧含量显着低于围沟等裸水面,但底水层则较围沟等为高,系统各生境中水体溶解氧垂直变化明显,水层越深含量越低,以1小16时为最高,垂直变幅明显,凌晨日出前较低,垂直变化小;系统内水体pH值全天中有明显波动,凌晨最低,16时左右最高,稻畦面低于围沟;与常规稻麦两熟模式相比,系统有机能的投入比例大,投能结构合理,能量产投比高,系统稳定性和自我维持能力强;与常规稻麦两熟模式相比,系统养分投入产出较为平衡,养分保蓄的生物学机制得到加强,养分在系统内部得到多级利用,再循环比例增加,并有利于稻田和周边生态环境保护。 (2)以同期播种的常规栽培水稻为对照,对稻渔共作生态系统中栽培的半深水稻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自分孽盛期直至水稻收获前7一10天处在20科ocm深度水层的水稻,被揭示并阐明的生态特征如下:稻渔共作具有延长水稻生育期,增加群体各生育期生物量,提高叶面积指数和冠层叶片的面积马延缓后期功能叶片衰老,增大茎秆粗度,增加氮素吸收,促进根系发育及伸长节上须根发生等特点。但同时也表现出稻株基部节间长度增大,节间数增多,植株重心上移,后期根系活力降低等特征。在产量及其结构方面表现为茎孽成穗率、穗粒数、结实率下降,粒重增加,若品种选择与栽培控制得当,可提高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并达到增产的目的。稻米品质性状上一致表现为加工品质、外观品质与营养品质均有所改善。 (3)研究对稻渔共作水稻栽培中稻作方式、水稻品种、播栽期、种植密度、施肥技术、稻田病虫草发生与防治技术六个方面的关键生产技术进行了攻关。①稻作方式:与移栽稻相比,同期播种条件下,直播稻各主要生育期前移,全生育期缩短;高峰苗多但茎孽成穗率低,最终穗数减少,早直播出苗率及茎萦成穗率高于水直播;根数多且粗,干物重高,但地上部氮素积累量减少;产量构成中穗数下降,穗粒数减少,结实率与千粒重增加,最终产量下降;稻米加工品质、外观品质下降。②水稻品种:综合稻渔共作生产对水稻品种在生育期、个、群体特征、抗病性、产量及品质等多方面的要求,从28个不同类型品种中筛选出86优8号、常优1号、华粳3号、武香粳14号4个综合评介较优的偏迟熟粳稻品种。③播栽期:稻渔共作水稻播栽期适当提前可显着增加水稻全生育期与稻蟹共生期,利用前期稻田生产条件发足分桑,增加干物质积累量,形成足够的穗数,增加冠层功扬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能叶面积和株高以适应深水层生态,达到增产与改善稻米品质的目的;早播会加重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
张建中[8](2001)在《晚播小麦生育特点及其栽培管理》文中研究说明
范和君,赵虹,薛喜梅,田云蜂[9](1989)在《小麦新品种冀麦5418的筛选及其利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小麦是我省粮食生产的一大优势,播种面积约占耕地的70%,总产量150亿多公斤,占全省粮食总产的50%以上,面积和总产均居全国第一位。抓好小麦生产,对增加全省粮食总产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良种是实现高产稳产的关键因素,国内外研究资材表明,在小麦单产提高中,品种的作用约占40~50%或以上。因此,选育和推广新品种是极其重要的工作。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品种利用研究室的专家和科技人员,通过试验研究和生产示范,筛选了冀麦5418等优良小麦新品种(系),并对我省小麦品种的利用和合理布局提出了科学的建议,总结了推广良种的经验。目前,这些新品种(系)已在生产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还将在提高小麦产量上发挥其增产潜力。
黄光正,王士杰,吴志慧,茹振钢,康明辉[10](1988)在《百农7933小麦幼穗分化进程及其计算机数学模拟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将两年连续观察所得百农7933小麦的幼穗分化各时期资料系统编码,应用生物统计方法配合理论方程,进行了研究.①主穗和第1—4分蘖穗分化进度依播种后天数适合三次多项式回归模型,主蘖穗分化依主茎叶龄均呈“S”型渐近线——Logistic方程,该品种从幼穗伸长至药隔形成约需173天.②分蘖穗分化依主穗为直线回归模型;随蘖位升高,分蘖穗分化赶主茎速度加快.③叶龄、株高和单株次生根数依播种后天数亦呈三次曲线形,而单株分蘖数变化呈二次抛物线形.叶片、次生根和幼穗分化在一月份有明显越冬期,主穗正处于二棱中期,而分蘖的产生无明显减慢现象,只在起身拔节期有一分蘖高峰.④将诸回归方程在电子计算机上模拟运算得百农7933小麦穗分化进程与其各分蘖穗分化及外部形态指标的对应表,为制订该品种的指标化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二、晚播小麦生育特点及其栽培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晚播小麦生育特点及其栽培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播量对小麦根系生长及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小麦播量研究进展 |
1.2.2 小麦根系研究进展 |
1.2.3 土壤理化性质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基本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3.1 根系性状 |
2.3.2 土壤物理性状 |
2.3.3 土壤化学性状 |
2.3.4 土壤生物学性状 |
2.3.5 成熟期考种 |
2.4 数据分析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播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
3.2 不同播量对小麦根系的影响 |
3.2.1 对根长的影响 |
3.2.2 对根表面积的影响 |
3.2.3 对根体积的影响 |
3.2.4 对平均根直径的影响 |
3.2.5 对单株根尖数的影响 |
3.3 不同播量对麦田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
3.3.1 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
3.3.2 对土壤团粒结构的影响 |
3.4 不同播量对麦田土壤生物性状的影响 |
3.4.1 对土壤微生物碳含量的影响 |
3.4.2 对土壤微生物氮含量的影响 |
3.4.3 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
3.4.4 对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 |
3.4.5 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
3.4.6 对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
3.5 不同播量对麦田土壤化学性状的影响 |
3.5.1 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
3.5.2 对土壤碱解氮含量的影响 |
3.5.3 对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影响 |
3.5.4 对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影响 |
3.5.5 对土壤全氮含量的影响 |
3.5.6 对土壤全磷含量的影响 |
3.5.7 对土壤全钾含量的影响 |
4 结论与讨论 |
4.1 讨论 |
4.1.1 不同播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
4.1.2 不同播量对小麦根系的影响 |
4.1.3 不同播量对麦田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
4.1.4 不同播量对麦田土壤生物性状的影响 |
4.1.5 不同播量对麦田土壤化学性状的影响 |
4.2 结论 |
4.2.1 不同播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
4.2.2 不同播量对小麦根系的影响 |
4.2.3 不同播量对麦田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
4.2.4 不同播量对麦田土壤生物性状的影响 |
4.2.5 不同播量对麦田土壤化学性状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致谢 |
(2)两种土壤类型条件下冬小麦干旱适应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土壤类型对保水保肥能力的影响 |
1.3 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主要因素 |
1.3.1 土壤类型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
1.3.2 水分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
1.3.3 气候要素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
1.4 研究内容和思路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基本情况 |
2.1 研究区站点情况 |
2.2 土壤特点 |
2.3 气候特点 |
第三章 数据来源及处理方法 |
3.1 气象数据 |
3.2 田间观测数据 |
3.3 土壤数据 |
3.4 CERES-WHEAT 模型简介 |
3.5 气候趋势分析 |
3.6 离散程度分析 |
3.7 试验设计 |
第四章 冬小麦生育期和灌溉需水量的变化 |
4.1 冬小麦生育期的变化特征 |
4.2 冬小麦各生育期气候特点 |
4.3 冬小麦灌溉需水量的变化及影响因子 |
4.3.1 冬小麦灌溉需水量变化特点 |
4.3.2 冬小麦灌溉需水量变化的影响因子 |
4.4 冬小麦生育期内干旱特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不同土壤类型下冬小麦适应干旱能力 |
5.1 气候特点的差异 |
5.2 土壤特点的差异 |
5.3 DSSAT 模型验证和模拟 |
5.3.1 DSSAT 模型参数调整 |
5.3.2 DSSAT 模型在站点上的模拟验证 |
5.4 不同土壤类型下冬小麦产量变化 |
5.4.1 褐土条件下冬小麦干旱适应能力 |
5.4.2 潮土条件下冬小麦干旱适应能力 |
5.4.3 两种土壤冬小麦干旱适应能力比较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日本江户时期的农学成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与意义 |
二、相关研究概述 |
三、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
四、研究内容与框架 |
五、创新之处和存在的问题 |
第一章 江户农学发展的背景和条件 |
第一节 制度变革的有效保证 |
第二节 多种政策的有力推进 |
第三节 日中交流的推动助力 |
第二章 农具的创新与改良 |
第一节 近世农具的发展特点 |
第二节 水田农具的革新 |
第三节 旱田农具的配套 |
第四节 汲水与加工农具的发展 |
第三章 土壤学与耕作学的全面进步 |
第一节 关于土壤的分类与认识 |
第二节 耕作原则与耕作技术 |
第三节 耕作制度与种植制度 |
第四章 水稻栽培技术体系的完善 |
第一节 种子选留、提纯与复壮技术 |
第二节 育秧与移栽技术 |
第三节 稻田排灌技术 |
第四节 肥料技术 |
第五节 中耕除草技术 |
第六节 病虫害防治技术 |
第七节 收获与加工技术 |
第五章 其他作物栽培技术的进展 |
第一节 旱地粮食作物栽培技术 |
第二节 经济作物栽培技术 |
第三节 抗灾作物栽培技术 |
第六章 农业思想体系的成熟 |
第一节 重农思想 |
第二节 农学思想 |
第三节 营农思想 |
第七章 农书的产生与大量涌现 |
第一节 农书的产生与发展 |
第二节 农书的类型与数量 |
第三节 农书的特点与价值 |
第四节 重要农书举要 |
第八章 对于江户农学的思考 |
第一节 江户农学的成就与不足 |
第二节 江户农学的深远影响 |
第三节 江户农学与近代农学的冲突与调和 |
第四节 日中同时期的农学比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4)黄淮海双季玉米关键栽培技术及产量性能和资源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黄淮海两熟区气候变化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
1.3 黄淮海两熟区种植制度发展趋势 |
1.3.1 黄淮海两熟区种植制度的变化 |
1.3.2 黄淮海两熟区未来种植制度的发展趋势 |
1.3.3 黄淮海地区生态资源与种植模式的关系 |
1.3.4 我国其他地区生态资源与种植模式的关系 |
1.4 作物产量性能分析方法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6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双季玉米产量性能与资源效率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品种和试验地情况 |
2.1.2 试验设计 |
2.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双季玉米的生育进程及光、温变化特征 |
2.2.2 双季玉米产量效应的比较 |
2.2.3 双季玉米产量性能的比较 |
2.2.4 双季玉米对光、温资源的分配和利用 |
2.2.5 双季玉米的经济效益分析 |
2.3 小结 |
第三章 玉米品种对双季玉米早春季和晚夏季的适应性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品种与试验地情况 |
3.1.2 试验设计 |
3.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地区玉米生长季节的积温变化 |
3.2.2 不同品种早春季与晚夏季产量分布 |
3.2.3 不同品种对早春季和晚夏季产量水平分类 |
3.2.4 不同品种玉米早春季与晚夏季水平频率分布 |
3.2.5 不同品种产量水平与穗粒数及千粒重相关分析 |
3.3 小结 |
第四章 双季玉米关键栽培技术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双季玉米资源配置试验方法 |
4.1.2 双季玉米密度对产量性能试验方法 |
4.1.3 条深旋耕作方式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双季玉米资源配置及资源利用效率 |
4.2.2 密度对双季玉米产量性能的影响 |
4.2.3 条深旋耕作方式对早春玉米产量性能的影响 |
4.3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5.1 双季玉米模式与冬小麦-夏玉米模式的比较 |
5.2 双季玉米模式品种的生态适应性 |
5.3 双季玉米的关键栽培技术 |
5.3.1 双季玉米模式资源配置 |
5.3.2 双季玉米模式密植效应 |
5.3.3 双季玉米模式条深松效应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致谢 |
(5)牛膝结构和发育与主要药用成分积累关系及其道地性形成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牛膝的研究概况和进展 |
第一节 牛膝的原植物与本草考证 |
一、牛膝原植物 |
二、牛膝的本草考证 |
三、怀牛膝的历史沿革 |
第二节 牛膝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
一、牛膝的形态解剖学研究 |
1. 营养器官的形态和结构 |
2. 生殖器官的形态和结构 |
二、组织培养和毛状根培养的研究 |
三、分子生物学及分子标记技术应用 |
四、多倍体育种研究 |
五、指纹图谱的研究 |
第三节 牛膝的化学成分 |
一、皂苷类 |
二、植物甾酮类 |
三、糖类 |
四、黄酮类和生物碱 |
五、其它成分 |
第四节 牛膝的药理作用 |
一、免疫调节作用 |
二、子宫兴奋作用与抗生育作用 |
三、肿瘤抑制作用 |
四、抗炎、抗菌和镇痛作用 |
五、对记忆力、耐力及抗衰老作用的影响 |
六、对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的作用 |
七、抗骨质疏松作用 |
八、其它作用 |
第五节 牛膝的栽培技术和采收加工 |
一、牛膝的生长习性 |
二、种植技术 |
1. 选地整地 |
2. 繁殖与种植 |
2.1 种子培育 |
2.2 种植 |
3. 田间管理 |
4. 病虫害防治 |
4.1 白锈病 |
4.2 叶斑病 |
4.3 根腐病 |
4.4 尺蠖 |
4.5 棉红蜘蛛 |
4.6 银纹夜蛾 |
4.7 根瘤病(根结线虫) |
三、采收与加工 |
第六节 牛膝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本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意义 |
一 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1. 牛膝各器官的发育解剖学缺乏系统研究 |
2. 牛膝中主要药用成分的积累动态未见报道 |
3. 有效成分在牛膝营养器官中的组织定位尚未见报道 |
4. 牛膝道地药材(怀牛膝)的形成机制尚未见系统研究 |
二 本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研究材料和方法 |
第一节 研究材料 |
一、解剖学与组织化学研究材料 |
二、植物化学研究材料 |
三、道地性研究材料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一、植物解剖学方法 |
1. 形态指标的测定 |
2. 石蜡切片法 |
3. 薄切片法 |
4. 徒手切片法 |
5. 扫描电镜观察法 |
6. 荧光观察法 |
二、组织化学方法 |
1. 三萜皂苷的组织化学定位 |
2. 扫描电镜与 X-射线能谱仪对三萜皂苷的定位及定性定量分析 |
2.1 仪器 |
2.2 样品处理 |
2.3 测试条件 |
三、植物化学方法 |
1. 齐墩果酸的含量测定 |
1.1 仪器和色谱条件 |
1.2 标准曲线的绘制 |
1.3 精密度试验 |
1.4 样品溶液的制备和测定 |
1.5 重复性试验 |
1.6 稳定性试验 |
1.7 加样回收率试验 |
2. 蜕皮甾酮的含量测定 |
2.1 仪器和色谱条件 |
2.2 标准曲线的绘制 |
2.3 精密度试验 |
2.4 样品溶液的制备和测定 |
2.5 重复性试验 |
2.6 稳定性试验 |
2.7 加样回收率试验 |
3. 多糖的含量测定 |
3.1 仪器和试剂 |
3.2 标准曲线的绘制 |
3.3 精密度试验 |
3.4 稳定性试验 |
3.5 加样回收率试验 |
3.6 不同产地牛膝样品溶液的制备 |
3.7 含量测定 |
四、牛膝不同产地土壤理化性状测定 |
1. 土壤pH值的测定 |
2. 土壤有机质的测定 |
3. 土壤速效氮的测定 |
4. 土壤速效磷的测定 |
5. 土壤速效钾的测定 |
五、牛膝不同产区土壤及药材中微量元素分析 |
1. 仪器与试剂 |
2. 仪器工作条件 |
3. 标准溶液的配制 |
4. 分析波长的选择及背景的校正 |
5. 土壤及药材样品的微波消解和测定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第一节 牛膝植株的形态结构特征 |
一、牛膝茎、叶的形态结构 |
1. 叶的形态结构 |
2. 茎的形态结构 |
二、牛膝根的形态结构 |
三、牛膝花和果实的形态结构 |
1. 苞片、小苞片和花瓣的结构 |
2. 雄蕊的结构 |
3. 雌蕊的结构 |
4. 果实的结构 |
第二节 牛膝根的发育解剖学研究 |
一、牛膝根的发生 |
二、牛膝根的生长发育 |
1. 根尖及其组织分化 |
2. 根的初生生长和初生结构 |
3. 根的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 |
4. 根的三生生长和三生结构 |
5. 三生维管束圈数与根增长的关系 |
第三节 牛膝茎的发育解剖学研究 |
一、茎尖及其组织分化 |
二、茎的初生生长和初生结构的形成 |
三、茎的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的形成 |
四、初生韧皮纤维的发育 |
五、茎内三生结构的发生和发育 |
六、髓维管束的发育 |
第四节 牛膝叶的发育解剖学研究 |
一、叶原基的起源及发育过程 |
二、叶发育过程中内部结构的变化 |
1. 原分生组织阶段 |
2. 初生分生组织阶段 |
3. 初生结构形成阶段 |
第五节 三萜皂苷在牛膝营养器官中的组织化学定位 |
一、三萜皂苷的组织化学定位 |
二、X-射线能谱仪测定结果 |
第六节 牛膝生长发育过程中三萜皂苷的积累动态 |
一、齐墩果酸的高效液相色谱图 |
二、春季播种的牛膝根中三萜皂苷含量的动态变化 |
三、夏季播种的牛膝不同发育阶段各器官中齐墩果酸含量的动态变化 |
第七节 牛膝生长发育过程中蜕皮甾酮的积累动态 |
一、蜕皮甾酮的高效液相色谱图 |
二、夏播牛膝不同发育时期各器官中蜕皮甾酮的积累动态 |
第八节 道地产区与非道地产区牛膝的主要差异及影响其形成的主要因子 |
一、牛膝品种及栽培技术 |
1. 牛膝的栽培品种 |
2. 栽培技术 |
二、不同产区牛膝药材特征的比较 |
1. 不同产区牛膝外观形态特征的比较 |
2. 不同产地牛膝根中主要药用成分的含量 |
3. 不同产区牛膝药材中无机元素含量的特征 |
3.1 牛膝药材的无机元素含量分析 |
3.2 牛膝药材中主要药用成分和无机元素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
三、牛膝不同产区的主要生态因子 |
1. 牛膝不同产区的气候因子 |
2. 不同产区牛膝土壤的理化性质比较 |
2.1 牛膝生长土壤的质地及理化状况 |
2.2 牛膝土壤的无机元素含量分析 |
2.3 牛膝土壤中无机元素的相关性分析 |
四、牛膝药材与其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1. 药材与土壤中无机元素的相关性分析 |
2. 牛膝药材中主要药用成分与其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3. 富集系数分析 |
第四章 讨论和结论 |
第一节 讨论 |
一、牛膝根的发育解剖特点 |
1. 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 |
2. 三生结构 |
2.1 第一圈额外形成层的发生 |
2.2 额外形成层的活动和维管束圈数 |
二、茎的发育解剖特点 |
1. 茎的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 |
2. 茎中额外形成层的发生和活动方式 |
3. 髓维管束的起源和发育 |
4. 茎的结构特征与生理功能的适应 |
三、叶的发育解剖特点 |
四、牛膝营养器官结构与三萜皂苷积累的关系 |
五、牛膝生长发育过程中三萜皂苷的积累动态及其实践意义 |
1. 不同季节播种的牛膝根中三萜皂苷含量的动态变化 |
2. 夏季播种(7月上旬)的牛膝各器官中齐墩果酸含量的动态变化 |
六、牛膝生长发育过程中蜕皮甾酮的积累动态及其实践意义 |
七、牛膝药材质量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及其道地性形成的可能机制 |
1. 牛膝品种及栽培技术 |
2. 牛膝药材中主要药用成分和无机元素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
3. 牛膝不同产区的主要环境因子特征分析 |
4. 牛膝药材与及其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第二节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版说明 |
Explanation of plates |
图版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着作)、主持参加的科研课题和参加的学术会议 |
一、发表的学术论文和专着 |
二、主持参加的科研课题 |
三、参加的学术会议 |
(6)播期、密度对油菜产量和品质及生产潜力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和进展 |
1.2.1 油菜的“源库”关系 |
1.2.2 油菜产量构成与油菜产量构成因素 |
1.2.3 油菜籽品质 |
1.2.4 生态环境对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1.2.5 栽培因子对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1.2.6 关于作物生产力及生产潜力的研究 |
1.3 本研究的内容和目的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地点 |
2.3 试验设计 |
2.4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4.1 生育进程 |
2.4.2 油菜发育性状 |
2.4.3 干物质积累和叶面积 |
2.4.4 室内考种项目 |
2.4.5 油菜品质 |
2.4.6 油菜生产潜力测算方法 |
2.4.7 气候因子 |
2.4.8 统计分析方法 |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1 播期、密度对油菜生长发育的影响 |
3.1.1 油菜生育期 |
3.1.1.1 播期对油菜生育期的影响 |
3.1.1.2 温度对油菜生育期的影响 |
3.1.2 油菜干物质积累 |
3.1.2.1 各处理油菜单株干物质积累特点 |
3.1.2.2 各处理油菜单株干物质积累量的方差分析 |
3.1.2.3 密度对油菜群体干物重积累量的影响 |
3.1.3 油菜叶片 |
3.1.3.1 各处理油菜单株主茎各叶片生育期的变化 |
3.1.3.2 各处理油菜叶面积指数变化规律 |
3.1.3.3 各处理油菜叶片数变化规律 |
3.1.3.4 各处理油菜单株主茎出叶数及绿叶数的分析比较 |
3.1.3.5 各处理油菜叶片抽出速率 |
3.1.4 株高 |
3.1.5 分枝 |
3.1.6 角果 |
3.2 不同处理油菜各级生产潜力比较分析 |
3.2.1 气候因子 |
3.2.2 不同播期处理油菜生产潜力 |
3.2.3 不同密度处理油菜生产潜力 |
3.3 不同播期、密度对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3.3.1 油菜产量 |
3.3.2 油菜品质 |
3.3.3 油菜生长发育与油菜产量、品质间相关性 |
3.3.3.1 油菜生育期与油菜产量、品质的关系 |
3.3.3.2 油菜干物质积累与油菜产量、品质的关系 |
3.3.3.3 油菜株高与油菜产量、品质的关系 |
3.3.3.4 不同播期油菜累计叶片数与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关系 |
3.3.3.5 油菜分枝数与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关系 |
3.3.3.6 角果与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关系 |
3.3.3.7 油菜产量与各级生产潜力比较 |
4 小结与讨论 |
4.1 小结 |
4.1.1 播期、密度对油菜生长发育的影响 |
4.1.2 不同播期、密度处理油菜生产潜力 |
4.1.3 播期、密度对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4.2 讨论 |
4.2.1 关于适宜播期 |
4.2.2 关于适宜密度 |
4.2.3 关于生产潜力模型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稻渔共作生态特征与安全优质高效生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1章 立题依据与研究背景 |
1 问题的提出 |
2 稻渔共作的历史与近年来国内外发展现状 |
2.1 我国稻渔共作的历史及发展概况 |
2.2 国外稻渔共作生产的发展 |
3 稻渔共作生态特征与生产技术的若干研究背景 |
3.1 稻渔共作系统理论与生态特征研究进展 |
3.1.1 稻渔共作系统理论的初步形成 |
3.1.2 稻渔共作的生态特征 |
3.2 稻渔共作生产技术研究进展 |
3.2.1 稻渔共作的生产模式 |
3.2.2 稻渔共作水产品的养殖技术 |
3.2.3 稻渔共作稻田水层的管理 |
3.2.4 稻渔共作水稻的播栽技术 |
3.2.5 稻渔共作稻田肥料的施用 |
3.2.6 稻渔共作水稻病虫草害的防治 |
4 试验所在地区-江苏里下河稻区稻渔共作生产状况调查与分析 |
4.0 前言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调查区域概况 |
4.1.2 调查内容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稻渔共作对稻田生产模式的影响 |
4.2.2 稻渔共作对稻田农、渔用化学品投入的影响 |
4.2.3 稻渔共作对稻田经济产出的影响 |
4.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参考文献 |
第2章 研究的总体方案 |
1 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
2 研究的思路 |
3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1 研究地区概况 |
3.2 试验设计与方法 |
参考文献 |
第3章 稻渔共作生态环境特点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土壤理化性状测定 |
1.4 水体理化性状测定 |
1.5 稻田有害、有益生物的调查 |
1.6 系统物质输入、输出的记载及能量、养分的折算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稻渔共作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
2.1.1 物理结构与生态位 |
2.1.2 种群结构与食物链 |
2.2 稻渔共作稻田土壤理化性状特点 |
2.2.1 剖面形态特征 |
2.2.2 土壤物理性状 |
2.2.3 土壤肥力性状 |
2.3 稻渔共作生态系统水温变化特点 |
2.3.1 水温的季节与水平变化 |
2.3.2 水温的垂直变化 |
2.3.3 不同稻田生态系统水温的差异 |
2.4 水体溶解氧变化特点 |
2.4.1 影响水体溶解氧含量的因素 |
2.4.2 水体中溶解氧的水平与昼夜变化 |
2.4.3 水体中溶解氧的垂直变化 |
2.5 其它水体理化性状 |
2.5.1 PH值 |
2.5.2 水色、透明度及电导率 |
2.6 稻渔共作生态系统的物流能流特征 |
2.6.1 能量投入产出结构 |
2.6.2 养分输入输出结构 |
3 讨论 |
3.1 因地制宜地进行稻渔共作田间工程建设 |
3.2 加强人为调控在改善稻渔共作系统生态环境中的作用 |
3.3 稻渔共作对稻田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尚需进一步探讨 |
3.4 稻渔共作对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尚需进一步阐明 |
参考文献 |
第4章 稻渔共作水稻生态特征与产量品质形成特点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地点与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田间试验的主要技术措施 |
1.4 试验测定项目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稻渔共作水稻的生长动态 |
2.1.1 生育进程 |
2.1.2 茎蘖动态 |
2.1.3 叶面积发展 |
2.1.4 干物质积累 |
2.1.5 籽粒灌浆动态 |
2.2 稻渔共作水稻株型特点 |
2.2.1 叶片性状 |
2.2.2 茎秆性状 |
2.2.3 根系性状 |
2.2.4 水稻群体空间结构 |
2.2.5 植株含氮率 |
2.3 产量及其结构 |
2.4 籽粒品质特性 |
3 讨论 |
3.1 关于稻渔共作半深水稻的定义 |
3.2 稻渔共作半深水环境对水稻生育及产量品质形成的影响 |
3.3 关于稻渔共作半深水稻的深化研究与栽培对策 |
参考文献 |
第5章 稻渔共作水稻安全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
前言 |
Ⅰ 不同稻作方式的特性与应用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点情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生育特性 |
2.1.1 生育进程 |
2.1.2 茎蘖动态与穗数形成 |
2.1.3 叶面积指数变化动态 |
2.1.4 干物质积累 |
2.1.5 茎秆性状 |
2.1.6 根系性状 |
2.1.7 氮素吸收与积累 |
2.2 产量及其构成 |
2.3 稻米品质特点 |
3 小结与讨论 |
Ⅱ 适宜品种的选择与应用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测定内容及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生育期与抗倒性 |
2.1.1 生育进程 |
2.1.2 株型特征与抗倒性 |
2.1.3 群体发展动态 |
2.2 抗病性与避螟 |
2.3 产量及其结构 |
2.4 稻米品质特性 |
3 小结与讨论 |
Ⅲ 适宜播期的确定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测定内容及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生育特性 |
2.1.1 生育进程 |
2.1.2 茎蘖动态与穗数形成 |
2.1.3 干物质积累 |
2.1.4 株型性状 |
2.1.5 条纹叶枯病发生情况 |
2.2 产量及其结构 |
2.3 稻米品质特点 |
3 小结与讨论 |
Ⅳ 合理的种植密度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测定内容及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稻渔共作移栽稻的栽插密度 |
2.1.1 产量及其结构 |
2.1.2 稻米品质特点 |
2.2 稻渔共作直播稻的种植密度 |
2.2.1 产量及其结构 |
2.2.2 稻米品质特点 |
3 小结与讨论 |
Ⅴ 施肥模式与技术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测定内容及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稻渔共作水稻的需氮量及合理运筹方式 |
2.2 生物有机肥的一次性基施 |
2.2.1 产量及其结构 |
2.2.2 稻米品质特点 |
2.2.3 水稻群体发展 |
2.2.4 土壤肥力性状 |
2.3 有机肥基施、化肥追施的氮肥运筹模式 |
2.3.1 产量及其结构 |
2.3.2 稻米品质特点 |
2.3.3 水稻群体发展与株型特征 |
3 小结与讨论 |
Ⅵ 水稻病虫草发生特点与无公害防治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病虫草发生情况调查 |
1.2 药剂防效试验设计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水稻主要病、虫、草害发生特点 |
2.1.1 病害 |
2.1.2 虫害 |
2.1.3 草害 |
2.2 农业防治技术 |
2.3 农药合理使用技术 |
3 小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6章 稻渔共作水产品安全优质高产生产技术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主体试验 |
1.1.1 试验设计 |
1.1.2 田间管理 |
1.1.3 观测内容与方法 |
1.2 辅助试验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稻渔共作模式及经济效益分析 |
2.1.1 稻田环境中河蟹的生长动态 |
2.1.2 不同稻渔共作模式产出与经济效益分析 |
2.2 蟹等水产品安全优质高产生产技术 |
2.2.1 稻田的选择与工程建设 |
2.2.2 河蟹的生物学特征及种苗的选择与放养 |
2.2.3 创造适宜蟹虾优质高产的生态环境 |
2.2.4 饵料的科学投喂 |
2.2.5 蟹虾病虫害及时预防及敌害生物的清除 |
2.2.6 蟹等水产品的捕获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7章 稻渔共作优化同步模式 |
1 稻渔共作区温、光、水资源特点 |
2 稻田内1龄蟹种的生长发育与季节的优化同步 |
3 偏迟熟水稻安全生育与1龄蟹种共作期的优化同步 |
4 稻渔共作优化同步模式 |
参考文献 |
第8章 稻渔共作安全优质高效生产技术体系评价与标准化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经济效益 |
2.2 生态效益 |
2.2.1 创造了稻田多种生境条件,有利于稻田生态系统生物的多样性 |
2.2.2 延长了食物链,物质能量得到高效利用 |
2.2.3 水稻与水产品病虫草害减轻,减少了化学物质使用,有利于农业环境保护 |
2.2.4 改善了稻田耕作层土壤理化性状,培肥了地力,减少了肥料投入 |
2.2.5 增加了蓄水量,有利于农田小气候的调节 |
2.2.6 改善了农村生态卫生环境 |
2.3 社会效益 |
2.3.1 节本增效,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 |
2.3.2 食品安全,有利于人体健康 |
2.3.3 技术密集,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 |
2.3.4 因地制宜,有利于发展地方特色经济 |
3 稻渔共作安全优质高效生产技术规范 |
3.1 范围 |
3.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3.3 稻渔共作类型 |
3.4 环境条件 |
3.5 稻田选择与改建 |
3.6 苗种放养 |
3.7 水稻栽培 |
3.8 水质管理 |
3.9 饲料投喂 |
3.10 病害防治 |
3.11 日常管理 |
3.12 捕捞收获 |
参考文献 |
第9章 主要结论及讨论 |
1 主要结论 |
2 几点讨论 |
3 主要创新点及本文存在的不足之处 |
3.1 主要创新点 |
3.2 存在的不足之处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晚播小麦生育特点及其栽培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播量对小麦根系生长及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D]. 范宇琛. 山西农业大学, 2019(07)
- [2]两种土壤类型条件下冬小麦干旱适应能力研究[D]. 胡玮.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4(10)
- [3]日本江户时期的农学成就研究[D]. 叶磊. 南京农业大学, 2013(05)
- [4]黄淮海双季玉米关键栽培技术及产量性能和资源效率研究[D]. 李立娟. 河北农业大学, 2011(07)
- [5]牛膝结构和发育与主要药用成分积累关系及其道地性形成机制的研究[D]. 李金亭. 西北大学, 2008(08)
- [6]播期、密度对油菜产量和品质及生产潜力影响的研究[D]. 李莉. 华中农业大学, 2005(03)
- [7]稻渔共作生态特征与安全优质高效生产技术研究[D]. 杨勇. 扬州大学, 2004(04)
- [8]晚播小麦生育特点及其栽培管理[J]. 张建中.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01(12)
- [9]小麦新品种冀麦5418的筛选及其利用研究[J]. 范和君,赵虹,薛喜梅,田云蜂. 河南农业科学, 1989(06)
- [10]百农7933小麦幼穗分化进程及其计算机数学模拟研究[J]. 黄光正,王士杰,吴志慧,茹振钢,康明辉. 河南职技师院学报, 198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