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日尔三角洲第三纪沉积物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研究及其与石油生成的关系

尼日尔三角洲第三纪沉积物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研究及其与石油生成的关系

一、尼日尔三角洲第三纪沉积物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研究及其与石油生成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王丹君[1](2021)在《冀中坳陷束鹿凹陷沙三上亚段层序地层与沉积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束鹿凹陷位于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南部,是一个单断箕状的富油气凹陷。据测井资料揭露沙三上亚段(Es3s)是该区成藏潜力最好的目的层。由于该套地层埋深大,储层展布规律不清,开发较困难。本文以经典层序地层学与沉积学研究方法为指导,基于测井、地震、古生物等资料的研究分析,综合总结前人对束鹿凹陷古近系地层的研究成果,针对本次研究主要目的层沙三上亚段(Es3s)进行四级层序的划分及沉积体系的研究,为储层有利相带的预测提供依据。主要取得以下成果:通过层序界面的识别和划分,将束鹿凹陷沙三上亚段(Es3s)分为三个四级层序(SSQ1、SSQ2、SSQ3),并以此为依据结合连井层序建立本套地层层序格架。沉积体系研究表明沙三上亚段(Es3s)沉积期为干燥炎热的亚热带气候,地层总体呈现东厚西薄的特征,主要受西部、东部两大物源区控制。发育冲积扇、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和湖相四种沉积相,进一步分为扇根亚相、扇中亚相、扇缘亚相、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亚相、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前辫状河三角洲亚相,包括沟槽、侧缘帽、漫流带、主槽、分流河道、分流河道间、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间、河口砂坝等沉积微相。结合地震属性分析表明沙三上亚段(Es3s)SSQ1沉积期西部斜坡区和SSQ2、SSQ3沉积期北、中洼槽区砂体较发育。综合以上研究成果得出如下结论:沙三上亚段(Es3s)四级层序SSQ1表现为从下往上具有湖侵-湖退的演化规律,在SSQ1早期湖面达到最大,随后回落。SSQ2、SSQ3整体为湖退的演化规律。本套地层沉积相具有继承性,西斜坡发育短轴辫状河三角洲,北洼发育长轴河控辫状河三角洲,中洼、南洼以湖相沉积为主,陡带发育坡积相。其中辫状河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微相、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微相是储层的有利相带。

黎茂稳,金之钧,董明哲,马晓潇,李志明,蒋启贵,鲍云杰,陶国亮,钱门辉,刘鹏,曹婷婷[2](2020)在《陆相页岩形成演化与页岩油富集机理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在综述国内外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探讨了进一步深化陆相页岩油形成演化与富集机理研究需要解决的基础科学问题。细粒沉积学研究表明,全球气候变化和盆地构造演化对富有机质页岩形成分布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混合细粒沉积物非均质性强,不同粒序沉积岩多尺度一体化研究是构建陆相页岩油储层发育模式的关键环节。湖相泥页岩孔缝结构表征技术发展迅速,但成岩过程动态研究不能满足页岩油有效储层预测的要求。陆相页岩热演化过程中生排烃和页岩油赋存机理逐渐清晰,不同构造和沉积背景控制下的页岩油资源分类评价方法还有待完善。陆相富有机质页岩中烃类流体多相多尺度流动机理研究取得重要进展,迫切需要明确不同页岩微相中烃类的流动方式和时间尺度效应。陆相页岩油富集机理研究远远滞后于生产实践,建立适合不同地质条件的陆相页岩油选区评价参数、甜点预测方法和实验技术标准刻不容缓。

马奂奂[3](2020)在《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期富烃凹陷东南部原始沉积范围探讨》文中研究表明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中晚三叠世延长期富烃凹陷油气资源丰富,控制着盆地石油的生成和分布,是盆地油气赋存和成藏的主要单元。而在现今盆地残留地层分布范围之外的东南部豫西地区仍发育有分布范围较广、厚度不一且具富有机质岩石的三叠纪地层,二者的关系尚无定论。本文以豫西地区中上三叠统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地质考察、沉积学、岩相古地理、岩石矿物学、地球化学等研究,揭示与延长期同时代地层的分布范围、厚度展布、沉积相特征、古地理环境、生油岩特征等,探讨其与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期富烃凹陷的相互关系以及中晚三叠世的原始沉积范围。对地质露头、钻井、地震等资料的研究表明,现今豫西地区残留的中上三叠统分布较零散,地层厚度变化较大,发育多个沉积较厚区,且总体平行于秦岭造山带呈北西-南东向展布。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研究区上三叠统形成于温暖潮湿、淡水-微咸水的环境,南召、五里川和伊川地区发育有半深湖-深湖相沉积,与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铜川地区相近,而济源、义马地区仅发育浅湖相沉积。地震、碎屑锆石、常量元素等资料显示,豫西地区与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富烃凹陷上三叠统具有类似的构造环境,南召、五里川、伊川和济源地区的物源均来自南部秦岭造山带和华北克拉通,义马地区则主要来自北部物源。同时豫西地区暗色泥岩层系中发育有与铜川地区类似的凝灰岩、软沉积构造、钙质结核等沉积现象,表明其与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富烃凹陷同处于活跃的地质背景。对上三叠统进行有机地球化学分析,豫西地区暗色泥岩的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Ⅱ、Ⅲ型,有机质丰度除伊川地区外均较低;而热演化成度差异较大,其中南召、五里川地区因受岩浆热液活动而显示较高。综合对比认为,南召、五里川地区的烃源岩质量与铜川地区相似,伊川地区的烃源岩与韩城地区相似。综上所述,认为中晚三叠世豫西地区与鄂尔多斯盆地属于同一大型沉积盆地,主体属同一富烃凹陷。烃源岩发育区的东南界超过了伊川与南召地区,其中南召、五里川地区和铜川地区共处于延长期富烃凹陷水体较深的核部,伊川地区、济源地区和义马地区则处于富烃凹陷的边部。后期的区域不均匀抬升和来自秦岭造山带由南向北的逆冲作用,导致研究区大范围的地层遭受强烈而不均匀的剥蚀改造,逐步形成现今地层零散分布的格局。本文研究成果将为鄂尔多斯盆地富烃凹陷的进一步评价和勘探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徐阳[4](2019)在《鄂尔多斯盆地双龙地区砂岩型铀矿迁移、富集及成矿机制》文中提出铀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重要的矿产资源,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报道,全世界已探明的铀资源产量中,砂岩型铀矿矿产资源量仅次于不整合带型铀矿,居于世界第二位。近年来在鄂尔多斯盆地发现一系列的砂岩型铀矿,极大地解决了我国铀资源短缺的问题。然而关于砂岩型铀矿成矿机理研究尚不成熟,主要争议集中在成矿物质来源、铀迁移和富集成矿机制等诸多方面。本文选取鄂尔多斯盆地研究程度相对较低的双龙地区砂岩型铀矿为研究对象,从构造背景、矿物蚀变特征、地球化学等方面入手,探讨物质来源、热液来源及迁移机制、沉淀机制、矿物组合成因和元素迁移、分异过程,并统计全球砂岩型铀矿的时空分布和成矿规律,结合全球气候环境的变化,揭示砂岩型铀矿的成因。主要取得以下几点认识:1.鉴于前人对砂岩型铀矿成矿物质来源问题研究较为薄弱,本文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追踪沉积碎屑和成矿物质来源的分析方法,并可通过模拟计算分析物源区供源能力,本方法有推广性和通用性。研究表明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双龙地区砂岩型铀矿成矿物质来源可能并非前人的推测来自于盆地南部秦岭岩体,而是来自于盆地西北部阿拉善地块,该地区有较强的供铀能力。2.通过对不同类型黄铁矿的S同位素以及Co、Ni微量元素的分析表明热液成因黄铁矿与铀的富集有密切关系,该矿床为热液成因矿床;通过对全岩微量元素研究,铀的迁移很可能为碳酸盐热液,这与过渡带流体包裹体的主要成分为CO32-、HCO3-等的特征相吻合,表明该期流体为矿化热液;通过收集前人的研究数据,流体包裹体H、O同位素表明热液的来源为大气降水与岩浆后期热液的混合,显微测温结果表明热液为80-200℃的低温热液,热液pH范围约束铀的迁移形式为[(UO2(CO3)3]4-。因此热液来源及铀的迁移机制为:高氧逸度的大气降水混入了岩浆后期热液,形成了高氧逸度碳酸盐质低温热液,低温热液将UO22+以及赋存在矿物中的U氧化为[(UO2(CO3)3]4-,并携带这些U迁移。3.过渡带中方解石C、O同位素特征(-12.4-8.3‰和13.0-15.1‰)和含CH4油气包裹体证据表明,碳酸盐富铀低温热液受到有机质的还原作用,研究表明有机质对铀的沉淀起到了关键性作用:(1)有机质自身反应和烯烃等物质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产生大量的CO2,有利于铀的活化;(2)有机质本身以及反应产物CH4、NH3、H2、H2S等气体都能将六价铀还原为UO2沉淀;(3)有机质对铀有较强的吸附作用,提供了铀的预富集,为铀的缓慢反应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供给;(4)热液流体停止之后,有机质仍源源不断的散逸,即使在地表强氧化的条件下也能为铀的矿化提供还原环境,形成铀矿化的天然屏障。4.在铀矿形成的过程中,由于大气降水、热液流体、有机质、地下水等多重流体的作用导致了氧化带、过渡带和还原带中元素迁移和分异,并形成新的矿物组合,这些变化直接或间接地对铀矿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作用。5.通过全球统计发现砂岩型铀矿成矿时间的规律与地球大氧化事件和生物大灭绝等重大地质事件有密切的相关性:在2.3 Ga大氧化事件之前,由于低的氧气浓度,铀无法被氧化迁移,因此无法形成可观的矿床。2.3 Ga之后,大气中O2含量达到可以活化铀的条件,这时控制砂岩型铀矿的主要因素转变为还原条件,在500 Ma之前,由于地球上生命活动较为微弱,地球上很难导致区域性还原环境,因此这个阶段砂岩型铀矿也很少。进入500 Ma之后,地球上有机质含量大幅度升高,特别是几次生物大灭绝事件,导致地球生物遗体的大规模沉降,同时生物灭亡造成水体中氧含量降低,这就为铀的沉淀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导致铀在这个时期大规模成矿。中生代开始,鄂尔多斯盆地发育封闭的湖盆体系,自盆地西北部铀背景值较高阿拉善岩体,提供了铀的来源;此时地球处于第二次大氧化事件之后,大气中含有较高含量的O2,且这个时期整个华北处于干旱-半干旱的环境中,剥蚀区处于强烈的物理风化条件下,这些因素都利于铀的活化;中生代晚期燕山运动造成的深部的碳酸盐热液沿断裂侵入到地层中去,与大气降水混合形成高氧逸度低温热液,携带六价铀迁移;在三叠系晚期大灭绝事件中,地层沉积了大量的生物遗体,形成广泛沉积的有机质层,白垩系这些有机质沿构造裂隙自下而上的运移导致了铀的富集;地表水等的流体动力导致含铀热液与有机质不断混合反应,将六价铀还原成四价铀,并在直罗组地层沉淀富集成矿。

尤兵[5](2019)在《纯梁构造带沙三段储层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成藏期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纯梁构造带是东营凹陷内的一个断块油气藏聚集区,由于地质条件特殊,导致其具有复杂的油气成藏规律。本文基于成岩演化、流体包裹体岩相学及显微荧光观察等分析,选取纯51井和梁28井沙三段储层砂岩样品做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样品中共生的烃类包裹体和盐水包裹体分别进行显微测温。并应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获得了烃类包裹体的气液比,通过PVTsim软件结合等容线相交法对测温结果进行校正,厘定烃类包裹体的形成条件。为了进一步确定研究区沙三段储层成藏期次与成藏时间,对两口井内烃类包裹体成分进行了色谱-质谱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沙三段储层内主要发育一期荧光颜色以浅黄色为主的烃类包裹体,且大多数赋存于石英颗粒内的愈合裂隙和穿石英颗粒裂隙中。经上校正得到烃类包裹体捕获条件为:118 oC-143 oC、183 bar-259 bar。此外,色谱-质谱分析结果表明两口井的沙三段储层各样品中烃类包裹体成分与其对应的原油的分子标志物组成与特征一致,经与研究区烃源岩特征对比,两口井内沙三段储层油气来源不同,纯51井内油气来源为沙四上亚段烃源岩,梁28井内油气来自于沙三下亚段烃源岩,但均表现为单一来源。最后,结合区域埋藏史,确定纯梁构造带沙三段储层仅发生了一次充注,时间为新近纪晚期到第四纪(4 Ma-0 Ma),属于晚期成藏。

于雅岑[6](2019)在《二连盆地哈达图地区砂岩型铀矿特征与成矿作用研究》文中认为二连盆地地处天山-兴蒙造山带的中东段,为海西褶皱基底上形成的伸展裂陷盆地。哈达图地区位于二连盆地乌兰察布坳陷中东部,近几年在该区发现了大型砂岩型铀矿床,成矿潜力优越。本文在野外露头、岩芯观察与地球物理等资料解释基础上,利用偏光显微镜、电子探针以及扫描电镜等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对哈达图地区的铀矿目的层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后生蚀变、热流体改造、铀成矿条件(铀源、构造、古气候和还原剂)、成矿模式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探索。重点研究了目的层碎屑颗粒特征、流体蚀变现象、成岩成矿阶段的划分,为建立研究区的成矿模式奠定了基础。镜下鉴定分析结果表明,哈达图铀矿床目的层赛汉组三段砂岩结构成熟度和成分成熟度都偏低,主要为长石岩屑砂岩,岩屑含量较少,碎屑颗粒磨圆度为棱角-次棱角,分选性一般。表明其沉积物物源为近源特点。根据有机质成熟度的镜质体反射率、岩石矿物学组合、古温度、流体性质等证据判定,目的层成岩作用只进行到中成岩阶段便转变进入到了表生成岩、氧化成矿阶段,后又经历了热流体叠加作用,对铀矿化进行叠加改造,再次富铀。统计显示,黏土分带与氧化还原性密切相关。氧化流体蚀变发育,氧化带见褐铁矿化,少见绿泥石化,黏土含量大约为8.5%左右,见高岭石化、蒙脱石化以及伊利石化;过渡带黏土化强烈,含量约为25%,主要为伊利石化、绢云母化、可见绿泥石化,伊/蒙混层较多,黄铁矿化以及有机质大量出现,少见碳酸盐化;还原带黏土矿物大约为10%,有机质、黄铁矿、伊/蒙混层较过渡带减少,但伊利石含量较多。根据蚀变矿物组合特征判断,流体性质经历了弱碱-弱酸-弱碱的交替性演化。热流体蚀变主要表现为黑云母的绿泥石化,高岭石绿泥石化、蒙脱石绿泥石化等。根据电子探针分析显示,研究区铀的赋存形式以独立铀矿物和吸附态铀为主,独立铀矿物为沥青铀矿和铀石,且与黄铁矿、炭屑等密切伴生。综合研究认为,哈达图地区铀矿床为两段成矿,即早阶段为潜水-层间氧化带成矿,形成了早期板状铀矿体;晚阶段经深部热流体叠加改造使矿化进一步富集,这种双阶段成矿模式与乌兰察布坳陷中赛汉高毕铀矿床和马尼特凹陷中巴彦乌拉铀矿床明显不同。

王飞飞[7](2018)在《油气煤铀同盆共存全球特征与中国典型盆地剖析》文中提出油气煤铀是现今人类最重要的四种能源矿产,是现今社会经济运行和国家安全的基本能源保障。研究和勘探成果显示这四种能源矿产往往同盆共存,若能对这种共存规律加以研究则可以指导由此及彼式兼探找矿,提高单一矿床价值和提高找矿效率,现实意义重大。研究表明多种能源同盆共存的本质是有机-无机相互作用。其中涉及多个学科门类,因而对能源同盆共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近年来逐渐成为地学领域的一个前沿交叉课题和研究热点。鄂尔多斯盆地几乎是我国四种能源矿产的储量均排前茅甚或首位的盆地,同时也是最典型的多种能源共存盆地之一。为何鄂尔多斯盆地中四种矿产均如此丰富?是否与四种矿产之间的相互作用相关?还是因为几种矿藏共存俱富所致?对此问题的探索具有重要的科学和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分别从全球特征和典型盆地实例两方面来进行研究,以分别从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来系统探讨和深化对此问题的认识。本文以多种能源同盆共存和盆地成矿系统的学术思想为指导,对油气煤铀同盆共存这一重要现象进行了全球范围的系统调研,进而总结出了多种能源同盆共存在世界范围的分布特征和规律。在此基础上,本文遴选出我国北方最典型的多种能源共存盆地——鄂尔多斯盆地作为研究实例,解剖了盆地北部和西部油气煤铀的共存情况,详细分析了油气逸散特征及其铀成矿效应,并对两个地区进行了对比研究,以期深化对多能源盆地中有机对无机的作用机制的认识,从根本上回答“怎样共存”和“为什么共存”两个基本科学问题。通过对全球和各国砂岩型铀矿的产储量、分布特征和规律的研究,本文发现砂岩型铀矿是现今资源量和产量最大的类型,而沉积盆地则是铀资源的主要赋存地质单元。本文系统梳理了全球各地砂岩型铀矿床的分布和基本特征,系统编制了全球各国(或各大洲)砂岩型铀矿的平面分布及容矿层位分布系列图件,并将砂岩型铀矿的全球分布情况总结为五大特征和规律:(1)分布广泛但不均衡,跨欧亚存在东西向巨型铀矿带;(2)矿床数量多,单个矿床规模因地而异,(超)大型矿床多;(3)空间分布与气候环境耦合明显,400mm降水线对全球砂岩型铀矿的分布具有显着地宏观限制作用;(4)已发现铀矿容矿层时代跨度大,但以中生界为主;主成矿年龄新、定位时间晚、动态成矿明显;埋深相对较浅,但深部探矿不宜忽视;(5)主要赋存于含油气或聚煤盆地中,多与油气煤同盆共存。通过系统调研,本文归纳总结了全球油气煤铀同盆共存的盆地清单和能源矿产赋存情况一览表。研究发现,油气煤铀同盆共存现象在世界范围内具有普遍性和分区性。全球范围内油气煤铀同盆共存情况在中-东亚成矿域和美国西部分布尤为集中。我国北方诸多盆地即处于中-东亚成矿域内,其中鄂尔多斯盆地尤为典型。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岩心观察和地球化学等多种手段,本文确认了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和北部存在油气逸散活动。对西缘宁东地区铀矿钻井容矿层中出现的油浸现象的油源对比结果表明,逸散的油气来自上三叠统长7段烃源岩。对逸散流体的成分和性质的研究则表明西缘逸散的烃类物质主要为石油和伴生气,还混有部分古生界天然气。本文首次在盆地西缘石沟驿等地区发现并研究证实了,油气逸散作用造成的砂岩不同程度褪色化(漂白)现象。在宁东地区铀矿化段砂岩中发现了白云石矿物的普遍存在,以往在砂岩型铀矿研究中对白云石的出现报道较少,偶有报道的也尚未针对性研究。运用电子探针分析等手段,本文对其成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白云石是热液改造白云石化作用的成因,深部逸散的富烃热流体为白云石的形成提供所需的热环境,并促使地层中蒙脱石等矿物释放Mg2+。逸散的富烃热流体在容矿层中同时也形成了部分闪锌矿、重晶石等其他热液矿物。本文还系统分析研究了西缘和北部逸散流体的成分和性质,结果显示二者均具有还原性和热液属性,但烃类物质西缘以石油的逸散为主,北部为天然气逸散。通过深部铀异常、石油、油田水、气田水中金属元素的含量测试等手段研究了西缘和北部存在深部铀源的可能性,结果表明,除来自蚀源区的铀源外,西缘和北部的深部逸散流体在成矿晚期均可能为浅部提供部分补充铀源。发现了富烃流体中U和Ti之间存在高度线性关系,本文提出一种新观点,认为这些流体中铀和钛可能是以铀钛粒子团的形式存在和迁移的,较好解释了铀在地下烃类流体中赋存和作为潜在深部铀源的迁移形式。本文还运用电子探针EPMA化学U-Th-Pb定年的方法对宁东铀矿区的钛铀矿进行了原位微区定年,主成矿年龄定为6.5 Ma。结合前人定年结果,宁东地区的年龄可划分为59.252 Ma、21.9 Ma和10.73.9(6.5)Ma三期,分别对应古新世、中新世早期和中新世晚期-上新世。通过有机地球化学手段在杭锦旗铀矿容矿砂岩中检测出较多地质环境罕见的脂肪酸甲酯系列化合物,主要为十六烷酸甲酯,进一步提供了天然气参与了杭锦旗铀矿形成的标志物和直接证据。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分别建立了西缘宁东地区和北部杭锦旗地区的铀成矿模式,强调了深部油气逸散在铀成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利用电子探针等手段本文研究了西缘和北部的铀矿物类型,发现西缘以钛铀矿为主,其次为沥青铀矿(部分钻孔可能以此为主),铀石明显较少;北部则以铀石为主,占比可达80%以上。综合对盆地西缘和北部富烃流体的逸散特征及其铀矿化效应、代表性铀矿物的成因对比研究表明,除构造背景和演化因素外,地球化学环境是影响两地矿床地质特征的另一重要因素。西缘和北部主要铀矿物(西缘以钛铀矿为主,北部以铀石为主)的形成均与深部逸散的富烃流体相关,但两地区深部逸散流体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逸散特征(成分、规模等)存在差异,主要表现为西缘更热、而北部还原性更强。正是这种差异导致了浅部直罗组铀成矿地球化学环境的不同,进而导致了两地铀矿物组成上的不同。综上可见,油气煤铀同盆共存的根本原因是有机-无机相互作用。在不同盆地或同一盆地内的不同地区,其相互作用的形式和特点均会存在差异。油气逸散活动在适当的地质环境中可能产生不同特征的铀成矿效应。

徐强[8](2018)在《沉积型铀矿成矿的构造控制及物理模拟研究 ——以脑木根和呼仁布其凹陷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沉积型铀矿的形成取决于铀源、铀的迁移、沉淀、富集和保存诸条件的耦合及其合理的配置关系,受控于区域构造特征和构造演化。本文以我国北方重要的沉积型铀矿赋存区域-二连盆地为例,选取其中代表性的富铀凹陷-脑木根及呼仁布其凹陷作为重点目标研究区,在盆地变形特征、组合规律和构造演化分析的基础上,基于构造物理模拟实验研究揭示了盆地构造形成机制及主控地质因素,进一步结合钻孔资料及样品分析测试、富铀凹陷地震剖面的地质分析、构造沉降史分析和构造平衡剖面恢复,系统研究了脑木根及呼仁布其凹陷构造变形特征、构造-沉积演化史和铀矿化地质特征及其成因机制,建立了典型凹陷的构造-沉积控铀模式。(1)二连盆地早白垩世裂陷的动力来源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诱导的弧后扩张及欧亚大陆板块底部地幔热作用,盆地早白垩世形成了串联式、并联式、斜列式及交织式等4类形式复合的断陷。二连盆地基底地层平均铀含量高,为盆地铀矿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铀源。盆地沉积盖层中白垩系为沉积主体,下白垩统赛汉组为铀矿层的主要发育层位。(2)应用物理模拟方法分析和研究了二连盆地中生代构造变形主控因素,提出伸展作用是盆地中生代构造变形的主要控制因素,二连盆地的形成与演化主要源于NW315°-SE135°向的张应力作用,同沉积作用和伸展速率为次要控制因素。伸展方向(等同于斜度角的变化)控制了裂陷内部断层的走向,斜度角决定了裂陷带的平面几何形态,小斜度角,形成了狭窄的正向裂陷,大斜度角,形成宽缓的斜向裂陷。伸展速率控制了裂陷内部次级断裂的形成,并影响到裂陷的规模;同沉积作用促进了内部次级断层的发育。(3)富铀凹陷构造特征分析揭示了含铀地层发育及分布过程受同沉积断层控制明显,富铀凹陷具有地堑式、半地堑式构造样式,主干断层倾角较大。构造沉降史和构造平衡剖面分析结果表明,富铀凹陷构造演化经历了裂陷期、断拗转换期、裂后热沉降期三个演化阶段,铀成矿作用主要受控于断拗转换期及裂后热沉降期。(4)基于层序地层学理论,建立了脑木根和呼仁布其凹陷含铀地层的层序地层格架,含铀地层发育河流、三角洲、湖泊3大沉积相类型,包括5种沉积亚相及8种沉积微相,划分出2个可在横向上对比的三级层序单元,建立了不同层序格架下沉积体系配置关系,揭示了沉积体系的迁移规律。发现铀矿层主要发育在低位体系域及湖侵体系域,认为初始湖泛面附近是铀矿化作用发生的重要时期。含矿目的层赛汉组包括砾岩、砂岩型,粉砂岩、泥岩型和煤岩型3种铀矿化岩相类型。脑木根凹陷铀矿化类型为潜水氧化叠合沉积成岩型,呼仁布其凹陷铀矿化类型为潜水-层间氧化带叠合沉积成岩型。(5)揭示了不同凹陷含铀岩系及铀矿化层的分布规律,地堑式凹陷铀矿化层主要分布在凹陷腹地,半地堑式凹陷铀矿层主要分布在构造缓坡带,认为构造变形控制因素、湖平面变化速率、沉积环境、相分异度是铀矿成矿主要控制因素,构建了典型凹陷构造-沉积控铀模式。

秦欢[9](2018)在《塔里木盆地海相原油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及其对油源对比的指示意义》文中研究指明塔里木盆地海相原油的主力烃源岩层位存在寒武系-下奥陶统还是中上奥陶统的争议。原油无机地球化学指标受热演化及次生变化影响较小,可以应用于油源对比。根据海相原油及两种烃源岩样品进行微量元素组成特征进行烃源岩对比、油油对比及油源对比,发现Cu/V、Mo/Co、Ni/Mo等有效油源对比指标,并利用聚类分析将原油分为三类,指出其烃源岩层位。第Ⅰ类原油各油源对比指标介于Ⅱ、Ⅲ类原油之间,具混源特征,产于塔北、塔中地区及塔西南地区曲3井。第Ⅱ类包括英买2井中上奥陶统端元油,Cu/V比介于0.0005~0.07,Mo/Co比主要分布于0.20~5.42,Ni/Mo比则大于62.55,与中上奥陶统烃源岩可比,产于塔北、塔中地区。第Ⅲ类原油主要产于塔西南、塔中地区及塔北轮南油田轮南631井,包含中深1C井寒武系端元油,Cu/V比介于0.13~5.47,Mo/Co比主要分布于5.42~21.95,Ni/Mo比则不超过11.97,最低为0.86,与寒武系-下奥陶统烃源岩可比。Pb同位素组成上三类原油分布范围重合度较高,仅Ⅲ类原油存在轻Pb同位素比值的塔中103、玛4井样品,与寒武系-下奥陶统烃源岩早期排烃可比。各类原油Sr同位素组成差异不大,无油源对比意义。

谢昭涵,孙永河,闫玉民,胡光义,范廷恩,刘宗堡[10](2017)在《尼日尔三角洲E背斜顶部断裂演化机制及封闭性》文中认为尼日尔三角洲深水区E油田背斜顶部发育大量密集断层,多数断层倾向一致呈多米诺式排布,活动机制和期次不清楚,对油水的分隔作用不明确。基于构造解析思想,通过构造平衡剖面和古构造图回剥技术研究E背斜的轴面迁移过程,结合断裂成核理论明确断裂活动期次和机制,进而划分断裂系统,指导断裂的封闭性评价。提出深水背斜顶部正断层重力滑动的演化机制,确定多米诺式正断层与背斜轴面迁移的多期次对应关系。E构造共分为4个演化阶段,发育7类断裂系统,其中三个期次的重力滑动断阶(阶梯式)断层为本区独有的特殊构造,在古背斜背景下受控于重力作用变形。逆冲断层和多期活动断层的封闭趋势强,重力滑动断阶断层具有潜在封闭性,而晚期伸展断层不具有封闭能力,筛选出16条潜在封闭断层。确定本区断层弱封闭SGR临界值为8%,完全封闭临界值为20%,评价结果显示:其中8条断层完全封闭,能够将断层两盘分隔为不同油水单元,4条断层具有弱封闭能力,不分隔油水,仅影响注水受效,从而指导油田的钻井和注采方案设计。

二、尼日尔三角洲第三纪沉积物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研究及其与石油生成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尼日尔三角洲第三纪沉积物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研究及其与石油生成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冀中坳陷束鹿凹陷沙三上亚段层序地层与沉积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
        1.2.2 陆相断陷湖盆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
        1.2.3 陆相断陷湖盆沉积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已完成的工作量及主要成果认识
        1.4.1 已完成的工作量
        1.4.2 主要取得认识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构造特征
    2.2 构造演化特征
    2.3 区域地层特征
第三章 层序地层研究
    3.1 束鹿凹陷古近系层序地层划分原则
    3.2 层序界面识别标志
        3.2.1 地震识别标志
        3.2.2 测井识别标志
    3.3 束鹿凹陷层序划分方案
        3.3.1 前人层序划分方案
        3.3.2 本次研究划分方案
    3.4 束鹿凹陷沙三上层序地层格架
        3.4.1 单井层序地层分析
        3.4.2 连井层序地层分析
第四章 沉积体系研究
    4.1 沉积相标志
        4.1.1 岩石学标志
        4.1.2 地震相标志
        4.1.3 电性标志
    4.2 沉积背景
        4.2.1 古地貌分析
        4.2.2 古物源分析
        4.2.3 古气候分析
    4.3 测井相分析
        4.3.1 单井岩相
        4.3.2 单井沉积相
        4.3.3 连井沉积相
    4.4 地震相分析
        4.4.1 剖面地震相
        4.4.2 平面地震相
    4.5 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
        4.5.1 泥岩颜色分布特征
        4.5.2 砂地比分布情况
        4.5.3 沉积相分析
第五章 储层有利相带预测
    5.1 地震属性预测
        5.1.1 地震属性预测原理
        5.1.2 地震属性预测分析
    5.2 储层有利相带预测
第六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攻读学位其间发表论文目录)

(2)陆相页岩形成演化与页岩油富集机理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细粒沉积学研究进展
2 不同粒序沉积岩多尺度一体化研究
3 孔缝结构表征与成岩作用研究
4 陆相页岩油赋存机理和资源分类评价
5 陆相烃类流动机理、方式和时间尺度效应
6 陆相页岩油选区评价参数、甜点预测方法和实验技术标准
7 深化陆相页岩油富集机理研究需要解决的基础科学问题

(3)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期富烃凹陷东南部原始沉积范围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延长期富烃凹陷的研究现状
        1.2.2 豫西地区三叠系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内容及技术方法
    1.4 工作量
    1.5 特色和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自然地理
    2.2 区域构造
        2.2.1 鄂尔多斯盆地
        2.2.2 豫西残留三叠系分布区
第三章 豫西地区三叠系残存地层分布特征
    3.1 地层划分与对比
    3.2 地层发育与保存
    3.3 沉积分布与厚度变化
    3.4 南召地区地层年龄约束
        3.4.1 锆石成因分析
        3.4.2 锆石年龄特征
        3.4.3 地层年龄约束
第四章 研究区地层沉积特征
    4.1 岩石、矿物学特征
    4.2 沉积构造特征
    4.3 沉积相特征
第五章 豫西地区上三叠统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
    5.1 无机地球化学特征
        5.1.1 主量元素
        5.1.2 稀土元素
        5.1.3 微量元素
        5.1.4 古沉积环境
    5.2 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5.2.1 有机质丰度和成熟度
        5.2.2 有机质类型
第六章 豫西地区上三叠统物源分析
    6.1 源区构造背景
    6.2 物源分析
第七章 延长期富烃凹陷原始沉积范围及油气预测
    7.1 盆地原始沉积边界
    7.2 富烃凹陷东南部原始沉积范围
    7.3 豫西地区油气勘探潜力预测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4)鄂尔多斯盆地双龙地区砂岩型铀矿迁移、富集及成矿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铀资源简介
        1.1.1 铀资源概况
        1.1.2 砂岩型铀矿简介
    1.2 研究区简介及研究现状
        1.2.1 鄂尔多斯盆地简介
        1.2.2 鄂尔多斯盆地砂岩型铀矿简介
        1.2.3 鄂尔多斯盆地砂岩型铀矿研究现状
    1.3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方法路线以及完成工作量
        1.4.1 研究内容、方法路线
        1.4.2 完成工作量
第2章 双龙地区成矿地质背景及矿床地质特征
    2.1 鄂尔多斯盆地简介
    2.2 鄂尔多斯盆地构造演化史
    2.3 鄂尔多斯盆地双龙地区矿床地质特征
        2.3.1 地层
        2.3.2 构造
        2.3.3 岩浆岩
        2.3.4 矿床类型
        2.3.5 矿体特征
        2.3.6 矿石特征
        2.3.7 围岩蚀变特征
    2.4 样品特征
第3章 分析与测试方法
    3.1 样品制备
        3.1.1 薄片磨制
        3.1.2 全岩200 目粉末制备
        3.1.3 无机碳处理
    3.2 实验分析
        3.2.1 全岩主微量元素
        3.2.2 黄铁矿成分分析
        3.2.3 流体包裹体成分
        3.2.4 全岩C、O同位素
        3.2.5 TOC以及有机碳同位素
第4章 矿物组合与蚀变特征
    4.1 岩相学特征
        4.1.1 氧化带蚀变
        4.1.2 过渡带蚀变
        4.1.3 还原带蚀变
    4.2 成矿期次划分
第5章 成矿过程分析
    5.1 成矿物质来源及模拟计算
        5.1.1 元素地球化学判断沉积碎屑来源
        5.1.2 古地理判断沉积碎屑来源
        5.1.3 碎屑锆石判断沉积碎屑来源
        5.1.4 花岗岩铀损失与成矿物质来源建模分析与计算
    5.2 成矿流体性质及来源
        5.2.1 富铀矿物与黄铁矿关系的研究
        5.2.2 流体包裹体研究
    5.3 沉淀富集机制
        5.3.1 碳酸盐胶结物C、O同位素组成
        5.3.2 有机质对成矿作用的讨论
    5.4 成矿动力系统
    5.5 层间氧化带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元素迁移、分异
        5.5.1 主量元素特征
        5.5.2 微量元素特征
        5.5.3 层间氧化带矿物组合成因与元素迁移、分异特征
    5.6 成矿模型
第6章 全球砂岩型铀矿分布、成矿时间规律及成因分析
    6.1 砂岩型铀矿与大氧化事件
    6.2 砂岩型铀矿与生物大灭绝事件
    6.3 全球砂岩型铀矿分布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

(5)纯梁构造带沙三段储层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成藏期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题目来源
    1.2 研究意义及目的
    1.3 研究现状
        1.3.1 流体包裹体研究现状
        1.3.2 油气成藏期次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实验方法与完成工作量
        1.5.1 实验方法
        1.5.2 完成工作量
第2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2.1 地质概况
    2.2 盆地构造-沉积演化特征
    2.3 区域地层
        2.3.1 孔店组
        2.3.2 沙河街组
        2.3.3 东营组
    2.4 烃源岩特征
    2.5 重点研究区概况
第3章 储层岩石物性与成岩演化序列分析
    3.1 储层岩石学特征
        3.1.1 碎屑矿物特征
        3.1.2 填隙物特征
    3.2 成岩演化序列
第4章 流体包裹体特征
    4.1 包裹体赋存矿物特征
        4.1.1 碳酸盐胶结物
        4.1.2 石英颗粒裂隙及次生加大边
    4.2 包裹体产状与显微荧光观察
        4.2.1 盐水包裹体
        4.2.2 烃类包裹体
    4.3 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
    4.4 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确定烃类包裹体气液比
第5章 烃类包裹体成分分析
    5.1 样品与实验方法
        5.1.1 样品选取与制备
        5.1.2 实验方法
    5.2 实验结果
        5.2.1 正构烷烃分布特征
        5.2.2 规则甾烷分布特征
        5.2.3 藿烷系列分布特征
第6章 油气成藏期次
    6.1 埋藏史模拟
    6.2 成藏期次与演化历史分析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二连盆地哈达图地区砂岩型铀矿特征与成矿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存在问题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2 区域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位置及自然地理概况
    2.2 构造
        2.2.1 大地构造背景
        2.2.2 构造单元
        2.2.3 构造演化
    2.3 地层
        2.3.1 盆地基底特征
        2.3.2 沉积盖层
    2.4 岩浆岩
3 矿床地质特征
    3.1 构造特征
    3.2 目的层与砂体
        3.2.1 赛汉组分段
        3.2.2 赛汉组砂体
    3.3 氧化带特征
4 成岩作用特征
    4.1 岩石学特征
        4.1.1 碎屑成分
        4.1.2 填隙物
        4.1.3 后生蚀变
    4.2 成岩作用
        4.2.1 压实作用
        4.2.2 溶蚀作用
        4.2.3 胶结作用与交代作用
        4.2.4 热流体改造作用
    4.3 成岩演化阶段划分
5 铀矿化特征
    5.1 矿石
    5.2 铀矿物种类及赋存形式
    5.3 沥青铀矿特征
    5.4 黄铁矿
6 铀成矿机制
    6.1 铀成矿条件
        6.1.1 构造条件
        6.1.2 铀源条件
        6.1.3 古气候
        6.1.4 还原剂
    6.2 成岩作用与铀成矿
    6.3 成矿模式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7)油气煤铀同盆共存全球特征与中国典型盆地剖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科学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进展和认识
        1.2.2 存在问题
    1.3 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完成的工作量
    1.5 主要研究进展与创新认识
第一篇 油气煤铀藏(矿)同盆共存全球特征
    引言
    第二章 全球铀矿和砂岩型铀矿的产储量
        2.1 铀矿床与沉积型铀矿的分类
        2.1.1 铀矿床分类
        2.1.2 沉积(岩)型铀矿
        2.2 各类铀矿及主要产铀国的资源量
        2.2.1 铀矿床数量和资源量
        2.2.2 主要产铀国的资源量(储量)
        2.2.3 世界和主要产铀国的年产量
    第三章 全球已发现砂岩型铀矿的分布特征
        3.1 全球砂岩型铀矿开采技术进步与已探明的铀资源和主要富铀国
        3.1.1 砂岩型铀矿开采的优越性
        3.1.2 全球砂岩型铀矿资源的分布格局、变化特点及影响因素
        3.2 各大洲主要产铀国分布特征
        3.2.1 亚洲
        3.2.2 北美洲
        3.2.3 大洋洲
        3.2.4 非洲
        3.2.5 欧洲
        3.2.6 南美洲
        3.3 全球总体分布特征和规律
    第四章 油气煤铀藏(矿)同盆共存特征
        4.1 同盆共存的普遍性
        4.2 同盆共存的分区性
        4.2.1 多能源盆地分布广而不均衡
        4.2.2 赋存层位和形成时代因地而异,但具有区域规律
第二篇 中国典型盆地油气煤铀同盆共存与相互作用实例剖析——鄂尔多斯盆地不同地区油气逸散及其铀成矿效应
    引言
    第五章 区域地质背景
        5.1 盆地区域位置与构造单元划分
        5.2 盆地发育与演化过程
        5.3 油气煤铀赋存与多种能源分布概况
    第六章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油气逸散特征
        6.1 油气逸散的烃类标志及其来源
        6.1.1 油气逸散及油源
        6.1.2 酸解烃特征及来源
        6.1.3 原油的气油比特征
        6.2 油气逸散的非烃类标志及成因
        6.2.1 延安组砂岩褪色蚀变
        6.2.2 碳酸盐化蚀变
        6.3 直罗组容矿砂岩白云石成因
        6.3.1 直罗组容矿砂岩岩石学特征
        6.3.2 “白云石(岩)问题”及研究焦点
        6.3.3 白云石形成的影响因素和成因模式
        6.3.4 研究区白云石的特征及成因机制
        6.4 西缘逸散流体的特征
        6.4.1 逸散流体的成分
        6.4.2 逸散流体的性质和热液作用的证据
        6.5 油气逸散的时限和指向
    第七章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油气逸散与铀成矿
        7.1 铀矿床基本特征和铀赋存形式
        7.2 钛铀矿特征、形成条件及成因探讨
        7.2.1 钛铀矿特征和形成条件
        7.2.2 研究区钛铀矿的成因
        7.3 逸散流体的还原作用
        7.4 逸散流体的搬运作用和深部铀源
        7.4.1 深部潜在铀源及富铀特征
        7.4.2 深部富烃流体中铀的存在和迁移形式
        7.4.3 深部铀源的可能性探讨
        7.5 铀成矿年龄
        7.5.1 砂岩型铀矿定年现状及方法选择
        7.5.2 样品和方法
        7.5.3 结果与讨论
        7.6 铀成矿机理与成矿模式
        7.6.1 铀矿化与油气逸散的时空关系
        7.6.2 铀成矿模式
    第八章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油气逸散与铀成矿
        8.1 铀矿床基本地质特征
        8.2 盆地北部油气逸散与流体蚀变
        8.2.1 漂白砂岩和绿色砂岩的特征及成因
        8.2.2 碳酸盐化的特征及成因
        8.2.3 逸散流体的成分和性质
        8.2.4 逸散流体的影响范围和散失规模
        8.3 油气逸散对铀成矿的作用和证据
        8.3.1 铀成矿和油气逸散的时空关系
        8.3.2 铀矿物和矿体特征及成因
        8.3.3 天然气还原铀的可能性模拟实验
        8.3.4 脂肪酸甲酯的检出与铀沉淀两步式反应机理
        8.4 逸散流体的成矿作用探讨
        8.4.1 逸散流体对成矿元素搬运作用的证据
        8.4.2 深部富烃流体中铀存在和迁移的形式
        8.5 铀成矿机理和成矿模式
    第九章 西部和北部油气逸散及其铀成矿效应特征对比
        9.1 油气逸散特征和地质效应对比
        9.1.1 逸散流体特征对比
        9.1.2 逸散流体地质效应的差异及成因
        9.2 铀矿化及成矿环境特征对比
        9.2.1 铀成矿特征对比
        9.2.2 铀矿物特征差异及原因
        9.2.3 石油和天然气在铀成矿过程中的作用和差异
主要认识与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1 发表学术论文
    2 参与科研项目
致谢

(8)沉积型铀矿成矿的构造控制及物理模拟研究 ——以脑木根和呼仁布其凹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存在问题
    1.4 研究方案
    1.5 创新点
    1.6 论文工作量
2 区域地质背景
    2.1 大地构造背景
    2.2 构造特征
    2.3 地层特征
    2.4 小结
3 盆地中生代构造物理模拟研究
    3.1 研究思路
    3.2 模型设计及参数确定
    3.3 实验过程及结果
    3.4 讨论
    3.5 小结
4 富铀凹陷中生代构造特征及演化
    4.1 富铀凹陷构造特征
    4.2 构造沉降史
    4.3 富铀凹陷构造演化
    4.4 小结
5 富铀凹陷铀储层沉积特征及演化
    5.1 沉积相及沉积体系
    5.2 层序地层格架及演化
    5.3 层序-古地理恢复
    5.4 铀矿成矿地质特征
    5.5 小结
6 铀成矿的地质控制与成矿模式
    6.1 富铀凹陷铀矿层发育规律
    6.2 铀矿成矿的地质控制
    6.3 典型凹陷构造-沉积控铀模式
    6.4 铀成矿远景区预测
    6.5 小结
7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9)塔里木盆地海相原油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及其对油源对比的指示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 工作量统计
第二章 地质背景
    2.1 地层及沉积演化
        2.1.1 震旦系
        2.1.2 寒武系
        2.1.3 下奥陶统
        2.1.4 中上奥陶统
        2.1.5 志留系
        2.1.6 泥盆系
        2.1.7 石炭系
        2.1.8 二叠系
        2.1.9 三叠系
        2.1.10 侏罗系
        2.1.11 白垩系
        2.1.12 古近系
    2.2 构造演化
        2.2.1 基底形成阶段
        2.2.2 震旦纪-早二叠世克拉通盆地演化阶段
        2.2.3 晚二叠世-第四纪前陆盆地演化阶段
    2.3 油气系统
        2.3.1 烃源岩
        2.3.2 储集层
        2.3.3 盖层
        2.3.4 原油
第三章 样品与方法
    3.1 样品
    3.2 处理与测试方法
        3.2.1 原油样品处理
        3.2.2 烃源岩样品处理
        3.2.3 测试方法
第四章 微量元素无机地球化学
    4.1 烃源岩微量元素特征
        4.1.1 分析结果
        4.1.2 稀土元素
        4.1.3 氧化还原敏感元素
    4.2 原油微量元素特征
        4.2.1 分析结果
        4.2.2 氧化还原敏感元素
        4.2.3 聚类分析
    4.3 油源对比
第五章 同位素地球化学
    5.1 Pb同位素
    5.2 Sr同位素
第六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10)尼日尔三角洲E背斜顶部断裂演化机制及封闭性(论文提纲范文)

1 断裂几何学特征及活动时期
    1.1 断裂几何学特征
    1.2 断裂活动时期
2 断裂形成演化过程和断裂系统划分
    2.1 断裂形成演化机制
    2.2 断裂系统划分
3 断层封闭性及其对油水分隔作用
4 结论

四、尼日尔三角洲第三纪沉积物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研究及其与石油生成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冀中坳陷束鹿凹陷沙三上亚段层序地层与沉积体系研究[D]. 王丹君.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2]陆相页岩形成演化与页岩油富集机理研究进展[J]. 黎茂稳,金之钧,董明哲,马晓潇,李志明,蒋启贵,鲍云杰,陶国亮,钱门辉,刘鹏,曹婷婷. 石油实验地质, 2020(04)
  • [3]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期富烃凹陷东南部原始沉积范围探讨[D]. 马奂奂. 西北大学, 2020(02)
  • [4]鄂尔多斯盆地双龙地区砂岩型铀矿迁移、富集及成矿机制[D]. 徐阳.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19(07)
  • [5]纯梁构造带沙三段储层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成藏期次研究[D]. 尤兵.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6]二连盆地哈达图地区砂岩型铀矿特征与成矿作用研究[D]. 于雅岑. 东华理工大学, 2019(01)
  • [7]油气煤铀同盆共存全球特征与中国典型盆地剖析[D]. 王飞飞. 西北大学, 2018(02)
  • [8]沉积型铀矿成矿的构造控制及物理模拟研究 ——以脑木根和呼仁布其凹陷为例[D]. 徐强. 中国矿业大学, 2018(02)
  • [9]塔里木盆地海相原油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及其对油源对比的指示意义[D]. 秦欢. 南京大学, 2018(09)
  • [10]尼日尔三角洲E背斜顶部断裂演化机制及封闭性[J]. 谢昭涵,孙永河,闫玉民,胡光义,范廷恩,刘宗堡.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7(05)

标签:;  ;  ;  ;  ;  

尼日尔三角洲第三纪沉积物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研究及其与石油生成的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