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体光交联制备液晶垂直取向膜(论文文献综述)
张洋[1](2021)在《基于柔性基底的聚合物稳定向列相液晶智能玻璃及其特性研究》文中指出聚合物稳定向列相液晶(polymer stabilized nematic liquid crystal,PSNLC)智能玻璃,断电时具有较高的透射率,与普通玻璃窗相当;通电时变为模糊状态,对太阳光有较强的散射能力,可实现对光线的调控,满足办公大厦、家庭住宅和温室大棚等需要长时间维持透明状态的应用场所,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符合节能、环保、绿色、低碳的低能耗建筑发展方向。然而,目前的PSNLC均采用玻璃作为基底,且缺乏力学强度,无法应用于特殊形状的建筑物中,而安装时需要将原有的玻璃窗拆除,将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研究如何从材料设计与器件结构出发,在保持PSNLC优异调光性能的前提下实现柔性PSNLC智能调光膜,具有重要的科研意义和市场价值。本论文通过从探索兼容柔性基底的垂直取向层制备方法出发,进一步引入官能团修饰取向层以增强界面与聚合物网络之间的粘附力。此外,通过增加可聚合液晶单体的浓度提升聚合物网络强度,并引入可逆-加成断裂自由基聚合链转移(reversible addition-fragmentation chain transfer,RAFT)调控PSNLC聚合物网络结构及调光性能,最终在柔性基底上成功制备了PSNLC智能调光膜,且在此基础上探索了潜在的应用。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亚胺化温度对PSNLC取向层及性能的影响。研究了聚酰胺酸(polyamide acid,PAA)膜在不同温度下固化得到的取向层的垂直取向效果及对PSNLC光电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PAA膜在150°C左右的温度部分亚胺化时,分子中的长链烷基便可以形成有效伸展,诱导液晶分子垂直取向,且不存在明显缺陷。通过光聚合形成PSNLC后,由于垂直取向层对液晶分子的束缚能力弱于聚合物网络,未完全亚胺化的PAA膜不会影响PSNLC的光电性能。由此实现了柔性基底上垂直取向层的制备。(2)利用硅烷通过一步法制备垂直取向层并应用于PSNLC。研究了基于长链硅烷和混合硅烷的垂直取向层制备方法,及应用于PSNLC时对其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合适的一步法制备条件下,长链硅烷含有的甲氧基反应后通过共价键接枝在基底表面,长链烷基可诱导液晶分子垂直取向。在此基础上掺入合适浓度的短链硅烷不会破坏垂直取向的效果,而短链硅烷含有的甲基丙烯酸酯官能团可以参与到自由基聚合过程中,通过形成与聚合物网络的共价键连接,提升了聚合物网络与界面的粘附力,且不影响PSNLC的光电性能。(3)RAFT链转移剂(chain transfer agent,CTA)对PSNLC聚合物网络及性能的影响。研究了CTA、液晶单体和光引发剂浓度对聚合物网络结构及PSNLC光电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添加RAFT链转移剂能对聚合反应动力学和聚合物网络结构形成有效调控,最终实现在增强PSNLC中聚合物网络强度的同时兼顾PSNLC的光电性能。当负性液晶、液晶单体、光引发剂和CTA的质量比为91.5:8.0:0.2:0.3时,PSNLC的聚合物网络强度比传统材料体系提升一倍,具有优异的光电性能且可以在400-1350 nm范围内实现连续调光。(4)基于柔性基底的PSNLC的智能调光应用。对比了PDLC膜和PSNLC膜的光电性能和功耗,并结合光散射理论简述了PSNLC的调光特性。研究表明,PSNLC膜的功耗仅为PDLC膜的一半,且工作电压在人体安全电压范围内。通过瑞利散射和米氏散射理论可知,PSNLC膜对可见光和红外光均有散射能力,且前向散射能力强于后向散射能力,这使得PSNLC膜应用在建筑中时,PSNLC的前向散射能力能够保证部分光线进入室内,提供一定的光通量;PSNLC的后向散射能力能够阻挡部分可见光和红外光进入,尤其是针对红外光的后向散射能够降低室内温度。
张翠红,王华森,李铭新[2](2020)在《光致液晶取向材料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光致液晶取向材料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根据光致液晶取向材料光反应机理的不同可分为光异构、光交联和光分解3大类。介绍了这3类光致液晶取向材料的取向机理和研究近况,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及应用前景。
张家维[3](2020)在《聚合物稳定液晶的制备及其电光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聚合物稳定液晶(Polymer Stabilized Liquid Crystal,PSLC)是一种重要的电光器件。它具有宽视角、低能耗和无需偏振片等特点,在显示、智能窗、光阀、可调透镜、相调制器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PSLC尚存在制备成本高、电光性能的稳定性有待提高等问题,制约了该电光器件的发展及应用。本文利用紫外光聚合引发相分离法制备了PSLC器件,研究了聚合条件(光照时间、固化光强),单体的组成(单体的浓度及种类)对PSLC电光性能的影响,并利用自组装法将硬脂酸应用于制备液晶垂直取向层,比较了不同种类取向层制备的PSLC的电光性能。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在不同光照时间下制备了PSLC器件。光照时间过短时,PSLC的阈值电压、饱和电压较低,然而PSLC中无法形成完整的聚合物网络。当光照时间300s时,光聚合反应可以充分进行,PSLC具有完整的聚合物网络,阈值电压与饱和电压增大。(2)研究了固化光强对PSLC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固化光强增大,PSLC的阈值电压、饱和电压增大。(3)在不同单体浓度下制备了PSLC。单体浓度较低时,PSLC的阈值电压、饱和电压较低,但响应时间较长,撤去电场后PSLC残留有雾态。随着单体浓度的增加,PSLC的阈值电压、饱和电压增大,开通时间增大,而关断时间减小。(4)将非液晶性单体丙烯酸月桂酯混入液晶性单体HCM009中,制得PSLC。当丙烯酸月桂酯的质量分数为1wt%,且与HCM009的质量比为1:5时,PSLC的开通时间显着降低,阈值电压、饱和电压降低,而关断时间则有所增加。增大丙烯酸月桂酯的添加量后,PSLC电光性能的稳定性变差。(5)采用硬脂酸的自组装制备了液晶垂直取向层,该取向层使液晶盒中的液晶获得了89.9°的预倾角。与采用聚酰亚胺作为取向层的PSLC相比,硬脂酸取向PSLC的透过率-电压变化关系与聚酰亚胺取向的PSLC基本一致;在60V的驱动电压下,硬脂酸取向PSLC的关断时间(3.228s)过长,而在25V的驱动电压下,PSLC的响应时间显着改善。
赵志伟[4](2020)在《大偏转角液晶偏振光栅的研究》文中提出液晶偏振光栅是由液晶分子排列成180°扇柱形的周期性纳米结构器件,能够对入射光束施加某一截面直径方向上的连续变化位相使光束发生一级衍射而偏转,当光波长确定时,光栅周期越小,光束偏转角越大。理论预言光束可以100%出射在+1级或-1级衍射级次上,且偏转角范围可达到±40°。相比于其他非机械式光偏转技术,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偏振选择性的特点,在激光通信、遥感监测、VR与AR穿戴设备等领域中有着应用潜力巨大。目前的问题是液晶偏振光栅的周期难于做到小于2微米,故对于可见光波段的光束偏转角一般难于超过15°,而很多应用场合要求光束偏转范围要超过20°,另外对于1550nm常用光通讯波长,小周期液晶偏振光栅的偏转光束能量效率又太低,致使应用受限,而具体工艺国际上尚未报导,其光场衍射特性也不清楚。本论文针对以上问题展开了研究。对取向液晶的光控取向膜材料进行性能比对,以光控取向膜中光反应基本完毕为基准,得到最佳曝光时间,再以光反应总量为基准判断取向膜的锚定能力。发现OPA51国产材料相对一直使用的ROP进口材料来说曝光时间可以从18分钟减少到7分钟,并在液晶偏振光栅制备实验中证实OPA51光控取向膜具有足够的锚定能,确定作为本实验室今后使用的光控取向膜。针对制备光路中两相干圆偏振光束的光主光线是分开的、且光束截面光强呈高斯分布,使叠加光场边缘处的两相干光有光强差异,造成叠加光场的线偏振态椭偏化,使边缘处光栅条纹对比度下降。计算了两束相干光在非等光强下叠加光场的椭偏化程度,并且设计实验分析了在椭圆偏振光曝光下液晶分子取向度的下降得出两相干光的光强比值大于1.2时液晶的取向度明显下降,造成液晶偏振光栅的条纹对比度明显下降。因此应该严格限定两相干光的光强比在1.21.0之间,避免因为叠加光场椭偏化造成的液晶偏振光栅质量下降。另外,制备周期小于5μm光栅时两相干光主光线分开距离加大,使制备出的光栅有效面积大幅减小,提出解决的对策:将制备光路中小孔光阑后的透镜焦距加长,使相干光束光强分布的高斯曲线扁平化,从而增大叠加光场的有效面积。在制备小周期液晶偏振光栅过程中还发现光控取向膜只能诱导很薄的一层液晶呈扇柱形取向,被诱导取向的液晶层临界厚度(?)主要受光栅周期的约束,光栅周期越小液晶的扇形展曲弹性能越大,能被诱导取向的液晶临界层厚度(?)就越小,且(?)与光栅周期Λ的约束关系还会由于光控取向膜材料不同而不同,对于本研究所用的OPA51光控取向膜,实验测得的液晶层临界厚度(?)≈0.1Λ。然而偏振光栅折束器中的液晶层厚度d还必须满足(?)的条件才能达到最佳衍射效率,受衍射效率约束的液晶层厚度d远大于能被诱导取向的液晶层临界厚度dc。为此提出旋涂多层液晶、逐层光控取向的工艺,利用丙二醇甲醚醋酸酯(PGMEA)作为溶剂稀释液晶聚合物,使液晶层旋涂厚度可以减少到100nm,同时多层液晶旋涂后能够保持15mm以上直径的无缺陷光栅面积,制备出2周期、口径14mm×14mm的液晶偏振光栅折束器,使532nm激光的偏转角达到±15°、衍射效率高达98%,达到同类器件的文献报道最好水平。模拟计算表明:当入射光波长与光栅周期的几何长度接近时衍射效率会大幅下滑,如用光通讯中常用的1550nm激光入射2周期的光栅折束器时衍射效率骤降到30%,入射3周期的光栅折束器时衍射效率回升到66%,虽然偏转角达到31°,但这样的能量效率是激光通讯应用中所不能接受的。因此要继续加大出射偏转角,一味减小光栅周期的做法是行不通的,只能采用光栅级联的办法。通常每级联一个光栅都要插入一个半波片,本研究将相邻两个光栅的扇柱旋转方向反向,即可省去每级光栅前插入的半波片,减少界面损耗,减薄折束器的厚度。当光束通过第一级光栅再进入第二级光栅时产生了倾斜入射问题,不仅导致衍射效率大幅下降,且+1级和+1级的效率差距很大,而增大第二级光栅的周期可减轻这个问题。经过优化处理,级联折束器的设计应该是第一级为小周期光栅、第二级为大周期光栅,如第一级采用4.5μm周期光栅、第二级采用8μm周期光栅,对1550nm激光的级联折束器的偏转角可达31°,其+1级和-1级的衍射效率分别为83%和75%,是可以接受的能量效率以及能量差距。通过本论文的研究,有效挖掘了液晶偏振光栅在激光雷达、激光通信等工程领域中的应用潜力,加速了工业化进展。
毕洪生[5](2020)在《半脂环结构聚酰亚胺的制备及其液晶分子取向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薄膜晶体管驱动液晶显示器件(TFT-LCD)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液晶取向膜性能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器件的显示品质。基于现有聚酰亚胺(PI)液晶取向膜的主流TFT-LCD,包括扭曲向列型(TN-LCD)和面内开关型(IPS-LCD)等显示器件在光电性能方面尚存在着诸多缺陷,如电压保持率(VHR)偏低、残留直流电压(RDC)偏高等。因此急需研制开发新型PI取向膜材料。本论文首先设计并合成了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两种脂环二酐单体,3,3’,4,4’-双环己基四酸二酐(HBPDA)与3,4-二羧基-1,2,3,4,5,6,7,8-全氢萘-1-丁二酸酐(HTDA)。旨在通过脂环结构的引入提高PI树脂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并通过降低电荷的转移作用而提高取向膜的VHR特性。其次,分别基于新研制开发的HBPDA与HTDA脂环二酐单体以及商业化芳香族二胺单体,聚合制备了两类可溶性PI(Soluble PI,SPI)树脂,HBPDA-PI与HTDA-PI。分别考察了脂环结构的引入对上述两类SPI树脂分子量以及溶解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基于上述SPI取向膜装配了液晶盒。系统考察了SPI取向膜对液晶盒光电特性,包括VHR、RDC以及液晶分子预倾角(θp)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类SPI取向膜均可赋予液晶盒良好的光学性能。其中基于HBPDA-PI取向膜的液晶盒的VHR>96%,RDC最低可达605 mV,θp<2o,透光率>97%(550nm波长),具备了满足IPS-LCD应用需求的基础条件;而基于HTDA-PI取向膜的液晶盒的VHR>97%,RDC低达880 mV,θp>2o,透光率>97%(550 nm波长),具备了满足TN-LCD应用需求的基础条件。最后,分别采用新研制开发的HBPDA-PI与HTDA-PI型SPI树脂与课题组先前开发的聚酰胺酸(PAA)型树脂进行复合,制备了“SPI+PAA”混合型取向膜,MPI-IPS与MPI-TN。装配的液晶盒表现出了优良的光电特性,其中基于MPI-IPS取向膜的液晶盒VHR为98.05%,RDC为170.2 mV;而基于MPI-TN取向膜的液晶盒VHR为98.33%,RDC为292.3 mV,均达到了实用化应用需求。
付文兴[6](2020)在《基于DMD多重曝光系统的液晶光学相位调制器件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液晶因其优异的光电特性被广泛的应用于光学显示与非显示领域。在非显示领域,它可以基于Pancharatnam-Berry相位理论,通过液晶光控取向技术取向不同结构的分子光轴排布来构成不同的液晶光相位调制器件。相较于传统的基于动力学相位的光相位调制器件,液晶光相位调制器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集成高等特点,并且可以完成对光束高效方便的调制。这些液晶光相位调制器件不仅可以应用在全息和非线性光学领域,还可以应用于结构光场的调控当中,实现特定结构光束的产生。本文主要是基于Pancharatnam-Berry相位理论,结合液晶光控取向技术和数字微镜器件(DMD)多重曝光系统实现了单一相位结构和复合相位结构液晶光相位调制器件的制备和测试。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很容易的实现液晶光相位调制器件的制备,并且可以将两个器件的相位结构进行合成,制备出具有复合功能的光相位调制器件,在集成光学上有着巨大的潜在应用。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基于液晶光控取向技术和DMD多重曝光系统实现了四种单一相位结构的液晶光相位调制器件的制备与测试。所制备的四种单一相位结构的液晶光相位调制器件分别为液晶偏振光栅、液晶涡旋q板、液晶艾里立方相位板和液晶艾里对称立方相位板。分别对所制备的四种单一相位结构的液晶光相位调制器件进行了测试,并获得了与理论相符的实验结果。完成了液晶偏振光栅的分光效果、液晶涡旋q板调制产生涡旋光、液晶艾里立方相位板调制产生艾里光、液晶艾里对称立方相位板调制产生对称艾里光的验证。(2)基于液晶光控取向技术和DMD多重曝光系统实现了三种复合相位结构的液晶光相位调制器件的制备与测试。所制备的三种复合相位结构的液晶光相位调制器件分别为液晶叉形偏振光栅、液晶涡旋艾里立方相位板和液晶涡旋艾里对称立方相位板。分别对所制备的三种复合相位结构的液晶光相位调制器件进行了测试,并获得了与理论相符的实验结果。完成了液晶叉形偏振光栅的分光效果和调制产生涡旋光、液晶涡旋艾里立方相位板调制产生涡旋艾里光、液晶涡旋艾里对称立方相位板调制产生对称艾里涡旋光和对称艾里矢量光的验证。
沈文波[7](2019)在《环氧聚合物/液晶复合材料光学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认为环氧聚合物具有优异的耐热性和防腐蚀性、良好的绝缘性和粘结力以及易加工成膜等优点,因而在工程、电子和能源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而液晶作为一种特殊的软物质材料,其分子可以自组织形成有序的微观结构,且分子排列可以通过外场加以控制。因此,将具有优异物理性质的环氧聚合物和具有外场响应特性的液晶材料相结合,可以为优化材料性能及扩大材料应用范围提供一种新的途径。本文利用环氧单体和硫醇单体的热固化反应、液晶性环氧化合物和非液晶性环氧单体的分步热固化反应以及液晶性环氧化合物在液晶溶剂中的光致阳离子聚合反应制备了基于环氧聚合物/液晶复合材料的光学薄膜,并探索了制备条件和材料组成对环氧聚合物微观结构及薄膜性能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可以为调控环氧聚合物结构、优化薄膜性能和开发新型的环氧基液晶光学薄膜提供实验和理论参考。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结论如下:(1)合成了七种液晶性环氧化合物,结果发现,柔性链长度增加、苯环上引入侧基(甲基)、减少苯环个数会降低化合物的熔点和液晶相稳定性。(2)利用环氧单体和硫醇单体的热固化反应制备了基于环氧-硫醇聚合物的聚合物分散液晶(PDLC)薄膜。研究发现,环氧-硫醇聚合物可以呈现出多孔型和微球型两种微观结构,而将体系的固化速率和混溶性降低速率控制在相当水平上是获得微球型环氧-硫醇聚合物的关键所在。当液晶含量为40.0 wt%,以Capcure 3800为固化剂,刚性环氧单体NDGA和柔性环氧单体PGDE的质量比为1:3,固化温度为60℃C时,可以获得具有环氧聚合物微球结构的透过率可电切换的智能薄膜,且该薄膜能够表现出更好的整体电光性能。(3)利用液晶性环氧化合物和非液晶性环氧单体固化活性的差异,通过分步热固化方法,实现了对热固化PDLC薄膜性能的调控。研究发现,液晶性环氧化合物E6M的反应活性明显低于非液晶性环氧单体的活性。而通过控制E6M的含量,后固化阶段外加电场的强度、预固化温度和预固化时间,可以调控PDLC薄膜的性能,从而可以制备得到具有较低驱动电压或者选择性光散射的智能薄膜。并且,液晶性环氧聚合物(LCEP)网络对液晶分子的锚定作用和非液晶性环氧树脂对液晶分子的锚定作用之间的竞争结果,决定了薄膜的最终性能。(4)利用液晶性环氧化合物在液晶溶剂中的光致阳离子聚合制备了环氧基聚合物稳定液晶(EPSLC)薄膜。研究发现,E6M较低的阳离子聚合反应活性和液晶溶剂中氰基抑制作用的综合影响,使得LCEP网络只能在氰基含量较低的液晶溶剂中形成。液晶性环氧化合物在液晶溶剂中阳离子聚合后,形成的LCEP网络能够起到稳定液晶分子排列的作用。E6M含量、引发剂含量和紫外光强度的增加,都会使得LCEP网络对液晶分子的稳定效果增强,而聚合温度的升高,导致LCEP网络更加稀疏,LCEP网络对液晶分子的稳定效果减弱。
段薇[8](2019)在《几何位相液晶光学元件研究》文中提出几何位相光学元件具有体积小、集成度高、光能利用率高等优势,不仅可应用于光束偏折、偏振复用全息及非线性光学等领域,还可用于光场调控以及结构光场、特种光束的产生。液晶是性能优异的宽波段可调电光材料,可对光的强度、偏振和位相等进行调控,在通讯、成像、传感等诸多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论述了基于几何位相超薄型、动态可调液晶光学元件的设计、制备与测试。该类几何位相元件为高性能、高效液晶光学元件的应用,以及高质量特种光束的产生、调控与检测提供了新策略,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基于几何位相理论,结合快速响应的特种液晶材料,利用动态投影曝光系统及光控取向技术,设计并制备了双频液晶偏振光栅。此设计可作为快速响应且高效的光开关元件,仅通过调节外加电场频率就能实现单一衍射级次的开关态转换。优化材料及外加电场等系统参数,并对该偏振光栅的开关性能进行了表征和测试。利用其衍射一级作为光开关,测得实际衍射效率可达到95%。同时测得该器件开/关态响应时间为350μs和550 μs,分别实现了亚毫秒量级响应。此液晶偏振光栅具有制备简单、功耗低等优势,为快速响应高效光开关类元件的设计与制备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2.通过引入几何位相透镜设计,与特种液晶结合,提出了两种基于几何位相的液晶透镜。在提高传统液晶透镜效率的同时,优化了透镜的响应时间,提高了传统位相调制型元件的衍射效率和响应速度。偏振叉形透镜的设计,将透镜聚焦与发散、涡旋光的产生与分离等多功能集成于单一元件,节省了光路系统的空间,且具低功耗、易于加工等优点,为光镊及轨道角动量(OAM)模式复用中光束的产生、聚焦和耦合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此类平面光学液晶透镜元件具有轻便易集成、电光可调、偏振可控,且结构易实现、成本低廉等优势,为增强现实显示、医疗研究、精密仪器制造,以及OAM的产生与检测、粒子操控、光通信等领域提供了便利。3.分析了贝塞尔光束的传播动态,并借鉴锥透镜产生贝塞尔光束的方法,充分结合液晶聚合物材料优势,利用光取向技术制备液晶聚合物材料功能化薄膜。结合液晶q波片以及锥透镜的位相,将全息图案引入到液晶聚合物体系中,设计和制备了基于几何位相的贝塞尔涡旋模板。对入射高斯光束的位相和振幅同时进行了调控,直接实现贝塞尔涡旋光束(高阶贝塞尔光束)的产生。从实验上验证了此复合光场中的拓扑荷数以及类无衍射特性,并与q波片产生的涡旋光束进行对比。由于聚合物薄膜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柔性,且材料制备工艺中能多次旋涂、厚度可控,可适用于较广泛的光学波段。除了本文论述的可见光波段光学元件设计外,液晶聚合物功能化薄膜还可应用于紫外波段,以及红外、太赫兹波段的特种光束产生与调控等多研究领域。
杨明[9](2019)在《新型Hemiphasmidic侧链型荧光液晶高分子的设计合成及性能的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构筑具有丰富相态结构的荧光液晶高分子材料为出发点,把经典的聚集诱导发光(AIE)基团—氰基取代二苯乙烯作为棒状刚性核引入到的hemiphasmidic侧链型液晶聚合物体系中,设计并合成了多个系列具有不同化学结构的hemiphasmidic侧链型荧光液晶聚合物。重点研究了尾链数目、尾链长度、柔性间隔基长度以及刚性核的共轭效应对这一类新型的hemiphasmidic侧链型荧光液晶高分子的液晶相结构,相行为和荧光性能的影响。加深了对hemiphasmidic侧链型荧光液晶高分子自组装行为的理解,并对其AIE现象的本质进行了深入探讨。同时,初步探讨了含氰基取代二苯乙烯的hemiphasmidic侧链型荧光液晶高分子在光响应型液晶弹性体方面的应用。本论文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合理的分子设计,把氰基取代二苯乙烯结构引入到侧链型液晶高分子中,经由溶液自由基聚合,首次合成了三个尾链数目不同的侧链型液晶高分子:聚(Z)-4-(1-氰基-2-(4-辛氧基)苯基乙烯基)苯基甲基丙烯酸甲酯(P1-8C),聚(Z)-4-(1-氰基-2-(3,5-二辛氧基)苯基乙烯基)苯基甲基丙烯酸甲酯(P2-8C)和聚(Z)-4-(1-氰基-2-(3,4,5-三辛氧基)苯基乙烯基)苯基甲基丙烯酸甲酯(P3-8C),其中P2-8C和P3-8C是典型的hemiphasmidic侧链型液晶高分子。随着末端烷氧尾链数目的增加,聚合物的相结构由近晶相转变为六方柱状相。于此同时,聚合物的AIE特性和固态荧光量子产率也随着烷氧尾链数目的增加而增加。2.通过溶液自由基聚合的方法合成了一系具有不同尾链长度的hemiphasmidic侧链型荧光液晶高分子(P3-mC,其中m代表尾链的长度,m=2,4,6,8,10,12)。当尾链较短时(m=2,4,6),聚合物可以形成近晶相结构;随着尾链长度增长(m=8,10,12),聚合物的自组装结构转变为由侧基和主链共同构筑的六方柱状相。所有聚合物都表现出了明显的AIE效应,但是P3-mC在固态下的荧光量子产率却随着烷烃尾链长度的增长而逐渐上升。3.通过溶液自由基聚合的方法合成了 一系具有不同柔性间隔基的hemiphasmidic侧链型荧光液晶高分子(Pr-n,其中n代表柔性间隔基的长度,n=2,4,6,8,10)。当柔性间隔基较短时(n=2和4),聚合物自组装形成六方柱状相;进一步增加柔性间隔基的长度(n=6,8,10),聚合物的相结构转变为Sm相。虽然Pr-n都表现出了相似的AIE效应,但是Pr-n的固体荧光量子产率随着柔性间隔基长度的增长而降低。4.通过溶液自由基聚合的方法合成了一系具有不同刚性核的hemiphasmidic侧链型荧光液晶高分子(PE-8C,PB-8C和PA-8C)。研究结果表明,三个聚合物仍然可以自组装形成六方柱状相,但是它们的清亮点远高于P3-8C。另一方面,由于不同的内部连接方式可以改变刚性核的共轭体系,因此三者的荧光颜色具有很大差别。5.通过合理的分子设计,把含氰基取代二苯乙烯的hemiphasmidic液晶单体与多重氢键交联剂UPy进行共聚得到了一类新型的侧链型液晶弹性体LCEs-HE。对其液晶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少量交联剂UPy的引入使聚合物由自组装结构由均聚物的六方柱状相结构转变为近晶相结构。对LCEs-HE的光响应性的研究结果表明,LCEs-HE在紫外光的照射下可以发生Z/E构型的转变,从而引起荧光颜色的变化。于此同时,紫外光的照射,还能使LCEs-HE的单畴取向纤维的较大形变,表明LCEs-HE是一类具有优秀的光致形变能力的液晶弹性体。
李鹏飞[10](2019)在《高对比低压驱动黑白显示胆甾相材料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电子信息科学的飞速发展,许多印刷品的文字信息逐步采用电子文档的形式传送。也因此人们长期受到电子显示器辐射侵害,急需一种新型信息显示载体取代旧有纸张显示以及传统的电子显示器。“胆甾相双稳态电子显示”孕育而生。胆甾相双稳态显示是利用其选择性反射以及双稳态特性,使器件具有低功耗、不需要背光以及零场下记忆画面等优点。但是现有的胆甾相双稳态显示器件有底色,对比度差,实现白底黑字工艺复杂等缺陷,为拓宽胆甾相双稳态液晶的应用领域,本文主要通过对器件设计、材料特性这二个方面对胆甾相双稳态液晶显示器件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具体内容如下:(1)通过将平面态(P态)的反射波长设置为非可见光波段,从而呈现透明态,同时我们将器件底部涂布黑色油墨,就能实现所谓的“黑字”;焦锥态(FC态)由于其特有的排列方式,器件呈现是半透,半反射的效果,通过调整液晶材料的搭配,可以提升焦锥态的散射,即可以实现所谓的“白底”。实验结果表明:P态也可以实现“黑字”,FC态也可以实现“白底”,解决了传统胆甾相双稳态液晶的底色问题。(2)研究器件盒厚以及表面性能对胆甾相双稳态液晶显示器件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盒厚越大,刷新电压越高,FC态及P态的反射光的强度越高,但是总体对比度(CR)提升不明显。无PI的“白底黑字”胆甾相显示器件对比度更高,稳定性越好。(3)研究反射红外区及紫外区材料对胆甾相双稳态液晶显示器件的对比度及刷新电压的影响、研究胆甾相液晶材料折射率对器件对比度的影响及研究胆甾相液晶材料的介电对器件刷新电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反射波长为红外区的材料能够使器件具有更高对比度,更低的刷新电压。在一定范围内,胆甾液晶材料的折射率越大,对比度越高,超过这个范围,对比度就会下降,所以需要找一个平衡。胆甾相液晶材料的介电越大,刷新电压越低。(4)研究液晶单体结构对胆甾相液晶材料折射率及介电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液晶分子结构的链越长,则折射率及清亮点越高;液晶分子结构的共轭基团越多,液晶的折射率则越大;液晶分子的环结构越多,液晶分子的折射率则越大;极性取代基极性越强,极性取代基团越多,极性基团矢量分解越趋于长轴方向,液晶单体(正性)介电越大。
二、单体光交联制备液晶垂直取向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单体光交联制备液晶垂直取向膜(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柔性基底的聚合物稳定向列相液晶智能玻璃及其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智能玻璃 |
1.2.1 温控智能玻璃 |
1.2.2 光控智能玻璃 |
1.2.3 电控智能玻璃 |
1.3 基于液晶/聚合物体系的智能玻璃 |
1.3.1 聚合物分散液晶 |
1.3.2 聚合物稳定液晶 |
1.4 聚合物稳定向列相液晶 |
1.4.1 垂直取向层 |
1.4.2 聚合物网络 |
1.5 本论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PSNLC智能玻璃的工作原理及性能表征 |
2.1 引言 |
2.2 PSNLC智能玻璃的工作原理 |
2.3 PSNLC智能玻璃的性能表征 |
2.3.1 垂直取向性能的表征 |
2.3.2 PSNLC智能玻璃光电性能的表征 |
2.3.3 聚合物网络性能的表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亚胺化温度对PSNLC取向层及性能影响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及实验设备 |
3.3 样品制备及表征 |
3.3.1 液晶盒制备流程 |
3.3.2 PSNLC制备流程 |
3.3.3 PSNLC器件的表征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聚酰胺酸的亚胺化过程 |
3.4.2 亚胺化温度对PSNLC性能的影响 |
3.4.2.1 亚胺化温度对垂直取向效果的影响 |
3.4.2.2 亚胺化温度对PSNLC光电性能的影响 |
3.4.3 柔性基底上制备PSNLC智能玻璃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一步法制备基于硅烷的取向层及在PSNLC中的应用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及实验设备 |
4.3 样品制备及表征 |
4.3.1 液晶盒制备流程 |
4.3.2 PSNLC制备流程 |
4.3.3 PSNLC器件的表征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一步法制备基于长链硅烷的取向层及在PSNLC中的应用 |
4.4.1.1 一步法制备基于长链硅烷的取向层的垂直取向效果 |
4.4.1.2 一步法制备基于长链硅烷的取向层在PSNLC中的应用 |
4.4.2 一步法制备基于混合硅烷的取向层及在PSNLC中的应用 |
4.4.2.1 一步法制备基于混合硅烷的取向层的垂直取向效果 |
4.4.2.2 一步法制备基于混合硅烷的取向层在PSNLC中的应用 |
4.4.3 基于一步法在柔性基底上制备PSNLC智能玻璃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RAFT链转移剂对PSNLC聚合物网络及性能影响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及实验设备 |
5.3 样品制备及表征 |
5.3.1 链转移剂合成方法 |
5.3.2 液晶盒制备流程 |
5.3.3 PSNLC制备流程 |
5.3.4 PSNLC器件的表征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CTA材料分析 |
5.4.2 CTA浓度对PSNLC聚合物网络结构的影响 |
5.4.3 液晶单体浓度对PSNLC聚合物网络结构的影响 |
5.4.4 光引发剂浓度对PSNLC聚合物网络结构的影响 |
5.4.5 柔性基底上制备PSNLC智能玻璃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柔性基底的PSNLC的智能调光应用 |
6.1 引言 |
6.2 PDLC与 PSNLC的性能对比分析 |
6.3 PSNLC的调光特性分析 |
6.4 PSNLC在建筑中的潜在应用 |
6.5 PSNLC在温室大棚中的潜在应用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工作总结 |
7.2 本文的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2)光致液晶取向材料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光异构类液晶取向材料 |
2 光交联类液晶取向材料 |
2.1 侧链含有肉桂酸类基团 |
2.2 侧链含有香豆素类基团 |
3 光分解类液晶取向材料 |
4 结论 |
(3)聚合物稳定液晶的制备及其电光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液晶的基础知识 |
1.1.1 液晶的发现 |
1.1.2 液晶的分类 |
1.1.3 液晶分子的结构 |
1.1.4 液晶的介电各向异性 |
1.1.5 液晶的双折射现象 |
1.2 聚合物/液晶复合材料 |
1.2.1 聚合物/液晶复合材料的发展历程 |
1.2.2 聚合物稳定液晶的研究现状 |
1.2.3 聚合物稳定液晶的制备原理 |
1.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PSLC的制备工艺和测试、表征 |
2.1 制备及测试所需的设备 |
2.2 PSLC器件的制备工艺 |
2.2.1 ITO玻璃的清洗 |
2.2.2 制备取向层 |
2.2.3 制作液晶盒 |
2.2.4 填装试剂及紫外光固化 |
2.3 测试手段的相关说明 |
2.3.1 电光性能的表征 |
2.3.2 表面形貌的分析 |
2.3.3 预倾角测试 |
第三章 聚合条件对PSLC电光性能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所需材料及设备 |
3.3 光照时间对PSLC性能的影响 |
3.3.1 样品的制备及表征 |
3.3.2 结果与讨论 |
3.4 固化光强对PSLC电光特性的影响 |
3.4.1 样品的制备及表征 |
3.4.2 结果与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单体组成对PSLC电光性能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所需材料及设备 |
4.3 单体浓度对聚合物稳定液晶器件的影响 |
4.3.1 样品的制备及表征 |
4.3.2 结果与讨论 |
4.4 丙烯酸月桂酯掺入聚合前驱体对聚合物稳定液晶器件性能的影响 |
4.4.1 样品的制备及表征 |
4.4.2 结果与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硬脂酸的自组装制备液晶垂直取向层 |
5.1 引言 |
5.2 实验所需材料及设备 |
5.3 实验 |
5.3.1 样品的制备与表征 |
5.3.2 结果与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4)大偏转角液晶偏振光栅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液晶偏振光栅的工作原理 |
1.3 几何相位的理论 |
1.4 几何相位元件 |
1.5 液晶偏振光栅的国内外进展 |
1.5.1 液晶偏振光栅几何相位的琼斯矩阵表达 |
1.5.2 液晶偏振光栅的国内外进展及应用 |
1.6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液晶偏振光栅的制备光路设计及光控取向特性分析 |
2.1 圆偏振光的偏振全息 |
2.2 液晶偏振光栅的制备光路分析 |
2.2.1 传统的液晶偏振光栅的制备光路 |
2.2.2 迈克尔逊干涉式制备光路 |
2.2.3 其他方法制备液晶偏振光栅 |
2.2.4 马赫曾德式液晶偏振光栅制备光路 |
2.2.5 马赫曾德干涉式制备光栅遇到的问题 |
2.3 液晶偏振光栅的光控取向特性研究分析 |
2.3.1 液晶以及液晶分子的排列方法 |
2.3.2 液晶光控取向的原理 |
2.3.3 缩短光控取向曝光时间的研究 |
2.4 OPA51 光控取向膜制备的液晶偏振光栅 |
2.5 叠加光场的稳定性改善 |
2.6 非等光强下叠加光场以及光控取向特性分析 |
2.6.1 非等光强下的叠加光场 |
2.6.2 不同椭偏度的光场的光控取向特性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被动式液晶偏振光栅临界厚度的研究 |
3.1 偏振光栅的分类及其制备工艺 |
3.2 液晶偏振光栅的临界厚度 |
3.2.1 液晶偏振光栅的连续弹性体理论与主动式液晶偏振光栅的临界厚度 |
3.2.2 被动式液晶偏振光栅临界厚度 |
3.2.3 被动式液晶偏振光栅临界厚度的测量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大偏转角的液晶偏振光栅的结构设计 |
4.1 具有大偏转角反射式液晶偏振光栅的结构设计与实现 |
4.1.1 大偏转角反射式液晶偏振光栅的结构设计 |
4.1.2 反射式复合型液晶偏振光栅的制备 |
4.2 液晶偏振光栅理论模型的建立以及液晶偏振光栅光学特性的模拟 |
4.3 复合型波片液晶偏振光栅的制备 |
4.4 液晶偏振光栅的极限光束偏转角分析 |
4.4.1 液晶偏振光栅级联结构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半脂环结构聚酰亚胺的制备及其液晶分子取向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对照表 |
第1章 绪论 |
1.1 液晶显示技术发展概况 |
1.2 液晶显示器相关材料发展概况 |
1.3 液晶取向剂 |
1.3.1 TFT-LCD对聚酰亚胺(PI)液晶取向剂的性能要求 |
1.3.2 PI液晶取向剂的结构与组成设计 |
1.3.3 PI取向剂化学结构的演变 |
1.3.4 PI取向剂取向工艺的演变 |
1.4 聚酰亚胺液晶取向剂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1.4.1 PI取向剂的商业化进展 |
1.4.2 PI取向剂发展存在的问题 |
1.5 研究目标的提出 |
1.5.1 研究意义与研究目标 |
1.5.2 研究内容 |
第2章 脂环族二酐单体的结构设计与制备研究 |
2.1 引言 |
2.2 原料与试剂 |
2.3 测试与表征 |
2.4 单体合成 |
2.4.1 脂环二酐单体HBPDA的合成 |
2.4.2 脂环二酐单体HTDA的合成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HBPDA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
2.5.2 HTDA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
2.6 小结 |
第3章 基于HBPDA的可溶性PI液晶取向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原料与试剂 |
3.3 测试与表征 |
3.4 液晶取向剂的制备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PI合成 |
3.5.2 热性能 |
3.5.3 光学性能 |
3.6 小结 |
第4章 基于HTDA的可溶性PI液晶取向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原料与试剂 |
4.3 测试与表征 |
4.4 液晶取向剂制备 |
4.5 结果与讨论 |
4.5.1 PI合成 |
4.5.2 PI取向膜热性能 |
4.5.3 PI取向膜光学性能 |
4.6 小结 |
第5章 聚酰亚胺液晶取向剂的应用基础研究 |
5.1 引言 |
5.2 MPI-IPS取向剂在IPS型 TFT-LCD中的应用基础研究 |
5.2.1 MPI-IPS取向剂的组成结构设计 |
5.2.2 MPI-IPS取向剂的制备与性能测试 |
5.2.3 结果与讨论 |
5.3 MPI-TN取向剂在TN型 TFT-LCD中的应用基础研究 |
5.3.1 MPI-TN取向剂的组成结构设计 |
5.3.2 MPI-TN取向剂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
5.3.3 结果与讨论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作者简历 |
(2)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
(6)基于DMD多重曝光系统的液晶光学相位调制器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液晶与液晶取向技术 |
1.1.1 液晶简介 |
1.1.2 液晶取向技术 |
1.2 DMD多重曝光系统 |
1.2.1 掩模曝光光刻技术 |
1.2.2 无掩膜曝光光刻技术 |
1.3 Pancharatnam-Berry相位 |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单一相位结构的液晶光相位调制器件 |
2.1 液晶偏振光栅 |
2.1.1 液晶偏振光栅的基本原理 |
2.1.2 液晶偏振光栅的制备 |
2.1.3 液晶偏振光栅的测试 |
2.2 液晶涡旋q板 |
2.2.1 涡旋光束的基本原理 |
2.2.2 涡旋光束的产生方法 |
2.2.3 液晶涡旋q板的制备与测试 |
2.3 液晶艾里立方相位板 |
2.3.1 艾里光束的基本原理 |
2.3.2 艾里光束的产生方法 |
2.3.3 液晶艾里立方相位板的制备与测试 |
2.4 液晶艾里对称立方相位板 |
2.4.1 对称艾里光束的基本原理 |
2.4.2 对称艾里光束的产生方法 |
2.4.3 液晶艾里对称立方相位板的制备与测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复合相位结构的液晶光相位调制器件 |
3.1 液晶叉形偏振光栅 |
3.1.1 液晶叉形偏振光栅的简介 |
3.1.2 液晶叉形偏振光栅的制备与测试 |
3.2 液晶涡旋艾里立方相位板 |
3.2.1 液晶涡旋艾里立方相位板的简介 |
3.2.2 液晶涡旋艾里立方相位板的制备与测试 |
3.3 液晶涡旋艾里对称立方相位板 |
3.3.1 液晶涡旋艾里对称立方相位板的简介 |
3.3.2 液晶涡旋艾里对称立方相位板的制备与测试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总结与展望 |
4.1 总结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环氧聚合物/液晶复合材料光学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和符号清单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液晶概述 |
2.1.1 液晶简介 |
2.1.2 液晶分类 |
2.1.3 液晶织构 |
2.1.4 液晶的光学性质 |
2.2 液晶性环氧聚合物概述 |
2.2.1 环氧化合物的性质 |
2.2.2 液晶性环氧化合物 |
2.2.3 液晶性环氧聚合物研究进展 |
2.3 聚合物/液晶复合材料概述 |
2.3.1 聚合物分散液晶(PDLC) |
2.3.2 聚合物稳定液晶(PSLC) |
2.3.3 聚合物/液晶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
2.4 课题的提出及主要研究内容 |
3 液晶性环氧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及设备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设备 |
3.3 液晶性环氧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
3.3.1 液晶性环氧化合物的制备 |
3.3.2 液晶性环氧化合物的结构分析及性能表征 |
3.4 本章小结 |
4 环氧-硫醇聚合物/向列相液晶复合材料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设备 |
4.2.3 样品制备 |
4.2.4 溶胶/凝胶的测定 |
4.2.5 薄膜性能测试及结构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温度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4.3.2 硫醇结构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4.3.3 环氧单体的比例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4.3.4 液晶含量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分步热固化的环氧聚合物/液晶复合材料性能调控方法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设备 |
5.2.3 样品制备 |
5.2.4 溶胶/凝胶的测定 |
5.2.5 性能测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不同环氧单体与硫醇的固化活性比较研究 |
5.3.2 液晶性环氧化合物与硫醇的固化行为研究 |
5.3.3 液晶性环氧单体含量对PDLC薄膜性能的影响 |
5.3.4 后固化过程中外加电场对PDLC薄膜性能的影响 |
5.3.5 预固化温度对PDLC薄膜性能的影响 |
5.3.6 预固化时间对PDLC薄膜性能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6 环氧基聚合物稳定液晶(EPSLC)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材料 |
6.2.2 实验设备 |
6.2.3 样品制备 |
6.2.4 溶胶/凝胶的测定 |
6.2.5 性能测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不同环氧单体的光致阳离子聚合研究 |
6.3.2 液晶性环氧单体在液晶溶剂中的光致阳离子聚合研究 |
6.3.3 液晶性环氧聚合物网络对液晶分子取向的稳定作用研究 |
6.3.4 不同环氧单体在液晶溶剂中的光致阳离子聚合研究 |
6.3.5 液晶性环氧单体含量对EPSLC薄膜性能的影响 |
6.3.6 紫外光强度对EPSLC薄膜性能的影响 |
6.3.7 聚合温度对EPSLC薄膜性能的影响 |
6.3.8 引发剂含量对EPSLC薄膜性能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几何位相液晶光学元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几何位相概述 |
1.1.1 几何位相基本理论 |
1.1.2 几何位相调制 |
1.2 液晶与液晶光学元件 |
1.2.1 双频液晶 |
1.2.2 液晶聚合物 |
1.2.3 液晶光学元件 |
1.3 液晶光取向技术 |
1.4 论文研究目的及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基于几何位相的快速响应液晶光开关 |
2.1 液晶可调光开关的应用及发展 |
2.2 基于液晶光取向技术实现液晶光开关 |
2.2.1 偏振光栅的设计与制备 |
2.2.2 双频液晶偏振光栅测试 |
2.2.3 液晶光开关元件性能表征 |
2.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基于几何位相的液晶透镜设计 |
3.1 液晶透镜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
3.2 基于液晶光取向技术实现快速响应液晶透镜 |
3.2.1 液晶偏振透镜的设计与制备 |
3.2.2 快速响应液晶透镜元件性能表征 |
3.3 基于液晶光取向技术实现液晶偏振叉形透镜 |
3.3.1 偏振叉形透镜的设计与制备 |
3.3.2 高效偏振可控涡旋光的产生与调控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贝塞尔涡旋光束的产生与调控 |
4.1 贝塞尔涡旋光束的研究及发展现状 |
4.2 液晶聚合物薄膜产生贝塞尔涡旋光束 |
4.2.1 几何位相聚合物薄膜的制备 |
4.2.2 贝塞尔涡旋光束的产生与检测 |
4.2.3 贝塞尔涡旋光束类无衍射特性的验证 |
4.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攻读博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9)新型Hemiphasmidic侧链型荧光液晶高分子的设计合成及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液晶 |
1.1.1 液晶的概述 |
1.1.2 液晶的特点及分类 |
1.1.3 Heimaphasidic侧链型液晶高分子的研究进展 |
1.2 聚集诱导发光(aggregation induced emission,AIE) |
1.2.1 聚集诱导发光的概述 |
1.2.2 聚集诱导发光的机理 |
1.2.3 聚集诱导发光化合物的种类及应用 |
1.3 荧光液晶的研究进展 |
1.3.1 共轭聚合物型荧光液晶 |
1.3.2 掺杂型荧光液晶 |
1.3.3 AIE型荧光液晶 |
1.4 课题的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2章 尾链数目对侧链型荧光液晶高分子相行为和荧光性能影响的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部分 |
2.2.2 仪器和测试条件 |
2.2.3 单体的合成 |
2.2.4 聚合物的制备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单体及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2.3.2 聚合物的相结构和相行为研究 |
2.3.3 聚合物的荧光性能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3章 尾链长度对Hemiphasmidic侧链型荧光液晶高分子相行为和荧光性能影响的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部分 |
3.2.2 仪器和测试条件 |
3.2.3 单体的合成 |
3.2.4 聚合物的制备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单体及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3.3.2 聚合物的相结构和相行为研究 |
3.3.3 聚合物的荧光性能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4章 柔性间隔基长度对Hemiphasmidic侧链型荧光液晶高分子相行为和荧光性能影响的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部分 |
4.2.2 仪器和测试条件 |
4.2.3 单体的合成 |
4.2.4 聚合物的制备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单体及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4.3.2 聚合物的相结构和相行为研究 |
4.3.3 聚合物的荧光性能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5章 刚性核对Hemiphasmidic侧链型荧光液晶高分子相行为和荧光性能影响的研究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试剂部分 |
5.2.2 仪器和测试条件 |
5.2.3 单体的合成 |
5.2.4 聚合物的制备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单体及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5.3.2 聚合物的相结构和相行为研究 |
5.3.3 聚合物的荧光性能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6章 含氰基取代二苯乙烯的hemiphasmidic侧链型荧光液晶弹性体的光响应行为的研究 |
6.1 前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试剂部分 |
6.2.2 仪器和测试条件 |
6.2.3 单体及多重氢键交联剂的合成 |
6.2.4 新型hemiphasmidic侧链型液晶弹性体(LCEs-HE)的合成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单体及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6.3.2 聚合物的相结构和相行为研究 |
6.3.3 液晶弹性体LCEs-HE的荧光性能研究 |
6.3.4 液晶弹性体LCEs-HE光响应行为的研究 |
6.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总结与展望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录A 药品试剂、纯度及出产地 |
附录B 仪器及其测试条件和方法 |
(10)高对比低压驱动黑白显示胆甾相材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液晶的概述 |
1.2.1 液晶的发现 |
1.2.2 液晶分子的类型 |
1.2.3 液晶的分类 |
1.2.4 液晶物理特性 |
1.3 胆甾相双稳态液晶 |
1.3.1 胆甾相液晶的织构[8,9]及分子排列特点 |
1.3.2 胆甾相液晶的光学性能 |
1.4 胆甾相液晶的研究现状 |
1.5 本课题的提出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胆甾相双稳态液晶测试盒的制备 |
2.1 工艺流程 |
2.2 ITO玻璃的清洗 |
2.3 取向膜(PI)的涂布 |
2.3.1 取向层材料的选择 |
2.3.2 PI涂布方法[29-31] |
2.4 取向层取向方法 |
2.4.1 摩擦取向工艺介绍 |
2.4.2 摩擦取向法 |
2.4.3 非摩擦取向技术 |
2.5 框胶印刷 |
2.6 衬垫材料(spacer)撒布 |
2.6.1 衬垫材料(spacer)撒布工艺 |
2.6.2 spacer撒布工艺问题探讨 |
2.7 对位固化 |
2.8 液晶灌注及封口工艺 |
2.9 底色涂层 |
2.10 试验制备的样屏 |
2.11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器件设计对器件光电特性的影响研究 |
3.1 实验设计 |
3.2 实验部分 |
3.2.1 “白底黑字”胆甾相双稳态显示器件的设计与制备 |
3.2.2 不同盒厚胆甾相显示器件设计与制备 |
3.2.3 不同表面处理的器件设计与制备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白底黑字”实现效果与机理分析 |
3.3.2 器件盒厚对刷新电压及对比度的影响与分析 |
3.3.3 PI和摩擦工艺对器件对比度及稳定性的影响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材料特性对器件显示特性的影响研究 |
4.1 实验设计 |
4.2 实验部分 |
4.2.1 反射红外及紫外区胆甾相材料的设计与制备 |
4.2.2 不同折射率胆甾相材料的设计与制备 |
4.2.3 不同介电胆甾相材料的设计与制备 |
4.2.4 不同结构液晶单体材料的设计与制备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反射红外区及紫外区材料对器件对比度及刷新电压的影响及分析 |
4.3.2 液晶折射率对器件对比度的影响与分析 |
4.3.3 液晶介电对器件刷新电压的影响与分析 |
4.3.4 液晶单体结构对液晶折射率及介电的影响与分析 |
4.3.5 最新胆甾相液晶材料(大介电,大折射率)研究成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内容总结 |
5.2 论文创新点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单体光交联制备液晶垂直取向膜(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柔性基底的聚合物稳定向列相液晶智能玻璃及其特性研究[D]. 张洋.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2]光致液晶取向材料研究进展[J]. 张翠红,王华森,李铭新. 精细与专用化学品, 2020(11)
- [3]聚合物稳定液晶的制备及其电光性能研究[D]. 张家维.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大偏转角液晶偏振光栅的研究[D]. 赵志伟.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2020(08)
- [5]半脂环结构聚酰亚胺的制备及其液晶分子取向特性研究[D]. 毕洪生.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6]基于DMD多重曝光系统的液晶光学相位调制器件的研究[D]. 付文兴. 湖南大学, 2020(07)
- [7]环氧聚合物/液晶复合材料光学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沈文波. 北京科技大学, 2019(07)
- [8]几何位相液晶光学元件研究[D]. 段薇. 南京大学, 2019(01)
- [9]新型Hemiphasmidic侧链型荧光液晶高分子的设计合成及性能的研究[D]. 杨明. 湘潭大学, 2019(12)
- [10]高对比低压驱动黑白显示胆甾相材料研究[D]. 李鹏飞. 东南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