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试点建设四个生态省(论文文献综述)
符正平,麦景琦[1](2021)在《生态省试点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基于生态足迹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的重要体现。为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生态省试点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探索经验进行总结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人均生态足迹为指标测度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以2004—2017年29个省级行政区为样本,运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了生态省试点对省域人均生态足迹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生态省试点有效遏制了人均生态足迹的增长,并且生态省试点省份环境立法完善是抑制人均生态足迹增长的重要机制;生态省试点主要通过提高省域"清洁产业比重"的结构效应促使人均生态足迹下降,而技术效应并未对生态足迹产生显着影响。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对生态省试点的效果和经验进行总结并提出政策启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方向提供了经验证据支撑。
郭占恒[2](2020)在《“两山”理念的科学内涵与生动实践——纪念习近平“两山”理念提出实施15周年》文中提出2005年8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安吉余村考察时,首次提出"两山"理念。2020年3月,在"两山"理念提出实施15周年前夕,习近平同志再一次来到安吉余村考察,了解该村多年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动绿色发展发生的巨大变化。通过深入研究概括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关于"两山"理念的重要论述和科学内涵,可推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生态文明思想与"两山"理念,在思想上一脉相承,精神上完全契合,充分证明浙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萌发地。同时,全面回顾总结15年来浙江坚定践行"两山"理念的生动实践,也展现了共建"诗画浙江"大花园、续写"美丽浙江"新篇章的目标任务。
彭蕾[3](2020)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十八大以来,新时代的生态文明建设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科学分析了生态环境面临的严重挑战,提出了若干新理念和新路径,做了大量的实践工作,形成了对如何建设美丽中国的科学回答。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具有鲜明的创新性、论断的科学性、指导的全局性和实践的有效性,在治国理政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于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进程、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局面、促进生态文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以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线,以探讨生态文明的理论与实践为重点,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又好又快发展为目的,在吸收和借鉴国内外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历史研究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以及多学科交叉法,按照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从哪里来-是什么-为什么行-如何深入发展”的研究思路,深入解读了其思想的相关理论、哲学意蕴、形成过程、核心内涵、具体实践、发展路径和时代贡献等内容,力求通过对其思想的系统研究,整体把握思想精髓、全面认识理论创新、系统掌握实践路径、科学理解当代价值,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大阔步的发展。论文主要包含以下七个方面:第一章,绪论。主要论述本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分析国内外的研究状况,介绍本文的研究方法、思路和创新点。第二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概念界定和哲学依据。主要对其思想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从唯物论、辩证法和价值观的角度出发,对其进行哲学阐释。第三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历史生成。主要通过探讨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党的历代领导人的生态思想,分析其思想的理论渊源和思想基础,并对其思想的萌芽探索期、形成完善期和成熟升华期等三个发展阶段进行历史分析,解答其思想“从哪里来”的问题。第四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内涵。主要对其思想的核心理论进行系统考察,通过逻辑主体、逻辑主线和逻辑主旨把握其思想的理论逻辑;从发展转型、系统治理、人民立场和共享共建目标等方面来分析其思想的主要观点;从多种角度探讨其思想的思维方法。通过逻辑、观点、方法的全面分析,解答其思想“是什么”的问题。第五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探析。主要通过分析我国生态建设中的先进典型,总结实践成就,提炼实践经验,解答其思想“为什么行”的问题。第六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发展进路。主要以问题为导向,分析了生态文明在实践中面临的新挑战,结合多方面的生态体系建设,提出生态层面的推进路径;从物质奠基、政治引领、文化护航、社会合力等视角,提出总体布局层面的保障路径,解答其思想“怎么深入发展”的问题。第七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时代贡献。主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出发,通过战略性、创新性、人民性和全球性等时代特性,探讨其思想的价值和贡献。论文的创新之处首先表现在遵循理论和实践的双重逻辑,以实践样本为个体研究目标,分析实践成效,增强了理论研究的说服力,克服了以往研究侧重于理论探讨的局限性;其次论文突出整体性,力求克服碎片式的研读方式,通过系统研究和全面探讨,全景式地展现其思想的科学全貌;三是尝试丰富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哲学建构,论文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逻辑起点,通过唯物论、辩证法和价值观进行阐释,在此基础上对其践行情况进行现实反思,力求以理性哲理提升研究质量,更好的认识和掌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现实内涵和历史贡献。
任嘉敏[4](2020)在《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评价及优化提升对策研究》文中指出长期以来,可持续发展一直是地理学界所关注的重要研究内容。绿色发展作为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延续,相关研究也从理论以及方法论层面为探讨区域可持续发展尤其是人地系统耦合机理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绿色发展的根本指向即实现经济、社会、环境三大系统的共生发展。适时、客观的针对典型区域开展绿色发展相关研究,不仅能够深刻认知典型区域绿色发展核心特征、时空演变规律,也能为缓解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间矛盾,寻求绿色发展语境下的优化提升路径提供参考,理论及现实意义较强。老工业基地是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中形成的特殊地域类型,发展与演化规律独特。现阶段,老工业基地正面临着一系列经济、社会、环境问题,其复杂性、艰巨性也远超其它地区,老工业基地可持续发展也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东北地区是我国最大、最典型的老工业基地,拥有一批重要的基础性及战略性产业,关乎国家经济命脉。计划经济体制下,东北三省走上了以重化工业为主导的发展路径,产业结构畸形化严重,为后来区域人地关系矛盾的爆发埋下伏笔。长期依赖自然资源的经济发展方式使得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环境约束趋紧,亟需确立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以引导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绿色发展思想则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指引了前进的方向。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抓住现有发展机遇,缓解人地矛盾,提升区域绿色竞争力,实现经济振兴,是东北老工业基地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课题。在此背景下,本文以东北老工业基地为研究区,基于绿色发展及相关理论,遵循地理学“过程—格局—机制”经典分析方法,从理论以及实证两个层面展开相关研究。在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发展历程深入分析基础上,综合利用综合指数法、数据包络分析法等方法,从绿色发展水平及绿色发展效率两个角度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进行评价并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揭示绿色发展演化的驱动机制,最后提出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优化提升的对策及建议。全文内容分为四个部分,共七章,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部分是绿色发展研究的理论基础部分,包括论文的第一章与第二章。该部分主要从两方面进行展开,首先从时代背景出发,论述东北老工业基地实现绿色发展的目的及意义。论文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以及CNKI数据库从地理学视角梳理国内外相关理论及研究进展,也阅读了相关书籍和刊物等。研究进展主要包括绿色发展影响因素、绿色发展测度方法、绿色发展时空演变、绿色发展与产业转型、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及绿色发展制度6个方面。论文在对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绿色发展水平、绿色发展效率等相关概念辨析基础上,结合人地关系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物质代谢理论、环境库兹涅茨理论、路径依赖理论,提出了包含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的核心特征、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与物质代谢、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评价、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机制分析、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优化提升等内容的理论分析框架。第二部分即论文的第三章。一是,论文对建国后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发展理念演进脉络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并对各阶段区域发展特点进行概括。二是,分析不同阶段区域发展理念下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演变情况。三是,借助物质流分析方法(MFA)对振兴战略实施以来东北老工业基地物质代谢进行定量测度分析。为后续开展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评价、演化机制及优化提升对策提供依据。第三部分即论文的第四章、第五章。第四章从绿色发展水平和绿色发展效率的不同视角出发,刻画振兴以来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的时空格局演化特征。一方面在老工业基地核心特征基础上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计算得到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水平得分。另一方面,在绿色发展效率内涵基础上,借助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分析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静态及动态效率。第五章则在前一章绿色发展水平与绿色发展效率评价的基础上,从定量及定性两个角度分析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演化的驱动机制。第四部分为论文的对策建议及结论,即本文的第六章、第七章。在前文分析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的基础上,运用神经网络分析法及R/S分析法对未来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水平及差异演变做出预测,并提出优化提升的对策建议。最后,对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进行总结和归纳,指出研究仍存在的不足之处及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本文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通过老工业基地传统发展模式与绿色发展模式的对比,不难发现,老工业基地从发展动力到发展目标方面均将发生较为明显的变化。资源高效、产业绿色、高质增长、治理有效、绿色宜居构成了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的核心特征。在自然资本日益稀缺背景下,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与物质代谢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区域内部物质代谢情况可以作为判断现阶段老工业基地人地关系的重要表征。此外,从水平及效率视角构建绿色发展判别模型能够较好的涵盖绿色发展系统属性以及系统运行两个方面,评价结果更为客观。根据各类影响因子作用方式及程度的不同,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演化机制可以概括为内生动力、外部推动以及引导调控三方面。三方面影响因子通过要素间不同比例组合也形成了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的不同路径。2、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发展理念的形成与演变是建立在对特定时间背景下区域发展方式的不断反思和总结基础上。建国后,区域发展理念依次经历了经济建设为主及环保意识薄弱、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理念兴起、生态省建设及循环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绿色发展四个阶段,对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的认识也是一个由浅到深、层层深入的过程。在此背景下,产业结构调整也一直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发展的主旋律,逐渐摆脱了以牺牲环境和资源消耗为代价的生产方式。物质流分析结果表明,现阶段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对物质依赖程度较高,生物质和化石燃料是直接物质投入(DMI)的主要组成部分,而生产过程排放(DPO)主要由固体废弃物组成。DMI正处于环境影响总量下降阶段,但具有较为明显的波动性,而DPO处于由排放强度高峰向人均排放强度高峰过渡阶段。经济规模效应推动了 DMI、DPO增长,人口效应对二者增长先正向拉动后负向拉动,技术进步效应的提升抑制了两者增长,而清洁生产效应并未很好抑制DPO增长。3、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发现2006—2017年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水平得分呈波动上升态势,但增长速度较为缓慢,产业转型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水平的主要支撑。空间上,绿色发展水平及各准则层空间分异特征显着,以四大城市为核心的绿色空间格局愈发明显。马尔可夫链法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地市实现绿色发展等级的跨越式发展存在较大难度。绿色发展水平差异呈缩小态势,省域内差异以及非资源型城市内差异是造成绿色发展水平差异的主要原因。分别利用SBM-Undesirable模型以及Malmquist-Luenberger模型从静态及动态两个维度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效率进行测算。绿色发展静态效率结果表明,2006—2017年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效率相对较低,且最优地市数量有所下降。东北老工业基地内部绿色发展效率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性,高效率类型地市数量有所下降,空间上以四大城市为核心的高绿色发展效率聚集区愈发明显。绿色发展动态效率结果表明,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指数(TFPC)自2014年后保持正向增长,技术进步及资源配置能力提高是TFPC的主要推动力,大部分地市TFPC均表现出正向增长的趋势。东北老工业基地TFPC分布与静态效率分布有所不同,空间上位于辽宁省的各地市TFPC增长速度较快。综合来看,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时空格局具有如下特点:四大城市处于绿色发展核心地位,空间上“集群”状分布较为明显,衰退型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较为滞后。4、采用障碍度模型及Tobit回归模型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演化的影响因子进行识别。障碍度分析表明,环境保护支出占GDP 比重、人均GDP、科学技术支出占GDP 比重、政府财政自给率、产业结构高级化是影响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水平提升的主要障碍因子。Tobit回归结果显示经济发展、科技发展显着促进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效率的提升,而产业结构、政府调控以及命令型环境规制显着抑制了绿色发展效率增长。在此基础上,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演化的驱动机制进行梳理。内生动力因素包括区位条件、资源禀赋、路径依赖效应;外部推动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水平提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科技进步三方面;引导调控机制则分为宏观政策促进以及环境规制两方面。5、神经网络预测结果显示,2018—2023年间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水平将呈波动上升态势。可以预见,“十四五”末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水平将较“十三五”时期有较为明显的提升。R/S分析表明,2018年后的未来12年内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水平差异演变趋势将与现在具有同样的演变趋势,绿色发展水平差异将会逐渐缩小。针对以上研究结论,最后从产业绿色转型与优化布局、培育内生增长动力、提升资源环境的持续支撑能力、制度优化与政策设计四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卓祖航,李立敏,胡献政,何燊,陈锦泉[5](2018)在《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历程与启示》文中研究表明十多年来,福建省持之以恒地实施生态省战略,在生态文明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做出了一系列先行先试的有益探索,取得了显着的成绩。2014年和2016年,福建省分别被国家确立为首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和生态文明试验区,标志着福建省进入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创新阶段、福建省的区域生态实践上升为国家战略。本文回顾梳理了福建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与探索,系统总结了具体的做法与取得的成就,在此基础上,归纳提炼出有益的经验与启示,将有助于为各地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
田时中[6](2017)在《中国生态省建设水平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依据国家环境保护部2008年修订的生态省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法、熵值法计算评价指标的权数及相应数值的"标准量化值",通过权数与指标量化值构建综合评价指数模型,对我国16个生态试点省2013年生态省建设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我国生态省建设存在地区差异,表现为东部地区生态建设优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优于西部地区;2)东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系统建设优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经济和社会系统建设优于西部地区;3)西部地区生态系统建设优于中、东部,东部地区生态建设稍好于中部地区,但差别不大;4)中部地区环境系统建设优于东部和西部,西部要优于东部。因此,建议东部地区进一步提高环保产业比重和环保投资占GDP的比重,降低地下水超采率和基尼系数,促进生态省各子系统的协调发展。中部地区需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西部地区以保护脆弱生态环境为目标,进一步提高环境污染的治理能力。
李丽莉,肖洪浪,邹松兵,任娟,张涛[7](2015)在《甘肃建设生态省的SWOT分析》文中指出对省域单元生态建设的实证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应用需求,基于甘肃省情和国家针对甘肃在全国的重要生态屏障功能定位,围绕甘肃为何建设、怎样建设生态省的核心问题,运用战略研究应用较为广泛的SWOT分析法,并借助德尔菲法对14个定性选取因素进行定量化赋值,将定量分析结果与坐标法相结合,计算得出战略方位角θ=1.3542(≈77.59°)、战略强度系数ρ=0.52>0.5.依据战略方位角θ位于第一象限(π/4,π/2)的机会型战略区域内,得出外部机遇是甘肃生态省建设的主导性因素,应采取机会型战略,选择机遇-优势和机遇-劣势战略内容,一方面借助外部机遇强化生态省建设的优势条件;另一方面借助外部机遇弱化生态省建设的内部劣势条件.依据战略强度系数ρ>0.5,甘肃生态省建设选择机会型战略的基础上,采取积极的开拓型战略措施.最后,依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王洋舰[8](2014)在《“十二五”期间福建提升生态省建设的模式创新研究》文中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实在的,建设好生态文明充满艰巨性。生态区域建设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整体性过程中的有机组成部分,生态省建设又是生态区域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生态省建设思想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提出至今已有三十年时间,当前全国范围有过半的省份和直辖市被列为生态省建设试点省份。而福建生态省建设战略被国家环保总局正式批准也过去了十一年时间。在福建生态省建设历程中,虽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政府层面也积极从制度和立法寻求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各种手段,并在经济增长上努力寻求引进绿色经济发展模式,力图打造一个绿色的海峡西岸经济区,但今天的资源环境保护压力依然十分巨大,距离预期生态建设目标也有相当的差距。就我国沿海各省的经济发展水平而言,福建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十二五”期间,福建将面临史上一个重要的发展机遇,把握机遇加快推动全省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全省人民共同的愿景,但生态建设水平的提升也同样处于关键时期。如何将经济增长、社会建设和环境保护三者有机结合将是考验政府执政水平的一个重要课题。生态省建设战略的落实需要对经济增长目标进行理性的限制和确定,而旧有发展模式的创新也是提升生态省建设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也正是由于过去十多年生态省建设成效的不够显着需要我们在未来一段时间能够有更积极的发展模式创新,来缓和资源环境的承载压力。“十二五”期间,我们要积极探索将资源环境保护放在发展首位,以绿色经济比重和生态社会建设水平的有效提升为努力目标,并在全省范围内广泛树立生态观念,推动全省生态文化的普及,使福建生态省建设取得应有的成效并获得更扎实持久的动力。
缪细英[9](2012)在《福建生态省建设绩效评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生态省建设是新形势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一种有效载体。由于生态省建设时间比较晚,有关生态省的理念、方法和评价体制还不成熟,需要不断创新完善。而且生态省建设涉及范围广,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对生态省建设绩效进行客观、科学评价,有针对性的提出对策建议,才能确保生态省建设顺利进行。本论文从上述理念出发,在围绕福建生态省建设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首先对福建生态省建设阶段性成效进行分析和总结。论文对福建生态省建设规划中提出的总体目标中的“六大体系”完成情况进行分析总结,通过主要指标完成情况与福建生态省建设标准及国家生态省建设标准进行比较分析,通过福建与浙江、广东两个省份的第二阶段生态省建设成效进行对比和评价。然后对福建生态省建设的区域差异进行分析和评估。论文从自然生态发展系统、生态文明经济发展系统、生态文明社会支持系统、生态文明体制与管理系统四个方面入手,选取51项评价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福建省9个设区市的生态省建设进行横向的对比分析,深入分析评价各设区市的4个子系统具体建设情况。最后,依据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从培养生态文明观,并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发展生态生产力的发展,建立生态文明经济体系;确立生态文明消费观及其模式;恢复与建设生态系统,治理与保护环境;确立和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机制五个方面提出福建生态省建设的对策建议。
雷毅[10](2011)在《生态文明视域下生态四川建设研究》文中指出人类文明总是在与自然、人类社会的斗争中辩证地发展,任何一个文明的兴衰交替都有其历史的必然性。随着全球生态危机威胁的不断扩大,现代工业文明弊端日益显露,一种新的文明——生态文明,正在成为上升中的人类新文明。生态文明是实现人及其社会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文明。四川作为社会主义中国的一个省级行政区域,正面临着发展追赶和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双重任务,要真正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必须迈出传统的工业化道路,走生态文明指导下的生态省建设之路。在生态文明视域下,把生态文明理论与生态省建设的具体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加以研究,为四川生态省建设提供行之有效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路径是很有意义的,具有学术的前瞻性、理论的启示性和现实的指导性。本文通过对生态文明和生态省历史背景和发展历程的深刻认识,以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为指导,借鉴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中的生态思想的合理成分,科学界定了生态文明和生态省的内涵;以四川为研究对象,通过生态四川建设的现有指标分析、全国14个生态试点省建设情况的比较分析、生态四川建设的原因分析,研究生态四川建设的总体情况,客观指出了生态四川建设中存在的经济发展明显滞后、生态环境保护投入不足、社会发展水平较低等问题,人口与资源、开发与保护、区域性贫困与生态保护、传统经济增长方式与可持续发展等客观制约因素和主客二分的世界观、个人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形而上学的发展观、狭隘的政绩观等主观制约因素。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提出了生态文明视域下生态省建设的言语权理念,依此对四川生态省建设现有指标体系作了修正,并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条路径提出了具体对策,希望能够对四川生态省建设有所帮助。
二、中国试点建设四个生态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试点建设四个生态省(论文提纲范文)
(1)生态省试点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基于生态足迹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文献综述 |
(一)环境规制政策对环境的影响 |
(二)衡量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态足迹方法 |
(三)环境政策评估的相关文献 |
(四)文献评述 |
三、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
(一)生态省试点进一步明确了环境资源的产权界定 |
(二)生态省试点推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技术升级 |
(三)生态省试点增强了地方政府环境治理目标的约束力 |
四、模型设计与变量数据 |
(一)变量说明、数据来源和描述性统计 |
(二)模型设定 |
五、实证分析 |
(一)基准模型回归分析 |
1. 基准回归结果 |
2. DID模型适用前提条件:平行趋势检验 |
3. 生态省试点省份环境治理政策工具的影响 |
(二)稳健性检验 |
1. 安慰剂检验 |
2. PSM-DID估计 |
3. 空间计量模型估计 |
4. 影响机制检验:基于结构效应与技术效应 |
六、结论及政策启示 |
(2)“两山”理念的科学内涵与生动实践——纪念习近平“两山”理念提出实施15周年(论文提纲范文)
一、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关于“两山”理念的重要论述和科学内涵 |
(一)“两山”理念的辩证发展观 |
(二)“两山”理念的生态系统观 |
(三)“两山”理念的敬畏自然观 |
(四)“两山”理念的民生福祉观 |
(五)“两山”理念的综合治理观 |
(六)“两山”理念的科学考核观 |
二、浙江坚定践行“两山”理念的生动实践 |
(一)持续深化生态省建设方略和政策举措 |
(二)持续开展“811”环境污染整治行动和循环经济“991行动计划” |
(三)持续推进“腾笼换鸟”,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
(四)持续深化生态省建设制度供给和完善考核体系 |
1.湖州率先探索绿色发展考核评价制度。 |
2.对丽水“不考核GDP和工业总产值”。 |
3.对全省26个欠发达县松绑GDP总量考核。 |
(五)持续开展全民生态行动,推动生态省建设共建共享 |
三、共建“诗画浙江”大花园,续写“美丽浙江”新篇章 |
(一)大花园建设的内涵、空间形态和阶段目标 |
(二)大花园建设的工作重点是抓好“五高” |
1.高质量建设“诗画浙江”。 |
2.高水平发展绿色产业。 |
3.高标准推进全域旅游。 |
4.高起点打造现代交通。 |
5.高品质创造美好生活。 |
(三)大花园建设的“十百千万”行动计划 |
结 语 |
(3)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创新点 |
本章小结 |
2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概念界定和哲学依据 |
2.1 概念界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相关概念 |
2.1.1 生态 |
2.1.2 文明 |
2.1.3 生态文明 |
2.1.4 生态文明思想 |
2.2 唯物论阐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本体之源 |
2.2.1 人与自然处在同一场域之中 |
2.2.2 人同万物是同一律的存在 |
2.2.3 人与自然要合其德与合其律 |
2.3 辩证法阐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规律遵循 |
2.3.1 用矛盾规律揭示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 |
2.3.2 用联系的观点把握自然与社会的双向互动 |
2.3.3 用发展的观点认识自然界的生成与消逝 |
2.4 价值观阐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根本取向 |
2.4.1 回应生态文明发展的现代诉求 |
2.4.2 体现生态文明发展的人本意蕴 |
2.4.3 呈现生态文明发展的整体旨归 |
本章小结 |
3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历史生成 |
3.1 理论渊源: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 |
3.1.1 关于人与自然统一的理论 |
3.1.2 关于人化自然的理论 |
3.1.3 关于生态危机的理论 |
3.2 思想基础: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生态思想 |
3.2.1 毛泽东的生态思想 |
3.2.2 邓小平的生态思想 |
3.2.3 江泽民的生态思想 |
3.2.4 胡锦涛的生态思想 |
3.3 形成历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
3.3.1 萌芽探索期 |
3.3.2 形成完善期 |
3.3.3 成熟升华期 |
本章小结 |
4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内涵 |
4.1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逻辑 |
4.1.1 逻辑主体:全面自由发展的生态人 |
4.1.2 逻辑主线:从解释世界到改造世界 |
4.1.3 逻辑主旨:消除自然、社会、人的异化状态 |
4.2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观点 |
4.2.1 发展转型:新型文明观与绿色发展观 |
4.2.2 系统治理:整体系统观与严密法治观 |
4.2.3 人民立场:普惠民生观与全民行动观 |
4.2.4 共享共建:和谐自然观与全球共赢观 |
4.3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思维方法 |
4.3.1 辩证扬弃的历史思维方法 |
4.3.2 全球共治的战略思维方法 |
4.3.3 协同治理的系统思维方法 |
4.3.4 严格保护的底线思维方法 |
本章小结 |
5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成果 |
5.1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样本 |
5.1.1 浙江安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
5.1.2 福建第一个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经验 |
5.1.3 河北三代塞罕坝人接力在荒漠沙地成功植树造林 |
5.1.4 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造就美丽乡村 |
5.2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成效 |
5.2.1 生态文明氛围日益浓厚 |
5.2.2 我国生态状况显着改善 |
5.2.3 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升 |
5.2.4 生态文明制度日趋完善 |
5.2.5 生态环境治理卓有成效 |
5.3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经验 |
5.3.1 坚持党对生态建设领导 |
5.3.2 重视生态实地调查研究 |
5.3.3 综合施策提升生态实效 |
5.3.4 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 |
本章小结 |
6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发展进路 |
6.1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挑战 |
6.1.1 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还存在着不平衡性 |
6.1.2 人民对优美环境的需要还不能得到充分满足 |
6.1.3 我国生态环境总体还比较脆弱 |
6.1.4 生态环境修复与监管仍待加强 |
6.2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推进路径 |
6.2.1 加强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建设 |
6.2.2 完善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生态目标责任建设 |
6.2.3 强化以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
6.2.4 加快以环境风险有效防控为重点的生态安全体系建设 |
6.3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保障措施 |
6.3.1 物质奠基:助推生态文明绿色转型 |
6.3.2 政治引领:凝聚生态文明发展共识 |
6.3.3 文化护航:强化生态文明行动自觉 |
6.3.4 社会合力:实现生态文明和谐发展 |
本章小结 |
7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时代贡献 |
7.1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时代特性 |
7.1.1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性 |
7.1.2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国家的创新性 |
7.1.3 满足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人民性 |
7.1.4 携手共建人类地球美好家园的全球性 |
7.2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价值 |
7.2.1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 |
7.2.2 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7.2.3 确立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航标 |
7.2.4 提供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法论指导 |
7.3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价值 |
7.3.1 引领美丽中国建设的行动指南 |
7.3.2 努力形成和推进绿色发展模式 |
7.3.3 指明打赢环境治理攻坚战路径 |
7.3.4 构建全球环境治理体系新范式 |
本章小结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4)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评价及优化提升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绿色发展影响因素 |
1.2.2 绿色发展测度方法 |
1.2.3 绿色发展时空演变 |
1.2.4 绿色发展与产业转型 |
1.2.5 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 |
1.2.6 绿色发展制度 |
1.2.7 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方案和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2 研究方案 |
1.3.3 创新点 |
第2章 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 |
2.1 概念界定与辨析 |
2.1.1 老工业基地 |
2.1.2 绿色发展 |
2.1.3 绿色发展水平与绿色发展效率 |
2.1.4 绿色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
2.1.5 绿色发展与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人地关系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物质代谢理论 |
2.2.4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 |
2.2.5 路径依赖理论 |
2.3 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分析框架及理论辨析 |
2.3.1 总体分析框架 |
2.3.2 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的核心特征 |
2.3.3 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与物质代谢 |
2.3.4 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评价思路 |
2.3.5 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机制分析逻辑思路 |
2.3.6 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优化提升 |
第3章 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发展历程 |
3.1 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发展理念演化的历史脉络 |
3.1.1 经济建设为主及环保意识薄弱阶段(1949—1977年) |
3.1.2 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理念兴起阶段(1978—1999年) |
3.1.3 生态省建设及循环经济发展阶段(2000—2011年) |
3.1.4 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绿色发展阶段(2012年—至今) |
3.2 不同阶段产业结构演变 |
3.2.1 重化工业快速发展阶段(1949—1977年) |
3.2.2 调整与改造阶段(1978—1999年) |
3.2.3 巩固升级阶段(2000—2011年) |
3.2.4 深度调整阶段(2012年—至今) |
3.3 东北老工业基地物质代谢变化分析 |
3.3.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3.3.2 东北老工业基地物质输入、输出变化分析 |
3.3.3 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演变 |
3.3.4 DMI和DPO减量化因素分解研究 |
3.4 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面临的挑战与优势分析 |
3.4.1 面临的挑战 |
3.4.2 绿色发展的优势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水平与效率评价 |
4.1 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测算模型 |
4.1.1 基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绿色发展水平测算模型 |
4.1.2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绿色发展效率测算模型 |
4.2 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水平评价 |
4.2.1 指标体系构建与内涵释义 |
4.2.2 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水平时序演化特征 |
4.2.3 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水平空间演化特征 |
4.2.4 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水平差异 |
4.3 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效率评价 |
4.3.1 指标选取与数据处理 |
4.3.2 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静态效率对比分析 |
4.3.3 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效率动态变化分析 |
4.4 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时空特征总结 |
4.4.1 四大城市绿色发展水平与效率较高且占主导地位 |
4.4.2 绿色发展空间格局“集群”分布特征较为明显 |
4.4.3 衰退型资源型城市滞后于其它地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演化的机制分析 |
5.1 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的影响因素及识别 |
5.1.1 影响因素分析 |
5.1.2 影响因子检测模型 |
5.1.3 影响因子判断 |
5.2 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演化的动力机制 |
5.2.1 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演化的内生动力机制 |
5.2.2 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演化的外部推动机制 |
5.2.3 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演化的引导调控机制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的优化提升对策 |
6.1 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演化的预测 |
6.1.1 基于神经网络的绿色发展水平预测 |
6.1.2 基于R/S分析的绿色发展水平差异演变趋势分析 |
6.2 区域绿色转型与优化布局 |
6.2.1 传统工业绿色发展 |
6.2.2 绿色新兴产业布局 |
6.3 培育内生增长动力 |
6.3.1 优化科技创新环境 |
6.3.2 提升绿色创新能力 |
6.3.3 建立绿色导向机制 |
6.4 提升资源环境的持续支撑能力 |
6.4.1 资源节约型社会构建 |
6.4.2 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 |
6.5 制度优化与政策设计 |
6.5.1 制定绿色发展路线图 |
6.5.2 差异化的绿色发展战略 |
6.5.3 创新绿色发展体制机制 |
6.5.4 健全绿色发展监测和评估体系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历程与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建设历程 |
二、重要进展 |
1. 观念转变。 |
2. 制度创新。 |
3. 产业转型。 |
4. 环境整治。 |
5. 文化建设。 |
6. 落实为要。 |
三、主要特征 |
1. 从模糊认知到自觉行动。 |
2. 从被动应对到主动作为。 |
3. 从分散探索到顶层设计。 |
4. 从政策推动到制度创新。 |
5. 从末端治理到过程治理。 |
四、核心启示 |
1.“天人合一”思想精髓的指导作用。 |
2.“以人为本”民生要义的核心作用。 |
3.“金山银山”科学论断的主导作用。 |
4.“生态协同”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 |
5.“命运共同体”整体利益的导向作用。 |
6.“生态文明”引领方向的航标作用。 |
7.“体制机制”系统建设的保障作用。 |
(6)中国生态省建设水平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研究方法 |
1.1 指标体系 |
1.2 数据来源 |
1.3 研究方法 |
1.3.1 指标值标准化 |
1.3.2 确定指标权重 |
1.3.3 计算综合评价指数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生态水平评价 |
2.1.1 生态省按地区分类 |
2.1.2 确定指标权重 |
2.1.3 评价结果 |
2.2 结果分析 |
2.2.1 整体评价结果分析 |
2.2.2 各子系统区域差异 |
3 结论与建议 |
3.1 研究结论 |
3.2 相关建议 |
(7)甘肃建设生态省的SWOT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研究方法设计 |
2SWOT 分析结果 |
2. 1影响因素的定性选取 |
2. 1. 1优势( S) |
( 1) 生态地位极为重要 |
( 2) 循环经济示范区支撑生态产业发展 |
( 3) 生态省建设已有明确指向 |
( 4) 生态建设的技术积累具有较大优势 |
2. 1. 2劣势( W ) |
( 1) 生态条件极为脆弱 |
( 2) 地方经济模式与生态建设目标存在冲突 |
( 3) 生态建设缺乏可操作性政策支持 |
( 4) 生态建设基本没有固定投入 |
2. 1. 3机遇( O ) |
( 1) 全国范围生态文明理念广泛推广 |
( 2) 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的外部支持 |
( 3) 全国范围的生态示范区建设的带动作用 |
2. 1. 4威胁( T ) |
( 1) 西北地区生态退化阻碍生态省建设进程 |
( 2) 地方财力有限,国家没有提出专项支持政策 |
( 3) 高耗能、高污染产业梯度转移恶化甘肃生态省建设条件 |
2. 2定量分析 |
2. 2. 1问卷设计与专家打分 |
2. 2. 2各因素影响力度计算 |
2. 2. 3构建战略四边形 |
2. 2. 4战略类型、强度的确定 |
( 1) 战略方位角 θ 的含义及计算 |
( 2) 战略强度系数 ρ 的含义及计算 |
2. 3战略定位与强度选择 |
3结论与讨论 |
3. 1战略选择 |
3. 2战略内容 |
3. 2. 1机会优势战略 |
3. 2. 2机会劣势战略 |
3. 3战略措施 |
3. 3. 1突出生态功能定位,争取国家支持 |
3. 3. 2尽快形成生态省建设的总体规划 |
3. 3. 3依托循环经济模式,发展“两型”产业 |
3. 3. 4谋划重大生态工程项目,争取国家政策资 金投入 |
(8)“十二五”期间福建提升生态省建设的模式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1. 选题背景 |
2. 理论意义 |
3. 实际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 国外研究现状 |
2. 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标、思路及创新点 |
1. 研究目标 |
2. 研究思路及方法 |
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创新点 |
第一章 福建生态省建设历程回顾 |
1.1 我国生态省建设的提出及实施 |
1.2 福建生态省建设的提出和历程 |
1.3 福建生态省建设的成就与问题 |
第二章 “十二五”期间福建生态省建设的新提升 |
2.1 “十二五”期间福建提升生态省建设的目标设定 |
2.1.1 进一步完善生态省建设的目标规划 |
2.1.2 突出总体目标下的协调发展 |
2.2 “十二五”期间福建生态省建设的基本诉求 |
2.2.1 创建更加科学合理的资源环境保护体系 |
2.2.2 切实缓解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 |
2.2.3 谋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 |
2.3 “十二五”期间福建生态省建设的全面展开 |
2.3.1 “十二五”期间福建生态省建设要有更加明确的方向 |
2.3.2 突破创新是“十二五”期间福建生态省建设的重点 |
2.3.3 “十二五”期间福建生态省建设的主要任务 |
第三章 “十二五”期间福建提升生态省建设水平的模式创新 |
3.1 福建生态省建设的模式创新 |
3.1.1 福建生态省建设:从要素创新到模式创新 |
3.1.2 福建生态省建设模式创新的合理途径 |
3.1.3 模式创新的主要内容 |
3.2 将资源保护和利用效率提升放在首要位置 |
3.2.1 提高森林资源利用率,维持森林生态系统 |
3.2.2 提高水土资源利用率,加强水土资源保护 |
3.2.3 提高海洋资源利用率,规范矿产资源管理 |
3.3 促进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 |
3.3.1 转向模式创新的生态经济建设 |
3.3.2 注重模式创新的生态社会发展 |
3.3.3 推动模式创新的生态文化建设 |
第四章 福建生态省建设模式创新的当代价值 |
4.1 对于福建省提升生态省建设水平的根本转变作用 |
4.1.1 激发公众的生态需要 |
4.1.2 让经济发展获得持久动力 |
4.2 对于中国其他省份生态省建设的借鉴价值 |
4.2.1 引进先进经验,发挥地缘合作优势 |
4.2.2 构建科学的生态发展评价机制 |
4.2.3 确立发展成果全民共享的主导原则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和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福建生态省建设绩效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绪论 |
1 选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2.1 国外生态城市、社区研究 |
2.2 国内生态省理论研究 |
2.3 福建生态省建设研究进展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内容 |
3.2 研究方法 |
3.3 技术路线 |
4 数据来源 |
第1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1.1 “生态省”建设的内涵和特征 |
1.1.1 “生态省”建设的内涵 |
1.1.2 “生态省”建设的基本特征 |
1.2 生态省建设的理论基础 |
1.2.1 马克思主义的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
1.2.2 区域理论 |
1.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2.4 生态文明、生态生产力与生态文明经济理论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2.2.1 行政区划 |
2.2.2 人口与受教育状况 |
2.2.3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 |
第3章 福建生态省建设的阶段性评估 |
3.1 福建省生态省建设规划概述 |
3.2 福建生态省建设总体成效 |
3.3 福建生态省建设阶段性成效评估 |
3.3.1 主要指标完成情况与福建生态省建设标准比较 |
3.3.2 主要指标完成情况与国家生态省建设标准比较 |
3.3.3 福建与浙江、广东东南沿海省份第二阶段生态省建设绩效对比 |
第4章 福建生态省建设的区域差异性评估 |
4.1 区域性差异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4.2 区域性差异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4.3 区域性差异评估指标的权重确定 |
4.4 区域性差异评估指标体系运行 |
4.5 区域性差异评估指标体系评估结果 |
第5章 福建生态省建设策略 |
5.1 培养生态文明观,并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
5.2 发展生态生产力,建立生态文明经济体系 |
5.3 确立生态文明消费观及其模式 |
5.4 恢复与建设生态系统,治理与保护环境 |
5.4.1 恢复与建设生态系统 |
5.4.2 治理与保护环境 |
5.5 确立和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机制 |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和研究局限 |
6.2.1 主要创新点 |
6.2.2 研究局限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生态文明视域下生态四川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生态四川建设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生态四川建设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关于生态文明的研究 |
1.2.2 关于生态省的研究 |
1.2.3 关于生态文明和生态省研究现状的评价 |
1.3 生态四川建设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2 生态四川建设的相关理论 |
2.1 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及内涵 |
2.1.1 走向生态文明 |
2.1.2 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 |
2.1.3 生态文明的内涵 |
2.2 生态省建设的理论基础及内涵 |
2.2.1 生态省的提出与发展 |
2.2.2 生态省建设的理论基础 |
2.2.3 生态省的内涵 |
3 生态四川省建设的现状分析 |
3.1 生态四川建设的现有指标分析 |
3.1.1 生态四川建设的总体情况 |
3.1.2 经济、生态环境、社会三个子系统的实现情况 |
3.2 全国14个试点省份生态省建设现状比较分析 |
3.2.1 四川经济发展明显滞后 |
3.2.2 四川生态环境保护投入不足 |
3.2.3 四川社会发展水平较低 |
3.3 制约生态四川建设的原因分析 |
3.3.1 客观制约因素 |
3.3.2 主观制约因素 |
4 生态四川建设的新理念及路径选择 |
4.1 生态四川建设的新理念——言语权理念 |
4.1.1 言语权理念释义 |
4.1.2 言语权理念的内涵 |
4.2 言语权理念下的生态四川建设指标体系修正 |
4.2.1 目标导向的修正思路 |
4.2.2 指标修正的原则 |
4.2.3 修正后的指标体系 |
4.3 言语权理念下生态四川建设的路径选择 |
4.3.1 生态四川建设的经济路径 |
4.3.2 生态四川建设的政治路径 |
4.3.3 生态四川建设的文化路径 |
4.3.4 生态四川建设的社会路径 |
4.3.5 生态四川建设的生态路径 |
结语 |
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中国试点建设四个生态省(论文参考文献)
- [1]生态省试点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基于生态足迹视角[J]. 符正平,麦景琦.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2)
- [2]“两山”理念的科学内涵与生动实践——纪念习近平“两山”理念提出实施15周年[J]. 郭占恒. 观察与思考, 2020(07)
- [3]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理论与实践研究[D]. 彭蕾.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4]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评价及优化提升对策研究[D]. 任嘉敏.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20(05)
- [5]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历程与启示[J]. 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卓祖航,李立敏,胡献政,何燊,陈锦泉. 发展研究, 2018(10)
- [6]中国生态省建设水平评价研究[J]. 田时中.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7(03)
- [7]甘肃建设生态省的SWOT分析[J]. 李丽莉,肖洪浪,邹松兵,任娟,张涛. 冰川冻土, 2015(01)
- [8]“十二五”期间福建提升生态省建设的模式创新研究[D]. 王洋舰. 福州大学, 2014(09)
- [9]福建生态省建设绩效评估研究[D]. 缪细英. 福建师范大学, 2012(02)
- [10]生态文明视域下生态四川建设研究[D]. 雷毅. 四川农业大学, 2011(05)
标签:生态文明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可持续发展目标论文;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论文; 中国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