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征收燃油税对武汉市农机化发展影响问题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李继嵬[1](2018)在《美国环境税研究》文中提出美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20世纪中期以前走了一条粗放型发展道路,忽视了环境容量因素,牺牲生态环境来获得经济发展,经历了先污染、后治理的过程。20世纪后期美国对通过开征环境税降低污染的排放,改善环境质量达成共识,试图用环境税实现环境污染外部性的内部化,坚持环保优先和专款专用的基本原则,开征大气污染税、破坏臭氧层化学品税、进口特定物质税、环境收入税和固体废物处理税等税种,联邦、州、地方政府根据各自实际情况确定征税对象、环境税率、纳税人等,出台多项环保优惠税收政策,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构建起了完善的环境税收体系。通过开征环境税,利用税收杠杆调节环境污染行为是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我国环境税立法起步较晚,2016年12月出台《环境保护税法》,2018年1月我国正式开征独立型环境税。因此,分析美国环境税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探讨环境税结构、环境税实施的效果、经验等对我国环境税的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的绪论部分交代了研究的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的方法、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等。同时围绕着环境税的产生和发展、环境税的双重红利和环境税的经济效应等命题进行了相关研究综述。论文以外部性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公共产品理论、环境税的双重红利理论等相关理论作为支撑,对经济发展与环境税的关系、环境库茨涅茨曲线、税收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环境税的概念、类型、特征和环境税的作用进行一般分析。在这个基础上首先考察了美国环境税发展的发轫阶段、起步阶段、成长阶段和成熟阶段等四个发展阶段。其次,分析了美国环境税的体系架构,包括美国环境税体系构建的基本目标、基本原则和税种的构成等。第三,研究了美国开征环境税的生态效应、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包括降低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减少臭氧层化学品的使用量等的生态效应;产业结构优化效应、福利效应、经济增长效应,促进资源循环利用、高污染产业的国际转移和贸易结构改善、扩大清洁能源出口等经济效应;为公路建设提供资金支持、促进公众低碳出行等社会效应。第四,总结美国环境税发展的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分析了中国出台独立型环境税的现实基础、必然性、中国环境税的构成以及完善和发展中国环境税的对策建议。
秦祖伟[2](2017)在《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城市交通立法研究》文中指出人类社会正步入生态文明建设时期,生态文明产生于人类对工业文明导致的全球生态危机的检讨和应对。作为人类文明迄今最为高级的一种形态,生态文明具有更为丰富的内涵和复杂的特征。城市交通具有丰富内涵和特征,城市发展与城市交通之间关系密切。在保障城市交通良性发展进程中,立法发挥着重要和基础性的作用。城市交通面临的生态问题突出,生态交通以及城市交通立法生态化,是人类在历史进程中反思生态危机的结果。生态文明是城市交通立法的指导思想和价值目标,城市交通立法生态化是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我国古代的道路交通法规,历史悠久,但发展较为缓慢。一些观念对形成良好的交通秩序有一定正面作用,人们已经认识到遵循自然规律的必要性。到了近代,随着汽车的进口,开始进入现代交通,迫使当局制定法规来对交通秩序和交通安全加以管理,但对资源环境等关注较少。新中国建立之后,交通立法进程大致经历了奠基、徘徊、曲折、发展完善四个阶段,取得了显着的成就。随着近年来全球生态危机的出现,面对城市交通所关涉的资源、环境和拥堵方面生态问题,城市交通立法理念还限于传统人类中心主义观(物本主义)的窠臼,交通制度设计上过于重视机动车方利益的维护,距生态文明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随着世界范围内的环境恶化和资源短缺形势越来越严峻,西方发达国家不仅产生了生态交通的理念和实践,而且有关生态交通的立法也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在生态交通的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运行通畅等方面,欧盟、美国、日本以及其他发达国家和地区,无论从法律起源,发展历程,还是法律体系的内容等方面,对中国城市交通法律体系建设均具有较多有益启示。城市交通立法的理念应当实现生态化,即在立法中将法律的价值取向由人与人的社会秩序扩展至人与自然的生态秩序。要求城市交通立法以“人与自然和谐”、“以人为本”、“权力制约”和“公平正义”为理念。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城市交通立法基本原则,无论是标准,还是特征,都缺乏研究。为了体现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城市交通立法理念和价值追求,我国城市交通立法基本原则应由“交通可持续发展”、“交通便捷”、“交通环境民主”、“共同责任”和“合法性”等五个原则共同构成。这些理念和原则,为城市交通具体制度的构建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方针。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城市交通立法模式选择,应该遵循从部门主导立法到问题导向立法、从地方各自立法到区域协作立法、从传统立法到生态立法的转变。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城市交通立法之法律体系,应该由国际条约、宪法、交通基本法、交通专门法、交通相关法有机统一进行建构。在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城市交通立法具体制度构建上,形成土地和能源节约的交通资源节约制度,噪声改进、机动车尾气排放完善、废旧机动车回收健全的交通环境友好制度,需求约束、供给保障、管理优化的城市交通运行通畅制度。上述制度体系,为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城市交通法治化提供制度基础和前提。
吉黎[3](2015)在《分税制与中国的城镇化 ——来自地方政府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截止到2011年我国的人口城镇化率已经突破50%,达到51.27%,统计上城镇人口首次多于农村人口。中国城镇化过程所涉及的经济总量和城市建设规模,可以称为是一项波澜壮阔的奇迹。美国着名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曾表示,中国的城镇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发展将是影响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两件大事。尽管我国的城镇化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城镇化进程远没有结束,城镇化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最为突出的就是土地城镇化速度远远快于人口城镇化速度,在2001年——2012年间城市建成区面积从2.4万平方公里增至4.6万平方公里,年均扩张速度达到了6.2%,而同期城镇人口数从4.8亿人增至7.1亿人,年均增长率只有3.6%。在人口城镇化中,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较低,2013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3.7%,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只有36%左右,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80%的平均水平,也低于人均收入与我国相近的发展中国家60%的平均水平。城镇化也呈现出区域不平衡的特点,城市规模分布不均,人口过度向一些大城市集中,交通拥堵、环境恶化“城市病”问题频出。反观欧美发达国家的城镇化过程,强势的市场环境是普遍存在的一个共同背景,那些城镇化的先发国家从工业革命开始便进入城镇化过程,实现了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的同步提升,是典型的市场主导型城镇化发展模式。但是由于我国户籍制度和土地公有制度的具体国情,决定了我国的城镇化模式是典型的以政府为主导的城镇化。政府行为对城镇化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政府行为的理解离不开财政分权理论。“市场维持型联邦主义”认为分权给予地方政府更多的经济激励和自由,地方政府能够从经济发展中获得好处,更加愿意去推动经济转型和经济改革,在以GDP为主的政绩考核机制下,分权激励调动了这些地区“为增长而竞争”。城镇化被地方政府视为可以长期拉动内需的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引擎,地方政府纷纷热衷于推动城镇化的发展。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适应了市场经济要求,实现了从“行政性分权”转为“经济性分权”的根本性变革,对以后中央与地方的政府间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分税制改革最主要的内容就是划分税种,中央从地方集中的收入不断增加,中央财政收入占总财政收入的比重得到了显着提高,1993年还仅为22%,到了2013年已经上升到46.6%。与此同时,绝大部分的财政支出责任仍然由地方政府承担,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出现严重的不匹配。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本文研究了分税制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与以往文献相比,本文主要做了如下工作:首先,纵向上回顾了中国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财政体制改革和城镇化发展的历程,第一个阶段是计划经济年代的城镇化与财政体制安排,第二个阶段是改革开放到1993年的城镇化恢复阶段与财政包干制,第三个阶段是1994年分税制改革与快速发展的城镇化。横向上对城镇化阶段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模式进行了国际比较,我们使用世界142个国家的面板数据,采用含二次项、三次项的多项式计量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城镇化与经济发展可以拟合为一条“S”曲线,在人均GDP达到12000美元之后,城镇化的拐点将会到来,经济增长对城镇化的推动作用减慢。其次,从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分析了土地城镇化速度快于人口城镇化速度的原因,并构建了相应的理论模型。我们从外部动力地方政府间的地区竞争、内部动力提高地方财政收入的需要、内部压力减少地方财政支出的动机三个方面对土地城镇化速度快于人口城镇化速度进行了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包含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的数理模型,经过推导以后得出结论,在现实情况中地方政府会提高人力资本获得户籍的门槛k k*,使得用于保障性财政支出的资金更少。与此同时,地方政府会扩大城市半径x x?,这样越来越多的土地资源可以支持经济发展,而且巨额的土地出让金收入使得地方政府的财政资金更加充裕。然后,从央地财政收入分配关系的视角分析土地城镇化速度快于人口城镇化速度的根源。本文选取了央地关系中财政收入分配的视角进行分析,首次从初次收入分配——分税、再次收入分配——转移支付这两个方面实证研究其对土地城镇化速度和人口城镇化速度的影响。分税制改革以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以划分税种的方式分配收入,中央财政收入的比重提高,中央政府财力增强。地方政府在痛失重要税源的情况下,为了满足地方的支出需要,开始积极寻求预算外收入,大量征用土地,储存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城市空间。本文使用地方政府一般预算内收入绝对值、占财政总收入比重、人均税收收入、税收结构、税收损失、财政自给率的滞后项,采用固定效应的计量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一般预算内收入绝对值、人均税收收入对土地和人口城镇化的脱节程度是负向影响;税收结构中增值税占比与营业税占比作用相反,前者为正向影响,后者为负向影响;税收损失和财政自给率对土地和人口城镇化的脱节程度都是正向影响。说明分税制以后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集权,直接导致了地方政府对土地城镇化的偏爱,使得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作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二次收入分配,在1994年实行分税制改革后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进行转移支付。最初为了维护地方政府的既得利益,转移支付主要以税收返还为主要形式。90年代末期对转移支付制度进行了大力度的调整以及完善,并开始真正发挥作用。财力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在转移支付总量中的比例逐渐增加,弥补了地方政府财政收支间的缺口,增加地方政府财力。针对我国地级市以上的城市样本,本文研究了转移支付占比、不同类型的转移支付对土地和人口城镇化脱节程度的影响,转移支付占比显着降低了脱节程度,并且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遏制了了土地城镇化的扩张速度,另一方面增加了人口城镇化速度。在不同类型的转移支付里,税收返还对脱节程度是正向影响,而财力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作用相反,是负向影响,说明财力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缓解了这种脱节现象。而在不同地区起主要作用的转移支付项目不同,东部地区税收返还的作用较强,中部地区依靠一般性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则对西部地区帮助最大。最后,本文探讨了地方政府规模与城市人口规模、城市空间规模之间的关系。我国城市体系的分布和城市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政府政策的影响,是以政府为主导的。伴随着分税制以后,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和转移支付力度的增加,政府规模也开始逐渐地膨胀。政府规模扩张对城市规模有正反两方面的影响,从正面讲政府规模越大,政府能够掌控的经济资源越多,可以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经济建设中来,发挥经济的集聚效应,引起城市规模的扩大。从反面讲政府财政支出规模的扩大会带来政府对经济干预过多,影响市场资源配置的基础功能,会对私人投资产生挤出效应,甚至会加重企业的税收负担,损害经济效率。政府规模扩大的正面影响相当于对城市发展的“向心力”作用,反面影响则造成了对城市规模的“离心力”作用,研究哪种作用占主导地位需要进行实证研究。使用我国地级市以上的城市面板数据,考察了地方政府规模对城市人口规模和城市空间规模的影响,发现政府规模与城市人口规模和城市空间规模都呈现显着的负相关关系,并进一步从地区差距上进行了解释。目前我国处于城镇化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牢牢把握城镇化蕴含的巨大机遇,准确研判城镇化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妥善应对城镇化面临的风险挑战。现行的公共财政体制适应了投资驱动型的经济,却无法很好地适应城镇化程度更高的中国。在城镇化过程中,需要调整政府间财政收支责任、加大以均衡为目的的转移支付力度和实现政府的公共财政职能,以真正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本文的研究对进一步进行财政体制改革,以使其更加有利于城镇化的推进和经济转型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蔡凌曦[4](2015)在《我国城市节能减排政策体系的评价研究》文中指出21世纪是人类充满着机遇与挑战的世纪,在人类文明高速发展的同时,能源危机、温室效应、自然灾害、污染剧增等自然环境问题成为了人类必需面临的严峻问题。我国经济的可持续性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节能减排成为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各城市也出台了许多节能减排政策,其最终效果的好坏会影响节能减排工作的整体推进。在这种背景下,本文希望通过对我国城市节能减排政策体系进行研究,为我国城市节能减排工作的推进提供有用的参考。本文研究了大量国内外有关节能减排评价的成果,在研究、分析、总结了现有的研究成果后,没有发现针对政策体系进行研究,从而展开评价的研究成果。本文根据公共政策的评价理论要求,对我国城市的节能减排政策进行了分类研究,明确了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的评价维度,建立了评价空间模型和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和人工神经网络最终实现了对我国城市节能减排政策体系进行评价的目标。在构建我国城市节能减排政策的分类体系时,本文采用了内容分析法对收集的政策进行类目要素的提炼,从中筛选出最符合城市节能减排政策的分类及识别标准,为后续的评价研究打下基础。由于政策效果存在着不同的着力方向,本文以大量学者在节能减排领域的研究成果为研究对象,提炼用于评价的维度,最终选择出用于本文研究的评价维度,从而构造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针对城市节能减排政策体系的评价空间模型。针对我国城市节能减排政策体系进行评价的思路要求,本文以国家十一五、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为指导,在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二个维度上设计了用于评价我国城市节能减排政策体系的评价指标,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随后,本文从实际需求出发,选择了模糊综合评价法和人工神经网络,来实现对我国城市节能减排政策进行分类评价和总体评价。通过设计评价空间模型,建立指标体系,选择评价方法之后,本文选择了成都和杭州作为样本城市,采用模糊综合评价,对其节能减排政策进行了分类评价,利用DPS软件,采用人工神经网络对分类评价的空间分布态势进行合成,得出样本城市节能减排政策体系的总体评价结果。并针对我国城市节能减排政策需兼顾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二个发展方向提出了科学的建议。
何倩[5](2013)在《我国居民房地产税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3年2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五项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措施,即“国五条”,这是自2010年1月的“国十一条”、4月的“国十条”、9月的“9.29新政”、2011年1月的“新国八条”以来,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第五次调控,引起诸多关注和探讨。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是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产业,其景气与否关系着诸多产业的兴衰。然而,一个运行良好、结构完善的房地产市场离不开一个能与市场相吻合、将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渗透于市场的、高效的、完备的房地产税收制度。目前,我国房地产税收制度中大部分税种并不能更好的适应房地产业发展的需要,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现行税制主要针对房地产交易环节征税,例如新颁布的“国五条”中对二手房买卖需交20%差额个税等政策,并没有完善房地产税制中关于保有环节税收的缺失。在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在条件具备时对不动产开征统一规范的物业税”(即本文中的房地产税),虽然一直未能得以实施,不过房地产税一直是理论界与实践部门讨论的热点。2011年,我国进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时期,在规划中明确提出:“要按照优化税制结构、公平税收负担、规范分配关系、完善税权配置的原则,研究推进房地产税改革,逐步健全地方税体系,赋予省级政府适当税政管理权限。”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也曾提到:“‘十二五’期间中国地方税体系要抓住机遇、尽快打造。将来其中一大支柱就是现在上海、重庆已经先行先试、在不动产保有环节征收的、被称之为房产税的不动产税或房地产税。”所以,不管是从对房地产业宏观调控的角度还是从完善地方税体系的角度,房地产税都将是“十二五”期间值得关注和讨论的焦点。从梳理和分析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房地产税经验来看,房地产税已经成为地方财政的主要来源,同时对规范房地产市场发展、对房价过快增长的抑制、调节社会收入分配差距以及完善地方税体系等方面的作用在许多国家的实践中已经得到了证明。因此,我国居民房地产税的设立迫在眉睫。本文是在认真查阅、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紧紧围绕房地产税的设立,对保有环节房地产征税可能涉及到和已经存在众多争议的主要问题,如对居民征税问题,对土地征税问题,居民是否具有负担能力问题、按评估价值征税问题以及居民的具体税负问题等进行详细的研究和分析,采取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根据我国国情,从客观实际出发,提出具体可行的改革思路。既符合财税体制设立的原则,又体现了税收对社会经济活动的调节作用,对居民房地产税的建立,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上都有一定意义。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分别对房地产税的理论、征收居民房地产税的必要性以及可行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阐述,最后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对征收居民房地产税的税收制度进行了设计。第一部分是导论。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介绍了房地产税的起源、相关概念,包括房地产、房地产税的广义和狭义理解,房地产税的理论依据、特征。着重对理论依据中受益论和新论进行了异同点的比较分析。考察了国内外关于房地产税的研究状况以及论文的研究目的、方法、写作框架以及创新和不足。强调了对房地产税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研究对象方面,明确了论文是对于我国居民征收房地产税所涉及到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第二部分是我国征收居民房地产税的必要性分析。从我国居民住房制度的变革入手,研究了我国住房形式的变化以及相对应的税收的变化,通过对历史沿革的回顾,从筹集地方财政收入、调节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优化房地产资源配置、促进地方政府提高公共服务能力以及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几个角度讨论了征收居民房地产税的必要性,最后分析了我目前的房地产相关税收所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三部分是征收居民房地产税的可行性分析。分别从经济、技术、社会、实施几个角度分析了征税的可行性,认为我国土地的国家和集体所有不是征收房地产税的障碍,在技术上可以效仿国外采用评估价值为计税依据来征收房地产税。同时,从社会公平角度考察了征税的可行性,分别对家庭收入与住房价值、居民住房产权形式与住房价值和家庭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相关性分析,从公平性方面提出了征税的建议,最后对征收居民房地产税的具体实施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在实施中会涉及到的对居民家庭造成的税收负担方面,对北京2011年中等收入家庭的收入以及对其拥有房地产的价值进行了分析,测算了30年每种税负所对应的房地产税税率,测算结果表明,针对北京中等收入家庭的标准住宅,如果以评估值的70%作为税基,2.5%-5%的税负范围内,转换后的税率范围是0.22%-0.43%,属于国际上大多数国家的转换税率范围之内。第四部分是对于征收居民房地产税的制度设计,分别对课税对象、纳税人、计税依据、税率、优惠政策和配套措施进行了详细的探讨,认为课税对象应该包括农村的房地产和居民的存量房地产,在进行税率设置的时候建议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在保证居民家庭生活水平和对房地产税正确认识的情况下逐渐调高税率;计税依据建议采用评估价值中的市场法计算房地产价值,并按照一定的住房面积和评估价值来计算对居民征税的减免;最后认为征收居民房地产税需要在完善财产登记制度、建立房地产价值评估体系以及调整相应税制的基本条件下进行。第四部分可以说是对前面的总结。论文可能的创新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站在理论的高度上研究了开征房地产税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对房产和地产征税的理论依据发展历程和现实问题分别进行讨论,并认为我们可以克服对土地所有权的顾虑,对房产和地产合并征收房地产税,这将有利于健全房地产相关税制。第二,通过对居民家庭收入与房地产价值,住房产权形式与家庭收入、房地产价值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讨论了征收居民房地产税的可行性,同时以北京为例对征收居民房地产税对家庭的负担影响进行了三十年的测算,并测算出一个符合征税原则又可以被居民接受的税率。第三,在深入研究和分析我国房地产税的变迁以及国外征收房地产税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具体国情设计房地产税制框架体系,为我国房地产税的开征提供了理论的基础和实践的指导,为相关政策制定部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当然,研究也存在很多不足和需要改进之处,主要表现在:第一,在实证检验方面,由于数据的有限,只能进行某个城市的某类收入家庭的税负的测算。第二,在房地产税制框架设计方面还比较笼统,其中的许多政策还有待检验,尚需不断的修改和完善。总之,征收房地产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而对于征收居民房地产税的研究,不仅对规范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调节收入分配差距有着重要意义,同时对我国地方财政税收体制的健全也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我国居民房地产税的建立以及征收起到一定的推动和参考作用。
陈莹[6](2013)在《推动城市交通节能的财税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交通运输业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极大带动作用下,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成绩。2009年,中国交通运输业完成旅客周转量达24834亿人公里;货物周转量则已超过美国,高达82610亿吨公里,稳居世界首位。而根据目前中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以及交通发展现状,预计未来20年,中国交通运输业仍将保持持续较快的增长速度。交通运输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中国带来了大量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代价。1980—2008年的近三十年间,中国交通运输业能源消费增长了6.9倍,从1980年的2902万吨标准煤增加至2008年的22917万吨标准煤。特别是在“十五”期间,伴随着国家对于五种交通运输方式全面支持的发展政策,交通领域的能源需求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飞速增长。而中国交通领域近8年来的能源消费总量则超过了改革开放20年的总和。城市交通作为全国交通网络体系重要的基本单元,在全国交通运输业大发展的趋势下近几年也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特别是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的推动作用下,小汽车在短短几年内便迅速进入普通居民家庭,由此使得城市居民出行的机动化水平不断提高,这在给城市交通带来巨大压力的同时,各种城市交通问题以及大气污染、环境破坏等严重后果也随之产生。目前,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阶段。在此过程中,居民消费逐步实现升级换代,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全国机动车保有量的大幅攀升,因此这一阶段实际上正是因交通运输需求快速增长引发交通运输能耗迅速攀升的阶段。而要在中国实现既定的经济、社会长期发展目标,以及相应的未来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当前全国交通运输能源消费大幅增长的趋势就成为必然、且难以扭转。由此可见,这样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趋势将对整个国家的能源供应和环境保护带来严峻的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通过对我国能源现状、交通发展历史和现况的全面概述,对财税政策机制、节能减排财税政策体系的深入分析,以及对交通节能减排相关技术标准和政策体系的国际比较,最终对未来实现城市交通领域的有效节能,提出具有可行性和指导性的政策建议,以丰富决策者们的决策参考。具体的研究方法是在查找总结各类统计年鉴中相关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对交通部有关工作人员的访谈,分别归纳整理出全国、北京市和武汉,近十年在经济发展、能源消耗总量、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运输业能耗情况,及节能相关财政支出、税收收入的数据资料。根据翔实的数据材料,充分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和工具,选取相关统计分析方式,对北京、武汉两个城市的具体实证分析,讨论在不同的经济状况、城市特征、地理环境、及资源禀赋条件下,以实现交通节能为目标的财税政策将会产生怎样的效果,又存在着哪些问题,并进一步指出未来需要做出政策调整的方向和途径。与单纯通过技术和管理途径实现节能的研究工作不同,对于城市交通领域的节能问题,本文认识到这是一项涉及国家未来经济发展战略、能源安全;政府今后实现交通运输发展的政策方式;城市格局与交通基础设施布局的规划设计;交通节能技术发展状况,以及城市交通运营管理水平的复杂系统工程问题。而本文选择以国家财税政策为切入点,深入分析燃油税、公共交通票价补贴、财政节能减排专项资金的应用,以及政府对新能源车辆的税收优惠等等不同财税政策对城市交通节能的影响及产生的真实政策效果,研究城市交通系统的节能问题。基于这一思路,本文总体上共分为八章。绪论部分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背景进行详细的总结概括。研究综述部分在广泛阅读国内外大量中英文文献的基础上,对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国际文献进行详细的分类整理和总结归纳,以此为本文的分析研究打下坚实的文献基础。同时给出论文基本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点明文章的创新与不足之处。在基本理论方面,按照交通、交通节能、交通节能财税政策的逻辑顺序,具体深入地分析了本文的理论基础。在系统分析国外多年相关领域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交通节能的政策环境及文献中所涉及的各类政策工具进行介绍和概述。同时,给出了国外文献中最基础也是最典型的一个理论分析模型,作为分析研究我国交通节能政策的一个理论模型基础。由中国城市交通发展的现状入手,对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收支状况、节能减排财税政策及交通能耗水平等方面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最终总结归纳出中国在交通节能方面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分析了中国城市交通节能的现行政策。将整个政策体系按照实施对象的不同,划分为四个部分,依次为针对车辆、道路、燃料和其他交通节能政策。对北京,武汉两个城市的经济发展、环境状况和交通发展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对交通节能领域大量国外文献的阅读整理,分类概述几个典型国家的交通节能财税政策,具体归纳为车辆税费、新车激励计划、道路收费、停车收费、燃油税费及专门车队激励政策七个方面,总结出对我国的经验和启示。最后在前面章节的分析基础之上,针对我国城市交通节能方面存在的问题,给出相应的财税政策建议。基于以上的系统分析,本文的结论是:中国城市交通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剧的大趋势下,在未来必将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而基于发达国家多年的交通发展经验,财税政策是实现交通节能非常有效的途径之一,且在城市交通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况下,有所作为比坐以待毙在未来可能承担更小的成本。
邹利林[7](2013)在《城市住宅地价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武汉市为例》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从1978年的17.92%提高到2011年的51.27%,城市建成区面积由7438.0km2扩张到43603.2km2。在城镇化快速推进过程中,城市以其相对优越的地理区位条件、明确的行业分工协作、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和高效的行政服务能力等吸引周边人口向中心集聚,城市人口超越农村人口由1.72亿增加到6.91亿。人口的大量汇集需要在有限的城市土地空间上解决居住问题,于是住宅用地的价格与分布逐渐成为塑造城市时空格局的重要参量,并在时间维、二维地理空间与地价水平所构成的四维空间中不断演化与重构。城市土地价格是城市土地管理的核心问题,而住宅用地价格又是土地价格中最为敏感、社会反映最强烈的部分。城市住宅用地价格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较强的关联性,表现为在时间具有连续性,在空间上具有依赖性。随着城市功能性扩张和结构性调整的推进,住宅地价的时空关系不断演化,并呈现一定的规律,探索和捕捉这种规律信息及其影响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我国城市住宅地价时空差异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ESDA和Hedonic模型对武汉市近十年土地交易数据进行实证研究。ESDA将重点揭示住宅用地的时空演变规律,而Hedonic模型将识别影响地价的特征因素,并对其影响程度进行测度。本文在以下5个方面获得一些重要结论:(1)文献综述表明国内外对城市住宅地价时空演变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已经较为充分。城市住宅地价时空演变的动力机制主要来自内在传导机制和外在冲击机制,并且土地投机是城市住宅地价时空演变不可忽视的驱动因素。各国学者对影响因素的研究则主要从不同的分类体系展开。文献分析也揭示国内研究在研究方式、研究数据、研究技术手段和研究对象上存在一定的缺陷。(2)从我国政府对住宅土地市场干预的行为特征来看,更符合理性“经济人”的角色定位,政府凭借其在定价中的完全话语权和在配置中的决策导向权,驱动着城市住宅地价呈现出明显的时间增长和空间分异特征。从城市住宅地价时空演变的理论依据来看,其在时间上增长满足供给与需求理论,政府在不同阶段对土地商品属性的认知程度和采取的供地策略的转变是导致住宅地价上涨的内生原因,而制度变迁过程中各级政府行为取向的非均衡和国家宏观经济的强势拉动是推动住宅地价上涨的外生原因;在不同尺度的空间迁移上满足竞价租金理论、亨利·乔治定理和特征价格理论,竞价租金理论能够合理地解释城市住宅地价的区位差异,亨利·乔治定理则对住宅邻里地价具有决定作用,特征价格理论可以将各个地块的地价差异性地表现出来。(3)本文从研究数据的空间关联性以及时间序列的完整性出发,选取2003-2011年武汉市主城区出让的住宅用地和部分商住综合用地案例进行实证研究。在经过数据的录入、筛选、商住综合用地地价分摊、时间修正、缺值处理、异常点排除等处理后形成308个有效样点。统计分析表明样点总体分布存在一定的空间差异性,且比标准正态分布更陡峭,表现为尖峰分布。(4)GIS技术支持下的武汉市住宅地价时空演变特征研究表明:①从十地政策演化和市场运行状况来看,武汉市住宅土地市场大致经历了1992-1998年、1999-2005年以及2006-2011年三个阶段。从交易案例的时间特征来看,2003-2008年间处于一个高值波动期,2009-2011年是住宅市场的高速发展时期;从交易案例的区域特征来看,洪山区在2003-2011年间成交的住宅用地数量最多为75宗,青山区最少仅为19宗;从交易案例的环线特征来看,2003-2011年59.09%的交易案例发生在二环线与三环线之间,并且从2008年开始住宅土地出让的重心逐步由二环内开始向三环转移;从交易案例的动态演化特征来看,2003-2011年住宅交易案例与参照点的平均距离由6.04km增加到8.73km,年均向外扩展0.30km;②住宅地价的全局空间自相关指数Moran’s I表明“招拍挂”机制运行以来,总体上武汉市住宅地价呈现出某种空间相关性,而CV值则进一步揭示地价的空间差异由以往的低值集聚逐步向高值集聚转变;局部空间自相关Moran散点图表明武汉市住宅地价的空间关联性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加强,而LISA集聚图则显示两处住宅“热点”分别分布在汉口旧城组团以及中南组团,两处“冷点”分别在严西湖周围和黄家湖周围;③住宅地价空间自相关的各向异性分析表明,半变异函数在0°、45°、90°和135°四个方向上表现出带状向异性特征,且变程大都在12~15km左右;住宅地价空间自相关的各向同性分析表明,武汉市住宅地价最佳拟合模型为指数模型,其空间自相关范围为11.16km,而Co/(Co+C)值的大小表明武汉市住宅地价的空间变异46.2%由随机因素引起,而53.8%由结构性差异所引起;④地价的等值线图显示武汉市住宅地价的总体圈层模式仍然比较明显,而基于特定基点的剖面分析揭示了武汉市住宅地价既有渐变也有突变,但总体还是呈现从中心向边缘逐渐下降趋势。三个时段的住宅地价插值分析揭示住宅的高值区均聚焦于以传统商业中心为半径的一定范围内,表明现代城市的居住行为并未完全脱离对商服业的依赖,而相邻时段的减法运算则指出在2003-2008年期间武汉市住宅地价的空间演变连续性较强,尚未出现跳跃性的演变特征,2009-2011年期间则有多个局部住宅奇异点已经形成。(5)基于Hedonic模型的住宅地价影响因素识别和测度研究表明:①采用规范分析与文献总结相结合的方式,对影响武汉市住宅地价的关键因素进行了识别,在对选取的因素进行相关性检验后,最终确定以单位地面价作为因变量,并从区位特征、邻里特征、个别特征和其他特征中选取22个自变量进入模型;②采用最小二乘法对武汉市住宅地价的线性、对数以及半对数三种形式的特征价格模型估计结果表明,对数形式的模型解释能力最强,其所能解释因变量差异的百分比约为58.9%,线性形式的模型的解释能力最差,其所能解释因变量差异的百分比仅为53.9%,半对数模型居于二者之间,其所能解释因变量差异的百分比为55.5%;③对数模型的显着性分析表明,通过模型10%显着性检验的特征变量有13个,说明这是引起武汉市住宅地价差异的主要原因;从系数的符号来看,除宗地形状的符号与预期不一样以及宗地面积为负以外,其余均与预期保持一致;变量的弹性分析则揭示,交易方式的价格弹性最大为62.580,宗地面积的价格弹性最小为-0.078;变量的影响度分析表明,22个变量对住宅地价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对住宅地价影响程度最大的变量是容积率;④典型特征因素的测度研究表明,武汉市住宅地价的总体上涨趋势较为明显,而且地价对时间的敏感性程度较高;城市中心区位价值的空间分析揭示,城市中心对住宅地价的影响并不具备明显的时间特征,但对住宅地价的影响存在明显的空间梯度效应;轨道交通对住宅地价的空间影响范围在500m左右,并且其运营期间对住宅地价的影响要明显高于工程建设期;湖泊公园对住宅地价的影响范围为400m,并且其空间影响效应随着距离的变化并不是均匀的,而是存在一定的梯度差异;容积率对单位地面价的影响要比对楼面地价的影响敏感得多,并且其对地价的影响表现为从中心到外围逐步衰减。国内关于城市住宅地价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的系统研究还比较缺乏,我国城市住宅市场成长于经济快速发展的转型年代,具有明显的制度痕迹,经济的发展和制度的改革引导着城市居住空间的阶段性演变。因此,本文在总结现有研究存在不足的基础上,对我国城市住宅地价时空演变的内在机理进行分析,进而以武汉市中心城区“招拍挂”机制运行以来的住宅用地案例进行实证研究。该成果不仅有助于深化和完善学科理论体系和指导今后实证研究,而且将为城市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房地市场调控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郑国诜[8](2013)在《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区域物流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物流发展必须与生产生活方式的绿色循环低碳转型相结合,发挥物流在破解生态系统退化和资源环境约束难题、协调区域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因此,在生态文明视野下探讨区域物流发展,对如何以生态文明理念指导区域物流实践、实现区域物流的绿色循环低碳转型、促进区域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创造国际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提高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论文以马克思物质变换和流通理论、现代物流理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生态文明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应用文献法、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进行研究。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明确研究方向,指出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是区域物流的发展趋势。论文从内涵、表现形态、系统结构、特征与功能等方面对生态文明型物流进行了理论探讨;指出我国物流发展已经历了四个阶段,现在正处于为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发展积蓄力量的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物流发展呈现压缩性、跨越性特点。论文结合实际并利用《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物流年鉴》等的相关数据分析我国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我国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为借鉴发达国家发展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的经验,论文首先介绍了发达国家发展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的政策与措施,接着分析发达国家发展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的成效,最后阐述发达国家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结合我国实际设定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发展的阶段性目标。为实现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发展的阶段性目标并为实现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与生态文明经济互促发展打好基础,论文阐述了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的基本发展模式和建立在基本模式基础上的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与生态文明经济互促发展模式。为促进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发展模式的有效运行,论文对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相关主体的利益关系协调进行了探讨并阐述了我国发展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的保障措施。
苏晋[9](2012)在《基于市场机制与政府规制的中国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世界能源危机和环境恶化问题的日益突出,使农业生物质能产业的建设和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成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组成部分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我国农业生物质能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产业基础和发展优势,但是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中还存在许多的问题和困难,其中政策环境不够完善、市场机制体系不健全、投融资及运营资金体制不顺畅等一系列问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创新探索。如果在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过程中使市场机制和政府规制充分发挥作用,不仅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化石能源短缺问题,而且还将帮助农民走出地区贫困和生态环境破坏的恶性循环,改变他们现存的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农业生物质能产业所带来的广阔市场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整个农村地区的经济和社会面貌,成为农村地区新的经济增长力。本论文基于循环经济、公共经济学、规制经济学相关理论,借鉴国外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经验,分析了我国农业生物质能源及产业发展现状、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市场机制、政府规制和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作用机理,为下面章节提供一个理论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中国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实际,提出了推动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市场机制,主要包括价格激励机制、竞争合作机制、供求机制、市场风险管理与防范四个方面;同时构建了农业生物质能产业政策永续发展模型,实证分析出影响政策持续发展利用的主要因素,以此为依据,指出农业生物质能产业政府规制的范围和方向,并从政策支撑、技术支撑、组织管理和人力资本体系四个方面提出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保障措施。最后以武汉市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为案例,从市场机制和政府规制角度提出如何推进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化发展的建议,验证上述结论。这些研究成果对我国制定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相关研究机构和企业进行农业生物质能技术研发和产业投资以及各省市或地区推进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化发展工作等,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和借鉴意义。论文主要内容包括四个部分,分为九章。第一部分,即第一章绪论,这一部分是论文研究的起点和基础。主要介绍了我国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问题提出的背景和研究目的及意义,对国内外关于可再生能源方面以及产业化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合和评述,并介绍了本论文所采取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二部分,包括第二章和第三章的内容,即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理论研究和国外经验借鉴,这一部分是论文研究的理论和经验基础。界定了农业生物质能以及农业生物质能产业的概念和特点;阐述了与本文研究相关的循环经济、公共经济学、规制经济学理论,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介绍了国外生物质能产业的发展动向并总结其成功的经验,为后文的研究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第三部分,包括第四章至第八章的内容,这一部分是论文研究的核心内容。首先,分析了我国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比较全面地掌握了产业发展的情况。其次,运用经济学理论分析了市场机制、政府规制与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作用机理,为后续章节提供分析框架;在对农业生物质能市场机制进行总体描述的基础上,提出了推动产业发展的价格激励机制、合作竞争机制、供求机制和风险管理与防范机制,构建了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市场机制;同时通过构建产业政策永续发展模型得出生物质能产业政策可持续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依据评价结果对产业发展中政府规制的范围和方向进行了定位;并提出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支撑保障体系。第四部分,包括第九章。以武汉市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为案例,从市场机制和政府规制视角提出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的建议,验证上述章节的结论,并为其他省市或地区的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借鉴。
王营[10](2011)在《促进企业节能减排的财税政策取向》文中指出长期以来,以巨大的资源耗用和环境破坏为代价,我国经济发展成本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25%。其中,环境污染占了非常大的比重,环境污染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由于环境的外部性和准公共物品的特点,节能减排需要政府发挥更大的调控作用,政府调节的经济手段无疑给节能减排提供了多种选择,而在所有的经济手段中,财税政策的重要性非常明显,合理运用财税政策,不仅有利于经济增长,而且,对于环境保护、污染控制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研究财税政策与节能减排的关系不仅有利于深化和发展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理论和财政税收调控理论,而且对及时调整、完善我国现行的财税政策,更好的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部分为引言。包括问题的提出、文献综述及文章结构与创新点等。第二部分为财税政策促进企业节能减排的理论分析。主要包括节能减排相关的概念内涵,财税政策促进节能减排的理论基础,以及分析企业能源需求的影响因素,和财税政策促进企业节能减排的作用机制分析。第三部分是对我国节能减排的形势和现行节能减排财税政策的效应分析,发现我国现行财税政策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是实证分析我国现行财税政策促进企业节能减排的效应,在结合对企业节能减排影响因素的主成分分析法和财税政策与节能减排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的基础上,小结了目前我国企业节能减排财税政策形势及完善方向。第五部分为国外促进企业节能减排财税政策的经验借鉴。第六部分为在对我国节能减排财税政策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参考国外促进企业节能减排财税政策的实践经验,给出进一步提升企业节能减排财税政策取向。第七部分为论文的结语。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基于经济学中能源资源理论、公共物品理论和外部性理论的基础上,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挖掘出影响企业节能减排影响因素和财税政策促进节能减排之间的相关性,由此实证分析我国财税政策促企业节能减排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的方向。此外,总结国外节能减排的先进经验,进而对提出促进我国企业节能节能减排能力财税政策的对策建议,提供了参考意义。本文的主要结论是从三个方面——财政政策、税收政策和收费政策,并结合当前我国的国情,提出了如:如何对我国节能减排相关税制进行调整,加大对污染行为的财税惩罚力度,对推动节能减排实施的行为给予税收优惠,运用法律手段增加收费政策的强制性等对策建议。
二、关于征收燃油税对武汉市农机化发展影响问题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征收燃油税对武汉市农机化发展影响问题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美国环境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1.3 研究的实践价值 |
1.2 国外环境税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环境税产生与内涵的研究 |
1.2.2 国外环境税双重红利的研究 |
1.2.3 国外环境税的经济效应研究 |
1.3 国内环境税研究综述 |
1.3.1 国内对国外环境税发展的借鉴 |
1.3.2 国内环境税的理论学习与拓展 |
1.3.3 国内环境税的理论检验与实证研究 |
1.3.4 国内环境税的实践与发展 |
1.3.5 国内外学者文献研究述评 |
1.4 研究方法和逻辑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基本逻辑框架 |
1.5 创新点与不足 |
1.5.1 创新点 |
1.5.2 不足 |
第二章 环境税的一般分析 |
2.1 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
2.1.1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基本关系 |
2.1.2 库兹涅茨倒U型假说 |
2.2 税收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
2.2.1 传统税收的基本内涵、特征及其功能 |
2.2.2 税收的环境保护职能 |
2.3 环境税的内涵、类型和特征 |
2.3.1 环境税的定义 |
2.3.2 环境税的类型 |
2.3.3 环境税的特征 |
2.4 开征环境税的作用与意义 |
2.4.1 环境税对环境保护更加具有权威性 |
2.4.2 环境税提高经济主体的发展效益 |
2.4.3 环境税更加注重社会发展效率 |
2.4.4 环境税有利于提供更多环境公共产品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环境税的相关理论 |
3.1 外部性理论 |
3.1.1 外部性的内涵和分类 |
3.1.2 外部性产生的原因 |
3.1.3 外部性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
3.1.4 环境税在外部性内部化的功能 |
3.1.5 外部性理论的发展 |
3.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2.1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
3.2.2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特征 |
3.2.3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容体系 |
3.2.4 环境税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
3.3 公共产品理论 |
3.3.1 公共产品的内涵、特征及类型 |
3.3.2 环境公共产品的内涵 |
3.3.3 环境税对公共物品分配产生的影响 |
3.3.4 环境税对公共产品使用的影响 |
3.4 环境税的双重红利理论 |
3.4.1 环境税双重红利产生、发展及内涵 |
3.4.2 环境税双重红利理论模型 |
3.4.3 环境税双重红利的功能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美国环境税的演变历程 |
4.1 美国环境税发轫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前) |
4.1.1 发轫阶段的环境保护政策 |
4.1.2 发轫阶段的环境保护立法 |
4.1.3 发轫阶段的环境管制方式 |
4.2 美国环境税起步阶段(20世纪70年代初期至70年代末期) |
4.2.1 起步阶段的环境保护政策 |
4.2.2 起步阶段的环境保护立法 |
4.2.3 起步阶段的环境税种建设 |
4.3 美国环境税成长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90年代中期) |
4.3.1 成长阶段的环境保护政策 |
4.3.2 成长阶段的环境保护立法 |
4.3.3 成长阶段的税种建设情况 |
4.4 美国环境税成熟阶段(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 |
4.4.1 成熟阶段的环保政策 |
4.4.2 成熟阶段的环境保护立法 |
4.4.3 成熟阶段的环境税种建设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美国环境税收体系的架构 |
5.1 美国环境税体系建构的基本目标 |
5.1.1 提高生态环境的质量 |
5.1.2 为环境保护筹集环境资金 |
5.1.3 鼓励技术创新和吸引环保项目投资 |
5.2 美国环境税体系设立的基本原则 |
5.2.1 环境保护优先的原则 |
5.2.2 专款专用原则 |
5.2.3 务实原则 |
5.2.4 循序渐进的原则 |
5.2.5 严格管理的原则 |
5.3 美国环境税种的构成 |
5.3.1 与汽车使用相关的税 |
5.3.2 环境污染税 |
5.3.3 资源开采税 |
5.3.4 环境收入税 |
5.3.5 超级基金税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美国环境税效应分析 |
6.1 美国环境税的生态效应 |
6.1.1 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 |
6.1.2 减少臭氧层化学品的使用数量 |
6.1.3 超级基金可有效地修复污染场地 |
6.1.4 促进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
6.2 美国环境税的经济效应 |
6.2.1 提升产业结构优化效应 |
6.2.2 增加福利效应 |
6.2.3 扩大经济增长效应 |
6.2.4 提高资源循环利用水平 |
6.2.5 促进美国高污染产业的国际转移 |
6.2.6 改变贸易结构,扩大清洁产品的出口 |
6.3 美国环境税的社会效应 |
6.3.1 环境税为公路建设提供50%左右的资金支持 |
6.3.2 低燃油税助推郊区化进程 |
6.3.3 促进公众低碳出行 |
6.3.4 环境税的公平效应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美国环境税对我国构建环境税收体系的启示 |
7.1 美国环境税收的发展经验 |
7.1.1 将生态利益和公众健康作为政策目标 |
7.1.2 实现环境污染成本的内部化 |
7.1.3 环境税体系完善 |
7.1.4 环境税约束与相关激励的有效结合 |
7.2 美国环境税对我国的启示 |
7.2.1 环境税收体系覆盖面广 |
7.2.2 明确的环境税征管目的和管理目标 |
7.2.3 高效的环境税收征管体系 |
7.2.4 灵活的环境收入优惠制度 |
7.3 我国出台独立型环境税的现实基础 |
7.3.1 融合型环境税的存续和发展 |
7.3.2 税费并存型环境税的改革要求 |
7.3.3 现行税制的绿色化税收优惠制度 |
7.3.4 融合、并存型环境税的局限性 |
7.4 我国独立型环境税产生的必然性和环境税构成 |
7.4.1 独立型环境税产生的必然性 |
7.4.2 独立型环境税的政策目标和构成 |
7.5 我国独立型环境税收体系发展的对策建议 |
7.5.1 国家层面应该逐渐完善环境税收体系 |
7.5.2 加强环境税收法治建设 |
7.5.3 为开征环境税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
7.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2)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城市交通立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二、研究的现状和评价 |
三、研究的方法和构想 |
四、研究的创新与突破 |
第一章 生态文明与城市交通立法的基本范畴 |
第一节 生态文明 |
一、生态文明之产生 |
二、生态文明内涵和特征 |
第二节 城市交通立法 |
一、城市交通内涵与特性 |
二、城市交通与城市发展 |
三、城市交通之立法规制 |
第三节 生态文明与城市交通立法 |
一、城市交通立法生态化问题之提出 |
二、生态文明是城市交通立法的指导思想和价值目标 |
三、城市交通立法生态化是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 |
第二章 我国城市交通立法沿革与现状之生态检视 |
第一节 我国城市交通立法沿革及生态启示 |
一、我国古代城市交通立法 |
二、我国近代城市交通立法 |
三、我国现代城市交通立法 |
四、生态启示 |
第二节 我国当代城市交通立法现状及生态分析 |
一、交通资源立法现状及生态分析 |
二、交通环境立法现状及生态分析 |
三、交通通畅立法现状及生态分析 |
第三章 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城市交通立法比较研究 |
第一节 欧盟城市交通立法生态分析 |
一、交通资源立法 |
二、交通环境立法 |
三、交通通畅立法 |
第二节 美国城市交通立法生态分析 |
一、交通资源立法 |
二、交通环境立法 |
三、交通通畅立法 |
第三节 日本城市交通立法生态分析 |
一、交通资源立法 |
二、交通环境立法 |
三、交通通畅立法 |
第四节 其他发达国家和地区城市交通立法生态分析 |
一、交通资源立法 |
二、交通环境立法 |
三、交通通畅立法 |
第五节 发达国家和地区城市交通立法之生态启示 |
一、交通资源立法生态启示 |
二、交通环境立法生态启示 |
三、交通通畅立法生态启示 |
第四章 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城市交通立法理念与基本原则 |
第一节 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城市交通立法理念 |
一、人与自然和谐 |
二、以人为本 |
三、权力制约 |
四、公平正义 |
第二节 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城市交通立法基本原则 |
一、交通可持续发展原则 |
二、交通便捷原则 |
三、交通环境民主原则 |
四、共同责任原则 |
五、合法性原则 |
第五章 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城市交通法律体系与具体制度 |
第一节 构建生态化的城市交通法律体系 |
一、城市交通立法模式之生态化 |
二、城市交通法律体系之生态化 |
第二节 完善城市交通资源节约制度 |
一、完善土地节约交通规划制度 |
二、健全交通节能制度 |
第三节 优化城市交通环境友好制度 |
一、完善交通噪声控制制度 |
二、健全机动车尾气排放制度 |
三、优化废旧机动车回收制度 |
第四节 改进城市交通运行通畅制度 |
一、加大城区交通需求法律控制 |
二、完善城区交通供给法律保障 |
三、优化城区通行效率管理制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清单 |
(3)分税制与中国的城镇化 ——来自地方政府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问题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概念界定及研究范围 |
1.3.2 城镇化现状的相关研究 |
1.3.3 政府间财政关系的相关理论与研究 |
1.3.4 财政分权对城镇化影响的相关研究 |
1.4 研究方法与数据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数据来源 |
1.5 研究结构和内容 |
1.6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中国城镇化背后的财政力量:历史回顾 |
2.1 引言 |
2.2 计划经济年代的城镇化与财政体制安排 |
2.2.1 1949年——1957年高度集中的财政体制和城镇化恢复 |
2.2.2 1958年——1977年财政分权调整期和城镇化的停滞 |
2.3 改革开放到1993年的城镇化恢复阶段与财政包干制 |
2.3.1 财政包干制下乡镇企业的繁荣 |
2.3.2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与沿海城市发展 |
2.4 1994年分税制改革与快速发展的城镇化 |
2.4.1 财政分权框架下地方政府受到的激励 |
2.4.2 财政收入中央集权引致的土地扩张 |
2.4.3 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压力导致公共服务滞后 |
2.4.4 城镇化现状背后的财政逻辑 |
2.5 总结 |
第3章 城镇化阶段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模式:国际经验与比较 |
3.1 城镇化发展阶段的文献回顾 |
3.2 城镇化的理论辨析 |
3.2.1 人.集聚: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 |
3.2.2 空间集聚:外部规模经济模型和中心-外围模型 |
3.3 国际城镇化的模式 |
3.3.1 欧美发达国家的城镇化模式 |
3.3.2 东亚新兴国家的城镇化模式 |
3.3.3 拉美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模式 |
3.3.4 俄罗斯、印度的城镇化模式 |
3.4 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经验分析 |
3.4.1 数据、指标和模型 |
3.4.2 基本的计量回归结果 |
3.4.3 稳健性检验 |
3.4.4 对中国的检验 |
3.5 小结 |
第4章 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城镇化:户籍、土地制度的分析 |
4.1 户籍制度的建立与演变 |
4.1.1 户籍制度的发展历史 |
4.1.2 城市户籍的附着利益 |
4.1.3 二元户籍制度的弊端 |
4.2 我国土地征用的发展与现状 |
4.3 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城镇化的现状分析 |
4.4 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城镇化的理论模型 |
4.4.1 理论分析 |
4.4.2 户籍制度与土地制度的数理模型 |
4.5 小结 |
第5章 土地、人.城镇化脱节与财政收入集权 |
5.1 分税制改革后的财政收入集权 |
5.2 财政收入集权与城市土地扩张 |
5.3 数据、变量与计量模型 |
5.3.1 土地城镇化与人.城镇化的度量 |
5.3.2 计量模型 |
5.4 实证结果分析 |
5.4.1 地方政府一般预算内财政收入绝对值 |
5.4.2 人均税收收入 |
5.4.3 分税种讨论 |
5.4.4 税收损失的影响 |
5.4.5 财政自给率的影响 |
5.5 小结 |
第6章 土地、人.城镇化脱节与转移支付 |
6.1 引言 |
6.2 转移支付政策的演变过程 |
6.3 数据、变量与计量模型 |
6.3.1 变量与数据 |
6.3.2 计量模型 |
6.4 实证结果分析 |
6.4.1 转移支付所占比例 |
6.4.2 不同类型的转移支付 |
6.4.3 分地区的结果 |
6.5 小结 |
第7章 城市空间、人.规模与地方政府规模 |
7.1 引言 |
7.2 政府规模与城市规模的文献回顾 |
7.3 数据、变量和计量方法 |
7.3.1 变量与数据 |
7.3.2 计量模型 |
7.4 实证结果分析 |
7.4.1 以城市非农业人.衡量的城市人.规模 |
7.4.2 以市辖区人.衡量的城市人.规模 |
7.4.3 以建成区面积衡量的城市空间规模 |
7.5 地区差距的解释 |
7.6 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本文主要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2.1 调整政府间财政收支责任划分 |
8.2.2 加大以均衡为目的的转移支付力度 |
8.2.3 实现政府的公共财政职能 |
8.3 本文不足与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我国城市节能减排政策体系的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内容及方法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2.3 研究方法 |
1.3 结构安排、技术路线与创新 |
1.3.1 结构安排 |
1.3.2 技术路线 |
1.3.3 创新 |
第2章 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
2.1 公共政策评价研究的文献综述 |
2.1.1 公共政策评价理论研究的文献综述 |
2.1.2 公共政策评价方法研究的文献综述 |
2.1.3 公共政策评价实证研究的文献综述 |
2.2 节能减排政策研究的文献综述 |
2.2.1 节能减排政策的外部环境研究 |
2.2.2 节能减排政策的核心实质研究 |
2.2.3 节能减排政策的目标研究 |
2.2.4 节能减排政策的手段和机制研究 |
2.2.5 节能减排政策的评价研究 |
2.3 文献研究评述 |
第3章 我国城市节能减排政策的分类 |
3.1 公共政策体系与节能减排 |
3.1.1 公共政策体系的概念和特点 |
3.1.2 节能减排政策体系的内涵 |
3.2 我国城市节能减排政策分类的必要性和依据 |
3.2.1 我国城市节能减排政策分类的必要性 |
3.2.2 我国城市节能减排政策分类的依据 |
3.3 我国城市节能减排政策的分类研究 |
3.3.1 我国城市节能减排政策分类的理论支撑 |
3.3.2 我国城市节能减排政策分类依据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关系 |
3.3.3 我国城市节能减排政策分类及其识别标准的内容 |
3.4 我国城市节能减排政策分类的应用举例 |
3.4.1 对样本城市节能减排政策进行分类研究的目的和解决思路 |
3.4.2 选择进行节能减排政策分类研究的样本城市 |
3.4.3 北京市节能减排政策体系的分析 |
3.4.4 对北京市节能减排政策进行分类研究 |
第4章 我国城市节能减排政策的评价空间研究 |
4.1 评价空间的维度研究 |
4.1.1 评价空间维度确定的必要性分析 |
4.1.2 评价空间维度的确定 |
4.2 评价空间的建立及应用思路 |
4.2.1 采用评价空间进行评价研究的必要性 |
4.2.2 评价空间简述 |
4.2.3 举例说明评价空间的应用思路 |
第5章 我国城市节能减排政策的评价指标设计 |
5.1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
5.2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分析过程 |
5.2.1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依据 |
5.2.2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思路 |
5.3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内容 |
5.3.1 产业结构调整类政策的评价指标设计 |
5.3.2 生产生活节能减排类政策的评价指标 |
5.3.3 循环经济发展类政策的评价指标 |
5.3.4 新技术开发与应用类政策的评价指标 |
5.3.5 经济手段激励促进类政策的评价指标 |
5.3.6 市场化机制推进类政策的评价指标 |
5.3.7 全社会参与行动类政策的评价指标 |
5.4 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 |
5.5 评价指标赋值的说明 |
第6章 我国城市节能减排政策体系的评价方法选择 |
6.1. 评价方法的选取 |
6.1.1 分析评价方法选取的要求 |
6.1.2 对部分评价方法的研究分析 |
6.2 模糊综合评价法应用简介 |
6.2.1 模糊综合评价法在节能减排中的应用 |
6.2.2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应用过程简介 |
第7章 我国城市节能减排政策体系的实证研究 |
7.1 样本城市的选择 |
7.2 对样本城市节能减排政策体系进行分类评价 |
7.2.1 以成都市产业结构调整类政策为例进行评价说明 |
7.2.2 对样本城市七大类节能减排政策进行空间定位 |
7.3 对样本城市节能减排政策的分类评价结果进行合成 |
7.3.1 分析合成方法选取的要求 |
7.3.2 部分合成方法的研究分析 |
7.3.3 人工神经网络的介绍 |
7.3.4 BP神经网络输入数据的确定 |
7.3.5 BP神经网络输出数据的确定 |
7.3.6 训练BP神经网络 |
7.3.7 对样本城市节能减排政策的分类评价结果进行合成 |
7.4 评价方法及评价结果的分析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建议 |
8.2.1 完善节能减排政策体系的构建 |
8.2.2 确保节能减排政策在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上的协调发展 |
8.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5)我国居民房地产税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房地产税的基本理论分析 |
1.2.1 房地产税的起源 |
1.2.2 相关概念界定 |
1.2.3 房地产税的理论依据 |
1.2.4 房地产税的特征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本文的研究对象 |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安排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框架安排 |
1.6 创新与不足 |
2 我国征收居民房地产税的必要性研究 |
2.1 居民住房制度的变革 |
2.1.1 建国初期 |
2.1.2 房改理论准备与试点阶段(1979-1985年) |
2.1.3 提租阶段(1986-1991年) |
2.1.4 深化改革阶段(1992-1997年) |
2.1.5 住房货币化阶段(1998-2003年) |
2.1.6 住房市场化阶段(2003至今) |
2.2 征收居民房地产税的沿革 |
2.2.1 对居民征收房地产税由来已久 |
2.2.2 民国时期的居民房地产税 |
2.2.3 建国后居民房地产税的变迁 |
2.2.4 沪渝居民房产税试点 |
2.3 征收居民房地产税的必要性 |
2.3.1 筹集地方财政收入的需要 |
2.3.2 调节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的需要 |
2.3.3 优化房地产资源配置的需要 |
2.3.4 促进地方政府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需要 |
2.3.5 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需要 |
2.4 现行房地产税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
2.4.1 各环节税负分布不合理 |
2.4.2 征税范围不合理 |
2.4.3 计税依据不合理 |
3 对居民征收房地产税的可行性分析 |
3.1 征收居民房地产税的经济可行性——土地征税问题 |
3.1.1 国有、集体土地征税的合理性 |
3.1.2 土地租、税、费的关系 |
3.1.3 选择房产地产合并征税的理由 |
3.2 征收居民房地产税的技术可行性——计税依据的选择 |
3.2.1 两种计税依据的比较 |
3.2.2 计税依据的国际比较 |
3.2.3 计税依据的选择 |
3.3 征收居民房地产税的社会可行性——税负公平问题 |
3.3.1 城镇居民家庭收入与住房价值之间的关系 |
3.3.2 居民住房产权形式对房地产税税负的影响 |
3.3.3 对居民征收房地产税公平性的建议 |
3.4 征收居民房地产税的实施可行性——居民税负测算 |
3.4.1 关于最适税负的一般分析 |
3.4.2 征收房地产税的模拟测算 |
4 征收居民房地产税的制度设计 |
4.1 课税对象 |
4.1.1 课税对象应该包含农村房地产 |
4.1.2 课税对象应包括居民存量住房 |
4.1.3 沪渝房产税试点的课税对象 |
4.1.4 居民房地产税的课税对象 |
4.2 纳税人 |
4.2.1 沪渝房产税试点的纳税人 |
4.2.2 居民房地产税的纳税人 |
4.3 税率 |
4.3.1 税率形式 |
4.3.2 税率水平的考虑因素 |
4.3.3 税率的决定权 |
4.3.4 沪渝房产税试点税率 |
4.3.5 我国居民房地产税的税率设置 |
4.4 计税依据 |
4.4.1 关于评估价值征税 |
4.4.2 沪渝房产税试点的计税依据 |
4.4.3 我国居民房地产税的计税依据 |
4.5 优惠政策 |
4.5.1 沪渝房产税试点的减免政策 |
4.5.2 对居民房地产的减免 |
4.5.3 对不可抗力引起的减免 |
4.6 征收居民房地产税的配套条件 |
4.6.1 完善财产登记制度 |
4.6.2 建立房地产评估体系 |
4.6.3 调整相应税费 |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推动城市交通节能的财税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1.1.1 国际背景 |
1.1.2 国内背景 |
1.1.3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内外对城市交通的研究 |
1.2.2 国内外对城市交通节能的研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1.5 创新与不足 |
2 交通节能财税政策相关理论分析 |
2.1 交通概论 |
2.1.1 交通的概念 |
2.1.2 交通的基本属性 |
2.1.3 交通的跨学科理论基础 |
2.1.4 城市交通概述 |
2.1.5 城市发展与交通的关系 |
2.2 交通节能的理论分析 |
2.2.1 能源基本问题分析 |
2.2.2 节能的经济属性 |
2.2.3 交通节能的思想溯源 |
2.3 交通节能财税政策的理论基础 |
2.3.1 财税政策与节能 |
2.3.2 交通节能政策的评价标准体系 |
3 交通节能的财税政策机制分析 |
3.1 交通节能的政策环境 |
3.2 交通节能政策工具概述 |
3.2.1 政策变化及其影响 |
3.2.2 交通节能政策工具概述(政策工具的特征) |
3.3 模型分析 |
3.3.1. 车辆里程数、车辆保有量及燃油效率 |
3.3.2 车辆行驶里程的变化 |
3.3.3 燃油消耗量 |
3.3.4 温室气体(GHG)排放量 |
4 中国城市交通节能共同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挑战 |
4.1 中国城市交通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
4.1.1 中国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
4.1.2 中国交通发展历程 |
4.1.3 中国城市交通发展现状及其成因分析 |
4.2 全国城市交通节能普遍存在的问题 |
4.2.1 对于交通节能理念的认识仍然略显不足 |
4.2.2 全国城市交通节能系统建设不足 |
4.2.3 对节能环保型车辆及绿色出行方式的鼓励力度不足 |
4.2.4 有关城市交通节能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
4.2.5 全社会的交通节能精神文明建设不足 |
4.3 全国城市交通节能面临的挑战 |
4.3.1 机动车保有量迅速增长给城市交通节能带来巨大压力 |
4.3.2 未来城市交通发展对需求管理的迫切要求 |
4.3.3 快速城市化进程对公共交通发展提出更高要求 |
4.3.4 土地、环境、能源等资源的约束日益强化 |
5 我国城市交通节能的财税政策分析 |
5.1 我国城市交通节能政策出台的宏观背景 |
5.1.1 国际能源环境对我国交通节能政策的影响分析 |
5.1.2 我国节能宏观政策分析 |
5.2 中国财税政策支持节能的历史回顾 |
5.2.1 计划经济阶段 |
5.2.2 经济转轨阶段 |
5.2.3 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完善阶段 |
5.3 我国城市交通节能财税政策分析 |
5.3.1 我国城市交通节能财税政策的具体措施 |
5.3.2 我国城市交通节能财税政策的实施效果 |
5.3.3 我国城市交通节能财税政策存在的问题 |
5.4 我国城市交通节能其他相关政策分析 |
5.4.1 我国城市交通节能其他相关政策具体内容 |
5.4.2 我国城市交通节能其他相关政策的实施效果 |
5.4.3 我国城市交通节能其他相关政策存在的问题 |
6 中国典型城市交通节能财税机制的实证分析 |
6.1 北京城市交通节能实证分析 |
6.1.1 北京城市交通供给与需求 |
6.1.2 北京市城市交通节能现状 |
6.1.3 北京市交通节能的实证分析 |
6.1.4 北京城市交通节能存在的主要问题 |
6.1.5 北京城市交通节能面临的主要挑战 |
6.2 武汉城市交通节能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挑战 |
6.2.1 武汉城市交通供给与需求现状 |
6.2.2 武汉城市交通节能存在的主要问题 |
6.2.3 武汉城市交通节能面临的主要挑战 |
7 国外城市交通节能财税政策经验及启示 |
7.1 车辆税费 |
7.1.1 基于车辆状况的年度税费——欧盟 |
7.1.2 对于清洁、高能效环保型汽车的税费减免——日本、丹麦、德国 |
7.1.3 以烟雾及二氧化碳排放的外部成本为征税依据的税费(丹麦、英国) |
7.2 对于新车车型选择的激励计划 |
7.2.1 折扣及现金返还——日本、美国 |
7.2.2 税费激励措施——美国(高油耗税) |
7.2.3 汽车综合税制——奥地利 |
7.3 车辆保险费 |
7.3.1 对未购买强制保险的处罚政策——英国、美国 |
7.3.2 汽车保险的专项税收——法国 |
7.3.3 以行驶里程及用油量为付费依据的保险——美国、英国 |
7.4 道路收费 |
7.4.1 道路收费——美国加州橙县收费公路 |
7.4.2 拥堵收费——伦敦 |
7.4.3 以外部影响为依据实施的道路收费——新加坡 |
7.5 对于专门车队的激励政策——加拿大 |
7.6 国外城市交通节能财税政策的借鉴与启示 |
7.6.1 加强政府对城市交通节能工作的监管力度 |
7.6.2 配套实施节能法律法规与财税政策 |
7.6.3 综合运用多项财税政策实现交通节能 |
7.6.4 交通节能政策应当因地制宜、鼓励创新 |
7.6.5 全面评估交通节能财税政策实施效果 |
7.6.6 认识到定量分析的局限性 |
7.6.7 加强环保性质税收政策的透明度 |
8 中国城市交通节能财税政策建议 |
8.1 中国城市交通节能总体思路 |
8.1.1 指导思想 |
8.1.2 政策目标 |
8.1.3 政策重点 |
8.2 推动城市交通节能的财税政策建议 |
8.2.1 从战略高度上重视交通节能政策发展、细化明确交通节能目标 |
8.2.2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设立交通节能专项资金 |
8.2.3 建立健全促进城市交通节能的税收政策体系 |
8.2.4 充分利用财税政策保持城市交通系统的多样性 |
8.3 推动城市交通节能的其他配套措施建议 |
8.3.1 综合引导小汽车合理使用 |
8.3.2 配合完善机动车燃油经济性标准体系 |
8.3.3 充分利用技术进步推动城市交通节能 |
8.3.4 加强建立城市交通节能统计体系 |
8.3.5 建立健全城市交通节能法律法规体系 |
参考文献 |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7)城市住宅地价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武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镇化快速推进,住宅用地面积激增 |
1.1.2 住宅用地空间结构不合理,空间分异加剧 |
1.1.3 公共住房调节机制短缺,商品住宅价格增长过快 |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路线 |
§1.4 研究内容、创新与结构 |
1.4.1 研究内容 |
1.4.2 论文创新点 |
1.4.3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城市住宅地价时空演变研究进展 |
2.1.1 国外研究进展 |
2.1.2 国内研究进展 |
§2.2 城市住宅地价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
2.2.1 国外研究进展 |
2.2.2 国内研究进展 |
§2.3 国内外研究成果述评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城市住宅地价时空演变理论分析 |
§3.1 住宅地价时空演变理论分析框架 |
§3.2 住宅地价的时间增长 |
3.2.1 供给与需求理论 |
3.2.2 转型阶段:供给不足与需求旺盛 |
3.2.3 投机阶段:供给滞后与需求投机 |
3.2.4 调控阶段:供给短缺与需求抑制 |
§3.3 住宅地价的空间差异 |
3.3.1 住宅地价的区位差异 |
3.3.2 住宅地价的邻里差异 |
3.3.3 住宅地价的个别差异 |
§3.4 住宅地价时空演变的理论模式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数据的采集与预处理 |
§4.1 研究区概述 |
4.1.1 研究范围 |
4.1.2 数据类型 |
4.1.3 数据确定 |
4.1.4 研究区概述 |
§4.2 研究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
4.2.1 初始数据的录入 |
4.2.2 初始数据的筛选 |
4.2.3 商住综合用地的地价分摊 |
4.2.4 研究数据的交易时间修正 |
4.2.5 研究数据的缺值处理 |
4.2.6 研究数据的异常点处理 |
§4.3 研究数据的统计分析 |
4.3.1 研究数据的总体分布 |
4.3.2 研究数据的基本统计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GIS支持下住宅地价的时空演变特征研究 |
§5.1 住宅用地时空演变总体特征分析 |
5.1.1 武汉市住宅土地市场演变特征 |
5.1.2 武汉市住宅组团的划分 |
5.1.3 武汉市住宅用地时空格局演变 |
§5.2 住宅地价数据结构分析 |
§5.3 住宅地价趋势分析 |
§5.4 住宅地价空间自相关分析 |
5.4.1 空间自相关理论分析 |
5.4.2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 |
5.4.3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结果 |
§5.5 住宅地价空间异质性分析 |
5.5.1 空间变异理论分析 |
5.5.2 半变异函数理论与方法 |
5.5.3 空间变异分析结果 |
§5.6 住宅地价空间插值分析 |
5.6.1 空间插值理论分析 |
5.6.2 空间插值方法 |
5.6.3 空间插值结果比较分析 |
5.6.4 住宅地价时空变异剖面分析 |
5.6.5 住宅地价时空变异差值解译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Hedonic模型的住宅地价影响因素测度研究 |
§6.1 Hedonic模型的理论分析 |
6.1.1 Hedonic模型的发展历程 |
6.1.2 Hedonic模型的理论分析 |
6.1.3 Hedonic模型的设定 |
6.1.4 Hedonic模型的估计与检验 |
§6.2 住宅地价影响因素的识别与量化 |
6.2.1 区位特征变量 |
6.2.2 邻里特征变量 |
6.2.3 个别特征变量 |
6.2.4 其他特征变量 |
§6.3 住宅地价Hedonic模型的建立 |
6.3.1 Hedonic模型变量的选择 |
6.3.2 变量的相关性检验 |
6.3.3 三种函数形式Hedonic模型的比较分析 |
6.3.4 Hedonic模型的统计与检验 |
6.3.5 对数模型的结果分析 |
§6.4 住宅地价典型特征因素的测度研究 |
6.4.1 住宅地价的时间特征 |
6.4.2 城市中心区位价值的空间分析 |
6.4.3 轨道交通的时空影响效应 |
6.4.4 湖泊公园的空间影响效应 |
6.4.5 容积率对住宅地价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总结 |
§7.2 论文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一:平面型商住综合用地地价分摊 |
附件二:立体型商住综合用地地价分摊 |
(8)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区域物流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绪论 |
一、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四、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五、 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理论基础 |
第一节 马克思物质变换和流通理论 |
一、 物质变换的内涵 |
二、 马克思流通理论 |
三、 物质变换断裂的思想 |
四、 马克思物质变换和流通理论对发展物流的启示 |
第二节 现代物流理论 |
一、 物流概念演变及其实践进展 |
二、 物流一体化理论 |
三、 供应链管理理论 |
四、 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 |
第三节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 |
一、 提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背景 |
二、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与主要内容 |
三、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与战略举措 |
四、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区域物流的影响 |
第四节 生态文明理论 |
一、 生态文明的内涵 |
二、 生态文明观 |
三、 生态文明的微观基础 |
四、 生态文明对物流发展的要求 |
第二章 区域物流发展趋势分析 |
第一节 区域物流的发展过程与特点分析 |
一、 物流活动的空间范围不断扩大 |
二、 物流资源整合的水平不断提高 |
三、 区域物流可持续发展受关注 |
四、 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成趋势 |
第二节 生态文明型物流诠释 |
一、 生态文明型物流的内涵 |
二、 生态文明型物流的表现形态 |
三、 生态文明型物流的系统结构 |
四、 生态文明型物流的特征与功能 |
第三节 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是区域物流的发展趋势 |
一、 发展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的客观要求 |
二、 发展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的外部原因 |
三、 发展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的拉动力 |
四、 发展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的内部动力 |
第三章 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
第一节 我国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
一、 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发展相对滞后 |
二、 区域物流运行态势离生态文明型物流要求差距较大 |
三、 区域物流从而生态文明型物流发展差异较明显 |
四、 企业发展生态文明型物流的积极性还不高 |
第二节 我国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 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发展处于初级阶段 |
二、 认知、态度与行动存在差距 |
三、 制约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发展的其他因素 |
第四章 发达国家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发展经验借鉴 |
第一节 发达国家发展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的政策与措施 |
一、 美国发展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的政策与措施 |
二、 日本发展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的政策与措施 |
三、 欧洲主要发达国家发展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的政策与措施 |
四、 发达国家发展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的主要经验 |
第二节 发达国家发展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的成效分析 |
一、 美国发展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的成效 |
二、 日本发展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的成效 |
三、 欧洲主要发达国家发展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的成效 |
第三节 发达国家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一、 强化制度建设和政策引导 |
二、 重视人才的培养与引进 |
三、 提高区域物流设施的配套性 |
四、 设置适当的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阶段性发展目标 |
五、 生态文明经济与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互促发展 |
第五章 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的发展模式 |
第一节 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的基本发展模式 |
一、 区域物流减量化模式 |
二、 区域物流循环化模式 |
三、 区域物流绿色化模式 |
四、 区域物流低碳化模式 |
第二节 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与生态文明经济互促发展模式 |
一、 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与生态文明经济的联系 |
二、 发展生态文明经济,带动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发展 |
三、 发展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助推区域生态文明的产业优化升级 |
第六章 协调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相关主体的利益关系 |
第一节 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相关主体的利益关系分析 |
一、 企业的利益关系分析 |
二、 政府与企业的利益关系分析 |
三、 企业与消费者的利益关系分析 |
四、 消费者与政府的利益关系分析 |
五、 其他参与主体的利益关系分析 |
第二节 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相关主体的利益关系协调 |
一、 微观层面的利益关系协调 |
二、 宏观层面的利益关系协调 |
第七章 我国发展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的保障措施 |
第一节 构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
一、 强化促进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发展的生态法制建设 |
二、 构建和完善生态行政机制 |
三、 构建和完善生态治理的社会机制 |
四、 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
五、 建立并落实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发展的促进政策 |
第二节 完善规划建设及其执行体系 |
一、 物流基础设施网络规划建设及其落实 |
二、 物流信息网络规划建设 |
三、 三部门互动平台规划建设 |
四、 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与生态文明经济互促发展规划 |
第三节 构筑科技支撑体系 |
一、 生态化基础技术体系研发 |
二、 生态化物流技术体系构建 |
第四节 构造宣传教育与人才培养体系 |
一、 加大生态文明型物流观念的宣传教育力度 |
二、 加强对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的研究,培养促进其发展的人才 |
第五节 探讨国际竞争与合作机制 |
一、 国家层面的竞争与合作 |
二、 企业层面的竞争与合作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一、 主要结论 |
二、 不足与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基于市场机制与政府规制的中国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2.3 评述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案例选择说明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基础理论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农业生物质能 |
2.1.2 农业生物质能产业 |
2.2 循环经济理论 |
2.3 公共经济学理论 |
2.4 规制经济学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3 国外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经验及其启示 |
3.1 国外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经验借鉴 |
3.1.1 美国 |
3.1.2 巴西 |
3.1.3 欧盟 |
3.1.4 印度 |
3.2 国外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3.2.1 依靠国家政策推动生物质能产业发展 |
3.2.2 加大技术研发和试点示范力度 |
3.2.3 加大政府财税支持力度 |
3.2.4 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能产业 |
3.3 本章小结 |
4 中国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
4.1 中国农业生物质能资源的基本状况 |
4.1.1 农作物秸秆 |
4.1.2 能源作物 |
4.1.3 禽畜粪便 |
4.1.4 农产品加工业副产品 |
4.2 中国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现状 |
4.2.1 中国农业生物质能资源利用现状 |
4.2.2 中国农业生物质能产业能力 |
4.2.3 中国农业生物质能产业特征 |
4.3 中国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4.3.1 政策体系不够完善 |
4.3.2 市场机制不健全 |
4.3.3 投融资及运营资金体制不顺畅 |
4.3.4 产业化技术水平仍需提高 |
4.3.5 产业链上利益相关者体系缺乏系统性 |
4.4 本章小结 |
5 市场机制、政府规制与中国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作用机理 |
5.1 市场机制与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 |
5.1.1 市场需求与农业生物质产业发展 |
5.1.2 市场供给与农业生物质产业发展 |
5.1.3 价格与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 |
5.1.4 同业竞争与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 |
5.2 政府规制与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 |
5.2.1 政府干预农业生物质能产业的理论依据 |
5.2.2 财税政策促进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增长的作用机理 |
5.2.3 社会规制规范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市场竞争秩序的作用机理 |
5.3 市场机制、政府规制与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互动模型 |
5.4 本章小结 |
6 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市场机制的构建 |
6.1 农业生物质能市场机制的总体描述 |
6.2 农业生物质能产品价格激励机制 |
6.2.1 价格激励机制的选择 |
6.2.2 价格激励机制的运行 |
6.3 农业生物质能产品合作竞争机制 |
6.3.1 合作竞争的类型 |
6.3.2 合作竞争的形式 |
6.4 农业生物质能产品市场供求机制 |
6.4.1 农业生物质能产业供应链的组成 |
6.4.2 农业生物质能产业供应链的组织管理 |
6.4.3 农业生物质能产品的销售 |
6.5 农业生物质能项目市场风险管理与防范 |
6.5.1 市场风险回避 |
6.5.2 市场风险控制 |
6.5.3 市场风险转移 |
6.5.4 市场风险自留 |
6.5.5 市场风险应急 |
6.6 本章小结 |
7 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政府规制 |
7.1 政府规制的目标及约束条件 |
7.1.1 政府规制的目标 |
7.1.2 政府规制的约束条件 |
7.2 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中政府规制的必要性 |
7.3 农业生物质能产业政策永续发展模型构建与评价 |
7.3.1 产业政策永续发展目标 |
7.3.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7.3.3 产业政策永续性综合评价——以福建省为例 |
7.4 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中政府规制的定位 |
7.4.1 政府规制的范围 |
7.4.2 政府规制的方向 |
7.5 本章小结 |
8 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支撑体系的构建 |
8.1 政策支撑体系 |
8.1.1 建立多种机制并存的政策支持体系 |
8.1.2 明晰管理部门职责并制定系列支持政策 |
8.2 技术支撑体系 |
8.2.1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原料生产技术体系 |
8.2.2 构建良好的原材料加工转换技术体系 |
8.3 组织管理体系 |
8.3.1 构建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组织管理体系 |
8.3.2 构建高效和制度化的组织管理运行体系 |
8.4 人力资本体系 |
8.4.1 政府鼓励人力资本创新的相关配套政策 |
8.4.2 市场激励企业家及研发型人力资本机制 |
8.5 本章小结 |
9 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实证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
9.1 武汉市农业生物质能的资源存量 |
9.1.1 武汉市的秸秆存量及分布 |
9.1.2 武汉市的畜禽粪便存量 |
9.1.3 武汉市的油料作物存量及分布 |
9.2 武汉市农业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的现状 |
9.2.1 武汉市农业生物质能产品开发利用的现状 |
9.2.2 武汉市农业生物质能技术市场的现状 |
9.2.3 武汉市农业生物质能市场开发的制约因素 |
9.3 基于市场机制的武汉市农业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的对策建议 |
9.3.1 通过市场途径,加强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 |
9.3.2 设立严格的市场准入门槛,建立有效的定价机制 |
9.3.3 实施生物质能企业集群带动战略,提升核心竞争力 |
9.4 基于政府规制的武汉市农业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的对策建议 |
9.4.1 沼气开发利用 |
9.4.2 燃料乙醇开发利用 |
9.4.3 生物柴油开发利用 |
9.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促进企业节能减排的财税政策取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引言 |
0.1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 |
0.2 文献综述 |
0.2.1 国外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 |
0.2.2 国内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 |
0.3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0.3.1 论文的主要内容 |
0.3.2 论文的研究方法 |
0.4 论文的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 |
0.4.1 创新之处 |
0.4.2 研究不足 |
1 财税政策促进企业节能减排的理论溯源 |
1.1 基本概念的界定 |
1.1.1 能源 |
1.1.2 节能减排 |
1.1.3 财税政策 |
1.2 财税政策促进企业节能减排的理论依据 |
1.2.1 能源资源价值 |
1.2.2 公共产品理论 |
1.2.3 外部性理论 |
1.3 促进节能减排的财税政策体系 |
1.4 影响企业能源需求的因素 |
1.5 财税政策促进企业节能减排的作用机理 |
1.5.1 财税政策促进企业节能的作用机制分析 |
1.5.2 财税政策促进企业减排的作用机制分析 |
2 我国现行促进企业节能减排的财税政策 |
2.1 我国节能减排的现实需要 |
2.1.1 我国能源耗用现状 |
2.1.2 我国污染排放情况 |
2.1.3 我国节能减排的现实需要 |
2.2 我国现行促进企业节能减排财税政策安排 |
2.2.1 促进企业节能减排的财政政策 |
2.2.2 促进企业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 |
2.2.3 促进企业节能减排的收费政策 |
2.3 现行节能减排财税政策效果的定性分析 |
2.3.1 现行节能减排财政政策效应分析 |
2.3.2 现行节能减排税收政策效果评价 |
2.3.3 现行节能减排收费政策效果评价 |
3 我国企业节能减排财税政策效应的实证分析 |
3.1 企业节能减排财税政策的效应评价 |
3.1.1 企业节能减排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3.1.2 我国节能减排财税制度的关联性实证效应分析 |
3.2 模型结果及模型政策含义分析 |
3.2.1 模型结果分析 |
3.2.2 模型的政策效果 |
4 西方国家促进企业节能减排财税政策借鉴 |
4.1 美国 |
4.1.1 财政政策 |
4.1.2 税收政策 |
4.2 欧盟 |
4.2.1 财政政策 |
4.2.2 税收政策 |
4.3 日本 |
4.3.1 财政政策 |
4.3.2 税收政策 |
4.4 启示与借鉴 |
4.4.1 加大政府投入 |
4.4.2 注重立法与技术的引入 |
4.4.3 善于利用税收的杠杆作用 |
5 中长期进一步促进我国企业节能减排的财税政策选择 |
5.1 调整财政政策促进企业节能减排 |
5.1.1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明确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目标 |
5.1.3 完善政策工具的调控作用 |
5.1.4 提供多种形式的财政补贴 |
5.2 完善税收政策促进企业节能减排 |
5.2.1 规范与完善现有税收政策 |
5.2.2 调整优惠范围,加大优惠力度 |
5.2.3 长期内应开征新税种 |
5.2.4 完善限制性税收政策 |
5.3 优化收费政策促进企业节能减排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关于征收燃油税对武汉市农机化发展影响问题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美国环境税研究[D]. 李继嵬. 吉林大学, 2018(04)
- [2]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城市交通立法研究[D]. 秦祖伟. 东南大学, 2017(12)
- [3]分税制与中国的城镇化 ——来自地方政府的实证研究[D]. 吉黎.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5(12)
- [4]我国城市节能减排政策体系的评价研究[D]. 蔡凌曦. 西南交通大学, 2015(08)
- [5]我国居民房地产税问题研究[D]. 何倩. 东北财经大学, 2013(07)
- [6]推动城市交通节能的财税政策研究[D]. 陈莹.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3(12)
- [7]城市住宅地价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武汉市为例[D]. 邹利林. 中国地质大学, 2013(04)
- [8]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区域物流发展研究[D]. 郑国诜. 福建师范大学, 2013(11)
- [9]基于市场机制与政府规制的中国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研究[D]. 苏晋. 东北林业大学, 2012(01)
- [10]促进企业节能减排的财税政策取向[D]. 王营. 中国海洋大学, 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