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罗红霉素的工艺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郑媛[1](2021)在《罗红霉素对典型藻类的生长抑制及氧化应激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抗生素通过生物富集作用在水生生态系统中流动,对人类和水生生物的健康产生潜在的负面影响。罗红霉素(ROX)是一种主要用于治疗泌尿道、呼吸道和软组织感染的一种抗生素,我国作为抗生素使用大国,且罗红霉素在污水处理中去除率低,对环境影响较大。藻类处于食物链的底端,对于整个水生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是水生生态环境中最基础的生产者,水生藻类的状态能够反映出整个生态系统的状态,通常被作为水质指标和化学品评估的指示生物。研究罗红霉素污染对水生生物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有助于更加科学的认识罗红霉素污染的生理生态影响。在实验研究过程中,通常使用藻类羊角月牙藻Raphidocelis subcapitata和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来测试具有抗菌作用的化学品。然而,据报道,以上两种指示藻类对抗生素暴露的敏感性存在显着差异,选择不合适的测试物种会低估目标化学品对环境的危害,并对生态系统构成潜在威胁。因此,进行罗红霉素污染对不同类型水生藻类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的研究,对辨别抗生素污染生物监测的模式藻种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开展了不同浓度梯度罗红霉素暴露下典型藻类的生长抑制效应实验。其次,由于氧化应激是决定抑制藻类生长的关键因素,也需要对这两个物种的氧化应激和抗氧化防御机制进行调查,以探索其在物种敏感性中的作用。因此,本研究还从氧化应激和抗氧化反应等生理特性的角度解析了典型绿藻对罗红霉素敏感性差异的生理机制原因。本论文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1)比较了不同浓度梯度罗红霉素(0、0.01和0.09mg/L)对典型绿藻(羊角月牙藻R.subcapitata和小球藻C.vulgaris)的生长抑制效应,在实验室内分别开展了罗红霉素生长抑制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两种绿藻的生长响应具有明显差异,在低浓度(0.01mg/L)和高浓度(0.09mg/L)的罗红霉素暴露下7天后,羊角月牙藻R.subcapitata生长受到抑制,而小球藻C.vargaris生长却受到激励。因此,我们可以看出羊角月牙藻R.subcapitata对罗红霉素的敏感性较大,低浓度下就可以产生抑制作用,而小球藻C.vulgaris罗红霉素的敏感性不强,在较高的浓度下也没有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表现出轻微的生长激励作用。(2)从生理过程角度解析了典型绿藻(羊角月牙藻R.subcapitata和小球藻C.vulgaris)在不同浓度梯度罗红霉素(0、0.01和0.09mg/L)敏感性差异的原因。暴露于罗红霉素7天后,基于生物试剂盒和酶标仪测定了一系列的氧化应激生物标志物浓度(MDA、非酶类抗氧化剂GSH、抗氧化酶SOD、CAT、GP、GST和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结果表明:羊角月牙藻R.subcapitata和小球藻C.vulgaris的生长、氧化应激及抗氧化反应表现均展现出明显不同。当藻类生长受到抑制时,MDA含量以及抗氧化酶的活性会增加,从而激活抗氧化系统。相反,当生长受到刺激时,MDA含量和氧化应激酶的活性会降低。因此,羊角月牙藻R.subcapitata在相同浓度胁迫下,表现出强烈的应激反应。相关毒性机理的解明可以补充罗红霉素对于实验的两种藻类的生物生理毒性及其作用机理,以备后续学者更全面的了解和分析抗生素提供理论依据。
李燕[2](2021)在《七大河流中优先控制药物毒性分析及其源头削减工艺评估》文中研究说明药物已被广泛应用于人类健康、畜牧养殖和食品加工等方面,成为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化合物种类之一。近年来,在地表水和地下水等环境水相中检测到的药物污染物种类及浓度水平越来越高。这些物质不仅对水体环境和水生生物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影响整个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因此对药物产生的潜在毒性和环境影响研究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热点。本研究围绕中国七大河流中优先控制药物筛选、基于USEtox的环境水体中药物潜在毒性研究和污水深度处理工艺去除优先控制药物的毒性及环境影响评价等方面开展了相关研究,为研究人员和监管机构提供关于药物对人类和生态健康风险的指导,同时克服传统环境影响评估方法的片面性和局部性,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的规划和决策提供环境影响的科学依据。基于中国药物使用、污染及深度处理现状,采用综合评分法,选取实际环境浓度、环境暴露风险和生态影响作为指标,建立了中国七大河流中优先控制药物筛选体系,并通过筛选体系确立了包括10种抗生素(红霉素、脱水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乙酰磺胺甲恶唑、环丙沙星、诺氟沙星、头孢唑啉)、3种消炎药物(布洛芬、双氯酚酸、吲哚美辛)和1种降血脂药(苯扎贝特)在内的中国七大河流中优先控制药物清单。通过研究发现,抗生素是中国七大河流中风险最高的药物种类,磺胺类则是中国七大河流中风险最高的抗生素类别。此外,长江、珠江和海河流域的药物污染程度高于其他流域,珠江流域对水生生物的潜在风险最高,松花江和海河流域的潜在风险最低。本研究对中国七大河流中药物的分布特征和健康风险进行了系统研究,为我国流域中药物污染的管理和调控提供了新型决策支持体系。基于药物理化特性、降解速率、生物蓄积性、生态毒性和人体毒性等输入参数,利用USEtox模型进行39种药物的生态毒性和人体毒性特征化因子分析,并分析了我国七大河流中药物的潜在毒性影响。在我国七大河流中磺胺类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生态毒性影响最高的药物种类,其生态影响分别在ND-1.29×10-6CTUe和3.96×10-8-9.37×10-7 CTUe之间。喹诺酮类抗生素和消炎药是人体毒性影响最高的药物种类,其人体影响分别在2.67×10-17-4.09×10-15 CTUh和ND-5.98×10-12 CTUh之间。对造成流域中药物污染现状的排放源进行分析,基于综合评分法,选取预测环境浓度、药物去除率、生态影响和健康影响四个指标,确立了适用于中国污水处理厂的优先控制药物清单。采用USEtox方法和CML2001方法分别对颗粒活性炭、纳滤和臭氧氧化三种污水深度处理工艺去除包含优先控制药物在内的39种药物的毒性影响和环境影响进行评价,确定纳滤工艺去除药物生态及人体毒性影响效果最佳且产生的环境负荷最小。纳滤工艺对进水中药物生态和人体毒性分别降低了92%和95%,且运行过程中产生毒性影响最小,电力和化学物的生产使用是造成毒性影响和环境影响的关键因素。电力对非生物性资源耗损、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损耗和光化学烟雾等环境影响类别的贡献度最大,分别为88.25%、87.16%、73.38%和76.36%;化合物对酸化效应和富营养化等环境影响类别的贡献度最大,分别为60.20%和59.55%。
王天弋[3](2019)在《强化预处理对双膜法去除微量有机物及控制膜污染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再生水中的微量有机物污染与超滤-反渗透系统处理过程中的膜污染问题,本文研究了天津市某污水厂现有再生水处理工艺中七种特征微量有机物(舒必利、咖啡因、美托洛尔、罗红霉素、利古隆、双氯芬酸和卡马西平)浓度及变化情况,并对其进行了环境风险评估。构建了混凝→活性炭吸附→超滤→反渗透再生水中试处理工艺,开展了参数优化研究,并分析了中试处理工艺与污水厂现有的工艺的膜污染特性,提出了减缓膜污染的措施。春季厂区进水中的微量有机物平均浓度最高,为464.7 ng/L。随着季节变化,微量有机物的平均浓度逐渐降低,至冬季达到了最小值78.0 ng/L。不同季节内再生水工艺对微量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几乎没有明显的差异。除利古隆的去除率为80%左右外,其余微量有机物的去除率均保持在94%以上。夏季气浮对微量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最佳,去除率均在50%以上;秋季气浮对微量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最差,去除率均未超过20%。春季超滤对微量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最佳,去除率均在43%以上;夏季超滤对微量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最差,去除率均未超过30%。夏季反渗透对微量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最佳,去除率均超过了82%;春季反渗透对微量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最差,去除率均未超过81%。搭建混凝→活性炭吸附→超滤→反渗透的中试处理工艺,各处理单元的参数确定如下:混凝剂投加量为30 mg/L;助凝剂投加量为1 mg/L;混合时间1 min,絮凝反应时间9 min,沉淀时间10 min;活性炭吸附塔的水力停留时间为20 min;超滤膜通量为50 L m-2·h-1;反渗透膜通量为35 L m-2·h-1。与现有工艺相比,中试系统强化了厂区原有工艺对微量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整个工艺对利古隆的去除率从79.1%升至87.5%,其余微量有机物的去除率均保持在97%以上。对污水厂现有工艺与中试工艺各单元出水进行了分子量分布分析,并对污水厂现有工艺的超滤膜垢和中试工艺的超滤膜垢和反渗透膜垢分别进行了XRD、XPS和三维荧光光谱表征。发现混凝和活性炭吸附工艺对>10 k Da的大分子物质有很强的去除效果,同时可以加强双膜系统对微量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混凝和活性炭吸附工艺作为双膜系统的预处理工艺,可以有效减缓膜污染。
黄亚雪[4](2019)在《高通量POSS改性纳滤膜制备及效能研究》文中提出纳滤是常用的水处理技术。然而,在实际运行中,纳滤膜通量低、操作压力高,导致产水效率低下,增大了设备运行投资及能耗成本;膜污染的产生也限制了纳滤膜的进一步推广及应用。由聚合物和特殊填料组成的复合纳滤膜为低成本制备高性能分离膜提供了新方法。因此,本研究通过加入笼型聚倍半硅氧烷(POSS)的方法对纳滤膜进行改性,以制备高通量耐污染的纳滤膜。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研究。首先以聚醚砜(PES)为聚合物,系统分析了两种溶剂和三种添加剂及其浓度对超滤支撑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超滤支撑层制备的最佳配方为:15%PES+21%聚乙二醇PEG2000+64%二甲基乙酰胺DMAc,在0.1MPa下,通量达到255.0 L/(m2·h),为后续界面聚合制备聚酰胺纳滤膜提供了良好的支撑。在此基础上,选择哌嗪(PIP)和均苯三甲酰氯(TMC)为界面聚合的反应单体,研究两种单体浓度对聚酰胺纳滤膜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当PIP和TMC的浓度分别为0.5%和0.1%时,聚酰胺的性能综合最优,通量达到58.08 L/(m2·h),Na2SO4截留率为91.1%。其次,采用六种带不同基团的POSS在界面聚合过程中对纳滤膜进行改性。通过对比通量和截留率,优选聚乙二醇基笼型聚倍半硅氧烷(PEG-POSS)和辛氨基笼型聚倍半硅氧烷(OA-POSS)为水相添加剂,研究了不同浓度的PEG-POSS和OA-POSS对纳滤膜性能的影响。在0.5 MPa下,当PEG-POSS添加浓度为0.5%时,改性膜的水通量为114.0 L/(m2·h),是未改性前的2倍,Na2SO4截留率达到95.8%;当OA-POSS添加浓度为0.05%(加入0.5%TEA),改性膜的水通量为90.0L/(m2·h),是未改性前的1.4倍,Na2SO4截留率达到98.78%。傅里叶红外及X射线光子能谱分析等结果证明POSS材料成功添加到聚酰胺层中。通过扫描电镜、接触角仪和原子力显微镜等观察膜的结构,研究膜的亲水性、粗糙度和表面形态,分析POSS材料提高纳滤膜水通量的原因。最后,为研究POSS改性纳滤膜的效能,考察了改性膜对环境激素和抗生素的去除特性、抗污染性能和长期运行稳定性。实验结果显示,POSS改性膜对双酚A、左氧氟沙星、罗红霉素等的去除率分别可以达到70%、81%和96%。两种POSS改性膜的抗污染性能也提升了6%。POSS改性制备纳滤膜过程操作简单,在水处理领域具有应用前景。所获研究成果可以为纳滤膜的广泛应用提供理论与实践基础。
李嘉萌,杨容芳,余丰君,冯淬灵,王晶[5](2019)在《不同工艺的芪蛭益肺颗粒对COPD模型大鼠的药效学对比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实验利用烟熏复合气道滴注LPS的方法复制大鼠COPD模型,通过对COPD模型大鼠肺组织形态学及肺功能的测定,比较全方水提(工艺1)和全方水提醇沉工艺(工艺2)的芪蛭益肺颗粒对COPD模型大鼠的影响,从而筛选出药效学作用更佳的制备工艺,为新药开发提供依据。方法 Wistar大鼠126只,其中空白组23只,造模大鼠103只。使用自制烟熏箱烟熏大鼠,持续烟熏28 d;于第1、11、21 d气道内滴注LPS,滴药日不熏烟。实验第21 d分别从空白组及造模组中各取7只雄性大鼠测定肺功能各指标:最大通气量(MVV)、用力呼气容积(FVC)、用力呼气流速(FEV25-75%)、第0.3 s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呼气容积百分比(FEV0.3/FVC%),进行给药前模型复制成功鉴定。将剩余造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罗红霉素组(0.03 g·kg-1)、工艺1大剂量组(临床等效剂量,9.10 g·kg-1)、工艺1小剂量组(1/2临床等效剂量,4.55 g·kg-1)、工艺2大剂量组(临床等效剂量,9.10 g·kg-1)、工艺2小剂量组(1/2临床等效剂量,4.55 g·kg-1),每组16只,雌雄各半。实验第21d起,各组大鼠每日灌胃给予相应药物1次,连续给药40 d。实验第61 d测定大鼠肺功能各指标:FVC、FEV0.3/FVC%、FEV25-75%、MVV、第0.3 s用力呼气容积(FEV0.3)、用力最大呼气流速(PEF)、吸气总阻力(RL)、呼气总阻力(Re)、动态顺应性(Cdyn)、肺指数,通过HE及AB-PAS染色观察肺组织形态结构和气道纤毛上杯状细胞数目。结果给药前模型复制成功鉴定实验中肺功能测定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较,模型组大鼠MVV、FVC、FEV25-75%、FEV0.3/FVC%均显着降低(P <0.05),表明COPD大鼠模型复制成功。给药后(实验第61 d)肺功能测定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较,模型组FEV0.3、FEV0.3/FVC%、FEF25-75%、PEF、MVV、Cdyn均显着降低(P <0.01或P <0.05),RL显着升高(P <0.05),表明模型组大鼠肺功能出现严重降低;模型组肺指数显着升高(P <0.05),表明模型组大鼠肺组织出现损伤。与模型组相比较,工艺1大剂量组及小剂量组FEV0.3/FVC%、MVV显着升高(P <0.01),RL显着降低(P <0.01);工艺2大剂量组及小剂量组FEV0.3/FVC%、MVV均显着升高(P <0.01),工艺2小剂量组Cdyn显着升高(P <0.01),RL、Re、肺指数显着降低(P <0.01或P <0.05)。HE染色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气管可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气管纤毛脱落,呈现COPD病理状态。与模型组相比较,工艺1和工艺2大、小剂量组大鼠气管周围炎性细胞减少,肺间隔变小,COPD病理过程得到有效缓解。AB-PAS染色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较,模型组杯状细胞数目显着升高(P <0.05);与模型组相比较,工艺1大、小剂量组,工艺2大、小剂量组杯状细胞数目显着降低(P <0.05)。通过肺功能、肺指数及杯状细胞数目数据结果分析,工艺2小剂量组比工艺1小剂量在Cdyn、Re、肺指数方面效果均更为明显;工艺2大剂量组与工艺1大剂量相比气道纤毛上杯状细胞数目减少得更为显着。结论两种工艺的芪蛭益肺颗粒对COPD模型大鼠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全方水提醇沉工艺得到的药物疗效更佳。
刘亚威,傅蓉,邹宇,姚兰[6](2019)在《国产罗红霉素片质量分析》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对上市罗红霉素片的检验与研究,从有效性、合理性和质量可控性等方面对其进行全面质量分析评价。方法依据现行法定质量标准,对全国范围内的罗红霉素片进行标准检验,运用多种统计学方法,分析国内罗红霉素片质量的总体水平,比较不同企业产品质量。根据专题调研、文献检索和标准检验结果分析等情况,开展了有关物质、溶出曲线和晶型研究。分别采用中国药典(ChP)2015和英国药典(BP)2016所收载的罗红霉素有关物质分析方法,对罗红霉素有关物质进行测定。结果本次抽验涉及的21个生产企业的327批罗红霉素片按法定标准检验,有326批次符合规定,合格率为99.7%。结果显示ChP2015和BP2016液相色谱行为有一定差别,两种方法测定的罗红霉素最大杂质和总杂质含量相当。对罗红霉素片溶出曲线的研究时发现大部分国内产品与原研产品差别较大。晶型考察结果证明罗红霉素存在3种晶型。结论罗红霉素片现行质量标准可行,质量状况较好。
刘亚威,姚兰,张亚杰[7](2019)在《罗红霉素片仿制药与原研药溶出行为一致性研究及溶出度方法的建立》文中认为目的建立罗红霉素片溶出度曲线测定方法,评价21家国内仿制药产品与原研药溶出曲线的相似性。方法建立有区分力的溶出曲线测定方法,并分别考察罗红霉素片仿制药和原研药在pH6.0溶出介质中的溶出情况,通过计算相似因子评价溶出曲线的相似性;对国产和原研罗红霉素片在酸中溶出量进行考察。结果在选定条件下,国内21家制药公司中9家产品与原研相似,其余不相似。结论该方法适用于罗红霉素片的溶出曲线测定,可为罗红霉素片的质量一致性评价提供参考。
杨谣谣[8](2019)在《罗红霉素胶囊质量一致性评价的生产工艺与质量评价体系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落实NMPA颁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意见》公告,开展公司自制罗红霉素胶囊与原研进口的法国赛诺菲·安万特公司生产的罗红霉素片的药品一致性评价研究,加强国内仿制药品疗效及质量。因此,按照药品对一致性评价的技术要求,参照原研制剂,研究确定自制罗红霉素胶囊的原料药质量评估、最佳制剂处方及生产工艺、产品质量标准及评价体系,提升国产罗红霉素胶囊仿制药的产品质量,提高国内药品质量的整体水平。方法:第一部分对国家公布的罗红霉素胶囊参比制剂罗红霉素片进行系统剖析,仿制药常采用逆向工程思路对原研药品进行逆向研究,大致了解本品的处方组成、工艺手段、原料药晶型等要素,制备出从疗效和质量与参比制剂一致的产品。通过对罗红霉素胶囊处方研究及工艺优化,确定出适用于药厂商业化生产的合理处方及生产工艺参数。第二部分利用HPLC对罗红霉素胶囊体外溶出方法开发及建立和参比制剂罗红霉素片体外溶出相关性研究;通过对不同国家罗红霉素胶囊含量测定标准进行重现,JP标准重现对于主峰的分离效果最好,所以在JP标准上对其含量测定方法进行优化,针对罗红霉素胶囊的含量限度进行合理制定;同时也在JP标准上开发了自制品测定的有关物质方法;罗红霉素胶囊一致性评价项目对于国家公布的参比制剂而言属于改剂型品种,为不影响其生物利用度和溶出度,也为给后续的制剂处方工艺研究中原料药的处理方式提供依据,本文将对罗红霉素原料药粒径进行控制。第三部分通过所确定的自制罗红霉素胶囊质量评价体系对实验室中试三批产品进行验证。第四部分通过所确定的自制罗红霉素胶囊质量评价体系对实验室中试三批产品进行稳定性研究。结果:研究确定了自制罗红霉素胶囊的含量测定方法、溶出测定方法、有关物质方法、制剂处方中原料药的粒度大小、罗红霉素胶囊的制剂处方及生产工艺参数和生产设备。结论:1.处方组成罗红霉素胶囊为原研药罗红霉素片的改剂型品种,规格:150mg。辅料为低取代羟丙纤维素、玉米淀粉、聚维酮K30、泊洛沙姆188、胶态二氧化硅、硬脂酸镁、明胶空心胶囊。单位剂量产品的处方组成见表1。[工艺操作]物料预处理:原料过80目筛,胶态二氧化硅过40目筛,备用;物料称取:将物料罗红霉素,低取代羟丙纤维素、玉米淀粉按处方量依次称取;黏合剂配制:将聚维酮K30、泊洛沙姆溶于65℃75℃纯化水中,搅拌至完全溶解,备用;预混合:将罗红霉素,低取代羟丙纤维素、玉米淀粉物料投入湿法制粒机中混合,转速300rpm,搅拌混合时间5min;湿法制粒:加入配制好的粘合剂,同时以300rpm转速搅拌,加完粘合剂开启剪切档,转速1000rpm,共制粒时间6min,出料,20目筛制粒;烘干整粒:60℃条件下烘干,水分控制在2%4%,20目筛摇摆整粒;总混:称取胶态二氧化硅、硬脂酸镁,至料筒中与上述所得颗粒混合15min,转速20rpm;胶囊填充:按理论填充量217.4mg/粒进行胶囊填充。2.性状检测方法:目测法[24-25]。标准规定:本品内容物为白色或类白色的粉末和颗粒[24-25]。3.装量差异重量差异限度为±10%[24-25]。4.含量、有关物质测定结合《中国药典》2015版本品含罗红霉素(C41H76N2O15)应为标示量的98.0%102.0%[24-25];有关物质方法对于罗红霉素自制品的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5.罗红霉素原料药粒径范围原料药过80目筛D10:控制在10μm以下;D50:控制在2040μm;D90:控制在90120μm。
张珂[9](2019)在《苏州市饮用水源和供水过程新兴污染物的分布》文中提出本论文在全面综述水环境中痕量抗生素残留的前处理技术和仪器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高效准确分析饮用水源水中痕量抗生素的固相萃取-高效液相/三重四级杆质谱法。将建立的痕量抗生素的分析方法成功运用到太湖水域和苏州市主要供水水厂的水质分析中,得到了抗生素在太湖水域和供水水厂的空间分布规律和季节分布规律以及供水水厂各工艺对水样中痕量抗生素的去除效果。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饮用水源水中痕量抗生素分析方法的建立本论文以7种抗生素:磺胺嘧啶、磺胺甲恶唑、诺氟沙星、恩诺沙星、土霉素、头孢噻肟钠、罗红霉素作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样品前处理方法和仪器分析方法。通过优化固相萃取最终确定的样品前处理条件为:固相萃取小柱类型:Waters公司的Oasis HLB(500mg,6cc);过样体积:1000 mL;上样流速10mL/min;水样pH值:4;洗脱剂类型:甲醇;洗脱剂用量:9 mL。运用美国Thermo公司TSQ Quantum Ultra EMR三重四级杆质谱检测器,在多反应选择监测离子模式(MRM)下进行目标物的分析检测,采用含0.1%甲酸的水作为流动相无机相A,乙腈作为流动相有机相B进行梯度洗脱。7种抗生素在0.5-200 ng/L的范围内有较好的线性关系,方法最低检出限在0.1-1.2ng/L,平均加标回收率在68%-11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1.6%-10.7%之间。(2)饮用水源水中痕量抗生素的分析方法在太湖水域中的应用采用建立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和仪器分析方法对太湖水域进行了全范围的目标抗生素的分析检测,共设置9个采样点。结果表明,抗生素污染的空间分布规律为太湖流域东部和北部抗生素含量较高,太湖中心区域抗生素浓度最低。这可能与太湖周边污废水的排出以及水产养殖的空间位置的分布有关。太湖流域抗生素污染的季节分布规律也较为显着:冬季和春季是流感等疾病的高发期,因此水域中抗生素的检出浓度较高,夏季和秋季(本实验采样时间分别是2018年的7月和10月)是太湖水产养殖的高峰期,抗生素的使用量和使用频次均大大增加,在水产养殖集中的区域,动物源性抗生素在这两季显着上升。(3)饮用水源水中痕量抗生素的分析方法在供水水厂中的应用水厂供水中,检出除头孢噻肟钠外的其余6种抗生素,其中磺胺甲恶唑浓度最高,水源水中抗生素总浓度检出水平为14.0442.27ng/L,出厂水中抗生素总浓度水平为3.489.82ng/L,管网末梢水中抗生素总浓度为2.078.3ng/L。不同的水厂处理工艺对目标抗生素的去除效率不同,臭氧氧化池是去除抗生素的主要处理工艺,其总绝对去除率达59.3%,活性炭滤池对抗生素的总绝对去除率为11.8%。沉淀池和砂滤池两个处理工艺对抗生素几乎没有去除作用。抗生素污染的季节分布规律与太湖流域抗生素污染的季节变化规律相似:从4月份开始,随着太湖流域降雨量增多,水体中各种抗生素浓度被稀释,浓度逐渐降低,直至7月份太湖流域水位达到最高,抗生素浓度降到最小值。而后进入1月份,雨量减少,气温降低,是各种流感等疾病的高发期,各种抗生素需求量增加,水体中抗生素的残留浓度也随之增加。
张云启[10](2019)在《高比表硼碳氮纳米片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了去除水中的抗生素污染物及盐离子,本论文通过高温固相法合成了高比表硼碳氮纳米片,其具有突出的电化学及热稳定性,高的比表面积及正的表面电荷。将所制备的硼碳氮纳米片材料与商业活性炭组成不对称CDI模块后,显示出了高的脱盐量及良好的循环稳定性,成功的抑制了电吸附过程中阳极氧化的现象;此外该材料还显示出了对水体中抗生素污染物的突出吸附性能,且成功解决了传统粉体吸附剂不易回收的难题,具体实验过程如下:在第一部分的工作中,通过高温固相法合成了以介孔为主的硼碳氮纳米片(MBCN)及以微孔为主的硼碳氮纳米片(BCN)具体做法是:1、以间苯三酚,甲醛为碳源,F127为模板,经盐酸催化聚合、碳化得到有序介孔碳(OMC)。2、将商业活性炭(AC,HD2000)或OMC与硼酸,尿素混合于去离子水中,烘干后,经高温反应及氨气气氛下掺杂,得到BCN或MBCN纳米片。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X射线衍射(XRD)、热重(TG)及傅里叶红外(FTIR)光谱分析证实了硼碳氮材料的成功制备;通过氮气物理吸附分析证实了BCN、MBCN分别具有以微孔和介孔主导的孔结构。最后通过Zeta电位及零电荷电位的测试得到了BCN、MBCN纳米片表面均带有显着的正电荷。我们以这两种硼碳氮纳米片为阳极、商业活性炭为阴极组成非对称的CDI模块(BCN//AC、MBCN//AC),用于水中盐离子的电吸附。通过实验,BCN//AC及MBCN//AC的电吸附量分别为17.46mg g-1、14.49 mg g-1,两种吸附剂均表现出对水体中盐离子的良好吸附性能。同时也考察了两种不对称CDI模块的循化性能,经过50圈循环测试后,容量保持率均在81%以上。在第二部分工作中,我们仍以上述合成的两种硼碳氮纳米片为吸附剂,应用于罗红霉素及氯霉素的物理吸附实验中。实验发现,BCN对氯霉素的吸附量较高,达到了546.15mg g-1,而MBCN对其的吸附量仅为420.54 mg g-1;MBCN对罗红霉素的吸附量较高,达到了575.68 mg g-1,而BCN对其的吸附量仅为460.09 mg g-1;同时两种吸附剂均表现出良好的吸附动力学,1小时内就可以达到吸附平衡。此外为探究吸附机理,本实验还详细考察了NaCl盐离子及溶液pH值对吸附过程的影响。最后,为考察两种吸附剂的循环再生性能,我们比较了空烧再生、酸碱水解再生吸附剂的循环效果,经6次循环测试,最终吸附容量均保持在92%以上。
二、罗红霉素的工艺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罗红霉素的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罗红霉素对典型藻类的生长抑制及氧化应激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抗生素及其分类 |
1.2 环境中的抗生素 |
1.3 残留抗生素的环境危害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抗生素对藻类的影响 |
2.2 藻类对抗生素的响应 |
2.2.1 自由基 |
2.2.2 活性氧 |
2.2.3 氧化应激 |
2.2.4 氧化应激标志物 |
2.3 罗红霉素概述 |
2.3.1 罗红霉素性质 |
2.3.2 罗红霉素研究现状 |
2.4 研究意义及技术路线 |
2.4.1 研究意义 |
2.4.2 技术线路图 |
第三章 罗红霉素对水生藻类的生长抑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1 试剂与仪器 |
3.2.2 测试藻类培养 |
3.3 实验方法 |
3.3.1 生长抑制试验 |
3.3.2 藻类生长量测定 |
3.3.3 罗红霉素浓度测定 |
3.3.4 统计方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生长抑制实验结果 |
3.4.2 剂量响应曲线 |
3.4.3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水生藻类对罗红霉素的氧化应激机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3 实验设计 |
4.4 生物标志物含量测定方法 |
4.4.1 光和色素含量的测定 |
4.4.2 藻类组织液中CAT含量的检测方法 |
4.4.3 藻类组织液中SOD含量的检测方法 |
4.4.4 藻类组织液中GSH含量的检测方法 |
4.4.5 藻类组织液中GST含量的检测方法 |
4.4.6 藻类组织液中MDA含量的检测方法 |
4.4.7 藻类组织液中GP(GSH-PX)含量的检测方法 |
4.4.8 统计方法 |
4.5 结果与讨论 |
4.5.1 ROX对氧化应激生物标志物的影响 |
4.5.2 ROX对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七大河流中优先控制药物毒性分析及其源头削减工艺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与中文解释对照表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中国水体中药物污染现状 |
1.2.1 中国药物消费现状 |
1.2.2 水体中常见药物污染物的种类、来源与迁移转化 |
1.2.3 水体中药物的危害 |
1.2.4 水体中药物污染现状 |
1.2.5 中国污水处理厂中药物去除现状 |
1.3 优先控制污染物筛选体系建立研究 |
1.3.1 优先控制污染物筛选体系的建立方法 |
1.3.2 优先控制污染物筛选体系的建立研究现状 |
1.3.3 优先控制药物筛选体系的建立研究现状 |
1.4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污水处理工艺研究 |
1.4.1 生命周期评价的概述 |
1.4.2 生命周期评价在污水处理评估中的研究现状 |
1.5 药物毒性分析及其源头削减工艺评估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6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6.1 课题来源 |
1.6.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7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方法 |
2.1 优先控制药物清单的建立方法 |
2.1.1 中国水环境中优先控制药物清单数据集的建立 |
2.1.2 七大河流中优先控制药物清单数据集的建立 |
2.1.3 中国污水处理厂中优先控制药物清单数据集的建立 |
2.1.4 指标的选择及计算 |
2.1.5 风险分数分析 |
2.2 基于USEtox的环境水体中药物潜在毒性分析方法 |
2.3 基于LCA的深度处理工艺去除药物的毒性及生态影响分析 |
2.3.1 工艺概况及耗能分析 |
2.3.2 毒性及环境影响评价 |
2.3.3 敏感性分析 |
第3章 中国七大河流中优先控制药物筛选 |
3.1 引言 |
3.2 中国水环境中优先控制药物清单的建立 |
3.2.1 中国水环境中优先控制药物筛选的数据集分析 |
3.2.2 优先控制药物筛选体系中各指标分数计算 |
3.2.3 筛选分组后各组别内药物分析 |
3.2.4 与其他同类研究的比较 |
3.2.5 不确定性分析 |
3.3 中国七大河流中药物浓度及检测频率分析 |
3.3.1 中国七大河流中优先控制药物筛选的数据集分析 |
3.3.2 长江与黄河流域 |
3.3.3 海河与淮河流域 |
3.3.4 松花江与辽河流域 |
3.3.5 珠江流域 |
3.3.6 中国七大河流中药物浓度分析 |
3.4 中国七大河流中优先控制药物清单的建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USEtox的环境水体中药物潜在毒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用于USEtox模型的输入参数分析 |
4.3 中国七大河流中药物潜在毒性分析 |
4.3.1 药物生态毒性和人体毒性特征化因子分析 |
4.3.2 中国七大河流中药物潜在毒性影响分析 |
4.4 中国主要城市污水处理厂中药物潜在毒性分析 |
4.4.1 药物去除分析 |
4.4.2 药物潜在毒性分析 |
4.4.3 药物排入不同环境介质产生的生态影响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污水深度处理工艺对优先控制药物毒性削减及环境影响评估 |
5.1 引言 |
5.2 中国污水处理厂优先控制药物清单的建立 |
5.2.1 优先控制药物筛选体系中各指标分数计算 |
5.2.2 筛选分组后各组别内药物分析 |
5.2.3 与其他同类研究的比较 |
5.2.4 不确定性分析 |
5.3 不同处理工艺对药物的去除 |
5.3.1 药物去除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5.3.2 深度处理工艺对药物的去除率分析 |
5.4 污水深度处理工艺在生命周期方法下的毒性影响评估 |
5.4.1 工艺运行毒性影响对比分析 |
5.4.2 造成毒性影响的关键因素分析 |
5.4.3 深度处理工艺去除药物毒性分析 |
5.4.4 敏感性分析 |
5.5 污水深度处理工艺在生命周期方法下的环境影响评估 |
5.5.1 工艺运行环境影响对比分析 |
5.5.2 造成环境影响的关键因素分析 |
5.5.3 敏感性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中国水环境中优先控制药物清单建立的数据集 |
附录2 我国主要河流中药物检测情况 |
附录3 中国七大河流中优先控制药物清单建立的数据集 |
附录4 不同权重分布下的药物排名 |
附录5 三种深度处理工艺的LCA清单分析 |
附录6 药物的各指标得分和总分 |
附录7 中国主要河流中药物浓度数据 |
附录8 药物暴露风险及生态影响指标分数 |
附录9 USEtox中计算所研究药物的生态毒性和人体毒性特征化因子所需的输入参数 |
附录10 USEtox中生态毒理学和人体毒性表征因子计算所需的毒性参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强化预处理对双膜法去除微量有机物及控制膜污染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微量有机物概述 |
1.2.1 PPCPs的种类 |
1.2.2 PPCPs的来源 |
1.2.3 PPCPs的危害 |
1.3 微量有机物处理工艺 |
1.3.1 物理吸附对微量有机物的去除效果 |
1.3.2 生物降解对微量有机物的去除效果 |
1.3.3 高级氧化对微量有机物的去除效果 |
1.3.4 膜分离在微量有机物处理中的应用 |
1.4 膜污染及控制研究 |
1.4.1 膜污染类型 |
1.4.2 膜表面污染物 |
1.4.3 膜污染控制措施 |
1.5 研究目的、意义与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第2章 污水厂现有工艺对微量有机物的去除效果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再生水处理工艺概述 |
2.1.2 常规指标的测定方法 |
2.1.3 微量有机物的测定方法 |
2.1.4 环境风险评价方法 |
2.2 污水厂现有工艺对常规指标和微量有机物的去除效果 |
2.2.1 常规指标的去除效果 |
2.2.2 微量有机物的去除效果 |
2.2.3 常规指标与微量有机物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2.2.4 环境风险评价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混凝及活性炭吸附对微量有机物的去除参数优化 |
3.1 试验材料及方法 |
3.1.1 试验用水及水质特征 |
3.1.2 试验所用药剂 |
3.1.3 试验方法 |
3.1.4 主要分析项目及测定方法 |
3.2 不同混凝条件下常规指标和微量有机物的浓度变化 |
3.2.1 不同混凝剂投加量下常规指标和微量有机物的浓度变化 |
3.2.2 不同助凝剂投加量下常规指标和微量有机物的浓度变化 |
3.3 活性炭吸附对微量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参数优化 |
3.3.1 不同活性炭投加量下微量有机物的浓度变化 |
3.3.2 不同p H及吸附时间下微量有机物的浓度变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超滤-反渗透中试工艺对微量有机物的去除效果 |
4.1 试验方法及材料 |
4.1.1 中试处理工艺概述 |
4.1.2 中试装置及材料 |
4.2 不同混凝参数条件下对常规指标和微量有机物的去除效果 |
4.2.1 不同混凝剂投加量对常规指标和微量有机物的去除效果 |
4.2.2 不同助凝剂投加量对常规指标和微量有机物的去除效果 |
4.2.3 不同混凝沉淀时间对常规指标和微量有机物的去除效果 |
4.3 不同吸附参数条件下对常规指标和微量有机物的去除效果 |
4.3.1 不同吸附HRT对常规指标的去除效果 |
4.3.2 不同吸附HRT对微量有机物的去除效果 |
4.4 不同超滤参数条件下对常规指标和微量有机物的去除效果 |
4.4.1 不同超滤膜通量对常规指标的去除效果 |
4.4.2 不同超滤膜通量对微量有机物的去除效果 |
4.5 不同反渗透参数条件下对常规指标和微量有机物的去除效果 |
4.5.1 不同反渗透膜通量对常规指标的去除效果 |
4.5.2 不同反渗透膜通量对微量有机物的去除效果 |
4.6 中试工艺与厂区原有工艺的比较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超滤膜和反渗透膜膜污染特性研究 |
5.1 试验材料及方法 |
5.1.1 试验样品的准备 |
5.1.2 分析方法 |
5.2 污水厂现有工艺及中试工艺中各处理单元的分子量分布 |
5.2.1 污水厂现有工艺中各处理单元的分子量分布 |
5.2.2 中试工艺中各处理单元的分子量分布 |
5.3 污水厂现有工艺及中试工艺膜上的XRD表征 |
5.3.1 污水厂现有工艺超滤膜的XRD表征 |
5.3.2 中试工艺超滤膜的XRD表征 |
5.3.3 中试工艺反渗透膜的XRD表征 |
5.4 污水厂现有工艺及中试工艺膜上的XPS表征 |
5.4.1 污水厂现有工艺超滤膜的XPS表征 |
5.4.2 中试工艺超滤膜的XPS表征 |
5.4.3 中试工艺反渗透膜的XPS表征 |
5.5 污水厂原工艺及中试工艺膜上有机物的三维荧光分析 |
5.5.1 污水厂现有工艺超滤膜上有机物的三维荧光表征 |
5.5.2 污水厂中试工艺超滤膜上有机物的三维荧光表征 |
5.5.3 污水厂中试工艺反渗透膜上有机物的三维荧光表征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建议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4)高通量POSS改性纳滤膜制备及效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课题来源 |
1.1.1 课题背景 |
1.1.2 课题来源 |
1.2 纳滤膜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 |
1.2.1 在工业废水处理方面的应用 |
1.2.2 在海水和苦咸水淡化方面的应用 |
1.2.3 在垃圾渗滤液处理中的应用 |
1.2.4 在饮用水处理中的应用 |
1.3 在水处理中存在的问题 |
1.3.1 纳滤膜通量不高 |
1.3.2 纳滤膜操作压力高 |
1.3.3 纳滤膜污染严重 |
1.4 纳滤膜高通量改性方法 |
1.4.1 制备超薄分离层 |
1.4.2 添加材料改性 |
1.5 对抗生素和环境激素的去除现状 |
1.5.1 双酚A |
1.5.2 左氧氟沙星 |
1.5.3 罗红霉素 |
1.5.4 土霉素 |
1.6 本课题研究内容 |
1.6.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方法与实验装置 |
2.1 实验药品及膜制备和改性方法 |
2.1.1 主要实验药品 |
2.1.2 纳滤膜过滤装置 |
2.1.3 膜的制备及改性方法 |
2.2 纳滤膜性能表征 |
2.2.1 接触角的测定 |
2.2.2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
2.2.3 粗糙度的测定 |
2.2.4 FTIR-ATR红外全反射分析 |
2.2.5 水通量的测定 |
2.2.6 截留率的测定 |
2.2.7 孔径的测定 |
2.2.8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2.2.9 纳滤膜抗污染性能评价 |
第3章 超滤支撑层及聚酰胺纳滤膜的制备 |
3.1 超滤支撑层的合成制备 |
3.1.1 溶剂和添加剂对超滤支撑层的影响 |
3.1.2 添加剂浓度对超滤支撑层的影响 |
3.2 超滤支撑层的表征分析 |
3.2.1 超滤支撑层的形貌分析 |
3.2.2 超滤支撑层的孔径分布 |
3.2.3 超滤支撑层与商业超滤膜的比较 |
3.3 聚酰胺纳滤膜的合成制备 |
3.3.1 PIP浓度对聚酰胺纳滤膜的影响 |
3.3.2 TMC浓度对聚酰胺纳滤膜的影响 |
3.4 聚酰胺纳滤膜的表征分析 |
3.4.1 聚酰胺纳滤膜的形貌分析 |
3.4.2 聚酰胺纳滤膜的表面化学结构 |
3.4.3 聚酰胺纳滤膜的孔径分布 |
3.4.4 聚酰胺纳滤膜对不同盐的去除特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POSS改性纳滤膜的制备及表征分析 |
4.1 POSS材料优选 |
4.1.1 POSS改性纳滤膜的形貌表征 |
4.1.2 POSS材料对纳滤膜水通量的影响 |
4.1.3 POSS材料对纳滤膜截留性能的影响 |
4.2 PEG-POSS改性膜的制备和表征分析 |
4.2.1 PEG-POSS浓度对纳滤膜的影响 |
4.2.2 PEG-POSS改性膜对不同盐的截留率 |
4.2.3 PEG-POSS改性膜的表面化学结构 |
4.2.4 PEG-POSS改性膜的形貌表征 |
4.2.5 PEG-POSS改性膜的接触角粗糙度 |
4.2.6 PEG-POSS改性纳滤膜的孔径分析 |
4.3 OA-POSS改性膜的制备和表征分析 |
4.3.1 OA-POSS浓度对纳滤膜的影响 |
4.3.2 OA-POSS改性膜对不同盐的截留 |
4.3.3 OA-POSS改性膜的表面化学结构 |
4.3.4 OA-POSS改性膜的形貌分析 |
4.3.5 OA-POSS改性膜的接触角粗糙度 |
4.3.6 OA-POSS改性膜的孔径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POSS改性膜在水处理中的效能研究 |
5.1 改性膜对环境激素和抗生素的去除 |
5.1.1 对BPA的去除特性 |
5.1.2 对左氧氟沙星的去除特性 |
5.1.3 对土霉素的去除特性 |
5.1.4 对罗红霉素的去除特性 |
5.2 POSS改性纳滤膜的运行稳定性 |
5.3 POSS改性膜的抗污染性能研究 |
5.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不同工艺的芪蛭益肺颗粒对COPD模型大鼠的药效学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动物模型建立与分组 |
1.2 主要试剂与药品 |
1.3 实验仪器 |
1.4 标本采集 |
1.5 检测方法 |
1.5.1 肺功能测定 |
1.5.2 肺指数测定 |
1.5.3 COPD模型大鼠肺组织病理形态学观察 |
1.6 统计学方法 |
2 实验结果 |
2.1 烟熏复合气道滴注LPS造模法对COPD模型大鼠肺功能的影响 |
2.2 不同工艺的芪蛭益肺颗粒对COPD模型大鼠肺功能的影响 |
2.3 不同工艺的芪蛭益肺颗粒对COPD模型大鼠肺指数的影响 |
2.4 不同工艺的芪蛭益肺颗粒对COPD模型大鼠肺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影响 |
2.5 不同工艺的芪蛭益肺颗粒对COPD模型大鼠的药效对比 |
3 讨论 |
(6)国产罗红霉素片质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药品 |
1.2 对照品 |
1.3 试药 |
1.4 仪器 |
1.5 法定检验方法 |
1.6 探索性研究方法 |
1.6.1 有关物质 |
1.6.2 国产罗红霉素片与原研药溶出行为一致性研究及溶出度方法的建立 |
1.6.3 罗红霉素晶型研究 |
2 结果 |
2.1 法定检验结果及分析 |
2.1.1 有关物质 |
2.1.2 溶出度 |
2.1.3 重量差异 |
2.1.4 含量测定 |
2.2 探索性研究结果及分析 |
2.2.1 有关物质 |
2.2.2 国产罗红霉素片与原研药溶出行为一致性研究及溶出度方法的建立 |
2.2.3 罗红霉素晶型研究 |
3 结论 |
4 讨论 |
4.1 有关物质 |
4.2 处方及工艺 |
(7)罗红霉素片仿制药与原研药溶出行为一致性研究及溶出度方法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1 仪器与试药 |
2 方法与结果 |
2.1 色谱条件 |
2.2 溶液的制备 |
2.3 溶出条件的选择 |
2.3.1 溶出方法的选择 |
2.3.2 溶出介质的选择 |
2.3.3 转速的选择 |
2.4 溶出度方法的建立 |
2.4.1 修订理由 |
2.4.2 拟修订方法 |
2.4.3 方法验证试验 |
2.4.4 样品溶出度测定 |
2.5 溶出曲线相似性评价 |
2.6 酸中溶出性质的研究 |
2.7 小结 |
3 讨论 |
(8)罗红霉素胶囊质量一致性评价的生产工艺与质量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常见缩写词中英文对照 |
前言 |
第一部分 罗红霉素胶囊处方筛选及工艺优化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二部分 罗红霉素胶囊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
1 罗红霉素胶囊溶出方法学 |
1.1 材料与方法 |
1.2 结果 |
1.3 讨论 |
1.4 结论 |
2 罗红霉素胶囊含量方法学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 |
2.3 讨论 |
2.4 结论 |
3 罗红霉素原料药粒度分布方法学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 |
3.3 讨论 |
3.4 结论 |
4 罗红霉素胶囊有关物质方法学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 |
4.3 讨论 |
4.4 结论 |
第三部分 罗红霉素胶囊质量标准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四部分 罗红霉素胶囊稳定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9)苏州市饮用水源和供水过程新兴污染物的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水资源形势及污染现状 |
1.1.2 抗生素的使用现状 |
1.1.3 水环境中抗生素的污染状况 |
1.2 水环境中抗生素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
1.2.1 样品前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
1.2.2 抗生素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与意义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饮用水水源抗生素研究目标物的确定 |
2.1 抗生素的定义、分类及作用机理 |
2.1.1 抗生素的定义 |
2.1.2 抗生素的分类 |
2.1.3 抗生素的作用机理 |
2.2 抗生素研究目标物的确定 |
第三章 7种抗生素检测方法的研究 |
3.1 仪器与设备 |
3.2 试剂与材料 |
3.2.1 试剂 |
3.2.2 材料 |
3.3 分析步骤 |
3.3.1 标准溶液的配制 |
3.3.2 样品前处理 |
3.3.3 HPLC-MS/MS条件 |
3.4 分析条件优化 |
3.4.1 固相萃取条件的优化 |
3.4.2 HPLC-MS/MS条件的优化 |
3.5 方法评价 |
3.5.1 检出限 |
3.5.2 线性关系 |
3.5.3 加标回收率与精密度 |
第四章 太湖流域及苏州市供水系统中抗生素的分布研究 |
4.1 研究区域概况 |
4.1.1 苏州市概况 |
4.1.2 太湖流域概况 |
4.1.3 苏州市产、供水概况 |
4.2 样品采集 |
4.2.1 采样点选取 |
4.2.2 采样频次 |
4.2.3 水样采集注意事项 |
4.3 太湖流域抗生素污染状况与季节分布规律分析 |
4.3.1 抗生素污染的空间分布规律 |
4.3.2 抗生素污染的季节分布规律 |
4.4 供水系统中抗生素的污染状况与季节分布规律分析 |
4.4.1 水厂各工艺对抗生素的去除 |
4.4.2 水厂抗生素的季节分布规律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全文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高比表硼碳氮纳米片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中国水资源现状 |
1.2 脱盐的常用技术方法 |
1.3 抗生素的分类 |
1.4 处理有机污染物的常用技术方法 |
1.4.1 物理法 |
1.4.2 化学法 |
1.4.3 生物法 |
1.5 吸附材料的吸附原理 |
1.5.1 CDI电吸附原理及发展历程 |
1.6 吸附剂的种类 |
1.6.1 CDI电吸附电极材料种类 |
1.6.2 抗生素污染物吸附剂种类 |
1.7 硼碳氮吸附剂 |
1.7.1 化学气相沉积 |
1.7.2 固态尿素路线 |
1.7.3 前体的热解和气相反应 |
1.8 吸附机制 |
1.8.1 吸附动力学 |
1.8.2 吸附热力学 |
1.9 本论文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2 实验原料及表征方法 |
2.1 实验试剂 |
2.2 实验仪器 |
2.3 表征及测试方法 |
2.3.1 透射电镜 |
2.3.2 氮吸附/脱附仪 |
2.3.3 X射线衍射 |
2.3.4 热重分析 |
2.3.5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试 |
2.3.6 液相色谱测试 |
3 硼碳氮纳米片的制备、表征及其脱盐性能评价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有序介孔碳的制备 |
3.2.2 MBCN及 BCN的制备 |
3.2.3 电极的制备及组装 |
3.2.4 电化学性能测试 |
3.2.5 电容去离子性能测试 |
3.3 结果讨论 |
3.3.1 形貌表征 |
3.3.2 比表面积测试 |
3.3.3 组成分析 |
3.3.4 表面官能团分析 |
3.3.5 电化学测试 |
3.3.6 CDI性能测试 |
3.4 本章小结 |
4 硼碳氮纳米片抗生素吸附性能评价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抗生素浓度测试 |
4.2.2 抗生素吸附性能实验 |
4.3 结果讨论 |
4.3.1 形貌表征 |
4.3.2 接触角测试 |
4.3.3 红外光谱分析 |
4.3.4 比表面积测试 |
4.3.5 吸附热力学测试 |
4.3.6 吸附动力学测试 |
4.3.7 pH值及盐浓度对吸附的影响 |
4.3.8 循环性能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四、罗红霉素的工艺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罗红霉素对典型藻类的生长抑制及氧化应激机制研究[D]. 郑媛. 西北大学, 2021(12)
- [2]七大河流中优先控制药物毒性分析及其源头削减工艺评估[D]. 李燕.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3]强化预处理对双膜法去除微量有机物及控制膜污染影响[D]. 王天弋. 天津大学, 2019(01)
- [4]高通量POSS改性纳滤膜制备及效能研究[D]. 黄亚雪.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
- [5]不同工艺的芪蛭益肺颗粒对COPD模型大鼠的药效学对比研究[J]. 李嘉萌,杨容芳,余丰君,冯淬灵,王晶.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9(11)
- [6]国产罗红霉素片质量分析[J]. 刘亚威,傅蓉,邹宇,姚兰.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19(06)
- [7]罗红霉素片仿制药与原研药溶出行为一致性研究及溶出度方法的建立[J]. 刘亚威,姚兰,张亚杰.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19(06)
- [8]罗红霉素胶囊质量一致性评价的生产工艺与质量评价体系研究[D]. 杨谣谣. 山西医科大学, 2019(09)
- [9]苏州市饮用水源和供水过程新兴污染物的分布[D]. 张珂. 苏州科技大学, 2019(01)
- [10]高比表硼碳氮纳米片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研究[D]. 张云启.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