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工作原理及实现(论文文献综述)
李文俊[1](2021)在《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透水混凝土降解汽车尾气性能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机动车的数量激增,大量的汽车尾气排放到空气中导致城市空气污染。目前,主要采用减少排放和物理吸附等方式来降低城市空气污染水平,即使如此空气污染问题仍较为严重。纳米二氧化钛(Titanium dioxide,TiO2)是一种良好的半导体光催化剂,具有低毒性、化学性质稳定和强光吸收性等优点。纳米TiO2可以通过吸收光子能量在其表面形成氧化还原势,将汽车尾气氧化还原为水,二氧化碳和盐等无害物质。透水混凝土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能够缓解热岛效应和地表径流等问题。光催化透水混凝土能够有效地降解汽车尾气并形成无害的光催化产物,雨水通过透水混凝土进入地下时可以将附着在光催化透水混凝土表面的光催化产物冲走。光催化透水混凝土的光催化性能与纳米TiO2在光催化透水混凝土表面的分布有关。然而TiO2为纳米级颗粒,通过普通显微镜是难以观察到的。场发射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常用于分析样品的微观形貌和成分,具有放大倍数范围宽和分辨率高等优点。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可以达到八万倍,在显微镜中可以清晰的观察到纳米TiO2颗粒在光催化透水混凝土表面的分布。此外,光催化降解汽车尾气的反应过程是不完全的,在反应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斑马鱼急性毒性试验是测定水溶性物质引起斑马鱼致死毒性的方法。通过斑马鱼急性毒性试验可以评价光催化氧化还原产物的生物毒性。本文依托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严寒地区生态绿色透水路面材料研究与应用”,针对光催化应用的要求,对纳米TiO2与紫外线光的接触面积,纳米TiO2在透水混凝土表面的微观分布结构,纳米TiO2光催化透水混凝土及其光催化降解产物的生物毒性进行了研究,旨在开发一种环境友好型,能有效改善城市空气环境的光催化透水混凝土。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确定光催化透水混凝土降解汽车尾气性能测试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通过试验选择合理的测试光源,初始通气浓度和光催化降解试验时间;描述评价光催化透水混凝土光催化降解汽车尾气性能的试验操作方法并提出表征光催化降解汽车尾气性能的评价指标。(2)通过在透水混凝土表面喷涂TiO2涂料制备光催化透水混凝土,明确了光催化反应的基本条件和试验光照强度,并且研究纳米TiO2粒径、纳米TiO2用量、TiO2涂料喷涂量和分散剂用量对光催化透水混凝土光催化性能的影响。此外,改变TiO2涂料的溶剂以获得更好的TiO2涂料粘结性,提高光催化透水混凝土的光催化耐久性。(3)采用场发射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获取纳米TiO2颗粒在光催化透水混凝土表面的微观分布结构,并通过Image-Pro Plus软件处理场发射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获取的微观图片,计算纳米TiO2面积与基底材料上表面的面积比值。以面积比值表征纳米TiO2与紫外线光的接触面积。将微观参数与宏观性能相比较,通过微观参数解释光催化透水混凝土光催化降解汽车尾气性能的变化趋势。(4)本文通过碱溶出试验和斑马鱼急性毒性试验进行光催化透水混凝土及其光催化产物的急性毒性研究。以p H值和p H值稳定时间作为碱溶出试验的评价指标,表征光催化透水混凝土及其光催化产物对环境酸碱平衡的影响;以斑马鱼致死率和健康率作为斑马鱼急性毒性试验的评价指标,表征光催化透水混凝土及其光催化产物对生物及环境的毒性影响。
邢丹丹[2](2020)在《高效冷凝传质传热微纳界面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全球能源短缺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以及高性能电子器件应用对高热流密度散热的迫切需求,设计开发具有高效冷凝传热性能的超浸润界面已引起广泛的兴趣。目前,尽管大量工作已经证实具有冷凝微滴自驱离功能的超疏水表面能够有效强化冷凝传质传热效率,但是单一超疏水表面固有的一些缺点仍然不利于进一步强化冷凝传热。例如:超疏水表面化学能低,冷凝成核能垒高不易成核;冷凝液滴成核生长的空间分布随机,驱离直径不可控;在高饱和度或过冷度下,超疏水纳米结构容易被蒸汽刺透,超疏水性能失效等。因此,如何进一步在单一超疏水表面耦合表面能差异或三维形貌差异实现冷凝液滴的高效成核和自驱离仍然是一个极大的挑战。本文结合实验研究及物理模型的建立,系统研究了超疏水表面引入随机分布的亲水微区,非均匀分布图案阵列的超亲水微区以及非均匀分布图案阵列的疏水微腔对强化冷凝传质传热的影响。具体内容如下:1.超疏水-亲水复合表面因其重要的学术和商业价值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但是,几乎所有报道的微区亲水化方法成本都较高且依赖于需要特殊仪器的微图案加工技术。本论文报道了一种微滴辅助方法成功地在低粘超疏水表面引入了高分子亲水微区并证实其能实现冷凝液滴的高效成核与自驱离。首先,超疏水表面通过预处理得到的冷凝液滴作为胶黏剂可以选择性捕获微米量级含有聚乙烯醇(PVA)亲水高分子的雾滴,经加热蒸发后,转变成具有一定特征尺寸及空间分布的亲水微区。随后,通过探索亲水微区的分布及尺寸对表面浸润性,粘附力和冷凝动力学的影响,得到了一个优化的亲疏水复合表面。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超疏水空白表面,优化的亲疏水复合表面冷凝液滴密度及驱离效率分别提高了240%和387%,而冷凝液滴的平均驻留直径降低了 75%。该方法不依赖于特殊设备,易于实施,廉价且环境友好,并有助于开发其他功能的超疏水/亲水复合表面。2.通过仿生超浸润表面控制冷凝液滴的成核、生长以及融合自驱离在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中(例如:集水、发电、空调和热管理)的重要作用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然而,同时实现冷凝液滴的限域生长、可控融合自弹离仍然是一个挑战,迄今为止尚未有报道。在此,本论文基于冷凝液滴空间受限的生长/融合/自弹射提出并证明了一种新型且更高效的融合自驱离方式,即通过在超疏水表面引入合理设计的空间非均匀分布超亲水位点图案来实现。以模板辅助紫外光降解法在超疏水氧化锌纳米针表面构筑图案化超亲水位点为例,探索了图案化亲水位点的几何参数如何设计可同时实现冷凝液滴的空间限域生长/融合/自弹离,并通过理论分析合理解释了其内在机理。3.利用超疏水表面引入离散的疏水微腔图案实现了冷凝液滴的限域生长及可控去除。微腔底部铜基与周围纳米针的热导率差异,使得微腔底部产生更高的过冷度,同时控制相邻微腔的特征间距以确保只有微腔达到冷凝所需要的过饱和阈值,才能实现冷凝液滴图案化的成核与生长。为了实现冷凝液滴融合自弹离,调控微腔的特征间距以克服融合释放的表面能克服液滴粘附引起的能量耗散。然而,要实现冷凝液滴的可控融合/自弹离,微腔组成的图案单元之间具有合适的间距来消除图案化冷凝液滴的随机融合。这种创新的表面工程策略有助于开发高效率冷凝器和其他功能材料。4.考察了能够实现冷凝液滴限域成核/生长/去除性能的非均匀分布微腔以及非均匀分布亲疏水复合表面上冷凝液滴传质性能。以四方非均匀分布图案为例,对比超疏水空白表面,通过定量统计可以得到四方非均匀分布亲疏水复合表面具有更优的传质效率,其表面冷凝液滴的密度、驱离频率以及排液量分别提高了61.54%、546.25%和1020.34%。然后,比较不同的非均匀分布图案化亲疏水复合表面的冷凝传质性能,证实四方非均匀分布图案的设计最为理想,这种图案化表面不仅仅提高了冷凝液滴的密度也强化了冷凝传质效率。最后,通过比较非均匀分布亲疏水复合表面,均匀分布亲水复合表面以及超疏水空白表面蒸汽工况的冷凝传热性能,研究了引入非均匀分布亲水微区对冷凝传热的影响。为后续优化设计合理图案化复合表面以强化冷凝传热性能提供了重要的价值与指导意义。
刘恺,密玲煜,刘玲玲,李洋[3](2020)在《不同扫描电镜制样方法观察棉花叶片气孔》文中研究指明扫描电子显微镜是研究棉花气孔发育及形态建成的重要手段。为了分析常规扫描电子显微镜、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冷冻扫描电子显微镜、涂撕法扫描电子显微镜4种方法在棉花气孔观察应用上的优劣,本文通过对棉花叶片取材、制样、镜检,横向对比了这4种方法的取样方式、制样时间和镜检结果。结果表明:常规扫描电子显微镜生物制样时间最长,样品有一定的失水,图片衬度效果最好;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制样时间最短,样品失水严重,图片衬度较差,样品形态与常规扫描电子显微镜生物制样方法所观察到的形态一致;冷冻扫描电子显微镜制样时间较长,样品未发现失水,图片衬度较差;涂撕法扫描电子显微镜制样时间较短,样品未发现失水,图片衬度较好,但相对于冷冻扫描电子显微镜制样方法而言,其样品呈现出反向的形态,同时由于尖端放电,荷电较多。本研究分析了不同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制样方法适合得到怎样的棉花气孔图片数据,为棉花抗旱相关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杜野[4](2020)在《抗分散注浆材料研发及其动水冲蚀特性研究》文中指出岩土体加固水下灌浆质量受复杂地质条件、材料设备、工艺参数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尤其是动水对浆液稀释冲刷携带作用强烈的地层达到理想效果,难度更大。常用的普通水泥、水泥-化学浆液动水环境条件下浆液留存率低,结石率质量差,难以保证加固效果;而化学浆液成本高,并存在一定的环境污染风险,因而研发粒状水下抗分散灌浆材料是保证动水注浆治理效果的前提。生态修复领域的动水注浆工程,传统的水泥材料难降解、化学材料环境不友好及传统材料动水条件下凝结困难,研发非水泥基抗分散注浆材料是亟需解决的问题。在充分分析动水对浆液作用基础上,采用硫铝酸盐水泥为基体材料,以水泥化学为基础,选择外掺剂调控浆液水化硬化反应为,研发水泥基抗分散注浆材料;利用糯米浆中支链淀粉对方解石形成的调控作用,选择非水泥基抗分散材料的基体材料,利用外掺材料协调浆液的水化反应,研发非水泥基抗分散材料。论文的主要工作及研究成果如下:(1)水泥基抗分散材料研发在分析动水对浆液作用基础上,提出抗分散材料的物质组成与功能要求,采用单变量分析法,以流动度、凝结时间、结石体强度为指标,选择外掺剂种类及掺量;通过正交试验法,研发水泥基抗分散材料。水泥基抗分散材料以硫铝酸盐水泥为基体材料,以聚羧酸减水剂调控浆液的流动性;以葡萄糖酸钠缓凝剂调节浆液的凝结时间;以早强剂调节浆液结石体强度;以羟乙基甲基纤维素醚作为抗分散剂,提高浆体的抗分散性能;以硅灰作为矿物添加剂,提高浆体的物理力学性能。水泥基抗分散材料具有如下性能:抗分散注浆材料不析水,硬化浆体结石率高;抗分散材料硬化浆体早期强度增长快,后期强度高;硬化浆体具有耐硫酸盐侵蚀性能,浆体物质中低碱性是抗硫酸盐侵蚀的物质基础,高密实程度是降低硫酸盐侵入硬化浆体内部造成结晶、膨胀破坏的重要原因。研发抗分散材料动水抗分散模拟试验装置,评价优选配方动水抗分散性能,获得材料极限冲刷速度;建立材料动水抗分散性能与动水流速、浆液流型关系,为动水注浆抗分散材料的选择提供依据。水泥基抗分散材料具有水化放热量高、水化速率快的特征。硬化浆体物质主要由钙钒石(AFt)、水化硅酸钙(C-S-H)构成,氢氧化钙(Ca(OH)2)含量低;在水化初期,抗分散材料水化由相边界(I)反应控制,并由结晶成核与晶体生长(NG)反应向扩散(D)反应控制转换,水化反应主要由扩散(D)反应控制;以水泥化学、外掺剂化学为基础,利用水化热法、环境扫描测试法(ESEM)、X射线衍射测试法(XRD),连续观察水化产物形貌及物质成分变化,提出抗分散材料水化机理模型。(2)非水泥基抗分散材料研发利用糯米浆中支链淀粉对方解石形成的调控作用,研究非水泥基抗分散材料的组成与功能要求,解决浆体在动水条件下固化难的问题。非水泥基抗分散材料以糯米灰浆为基体材料,通过石膏提高浆体早期强度,降低基体材料结石率低的不足;利用自研的外掺剂,调节浆液的流动性、凝结时间等技术指标;利用羟乙基甲基纤维素醚提高浆体的抗分散性能;利用石粉、碳酸钙砂提高硬化浆体物理力学性能。基于均匀试验法,研发非水泥基抗分散注浆材料。非水泥基抗分散材料具有如下性能:硬化浆体结石率高,体积微膨胀;抗分散材料初始流动度好,流动度保持能力强;硬化浆体耐水侵蚀、耐硫酸盐盐侵,利于工程结构的长期稳定;硬化浆体前期强度增长快,后期强度高。硬化浆体由碳酸钙(Ca CO3)、石膏(Ca SO4·2H2O)组成;糯米浆碳化反应形成碳酸钙(Ca CO3),对硬化浆体的填充作用、胶结作用强;基于胶凝材料化学及外掺剂化学,以环境扫描测试技术(ESEM)为研究方法,获得非水泥基抗分散材料水化机理。(3)动水条件下抗分散材料冲蚀特性研究利用研发的抗分散材料动水冲刷模拟试验装置,模拟抗分散材料在动水条件下的抗冲蚀性能;结合现场原位注浆模拟试验,从不同尺度验证抗分散材料的抗冲蚀性能与扩散性能。应用水泥基抗分散材料模拟动水架空地层注浆,动水流速在0.6~1.0m/s范围内,浆液留存率达到80%以上,降低动水流速及提高浆液静切力与塑性粘度能够提高浆液的抗冲蚀能力;应用非水泥基材料在模拟动水架空地层注浆,动水流速在0.6~1.0m/s范围内,浆液的留存率达到82%以上,提高浆液的稠度及降低动水流速能提高动水冲蚀性能。现场原位注浆模拟试验验证水泥基(非水泥基)抗分散材料在模拟孔隙地层中具有良好的抗冲蚀能力,提出不同配比浆液适用条件。水泥基抗分散材料配比1浆液适宜动水流速小于1m/s的注浆加固与堵水工程;配比2浆液适适宜动水流速小于0.8m/s的堵水工程;配比3浆液适宜动水流速小于0.6m/s的防渗工程。非水泥基抗分散材料N01配比浆液结石体强度高,凝结时间适宜,材料适宜动水流速小于1m/s的加固与堵水工程;N08配比浆液流动性好,结石体强度较高,浆液适宜动水流速小于0.8m/s的堵水工程;N15配比浆液流动性好,浆液适宜动水流速小于0.8m/s的防渗工程。抗分散材料抗冲蚀机理如下:浆液塑性阶段静切力大、稠度高是抗冲蚀的物质基础,羟乙基甲基纤维素醚(HEMC)具有长链结构,在岩块石表面具有“桥架作用”及“吸附作用”,通过浆液与块石表面的粘结力,提高浆液的抗冲蚀性能,浆液凝结固化具有“突变效应”,早期强度增长快,快速的水化反应形成结石体使浆液抗冲蚀能力增强。(4)抗分散材料应用研究选择九寨沟漳扎镇排水沟道加固及九寨沟景区火花海震损景观修复为例,开展水泥基(非水泥基)抗分散材料的现场应用试验。抗分散材料现场应用试验表明,研发的新材料能够实现动水条件下直接浇筑加固,无需采用围堰、排水措施,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验证新材料具有良好的工程适用性。
张韩帅[5](2020)在《沥青路面微生物老化机理及复合抗老化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沥青路面因平整性好、抗滑耐磨性好、行车舒适、维护方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各类道路。随着我国道路交通迅速发展,林区、景区、农村等道路的里程也逐渐增加。处于阴暗、潮湿、污染环境下的沥青路面上存活大量微生物群,因分解沥青轻质组分致使沥青老化,导致沥青路面出现早期破坏。然而,目前关于沥青老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热氧、紫外等老化方面,很少关注沥青路面上不同微生物群对沥青的老化行为,缺乏沥青生物老化机理研究。因此,本文模拟沥青路面上微生物存活及对沥青的老化环境,分别研究了单菌种微生物及复合微生物菌群对沥青的老化行为和机理,研发了复合抗微生物老化剂,并分析了复合抗老化剂对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的影响,对提高沥青路面抗生物老化性能、延长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首先,甄选林区、景区、农村等沥青路面上具有代表性的菌种进行室内培养,然后进行微生物老化试验。采用环境扫描电镜(ESEM)、凝胶渗透色谱(GPC)、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和原子力显微镜(AFM)探究单菌种对沥青的老化行为。结果表明,微生物优先利用沥青中轻质组分作为营养源,在沥青表面繁殖并形成孔洞。枯草芽孢杆菌(BS)和地衣芽孢杆菌(BL)对轻质组分有较强的降解能力,而铜绿假单胞菌(PA)对结构较复杂的组分仍有降解能力。老化后沥青的分子量分布趋于集中,羰基和亚砜基含量没有明显增加,沥青表面整体粗糙度降低。BS、BL和PA对轻质组分的老化速度较快,对胶质和沥青质降解较困难。BS具有更高的前期活性,PA降解速率介于BS和BL之间,其前期活性和降解速率相对稳定。其次,为了模拟沥青路面上存活的菌群,按不同比例将BS、BL和PA混合培养,形成复合微生物菌群,并优选了更适合复合微生物菌群的培养基。利用ESEM、GPC、FTIR和AFM研究复合微生物菌群对沥青的老化行为。研究发现,培养基中蛋白胨含量对菌群的繁殖有明显影响,培养基II中的成分配方提高了复合菌群的降解能力。复合微生物菌群优先降解沥青中轻质组分,对大分子物质的降解能力较弱。老化后沥青中小分子含量减少,分子量分布变窄,羰基和亚砜基的含量变化不明显,但亚甲基含量降低。S2菌群对沥青的降解作用优于S1和S3。复合微生物菌群老化降低了沥青的最大粘附力,使沥青粘度下降,老化后沥青弹性模量有增大的趋势。然后,根据复合微生物菌群对沥青的老化机理,优选针对典型菌种的抗老化剂。将筛选出的抗老化剂进行复配,利用FTIR、GPC、X射线衍射(XRD)和光电子能谱(XPS)探究复合抗老化改性沥青的抗老化性能。结果表明,由于复合抗老化剂的加入,改性沥青中大分子物质含量增加。沥青中碳元素主要以碳-氢键和碳-碳单键存在。随着老化时间增加,改性沥青中抗老化剂成分不断分解,使大分子含量减小,羟基含量不断下降,烃类中C元素占比也降低。复合抗老化剂在沥青中能够分散均匀且保持了完整的晶体结构,FH1复合抗老化剂的抗老化效果优于其它两种抗老化剂,抗老化剂的加入明显抑制了微生物对沥青的老化。最后,采用沥青常规性能试验以及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低温弯曲试验、冻融劈裂试验,研究了复合抗生物老化剂对沥青及其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复合抗生物老化剂对沥青的常规性能没有产生较大影响;复合抗生物老化剂有利于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和水稳定性,略微降低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但是均满足实际施工规范要求,复合抗生物老化改性沥青混合料具备良好的路用性能。总之,本文揭示了林区、景区、农村等道路沥青路面上典型微生物对沥青的老化机理,研发了针对微生物老化的复合抗老化剂,减少了阴暗、潮湿、污染环境下沥青路面的微生物老化,对完善沥青老化机理、提高沥青路面耐久性具有重要意义。
李兰振[6](2020)在《玻璃纤维液压过滤材料使用寿命的研究》文中认为延长液压过滤材料的使用寿命对提升液压系统的稳定性和降低经济成本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往认为增大过滤材料厚度有利于增大其内部容纳污染物的空间,进而延长使用寿命,但有关过滤材料整个厚度层在容纳污染物时是否得到充分利用的研究却未曾报道。此外,打褶工艺也会影响过滤器的使用寿命,但目前缺乏定量评价过滤材料打褶工艺的方法。因此,本研究深入探究了液压过滤材料厚度对其使用寿命的影响,并分析了质构仪用于定量评价过滤材料打褶加工性能的可能性。本论文首先对玻纤液压过滤材料的纳污过程进行了分析,探究了过滤材料厚度的有效利用问题;通过制备平均流量孔径接近的7种不同厚度的玻纤过滤材料,分析了玻纤过滤材料厚度对液体过滤性能的影响;最后探究了质构仪用于定量评价过滤材料打褶加工性能的可能性。具体内容和主要结论如下:(1)为了探究玻纤过滤材料整个厚度层在实际应用中容纳污染物时所发挥的作用,本论文对玻纤液压过滤材料的纳污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玻纤液压商品滤芯在实际应用中,污染物主要集中在过滤材料的入流侧部分。实验室的进一步研究表明,玻纤液压过滤材料的过滤过程可以分为深层过滤阶段、滤饼形成阶段和滤饼过滤阶段。过滤材料的出流侧部分容纳的颗粒物远少于入流侧部分,目前过滤材料的整个厚度层在容纳污染物时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2)为了探究过滤材料厚度对液体过滤性能的影响,本论文制备了平均流量孔径接近的7种不同厚度的玻纤过滤材料。首先对4种纤维原料进行了分析,然后对比了3种不同增强树脂对玻纤过滤材料的增强效果,最后制备了厚度范围在0.12 mm~0.84 mm的7种不同厚度的玻纤过滤材料,平均流量孔径控制在8.8±0.3μm。(3)在玻纤过滤材料平均流量孔径接近的基础上,探究了厚度对液体过滤性能的影响。在平均流量孔径接近的前提下,不同厚度的过滤材料具有相近的过滤精度,当平均过滤比为75时,7种过滤材料对应的过滤尺寸为8.7~9.2μm。纳污容量随过滤材料厚度的增大而增大,然而,当厚度从0.12 mm增大到0.84 mm,纳污容量仅提高了1.03倍,本论文范围内纳污容量与厚度的关系式为s(x)=35.6+56.5x。过滤材料厚度的减小,有利于通过增大过滤面积来提高过滤器的使用寿命和过滤效率,这为优化过滤器的结构设计提供了可能的空间。(4)为了能够定量评价过滤材料的打褶加工性能,本论文利用质构仪对3种性能结构差异比较大的过滤材料(1#、2#为玻璃纤维,3#为植物纤维)进行打褶刻痕处理。通过压力曲线分析了不同过滤材料的打褶深度、打褶压力以及结构的变化。相同刻痕处理对不同过滤材料的影响不同,因此针对不同过滤材料需要调整刻痕压力和深度。结果表明,用质构仪来定量评价过滤材料的加工性能是可行的,这为材料研制阶段提供了过滤器加工性能的评价方法,为缩短实验周期、减少研发成本具有借鉴意义。
黄羽茜[7](2020)在《基于纳米成像技术对癌细胞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纳米技术是人类认识和研究微观世界的重要手段之一。尤其纳米测量技术的发展,实现了纳米精度尺寸和位移的测量。扫描电子显微术和扫描探针显微术是纳米测量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纳米测量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纳米新型材料、微电子、生物医学、航空航天、能源和环境等诸多新兴领域体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在生物医学领域更是展现了无可比拟的优势。本文对比研究两种纳米测量技术,并对两种纳米测量技术的研究现状、成像特点和技术优势进行了总结。同时采用原子力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多种癌细胞的表面形貌、生理特征、细胞生长高度、细胞表面粘附力、癌细胞杨氏模量等生物力学特征进行分析。实验选择肝细胞及肝癌细胞、皮肤细胞和皮肤癌细胞两组进行对照,对其在中药桑黄提取液作用过程中细胞超微结构变化及力学特征进行了表征。研究发现癌细胞在桑黄提取液作用下细胞超微结构,尤其细胞表面的粘附力和杨氏模量在药物作用前后发生了显着的变化。最后对两种纳米测量技术使用参数进行优化,通过调节spot值、电压、扫描频率等物理参数,筛选出实验对细胞测量的优化条件。MATLAB对细胞图像进行灰度分析以及纹理特征提取,为从细胞力学特征比较分析癌细胞和正常细胞的差异提供了辅助手段。实验表明,本文基于纳米成像技术对癌细胞的研究及分析,为相关疾病及药物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对纳米成像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杜晨辉[8](2020)在《计量型扫描电镜位移系统振动分析及优化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计量型扫描电子显微镜(M-SEM,计量电镜)是一种准确测量纳米结构尺寸的分析设备,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扫描电镜)与先进的微纳位移台和激光干涉仪联用,可以实现微纳米尺度的长度测量。在计量电镜中,微纳位移台是关键部件之一,由于其承载被测样品,在作快速往复式扫描运动的过程中,会产生振动且惯性较大难以精确地实现扫描。因此,想要得到精确的测量尺寸,必须拥有性能良好的微纳位移台。文中所涉及计量电镜,微纳位移台包括机械位移台和柔性铰链位移台两部分。为提高计量电镜位移台稳定性以及测量精度,依据机械位移台工况建立模型,运用有限元方法对其进行静力及模态分析,获取机械位移台振动参数;在模态分析基础上对机械位移台进行谐响应分析,获取外界激励频率与位移台上平面应力、应变、变形以及加速度之间关系;并且通过仿真得出了机械位移台最佳载重位置以及材料属性对其频率影响规律。结果显示,机械位移台静刚度为6.634×105 N/mm;水平X、Z两运动方向耦合比分别为15.22%和17.63%;通过上平面振动参数频率响应曲线,得出危险频率为7750 Hz左右,即第8阶固有模态下的频率。为减小柔性铰链位移台耦合振动,建立了其数学模型,分析耦合振动机理。在此基础上结合PID控制算法,分别设计了前馈反馈控制和BP神经网络PID控制。采用仿真对前馈反馈控制进行了验证,前馈反馈控制通过校正图像采集过程中位移点,可以有效减小图像畸变;同时模拟了BP神经网络PID控制和单独PID控制下位移台阶跃响应,结果显示BP神经网络PID控制能够快速使得控制系统稳定,且具有较小的超调量,稳态误差接近于零。图52幅;表8个;参81篇。
余立新[9](2019)在《有机质对粘性泥沙絮团形貌及粒间作用力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河口海岸悬浮的细颗粒泥沙在水流的运动过程中会发生絮凝沉降,对航道淤积、污染物输运、泥沙运移等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悬浮颗粒中有大量的有机颗粒,有机质对粘性泥沙的絮团特性及其沉降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研究有机质对粘性泥沙絮凝的影响十分必要。本文通过研究有机质对粘性泥沙絮团形貌及颗粒间作用力的影响,揭示附着有机质粘性泥沙颗粒的碰撞、粘结、絮团形成及破裂机制。通过培养表面包裹有腐殖酸有机膜的聚苯乙烯微球,测量颗粒形貌及有机微球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同时根据拟合得到的粒间作用力公式,建立考虑有机质影响的粘性泥沙絮凝沉降的格子玻尔兹曼模型,研究有机质对粘性泥沙絮凝的影响规律。主要结论包括:(1)通过121天有机微团的培养试验,腐殖酸钠会形成一种胶质状半透明的有机膜包裹着聚苯乙烯微球颗粒,并且微球的平均粒径会随有机质含量的增加而先增大后减小。(2)通过附着有机质的聚苯乙烯颗粒间相互作用力测量试验发现,腐殖酸形成的有机膜会使颗粒互相靠近时的总排斥力减小,从而有利于颗粒的絮凝。在对测得的进程力与胶体化学XDLVO理论值比较的基础上,对XDLVO理论计算公式进行修正,拟合得到了考虑有机膜影响的颗粒间相互作用力公式。(3)分析测力试验测得的回程力曲线发现,有机膜的存在会增大两个粘结颗粒分离时需要的剪切应力,从而增加絮团的稳定性。根据实测值对絮团强度公式进行了修正,拟合得到了考虑有机质影响的絮团强度公式。(4)建立了考虑有机质影响的三维粘性泥沙絮凝沉降格子玻尔兹曼模型,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有机质会促进絮凝,使得絮团粒径增加,随着有机质含量(10~60mg/L范围内)的增加,絮团粒径增大。
陆海通,许乾慰[10](2019)在《环境扫描电镜工作原理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介绍了环境扫描电镜(ESEM)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各类材料中的应用。ESEM继承了扫描电镜(SEM)的全部优点,在聚合物材料、非导电晶体材料、压电晶体材料、含水生物样品等的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并显示出其具有制样简单、样品室环境可变、有独特的像衬度原理、可观察动态过程等独特优点;ESEM尤其可以消除普通SEM无法观察含水样品以及镀导电层会掩盖样品表面精细结构的缺点。但ESEM依然还存在气体环境会对电镜造成污染、无法避免电子束轰击对样品表面造成损伤等缺点。
二、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工作原理及实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工作原理及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透水混凝土降解汽车尾气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气态污染物净化材料研究 |
1.2.2 纳米TiO_2光催化性能研究 |
1.2.3 纳米TiO_2光催化路面铺装材料性能研究 |
1.2.4 纳米TiO_2光催化路面铺装材料耐久性研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纳米TiO_2光催化降解汽车尾气性能研究系统 |
2.1 测试系统的构造 |
2.2 测试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
2.2.1 尾气分析仪的选择 |
2.2.2 光催化反应箱的制作 |
2.2.3 汽车尾气供应系统 |
2.3 测试系统试验参数设定 |
2.3.1 测试光照强度 |
2.3.2 确定通气浓度和反应时间 |
2.4 光催化降解操作方法及试验评价指标 |
2.4.1 操作方法 |
2.4.2 评价指标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光催化透水混凝土基本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纳米TiO_2光催化机理 |
3.2.1 纳米TiO_2光催化机理 |
3.3 光催化透水混凝土的制备 |
3.3.1 试验原材料 |
3.3.2 光催化透水混凝土的制备 |
3.4 外界条件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
3.4.1 光催化反应的基本条件 |
3.4.2 光催化反应的光照强度 |
3.5 光催化材料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
3.5.1 纳米TiO_2粒径的影响 |
3.5.2 纳米TiO_2用量的影响 |
3.5.3 纳米TiO_2涂料喷涂量的影响 |
3.5.4 分散剂用量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光催化透水混凝土微观分析 |
4.1 引言 |
4.2 微观结构分析理论及方法简介 |
4.2.1 微观结构分析原理 |
4.2.2 微观图像处理方法 |
4.3 微观结构试样制备及试验方法 |
4.3.1 微观结构试样的制备 |
4.3.2 场发射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的试验方法 |
4.3.3 微观图像的选取 |
4.4 纳米TiO_2微观分布结构 |
4.4.1 不同粒径纳米TiO_2的微观分布结构 |
4.4.2 不同纳米TiO_2用量的微观分布结构 |
4.4.3 不同TiO_2涂料喷涂量的微观分布结构 |
4.4.4 不同分散剂用量的微观分布结构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光催化透水混凝土光催化耐久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光催化透水混凝土的制备 |
5.2.1 纳米TiO_2涂料的处理方法 |
5.2.2 光催化透水混凝土的制备 |
5.3 透水性能及光催化耐久性的试验方法 |
5.3.1 透水性能的试验方法 |
5.3.2 光催化耐久性的试验方法 |
5.4 处理方法对透水性能的影响 |
5.5 处理方法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
5.5.1 光催化宏观性能 |
5.5.2 纳米TiO_2的微观分布结构 |
5.6 光催化透水混凝土光催化耐久性研究 |
5.6.1 自然环境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
5.6.2 冻融循环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光催化透水混凝土毒性研究 |
6.1 引言 |
6.2 碱溶出试验 |
6.2.1 碱溶出试验原理 |
6.2.2 碱溶出试验方法 |
6.3 斑马鱼急性毒性试验 |
6.3.1 斑马鱼急性毒性试验原理 |
6.3.2 斑马鱼急性毒性试验准备 |
6.3.3 斑马鱼急性毒性试验方法 |
6.4 碱溶出试验结果分析 |
6.4.1 已进行光催化反应的试验结果 |
6.4.2 未进行光催化反应的试验结果 |
6.5 斑马鱼急性毒性试验结果分析 |
6.5.1 未进行光催化反应的试验结果 |
6.5.2 已进行光催化反应的试验结果 |
6.5.3 初始浓度对斑马鱼的影响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2)高效冷凝传质传热微纳界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强化冷凝传质传热研究意义 |
1.2 超疏水表面研究进展 |
1.2.1 生物原型(蝉翼翅膀) |
1.2.2 冷凝微滴自去除原理 |
1.2.3 人工界面及制备方法 |
1.2.3.1 无机材质 |
1.2.3.2 高分子材质 |
1.2.3.3 金属材质 |
1.2.4 超疏水界面冷凝传热研究进展 |
1.3 耦合微区表面能差异研究进展 |
1.3.1 生物原型(沙漠甲虫) |
1.3.2 超疏水表面引入亲水微区 |
1.3.3 其他杂化界面 |
1.4 耦合三维形貌差异研究进展 |
1.5 立题思想 |
参考文献 |
第2章 微滴辅助法在超疏水表面构筑亲水微区并实现冷凝液滴高效成核与自去除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试剂与仪器 |
2.2.2 氧化锌纳米针阵列结构的制备 |
2.2.3 纳米样品表面修饰低表面能分子 |
2.2.4 低粘超疏水表面微区亲水化 |
2.2.5 样品形貌及化学表征 |
2.2.6 样品表面浸润性及粘附力表征 |
2.2.7 样品表面大气工况下冷凝动力学表征 |
2.2.8 样品表面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下冷凝动力学表征 |
2.3 实验结果和讨论 |
2.3.1 亲疏水复合表面的制备及表征 |
2.3.2 亲疏水复合表面浸润性及粘附力的测试 |
2.3.3 亲疏水复合表面冷凝传质性能表征 |
2.3.4 优化亲疏水复合表面强化冷凝传质性能表征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3章 超疏水表面引入非均匀分布亲水微区实现冷凝微滴限域生长并可控去除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试剂与仪器 |
3.2.2 氧化锌纳米针阵列的制备 |
3.2.3 纳米样品表面修饰低表面能分子 |
3.2.4 低粘超疏水表面修饰超亲水位点 |
3.2.5 样品形貌及化学表征 |
3.2.6 亲疏水复合样品表面荧光表征 |
3.2.7 样品表面浸润性及粘附力表征 |
3.2.8 样品表面大气工况下冷凝动力学表征 |
3.3 实验结果和分析 |
3.3.1 非均匀分布亲疏水复合表面的制备及表征 |
3.3.2 冷凝液滴的限域生长及可控融合自去除 |
3.3.3 引入超亲水位点对超疏水表面浸润性及粘附力的影响 |
3.3.4 图案化冷凝液滴择优成核、限域生长以及可控去除机理解释 |
3.3.5 不同非均匀分布复合表面冷凝液滴的限域生长及可控融合自去除 |
3.3.6 非均匀分布图案设计以实现可控去除的相图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4章 超疏水表面引入非均匀分布疏水微腔可实现冷凝微滴限域生长及可控去除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试剂与仪器 |
4.2.2 氧化锌纳米针阵列的制备 |
4.2.3 光刻胶保护选择性腐蚀图案化微腔阵列 |
4.2.4 微/纳复合表面修饰低表面能分子 |
4.2.5 样品形貌及化学表征 |
4.2.6 样品表面浸润性及粘附力表征 |
4.2.7 样品表面大气工况下冷凝动力学表征 |
4.2.8 样品表面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下冷凝动力学表征 |
4.3 实验结果和讨论 |
4.3.1 非均匀分布微腔复合表面实现冷凝液滴可控去除原理示意图 |
4.3.2 非均匀分布微腔超疏水复合表面的制备与表征 |
4.3.3 超疏水微腔复合界面表面接触角及浸润性表征 |
4.3.4 超疏水微腔复合表面可实现冷凝液滴的择优成核与限域生长 |
4.3.5 冷凝液滴的限域生长及可控融合自去除 |
4.3.6 冷凝液滴限域生长及可控融合自去除的机理解释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5章 超疏水非均匀分布复合表面强化冷凝传质传热性能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主要试剂与仪器 |
5.2.2 氧化锌纳米针阵列的制备 |
5.2.3 非均匀分布微腔复合表面的制备 |
5.2.4 非均匀分布亲疏水复合表面的制备 |
5.2.5 样品形貌及化学表征 |
5.2.6 非均匀分布复合样品表面大气工况下冷凝传质性能表征 |
5.2.7 非均匀分布复合样品表面冷凝相变传热性能表征 |
5.3 实验结果和讨论 |
5.3.1 ZnO纳米针及非均匀分布复合表面的表征 |
5.3.2 样品表面大气工况下冷凝动力学表征 |
5.3.3 样品表面蒸汽工况下强化冷凝传热性能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3)不同扫描电镜制样方法观察棉花叶片气孔(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仪器和试剂 |
1.3 常规扫描电镜制样方法及观察 |
1.4 环境扫描电镜制样和观察 |
1.5 冷冻扫描电镜制样和观察 |
1.6 涂撕法扫描电镜制样和观察 |
1.7 数据处理 |
2 结果 |
2.1 实验取材对比 |
2.2 实验周期及实验繁琐程度对比 |
2.3 镜检效果对比 |
2.4 细胞形态的分析比较 |
3 讨论 |
(4)抗分散注浆材料研发及其动水冲蚀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抗分散材料研究现状 |
1.2.2 水泥水化机理研究现状 |
1.2.3 动水注浆模拟研究现状 |
1.3 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抗分散注浆材料研发 |
2.1 水泥基抗分散注浆材料研发 |
2.1.1 材料组成与功能要求 |
2.1.2 试验测试方法 |
2.1.3 试验材料选择及其可行性研究 |
2.1.4 基于正交试验材料设计的配方优选 |
2.1.5 试验结果分析 |
2.2 非水泥基抗分散注浆材料研发 |
2.2.1 材料组成与功能要求 |
2.2.2 试验测试方法 |
2.2.3 试验材料选择及其可行性研究 |
2.2.4 基于均匀试验材料设计的配方优选 |
2.2.5 试验结果分析 |
2.3 小结 |
第3章 水泥基抗分散材料性能及水化机理研究 |
3.1 水泥基抗分散材料性能 |
3.1.1 体积稳定性 |
3.1.2 流动性能 |
3.1.3 力学性能 |
3.1.4 耐久性能 |
3.1.5 动水抗分散性能 |
3.2 水泥基抗分散材料水化机理研究 |
3.2.1 硫铝酸盐水泥水化硬化机理 |
3.2.2 水化热 |
3.2.3 水化过程 |
3.2.4 水化产物 |
3.2.5 水化动力学 |
3.2.6 水化机理 |
3.3 小结 |
第4章 非水泥基抗分散材料性能及水化机理研究 |
4.1 非水泥基抗分散材料性能 |
4.1.1 体积稳定性 |
4.1.2 流动性能 |
4.1.3 力学性能 |
4.1.4 耐久性能 |
4.1.5 动水抗分散性能 |
4.2 非水泥基抗分散材料水化机理研究 |
4.2.1 水化过程 |
4.2.2 水化产物 |
4.2.3 水化机理 |
4.3 小结 |
第5章 动水条件下抗分散材料冲蚀特性研究 |
5.1 室内动水冲蚀模拟试验 |
5.1.1 试验装置工作原理 |
5.1.2 试验方案设计 |
5.1.3 试验数据处理 |
5.1.4 试验结果及分析 |
5.2 现场原位动水冲蚀模拟试验 |
5.2.1 试验目的 |
5.2.2 现场注浆试验方案 |
5.2.3 试验数据处理 |
5.2.4 试验结果及分析 |
5.3 抗分散注浆材抗冲蚀机理研究 |
5.4 小结 |
第6章 抗分散注浆材料应用研究 |
6.1 水泥基抗分散注浆材料应用研究 |
6.1.1 工程概况 |
6.1.2 水文地质分析 |
6.1.3 试验方案设计 |
6.1.4 治理效果评价 |
6.2 非水泥基抗分散注浆材料应用研究 |
6.2.1 工程概况 |
6.2.2 水文地质分析 |
6.2.3 试验方案设计 |
6.2.4 治理效果评价 |
6.3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5)沥青路面微生物老化机理及复合抗老化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沥青老化机理研究进展 |
1.2.2 微生物老化沥青研究现状 |
1.2.3 沥青抗老化剂研究现状 |
1.3 目前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单菌种微生物对沥青的老化行为研究 |
2.1 材料选择与制备 |
2.1.1 微生物筛选与培养 |
2.1.2 沥青原材料 |
2.1.3 单菌种微生物老化沥青试样制备 |
2.2 试验仪器与表征方法 |
2.2.1 试验仪器与条件 |
2.2.2 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 |
2.2.3 凝胶渗透色谱 |
2.2.4 傅立叶红外光谱 |
2.2.5 原子力显微镜 |
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3.1 单菌种微生物老化后沥青的形态变化 |
2.3.2 单菌种微生物老化后沥青的分子量变化 |
2.3.3 单菌种微生物老化后沥青的官能团变化 |
2.3.4 单菌种微生物老化后沥青的三维微观结构变化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复合微生物菌群对沥青的老化机理研究 |
3.1 试验材料 |
3.1.1 沥青原材料 |
3.1.2 复合微生物菌群培养 |
3.1.3 复合微生物菌群菌群老化沥青试样制备 |
3.2 试验仪器与表征方法 |
3.2.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
3.2.2 其它试验仪器与表征方法 |
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3.1 复合微生物菌群菌群培养基选择 |
3.3.2 复合微生物菌群菌群老化后的形态变化 |
3.3.3 复合微生物菌群老化后的分子量变化 |
3.3.4 复合微生物菌群老化后的官能团变化 |
3.3.5 复合微生物菌群老化后的微观力学性能变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沥青路面复合抗微生物老化剂研究 |
4.1 抗老化剂原材料及配方 |
4.1.1 抗老化剂原材料选择 |
4.1.2 复合抗微生物老化剂配方及掺量 |
4.2 沥青试样制备与试验设计 |
4.2.1 试样原材料 |
4.2.2 复合抗微生物老化改性沥青制备 |
4.3 试验仪器与表征方法 |
4.3.1 光电子能谱测试 |
4.3.2 X射线衍射试验 |
4.3.3 其它试验仪器与表征方法 |
4.4 试验结果分析 |
4.4.1 改性沥青老化前后分子量变化 |
4.4.2 改性沥青组分中碳元素变化 |
4.4.3 改性沥青老化的官能团变化 |
4.4.4 改性沥青老化的物相结构变化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复合抗生物老化剂对沥青及其混合料路用性能影响 |
5.1 复合抗生物老化剂对沥青常规性能指标影响 |
5.1.1 复合抗生物老化剂对沥青针入度影响 |
5.1.2 复合抗生物老化剂对沥青软化点影响 |
5.1.3 复合抗生物老化剂对沥青延度影响 |
5.2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5.2.1 原材料性能检测 |
5.2.2 沥青混合料集料级配和油石比 |
5.3 复合抗生物老化剂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评价 |
5.3.1 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试验 |
5.3.2 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试验 |
5.3.3 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试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参考文献 |
(6)玻璃纤维液压过滤材料使用寿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液压系统污染物的危害及来源 |
1.1.1 液压系统污染物的危害 |
1.1.2 污染物的来源和种类 |
1.2 过滤材料和过滤机理 |
1.3 过滤材料的主要过滤性能 |
1.3.1 压差与流阻 |
1.3.2 过滤精度 |
1.3.3 纳污容量 |
1.4 液压过滤材料 |
1.4.1 应用现状 |
1.4.2 玻璃纤维在液压过滤材料上的应用 |
1.4.3 影响液压过滤材料过滤性能的因素 |
1.5 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
1.5.1 研究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玻纤液压过滤材料纳污过程分析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设备 |
2.2.3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使用后玻纤液压商品滤芯分析 |
2.3.2 玻纤液压过滤材料过滤过程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玻纤过滤材料的制备及基本性能探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设备 |
3.2.3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纤维原料分析 |
3.3.2 增强树脂的选择 |
3.3.3 不同厚度玻纤过滤材料的基本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玻纤过滤材料厚度对液体过滤性能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设备 |
4.2.3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过滤材料厚度对流阻的影响 |
4.3.2 过滤材料厚度对过滤比的影响 |
4.3.3 过滤材料厚度对纳污容量的影响 |
4.3.4 多次通过实验后样品的SEM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质构仪在过滤材料打褶加工中的应用研究 |
5.1 引言 |
5.2 质构仪简介 |
5.2.1 结构和工作原理 |
5.2.2 测试模式 |
5.2.3 仪器精度 |
5.2.4 探头选择 |
5.3 实验部分 |
5.3.1 实验原料 |
5.3.2 实验仪器 |
5.3.3 实验方法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基本性能分析 |
5.4.2 质构仪刻痕实验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一、本论文的主要结论 |
二、论文创新点 |
三、研究工作的展望和设想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基于纳米成像技术对癌细胞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纳米成像技术研究现状 |
1.2.2 纳米图像处理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纳米成像模式对比 |
2.1 工作原理及结构 |
2.1.1 原子力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及系统构成 |
2.1.2 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及系统构成 |
2.2 成像对比与模式分析 |
2.2.1 原子力显微镜成像 |
2.2.2 扫描电子显微镜成像 |
2.2.3 原子力显微镜成像模式分析 |
2.2.4 扫描电子显微镜成像模式分析 |
2.3 纳米成像技术在癌细胞研究领域的应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癌细胞的纳米成像及其力特性检测 |
3.1 癌细胞的培养 |
3.2 癌细胞的液相成像 |
3.3 癌细胞的气相成像 |
3.4 癌细胞的力特性检测 |
3.4.1 原子力显微镜力谱模式 |
3.4.2 细胞力学特性分析模型 |
3.4.3 原子力显微镜测量细胞粘附力 |
3.4.4 细胞弹性模量测试方法研究 |
3.4.5 癌细胞的力学特性检测 |
3.5 癌细胞纳米成像力特性分析 |
3.5.1 癌细胞纳米成像取点的力特性分析 |
3.5.2 癌细胞纳米成像取线的力特性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纳米成像测量参数优化及其在癌细胞检测中的应用 |
4.1 成像及力特性检测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
4.1.1 AFM成像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
4.1.2 AFM力特性检测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
4.1.3 SEM成像模糊的因素分析 |
4.2 纳米成像测量参数优化 |
4.2.1 基于AFM的纳米成像测量参数优化 |
4.2.2 基于SEM的纳米成像测量参数优化 |
4.3 纳米成像在癌细胞检测中的应用 |
4.3.1 基于SEM的癌细胞纳米成像 |
4.3.2 基于AFM的癌细胞力学特性研究 |
4.3.3 测量参数对癌细胞纳米成像的影响研究 |
4.3.4 基于扫描电子显微镜的癌细胞纳米成像应用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8)计量型扫描电镜位移系统振动分析及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扫描电镜及计量型扫描电镜原理 |
1.3 计量型扫描电镜研究现状 |
1.4 计量型扫描电镜纳米位移台应用及研究现状 |
1.4.1 微位移台组成及应用 |
1.4.2 微位移台国外研究现状 |
1.4.3 微位移台国内研究现状 |
1.4.4 位移台控制方法研究 |
1.5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结构 |
第2章 计量型扫描电镜结构及原理 |
2.1 计量型扫描电镜结构 |
2.2 高精度高速度纳米位移系统 |
2.2.1 大范围机械式位移台 |
2.2.2 柔性铰链纳米位移台 |
2.3 计量型扫描电镜成像原理 |
2.4 计量型扫描电镜存在问题及研究内容 |
第3章 机械位移台有限元仿真分析 |
3.1 有限元方法介绍 |
3.2 机械位移台几何建模 |
3.3 静力学分析 |
3.3.1 静力学分析理论 |
3.3.2 静力学分析计算 |
3.3.3 运动耦合分析 |
3.4 模态分析 |
3.4.1 模态分析理论 |
3.4.2 模态分析计算 |
3.5 谐响应分析 |
3.5.1 谐响应分析理论 |
3.5.2 谐响应分析计算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影响机械位移台性能的参数研究 |
4.1 位移台载重幅值 |
4.2 位移台载重位置 |
4.3 材料性能对机械位移台频率影响 |
4.3.1 弹性模量与机械位移台频率关系 |
4.3.2 密度与机械位移台频率关系 |
4.3.3 泊松比与机械位移台频率关系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柔性铰链位移台控制方法研究 |
5.1 柔性铰链位移台振动模型 |
5.2 前馈反馈控制设计 |
5.2.1 误差模型 |
5.2.2 PID控制 |
5.2.3 前馈反馈复合控制 |
5.2.4 仿真结果 |
5.3 BP神经网络控制设计 |
5.3.1 BP神经网络PID控制算法 |
5.3.2 柔性铰链位移台阶跃仿真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企业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有机质对粘性泥沙絮团形貌及粒间作用力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粘性泥沙絮凝机理 |
1.2.2 粘性泥沙絮凝的影响因素研究 |
1.2.3 有机质对粘性泥沙絮凝的影响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附着有机裹层的颗粒形貌和粒间作用力测量试验 |
2.1 颗粒附着的有机裹层培养 |
2.1.1 聚苯乙烯裸球 |
2.1.2 有机裹层培养方法 |
2.2 附着有机裹层的颗粒形貌观测 |
2.2.1 观测仪器 |
2.2.2 图像处理方法 |
2.3 有机球之间作用力测量 |
2.3.1 试验仪器 |
2.3.2 测力操作过程 |
2.3.3 数据处理原理和步骤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附着有机层的颗粒形貌和粒间作用力测量结果分析 |
3.1 颗粒形貌观测结果 |
3.1.1 第30天观测结果 |
3.1.2 第58天观测结果 |
3.1.3 第121天观测结果 |
3.1.4 处理统计数据结果和分析 |
3.2 粒间作用力测量结果 |
3.2.1 裸球颗粒间的相互作用力理论值计算 |
3.2.2 絮团强度计算 |
3.2.3 进程力曲线分析 |
3.2.4 回程力曲线分析 |
3.3 经验公式拟合 |
3.3.1 考虑腐殖酸有机质影响的XDLVO修正公式 |
3.3.2 统一的考虑有机质影响的粒间作用力公式 |
3.3.3 考虑腐殖酸有机质影响的絮团强度公式 |
3.3.4 统一的考虑有机质影响的絮团强度计算公式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粘性泥沙有机絮凝的格子玻尔兹曼模型 |
4.1 格子玻尔兹曼方法 |
4.2 描述颗粒间作用力的XDLVO理论 |
4.3 考虑有机质影响的粒间作用力经验公式 |
4.4 LB模型中的絮凝判断标准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数值模拟结果 |
5.1 聚苯乙烯微球颗粒絮凝沉降 |
5.2 有机质对聚苯乙烯颗粒絮凝沉降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主要内容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项目情况说明 |
致谢 |
(10)环境扫描电镜工作原理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前言 |
1 工作原理 |
1.1 多重狭缝 |
1.2 二次电子探头 |
2 仪器性能与应用 |
2.1 仪器性能分析 |
2.1.1 性能指标 |
2.1.2 优势 |
2.1.3 劣势 |
2.2 应用 |
2.2.1 研究聚合物材料 |
2.2.2 研究非导电晶体材料 |
2.2.3 研究铁电晶体材料 |
2.2.4 研究金属大气腐蚀过程 |
2.2.5 研究含水生物样品 |
3 结语 |
四、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工作原理及实现(论文参考文献)
- [1]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透水混凝土降解汽车尾气性能研究[D]. 李文俊. 吉林大学, 2021(01)
- [2]高效冷凝传质传热微纳界面研究[D]. 邢丹丹.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3]不同扫描电镜制样方法观察棉花叶片气孔[J]. 刘恺,密玲煜,刘玲玲,李洋. 生命科学研究, 2020(04)
- [4]抗分散注浆材料研发及其动水冲蚀特性研究[D]. 杜野.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5]沥青路面微生物老化机理及复合抗老化剂研究[D]. 张韩帅. 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6]玻璃纤维液压过滤材料使用寿命的研究[D]. 李兰振.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7]基于纳米成像技术对癌细胞的研究[D]. 黄羽茜. 长春理工大学, 2020
- [8]计量型扫描电镜位移系统振动分析及优化设计[D]. 杜晨辉.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9]有机质对粘性泥沙絮团形貌及粒间作用力影响研究[D]. 余立新. 天津大学, 2019(01)
- [10]环境扫描电镜工作原理及应用[J]. 陆海通,许乾慰. 上海塑料,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