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引起环境污染状况加剧的主要原因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何正霞,曹长帅,王建明[1](2022)在《环境规制、产业集聚与环境污染的空间溢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中国着力实现绿色经济转型和引导产业集聚发展的背景下,文章基于2003—2018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统计数据,揭示了污染密集型产业集聚与环境污染的空间区位特征和发展方向。通过构建动态空间计量模型,探讨了环境规制、污染型产业集聚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研究发现:污染密集型产业集聚与环境污染重心均有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环境规制对环境污染有着显着抑制作用且存在负向空间溢出效应;污染型产业集聚与环境污染呈"倒U"型非线性关系,即污染型产业集聚到达阈值后,环境污染会减少,且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论为缓解中国环境问题并实现绿色经济发展布局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公廉洁[2](2021)在《收入差距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主题。但伴随着经济高速增长而来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进一步导致收入分配不均,以牺牲环境质量为代价的发展严重损害了居民幸福感的提升,收入差距扩大和环境污染显然成为阻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兼顾社会公平和环境保护是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基于我国1995-2017年28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了以基尼系数等测度收入差距、以大气污染等衡量环境污染的指标体系。在对传统EKC理论进行检验的基础上构建了收入差距影响环境污染的模型。从污染规模和污染强度角度,对全国范围以及地区间的异质性结果进行分析,最后建立联立方程组对地区差异化作用路径进行总结,最后提出有效协调收入差距和环境质量的建议。研究发现:(1)全国范围内,收入差距对环境污染规模大体上呈现倒“N”型关系,大气污染和土壤污染规模处于随收入差距扩大而缩小的阶段,水污染规模则有所扩大。从排放强度看,土壤污染强度随差距扩大有所降低;收入差距对大气污染和水污染强度另出现“U”型关系,目前处于污染强度随收入差距扩大而增大的低效益发展阶段;(2)分地区的分析结果呈现异质性。从污染规模角度,目前存在大气污染规模随收入差距加深而缩小;从排放强度角度,东部和西部大气污染强度随差距扩大而增大,经济处于低效益增长阶段。对于水污染,东部、中部地区收入差距扩大不利于污染改善;西部地区收入公平和改善水环境是两者不可兼得的关系。就固体的土壤污染,东部地区污染处于随差距扩大而加深的阶段,中、西部则相反。对化肥的土壤污染,东、中部地区收入差距加深正向作用于化肥污染,而西部反之。(3)收入差距对环境污染存在多条作用路径。其中,东部地区收入差距对大气污染的技术效应显着为负,但对废水污染和土壤污染的技术效应均不显着,此外收入差距对水污染的产业效应也不显着;中部地区收入差距主要通过经济效应、产业效应和技术效应三条路径加剧污染;西部地区收入差距对大气污染和固体土壤污染影响的产业效应不显着,且农业土壤污染受到的技术效应影响也不显着。最后针对目前收入差距和环境污染现状阻碍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事实,提出对策建议:(1)国民收入的稳定增长要更加注重质量。基于中国长期以不可逆的环境损伤为代价发展经济的事实,要以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注意政策制定的环境效应和政策实施的连续性,加快经济发展的绿色化进程;(2)鉴于目前收入差距过大不利于环境改善、阻碍经济社会可持续性发展事实,需进一步完善收入分配制度,通过进一步缩小收入差距,营造公平环境,在对缩小收入差距和环境保护的权衡中实现社会的最优选择;(3)政策的实施和制定要具体分析地区的差异性,调整资源要素在地区间的公平分配,合理规避不平等导致环境污染的演化路径,打通阻碍经济、产业和技术效应发挥积极作用的通道。
祝倩[3](2021)在《基于空间视角的新型城镇化对雾霾污染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经济建设发展过程中,新型城镇化应运而生,实现社会发展的同时,也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然而随着新型城镇化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威胁,特别是雾霾污染持续加剧。因此,为了保证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对雾霾污染采取防治措施。城镇化对PM2.5的影响有所不同,首先,受地理条件限制,新型城镇化对PM2.5的影响具有区域差异性;其次,根据时间演变规律以及空间地理距离衰减性,新型城镇化对PM2.5的影响具有动态变化特征。研究新型城镇化对雾霾污染的影响,不仅响应了中国新时代建设发展的号召,而且可以提出针对性的治霾措施。首先,本文基于环境经济学等相关理论对新型城镇化以及雾霾污染现状进行分析和探究,然后运用空间自相关检验,分析雾霾污染的区域特性以及空间集聚特征。其次,运用三大模型(SAR、SEM以及SDM)对2008年到2017年的省域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探讨新型城镇化以及其他控制变量对雾霾污染的影响。并从区域划分、时间演变以及距离衰减三个角度,研究新型城镇化对PM2.5空间溢出效应的演变规律和区域异质性。最后根据实证结果,提出针对性的雾霾治理措施。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基于发展现状分析,我国城镇化率整体上处于逐步上升趋势,但其发展特征具有区域差异性。雾霾污染从时间维度上看,东中西部地区的雾霾污染演变趋势表现为“W型”。(2)我国雾霾污染具有显着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省市区域间的PM2.5具有全域性空间依赖关系,呈现出中部、西南地区较为稳定的局域性集聚特征。(3)基于全国省域样本分析,新型城镇化在0-1权重矩阵以及反距离权重矩阵下,对雾霾污染具有削减作用;外商投资的影响效应为负,结论拒绝“污染避难所假说”,说明“污染光环假说”在我国成立。(4)基于空间溢出效应分析,东中西地区的雾霾污染均具有显着的空间溢出效应,特别是临近地区,雾霾污染具有很强的关联性;随着时间的变化,新型城镇化对PM2.5的削减作用具有波动性;随着距离范围的扩大,新型城镇化对PM2.5的溢出效应系数变化趋势呈现出“倒U型”。针对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以下建议:第一,针对区域雾霾污染特征,分区实施差异性雾霾治理,做好产权界定,实现合作共赢。第二,构建政策与制度,制定战略规划,实现新型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第三,统筹兼顾经济发展与雾霾治理,实现民政企共赢新局面。第四,推动第二产业的优势与发展,实现产城互动,构建区域性绿色工业结构体系。第五,立足本土,制定适合本地区发展的准入标准,在多样性中保持“个性”。第六,促进能源结构的多元化发展,同时增加低污染能源的使用比例。图[9]表[18]参[67]
吴金燕[4](2021)在《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竞争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一直以来,“粗放式增长”模式阻碍了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目标的实现,虽然我国经济得到飞速发展,但环境却遭到严重破坏。环境污染反过来又会对经济形成制约,对人们身体健康也产生了很大威胁。环境所具有的公共品性质使得政府在环境问题上承担着重大责任。政府目前主要通过征收环保税和财政环保支出的方式来治理环境污染,但两者在我国税收收入和财政支出中的占比很小,没有起到所预想的治理效果。我国分税制改革后,中央政府将一定财权、事权下放至地方,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自主权提高。在此背景下,国家或各级地方政府间为扩大自身利益,以财政支出为手段来争夺有限的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财政支出竞争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在我国独具特色的“政治集权、经济分权”的政府治理模式下,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竞争行为会产生相应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而环境效应是社会效应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那地方政府依靠财政支出工具进行的竞争行为对环境污染是否会产生显着影响,以及具体又是怎样影响的?本文由此展开深入研究。本文总结相关学者的已有研究,首先对财政支出竞争和环境污染两个定义进行了介绍和解释,接着理论分析阐述了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竞争行为影响环境污染的逻辑基础和具体作用机理,并分别构建以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竞争为核心解释变量和以经济建设类支出竞争和民生类支出竞争为核心解释变量的实证模型来检验地方政府支出竞争行为影响环境污染的总效应和结构效应。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在我国,经济发展位于不同阶段的地区财政支出竞争状况不尽相同,总体来看,经济发达地区的地方政府竞争意识更强烈,支出竞争程度更高。另外,近些年东部地区的支出竞争重心逐渐发生转移,在科教文卫及环境保护等民生性支出领域已经展开了激烈的竞争,而中西部地区目前仍然是将经济建设类支出竞争作为重心。(2)经济建设类支出竞争会导致工业废水、工业二氧化硫、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以及污染物总排放量的增加,民生类支出竞争则相反,且两类支出竞争对不同类别污染物排放量的影响存在差异。(3)地方政府支出竞争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三个区域的财政支出竞争都会恶化当地环境,但是与东中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财政支出竞争对环境污染的负面效应更强。因此本文针对研究所得结论,结合我国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非规范性财政支出竞争产生的原因,以及财政支出竞争加剧环境污染的具体路径,提出应明确并清晰划分政府在环境治理上的职责、完善对地方政府的绩效考核机制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创新环境治理体制,才能扭转地方政府环境“竞争到底”的局面。
孙秀梅[5](2020)在《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研究 ——对《生态社会主义:从深生态学到社会正义》的解读》文中研究说明全球新冠疫情的肆虐、生态危机的频发迭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与资本主义生态帝国主义战略的实施,以及等等错综复杂的力量对峙与文明冲突,一方面凸显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对助力现代性发展与人类性文明贡献出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一方面力证了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要努力加强“当代世界马克思主义思潮”的研究,“这些观点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趋势和命运,准确把握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新特征,加深对当代资本主义变化趋势的理解”的科学性与紧迫性。本文以英国着名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佩珀为研究对象,以《生态社会主义:从深生态学到社会正义》为文本依据,以反思国内理论界对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为思想前提,以该书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态意蕴的挖掘、对生态中心主义的批判、对生态社会主义的建构为思想基础,努力完成与实现两个目的:一是通过对佩珀着作的深度耕厘,结合其思想的各种表达,为其思想搭建与之相符合的思想理论框架、澄明其理论蕴涵、彰明其理论方法、揭示其思想特质、展现其实践进路、反思其理论得失;二是在深入理解生态中心主义、生态社会主义、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等思想概念的基础上,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观点和方法加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现代性解读,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光辉的现代性效应呈显出来,以助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对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生成逻辑进行历史性梳理与思想性把握构成研究的前提与基础。这一历史脉络肇端于20世纪80年代,历经90年代的成熟发展,在21世纪以后走向深化。它通过对生态危机全球性扩张的时间绵延分析、对作为典型社会危机的生态危机的空间侵占批判、对生态运动发展及其红绿转向的实践检视,援引社会生态学、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人类中心主义、马克思主义等理论资源,逐渐明晰了生态社会主义应当吸收的理论营养,坚定秉持的人类中心主义理论基调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方向引领。通过对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生成逻辑把捏而努力挖掘其思想的理论逻辑,有助于我们更加合理准确地理解其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蕴涵、主要论题与理论方法。佩珀尝试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意蕴的开掘、对生态中心主义与无政府主义的深度辨识和有力揭批,以及对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建构,构筑起其思想的主要理论意涵。在这一理论建构过程中,对历史分析法、阶级分析法与辩证唯物主义的运用使其逐渐确立了四个主要论题,即生态社会主义研究需要展开对无政府主义和技术中心主义的政治哲学批判,需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深入阐发,需要坚持社会主义与生态学相结合的有效方案,以实现从社会正义到生态正义的价值路向。对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蕴涵的揭示使其理论特质更加清晰地呈现出来。佩珀作为典型的生态学者,既呈现出与其他生态中心主义者、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同,又展示出自身与众不同的异,并将这些继承与创新彰显于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理解与资源撷取的不同之中,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弱”化改造与发展之中,以及对生态社会主义的别样理解与独特建构之中。可以说,独到的理论特质使佩珀成为不同于欧洲大陆与北美风格的典型英国当代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代表。佩珀对生态社会主义的实践建构有其独特之处,这种独特既在于他选择性的批判吸收了其他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思想资源,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做了新的解释与运用,更在于他的实践方案努力完成三重变革与转换,即佩珀试图通过从乌托邦式理论到生态现实主义的阶级创建、从“激进变革”到“社会变革”的快速转换、从“红绿对峙”到“红绿联盟”的有效跨越,来完成生态社会主义的逐步推进。这些实践方案是从他所处的时代环境出发形成的新的判断,是从变化了的生态危机中找寻出路的积极尝试与探索实践。总体来看,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正朝着更加成熟、更加深化的方向发展。他的思想既有显着的理论创新,也有值得引人深思的缺陷不足。佩珀关于生态社会主义的思考展示出了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新观点,超越了生态中心主义的无政府主义本质与乌托邦理论倾向,拓宽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视域,但也出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折中主义的误读与运用,对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偏激武断的认识,以及对生态问题的过度重视而忽视对经济生产等问题的分析。这些理论不足又暗地里挫败了其实践方案的力度与可操作性,这就难免滑向乌托邦的理论困局。所以,认真检视与合理反思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对生态危机的现代性批判,既有助于我们参照其生态批评的理论资源,又有益于我们坚定阐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超越与贡献。
邵亚琴[6](2020)在《基于多源动态监测数据的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扰动与修复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草原区煤电基地开发在满足我国能源战略需求的同时,给区域生态环境系统带来了巨大冲击,引发众多生态问题,如土地损毁、地下水位下降、大气污染等,生态扰动表现方式和演变机制各不相同,累积效应显着,严重影响区域能源保障和生态屏障作用的发挥,实现煤电基地生态环境实时监测和合理评价,为煤电基地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补偿监管提供依据,能够有效促进煤电基地生态文明建设。本文依托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东部草原区大型煤电基地生态修复与综合整治技术及示范》(2016YFC0501109),针对我国绿色开发能源战略的需求,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契机,紧扣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环境的特点,选择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胜利煤电基地为典型研究区域,基于多源空间动态监测技术,应用系统分析方法,对该区域生态环境时空状况进行了扰动规律分析与监测评价。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基于戴明环与生命周期理论构建煤电基地CE-PDST生态环境系统循环驱动机制。研究归纳了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环境的特点,分析了煤电基地煤矿、火电厂及煤炭城市三大扰动源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时空演变趋势,分阶段讨论了煤电基地时空发展的特点,揭示了煤电基地生态系统的周期性发展规律。针对煤电基地生命周期各阶段扰动源发展状态及对生态环境的扰动特征,构建了煤电基地CE-PDST生态系统循环驱动机制,分别从扰动源子循环和生态环境单元子循环两个角度进行了生态环境系统演化分析。(2)搭建多源异构数据“获取-处理-融合-分析”技术框架和体系。基于空间信息技术获取的空间数据及统计数据和调查数据等,提出了基于邻域信息约束的中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分类后处理方法、多源多尺度DEM融合方法和“暗像元法”与“深蓝算法”相结合的气溶胶厚度反演等方法,通过影像参数反演、数据融合、统计分析、空间数据挖掘与空间分析等技术手段,为在不同时空尺度下分析草原区煤电基地内土地环境、水环境和大气环境参数的扰动规律和变化特征以及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撑。(3)实现煤电基地尺度下土地利用类型、植被覆盖、土壤侵蚀和大气环境的时空动态变化分析及扰动源识别。针对胜利煤电基地的特点构建土地利用分类体系,通过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和煤电开发驱动指数进行煤电开发土地利用类型转移驱动力分析;综合运用GIS空间相关性分析方法,分别从全局演变和局部效应进行植被覆盖时空变化检测;针对煤电基地土壤侵蚀的特点,建立土壤侵蚀风-水复合模型sA并实现总模数的估算,利用经验模型验证了其适用性;通过遥感反演获取了研究区域内SO2、NO2的柱状浓度和气溶胶厚度AOD,并利用地面观测站数据验证了其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煤电基地开发是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的主要驱动力,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和大气污染均以露天矿区、电厂区及锡林浩特市城区为扰动热点,随着开发规模的不断扩大,扰动程度逐渐加强。(4)在典型扰动源-露天矿尺度下进行生态环境扰动规律及生态修复效益分析。根据露天矿土地单元扰动机理,归纳了7种土地利用类型转移方式,建立了扰动重心加权模型,通过不同阶段加权重心的转移距离和转移方向,验证了CE-PDST驱动规律。针对露天矿首采区已经形成的四种扰动土地利用类型的转移方式,研究其在转移过程中植被指数的时空演变规律,通过建立排土场NDVI与地形因子、气象因子和人为修复因子之间的驱动关系,提出了提高排土场土地复垦效益的有效建议。利用多孔监测井的多期监测数据分析了胜利一号露天矿开采过程中潜水位的变化规律,并通过回归趋势分析确定了露天开采对地下水的影响半径和静水位,为确定受地下水位下降影响的居民搬迁范围和研究基于影响半径分析地下水位变化对地表植被变化的影响规律提供了依据。(5)通过生态效益响应因子识别,参考《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2015》,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了各项指标的权重,构建了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环境综合评价体系(MEICE),从煤电基地尺度、功能区单元和最适宜格网单元等多时空尺度,综合评价和分析了研究区域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的生态环境状况,探寻区域生态的时空变化规律。研究表明,2000-2015年,研究区域生态环境整体处于良好状态;2005-2015年,煤电基地开发规模迅速扩大,恶化趋势明显,形成以露天矿区及电厂区、市区和居民点中心的阶梯状缓冲区,印证了露天矿开采及电厂开发、城市建设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扰动的累积效应;2010-2015年,露天矿区排土场复垦、电厂控排、城市湿地公园建设及省道S307沿线绿化有效改善了局部生态环境状况,体现了生态修复与监管对生态环境恢复的重要性。针对本文探索的胜利煤电基地生态扰动规律及生态环境评价结果,基于GMR模型对研究区域2020年生态环境状况进行了模拟,提出了草原区煤电基地开发弹性调控与生态环境修复管理对策,搭建了基于大数据平台的草原区煤电基地“监测-评价-管理”三位一体的多源动态监测平台基本架构,并提出了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环境修复CE-PDST-“5W+2H+E”循环管理模式,为煤电基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途径。论文有图91幅,表65个,参考文献221篇。
高复阳[7](2020)在《金融发展、技术创新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后,为了快速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我国经济发展模式以粗放型为主,追求经济的迅猛发展,但也极大地破坏了生态自然环境。近年来,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例如雾霾灾害、水资源重金属化、土壤污染等,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如何在保证经济增长的同时,提高和改善环境质量,实现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金融作为经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发展状况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环境保护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与此同时,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必须以技术创新为先,致力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是扭转现阶段面临的资源环境危机的根本途径。因此,探究金融发展、技术创新对环境污染影响的内在机制和具体影响效果对于遏制环境污染具有重要价值。这也构成了本文的写作脉络,为了探究金融发展、技术创新对环境污染的作用机理,需要关注以下问题:一是金融发展、技术创新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内在联系如何?二是金融发展、技术创新与环境污染之间是否具有显着的相关性?三是金融发展、技术创新与环境污染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围绕上述三个问题,基于理论框架建构和实证分析检验等多层面的综合论证,本文探析了我国金融发展、技术创新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力求作出更为准确的描述和解释。本研究在IPAT和STIRPAT模型的理论基础上,通过博弈分析方法对金融发展、技术创新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内在机制进行分析,并选取了2005—201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参数面板、平滑转化面板模型以及空间面板等方法从直接、间接以及空间外溢性的角度对环境污染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分析了金融发展和技术创新对环境污染的影响,通过金融发展和技术创新水平的差异来解释环境污染的区域性差异,探寻其中的变化规律和可能的策略选择,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论文研究的基本结论包括:第一,企业是主要的环境污染者,也是环境污染防治的重要负责人。通过积极的技术创新活动,包括生产系统、能源系统、减排系统等多领域的创新,一方面能够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增强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另一方面,能够减少单位产出污染排放成本,从污染源头降低污染排放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企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污染。第二,在社会监督下,金融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取决于金融企业的投资偏好。当金融投资侧重于利润最大化时,金融发展将导致企业投机行为的发生,加重了企业污染排放的程度。当金融投资更倾向于环保型企业时,金融发展则有利于激励企业选择环保策略,从而有利于环境污染的防治。第三,金融发展对环境压力的影响受到区域技术创新水平高低的干扰,表现出非线性的特征。随着区域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金融发展对本地区的环境压力影响为先提高后降低。金融发展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存在空间溢出性,当地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有利于降低周边地区的环境压力。第四,技术创新与当地环境污染之间也存在非线性关系,在技术创新水平较低的地区,技术创新对环境污染存在显着的遏制作用。但随着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该遏制作用的效果也在降低。此外,当地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可以降低周边地区的环境压力。第五,我国环境污染具有显着的空间相依性,高(低)污染地区常常与高(低)污染地区相邻。在技术创新水平较低的地区,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存在显着的倒U型关系,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环境压力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本文的创新点有以下方面:第一、基于博弈理论,从企业利润最大化和社会福利最大化角度研究金融发展、技术创新与企业减排行为之间的联系,通过分析企业与企业、企业与社会群体的行为策略探讨金融发展、技术创新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机理。此外,在企业与社会群体的博弈中,利用模拟仿真,提高了博弈模型的解释和分析能力。第二、不再单纯地依赖面板门槛模型来捕捉变量的非线性关系,而是构建平滑转换面板模型来研究金融发展、技术创新对环境污染的非线性影响。与以往将经济增长作为转换变量的研究不同,本文从金融发展和技术创新对环境污染的传递作用出发,将金融发展和技术创新作为转换变量,分析他们对环境污染所产生的间接影响。第三、从空间的视角出发,构建空间面板模型,分析金融发展、技术创新对环境污染的影响,不仅讨论我国整体环境污染的空间集聚情况,还分析当地金融发展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对周边地区所造成怎样的影响。
王亮[8](2020)在《进口自由化与企业污染排放 ——来自中国制造业的证据》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际贸易得到巨大发展,并成功成为世界最大的贸易国之一。在中国取得重大贸易成就的同时,环境恶化日趋严重,造成巨额的经济和福利损失,严重威胁到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前景。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今,虽然国际贸易的环境效应引起了国际范围的关注,但鲜有文献从发展中国家的角度研究进口自由化的微观环境效应。由于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研究中国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为详尽探究进口自由化与企业污染排放的关系,本文研究中间品与最终品关税减免如何影响制造业企业的环境绩效,并构建企业规模、结构和技术效应对其潜在机制进行分析。本文利用1998-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研究发现虽然进口自由化的微观环境效应随产品类型和污染物而变,但其在机制检验中存在一致性。无论中间品还是最终品,其进口关税减免能促进企业规模扩张从而加剧环境污染,但能促进企业资本积累与技术进步从而降低污染排放。基于实证结果,本文发现虽然进口自由化的环境效应褒贬不一,但其有利于企业成长,中国应该坚持自由贸易的理念,持续对外开放。此外,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政府应鼓励企业资本积累与技术升级以应对进口自由化的负环境效应。
崔兴华[9](2020)在《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中国绿色发展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际生产分工不断碎片化,经历了由产业间分工到产业内、产品内分工的深化历程,这将引起全球产业体系的重构和资源在全球范围的优化配置。然而在全球价值链嵌入不断加深和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中国的发展模式、发展路径等问题不断凸显,出口贸易和投资增速明显放缓,“人口红利”逐渐消失,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压力不断增大。因此,在国际社会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以及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不断加深的背景下,如何提高中国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是转变增长模式的关键所在。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中国绿色发展的影响如何?围绕该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全球价值链嵌入与绿色发展之间的协调关系;随后基于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和实证方法分别从地区、行业、企业三个层面考察了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中国绿色发展的影响;最后,为实现全球价值链攀升与绿色发展的“双赢”,探讨了两阶段绿色创新价值链的构建问题。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从全球价值链嵌入与绿色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来看,大部分工业行业处于初级协调和中度协调阶段,其中“电子通讯设备制造业”的协调度最高;少数工业行业协调度较低,其中“医药制造业”处于中度失调阶段,“印刷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处于轻度失调阶段。另外,从不同价值链驱动类型来看,购买者驱动型行业的协调程度相对集中,主要处于初级协调和中度协调阶段,而生产者驱动型行业的协调度相对分散。(2)从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中国省级地区绿色发展的影响来看,不同地区的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差异较大,东部沿海地区的全球价值链参与度较高,中、西部地区较低。实证结果显示,整体上,全球价值链参与度能够促进本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即存在显着的地区内溢出效应,并且全球价值链参与度的提高亦会对其他地区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正向影响,即存在显着的地区间溢出效应。进一步,从区域异质性来看,东部地区的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同时具有显着的正向地区内溢出效应和地区间溢出效应,但中、西部地区的全球价值链参与度仅显着促进了本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并未对其他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显着的正向促进作用。(3)从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中国工业行业绿色发展的影响来看,工业行业整体呈贸易隐含碳赤字,即出口贸易隐含碳大于进口贸易隐含碳,但单位出口隐含碳排放的下降幅度大于单位进口贸易隐含碳的下降幅度,污染贸易条件正在逐渐改善。实证结果显示:基于前向关联的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和基于后向关联的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对工业行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均存在正向促进作用,但在不同的转换变量水平下,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对工业行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果不同。进一步,从不同层次的嵌入水平来看,浅层次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对工业行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未产生显着的促进作用,深层次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对工业行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更为显着。(4)从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中国工业企业绿色发展的影响来看,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是嵌入全球价值链的主要途径之一,实证结果显示,外资流入对内资企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着正向影响,并且正向促进作用具有一定程度的持续性和滞后性。进一步,对于不同区域的企业,外资流入的影响效果不同,东部地区的外资流入对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影响更为显着,中、西部地区的外资流入对企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未产生显着的促进作用。另外,对于不同类型行业的企业,外资流入的影响效果也存在差异,与资源类和高耗能类行业相比,机械制造类和轻纺类企业的外资流入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作用更为显着。本文的主要创新在于:(1)基于出口增加值分解框架和空间计量方法分析了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中国省级地区绿色发展的影响。将全球价值链嵌入对省级地区绿色发展的影响拓展到空间维度,以避免低估全球价值链嵌入对省级地区绿色发展的真实影响;同时,随着网络技术信息的发展,空间相邻和地理距离的限制逐渐弱化,因此,本文同时考虑了劳动力和资本两种生产要素流动所产生的空间溢出,并构建了综合静态空间因素和动态要素流动因素的嵌套空间权重矩阵,以全方位的捕捉全球价值链嵌入对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溢出效应。(2)采用前沿的全球多区域非竞争型投入产出(GMRIO)模型以及面板平滑转换(PSTR)模型实证分析了全球价值链嵌入对工业行业绿色发展的影响。与单区域投入产出模型不同,本文在测算出口隐含碳排放时充分考虑进口中间品和国产中间品的异质性,在测算进口隐含碳排放时充分考虑进口品的中间投入结构和污染排放两种系数的异质性,使测算结果更为准确;同时根据中间品在国家之间的流转次数,将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分为浅层次简单的全球价值链生产活动和深层次复杂的全球价值链生产活动,更加清晰的揭示了全球价值链嵌入与工业行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非线性关系。(3)将全球价值链嵌入对绿色发展的影响拓展到微观企业层面。本文在测算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时考虑非期望产出,基于尽可能细分的四位行业代码划分生产前沿面,采用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和ML指数测算了企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同时基于“拟自然实验”的倾向得分匹配法(PSM)与双重差分法(DID)相结合,有效识别了外资流入对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净效应。微观企业层面的研究结论是对前文地区层面、行业层面研究的有效补充,丰富了全球价值链嵌入对绿色发展影响的研究。
秦楚菲[10](2020)在《近年冬季华北地区重霾污染成因的数值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运用两种主流的空气质量模型WRF/Chem和CMAQ模式对近年华北地区典型重污染事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对引起华北地区主要污染成因得出主要结论:(1)通过对华北地区2014年11月17日-11月23日、2015年11月25日-12月2日、2016年12月13日-2016年12月23日和2017年12月26日-2018年1月1日典型重污染事件成因分析可知,2014年硝酸盐和硫酸盐气溶胶比重大幅增加,主要是气溶胶过程使污染累积。2015年硝酸盐含量增加,主要是排放源增加的含量和水平输送使污染加剧。2016年硝酸盐、有机碳比重大幅增加,气溶胶过程在污染期间起着主导作用。2017年硝酸盐增量最大,气溶胶过程使污染累积。(2)通过四个个例对比分析,CMAQ对气象因子的模拟在有些个例中比WRF/Chem模式模拟更为准确,WRF/Chem模式在气象和化学的在线耦合上优于CMAQ模式。对化学组成成分进行分析,污染阶段,硝酸盐增量最多,所占比重最大,其次是有机碳和硫酸盐,两者所占比重相差不大,黑碳气溶胶在污染阶段下降。不同年份污染个例在不同阶段IPR>0时的对比分析,2014年、2016年和2017年在污染累积阶段,气溶胶过程是引起污染累积的重要原因,排放源增加和气象条件共同作用是引起2015年污染累积的重要原因。在污染时期,气象因子对2014年和2015年影响更多。(3)通过观测资料可以看出,北京和天津地区在2014年污染最重,此后污染程度逐年递减,通过IPR过程分析,2014年华北其他区域垂直输送是引起2014年该地区污染如此严重的重要原因,垂直输送减弱且即时的有利于污染物扩散的气象条件使2017年北京和天津市污染程度没有达到严重污染的原因之一。(4)文章对2015年11月25日-12月2日一次大范围PM2.5重污染过程进行模拟,气象动力因子主要通过表面风和垂直风切变的减弱影响此次污染事件,边界层逆温等热力因子促进了大气稳定性的增强,不利于污染物扩散,NOx向硝酸盐的化学转化在二次气溶胶生成中起主导作用,机动车排放的增加可能加剧了此次污染。进一步用相对贡献率量化解析结果表明,热力因子占主要作用,动力因子次之,最后是化学转化因子(相对贡献率为52%、34%和14%)。通过IPR分析,排放源变化、水平输送和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等共同作用下,造成此次污染加剧。
二、对引起环境污染状况加剧的主要原因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引起环境污染状况加剧的主要原因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环境规制、产业集聚与环境污染的空间溢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 |
(一)环境规制与环境污染的关系研究 |
(二)产业集聚与环境污染的关系研究 |
三、模型构建与数据说明 |
(一)计量模型构建 |
(二)主要变量说明 |
1. 环境污染排放 |
2. 污染型产业集聚 |
3. 环境规制强度 |
4. 控制变量 |
(三)数据来源与变量描述性统计 |
四、实证检验 |
(一)空间自相关检验 |
1. 全局莫兰指数 |
2. 局部莫兰指数 |
3. 环境污染及污染密集型产业集聚时空格局演变特征 |
(二)环境污染及污染型产业集聚重心转移概况 |
(三)空间计量回归 |
(四)效应分解测度 |
(五)稳健性检验 |
五、回归结果讨论 |
(一)环境规制对环境污染具有显着抑制作用,且存在负向的空间溢出效应 |
(二)污染型产业集聚与环境污染存在“倒U”型关系,且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 |
(三)控制变量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分析 |
六、结论与建议 |
(一)结论 |
(二)建议 |
(2)收入差距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收入差距的相关研究 |
1.2.2 收入差距对环境污染影响的理论进展 |
1.2.3 收入差距对环境污染影响的实证研究 |
1.2.4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论文的创新点 |
1.4.2 论文的不足 |
第2章 收入差距影响环境污染的相关理论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EKC”理论 |
2.1.2 “环境-贫困”陷阱 |
2.1.3 关系理论基础 |
2.2 收入差距影响环境污染的机制 |
2.2.1 经济传导机制 |
2.2.2 产业传导机制 |
2.2.3 技术传导机制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收入差距和环境污染现状 |
3.1 收入差距现状 |
3.1.1 居民收入分配差距 |
3.1.2 城乡收入差距 |
3.1.3 地区收入差距 |
3.2 环境污染现状 |
3.2.1 大气污染 |
3.2.2 水污染 |
3.2.3 土壤污染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收入差距对环境污染的实证研究 |
4.1 模型设定及变量选取 |
4.1.1 模型设定 |
4.1.2 变量选取 |
4.2 收入差距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分析 |
4.2.1 收入差距对大气污染的影响 |
4.2.2 收入差距对水污染的影响 |
4.2.3 收入差距对土壤污染的影响 |
4.3 东中西地区的异质性分析 |
4.3.1 大气污染的地区异质性分析 |
4.3.2 水污染的地区异质性分析 |
4.3.3 土壤污染的地区异质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收入差距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机制分析 |
5.1 分地区大气污染的影响机制分析 |
5.2 分地区水污染的影响机制分析 |
5.3 分地区土壤污染的影响机制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基于空间视角的新型城镇化对雾霾污染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新型城镇化的研究阐述 |
1.3.2 雾霾污染的研究阐述 |
1.3.3 城镇化与雾霾污染关系的研究阐述 |
1.3.4 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以及理论综述 |
2.1 相关概念研究 |
2.1.1 新型城镇化 |
2.1.2 雾霾污染 |
2.2 相关理论研究 |
2.2.1 环境经济学理论 |
2.2.2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 |
2.2.3 污染避难所假说与污染光环假说 |
2.2.4 空间计量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城镇化与PM_(2.5)的现状与特征分析 |
3.1 研究区域 |
3.2 我国城镇化的现状分析 |
3.2.1 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整体现状分析 |
3.2.2 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区域现状分析 |
3.3 我国PM_(2.5)的现状分析 |
3.3.1 我国PM_(2.5)的整体现状分析 |
3.3.2 我国PM_(2.5)的区域现状分析 |
3.4 我国PM_(2.5)的时空演变特征 |
3.4.1 空间权重矩阵 |
3.4.2 空间相关性研究方法 |
3.4.3 全局空间相关性检验 |
3.4.4 局部空间相关性检验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型城镇化对PM_(2.5)的空间计量实证研究 |
4.1 空间计量模型构建 |
4.2 指标选取与描述性统计 |
4.2.1 指标选取 |
4.2.2 描述性统计 |
4.3 新型城镇化对PM_(2.5)的面板模型实证检验 |
4.3.1 面板模型的检验 |
4.3.2 面板模型的选择 |
4.3.3 面板模型的实证分析 |
4.3.4 稳健性检验 |
4.4 新型城镇化对PM_(2.5)的空间溢出效应检验 |
4.4.1 新型城镇化对PM_(2.5)的全样本溢出效应分析 |
4.4.2 新型城镇化对PM_(2.5)的影响区域差异分析 |
4.4.3 新型城镇化对PM2.5 的动态效应分析 |
4.4.4 新型城镇化对PM_(2.5)的边界效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5.1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5.1.1 研究结论 |
5.1.2 政策建议 |
5.2 不足之处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4)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竞争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财政支出竞争的研究综述 |
二、地方政府竞争的环境效应研究综述 |
三、文献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第四节 或有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或有创新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财政支出竞争对环境污染影响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地方政府竞争影响环境污染的理论基础 |
一、公共选择理论 |
二、政府竞争理论 |
第二节 财政支出竞争影响环境污染的机理分析 |
一、财政支出竞争影响环境污染的逻辑基础 |
二、财政支出竞争影响环境污染的传导机制 |
第三章 我国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竞争及环境污染现状 |
第一节 我国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竞争现状 |
一、财政支出竞争的内涵 |
二、财政支出竞争产生的原因 |
三、财政支出竞争的现状 |
第二节 我国环境污染现状 |
一、工业废气排放现状 |
二、工业废水排放现状 |
三、工业固体废物排放现状 |
第四章 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竞争影响环境污染的实证研究 |
第一节 变量定义、数据来源与模型设定 |
一、变量定义 |
二、数据来源 |
三、模型构建 |
第二节 实证分析 |
一、基准回归 |
二、稳健性检验 |
三、区域异质性研究 |
第五章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一、明确政府环境污染治理职责 |
二、完善对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机制 |
三、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
四、创新环境治理体制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5)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研究 ——对《生态社会主义:从深生态学到社会正义》的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研究综述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 |
第一章 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生成 |
一、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社会历史根源 |
(一)时间的绵延:生态危机的全球性扩张 |
(二)空间的侵占:作为典型社会危机的生态危机 |
(三)实践的发展:生态运动的发展及其红绿转向 |
二、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源流 |
(一)人类中心主义:在与生态中心主义甄选中确立起的理论基调 |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唯物主义指引 |
(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生态社会主义不断汲取的思想给养 |
(四)社会生态学:生态社会主义不可或缺的理论来源 |
三、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演进路向 |
(一)思想的萌芽:地理学研究中展示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身影 |
(二)思想的成熟:从地理学研究向生态社会主义研究的彻底性转变 |
(三)思想的深化:21世纪以来佩珀理论的发展与推进 |
第二章 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逻辑 |
一、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蕴涵 |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意蕴的积极开掘与合理呈显 |
(二)无政府主义的深度辨识与有效批揭 |
(三)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勾勒与实践建构 |
二、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论题 |
(一)关于无政府主义和技术中心主义的政治哲学批判 |
(二)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地位的深入阐发 |
(三)关于社会主义与生态学相结合的方案论析 |
(四)关于从社会正义到环境正义的价值路向确立 |
三、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方法 |
(一)用历史分析方法剖析生态危机困境 |
(二)用唯物辩证法解决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 |
(三)用阶级分析方法研判生态建设主体 |
第三章 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思想特质 |
一、以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为主题支撑 |
(一)深入阐发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态价值 |
(二)以唯物辩证法分析社会—自然的共生共存 |
(三)以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为现代性立论 |
二、以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观为价值引领 |
(一)融涵马克思辩证法与历史观的人类中心主义 |
(二)传承西方马克思主义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文脉 |
(三)呈现自身独特的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价值观 |
三、以努力通达生态健康的社会主义为目的归宿 |
(一)厘清生态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关系 |
(二)彰显作为社会主义核心的社会正义 |
(三)建构与众不同的社会主义生态图景 |
第四章 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方案 |
一、阐明构建原则:生态社会主义的建设遵循 |
(一)生态社会主义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 |
(二)生态社会主义努力实现社会正义 |
(三)生态社会主义坚持人类中心主义 |
(四)生态社会主义倡导环境友好关系 |
二、实践路径之一:从告别乌托邦理论到创建生态现实主义 |
(一)告别乌托邦式理论与走向生态现实主义 |
(二)工人阶级作为主体力量的历史性地位 |
(三)劳动分工的实施与开启工人阶级教育 |
(四)阶级斗争的推进与非暴力方式的融合 |
三、实践路径之二:从“激进变革”到“社会变革”的转换 |
(一)现实困境发生导致激进变革方案流产 |
(二)社会变革的推进力证其何以成为可能 |
(三)革命性社会变革与生态社会主义建构 |
四、实践路径之三:从“红绿对峙”到“红绿联盟”的跨越 |
(一)“红绿对抗”局面的结束与历史性退场 |
(二)“红绿联盟”从停滞到开启的可行性分析 |
(三)“红绿联盟”走向生态社会主义的战略推进 |
第五章 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反思评价 |
一、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意义 |
(一)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视域 |
(二)超越了生态中心主义 |
(三)批判资本主义与建构社会主义并举 |
(四)积极呈现社会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 |
二、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局限 |
(一)以折中主义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
(二)生态社会主义构想逃不出乌托邦困境 |
(三)对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存有认识误区 |
(四)将生态问题的决定作用过分凸显 |
三、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
(一)生态危机困境更显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任重而道远 |
(二)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
(三)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对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超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6)基于多源动态监测数据的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扰动与修复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科学问题的提出(Presentation of Scientific Issues) |
1.2 研究的科学意义与项目依托(Scientific Significance and Project Support) |
1.3 研究动态分析(Dynamic Analysis of the Research) |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Research Objectives and Contents) |
1.5 研究区域(Study Area) |
1.6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Research Ideas and Technical Routes) |
2 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环境演化机理 |
2.1 相关术语(Relative Terms) |
2.2 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环境扰动源时空演变(Temporal and Spatial Evolution of Eco-environment Disturbance Sources in Prairie Coal-Electricity Base) |
2.3 基于戴明环与生命周期的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环境系统演化PDST循环驱动机制(PDST Cyclic Driving Mechanism of Eco-environment Evolution in Prairie Coal-Electricity Base Based on PDCA and Life Cycle) |
2.4 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环境系统SA-PDST驱动模型(The SA-PDST Driving Model of Eco-environment System of Prairie Coal-Electricity Base) |
2.5 煤电基地开发扰动下的草原区生态环境变化(Prairie Eco-environment Changes Disturbed by Development in Coal-Electricity Base) |
2.6 本章小结(Chapter Summary) |
3 多源异构数据的获取、处理及融合 |
3.1 多源异构数据的类型(Types of Multi-source Heterogeneous Data) |
3.2 多源异构数据处理平台(Multi-source Heterogeneous Data Processing Software) |
3.3 多源异构数据处理(Multi-source Heterogeneous Data Processing) |
3.4 多源异构数据融合(Multi-source Heterogeneous Data Fusion) |
3.5 本章小结(Chapter Summary) |
4 胜利煤电基地生态环境要素时空动态变化分析及扰动源识别 |
4.1 土地利用类型时空演变格局分析(Analysis of Temporal and Spatial Evolution Patterns of Land Use Types) |
4.2 植被覆盖时空变化检测(Temporal and Spatial Change Detection of Vegetation Coverage) |
4.3 草原区煤电基地土壤风-水复合侵蚀估算(Soil Water-Wind Compound Erosion Estimation in Prairie Coal-electricity Base) |
4.4 煤电基地大气数据监测与分析(Atmospheric Monitoring and Analysis in Prairie Coal-electricity Base) |
4.5 本章小结(Chapter Summary) |
5 煤矿尺度生态环境扰动规律研究及修复效益分析 |
5.1 胜利一号露天矿土地单元转移模式(Land Unit Transfer Mode of Shengli No.1 Open-pit Mine) |
5.2 露天矿首采区扰动土地类型转移(Disturbed Land Types Transfer in the First Mining of Open-pit Mine) |
5.3 NDVI扰动规律及排土场复垦效益分析(Analysis of NDVI Disturbance Law and Reclamation Benefit of Dump) |
5.4 潜水位时空变化及其对地表生态的扰动分析(Temporal and Spatial Changes of Phreatic Water Level and Disturbance Analysis of Surface Ecology) |
5.5 本章小结(Chapter Summary) |
6 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环境综合评价 |
6.1 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Construction of Eco-environment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
6.2 多时空尺度生态评价单元的划分(Division of Multiple Temporal and Spatial Scale Ecological Evaluation Unit) |
6.3 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和评价技术流程(Evaluation Criterion, Evaluation Method and Technical Process) |
6.4 胜利煤电基地生态环境状况综合评价(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n Eco-environment of Shengli Coal-electricity Base) |
6.5 基于GWR模型的胜利煤电基地生态演变情景模拟(Ecological Evolution Scenario Simulation of Shengli Coal-electricity Base based on GWR Model) |
6.6 草原区煤电基地开发弹性调控与生态环境修复管理对策(Elastic Regulation and Eco-environment Restoration 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s of Prairie Coal-electricity Base Development) |
6.7 本章小结(Chapter Summary)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成果与结论(Research Results and Conclusions) |
7.2 主要创新点(Main Innovations) |
7.3 研究展望(Prospects)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锡林郭勒盟植被代码表 |
附录2 胜利煤电基地开发生态环境影响调查表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金融发展、技术创新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2.1 环境污染 |
1.2.2 金融发展 |
1.2.3 技术创新 |
1.3 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及研究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研究不足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环境污染的相关研究 |
2.1.1 环境污染的理论研究 |
2.1.2 环境污染的影响因素研究 |
2.1.3 文献评述 |
2.2 金融发展影响环境污染的相关研究 |
2.2.1 计量分析视角的金融发展与环境污染 |
2.2.2 环境监管视角的金融发展与环境污染 |
2.2.3 利益相关者视角的金融发展与环境污染 |
2.2.4 绿色金融与环境污染 |
2.2.5 文献评述 |
2.3 技术创新影响环境污染的相关研究 |
2.3.1 计量分析视角的技术创新与环境污染的 |
2.3.2 环境规制视角的技术创新与环境污染 |
2.3.3 低碳技术与环境污染 |
2.3.4 文献评述 |
2.4 现有文献研究不足 |
第三章 微观视角的金融发展、技术创新和环境污染的博弈分析 |
3.1 模型设立 |
3.2 金融发展和技术创新对企业环保策略的影响分析 |
3.2.1 金融发展对企业环保策略的影响分析 |
3.2.2 技术创新对企业环保策略的影响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宏观视角的金融发展、技术创新和环境污染的博弈分析 |
4.1 理论基础 |
4.1.1 演化博弈的定义 |
4.1.2 概念关系分析 |
4.2 模型设立 |
4.3 企业和社会的演化路径及稳定策略 |
4.3.1 企业的演化趋势分析 |
4.3.2 社会的演化博弈趋势分析 |
4.3.3 企业和社会的演化稳定分析 |
4.4 影响仿真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金融发展、技术创新对环境污染的直接影响 |
5.1 影响机制 |
5.2 变量选取与模型构建 |
5.2.1 模型构建 |
5.2.2 环境污染指数的构建 |
5.2.3 数据来源及描述性统计 |
5.3 实证结果及分析 |
5.3.1 回归结果分析 |
5.3.2 分地区的回归分析 |
5.3.3 稳健性检验 |
5.4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金融发展、技术创新对环境污染的非线性间接影响 |
6.1 模型与方法 |
6.1.1 面板平滑转换模型 |
6.1.2 非线性检验与模型参数估计 |
6.2 变量选取与模型设定 |
6.2.1 变量选取 |
6.2.2 模型设定 |
6.3 实证分析 |
6.3.1 非线性检验 |
6.3.2 模型回归结果 |
6.3.3 稳健性检验 |
6.4 本章小节 |
第七章 金融发展、技术创新对环境污染的空间溢出影响 |
7.1 模型与方法 |
7.1.1 空间相关性的检验 |
7.1.2 静态面板空间计量模型 |
7.2 数据来源与模型构建 |
7.2.1 数据来源 |
7.2.2 模型构建 |
7.3 模型回归结果 |
7.3.1 空间相关性检验 |
7.3.2 实证结果 |
7.3.3 拓展分析 |
7.3.4 稳健性检验 |
7.4 本章小节 |
第八章 基本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基本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进口自由化与企业污染排放 ——来自中国制造业的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内容框架与方法 |
1.4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2 文献综述 |
2.1 国际贸易影响污染排放的决定因素 |
2.2 国际贸易对环境污染的影响 |
3 中国国际贸易与环境污染的现状分析 |
3.1 中国外贸的发展 |
3.2 中国环境污染的现状 |
4 研究设计与数据说明 |
4.1 进口自由化对环境污染的影响 |
4.2 计量模型设定 |
4.3 数据 |
5 实证结果及分析 |
5.1 基准估计结果 |
5.2 稳健性检验 |
5.3 机制分析 |
6.结论和政策启示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3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9)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中国绿色发展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进入新阶段 |
1.1.2 经济新常态下绿色经济发展的时代趋势 |
1.1.3 全球价值链嵌入对绿色发展的影响日益成为焦点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的主要问题及结构安排 |
1.3.1 研究的主要问题 |
1.3.2 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及主要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之处 |
第2章 相关文献综述 |
2.1 全球价值链相关理论研究 |
2.1.1 全球价值链的驱动和治理模式 |
2.1.2 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的测算 |
2.2 绿色发展相关研究 |
2.2.1 绿色发展的内涵 |
2.2.2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 |
2.3 全球价值链嵌入对绿色发展影响的相关研究 |
2.3.1 国际贸易的生态环境效应分解 |
2.3.2 贸易隐含污染研究 |
2.3.3 国际产业转移的生态环境效应 |
2.4 文献评述 |
第3章 全球价值链嵌入与中国绿色发展的协调关系分析 |
3.1 中国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
3.1.1 中国整体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
3.1.2 中国各地区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
3.2 全球价值链嵌入与绿色发展的协调度模型 |
3.2.1 模型的构建 |
3.2.2 综合指标体系构建 |
3.3 全球价值链嵌入与绿色发展协调关系分析 |
3.3.1 全球价值链嵌入与绿色发展综合指数分析 |
3.3.2 整体协调度时间序列分析 |
3.3.3 协调程度的行业异质性分析 |
3.3.4 不同价值链驱动类型下的协调度对比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全球价值链嵌入对省级地区绿色发展的影响 |
4.1 省级地区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的测算 |
4.2 省级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 |
4.3 全球价值链嵌入对省级地区绿色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
4.3.1 影响机理分析 |
4.3.2 模型构建、变量选取以及数据说明 |
4.3.3 实证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中国工业行业绿色发展的影响 |
5.1 工业行业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的测算 |
5.2 工业行业贸易隐含碳及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 |
5.2.1 工业行业贸易隐含碳的测算 |
5.2.2 工业行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 |
5.3 全球价值链嵌入对工业行业绿色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
5.3.1 理论机理分析 |
5.3.2 模型构建 |
5.3.3 数据来源与变量说明 |
5.3.4 实证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企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基于FDI视角 |
6.1 全球价值链下的国际产业转移 |
6.2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FDI对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理 |
6.3 全球价值链下FDI对企业绿色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
6.3.1 实证模型的构建 |
6.3.2 变量设定与数据说明 |
6.3.3 测算结果分析 |
6.3.4 实证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全球价值链下两阶段绿色创新价值链的建构 |
7.1 绿色创新价值链的理论基础 |
7.1.1 创新价值链理论 |
7.1.2 绿色创新理论 |
7.2 全球价值链下的绿色创新价值链构建 |
7.3 全球绿色创新价值链嵌入对绿色发展的影响效应 |
7.3.1 创新补偿效应 |
7.3.2 节能减排效应 |
7.3.3 价值链升级效应 |
7.4 全球绿色创新价值链攀升战略 |
7.4.1 由被动嵌入向主动构建转变 |
7.4.2 构建差异化的地区嵌入模式 |
7.4.3 不同价值链驱动类型下的攀升路径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总结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10)近年冬季华北地区重霾污染成因的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气溶胶的时空分布 |
1.2.2 气溶胶污染成因分析 |
1.2.2.1 气象条件对污染物浓度的影响 |
1.2.2.2 气溶胶的来源解析 |
1.2.3 数值模拟方法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问题 |
1.3.2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 |
2.1 资料简介 |
2.2 方法简介 |
2.2.1 常见统计指标 |
2.2.2 空间相关 |
2.2.3 相对贡献率 |
第三章 模式介绍 |
3.1 WRF/Chem模式介绍 |
3.2 物理过程方案 |
3.3 CMAQ模式介绍 |
3.3.1 IPR过程简介 |
3.4 模式设置 |
第四章 近几年华北地区重污染事件成因分析 |
4.1 研究区域 |
4.2 模式结果验证 |
4.3 化学组成成分分析 |
4.3.1 化学组成成分演变过程分析 |
4.3.2 化学成分各阶段比重分析 |
4.4 华北地区IPR过程分析 |
4.4.1 IPR 演变过程分析 |
0各过程影响PM2.5值比重分析'>4.4.2 IPR>0各过程影响PM2.5值比重分析 |
4.5 北京和天津地区IPR演变过程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华北地区冬季一次典型重污染过程分析 |
5.1 引言 |
5.2 模式结果验证 |
5.3 WRF/Chem模式对污染过程演变分析 |
5.4 WRF/Chem模式中各因子对污染过程影响分析 |
5.4.1 动力因子影响 |
5.4.2 热力因子影响 |
5.4.3 化学转化因子影响 |
5.5 统计方法计算各因子的相对贡献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讨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问题与展望 |
6.3.1 问题 |
6.3.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四、对引起环境污染状况加剧的主要原因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环境规制、产业集聚与环境污染的空间溢出研究[J]. 何正霞,曹长帅,王建明. 华东经济管理, 2022(03)
- [2]收入差距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研究[D]. 公廉洁. 山东财经大学, 2021(12)
- [3]基于空间视角的新型城镇化对雾霾污染的影响研究[D]. 祝倩.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8)
- [4]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竞争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研究[D]. 吴金燕. 安徽财经大学, 2021(10)
- [5]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研究 ——对《生态社会主义:从深生态学到社会正义》的解读[D]. 孙秀梅.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6]基于多源动态监测数据的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扰动与修复评价研究[D]. 邵亚琴.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7)
- [7]金融发展、技术创新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研究[D]. 高复阳.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8]进口自由化与企业污染排放 ——来自中国制造业的证据[D]. 王亮. 暨南大学, 2020(04)
- [9]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中国绿色发展的影响研究[D]. 崔兴华. 华侨大学, 2020(12)
- [10]近年冬季华北地区重霾污染成因的数值模拟研究[D]. 秦楚菲.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