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理想信念教育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李月青[1](2021)在《日常生活视阈下的理想信念教育》文中认为在人类精神世界的金字塔中,理想信念占据着最为重要的位置,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人的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受其制约甚至由其决定。理想信念是社会成员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强力指引和内在体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凝聚人心,实现民族繁荣、国家昌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理想信念都曾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十八大以来,党的思想建设不断加强,理想信念是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十九届四中全会上提出要“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在日常生活中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是实现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的基本途径。本文以日常生活为视角,探索理想信念教育取得更好实效的路径,全文主要内容分为七章:第一章:日常生活的相关理论。日常生活是旨在维持个体再生产进而实现全面发展的最基本的生存活动。对日常生活的关注始于马克思,之后现象学和日常生活批判理论都对日常生活做出各自的解读,尽管他们对日常生活的看法各有不同,但都强调日常生活在社会生活中的基础地位。非日常生活表现为维持人的类本质和社会整体发展的人的活动,与日常生活共同构成人类生活世界的两个层面。二者既相区别又相联系,各自有不同的内容和特点,日常生活是非日常生活的基础和旨归,非日常生活影响、塑造着日常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实现其价值。第二章:理想信念与日常生活。理想是人们关于未来的观念形态,信念是人们对于某种认知所持有的稳定的确信、长期的坚守和自觉的践行,理想信念是理想和信念在主体意志上的高度统一。当代理想信念则特指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及实现这两个理想的坚定信念,既有科学的理论支撑,又有鲜明的日常生活指向。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主义学说建立在对劳动人民日常生活的深切关怀之上,中国共产党选择马克思主义信仰同样起源于对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高度关切。日常生活是理想信念的确立基础和最终目的,理想信念反映日常生活需求并超越日常生活,对日常生活进行改造,为日常生活提供方向、动力,赋予日常生活以意义。第三章:理想信念教育与日常生活。理想信念教育的目的是用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社会成员,并引导人们树立起对共产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问题和重要内容,兼具科学教育和价值教育的特征。在日常生活中开展理想信念教育,能起到改造日常生活方式、建构日常生活意义、提升日常生活层次的作用。将理想信念融入日常生活是马克思主义生活哲学的要求,是深化社会主义改革的必然要求,是巩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理想信念教育实效的根本途径。第四章:理想信念教育与日常生活结合的历史考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理想信念教育与改善民众受压迫状态、争取政治权利的斗争相结合,通过解决土地等问题改善工农生活,提高工农觉悟,为革命胜利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初期,理想信念通过政治运动强力参与到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得到改造,日常观念得以刷新,社会主义理想深入人心,社会主义事业取得长足发展。改革开放后,理想信念教育与日常生活的关系进一步明晰,党的领导人对于在日常生活的改善和提高中坚定理想信念做出许多指示,并出台了大量的文件促进理想信念教育走进日常,改革开放使得理想信念教育的现实基础更加牢固,同时也增加了在日常生活中开展教育的干扰因素。总体来看,理想信念教育与日常生活相结合既有许多成功经验,又有需要反思和改进之处。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党更加重视在改善民生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极大地提升了全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第五章:理想信念教育偏离日常生活的表现。进入新时代,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理想信念教育需要放在基础性和战略性的高度,常态化、制度化开展。尽管理想信念教育有许多值得肯定的做法,但仍存在脱离日常生活世界的情形。首先,受教育者的日常生活主体地位尽管在理论上达成共识,但在实践中尚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其次,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与日常生活疏离,其所具有的政治性、学理性、知识性与日常生活的现实性、具体性、体验性之间的矛盾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难以引起受教育者的共鸣。再次,教育方法与日常生活脱节,仍以传统的理论灌输和显性教育为主,有效的实践引导和隐性渗透手段尚处于探索之中。最后,理想信念教育评价中面向日常生活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和联系日常生活的过程性评价体系尚未形成,难以充分反映教育效果、有效指导教育实践。第六章:理想信念教育偏离日常生活的原因。从日常生活领域来看,日常消费模式从生存型消费转向发展型消费,日常交往模式从传统转向现代,日常观念从一元转向多元,使得日常生活表现出较为浓厚的功利性色彩,阻却了理想信念教育与日常生活结合的通道。从非日常生活领域来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转化力不足以及西方文化的负面影响导致的文化认同不足增加了理想信念教育的难度,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思想建设的一度放松,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理想信念教育应有的效果。从理想信念教育自身来说,建国后教育模式逐渐固化,作为理论根基的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理论魅力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在有的领域中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难以应对变化了的教育环境。第七章:理想信念教育回归日常生活的途径。日常生活应该成为理想信念教育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教育者需要对受教育者作为日常生活主体的身份有明确的认识,从受教育者的日常生活中找寻教育契机。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要面向日常生活分层设计,针对不同对象具体调整内容的广度和深度。要积极探索与日常生活相贴近的教育方法,适当减少单向灌输权重,适度扩充主动认同模式,注重受教育者的自主建构,积极探索日常生活话语体系,加大实践教育的力度。构建理想信念教育评价标准中的日常生活指标体系,实现量化评价指标与日常生活的科学结合,加强质性评价与日常生活的有机联系,对不同的教育对象依循不同的日常生活标准进行评价。
朱鸿亮[2](2021)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体系研究》文中认为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进入新时代,习近平同志立足文化强国,围绕什么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如何建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一系列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新思想、新表述、新论断,也提出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一系列新要求新举措,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包含极为丰富的内容。在当前学者们的相关研究不断深入拓展的情况下,对这些成果进行总结概括和系统梳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结构化、整体化研究,揭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传承与创新关系,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从狭义上把文化界定为“人类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生成的,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全部精神活动及其物质产品中包含的精神因素,去除其中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从这一基本概念出发,首先介绍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产生背景与内容体系,接着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和外延进行拓展性研究。就内涵的拓展性研究来说,包括文化源流论一章,讨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源流关系,并辨析了三者之间传承转化的关系,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进行了重点研究;包括意识形态主导论一章,详尽讨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中的主导性问题,本章的特色在于把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道德建设整合进意识形态主导性和意识形态工作中,并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和宣传思想工作进行了重点研究。从外延的拓展性研究来说,主要包括文艺论宗教论网络文化分论一章,这是对习近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中涉及的文化各领域、各方面的专门而集中的考察,意在努力呈现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中关于文化的理论观点的丰富细节,也为下一步的分析研究提供扎实的理论和事实依据;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文化建设内涵与外延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文化自信论一章,研究了自信问题的由来、自信的必要性和依据、以及如何坚定文化自信等问题,无论意识形态工作抑或价值观践行、传承传统文化抑或弘扬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必须以坚定文化自信为前提,这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现文化强国的主观条件;而文化建设论一章,从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论述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现文化强国的实践基础;文化交往论一章,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他国他民族文化进行交流交往,既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现文化强国的客观条件,也是提升中华文化话语权,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价值、中国方案,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需要。作为本文理论研究的重要结论,首先,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思想体系进行了总结概括。其次,总结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主要线索与总体特征有七:以人民为中心、明确的问题导向、鲜明的实践指向、强调创新引领文化发展、高度重视网络文化工作、把人才建设放到首位、坚持党的领导。再次,从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概念的内涵、习近平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重大理论创新、深化和拓展“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理念、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创造性论述了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之间的关系、话语创新和表述创新等六大方面总结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最后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结束全篇。
郭梓澳[3](2021)在《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其理想信念与个人成长发展、与国家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内外形势极其复杂,各种文化思潮不断相互碰撞,不同政治信仰和意识形态之间的斗争愈发复杂激烈,导致部分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在理想信念方面存在一定问题,严重影响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思想行为。理想信念作为人类所特有的精神现象,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崇高的理想信念能够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人们在生存发展中必须具备的精神动力。对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进行调查分析,针对其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有助于新时代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抵制各种腐朽思想与低俗观念的侵害;有助于激发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有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国家的长治久安、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本文在查阅国内外研究相关文献和一定调研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理想信念相关理论,分析了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特征及坚定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必要性。首先,利用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方法,对河北省部分高校的青年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进行调查,通过筛选有效问卷、整理访谈记录进行数据分析,总结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整体向上向好,但部分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存在理想信念不坚定、知行脱节、缺乏社会责任感等问题。其次,从社会、高校、家庭及个人的视角出发,全方位立体式分析出导致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理想信念存在问题的影响因素。最后,针对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理想信念存在的问题,提出发挥社会坚定理想信念的引导作用、发挥高校坚定理想信念的主导作用、发挥家庭坚定理想信念的基础作用和强化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的自我教育功能等对策。本研究成果,期望有助于对培养新时代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建议,能够帮助、引导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和助力接棒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与责任担当。
张家瑞[4](2021)在《马克思主义精神动力视域下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培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新时代的发展背景下,我国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总体呈积极向上的发展态势,为我国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精神动力支持,但是这远远不能满足我国在实现中期、长期建设目标的需求,并且需要马克思主义精神动力的强大支撑。通过相关的调查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当前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培育方面所提供的精神动力存在精神动力价值导向迷茫、精神动力供给不足方面的问题,我们在通过对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培育这一问题的研究,其目的旨在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理论、冯友兰的人生四境界理论,均说明人的精神需求是分层次性,包括低层次的精神需求、较高层次的精神需求、高层次的精神需求。由于人的精神需求分层次性,决定了人的精神动力亦分层次性,包括低层次的精神动力、较高层次的精神动力、高层次的精神动力。而高层次的精神动力主要是由理想信念产生,因此,对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培育是高层次的精神动力需求。基于这样的逻辑导向,该学位论文从四个部分对精神动力视域下开展对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培育的研究:第一部分,在对精神动力、理想信念、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这三个重要概念的详细表述和具体区分的基础上,进一步剖析不同历史人物在对理想信念的解读和传递。第二部分,通过对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培育的精神动力价值和具体内容进行系统阐述。第三部分,首先,针对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培育的问题及成因这两个方面的问题,我们从社会、学校、家庭、个人,四个方面具体分析存在的问题。其次,详细表述对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培育方面存在问题的成因。第四部分,从社会、学校、家庭、个人四个层面提出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培育的路径。
居睿迪[5](2021)在《论巴迪欧共产主义思想及其对我国大学生共产主义教育的启示》文中提出阿兰·巴迪欧是当代法国具有代表性左翼学者,他的“共产主义假设”“共产主义观念”的思想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反响,在西方重新树立了共产主义的旗帜,使共产主义观念重回人们的视野。其共产主义思想存在学术及实践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能为我国大学生共产主义教育提供启示。巴迪欧共产主义思想的产生有其特定时代背景与理论渊源。巴迪欧经历了法国五月风暴与毛主义运动的革命年代,也经历了新自由主义时期革命退潮的年代,这使他反思革命失败的原因。同时,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思想、拉康的主体理论、萨特的存在主义、阿尔都塞的结构主义方法都对其共产主义思想具有相当影响。巴迪欧的共产主义思想与其哲学、政治学的理论一脉相承。巴迪欧的事件哲学以“数学本体论”构建了一个事件、主体、真理的三元结构,以此来确定共产主义的政治真理存在。他通过创造“元政治学”来反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哲学和政治制度。共产主义对于他而言是观念上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的发展历史被他划分成两个序列。基于此他提出了共产主义第三个序列及其开启的可能方式。巴迪欧关于共产主义的论述与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思想不同,主要体现在本体论、实现方式和价值指向上。它的积极之处在于拓展了共产主义学说、重视主体性和坚持斗争性;它的消极性在于混淆了共产主义观念与抽象平等观、割裂共产主义与革命政治和开启共产主义第三序列的乌托邦式幻想。巴迪欧的共产主义思想对我国大学生共产主义教育具有一定启发意义。第一,我国的共产主义教育要引导大学生学习共产主义理论知识,要在让大学生在理论学习中深化共产主义认识;第二,我国的共产主义教育要帮助大学生把握共产主义概念,要让大学生在比较分析中明辨共产主义思想体系;第三,我国的共产主义教育要促进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要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强化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盛佳铭[6](2021)在《新时代国有企业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以及人民生活幸福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国有企业党员干部是党在经济领域的执政骨干,加强对其的理想信念教育,有利于激励党员干部在企业中抒发撸起袖子办大事的决心,承担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任,进而推动新时代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国有企业积极开展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加深了党员干部的理论素养,提高了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但是国有企业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仍存在许多问题,例如教育理念滞后、教育方式传统、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机制不完善等。这主要是由于部分国有企业对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了政治建设。还有部分国有企业党员干部受到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的侵蚀,理想信念不坚定,缺乏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针对以上问题,本文试图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改进措施,做好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理想信念教育,以促进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一是革新理想信念教育理念,使国有企业及其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到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二是丰富理想信念教育形式,包括开发体验式课堂、依托信息技术、建设党建文化展厅、推进党建共建等方式,创新理想信念教育的模式;三是优化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使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不局限于理论学习,还应结合企业文化和企业改革发展方向,学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等中华文明的思想精髓;四是完善理想信念教育机制的建设,通过建立起行之有效的组织领导机制、考核激励机制和纪律督查机制,为国有企业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提供制度保障。
曹娜[7](2021)在《“红船精神”融入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红船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起点,以其旺盛的生命力与感召力,始终贯穿于中国社会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进程中,并不断推动中国社会有序向前发展。它反映的不仅是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崇高的理想和信念追求,也是中国共产党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所在,为广大人民谋求幸福的初心所系,更是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重要的教学资源之一。在新的历史时期,青年是社会发展的晴雨表,是决定社会未来方向的关键力量。大力弘扬“红船精神”,推动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纵深发展,不仅对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有重大意义,对推动中国社会发展和进步亦具有重要的价值。在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不仅是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坚守与发展,也是对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扬,它同“红船精神”具有高度的内在契合性。即“红船精神”是新时代青年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精神支柱,也是新时代青年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动力之源。“红船精神”在推动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健康有序发展的同时,理想信念教育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新时代青年对“红船精神”的价值认同。当前,“红船精神”在融入思想政治理论及教学实践过程中,已取得诸多成效,但仍存在诸如对“红船精神”融入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融合程度不深、资源利用率不足等问题。而这些实际上都是针对“红船精神”的文化认同、理论挖掘和制度保障而言。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抓好高校思政课教学,优化新媒体发展路径,健全“红船精神”融入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相关保障机制,以实现新时代青年的价值引领为关键,以物质激励、组织领导、协同保障为抓手,创新教育实践,让新时代青年把“红船精神”内化为自身的精神支柱,外化为自身的实践活动。从而更好地使“红船精神”融入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之中,发挥“红船精神”在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中的教化功能。
王玉娟[8](2021)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论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理想信念对国家和民族来说,是力量之源、精神支柱。理想信念为社会发展和个人全面发展确立了价值目标,它制约并优化人的价值选择和行为实践。伴随着世界思潮的冲击,各种文化蜂拥而至,低俗文化也渗透其中。“历史虚无主义”、“享乐主义”、“普世价值”等颠覆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构建,使国民的理想信念观受到冲击与影响。自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以来,理想信念教育问题普遍受到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其中,习近平对此做出重要论述。青年理想信念的培育与树立对国家、对个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将青年的理想信念教育问题生动形象的比作穿衣服、系扣子。共产党作为我国的执政党,理想信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习近平对共产党员理想信念坚定问题作出指示,他认为:“共产党员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总书记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论述理想信念的意义,这一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观的继承与发展,并逐渐形成了一套更为科学、全面而系统的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对理想信念的重要论述既显现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也体现出科学与理论的重要性,阐释了理想信念对国民素质教育、国家发展具有推动作用。本文将通过以下五部分内容概述习近平总书记理想信念的内容内涵及重要意义:文章的绪论部分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通过对国内外学者对理想信念这一问题研究现状的梳理与归纳,从而形成系统全面的文献综述,并为本文的写作提供清晰的研究策略与方法。第一章,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定理想信念重要论述的理论探源。中国上千年积累流传的优秀传统文化是理想信念的资源借鉴,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想信念为习近平总书记的理想信念观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以及我国共产党革命先辈对理想信念的践行与理解,均为习近平的理想信念思想提供理论宝藏支撑。第二章,习近平总书记理想信念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第二章主要通过习近平总书记的家教家风、知青经历、从政职业生涯以及十八大以后的几个重要人生阶段,介绍习近平理想信念形成的进程及客观条件,以及后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理想信念内涵的升华与解读。第三章,习近平总书记理想信念重要论述的建构。四个方面阐述理想信念的建构体系。一是理想信念论述的地位论,突出理想信念对一个国家、民族、政党和个人发展的意义;二是理想信念重要论述的主体论,强调理想信念建构的重要群体是开展理想信念工作的重要基础;三是理想信念论述的方法论,方法论研究使这一论述回归于教育之中,为第四章的梳理提供大致写作思路;四是理想信念论述的价值论,主要是习近平理想信念重要论述有利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思想的进程与发展,维护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为新时代的发展提供科学指南。第四章,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理想信念重要论述的研究中去探讨对当代教育产生的启示价值。本章主要以新时代大学生为主线,从完善理想信念教育内容体系、创新培育方法、整合教育渠道、营造良好氛围、优化保障机制几个方面,介绍习近平理想信念思想如何走进课程、走进教室,达到育人育才的教育理念,使青年大学生提高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的主人翁意识,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
董俊麟[9](2021)在《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教育重要论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理想信念教育对我国发展的高度、深度以及广度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新时代构建理想信念的极端重要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他把理想信念比喻为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肯定了理想信念教育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当代价值,于是理想信念教育问题成为整个社会广泛关注和讨论的热点话题。本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鉴于新时代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现状,立足于我国理想信念教育的新视野,系统地阐述了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教育重要论述的产生背景和理论依据,实践基础,主要内容、重点对象和基本特征,重要性和实现路径等方面内容,对于如何维护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精神家园,如何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第一部分,对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教育重要论述的背景、理论依据进行了系统地阐述。一方面从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两个方面深入探析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教育重要论述的背景。另一方面通过探讨和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及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关于理想信念教育重要论述,对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教育重要论述的理论依据进行了充分地论证分析。第二部分,尝试性地探讨了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教育重要论述的实践基础,主要包括知青生活时期、地方领导时期和治国理政时期。知青生活时期,习近平奠定了理想信念的根基。地方领导时期,习近平在基层从政探索中重视理想信念作用,在为民服务示范中彰显理想信念特质,在党风廉政建设中巩固理想信念支柱,在党员干部培养中坚持理想信念标准。治国理政时期,习近平强调要完善领导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的基本框架,并加强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践举措。第三部分,全面地阐释了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教育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重点对象及基本特征。主要内容包括,第一,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充分理解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全体共产党人内在理想信念的核心和精髓;第二,坚定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第三,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将个人理想融于社会理想之中,坚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事业奉献一生的理想;第四,坚持学习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汲取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充分把握理想信念构建的有机土壤。同时,阐述了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教育重要论述的重点对象,分别是党员干部、教师群体、青年群体。在特征方面,主要有广泛的人民性、丰富的实践性、突出的指导性以及显着的创新性这四个基本特征。第四部分,研究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教育重要论述的重要性和实现路径。在重要性方面,首先与政党命运紧密相连,决定了党的发展前途。其次与国家发展息息相关,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最后与人才成长密不可分,为人们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实现路径方面,一是加强哲学理论学习,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高党性修养水平;三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修养水平;四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第五部分,着重阐释了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教育重要论述对推进新时代中国建设与发展的理论价值及实践意义。其理论价值在于,它不仅深化了理想信念教育作用的理解,突出了理想信念教育在我国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地位,也拓宽理想信念教育的研究视野,深入挖掘了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内涵和价值,揭示了新时代理想信念教育的规律。其实践意义在于,它不仅成为永远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保障,还是铸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支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动力源泉。
丁胜[10](2020)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时代大学生担当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重任,是这一历史使命能否顺利完成的中坚力量。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涵和优秀文化基因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理想信念是当前高校完成立德树人工作的重要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这个论述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心有所信,方得行远。因此,探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本文在理论研究法、实证分析法、文献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的基础上,系统回答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优秀传统文化“为什么融入”、“融入什么”、“如何融入”等一系列问题。深入把握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理论基础和价值旨趣,为全文的研究打下坚实基础,在全面把握和综合分析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的现状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融入困境及困境的产生的原因和融入启示,同时创新性的提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目标和融入原则,并在以上研究基础上结合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实际系统提出融入方法和融入路径。本文对与本研究相关的核心概念进行系统梳理和厘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理论渊源进行全方位阐释。系统分析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资源,以马克思人学理论中人的本质理论、全面发展理论、主体性需要理论和价值理论作为融入的理论资源和理论支撑。深刻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想信念教育价值,分别从“家国情怀”的凝聚价值、“价值理念”的引导价值、“人文素养”的塑造价值、“基因文化”的整合价值等方面开展论述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想信念教育价值;梳理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教育理论。坚实的理论支撑和理论基础为后文探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系统回答了“为什么融入”这一问题。本文坚持以问题意识为导向,紧密结合新时代大学生的教育现状和思想实际,基于对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的结果分析和样本差异性分析的基础上,对价值认知维度、融入内容维度、融入方式维度和接受效度维度等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同时本研究从施者角度和受者角度的实际出发,分别阐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接受困境、教育困境和支持困境。在产生困境的归因方面,结合以上实证结果和教育困境,分别从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两个维度,从大学生群体因素、历史与现实冲突、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对峙等方面逐一分析归纳了产生困境的原因。在融入启示方面,结合融入的困境及原因得出如下启示:教育主体的文化自觉是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理想信念教育的前提;教育客体的传承创新能力是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理想信念教育的关键;教育介体的推陈出新是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理想信念教育的保障。本文探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目标和原则。在目标方面,从认知、情感、意志和实践等角度明确融入目标问题,从引导大学生形成文化认知、形成文化认同、坚定理想信念、生成实践自觉等四个维度展开分析。在原则方面,坚持价值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继承性与批判性相统一,传统性与时代性相统一,主体性与客体性相统一,整体性与层次性相统一等原则。最后,本文系统性的回答了“如何融入”这一问题,深入探讨了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方法和路径。科学、有效和适当的融入方法和融入路径能够使具有教育价值的文化资源有机融入的重要保障。在融入方法方面,创造性的提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相结合,提出将“闻道”思想、“诗乐”之教思想、“不言之教”思想、“励志”思想、“循循善诱”思想、“力行”思想分别与理论教育法、艺术感染法、隐性教育法、励志教育法、启发教育法、实践教育法相结合。在融入路径方面,倡导建立多元立体的融入体系,分别从课程体系、自我教育体系、文化活动体系、管理服务体系、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协作体系等五个方面做了系统的体系构建。
二、关于理想信念教育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理想信念教育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日常生活视阈下的理想信念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一)重点难点 |
(二)创新点 |
第一章 日常生活相关理论阐释 |
一、日常生活释义 |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日常生活 |
(二)现象学对日常生活的理解 |
(三)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中的日常生活 |
(四)国内学者对日常生活的理解 |
(五)本文中“日常生活”的维度 |
二、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 |
(一)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的区别 |
(二)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的联系 |
第二章 理想信念与日常生活 |
一、理想信念的含义 |
(一)理想 |
(二)信念 |
(三)理想信念 |
二、理想信念的日常生活基础 |
(一)理想信念是对日常生活需求的反映 |
(二)理想信念能改造并超越日常生活 |
(三)马克思主义信仰生成于对日常生活的高度关注 |
(四)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指向日常生活 |
三、理想信念对日常生活的能动作用 |
(一)理想信念指明日常生活之方向 |
(二)理想信念激发日常生活之动力 |
(三)理想信念赋予日常生活以意义 |
第三章 理想信念教育与日常生活 |
一、理想信念教育的核心内容 |
(一)共同理想立足现实 |
(二)远大理想指向未来 |
(三)马克思主义信仰筑牢根基 |
二、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特征 |
(一)从目的来看,既是思想引领又是纪律约束 |
(二)从地位上看,既是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核心问题 |
(三)从内容上看,既是科学教育又是价值教育 |
三、理想信念教育融入日常生活的缘由 |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启示 |
(二)深化社会主义改革的必然要求 |
(三)巩固主流意识形态的基础工程 |
四、理想信念教育改造日常生活的功能 |
(一)理想信念教育有助于改善日常生活的品质 |
(二)理想信念教育有助于发掘日常生活的意义 |
(三)理想信念教育有助于提升日常生活的层次 |
第四章 理想信念教育与日常生活结合的历史考察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与改善民众受压迫状态结合 |
(一)建党初期和国民革命时期,着力于唤醒日常生活需求 |
(二)土地革命时期,致力于改变人民群众现实生活状况 |
(三)抗日和解放战争时期,始终与关注各阶层利益相结合 |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对日常生活的强力参与 |
(一)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与改造生活方式和日常观念相结合 |
(二)社会主义建设之初过度干预日常生活 |
三、改革开放后:与鼓励人们日常生活的正当追求相结合 |
(一)理想信念教育逐步向日常生活回归 |
(二)理想信念教育生活化的难度增加 |
四、新时代:更加强调在关注日常生活中坚定理想信念教育 |
(一)在改善民生中坚定理想信念 |
(二)面向日常生活创新教育方法 |
(三)在日常生活中评价理想信念 |
第五章 理想信念教育偏离日常生活的表现 |
一、理想信念教育对象的日常生活主体地位被忽视 |
(一)片面强调受教育者非日常生活领域的主体地位 |
(二)轻视受教育者日常生活意义世界的开发 |
二、理想信念教育内容与日常生活疏离 |
(一)内容的政治性与日常生活的现实性相脱节 |
(二)内容的学理性与日常生活的具体性相矛盾 |
(三)内容的知识性与日常生活的体验性相分离 |
三、理想信念教育方法与日常生活脱节 |
(一)理论灌输与日常生活化的实践引导权重失衡 |
(二)显性教育与日常生活化的隐性教育比例失调 |
四、理想信念教育评价的日常生活指标体系尚未形成 |
(一)尚未形成面向日常生活的多元化评价体系 |
(二)尚未形成联系日常生活的过程性评价体系 |
第六章 理想信念教育偏离日常生活的原因 |
一、日常生活领域:日常生活的功利化倾向阻却理想信念确立通道 |
(一)从生存向发展转变的日常消费模式消解对社会理想的共同追求 |
(二)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日常交往模式制约社会统一价值观的形成 |
(三)从一元到多元的日常观念冲击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
二、非日常生活领域:复杂的意识形态建设环境影响理想信念教育实效 |
(一)文化认同不足削弱理想信念教育文化根基 |
(二)党的思想建设一度放松削弱理想信念教育效果 |
三、理想信念教育自身:教育模式的固化削减理想信念教育的作用 |
(一)马克思主义在日常生活领域一度“失语” |
(二)社会主义在日常生活领域一度“失声” |
(三)共产主义在日常生活领域一度“失踪” |
第七章 理想信念教育回归日常生活的途径 |
一、确立理想信念教育对象的日常生活主体地位 |
(一)理解受教育者日常生活主体地位对理想信念教育的影响 |
(二)认识受教育者日常生活主体地位对理想信念教育的意义 |
(三)明确受教育者日常生活主体地位对教育者角色的需求 |
二、分层设计面向日常生活的理想信念教育内容 |
(一)基础层:人格养成和爱国主义教育 |
(二)中级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及“四史”教育 |
(三)最高层: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 |
(四)不同层面:基于日常生活的纵横协调 |
三、积极探索日常生活化的理想信念教育方法 |
(一)强化贯穿于日常生活中的引导教育 |
(二)注重渗透于日常生活中的隐性教育 |
(三)加强融汇于日常生活中的实践教育 |
四、构建日常生活指向的理想信念教育评价体系 |
(一)提升量化评价与日常生活结合的科学性 |
(二)强化质性评价与日常生活联系的必要性 |
(三)采用多样性的日常生活标准进行评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
1.4.1 研究重点 |
1.4.2 研究难点 |
1.4.3 创新之处 |
2 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主要概念、问题背景与内容框架 |
2.1 主要概念界定 |
2.1.1 文化的概念 |
2.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2.1.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
2.1.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 |
2.1.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体系 |
2.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问题背景 |
2.2.1 历史背景 |
2.2.2 经济社会背景 |
2.2.3 国际背景 |
2.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内容框架 |
2.3.1 文化源流论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理论的逻辑起点 |
2.3.2 意识形态主导论是文化强国建设的灵魂 |
2.3.3 文艺论、宗教论、网络文化论展现了文化强国建设的丰富内涵 |
2.3.4 文化自信论解决文化强国建设的精神前提问题 |
2.3.5 文化建设论解决文化强国的实践途径问题 |
2.3.6 文化交往论解决文化强国建设中与其他民族文化共处共荣的问题 |
3 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流论 |
3.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源 |
3.1.1 习近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的论述 |
3.1.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优势 |
3.1.3 中华传统文化的流变 |
3.1.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
3.2 革命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直接根脉 |
3.2.1 革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
3.2.2 革命文化的创新内容 |
3.2.3 革命文化的主要特征 |
3.2.4 继承弘扬好革命文化 |
3.3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生成形态 |
3.3.1 先进文化的概念 |
3.3.2 先进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的关系 |
3.3.3 建设先进文化的要求 |
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意识形态主导论 |
4.1 文化的意识形态主导性 |
4.1.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范畴的演变 |
4.1.2 意识形态的一般功能 |
4.1.3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导性意识形态 |
4.1.4 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主导性的论述 |
4.2 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和践行理想信念 |
4.2.1 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
4.2.2 在学习与实践中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理想信念 |
4.3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4.3.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
4.3.2 习近平核心价值观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
4.3.3 习近平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论述的思想内容 |
4.4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
4.4.1 思想道德与新时代文化的关系 |
4.4.2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任务 |
4.4.3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则性举措 |
4.5 做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和宣传思想工作 |
4.5.1 切实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 |
4.5.2 切实加强宣传思想工作 |
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宗教、网络文化建设分论 |
5.1 文艺论 |
5.1.1 文艺的特性 |
5.1.2 习近平关于文艺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的论述 |
5.1.3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职能的论述 |
5.1.4 崇德尚艺,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
5.1.5 推动文艺繁荣发展必须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 |
5.2 宗教论 |
5.2.1 宗教与宗教文化 |
5.2.2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
5.2.3 社会主义中国的宗教政策 |
5.2.4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的重要论述 |
5.3 网络文化论 |
5.3.1 国际互联网、网络技术与网络空间 |
5.3.2 网络文化及其特征 |
5.3.3 习近平关于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 |
5.3.4 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 |
6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论 |
6.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
6.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思想文化背景 |
6.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提出 |
6.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含义 |
6.1.4 习近平关于“四个自信”之间关系的论述 |
6.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必要性与根本依据 |
6.2.1 文化自信的必要性 |
6.2.2 文化自信的根本依据 |
6.3 坚定中国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根本途径 |
6.3.1 从理论上坚定文化自信 |
6.3.2 从实践中坚定文化自信 |
7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 |
7.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
7.1.1 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区分 |
7.1.2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关系 |
7.1.3 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问题 |
7.2 改革文化管理和运行体制机制,构建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
7.2.1 深化文化机构体制改革 |
7.2.2 完善文化事业、产业管理体制机制 |
7.2.3 加快构建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
7.3 以重大举措推动文化事业发展 |
7.3.1 加强思想理论工作实践举措 |
7.3.2 加强思想道德养成和精神文明实践 |
7.3.3 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传承弘扬和遗产保护工作 |
7.4 以有力举措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
7.4.1 以系统性举措繁荣文艺作品创作生产 |
7.4.2 多措并举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 |
7.5 坚守共同原则,创新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 |
7.5.1 守牢意识形态阵地,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
7.5.2 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
7.5.3 坚持全民动员、走万众创新之路 |
7.5.4 “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
7.5.5 加强党管人才是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根本原则 |
8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交往论 |
8.1 .文化交往及其逻辑前提 |
8.1.1 文化交往 |
8.1.2 文化交往的逻辑前提:各民族文化的独特性 |
8.2 尊重包容、交流互鉴是不同文化交往应秉持的基本态度 |
8.2.1 尊重、包容各民族文化自主、文化自由 |
8.2.2 各民族文化应该交流互鉴、相互学习 |
8.3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积极“吸收外来” |
8.3.1 “吸收外来”的基本态度和基本原则 |
8.3.2 “走出去”以“吸收外来” |
8.3.3 “引进来”以“吸收外来” |
8.4 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争取话语权、提升软实力 |
8.4.1 话语权与话语权问题 |
8.4.2 提高中国文化的国际话语权的主要措施 |
8.4.3 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讲好中国故事 |
8.5 中国文化应该为世界提供中国智慧、中国价值、中国方案 |
8.5.1 中国文化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价值、中国方案的两类资源 |
8.5.2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推动世界发展的中国方案 |
9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大创新与价值 |
9.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主要线索与总体特征 |
9.1.1 坚定坚持党的领导 |
9.1.2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
9.1.3 强烈的问题意识 |
9.1.4 鲜明的实践指向 |
9.1.5 坚持以创新驱动和引领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 |
9.1.6 强调文化工作网上网下协同发力 |
9.1.7 坚持把人才保证放到重要地位 |
9.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大理论创新 |
9.2.1 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概念的内涵 |
9.2.2 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大理论创新 |
9.2.3 习近平创造性论述了四个自信之间的关系 |
9.2.4 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 |
9.2.5 深化和拓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的重大文化创新 |
9.2.6 一系列话语创新和表述创新。 |
9.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大意义 |
9.3.1 理论意义 |
9.3.2 实践价值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校发表论文及研究成果 |
(3)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创新点 |
第二章 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理想信念相关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青年大学生 |
2.1.2 理想信念 |
2.2 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理想信念相关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2.2.2 中国共产党关于理想信念的思想 |
2.2.3 我国优良传统文化关于理想信念的相关论述 |
第三章 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分析 |
3.1 调研基本概况 |
3.1.1 调查问卷的设计 |
3.1.2 调查问卷的实施 |
3.1.3 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 |
3.2 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分析 |
3.2.1 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积极方面 |
3.2.2 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理想信念存在的问题 |
3.3 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理想信念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3.1 社会因素影响 |
3.3.2 高校因素影响 |
3.3.3 家庭因素影响 |
3.3.4 个体因素影响 |
第四章 培养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理想信念对策研究 |
4.1 发挥社会坚定理想信念的引导作用 |
4.1.1 加强政府引导 |
4.1.2 净化社会风气 |
4.1.3 优化媒体环境 |
4.2 发挥高校坚定理想信念的主导作用 |
4.2.1 创新高校理想信念教育方式 |
4.2.2 丰富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内容 |
4.2.3 提升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工作者整体素质 |
4.2.4 充分利用高校特色校园文化环境育人功能 |
4.3 发挥家庭坚定理想信念的基础作用 |
4.3.1 转变家长教育观念 |
4.3.2 家长以身作则加强正向引导 |
4.4 强化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理想信念自我教育功能 |
4.4.1 提高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对理想信念的认知 |
4.4.2 加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
4.4.3 强化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4)马克思主义精神动力视域下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1.选题背景 |
2.选题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1.国外研究 |
2.国内研究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1.研究方法 |
2.创新之处 |
一、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1.精神动力 |
2.理想信念 |
3.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 |
(二)理论基础 |
1.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理想信念的论述 |
2.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关于理想信念的阐述 |
二、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培育的精神动力价值及主要内容 |
(一)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培育的精神动力价值 |
1.精神引领力 |
2.精神创造力 |
3.精神凝聚力 |
4.精神战斗力 |
(二)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培育的主要内容 |
1.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培育 |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培育 |
3.实现个人价值的理想信念培育 |
三、马克思主义精神动力视域下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培育的问题及成因 |
(一)马克思主义精神动力视域下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培育的问题 |
1.大学生理想信念培育被消解的问题 |
2.大学生理想信念培育受外来文化冲击的问题 |
3.大学生理想信念培育被物质遮蔽的问题 |
4.大学生理想信念培育受个人约束的问题 |
(二)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培育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1.社会因素:消极的社会文化表现形式多样 |
2.学校因素:进取的校园文化分布参差不齐 |
3.家庭因素:良好的家风塑造未能全面覆盖 |
4.个人因素:有效的愿景反思未能及时跟进 |
四、马克思主义精神动力视域下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培育的路径探析 |
(一)消除社会消极观念,发挥精神引领力 |
(二)培养新时代大学生的思辨思维,发挥精神创造力 |
(三)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发挥精神凝聚力 |
(四)全民致力塑造良好家风,发挥精神战斗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论巴迪欧共产主义思想及其对我国大学生共产主义教育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和思路 |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巴迪欧共产主义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及思想渊源 |
一、时代背景 |
(一)法国五月风暴 |
(二)法国毛主义运动 |
(三)资本主义的发展与革命的“冬月” |
二、思想渊源 |
(一)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 |
(二)拉康的主体理论 |
(三)萨特的存在主义思想 |
(四)阿尔都塞科学和意识形态划分的思想 |
第二章 巴迪欧共产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巴迪欧共产主义思想的哲学基础 |
(一)数学本体论 |
(二)事件、主体、真理的三元结构 |
二、巴迪欧共产主义的政治学要素 |
(一)反政治哲学 |
(二)元政治学 |
三、巴迪欧的共产主义观念 |
(一)观念上的共产主义 |
(二)共产主义的序列 |
(三)实现共产主义的途径 |
第三章 马克思与巴迪欧的共产主义思想的比较及评价 |
一、马克思与巴迪欧的共产主义思想的比较 |
(一)存在论基石:实践本体论与数学本体论 |
(二)社会变革逻辑:唯物史观与事件哲学 |
(三)价值指向:人的解放与纯粹平等 |
二、对巴迪欧共产主义思想的评价 |
(一)积极意义 |
(二)局限性 |
第四章 巴迪欧共产主义思想对大学生共产主义教育的启示 |
一、在理论学习中深化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认识 |
(一)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 |
(二)学习共产主义发展的历史 |
二、在比较分析中明辨共产主义思想体系 |
(一)把握科学的共产主义信仰 |
(二)把握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的关系 |
三、在社会实践中强化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
(一)确立共产主义的实践观 |
(二)加强社会实践教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新时代国有企业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内文献综述 |
1.2.2 国外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国有企业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的理论概述与时代价值 |
2.1 主要含义 |
2.1.1 理想与信念的内涵 |
2.1.2 理想信念教育的特征 |
2.1.3 国有企业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的概念界定 |
2.2 理论来源 |
2.2.1 马克思恩格斯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理论奠基 |
2.2.2 列宁关于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理论阐发 |
2.2.3 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对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的理论集成 |
2.2.4 习近平关于国有企业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的理论创新 |
2.3 时代价值 |
2.3.1 应对新形势下世情国情党情变化的客观需要 |
2.3.2 永葆国有企业党员干部先进性的必然要求 |
2.3.3 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精神动力 |
第3章 新时代国有企业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现状 |
3.1 基本情况 |
3.1.1 问卷样本总体特征 |
3.1.2 理想信念教育的初步成效 |
3.1.3 理想信念教育的方式创新 |
3.1.4 理想信念教育的影响因素 |
3.2 现实困境 |
3.2.1 理想信念教育的理念传统滞后 |
3.2.2 理想信念教育的形式有待提升 |
3.2.3 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亟需完善 |
3.2.4 理想信念教育的机制尚未健全 |
第4章 新时代国有企业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探析 |
4.1 大变革大发展的时情影响 |
4.1.1 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 |
4.1.2 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 |
4.2 企业对理想信念教育工作重视度不足 |
4.2.1 过于追求经济效益 |
4.2.2 形式主义现象仍存 |
4.2.3 教育方式因循守旧 |
4.3 部分企业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不坚定 |
4.3.1 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学习 |
4.3.2 官僚主义等腐朽思想的影响 |
4.3.3 西方资本主义思潮侵蚀 |
4.3.4 缺乏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 |
第5章 新时代加强国有企业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径探究 |
5.1 革新理想信念教育理念 |
5.1.1 坚持理论性与现实性相统一 |
5.1.2 坚持大众化与模范化相融合 |
5.1.3 坚持体系化与科学化相结合 |
5.2 丰富理想信念教育形式 |
5.2.1 采用灵活多样的“体验式”“互动式”教学方式 |
5.2.2 发挥互联网新媒体的信息技术彰显时代优势 |
5.2.3 打造教育阵地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
5.2.4 推进党建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 |
5.3 优化理想信念教育内容 |
5.3.1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理论指导 |
5.3.2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先进文化建设为教育主线 |
5.3.3 以优秀传统文化与红色文化建设相融合为教育拓展 |
5.3.4 以党风廉政建设与企业改革发展相契合为教育目的 |
5.4 完善理想信念教育机制 |
5.4.1 深化组织领导机制 |
5.4.2 建构考核激励机制 |
5.4.3 健全纪律督查机制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国有企业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状况调查问卷 |
个人简历和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后记 |
(7)“红船精神”融入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 |
(二) 研究现状述评 |
(三) 主要内容、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
(四) 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一、“红船精神”与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概述 |
(一) “红船精神”的精神要义及时代价值 |
(二) 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根本遵循和价值目的 |
二、“红船精神”融入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可行性与价值性 |
(一) “红船精神”与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目标相契合 |
(二) “红船精神”有助于促进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健康有序发展 |
(三) 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有助于提升“红船精神”的价值认同 |
三、“红船精神”融入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
(一) “红船精神”融入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成效与困境 |
(二) “红船精神”融入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困境原因分析 |
四、“红船精神”融入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施路径 |
(一) “红船精神”融入课程思政建设,发挥高校宣传教育主阵地作用 |
(二) 结合新媒体发展路径,营造弘扬“红船精神”的良好社会氛围 |
(三) 健全融入机制,夯实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制度保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创新点与不足 |
一、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定理想信念重要论述的理论溯源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想信念观是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与恩格斯的理想信念思想 |
二、列宁的理想信念思想 |
第二节 中国优秀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观是理论依据 |
一、毛泽东的理想信念观 |
二、周恩来的理想信念观 |
三、邓小平的理想信念观 |
第三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理想信念观是思想资源 |
一、理想信念是志向 |
二、大同社会即理想信念 |
第二章 习近平总书记理想信念观的形成历程 |
第一节 萌芽时期 |
一、红色家风文化的熏陶 |
二、七年知青岁月的历练 |
第二节 发展时期 |
一、习近平在正定 |
二、习近平在福建与浙江 |
第三节 成熟时期 |
一、对理想信念内涵的深刻解读 |
二、理想信念铸造人生格局 |
第三章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定理想信念重要论述的内容建构 |
第一节 理想信念地位论 |
一、理想信念关乎国家前途命运 |
二、理想信念关乎政党生死存亡 |
三、理想信念关乎个人成长成才 |
第二节 理想信念主体论 |
一、党员和干部群体 |
二、青年学生 |
三、教师队伍 |
四、军队武装 |
第三节 理想信念方法论 |
一、坚持科学性原则,理论武装头脑 |
二、坚持党性原则,加强党的建设 |
三、坚持中国梦原则,弘扬中国精神 |
四、坚持底线原则,健全机制保障 |
第四节 理想信念价值论 |
一、丰富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
二、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
三、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青年 |
第四章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定理想信念重要论述的启示 |
第一节 理论学习是理想信念教育的核心 |
一、夯实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 |
二、加强对习近平理想信念思想主要内容的学习 |
第二节 实践是理想信念教育的途径 |
一、优化实践环境 |
二、丰富实践内容 |
三、牢牢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旋律地位 |
第三节 常态化机制是理想信念教育的保障 |
一、建立理想信念教育组织机制 |
二、建立理想信念教育协同机制 |
三、建立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机制 |
四、利用大数据构建理想信念教育评价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致谢)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9)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教育重要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1.关于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 |
2.关于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内容和特征 |
3.关于理想信念教育机制的构建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教育重要论述的背景和理论依据 |
一、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教育重要论述的背景 |
(一)国际环境 |
(二)国内环境 |
二、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教育重要论述的理论依据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理想信念教育重要论述 |
(二)列宁关于理想信念教育重要论述 |
(三)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关于理想信念教育重要论述 |
第二章 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教育重要论述的实践基础 |
一、知青生活时期 |
二、地方领导时期 |
(一)在基层从政探索中重视理想信念作用 |
(二)在为民服务示范中彰显理想信念特质 |
(三)在党风廉政建设中巩固理想信念支柱 |
(四)在党员干部培养中坚持理想信念标准 |
三、治国理政时期 |
(一)完善领导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的基本框架 |
(二)加强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践举措 |
第三章 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教育重要论述的内容、对象和特征 |
一、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内容 |
(一)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
(二)坚定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
(三)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
(四)坚持学习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 |
二、理想信念教育的重点对象 |
(一)党员干部 |
(二)教师群体 |
(三)青年群体 |
三、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教育重要论述的特征 |
(一)广泛的人民性 |
(二)丰富的实践性 |
(三)突出的指导性 |
(四)显着的创新性 |
第四章 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教育重要论述的重要性和实现路径 |
一、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教育重要论述的重要性 |
(一)与政党命运紧密相连 |
(二)与国家发展息息相关 |
(三)与人的成长密不可分 |
二、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教育重要论述的实现路径 |
(一)加强哲学理论学习,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
(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高党性修养水平 |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修养水平 |
(四)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第五章 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教育重要论述的理论价值及实践意义 |
一、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教育重要论述的理论价值 |
(一)深化理想信念教育作用的理解 |
(二)拓宽新时代理想信念教育的研究视野 |
(三)揭示新时代理想信念教育的规律 |
二、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教育重要论述的实践意义 |
(一)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保障 |
(二)铸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支撑 |
(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动力源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着作类 |
二、期刊类 |
三、学位论文类 |
四、报纸文章类 |
致谢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10)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与研究的意义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研究的理论意义 |
(三)研究的现实意义 |
(四)研究的学术价值及应用前景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 |
注释 |
第二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概述 |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概述 |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解读 |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 |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 |
(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功能 |
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概述 |
(一)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基本内涵 |
(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核心内容 |
(三)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特征 |
(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意义 |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关系 |
(一)在指导思想和教育宗旨上具有内在一致性 |
(二)在教育内容和教育功能上具有显着的互补性 |
注释 |
第三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理论资源 |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想信念教育价值 |
(一)强化“家国情怀”的动力价值 |
(二)发挥“价值理念”的引导价值 |
(三)彰显“人文素养”的塑造价值 |
(四)形成“基因文化”的整合价值 |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理想信念教育理论 |
(一)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 |
(二)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三)马克思主义人的主体性需要理论 |
(四)马克思主义关于理想信念理论 |
三、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传统文化融入理想信念教育理论 |
(一)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阐释 |
(二)中国共产党人关于理想信念教育的理论阐释 |
注释 |
第四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证研究 |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现状调查 |
(一)调查设计与实施 |
(二)调查结果的初步分析 |
(三)调查样本差异性分析 |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困境 |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存在教育困境 |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存在支持困境 |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存在接受困境 |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困境的成因 |
(一)大学生群体文化观念日趋复杂 |
(二)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 |
(三)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网络文化的对峙 |
注释 |
第五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目标、原则及着力点 |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目标 |
(一)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优秀传统文化认知 |
(二)促进大学生形成高度的优秀传统文化认同 |
(三)激励大学生以“中国梦”为引领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 |
(四)提高大学生生成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自觉 |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原则 |
(一)科学性与价值性相统一 |
(二)继承性与批判性相统一 |
(三)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统一 |
(四)主体性与客体性相统一 |
(五)整体性和层次性相统一 |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着力点 |
(一)教育主体的文化自觉是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理想信念教育的前提 |
(二)教育客体的传承创新是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理想信念教育的关键 |
(三)教育介体的推陈出新是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理想信念教育的保障 |
注释 |
第六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方法和路径 |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方法 |
(一)丰富理论教育法 |
(二)艺术感染法 |
(三)隐性教育法 |
(四)激励教育法 |
(五)启发教育法 |
(六)实践教育法 |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径 |
(一)发挥高校思政课理论教学主渠道作用 |
(二)提高培养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 |
(三)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活动育人体系 |
(四)构建高校管理服务育人体系 |
(五)建构家庭、学校、社会协作共同体 |
注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关于理想信念教育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日常生活视阈下的理想信念教育[D]. 李月青. 河北师范大学, 2021
-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体系研究[D]. 朱鸿亮.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3]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及对策研究[D]. 郭梓澳. 河北大学, 2021(02)
- [4]马克思主义精神动力视域下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培育研究[D]. 张家瑞. 延安大学, 2021(12)
- [5]论巴迪欧共产主义思想及其对我国大学生共产主义教育的启示[D]. 居睿迪. 扬州大学, 2021(09)
- [6]新时代国有企业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研究[D]. 盛佳铭.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 2021(12)
- [7]“红船精神”融入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研究[D]. 曹娜. 山东大学, 2021(02)
- [8]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论述研究[D]. 王玉娟. 喀什大学, 2021(07)
- [9]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教育重要论述研究[D]. 董俊麟. 喀什大学, 2021(07)
- [10]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D]. 丁胜.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