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露地薄皮甜瓜嫁接栽培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姜晶[1](2020)在《榆林市榆阳区芝麻香瓜产业调查研究》文中提出薄皮甜瓜是榆林市榆阳区多年来特色种植产业,但生产中种植户自行留种,品种退化和混乱问题突出,调查产业现状和存在问题,对于这一特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等方法,对榆阳区薄皮甜瓜产业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对芝麻香瓜品种筛选和播种期确定以及配套栽培技术进行了系统总结,针对产业存在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主要结果如下:(1)我们农技部门通过薄皮甜瓜品种引进和筛选试验,从栽培性状、产量和商品性状综合分析,单果重、单位面积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且风味和口感最好的是长春芝麻蜜,其次是山东芝麻蜜a。综合所有性状表现分析认为,长春芝麻蜜和山东芝麻蜜a可作为榆阳区薄皮甜瓜主栽品种进行推广种植。以长春芝麻蜜更受欢迎,在当地俗称“芝麻香瓜”。(2)我们农技部门对芝麻香瓜冬春季设施栽培播种期进行了系统筛选试验,确定温室冬春季栽培芝麻香瓜最适宜的播种时间是1月上旬,塑料拱棚春季栽培芝麻香瓜最适宜的播种时间是3月上旬,在这两个播种期生产芝麻香瓜不仅受冻率低,生育期中等上市时间早,且品质好产量较高,产值最高收益最大。(3)产业调查研究明确了榆阳区芝麻香瓜产业现状和存在问题。近年来榆阳区实施“3+2+X”产业发展战略,把芝麻香瓜作为设施蔬菜领域重点培育的优势特色产业,全区共有19个乡镇,其中有12个乡镇涉及芝麻香瓜产业,现已建成百亩以上的高标准设施示范基地48处,集中育苗点9处,2019年榆阳区芝麻香瓜播种面积653.3 hm2,占西甜瓜播种总面积的29.0%,年产量1.9万t,是西甜瓜年产量的18.4%,年产值达3.07亿元,是西甜瓜年产值的67.03%,占全年农业经济生产总值的4.3%,每hm2平均效益为47.1万元左右。但目前产业还存在个体生产经营规模过小、连作障碍成为生产技术难题、资金投入偏少、保障性政策缺乏、产后营销服务滞后、服务体系不健全等方面的问题。(4)针对产业问题提出了榆阳区芝麻香瓜产业可持续发展建议。应加快发展产业化经营,构建利益联结机制;依靠科技支撑,提高产品竞争力;增加政策扶持力度,调动农户生产积极性;构建互联网云销售服务中心,电商助力产销衔接;完善服务体系,狠抓人才培育;鼓励品牌建设,打造榆阳知名品牌。
黄金艳[2](2020)在《薄皮甜瓜嫁接优势的生理机制与蛋白质组学研究》文中提出薄皮甜瓜(Cucumis melo var.makuwa Makino)果实清甜,香味浓郁,是色、香、味具佳深受人们喜爱的水果,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广泛,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随着栽培水平的提高,栽培面积和复种指数不断增加,土壤连作障碍加剧。实践证明,利用抗性优良的砧木嫁接是克服连作障碍、提高抗病抗逆性、增加产量的一项简便易行的有效栽培措施。本研究以筛选出的优良白籽南瓜‘香砧1号’为砧木,‘广蜜1号’薄皮甜瓜为接穗,对嫁接和自根甜瓜生长发育过程的生理变化和蛋白质组学进行研究。获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8个不同砧木品种为薄皮甜瓜‘广蜜1号’砧木试材,鉴定砧木抗病性和嫁接亲和性,并比较不同砧木品种嫁接对甜瓜幼苗生长、产量和品质等的影响,通过隶属函数和聚类分析将不同基因型砧木划分为3类:‘香砧1号’为优良薄皮甜瓜砧木品种,其次为NX16-3、NX16-2、NX16-4、TG16-11、NX16-1砧木品种,而SG-1和BX-1为不适宜薄皮甜瓜砧木品种。综合评价:白籽南瓜砧木‘香砧1号’抗枯萎病性强,嫁接成活率高、亲和性好,增产显着,对果实品质没有影响,可作为‘广蜜1号’薄皮甜瓜的理想砧木。2.以薄皮甜瓜‘广蜜1号’自根苗为对照,研究以‘香砧1号’为砧木的甜瓜嫁接苗在定植后生长和生理特性等的变化。结果表明,定植10 d,嫁接甜瓜节间长、叶片数、叶面积低于自根甜瓜,生长较慢,但定植30 d后生长势增强,节间长、茎粗、叶片数、叶面积显着高于自根甜瓜;叶片中的可溶性蛋白(SP)和脯氨酸(Pro)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肉桂醇脱氢酶(CA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木质素含量在各生育期均不同程度地高于自根甜瓜,丙二醛(MDA)含量显着低于自根甜瓜;嫁接显着增强薄皮甜瓜抗枯萎病、白粉病和蔓枯病的能力。嫁接甜瓜的生长优势主要集中在中后期。与自根甜瓜相比,嫁接甜瓜具有更多的木质素含量和渗透调节物质,更强的抗氧化酶活性和抗膜脂过氧化能力,进而有较优的生长表现和抗病增产优势。3.不同时期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变化的研究表明,嫁接显着提高薄皮甜瓜各时期叶片叶绿素的含量。定植10 d,嫁接甜瓜净光合速率(Pn)、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II实际光合效率(ΦPSII)和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显着低于自根甜瓜;定植20 d后嫁接甜瓜Pn始终高于自根甜瓜,且在定植40 d和50 d时与自根甜瓜的差异达显着水平,定植30 d后嫁接甜瓜胞间CO2浓度(Ci)、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高于自根甜瓜,Fv/Fm、ETR、q P、ΦPSII也分别显着高于自根甜瓜。定植初期嫁接甜瓜光合能力弱于自根甜瓜,但生长中后期嫁接甜瓜具有更稳定的PSⅡ反应中心,更高效的电子传递速率和光能转化效率,更强的光合作用,合成更多的碳水化合物和产生更多的能量,促进嫁接甜瓜中后期更好地生长,进而显着增产。4.采用串联质谱标签(TMT)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方法比较嫁接和自根甜瓜同一生育期叶片中蛋白质的表达差异,共鉴定到5150个具有定量信息的蛋白质,其中2187个为差异蛋白(苗期1141个、开花期716个、果实成熟期330个)。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定植初期嫁接甜瓜光合作用相关蛋白下调表达,电子传递和光化学效率受抑制,导致光合能力下降,进而生长缓慢。生长中后期嫁接甜瓜比自根甜瓜有更好的生长表现可能与通过光合作用和碳代谢等过程产生更多的物质和能量有关。嫁接甜瓜可以通过提高抗氧化防御能力和苯丙素生物合成(木质素、黄酮类)来提高抗病抗逆性。蛋白质合成与降解、转录后调控在嫁接甜瓜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综上所述,推测嫁接甜瓜比自根甜瓜具有较优的生长表现和抗病抗逆增产优势可能的作用机制是:苯丙素生物合成、叶绿素代谢、蛋白质合成与降解以及转录后调控对嫁接甜瓜生长发育改善起重要作用;具有更高效的抗氧化酶活性、更多的渗透调节物质积累以及更强的抗膜脂过氧化能力,从而提高嫁接甜瓜的抗病抗逆性;生长中后期更强的光合作用和稳定的碳代谢等过程产生更多的能量供给嫁接甜瓜促进其中后期的生长。植株生长、光合作用、抗氧化能力等生理指标和8个差异蛋白的靶向平行反应监视(PRM)蛋白水平以及对应的基因相对转录水平证实了TMT结果是可靠的。研究结果为嫁接栽培技术在甜瓜生产中的应用以及甜瓜优质高产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
黄文枫,胡艳平,朱白婢[3](2020)在《海南冬春季薄皮甜瓜露地早熟丰产栽培关键技术》文中研究说明海南省冬春季种植薄皮甜瓜品质优,经济效益好,是当地农民增收的主要项目之一。但随复种指数提高,连作障碍严重,土传病害频发,减产问题突出。通过实践,形成了冬春季薄皮甜瓜露地早熟丰产栽培关键技术,包括选择美浓等早熟优质品种,12月中旬前旋耕、施肥、起垄,元旦左右完成定植,控制氮肥施用量,及时整枝摘心,利用蜜蜂辅助授粉,加强生理病害的防控,适时采收等。
张光伟[4](2019)在《不同嫁接法对厚皮甜瓜生长发育及生理特性的影响》文中指出甜瓜(Cucumis melo L.)在世界果蔬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国内外广泛种植,是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中国是甜瓜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随着我国人口的增加,甜瓜需求量在不断增加,甜瓜栽培面积也在不断扩大,随之栽培方面的许多问题也接踵而来。在园艺栽培中,嫁接能有效防止蔬菜轮作带来的枯萎病等土传病害,也可以提高植物的抗逆性。目前,在厚皮甜瓜上靠接是最被人们熟知的一种方法,然而该方法由于后期需要大量人力管理,成本偏高。在本次研究中,介绍了一种的被称为“挂接”的新方法。这种方法同靠接相比,由于减缓了砧木萌蘖的速度,因此后期管理较省工省时。为了探究“挂接”与靠接对厚皮甜瓜生理生化方面的影响,本次试验以厚皮甜瓜‘金玉’为接穗,白籽南瓜‘青研砧木1号’为砧木,研究了挂接和靠接两种嫁接方法对厚皮甜瓜生理发育及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如下:1.在相同的管理条件下,挂接成活率为93.2%,靠接成活率为95.1%。2.挂接苗和靠接苗的的株高、茎粗、最大叶面积、干鲜重、叶绿素含量均优于自根苗。3.嫁接可以显着提高甜瓜幼苗的根系活力。嫁接初期为缓苗期,嫁接苗的根系活力均低于自根苗。到甜瓜幼苗6叶一心时,挂接苗和靠接苗的根系活力分别高于自根苗13.75%、6.75%。4.嫁接提高了甜瓜幼苗脯氨酸的含量。随着甜瓜幼苗苗龄的增长,自根苗和嫁接苗的脯氨酸含量均逐渐降低,但对比嫁接苗和自根苗,嫁接苗的脯氨酸含量高于自根苗的脯氨酸含量,最高时期,挂接苗和靠接苗分别高于自根苗31.90%、64.81%。5.嫁接显着提高了厚皮甜瓜的产量,挂接苗和靠接苗较自根苗分别增产10.92%和11.76%。嫁接显着提高了厚皮甜瓜的肉厚,挂接苗和靠接苗甜瓜的肉厚较自根苗分别提高了9.01%和13.21%,但对甜瓜果实品质无显着影响。6.挂接法后期管理更为省工。以管理一万株厚皮甜瓜幼苗为例,挂接法需总用工为143.3h,靠接法需总用工为162.7h,挂接法较为省工,且育苗量越大,越高效。
洪日新,叶云峰,覃斯华,柳唐镜,李桂芬,黄金艳,解华云,何毅,李天艳[5](2019)在《广西甜瓜70年发展回顾与展望》文中研究说明从种植规模及分布、种植品种、栽培技术发展、病虫害发生及防治、商品化销售等几个主要方面简要回顾了广西甜瓜研究和发展的历程,提出了广西甜瓜发展展望。
陈晓陆,郑绍儒,李云胜,刘琪龙,刘昆言,戴肇[6](2019)在《岳阳市薄皮甜瓜生产现状与前景展望》文中研究表明对湖南省岳阳市薄皮甜瓜的科研、生产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认真分析,对产区的分布,产业的历史和现状、生产的成本和效益、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都提出了符合实际的方案。尤其在品种选育、合理布局、产品贮运、建立专业合作社、发展"互联网+"、优化栽培技术、防治病虫害、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产业发展对策。
赵丽丽[7](2019)在《不同砧木嫁接对黄瓜果实风味品质影响及香气合成相关基因CsADH7-like功能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黄瓜(Cucumis sativus L.)果实风味清香,口感爽脆,是世界上栽培面积较大的蔬菜作物之一。但是,由于其根系浅,木栓化早,不耐连作的特点,在设施内连年种植易产生连作障碍,造成土传病害大量发生,严重影响黄瓜的产量和品质。嫁接是一项能够缓解土传病害的重要措施。研究发现,嫁接换根后,黄瓜植株抗病性增强,长势和产量提高,但是风味品质却受到影响。目前,嫁接影响黄瓜果实风味品质的机制尚不明确。因此,本研究以黑籽南瓜(传统的黄瓜嫁接专用砧木)和’威盛1号’南瓜(黄籽南瓜砧木)为砧木,分别嫁接于同一黄瓜接穗,比较嫁接后对黄瓜植株生长和果实风味品质的影响,并且利用转录组学测序技术筛选调控嫁接黄瓜果实风味品质的代谢路径和差异基因。综合果实风味测定结果和测序分析,筛选出一个与黄瓜果实香气合成相关的基因CsADH7-like,克隆该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以及对基因功能进行了初步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分别以黑籽南瓜和’威盛1号’南瓜为砧木,’金地1号’黄瓜为接穗,以自嫁接黄瓜为对照,比较3个嫁接组合在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植株和果实生理生化特性。结果表明,两个砧木嫁接均提高了不同发育时期植株的株高和叶片数,以及盛果期植株的光合特性、各器官干物质的积累量、伤流量和对N、P、Ca元素的吸收量,黑籽南瓜砧木嫁接提高的幅度大,但是对K元素的吸收量却低于’威盛1号’南瓜嫁接组合。两个砧木嫁接均提高了黄瓜果实的纵径和单瓜质量,黑籽南瓜嫁接组合提高的幅度较大。2.利用气质联用仪(GC-MS)结合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和液相色谱技术(HPLC)分析两个不同砧木嫁接对不同生长时期黄瓜果实中的挥发性物质及糖的种类、含量的影响。’威盛1号’砧木嫁接提高了黄瓜果实中总酯类、醇类、醛类、烯类物质含量,而黑籽南瓜嫁接的黄瓜果实中这些物质含量均低于’威盛1号’砧木和对照。主成分分析得出,反-2-壬醛、反-2,顺6-壬二辛醛、环辛醇、反-2,顺6-壬二烯醇、丁香烯是两个嫁接组合中主要的挥发性物质,黄瓜果实中具有典型香气特征的反-2-壬醛和反-2,顺6-壬二辛醛的含量在’威盛1号’嫁接组合中含量均较高。’威盛1号’砧木嫁接提高了花后9 d黄瓜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其中葡萄糖和果糖含量较高,蔗糖含量无差异,而黑籽南瓜砧木降低了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3.以3个嫁接组合花后9 d黄瓜果实为试材,运用转录组高通量测序技术筛选调控果实香气物质和糖合成的代谢路径和基因。通过GO富集和KEGG功能分析,发现果糖代谢、糖酵解代谢和α-亚麻酸代谢三条代谢途径能够分别调控果糖、挥发性物质中的醛类物质、醇类物质合成。从这三条途径上随机选择20个差异表达基因,运用qRT-PCR的方法验证测序的可信度达到90%。对糖和香气合成相关的酶活性和基因表达分析发现,在黄瓜花后3d至15 d期间,’威盛1号’嫁接的黄瓜果实中乙醇脱氢酶(Alcohol dehydrogenases,ADH)、乙醛脱氢酶(Aldehyde dehydrogenase,ALDH)、果糖 1,6-二磷酸醛缩酶(Fructose 1,6-diphosphate aldolase,FDA)和磷酸果糖激酶(6-phosphofructokinase 1,PFK1)活性高于黑籽南瓜和对照,而黑籽南瓜嫁接提高了果实中丙酮酸酸激酶(Pyruvate kinase,PK)活性。并且,在α-亚麻酸代谢和果糖代谢途径中,Csa5G147470、Csa7G075600、Csa4G023020 和 CsalG701210基因的表达量显着高于其他基因,糖酵解代谢通路上的Csa5G580610、Csa3G827250、Csa5G517170和Csa6G000100基因均在花后6 d开始表达量逐渐升高。由此表明,不同砧木嫁接引起黄瓜果实风味品质的改变可能与这些代谢途径上基因的差异调控和酶活性有关。4.不同砧木嫁接对黄瓜果实中醇类和醛类物质影响较大,通过对测序数据分析发现在α-亚麻酸代谢通路上有一个基因,CsADH7-like(Csa6G361260,EC:1.1.1.1)在’威盛1号’嫁接组合中上调表达,并且黑籽南瓜和’威盛1号’中差异表达达到显着。将该基因与甜瓜ADHs基因家族成员进行序列比对后发现与CmADH10基因同源性最高。从自嫁接黄瓜中提取RNA、反转录,克隆基因全长,检测基因片段长度为1150 bp,利用多种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基因的生物学特性表明,CsDH7-like属于中链醇脱氢酶基因家族,具有384个氨基酸,疏水性蛋白,预测蛋白大小为45 KDa,预测其定位在细胞质中。5.将CsADH7-like基因连接至原核表达载体,诱导获得纯化的重组蛋白,大小为45 KDa,与预期结果一致。该蛋白的最适反应底物为乙醛和己醛,对支链醛和芳香醛亲和力较差,在pH=6.0和温度30℃条件下相对酶活性较高。利用瞬时超表达的方法将黄瓜CsADH7-like基因转入超表达载体中,通过注射侵染的方法将携带重组质粒的农杆菌转入黄瓜果实中,利用荧光素酶在植物活体成像系统中的表达检测侵染效果。结果表明,侵染后0.5 d开始出现表达,2.5 d侵染效果显着,3.5 d效果降低,而且在果实瓜蒂区域和果实中部区域的侵染效果优于近瓜柄区域。对侵染后的基因表达和酶活性分析发现,相对酶活性出现峰值时间比基因表达延迟0.5 d,但是两者的趋势是一致的,均高于对照且呈现的趋势为低-高-低。对样品进行测定分析发现,瞬时超表达CsADH7-like基因使醛类物质含量增加、醇类物质含量减少,两者均呈现低-高-低的状态,3d时达到峰值,这与CsADH7-like基因超表达后基因的相对表达和酶活性的结果吻合。亚细胞定位发现该蛋白定位在细胞膜和细胞核中。表明CsADH7-like蛋白具有将醇转化为醛的作用。6.利用GenBank数据库和PlantCare软件分析CsADH7-like基因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结果发现响应激素的元件有3个,包括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应答(ABRE)和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MeJA)应答(TGACG-motif 和 CGTCA-motif)。根据启动子上存在的这两个激素应答元件,进行黄瓜果实圆片孵育试验。结果表明,在处理期间,两种激素处理均能够诱导CsADH7-like基因上调表达、LOX和ADH活性提高且在24 h出现峰值。对挥发性物质测定发现,醛类物质含量在24 h时显着增加并在36 h时达到峰值,在48 h时降到最低值达到与对照接近水平,醇类物质含量稍高于对照,但是一直呈现逐渐降低的状态。由此表明,CsADH7-like基因可能通过参与激素调控通路来响应脱落酸和茉莉酸甲酯的诱导。综上所述,以’金地1号’黄瓜作为接穗,黑籽南瓜砧木嫁接后显着促进植株生长、植株对营养元素的吸收、提高单果质量和果型指数,’威盛1号’南瓜砧木嫁接的促进作用较小。’威盛1号’南瓜砧木嫁接提高了黄瓜果实中挥发性香气物质和糖的含量,黑籽南瓜砧木嫁接则降低了这些风味物质的含量。将这些生理指标测定结果与转录组测序结果相结合进行分析,从黄瓜果实香气物质合成途径——α-亚麻酸代谢途径上筛选获得CsADH7-like基因,运用实时荧光定量、原核表达、瞬时超表达、激素处理的方法对基因功能进行初步验证,推测该基因在调控嫁接黄瓜果实特征性香气物质——醇类与醛类物质转化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与不同砧木嫁接引起黄瓜果实风味品质上的差异存在关联。
陈浩天[8](2019)在《我国西瓜和甜瓜栽培模式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文中研究指明西瓜和甜瓜均具有丰富营养,多汁爽口的特点,并且栽培周期短,栽培门槛低且栽种效益显着。我国幅员辽阔,南北纬度跨度大,四季分明,适合西甜瓜栽培。近40年来,西甜瓜产业在我国经济作物的生产中已经拥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为种植户增收和满足消费者逐渐提高的生活品质上有了越来越重要的贡献。但随着迅速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的会带来一些规范、生产上的问题。本文依据“十三五”农业科技发展规划中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任务内容,通过走访和数据查询,概括了我国五大西甜瓜优势产区的一般栽培模式现状,产量现状,以及各地典型栽培模式。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目前我国西甜瓜产业的发展状态——产量和栽培面积均呈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栽培模式虽较为多样,但比例仍需平衡;设施栽培发展较为迅速,但仍是以露地栽培为主等。同时整理归纳了各产区典型或特有的适应当地条件的栽培模式,如辽宁省新民市的春秋茬大棚、春茬露地双膜的栽培模式,甘肃凉州日光温室一年四茬栽培模式等,更深层次的对比了不同产区的西甜瓜栽培模式的异同。其次通过对西甜瓜产业栽培现状的分析,总结出我国现阶段西甜瓜栽培还存在主栽品种更新换代慢、搭配不合理;工厂化育苗发展滞后,自育苗栽培过多;产品上市时间过于集中等问题。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速新品种、新技术在基层推广力度;扶持并树立典型育苗工厂;发展多样栽培模式,平衡各栽培模式比例,使栽培茬口相对平均的一系列具有参考性的建议,从而使得产业能够良性发展。
白雪[9](2019)在《薄皮甜瓜嫁接体砧穗愈合过程中的亲和生理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明确影响薄皮甜瓜嫁接亲和与不亲和的关键因子,阐明薄皮甜瓜嫁接体砧穗愈合的亲和机理,为薄皮甜瓜砧木选育和促进嫁接栽培在甜瓜上的推广和应用提供理论参考,本研究以薄皮甜瓜“青玉甜宝”(Cucumis melo L.)为接穗,以课题组前期筛选出来的亲和砧木“AH”(Lagenariasiceraria var.hispida.)和不亲和砧木“H02”(Lagenaria siceraria var.hispida.)为砧木,构建亲和嫁接组合(C/A)、不亲和嫁接组合(C/H),同时以“青玉甜宝”“AH”和“H02”自根嫁接苗(C/C、A/A、H/H)和自伤体(C、A、H)为参照,对薄皮甜瓜亲和嫁接体和不亲和嫁接体在砧穗愈合过程中(第1d、3d、5d及7d)砧穗愈合部位的组织学、细胞学、相关酶活性及激素含量的差异和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将砧穗嫁接组合和自根嫁接组合嫁接后不同时期的砧穗愈合部位制作石蜡切片,结果显示亲和嫁接组合(C/A)与自嫁体(A/A、C/C)在嫁接后7d内组织学变化相似,三者均在嫁接后第1d形成隔离层,第3d愈伤组织形成,隔离层逐渐消失,第5d隔离层基本消失,第7d维管束桥已经形成,预示嫁接成功;而(H/H)在嫁接后第5d才形成愈伤组织,第7d出现维管束分化;不亲和嫁接组合(C/H)在嫁接后第1d也形成隔离层,但隔离层颜色深且厚,至第5d才开始形成愈伤组织,至第7d时维管束分化仍然不明显,未形成维管束桥,且隔离层仍然明显存在。2.活性氧代谢和保护酶活性的研究表明,亲和的嫁接组合(C/A)、自嫁体(A/A、C/C)及A自伤在嫁接或处理后接穗茎(Ss)、砧穗愈合部位(G)和砧木茎(Rs)各个部位的O2-生成速率和H2O2含量逐渐下降,SOD、POD、CAT及APX等保护性酶的活性随着天数均呈增加状态;不亲和的嫁接组合(C/H)、自嫁体(H/H)不同部位O2-生成速率和H2O2含量随着天数在逐渐升高,SOD、POD、CAT的活性随着天数逐渐降低,APX活性则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H自伤不同部位O2-生成速率和H2O2含量、SOD、POD、APX活性均随着天数逐渐升高,CAT活性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3.对不同处理不同部位激素含量的检测表明,亲和的嫁接组合(C/A)、自嫁体(A/A、C/C)及A自伤和C自伤嫁接或处理后Ss、G、Rs各个部位的CTK、GA和ZT含量随着嫁接天数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亲和的嫁接组合(C/A)、自嫁体(A/A、C/C)、A自伤和C自伤在嫁接或处理后不同部位各激素含量以部位G的增幅尤为明显;不亲和的嫁接组合(C/H)、自嫁体(H/H)和H自伤G部位这三种激素含量在嫁接或处理后随着天数逐渐降低,其含量在Ss和Rs部位从第1d开始随着天数缓慢增加,但增加幅度明显小于其他处理;亲和的嫁接组合(C/A)、自嫁体(A/A、C/C)、A自伤在和C自伤在嫁接或处理后G部位IAA的含量从第1d开始随着天数逐渐下降;不亲和嫁接组合(C/H)、自嫁体(H/H)和H自伤在嫁接或处理后G部位的IAA含量在嫁接后7d内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且增幅明显。综上所述,薄皮甜瓜亲和嫁接体在嫁接后3d内迅速形成愈伤组织并进行分化,7d即可实现维管束桥的连通,进行水分养分的运输和交换,这可能与嫁接后砧穗愈合部位较高的保护酶活性和生长激素,如CTK、GA和ZT含量密切相关,但保护酶活性和生长激素参与薄皮甜瓜嫁接体砧穗亲和的具体作用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海睿[10](2019)在《厚皮甜瓜嫁接育苗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厚皮甜瓜“东移”及大棚设施的普及,甜瓜连作障碍问题日益凸显,枯萎病这种土壤传染的恶性病害是甜瓜生产上危害最严重、发病后损失最大的病害之一,利用抗病砧木进行甜瓜嫁接栽培成为现阶段解决甜瓜枯萎病最有效的技术。甜瓜嫁接技术主要涉及嫁接砧木和嫁接方法两个方面。优良的砧木应兼备与甜瓜品种嫁接亲和、对甜瓜产区枯萎病的优势生理小种具有稳定的抗性、嫁接苗生长发育正常、对甜瓜果实品质无明显影响(尤其果实不能有异味)等特点。但从现有的文献报道来看,甜瓜嫁接技术似乎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不同砧木品种与甜瓜嫁接亲和性以及对甜瓜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结果不完全相同,不同嫁接方法对嫁接成活率、嫁接工效、嫁接苗生长发育等的影响尚未明确,且浙江省甜瓜嫁接育苗技术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开展甜瓜嫁接砧木品种筛选及若干嫁接技术研究,期望对浙江省甜瓜嫁接育苗提供技术支撑,为生产实践中克服甜瓜连作障碍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以浙江省主栽的2个哈密瓜和2个洋香瓜品种作为接穗,以不同单位选育的可作为西甜瓜嫁接苗生产的7个南瓜品种和2个甜瓜品种作为砧木进行嫁接,研究了嫁接亲和性(嫁接成活率、嫁接苗生长)、砧木抗病性、嫁接苗定植后的开花结果及果实品质等性状指标。结果发现,试验所及的几个砧木品种对枯萎病抗性存在显着差异,其中南瓜砧木’思壮10号’表现高抗,甜瓜本砧’甬砧9号’和南瓜砧木’甜瓜耐寒砧木606’表现抗病,’日本雪松’、’102103’和’甜瓜耐热砧木607’表现中抗,其余砧木表现感病。所有组合的嫁接苗平均成活率均在75%以上,其中,甜瓜本砧’甬砧9号’和’丰蜜6号’、南瓜砧木’思壮8号’、’思壮10号’、’全能铁甲’与供试的4种接穗嫁接成活率均在91%以上。不同组合的嫁接苗结果花开花时间存在显着差异,嫁接有推迟开花的趋势,以南瓜作为砧木嫁接时这种现象更为明显。嫁接对甜瓜果实品质具有明显影响,多数嫁接组合平均单果重小于自根苗;多数嫁接组合果实中心可溶性固形物高于自根苗,但差异未及显着水平。品尝果实发现,利用南瓜砧木嫁接的部分组合其果实存在异味,特别是’玉姑’与4个南瓜砧木嫁接后果实异味非常明显。综合上述各性状的表现,哈密瓜品种’东方蜜1号’和’西州蜜25号’可选择’甬砧9号’、’思壮10号’做砧木嫁接;洋香瓜’玉姑’可选择’甬砧9号’砧木,’蜜江南401’可选择’思壮10号’做砧木嫁接。2.不同嫁接方法其嫁接工效存在明显差异。以南瓜砧木’思壮10号’和哈密瓜’东方蜜1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嫁接方法对嫁接工效、嫁接苗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发现贴接法嫁接速率最高(275.42株/h),但成活率差(93.29%);双断根法嫁接成活率较高(97.28%),但其嫁接速率低(182.69株/h);插接法嫁接速率(259.68株/h)和嫁接成活率(98.00%)都较高,不同嫁接方法对植株田间性状及果实品质无明显影响。因此,用南瓜做砧木进行甜瓜嫁接育苗时,插接法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嫁接方法。3.针对甜瓜嫁接育苗中因为砧木下胚轴过长而影响嫁接操作的现象,以甜瓜本砧(’甬砧9号’)、南瓜砧木(’思壮8号’)为材料进行了不同浓度多效唑处理(基质处理),结果发现,不同的多效唑浓度对砧木下胚轴伸长有显着的抑制作用,幼苗定植前茎粗、子叶生长量等在一定程度上受抑制,但定植后的嫁接苗生长量、开花结果、果实产量和品质等与对照无显着差异。因此,在甜瓜嫁接苗生产中可以使用多效唑处理以提高嫁接效率和秧苗素质,其中,甜瓜砧木适宜的多效唑处理浓度为1.5~2.5ppm,南瓜砧木适宜的处理浓度为4~8ppm。
二、露地薄皮甜瓜嫁接栽培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露地薄皮甜瓜嫁接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榆林市榆阳区芝麻香瓜产业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选题背景和调查研究方法 |
1.1 甜瓜的起源和分布 |
1.2 甜瓜的品种类型 |
1.2.1 厚皮系统 |
1.2.2 薄皮系统 |
1.3 世界甜瓜生产发展概况 |
1.4 国内甜瓜生产发展概况 |
1.4.1 生产面积和产量稳中有升 |
1.4.2 产业布局逐步优化 |
1.4.3 品种应用丰富多样 |
1.4.4 栽培模式和栽培技术 |
1.4.5 甜瓜产业发展概况 |
1.5 本研究目的及意义 |
1.6 调查研究方法 |
1.6.1 调查范围和对象 |
1.6.2 调查内容和方法 |
第二章 榆林市榆阳区芝麻香瓜产业现状 |
2.1 榆林市甜瓜生产概况 |
2.2 榆阳区芝麻香瓜生产基本情况 |
2.2.1 种植面积与产量 |
2.2.2 产区分布 |
2.3 栽培模式和生产方式 |
2.4 生产设施规格和成本 |
2.4.1 塑料拱棚 |
2.4.2 日光温室 |
2.5 榆阳区芝麻香瓜生产主体情况 |
2.6 榆阳区芝麻香瓜产业新型经营主体调查 |
第三章 榆阳区芝麻香瓜品种的由来 |
3.1 品种筛选试验概况 |
3.1.1 试验方法 |
3.1.2 栽培管理 |
3.2 品种筛选试验结果 |
3.2.1 不同品种的栽培性状和产量 |
3.2.2 不同品种薄皮甜瓜果实商品性状 |
第四章 榆阳区芝麻香瓜设施栽培播种栽植期的确定 |
4.1 芝麻香瓜冬春季设施栽培播种期筛选试验概况 |
4.1.1 试验方法 |
4.1.2 栽培管理 |
4.2 播种期筛选试验结果 |
4.2.1 播种期对温室芝麻香瓜生育期的影响 |
4.2.2 播种期对塑料拱棚芝麻香瓜生育期的影响 |
4.2.3 播种期对温室芝麻香瓜果实品质、产量和产值的影响 |
4.2.4 播种期对塑料拱棚芝麻香瓜果实品质、产量和产值的影响 |
第五章 榆阳区芝麻香瓜栽培技术和生产效益调查 |
5.1 栽培技术调查 |
5.2 榆阳区芝麻香瓜生产资料成本和人工成本 |
5.3 榆阳区芝麻香瓜生产效益 |
第六章 榆阳区芝麻香瓜产业发展优势和存在问题 |
6.1 榆阳区芝麻香瓜产业发展优势分析 |
6.1.1 地理优势 |
6.1.2 经济优势 |
6.1.3 政策优势 |
6.2 榆阳区芝麻香瓜产业存在问题 |
6.2.1 生产经营规模过小 |
6.2.2 连作障碍成为生产技术难题 |
6.2.3 资金投入仍然偏少 |
6.2.4 保障性政策缺乏 |
6.2.5 产后营销服务滞后 |
6.2.6 服务体系不健全 |
第七章 调查总结和建议 |
7.1 调查总结 |
7.1.1 调查明确了榆阳区芝麻香瓜产业现状 |
7.1.2 明确了芝麻香瓜的由来及其设施冬春季栽培的适宜播种期 |
7.1.3 调查总结了榆阳区芝麻香瓜栽培技术体系 |
7.1.4 分析明确了榆阳区芝麻香瓜产业发展的优势和问题 |
7.2 对榆阳区芝麻香瓜产业发展的建议 |
7.2.1 加快发展产业化经营,构建利益联结机制 |
7.2.2 依靠科技支撑,提高产品竞争力 |
7.2.3 增加政策扶持力度,调动农户生产积极性 |
7.2.4 构建互联网云销售服务中心,电商助力产销衔接 |
7.2.5 完善服务体系,狠抓人才培育 |
7.2.6 鼓励品牌建设,打造榆阳知名品牌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薄皮甜瓜嫁接优势的生理机制与蛋白质组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1 前言 |
1.1 嫁接的发展概况 |
1.2 嫁接砧木的选择 |
1.3 嫁接栽培的作用 |
1.3.1 促进生长和提高产量 |
1.3.2 增强植株的光合能力 |
1.3.3 提高植株抗氧化和渗透调节能力 |
1.3.4 提高抗病抗逆性 |
1.3.5 改善果实的品质 |
1.4 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
1.4.1 蛋白质组学概述 |
1.4.2 蛋白质组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3 蛋白质组学的主要研究技术 |
1.4.4 蛋白质生物信息学分析 |
1.5 蛋白质组学在嫁接研究上的应用 |
1.5.1 嫁接愈合机制 |
1.5.2 嫁接亲和性和抗性机制 |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7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薄皮甜瓜优良砧木筛选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1.3 数据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砧木对甜瓜枯萎病的抗性鉴定 |
2.2.2 不同砧木嫁接对薄皮甜瓜嫁接苗成活率的影响 |
2.2.3 不同砧木对薄皮甜瓜嫁接幼苗生长的影响 |
2.2.4 不同砧木嫁接对薄皮甜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2.2.5 不同砧木嫁接薄皮甜瓜共生亲和性的综合评价 |
2.3 讨论 |
2.4 小结 |
3 嫁接对薄皮甜瓜生长动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1.3 数据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嫁接对薄皮甜瓜生长的影响 |
3.2.2 嫁接对薄皮甜瓜叶片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3.2.3 嫁接对薄皮甜瓜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3.2.4 嫁接对薄皮甜瓜叶片肉桂醇脱氢酶活性和木质素含量的影响 |
3.2.5 嫁接对薄皮甜瓜抗病性的影响 |
3.3 讨论 |
3.4 小结 |
4 嫁接对薄皮甜瓜光合特性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1.3 数据统计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嫁接对薄皮甜瓜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4.2.2 嫁接对薄皮甜瓜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
4.2.3 嫁接对薄皮甜瓜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4.2.4 净光合速率与其他光合特性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相关性 |
4.3 讨论 |
4.4 小结 |
5 基于蛋白质组学解析薄皮甜瓜嫁接优势的分子机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材料和试验设计 |
5.1.2 蛋白样品制备 |
5.1.3 酶解、TMT定量标记和LC-MS/MS分析 |
5.1.4 数据库搜索 |
5.1.5 生物信息学分析 |
5.1.6 平行反应监测(PRM)靶向蛋白验证 |
5.1.7 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蛋白提取质量检测 |
5.2.2 样品重复性检验与质谱质控检测 |
5.2.3 差异蛋白鉴定 |
5.2.4 GO注释分析 |
5.2.5 亚细胞结构定位 |
5.2.6 KEGG通路富集分析 |
5.2.7 差异蛋白PRM靶向验证 |
5.2.8 差异蛋白q RT-PCR定量分析 |
5.3 讨论 |
5.3.1 蛋白质合成与降解 |
5.3.2 碳水化合物和能量代谢 |
5.3.3 苯丙素合成 |
5.3.4 转录后调控 |
5.3.5 防御胁迫 |
5.4 小结 |
6 全文讨论、结论和创新点 |
6.1 全文讨论 |
6.2 结论 |
6.3 创新点 |
6.4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3)海南冬春季薄皮甜瓜露地早熟丰产栽培关键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选择早熟优质品种 |
2 播种育苗 |
3 整地施肥 |
4 定植 |
5 水肥管理 |
6 合理整枝 |
7 促进坐果 |
8 防控生理性病害 |
9 病虫害防治 |
1 0 适时采收 |
(4)不同嫁接法对厚皮甜瓜生长发育及生理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嫁接在农业上的应用 |
1.2.2 嫁接的方法及选择 |
1.2.3 嫁接对品质、产量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
1.2.4 嫁接对抗逆性的影响 |
1.2.5 嫁接对抗病性的影响 |
1.2.6 外界环境因素对嫁接苗成活的影响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挂接方法 |
2.3 试验设计 |
2.3.1 浸种催芽 |
2.3.2 播种育苗 |
2.3.3 嫁接后管理 |
2.3.4 试验处理及取样 |
2.4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4.1 甜瓜幼苗生长指标与产量的测定 |
2.4.2 甜瓜幼苗干鲜重的测定 |
2.4.3 甜瓜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 |
2.4.4 甜瓜果实品质指标的测定 |
2.5 试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嫁接对厚皮甜瓜幼苗成活率的影响 |
3.2 嫁接对厚皮甜瓜幼苗生长的影响 |
3.2.1 嫁接对厚皮甜瓜幼苗株高的影响 |
3.2.2 嫁接对厚皮甜瓜幼苗茎粗的影响 |
3.2.3 嫁接对厚皮甜瓜幼苗最大叶面积的影响 |
3.3 嫁接对厚皮甜瓜幼苗生物量的影响 |
3.3.1 嫁接对厚皮甜瓜幼苗鲜重的影响 |
3.3.2 嫁接对厚皮甜瓜幼苗干重的影响 |
3.4 嫁接对厚皮甜瓜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4.1 嫁接对厚皮甜瓜幼苗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 |
3.4.2 嫁接对厚皮甜瓜幼苗叶绿素b含量的影响 |
3.4.3 嫁接对厚皮甜瓜幼苗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 |
3.5 嫁接对厚皮甜瓜根系活力的影响 |
3.6 嫁接对厚皮甜瓜植株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3.7 嫁接对厚皮甜瓜果实性状的影响 |
3.7.1 嫁接对厚皮甜瓜产量的影响 |
3.7.2 嫁接对厚皮甜瓜折光糖的影响 |
3.7.3 嫁接对厚皮甜瓜肉厚的影响 |
3.8 嫁接对厚皮甜瓜果实品质的影响 |
3.9 不同嫁接方法对厚皮甜瓜发病率的影响 |
3.10 不同嫁接方法嫁接速率及用工时效的比较 |
4 讨论 |
4.1 嫁接对厚皮甜瓜嫁接苗成活率的影响 |
4.2 嫁接对厚皮甜瓜幼苗生长指标的影响 |
4.3 嫁接对厚皮甜瓜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4.4 嫁接对厚皮甜瓜生理指标的影响 |
4.5 嫁接对厚皮甜瓜产量的影响 |
4.6 嫁接对厚皮甜瓜果实品质的影响 |
4.7 嫁接对厚皮甜瓜嫁接苗砧木萌蘖的影响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5)广西甜瓜70年发展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广西甜瓜产业发展回顾 |
1.1 种植规模及分布情况 |
1.2 种植品种情况 |
1.3 栽培技术发展情况 |
1.3.1 地膜覆盖露地栽培与地膜+小拱棚覆盖栽培技术 |
1.3.2 哈密瓜类型厚皮甜瓜大棚避雨栽培技术 |
1.3.3无土基质栽培技术 |
1.3.4 嫁接育苗技术 |
1.3.5 间作套种技术 |
1.3.6反季节栽培技术 |
1.3.7 水肥一体化技术 |
1.3.8 蜜蜂授粉技术 |
1.3.9长效缓释专用肥配方施肥技术 |
1.4 病虫害发生及防治情况 |
1.5 商品化销售情况 |
2 广西甜瓜产业发展展望 |
2.1 品种要多样化、特色化、优质多抗 |
2.2 栽培技术要简约化、标准化 |
2.3 产品要安全优质化、品牌化 |
(6)岳阳市薄皮甜瓜生产现状与前景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薄皮甜瓜产业生产概况及现状 |
1.1 薄皮甜瓜科研育种概况 |
1.2 薄皮甜瓜栽培现状和存在问题 |
1.2.1 栽培品种综合性状不突出 |
1.2.2 种植面积呈波浪式变化 |
1.2.3 产业现状 |
1.2.4 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大 |
1.2.5 生产销售中不正常现象 |
1.2.6 病虫害多发 |
2 薄皮甜瓜的发展前景展望 |
2.1 依靠各级政府职能,做好产业扶持和服务性工作 |
2.2 调整品种结构,扩大优质品种种植面积 |
2.3 加强病害综合防治、推广嫁接栽培 |
2.4 大力发展设施栽培 |
2.5 加强示范,着力打造新型应用技术推广服务工作 |
2.6 做好产品贮运保鲜技术研究、应用 |
2.7 抓好流通体系建设,拓宽运营渠道 |
(7)不同砧木嫁接对黄瓜果实风味品质影响及香气合成相关基因CsADH7-like功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嫁接技术研究进展及其在蔬菜生产中的作用 |
1.1 嫁接技术研究进展 |
1.2 嫁接对蔬菜作物的作用 |
2 嫁接对果实品质影响的机理 |
2.1 果实的糖 |
2.2 果实的色素 |
2.3 果实的香气 |
3 葫芦科作物果实香气物质合成与调控 |
3.1 合成途径 |
3.2 调控途径 |
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不同砧木嫁接对黄瓜植株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砧木嫁接对黄瓜植株生长的影响 |
2.2 砧木嫁接对黄瓜植株矿质养分吸收的影响 |
2.3 砧木嫁接对黄瓜果实生长的影响 |
2.4 砧木嫁接对黄瓜果实糖含量的影响 |
2.5 砧木嫁接对黄瓜果实挥发性物质的影响 |
3 讨论 |
3.1 砧木嫁接对黄瓜植株生长的影响 |
3.2 砧木嫁接对黄瓜植株矿质养分吸收的影响 |
3.3 砧木嫁接对黄瓜果实品质的影响 |
4 小结 |
第三章 嫁接黄瓜果实转录组测序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转录组测序总体分析 |
2.2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2.3 GO富集分析 |
2.4 KEGG富集分析 |
2.5 转录因子分析 |
2.6 参与糖和α-亚麻酸代谢途径上的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2.7 qRT-PCR方法验证转录组测序准确性 |
2.8 嫁接黄瓜果实发育过程中与香气和糖合成的相关酶活性分析 |
2.9 嫁接黄瓜果实发育过程中与糖和香气合成相关的基因表达分析 |
3 讨论 |
3.1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3.2 GO和KEGG分析 |
4 小结 |
第四章 黄瓜CsADH7-like基因克隆及功能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基因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
2.2 CsADH7-like基因在黄瓜果实中的瞬时超表达 |
2.3 CsADH7-like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与重组蛋白诱导表达 |
2.4 黄瓜CsADH7-like的亚细胞定位 |
3 讨论 |
3.1 CsADH7-like基因生物信息学的功能预测 |
3.2 瞬时超表达在果实中的应用 |
4 小结 |
第五章 ABA和MeJA对黄瓜果实CsADH7-like基因的调控作用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ABA和MeJA处理后CsADH7-like基因表达的变化 |
2.2 ABA和MeJA处理后酶活性的变化 |
2.3 ABA和MeJA处理后挥发性物质的变化 |
3 讨论 |
4 小结 |
全文总结与展望 |
本课题的特点与创新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发表的文章 |
(8)我国西瓜和甜瓜栽培模式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技术路线 |
1.3 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
1.3.1 创新之处 |
1.3.2 不足之处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内外西甜瓜嫁接技术现状 |
1.4.2 国内外西甜瓜设施栽培现状 |
1.4.3 国内外栽培模式现状 |
2 全国五大西甜瓜产区栽培概况 |
2.1 全国五大西甜瓜优势产区分布 |
2.2 东北西甜瓜优势产区栽培概况 |
2.2.1 东北优势产区产量情况 |
2.2.2 东北优势产区西瓜栽培模式概况 |
2.2.3 东北优势产区甜瓜栽培概况 |
2.2.4 东北优势产区西瓜典型栽培模式 |
2.2.5 东北优势产区甜瓜典型栽培模式 |
2.3 黄淮海优势产区栽培概况 |
2.3.1 黄淮海优势产区产量概况 |
2.3.2 黄淮海优势产区西瓜栽培模式概况 |
2.3.3 黄淮海优势产区甜瓜栽培概况 |
2.3.4 黄淮海优势产区西甜瓜典型栽培模式 |
2.4 长江流域优势产区栽培概况 |
2.4.1 长江流域优势产区产量概况 |
2.4.2 长江流域优势产区西甜瓜栽培模式概况 |
2.4.3 长江流域优势产区典型西甜瓜栽培模式 |
2.5 西北优势产区栽培概况 |
2.5.1 西北优势产区产量情况 |
2.5.2 西北优势产区西甜瓜栽培模式概况 |
2.5.3 典型西甜瓜栽培模式 |
2.6 华南优势产区栽培概况 |
2.6.1 华南优势产区产量概况 |
2.6.2 华南优势产区西甜瓜栽培模式概况 |
2.6.3 华南优势产区典型西甜瓜栽培模式 |
2.7 小结 |
2.7.1 设施栽培面积成为各地区主要栽培模式,露地栽培面积减少 |
2.7.2 设施栽培形式多样,南北方构成略有差异,主要以简单设施为主 |
2.7.3 上市时间集中在夏季,且南北上市时间差异不大 |
2.7.4 因地制宜,发展了多种特色简约高效栽培模式 |
2.7.5 无土栽培开始在实际生产中发展 |
2.7.6 人工授粉方式仍在多数主栽产地使用,蜜蜂授粉和激素喷花广泛应用 |
3 我国西甜瓜产业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建议 |
3.1 存在问题 |
3.1.1 主栽品种更新换代慢较为缓慢,老品种较多 |
3.1.2 自育苗仍占规模化生产较大比重,工厂化育苗仍需发展 |
3.1.3 上市时间过于集中 |
3.1.4 露地栽培仍占有较大比重 |
3.2 解决建议 |
3.2.1 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推进品种更新换代 |
3.2.2 加大对工厂化育苗的扶持力度,树立典型育苗企业 |
3.2.3 调节生产方式构成,改善上市时间分布 |
参考文献 |
附表一 全国西甜瓜栽培模式调查表 |
致谢 |
(9)薄皮甜瓜嫁接体砧穗愈合过程中的亲和生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前言 |
1.1 甜瓜栽培现状 |
1.1.1 甜瓜简介 |
1.1.2 土传病害对甜瓜种植的影响和危害 |
1.2 嫁接对蔬菜作物的影响 |
1.2.1 嫁接对蔬菜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1.2.2 嫁接对蔬菜作物抗逆性的影响 |
1.2.3 嫁接对蔬菜作物抗病性的影响 |
1.3 嫁接亲和性的机理研究 |
1.3.1 嫁接亲和性机理的组织学和细胞学研究 |
1.3.2 嫁接亲和性机理的生理机制研究 |
1.3.3 嫁接亲和性机理的分子机制研究 |
1.4 甜瓜嫁接栽培研究现状 |
1.4.1 甜瓜砧木品种选育 |
1.4.2 嫁接甜瓜亲和性研究现状 |
1.5 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薄皮甜瓜嫁接体砧穗愈合过程中的组织学结构观察 |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处理 |
2.1.3 试验方法 |
2.2 结果分析 |
2.2.1 自嫁接组合砧穗愈合过程中的组织学结构变化 |
2.2.2 亲和嫁接组合砧穗愈合过程中的组织学结构的变化 |
2.2.3 不亲和嫁接组合砧穗愈合过程中的组织学结构的变化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薄皮甜瓜嫁接体砧穗愈合过程中抗氧化酶活性的研究 |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处理 |
3.1.3 试验方法 |
3.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2 结果分析 |
3.2.1 不同砧木对薄皮甜瓜嫁接体愈合过程中O_2~-产生速率的影响 |
3.2.2 不同砧木对薄皮甜瓜嫁接体愈合过程中H_2O_2含量的影响 |
3.2.3 不同砧木对薄皮甜瓜嫁接体愈合过程中SOD活性的影响 |
3.2.4 不同砧木对薄皮甜瓜嫁接体愈合过程中POD活性的影响 |
3.2.5 不同砧木对薄皮甜瓜嫁接体愈合过程中APX活性的影响 |
3.2.6 不同砧木对薄皮甜瓜嫁接体愈合过程中CAT活性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薄皮甜瓜嫁接体砧穗愈合过程中激素含量变化的研究 |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处理 |
4.1.3 试验方法 |
4.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2 结果分析 |
4.2.1 砧木嫁接对嫁接植株不同部位生长素(IAA)含量的影响 |
4.2.2 砧木嫁接对嫁接植株不同部位玉米素(ZT)含量的影响 |
4.2.3 砧木嫁接对嫁接植株不同部位赤霉素(GA)含量的影响 |
4.2.4 砧木嫁接对嫁接植株不同部位细胞分裂素(CTK)含量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文讨论 |
5.1 不同亲和性砧木对薄皮甜瓜嫁接体砧穗愈合过程中组织学结构变化的影响 |
5.2 不同亲和性砧木对薄皮甜瓜砧穗愈合过程中活性氧代谢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5.3 不同亲和性砧木对薄皮甜瓜砧穗愈合过程中激素含量的影响 |
第六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10)厚皮甜瓜嫁接育苗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甜瓜概述 |
1.2 甜瓜枯萎病研究进展 |
1.2.1 甜瓜枯萎病 |
1.2.2 甜瓜枯萎病防治途径 |
1.3 甜瓜嫁接技术研究进展 |
1.3.1 注适宜的甜瓜嫁接砧木应具备的条件 |
1.3.2 甜瓜砧木筛选 |
1.3.3 甜瓜嫁接方法 |
1.3.4 甜瓜嫁接技术存在的问题 |
1.4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甜瓜嫁接砧木品种筛选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嫁接苗培育 |
2.1.3 嫁接苗栽培与果实品质测定取样 |
2.1.4 设备与仪器 |
2.1.5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1.6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嫁接组合的亲和性比较 |
2.2.2 嫁接苗定植后的生育特点 |
2.2.3 甜瓜嫁接苗枯萎病抗性表现 |
2.2.4 嫁接对甜瓜果实品质的影响 |
2.3 讨论 |
2.3.1 不同砧木对接穗甜瓜嫁接亲和性影响 |
2.3.2 不同砧木对甜瓜枯萎病抗性影响 |
2.3.3 不同砧木对接穗甜瓜生长发育的影晌 |
2.3.4 不同砧木对接穗甜瓜果实品质的影响 |
3 甜瓜嫁接方法的初步探究 |
3.1 嫁接方法研究 |
3.1.1 材料与方法 |
3.1.2 测定指标与测定方法 |
3.1.3 结果与分析 |
3.1.4 讨论 |
3.2 多效唑浓度对甜瓜嫁接苗质量及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 |
3.2.1 材料与方法 |
3.2.2 结果与分析 |
3.2.3 讨论 |
4 总结与展望 |
4.1 全文总结 |
4.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四、露地薄皮甜瓜嫁接栽培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榆林市榆阳区芝麻香瓜产业调查研究[D]. 姜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3)
- [2]薄皮甜瓜嫁接优势的生理机制与蛋白质组学研究[D]. 黄金艳. 广西大学, 2020
- [3]海南冬春季薄皮甜瓜露地早熟丰产栽培关键技术[J]. 黄文枫,胡艳平,朱白婢. 长江蔬菜, 2020(01)
- [4]不同嫁接法对厚皮甜瓜生长发育及生理特性的影响[D]. 张光伟.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3)
- [5]广西甜瓜70年发展回顾与展望[J]. 洪日新,叶云峰,覃斯华,柳唐镜,李桂芬,黄金艳,解华云,何毅,李天艳. 中国瓜菜, 2019(08)
- [6]岳阳市薄皮甜瓜生产现状与前景展望[J]. 陈晓陆,郑绍儒,李云胜,刘琪龙,刘昆言,戴肇. 中国瓜菜, 2019(07)
- [7]不同砧木嫁接对黄瓜果实风味品质影响及香气合成相关基因CsADH7-like功能分析[D]. 赵丽丽. 沈阳农业大学, 2019(02)
- [8]我国西瓜和甜瓜栽培模式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D]. 陈浩天. 沈阳农业大学, 2019(03)
- [9]薄皮甜瓜嫁接体砧穗愈合过程中的亲和生理机制研究[D]. 白雪. 广西大学, 2019(01)
- [10]厚皮甜瓜嫁接育苗技术研究[D]. 海睿. 浙江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