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确定墙体内表面换热系数的实验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王凯峰[1](2021)在《相变材料在日光温室中应用的模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日光温室为跨季节种植蔬菜提供了条件,在我国尤其是北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近年来我国日光温室的建筑面积呈逐年增长的趋势。日光温室具有设备简单造价低的优势,但也存在着冬季生产成本高、生产效率低的问题。日光温室急需向节能型日光温室转型。日光温室的墙体是温室承重、保温和蓄热的主要构件,是温室在温度较低的夜晚主要的热量来源。相变材料是一种高效的储能新型材料,可以通过相变时的潜热量变化来储存热量,如果将相变材料以墙体组成部分的形式应用在日光温室中,有望大幅提高日光温室的整体蓄放热能力,提高太阳能利用率,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之前针对日光温室相变材料的研究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研发适用于日光温室的相变材料,二是研究相变材料的实际效果,研究方法多是实验研究,缺乏对墙体传热过程的研究。基于上述背景,本文以日光温室多层相变储能墙体为对象,采用数值及实验方法研究了日光温室多层相变墙体的传热特性及相变材料的应用效果。建立了多层相变墙体传热模型,模拟研究了不同相变材料层厚度对多层相变墙体传热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粘土砌块墙体具有较好的蓄放热能力,但其保温性较差,满足日光温室设计低限热阻时需要的厚度较大。加气混凝土则具有保温效果好、占地面积小的优点,但其蓄放热能力较差,不利于日光温室的温度控制。构建了四种不同的计算墙体,通过数值模拟发现,对于不同的墙体材料和不同的相变材料,存在一个最优的相变层厚度;同时发现等温相变材料和区间相变材料在温度变化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建立了相变日光温室的热平衡方程,采用Matlab进行数值求解,并通过实验对数学模型进行了验证。基于所建立的数学模型,模拟了邯郸地区不同天气条件下,两种不同多层相变墙体时日光温室内温度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的天气条件,相变材料均能起到控制温室内热环境的效果,晴天和多云天气时对温室内空气温度、墙体内表面温度可以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阴天时可提高温室内空气温度和墙体内表面温度;即使在邯郸最冷日的天气下也能提升温室内温度;对温室土壤10cm深和20cm深处的温度有一定的提升作用。同时对比两种不同的墙体结构发现,相变材料对加气混凝土砌块墙的的控温效果更加显着。本文通过数值模拟的方式对相变墙体在日光温室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不同墙体的传热特性以及相变材料对温室内空气温度的影响情况,得到了一些相变墙体传热特性和相变材料应用效果的结论。研究结果为相变材料在日光温室中的应用提供了一定了参考价值和理论依据。
李贺[2](2021)在《建筑非透明围护结构与玻璃幕墙对太阳能有效利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发展,建筑环境舒适性需求和建筑能耗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在提升建筑环境舒适性的同时,如何减少建筑能耗是一个亟需待解决的问题。太阳能作为清洁能源,为减少建筑能耗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能量来源途径。太阳辐射不仅可以通过窗户直接进入到建筑房间内部,也可以通过实体墙逐渐进入到室内。虽然实体墙吸收太阳能的效率较低,但实体墙接受太阳辐射的面积约是窗户面积的1.2~3倍,因此,通过实体墙进入房间内部的太阳能和通过窗户直接进入到建筑房间内部的太阳能应当给与同等重视。现阶段,对实体墙吸收太阳能的研究很少,仅有少部分文献研究了在太阳辐射和室内外空气温差下墙体吸收太阳能的耦合过程,但没有将实体墙实际吸收的太阳能剥离出来。虽然很多研究针对通过窗户进入室内的太阳能进行了分析,但这些研究主要针对节能潜力和热舒适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实际上,在双层玻璃幕墙中,太阳能进入到两层玻璃之间的腔体时,在热压的作用下,将驱动腔体内部的气流自下向上运动。如结合现有的光催化材料,双层玻璃幕墙还具有清除VOCs功能,而这方面研究尚无人涉及。为此,本文将针对实体墙和双层玻璃幕墙对太阳能的有效利用做深入研究。我国夏热冬冷地区经济较为发达、人口密度大,人们对建筑室内环境的热舒适性要求也在逐渐提高,这使得在冬季期间居住建筑中的用户独立供暖更加普遍,冬季供暖能耗所占的比例已经逐渐成为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能耗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本文首先以夏热冬冷地区冬季供暖为背景,对墙体实际吸收的太阳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由于吸收太阳能而使墙体减少的热损失才是墙体实际吸收的太阳能,因此,墙体吸收的太阳能不能简单地通过辐射吸收系数直接计算。为此,本文研究了可能影响墙体实际吸收太阳能的参数,包括连续日照天数、墙体构造和材料物性(保温形式、墙体材料、墙体导热系数)、室外气象参数(室外气温、太阳辐射强度)、对流换热系数等。研究结果表明,虽然连续日照天数对南墙外表面温度和逐时净热通量影响较小,但连续日照天数对墙体实际吸收的太阳能具有明显影响。随着连续日照天数的增加,墙体实际吸收的太阳能逐渐减少,到第4天时达到稳定。墙体的构造和材料对墙体实际吸收太阳能的影响较大。对于内保温墙体,昼间吸收的太阳能中有很大一部分热量会在夜间散失到大气中,当建筑外表面对流系数取为23 W/(m2·K)时,最终钢筋混凝土南墙全天的太阳能实际吸收率不到10%;对外保温墙体,传入墙体内部的太阳能昼夜变化规律与内保温相同,但由于保温层的隔热作用,昼间和夜间的太阳能实际吸收或散失率均较低,全天的太阳能实际吸收率也远低于内保温。钢筋混凝土墙体吸收的太阳能大于砖墙和自保温墙,尤其在连续日照第一天时,差异最大。连续日照第一天时,钢筋混凝土墙体的太阳能实际吸收率为8%左右,是自保温墙体太阳能实际吸收率的2倍。不同室外气温下,墙体实际吸收的太阳能和墙体太阳能实际吸收(散失)率基本相同,这表明室外气温对墙体实际吸收太阳能的影响可以忽略。太阳辐射强度可以影响墙体实际吸收的太阳能,但在不同太阳辐射强度下,实际吸收的太阳能比例却是基本相同的,因此,太阳辐射强度对墙体太阳能实际吸收率的影响可以忽略。内、外保温时,南墙的全天太阳能实际吸收率均随着对流换热系数增加而减小,但由于外保温墙体外侧为热阻较大的保温材料,太阳能很难传入墙体内部,对流换热系数对前者的影响明显大于后者。此外,外保温墙体的太阳能实际吸收率几乎不受连续日照天数影响,但内保温墙体在首个晴天的太阳能实际吸收率比日照稳定时高75%左右。本文基于最小二乘法的多元非线性回归方法得到了墙体太阳能吸收率与蓄热系数、建筑外表面对流换热系数和连续日照天数的多因素预测模型。围护结构特征(通过引入蓄热系数的概念,将导热系数、比热容、密度等三个参数归结为同一因素)、建筑外表面对流换热系数、连续日照天数等均对墙体实际吸收的太阳能具有明显影响。围护结构蓄热系数越大,墙体对太阳能的吸收率越大;外表面对流换热系数越小,墙体对太阳能的吸收率越大;连续天数越少,墙体对太阳能的吸收率越大。而室外温度变化和辐射强度对墙体吸收太阳能的效率几乎没有影响。本文给出的关于墙体太阳能吸收率的数学预测模型,可以准确快速计算实体围护结构对太阳辐射实际吸收率,快速分析太阳辐射通过实体墙对建筑能耗的有益影响,大大减少了时间和经济成本。另外,该预测模型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冬季风速风向对墙体实际吸收太阳能的影响。量化分析实体墙对太阳能的吸收水平,最终目的是评估太阳能对建筑能耗的有效降低作用。因此,本文以进入实体墙的太阳能为目标,分析了该部分太阳能对建筑物耗热量指标的影响。当南墙外表面的传热系数小时(在风速平稳或建筑物密度高的情况下),通过实体墙进入房间的太阳能吸收率可达到17%。对于内保温墙体,通过实体墙进入房间的太阳能,可以使建筑物耗热量指标减少20%至80%。对于外保温墙体,通过实体墙进入房间的太阳能,可以使建筑物耗热量指标减少10%至45%。通过实体墙进入房间的太阳能受建筑外表面传热系数的影响较大,外表面换热系数越小,影响越明显。当建筑外表面传热系数从12W/(m2·K)降至5W/(m2·K)时,房间的太阳吸收率几乎翻倍。因此,冬季通过降低南墙附近的环境风速来降低建筑能耗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本文从建筑外墙(双层玻璃幕墙)设计的角度,提出了一种新型双层玻璃幕墙(DSF),即具有内置TiO2板的新型DSF结构(T-DSF),研究和分析了如何充分利用太阳能来降低建筑周边环境中的VOCs污染。太阳辐射可以直接透过玻璃被集中利用,但现有的利用方式(双层玻璃幕墙)多以居住环境的热舒适为目标,却忽略了人们居住环境中的空气品质。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各类燃料燃烧和机动车运行等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聚集在建筑周围空气环境中,对人们的居住环境产生了很大的健康威胁。随着光催化材料的普及和应用,利用自然光减少环境空气污染成为了一个可行的方案。本文研究的这种新型T-DSF结构利用热压原理,控制腔体内部的气流速度,通过内置的TiO2板光催化分解BTEX(苯、甲苯、乙苯和邻二甲苯)。T-DSF的光催化氧化性能越好,表明T-DSF处理的BTEX量越大。值得注意的是,一段时间内分解的BTEX量与气流在TiO2表面的滞留时间和光催化分解效率有关,而且TiO2表面对BTEX的分解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受TiO2表面附近气流的滞留时间影响。因此,要获得最大的BTEX处理量,需要对T-DSF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并在TiO2表面附近气流的滞留时间和分解效率之间取得最佳平衡。本文通过数值模拟评估了内置TiO2板的位置和TiO2板与玻璃板之间的间隙尺寸对BTEX处理量的影响,以进一步分析T-DSF的光催化分解性能。根据实验数据,得出了分解效率与TiO2表面附近气流的滞留时间之间的数学模型。使用经过验证的CFD模型,分析了18种工况(包括6种不同的间隙尺寸和3种不同的TiO2板放置策略),通过TiO2表面附近气流的滞留时间和处理的空气量,分析比较了TiO2板的光催化分解性能,从而获得T-DSF的最佳设计参数。当间隙尺寸为0.02 m,TiO2板交错安装在内外玻璃盖板上时,T-DSF系统每天可以处理的空气量(BTEX浓度为20 ppb)约为77 m3。通过T-DSF系统对太阳辐射强度的敏感性分析表明,该系统在不同太阳辐射强度下具有稳定的光催化分解性能。此外,本研究分析了三种粒径的颗粒(2.5μm,10μm和20μm)对T-DSF系统分解BTEX的影响,发现环境空气中的颗粒不会影响T-DSF系统正常的光催化氧化过程,这是因为较大粒径的颗粒物会沉积在腔体底部,而对于较小的颗粒物,流场会裹挟着颗粒物直接从系统中排出,不会沉积在TiO2板上。因此,本文分析提出的方案可视作一种解决室外环境空气污染的新思路。
于加[3](2021)在《间歇供暖建筑停暖期通风行为对能耗和热环境影响的研究》文中提出由于冬季供暖政策和相关设计标准的规定,我国夏热冬冷地区的居住建筑迄今为止未布置类似中国北方地区的集中连续供暖系统。这一气候区冬季的典型气候特征为潮湿寒冷,故建筑的室内热环境质量较差。为改善较差的室内热环境,近10年来,家庭独立供暖在夏热冬冷地区已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行为,并具有“人在供暖、人离停暖”的按需间歇供暖模式特征。另一方面,由于这一地区夏季炎热并存在梅雨季,故环境空气通常表现为高温高湿的特征,为尽可能地改善室内热环境,居住者亦有开窗通风的生活习惯。即使在寒冷的冬季,居住者仍习惯于在停暖期间开窗通风。显然,居住者停暖时段的通风行为会造成室外冷风的大量侵(渗)入,从而增大热量损失,进而使得再次供暖时,由建筑内围护结构和室内家具等内部蓄热体吸热产生的能耗增大。同时,内部蓄热体的降温幅度越大,会造成再次供暖开始时的内部蓄热体温度降低,使得室内平均辐射温度降低,从而导致室内热舒适性较差。另外,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地面空间资源紧缺问题逐渐加剧。由于地下建筑能够提供多种功能的额外空间,因而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居住建筑的半地下层也逐渐被开发利用。对于地下空间,由于墙体与周围土壤直接接触,故传热过程是一个典型的三维非稳态过程,并且墙体温度与周围土壤温度之间还存在耦合换热关系,这与地上建筑的传热过程又存在显着的不同。本文针对多层居住建筑的地上间歇供暖房间和半地下间歇供暖房间,在整个供暖季,通过量化性分析来研究停暖期居住者通风行为对供暖期间的能耗和热环境的影响,以便为中国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的节能设计和室内热舒适性的改善提供必要的理论参考依据。为了能够快速准确地计算停暖期通风行为对地上间歇供暖房间和半地下间歇供暖房间在整个供暖季供暖期间能耗和热环境的量化影响,首先需要针对地上和半地下间歇供暖房间分别确定合适的分析方法。对于地上建筑,本文基于Laplace变换法和常数变易法,给出了一种能够快速准确计算建筑围护结构和室内空气瞬态温度的解析模型,并与实验数据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这一解析模型的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数据之间的误差较小,计算结果相对准确,可用于地上间歇供暖建筑的传热分析。对于地下建筑,本文采用对比验证的方法,比较和分析了四个典型的地下建筑土壤耦合传热计算模型。结果显示,对于地下建筑土壤耦合传热的计算,Energy Plus中的Ground Domain Xing模型是最适合的模型,其计算速度较快并且计算准确性较高。另外,地表的蒸发蒸腾作用是影响地下建筑土壤耦合传热计算准确性的关键因素,对地下建筑传热模型的计算准确性亦有显着的影响。对于间歇供暖建筑,供暖期间由内部蓄热体吸热造成的能耗是其区别于连续供暖建筑的主要原因,居住者停暖时段的通风行为会增大这部分能耗。本文在不同内围护结构热容量和停暖时长的情况下,针对整个供暖季,研究了地上和半地下间歇供暖房间停暖期间通风行为对供暖能耗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地上和半地下间歇供暖房间,居住者在停暖时段的通风行为均会显着增大供暖能耗,通风行为对半地下房间供暖能耗的影响相比地上房间较小。停暖期室外气温越低,停暖时长越长,停暖期换气次数和内围护结构热容量越大,则停暖期间通风行为对供暖能耗的增大作用越显着。另外,半地下间歇供暖房间的能耗构成特征与地上间歇供暖房间不同。在地上间歇供暖房间的各部分供暖能耗中,内围护结构内表面与室内空气换热所产生的能耗最大,其次为冷风渗透所产生的能耗,外窗的传热能耗和外墙的换热能耗均较小。对于半地下间歇供暖房间,亦为内围护结构换热能耗最高,但地下墙体的换热能耗显着高于冷风渗透能耗、外窗传热能耗和外墙换热能耗。为兼顾居住者的通风习惯和降低供暖能耗的需求,本文基于多元非线性回归分析法,建立了地上和半地下间歇供暖房间供暖能耗的预测模型,给出了供暖能耗与停暖期换气次数、停暖时长、室外气温和内围护结构热容量间的数学关系。在供暖能耗增加率为50%的情况下,停暖期间换气次数允许值对室外气温的敏感度与内围护结构热容量和停暖时长有关。当内围护结构热容量较小或停暖时长较短时,允许值随着停暖期间室外气温的升高而明显增大;而在内围护结构热容量较大或停暖时长较长的情况下,允许值几乎不受室外气温的影响。在间歇供暖模式下,居住建筑的室内热环境处于动态变化的过程中,由于建筑墙体的热惰性大,使得墙体温度在供暖开始后难以快速升高至舒适温度,故室内热舒适性差,这种供暖初始段内的室内环境热不舒适性是间歇供暖建筑与连续供暖建筑之间的主要区别。针对地上和半地下间歇供暖建筑,本文研究了停暖期通风行为对整个供暖季供暖期间的室内平均辐射温度和室内热舒适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居住者在地上和半地下间歇供暖房间停暖时段内的通风行为均会显着降低供暖期间的室内平均辐射温度和室内热舒适水平,通风行为对半地下房间室内热环境的影响相比地上房间较显着。停暖期换气次数越大,停暖时长越长,停暖期室外气温和内围护结构热容量越低,则通风行为对室内平均辐射温度和室内热舒适水平的降低作用越显着。为改善间歇供暖房间供暖初始段内较差的室内热环境状况,本文针对不同的需求提出了两种改善措施。一种是基于本文建立的间歇供暖房间供暖期间最低PMV预测模型,来平衡通风行为和室内热舒适性,为了保证舒适性,需要适当限制通风行为。停暖期通风行为影响下,供暖期间最低PMV为-0.5时所对应的停暖期换气次数对停暖期室外气温的敏感性与内围护结构热容量和停暖时长有关。另一种是采取预供暖措施,使其能同时满足居住者的通风需求和室内热舒适要求,利用预供暖措施影响下的最低PMV预测模型,可以快速、准确地优化预供暖措施,但同时也会增加供暖能耗。
陈信宏[4](2020)在《玻璃外罩椭圆型建筑传热得热分析与空调负荷计算》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玻璃幕墙建筑能给人带来高端明亮的艺术美感[1]。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太阳房建筑、阳光间式建筑和玻璃外罩式建筑广受欢迎而不断出现。在我国南方地区,这类玻璃幕墙建筑在夏季往往会造成室内温室、室内过热和室内空调负荷增大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着眼于玻璃外罩椭圆型建筑,采用理论分析、数据测试以及负荷计算相结合的方法,旨在解决玻璃外罩建筑的传热得热和空调负荷计算等问题。研究结论可为玻璃外罩式建筑的合理设计和空调节能提供理论依据。首先,本文通过测试玻璃外罩建筑的热参数,分析了玻璃外罩建筑的传热得热及其热规律。然后,研究了椭圆型建筑与其演化建筑的负荷误差关系,得出了椭圆型建筑的空调负荷简化计算方法。最后,通过对比椭圆型建筑与玻璃外罩椭圆型建筑的空调负荷,探讨了玻璃外罩为建筑带来的空调负荷增加量及其影响。通过以上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测试玻璃外罩建筑夏季热参数,分析建筑传热得热及其热规律。结果显示:玻璃外罩建筑走廊平均温度在夏季最大,走廊温度最大值可达到49.4℃,并且走廊温湿度最大值会早于室外温湿度出现,走廊与室内温度会长时间高于室外温度,走廊与室内的平均相对湿度都会大于65%。研究表明在夏季华南地区增设玻璃外罩会使建筑室内热湿环境恶化,建筑会持续出现高温高湿的“过热”现象。(2)研究椭圆型建筑与其演化建筑的负荷误差关系,结果表明:在保持与椭圆型建筑侧面积和高度不变的条件下,椭圆型建筑按朝向比减小演化变形会增大椭圆型建筑的冷负荷,反之则会减小建筑的冷负荷。并且椭圆型建筑按朝向比增大演化变形和减小演化变形,相对负荷误差都会增加。当椭圆型建筑演变为“相似建筑”计算围护结构冷负荷时,形状负荷误差百分比会在3.5%~6.5%,椭圆型建筑围护结构冷负荷可通过构建“相似建筑”的方法进行简化计算。以上研究结果可为椭圆型建筑的空调负荷计算提供新思路与新方法。(3)研究玻璃外罩对建筑空调负荷的影响,结果表明:玻璃外罩会使建筑墙体传热冷负荷平均增加40.9%、窗户瞬时传热冷负荷平均增加53.5%、综合冷负荷平均增加13.3%。即玻璃外罩的增设会直接增大建筑围护结构传热冷负荷,使得内部建筑空调负荷增加,空调能耗变多。以上研究结果可为玻璃外罩式建筑的空调负荷计算与空调节能提供理论参考与指导。(4)构建“相似建筑”计算椭圆型建筑空调负荷为28395.8 W,通过稳态与非稳态的方法计算玻璃外罩椭圆型建筑空调负荷为32180.8 W。
马胜明[5](2020)在《轻型木结构通水墙体热工性能及结构优化研究》文中认为新型建筑材料的选择,应紧密结合节能减排的内涵。轻型木结构建筑,在特殊地区具有资源材料的优势,可以且已经形成区域特色。结合区域气候特点,研究开发出满足节能要求的轻型木结构墙体构造,是实现木结构建筑可持续发展的具体途径。将木结构墙体与地源热泵结合起来,通过在墙体内部安装盘管,利用地下水循环加热,同时强化墙体中各层保温材料的热惰性,减少建筑室内能源消耗。本文通过数值模拟与实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针对木结构建筑墙体内部构造及对热工特性的影响机理进行研究,给出了轻型木结构通水墙体的优化结构。本文作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标准,设计了墙体的整体形式,搭建了轻型木结构通水墙体换热性能研究实验台。将墙体材料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拼装后,置于构建的低温空间并进行密封,监测墙体在不同低温空间设置温度和供水流速下的换热情况,并将实验结果与模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模拟在本文中的可行性。之后,基于传热原理和CFD模拟分析探讨了供水温度、水流速度、水管管径和管间距四种因素对墙体换热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实验和模拟曲线拟合较好,但试验现场存在密闭性问题,实验测得的热流密度值略小于模拟值,但偏差小于10%,CFD仿真模拟在本研究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2)严寒地区冬季环境下,轻型木结构通水墙体具有较好的节能效果,且室外温度越低,节能效果越明显。(3)提高供水温度,可以有效提升室内的节能效果,且对节能量的影响为线性。(4)改变管径时,控制流量和控制流速对墙体换热的影响趋势是相同的,即随着管径的增加,节能量的变化量先增加后减小,综合考虑通水墙体节能效果和墙体厚度,建议选用的最佳管径为20mm和25mm。(5)提高供回水流速对墙体节能量的影响先增加后减小,但相对于其他因素,流速对能耗的影响较小,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选取适当的流速。(6)增加水管间距时,由于两管之间热传递存在交叉影响,前期节能量变化较慢,当两管之间传热交叉影响消失后,墙体节能量变化加剧,当管间距过大时,单元墙体内水管数量太少,不再具有有效的节能效果。本文中,管间距选取50-70mm为宜。
杨建明[6](2020)在《建筑墙体动态绝热特性与热阻热容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建筑墙体动态热性能与热阻热容分配优化研究是选择或研发合适构造墙体的关键,对推动建筑节能科技进步发展与实现建筑节能意义重大。目前研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热阻热容密集墙体的动态绝热特性不明确,墙体热阻热容分配的优化思路与优化方法面临挑战,实际室外气候热环境下热阻热容优化分配机理亟需解决。针对以上问题,开展了建筑墙体动态绝热特性与热阻热容分配优化研究,主要学术创新与贡献包括:(1)建立了墙体简化热网模型来求解动态传热,通过开展绝热盒实验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基于热电类比原理建立了绝热墙体简化热网模型,采用遗传算法进行模型热阻热容参数的辨识。采用溶胶-凝胶法和常压干燥技术制备了气凝胶绝热板(AIP),搭建了绝热盒动态传热实验平台,开展了绝热盒实验测试。与测试值相比,采用模型计算的盒内、外表面温度偏差最大值分别为1.3和0.8 oC,验证了简化热网模型的可靠性。进一步对比了周期性室外边界下不同保温绝热盒的动态绝热性能,并开展了敏感性分析,发现AIP可有效提升动态绝热性能,比传统保温材料能耗减少约35%。(2)首次提出了通过优化热阻热容分配与热阻热容密集来提升墙体动态绝热性能。基于简化热网模型,预测了新型AIP复合墙体的动态绝热特性,通过与传统保温墙体对比分析了蓄热系数与热惰性指标、逐时温度和热流密度、延迟时间和衰减因子、动态热阻和能耗的差异。对比了不同保温墙体(AIP和传统保温材料)与保温方式(内保温、夹心保温和外保温)对热阻热容分配和动态绝热特性的影响,得出了新型保温材料更需要优化其在墙体中分布位置的结论。对比了热阻和热容不同密集程度(0.32、0.65和0.97)和密集位置(墙体内侧、中间、外侧和夹心)对墙体热阻热容分配和动态绝热特性的影响,发现了热阻夹心密集和热容中间密集的墙体动态绝热性能较好,证明了密集程度越大墙体越需要优化其热阻热容空间分配位置。明确了墙体热阻热容密集下的动态绝热特性。(3)创建了墙体热阻热容分配优化方法。从传热学反问题优化思路,基于粒子群寻优算法,结合简化热网模型,建立了墙体热阻热容分配的优化方法。将该方法应用于AIP墙体案例,获得了热阻分配最优比为2:1:2,热容分配最优比为1:1。分析了热阻热容粒子寻优过程,对比了与传统保温分配方式的节能效果,以及初步探索了热阻热容的最优分配机理。优化后墙体能耗减少17.3%?44.3%,优化方法的计算耗时仅占传统方法的0.12%,显着提高了计算效率。基于热阻热容最优分配和密集程度规律,指导设计了两组绝热优化墙体,其动态绝热性能分别提升了13.6%和14.9%,与最优分配墙体的相似度分别高达96.5%和99.8%,远大于传统保温墙体相似度42.6%。初步解除了如何分配热阻热容使墙体能耗最少的困境。(4)首次揭示了墙体热阻热容最优分配的区域化影响机理。基于热阻热容分配优化方法,预测了中国五大气候区城市墙体的热阻热容最优分配,分析了其热阻热容优化过程和优化效果。对比了各气候区墙体的优化后耗热节能率、耗冷节能率和综合节能率,探索了墙体热阻热容优化节能率的区域化影响。引入了气候区墙体热/冷能耗,建立了其与优化后节能率的线性关系式,为快速评价区域墙体优化后节能潜力提供了有效方法。引入了区域墙体热容因子来定量评价墙体热容对优化后能耗的影响,分析了墙体热阻热容最优分配的区域化影响机理,并开展了基于热阻热容最优分配的区域墙体绝热设计。低热容因子区域的优化绝热墙体与最优分配墙体的相似度高达99%以上,而高热容因子区域仍需进一步优化热容密集程度来提高相似度。初步实现了针对室外热环境因地制宜地优化外墙热阻热容分配。
吴涛[7](2020)在《川西北地区被动调湿生土结构墙体热湿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在建筑能源消耗量持续增长的背景下,生土材料因其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特点,重新受到了人们的关注,现代生土建筑技术发展迅速。针对生土材料优异的吸放湿特性,为完善川西北地区生土材料的热湿物性参数数据库,进一步揭示生土结构墙体的热湿耦合传递特性及生土墙体对室内热湿环境的调控机理,本文首先对川西北地区生土材料的热湿物性参数(密度、导热系数、比热容、蒸汽渗透系数、等温吸湿曲线)进行了实验测试,并与其他常用建筑材料对比分析了该地区生土材料的热湿性能,结果表明生土材料有更高的调节室内相对湿度及衰减室外温度波动的潜力。然后,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考虑生土材料孔隙内气液两相水汽平衡时的相对湿度对相变潜热影响的热湿耦合迁移模型和生土建筑室内空气热湿平衡方程,并通过与实验数据及文献结果对比验证了本文所建数值计算模型的准确性。之后,利用生土结构墙体热湿耦合传递模型,分析了不同边界条件下生土墙体的热湿传递特性,并对川西北地区生土墙体厚度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环境的温湿度变化会影响生土墙体内部的温湿度分布与表面的热湿交换,湿交换量越大,对传热影响越显着;川西北地区生土墙体的最佳厚度为500mm,该厚度下的生土墙体能够有效降低室外的温湿度波动,其夏季和冬季的延迟时间分别为8h、15h。然后对设置外表面防潮层的生土墙体和普通生土墙体的热湿性能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防潮层对墙体热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墙体外表面设置防潮层会使墙体的含湿量增大,降低墙体内表面的湿交换量,削弱墙体的调湿能力。相比于普通墙体,防潮墙体最高可减小5%的散热量。对于普通生土墙体,在满足人体舒适性的前提下,应适当降低室内相对湿度,达到节能的目的;而对于有防潮层的墙体,当室内相对湿度等于50%时,节能效果更好。此外,防潮层设置在西向生土墙体外表面时的表现最好。最后对生土建筑墙体内表面设置不同覆面层(无覆面层、石膏板、防水涂料)时的室内热湿环境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三种条件下的室内空气相对湿度波动幅度分别为20%、37.8%、40.4%,室内空气相对湿度在60-80%范围内的时间分别占全年的84.9%、70.4%、60.5%,无覆面层的生土墙体吸放湿能够有效降低室内相对湿度波动幅度,调节室内相对湿度,其吸放湿量是石膏板的3倍,覆面层的使用会使生土墙体降低甚至丧失调节室内相对湿度的能力。
王拓[8](2020)在《主被动相变蓄热墙体对日光温室热环境调控的实验与数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日光温室是一种可在寒冷季节为反季节作物提供适宜生长环境的设施农业建筑。但传统温室仅利用墙体内表面吸收太阳辐射能蓄热,蓄热深度浅,且墙体材料依靠显热方式蓄热,蓄热量较少,特别是我国西北地区冬季气候寒冷,夜间温室散热量大。在以上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夜间温室内气温往往较低,难以维持温室作物生长所需的热环境。为改善日光温室作物生长环境,提高温室墙体对其室内热环境的调控能力,本文提出一种主被动相变蓄热温室墙体系统,采用实验与数值模拟分析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围绕主被动相变蓄热墙体的构筑方法及其对温室热环境的改善作用,并针对墙体中蓄热用相变材料的选型及系统的放热风速优化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研究。首先,开展了广泛的文献调研,归纳总结了当前国内外学者在改善温室热环境方面取得的进展,分析了传统日光温室墙体在蓄热和放热性能方面不足。结果表明,将相变材料置于墙体内,可对日光温室热环境产生“削峰填谷”、维持稳定的作用,但被动的蓄热方式仍难以有效挖掘提升温室墙体内部的蓄热性能。为提高墙体对温室热环境的调控能力,本文结合墙体相变蓄热、主动蓄热相关研究存在的优势,提出一种主被动相变蓄热墙体系统。该墙体顶部设有聚光型集热器,内部蓄热层嵌入充满相变材料的不锈钢箱体,通过不锈钢盘管连接系统各部,以空气为热媒,利用变频风机提供动力,使得热量在系统内流动。白天主动蓄热时,盘管连接集热器与墙体蓄热层,将集热器提供的热量直接储存于箱体内相变材料及蓄热砖层中,以提高墙体的蓄热量;夜间盘管开式连接墙体蓄热层与温室内空气,以通风形式主动放热,提高墙体放热量,改善温室热环境。其次,搭建了主被动相变蓄热温室实验台,对温室热环境的改善效果进行了实验测试,选取3日典型晴天条件下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并与同尺寸的普通温室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辐射得热以及主动蓄热的共同作用下,墙体蓄热量大幅提升,与普通温室相比,主被动墙体内表面温度提高了2.96℃,土壤表面温度提高了2.73℃,被动放热条件下夜间温室内气温提高了约1℃,主动放热条件下提高了1.34℃,日有效积温提高了71.06%~84.2%,有效缩短了每日不舒适生长时间3~4 h。对温室系统能耗进行测量,测得系统每日耗电量约为0.5 kWh~1 kWh,系统运行成本较低。第三,建立了与实际温室结构、尺寸相同的传热模型,带入实际材料参数以及气象边界条件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验测试各温度测点最大绝对误差1.99℃,平均绝对误差1.04℃,平均相对误差6.09%,数值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拟合良好,此传热模型可用于主被动相变蓄热温室的传热特性分析。第四,增强墙体蓄热能力是提升其对温室热环境调控能力的重要途径,相变材料作为本墙体系统中重要蓄热元件,其蓄热能力将直接影响墙体总体蓄放热能力,为此,本文选取相变峰值温度分别为20.5℃,25.5℃,30.5℃,35.5℃,40.5℃,以及焓值为217.2J/g,162.9 J/g,108.6 J/g的15种相变材料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墙体主动蓄热量及主动放热量随相变材料的熔点降低以及随焓值提高而提高。选用焓值为217.2 J/g,相变峰值温度为20.5℃的相变材料时墙体蓄放热能力最强,在典型晴天条件下(当日累积太阳辐射照度为19.80MJ/m2),其主动蓄热量及主动放热量分别为28.70MJ及7.12MJ。第五,对于主被动相变蓄热墙体系统,调节放热风速是提升墙体对温室热环境调控能力的另一重要途径。本文选用放热风速为2m/s,3m/s和4m/s三种主动放热工况及无通风被动放热工况,运用实验测试的数据作为边界条件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墙体总放热量随风速提高而增大,在当日室外气温为0.1~8.9℃条件下,放热风速为2m/s,3m/s,4m/s以及被动放热条件下墙体放热量分别为13.31MJ,14.49MJ,15.55MJ以及10.80MJ。相较于被动放热,夜间室内气温分别提升了1.1℃,1.6℃,1.9℃。分析发现,放热风速3m/s与4m/s对温室内热环境影响区别较小,在保证墙体对室内热环境有效调控的基础上应尽量减小耗电量以及其热量损失,因此温室内夜间放热较优风速为3m/s。将第三、四章结论结合,即选用焓值为217.2J/g,相变峰值温度为20.5℃的相变材料作为蓄热元件,并选定3m/s为温室内夜间放热风速进行模拟运算。通过与普通温室对比可知,在典型晴天条件下(当日累积太阳辐射照度为19.80MJ/m2,室外气温为0.1~8.9℃),墙体蓄热量提高了28.09MJ,放热量提高了9.84MJ,放热效率提高了3.84%,夜间室内最低气温提升3.59℃,室内温度场均匀性提高了26.6%,为温室内作物提供了更为舒适的生长环境。本文提出并建立新型主被动相变蓄热温室墙体系统,分析其对温室热环境的改善效果,并使用数值方法对温室整体热环境进行运算分析,可为西北地区新型日光温室设计建造及其热环境调控提供参考。
陈琳[9](2020)在《基于红外热成像的北方居住建筑外墙热阻辨识方法》文中提出外墙是建筑围护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热系数的现场检测是进行建筑物节能评估和节能改造工作的关键环节。本文将研究目标限定为严寒地区和寒冷地区建筑外墙,针对目前建筑外墙传热系数现场检测方法的不足,基于红外热像法的优势,探索研究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建立一种便捷、无损的建筑外墙热阻现场检测方法,进而获得传热系数。首先,本文基于建筑非稳态导热反问题理论,提出了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对外墙热阻进行系统辨识的方法。通过理论分析给出了外墙热阻辨识建模的技术路线,为建筑外墙热阻辨识系统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同时,研究了变导热系数对外墙热阻值的影响。其次,建立了外墙传热的数值模型并对其进行了验证。通过调研,获取了寒区建筑外墙的典型或常见的构造形式。然后利用CFD方法对冬季外墙典型工况(室温恒定和变化)进行数值实验,得到了墙体的温度分布和变化规律。数值实验结果为外墙热阻辨识模型的建立提供了样本数据。再次,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的方法建立了外墙红外图像温度数据的校准模型。本文以红外热像仪测得的温度数据和材料的发射率作为输入变量,热电偶测量的数据作为输出变量,分别选取BP(Back Propagation,反向传播)神经网络、RBF(Radial Basis Function,径向基)神经网络和MNLR(Multiple Nonlinear Regression,多元非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了红外热像法测温数据的修正模型并进行了误差对比。结果表明,RBF神经网络校准模型的修正精度最高。另外,编写了墙体表面有效区域温度数据的快速提取程序,通过该程序可以得到排除异物后的有效墙体温度信息,实现了校准后红外数据和有效区域图像的可视化。然后,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建立了建筑外墙热阻辨识模型。通过对比分析确定,外墙热阻辨识模型的输入变量包括时间序列、室内平均温度、室外温度和墙体内、外表面平均温度等参数。本文将CFD模拟数据作为训练样本,分别采用了BP神经网络、RBF神经网络、GRNN(General Regression,广义回归)神经网络和PSO-SVM(基于粒子群参数优化的支持向量机)算法搭建建筑外墙热阻辨识模型。模型建立过程中首先考虑时间序列的总长度(检测周期)对辨识误差的影响,确定12小时为最佳时间序列。然后对四组模型样本集的预测能力和测试集的泛化能力进行比较,结果表明,PSO-SVM模型的泛化能力要明显优于其它三种方法,其准确率高达94.7%。并对PSO-SVM模型的抗噪性进行了检验。最后,采用实验室测试和现场测试两种方法验证了外墙热阻检测方法的可行性。两组实验室测试结果表明,PSO-SVM热阻辨识模型测得的墙体热阻值与理论值的相对误差平均值为2.6%,与传热系数检测仪的相对误差平均值为3.5%,且PSO-SVM检测值低于理论值,热阻辨识方法检测结果较为合理。五组现场测试结果表明:实验5的误差较大,其原因是红外热像仪拍摄角度过大。因此,本文对其进行重新修正,之后得到的五组实验相对误差平均值为7.1%。总的来说检验结果较好,验证了PSO-SVM模型测试外墙热阻的可行性。本文的研究成果对进行建筑外墙传热系数现场检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夏利梅[10](2019)在《夜间通风气流与围护结构间热湿交换过程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夜间通风被认为是一种可有效降低夏季空调系统能耗的被动式冷却技术,其节能效益取决于围护结构表面与通风气流间的热湿交换过程。围护结构表面的热湿交换过程对夜间通风节能潜力有重要影响。本文针对通风气流与围护结构内表面的热湿耦合传递过程进行了实验和模拟研究。实测了通风系统条件下实验舱地面的冷却降温过程,根据温度实测数据演算得到了地面的对流换热量和对流换热系数,分析了换气次数、空气湿度、送风气流与地面间初始温差等因素对地面通风冷却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地面平均对流换热量和局部对流换热量均随通风时间逐渐减小,地面平均对流换热系数平缓下降,送风气流湿度对对流质交换的影响从根本上取决于空气含湿量;送风湿度或换气次数越大,地面降温越快,但换气次数较大时送风湿度对壁面冷却效果的影响较小。利用已有的围护结构热湿耦合传递模型分析对流换热系数对模型求解结果的敏感性,并由实验数据回归得到了表面换热系数的一般关系式,进而对模型边界条件进行了改进。利用改进模型分析了围护结构物性参数对模型求解结果的影响,模拟了夜间通风气流平行掠过墙体一侧表面的热湿耦合传递过程。结果显示,热湿耦合问题中材料导热系数宜取为分段函数,水蒸气渗透系数和比热容对热湿传递过程有一定影响;通风气流的速度或湿度越大,墙体内部和表面的温度均越低,通风前期墙体内表面的热通量越大,潜热比LHR也越大;通风过程中内表面热通量的显热占比逐渐减小,潜热占比逐渐增大,通风后期潜热比甚至可能超过显热比;通风气流速度对墙体表面水汽通量的影响较小。利用改进模型模拟了上海地区外墙的热湿传递过程,进而针对严寒地区、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典型城市(沈阳、郑州、上海)的典型气象日,分析了外墙保温层位置、内表面气流速度、气候条件等因素对夜间通风冷却潜力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保温层位置对墙体内表面水汽通量的影响较小,对墙体外表面热通量的影响与墙体材料和通风阶段有关;三地区的内保温墙体对应的通风蓄冷量和内表面温降均略低于外保温墙体,但蓄冷率明显大于外保温墙体,且通风结束时的墙体内表面温度低于外保温墙体,因此外墙宜采用内保温方式;从墙体内表面温降、通风蓄冷量和蓄冷率的角度看,三地区中郑州的夜间通风降温潜力最大,其次是沈阳,上海最小。
二、确定墙体内表面换热系数的实验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确定墙体内表面换热系数的实验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相变材料在日光温室中应用的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日光温室用相变材料的研究现状 |
1.2.2 相变墙体的研究现状 |
1.2.3 相变材料数值模拟的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变传热理论及其求解方法 |
2.1 相变传热问题的数学模型 |
2.1.1 温度法模型 |
2.1.2 焓法模型 |
2.1.3 显热容法模型 |
2.2 相变传热问题数值求解方法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相变墙体传热特性模拟研究 |
3.1 模拟软件介绍 |
3.2 模型的建立 |
3.2.1 多层相变墙体 |
3.2.2 多层相变墙体传热模型 |
3.3 参数设置 |
3.3.1 初始条件及边界条件 |
3.3.2 网格划分 |
3.4 模拟结果分析 |
3.4.1 墙体材料对墙体传热过程的影响 |
3.4.2 不同相变层厚度对墙体传热特性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相变材料应用效果实验及模拟研究 |
4.1 相变墙体对温室热环境影响的实验研究 |
4.1.1 实验温室搭建 |
4.1.2 实验仪器 |
4.1.3 测点布置 |
4.1.4 实验结果分析 |
4.2 日光温室热环境模型的构建 |
4.2.1 模型假设 |
4.2.2 温室传热过程热平衡方程 |
4.2.3 参数设置 |
4.2.4 模型验证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日光温室用相变墙体的数值模拟分析 |
5.1 相变墙体对温室空气温度的影响 |
5.2 相变墙体对温室土壤温度的影响 |
5.3 相变材料对墙体内表面温度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建筑非透明围护结构与玻璃幕墙对太阳能有效利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墙体传热数值模拟的基本理论分析 |
2.1 数值模拟方法及控制方程 |
2.2 模型的确定 |
2.3 对流换热和边界条件的设置 |
2.4 网格独立性检测方法 |
2.5 计算方法验证 |
2.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实体墙实际吸收太阳能的分析方法和计算准备 |
3.1 实体墙吸收太阳能的路径分析 |
3.2 独立分析太阳辐射作用下与温差作用下的传热量 |
3.3 前期计算准备 |
3.4 建筑实际吸收太阳能的潜在因素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实体围护结构实际吸收的太阳能 |
4.1 连续日照天数对墙体传热特征的影响 |
4.2 墙体构造和材料物性对其实际太阳能吸收率的影响 |
4.2.1 不同保温形式对墙体实际吸收太阳能的影响 |
4.2.2 墙体材料对对墙体实际太阳能的影响 |
4.2.3 墙体导热系数对墙体实际太阳能的影响 |
4.3 室外气象参数对墙体太阳能实际吸收率的影响 |
4.3.1 室外气温对墙体实际吸收太阳能的影响 |
4.3.2 太阳辐射强度对墙体实际吸收太阳能的影响 |
4.4 建筑外表面对流换热系数对墙体实际太阳能的影响 |
4.4.1 不同建筑外表面对流换热系数时墙体实际吸收的太阳能 |
4.4.2 基于对流换热系数的墙体实际吸收太阳能的数学模型 |
4.5 实墙体对太阳辐射实际吸收率的预测模型 |
4.5.1 回归分析和试验设计 |
4.5.2 预测模型的建立 |
4.5.3 拟合公式的准确度分析 |
4.5.4 墙体吸收太阳能的综合性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冬季房间吸收太阳辐射对供暖能耗的影响 |
5.1 建筑房间通过实体墙实际吸收的太阳能 |
5.1.1 各部分围护结构的内部温度场的变化特征 |
5.1.2 各部分围护结构的内表面温度的变化特征 |
5.1.3 通过实体墙进入房间内部的太阳能 |
5.2 太阳辐射对降低建筑能耗的经济性分析 |
5.2.1 太阳辐射对建筑供暖能耗的降低作用 |
5.2.2 太阳辐射降低建筑供暖能耗的经济性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玻璃幕墙对太阳能的吸收情况及其对室外VOCs的清除作用 |
6.1 玻璃幕墙吸收太阳能的过程 |
6.2 基于利用太阳辐射分解VOCs的双层玻璃幕墙优化设计 |
6.2.1 室外VOCs分解机理 |
6.2.2 基于分解VOCs的双层玻璃幕墙的优化设计 |
6.3 设计与运行原理 |
6.3.1 紫外线辐射的有效时间和分解效率的确定 |
6.3.2 TiO_2板日均处理混有BTEX的空气量 |
6.4 CFD仿真模拟 |
6.4.1 控制方程 |
6.4.2 网格独立性分析和模型验证 |
6.5 TiO_2板不同安装策略时处理分解的空气量对比分析 |
6.5.1 TiO_2 板左侧安装 |
6.5.2 TiO_2板交错安装 |
6.5.3 TiO_2板右侧安装 |
6.5.4 TiO_2板处理的空气量 |
6.6 太阳辐射强度敏感性分析 |
6.7 环境空气中颗粒物的影响 |
6.8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后续研究展望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间歇供暖建筑停暖期通风行为对能耗和热环境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间歇供暖建筑的供暖能耗 |
1.2.2 间歇供暖建筑的室内热环境 |
1.2.3 地下建筑的能耗与热环境 |
1.2.4 建筑内部蓄热体对建筑能耗和室内热环境的影响 |
1.3 本课题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研究方法与验证 |
2.1 地上建筑的传热分析 |
2.1.1 传热控制方程 |
2.1.2 解析解 |
2.1.3 模型验证 |
2.2 地下建筑的传热分析 |
2.2.1 传热控制方程 |
2.2.2 求解方法 |
2.2.3 模型的确定与验证 |
2.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地上间歇供暖房间停暖期通风行为对供暖能耗的影响 |
3.1 物理模型和计算工况 |
3.2 停暖期通风行为对间歇供暖房间室内温度的影响 |
3.2.1 间歇供暖房间室内温度的动态变化特征 |
3.2.2 停暖期换气次数对室内气温的影响 |
3.2.3 停暖期换气次数对墙体内表面温度的影响 |
3.3 停暖期通风行为对间歇供暖房间供暖能耗的影响 |
3.3.1 间歇供暖房间的供暖负荷变化特征 |
3.3.2 停暖期换气次数对外墙热负荷和内围护结构热负荷的影响 |
3.3.3 不同停暖期换气次数下日供暖能耗在整个供暖季的变化规律 |
3.4 停暖期通风行为对供暖能耗影响效果的预测模型 |
3.4.1 停暖期通风行为影响下间歇供暖房间供暖能耗的影响因素分析 |
3.4.2 间歇供暖房间供暖能耗预测模型的建立和验证分析 |
3.5 停暖期通风行为影响下供暖能耗预测模型的应用 |
3.5.1 不同停暖期室外气温下供暖能耗与停暖期换气次数的关系 |
3.5.2 满足节能要求下停暖期换气次数的允许值 |
3.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停暖期通风行为对地上间歇供暖房间室内热环境的影响 |
4.1 物理模型和计算工况 |
4.2 停暖期通风行为对供暖期间室内环境热舒适性的影响 |
4.2.1 停暖期换气次数对平均辐射温度的影响 |
4.2.2 停暖期换气次数对供暖期间室内热舒适水平的影响 |
4.2.3 不同停暖期换气次数下室内热舒适水平在整个供暖季的变化规律 |
4.3 停暖期通风行为影响下的室内热舒适预测模型 |
4.3.1 停暖期通风行为影响下室内热舒适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 |
4.3.2 停暖期通风行为影响下室内热舒适预测模型的建立和验证分析 |
4.4 基于室内热舒适预测模型的优化研究 |
4.4.1 不同停暖期室外气温下停暖期换气次数对室内热舒适水平的影响 |
4.4.2 满足室内热舒适要求所允许的停暖期换气次数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地上间歇供暖房间预供暖措施的优化研究 |
5.1 物理模型和计算工况 |
5.2 预供暖措施对间歇供暖房间室内温度的影响 |
5.2.1 预供暖措施对室内空气温度和平均辐射温度的影响 |
5.2.2 不同预供暖设定温度下室内平均辐射温度的变化特征 |
5.2.3 不同预供暖时长下室内平均辐射温度的变化特征 |
5.3 预供暖措施对供暖期间室内热环境的影响 |
5.3.1 不同预供暖设定温度下室内热舒适水平的变化规律 |
5.3.2 不同预供暖时长下室内热舒适水平的变化规律 |
5.4 预供暖措施影响下室内热舒适和预供暖能耗的预测模型 |
5.4.1 预测模型的影响因素分析 |
5.4.2 预测模型的建立和验证分析 |
5.5 停暖期通风行为影响下预供暖措施的优化分析 |
5.5.1 不同停暖期换气次数下预供暖措施对热舒适水平和供暖能耗的影响 |
5.5.2 满足室内热舒适要求时的预供暖措施和相应的供暖能耗 |
5.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半地下间歇供暖房间停暖期通风行为对能耗和室内热环境的影响 |
6.1 物理模型和计算工况 |
6.2 半地下间歇供暖房间停暖期通风行为影响下供暖能耗研究 |
6.2.1 停暖期换气次数对半地下间歇供暖房间供暖负荷和能耗的影响 |
6.2.2 停暖期通风行为对半地下间歇供暖房间供暖能耗影响效果的预测模型 |
6.2.3 半地下间歇供暖房间停暖期通风行为影响下供暖能耗预测模型的应用 |
6.3 半地下间歇供暖房间停暖期通风行为影响下室内热环境研究 |
6.3.1 停暖期换气次数对半地下间歇供暖房间室内热舒适水平的影响 |
6.3.2 半地下间歇供暖房间停暖期通风行为影响下的室内热舒适预测模型 |
6.3.3 基于室内热舒适预测模型的优化研究 |
6.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后续研究展望 |
附录A 地上建筑外墙传热的理论求解过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研究论文 |
致谢 |
(4)玻璃外罩椭圆型建筑传热得热分析与空调负荷计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玻璃外罩椭圆型建筑概述 |
1.2.1 玻璃外罩椭圆型建筑构造 |
1.2.2 玻璃外罩椭圆型建筑的优缺点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 |
1.3.2 国内研究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创新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玻璃外罩椭圆型建筑传热得热分析 |
2.1 太阳辐射 |
2.1.1 太阳与壁面关系 |
2.1.2 太阳辐射对玻璃外罩椭圆型建筑的影响 |
2.2 玻璃外罩椭圆型建筑传热得热分析 |
2.2.1 玻璃外罩椭圆型建筑传热分析 |
2.2.2 建筑传热基本理论 |
2.2.3 玻璃外罩椭圆型建筑得热分析 |
2.2.4 室内空气热平衡方程 |
2.3 空调负荷计算 |
2.3.1 建筑得热与空调负荷的区别与联系 |
2.3.2 空调负荷计算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玻璃外罩椭圆型建筑夏季测试与分析 |
3.1 广州气候特点 |
3.2 玻璃外罩椭圆型建筑测试 |
3.2.1 测试目的 |
3.2.2 测试方案 |
3.2.3 夏季测试 |
3.3 测试数据分析 |
3.3.1 夏季空气温湿度测试结果与分析 |
3.3.2 夏季围护结构表面温度测试结果与分析 |
3.4 玻璃外罩椭圆型建筑空调负荷计算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椭圆型建筑负荷误差分析及传热系数的测定 |
4.1 椭圆型建筑演化简化及负荷误差分析 |
4.1.1 “相似建筑”的构建与椭圆型建筑的简化演化 |
4.1.2 演化建筑负荷计算及误差分析 |
4.2 玻璃外罩椭圆型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测定 |
4.2.1 测试目的 |
4.2.2 测试方案 |
4.2.3 实验测试 |
4.2.4 测试结果与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椭圆型与玻璃外罩椭圆型建筑负荷计算与分析 |
5.1 椭圆型建筑空调负荷计算 |
5.1.1 椭圆型建筑“相似建筑”的构建 |
5.1.2 椭圆型建筑空调负荷计算 |
5.2 玻璃外罩椭圆型建筑空调负荷计算与分析 |
5.2.1 内部椭圆型建筑夏季冷负荷分析 |
5.2.2 非稳态传热冷负荷计算 |
5.2.3 稳态传热冷负荷计算 |
5.3 玻璃外罩对内部椭圆型建筑空调负荷的影响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A |
附表B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轻型木结构通水墙体热工性能及结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1 木结构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1.1 木结构国内发展现状 |
1.2.1.2 木结构国外发展现状 |
1.2.2 通水墙体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1 通水墙体国内发展现状 |
1.2.2.2 通水墙体国外发展现状 |
1.2.3 小结 |
1.3 研究方法、内容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和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意义 |
第2章 轻型木结构通水墙体数值模拟 |
2.1 轻型木结构墙体设计 |
2.1.1 墙体结构组成 |
2.1.2 墙体材料 |
2.2 CFD基础理论介绍 |
2.2.1 流体力学控制方程 |
2.2.2 控制方程的离散 |
2.2.3 层流、湍流模型 |
2.3 建立物理模型及网格划分 |
2.3.1 模拟软件的介绍 |
2.3.2 建立物理模型 |
2.3.3 网格划分 |
2.4 fluent求解器求解计算 |
2.4.1 求解中的一些基本设置 |
2.4.2 定义材料属性 |
2.4.3 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
2.4.3.1 内墙侧换热 |
2.4.3.2 外墙侧换热 |
2.4.3.3 墙体内各层之间换热 |
2.4.3.4 热水侧换热 |
2.4.4 求解器计算设置 |
2.4.5 网格无关性验证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轻型木结构通水墙体实验研究 |
3.1 实验原理 |
3.2 搭建试验台 |
3.2.1 墙体加工 |
3.2.2 水系统 |
3.2.3 测量仪器与精度 |
3.3 实验步骤 |
3.4 实验结果分析 |
3.4.1 冷侧温度的影响 |
3.4.2 供水流速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通水墙体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4.1 墙体通水后的节能效果分析 |
4.1.1 墙体的内部温度分布 |
4.1.2 通水墙体的节能效果分析 |
4.2 供水温度的影响 |
4.2.1 墙体内部及表面温度分析 |
4.2.2 墙体内表面热通量分析 |
4.3 水管管径的影响 |
4.3.1 限制水管流速不变 |
4.3.1.1 墙体内部及表面温度分析 |
4.3.1.2 墙体内表面热通量分析 |
4.3.2 限制水管通水流量不变 |
4.3.2.1 墙体内部及表面温度分析 |
4.3.2.2 墙体内表面热通量分析 |
4.4 供回水流速的影响 |
4.4.1 墙体内部及表面温度分析 |
4.4.2 墙体内表面热通量分析 |
4.5 管间距的影响 |
4.5.1 墙体内部及表面温度分析 |
4.5.2 墙体内表面热通量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学术成果与科研项目经历 |
致谢 |
(6)建筑墙体动态绝热特性与热阻热容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墙体动态传热求解方法的发展动态分析 |
1.2.2 墙体热阻热容材料的发展动态分析 |
1.2.3 墙体热阻热容分配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
1.3 墙体热阻热容优化的问题与挑战 |
1.3.1 热阻热容密集墙体的动态绝热特性不明确 |
1.3.2 热阻热容分配的优化思路与优化方法面临挑战 |
1.3.3 实际室外气候热环境下的热阻热容优化分配机理亟需解决 |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墙体动态传热求解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1.4.2 墙体的动态绝热特性与热阻热容分配 |
1.4.3 墙体热阻热容分配的优化方法与绝热设计 |
1.4.4 墙体热阻热容最优分配的区域化影响机理与区域节能设计 |
第二章 建筑墙体简化热网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2.1 简化热网模型的建立 |
2.1.1 复合墙体构造和传热问题描述 |
2.1.2 简化热网求解模型 |
2.1.3 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
2.2 绝热盒实验与简化热网模型验证 |
2.2.1 墙体新型保温材料制备与绝热盒制作 |
2.2.2 绝热盒动态性能测试 |
2.2.3 测试结果与简化热网模型验证 |
2.3 室外周期性对流边界下动态绝热性能分析 |
2.3.1 逐时温度分析 |
2.3.2 延迟时间和衰减因子 |
2.3.3 热流密度与能耗 |
2.3.4 动态绝热性能的敏感性分析 |
2.4 小结 |
第三章 建筑墙体动态绝热特性与热阻热容分配 |
3.1 新型墙体动态绝热特性预测 |
3.1.1 蓄热系数与热惰性指标 |
3.1.2 逐时温度与热流密度 |
3.1.3 综合评价指标 |
3.2 保温方式影响下墙体动态绝热特性对比 |
3.2.1 墙体保温方式与热阻热容分配 |
3.2.2 保温方式对墙体动态绝热性能的影响 |
3.3 热阻热容密集墙体的动态绝热特性分析 |
3.3.1 热阻热容密集定义 |
3.3.2 热阻密集墙体的动态绝热特性 |
3.3.3 热容密集墙体动态绝热特性 |
3.4 小结 |
第四章 建筑墙体热阻热容最优分配与绝热设计 |
4.1 基于粒子群寻优算法的热阻热容优化方法 |
4.1.1 热阻热容反向优化思路 |
4.1.2 基于粒子群寻优的热阻热容反向优化算法 |
4.2 热阻热容最优分配案例 |
4.2.1 热阻热容优化过程 |
4.2.2 热阻热容优化效果评价 |
4.3 最优墙体设计 |
4.3.1 热阻热容最优分配机理初探 |
4.3.2 案例墙体与最优墙体的热阻热容分配差异 |
4.3.3 最优墙体设计与节能效果 |
4.4 小结 |
第五章 建筑墙体热阻热容区域化影响机理与优化设计 |
5.1 墙体热阻热容区域化与优化 |
5.1.1 室外参数与传热模型设置 |
5.1.2 优化过程和优化结果评价 |
5.2 墙体热阻热容区域化影响机理 |
5.2.1 热阻热容优化节能率的区域化影响 |
5.2.2 热阻热容最优分配的区域化影响机理 |
5.3 区域最优墙体与绝热优化设计 |
5.3.1 区域最优墙体 |
5.3.2 墙体最优绝热设计 |
5.4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符号表 |
附录B 频域热特性与热阻热容参数验证 |
附录C 博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7)川西北地区被动调湿生土结构墙体热湿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生土材料性能研究 |
1.2.2 生土建筑室内热湿环境研究 |
1.2.3 多孔介质热湿耦合传递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生土墙体热湿物性参数实验 |
2.1 生土墙体热湿传递机理分析 |
2.1.1 湿传递机理 |
2.1.2 热传递机理 |
2.2 川西北地区生土结构墙体的物性参数测定 |
2.2.1 密度 |
2.2.2 导热系数 |
2.2.3 比热容 |
2.2.4 等温吸湿曲线 |
2.2.5 蒸汽渗透系数 |
2.3 川西北地区生土材料热湿性能分析 |
2.3.1 热性能分析 |
2.3.2 湿性能分析 |
2.4 小结 |
3 生土建筑及墙体热湿耦合数学模型 |
3.1 生土结构墙体热湿耦合传递模型 |
3.1.1 湿传递方程 |
3.1.2 热传递方程 |
3.1.3 定解条件 |
3.1.4 生土墙体内部孔隙内平衡相对湿度的影响 |
3.2 生土建筑室内空气热湿平衡方程 |
3.2.1 室内空气热平衡方程 |
3.2.2 室内空气湿平衡方程 |
3.3 生土建筑及墙体热湿耦合模型的求解及验证 |
3.3.1 求解方法 |
3.3.2 生土结构墙体热湿耦合传递模型验证 |
3.3.3 生土建筑室内热湿环境数学模型验证 |
3.4 小结 |
4 被动调湿生土建筑及墙体的热湿性能 |
4.1 被动调湿生土结构墙体热湿迁移特性 |
4.1.1 等温条件下被动调湿生土结构墙体热湿迁移特性 |
4.1.2 定常边界条件下被动调湿生土结构墙体热湿迁移特性 |
4.1.3 川西北地区气候条件下生土结构墙体的热湿性能研究 |
4.2 防潮层对生土墙体热湿性能的影响 |
4.3 生土结构墙体内表面吸放湿对室内热湿环境的影响 |
4.4 小结 |
5 结论及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8)主被动相变蓄热墙体对日光温室热环境调控的实验与数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课题来源 |
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相变蓄热技术在温室墙体蓄热的应用研究 |
1.2.2 日光温室内余热利用的主动蓄热技术研究 |
1.2.3 利用太阳能集热装置蓄热在温室中的应用 |
1.2.4 日光温室数值传热模型的构建与求解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研究的内容 |
2 主被动相变蓄热墙体对日光温室热环境调控的实验研究 |
2.1 主被动相变蓄热墙体的构筑方式 |
2.1.1 日光温室墙体传热过程分析 |
2.1.2 主被动相变蓄热墙体设计理念 |
2.1.3 主被动相变蓄热墙体构筑方式与实验台搭建 |
2.2 评价指标 |
2.2.1 温度 |
2.2.2 日有效积温 |
2.2.3 蓄热盘管内风速 |
2.2.4 墙体主动蓄放热量 |
2.2.5 集热器集热量及主动蓄热效率 |
2.3 误差分析 |
2.4 典型测试日室外气象条件 |
2.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5.1 集热器集热量与墙体主动蓄放热量 |
2.5.2 墙体内表面温度 |
2.5.3 温室内空气温度及日有效积温 |
2.5.4 日光温室内土壤表面温度 |
2.5.5 能耗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相变材料热物性对墙体蓄放热性能影响及其选型优化 |
3.1 数值模型的建立 |
3.1.1 网格模型的建立 |
3.1.2 模型假设 |
3.1.3 控制方程 |
3.1.4 边界条件 |
3.1.5 材料属性 |
3.1.6 求解器设置 |
3.2 评价指标 |
3.2.1 相变材料蓄热量 |
3.2.2 相变材料蓄热效率 |
3.2.3 砖层蓄热量 |
3.2.4 相变材料温度 |
3.3 模型验证及模拟结果分析 |
3.3.1 模型验证 |
3.3.2 相变材料、砖层的蓄热量及蓄热效率 |
3.3.3 箱体内相变材料温度 |
3.3.4 墙体放热量及温室内环境温度 |
3.4 本章小结 |
4 主动放热风速对墙体放热性能的影响 |
4.1 边界条件 |
4.2 评价指标 |
4.2.1 墙体被动放热量 |
4.2.2 墙体放热效率 |
4.2.3 温室屋面内侧对流换热系数及散热量 |
4.2.4 温室内空气温度场均匀性 |
4.3 模拟结果分析 |
4.3.1 各箱体内相变材料温度 |
4.3.2 墙体内部温度场及内表面温度 |
4.3.3 放热量及放热效率 |
4.3.4 温室内空气温度及温度场均匀性 |
4.3.5 调控能力综合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A 主动放热始末时刻各箱体平均温度 |
附录A 物理量名称及符号表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基于红外热成像的北方居住建筑外墙热阻辨识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研究现状 |
1.3.1 建筑外墙传热系数现场检测方法研究现状 |
1.3.2 红外热像法在建筑热工领域的研究现状 |
1.3.3 机器学习在建筑热工领域的研究现状 |
1.3.4 相关研究现状总结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概念界定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4.4 研究框架 |
第2章 外墙热阻辨识方法理论分析 |
2.1 外墙导热正问题数学模型 |
2.1.1 控制方程 |
2.1.2 初始与边界条件 |
2.2 外墙导热热阻反问题描述 |
2.2.1 传热学反问题概述 |
2.2.2 外墙导热热阻反问题建立 |
2.3 外墙热阻辨识技术路线 |
2.3.1 系统辨识方法概述 |
2.3.2 外墙热阻辨识建模方案 |
2.4 关于变导热系数的考虑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外墙传热仿真数值实验 |
3.1 数值模型 |
3.1.1 CFD数值实验概述 |
3.1.2 模型建立 |
3.1.3 模型验证 |
3.2 数值实验方案 |
3.2.1 墙体构造方案 |
3.2.2 数值模型参数设定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单一材料构造墙体 |
3.3.2 两种材料复合构造墙体 |
3.3.3 实墙墙体 |
3.3.4 含窗户墙体 |
3.3.5 含热桥墙体 |
3.3.6 热阻值对墙体表面温度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机器学习的红外热像法测温修正与有效温度提取 |
4.1 红外热像法测温数据修正模型样本获取 |
4.1.1 红外测温数据修正方案 |
4.1.2 实验仪器的选择与参数设定 |
4.1.3 实验样本 |
4.1.4 测试结果 |
4.1.5 发射率检测 |
4.2 红外热像法测温数据修正模型建立 |
4.2.1 ANN和 MNLR用于建立红外测温数据修正模型的可行性分析 |
4.2.2 修正模型样本数据处理 |
4.2.3 基于BP网络的红外测温数据修正模型的建立 |
4.2.4 基于RBF网络的红外测温数据修正模型的建立 |
4.2.5 基于MNLR的红外测温数据修正模型的建立 |
4.2.6 修正结果对比 |
4.2.7 红外热像法测温修正模型的实验验证 |
4.3 有效区域温度数据的处理与提取 |
4.3.1 有效区域温度数据提取方法 |
4.3.2 有效区域温度数据提取程序检验结果 |
4.3.3 红外图像数据处理软件界面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外墙热阻机器学习辨识方法的建立 |
5.1 热阻辨识模型的建立 |
5.1.1 建模方法选取 |
5.1.2 输入变量确定 |
5.1.3 基于GRNN的外墙热阻辨识模型的建立 |
5.1.4 基于PSO-SVM的外墙热阻辨识模型的建立 |
5.2 模型对比分析 |
5.2.1 时间序列的影响 |
5.2.2 模型辨识结果对比分析 |
5.2.3 热阻辨识模型抗噪性检验 |
5.3 热阻辨识系统软件界面设计 |
5.3.1 热阻辨识系统界面简介 |
5.3.2 热阻辨识系统界面功能介绍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外墙热阻辨识方法验证 |
6.1 实验室测试验证 |
6.1.1 检测方案 |
6.1.2 检测数据 |
6.1.3 检测结果与分析 |
6.2 现场测试验证 |
6.2.1 检测方案 |
6.2.2 检测数据 |
6.2.3 检测结果与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夜间通风气流与围护结构间热湿交换过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总结 |
1.2.1 夜间通风冷却技术的研究 |
1.2.2 围护结构热湿传递的研究 |
1.2.3 热湿耦合传递模型的求解方法 |
1.2.4 已有研究的总结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围护结构通风冷却过程的实验测试 |
2.1 实验概述 |
2.1.1 实验目的 |
2.1.2 实验系统 |
2.1.3 主要参数测量 |
2.1.4 实验准备工作 |
2.1.5 实验步骤及方案 |
2.2 实验数据处理 |
2.2.1 表面热传导量 |
2.2.2 表面辐射换热量 |
2.2.3 表面对流换热量 |
2.2.4 表面对流换热系数 |
2.2.5 误差分析 |
2.3 实验数据分析 |
2.3.1 实验3测试结果分析 |
2.3.2 空气湿度对地面换热过程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围护结构热湿耦合传递模型 |
3.1 物理模型 |
3.2 热湿控制方程及边界条件 |
3.2.1 湿迁移方程 |
3.2.2 热迁移方程 |
3.2.3 边界条件 |
3.3 热湿耦合传递模型的求解与分析 |
3.3.1 模型求解方法 |
3.3.2 模型的初步验证 |
3.3.3 表面热湿交换系数对模型求解结果的影响 |
3.3.4 围护结构物性参数对模型求解结果的影响 |
3.4 湿传递对热传递影响的量化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夜间通风阶段外墙热湿传递的模拟分析 |
4.1 模拟条件 |
4.1.1 围护结构特性 |
4.1.2 气候条件 |
4.1.3 表面换热系数 |
4.1.4 其他条件 |
4.1.5 墙体蓄冷量 |
4.2 外墙与夜间通风气流的热湿交换过程 |
4.2.1 典型工况分析 |
4.2.2 严寒地区外墙的热湿传递过程 |
4.2.3 寒冷地区外墙的热湿传递过程 |
4.2.4 夏热冬冷地区外墙的热湿传递过程 |
4.2.5 三地区夜间通风效果的对比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确定墙体内表面换热系数的实验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相变材料在日光温室中应用的模拟研究[D]. 王凯峰. 河北工程大学, 2021(08)
- [2]建筑非透明围护结构与玻璃幕墙对太阳能有效利用的研究[D]. 李贺. 东华大学, 2021
- [3]间歇供暖建筑停暖期通风行为对能耗和热环境影响的研究[D]. 于加. 东华大学, 2021
- [4]玻璃外罩椭圆型建筑传热得热分析与空调负荷计算[D]. 陈信宏. 广州大学, 2020(02)
- [5]轻型木结构通水墙体热工性能及结构优化研究[D]. 马胜明. 天津大学, 2020(02)
- [6]建筑墙体动态绝热特性与热阻热容优化研究[D]. 杨建明. 广州大学, 2020
- [7]川西北地区被动调湿生土结构墙体热湿性能研究[D]. 吴涛. 西南科技大学, 2020(08)
- [8]主被动相变蓄热墙体对日光温室热环境调控的实验与数值研究[D]. 王拓. 兰州交通大学, 2020
- [9]基于红外热成像的北方居住建筑外墙热阻辨识方法[D]. 陈琳.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
- [10]夜间通风气流与围护结构间热湿交换过程分析[D]. 夏利梅. 扬州大学,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