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分子水溶性胶粉的研制及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史彦鑫[1](2020)在《适用于机械喷涂铁尾矿砂干混砂浆的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矿业工程对矿产需求量的不断提高,由选矿产生的铁尾矿砂越来越多,铁尾矿砂的综合利用成为一个非常迫切的课题;而墙体抹灰砂浆里面的普通砂越来越少,由于盗采河沙、山砂使水土流失的现象时有发生。将铁尾矿砂掺入墙体抹灰中代替普通砂,不仅可以固废利用,也减少了普通砂的开采。相较于传统砂浆,干混砂浆除具有稳定优良的性质外,还可以避免原材料的浪费、节能环保、易于储存、使用方便。同时,机械喷涂的出现有效缓解了技术工人短缺及人工抹灰的不稳定性,但这种施工方式对砂浆的要求较高,不能照搬人工抹灰时的砂浆配比。所以,本课题首先通过一系列试验,研究了砂浆原材料对砂浆性能的影响,并对砂浆的配合比进行了优化,最终将性能最优的铁尾矿砂干混砂浆采用机械喷涂与传统砂浆人工抹灰做现场模拟对比分析。其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通过对铁尾矿砂取代率对砂浆力学性能的影响、纤维素醚对砂浆保水性的影响、胶粉对砂浆折压比和拉伸粘结强度的影响以及膨胀剂对砂浆干缩性的影响的分析,初步确定各组分掺量最优值分别为铁尾矿砂取代率60%、纤维素醚掺量0.2%、胶粉掺量1%、膨胀剂掺量10%。(2)初步确定各组分掺量最优值左右发散取正交试验各组分掺量的四个水平。通过正交试验的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研究各组分对砂浆性能的影响强弱主次以及显着性。最终确定砂浆配合比的最优组合为水泥/砂为1/3,(40)级粉煤灰为水泥质量的20%,减水剂为水泥质量的0.3%,铁尾矿砂取代率50%、纤维素醚0.15%、胶粉1.5%、膨胀剂10%。(3)在确定的砂浆配合比后,采用机械喷涂和人工抹灰两种方式进行现场模拟施工,并从材料、施工方法、经济性等方面作综合性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机械喷涂抹灰粘结强度高,可以明显改善抹灰工程中抹灰层空鼓开裂脱落的现象,而且综合成本较人工抹灰每平方米可节约1.05元,具有较强的推广价值。
刘国宝[2](2020)在《汽窜通道耐温封堵体系研制及性能评价》文中指出近年来,稠油蒸汽驱提高采收率技术在国内外得到很大的发展。但是由于汽窜现象严重,稠油油层动用程度和蒸汽驱效果受到严重影响。因此,为改善汽窜现象发生后的蒸汽驱效果,迫切需要一种方法来有效的抑制汽窜,将汽窜的危害降到最小,使原油采收效果达到最好。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对稠油开采技术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稠油注蒸汽开采机理及存在的汽窜问题。对耐温封堵体系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调研,研究了蒸汽驱油藏汽窜通道特征及固相颗粒封堵体系封堵机理。运用室内实验的方法进行固相颗粒凝胶携带液配方的研制,优化了配方,确定最终凝胶体系的配方,并进行了相关性能的评价。开展了固相颗粒的筛选,并进行了固相颗粒与凝胶体系的匹配性实验研究。运用填砂模型物理模拟实验评价固相颗粒与凝胶体系的可注入性、选择性封堵以及驱油效果评价,最终得出一种封堵汽窜通道的耐温封堵体系。研究表明:汽窜通道的形成受地质因素、原油粘度、开采方案等影响,当高温、高压的蒸汽注入储层后,在原有的孔隙里产生一种新的孔喉类型“热蚯孔”,孔喉通道干净,宽度一般约为5~10μm。确定聚合物凝胶体系的配方为200 m L蒸馏水+1.2 g魔芋粉+1.0g聚丙烯酰胺+乙酸铬1.4g+木质素磺酸钠0.8g+亚硫酸钠0.1g+120目丁腈胶粉、150目的玻璃微珠以及二级粉煤灰各1.0g。在剪切速率为10s-1、150℃时,凝胶粘度保持在4352.36m Pa·s;当矿化度达到1.4g/L时粘度在10000m Pa·s左右;在85℃条件下持续加热10d,其粘度为2350.7m Pa·s,说明该凝胶配方耐温、抗盐、以及长期稳定性能较好。封堵性能实验表明,当凝胶注入量为0.2PV和0.5PV时封堵率分别达到95.86%和98.35%。通过配伍性实验得到有机、无机颗粒与凝胶有良好的配伍性。通过固相颗粒与凝胶体系性能评价表明,凝胶与固相颗粒注入速度为1.0m L/min~1.5m L/min之间;在300℃高温下经过14h加热,仍然具有较强的封堵效果,封堵率可以达到92.96%。在双管并联驱油实验中,分两次共注入0.8PV固相颗粒与凝胶体系进行封堵后,采收率幅度提高了59.04%,双管中原油综合采收率达到91.49%,说明该固相颗粒聚合物凝胶复配体系对蒸汽驱油藏防汽窜提高原油采收率有较好的效果。
梁贤智[3](2020)在《水下跨接管用瓜胶基MEG凝胶的制备及性能》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陆上和近海油气资源的日益枯竭,油气田开发逐步从近海走向深海。水下生产系统是深海油气开发的主要开发模式。水下跨接管链接是构建完整水下生产系统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在海底低温高压环境下,湿天然气易形成天然气水合物(NGH)。NGH的聚集会导致管道堵塞。因此,开发将MEG凝胶注入跨接管中的技术变得尤为重要,而该技术主要被贝克休斯等外国公司所垄断。掌握此项技术有利于实现水下平台装备的国产化。本文参考压裂液的制备工艺研究了瓜胶基MEG凝胶的制备和性能。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以瓜胶及其衍生物作为稠化剂,研究乙二醇(MEG)对瓜胶及其衍生物粘度的影响。测定了特性粘度、相互作用参数和表观粘度随MEG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MEG对瓜胶溶液的粘度产生极大影响。进一步探究了羟丙基瓜胶和羧甲基羟丙基瓜胶在不同剪切速率和p H值下的粘度变化规律,确定适用于MEG凝胶的稠化剂为羟丙基瓜胶(HPG)和羧甲基羟丙基瓜胶(CMHPG)。(2)研究了凝胶各组分对凝胶性能的影响。发现MEG会减弱凝胶的交联强度,并进一步制备有机硼来降低MEG的影响。确定了MEG凝胶的配方为:CMHPG胶粉加入量为1 wt%、交联p H值为7、有机硼加入量为10 vol%。制备出的MEG凝胶的触变性能、耐温和耐盐性能良好。(3)对多种MEG凝胶用破胶剂进行了筛选和评价。结果表明:具有软化作用的破胶剂为普通甘露聚糖酶、富马酸和乙醇酸;具有降粘作用的破胶剂为甘露聚糖酶和乙醇酸。进一步测试破胶剂的综合性能发现混合破胶剂对MEG破胶性能最好。混合破胶剂配方为:富马酸加入量为0.9 wt%、酶加入量为0.6 wt%。(4)基于实验室结果进行了水下跨接管MEG凝胶的中试。设计了MEG凝胶制备和注入工艺流程,对中试设备进行了选型和安装调试。验证了试验配方、注入工艺和设备安装的可行性。通过工程的实践应用,在水下跨接管用MEG凝胶注入工艺方面积累了经验。
王诗琪[4](2019)在《内衬纸采用生物胶的复合工艺参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些年,卷烟包装行业伴随着卷烟生产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得以迅猛发展。随着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社会各界在关注卷烟的内在品质和包装质量的同时,对卷烟包装材料的环保性和可持续性的重视程度逐步攀升,由此卷烟包装行业也在不停地研究和寻找更加绿色环保和成本经济的新材料和新技术。目前,生物质胶粘剂以其不含VOCs、重金属及致癌物质,能够在环境中降解,无腐蚀性,无公害,绿色环保等一系列优点开始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从企业的生产实际出发,提出了将生物质胶粘剂作为纸基-金属粘合剂应用于烟包内衬纸生产的方案,并对其进行了技术可行性和环境友好性分析。为求得最佳的工艺参数,本文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进行了将生物质胶粘剂应用于烟包内衬纸复合的工艺参数研究。本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1)查阅了相关资料和文献,分别对复合工艺现状、传统烟用包装胶的使用现状以及生物质胶粘剂的研究现状进行了介绍和论述。(2)通过试验和论证分析方法分别对胶粉储藏可行性、胶水制备可行性和现有设备和工艺参数的可行性进行了讨论和分析,分析结果说明将ITG系列生物质胶粘剂用于烟包内衬纸的生产中具有一定的技术可行性。(3)根据胶粉样品的微谱检测报告可得ITG系列生物质胶粘剂的成分中85%-86%为无毒无污染的淀粉。并且通过试验说明使用生物质胶粘剂生产的内衬纸样品中的重金属和VOCs含量均明显低于使用化学胶生产的内衬纸样品。(4)对试验设备的烤箱进行了改进后设计了一个三因素五水平正交试验。试验因素有:印刷速度、上胶压轮压力和烤箱温度;试验指标有:含水量、厚度、厚度变异系数、动摩擦系数、抗张能量吸收指数和白度。通过分别对六个试验指标的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求得了一组最佳的工艺参数:印刷速度为120 m/min,上胶压轮压力为0.3MPa,烤箱温度为:85-90-95-90-85oC。(5)设计了一个试验对正交试验的结果加以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组工艺参数为正确可行的,为之后生物质胶粘剂在烟包内衬纸生产中的应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曹佳乐[5](2016)在《淀粉基水性胶黏剂的研制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以淀粉为主要原料制备了淀粉接枝苯丙乳液胶黏剂、脲醛树脂酯化淀粉胶黏剂、农林产品剩余物改性淀粉胶黏剂、生物质固体胶黏剂等淀粉基水性胶黏剂,并通过测定胶黏剂乳液的黏度、粒径分布、接触角、剥离强度、流动度等,探讨了胶黏剂结构与性能的关系。首先,以苯乙烯、丙烯酸丁酯为接枝单体,合成了淀粉接枝共聚物乳液,考察了功能单体、合成工艺条件、交联剂、增粘树脂对乳液粘结强度等性能的影响,制备了剥离强度达到0.49KN/m的纸塑覆膜胶,其性价比优于进口同类商品胶。其次,以脲醛树脂为酯化剂,对淀粉进行改性,采用直接加入脲醛树脂预聚体和尿素甲醛分加两种不同方法制备了淀粉胶乳,通过添加增强剂等助剂,研制出了新型淀粉胶黏剂,其具有固含量高、贮存期长、成本低、环境友好等优点。接着,用氧化剂和酶等对薯渣进行改性,用于部分替代淀粉制备瓦楞纸用胶黏剂;研制了增粘抗潮剂ZK3,在冷糊化条件下其添加量为0.5%时,即可使薯渣替代量50%的淀粉胶黏剂达到商品胶黏剂的粘结强度,且抗潮性提高15%,原料成本明显降低。开辟了薯渣高值化利用的新途径。最后,以改性薯渣替代淀粉及天然粘木粉制备了篾香用胶黏剂,考察了天然胶粉的增稠增粘作用。通过比较,发现所研制的篾香用胶粉的性能优于商品胶粉,为解决商品胶粉中榆树皮或楠树皮资源日益减少的难题提供了新思路。
林胜任[6](2010)在《基于植物胶粉的反相乳液接枝共聚的研究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本实验通过微波辐射对天然植物胶粉F691进行羧甲基化改性为CC-Na,以提高其水溶性,然后再反相乳液体系中与丙烯酰胺进行乳液聚合成CC-Na-g-PAM,最后将产品应用于废报纸脱墨浆中作增强剂。结果表明改性产品对ONP脱墨浆有较好的增强作用。通过微波辐射研究天然植物胶粉F691的羧甲基化改性,以提高其水溶性。考察了影响羧甲基化取代度(DS)的主要因素,如氯乙酸和氢氧化钠的用量、微波功率、反应时间等。红外光谱表明产物中接枝了羧甲基基团。在原料3g的条件下,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氯乙酸用量1.0g,氢氧化钠1.4 g,辐射功率500 W,微波辐射时间50 min,此时产物的阴离子浓度可以达到3.523 mmol/g。还发现碱化和醚化阶段均采用微波辐射技术有利于提高产物取代度,此时阴离子浓度可以达到3.817 mmol/g。在研究含有固相羧甲基化植物胶粉的反相乳液的稳定性中,乳液制备以span-80和op-10为复合乳化剂,液体石蜡为连续相,水溶性单体丙烯酰胺和羧甲基化植物胶粉为水相,考察乳化剂HLB值、乳化剂浓度、水相比、植物胶粉含量、pH值、温度等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固相羧甲基化植物胶粉CC-Na的存在对反相乳液稳定性的不利影响很大,在胶粉用量不大的情况下,乳液体系温度和pH值影响较小,而最佳的稳定条件为:HLB为7.36,乳化剂浓度为0.045g/mL油相,水相比小于60%,温度低于60℃。聚合反应是以Ce4+-K2S2O8催化体系来引发CC-Na植物胶粉和AM的接枝共聚反应,制备高分子共聚物。考察了反应时间、单体与胶粉质量比、单体用量、反应温度和引发剂用量等条件对接枝共聚的影响。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反应的转化率、接枝率和接枝效率能分别达到97.7%、576.2%和98.2%。FTIR表征单体已经成功接枝到胶粉骨架,且对接枝共聚物的分子量和热稳定性进行了探讨,接枝率为452.0时,数均分子量达到最大值5.802×105;热重分析表明,接枝后的产物热稳定性下降。对植物胶粉接枝共聚物(CC-Na-g-PAM)在纸浆中的增强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了聚合物的接枝率、聚合物用量等对废报纸脱墨浆所抄造纸张的抗张指数、撕裂指数和耐破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CC-Na-g-PAM对纸浆具有较好的增强效果,优于生产所用阳离子淀粉和阳离子瓜尔胶。对于废报脱墨纸浆的最佳增强条件为:聚合物接枝率为452.0%,聚合物用量1.0%,抗张指数、撕裂指数和耐破指数可以分别提高30.30%、16.69%和28.12%。
张海萍[7](2008)在《海绵状家蚕丝胶凝胶的研制与结构性能表征》文中提出丝胶在自然状态下能够形成凝胶,但机械性能较差,不能满足生物材料的要求。通过与其它生物高分子(如聚乙烯醇等)复合或用交联剂进行化学修饰,可以明显地提高丝胶凝胶的机械性能。由于生物相容性是生物材料的一个重要性质,而化学试剂的添加容易降低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因此,尽可能使用低毒性的、少用或不用化学试剂来研制凝胶材料是一大难点课题。本研究通过对不同热水降解方法(热水提取和水浴处理相结合)制备丝胶的结构性能研究,选择出合适的丝胶、采用不添加化学试剂的冷冻解冻方法进行海绵状凝胶的制备,然后对不同条件下制备的凝胶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为研制生物相容性较好的凝胶材料提供了新的思路。第二章对不同分子量丝胶结构与性能的比较研究,可为丝胶的有效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采用沸水法和高温高压法提取丝胶,并进行各种水浴处理(不同温度和不同水浴时间),获得各种不同分子量的热水降解丝胶溶液和粉末。SDS-PAGE蛋白质凝胶电泳检测发现两种提取丝胶的分子量分布差异较大,沸水提取丝胶的分子量高且分布集中,而高温高压提取丝胶的分子量小且分布散。热水降解丝胶的分子量随水浴处理温度升高和水浴处理时间延长而降低。通过对各种热水降解丝胶在三种温度(4℃、15℃和25℃)条件下的胶凝性研究,发现两种提取丝胶在三种温度条件下的胶凝速度不同,尤其是沸水提取丝胶。不管是否经过水浴处理,高温高压提取丝胶的胶凝速度始终比沸水提取丝胶的快。各种热水降解丝胶的热水溶解性(80℃溶解2h)研究发现不管是否经过水浴处理,两种提取丝胶的溶解率差异不大,且都随水浴处理温度升高和水浴处理时间延长而增大。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红外分析(FTIR)结果表明不管是否经过水浴处理,两种提取丝胶中都含有无规卷曲结构和结晶结构。第三章对丝胶在不同冷冻条件(如丝胶浓度、冷冻温度、冷冻时间和冷冻解冻次数)下的胶凝率进行了研究,以期获得高效的冷冻条件。结果发现除冷冻温度对胶凝率影响稍大外,其它制备条件影响都较小,说明丝胶的胶凝率不易受制备条件的影响。通过对不同方法制备的丝胶的胶凝率比较,发现高温高压提取丝胶的胶凝率比沸水提取丝胶稍高,且两种提取丝胶胶凝率随水浴处理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第四章采用沸水提取丝胶,通过冷冻解冻和浸洗处理,制备了海绵状丝胶凝胶,然后对不同冷冻条件下制备凝胶的结构进行了研究。扫描电镜(SEM)观察发现丝胶浓度和冷冻温度对凝胶孔的形状影响较大,而且同一凝胶不同部位的孔形状差异也较明显。采用液体吸渗法对凝胶的密度、孔隙度和最大吸水倍数进行了研究,发现凝胶密度受丝胶浓度、冷冻温度和冷冻时间的影响较大,最大吸水倍数受丝胶浓度的影响较大,而孔隙度受制备条件影响较小。DSC、FTIR和X射线衍射分析发现丝胶凝胶中存在大量的无规卷曲结构和少量的结晶结构。第五章对不同条件下制备丝胶凝胶的吸水性、持水性、溶解性、生物降解性、力学性和细胞毒性等进行了比较研究,为进一步研制性能优良的丝胶凝胶生物材料提供了依据。研究发现丝胶凝胶吸水性主要受丝胶浓度和冷冻温度的影响较大,而持水性则主要受丝胶浓度的影响。溶解性试验表明丝胶凝胶具有热水溶性,溶解率随溶解温度提高和溶解时间延长而增大。丝胶凝胶的酶解率随酶解时间和酶浓度增大而增大。力学性研究表明进入凝胶中的水分子能够有效地增强凝胶的柔韧性,完全溶胀丝胶凝胶具有较好地柔韧性和回复性。L-929细胞毒性研究发现浸洗处理,能够降低凝胶浸提液毒性,达到医用标准。
王小艳[8](2006)在《干混砂浆的研制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干混砂浆是一种由胶凝材料、细集料、矿物掺合料、化学添加剂等均匀混合而成的新型建筑砂浆,具有质量稳定、便于施工、利用废料、利于环保等方面的优越性。目前我国干混砂浆只在少数大城市应用,而且限于少量的特种砂浆,普通干粉砂浆和保温砂浆更少。本文以普通干粉砂浆和外保温砂浆(EPS保温砂浆)作为研究对象,主要进行最佳配合比的设计及性能研究。 普通干粉砂浆的研制:首先通过对比试验研究了HPMC和FA掺量对砂浆和易性与抗压强度的影响,确定了HPMC和FA的适宜掺量;进而通过在灰砂比分别为1∶2,1∶3,1∶4,1∶5,1∶7的普通水泥砂浆中双掺HPMC和FA的方法,确定了强度等级M5.0~M30的砂浆配合比,可以指导不同强度等级普通干粉砂浆的生产。性能测试表明,本文配制的干粉砂浆和易性好,既有足够的抗压强度又有较高的粘结强度。 EPS保温砂浆的研制:首先选取EPS/(C+FA)、FA/(C+FA)和EVA/C为影响因子,以抗压强度和干表观密度为考核指标进行正交试验研究,运用极差分析及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正交试验结果,分析得出EPS/(C+FA)是影响抗压强度与干表观密度的主要因素;进而固定其他两个因素,根据技术指标中抗压强度与干表观密度取值,运用回归方程分析EPS/(C+FA)的取值范围,从而确定EPS保温砂浆初始配合比,通过测定初始配合比中EPS保温砂浆的导热系数和胶粉料粘结强度确定了最终配合比。最后全面研究了所配制EPS保温砂浆的综合性能,其中包括抗压强度、压剪粘结强度、干表观密度、线性收缩率、导热系数、软化系数等以及胶粉料的基本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所配制的EPS保温砂浆具有重量轻、导热系数小,粉煤灰掺量大,使用方便等优点。 本文借助扫描电镜(SEM)及汞压力测孔法(MIP)等现代测试分析手段,从细观的角度分析纤维素、乳胶粉、粉煤灰和纤维对砂浆性能的影响机理,从而从结构与性能相结合的角度加深理解其对砂浆性能影响的宏观规律。
林劲冬[9](2006)在《硅氧烷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乳胶粉的制备与分散成膜机理研究》文中提出以分子链一端为巯基的聚乙烯醇(PVA-SH)为保护胶体,合成了空间稳定的硅氧烷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研究了乳液聚合过程中保护胶体与丙烯酸单体的接枝反应。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谱(NMR)测定证明,在种子乳液聚合阶段,PVA-SH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单体进行了接枝反应,形成具有PVA-S-PMMA结构的线形两亲接枝聚合物。研究了小分子表面活性剂对空间稳定乳液聚合体系的影响。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显示,在乳胶粒生成阶段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得到的乳胶粒较大并且PVA-SH对其包覆不完全;而在单体滴加阶段加入SDS或者不添加SDS,所得到的乳胶粒都明显较小并且PVA-SH对其包覆均匀完整。研究了聚合过程动力学,凝胶渗透色谱(GPC)的测试结果表明,PVA-SH和(或PVA-S-PMMA)稳定的典型硅氧烷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的数均分子量((?)n)和多分散指数(PDI)分别在50000-70000和1.5-1.7。 研究了多种硅氧烷单体参与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的性能。在微碱性乳液聚合条件下,成功制备出异丙氧基硅烷含量高达11.2wt%的硅丙聚合物。而在相同的条件下,最多只能在聚合物中引入4.8wt%甲氧基硅烷。在水解性能十分稳定的异丙氧基硅烷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的成膜过程中,通过调节pH值至微酸性,可以催化硅氧烷基团的水解或缩聚反应,从而提高聚合物膜的交联速率和密度。 PVA-SH稳定的异丙氧基硅烷改性P(MMA-BA)共聚物乳液具有高度机械稳定性。这种类型的乳液能够经受24000rpm(约62m/s)的高速剪切作用而保持粒径的稳定。这种性能对于通过喷雾干燥过程制备聚合物乳胶粉的工艺而言至关重要。 在一台自行设计的并流操作的离心喷雾干燥装置中,对制备上述硅丙乳液的聚合物乳胶粉的工艺进行了研究。以硅丙乳液、聚乙烯醇(Celvol(?)205)或羟乙基纤维素(Natrosol(?)250-LR)和硅溶胶、NaHCO3与水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得到的进料液为研究对象,通过进行一系列的干燥试验和表征,关联了干燥装置出口温度、雾化盘转速/进料速率、进出口温差与产品粒径分布、含水率、堆积密度的关系。 对喷雾干燥工艺的研究发现,产品的含水率主要受出口温度、进出口温度差的影响,而产品的堆积密度与粒径分布主要与进料液中的干燥助剂的种类与含量有关。采用高玻璃化温度水溶性聚合物(如聚乙烯醇或羟乙基纤维素)作为隔离剂并以超细亲水无机粉体(如硅溶胶)作为悬浮分散剂,可制备出流动性良好,粒度均匀,分散性能优良的聚合物乳胶粉。研究表明,选用高玻璃化温度的有机隔离剂羟乙基纤维素(Tg=135℃)做隔离材料比用聚乙烯醇(Tg=73-80℃)更利于提高乳胶粉的性能。前者包覆的产品具有更细的平均粒度和更好的高温储存稳定性。另一种干燥助剂——硅溶胶的加入大大改善了乳液的喷雾加工性能。添加了硅溶胶的配方的收率比没有加硅溶胶的同等配方有显着提高。在相近的PVA含
潘传章[10](2004)在《高分子水溶性胶粉的研制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概述了由龙胶、无机凝胶及改性植物纤维粉、PVA—9粉等材料复合而成的一种天然环保高分子水溶性胶粉的生产工艺、性能,并着重介绍其在建材领域中的应用,提示了该技术项目正成为当今人们投资的热点。
二、高分子水溶性胶粉的研制及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分子水溶性胶粉的研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适用于机械喷涂铁尾矿砂干混砂浆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干混砂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机械喷涂施工的发展现状 |
1.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试验原料及方法 |
2.1 试验原料 |
2.1.1 水泥 |
2.1.2 砂 |
2.1.3 铁尾矿砂 |
2.1.4 粉煤灰 |
2.1.5 纤维素醚 |
2.1.6 胶粉 |
2.1.7 膨胀剂 |
2.1.8 减水剂 |
2.1.9 水 |
2.2 实验方法 |
2.2.1 砂浆稠度测定 |
2.2.2 砂浆保水率测定 |
2.2.3 砂浆流动度测定 |
2.2.4 砂浆力学性能测定 |
2.2.5 砂浆干缩测定 |
2.2.6 砂浆拉伸粘结强度测定 |
第3章 组成材料对砂浆性能的影响 |
3.1 铁尾矿砂对砂浆力学性能的影响 |
3.2 纤维素醚对砂浆保水率的影响 |
3.3 胶粉对砂浆折压比、拉伸粘结强度的影响 |
3.4 膨胀剂对砂浆干缩性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正交试验配合比优化 |
4.1 正交试验设计表 |
4.2 砂浆物理性能试验结果及其分析 |
4.2.1 对砂浆流动度的极差和方差分析 |
4.2.2 对砂浆保水率的极差和方差分析 |
4.3 砂浆力学性能试验结果及其分析 |
4.3.1 对砂浆抗压强度的极差和方差分析 |
4.3.2 对砂浆抗折强度的极差和方差分析 |
4.3.3 对砂浆折压比的极差和方差分析 |
4.4 砂浆拉伸粘结强度试验结果及其分析 |
4.5 砂浆干缩性试验结果及其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机械喷涂和人工抹灰的对比分析 |
5.1 病害的理论分析 |
5.2 砂浆机械喷涂施工现场模拟 |
5.2.1 机械喷涂施工原理 |
5.2.2 砂浆喷涂抹灰及现场拉伸粘结强度检测 |
5.3 两种方式经济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2)汽窜通道耐温封堵体系研制及性能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及目的 |
1.2 研究现状 |
1.2.1 稠油注蒸汽开采 |
1.2.2 耐温封堵体系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蒸汽驱油藏汽窜通道特征 |
2.1 地层孔隙结构 |
2.2 汽窜通道特征分析 |
2.2.1 蒸汽驱区块概况 |
2.2.2 汽窜大孔道成因分析 |
2.2.3 汽窜通道孔喉变化分析 |
2.3 小结 |
第三章 固相颗粒封堵体系研制 |
3.1 固相颗粒封堵体系封堵机理 |
3.1.1 固相颗粒的封堵作用 |
3.1.2 固相颗粒与凝胶体系的协同作用 |
3.2 固相颗粒筛选 |
3.3 颗粒携带凝胶体系研制 |
3.3.1 凝胶体系配方筛选与优化 |
3.3.2 凝胶体系的性能评价 |
3.4 固相颗粒与凝胶体系配伍性 |
3.4.1 颗粒悬浮机理 |
3.4.2 有机粉颗粒在携带液中的沉降稳定性 |
3.4.3 无机颗粒在携带液中的沉降稳定性 |
3.5 小结 |
第四章 固相颗粒封堵体系性能评价 |
4.1 颗粒可注入性评价 |
4.1.1 颗粒传输性能评价 |
4.1.2 注入速度对注入能力的影响 |
4.2 固相颗粒选择性封堵性能评价 |
4.2.1 固相颗粒与凝胶体系选择性封堵效果 |
4.2.2 温度对复合体系封堵效果的影响 |
4.3 固相颗粒堵剂防汽窜注蒸汽驱油效果评价 |
4.3.1 固相颗粒与凝胶体系单管驱油封堵效果实验 |
4.3.2 固相颗粒与凝胶体系双管驱油封堵效果实验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3)水下跨接管用瓜胶基MEG凝胶的制备及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稠化剂 |
1.2.1 纤维素类 |
1.2.2 合成聚合物类 |
1.2.3 植物胶及其衍生物 |
1.3 交联 |
1.3.1 硼类交联剂 |
1.3.2 过渡金属交联剂 |
1.3.3 复合交联剂 |
1.3.4 纳米交联剂 |
1.4 破胶剂 |
1.4.1 酸性破胶剂 |
1.4.2 氧化类破胶剂 |
1.4.3 酶类破胶剂 |
1.5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
第二章 MEG对瓜胶及其衍生物溶液粘度的影响 |
2.1 前言 |
2.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2.3 实验方法 |
2.3.1 瓜胶及其衍生物特性粘度的测定 |
2.3.1.1 测定原理 |
2.3.1.2 测定方法 |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4.1 瓜胶及其衍生物特性粘度的测定及相对分子量计算 |
2.4.2 MEG水溶液对瓜胶及其衍生物特性粘度的影响 |
2.4.3 MEG水溶液对瓜胶及其衍生物溶胀粘度的影响 |
2.4.4 HPG和 CMHPG在40% MEG溶液中的流变特性 |
2.4.5 pH值对40%MEG瓜胶及其衍生物溶液溶胀性能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瓜胶基水下跨接管MEG凝胶的制备及性能 |
3.1 前言 |
3.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3.3 实验方法 |
3.3.1 MEG凝胶体系的配方设计原则 |
3.3.2 MEG加入量对凝胶性能的影响 |
3.3.3 有机硼交联剂的制备方法 |
3.3.4 有机硼交联剂对MEG凝胶性能的影响 |
3.3.5 交联凝胶微观结构测试 |
3.3.6 触变性能测试 |
3.3.7 MEG凝胶耐温性能测试 |
3.3.8 MEG凝胶耐海水性能测试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1 各成分对凝胶强度的影响 |
3.4.2 凝胶基础配方的确定 |
3.4.3 MEG加入量对凝胶性能的影响 |
3.4.4 有机硼交联剂的制备 |
3.4.5 有机硼加入量对MEG凝胶挑挂时间的影响 |
3.4.6 微观结构分析 |
3.4.7 触变性能分析 |
3.4.8 温度对MEG凝胶性能影响 |
3.4.9 海水对MEG凝胶性能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水下跨接管MEG凝胶破胶技术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4.3 实验方法 |
4.3.1 软化率的测定 |
4.3.2 软化时间的测定 |
4.3.3 降粘时间的测定 |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4.1 破胶剂对MEG凝胶的破胶性能研究 |
4.4.2 破胶剂的破胶性能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合成工艺的中试实验研究 |
5.1 中试目的 |
5.2 中试工艺基础及流程 |
5.3 设备选型 |
5.4 中试装置 |
5.5 中试设备安装与调试 |
5.5.1 设备的安装 |
5.5.2 设备的调试 |
5.6 中试实验 |
5.7 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
5.8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未来工作的建议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4)内衬纸采用生物胶的复合工艺参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复合包装的生产工艺现状 |
1.3 常用烟用包装胶及研究现状 |
1.4 生物质胶粘剂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
1.5 粘结剂的作用原理 |
1.6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生物胶在内衬纸复合中的技术可行性分析 |
2.1 技术可行性模型 |
2.2 胶粉储藏可行性 |
2.3 胶水制备可行性 |
2.4 现有设备和工艺参数可行性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生物胶在内衬纸复合中的环境友好性分析 |
3.1 环境友好性模型 |
3.2 成分环保性 |
3.3 重金属及微生物减排特性 |
3.4 VOCs减排特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生物胶在内衬纸复合中的工艺参数正交试验 |
4.1 试验设备的改进 |
4.2 正交试验简介 |
4.3 单因素试验 |
4.3.1 印刷速度对含水量的影响 |
4.3.2 上胶压轮压力对含水量的影响 |
4.3.3 烤箱温度对含水量的影响 |
4.4 正交试验设计 |
4.5 正交试验数据处理 |
4.5.1 含水量试验结果处理 |
4.5.2 厚度试验结果处理 |
4.5.3 厚度变异系数试验结果处理 |
4.5.4 动摩擦系数试验结果处理 |
4.5.5 抗张能量吸收指数试验结果处理 |
4.5.6 白度试验结果处理 |
4.6 正交试验结论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正交试验结果验证 |
5.1 验证试验设计 |
5.2 验证试验样品各质量参数的测量 |
5.2.1 试验样品含水量的测量 |
5.2.2 试验样品厚度及其变异系数的测量 |
5.2.3 试验样品动摩擦系数的测量 |
5.2.4 试验样品抗张能量吸收指数的测量 |
5.2.5 试验样品白度的测量 |
5.3 试验样品重金属及微生物的测量 |
5.4 试验样品VOCs溶剂残留的测量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 |
(5)淀粉基水性胶黏剂的研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0.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0.2 水性胶黏剂 |
0.2.1 淀粉胶黏剂 |
0.2.2 聚乙烯醇胶黏剂 |
0.2.3 脲醛树脂胶黏剂 |
0.2.4 水性聚氨酯胶黏剂 |
0.2.5 聚丙烯酸酯胶黏剂 |
0.3 淀粉的结构与性质 |
0.3.1 淀粉的结构 |
0.3.2 淀粉的基本性质 |
0.4 淀粉的改性研究 |
0.4.1 氧化淀粉胶黏剂 |
0.4.2 酯化淀粉胶黏剂 |
0.4.3 醚化淀粉胶黏剂 |
0.4.4 交联淀粉胶黏剂 |
0.4.5 接枝淀粉胶黏剂 |
0.5 农林剩余物的开发利用 |
0.5.1 油茶果壳 |
0.5.2 木薯渣 |
0.5.3 马铃薯渣 |
0.6 固体胶黏剂 |
0.6.1 天然胶黏剂 |
0.6.2 合成胶黏剂 |
0.7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0.7.1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0.7.2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
第一章 淀粉接枝共聚物的结构与粘结性能 |
1.1 实验部分 |
1.1.1 试剂与仪器 |
1.1.2 淀粉接枝苯丙乳液的制备 |
1.2 性能测试与表征 |
1.2.1 黏度的测定 |
1.2.2 剥离强度的测定 |
1.2.3 固含量的测定 |
1.2.4 接触角的测定 |
1.2.5 粒径的测定 |
1.2.6 贮存稳定性的测定 |
1.3 结果与讨论 |
1.3.1 氧化剂用量与胶黏剂性能 |
1.3.2 淀粉/单体质量比与胶黏剂性能 |
1.3.3 单体质量比与胶黏剂性能 |
1.3.4 助剂与胶黏剂性能 |
1.3.5 功能单体的增强作用 |
1.3.6 基材与胶黏剂种类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淀粉胶乳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
2.1 实验部分 |
2.1.1 试剂与仪器 |
2.1.2 淀粉胶乳的制备 |
2.2 性能测试与表征 |
2.2.1 黏度的测定 |
2.2.2 固含量的测定 |
2.2.3 粒径的测定 |
2.2.4 剥离强度的测定 |
2.2.5 贮存稳定性的测定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脲醛树脂预聚体改性淀粉胶黏剂 |
2.3.2 改性脲醛树脂酯化淀粉胶黏剂 |
2.3.3 助剂对脲醛酯化淀粉胶黏剂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农林剩余物淀粉胶黏剂的合成与性能 |
3.1 实验部分 |
3.1.1 试剂与仪器 |
3.1.2 淀粉胶黏剂的制备 |
3.2 性能测试与表征 |
3.2.1 黏度的测定 |
3.2.2 剥离强度的测定 |
3.2.3 贮存稳定性的测定 |
3.2.4 溶解度的测定 |
3.2.5 Cobb值的测定 |
3.2.6 红外光谱的测定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氧化淀粉胶黏剂的研制 |
3.3.2 薯渣部分替代淀粉制备胶黏剂 |
3.3.3 冷糊化条件下胶黏剂合成条件的探究 |
3.3.4 不同改性工艺条件下胶黏剂性能的比较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生物质固体胶黏剂的研制与性能测定 |
4.1 实验部分 |
4.1.1 试剂与仪器 |
4.1.2 固体胶黏剂及卫生香的制作 |
4.2 性能测试与表征 |
4.2.1 黏度的测定 |
4.2.2 流动度的测定 |
4.2.3 抗折强度的测定 |
4.2.4 收缩率的测定 |
4.2.5 燃烧时间的测定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薯渣预处理方法及替代量对胶黏剂性能的影响 |
4.3.2 PAM加入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
4.3.3 PAM分子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
4.3.4 卫生香的制备 |
4.3.5 绿色天然胶粉的作用 |
4.3.6 不同胶粉卫生香性能比较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基于植物胶粉的反相乳液接枝共聚的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造纸湿部化学 |
1.2.1 造纸湿部化学概述 |
1.2.2 胶体化学与表面化学 |
1.2.3 影响纸页成形的重要因素 |
1.2.3.1 凝聚 |
1.2.3.2 絮凝 |
1.2.3.3 附聚 |
1.2.4 造纸湿部化学的发展趋势 |
1.2.5 造纸增强剂的种类 |
1.2.6 造纸增干强剂的增强机理 |
1.3 刨花楠F691粉及其接枝共聚物 |
1.3.1 刨花楠F691粉的概括 |
1.3.2 刨花楠F691粉的接枝共聚物 |
1.3.3 羧甲基纤维素接枝丙烯酰胺聚合物的应用 |
1.4 接枝共聚物的制备方法 |
1.4.1 水溶性聚合法 |
1.4.2 反相乳液聚合法 |
1.4.3 反相微乳液聚合法 |
1.4.4 悬浮聚合法 |
1.4.5 其他聚合方法 |
1.5 反相乳液聚合 |
1.5.1 反相乳液聚合的概述 |
1.5.2 反相乳液聚合机理 |
1.5.3 合成目标及面临挑战 |
1.5.4 展望 |
1.6 本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微波辐射天然胶粉F691的羧甲基化 |
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微波辐射概况 |
2.3.1.1 微波辐射加热的原理 |
2.3.1.2 微波辐射加热的特点 |
2.3.2 天然胶粉的碱化 |
2.3.3 天然胶粉的醚化 |
2.3.4 产品的洗涤纯化 |
2.3.5 取代度的测定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氯乙酸用量对刨花楠粉羧甲基化取代度(DS)的影响 |
2.4.2 碱用量对刨花楠粉羧甲基化取代度(DS)的影响 |
2.4.3 微波持续辐射时间对刨花楠粉羧甲基化取代度(DS)的影响 |
2.4.4 微波功率对刨花楠粉羧甲基化取代度(DS)的影响 |
2.4.5 不同阶段的微波辐射对合成的影响 |
2.5 刨花楠羧甲基化产物的结构表征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羧甲基化植物胶粉反相乳液的稳定性 |
3.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3.2 实验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乳液制备 |
3.3.2 电导率测定 |
3.3.3 稳定性测定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乳化剂HLB值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
3.4.2 乳化剂浓度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
3.4.3 水相比λ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
3.4.4 CC-Na用量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
3.4.5 pH值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
3.4.6 温度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
3.5 乳液显微结构表征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羧甲基植物胶粉与丙烯酰胺单体的反相乳液接枝共聚合反应 |
4.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4.2 实验设备 |
4.3 反应装置图 |
4.4 实验方法 |
4.4.1 反相乳液共聚反应 |
4.4.2 产物CC-Na-g-PAM的洗涤纯化和精制 |
4.4.3 转化率、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的测定 |
4.4.4 红外分析 |
4.4.5 热力学稳定性分析 |
4.4.6 接枝共聚物的分子量测定 |
4.5 正交实验对工艺优化 |
4.5.1 正交实验设计 |
4.5.2 正交实验结果与极差分析 |
4.6 验证实验结果与讨论 |
4.6.1 时间对接枝聚合反应的影响 |
4.6.2 单体与胶粉质量比R对接枝聚合反应的影响 |
4.6.3 单体质量对接枝聚合反应的影响 |
4.6.4 反应温度对接枝聚合反应的影响 |
4.6.5 引发剂浓度对接枝聚合反应的影响 |
4.6.6 红外光谱仪对接枝产物的表征 |
4.6.7 接枝共聚物的热力学特性 |
4.6.8 接枝聚合物的分子量表征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羧甲基植物胶粉接枝共聚物的造纸湿部增强性能 |
5.1 原料与助剂 |
5.2 浆料 |
5.3 实验仪器 |
5.4 实验方法 |
5.4.1 浆料的疏解 |
5.4.2 纸页抄造及强度性能测定 |
5.5 结果与讨论 |
5.5.1 不同接枝率的CC-Na-g-PAM对纸张强度性能的影响 |
5.5.2 CC-Na-g-PAM用量对纸张强度性能的影响 |
5.5.3 不同增强剂对ONP浆的增强效果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论文的主要结论 |
二、论文创新点 |
三、展望与设想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研究论文 |
致谢 |
评定意见 |
(7)海绵状家蚕丝胶凝胶的研制与结构性能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目录 |
缩写表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 选题背景与文献综述 |
1.1 丝胶功能研究 |
1.2 天然蛋白功能凝胶 |
1.3 多孔水凝胶制备方法 |
2 研究方案 |
2.1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3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不同热水降解法制备丝胶的结构与性能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与试剂 |
1.2 仪器设备与其它 |
1.3 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各种热水降解丝胶的分子量分布 |
2.2 丝胶溶液的胶凝性 |
2.3 热水降解丝胶粉的溶解性 |
2.4 丝胶粉FTIR分析 |
2.5 丝胶粉DSC分析 |
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冷冻条件及丝胶类型对丝胶胶凝率的影响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与试剂 |
1.2 仪器设备与其它 |
1.3 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丝胶在不同冷冻条件下的胶凝率 |
2.2 制备方法对丝胶胶凝率的影响 |
2.3 分子量检测 |
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海绵状丝胶凝胶的制备和结构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试剂 |
1.2 仪器设备与其它 |
1.3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丝胶溶液分子量 |
2.2 丝胶凝胶外观形态 |
2.3 丝胶凝胶微观多孔结构 |
2.4 丝胶凝胶孔隙特征 |
2.5 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 |
2.6 红外(FTIR)分析 |
2.7 X-射线衍射分析 |
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海绵状丝胶凝胶性质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试剂 |
1.2 仪器设备与其它 |
1.3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吸水性 |
2.2 持水性 |
2.3 水溶性 |
2.4 生物降解性 |
2.5 力学性能 |
2.6 细胞毒性 |
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1 主要结论 |
2 创新成果与意义 |
3 后续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8)干混砂浆的研制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墙体材料与建筑砂浆 |
1.1.2 干混砂浆的优势 |
1.1.3 干混砂浆生产的技术可行性 |
1.1.4 干混砂浆关键技术 |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
1.2.1 干混砂浆外加剂 |
1.2.2 干混砂浆矿物外加剂 |
1.2.3 系列标准 |
1.2.4 系列产品 |
1.2.5 我国干混砂浆产业化亟待解决的问题 |
1.3 国内需求及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1 国内建筑对商品砂浆的需求 |
1.3.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试验研究概况 |
2.1 原材料情况及分析 |
2.1.1 胶凝材料-水泥 |
2.1.2 细集料-砂 |
2.1.3 矿物掺合料-粉煤灰 |
2.1.4 化学外加剂-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 |
2.1.5 绝热材料-聚苯乙烯(EPS)泡沫颗粒 |
2.1.6 高分子粘结剂-可再分散性乳胶粉 |
2.1.7 增韧抗裂材料-聚丙稀纤维 |
2.2 干混砂浆技术要求的确定 |
2.2.1 干混砂浆有关的标准规范 |
2.2.2 试验方法对强度的影响 |
2.2.3 技术指标的确定 |
2.3 试验方案及试验方法 |
2.3.1 试验方案 |
2.3.2 试验方法 |
第三章 普通干粉砂浆的组成与性能研究 |
3.1 概述 |
3.2 初始配合比设计试验 |
3.2.1 纤维素掺量确定 |
3.2.2 粉煤灰的掺入方法及掺量的确定 |
3.2.3 初始配合比确定试验结果与分析 |
3.3 配合比的确定及有关性能测定 |
3.3.1 试验内容及方法 |
3.3.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外保温砂浆的组成与性能研究 |
4.1 概述 |
4.1.1 胶粉聚苯颗粒外墙外保温系统(ETIRS) |
4.1.2 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 |
4.2 EPS保温砂浆配合比 |
4.2.1 试验内容及方法 |
4.2.2 初始配合比确定 |
4.2.3 最终配合比确定 |
4.3 EPS保温砂浆综合性能试验 |
4.3.1 试验内容及方法 |
4.3.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细观结构及有关机理分析 |
5.1 扫描电镜试验及分析 |
5.1.1 试验样品的准备 |
5.1.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2 汞压力法测孔试验及分析 |
5.2.1 汞压力法原理 |
5.2.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6.1 总结 |
6.2 存在问题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硅氧烷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乳胶粉的制备与分散成膜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目录 |
LIST OF TABLES & FIGURES |
第一章 绪论 |
1.1引言 |
1.2 乳液聚合技术与乳胶稳定机理 |
1.2.1 乳液聚合技术概论 |
1.2.2 聚合物乳液的稳定机制 |
1.2.3 可常温交联的硅氧烷改性聚合物乳液 |
1.2.4 聚乙烯醇稳定的乳液聚合工艺 |
1.3 聚合物的物理化学成膜原理 |
1.3.1 聚合物溶液的物理成膜机理 |
1.3.2 聚合物乳液的物理成膜机理 |
1.3.3 空气氧化交联成膜机理 |
1.3.4 化学交联成膜机理 |
1.4 可再分散聚合物乳胶粉概述 |
1.4.1 聚合物乳胶粉的概念 |
1.4.2 聚合物乳胶粉的发展历史 |
1.4.3 聚合物乳胶粉的制备工艺 |
1.4.4 喷雾干燥工艺与设备 |
1.5 交联型聚合物乳胶粉的研究进展 |
1.6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6.1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1.6.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
1.6.3 本课题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空间稳定的硅氧烷改性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原料 |
2.2.2 原料的预处理 |
2.2.3 仪器与设备 |
2.2.4 端巯基聚乙烯醇(PVA-SH)的合成与表征 |
2.2.5 PVA-SH稳定的有机硅氧烷改性聚丙烯酸酯乳液聚合 |
2.3 PVA-SH稳定的乳液聚合过程研究 |
2.3.1 接枝聚合物的形成与影响因素研究 |
2.3.2 PVA-SH稳定的乳液聚合过程中的分子量研究 |
2.3.3 PVA-SH稳定的乳液聚合过程中的聚合物粒径研究 |
2.4 PVA-SH与乳化剂的相互作用及对乳胶粒子形态的影响 |
2.4.1 PVA-SH对乳胶粒子形态的影响 |
2.4.2 PVA-SH与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及对乳胶粒形态的影响 |
2.4.3 小分子乳化剂对聚合物乳液的剪切稳定性的影响 |
2.5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的动力学研究 |
2.5.1 乳液聚合过程的动力学行为测试与表征 |
2.5.2 反应温度的影响 |
2.5.3 有机硅氧烷用量的影响 |
2.5.4 三乙醇胺对乳液聚合动力学的影响 |
2.6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物的化学结构验证 |
2.7 有机硅氧烷单体对聚合物乳液性能的影响 |
2.7.1 硅烷单体对乳液贮存稳定性的影响 |
2.7.2 硅氧烷对乳胶膜性能的影响 |
2.7.3 酸催化常温成膜性能研究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聚合物乳液的喷雾干燥粉化工艺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原料 |
3.2.2 装置与设备 |
3.2.3 喷雾干燥法制备聚合物乳胶粉的实验研究 |
3.3 工艺参数对乳胶粉产品性质的影响 |
3.3.1 出口温度对产品性质的影响 |
3.3.2 雾化盘转速/进料速率对产品性质的影响 |
3.3.3 进出口温差对产品性质的影响 |
3.3.4 配方因素对产品性质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聚合物乳胶粉的分散成膜性能与机理研究 |
4.1 前言 |
4.2 原料与设备 |
4.2.1 原料 |
4.2.2 设备 |
4.3 干燥助剂对乳胶粉分散性能的影响 |
4.3.1 纳米SiO2对乳胶粉分散性能的影响 |
4.3.2 水溶性聚合物添加剂对产品分散性能的影响 |
4.4 酸崩解型硅丙乳胶粉的分散机理 |
4.4.1 聚合物乳胶粉的释气崩解分散原理 |
4.4.2 酸性物质的选择与缓释干粉的制备 |
4.4.3 崩解作用对乳胶粉分散性能的影响 |
4.5 乳胶粉二次分散体的微观形貌研究 |
4.6 硅氧烷改性聚合物乳胶粉水分散体的成膜机理研究 |
4.6.1 乳胶粉二次分散体的涂膜制备 |
4.6.2 乳胶粉二次分散体的耐水性研究 |
4.6.3 乳胶粉二次分散体涂膜成膜过程的外观变化 |
4.6.4 乳胶粉二次分散体涂膜的微观形貌研究 |
4.6.5 水对亲水性聚合物的成膜性能的影响 |
4.6.6 乳胶粉聚合物二次分散体的交联成膜机理 |
4.7 聚合物乳胶粉的分散-成膜模型 |
4.7.1 聚合物乳胶粉与聚合物乳液作为成膜体系的差异 |
4.7.2 聚合物乳胶粉的“分散-成膜”过程 |
4.7.3 聚合物乳胶粉“分散-成膜”过程的推动力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高分子水溶性胶粉的研制及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适用于机械喷涂铁尾矿砂干混砂浆的试验研究[D]. 史彦鑫. 沈阳工业大学, 2020(01)
- [2]汽窜通道耐温封堵体系研制及性能评价[D]. 刘国宝.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3]水下跨接管用瓜胶基MEG凝胶的制备及性能[D]. 梁贤智. 天津理工大学, 2020(05)
- [4]内衬纸采用生物胶的复合工艺参数研究[D]. 王诗琪.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5]淀粉基水性胶黏剂的研制及应用[D]. 曹佳乐.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5)
- [6]基于植物胶粉的反相乳液接枝共聚的研究及应用[D]. 林胜任. 华南理工大学, 2010(04)
- [7]海绵状家蚕丝胶凝胶的研制与结构性能表征[D]. 张海萍. 浙江大学, 2008(04)
- [8]干混砂浆的研制及性能研究[D]. 王小艳. 河海大学, 2006(08)
- [9]硅氧烷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乳胶粉的制备与分散成膜机理研究[D]. 林劲冬. 华南理工大学, 2006(12)
- [10]高分子水溶性胶粉的研制及应用[A]. 潘传章. 2004北京国际粘接技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