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调节通路研究现状

疼痛调节通路研究现状

一、痛觉调制通路的研究现状(论文文献综述)

端木程琳[1](2021)在《激活穴区不同层次神经传入的镇痛机制》文中研究表明针刺镇痛是针灸疗法应用最广泛的领域。在国内针灸治疗的疾病谱中,与疼痛相关的病种占50%以上,在国外有60%以上的慢性痛患者寻求针灸治疗,可见针灸在临床上应用十分广泛。然而近年来的国际大样本临床研究表明:真针刺和假针刺镇痛均有效,尤其是以浅刺、小微针刺等作为安慰针刺对照,也取得了很好的镇痛效应,说明深浅针刺均有一定镇痛作用。此外,国外学者也观察到痛阈较高的患者采用真针刺效果较好,而痛阈较低的患者采用真针刺反而加重了疼痛,提示医生可根据患者痛阈的高低制定个性化的诊疗方案。这些研究说明针刺镇痛疗效确切,但镇痛规律不明。影响针刺镇痛的因素主要和针灸临床治疗的复杂性有关。穴位的选择,手法的强弱,刺入的深浅,患者的感受等,均影响到针刺镇痛的临床疗效。针刺取穴方法有“上病下取”“下病上取”“中病旁取”“以痛为输”等,此外临床医生也非常重视刺激强度、深度与临床疗效的关系。在《素问·刺要论》中就有“病有浮沉,刺有浅深”的记载,针刺身形皮、肉、筋、骨、脉等不同层次都和疗效相关。而且对于同一疾病不同时期,相同穴位予以不同深度、不同强度的针刺,疗效也不尽相同。这些古代临床记载和现代临床研究启发了我们深入思考针刺穴位、刺激深浅、刺激强度与针刺效应的关系。远端取穴与局部取穴疗效是否有差异?为什么深浅刺激都有治疗作用?不同针刺强度和深浅的镇痛机制是什么?回答这些问题是阐明针刺镇痛规律,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以往对针刺镇痛机制已经进行了深入研究,涉及针刺启动脊髓闸门产生节段性镇痛、促进内源性镇痛物质的释放、激活上位中枢产生下行抑制作用等等。但是对于激活穴位不同层次、不同种类神经纤维的镇痛作用,还缺乏深入研究。近年来的一些外周局部镇痛机制研究的新进展,为针刺激活不同层次、不同种类神经纤维的镇痛机制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在痛源局部激活皮肤C-纤维的传入,反射性减弱深部炎性肌肉的伤害性传入活动,产生局部镇痛作用;在坐骨神经注射蛇毒破坏A-纤维髓鞘导致C-类伤害性感觉传入增加,并引起局部的神经源性炎性反应,而补充A-纤维刺激则可抑制C-纤维的伤害性感觉传入,说明外周A-纤维的正常活动可对C-纤维传入产生抑制。这些研究表明,在痛源部位的不同层次,感觉神经纤维之间存在相互作用,这为本研究探索针刺深浅和刺激强度的镇痛机制提供了立论依据。综合目前对针刺镇痛的研究,穴位的选择、手法的强弱、刺入的深浅等都是影响针刺镇痛的重要因素。然而,如果逐个开展随机对照针灸临床试验,研究成本较高,周期长,这对多种因素的分析造成一定难度。所以,本研究聚焦针刺镇痛的参数和层次选择,采用动物实验,从影响针刺效应因素入手,选用不同强度电针(Electro-acupuncture,EA)和经皮穴位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Acupoint Stimulation,TEAS)作为刺激穴位不同强度和深浅层次的方法,以肌肉炎性痛大鼠作为模型,研究不同穴位(痛源局部取穴、对侧取穴,远端取穴)、不同层次(皮肤、肌肉)、不同强度(激活A-或C-纤维)的刺激对肌肉炎性痛的镇痛效应差异及脊髓机制,为揭示针刺镇痛效应及其机制提供科学基础,也为临床针刺参数的选择提供了技术支撑。1实验目的本研究从影响针刺效应因素如针刺穴位(局部取穴、对侧取穴、远端取穴)、刺激深浅(皮肤、肌肉)和刺激强度(激活A-或C-纤维)入手,系统探讨激活痛源部位穴区不同层次、不同种类神经纤维的镇痛作用,揭示其在次级传入脊髓背角广动力(wide-dynamic range,WDR)神经元的整合机制。通过两部分实验进行验证。首先比较了激活不同穴位(同侧、对侧及远端穴位)、不同层次(皮肤、肌肉)以及不同种类神经纤维(A-或C-纤维)对C-反射伤害性肌电的抑制作用,探讨不同传入镇痛的差异,筛选出有效的刺激参数。在此基础上,观察激活局部穴位不同层次、不同神经传入对痛行为和异常肌电的抑制作用,明确针刺镇痛效应。其次,观察了不同针刺参数对脊髓背角WDR和LTM神经元自发放电活动的影响,并和行为学进行对照。通过以上两方面的研究,阐明激活穴位不同层次、不同种类神经纤维的针刺镇痛机制。2实验方法2.1动物模型制备选用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体重范围200-220g之间。异氟烷吸入麻醉下,在大鼠右侧股二头肌注射完全弗氏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CFA)200μL/只,左侧股二头肌注射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建立肌肉炎性痛模型。2.2 C纤维反射采用C纤维反射实验确定激活Aδ纤维的阈值(thresholdofA fiber,Ta)和C纤维的阈值(thresholdofC fiber,Tc)。造模后第4天,在异氟烷吸入麻醉下,将记录电极插入股二头肌,刺激电极置于后肢4、5趾外侧,使用Labchart电生理信号处理分析系统记录C纤维反射的肌电图。在股二头肌记录到的肌电图主要由两个成分组成。第一个成分持续时间和潜伏期较短,从潜伏期来看该成分由Aδ纤维介导;第二个成分持续时间和潜伏期较长,从潜伏期来看应该是由C纤维介导。其中,诱发出第一个成分和第二个成分的最小刺激强度,分别定义为Ta和Tc。本研究以伤害性刺激诱发的C纤维反射肌电作为诱发痛的检测指标。采用2Tc强度的刺激诱发出C纤维反射肌电(C-反射伤害性肌电)作为基线。给予电针或TEAS,在干预后的0、1、2、3、4、5分钟使用刺激器分别给予1次2Tc强度的伤害性刺激,使用Labchart电生理信号处理分析系统进行记录,并将结果导入spike2,进行分析与统计,计算C-反射伤害性肌电的频率变化,并将干预前后的变化进行归一化处理。以干预前C-反射伤害性肌电的频率为100%,统计干预后0-5分钟内C-反射伤害性肌电的变化。2.3干预方法及穴位选择分别采用TEAS激活皮肤的A-纤维和C-纤维(TEAS-Ta,TEAS-Tc),电针激活肌肉A-纤维和C-纤维(EA-Ta,EA-Tc)进行干预。分别选择痛源局部梁丘穴(ipsilateral ST34,i-ST34)、对侧梁丘穴(contralateral ST34,c-ST34)及远端合谷穴(LI4)进行不同的电针和TEAS刺激,观察激活不同层次、不同神经传入的镇痛作用。2.4疼痛行为学测定本研究以大鼠双足承重差值作为自发痛的检测指标。采用小动物双足平衡仪检测大鼠双后肢站立时压力传感器的受力情况。双足承重差值=健侧后肢的受力值(左侧)-患侧后肢的受力值(右侧),作为痛行为指标。2.5股二头肌肌电记录在异氟烷吸入麻醉下,暴露右侧股二头肌,将记录电极插入股二头肌,地线插入大鼠尾部,通过常规电生理技术将电信号引入Labchart生物信号处理分析系统。这部分实验首先通过记录大鼠炎性痛肌肉异常肌电的发生率,来观察肌肉痛程度。记录到稳定的异常肌电活动后,给予电针或TEAS干预1min,记录干预前后1min股二头肌异常肌电的发放,记录完成后将结果导入spike2生理数据采集分析系统进行分析。通过比较大鼠异常肌电的曲线下面积、放电频率的差异评价电针或者TEAS的镇痛效应。2.6脊髓背角神经元电生理记录手术操作及记录方法:大鼠经乌拉坦麻醉后,于背部正中线切开胸腰段皮肤,暴露出L3-L4脊髓后,去除硬脊膜,将阵列电极固定于脑立体定位仪的微推进器上,于脊髓节段L3-4后正中沟旁开1mm上方,垂直缓慢进入脊髓背角。深度范围控制在脊髓表面下900-1000 μm,参考电极插入背部肌肉中。急性脊髓化实验部分:暴露出C8-T1节段脊髓,用生理盐水制成碎冰覆盖于脊髓表面,采用冷冻法阻断脊髓的传递通路。采用多通道电生理采集系统记录,将结果导入NeuroExplorer4进行数字化分析处理。脊髓背角不同种类神经元的鉴别:采用电子压力测痛仪给予肌肉感受野10s不同强度的压力刺激。本实验中将60mN和200mN分别定义为非伤害性刺激和伤害性刺激,只对60mN的压力刺激有反应的神经元为LTM神经元,只对200mN的压力刺激有反应的神经元为NS神经元,对60mN和200mN的压力刺激均有反应的神经元为WDR神经元。脊髓背角神经元自发放电的判断标准:在无任何外力因素的干扰下,神经元自发放电活动超过3min。记录到稳定的神经元自发放电活动后,给予电针或TEAS干预1min,记录干预前后1min神经元自发放电的频率变化。3结果3.1不同强度的TEAS和电针对肌肉炎性痛模型大鼠的镇痛效应3.1.1 TEAS-Ta和TEAS-Tc干预不同穴位对C-反射伤害性肌电的抑制作用首先,采用C纤维反射确定TEAS激活A-和C-纤维的阈值。其中A-纤维的阈值是1.23±0.31 mA,C-纤维的阈值是3.86±0.92mA,将这两个电流强度分别作为 Ta 强度的 TEAS(TEAS-Ta)和 Tc 强度的 TEAS(TEAS-Tc)。①采用TEAS-Tc干预i-ST34:在干预结束后0-1 min内可以显着抑制C-反射伤害性肌电的发放(**P<0.01,*P<0.05)。②采用TEAS-Tc干预c-ST34:在干预结束后0min(即刻)可以显着抑制C-反射伤害性肌电的发放(*P<0.05)。③采用TEAS-Tc干预LI4:未观察到TEAS-Tc对C-反射伤害性肌电的抑制作用(P>0.05)。采用TEAS-Ta干预i-ST34、c-ST34和LI4对C-反射伤害性肌电均无抑制作用(P>0.05)。以上结果表明,采用TEAS-Tc干预i-ST34对C-反射伤害性肌电有明显抑制作用,且抑制效应优于c-ST34和LI4。提示TEAS-Tc干预局部穴位i-ST34的镇痛作用最强。3.1.2 EA-Ta和EA-Tc干预不同穴位对C-反射伤害性肌电的抑制作用首先,采用C纤维反射确定电针激活A-和C-纤维的阈值。其中激活A-纤维的阈值是1.14±0.34 mA,激活C-纤维的阈值是3.63±0.89 mA,将这两个电流强度分别作为Ta强度的电针(EA-Ta)和Tc强度的电针(EA-Tc)。①采用EA-Ta干预i-ST34:在干预结束后0-1 min内可以显着抑制C-反射伤害性肌电的发放(**P<0.01,*P<0.05)。②采用EA-Ta干预c-ST34:未观察到对C-反射伤害性肌电的抑制作用(P>0.05)。③采用EA-Ta干预LI4:未观察到对C-反射伤害性肌电的抑制作用(P>0.05)。①采用EA-Tc干预i-ST34:在干预结束后0-2 min内可以显着抑制C-反射伤害性肌电的发放(**P<0.01,*P<0.05)。②采用EA-Tc干预c-ST34:在干预结束后0-1 min内可以显着抑制C-反射伤害性肌电的发放(**P<0.01,*P<0.05)。③采用EA-Tc干预LI4:在干预结束后0 min(即刻)可以显着抑制C-反射伤害性肌电的发放(*P<0.05)。以上结果提示,采用EA-Ta和EA-Tc干预i-ST34对C-反射伤害性肌电有显着抑制作用,并且抑制效应优于c-ST34和LI4,说明EA-Ta和EA-Tc干预局部穴位i-ST34的镇痛作用最强。3.1.3 TEAS-Ta、TEAS-Tc、EA-Ta、EA-Tc 干预 i-ST34 对大鼠痛行为的影响为进一步验证不同强度的TEAS和电针的镇痛效应,我们观察了大鼠双足承重差值的变化。造模前,各组大鼠双足承重差值无差异(P>0.05);造模后第三天,大鼠双足承重差值显着增加(△△P<0.01),提示大鼠出现肌肉痛,造模成功。经过三天的TEAS干预后,TEAS-Tc组双足承重差值显着降低(*P<0.05);采用电针刺激深达肌肉层,干预三天后,EA-Ta组和EA-Tc组双足承重差值均显着降低(*P<0.05),但二者无差异。以上结果表明:采用EA-Ta、EA-Tc和TEAS-Tc干预i-ST34均可改善大鼠双足承重差值,缓解局部肌肉炎性痛。3.1.4 TEAS-Ta和TEAS-Tc干预i-ST34对大鼠异常肌电的抑制效应根据以上C反射和行为学验证的参数,我们选择在痛源局部i-ST34进行TEAS干预,观察对痛源部位异常肌电的抑制作用。采用TEAS-Ta和TEAS-Tc干预i-ST34,结果显示:TEAS-Tc组自发肌电的曲线下面积和放电频率均显着降低(**P<0.01);TEAS-Ta组自发肌电的曲线下面积和放电频率无改变(P>0.05)。以上结果表明:采用TEAS-Tc干预i-ST34可以减少CFA肌肉炎性痛模型大鼠异常肌电发放,缓解局部肌肉炎性痛。3.1.5 EA-Ta和EA-Tc干预i-ST34对大鼠异常肌电的抑制效应采用EA-Ta和EA-Tc干预i-ST34,结果显示:EA-Ta组自发肌电的曲线下面积和放电频率显着降低(*P<0.05),EA-Tc组自发肌电的曲线下面积和放电频率显着升高(*P<0.05)。以上结果表明:采用EA-Ta干预i-ST34对异常肌电的发放具有即刻的抑制作用,缓解了肌肉疼痛。3.2不同强度的TEAS和电针对脊髓背角WDR和LTM神经元自发放电的影响3.2.1不同类型神经元的鉴别、板层分布特点我们采用阵列电极同时记录分布于脊髓背角Ⅰ-Ⅴ板层不同种类的神经元放电活动。鉴定了不同神经元对感受野不同刺激的反应。观察到WDR神经元对60 mN和200mN的压力刺激有增多和减少两种反应,LTM神经元对60mN的压力刺激也有增多和减少两种反应,对200 mN的压力刺激无反应。WDR神经元主要分布于脊髓表面下的650-925mm,相当于脊髓背角的第V板层;LTM神经元主要分布于脊髓表面下的350-625mm,相当于脊髓背角的第Ⅲ-Ⅳ板层。在CFA肌肉炎性痛模型大鼠上,与正常组相比较,模型组大鼠脊髓背角WDR神经元自发放电活动增加(*P<0.05),LTM神经元自发放电活动无明显变化。提示在CFA肌肉炎性痛模型大鼠上,脊髓背角WDR神经元兴奋性增强。3.2.2TEAS-Ta、TEAS-Tc对脊髓背角WDR神经元自发放电活动的影响采用TEAS-Ta和TEAS-Tc干预i-ST34,结果显示:TEAS-Tc干预对脊髓背角WDR神经元以抑制作用为主。我们将干预前后WDR神经元放电频率变化低于20%的视为无反应的神经元,将干预前后WDR神经元放电频率变化高于20%的视为有反应的神经元(兴奋性反应/抑制性反应),剔除无反应的神经元。TEAS-Tc 组 75%的 WDR 神经元放电频率从 1.65±0.59 Hz 降至 0.89±0.44 Hz(*P<0.05);25%的 WDR 神经元放电频率从 1.81±1.00 Hz 增加到 2.15±1.08 Hz(P>0.05)。TEAS-Ta 组 43.8%的 WDR 神经元放电频率从 1.75±0.72Hz 降至 1.35±0.64Hz(P>0.05);56.2%的 WDR 神经元放电频率从 1.38±0.39 Hz 增加到 1.91±0.51 Hz(P>0.05)。为了验证TEAS-Tc的镇痛机制,我们观察了脊髓化后,TEAS-Tc对脊髓背角WDR神经元自发放电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脊髓化后,TEAS-Tc对脊髓背角WDR神经元既有兴奋作用,也有抑制作用。TEAS-Tc组43.3%的WDR神经元放电频率从2.00±0.74Hz降至1.01±0.33 Hz(*P<0.05);56.7%的WDR神经元放电频率 1.86±0.59 Hz 增加到 3.35±0.94 Hz(**P<0.01)。以上结果表明:采用TEAS-Tc干预i-ST34可以显着降低脊髓背角WDR神经元的兴奋性。脊髓化后,采用TEAS-Tc干预i-ST34对脊髓背角WDR神经元有兴奋和抑制双重作用。3.2.3 TEAS-Ta、TEAS-Tc对脊髓背角LTM神经元自发放电活动的影响采用TEAS-Ta和TEAS-Tc干预i-ST34,结果显示:TEAS-Tc干预增加了脊髓背角LTM神经元的自发放电活动。我们将干预前后LTM神经元放电频率变化低于20%的视为无反应的神经元,将干预前后LTM神经元放电频率变化高于20%的视为有反应的神经元(兴奋性反应/抑制性反应),剔除无反应的神经元。TEAS-Tc组48%的LTM神经元放电频率从0.39±0.22 Hz降至0.17±0.10 Hz(P>0.05);52%的 LTM 神经元放电频率从 0.33±0.09 Hz 增加到 0.53±0.12 Hz(*P<0.05)。TEAS-Ta 组 58.3%的 LTM 神经元放电频率从 0.49±0.28 Hz 降至0.26±0.19 Hz(P>0.05);41.7%的 LTM 神经元放电频率从 0.27±0.13 Hz 增加到0.44±0.21 Hz(P>0.05)。以上结果表明:采用TEAS-Tc干预i-ST34可以显着增加脊髓背角LTM神经元的兴奋性。3.2.4 EA-Ta、EA-Tc对脊髓背角WDR神经元自发放电活动的影响采用EA-Ta和EA-Tc干预i-ST34,结果显示:EA-Ta、EA-Tc干预对脊髓背角WDR神经元以抑制作用为主。我们观察到EA-Ta组77.5%的WDR神经元放电频率从 1.60±0.53 Hz 降至 0.89±0.36 Hz(**P<0.01);22.5%的 WDR 神经元放电频率从 1.64±0.91 Hz 增加到 2.37±1.33 Hz(P>0.05)。EA-Tc 组 68%的 WDR 神经元放电频率从1.86±0.92 Hz降至1.15±0.63 Hz(*P<0.05);32%的WDR神经元放电频率从 1.36±0.73 Hz 增加到 4.14±1.01 Hz(*P<0.05)。为了验证EA-Ta和EA-Tc的镇痛机制,我们观察了脊髓化后,EA-Ta和EA-Tc对脊髓背角WDR神经元自发放电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脊髓化后,EA-Ta对脊髓背角WDR神经元以抑制作用为主,EA-Tc对脊髓背角WDR神经元以兴奋作用为主。EA-Ta组70%的WDR神经元放电频率从2.14±0.93 Hz降至0.63±0.43 Hz(*P<0.05);30%的 WDR 神经元放电频率从 1.79±0.85 Hz 增加到3.36±1.52 Hz(P>0.05)。EA-Tc 组 34.2%WDR 神经元放电频率从 2.06±0.96 Hz 降至1.11±0.74 Hz(P>0.05);65.8%的WDR神经元放电频率从1.66±0.47 Hz增加到4.84±0.84 Hz(**P<0.01)。以上结果表明:采用EA-Ta和EA-Tc干预i-ST34可以明显降低脊髓背角WDR神经元的兴奋性。脊髓化后,采用EA-Ta干预i-ST34可以明显降低脊髓背角WDR神经元的兴奋性,而采用EA-Tc干预则明显增加了脊髓背角WDR神经元的兴奋性。3.2.5 EA-Ta、EA-Tc对脊髓背角LTM神经元自发放电活动的影响采用EA-Ta和EA-Tc干预i-ST34,结果显示:EA-Ta、EA-Tc干预对脊髓背角LTM神经元产生不同的影响。我们观察到EA-Ta组52.6%的LTM神经元放电频率从 0.41±0.11 Hz 增加到 1.08±0.31 Hz(*P<0.05);47.4%的 LTM 神经元放电频率从 0.47±0.17 Hz 降至 0.15±0.45 Hz(P>0.05)。EA-Tc 组 46.7%的 LTM 神经元放电频率从0.28±0.15 Hz增加到0.56±0.28 Hz(P>0.05);53.3%的LTM神经元放电频率从 0.50±0.11 Hz 降至 0.16±0.55 Hz(*P<0.05)。以上结果表明:采用EA-Ta干预i-ST34可以明显增加脊髓背角LTM神经元的兴奋性。3.2.6 EA-Ta和TEAS-Tc对脊髓背角WDR和LTM神经元影响的相关性分析为了进一步验证脊髓背角LTM和WDR神经元之间的相互作用,我们观察了同一实验动物中,采用EA-Ta和TEAS-Tc干预后,放电频率增加的LTM神经元和放电频率减少的WDR神经元之间的相关性。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对这部分LTM和WDR神经元放电频率的变化率进行分析,以确定LTM和WDR神经元之间是否有关联。EA-Ta组WDR和LTM神经元自发放电频率的变化率呈现显着的负相关(r=-0.64,P=0.045),表明EA-Ta在兴奋了 LTM神经元的同时,抑制WDR神经元的自发放电。TEAS-Tc组WDR和LTM神经元自发放电频率的变化率无相关性(r=-0.46,P=0.17)。以上结果表明:EA-Ta可能通过激活LTM神经元,抑制了脊髓背角WDR神经元的自发放电活动,从而减轻肌肉疼痛。4研究小结4.1采用TEAS-Tc、EA-Ta和EA-Tc干预i-ST34可以明显缓解局部炎性痛,抑制C-反射伤害性肌电的发放,TEAS-Tc和EA-Ta干预还可以减少大鼠炎性局部异常肌电发放。4.2 EA-Ta可以通过兴奋LTM神经元,抑制WDR神经元的自发放电活动;EA-Tc作为一种伤害性刺激,对WDR神经元有兴奋和抑制双重作用;TEAS-Tc可明显抑制WDR神经元的自发放电活动。5结论5.1采用EA-Ta、EA-Tc和TEAS-Tc干预痛源局部穴位的镇痛效应优于对侧穴位和远端穴位。5.2局部镇痛的效果和穴位局部不同层次、不同神经传入密切相关。在肌肉炎性痛局部激活深层的A类神经传入,在皮肤层次激活C类纤维传入可发挥较好的镇痛效应。5.3在痛源局部,EA-Ta是通过兴奋肌肉的A纤维,激活脊髓背角的LTM神经元,从而抑制WDR神经元的自发放电发挥镇痛作用。

杨一玲[2](2020)在《电针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运动皮层兴奋性的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指原发疾病(带状疱疹)消除后病变部位仍存在持续疼痛3个月以上或者数年、乃至终身,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50%的患者对传统止痛药物治疗反应差。已有的研究表明,(1)疼痛中枢敏化后的脑可塑性变化所诱发的疼痛记忆是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关键所在;(2)周围电刺激对脑可塑性(运动皮层兴奋性)具有显着的调节作用;(3)电针作为周围电刺激的一种形式,是临床治疗慢性疼痛的有效手段。从而提示电针可能通过调节脑可塑性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发挥治疗作用。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技术通过检测运动皮层兴奋性的变化,为人体大脑皮层可塑性的研究提供一种精确、安全、可靠的检测手段。因此,在经过meta研究观察周围电刺激对脑可塑性影响的工作基础上,本研究应用了TMS的多种检测模式,观察PHN患者和健康志愿者脑皮层兴奋性的特点、电针治疗PHN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皮层兴奋性的变化,初步探讨电针治疗PHN的脑可塑性机制,为针灸治疗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提供更加翔实的科学依据。内容与方法本项研究中Meta研究在PROSPERO网站注册(注册编号:CRD42019121546),临床研究内容已通过广东省中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并在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注册(伦理编号NO.Y2017-066-01,注册号NO.AMCTR-IOR-16000138)。具体分为三个内容:1.研究内容一:周围电刺激对健康状态下脑皮层兴奋性调节作用的meta分析(1)检索内容:因应用TMS检测电针调节脑皮层兴奋性效应的临床研究较少,故搜索包括了电针在内的关于周围电刺激干预健康人脑可塑性影响的临床对照试验。具体检索词包括:electroacupuncture、peripher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peripheral nerve stimulation、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等等。(2)检索方法:运用计算机检索Pub Med、MEDLINE、all Cochrane databases、EMBASE、Scopus和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检索式使用OR、AND、NOT等连接运算。对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研究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用stata15.0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对异质性较高的研究进行亚组分析等,探索周围电刺激干预健康志愿者的脑可塑性改变的循证医学证据。2.研究内容二: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运动皮层兴奋性改变的经颅磁刺激研究(1)研究对象:基础研究已发现慢性长期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可诱发皮层可塑性发生改变,在此基础上拟采用经颅磁刺激技术精准无创的观察PHN患者的皮层可塑性变化。本研究为观察性研究,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共纳入20位PHN患者和18位右利手健康志愿者。(2)研究方法:采用TMS单刺激模式分别测量PHN患者以及健康志愿者双侧运动皮层的皮层诱发电位(motor-evoked potential amplitude MEPs),静息运动阈值和活动运动阈值(motor threshold,MT)、皮质静息期(silent period,SP)等;其次应用双脉冲TMS刺激模式检测不同刺激条件下大脑运动皮层的皮层内抑制和易化效应(short-interval intracortical inhibition and/or intracortical facilitation,SICI/SICF)的变化。(3)统计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组间差异,Pearson相关性分析临床症状与脑可塑性指标之间的相关性。3.研究内容三:电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及皮层可塑性改变的作用研究(1)研究方案:对符合胸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诊断及纳入标准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2Hz电针以及假电针治疗,主穴为夹脊穴和阿是穴。每周完成3次治疗,隔日一次,6次/疗程,总计治疗8周(四个疗程),治疗完成后随访1个月。(2)评估内容:主要结局指标为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的疼痛评分,6个评估时点,分别为治疗前1次,治疗期内2周评估一次(共4次),随访期完成后1次。次要结局指标为简式疼痛量表(Short-form Mc Gill Pain Questionnaire,SF-MPQ)中疼痛及相关情绪变化的三种维度量表评分、压痛阈值(pressure pain threshold,PPT)、睡眠质量评分、患者治疗后自我感觉评估,此外应用配对联合刺激技术(PAS)观察治疗前后PHN患者脑可塑性变化,具体指标包括运动阈值,诱发电位的评价波幅及PAS25所诱发的长时程可塑性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LTP)样的波幅比变化,次要结局指标的评估分为3个时点,分别为治疗前,治疗后和随访期完成后。(3)统计方法:针对以上多个时点的定量结局指标采用多因素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譬如次要指标分析时使用3个时点*2种治疗方法的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去探索不同治疗措施(电针、假针组)随着时间的变化(三个检测时间)对观察指标的影响。结果:研究内容一:周围电刺激对健康状态下脑皮层兴奋性调节作用的meta分析1.Meta分析部分最终纳入31项临床研究,所纳入文献皆符合疗效评定标准,基本遵守循证医学的原则,研究结果较为可靠;2.周围电刺激可对脑皮层可塑性产生影响[MD=0.41,95%CI(0.05,0.78),P=0.000],电刺激亦可对皮层内抑制效应的脑可塑性产生影响[MD=1.53,95%CI(0.83,2.23),P=0.000];3.亚组分析研究显示,电激强度为阈上刺激[MD=0.36,95%CI(0.15,0.56),P=0.000],刺激频率小于30Hz[MD=0.34,95%CI(0.23,0.44),P=0.000],刺激时长30-120min[MD=0.27,95%CI(0.16,0.38),P=0.000]均可对脑可塑性产生影响。研究内容二: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运动皮层兴奋性改变的经颅磁刺激研究1.PHN组患者的患侧支配区运动皮层的静息运动阈值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PHN组患者的双侧皮层的活动运动阈值和健康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与健康组比较,PHN组患侧支配区运动皮层运动诱发电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运动皮层静息期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与健康组比较,70%的刺激强度下PHN患者的患侧支配区的运动皮层内抑制效应(SICI)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HN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双侧大脑运动皮层内易化效应(SIC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方法对皮层兴奋性指标运动阈值,皮层内抑制效应(SICI)和临床相关变量如病程、疼痛强度、疼痛频率进行相关性检验,SICI与PHN患者的每日疼痛频率具有正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R2=0.3244,P<0.05)。对侧皮层的RMT与PHN患者临床疼痛的相关变量如病程和疼痛强度以及疼痛频率无相关性,而皮层的SICI与病程和疼痛强度无相关性。研究内容三:电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及皮层可塑性改变的作用研究1.本研究最终纳入34例胸段PHN患者,两组受试者在人口学数据和PHN疼痛病史等项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各观察指标基线评分比较,基线特征均衡,具有可比性(P>0.05);2.与假针组比较,治疗过程中(四个疗程期间)电针组均可明显降低PHN患者的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随访发现,两组VAS值的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01);3.对简式疼痛量表(SF-MPQ)中疼痛及相关情绪变化的量表评分发现,SF-MPQAS评分在电针组的治疗后、随访期的评分均比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电针可改善PHN患者的PPI评分,电针组在治疗后、随访期的评分都比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电针治疗可明显改善PHN患者的睡眠质量,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及随访过程中PHN患者的睡眠质量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及随访时发现,两组VAS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不同治疗对压痛的主效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PHN患者的压痛阈值未见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两组干预措施对RMT的主效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措施对MEPs的主效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7.电针治疗可对PAS诱导的LTP效应产生影响,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及随访过程中LTP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及随访时发现,电针对PAS25诱导的LTP效应可产生影响,与假针刺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方法对治疗期间皮层兴奋性指标LTP样可塑性改变和临床相关变量VAS的变化进行相关性检验发现,相关分析发现随着LTP波幅比的减少,VAS评分也随之降低,有显着的相关性(R2=0.37,P=0.015<0.05)。结论:1.包括电针在内的外周电刺激可明显影响运动皮层的兴奋性,与刺激强度(运动阈值以上)、刺激频率(不超过30Hz),治疗时长(30-120min)密切相关。2.PHN患者皮层内抑制减弱(去抑制),可能是PHN患者脑可塑性改变的特征之一。3.电针通过调节PHN的脑可塑性(抑制运动皮层长时程增强效应)缓解疼痛,改善睡眠质量。

宋颖超[3](2020)在《人脑躯体感觉系统痛觉和触觉信息加工处理的前馈和反馈通路研究》文中认为背景及目的:痛觉信息和触觉信息在人脑躯体感觉系统中通过丘脑和初级躯体感觉皮层(the primary somatosensory cortex,S1)、次级躯体感觉皮层(the secondary somatosensory cortex,S2)之间的双向传递通路(即前馈通路和反馈通路)进行处理。然而,在这一躯体感觉系统脑网络中,痛觉和触觉信息处理的层级结构是否存在差异,目前尚不清楚。对于该脑网络中的前馈和反馈传导通路,目前存在两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前馈通路(即‘丘脑-S1’和‘丘脑-S2’),痛觉信息和触觉信息到底是并行处理还是串行处理目前仍存在争议。对于反馈通路(即‘S1-丘脑’和‘S2-丘脑’),目前尚不清楚S1和S2对丘脑神经活动的反馈调节在痛觉和触觉信息处理过程中是否以及如何发挥作用。为此,我们利用高时间分辨率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 MRI)技术,结合动态因果模型(Dynamic Causal Modelling,DCM)来探究痛觉和触觉信息在‘丘脑-S1-S2’网络中处理的层级结构。材料与方法:六十二名健康被试参与本研究,并在实验开始前签署知情同意书。每个被试接受两段(session)高时间分辨率功能磁共振扫描(repetition time=0.8 s),扫描过程中被试接受痛觉和触觉刺激,并将采集到的f MRI数据进行常规预处理,包括头动校正,空间标准化和空间平滑。通过以下步骤估计‘丘脑-S1-S2’网络内的效应连接,根据三个脑区间的效应连接模式推断痛觉和触觉信息传递的层级结构:第一步,分别构建个体水平和组水平一般线性模型(General Linear Model,GLM),从而获得个体水平和组水平痛觉和触觉脑激活图;第二步,基于组水平痛、触觉激活图,确定三个脑区(丘脑,S1和S2)的组水平激活峰值点,然后在组水平激活峰值点周围确定每个被试相应脑区的个体激活峰值点;第三步,以每个被试相应脑区的峰值体素为球心、5毫米为半径的小球,确定每个被试、每个脑区的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第四步,对于每个被试的每个ROI,计算区域内所有体素f MRI时间序列的第一本征向量来提取该感兴趣区的时间序列;第五步,对每个被试每个session构建全连接DCM模型并进行模型参数估计;第六步,使用贝叶斯平均算法计算每个被试两个session的平均模型;最后,采用参数经验贝叶斯(Parametric Empirical Bayesian,PEB)和贝叶斯模型简化(Bayesian Model Reduction,BMR)来估计组水平效应连接参数。结果:本研究主要得到以下三个结果:(1)关于“丘脑-皮层”前馈通路,从丘脑到S1和从丘脑到S2的两条前馈连接同时受痛觉刺激和触觉刺激正向调控,提示不论痛觉信息还是触觉信息均从丘脑并行传递到S1和S2;(2)关于“皮层-丘脑”反馈通路,从S1到丘脑的固有连接显着为负,但不受痛觉或触觉刺激的调控,尽管从S2到丘脑的固有连接不显着,但受到痛觉和触觉刺激的负向调控,提示S1和S2对丘脑的下行调控作用不同;(3)关于痛觉和触觉信息处理方式的差别,基于个体水平DCM模型参数,配对t检验结果进一步证实,痛觉和触觉条件下,在“丘脑-S1-S2”网络中所有效应连接没有显着差异(p<0.05,未校正),提示痛觉和触觉信息传递在该网络中不论在前馈还是在反馈通路上均具有相似的层级结构。结论:本研究基于高时间分辨率f MRI数据的动态因果模型分析结果提示,痛觉信息和触觉信息在人脑躯体感觉系统‘丘脑-S1-S2’网络中具有相似的层级处理结构。从上行通路来看,痛觉信息和触觉信息都是从丘脑并行传递到S1和S2,采用并行处理机制;从下行通路来看,S1和S2对丘脑的反馈调节作用不同,S1通常抑制丘脑活动,且该抑制作用不受外界刺激的调控,而S2在有外部刺激时对丘脑活动提供额外的抑制作用,而且这些下行反馈调节作用在痛觉和触觉之间没有显着差异。这些发现为探索痛觉和触觉信息在人脑躯体感觉系统中的处理机制提供了重要见解。

李怡帆[4](2020)在《基于中医“痛证”理论的国产脊髓电刺激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脊髓电刺激(Spinal Cord Stimulation,SCS)技术兴起于上世纪60年代,已被广泛应用于以难治性疼痛为代表的多种疾病的治疗当中。而目前国内无自主研发的SCS刺激系统,所用设备均来自进口,价格昂贵,限制了该疗法的普及应用。为打破国外技术对SCS的技术垄断,提高国内SCS治疗的应用水平,课题组前期与清华大学神经调控实验室、北京品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合作自主研发了植入式SCS设备(包括刺激电极、脉冲发生器、延长导线、程控仪等)。目的:验证设备系统的生物安全性、系统稳定性、手术操作性、组织相容性及刺激作用有效性;同时在中医“痛证”理论指导下,观察设备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中西医结合理论指导SCS治疗提供切入点。方法:本研究包括动物研究以及临床研究两部分。(1)动物研究:在小尾寒羊身上行SCS植入术,分别验证在不同刺激模式下(低频及10kHz高频模式)穿刺电极、外科电极以及脉冲发生器的性能;观察术后动物的行为学改变、血白细胞水平、设备阻抗值,并在术后1个月时取脊髓标本行HE染色;以此验证SCS刺激对实验动物感觉运动功能、感染状态和脊髓结构等的影响,同时验证设备连接稳定性。(2)临床研究:纳入慢性顽固性疼痛患者,行SCS设备(穿刺电极)植入治疗(传统刺激模式),测试成功的患者后续植入脉冲发生器;分别在入组前、治疗14天、1月及3月时评估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简明36问健康测量量表(SF-36)、简式麦吉尔疼痛量表2(SF-MPQ-2)、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贝克抑郁量表(BDI),观察SCS设备对疼痛程度、生活质量、睡眠状态以及心理情况的影响;同时在患者入组时,对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划为“不通则痛”及“不荣则痛”两型,比较不同证型患者在测试期和术后3月的有效率。结果:(1)动物研究:实验羊术后1月内的运动和感觉功能正常,术后WBC水平在正常范围内波动,术中、术后阻抗值正常,设备运转工作正常。治疗1月后,电极未见明显的位置移动;且脊髓组织HE染色结果提示,与未刺激节段相比,刺激节段脊髓形态结构正常,未见明显细胞坏死、水肿、缺血、炎症等病理改变。(2)临床研究:共纳入11例慢性顽固性疼痛患者,男性5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57.33岁,平均病程5.18年;VAS评分在术前、治疗14天、1月及3月时分别为8.12±0.32、4.06±0.79、3.59±0.77、4.22±0.86,治疗后的VAS评分均较术前有显着改善(P<0.05),以VAS下降≥50%评定的测试期有效率为81.8%(9/11),治疗3月时的有效率为75%(6/8);术后3月时,SF-36量表中“躯体疼痛”(BP)维度、SF-MPQ-2四个维度以及AIS评分均较术前有显着改善(P<0.05));SF-36量表中其他维度及BDI评分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但并未发现统计学差异;11例患者中,2例患者为“不荣则痛”型(A组),9例患者为“不通则痛”型(B组),测试期A组成功率为0,B组为100%,两组患者的有效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3月时B组患者有效率为66.7%,两组未见统计学差异。临床研究过程中设备连接良好,未见不良事件报告。结论:(1)新型植入式SCS系统,包括穿刺电极以及外科电极,能够实现传统低频刺激模式,以及新型高频(10kHz)刺激模式;优化的电极锚定装置能够更好地固定电极,避免电极移位的发生;同时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组织相容性以及可操作性;设备连接状态良好,功能稳定,能够符合临床应用的安全性需求。(2)新型植入式SCS系统具有显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在规范手术操作下,SCS设备能够显着改善慢性顽固性疼痛患者的疼痛程度、生活质量、睡眠质量以及心理状态;本研究首次在SCS治疗中引入了中医“痛证”的概念,发现中医证型与SCS的临床疗效有一定相关性,提示了基于“痛证”理论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法指导SCS治疗的可行性。

胡婷婷[5](2020)在《中扣带回皮层—未定带谷氨酸能神经环路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慢性疼痛是全球范围内长期致疾的主要原因之一,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其中神经病理性疼痛是最常见的一种慢性疼痛,在人群中的发病率高达7%-10%。目前,神经病理性疼痛治疗指南推荐的药物只能对部分患者有效,而且患者常因药物难以耐受的副作用而停药。因此,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仍然是临床的难点,究其原因主要是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我们亟需解析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病机制,寻找有效的干预手段和药物作用靶点。神经损伤后大脑多个区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但在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生中的作用尚待研究。在本研究中,我们利用在体神经元记录、钙信号光纤记录、光遗传学、化学遗传学、逆向跨单突触追踪和经典药理学等多种方法,研究中扣带皮层Cg2(midcingulate cortex area 2,MCC Cg2)的谷氨酸能神经元(MCC Cg2Glu)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及环路机制。我们首先明确MCC Cg2Glu是否与疼痛有关。通过在体神经元记录结合光纤钙信号记录技术,我们发现疼痛刺激可抑制大多数的MCC Cg2Glu的神经元活性,表明MCC Cg2Glu与疼痛处理有关。我们使用光遗传学方法特异性调控MCC Cg2Glu的神经元活性,发现光激活这些神经元抑制疼痛,光抑制则促进疼痛,提示MCC Cg2Glu是内源性负性疼痛调控系统的组成部分。顺向病毒追踪实验发现,MCC Cg2Glu到未定带(zona incerta,ZI)有集中投射。光激活MCC Cg2Glu投射到ZI的神经纤维末梢具有镇痛作用,且该作用可以被提前在ZI局部注射谷氨酸能NMDA/AMPA受体混合拮抗剂逆转,表明MCC Cg2Glu到ZI的神经环路介导了其镇痛作用。逆向跨单突触示踪实验结合在体神经元记录实验证实MCC Cg2Glu主要投射到ZI的γ-氨基丁酸(gamma-aminobutyric acid,GABA)能神经元,且光激活MCC Cg2Glu到ZI的投射末梢可以激活ZI的神经元。行为学实验发现,化学遗传学抑制ZI的GABA能神经元能够拮抗光激活MCC Cg2到ZI的谷氨酸能纤维末梢的镇痛作用。以上结果表明,MCC Cg2Glu的镇痛作用主要是通过激活ZI的GABA能神经元实现的。我们进一步研究了MCC Cg2Glu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在体神经元记录实验发现,神经损伤后MCC Cg2Glu的神经元活性降低,提示MCC Cg2Glu的内源性镇痛作用减弱,可能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行为学实验发现,尽管短暂激活MCC Cg2到ZI的GABA能神经元的谷氨酸能神经环路能够缓解与自发持续性疼痛相关的厌恶情绪,但只有连续每天激活这条神经环路才能减轻神经病理性异常疼痛。相反,中扣带皮层Cg1的谷氨酸能神经元发挥易化疼痛的作用。神经损伤后,这些神经元活性增强,只有连续抑制其活性才能缓解神经病理性异常疼痛。综上所述,本论文发现MCC Cg2的谷氨酸能神经元及其到ZI的神经环路可能是内源性镇痛环路的组成部分,其活性的下降参与了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因此我们提出,选择性持续激活这条神经环路可能作为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策略和潜在的药物干预靶点。

巩瑞瑞[6](2020)在《多巴胺能通路基因多态性与术后疼痛和阿片类药物需求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讨论多巴胺能通路DRD2 rs6276、DRD2 rs4274224基因多态性与术后急性疼痛程度、镇痛反应、阿片类药物用量的关系,明确DRD2能否成为预测人群术后疼痛程度和阿片类药物消耗的实验室指标,指导围术期疼痛管理。方法:本研究选取ASAⅠⅢ级18-60岁行择期上腹部手术的患者150例;评估患者术前心理状态、测试压力痛阈及耐痛阈,通过PCR技术检测患者外周静脉血DRD2 rs6276、DRD2rs4274224基因多态性,记录术后疼痛程度、阿片药物镇痛使用量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DRD2 rs6276 A/A基因型的患者术前压力痛阈及耐痛阈比A/G基因型和G/G基因型患者高,同时rs6276 A/A基因型患者阿片药物使用量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前焦虑水平与术后24小时阿片镇痛药物使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48小时不同焦虑程度患者阿片类镇痛药物使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RD2 rs4274224患者术前压力痛阈及耐痛阈、术后疼痛程度、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DRD2 rs6276A/A基因的患者压力痛阈及耐痛阈高,术后阿片类镇痛药使用量少,可成为预测人群术后疼痛程度和阿片类药物的消耗量的实验室指标。DRD2 rs4274224基因多态性与疼痛敏感性无明显相关性,术前焦虑患者术后所需阿片药物剂量与焦虑水平和时间相关,术后24小时中重度焦虑患者比轻度焦虑患者术后镇痛药物使用量大。

肖征东[7](2019)在《基于大鼠皮层锋电位及LFP信号的急性疼痛解码算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脑是神经系统中的高级中枢,负责机体的一切认知功能,而研究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则成为了当前最热门的科学领域。疼痛是一种复杂的感官体验,也是困扰当今人类健康最严重的问题。解码疼痛神经信号一直以来都是神经科学领域重要的研究课题,它不仅能够帮助人们理解大脑处理疼痛信号的机制,进而推动新的治疗策略的产生,而且还将对临床以及闭环脑机接口产生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首先,针对从不同生理状态下的大鼠上记录得到的多模态的神经信号,本文从多个角度对疼痛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将动物行为与神经生理记录相结合,来识别假定的自发性疼痛事件,并在诱发性疼痛和自发性疼痛之间均发现了不同的多模态神经响应:1)无论是正常还是处于慢性疼痛状态下的大鼠,初级体感皮层(primary somatosensory cortex,S1)中幅相耦合(phase-amplitude coupling,PAC)程度要强于前扣带皮层(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ACC)中的幅相耦合程度;2)在自发性疼痛期间,疼痛行为发生前S1中的 γ-ERS/ERD(event-relateddesynchronization/synchronization)与疼痛行为发生后的 ACC中的β-ERS/ERD相关;3)在诱发性疼痛期间,ACC和S1中疼痛调制(pain-modulated)神经元的发放率与由刺激诱发(stimulus-evoked)的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的振幅相关;4)ACC和S1中的集群锋电位和局部场电位(local field potential,LFP)为检测疼痛信号提供了重要信息。这些结果共同表明,无论在LFP还是细胞层面上,诱发性疼痛和自发性疼痛之间都存在着截然不同的神经机制,同样也指出了 ACC和S1在疼痛过程中编码作用的不同。其次,基于神经元集群锋电位数据,在泊松动态系统(poisson linear dynamic system,PLDS)模型的基础上,本文从提高急性疼痛检测精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称之为”突变点检测器集成”(ensemble of change-point detectors,ECPDs)的解码算法。该算法利用集成学习的思想,通过整合一系列相互独立的“弱”检测器并制定多数投票机制来达到提升检测精度的目的。在多个计算机仿真数据以及真实实验记录数据的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ECPDs的集成解码算法的检测性能要明显优于单检测器的性能。最后,基于LFP信号,本文首先通过对不同生理状态下大鼠的急性疼痛的强度进行了解码分析,证明了使用LFP信号来检测急性疼痛的可行性。根据LFP信号中theta频段和high-gamma频段的功率特征在区分疼痛强度研究中所发挥的作用,本文还提出了一种基于稳态卡尔曼滤波的检测急性疼痛信号的方法,通过在多个实验记录上进行验证,平均真阳性率达到了 80%以上,假阳性率低于20%。

吕婷婷[8](2019)在《DRG中P2X7和P2Y1受体介导电针缓解IBS大鼠内脏痛敏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DRG中P2X7和P2Y1受体在电针足三里、三阴交缓解内脏痛敏中的作用机制。方法:TNBS灌肠诱导IBS大鼠内脏痛模型,给予足三里(双)、三阴交穴(双)电针刺激干预(强度1m A,频率2Hz,波宽0.1ms),15min/次,1次/日,共1周。运用病理形态学、行为学、逆行示踪、电生理学、分子生物学等方法,探讨DRG中P2X7和P2Y1受体介导电针缓解内脏痛敏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结果:电针明显抑制内脏高敏感性,可被鞘内注射氟代柠檬酸部分抑制。电针能够抑制内脏痛大鼠DRG神经元的兴奋性:降低静息膜电位、上调基强度、抑制神经元动作电位发放,鞘内注射FCA后电针的调节作用受到一定程度抑制,表明胶质细胞可能参与电针对神经元电生理学特性的调节。P2X7选择性激动剂Bz ATP增加AWR评分,拮抗剂A740003抑制AWR评分,说明P2X7在内脏痛敏中发挥促进作用。Bz ATP拮抗了电针镇痛效应,A740003能够协同电针镇痛效应。电针显着抑制P2X7蛋白与m RNA表达。P2Y1激动剂ADP-β-S降低AWR评分,而P2Y1拮抗剂MRS2179对评分无影响;TNBS下调DRG中P2Y1蛋白及其m RNA表达,提示P2Y1内脏痛敏中发挥抑制作用。ADP-β-S协同电针镇痛作用,MRS2179拮抗电针的镇痛效应,说明P2Y1介导了电针缓解内脏高敏感过程。MRS2179抑制A740003的镇痛效应。TNBS诱导P2Y1表达下调,Bz ATP下调P2Y1蛋白及其m RNA表达,A740003上调其表达,说明P2Y1参与P2X7对内脏痛觉调节。内脏痛大鼠DRG中P2X3表达上调,Bz ATP进一步上调其表达,A740003抑制其上调。Bz ATP拮抗电针上调P2Y1,A740003协同EA上调P2Y1。Bz ATP拮抗电针下调P2X3,A740003协同电针抑制P2X3,表明P2X7介导电针缓解内脏痛。TNBS能上调P2X3表达,ADP-β-S下调DRG中P2X3表达,MRS2179进一步上调P2X3表达。TNBS上调结肠相关DRG中P2X3 m RNA的表达;ADP-β-S下调P2X3m RNA表达,MRS2179进一步上调P2X3 m RNA表达。说明P2Y1通过调节P2X3受体蛋白及其m RNA的表达来实现对内脏痛觉的调制。电针显着抑制P2X3蛋白的表达;ADP-β-S协同电针对P2X3蛋白的下调,MRS2179拮抗电针的下调作用。结论:DRG胶质细胞参与TNBS诱导IBS内脏痛的外周敏化与电针镇痛效应;DRG中P2X7、P2Y1受体介导IBS大鼠内脏高敏感与电针镇痛效应;

王宏健[9](2019)在《EMA401对急性内脏痛大鼠脊髓AngⅡ及AT2R表达的影响》文中指出第一部分目的:探究急性内脏痛大鼠脊髓水平血管紧张素II(Angiotensin II,Ang II)及其受体的改变及相关机制。方法:(1)清洁级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200250g)20只随机分为急性内脏痛组(结肠内注入4%乙酸1ml)和对照组(结肠内注入等量生理盐水);(2)造模2小时后,通过结直肠扩张观察并记录大鼠痛阈及腹外斜肌放电变化;(3)取大鼠结肠组织行病理切片观察;(4)ELISA法检测大鼠血浆及脊髓Ang II的浓度;(5)Western blot法检测脊髓中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磷酸化p38 MAPK(p-p38 MAPK)、血管紧张素II 2型受体(Angiotensin II Type 2 Receptor,AT2R)和血管紧张素II 1型受体(Angiotensin II Type 1 Receptor,AT1R)的表达水平。结果:(1)以腹外斜肌放电作为痛敏感指标,结果表明急性内脏痛组大鼠内脏痛敏感性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大鼠结肠组织病理显示,对照组大鼠结肠黏膜结构完整,腺体、杯状细胞形态正常、排列有序。急性内脏痛组结肠组织淤血水肿,炎症反应明显,腺体破坏、排列紊乱;(3)与对照组比较,急性内脏痛组大鼠血浆和脊髓中Ang II的浓度显着升高(P<0.005);(4)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急性内脏痛大鼠脊髓中p-p38 MAPK表达显着高于对照组大鼠(P<0.001),而p38 MAPK、AT1R和AT2R的相对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内脏痛大鼠内脏痛觉敏化,Ang II/AT2R通路可能参与伤害感受信息在脊髓的传导。第二部分目的:观测AT2R阻滞剂EMA401对急性内脏痛大鼠的治疗作用,并检测脊髓Ang II及Ang II/AT2R通路蛋白的表达变化。方法:(1)清洁级雄性SD大鼠(200250g)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n=10):DMSO溶剂组(Sham组)、吗啡组(MM组)、EMA401 0.5mg/kg组(A1组)、EMA4011mg/kg组(A2组)、EMA401 2mg/kg组(A3组);(2)各组大鼠造模后,静脉注射相应药物,并在给药2h后,通过结直肠扩张观察并记录大鼠痛阈及腹外斜肌放电变化;(3)ELISA法检测大鼠血浆及脊髓Ang II的浓度;(4)Western blot法检测脊髓中p-p38 MAPK、p38 MAPK、AT2R和AT1R的表达水平;(5)免疫组化法检测脊髓中AT2R的表达分布情况。结果:(1)以腹外斜肌放电作为痛敏感指标,结果表明静脉给予AT2R抑制剂EMA401可显着抑制急性内脏痛大鼠痛觉敏感性,并且呈剂量依赖性(P<0.05);(2)EMA401降低急性内脏痛大鼠血浆、脊髓Ang II浓度(P<0.05),以及脊髓中p-p38 MAPK的表达(P<0.05),表现出剂量依赖效应。p38 MAPK、AT1R及AT2R含量在各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免疫组化显示,脊髓腰膨大水平AT2R主要表达于脊髓背角神经元。结论:EMA401可减轻急性内脏痛大鼠内脏痛觉敏化,其机制可能与EMA401减少脊髓p38 MAPK的磷酸化有关。

王红军[10](2018)在《ASIC1参与孕期应激诱导子代大鼠胃部痛觉高敏的表观调控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上消化系统常见的功能性疾病之一,临床上的主要症状包括嗳气、早饱、呕吐和上腹部疼痛。据统计约有40%~70%的人群深受FD的困扰,但患者的胃肠道没有结构、形态或组织异常。目前研究表明胃对扩张刺激高敏(GHS)是导致上腹部疼痛的重要原因,但由于缺乏FD患者和健康志愿者的组织标本,GHS的发病原因和分子机制尚不明确。因此,建立能够模拟FD症状如GHS的动物模型,对临床有效治疗内脏痛至关重要。生命早期的不良刺激,如严重的心理应激、炎症和创伤等,都可能导致成年出现FD。孕期应激(PMS)可以影响子代的组织结构和功能,导致胃肠道疾病的发生,而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表观遗传学修饰对细胞内的微环境变化非常敏感。鉴于目前FD的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亦缺乏有效的临床治疗手段,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我们将从表观遗传学的角度探讨FD的发病机制,为临床治疗慢性内脏痛的新靶点提供依据。1.研究目的(1)建立PMS大鼠模型,并探讨PMS能否诱导成年子代大鼠出现胃部痛觉高敏及其相关的电生理机制;(2)探讨酸敏感性离子通道(ASICs)在PMS诱导的胃部痛觉高敏大鼠模型中的作用及表达变化;(3)探讨asic1基因启动子区Cp G岛的DNA甲基化状态;(4)探讨ASIC1表达上调的DNA去甲基化机制;(5)探讨转录因子核因子-κB(NF-κB)与asic1基因启动子区的结合情况;(6)探讨NF-κB在PMS成年子代大鼠胃部痛觉高敏中的作用。2.实验方法(1)将怀孕的SD大鼠分成实验组(PMS)和对照组(CON),PMS大鼠从怀孕第7天开始进行异源型间隙性应激(HIS),直至分娩,CON大鼠不做处理。子代出生后,挑选雄性个体,待大鼠成年后(6周)应用胃部球囊扩张(GD)及肌电图(EMG)分析技术评测PMS大鼠的胃部痛觉高敏行为反应。(2)胃壁内注射荧光素(Dil)逆行标记胃特异性DRG神经元,运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检测神经元的兴奋性和ASICs电流的变化。(3)运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大鼠胃相关DRG内ASICs、NF-κB、DMNT1,DNMT3a、DNMT3b、Gadd45a、MBD1、MBD2、MBD4和TDG表达变化。(4)运用免疫荧光化学方法检测ASICs和NF-κB在大鼠胃相关DRG神经元内的表达分布。(5)运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方法检测大鼠胃相关DRG内asic1基因启动子区的DNA甲基化状态。(6)运用染色质免疫沉淀(Ch IP)技术检测胃相关DRG内NF-κB与asic1基因启动子区的结合情况。(7)鞘内注射ASICs抑制剂Amiloride或NF-κBp65 sh RNA慢病毒检测内脏痛行为反应,以确定ASICs和NF-κB是否参与PMS成年子代大鼠的胃部痛觉高敏。3.实验结果(1)与CON组相比,PMS成年子代大鼠出现明显的胃部痛觉高敏,同时PMS成年子代大鼠的胃特异性DRG神经元的兴奋性增加,ASICs的电流密度增大。(2)鞘内注射ASICs抑制剂Amiloride能够减轻PMS成年子代大鼠的胃部痛觉高敏,并且能够降低PMS大鼠胃特异性DRG神经元的兴奋性,减少ASICs的电流密度。(3)ASIC1、ASIC2和ASIC3在胃特异性DRG神经元内均有表达;ASIC1蛋白和m RNA在PMS成年子代大鼠胃相关DRG内表达显着增加,而ASIC2和ASIC3的m RNA表达则没有变化;ASIC1主要表达于Neu N标记的神经元,而在GS标记的卫星胶质细胞没有表达;在神经元又主要表达于CGRP标记的肽能神经元和NF200标记的大神经元,而在IB4标记的非肽能神经元没有表达。(4)PMS成年子代大鼠胃相关DRG内asic1基因启动子区Cp G岛去甲基化明显增加;与CON组相比,PMS组大鼠胃相关DRG内DNMT1和DNMT3b的m RNA表达水平显着降低,而DNMT3a,Gadd45a,MBD1,MBD2,MBD4和TDG的m RNA表达没有变化。(5)PMS成年子代大鼠胃相关DRG内NF-κB的表达增加,且NF-κB与ASIC1在大鼠胃相关DRG神经元内有共表达。(6)在线软件预测显示asic1基因启动子区Cp G岛上存在2个NF-κB结合位点,Ch IP实验结果显示PMS成年子代大鼠胃相关DRG内NF-κB与asic1基因Cp G岛内两个位点的结合均显着增强。(7)鞘内注射NF-κBp65 sh RNA慢病毒能显着抑制PMS成年子代大鼠胃相关DRG内NF-κB和ASIC1的表达,并降低胃特异性神经元的兴奋性;NF-κBp65sh RNA慢病毒还能缓解PMS诱导的成年子代大鼠胃部痛觉高敏。4.结论(1)PMS能诱导成年子代大鼠出现胃部痛觉高敏,并与胃特异性DRG神经元的兴奋性增加和ASICs电流密度增大有关。(2)大鼠胃相关DRG内asic1基因启动子区DNA去甲基化增加,使ASIC1表达上调,参与了PMS成年子代大鼠胃部痛觉高敏。(3)DNMT1和DNMT3b表达下降可能是引起asic1基因启动子DNA去甲基化的原因之一,提示表观调控参与胃部痛觉高敏的发生。(4)转录因子NF-κB通过与asic1基因启动子区结合,上调ASIC1的表达,进而参与PMS成年子代大鼠胃部痛觉高敏。

二、痛觉调制通路的研究现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痛觉调制通路的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激活穴区不同层次神经传入的镇痛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文献综述
    1 针刺镇痛的历史溯源
    2 针刺参数对镇痛效应影响的研究
        2.1 电针频率对镇痛效应的影响
        2.2 针刺深浅对镇痛效应的影响
        2.3 针刺部位对镇痛效应的影响
        2.4 针刺强度对镇痛效应的影响
前言
第一部分: 激活不同层次、不同神经传入对炎性痛大鼠的镇痛效应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股二头肌注射CFA引起大鼠双足负重不均衡和局部异常肌电的发放
        3.2 股二头肌注射CFA引起大鼠局部肌肉组织炎性反应明显
        3.3 电针和TEAS激活A-(Ta)和C-(Tc)纤维的阈值、潜伏期和持续时间
        3.4 TEAS-Ta和TEAS-Tc干预不同穴位对C-反射伤害性肌电的影响
        3.4.1 TEAS-Ta和TEAS-Tc干预i-ST34对C-反射伤害性肌电的影响
        3.4.2 TEAS-Ta和TEAS-Tc干预c-ST34对C-反射伤害性肌电的影响
        3.4.3 TEAS-Ta和TEAS-Tc干预LI4对C-反射伤害性肌电的影响
        3.5 EA-Ta和EA-Tc干预不同穴位对C-反射伤害性肌电的影响
        3.5.1 EA-Ta和EA-Tc干预i-ST34对C-反射伤害性肌电的影响
        3.5.2 EA-Ta和EA-Tc干预c-ST34对C-反射伤害性肌电的影响
        3.5.3 EA-Ta和EA-Tc干预LI4对C-反射伤害性肌电的影响
        3.6 不同强度TEAS和电针干预i-ST34对疼痛行为学的影响
        3.7 TEAS-Ta和TEAS-Tc干预i-ST34对大鼠异常肌电的抑制作用
        3.8 EA-Ta和EA-Tc干预i-ST34对大鼠异常肌电的抑制作用
    4 研究小结
第二部分: 激活不同层次、不同神经传入对肌肉炎性痛大鼠脊髓背角WDR和LTM神经元自发放电活动的影响
    1 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不同类型神经元的鉴别
        3.2 不同类型神经元的板层分布及自发放电频率分布特点
        3.3 TEAS-Ta和TEAS-Tc干预i-ST34对脊髓背角WDR神经元自发放电的影响
        3.4 TEAS-Ta和TEAS-Tc干预i-ST34对脊髓背角LTM神经元自发放电的影响
        3.5 脊髓化后TEAS-Tc干预i-ST34对脊髓背角WDR神经元自发放电的影响
        3.6 EA-Ta和EA-Tc干预i-ST34对脊髓背角WDR神经元自发放电的影响
        3.7 EA-Ta和EA-Tc干预i-ST34对脊髓背角LTM神经元自发放电的影响
        3.8 脊髓化后EA-Ta和EA-Tc干预对脊髓背角WDR神经元自发放电的影响
        3.9 EA-Ta干预i-ST34对WDR和LTM神经元影响的相关性
        3.10 TEAS-Tc干预i-ST34对WDR和LTM神经元影响的相关性
    4 研究小结
讨论
    1 CFA肌肉注射可成功诱导肌肉炎性痛模型
    2 激活不同穴位的神经纤维传入镇痛效应的差异
    3 脊髓背角对伤害性信息的整合和调制
    4 激活深层的A类纤维传入可能通过脊髓机制产生镇痛效应
    5 激活深层的C类纤维传入可能通过脊髓上机制产生镇痛效应
    6 TEAS可能涉及局部镇痛机制
    研究小结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中医药科技查新报告书

(2)电针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运动皮层兴奋性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中医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认识及治疗
        1.1 中医经典理论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认识
        1.2 中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1.3 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2.电针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研究进展
        2.1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病机制
        2.2 电针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机制研究进展
        2.3 电针参数对镇痛效应的影响
    3.神经病理性疼痛突触可塑性改变
        3.1 慢性疼痛突触可塑性改变的基础研究
        3.2 神经病理性疼痛突触可塑性改变的分期特点
        3.3 临床常用的皮层可塑性检测方法
        3.4 问题与展望
第二章 试验研究
    1. 研究内容一 周围电刺激对健康状态下脑皮层兴奋性调节作用的meta分析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背景
        1.3 研究方法
        1.3.1 检索内容
        1.3.2 检索策略
        1.3.4 文献补充整理
        1.3.5 数据整理与统计分析
        1.4 研究结果
        1.4.1 纳入文献结果
        1.4.2 纳入文献基本特征
        1.4.3 Meta分析结果
        1.4.4 偏倚风险评估
        1.4.5 发表偏倚
        1.5 小结
        1.6 问题和展望
    2. 研究内容二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运动皮层兴奋性改变的经颅磁刺激研究
        2.1 研究对象
        2.1.1 诊断标准
        2.1.2 纳入标准
        2.1.3 排除标准
        2.2 研究流程
        2.2.1 操作环境
        2.2.2 研究设备
        2.2.3 检测指标
        2.2.4 具体检测流程
        2.4 数据处理及分析
        2.5 研究结果
        2.5.1 一般资料比较
        2.5.2 应用单脉冲TMS检测的脑皮层兴奋性指标比较
        2.5.3 双脉冲TMS检测运动皮层内抑制/易化(SICI/ICF)
        2.5.4 皮层兴奋性指标和临床变量的相关性检测
        2.6 小结
    3. 研究内容三 电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及皮层可塑性改变的作用研究
        3.1 研究对象
        3.1.1 诊断标准
        3.1.2 纳入标准
        3.1.3 排除标准
        3.1.4 剔除和脱落标准
        3.2 研究方法
        3.2.1 样本量计算
        3.2.2 随机化、分配隐藏和盲法
        3.2.3 研究流程
        3.2.4 治疗方案
        3.2.5 评价指标
        3.3 统计学处理
        3.4 研究结果
        3.4.1 一般资料比较
        3.4.2 临床疗效评价
        3.4.3 针刺前后运动皮层兴奋性变化
        3.4.4 相关性分析
        3.4.5 脱落病例分析
        3.4.6 不良发生情况汇总
        3.5 小结
第三章 讨论部分
    1.针灸治疗PHN的中医理论基础
        1.1 选穴依据
        1.2 针刺方法
        1.3 针刺“调神”
    2.针灸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运动皮层兴奋性的作用研究
        2.1 周围神经电刺激诱发的皮层兴奋性改变
        2.2 神经病理性疼痛与皮层兴奋性变化
        2.3 电针对PHN患者的脑可塑性影响
    3.结论
    4.创新点
    5.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缩略语中英文对照表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3)人脑躯体感觉系统痛觉和触觉信息加工处理的前馈和反馈通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1.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实验设计
    1.3 数据采集
    1.4 数据处理
2.结果
    2.1 行为学结果
    2.2 一般线性模型分析与ROI的选择
    2.3 动态因果模型和贝叶斯分析
3.讨论
    3.1 “丘脑-S1-S2”网络上行通路痛觉和触觉信息均采用并行传递方式
    3.2 痛觉和触觉信息加工过程中S1和S2对丘脑的不同反馈调控作用
    3.3 “丘脑-S1-S2”网络中痛觉和触觉信息处理采用相似层级处理结构
    3.4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人脑疼痛信号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基于中医“痛证”理论的国产脊髓电刺激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慢性疼痛的概述、发病及治疗进展
    综述二 脊髓电刺激的镇痛机制及应用进展
    综述三 慢性疼痛的中医辨证诊疗进展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研究正文
    动物实验植入式国产SCS设备的临床前验证
        1 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与结论
        参考文献
    临床研究基于“痛证”理论的国产SCS设备临床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
        1 临床资料
        2 研究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与结论
        参考文献
结语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5)中扣带回皮层—未定带谷氨酸能神经环路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动物
    2.2 手术步骤
    2.3 病毒和试剂
    2.4 在体光刺激
    2.5 行为学测试
    2.6 在体单细胞电生理记录和分析
    2.7 在体光纤记录系统
    2.8 免疫组织化学
    2.9 统计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外周伤害性刺激抑制中扣带皮层Cg2 谷氨酸能神经元活动
    3.2 选择性激活中扣带皮层Cg2 谷氨酸能神经元抑制机械性伤害感受
    3.3 选择性抑制中扣带皮层Cg2 谷氨酸能神经元易化机械性伤害感受
    3.4 中扣带皮层Cg2 谷氨酸能神经元投射到未定带发挥镇痛作用
    3.5 未定带GABA能神经元介导中扣带皮层Cg2 谷氨酸能神经元的镇痛作用
    3.6 选择性激活中扣带皮层Cg2 谷氨酸能神经元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
    3.7 选择性激活中扣带皮层Cg2 到未定带GABA能神经元的谷氨酸能投射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
    3.8 中扣带皮层Cg1 谷氨酸能神经元促进伤害感受性疼痛和神经病理性疼痛
    3.9 中扣带皮层Cg1 到未定带的谷氨酸能神经投射不参与疼痛调制
4 讨论
5 结论和创新性
参考文献
附件
综述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读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6)多巴胺能通路基因多态性与术后疼痛和阿片类药物需求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内容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资料收集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病例终止、退出标准
    2 术前访视
        2.1 术前心理评估
        2.2 术前实验性疼痛评估
        2.3 术前准备
    3 麻醉诱导与维持
        3.1 标本采集
        3.2 仪器与试剂
    4 临床观察指标
        4.1 主要观察指标
        4.2 次要观察指标
        4.3 不良事件的记录
        4.4 补救措施
    5 质量控制
    6 资料分析
    7 技术路线图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导师评阅表

(7)基于大鼠皮层锋电位及LFP信号的急性疼痛解码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写、符号清单、术语表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意义
    1.2 疼痛及动物模型介绍
        1.2.1 疼痛的定义
        1.2.2 疼痛的分类
        1.2.3 疼痛的传导通路
        1.2.4 动物模型
    1.3 脑神经信号处理
        1.3.1 采集和刺激技术
        1.3.2 方法及应用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论文组织结构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2章 大鼠诱发性疼痛和自发性疼痛下的多模态神经响应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动物与方案
        2.1.2 CFA模型和SNI模型
        2.1.3 电极植入与电生理记录
        2.1.4 ERP和疼痛调制神经元的识别
        2.1.5 功率谱和时频分析
        2.1.6 跨频率幅相耦合(PAC)分析
        2.1.7 基于SVM的自发性疼痛判别
    2.2 实验结果
        2.2.1 实验数据概述
        2.2.2 动物行为分析
        2.2.3 ACC锋电位活动的变化
        2.2.4 LFP功率谱分析
        2.2.5 幅相耦合(PAC)分析
        2.2.6 LFP功率分析
        2.2.7 锋电位-LFP相干分析
        2.2.8 疼痛信号解码
    2.3 讨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集群锋电位信号的急性疼痛解码算法的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动物行为与生理记录
        3.1.2 基于模型的突变点检测方法
        3.1.3 突变点检测器集成(ECPDs)
        3.1.4 双脑区的整合
        3.1.5 缓冲窗口的大小
        3.1.6 锋电位与LFP的整合
    3.2 实验观察
        3.2.1 S1和ACC神经元对疼痛和非疼痛刺激物的混合选择性
        3.2.2 疼痛刺激下试验之间的可变性
        3.2.3 计算时间和数据的限制
    3.3 实验结果
        3.3.1 计算机仿真实验
        3.3.2 检测急性疼痛信号的神经科学实验
        3.3.3 结合锋电位和LFP的检测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局部场电位信号的急性疼痛解码算法的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动物
        4.1.2 神经生理记录
        4.1.3 实验方案
        4.1.4 数据预处理
        4.1.5 功率谱分析
        4.1.6 疼痛强度解码
        4.1.7 疼痛开始检测
    4.2 实验结果
        4.2.1 LFP信号的功率谱分析
        4.2.2 疼痛强度的解码分析
        4.2.3 慢性疼痛状态下疼痛强度的解码分析
        4.2.4 疼痛强度解码精度的评估
        4.2.5 基于LFP信号的急性疼痛事件检测
    4.3 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和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A.1 已发表的论文
    A.2 科研项目
    A.3 交流经历

(8)DRG中P2X7和P2Y1受体介导电针缓解IBS大鼠内脏痛敏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一览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DRG内胶质细胞介导电针缓解TNBS诱导IBS大鼠内脏痛敏效应观察
    1.引言
    2.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动物及伦理
        2.2 主要实验仪器
        2.3 主要实验试剂
        2.4 TNBS诱导大鼠IBS内脏痛模型
        2.5 结肠组织微观病理评分标准
        2.6 结直肠扩张球囊制作
        2.7 内脏运动反射的行为测试
        2.8 溶液配置
        2.9 鞘内注射
        2.10 大鼠穴位定位
        2.11 动物分组与干预方法
        2.12 标本采集与处理
        2.13 结肠组织病理学HE染色
        2.14 结肠相关DRG神经元逆行示踪
        2.15 DRG神经元急性分离与培养
        2.16 全细胞膜片钳记录
        2.17 数据采集与分析
    3.结果
        3.1 TNBS诱导结肠炎症在不同时间微观病理评分
        3.2 DRG内胶质细胞介导电针缓解TNBS诱导内脏痛效应
        3.3 胶质细胞介导电针调节TNBS诱导内脏痛大鼠DRG中结肠相关神经元电生理学特性
    4.讨论
        4.1 慢性内脏痛病因病机的中医认识
        4.2 慢性内脏痛发病机制研究
        4.3 穴位选择依据
        4.4 DRG中“神经元-胶质细胞”共同参与感觉信息整合
        4.5 结肠非炎症性内脏高敏感
        4.6 DRG胶质细胞参与IBS内脏高敏感性及电针对结肠相关神经元兴奋性调节
    小结
第二部分 DRG胶质细胞P2X_7受体介导电针缓解内脏痛敏研究
    1.引言
    2.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动物及伦理
        2.2 主要实验仪器
        2.3 主要实验试剂
        2.4 TNBS诱导大鼠IBS内脏痛模型
        2.5 内脏运动反射的行为测试
        2.6 溶液配置
        2.7 动物分组与干预方法
        2.8 标本采集与处理
        2.9 免疫荧光双标
        2.10 Real time PCR m RNA检测
        2.11 Western Blot蛋白检测
        2.12 数据采集与分析
    3.结果
        3.1 DRG中 GFAP-P2X_7、P2X_3-P2X_7免疫荧光共定位染色
        3.2 DRG胶质细胞中P2X_7介导TNBS诱导IBS内脏痛外周敏化
        3.3 P2X_7介导电针缓解IBS大鼠内脏痛敏
    4.讨论
        4.1 嘌呤受体与内脏痛
        4.2 针刺发挥作用的重要信使物质-ATP
        4.3 P2X_7在TNBS诱导的IBS内脏高敏感过程中发挥促进作用
        4.4 P2X_7介导电针抑制内脏痛外周敏化
    小结
第三部分 DRG神经元P2Y_1受体介导电针缓解内脏痛敏研究
    1.引言
    2.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动物及伦理
        2.2 主要实验仪器
        2.3 主要实验试剂
        2.4 TNBS诱导大鼠IBS内脏痛模型
        2.5 内脏运动反射的行为测试
        2.6 溶液的配置
        2.7 动物分组与干预方法
        2.8 标本采集与处理
        2.9 免疫荧光双标
        2.10 Real time PCR m RNA检测
        2.11 Western Blot蛋白检测
        2.12 数据采集与分析
    3.结果
        3.1 DRG中 GFAP-P2Y_1、P2Y_1-P2X_3免疫荧光共定位染色
        3.2 DRG神经元中P2Y_1介导IBS内脏痛敏的抑制效应
        3.3 P2Y_1介导电针缓解IBS大鼠内脏痛敏
    4.讨论
        4.1 DRG神经元P2Y_1介导TNBS诱导IBS内脏痛敏
        4.2 P2Y_1介导电针缓解IBS大鼠内脏痛敏
    小结
第四部分 DRG中 P2X_7→P2Y_1→P2X_3途径介导电针缓解内脏痛敏研究
    1.引言
    2.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动物及伦理
        2.2 主要实验仪器
        2.3 主要实验试剂
        2.4 TNBS诱导大鼠IBS内脏痛模型
        2.5 内脏运动反射的行为测试
        2.6 动物分组与干预方法
        2.7 标本采集与处理
        2.8 溶液的配置
        2.9 Real time PCR m RNA检测
        2.10 Western Blot蛋白检测
        2.11 数据采集与分析
    3.结果
        (一)“P2X_7→P2Y_1"介导IBS内脏痛大鼠DRG中“神经元-胶质细胞”信息交互及电针的镇痛效应
        3.1 胶质细胞P2X_7受体抑制神经元P2Y_1受体介导IBS内脏痛外周敏化
        3.2 “P2X_7→P2Y_1"调节途径介导电针缓解IBS内脏痛
        (二)DRG中“P2Y_1→P2X_3"调节途径介导IBS内脏痛及电针镇痛效应
        3.3 内脏痛大鼠结肠相关DRG神经元P2Y_1抑制P2X_3受体表达
        3.4 “P2Y_1→P2X_3"调节途径介导电针缓解TNBS诱导IBS内脏痛
    4.讨论
        4.1 背根神经节中“神经元-胶质细胞”与IBS内脏痛
        4.2 “P2X_7→P2Y_1"介导IBS内脏痛大鼠DRG中“神经元-胶质细胞”信息交互及电针的镇痛效应
        4.3 DRG中“P2Y_1→P2X_3"调节途径介导IBS内脏痛敏及电针镇痛效应
    小结
创新点
结论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文献综述 P2受体介导IBS内脏痛外周敏化在中医经穴脏腑相关理论中的意义
    参考文献
附录二 :在校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全文及摘要
附录三 :参加学术会议情况

(9)EMA401对急性内脏痛大鼠脊髓AngⅡ及AT2R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急性内脏痛大鼠模型的建立及脊髓 AngⅡ相关通路的变化
    1.材料
    2.方法
    3.结果
第二部分 EMA401对急性内脏痛模型大鼠脊髓血管紧张素Ⅱ和血管紧张素Ⅱ 2型受体表达的影响
    1.材料
    2.方法
    3.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10)ASIC1参与孕期应激诱导子代大鼠胃部痛觉高敏的表观调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第三章 结果
    第一部分 孕期应激能够诱导成年子代大鼠出现胃部痛觉高敏
    第二部分 ASIC1 表达上调参与PMS成年子代大鼠胃部痛觉高敏的形成
    第三部分 DNA去甲基化机制介导ASIC1 的表达上调
    第四部分 NF-κB调控ASIC1上调参与PMS成年子代大鼠胃部痛觉高敏
第四章 讨论
总结和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慢性应激与内脏痛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本文使用的缩略词表
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痛觉调制通路的研究现状(论文参考文献)

  • [1]激活穴区不同层次神经传入的镇痛机制[D]. 端木程琳.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02)
  • [2]电针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运动皮层兴奋性的作用研究[D]. 杨一玲.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9)
  • [3]人脑躯体感觉系统痛觉和触觉信息加工处理的前馈和反馈通路研究[D]. 宋颖超.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4]基于中医“痛证”理论的国产脊髓电刺激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D]. 李怡帆.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5]中扣带回皮层—未定带谷氨酸能神经环路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研究[D]. 胡婷婷. 浙江大学, 2020(08)
  • [6]多巴胺能通路基因多态性与术后疼痛和阿片类药物需求的相关性研究[D]. 巩瑞瑞.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7)
  • [7]基于大鼠皮层锋电位及LFP信号的急性疼痛解码算法研究[D]. 肖征东. 浙江大学, 2019(03)
  • [8]DRG中P2X7和P2Y1受体介导电针缓解IBS大鼠内脏痛敏机制研究[D]. 吕婷婷.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
  • [9]EMA401对急性内脏痛大鼠脊髓AngⅡ及AT2R表达的影响[D]. 王宏健. 福建医科大学, 2019(07)
  • [10]ASIC1参与孕期应激诱导子代大鼠胃部痛觉高敏的表观调控机制研究[D]. 王红军. 苏州大学, 2018(06)

标签:;  ;  ;  

疼痛调节通路研究现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