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挤压油膜阻尼器的减振机制与效果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杨扬[1](2021)在《基于整体式挤压油膜阻尼器的搭接结构转子振动控制及管道阻尼减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车博文[2](2020)在《齿轮传动系统动力学分析及减振方法研究》文中认为齿轮机构是重要的旋转机械装置之一,在航空航天、高铁、石油化工、发电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齿轮传动系统工作环境恶劣,动态激励复杂,振动噪音较大,易受损伤,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公认的易损件。当今,对齿轮传动装置的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需要进一步了解齿轮传动系统中所涉及的非线性动力学现象以及相关减振方法的应用。因此,通过建立包含各种实际因素的齿轮传动系统动力学模型来研究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并探索系统的减振方法,以保障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基于上述问题,本文以渐开线圆柱直齿轮为研究对象,以系统的理论计算模型为基础,对系统的动态特性和减振方法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综合考虑齿轮内、外动态激励因素后建立了6自由度齿轮传动系统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并基于非线性振动理论,以支承刚度、支承阻尼和外部载荷为控制参数绘制不同激励频率下的系统分岔图,观察了系统的动力学响应。同时,从齿轮传动系统的相平面图、庞加莱图、时域响应图和频谱图中确定了系统的动态特性。分析发现,支承刚度对系统的动态特性影响复杂,支承阻尼和外部载荷对系统有一定影响,支承阻尼和外部载荷较大时,会提高系统稳定性。(2)齿轮啮合过程中会有摩擦散热以及工作环境的改变,致使齿轮和箱体所处的温度场变化,从而发生热变形,影响传动特性。因此,根据机械热变形相关知识分析了齿轮啮合过程中温度的影响,并建立了考虑温度效应的6自由度动力学模型,研究了温升以及激励频率对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分析发现,温度会对系统的动态特性产生影响;激励频率的变化会使系统的运动状态呈现出单周期、多周期以及分岔和混沌等多种响应形式。(3)研究挤压油膜阻尼器(SFD)对齿轮传动系统振动特性的影响,建立了齿轮-轴-挤压油膜阻尼器系统的10自由度动力学模型,并对比了未安装阻尼器和安装阻尼器后系统的振动响应,发现安装阻尼器后系统在一定转速范围内的振动响应能够得到有效的抑制,同时研究了阻尼器参数对其减振性能的影响,为匹配其合理的设计参数提供了指导。
陈旻侃[3](2020)在《限幅结构引起的柔性转子支承结构突变振动稳定性研究》文中指出转子的减振、抑振一直是旋转机械工作稳定性与安全性研究中的重要内容。限幅结构是转子减振手段中的重要一种,其利用转子的碰撞、摩擦过程限制转子的异常振动,涉及到给转子振动问题带来强耦合、高非线性以及非稳态特性的碰摩现象。转子-转子间的限幅结构是一种应用在内外轴嵌套结构的双转子涡轴发动机新型限幅方式,国内对于相关领域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对于转子-转子间碰摩现象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价值。本文主要结构如下1.建立了五支点的双转子系统模型,介绍了航空发动机动力学建模的常用方法,并计算了滚动轴承、挤压油膜阻尼器与鼠笼式弹性支承的动力学参数,根据有限元轴段法建立了双转子系统内外转子相互独立的动力学微分方程组,进行了临界转速分析与内转子的通频曲线构建,研究了不含限幅结构转子的运动特性。2.研究了稳态转子突加限幅结构的瞬态碰摩动力学响应特性,构建了考虑内外转子相互运动状态的碰撞摩擦力模型,得到了内外转子非线性耦合的碰摩系统动力学微分方程组。采用数值积分对碰摩动力学微分方程进行求解得到碰摩动力学响应,观察了不同的内外转子进入碰摩时相对位移关系对后续碰摩动力学特性的影响。研究了限幅结构的间隙、接触材料与安装位置对转子运动稳定性以及碰摩产生的减振抑振效果影响,对相关参数进行了优化选择。3.研究了外转子转速对内转子-外转子碰摩特性的影响,建立了变速转子过临界瞬态响应的系统微分方程,求解了不含限幅结构与含限幅结构的不同转子加速度的内转子位移响应,观察了不同加速模式下内转子脱离限幅结构的运动差异。
王震林[4](2019)在《弹性环式挤压油膜阻尼器动力学特性研究》文中认为挤压油膜阻尼器(SFD)因其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在航空发动机及工业透平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改善传统SFD油膜的非线性特性并减小阻尼器的尺寸,俄罗斯技术人员将弹性环式支承结构设计在SFD油膜间隙的内部,提出了弹性环式挤压油膜阻尼器(ERSFD)。作为一种新型的挤压油膜阻尼器,ERSFD的结构更为紧凑,且集调频和减振功能于一体,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目前国内外关于ERSFD的研究较少,尤其缺少对ERSFD动力学特性系数的计算和测试,使得工程设计人员难以准确地评估和应用该种SFD。本文根据ERSFD的结构特点,提出了其内外油膜压力的短轴承解析表达式,分析了内外油膜压力、油膜力的特性并研究了ERSFD油膜动力学特性系数的变化规律;建立了包含气穴效应的ERSFD流固耦合模型,研究了气穴效应对ERSFD油膜动力学特性系数的影响;针对传统方法中仅利用内油膜力计算ERSFD油膜动力学特性系数这一缺陷,建立了包含凸台接触作用的ERSFD数值模型从而完善了ERSFD动力学特性系数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搭建了ERSFD动力学特性系数测试试验台,通过实验测试了ERSFD动力学特性系数,验证了理论计算结果;同时开展了ERSFD-转子动力学特性试验,验证了ERSFD在转子系统上的减振效果,为ERSFD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支撑。针对数值方法计算ERSFD油膜力过程复杂,耗时极长,无法有效分析ERSFD-转子系统非线性动力学特性这一问题,本文在短轴承假设以及忽略弹性环高阶振型的前提下,提出了ERSFD内外油膜压力解析解。与数值结果的对比表明该解析解适用于长径比小于0.5,弹性环厚度大于1 mm,工作频率低于200Hz的ERSFD;分析了ERSFD内外油膜力的特性并在油膜力频谱中发现了与凸台数N相关的特征频率(iN±1)f。针对已有ERSFD模型边界条件不准确,计算结果不可靠这一问题,基于雷诺方程以及厚板单元的运动微分方程建立了完善的ERSFD流固耦合模型,利用分时迭代方法实现了流-固控制方程的耦合求解;计算了ERSFD油膜的动力学特性系数并与传统SFD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相比传统SFD,ERSFD的油膜动力学特性系数可以在更大的涡动半径比e范围内保持相对稳定;弹性环厚度对油膜阻尼系数以及惯性系数影响较小但在较高的涡动频率下,减小弹性环厚度可以有效降低ERSFD油膜刚度;ERSFD油膜动力学特性系数随着凸台数N以及凸台宽度WB的增大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针对具有双层油膜结构的ERSFD中更加突出的气穴问题,基于Zwart-Gerber-Belamri提出的假设建立了包含气穴效应的ERSFD流固耦合计算模型。对比无气穴模型的结果研究了气穴对ERSFD油膜动力学特性系数的影响。研究中发现气穴所引起的空化现象主要发生在ERSFD内油膜;考虑气穴效应时,油膜阻尼系数将显着减小而油膜动刚度将显着增大;气穴效应所引起的油膜阻尼系数的减小与内油膜中空气的体积分数近似成正比。针对传统方法仅利用内油膜力计算ERSFD油膜动力学特性系数这一缺陷,基于Greenwood-Williamson模型(G-W模型)建立了包含凸台接触作用的ERSFD数值模型,从而完善了ERSFD动力学特性系数的计算方法。利用改进后计算方法可以同时计算弹性环与油膜的动力学特性系数,其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一致;ERSFD油膜阻尼系数随着内外油膜间隙c1,c2的增大均显着减小,忽略凸台处的接触力将大大减小外油膜对于ERSFD油膜动力学特性系数的影响;ERSFD油膜阻尼与刚度系数的无量纲比值ηK在c1=c2附近达到最大值。搭建了ERSFD动力学特性系数测试试验台,通过实验验证了涡动半径比,供油压力,弹性环厚度以及内外油膜间隙对ERSFD动力学特性系数的影响;搭建了ERSFD-转子系统试验台,验证了ERSFD在转子上的减振效果;试验结果表明:ERSFD可以有效地减小转子系统过临界时的振幅,且ERSFD的减振效果与振幅以及阻尼器供油压力正相关。
高洋[5](2019)在《挤压油膜阻尼器油膜动力特性系数实验识别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挤压油膜阻尼器(简称SFD)在航空发动机上得到广泛应用,用以减小转子系统的振动幅值以及减小转子振动向机匣的传递,对减小整机振动、提高整机寿命有着重要意义。SFD的动力学特性系数是影响航空发动机转子支承系统振动特性的重要参数,然而各结构参数和物性参数对SFD动力特性系数的影响规律尚未明了,在SFD设计方面仍需要理论和实验的试凑,因此搭建SFD动力特性识别实验台,对SFD的动力特性进行实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首先,本文分析了 SFD动力特性系数的频域识别方法,并建立实验台动力学模型,给出了适合该模型的动力特性系数计算方法。其次,针对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由于频谱泄漏而导致的信号特征不准确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FFT和最小二乘法的信号特征提取方法,可以准确的识别周期信号的信号特征,以有效减小实验计算误差。再次,探讨了十字弹簧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当轴颈在油膜半径间隙范围内涡动时,系统等效刚度近似不变,但弹簧预紧力会影响系统等效刚度;进而建立了考虑实验台支架振动的动力学模型,计算了幅/相频特性,讨论了不同动力特性系数计算公式的计算精度,当实验台基础振动不可忽略时,应该用加速度传感器测量绝对加速度代入方程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证明本文提出的方法是具有较高精度的。最后,本文设计并搭建了 SFD动力特性系数识别的实验台,对实验台各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进行了阐述,通过实验研究了 SFD动力特性系数随进动频率变化的规律性。通过分析发现油膜的阻尼系数不随涡动频率变化,该结果与经典短轴承假设相符,证明该实验台在识别挤压油膜阻尼器动力特性系数方面是可靠的。本文的研究成果为进一步探究SFD动力特性系数的变化规律、研究航空发动机中SFD-转子系统的优化设计奠定了基础。
李微[6](2019)在《挤压油膜阻尼器减振性能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现代应用的旋转机械,特别是燃气轮机等设备的不断发展,导致了整个转子系统需要过临界转速工作。然而旋转机械由于加工制造等原因会造成转子质量不平衡,因此在过临界转速时则容易产生较大振动现象。如果对此振动现象不加以控制,那么会因为转子振动过大而造成机器损坏甚至更严重的破坏事故。因此长期以来,旋转机械振动问题是转子动力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解决该问题的方法有很多,其中基于油膜阻尼技术而设计的挤压油膜阻尼器在该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挤压油膜阻尼器不仅有比较明显的阻尼减振效果,而且它的结构比较简单,有着较高的工作可靠性。而其中挤压油膜阻尼器中的油液对整个结构的减振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关乎整个减振结构的性能,因此本课题针对油液状态对挤压油膜阻尼器的减振性能的影响进行实验研究。首先,本文设计并搭建了带有挤压油膜阻尼器的转子实验台,该实验台由带挤压油膜阻尼器转子系统、供油系统、测试系统组成;然后在该实验台上针对不同油膜间隙下,对挤压油膜阻尼器的减振效果进行研究,发现过小或者过大的油膜间隙都起不到有效的减振效果,最佳的油膜间隙有一个合适的范围。本实验中,确定了100μm的油膜间隙下,挤压油膜阻尼器的减振效果较优。最后,以100μm的油膜间隙为基础进行了以下研究:(1)对带有挤压油膜阻尼器的转子实验台进行有、无油膜的实验,发现有油膜时的挤压油膜阻尼器有更好的减振效果。(2)对带有挤压油膜阻尼器的转子实验台进行改变油温的实验,发现温度越低,挤压油膜阻尼器的减振效果越好。(3)对带有挤压油膜阻尼器的转子实验台进行变油压的实验,发现油压对阻尼器的减振性能影响不大。对于系统的不平衡端,减振效果最为明显的是0.4Mpa压力的油液;对于系统的电主轴端,减振效果最为明显的是0.6Mpa压力的油液。经过本课题的研究,为后续挤压油膜阻尼器的设计提供了实际支撑。
高玉龙[7](2019)在《基于轴的二维横向振动自适应控制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生产生活中,轴类设备(如风力发电机塔架、压缩机、车床等)工作过程中,因外载荷、质量不平衡等问题引发剧烈横向振动而导致设备故障,中断生产,造成经济损失的现象非常普遍。但目前针对轴类结构的二维横向振动控制还缺乏简单有效的手段。因此,本文基于自适应控制思想,提出了一种半主动振动控制方法和一种主动振动控制方法,以抑制轴类结构的二维横向振动。基于这两种方法,研究并设计实现了两套样机,验证了两种方法的可行性。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为:(1)振动控制机理研究:分析了机械-电磁协调作用的半主动振动控制机理。机械部分采用有效长度可调的悬臂梁弹簧,确定装置的主要工作频带。电磁部分采用电磁线圈和永磁体构成电磁弹簧,拓宽频带并提供较高的频率调整分辨率。同时,利用圆截面梁以及环形结构设计使其在横向平面内任意方向都具有相同的刚度,从而可以抑制对应的二维横向振动。此外,分析了利用离心力作为主动力来抵消部分激振力的主动振动控制机理。通过多个电磁线圈驱动永磁体进行圆周运动,从而形成离心力,并利用控制算法,使离心力和激振力之间保持合适的相位,达到轴沿截面方向二维振动控制。(2)振动控制数学模型建立:半主动振动控制方法实际上是一个自调谐的动力吸振器,将该动力吸振器简化为末端带有集中质量和刚度可调电磁弹簧的欧拉-伯努利梁,即可建立动力吸振器固有频率的数学模型。同时建立永磁体和电磁线圈之间的电磁力模型,在小位移范围内,线性化电磁力和振动位移之间的关系,即可得到电磁弹簧刚度。主动振动控制机理的数学模型通过受力分析列出,主动力模型的建立也可依据圆周运动知识。电磁线圈驱动永磁体所能达到的极限转速模型可基于能量守恒定理建立。(3)样机设计及仿真验证:基于半主动和主动振动控制机理及数学模型,针对选定的被控对象,设计并优化主要参数,包括悬臂梁弹簧尺寸及有效长度范围、电磁弹簧尺寸以及通电电流范围。根据这些参数建立仿真模型,对比仿真结果和数值计算结果,以验证数学模型的正确性。并在Simulink软件中搭建半主动和主动振动控制系统,仿真分析和预测振动控制效果。(4)装置样机测试验证:试制样机,搭建半主动和主动振动控制装置测试系统,对其性能指标进行测试,包括工作频带、频率调整分辨率和振动控制效果等等。对比仿真和数值分析结果,验证所提出的机理的正确性,分析误差来源和原因,提出设计改进方法,完善样机设计。
张晨帅[8](2019)在《弹性环式挤压油膜阻尼器流固耦合动力学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弹性环式挤压油膜阻尼器(Elastic Ring Squeeze Film Damper,简称ERSFD)将传统挤压油膜阻尼器(Squeeze Film Damper,简称SFD)及弹性支承的优点相结合,其结构更为紧凑。但ERSFD的油膜更复杂,其动力学机理仍不十分明确。为了能进一步明确其动力学机理,本文开展了如下研究:(1)借助于UG软件以及CFX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对SFD进行了数值建模及仿真计算,并进行网格无关性、时间独立性及计算结果准确性的验证。基于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将考虑油膜惯性力与未考虑油膜惯性力时SFD的动力特性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油膜惯性力的存在减小了油膜刚度并增大了阻尼。(2)通过ANSYS Workbench仿真平台,基于双向流固耦合原理及动网格技术建立ERSFD双向流固耦合数值求解模型,对弹性环内外侧凸台均接触的情况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外层油膜对刚度的贡献大,内层油膜对阻尼的贡献大,由此可知,相对较小的内层油膜间隙而较大的外层油膜间隙,有利于增加油膜阻尼而抑制油膜刚度非线性;随着弹性环凸台宽度、高度、数目的减小或弹性模量的增加,内外层油膜刚度和阻尼均增加。(3)根据弹性环所处的其他三种工作状态,进行了ERSFD动力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弹性环单侧接触的情况下,油膜刚度和阻尼主要是通过未接触一侧的油膜所提供。在弹性环浮动状态下,内外两层油膜均能提供油膜刚度和阻尼,且外层油膜的刚度较大,内层油膜的阻尼较大;随着弹性环凸台宽度或弹性模量的增加,内外层油膜刚度和阻尼均增加。以上研究为SFD及ERSFD的设计、使用和维护提供了参考。
陈曦[9](2019)在《基础运动激励条件下转子系统动力学特性研究》文中指出航空发动机安装在飞机上,将不可避免地受到飞机作为基础提供的外部激励作用,可能引起转子系统振动加剧、运动形式复杂,影响转子系统的正常运转。因此,有必要开展基础运动激励条件下发动机转子系统动力学特性研究,为优化结构设计、提高结构可靠性以及增强抗振性能提供支持。通过坐标系转换,将飞机的运动转换成转子基础的运动。将基础运动激励与转子系统相结合,提出一种研究基础运动激励条件下单/双转子系统动力学特性的系统化方法。通过拉格朗日方程推导相对于基础运动的刚性盘、质量不平衡、等截面轴段、锥形轴段以及轴承等单元的稳态和瞬态运动微分方程。考虑转动惯量、陀螺力矩、横向剪切变形、旋转角加速度以及确定性的基础运动(包括基础平动与转动分量)。结果表明:与基础固定相比,基础平动仅仅添加系统的外部载荷,而基础转动不仅添加系统的外部载荷,还添加参数阻尼及刚度矩阵。基础轴向转动使系统保持各向同性,但基础横向转动使系统产生各向异性,打破转子动力学特性的对称性。利用状态空间向量法,对单/双转子系统的稳态动力学特性进行计算与分析,包括临界转速、模态振型、基础转动时不平衡响应、基础谐振响应以及轴心轨迹等。采用Newmark-Hilber-Hughes-Taylor(Newmark-HHT)法,计算单/双转子系统在变转速过程中的瞬态动力学特性,讨论了增/减速、角加速度等因素对基础固定的转子系统瞬态响应的影响。采用控制变量法分析了基础轴向或横向转动角速度、基础简谐平动幅值与频率等基础运动参数对单/双转子系统稳态和瞬态响应的影响。以上结果表明:与基础固定相比,基础轴向转动显着影响系统的临界转速与共振峰值。对于单(双)转子系统,当基础轴向转动方向与(低压)转子自转方向相同时,随着基础轴向角速度的增大,单(双)转子的临界转速逐渐降低。基础横向转动引起附加陀螺力矩,使转子轴心发生偏离,偏移量随着基础横向转动角速度或转子转速的升高而增大。基础简谐平动能够激起单/双转子系统的正进动或反进动共振。基础简谐平动的频率显着影响轴心轨迹的形状,而基础简谐平动的幅值显着影响轴心轨迹的范围。当简谐平动频率靠近高、低压转子主激励转频,时域波形出现明显拍振。基础横向简谐平动导致转子响应振幅在全转速范围内明显扩大。当幅值过大时,临界转速附近的响应甚至可能淹没在由基础简谐平动激起的全转速范围内的瞬态响应之中。对于双转子系统,还讨论同转/对转、高/低压转子主激励等因素对双转子系统振动特性的影响规律。与直接坎贝尔图相比,采用临界转速图谱法计算双转子系统临界转速的适用范围更广,特别是高、低压转速变化规律较为复杂的情况。在结构相同的前提下,与同转双转子相比,对转双转子的前三阶临界转速较低。由于陀螺力矩的影响,不论同转或对转,以低压转子为主激励和以高压转子为主激励的各阶共振频率并不相同。特定截面处瞬态增速响应特性与同转/对转、不平衡分布、临界转速、模态振型都有紧密联系,因而沿轴向不同截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上述基础运动激励条件下的转子系统均为线性系统,进一步针对带定心弹簧挤压油膜阻尼器(Squeeze Film Damper,SFD)的非线性转子系统,考虑轴颈存在静偏心,研究基础运动激励条件下非线性转子振动响应,绘制时域波形、轴心轨迹、频谱图以及Poincaré映射,利用分岔图分析转子系统的运动形式随转速或简谐平动频率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当轴颈有静偏心时,即使基础固定,轴颈的进动轨迹不再是圆轨迹,且进动轨迹中心发生偏移,激起转速二倍频。轴颈有静偏心时,轴颈偏心比的波动范围较大。对于基础轴向转动,轴颈的进动中心仍位于静偏心点;而对于基础横向转动,轴颈的进动中心偏离静偏心位置,偏移方向由基础横向转动方向决定。在基础简谐平动激励下,系统响应的频率成分不仅包括转频的整数倍频k?(k(28)1,2)、基础简谐频率?z,甚至还包括组合频率k??j?z(k,j(28)1,2)。受到基础简谐平动激励的转子系统响应由周期运动进入倍周期或拟周期分岔状态。飞机的机动飞行对于转子系统是一种基础激励,建立了机动飞行条件下带挤压油膜阻尼器的转子系统动力学模型,不仅考虑了不平衡力、油膜力、重力,还考虑了机动飞行引起的附加惯性力、阻尼器轴颈的瞬时静偏心等因素。为实现转弯机动飞行,对偏航与滚转进行参数匹配。讨论了在转弯和俯冲拉起状态下的机动速度、机动半径、转子转速以及不平衡量等多种因素对转子系统瞬态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飞机作机动飞行时,转子进动轨迹中心的偏移方向由飞机飞行的离心加速度和附加陀螺力矩共同决定。轴颈绕瞬时静偏心作非协调进动。轴颈瞬时静偏心的大小与机动飞行附加载荷以及转子系统的支承刚度有关。增大机动速度或减小机动半径,会导致转子振动提前进入或延后退出偏心比较大的状态,转子轴心越发偏离原轴承连线,振动响应出现高次谐波频率成分,轴心轨迹的形状逐渐扁平化。机动飞行时应避免转子系统的不平衡量过大以及处于临界转速附近。因此,必须考虑复杂机动飞行对转子非线性振动特性的影响。
张瑾,王小静,董健,陈超,沈轶钒,沈杰希[10](2018)在《可控挤压油膜阻尼器振动特性实验研究》文中指出提出一种新型可控挤压油膜阻尼器(简称CSFD),并实验研究该CSFD支撑的轴承-转子系统的振动特性。利用数值方法计算得到了转子系统的临界转速和振型图;搭建柔性转子振动试验台,在不同转速和不同的供油压力下,对轴颈处位移信号进行测试和分析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与普通圆瓦轴承相比,CSFD轴承对转子的振动起到良好的抑制作用;无论是在低速还是高速情况下,CSFD轴承的供油压力越大,转子的振幅越小,特别是在临界转速下减振效果显着。通过Hilbert-Huang变换对升速位移信号进行分析,发现随着供油压力的增加,竖直方向上在临界转速时的能量发散现象严重,出现较多高频成分。
二、双挤压油膜阻尼器的减振机制与效果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双挤压油膜阻尼器的减振机制与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2)齿轮传动系统动力学分析及减振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齿轮动力学特性分析的研究现状 |
1.2.2 齿轮减振降噪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内容 |
2 齿轮传动系统的动力学模型 |
2.1 引言 |
2.2 齿轮传动系统的动态激励 |
2.2.1 外部激励 |
2.2.2 内部激励 |
2.3 齿轮传动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2.3.1 动力学模型描述 |
2.3.2 动态啮合力、摩擦力和摩擦力臂 |
2.3.3 动力学方程 |
2.3.4 方程无量纲化 |
2.4 齿轮时变啮合刚度的计算 |
2.5 本章小结 |
3 齿轮传动系统动力学特性分析 |
3.1 引言 |
3.2 方程的求解方法及程序的有效性 |
3.3 模型参数对系统特性的影响分析 |
3.3.1 支承刚度对系统特性的影响 |
3.3.2 支承阻尼对系统特性的影响 |
3.3.3 外部载荷对系统特性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含温度效应的齿轮传动系统动力学特性分析 |
4.1 引言 |
4.2 含温度效应的齿轮系统动力学模型 |
4.2.1 齿轮副的热变形计算 |
4.2.2 含温度效应的动力学模型 |
4.3 模型参数对系统特性的影响分析 |
4.3.1 温度对系统特性的影响 |
4.3.2 激励频率对系统特性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挤压油膜阻尼器的齿轮传动系统减振研究 |
5.1 引言 |
5.2 挤压油膜阻尼器工作原理及理论模型 |
5.3 挤压油膜阻尼器模型计算验证 |
5.4 齿轮-轴-挤压油膜阻尼器动力学模型 |
5.5 齿轮传动系统的减振分析 |
5.5.1 不同转速下挤压油膜阻尼器对系统减振的影响 |
5.5.2 挤压油膜阻尼器参数对系统减振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参与科研项目 |
致谢 |
(3)限幅结构引起的柔性转子支承结构突变振动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航空发动机系统建模方法研究现状 |
1.3 转子碰摩动力学研究现状 |
1.4 干摩擦阻尼器在转子振动控制中的应用 |
1.5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双转子系统动力学建模 |
2.1 引言 |
2.2 双转子系统设计与参数计算 |
2.2.1 双转子系统简化模型 |
2.2.2 支承参数计算 |
2.3 双转子系统动力学建模方法 |
2.3.1 广义状态向量 |
2.3.2 单元的运动方程 |
2.3.3 系统的运动方程 |
2.3.4 系统的结点划分 |
2.4 系统动力学特性分析 |
2.4.1 临界转速 |
2.4.2 转子无限幅结构下的动力学响应与内转子通频曲线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限幅结构引起的振动特性及参数影响规律 |
3.1 引言 |
3.2 基于Hertz接触理论的碰摩力模型 |
3.2.1 碰摩力的形式 |
3.2.2 引入限幅结构的双转子系统微分方程 |
3.3 内转子与限幅结构间隙对振动响应的影响 |
3.3.1 稳态转子突加限幅结构以及不同状态进入碰摩的运动差异 |
3.3.2 限幅间隙对双转子振动特性的影响 |
3.3.3 两个间隙下的内转子碰摩通频曲线 |
3.4 限幅结构材料对振动响应的影响 |
3.4.1 GCr15 轴承钢 |
3.4.2 Al_2O_3耐磨涂层 |
3.4.3 石墨 |
3.5 限幅结构安装位置对振动响应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双转子运动状态对振动特性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外转子转速影响 |
4.3 含限幅结构的转子振动特性影响 |
4.3.1 求解转子加速的瞬态响应 |
4.3.2 限幅下的转子加速过临界响应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弹性环式挤压油膜阻尼器动力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表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SFD概述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SFD概述及早期研究 |
1.2.2 SFD国外研究现状 |
1.2.3 SFD国内研究现状 |
1.3 新型挤压油膜阻尼器研究现状 |
1.3.1 多孔介质挤压油膜阻尼器 |
1.3.2 主动及半主动式挤压油膜阻尼器 |
1.3.3 浮动环式挤压油膜阻尼器 |
1.3.4 金属橡胶外环挤压油膜阻尼器 |
1.3.5 静压式挤压油膜阻尼器 |
1.3.6 整体式挤压油膜阻尼器 |
1.3.7 弹性环式挤压油膜阻尼器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ERSFD的数学模型及内外油膜压力的解析解 |
2.1 引言 |
2.2 ERSFD的几何结构 |
2.3 ERSFD油膜的控制方程 |
2.3.1 雷诺方程的原始形式 |
2.3.2 包含流体惯性力的控制方程 |
2.3.3 油膜厚度的表达 |
2.4 弹性环的控制方程 |
2.4.1 基于薄板的弹性环的运动方程 |
2.4.2 弹性环的边界条件 |
2.5 弹性环变形的近似解 |
2.6 ERSFD内外油膜压力的短轴承解 |
2.7 轴颈的涡动轨迹 |
2.8 ERSFD内外油膜压力分布以及油膜力特性 |
2.8.1 ERSFD内外油膜压力 |
2.8.2 ERSFD内外油膜的油膜力 |
2.9 ERSFD短轴承解与数值解的比较 |
2.10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流固耦合的ERSFD油膜动力学特性系数 |
3.1 引言 |
3.2 ERSFD油膜的边界条件 |
3.2.1 油膜在凸台处的周向边界条件 |
3.2.2 油膜周向边界条件的检验 |
3.3 控制方程的离散处理 |
3.3.1 差分形式下的油膜控制方程 |
3.3.2 有限元形式下的弹性环控制方程 |
3.4 时间积分格式及求解流程 |
3.4.1 Newmark积分格式 |
3.4.2 流-固耦合求解流程 |
3.5 ERSFD油膜动力学特性系数的识别 |
3.6 几何结构对ERSFD动力学特性系数的影响 |
3.6.1 内外油膜间隙 |
3.6.2 弹性环厚度 |
3.6.3 凸台数量 |
3.6.4 凸台宽度 |
3.7 SFD与 ERSFD动力学特性系数的比较 |
3.7.1 不同涡动半径 |
3.7.2 不同涡动频率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包含气穴效应的ERSFD动力学特性 |
4.1 引言 |
4.2 ERSFD的控制方程及边界条件 |
4.2.1 包含气穴模型的控制方程 |
4.2.2 ERSFD的边界条件 |
4.2.3 流-固耦合求解流程 |
4.3 网格无关性验证 |
4.4 ERSFD的内外油膜压力 |
4.5 包含气穴效应时ERSFD油膜动力学特性系数 |
4.5.1 涡动频率对油膜动力学特性系数的影响 |
4.5.2 供油压力对油膜动力学特性系数的影响 |
4.5.3 涡动半径比对油膜动力学特性系数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考虑凸台接触力的ERSFD动力学特性 |
5.1 引言 |
5.2 弹性环凸台处的接触建模 |
5.3 流-固控制方程的耦合求解流程 |
5.4 油膜压力以及油膜力特性 |
5.5 包含凸台接触作用的ERSFD的动力学特性系数识别 |
5.5.1 油膜及弹性环动力学特性系数的识别流程 |
5.5.2 弹性环刚度系数计算结果 |
5.5.3 弹性环阻尼特性的等效 |
5.5.4 油膜动力学特性系数计算结果 |
5.6 考虑凸台接触时ERSFD油膜动力学特性系数 |
5.6.1 外油膜间隙对油膜动力学特性系数的影响 |
5.6.2 内油膜间隙对油膜动力学特性系数的影响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ERSFD动力学特性试验 |
6.1 引言 |
6.2 ERSFD动力学特性系数测试 |
6.2.1 ERSFD动力学特性系数测试试验台简介 |
6.2.2 ERSFD动力学特性系数测试流程 |
6.2.3 ERSFD动力学特性系数测试结果 |
6.2.4 测试结果不确定性分析 |
6.3 ERSFD-转子系统动力学特性试验 |
6.3.1 ERSFD-转子系统试验台简介 |
6.3.2 系统临界转速及不平衡相应测试 |
6.3.3 ERSFD减振效果测试 |
6.3.4 供油压力对ERSFD减振效果的影响 |
6.3.5 转子过临界振幅对ERSFD减振效果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挤压油膜阻尼器油膜动力特性系数实验识别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SFD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SFD的流体力学特性研究 |
1.2.2 SFD-转子系统的动力特性研究 |
1.2.3 国内外SFD动力特性测试实验台总结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SFD动力特性识别实验台的设计原理 |
2.1 引言 |
2.2 SFD动力特性系数的频域识别方法 |
2.3 基于实验台动力学模型的动力特性系数识别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3 信号特征的高精度提取方法 |
3.1 引言 |
3.2 傅里叶变换的局限性 |
3.3 基于FFT和最小二乘法的信号特征提取方法 |
3.3.1 最小二乘法 |
3.3.2 拟合曲线精度的评价标准 |
3.3.3 拟合曲线的残差平方和与频率误差 |
3.3.4 用最小二乘法和拟合评价准则提取信号特征的方法 |
3.4 算例 |
3.5 本章小结 |
4 SFD动力特性识别实验台动力学分析 |
4.1 引言 |
4.2 十字弹簧系统刚度的探讨 |
4.2.1 理论公式的推导 |
4.2.2 几何参数对刚度的影响分析 |
4.3 实验台的动力学模型 |
4.3.1 实验台的动力学建模 |
4.3.2 系统响应的计算方法 |
4.3.3 系统稳态响应的计算 |
4.4 实验台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分析 |
4.4.1 单自由度系统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 |
4.4.2 双自由度系统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 |
4.4.3 激振器与实验台支架分离情况下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 |
4.4.4 SFD工作时主轴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 |
4.5 动力特性系数识别方法的验证 |
4.6 本章小结 |
5 SFD动力特性系数识别实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台各系统的组成 |
5.2.1 SFD动力特性测试实验台本体的搭建 |
5.2.2 SFD动力特性测试实验台的测试分析系统 |
5.2.3 SFD动力特性测试实验台的激振控制系统 |
5.2.4 SFD动力特性测试实验台供油系统 |
5.3 实验前期的准备工作 |
5.3.1 主轴和轴衬的对中 |
5.3.2 实验台的力学参数的测量 |
5.3.3 幅/相频特性曲线 |
5.3.4 系统刚度和阻尼的测量 |
5.4 涡动频率对动力特性系数的影响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6)挤压油膜阻尼器减振性能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挤压油膜阻尼器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挤压油膜阻尼器的机理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台的设计 |
2.1 实验台的结构设计 |
2.1.1 实验台尺寸的选择及临界转速的计算 |
2.1.2 不平衡量的添加方式 |
2.1.3 油路的设计 |
2.2 实验台供油系统设计 |
2.3 实验台测试系统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油膜间隙对挤压油膜阻尼器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
3.1 油膜间隙单边60μm时转子振动的响应特性 |
3.2 油膜间隙单边80μm时转子振动的响应特性 |
3.3 油膜间隙单边100μm对转子振动的响应特性 |
3.4 油膜间隙单边120μm对转子振动的响应特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油液对挤压油膜阻尼器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
4.1 有、无油膜对挤压油膜阻尼器减振性能的影响 |
4.1.1 不平衡质量为0g时转子振动的响应特性 |
4.1.2 不平衡质量为0.4g时转子振动的响应特性 |
4.1.3 不平衡质量为0.5g时转子振动的响应特性 |
4.2 油温对转子振动响应特性的影响 |
4.3 油压对转子振动响应特性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基于轴的二维横向振动自适应控制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轴类结构横向振动控制研究现状 |
1.1.1 高耸塔架结构横向振动控制 |
1.1.2 大型机械装备振动控制 |
1.1.3 机械加工设备振动控制 |
1.3 二维振动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
1.4 自适应振动控制研究现状 |
1.5 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半主动和主动振动控制机理及理论建模 |
2.1 引言 |
2.2 半主动和主动振动控制方案设计 |
2.2.1 半主动振动控制方案设计及机理介绍 |
2.2.2 主动振动控制方案设计及机理介绍 |
2.3 半主动振动控制方案动力学建模 |
2.3.1 半主动振动控制模型 |
2.3.2 半主动动力吸振器模型 |
2.3.3 电磁弹簧模型 |
2.4 主动振动控制方案动力学建模 |
2.4.1 主动振动控制模型 |
2.4.2 电磁驱动和主动力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半主动振动控制装置设计及仿真验证 |
3.1 引言 |
3.2 被控对象的参数识别 |
3.3 半主动振动控制装置参数设计及优化 |
3.3.1 悬臂梁弹簧参数设计 |
3.3.2 电磁弹簧结构参数设计 |
3.3.3 电磁弹簧刚度设计 |
3.4 半主动振动控制装置样机设计 |
3.4.1 悬臂梁弹簧部分设计 |
3.4.2 电磁弹簧部分设计 |
3.4.3 电磁线圈线径优化设计 |
3.5 半主动振动控制系统仿真 |
3.5.1 被控对象模型搭建及仿真 |
3.5.2 半主动振动控制装置模型搭建及仿真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主动振动控制装置设计及仿真验证 |
4.1 引言 |
4.2 主动振动控制装置参数设计 |
4.2.1 主动振动控制装置仿真模型参数设计 |
4.2.2 电磁线圈激励参数计算 |
4.3 主动振动控制装置样机设计 |
4.3.1 电磁驱动部分设计 |
4.3.2 永磁旋转质量体部分设计 |
4.3.3 其他结构设计 |
4.4 主动振动控制系统仿真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测试系统搭建与实验验证 |
5.1 引言 |
5.2 测试系统设计与样机 |
5.2.1 测试目标与方法 |
5.2.2 实验样机制作 |
5.2.3 测试系统搭建 |
5.3 半主动振动控制系统测试结果与分析 |
5.3.1 悬臂梁弹簧性能测试 |
5.3.2 电磁弹簧性能测试 |
5.3.3 电磁弹簧频率调整分辨率测试 |
5.3.4 机械-电磁协调制振测试 |
5.3.5 二维横向振动控制效果测试 |
5.4 主动振动控制系统测试结果与分析 |
5.4.1 主动振动控制装置性能测试 |
5.4.2 主动振动控制装置振动控制效果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8)弹性环式挤压油膜阻尼器流固耦合动力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1 挤压油膜阻尼器结构形式 |
1.2.2 油膜惯性研究 |
1.2.3 气穴研究 |
1.2.4 改进型挤压油膜阻尼器及弹性环式挤压油膜阻尼器研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挤压油膜阻尼器理论及数值模拟研究 |
2.1 挤压油膜阻尼器短轴承半油膜理论 |
2.1.1 挤压油膜阻尼器短轴承半油膜经典理论 |
2.1.2 考虑油膜惯性时挤压油膜阻尼器短轴承半油膜理论 |
2.2 基于考虑油膜惯性时短轴承半油膜理论数值模拟验证 |
2.2.1 构建油膜几何模型 |
2.2.2 流体域网格划分 |
2.2.3 流体域边界条件设定 |
2.3 网格及时间步无关性验证 |
2.3.1 周期数无关性验证 |
2.3.2 径向、周向和轴向网格大小无关性验证 |
2.3.3 时间步无关性验证 |
2.4 误差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油膜惯性对挤压油膜阻尼器的影响分析 |
3.1 基于理论模型的油膜惯性分析 |
3.1.1 考虑油膜惯性与未考虑油膜惯性对比 |
3.1.2 滑油粘度对挤压油膜阻尼器动力特性的影响 |
3.2 供油状态下挤压油膜阻尼器动力特性 |
3.2.1 进动频率的影响 |
3.2.2 油膜间隙的影响 |
3.2.3 供油流量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弹性环式挤压油膜阻尼器双向流固耦合建模方法研究 |
4.1 概述 |
4.2 流固耦合基本理论 |
4.2.1 流体控制方程 |
4.2.2 固体控制方程 |
4.2.3 流固耦合方程 |
4.3 双向流固耦合分析原理及方法 |
4.3.1 耦合面数据传递与交换 |
4.3.2 动网格技术 |
4.3.3 弹性环式挤压油膜阻尼器双向流固耦合分析方法 |
4.4 弹性环式挤压油膜阻尼器双向流固耦合数值模型 |
4.4.1 弹性环式挤压油膜阻尼器几何建模 |
4.4.2 弹性环式挤压油膜阻尼器网格化分 |
4.4.3 弹性环式挤压油膜阻尼器边界条件设定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弹性环式挤压油膜阻尼器动力学特性研究 |
5.1 弹性环式挤压油膜阻尼器动力学特性研究 |
5.1.1 偏心率对动力特性的影响 |
5.1.2 弹性环凸台数目对动力特性的影响 |
5.1.3 弹性环凸台宽度对动力特性的影响 |
5.1.4 弹性环凸台高度对动力特性的影响 |
5.1.5 内外层间隙对动力特性的影响 |
5.1.6 弹性环不同弹性模量对动力特性的影响 |
5.2 弹性环外侧凸台接触状态下ERSFD动力特性研究 |
5.2.1 偏心距对动力特性的影响 |
5.2.2 弹性环凸台宽度对动力特性的影响 |
5.2.3 弹性环不同弹性模量对动力特性的影响 |
5.3 弹性环内侧凸台接触状态下ERSFD动力特性研究 |
5.3.1 偏心距对动力特性的影响 |
5.3.2 弹性环凸台宽度对动力特性的影响 |
5.3.3 弹性环不同弹性模量对动力特性的影响 |
5.4 弹性环浮动状态下ERSFD动力特性研究 |
5.4.1 偏心距对动力特性的影响 |
5.4.2 弹性环凸台宽度对动力特性的影响 |
5.4.3 弹性环不同弹性模量对动力特性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含录用)的学术论文 |
(9)基础运动激励条件下转子系统动力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基础运动激励条件下转子系统的稳态响应 |
1.2.2 基础运动激励条件下转子系统的瞬态响应 |
1.2.3 带中介轴承的双转子系统动力学特性 |
1.2.4 挤压油膜阻尼器的非线性响应与减振特性 |
1.2.5 飞机机动飞行条件下转子动力学特性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 |
1.5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点 |
1.6 论文内容及章节安排 |
2 基础运动激励条件下转子系统动力学建模 |
2.1 坐标轴系与基本假设 |
2.2 飞机的运动与坐标系变换 |
2.3 基础的运动 |
2.4 基础的激励形式 |
2.5 转子的运动与坐标系变换 |
2.6 各单元的稳态运动方程 |
2.6.1 刚性盘单元 |
2.6.2 质量不平衡 |
2.6.3 等截面轴段单元 |
2.6.4 轴承单元 |
2.7 系统稳态运动微分方程及其求解 |
2.7.1 临界转速与模态振型 |
2.7.2 不平衡响应 |
2.7.3 基础运动引起的谐波激励响应 |
2.8 各单元的瞬态运动方程 |
2.8.1 刚性盘单元 |
2.8.2 质量不平衡 |
2.8.3 轴段单元 |
2.8.4 轴承单元 |
2.9 系统瞬态运动微分方程及其求解 |
2.10 本章小结 |
3 基础运动激励条件下单转子系统稳态响应 |
3.1 转子模型 |
3.2 基础固定的转子系统稳态响应 |
3.2.1 临界转速与模态振型 |
3.2.2 不平衡响应 |
3.3 基础运动激励条件下系统稳态响应 |
3.3.1 考虑基础运动的固有频率与临界转速 |
3.3.2 基础转动时转子的不平衡响应 |
3.3.3 基础简谐平动时转子的幅频响应 |
3.4 基础运动参数对转子轴心轨迹的影响 |
3.4.1 基础转动角速度 |
3.4.2 基础简谐平动频率 |
3.5 本章小结 |
4 基础运动激励条件下单转子系统瞬态振动 |
4.1 转子系统的冲击响应 |
4.1.1 冲击响应模型验证 |
4.1.2 半周正弦脉冲激励 |
4.1.3 三角波脉冲激励 |
4.1.4 矩形波脉冲激励 |
4.2 基础固定的转子系统瞬态增减速响应 |
4.3 基础轴向转动时转子系统瞬态增速响应 |
4.4 基础横向转动时转子系统瞬态增速响应 |
4.5 基础简谐平动时转子系统瞬态增速响应 |
4.6 本章小结 |
5 基础激励条件下双转子系统动力学建模与稳态特性 |
5.1 基础激励条件下双转子系统动力学建模 |
5.1.1 锥形轴段单元 |
5.1.2 中介轴承单元 |
5.1.3 双转子系统稳态运动方程 |
5.1.4 双转子系统瞬态运动方程 |
5.2 双转子动力学特性算法验证 |
5.3 双转子系统有限元模型 |
5.4 基础固定时双转子系统稳态响应 |
5.4.1 同转双转子的临界转速、振型及不平衡响应 |
5.4.2 对转双转子的临界转速、振型及不平衡响应 |
5.5 基础运动激励条件下双转子系统稳态响应 |
5.5.1 基础转动时双转子系统临界转速 |
5.5.2 基础转动时双转子的不平衡响应 |
5.5.3 基础简谐平动时双转子的幅频响应 |
5.5.4 基础简谐平动对双转子轴心轨迹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6 基础激励条件下双转子系统瞬态特性 |
6.1 基础固定的双转子系统瞬态响应 |
6.1.1 低压转子主激励 |
6.1.2 高压转子主激励 |
6.2 基础轴向转动时双转子系统瞬态响应 |
6.3 基础横向转动时双转子系统瞬态响应 |
6.4 基础简谐平动时双转子系统瞬态响应 |
6.4.1 简谐幅值变化的影响 |
6.4.2 简谐频率变化的影响 |
6.5 复合基础运动 |
6.6 本章小结 |
7 基础激励条件下带挤压油膜阻尼器转子系统动力学特性 |
7.1 挤压油膜阻尼器减振机理 |
7.2 小不平衡量全油膜条件下稳态响应 |
7.3 大不平衡量半油膜条件下稳态响应 |
7.4 轴颈无静偏心情况下瞬态响应 |
7.5 轴颈有静偏心情况下瞬态响应 |
7.6 基础运动且轴颈有静偏心情况下瞬态响应 |
7.7 轴颈运动分岔图 |
7.7.1 随转速变化的运动分岔图 |
7.7.2 随简谐平动频率变化的运动分岔图 |
7.8 本章小结 |
8 机动飞行条件下带挤压油膜阻尼器转子系统动力学特性 |
8.1 机动飞行条件下系统运动微分方程 |
8.1.1 机动飞行条件下基础激励力及力矩 |
8.1.2 机动飞行条件下重力做功 |
8.2 转弯机动飞行 |
8.3 俯冲拉起机动飞行 |
8.4 模型验证 |
8.4.1 转弯 |
8.4.2 俯冲 |
8.5 机动过程轴颈瞬时静偏心 |
8.6 机动飞行条件下转子系统的瞬态响应 |
8.6.1 转弯状态下转子系统的瞬态响应 |
8.6.2 俯冲拉起状态下转子系统的瞬态响应 |
8.7 机动飞行的影响因素分析 |
8.7.1 机动速度 |
8.7.2 机动半径 |
8.7.3 转子转速 |
8.7.4 不平衡量 |
8.8 振动控制措施 |
8.8.1 适度增大油膜间隙 |
8.8.2 适当增大弹支刚度 |
8.9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研究成果与结论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等截面轴段单元运动方程的系数矩阵与向量 |
附录B:锥形轴段单元运动方程的系数矩阵与向量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10)可控挤压油膜阻尼器振动特性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实验装置 |
1.2 实验轴承结构 |
1.3 临界转速计算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转子振幅对比 |
2.2 转子升速过程中响应对比分析 |
3 结论 |
四、双挤压油膜阻尼器的减振机制与效果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整体式挤压油膜阻尼器的搭接结构转子振动控制及管道阻尼减振研究[D]. 杨扬. 北京化工大学, 2021
- [2]齿轮传动系统动力学分析及减振方法研究[D]. 车博文. 郑州大学, 2020(02)
- [3]限幅结构引起的柔性转子支承结构突变振动稳定性研究[D]. 陈旻侃.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4]弹性环式挤压油膜阻尼器动力学特性研究[D]. 王震林.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
- [5]挤压油膜阻尼器油膜动力特性系数实验识别方法研究[D]. 高洋. 大连海事大学, 2019(06)
- [6]挤压油膜阻尼器减振性能的实验研究[D]. 李微. 河北科技大学, 2019(08)
- [7]基于轴的二维横向振动自适应控制研究与实现[D]. 高玉龙.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8]弹性环式挤压油膜阻尼器流固耦合动力学特性研究[D]. 张晨帅.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2019(02)
- [9]基础运动激励条件下转子系统动力学特性研究[D]. 陈曦. 西北工业大学, 2019(04)
- [10]可控挤压油膜阻尼器振动特性实验研究[J]. 张瑾,王小静,董健,陈超,沈轶钒,沈杰希. 润滑与密封, 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