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杨氏干涉实验插图的商榷(论文文献综述)
王翠[1](2021)在《小、初文言文衔接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郭立忠[2](2021)在《中国现代漆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现代漆画是从中国传统漆绘发展而来的一个年轻的新画种,经过近百年、几代人的不断努力探索,逐渐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发展体系,伴随现代漆画教育、官方展览、组织机构等诸多因素的推动,终于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文章主要从中国现代漆画的源流、产生、发展、繁荣四个方面进行展开,以中国传统漆艺术发展的历史传承性作为主线,系统的整理、研究中国现代漆画完整的发展脉络,理清其血脉基因联系。并将中国现代漆画放在世界范围内的漆艺术交流中整体去研究,从国内国外两个方面入手,将对中国现代漆画的产生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欧洲、日本和越南等国的漆画、漆艺术纳入到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研究过程中,从历史的纵向长度和横向宽度两条路径作系统分析研究,以提高中国现代漆画发展过程研究的全面性、完整性和科学性。文章主要运用设计学、美术学、考古学、艺术学、社会学等研究方法来研究和探讨中国现代漆画所涉及的诸多内容,试图通过对中国现代漆画发展过程中的众多事件、人物、工艺、展览等等方面的全面分析,阐释中国现代漆画发展的完整路径,发掘其中必然联系和发展规律,进而对中国现代漆画的未来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支持,以期逐步完善中国现代漆画的理论体系建设,为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历史经验和启迪意义。
曲晓燕[3](2020)在《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认识(1871-1931)》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域外新史料的挖掘与利用是近年来学界倡导的“从周边看中国”的研究前提,有助于更加全面地审视本土形象。本文以日本人的山东游记为中心,考察在近代中日关系巨变的时代背景下,日本的山东认识及其演变,探讨其对本国殖民侵略山东地区的“知”与“行”,进而分析其对日本对华政策的影响,可谓是从“异域之眼”观察中国的一个典型个案。山东半岛因与日本、朝鲜半岛隔海相望,自古以来便在中日关系史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早在唐代中期,日僧圆仁在《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的山东书写便在日本人的历史记忆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儒家典籍等中国古典作品在日本的传播使得孔孟之乡、贤人辈出的齐鲁之地在日本广为人知;而江户时期以山东为舞台的《水浒传》等白话小说的流行,为山东地域形象抹上了“侠气”与“匪气”并举的色彩。19世纪中期,随着西力东渐,中日关系逆转,日本由中国文明的崇拜者、模仿者一变而成为中国的觊觎者、侵略者。甲午战前日本人在山东进行局部调查,以沿海地区为中心重点搜集军事情报;德国占领青岛后日本对山东兴趣骤增,大力开展工商调查;而日本取代德国后,则对山东进行了地毯式调查;归还山东主权后,日本仍然关注山东问题,持续对山东资源、胶济铁路、重点城市等进行详细调查。近代日本人不仅通过书写泰山,缅怀与追寻古典中国诗意;同时也从对“他者”衰败景象的过度描写中,确立了其文明进步的自我形象。曲阜从“朝圣地”逐渐演变为日本人游历山东必游的“观光地”;对孔孟思想衰颓形象的书写也罢,对“今其道,独传我国”的自鸣得意也罢,丑化与赞美殊途共归,其背后仍是日本近世以来“自中心化”的思想潜流。当然,在这些观察者眼中,孔孟之乡的人情风俗尚可,地方性色彩明显,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保守性、落后性,如注重贞节、乐于围观、聚众赌博等一些陈规陋习,屡遭日本人诟病。而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以及西方基督教的渗透,也推动了西学之风的蔓延。德国租借胶州湾后,日本逐渐对山东资源产生兴趣,受李希霍芬相关学说影响,山东“贫瘠说”开始褪色。占领青岛后,日本对山东“富源”展开大规模实地调查,倡导“山东富饶说”。东亚同文书院学生持续对煤矿、劳动力、棉花、花生等山东资源进行调查,报告书中不乏政策性建议,以服务于日本对山东资源掠夺的需要。日本极为关注山东的外国经济势力,德、英等欧美各国在山东的经营与扩张是日本工商资本学习的对象,又是其竞争对手。近代日本人游历者敏锐地观察到芝罘、运河及小清河流域城镇的衰落,将调查重点放在胶济铁路及其沿线城市,并极力宣扬其重要性。19世纪七八十年代,“政体尚存,兵备仍张”乃是对当时山东政治认识的高度概括,表明日本对山东军事力量尚存畏惧,这与日本国内兴起的“中国军事威胁论”互为表里。甲午战后,日本人多以蔑视和鄙夷的目光看待山东军备和士兵,认为中国军警没有维持社会秩序的能力。山东地方官僚在日本人游记中多以“老好人”形象登场,留日官僚多对日本人较为友善,但却未必都是亲日派。日本游历者对德国经营的“模范殖民地”青岛充满憧憬与赞美之情,视之为“槐树乡”“东方乐园”。随着日本对山东侵略加深,山东人民对日感情日益恶化,“济南惨案”将山东反日运动推向高潮,但大多日本人却未意识到中国民众的觉醒。近代日本凭借地缘优势,较早对山东开展以“学术调查”、教育渗透、宗教渗透等为形式的文化侵略。且以日军强大武力为后盾,对山东藏于民间与地下的资源进行掠夺以攫取巨额利润,凭借“殖民进步说”的强盗逻辑不断在山东扩张利权。为助力日本在山东的殖民扩张,这些游历者以强烈的“国民使命感”收集情报,为殖民山东献计献策,大力鼓吹殖民有理有利,在狂热的扩张潮中能保持冷静思考者则凤毛麟角。自近代中日正式建交到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短短六十年里,近代日本人对山东的调查,在范围上经历了从“点”到“面”,从沿海到内陆的过程;内容的侧重点从军事、经贸扩展到德国的殖民经营以及山东的“富源”;在调查方式手段上,迅速地实现了从道听途说、引用二手资料到实地调查的转变;调查者包括谍报人员、学者文人、学生、政治家,实业家、宗教家等,他们对近代山东的书写和认识,可谓反映了近代日本山东认识的最大公约数。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与日本自身实力的增强,日本的山东认识影响着近代日本对山东“知行”的选择,且具矛盾性与双重性,其文明取向和反文明取向的转换,暴露了近代日本国家形成和对外扩张过程中的矛盾与悖论,充满机会主义与实力至上主义的功利色彩。近代日本山东认识具有“虚实”相兼的特点,既有客观反映山东历史事实的一面,也有夸大失实的一面。此外,近代日本并未从一开始就视山东为“停滞中国”的一部分,但其山东认识亦处在日本近世以来“去中心化”与“自中心化”的延长线上。
王卅[4](2020)在《低空飞行俯瞰视角下唐顺陵遗址展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文中提出大遗址展示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重点和难点,由于大遗址占地广,只有在俯瞰视角下才能真正完整领略遗址格局风貌,是遗址公园规划设计的新课题;同时,随着我国加快发展低空旅游事业,使得公众观赏大遗址有了新机会。因此本论文结合毗邻空港的唐顺陵遗址公园的设计实践,探索大遗址展示景观规划设计在如何在基于遗址合理展示的基础上适应俯瞰观览的需要,该课题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实践意义和创新性。目前针对低空飞行俯瞰视角下遗址展示景观设计研究主要面临如下两个难点:(1)我国遗址展示设计研究目前处于初步阶段,相关学术成果未涉及俯瞰视角这一领域;(2)本研究涉及运用跨学科理论与知识较多:如交通运输学科下基于民航理论的飞机飞行过程分析等。因此本研究丰富了我国遗址公园规划设计实践,为低空俯瞰遗址的相关展示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实现了突破。论文以唐顺陵遗址为研究对象,依托民航理论、文化遗产保护理论、机场景观设计理论和图-底理论等相关领域中的研究成果,以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作为基础,运用田野调查、归纳演绎、模型模拟、多方案对比等研究方法,探索总结低空飞行俯瞰视角下唐顺陵遗址展示景观规划设计可行方法及其技术路线。论文主要包含五部分内容:首先为理论与方法研究,对结合俯瞰视角的景观规划设计手法和设计要素进行总结与筛选,并对俯瞰视角下的的遗址展示方式进行深入研究;其次对研究对象进行认知与解读,明确本课题研究问题并深度剖析,得出低空飞行俯瞰视角下唐顺陵遗址的展示目标;第三部分对低空飞行俯瞰视角下唐顺陵遗址展示进行计算机模型模拟分析,选取不同肌理形式和不同色彩氛围进行遗址展示效果的模拟及对比分析;第四部分为低空飞行俯瞰视角下唐顺陵遗址展示设计的技术路线研究;第五部分为多方案对比分析,旨在对前文结论进行实践验证。论文归纳了低空飞行俯瞰视角下景观设计手法,确定了低空飞行俯瞰视角下可行的遗址展示景观设计方法为借鉴大地艺术的设计语言和设计手法,运用景观要素对遗址进行展示设计;论文明确了低空飞行俯瞰视角下遗址展示景观规划设计的两个关键设计内容:色彩规划和肌理形态设计,并提出相应的设计原则、技术路线和规划设计方法;提出了低空飞行俯瞰视角下唐顺陵遗址展示设计建议及设计举例,丰富了遗址公园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
王海艳[5](2020)在《《文艺报》“热议小说”与当代文学“一体化”的形成》文中研究表明新中国初期文学的“一体化”并非一蹴而就,至1966年后方最终基本形成。在此之前,尽管毛泽东有一言九鼎之尊,但他的文艺思想被准确、彻底地理解有一个不太短的过程,加之他本人的文艺思想也有一个发展演变过程,期间与国内各种不同的文艺思想免不了有所碰撞。这些碰撞每每以对具体作家作品或文艺现象的大批判、大讨论或文艺运动的方式显示。与新中国几乎同时诞生的《文艺报》是新中国初期最权威、最重要的文艺刊物之一,是新政权、新社会、新历史时代背景下,为建构新的国家意识形态和文艺发展未来而进行的组织化、制度化的权力运作产物,是被赋予了政治文化使命的国家级重要期刊媒介。鉴于《文艺报》的特殊地位,该期刊上曾热烈议论过的小说作品是考察当时文学思潮、文艺政策演变的重要文本。1949-1966年期间《文艺报》上的“热议小说”往往具有某种标本意义,具有某种程度上的先锋性、多义性和探索性,反映出那段特定时期文艺的新动向、新方向,具有主流文艺思想和社会思潮的引领性。而围绕“热议小说”出现的批评文章则反映出文艺界领导乃至最高领导人、文学批评家及社会各阶层读者思想价值观念与意识形态的差异及其时代演变。尤其在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新旧伦理观和审美观的冲突与撞击尤为引人瞩目、意味深长。梳理剖析1949-1966年间《文艺报》上的“热议小说”,可以发现当代文学“一体化”形成的具体脉络,也可对相关文本所受不同褒贬遭遇予以新的更具深度和宏观视野的阐释。深入分析1949-1966《文艺报》“热议小说”文本及围绕其产生的评论文章,可发现“十七年”文学创作及批评的内部话语如何从多元、冲突到同一与“规范”。本文锁定热议聚焦点,并解析聚焦点产生的原因及周围文学生态环境,从而更深地理解小说热议背后的社会思潮变化、意识形态冲突、文化背景冲突、文学权力博弈、文艺政策演变等以及其中各种力量之间的分布、抵牾、冲突、消解,以及最终如何被体制所规训。1949-1955年是文学“一体化”过程的开端时期。这一阶段,“热议小说”作品所塑造的多是贴近现实的工农兵人物形象,作品内容主要是对当时新时代新生活的反映和过往革命历史故事的讲述;创作风格以现实主义为主;创作主体是分层分等的存在,工农兵作家开始成长,而部分资深老作家处境开始变得艰难。围绕“热议小说“的批评文本以批判性的为主,政治性批评话语和简单粗暴式批评风格开始出现,对更高、更正面的新人物及英雄形象塑造的期待,是这一时期批评文本较为一致的指向,批评主体主要是精英批评家,但普通读者的激进批评话语开始显现。《金锁》的创作及引发的批评拉开了文学体制“一体化”进程的序幕。1956-1962年是文学“一体化”的发展时期。这一阶段,“热议小说”作品中高大、理想的人物形象开始出现,光辉的革命历史、崭新的建设时代和人民内部矛盾的显现成为主要创作点,创作主体也较为多元,创作风格则主要是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较为和谐的统一。因1960-1962年前后政治环境相对宽松,这一时期“热议小说”的相关批评文本不仅数量多,而且批评文本话语之间出现可贵的论争与交锋现象,创作规范和标准问题在争议中初步确立,而作品的艺术性也受到批评家的珍视,批评主体中工农兵群众力量开始增强,激进的政治评论者开始登场,但部分精英评论家还坚守着批评个性与思想的独立。1963-1966年是文学“一体化”的最终完成时期。这一阶段,“热议小说”作品中开始出现完美典范的“超人”形象,阶级斗争话语在作品中凸显,创作风格已远远偏离现实主义,走向极端浪漫主义,创作主体构成较为单一,大都是工农兵出身的作家,他们有趋同的政治形态化写作模式,有共性的创作指导思想和创作话语。围绕”热议小说”的批评文本与创作文本话语类同、评价标准及指导思想渐趋一致,更加重视作品的教育与宣传功能。批评主体方面,精英评论者的个性与独立性消失,评论主体工农兵化、与创作主体同一化。《欧阳海之歌》的创作及其相关批评,标志着文学“一体化”的最终形成。文学“一体化”的建构过程,不是单一行进式的,始终伴随着文艺界各种力量、各种矛盾、各种关系的斗争和角力,发展到1966年,公开发表的创作文本及批评文本最终形成“一体化”形态。从文艺理论上看,以1949-1966《文艺报》“热议小说”及相关批评为中心来考察“十七年”文学“一体化”的形成与分期问题,不仅符合两者间实际的因果逻辑关系,而且显示了一种以小见大、从点到线、由线构面、注重文本及背景、强调实证的科学研究方法。从研究实践上看,“十七年”小说创作及批评,不是一种简单、纯粹的艺术活动,而是一种被深深制约、严格规范、不断演进的社会体制内的活动。之前的研究者,大都倾向于把“一体化”文学视为“十七年”文学发展时期一个已然的、静态的、固化的形态,对它进行描述式、呈现式、阐述式、论争式的共时性研究。本论文在认真、深入研读小说文本和批评文本的基础上,综合考察时代背景、社会思潮、文艺政策、小说文本、小说批评文本、小说家及小说批评家主体特征,使关于“十七年”文学“一体化”的论题,在历时性、阶段性、动态化的研究视野下展开,以彰显学术研究所应具备的历史纵深感与科学学理性。
崔博雅[6](2020)在《刘豁公戏曲活动及其戏学理论研究》文中指出刘豁公,一位民国时期弃武从文的知识分子。他博学多长,身份众多,最为人熟知的当属报刊编辑,由他主办的《心声》《戏剧月刊》等都取得不菲成绩。同时,他还创作小说与剧本,评点戏曲与电影,交友广泛,是活跃在上海剧界的重要人物之一。本文借助“全国报刊索引”与“北京爱如生数字化技术研究中心《申报》数据库”两大电子文献数据库,对原始资料进行收集、整理与归纳,以期对刘豁公在上海时期的戏曲活动有较为系统的研究。为此,本文主要包含以下四方面内容:刘豁公早年从军,退伍后鬻文为生,之后投身报界,撰文之余,他将工作重心转入戏刊编辑,多年的文字工作为他积累了丰富的人脉资源。另外,刘豁公是上海诸多知名票号的票友,他在戏剧界的交游遍及艺人、票友和剧场经理。剧本创作上,刘豁公的剧本大多散见于民国时期的报纸期刊,主要为早期的天蟾舞台创作,内容多针砭时弊、讽刺世情、重述历史等,情节设置多样,塑造了一系列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语言上,刘豁公笔下的人物语言个性化,舞台说明考虑到伶人演出而非常的细节化。戏刊创办上,刘豁公秉着对戏剧的热情与责任感,集结优秀的作家群体,创办高质量戏剧刊物。就当时而言,不仅为戏曲界提供良好的辅助、矫正作用,还成为民众汲取戏曲知识的源泉与灯塔。刘豁公等人发起的伶选征文活动也在很大范围上扩大了京剧文化在中国民众间的普及。在呼吁戏剧改革的大背景之下,作为传统戏曲的拥护者,刘氏提出温和地改良,呼吁民众理性分析传统戏剧中的各个成分,反对极端化的墨守成规和全盘否定。为此,他就戏曲的源流、创作、演艺、剧评观等理论发表文章,并揭露当时伶界存在的弊病,以期引起伶人与民众的关注与思考。
赵晨博[7](2020)在《异质结构中磁子-声子以及磁子-磁子耦合的磁化动力学研究》文中提出自旋波(磁子)在信息处理和传输方面表现出了巨大的潜力,但其低激发效率和高耗散强度限制了它的实际应用。同时,传统的微波器件也面临着芯片微型化的挑战。而在单晶衬底上传播的声波(声子)具有低耗散特性、短波长(GHz频率的典型波长在微米量级)、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等优势,更适用于通讯和信息处理。如果利用声子作为信息处理和传递的手段与载体,则有望得到新一代低功耗、高效率、微型化的移动通讯芯片。因此,实现声子与磁子、磁子与磁子的耦合,并进一步研究其耦合特性,是拓宽自旋电子学和声波器件应用和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本论文主要围绕磁性异质纳米结构中声子-磁子、磁子-磁子的非共振耦合和共振耦合展开。在声波器件中实现了声子-磁子共振耦合,研究了磁子-声子相互作用机制,并且在表面声波(SAW)器件中实现了磁场对声子输运的调控;在磁子-磁子共振耦合器件中实现了非原位自旋波的探测;最后通过磁-弹耦合效应改善了Co基非晶带的巨磁阻抗效应以及磁场灵敏度,并研究了磁性异质结构中的巨磁阻抗效应。本文主要内容如下:1、磁性异质结构中声子-磁子的非共振耦合与共振耦合。系统研究了LiNbO3基底上SAW器件的制备、表征以及不同传播方向SAW的传输特性和谐波性质。在此基础上,研究了FeGa/LiNbO3和Ni/LiNbO3器件中,SAW对磁性薄膜磁化翻转的影响、SAW驱动Ni磁化翻转过程中的能量吸收以及相互作用机制。接着,利用SAW器件的谐波性质,系统研究了Ni/LiNbO3退火器件中声子-磁子的共振耦合,成功实现了SAW驱动铁磁共振(SAW-FMR),提出了声子-磁子共振耦合机制,成功解释了磁传输系数的线型,并实现了磁场对声子输运的调控。最后,在SAW-FMR器件中,通过布里渊光散射仪(BLS)实现了声子-磁子的共振耦合的可视化研究,为SAW激发自旋波奠定了基础。2、界面耦合主导的磁性异质结构中的磁子-磁子耦合:(1)系统研究了AAO/Fe纳米线阵列/Py磁性异质结构中,Fe纳米线阵列和Py的界面交换耦合对此异质结构的静态磁特性以及动态磁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纳米刷子结构的静态磁特性主要由Fe纳米线阵列主导,而其动态磁特性主要由Py薄膜主导。Py薄膜与Fe纳米线阵列的交换耦合作用,可以削弱Fe纳米线阵列的形状各向异性;同时,交换耦合作用又可以影响Py薄膜的磁矩分布、铁磁共振以及自旋波激发等;(2)系统研究了Py/YIG/GGG磁性异质结构中磁子-磁子的共振耦合。这种磁子体系的耦合由两层膜之间的界面耦合作用主导,可以实现两个独立磁子体系之间的磁子相干转化,例如,从导体到绝缘体、从一致模式到非一致模式、从高阻尼体系到低阻尼模式。实验中通过非原位器件设计并结合自旋波的传输特性,实现了磁矩进动激发和探测电路的分离。并且通过BLS研究了YIG中垂直自旋驻波(PSSW)的传输和耗散特性,证明了PSSW在非原位自旋器件中的重要性。3、(1)基于磁-弹耦合效应,通过深冷处理方法改善了Co基非晶带的软磁特性以及阻抗特性,并结合深冷处理和高温热处理实现了非对称GMI效应,提高了GMI磁场灵敏度。并且在深冷处理的Fe基和Co基非晶带中观测到了缺陷移动导致的阻抗异常驰豫现象。最后,建立了基于磁-弹耦合的模型,成功解释了Co基非晶带出现低磁场灵敏度的原因;(2)在磁性异质结构中优化了Fe基非晶带的阻抗特性,并且得到了适用于传感器应用的宽磁场范围的线性阻抗线性区域。最后,建立了F2/F1/F2磁性异质结构模型,并成功解释了磁性包覆层和非晶带的磁导率、电导率以及厚度比值对阻抗特性的影响。
张圣羽[8](2019)在《民国末期(1946—1949)与当代高中物理教科书力学内容的比较研究》文中提出自清政府1903年颁发《奏定学堂章程》,施行癸卯学制,物理课程被正式纳入中国国家课程体系。后经过近20年发展,北洋政府于1922年颁行壬戌学制,“初中”和“高中”两词正式出现,中学校开始进行分段教学。这一时期的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较细致地规定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实验要求及教法要点等方面内容。高中物理教科书基本依照力学、物性学、热学、声学、光学、电磁学及近代物理学等内容分篇章编写,关注物理学知识与国防、生产、生活之间的联系。民国时期的中学物理教育为我国近代科学技术发展培养了众多杰出人才,是我国科学教育和物理课程与教学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当前,针对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学物理课程标准的研究已开展较多,对于民国时期的中学物理课程及教科书的研究数量则很少,为数不多的已有研究多停留于宏观概述层面,深入剖析民国时期中学物理教科书具体内容的研究则更少。民国末期(1946-1949)的高中物理教科书内容完善、编排系统。又因为力学知识是高中物理课程的主干内容之一,是学生后续学习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等内容的基础,在物理学知识框架中具有重要基础地位。因此研究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内容分析法,在考察清末民国时期的教育历史背景和学制的前提下,对民末高中物理教科书的总体特点及其中力学内容的选择、组织与呈现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并同当代高中物理教科书进行比较研究,归纳相似与不同点,在此基础上尝试得到对于高中物理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启示,为编写以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新教科书提供可资借鉴的资料。
刘连月[9](2019)在《香港现代版《高中中国历史》(甲部课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香港回归以后全面推行了教育改革。应历史教育改革的要求,香港民间出版社推出了几套新的高中历史教科书,其中现代教育研究社编撰出版的《高中中国历史》在香港地区被广泛使用,香港民众对它的评价颇高,它是我们深入认识与了解香港历史教育现状的重要样本。本文对香港现代版《高中中国历史》(甲部课程)进行了专门研究。首先,探讨了该教材的编撰背景。在“一国两制”和中西融合的时代背景之下,2007年香港课程发展议会与香港考试及评核局联合编订了《中国历史课程及评估指引(中四至中六)》,该《指引》成为教材编撰的指导思想,它要求教材编撰既要立足于国家立场,亦要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并且该教材聘请了专业的编撰团队。其次,探讨了该教材的课文内容。通过对绪论性课文、基本课文、补充课文、史料性课文和探究性课文等课文系统进行详细分析,以及对课前提要、课文插图、课文注释与课文习题等课程辅助系统进行深入探究,发现该教材既强调学材与学情的结合,也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和探究能力。最后,对该教材进行了评介。该教材有其编纂特色,装帧精美,图文并茂,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并且开展了多种类型的学习活动,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体验;但也存在忽视女性贡献、内容繁琐、晦涩、习题量大,增加了学生的学业负担等缺陷。总而言之,香港现代版《高中中国历史》(甲部课程)这套教材的编撰及选取的内容对中国大陆的相关教材具有借鉴意义。
李明奎[10](2019)在《中国环境史史料学论纲》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与中国环境史研究取得的成绩相比,相关环境史史料的整理和研究则略显滞后。简言之,目前中国环境史料的研究多集中于先秦、唐宋和明清几个时段的正史、方志、档案等文献史料的讨论,而于丰富的口述、实物和图像中的环境史料的关注稍显不足;此外,学界对域外文献、田野调查资料、自然科学观测数据等特殊环境史料的利用亦不多见;至于环境史料的搜集整理工作,与环境史研究取得的成果相比,则更显滞后。上述环境史料研究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中国环境史研究的深入和本土化、国际化发展水平。鉴于此,本文在学界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搜集整理和利用等问题进行初步的思考,以促进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构建和相关史料的整理研究。本文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则对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学科任务、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史料类型、该学科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等问题进行思考,初步认为中国环境史史料学以反映中华民族与自然环境互动的历史文献、口述史料、实物史料和图像史料的价值和利用为研究对象,以阐明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来源和类别、鉴别相关史料的真伪并分析评论史料的思想性、倡导并践行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整理工作、阐述编纂环境史工具书和筹建环境史料数据库的基本设想等为学科任务,以跨学科研究、田野调查、历史文献研究法等为基本研究方法。该史料学与文献学、口述史学、人类学、民族学以及包括考古学、地质学等在内的自然科学等学科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此外,就中国环境史的史料而言,文献、口述、实物和图像是研究中国环境史的四大基本史料。其中,包括正史、方志、实录、档案等在内的文献以文字记录着人与自然互动的历史,而传说、神话、谚语、访谈记录等口述史料则以口头语言的形式讲述着记忆中的人与自然,遗物遗址之类的实物史料则以具体实物展现着人与自然相处的过往,至于包括壁画、岩画、绢纸画、漫画、照片等在类的图像史料则以图像透露着人与环境互动的点滴。四类史料虽有不同的形式,然各有其特点和价值,彼此互补,互相印证。从事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整理研究需掌握基本的方法和途径,但平淡忠厚、谨小慎微的心态尤其重要。此外,做好跨学科研究、夯实语言文字基础等方面的准备亦有利于环境史史料搜集整理工作的进行。第二部分则属于专题研究,从众多的文献史料中选取正史、方志、档案、实录等常见的史料进行环境信息的分析,同时尽其所知,对口述史料、实物史料和图像史料蕴含的环境信息及其搜集利用进行了初步的讨论。研究认为包括正史、方志、档案、实录在内的文献史料是研究中国环境史的基本史料,其搜集整理和利用既要结合中国古代史、思想史、方志学、档案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和方法,亦要依靠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方面的知识技能,全面看待每种文献史料的价值和不足,综合利用,取长补短。而口述、实物和图像三类史料蕴含的环境信息亦极为丰富和珍贵,需要结合考古学、口述史学、图像史学、古文字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相关环境信息的分析和解读,以最大化地发挥相关史料的价值。第三部分则是对第二部分的补充,在丰富的文献史料中,除正史、方志、档案等基本环境史料外,日记、书信、报刊、文史资料、自然科学数据、域外文献等特殊环境史料蕴含的信息亦极为珍贵。其中,日记、书信和文史资料除记录了作者对天地自然和相关人事的观察、经历外,还记录了作者本人对许多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的情感认知和心理态度,对于研究具体环境事件和微观环境史、环境认知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而域外文献则以他者的视角记录着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观察、认知和评价,尤其是其中对中国山川自然、都城建筑、农田水利、风物特产、疾病医疗、人情风俗、气候变化、灾害事件等方面的记载均透露出不少珍贵的环境信息,值得大力挖掘和利用。田野调查资料则以调查者的亲身经历和见闻为基础,不仅对环境史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许多珍贵的文献、口述、实物和图像史料,还提供了认识史料、解读史料的现场感受(实地观感)和分析视角。而自然科学数据则以严谨的方法、精准的仪器为环境史研究提供许多气候、地质、土壤、水文、动植物等方面精确的数据信息,能更好地展现环境史跨学科研究的特点。总之,为促进环境史史料的研究和中国环境史的深入发展,建立中国环境史史料学实有其必要。中国环境史史料学不仅是一门基础学科,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尤其是图像、口述、实物三类史料中环境信息的提取和分析,自然科学数据的利用,以及环境史料的数字化等问题均涉及多种学科的交叉和合作,非一人或单一学科所能完成。然从长远来看,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整理和利用刻不容缓,其相关的环境史史料学亦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相信,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建立和发展,必将促进中国环境史研究在理论化和本土化方面的深入。
二、对杨氏干涉实验插图的商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杨氏干涉实验插图的商榷(论文提纲范文)
(2)中国现代漆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
第二节 现代漆画研究问题的提出及其理论梳理 |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研究的相关说明 |
第四节 研究方法、研究目的、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
第五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内容与结构框架 |
第一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源流 |
第一节 中国古代传统漆绘 |
一 中国古代漆艺术的历史源流 |
二 中国古代漆艺术的工艺传承 |
三、中国古代漆艺术的文化发展脉络与缺失 |
四、中国古代漆绘的发展沿革 |
第二节 东亚古代漆绘的源流 |
一、汉四郡时代的朝鲜半岛漆艺术 |
二 鉴真东渡与日本古代漆艺术的“师法中华” |
三 南洋漆艺术的“副中心” |
四 琉球与台湾的古代漆艺术 |
第三节 欧洲近现代漆艺术的崛起 |
一 十三世纪始始中欧漆艺交流简述 |
二 欧洲新艺术运动与1900 年巴黎博览会 |
三 欧洲装饰艺术运动与漆画代表人物 |
四 近现代欧洲化学漆及其工艺价值与影响 |
第二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产生 |
第一节 日本江户时代的漆艺术与明代“倭漆”的兴起 |
一 飞鸟时代的漆艺术觉醒与镰仓时代漆艺术的成熟 |
二 江户时代漆艺术的崛起 |
三 中国明代漆艺术的退步 |
四 福州沈家脱胎与薄料工艺 |
第二节 中国现代漆画的“洋血统” |
一 密陀绘工艺 |
二 螺钿镶嵌工艺的历史传承 |
三 明清时期漆器的“和风”盛行 |
四 近现代欧洲漆艺崛起的影响 |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三位奠基人 |
一 雷圭元:“代用品”与新观念的首倡者 |
二 沈福文:西洋绘画与古代漆绘的合成者 |
三 李之卿:古代漆艺现代化的推陈出新者 |
第三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 |
第一节 越南磨漆画的影响 |
一 越南磨漆画的源起 |
二 抗法抗美战争中的越南漆画家 |
三 越南磨漆画在“世界社会主义阵营”系列美展的影响 |
四 五十年代末越南磨漆画对中国美术界引起的轰动 |
第二节 艺术魅力、时局影响与体制因素 |
一 由“漆绘”到“漆画”、由“手艺人”到“画家” |
二 20 世纪新材料、新技法和新工艺的突破 |
三 “美展体制”与政府主管部门的鼓励、扶植 |
四 现代绘事与古代工艺的契合点 |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发展时期的人和事 |
一 五六十年代的中国现代漆画创作群体 |
二 领军人物乔十光 |
三 院校与企业的合作价值 |
四 20 世纪后半叶的中国漆画展事活动 |
第四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繁荣 |
第一节 中国现代漆画发展现状 |
一 全国院校现代漆画教育现状评估 |
二 代表人物与代表作品 |
三 漆艺企业总体没落与工作坊的兴起 |
四 “院体派”的艺术高度 |
第二节 中国现代漆画得失谈 |
一 “美展体制”退潮的巨大影响 |
二 画廊的市场主导作用 |
三 东西洋漆艺术的启示 |
四 漆画家的“内修”与“外功” |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的评估与前瞻 |
一 不可遏止的潮流:新材料、新工艺、新形式 |
二 传统绘事技法的保留与革新 |
三 漆艺术在艺术表现体系中的生存与定位 |
四 坚守“以漆画世”的宗旨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公开发表的成果 |
致谢 |
(3)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认识(1871-1931)(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要旨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
二、学术史综述 |
三、概念界定与分析框架 |
四、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第一章 古代日本的山东书写与近代日本的山东考察 |
第一节 古代日本的山东记载与山东形象 |
一、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的山东记载 |
二、《水浒传》与日本的山东人群体形象建构 |
三、近代来华日本人的山东历史记忆 |
第二节 近代日本人的山东游历考察 |
一、日本的“大陆政策”与日本人山东游历考察的缘起 |
二、甲午战争前日本人的山东踏查 |
三、德占青岛期间日本人的山东探查 |
四、日占青岛期间日本人的山东游历 |
五、归还山东主权后日本人对山东的持续关注 |
第二章 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文化认识 |
第一节 近代日本人笔下的齐鲁名胜 |
一、古典与现实的碰撞: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泰山形象 |
二、从“圣地”到“观光地”: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曲阜书写 |
第二节 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民众信仰 |
一、孔孟思想的空洞化 |
二、佛教和道教的融合与衰颓 |
三、基督教的传播与扩散 |
第三节 近代日本人眼中的齐鲁人情习俗 |
一、“齐鲁犹可”:风尚朴素、热情好客 |
二、“孔子的叹息”:陈规陋习 |
第四节 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教育观察 |
一、地方政府兴办新式学堂 |
二、西方势力兴办教育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经济认识 |
第一节 对山东资源的认识:从“贫瘠说”到“富饶说” |
一、德占青岛之前对山东资源的认识 |
二、德占青岛期间的山东“富源”调查 |
三、日占青岛期间的山东“富源”调查 |
四、归还青岛后东亚同文书院的山东“富源”调查 |
第二节 对外国经济势力的调查与认识 |
一、官方主导:日占青岛前对外国经济势力的调查与认识 |
二、官民一体:日本占领青岛后对外国经济势力的调查与认识 |
第三节 对山东地域经济兴衰的认识 |
一、芝罘的兴衰 |
二、运河及小清河沿岸城镇的衰落 |
三、胶济铁路沿线城市的兴起 |
第四章 近代日本人游记中所见山东政治的几个面相 |
第一节 日本人眼中的山东官僚与军警 |
一、“老好人”:山东传统官僚 |
二、亲日与反日:留日官僚 |
三、从畏惧到鄙视:山东军队之装备与素养 |
四、旅途中的守护者:护兵与警察 |
五、士兵“土匪”论 |
第二节 对德国在山东殖民举措的认识 |
一、“槐树乡”与“东方乐园”:对德占青岛的向往与歌颂 |
二、对德国殖民政策之评价 |
第三节 对山东民众反日运动的认识 |
一、日占青岛前山东民众的对日憎恶 |
二、日占期间山东的反日情绪 |
三、“济南惨案”引发的反日风潮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游记作者对日本殖民侵略山东的“知”与“行” |
第一节 “学术调查”与文化侵略 |
一、“学术调查”:日本游历者的山东考古与文物掠夺 |
二、近代日本对山东的教育渗透 |
三、日本宗教界对山东的渗透 |
第二节 游记所反映的日本对山东经济侵略的典型个案 |
一、“有趣的特殊事业”:制钱贸易 |
二、“得享其利”:煤炭掠夺 |
第三节 游记作者的国家意识与使命感 |
一、情报收集的责任与使命 |
二、为日本侵略扩张建言献策 |
三、闪烁其词的批判与反省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近代日本人山东认识的特点与话语逻辑 |
第一节 近代日本人山东认识的底色与特点 |
一、近代日本人山东认识的底色——日本的中国观 |
二、近代日本人山东调查与山东认识的特点 |
第二节 近代日本人山东认识的话语逻辑与日本对华政策 |
一、近代日本人建构山东认识的话语逻辑 |
二、近代日本人的山东认识对日本对华政策的影响 |
结语 |
附录1 近年国内翻译出版的日本人赴华游记 |
附录2 芝罘?威海卫(山东半岛)旅行记 |
附录3 近代日本山东游记解题 |
参考文献 |
一、近代日本人游记史料 |
二、着作 |
三、期刊论文与学位论文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主持课题 |
致谢 |
(4)低空飞行俯瞰视角下唐顺陵遗址展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相关概念辨析及界定 |
1.3.2 遗址展示相关研究综述 |
1.3.3 俯瞰视角相关研究综述 |
1.3.4 唐顺陵遗址相关研究综述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2.低空飞行俯瞰视角下的遗址展示景观规划设计 |
2.1 低空飞行俯瞰视角必要支撑理论 |
2.1.1 基于民航理论的飞机运动过程分析 |
2.1.2 基于人眼视觉理论的视线及可视范围分析 |
2.1.3 不同高度人眼观察精度 |
2.2 结合俯瞰视角的景观规划设计手法总结与要素筛选 |
2.2.1 机场景观设计及案例分析 |
2.2.2 设计手法总结与设计要素筛选 |
2.2.3 大地艺术手法在遗址展示运用的可行性分析 |
2.3 低空飞行俯瞰视角下的遗址展示 |
2.3.1 宪章解读及展示原则与方法 |
2.3.2 俯瞰视角下运用建、构筑物展示遗址 |
2.3.3 俯瞰视角下运用硬质铺装(道路广场)展示遗址 |
2.3.4 俯瞰视角下运用植物展示遗址 |
2.4 小结 |
3.唐顺陵概况及其遗址展示特征解析 |
3.1 唐顺陵相关背景概述 |
3.1.1 唐顺陵历史背景概述 |
3.1.2 唐顺陵现状及其保存状态评估 |
3.1.3 唐顺陵相关规划 |
3.2 唐顺陵遗址观察方式特征分析 |
3.2.1 观察方式特征分析必要性 |
3.2.2 观察视角 |
3.2.3 游赏速度 |
3.2.4 游览时长 |
3.3 唐顺陵遗址公园遗址展示特征及其目标 |
3.3.1 考古遗址公园案例研究 |
3.3.2 考古遗址公园特点总结 |
3.3.3 唐顺陵遗址公园遗址展示目标 |
3.4 小结 |
4.低空飞行俯瞰视角下唐顺陵遗址展示模拟分析 |
4.1 飞机不同运动过程下观察到的唐顺陵模拟 |
4.1.1 起飞爬升阶段 |
4.1.2 等候盘旋阶段 |
4.1.3 可视展示内容总结 |
4.2 唐顺陵遗址展示效果模拟—不同肌理形式 |
4.2.1 图-底理论 |
4.2.2 边界 |
4.2.3 轴线 |
4.2.4 片区 |
4.3 唐顺陵遗址展示效果模拟——不同色彩氛围 |
4.2.1 与遗址固有色彩相近 |
4.2.2 与遗址固有色彩不同 |
4.4 小结 |
5.低空飞行俯瞰视角下景观要素展示遗址本体的技术路线 |
5.1 低空飞行俯瞰视角下的遗址展示规划色彩 |
5.1.1 色彩特征定量分析方法 |
5.1.2 唐顺陵遗址色彩分析 |
5.1.3 唐顺陵遗址展示色彩控制原则 |
5.1.4 唐顺陵遗址展示色彩规划方法与建议 |
5.2 低空飞行俯瞰视角下的遗址展示肌理形态 |
5.2.1 唐顺陵格局及肌理形态 |
5.2.2 唐顺陵遗址肌理图底分析 |
5.2.3 唐顺陵遗址展示肌理形态设计方法 |
5.3 小结 |
6.唐顺陵遗址展示多方案对比分析及其遗址展示设计建议 |
6.1 唐顺陵考古遗址公园规划设计样本方案选取 |
6.2 唐顺陵遗址展示规划色彩 |
6.2.1 方案分析 |
6.2.2 对比总结 |
6.3 唐顺陵遗址展示肌理形态 |
6.3.1 方案分析 |
6.3.2 对比总结 |
6.4 低空飞行俯瞰视角下唐顺陵遗址展示方案模拟分析 |
6.5 低空飞行俯瞰视角下唐顺陵遗址展示设计建议及设计举例 |
6.5.1 目标与导引 |
6.5.2 核心设计要点 |
6.5.3 设计举例 |
6.5.4 其他相关策略 |
6.6 小结 |
7.结语与展望 |
7.1 本文结论 |
7.2 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1: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2:表录 |
附录3:图录 |
附录4:唐顺陵遗址单体现状及基本展示策略汇总表 |
致谢 |
(5)《文艺报》“热议小说”与当代文学“一体化”的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2 基本概念和需要说明的问题 |
1.3 研究历史与现状 |
1.3.1 《文艺报》相关研究综述 |
1.3.2 《文艺报》“热议小说”研究 |
1.3.3 “一体化”问题的相关研究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5 研究创新点与意义 |
第二章 “一体化”开端期:批判与希冀(1949-1955) |
2.1 真实、多元的文本世界:“热议小说”作品本体分析 |
2.1.1 工农兵人物形象的真实塑造 |
2.1.2 新生活与革命历史的如实讲述 |
2.1.3 现实主义创作下的多元艺术风貌 |
2.2 层级与体制的建立:“热议小说”创作主体分析 |
2.2.1 文艺界“会师”队伍构成 |
2.2.2 工农兵作家的成长与培养 |
2.2.3 资深作家的艰难与贡献 |
2.2.4 作家体制化的开始 |
2.3 “破”与“立”之间:“热议小说”批评文本分析 |
2.3.1 对新英雄人物形象塑造的期待 |
2.3.2 “浇花”与“锄草”的并存 |
2.3.3 政治性批评话语凸显 |
2.4 丰富的构成:“热议小说”批评主体分析 |
2.4.1 精英评论家的“定位”与“保卫” |
2.4.2 普通读者的“愤怒”与“扞卫” |
2.4.3 作者的自我批评与自我争辩 |
2.4.4 《文艺报》编者的“引领”与“裁判” |
第三章 “一体化”发展期:中断与推进(1956-1962) |
3.1 超越现实的理想与浪漫:“热议小说”作品本体分析 |
3.1.1 高大理想人物形象的出现 |
3.1.2 理想烛照下的人民内部矛盾书写 |
3.1.3 中国青年出版社的贡献 |
3.1.4 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的交映 |
3.2 “大我”与“小我”的融合:“热议小说”创作主体分析 |
3.2.1 创作主体多元化与群体化 |
3.2.2 个体生命的历史化书写 |
3.2.3 主流创作思想的表现与迎合 |
3.3 平等地“争鸣”:“热议小说”批评文本分析 |
3.3.1 “争鸣”现象的出现 |
3.3.2 创作规范和标准的初步确立 |
3.3.3 对作品艺术性的珍视 |
3.4 喧嚣的大多数:“热议小说”批评主体分析 |
3.4.1 群众批评力量的增强 |
3.4.2 激进政治评论者的登场 |
3.4.3 精英评论家的独立与坚守 |
第四章 “一体化”形成期:统一与确立(1963-1966) |
4.1 完美与纯粹:“热议小说”作品本体分析 |
4.1.1 完美典范“超人”形象的出现 |
4.1.2 阶级斗争主题的一致表现 |
4.1.3 极致浪漫主义风格的趋同 |
4.2 体制内的“建设者”:“热议小说”创作主体分析 |
4.2.1 工农兵作家中心化 |
4.2.2 趋同的政治化写作模式 |
4.2.3 独立性与个性渐趋消失 |
4.3 同一与统一:“热议小说”批评文本分析 |
4.3.1 与创作话语“同质”的批评 |
4.3.2 批评标准的确立与统一 |
4.3.3 宣传教育功能的重视 |
4.4 主流与合流:“热议小说”批评主体分析 |
4.4.1 批评主体工农兵化 |
4.4.2 精英评论者的独立性消失 |
4.4.3 批评主体与创作主体合一 |
第五章 结语 |
5.1 1949-1966“热议小说”创作再认识 |
5.2 1949-1966“热议小说”批评新思考 |
5.3 文学“一体化”的形成与消解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中国赵树理研究会会长赵魁元先生访谈录 |
附录二 丁玲最后一任秘书王增如女士访谈录 |
附录三 赵树理孙女赵飞燕女士访谈录 |
附录四 原《文艺报》、《红旗》杂志编辑雷声宏老师访谈录 |
附录五 姚雪垠之子姚海天先生访谈录 |
附录六 原中国青年出版社副总编郑一奇先生访谈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6)刘豁公戏曲活动及其戏学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
1.2 刘豁公及其作品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2 刘豁公的生平交游考 |
2.1 生平考述 |
2.1.1 弱冠从军 |
2.1.2 青年鬻文 |
2.1.3 编辑期刊 |
2.2 戏曲界交游 |
2.2.1 梨园艺人 |
2.2.2 戏社票友 |
2.2.3 剧场经理 |
3 刘豁公的剧本创作 |
3.1 剧作内容 |
3.1.1 时事剧 |
3.1.2 讽世剧 |
3.1.3 历史剧 |
3.1.4 其他 |
3.2 艺术特色 |
3.2.1 人物塑造 |
3.2.2 情节设置 |
3.2.3 语言艺术 |
4 刘豁公的戏刊编辑 |
4.1 创刊宗旨 |
4.2 刊物特点 |
4.3 编辑理念 |
4.4 业界举措 |
5 刘豁公的戏学理论 |
5.1 取法雅正的源流论 |
5.1.1 根植传统的戏曲本源论 |
5.1.2 昆乱有序的戏曲流派论 |
5.2 声律兼备的创作论 |
5.3 技进乎道的演艺论 |
5.3.1 唱做俱善的表演论 |
5.3.2 德艺双修的演员论 |
5.4 客观公允的剧评观 |
5.5 对梨园行现状的思考 |
5.6 在戏曲史上的地位 |
5.6.1 戏曲理论主张上的复古 |
5.6.2 戏曲演出活动上的演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刘豁公家世考 |
附录二 :刘豁公年谱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异质结构中磁子-声子以及磁子-磁子耦合的磁化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声子器件的发展与应用 |
1.1.1 表面声波驱动的声子电子学 |
1.1.2 量子极限下的声子在超导量子比特中的应用 |
1.2 磁子-磁子的相干耦合 |
1.3 磁-弹耦合调控巨磁阻抗效应的发展 |
1.4 本论文选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磁化动力学基础理论 |
2.1.1 磁矩进动方程 |
2.1.2 求解磁矩进动方程 |
2.1.3 受阻尼的磁矩进动 |
2.2 磁子-声子耦合的基本理论 |
2.2.1 磁-弹耦合自由能分析 |
2.2.2 磁子-声子耦合体系中的LLG方程求解 |
2.2.3 磁子-声子耦合的色散关系 |
2.3 磁子-磁子耦合的基本理论 |
2.3.1 层间耦合铁磁双层膜的自由能 |
2.3.2 双层膜体系磁子-磁子耦合的色散关系 |
2.4 巨磁阻抗效应的基本理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实验方法以及仪器介绍 |
3.1 磁控溅射 |
3.2 微纳加工技术 |
3.3 矢量网络分析仪(VNA) |
3.3.1 矢量网络分析(VNA)仪的时域分析 |
3.3.2 矢量网络分析(VNA)仪的时域分析原理 |
3.3.3 矢量网络分析仪(VNA)中的Gating功能 |
3.4 布里渊光散射仪(BLS) |
3.5 振动样品磁强计(VSM) |
3.6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 |
3.7 磁光克尔显微镜(MOKE) |
3.8 X-射线衍射仪(XRD) |
3.9 电子自旋共振(ESR) |
3.10 精密阻抗分析仪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磁性异质结构中表面声波实现的磁子-声子耦合 |
4.1 表面声波器件以及表面声波的传输特性 |
4.1.1 器件制备 |
4.1.2 器件表征 |
4.2 表面声波辅助FeGa薄膜的磁化翻转 |
4.2.1 SAW器件制备以及表征 |
4.2.2 SAW驱动磁化翻转的MOKE观测 |
4.3 表面声波驱动Ni薄膜磁化翻转过程中的能量吸收 |
4.3.1 器件制备以及性能表征 |
4.3.2 Ni薄膜的磁性能表征 |
4.3.3 Ni/LiNbO3器件中SAW与 Ni的相互作用 |
4.3.4 SAW与Ni相互作用的机制 |
4.4 表面声波驱动Ni薄膜的铁磁共振 |
4.4.1 表面声波实现的磁子-声子共振耦合特性以及耦合强度研究 |
4.4.1.1 磁子-声子耦合特性以及耦合的角度依赖性 |
4.4.1.2 磁子-声子耦合特性以及耦合的非对异性 |
4.4.1.3 磁子-声子耦合的色散关系以及耦合强度 |
4.4.2 Ni/LiNbO3异质结构器件中实现的磁子-声子共振耦合 |
4.4.2.1 Ni/LiNbO3异质结构器件以及Ni磁性能表征 |
4.4.2.2 SAW驱动Ni薄膜的FMR |
4.4.2.3 磁子-声子相互作用模型 |
4.4.3 布里渊光散射实现的磁子-声子共振耦合的可视化研究 |
4.4.3.1 IDT上 SAW分布的BLS信号测试 |
4.4.3.2 Ni薄膜中磁子-声子共振耦合的可视化研究 |
4.4.3.3 磁场可调控的SAW干涉条纹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磁性异质结构中的磁子-磁子耦合 |
5.1 纳米刷子磁性异质结构中FeNi薄膜与Fe纳米线阵列的耦合 |
5.1.1 样品制备以及静态磁性表征 |
5.1.2 FeNi薄膜与Fe纳米线的耦合对纳米刷子结构高频磁性能的影响. |
5.2 YIG/Py磁性异质结构中的磁子-磁子耦合以及非原位探测 |
5.2.1 器件制备以及ST-FMR测试 |
5.2.2 YIG/Py异质结构中的自旋波传输 |
5.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磁-弹耦合以及磁性异质结构对非晶带材巨磁阻抗效应的调控优化 |
6.1 冷热循环处理中磁-弹耦合对于Co基非晶带巨磁阻抗效应的调控 |
6.1.1 冷热循环处理对非晶带材料的晶体结构以及静态磁性能的影响.. |
6.1.2 磁-弹耦合效应对于非晶带巨磁阻抗效应的影响 |
6.1.3 基于磁-弹耦合的模型解释Co基非晶带低场灵敏度 |
6.1.4 深冷处理后非晶带GMI效应的异常驰豫现象 |
6.2 磁性异质结构对于Fe基非晶带GMI效应的优化 |
6.2.1 样品制备以及磁性能表征 |
6.2.2 磁性薄膜包覆对非晶带GMI效应的影响 |
6.2.3 F2/F1/F2 模型解释磁性薄膜包覆对非晶带GMI效应的影响 |
6.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民国末期(1946—1949)与当代高中物理教科书力学内容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
1.3 概念界定 |
1.4 文献综述 |
1.5 理论基础 |
1.6 研究内容与目标 |
1.7 研究思路 |
1.8 研究方法 |
2 晚清民国的教育历史背景、学制变迁与中学物理教科书 |
2.1 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 |
2.2 壬子癸丑学制 |
2.3 壬戌学制 |
2.4 戊辰学制 |
3 民国末期高中物理教科书中的力学内容 |
3.1 民国末期施行的高中物理课程标准 |
3.2 民国末期高中物理教科书中力学内容的选择 |
3.3 民国末期高中物理教科书中力学内容的组织 |
3.4 民国末期高中物理教科书中力学内容的呈现 |
4 当代与民国末期高中物理教科书力学内容比较 |
4.1 当代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力学部分 |
4.2 当代高中物理教科书中力学内容的选择 |
4.3 当代高中物理教科书中力学内容的组织 |
4.4 当代高中物理教科书中力学内容的呈现 |
4.5 当代与民国末期高中物理教科书力学内容比较 |
5 对编写新教科书、课程与教学改革及新高考改革的启示 |
5.1 立德树人,以人为本,关注学生发展需要 |
5.2 教科书内容应兼顾理论与应用,难度适中 |
5.3 恰当编排模块内容,培养学科核心素养 |
5.4 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关注物理学前沿发展 |
5.5 归纳法与演绎法相结合,重视实验教学 |
5.6 落实主体多元、方式多样的评价与考试机制 |
6 研究结论、不足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香港现代版《高中中国历史》(甲部课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香港现代版《高中中国历史》(甲部课程)编撰背景 |
第一节 历史教育改革的时代特点 |
一、“一国两制”下的香港历史教育 |
二、中西融合的多元社会背景 |
第二节 《中国历史课程及评估指引(中四至中六)》的指导 |
一、符合国家立场 |
二、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
第三节 专业的编撰团队 |
第二章 香港现代版《高中中国历史》(甲部课程)课文内容探析 |
第一节 课文系统分析 |
一、基本课文 |
二、补充性课文 |
三、史料性课文 |
四、探究性课文 |
第二节 课文辅助系统分析 |
一、课前提要 |
二、课文插图 |
三、课文注释 |
四、课文习题 |
第三章 香港现代版《高中中国历史》(甲部课程)评介 |
第一节 编纂特色 |
一、装帧精美,图文并茂 |
二、注重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
三、课外学习形式多样化 |
第二节 编纂建议 |
一、女性历史人物内容的增加 |
二、晦涩内容的删减 |
三、习题数量的删减 |
第三节 对大陆教材编撰的启示 |
一、教科书装帧的美化 |
二、探究性学习内容的增加 |
三、多种学习方式的开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中国环境史史料学论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二、研究回顾 |
(一) 史料与史料学的研究 |
(二) 中国环境史史料的研究 |
三、基本写作思路和框架 |
四、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五、文中相关概念的解释 |
(一) 史料与史料学 |
(二) 环境史史料与中国环境史史料学 |
(三) 口述史料与口述史学 |
(四) 实物史料 |
(五) 图像史料与图像史学 |
(六) 域外文献 |
上篇 |
第一章 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研究对象、主题、方法和学科任务 |
第一节 研究对象、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主题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节 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学科任务 |
第二章 中国环境史史料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
第一节 与文献学的关系 |
第二节 与自然科学、人类学、民族史、图像史学等学科的关系 |
第三章 建立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
第一节 建立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可能性和基础 |
第二节建立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必要性 |
第四章 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来源、类型和特点 |
第一节 中国环境史史料来源 |
第二节 中国环境史史料的类型和特点 |
第五章 中国环境史史料搜集整理概论 |
第一节 中国环境史史料搜集整理面临的困难 |
第二节 搜集整理中国环境史史料应有的心态 |
第三节 搜集整理中国环境史史料的基本方法与途径 |
第四节 从事搜集整理中国环境史史料应有之准备 |
第六章 经史子集文献中的环境史史料概论 |
第一节 经部文献中的环境信息 |
第二节 史部文献中的环境信息 |
第三节 子部文献中的环境信息 |
第四节 集部文献中的环境信息 |
第五节 经史子集文献中环境信息的搜集整理与利用 |
中篇 |
第七章 正史中的环境史史料概论 |
第一节 正史中的环境史史料及其价值 |
第二节 正史中的环境史史料特点及其搜集利用 |
第八章 地方志中的环境史史料及其搜集利用 |
第一节 地方志中的环境信息及其价值 |
第二节 地方志中环境史史料的特点和局限 |
第三节 地方志中环境史史料的搜集与解读利用 |
第九章 实录与档案中的环境史史料概论 |
第一节 实录中的环境史史料价值及其搜集利用 |
一、实录中的环境史史料价值 |
二、实录中环境信息的搜集利用 |
第二节 档案中的环境史史料 |
一、档案中的环境信息及其价值 |
二、档案中环境史史料的搜集与利用 |
第十章 中国口述环境史料概论 |
第一节 中国的口述传统和口述史料遗存 |
第二节 口述史料中的环境信息与价值 |
第三节 中国口述环境史史料的特点 |
第四节 中国口述环境史史料的搜集整理途径 |
第五节 口述史料中环境信息的提取和征实 |
第十一章 实物史料中的环境信息与利用途径概论 |
第一节 实物史料中的环境信息与价值 |
第二节 实物史料在环境史研究中的利用途径 |
第十二章 图像史料中的环境信息与搜集解读概论 |
第一节 图像史料中的环境信息及其价值 |
第二节 图像史料的搜集与解读 |
下篇 |
第十三章 几种特殊的环境史史料概论 |
第一节 书信、报刊与文史资料 |
第二节 田野调查资料与自然科学观测试验数据 |
第三节 日记 |
第四节 域外文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对杨氏干涉实验插图的商榷(论文参考文献)
- [1]小、初文言文衔接教学研究[D]. 王翠. 青岛大学, 2021
- [2]中国现代漆画研究[D]. 郭立忠. 南京艺术学院, 2021(02)
- [3]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认识(1871-1931)[D]. 曲晓燕.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2)
- [4]低空飞行俯瞰视角下唐顺陵遗址展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 王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5]《文艺报》“热议小说”与当代文学“一体化”的形成[D]. 王海艳. 河北大学, 2020(08)
- [6]刘豁公戏曲活动及其戏学理论研究[D]. 崔博雅.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7]异质结构中磁子-声子以及磁子-磁子耦合的磁化动力学研究[D]. 赵晨博. 兰州大学, 2020
- [8]民国末期(1946—1949)与当代高中物理教科书力学内容的比较研究[D]. 张圣羽. 天津师范大学, 2019(01)
- [9]香港现代版《高中中国历史》(甲部课程)研究[D]. 刘连月.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1)
- [10]中国环境史史料学论纲[D]. 李明奎. 云南大学, 20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