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冠状动脉血管血运重建后对QT间期离散度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姚连珂[1](2021)在《冠心病心室复极变异性分析及其辅助诊断研究》文中提出冠心病严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如何在患病前控制冠心病的发生,如何在患病后降低冠心病的危害,已成为亟需认真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心电图检查是冠心病临床诊断最基本和最常用的无创性方法。由于心肌缺血可造成心室复极异常和心室肌跨壁复极离散度升高,反映心室复极变化的心电学标志物受到普遍关注,具有代表性的包括QT间期变异性(QTV)、TpTe间期变异性(TpTeV)、校正QT间期、TpTe/QT比值。本文将以上四类标志物称为心室复极化指标;将QTV和TpTeV称为心室复极变异性指标,分别表示心室复极时程和跨室壁复极离散度的逐搏变化。在诸多变异性分析方法中,虽然基于符号动力学的排列熵应用广泛,但存在三点不足。尽管学者们相继提出了多种改进算法,然而这些算法只针对某一点或两点不足进行改进,缺乏综合改进方案。现有冠心病心室复极变异性研究主要关注健康个体与无心梗冠心病或心梗患者之间,缺乏对于无心梗冠心病与心梗患者之间的心室复极变异性分析。对于健康个体与无心梗冠心病或心梗患者之间的心室复极变异性研究也存在较多空白。另外,虽然许多临床研究已证实上述心室复极化指标和反映心室复极过程的心电图ST-T段形态异常(如T波倒置、ST段抬高或压低)与心肌缺血或梗死之间的联系以及在冠心病危险分层和指导预后中的作用,但它们在辅助基于静息心电图的冠心病自动诊断方面的效果尚未明确。本文围绕以上三方面问题展开,以心室复极变异性研究为核心,提出了排列熵综合改进算法,系统分析了上述心室复极化指标在健康人群、无心梗冠心病和心梗患者之间的变化、心室复极变异性指标与校正QT间期和TpTe/QT比值的关系、性别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对上述心室复极化指标的影响,评估了心室复极化指标和ST-T段形态特征在辅助基于静息心电图的冠心病自动诊断方面的效果。主要工作及创新点总结如下。(1)提出了排列熵综合改进算法——边沿散布熵,并引入多尺度理念,将边沿散布熵扩展为多尺度边沿散布熵。边沿散布熵是在边沿排列熵基础上结合散布熵理念发展而来的。边沿散布熵不仅考虑到了元素幅值信息和序列整体波动情况,还消除了幅值相等元素的影响。本文研究表明,在不同参数取值情况下,边沿散布熵和多尺度边沿散布熵可分别有效衡量序列不规则度和复杂度;边沿散布熵的辨识能力较排列熵和边沿排列熵都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在低维度高类别数情况下,边沿散布熵的辨识性能较散布熵也有所提高。(2)系统分析了心室复极变异性在健康个体、无心梗冠心病与心梗患者之间的变化,以及它们与心率变异性、性别、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本文研究表明,心肌缺血与TpTeV升高存在一定联系;与心肌缺血相比,心梗可使QTV进一步升高,这与心梗后左室重构有关;单纯的心肌缺血并不能显着影响QT-RR耦合性,而心梗可使QT-RR耦合程度显着降低;QTV和TpTeV时域和频域指标表征心肌缺血和梗死的能力较非线性指标更强,作为风险评估因子的效果也更好;在不同人群中,QTV和TpTeV与校正QT间期和TpTe/QT比值的相关性不同;女性校正QT间期和TpTe/QT比值均比男性显着升高,而其他心室复极化指标均无显着性别差异;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以上心室复极化指标的相关性较小。(3)分别设计了基于心室复极化指标以及融合其与ST-T段波形特征的冠心病自动诊断系统,证实了心室复极化指标和ST-T段波形特征均可有效提升冠心病自动诊断精度。基于特征融合的系统取得了 96.16%、95.75%和96.40%的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明显优于单独使用心率变异性特征、心室复极化指标特征或ST-T段波形特征的分类效果。本文填补了冠心病患者心室复极变异性研究部分空白,不仅为心室复极变异性研究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更多客观依据和有力技术支持,还为基于静息心电图的冠心病自动诊断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仇鑫,余晓凡,叶青,周俊岭,陈鸿武,马礼坤[2](2021)在《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患者心电复极指标的变化研究》文中指出背景既往研究认为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CTO)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可以改善临床症状,而临床症状的改善与哪种心电复极指标改变相关,目前研究较少,且对其的认识处于初级阶段。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单支及多支血管CTO患者CTO-PCI后心电复极指标变化情况,从而为不同类型CTO患者进行CTO-PCI提供更多电生理方面的客观证据。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5月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住院并成功行PCI(PCI成功的标准:CTO-PCI后血管残余狭窄<30%,前向血流TIMI>3级)的CTO患者249例。按照主要冠状动脉(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状动脉)CTO的血管支数分为单支CTO组(n=192例);多支(两支或三支)CTO组(n=57例)。比较两组患者心率、侧支循环Rentrop分级、校正QT间期(QTc)、QT离散度(QTd)、T波尖峰-T波末尾时限(Tp-Te)、T波改善比例以及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比较纽约心功能分级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单支CTO组和多支CTO组的侧支循环Rentrop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多支CTO组QTc小于单支CTO组,T波改善比例高于单支CTO组(P<0.05)。术后随访6个月,单支CTO组MACE发生率高于多支CTO组(P<0.05)。结论 CTO患者血运重建后,复极指标均有改善,多支CTO患者复极指标改善更为明显,临床受益可能来自于细胞活力增强和复极离散指标的双重改善。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3](2020)在《2020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2016共识升级版)》文中认为室性心律失常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发生在无结构性心脏病患者的非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预后多为良好,但持续性快心室率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扑动与颤动可导致心脏性猝死。在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与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的支持下,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室性心律失常工作委员会于2016年组织国内专家首次撰写了中国室性心律失常专家共识。2020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为2016年共识的升级版,该版是在参考新近公布的欧美相关指南和共识基础上,结合我国近几年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国情再版的新的专家共识。期望2020版共识将有助于促进我国室性心律失常的预防与治疗。
曹克将,陈柯萍,陈明龙,洪葵,华伟,黄从新,黄德嘉,江洪,李学斌,李毅刚,汤宝鹏,王祖禄,吴立群,吴书林,薛玉梅,杨新春,杨艳敏,姚焰,张凤祥,张澍[4](2020)在《2020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2016共识升级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室性心律失常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发生在无结构性心脏病患者的非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预后多为良好,但持续性快心室率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扑动与颤动可导致心脏性猝死。在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与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的支持下,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室性心律失常工作委员会于2016年组织国内专家首次撰写了中国室性心律失常专家共识。2020中国室性心律失常专家共识为2016年共识的升级版,该版是在参考新近公布的欧美相关指南和共识基础上,结合我国近几年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国情再版的新的专家共识。期望2020版共识将有助于促进我国室性心律失常的预防与治疗。
张旭[5](2020)在《尼可地尔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电图指标影响》文中指出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在择期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中,应用冠状动脉内注射联合静脉内注射尼可地尔对UA患者心电图主要指标变化的短期影响。研究内容及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前瞻性、自身对照临床研究。研究对象为:2019年1月至2019年4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择期入院接受PCI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将入选患者分为三组:(1)A组:对照组;(2)B组:短时间应用尼可地尔组;(3)C组:长时间应用尼可地尔组。每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均在入院期间接受常规血液生化检查、心脏超声检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及择期PCI治疗。本研究每组给药方法分别如下:(1)A组:PCI术后即刻开始持续静脉泵入生理盐水(1ml/Kg.h),持续至PCI术后6小时;(2)B组:PCI术中冠状动脉内注射含有0.5mg尼可地尔的生理盐水10ml,并在PCI术6小时内,以2mg/h的速度持续静脉泵入尼可地尔6小时,共12mg;(3)C组:PCI术中冠状动脉内注射含有0.5mg尼可地尔的生理盐水10ml,以2mg/h的速度持续静脉泵入尼可地尔24小时,共48mg。本研究在应用尼可地尔治疗前24小时以及应用尼可地尔治疗后24小时的两个重要时间点对患者进行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研究结果1、根据入选排除标准,共6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入选本研究。其中,A组共纳入23例患者,男性14例,平均年龄为63.43±12.55岁;B组共20例患者,男性12例,平均年龄为66.45±8.06岁;C组共20例患者,男性15例,平均年龄为65.80±9.49岁。2、三组患者基线特征无显着差异,其中包括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吸烟饮酒史、实验室各项检查以及心脏超声指标等临床资料(P>0.05)。3、对照组患者心电图各项指标在注射生理盐水前后自身比较并无统计学差异。尼可地尔治疗组中,相比于尼可地尔用药前,在用药后QT间期离散度和Tp-e间期这两项指标均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短时间应用尼可地尔组中(B组),QT间期离散度从43.95±11.16ms缩短至30.85±8.63ms,Tp-e间期从99.50±15.71ms缩短至80.50±20.38ms(P<0.05)。长时间应用尼可地尔组中(C组),QT间期离散度从38.25±13.40ms缩短至28.80±9.74ms,Tp-e间期从98.25±11.72ms缩短至86.50±8.12ms(P<0.05)。4、将两个用药组(B组+C组)合并后与对照组(A组)进行比较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尼可地尔治疗组的QT间期离散度和Tp-e间期均明显缩短。尼可地尔用药组中,QT间期离散度从41.10±15.51ms缩短至29.82±9.15ms,Tp-e间期从98.87±13.70ms缩短至83.50±15.61ms(P<0.05)。研究结论1、择期接受PCI治疗的UA患者中,冠脉内注射联合静脉内持续泵入尼可地尔可缩短心电图QT间期离散度及Tp-e间期。2、尼可地尔用药6小时和24小时均可缩短择期PCI治疗的UA患者QT间期离散度及Tp-e间期。
张璐[6](2020)在《STEMI患者PCI术后STE、Tp-e/QT比值预测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及目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的发生是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了介入治疗效果及患者预后。如何早期的识别及预测STEMI患者MACE事件的发生,进而及时干预,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及改善患者预后有着积极的意义。在心电图相关参数中,ST段的抬高预示着心外膜大血管闭塞所致透壁性心肌缺血发生的可能,往往提示病情危急,且预后不良,及时有效的开通病变靶血管恢复心肌血流,改善循环,是目前挽救患者坏死心肌的主要措施。心电图上ST段的回落常被用来作为评估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心肌血供恢复的心电图指证,ST段回落的程度可作为心肌有效灌注的重要评估指标,ST段回落不良则会导致预后不佳。Tp-e间期是跨室壁复极离散度的代表。QT间期代表心室复极的时程,QTd则反映心室复极的空间离散度,也是预测心律失常发生的指标。Tp-e是QT间期的终末组成部分,然而其比QT间期更能有效反映离散度。Tp-e/QT是较Tp-e更为敏感的预测指标,是心源性猝死的可能性重要预警指标。已有大量研究阐明了Tp-e间期、Tp-e/QT比值等心电图参数在长QT间期综合征、短QT间期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变异性心绞痛、早期复极综合征、心力衰竭、肥厚型心肌病等多种疾病模型中对恶性心律失常事件的发生具有明确的预测价值。然而STEMI患者PCI术后ST段抬高程度的变化及其它心电图参数对MACE事件发生的预测价值少有报道。本研究通过对STEMI患者术后ST段抬高程度(STE)、Tp-e间期、Tp-e/QT比值等心电图参数的测算及统计学分析,探索其对MACE事件的预测价值。研究方法:对254例因急性胸痛就诊于河南大学人民医院且成功接受PCI治疗的STEMI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后1年内MACE事件的发生情况分为MACE组(24例)和无MACE组(230例)。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X2检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及其对MACE事件包括心源性死亡、恶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晕厥、成功复苏的心源性猝死)发生的预测价值。研究结果:1、基线资料特征:MACE组与无MACE组在年龄、性别和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和吸烟)、罪犯血管及从症状开始至血运重建的时间方面没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2、MACE组比无MACE组有更加抬高的STE[(98.63±25.56)μV:(64.33±16.92)μV,P<0.001]、更长的校正的QT间期离散度[c QTd,(48.13±5.33)ms:(44.41±10.3)ms,P<0.001]、更长的校正的Tp-e间期[c Tp-e,(163.25±31.60)ms:(127.51±13.87)ms,P<0.001]、更大的Tp-e/QT比值(0.40±0.08 vs0.31±0.04,P<0.001)。3、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c QTd(比值比(odds ratio,OR)=1.621,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s,CI):1.0422.522,P=0.032),c Tp-e(OR=6.186,95%CI:3.25711.747,P<0.01)、Tp-e/QT比值(OR=4.931,95%CI:2.7888.721,P<0.01)、STE(OR=6.165,95%CI:3.38511.228,P<0.01)均与MACE的发生有关。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TE和Tp-e/QT均进入回归方程,两者均为MACE的独立预测因子。4、对STE与c Tp-e间期、STE与Tp-e/QT比值、Tp-e/QT比值与c Tp-e进行相关性分析,相关系数分别为0.829(P<0.01)、0.636(P<0.01)、0.733(P<0.01),说明STE、c Tp-e间期和Tp-e/QT之间可能具有机制关联性。c QTd、c Tp-e、Tp-e/QT和STE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663、0.831、0.818、0.861。STE与Tp-e/QT比值联合预测的AUC为0.909。Med Calc软件Z检验显示,STE的AUC与Tp-e/QT比值的AUC无显着差异性,两者与c QTd的AUC有显着差异(P<0.05),与c Tp-e的AUC无显着差异(P>0.05)。研究结论:在STEMI患者模型中,STE、c Tp-e间期、Tp-e/QT比值对MACE的发生均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其中STE与Tp-e/QT比值是MACE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因此STE和Tp-e可能存在机制关联。
仇鑫[7](2020)在《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血运重建术后心电复极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近些年来,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hronic total occlusion,CTO)疾病的临床研究受到越来越多专家学者的关注,成为近些年的研究热点,这些临床研究认为,闭塞血管介入开通术后可以改善CTO患者的临床症状,而临床症状的改善依赖于心肌活力的增强和室性心律失常的减少,这两方面改变往往和心电复极指标的变化相关联,复极是心肌细胞在除极之后恢复到静息电位水平的过程,T波振幅、校正QT间期(QT rate-correct interval,QTc)、T波尖峰-T波末尾时(Tpeak-Tend,Tp-Te)等为临床常用的反映心电复极的指标,这些指标和心肌活力、存活心肌的数量、恶性心律失常具有相关性。心肌复极指标的改善可以明显提高心肌活力、降低其电活动的不均一、非同步性、不稳定性等,从而提升心肌细胞的功能,最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目前CTO患者介入术后的心电指标的变化研究较少,本研究将比较CTO患者心电复极指标特征,以及血运重建术后T波振幅、Tp-Te等多项心电复极变化情况。方法纳入2017年5月-2019年5月于我院心血管内科成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CTO患者249例,根据闭塞血管的支数分为单支CTO组(192例),多支(两支或三支)CTO组(57例)比较两组病人冠脉介入术后(CTO-PCI)心电复极指标T波振幅、QTc、Tp-Te等;单支CTO组按既往有无陈旧性心肌梗死病史分为,合并陈旧性心肌梗死的CTO组(MI CTO组,106例),不合并陈旧性心肌梗死的CTO组(non-MI CTO组,86例)两个亚组,比较两个亚组术前十二导联心电复极化指标,并组内比较血运重建前后复极指标;单支CTO组再按闭塞血管分为左前降支组(leftanterior descending branch group,LAD组,82例)、右冠状动脉组(right coronary artery group,RCA组,91例)组、左回旋支组(left circumflex branch group,LCX组,19例),比较术前术后复极指标。所有病人随访六个月,比较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及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结果(1)术后多支CTO组较单支CTO组T波振幅改善患者更多(c2=27.566,p=0.000)、QTc(t=3.622,P=0.000)更小,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Tp-Te指标较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患者随访六个月,NYHA分级多支CTO组(c2=26.687,p=0.000),单支C TO组(c2=16.223,p=0.001)均较术前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ACE发生,多支CTO组的发生率更低(占8.772%,c2=4.024,p=0.045),与单支CTO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单支CTO的亚组分析,术前III导联、AVF导联的T波振幅以及AVF导联、V4导联、V6导联的Tp-Te指标差异两个亚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4)相较于术前,MI CTO亚组患者血运重建后心电复极化指标III导联T波振幅,AVL导联、V3导联Tp-Te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non-MI CTO亚组血运重建后,所有导联的T波振幅较术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I导联、III导联、AVR导联、AVF导联、V4导联、V5导联、V6导联多导联的Tp-Te与术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单支CTO患者,LCX组术前QTc值较小,较LAD组与RC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Tp-Te、术后QTc、Tp-Te三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多支CTO患者血运重建后复极指标均改善明显,临床获益更大;单支CTO患者仅有Tp-Te改善明显。(2)单支CTO不合并陈旧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较合并陈旧性心肌梗死的患者,T波振幅更高,复极离散程度更大,血运重建后复极离散指标改善更加明显。(3)单支CTO患者,LCX闭塞对患者复极指标影响较小。
吴月娥[8](2020)在《梗死区Tp-ec及Tp-e/QT值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价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梗死区矫正的T波峰末间期(Corrected Tpeak-Tend interval,Tp-ec间期)、T波峰末间期与QT间期比值(Tp-e/QT)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s)的影响,判断STEMI患者的预后,为临床诊疗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9年6月诊断为STEMI的患者281例,按是否发生MACEs分为两组,即MACEs组36例,非MACEs组245例。比较两组临床基线资料、实验室生化指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前及术后Tp-ec及Tp-e/QT值的差异,采用二分类因变量的logistic回归分析和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筛选出STEMI患者发生MACEs的危险因素及预测因子。结果1、单因素分析显示:与非MACEs组比较,MACEs组患者年龄增高,心率增快,门球时间(door to ballon,D2B时间)延长,女性比例和多支病变比例增高,心肌梗塞溶栓治疗(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血流分级3级比例降低,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s,LVEF)降低,PCI术前及术后心电图参数Tp-ec、Tp-e/QT值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二分类因变量的logisitic回归分析显示,PCI术前Tp-e/QT(OR=1.238,95%CI1.149-1.334,P<0.001)、LVEF(OR=0.924,95%CI 0.874-0.976,P=0.005)、D2B时间(OR=1.007,95%CI 1.001-1.012,P=0.018)是STEMI患者发生MACEs的独立危险因素。3、ROC曲线下面积(AUC)术前Tp-ec、Tp-e/QT分别为0.817(95%CI0.763-0.864)、0.889(95%CI 0.843-0.926)。Z检验显示,术前Tp-e/QT的AUC与术前Tp-ec、术后Tp-ec、术后Tp-e/QT的AU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MACEs组患者梗死区术前及术后Tp-ec、Tp-e/QT显着增高,术前Tp-e/QT能够有效预测患者院内MACEs事件发生。2.术前梗死区Tp-e/QT是STEMI患者院内MACE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杨士德[9](2020)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发生心室纤颤的危险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影响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并发心室纤颤(VF)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在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沧州市人民医院治疗的572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术中是否并发VF分为VF组(50例)和非VF组(520例)两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性别,有无吸烟史、饮酒史、糖尿病病史、高血压病病史、阿司匹林应用史、β受体阻滞剂应用史、梗死前发作心绞痛史,院前心脏骤停、入院时血压、心率、Killi P分级,症状发作到球囊扩张时间(SOTBT)、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随机血糖、血肌酐(Scr)、肌钙蛋白I(Tn I)峰值、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B型利钠肽(BNP)、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血清钾离子、P波时限、PR间期时限、QT间期、矫正QT间期(QTc)、T波峰值到末端时限(Tp-e)、T波峰值到末端时限与QT间期比值(Tp-e/QT)、单项导联ST段抬高最大值、所有导联ST增高总和、心肌梗死面积(IS)、梗死面积与血钾浓度比值(IS/[K])、有无J波。并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中并发VF的术前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各项危险因素的检验效能。结果:1.单因素分析显示:VF组Killip分级>Ⅰ级比例梗死面积与血钾浓度比值(IS/[K])、症状发作到球囊扩张时间(SOTBT)明显高于非VF组[Killip分级>Ⅰ级比例:36.5%(19/52)比24.0%(125/520),IS/[K]:3.2±0.3比2.5±0.8,SOTBT(h):6.3(2.1,8.0)比4.6(1.8,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VF组T波峰值到末端时限与QT间期比值(Tp-e/QT)、血钾水平明显低于非VF组[Tp-e/QT:0.3±0.1比0.4±0.1,血钾(mmol/L):2.8±0.5比4.1±1.2,均P<0.0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OTBT>6h[优势比(OR=8.337)]、Killip分级>Ⅰ级(OR=1.721)、低血钾(OR=1.031)及IS/[K](OR=9.167)是急性下壁心梗急诊PCI术中发生VF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3.ROC曲线分析显示:血钾、IS/[K]、SOTBT>6h、Killip分级>Ⅰ级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急诊PCI术中发生VF均有一定的预测价值。ROC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33、0.837、0.821、0.682,说明IS/[K]、SOTBT>6h有中等预测价值,血钾和Killip分级>Ⅰ级预测价值偏低;当IS/[K]的最佳截断值为2.8时,其敏感度为85.5%,特异度为80.0%。结论:SOTBT>6h、Killip分级>Ⅰ级、低血钾、高IS/[K]是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急诊PCI术中发生VF的独立危险因素。
毛婉[10](2019)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PCI前后QTd、HRV、Tp-Te间期、J波的变化情况及意义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MI)与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前者为重要致死原因,包括非ST段抬高性AMI(NSTEMI)与ST段抬高性AMI(STE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是治疗ACS最有效的策略之一,但PCI后患者的心脏机能可能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或异常,如QT离散度(QTd)、T波峰末(Tp-Te)间期明显延长或增大,心率变异性(HRV)降低,出现缺血性J波甚至巨大J波等。既往研究显示上述心电图指标或心脏机能参数变化与恶性心律失常(MVA)、心源性猝死(SCD)等不良事件紧密相关。目的本研究观察PCI前后QTd、HRV、Tp-Te间期、J波等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其与ACS疾病类型、病变程度的关系及对患者MVA、SCD等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以期为今后PCI术后心脏机能变化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方法全部病例资料来源于2017年1月2018年6月本院接受PCI术治疗的ACS患者(病例组),共计108例。根据ACS类型分为UAP组(UAP病例,42例)、NSTEMI组(NSTEMI病例,36例)、STEMI组(STEMI病例,30例);以Gensini积分评估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将患者分为轻度组(Gensini积分≤20分,37例)、中度组(Gensini积分>20分且≤40分,44例)及重度组(Gensini积分>40分,27例)。另选取同期与病例组基线资料类似或接近的40例非冠心病(CHD)患者作为对照(对照组)。收集所有患者入院时的一般资料,并保持至少6个月的随访,进一步根据病例组随访期间是否发生MVA分组,包括MVA组(发生MVA,27例)和nMVA组(无MVA发生,81例);根据随访期间是否发生SCD分组,包括死亡组(发生SCD,9例)和存活组(存活,99例)。对比分析各分组及亚组PCI前后QTd,HRV参数[包括间期标准差(SDNN)、24h内连续5min节段平均正常R-R间距标准差(SDANN)、连续正常R-R间距差的均方根(rMSSD)、两个相邻R-R间距标准差≥50 ms的心搏数占所分析信息间期内心搏数的百分比(PNN50)等],Tp-Te间期,J波情况,并借助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1.病例组PCI前血脂指标、血肌酐与PCI后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PCI后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其峰值均明显较PCI前降低(P<0.05),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2.病例组PCI后QTd、Tp-Te间期明显较PCI前缩短(P<0.05),但仍较对照组长(P<0.05);SDNN、SDANN、rMSSD、PNN50均较PCI前显着升高(P<0.05),但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无缺血性J波发生;病例组PCI前出现缺血性J波134个,PCI后降至78个,减少了41.79%,PCI前后缺血性J波等级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ACS患者PCI后QTd、Tp-Te间期与cTnI、CK-MB峰值呈正相关(P<0.05),HRV参数(SDNN、SDANN、rMSSD、PNN50)与cTnI、CK-MB峰值呈负相关(P<0.05);ACS患者PCI后缺血性J波等级与cTnI、CK-MB峰值呈正相关(P<0.05)。3.不同ACS类型、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患者PCI后QTd、Tp-Te间期比较,UAP组<NSTEMI组<STEMI组,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P<0.05);SDNN、SDANN、rMSSD、PNN50比较,UAP组>NSTEMI组>STEMI组,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P<0.05)。PCI后共出现78个缺血性J波,UAP组、NSTEMI组、STEMI组缺血性J波等级分布,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缺血性J波等级分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ACS患者PCI后QTd、Tp-Te间期与PCI前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P<0.05),HRV参数(SDNN、SDANN、rMSSD、PNN50)与PCI前Gensini积分呈负相关(P<0.05);PCI后缺血性J波等级与PCI前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P<0.05)。4.与nMVA组比较,MVA组PCI后QTd、Tp-Te间期明显长,SDNN、SDANN、rMSSD、PNN50显着低(P<0.05);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PCI后QTd、Tp-Te间期明显长,SDNN、SDANN、rMSSD、PNN50显着低(P<0.05)。nMVA组、MVA组缺血性J波等级分布、存活组、死亡组缺血性J波等级分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CI前后cTnI峰值、CK-MB峰值,PCI后QTd、HRV、Tp-Te间期、缺血性J波等级均可作为PCI后随访期内ASD、SCD的预测因素(P<0.05)。结论1.PCI治疗可有效改善ACS患者心脏机能,促进心电图QTd、HRV、Tp-Te间期、J波改善;2.PCI后QTd、HRV、Tp-Te间期、J波改善效果与心肌损伤(cTnI、CK-MB峰值)密切相关,与ACS类型、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亦密切相关;3.PCI后QTd、HRV、Tp-Te间期、缺血性J波等级检测可作为MVA、SCD的预测因子。
二、冠状动脉血管血运重建后对QT间期离散度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冠状动脉血管血运重建后对QT间期离散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冠心病心室复极变异性分析及其辅助诊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冠心病心电图学概述 |
1.3 心室复极变异性研究进展 |
1.3.1 心室复极变异性影响因素 |
1.3.2 心室复极变异性分析方法 |
1.3.3 心室复极变异性临床价值 |
1.4 其他心室复极化指标研究进展 |
1.4.1 校正QT间期研究进展 |
1.4.2 TpTe/QT比值研究进展 |
1.5 基于静息心电图的冠心病自动诊断研究进展 |
1.6 现有问题和研究思路 |
1.6.1 现有问题 |
1.6.2 研究思路 |
1.7 主要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二章 边沿散布熵及其多尺度扩展 |
2.1 引言 |
2.2 散布熵和边沿排列熵 |
2.3 边沿散布熵 |
2.4 多尺度边沿散布熵 |
2.5 仿真实验 |
2.5.1 边沿散布熵的参数影响 |
2.5.2 多尺度边沿散布熵的参数影响 |
2.6 辨识性能分析 |
2.6.1 边沿散布熵辨识性能分析 |
2.6.2 多尺度边沿散布熵辨识性能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冠心病患者心室复极变异性分析 |
3.1 引言 |
3.2 数据获取 |
3.2.1 试验对象筛选 |
3.2.2 临床资料收集 |
3.2.3 间期序列构建 |
3.3 冠心病患者心室复极变异性特点 |
3.3.1 QTV、TpTeV和HRV组间差异分析 |
3.3.2 QT-RR和TpTe-RR耦合性组间差异分析 |
3.3.3 校正QT间期和TpTe/QT比值组间差异分析 |
3.3.4 QTV、TpTeV与校正QT间期、TpTe/QT比值相关性分析 |
3.3.5 性别对心室复极化指标的影响 |
3.3.6 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对心室复极化指标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心室复极化特征辅助冠心病自动诊断研究 |
4.1 引言 |
4.2 基于心室复极化指标特征的冠心病自动诊断研究 |
4.2.1 系统整体架构 |
4.2.2 特征提取 |
4.2.3 分类模型 |
4.2.4 分类结果 |
4.3 融合心室复极化指标和ST-T段波形特征的冠心病自动诊断研究 |
4.3.1 系统整体架构 |
4.3.2 特征提取 |
4.3.3 分类模型 |
4.3.4 分类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工作总结 |
5.1.1 工作创新 |
5.1.2 工作不足 |
5.2 工作展望 |
附录A |
A.1 多尺度熵算法 |
A.2 排列熵算法 |
A.3 心室复极化指标性别差异分析结果 |
A.4 心室复极化指标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差异分析结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和奖励 |
学术论文 |
荣誉或奖励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患者心电复极指标的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分组 |
1.2.2 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 |
1.2.3 侧支循环的定义及评定方法 |
1.2.4 心电相关指标的定义及测量 |
1.3 随访方法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临床资料比较 |
2.2 冠状动脉造影侧支循环Rentrop分级比较 |
2.3 心电相关指标比较 |
2.4 随访6个月结果 |
3 讨论 |
(4)2020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2016共识升级版)(论文提纲范文)
1 室早 |
1.1 定义和流行病学特征 |
1.2 病因和机制 |
1.3 临床表现 |
1.4 诊断、预后评估和危险分层 |
1.5 室早诱导性心肌病 |
1.6 治疗策略和方法 |
1.6.1 药物治疗 |
1.6.2 导管消融治疗 |
1.7 室早的诊治流程图、专家建议和推荐 |
2 非持续性室速(NSVT) |
2.1 定义和流行病学特征 |
2.2 病因和机制 |
2.2.1 病因 |
2.2.2 发生机制 |
2.3 临床表现 |
2.4 诊断、预后评估、危险分层 |
2.4.1 NSVT的诊断 |
2.4.2 预后评估 |
2.4.3 危险分层 |
(1)心脏结构正常的NSVT: |
(2)伴有结构性心脏病的NSVT: |
2.5 治疗策略和方法(表5) |
2.5.1 心脏结构正常患者的NSVT |
2.5.2 伴有结构性心脏病患者的NSVT |
3 持续性单形性室速 |
4 持续性多形性室速和室颤 |
5 SCD的危险分层及预防 |
5.1 定义与流行病学特征 |
5.2 病因和机制 |
5.2.1 病因 各种疾病都可导致SCD,其中常见的病因如下。 |
(1)冠状动脉异常: |
(2)心力衰竭: |
(3)心肌疾病和其他结构性心脏病: |
(4)遗传性心律失常综合征: |
(5)药物等外界因素: |
5.2.2 机制 |
5.3 SCA和/或SCD的危险分层 |
5.3.1 病史和体格检查 |
5.3.2 非侵入性评价手段 |
(1)12导联心电图: |
(2)运动试验: |
(3)动态心电图: |
(4)ICM: |
(5)非侵入性心脏影像检查: |
(6)生物标志物: |
(7)基因检测: |
5.3.3 侵入性评价手段 |
(1)心导管等心脏影像: |
(2)电生理检查: |
5.3.4 风险预测 |
5.4 SCA/SCD的预防与治疗 |
5.4.1 SCA患者的治疗 |
5.4.2 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
(1)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
(2)β受体阻滞剂: |
(3) 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
(4) IV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
5.4.3 心力衰竭治疗预防猝死 |
5.4.4 ICD预防SCD |
5.4.5 导管消融 |
5.4.6 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血运重建治疗 |
5.4.7 提高SCD防治意识 |
6 室性心律失常急诊处理 |
6.1 室性心律失常急诊处理的原则 |
6.1.1 识别和纠正血流动力学障碍 |
6.1.2 基础疾病和诱因的纠正与处理 |
6.1.3 衡量获益与风险 |
6.1.4 治疗与预防兼顾 |
6.1.5 急诊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原则 |
6.2 室性心律失常急诊的药物处理 |
6.2.1 NSVT NSVT在结构性及无结构性心脏病患者中非常常见。 |
6.2.2 SMVT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SMVT需立即电复律。 |
6.2.3 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 |
6.2.4 多形性室速 |
(1)急诊处理原则: |
(2) 尖端扭转型室速: |
(3)某些特殊类型的多形性室速 |
6.2.5 室颤/无脉性室速 |
6.2.6 室速/室颤风暴 |
7 不同病因的室性心律失常的处理 |
7.1 缺血性心脏病(IHD)合并室性心律失常 |
7.1.1 IHD室性心律失常 |
7.1.2 IHD室性心律失常的管理 |
7.1.3 ACS室性心律失常危险分层及处理方法 |
7.2 心肌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 |
7.2.1 推荐证据等级 |
7.2.2 推荐证据等级文字描述 |
(1)NICM患者诊治推荐证据等级文字描述 |
(2)ARVC患者的诊治推荐证据等级文字描述。 |
(3)HCM患者诊治推荐证据等级文字描述。 |
7.2.3 诊治流程图 |
7.3 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 |
7.4 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 |
7.4.1 概述 |
(1)流行病学: |
(2)先心病患者心电生理检查: |
(3)先心病患者合并室速和室早的治疗(表43): |
7.4.2 成人先心病患者SCD预防和室性心律失常诊治的专家推荐 |
7.4.3 成人先心病患者SCD预防流程 |
7.5 遗传性心律失常综合征 |
7.5.1 先天性LQTS |
(1)定义和流行病学: |
(2)病因和机制: |
(3)临床表现: |
(4)诊断: |
(5)LQTS患者管理: |
7.5.2 Brugada综合征 |
(1)定义和流行病学: |
(2)病因和机制: |
(3)临床症状: |
(4)诊断: |
(5)临床管理: |
7.5.3 CPVT |
(1)定义和流行病学: |
(2)病因和机制: |
(3)临床表现: |
(4)诊断: |
(5)临床管理: |
7.5.4 ERS |
(1)定义和流行病学: |
(2)病因和机制: |
(3)临床表现: |
(4)诊断建议: |
(5)临床管理: |
7.5.5 SQTS |
(1)定义和流行病学: |
(2)病因和机制: |
(3)临床表现: |
(4)诊断: |
(5)临床管理: |
7.5.6 妊娠合并室性心律失常 |
(1)妊娠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风险与治疗策略: |
(2)推荐证据等级文字描述。 |
(3)诊治流程: |
7.5.7 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 |
(1)特发性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 |
(2)特发性非流出道起源的室性心律失常: |
(3)特发性室颤: |
7.5.8 运动员合并的室性心律失常 |
(5)尼可地尔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电图指标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1 对象和方法 |
1.1 研究设计和对象 |
1.2 入选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研究分组、患者信息采集以及给药方法 |
1.5 心电图测量 |
1.6 主要研究结果 |
1.7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入选患者人口学特征及既往病史 |
2.2 入选患者介入治疗及合并药物治疗情况 |
2.3 入选患者实验室指标与心脏超声结果 |
2.4 各组患者用药前后心电图指标比较 |
2.5 各组患者用药前后心电图指标自身比较 |
2.6 尼可地尔组与对照组心电图指标比较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抗心律失常药物分类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STEMI患者PCI术后STE、Tp-e/QT比值预测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1.1 入组标准 |
1.1.2 排除标准 |
1.2 资料采集及方法 |
1.2.1 基本资料 |
1.2.2 心电图参数 |
1.3 分组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基线资料 |
2.2 MACE组与无MACE组心电图参数的比较 |
2.3 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2.4 相关性及ROC曲线分析 |
3 讨论 |
4 结论 |
5 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综述 心室复极相关指标预测STEMI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的意义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血运重建术后心电复极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2 资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个人简历 |
致谢 |
综述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性疾病的治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8)梗死区Tp-ec及Tp-e/QT值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引言 |
2.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诊断标准 |
2.3 排除标准 |
2.4 基线资料采集及相关诊断标准 |
2.5 实验室数据 |
2.6 心电图采集方法 |
2.7 统计学处理 |
3.结果 |
3.1 两组临床基线资料比较 |
3.2 两组实验室生化指标比较 |
3.3 两组心电图参数比较 |
3.4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
3.5 ROC曲线评价各心电图参数的诊断价值 |
4.讨论 |
4.1 STEMI患者Tp-ec、Tp-e/QT值与MACEs |
4.1.1 STEMI与 MACEs |
4.1.2 Tp-ec、Tp-e/QT值与MACEs |
4.1.3 STEMI与 Tp-ec、Tp-e/QT值 |
4.2 影响Tp-ec、Tp-e/QT预测价值的相关因素 |
4.2.1 基线资料中影响Tp-ec、Tp-e/QT值和MACEs发生率的相关因素 |
4.2.2 导联选择对Tp-ec、Tp-e/QT预测价值的影响 |
4.3 本课题的局限性 |
4.4 本课题的进一步研究方向和展望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综述 心电学指标对心脏不良事件的预警作用 |
参考文献 |
(9)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发生心室纤颤的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心室纤颤的相关性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PCI前后QTd、HRV、Tp-Te间期、J波的变化情况及意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2 资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综述 |
参考文献 |
四、冠状动脉血管血运重建后对QT间期离散度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冠心病心室复极变异性分析及其辅助诊断研究[D]. 姚连珂. 山东大学, 2021(10)
- [2]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患者心电复极指标的变化研究[J]. 仇鑫,余晓凡,叶青,周俊岭,陈鸿武,马礼坤. 中国全科医学, 2021(14)
- [3]2020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2016共识升级版)[J].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20(03)
- [4]2020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2016共识升级版)[J]. 曹克将,陈柯萍,陈明龙,洪葵,华伟,黄从新,黄德嘉,江洪,李学斌,李毅刚,汤宝鹏,王祖禄,吴立群,吴书林,薛玉梅,杨新春,杨艳敏,姚焰,张凤祥,张澍.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20(03)
- [5]尼可地尔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电图指标影响[D]. 张旭.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6]STEMI患者PCI术后STE、Tp-e/QT比值预测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研究[D]. 张璐. 河南大学, 2020(03)
- [7]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血运重建术后心电复极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D]. 仇鑫.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4)
- [8]梗死区Tp-ec及Tp-e/QT值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价值研究[D]. 吴月娥.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2)
- [9]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发生心室纤颤的危险因素分析[D]. 杨士德. 承德医学院, 2020(02)
- [10]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PCI前后QTd、HRV、Tp-Te间期、J波的变化情况及意义研究[D]. 毛婉. 安徽医科大学, 2019(07)
标签: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论文; 心电图异常论文; 早期复极综合征论文; 心律失常的症状论文; 室性心律失常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