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走出国界 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往来(论文文献综述)
李佳楠[1](2020)在《马克思交往革命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交往是人类社会固有的存在方式,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古代到现代,小到个人大到国家,交往始终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人类的交往范围、方式、媒介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这就需要我们了解交往在历史发展中所发生的变革,了解交往革命,否则将会与这快速变化的时代脱节。马克思交往革命思想具有着鲜明的时代背景和深厚的理论基础。新航路的开辟、资本主义工商业城市的崛起、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世界市场的开创,为马克思交往革命思想的产生提供了时代条件。十七、十八世纪英法唯物主义哲学、十九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尤其是青年黑格尔派对马克思交往革命思想影响颇深,为马克思交往革命思想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交往革命思想包含本质内涵、三大特征和历史作用三个方面。交往工具的革命、乡村城市化、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诠释了其本质内涵;主体性、时空性、社会性划分了其基本特征;从推动生产力发展、促进文明交流与传播、推动个人自由全面发展、奠定实现共产主义的基础展示了其历史作用。马克思交往革命思想意义深远,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丰富了唯物史观的理论内涵、推动了全球化的进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研究视角;影响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一带一路”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大体系建设。论文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对马克思原着中关于交往革命重要性论述进行分析梳理,借鉴吸收当今学术前沿对交往革命的重要观点,认识交往变革在历史变迁中的重要作用。论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一是突出强调交往和生产在唯物史观中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交往问题的研究是唯物史观在当代的重要出场方式。二是从主客体相统一的角度诠释了马克思交往革命的本质内涵、主体转换和社会价值,以期准确把握马克思交往革命思想的当代性。
高思[2](2020)在《马克思恩格斯经济全球化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经济全球化是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以来的一种潮流和趋势。世界历史发展表明,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富强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积极加入经济全球化,在融入全球市场之后保持了经济高速增长,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近年来,全球贸易进入低迷期,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抬头,逆全球化的挑战与日俱增,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性爆发,等一系列的情况出现使经济全球化发展遭遇挫折。籍此,关于经济全球化的思想和理论研究仍然是当前时代的重点问题。追根溯源经济全球化理论,19世纪,经济全球化初露端倪之时,马克思恩格斯在回答时代课题的过程中揭示了人类社会和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形成了丰富的经济全球化思想。所以,为了更好的回答时代拷问,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我们必须高度关注、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经济全球化思想。鉴于此,本文使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抽象与具体相统一的分析方法,以社会变迁的独特视角紧密围绕着经济全球化,循序渐进,扎根经典文本,力图形成具有一定系统性、时代性、创新性的关于马克思恩格斯经济全球化思想的研究成果。本文除绪论之外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2章),马克思恩格斯经济全球化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和思想来源。本文将理论研究时空定位到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年代——19世纪的欧洲。探究马克思恩格斯经济全球化思想的实践来源即时代背景。同时,在人类社会科学发展史的维度上溯源马克思恩格斯经济全球化思想的来源。充分论证了马克思恩格斯经济全球化思想形成的合理性、必要性,以此观其革命性、科学性和前瞻性。第二部分(第3,4,5章),马克思恩格斯经济全球化思想的主要内容。马克思恩格斯在研究资本主义发展现实的基础上,既揭示了经济全球化的一般性规律,同时还揭示了资本主义全球化的特殊性规律。第3章从动因、一般表现、影响、趋势几个方面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经济全球化一般性的分析。经济全球化作为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具有一般性,虽然社会制度不断更替,但是其本质的、内涵式的规定始终具有问题解释力。第4章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所研究的经济全球化过程就是资本主义全球化的过程。第5章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经济全球化和社会制度变迁关系的思想。人类社会制度变迁是马克思恩格斯分析经济全球化问题的思想逻辑,经济全球化对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瓦解封建社会,实现向未来社会迈进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三部分(第6章),马克思恩格斯经济全球化思想的特征。马克思恩格斯不同于其他理论家,始终站在不发达国家和全世界无产阶级的立场上来思考经济发展问题,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宏大视野出发,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通过“哲学—历史—经济—社会学”的多学科综合的分析工具,形成了极具深刻性的经济全球化思想。马克思恩格斯作为经济全球化问题分析的“开启者”,他们的经济全球化思想为当代全球化理论、现代化理论等社会科学发展提供了理论来源和思想基础。第四部分(第7章),马克思恩格斯经济全球化思想的当代启示。本文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经济全球化思想的研究,形成了对当前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认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具有前进性和曲折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要从无产阶级立场、发展中国家的角度出发,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当前,中国正处在“两个百年”目标实现的重要交汇期,必须要始终坚持改革开放基本国策,建设现代化、高质量的开放型经济,实现市场化、工业化、全球化、城市化的同步协调发展,为融入经济全球化奠定物质基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必须要发挥国家作用,在波云诡谲的经济全球化浪潮中维护好本国的发展利益。同时,中国还要发挥大国担当,积极参与并促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引导经济全球化朝正确方向发展。虽然马克思恩格斯经济全球化思想散见于着作中,但其思想内容具有全面性、深刻性、预见性,不仅关注了社会经济发展,更是关注了社会制度变迁,人类解放的问题。伴随着时代发展,马克思恩格斯经济全球化思想的真理光芒愈加闪耀。
王颖[3](2020)在《科学家形象的建构与传播 ——以好莱坞电影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爱迪生发明了“活动电影放映机”,电影业的初创和发展就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从那一刻起,电影同科学就深刻交织,无法割裂。好莱坞作为全球商业电影产业巨头,留给了科学家很重要的银幕空间。银幕后是科学家为理论科学进步、技术革新做出的反复验证和试验,银幕上是一位位栩栩如生的科学家形象。无论是记录历史上现实科学家的科学家传记电影,还是表现虚构的科学家的科幻电影,都为传播科学理念和帮助树立科学价值作出了不可忽略的贡献,从而在文化交流和科学传播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历史印记。本文以好莱坞电影银幕上呈现的科学家为研究对象,从历时的角度梳理好莱坞科学家电影的演变,从共时的角度分析好莱坞电影中科学家形象对公众理解科学的影响。论文的核心在于考察好莱坞电影如何通过其特定的制作渠道、拍摄角度和文化视点,借助其庞大的资金、技术、规则、市场运作和传播渠道的影响力,进而影响科学家形象在科学传播中的历史地位和社会价值,又是如何通过其独特的媒介作用解构和重构科学家形象以及阐述他们的科学理念,从而达到体现科学价值与传播科学文化的目的。本研究结合电影摄制背景、科学家传记、新闻报道等文献资料,对好莱坞电影历史上的主要科学家形象进行总体归纳和个案分析,从身份认同、角色扮演、性别差异、现实虚构等多种维度对人物进行考量,从内容上进行印证。论文同时注意结合受众对电影和科学家的理解,深入探究好莱坞从其特定角度塑造某个或者某类科学家形象的历史和意识形态原因,力求做到更为辩证地、更为完整地、更为历史化地解读好莱坞电影中的科学家形象,以期超越电影二维屏幕的“平面化”局限,从而“立体化”地认知银幕和现实中的科学家的“共生映像”。本文共分六章,从理论概述总起整篇论文,然后结合理论和研究方法进行详尽的案例分析,最后总结归纳,提出本论文所具有的实践意义。第1章,绪论主要介绍研究对象和需要解决的问题,综述有关好莱坞科学家形象研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述本文的研究进路,指出本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提出解读电影文本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第2章,对好莱坞电影中的科学家形象进行一般概述总论。界定电影中的科学家形象,分析最终呈现在银幕上的科学家的形象受到的制约因素。通过对138部好莱坞电影中的科学家形象演变过程的梳理,概括好莱坞电影对科学家形象建构运用的策略与手段。演员是呈现银幕科学家形象的角色诠释者和最终实践者,本章专列一节分析演员通过角色扮演从而建构科学家形象的心路历程。第3章,通过分析好莱坞电影中的现实科学家形象的典型案例,划分好莱坞电影所树立的科学家银幕形象的类型。现实科学家的“刻板印象”是好莱坞电影历史上影响甚广的形象标准,“圣人科学家”一度成为某个特定历史时期科学家的普遍脸谱,而随着时代的演变,越来越多的银幕上的科学家突显了更多的人性光辉,因更加贴近现实生活的经典科学家形象得到了观众的认同和接受。在银幕形象与原型参照中,科学家形象鲜明地表现出“好莱坞化”的一面。通过科学家现实性和电影艺术性的对比,总结得出现实科学家形象在形象调整和呈现变化中对受众的不同影响力和强化效果。第4章,作为现实的科学家在电影中的形象的呈现的延续讨论,以电影《居里夫人》为例,参照相关史料,分析了对男权科学界带来巨大挑战并得到肯定的女性科学家居里夫人在银幕上的呈现,显现了好莱坞电影在呈现女性科学家方面的性别文化维度。同时参照既是好莱坞影星又是发明家的海蒂·拉玛在科学界获得身份认可的艰难历程,结合海蒂·拉玛的人物传记纪录片,突出好莱坞在性别上对科学家形象建构的重要影响和制约。第5章,从跨文化的角度解读好莱坞电影中呈现的邪恶派虚构中西科学家的形象,分析了科学狂魔的形象特点,阐述虚构科学家和现实科学家的距离,以及好莱坞电影如此呈现的原因和对受众的影响。第6章,结语部分从全局对好莱坞电影中建构的科学家形象进行总体类型和特征归纳,从电影对公众理解科学的实践意义上突显本篇论文分析的立足点以及实践意义所在。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1.无论哪种好莱坞科学家电影类型,电影中的科学往往或者必然是当时科学技术特定阶段和科学思想发展的产物,电影对科学知识的合法性的传播面临着挑战,电影所呈现的科学家的可信度影响着受众对科学家电影的理解。2.受众对电影中的科学家形象的接纳度反作用着科学家形象的进一步塑造。3.在科学普及和教育中正确导入有关科学家的电影能够强化教育和传播效应。因此,描绘科学家形象的电影在反映科学家群体这个社会成员团体时,必须将其融入社会背景中,突破其刻板模式化印象,无论是呈现正面、或反面的,现实的、或艺术层面虚构的科学家形象,都要考虑到引导公众理解科学的传播任务。
周旺旺[4](2020)在《中国与欧元区货币合作研究 ——基于协商货币视角》文中研究指明国际货币政治中,国际货币的发展过程近年逐渐成为学界众多研究关注的主题。一国货币要穿越国界成为国际领域通用的计价、结算和储备货币,既需要货币发行国的政治支持,也离不开其他国家对这种货币的需求。当然,一国货币若最终要成为真正的国际货币,必然是受市场力量的推动。但是,国际政治经学研究更关注国际货币发展初期背后的政治推动因素。尤其是发行国在本国货币国际化过程中的政策举动和其他国家对这些政策举动的回应研究,对于理解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和未来都是有重大意义的。根据协商货币理论视角,协商货币的发行国和合作方会进行讨价还价的政治经济协商。发行国会进行政策吸引,以鼓励他国对本币的支持,合作方将根据自身条件和需求,回应这些吸引。国内政治体制和经济金融需求将影响合作方对协商货币政策吸引的具体回应。本文专注于欧洲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政策回应研究,发现欧元区的几个央行和成员国均在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与中国建立了大同小异的人民币合作项目。通过采用内容分析、深度访谈和案例对比等研究方法,本文发现,关于中欧本币互换合作:欧洲央行与中国人民银行的本币互换协议。一方面,中国与欧元区之间庞大的经贸、投资体量成为中欧本币互换协议建立的市场前提。因此市场的发展决定欧元区必须要设置好人民币流动性安全网,避免欧元区出现人民币流动性不足而导致内部系统性金融风险。另一方面,将建立本币互换协议视为关乎自身重大利益的成员国如法国、德国政府,向欧洲央行管理委员会施压,积极推动中欧本币互换协议的高效落实;中德货币合作:是地方政府主导推动,由德国工商业组织、人民币倡议小组、德国央行和联邦政府高层协助推动的。人民币的政策吸引可促进中德双边贸易结算、法兰克福金融中心发展和提升德国整体的实体经济利益。德国联邦政府认为中德货币合作有利于德国实体经济发展,在人民币合作过程中主要发挥了背书作用。法兰克福怀有建设全球金融中心的愿景,自2013年开始,黑森州地方政府作为法兰克福金融中心所在地,在整个中德货币合作过程中发挥了主导者角色;中法货币合作:法国政府在合作中发挥了主导者角色。法国总统、财政部长、外交部长均参与其中。法国央行在合作过程中发挥了先锋作用,一开始即内部施压欧洲央行将本币互换协议纳入优先议程。巴黎欧洲金融市场协会从2010年开始就鼓励法国企业在中法之间的贸易中使用人民币结算,并推动中法之间的金融交流。法国政府需要以金融中心建设实现融资需求,进而推动经济增长与社会稳定;中卢货币合作:卢森堡在与人民币货币合作之前已属于国际一流的专业性金融中心。金融危机后,面对国际金融监管压力和长远发展要求,卢森堡回应与人民币长期合作的收益,提升金融多样性,发展人民币离岸投资中心、RQFII基金中心和人民币债券交易中心。作为仰仗金融业生存的欧洲小国,卢森堡动员了大公、政府财政部和金融推广署等重要力量,支持卢森堡金融中心建设和人民币产品发展。加深对货币国际化过程中发行国的政策行为和支持国的回应政策研究,既有学理意义,又存有现实政策意义。学理角度,本文假设协商货币的政策吸引可以推动货币合作,对政策吸引的收益需求强的国家倾向与中国高效建立货币合作。在现实政治角度,通过欧元区主要国家与中国货币合作的实证研究,有助于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下沿线地区人民币国际使用的提升。
边晓晴[5](2019)在《“一带一路”能源贸易中推行人民币国际化的制度构想》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带一路”作为一种新型国际合作倡议,对于中国乃至全球均是一种新的突破。“一带一路”倡议的顺利实施,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契机,这是因为“一带一路”通过贸易的优势能够带动基础设施建设、服务业、能源资源和制造业等更多领域的参与,从而可以在国际上实现更大规模的人民币流通,加速人民币国际化。中国作为一个能源消费巨大的国家,对能源的需求不言而喻,这种需求使得中国对能源大量进口的依存度非常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虽然拥有丰富的能源资源,但是在能源的开采、能源的运输等方面技术仍然不够先进。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能源储量较为贫瘠,技术相对先进,因此,有足够的需求能力以及去购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能源资源以满足中国国内经济发展的需求。“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中国经济的互补性,使得双方之间的能源贸易成为促进彼此经济发展的重要机遇。本文从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能源贸易入手,通过对美元国际化的深度剖析,探寻能源贸易与货币国际化的关系,并寻求在“一带一路”背景下,通过能源贸易推行人民币国际化法制建设的启示。具体来说,本文的结构及其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主要内容是对“一带一路”能源贸易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的概述。首先,根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目前的能源状况以及中国的能源贸易潜力,阐述双方之间进行能源贸易的条件和优势。其次,对国际能源贸易与货币国际化的相互关系进行概述:一方面,国际能源贸易可以促进人民币的国际化;另一方面,货币国际化对国际能源贸易也有一定的推动力。最后,从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能源贸易优势出发,指出中国推行人民币国际化对法律的需求。因此,要通过“一带一路”能源贸易的平台推行人民币国际化,必须要建立和完善配套的法律体系。第二章主要探究国际能源贸易与美元国际化的法律制度建设对中国的启示。本章首先考察美国能源贸易与美元国际化的国际法制建设问题,分析美国与其他国家签订的有关能源贸易的协议对美元国际化的推动作用,然后分析美国能源贸易与美元国际化的国内法制建设问题,最后根据前文的分析寻求美国法制建设对中国的借鉴意义。中国可以借鉴能源贸易中美元国际化的法制建设经验,更好的推行人民币国际化。第三章探究“一带一路”能源贸易中推行人民币国际化的国际法制建设问题。要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就要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吸引力。从法律的角度来看,通过“一带一路”能源贸易推行人民币国际化的国际途径主要有:(1)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政府或货币管理当局缔结协议,约定在能源贸易中以人民币计价结算;(2)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缔结货币互换协议。基于双边能源储存量和国内对能源需求的差异,国家间的能源贸易以及货币互换不仅有利于“一带一路”国家的能源出口,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中国国内能源消费持续增长所带来的能源需求。通过与协议签署国之间的能源贸易,建立人民币计价结算体系,对中国人民币国际化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第四章以“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为背景,探究通过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能源贸易来推行人民币国际化的国内法制建设问题。要提高中国人民币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就要消除中国国内法制中与人民币国际化不相适应的因素。首先,是资本项目的自由兑换问题,目前中国虽然在资本项目的自由兑换问题上稳步推进,但资本管制程度依然较高,这是推行人民币国际化的一大阻碍。其次,汇率制度改革进程亦需要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一致。另外,中国金融市场的不完全开放也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阻碍因素,而高度开放的金融市场需要成熟的金融监管法律体制。最后,2018年3月推出的中国原油期货合约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亦是非常重要。因此,中国要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必须充分开放资本项目,改革汇率制度,建立完善的金融监管法律体制。简而言之,中国必须加强国内立法,才能更好地通过“一带一路”能源贸易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戴傲斌,庞磊[6](2018)在《“一带一路”下人民币国际化影响因素分析——以东南亚地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自从"一带一路"政策提出以来,我国与沿线国家经贸往来密切,人民币跨境交易量不断增加,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本文以"一带一路"政策为背景,以东南亚地区为载体,通过经济数据对当前的人民币区域化的现有优势以及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一带一路"建设与人民币国际化之间所面临的问题,以及为对如何更好更快的促进人民币国际化提出了适当的建议。
石娜娜[7](2018)在《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动因与实现路径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商品生产、对外贸易和商品流通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2017年中国的制造业产量接近全世界的33%,产值规模居世界第一位;从2009年起至今,我国已经连续8年成为世界第一大商品出口国;201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36万亿人民币,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二。我国已经成为名符其实的商品流通大国,但由于在国际上缺少独立自主的流通渠道,缺乏国际一流的流通企业,中国还并不算是商品流通强国,同发达国家比起来,中国的国际流通影响力太小。自2004年我国商品市场全面对外开放以来,世界知名零售企业纷至沓来,目前世界最大的零售企业绝大部分一落户中国,零售业已成为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竞争最激烈的行业。但是在国际化的大潮下,中国零售企业一直被动地接受国际竞争对手的挑战,而没有主动做出国际化的回应。自2001年我国正式实施“走出去”国家战略以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不断扩大。从2012年开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一连续3年位列全球第三,2015年跃居世界第二。然而,与我国成为商品出口大国、对外直接投资大国和外资零售企业大量进入中国市场极不协调的是我国零售业“走出去”却明显滞后。从《2016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来看,截至到2016年末,我国的批发和零售业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为1691.7亿美元,只占当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总额13573.9亿美元的12.5%。2016年我国批发和零售业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为208.9亿美元,只占当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总额1961.5亿美元的10.7%。更值得指出的是,无论是投资流量还是投资存量,目前我国零售业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中国香港和东盟地区,其他国家和地区很少。零售企业国际化始于二十世纪中后期,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受益于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管制的放松,零售业向海外扩张进行跨国投资的步伐进一步加速,不但有发达国家更有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参与其中,跨国经营已经成为零售企业重要的经营战略之一,国际化一经日益成为全球零售领域的重要特征。根据德勤公司发布的《Global Powers of Retailing 2018》显示,2016财年“全球零售250强”企业中有168家企业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经营,国际化率为67.2%。国际知名的零售商沃尔玛和家乐福分别在29个和34个国家经营,其中沃尔玛在美国本土有5332个门店,还有6363个门店分布在亚洲、美洲、欧洲等海外市场,2016年净销售额4813.17亿美元,其中海外市场(不含山姆会员店)贡献了 1161.19亿美元,贡献率超过27%。2016年家乐福门店数量达到11935个,法国本土5539家,其余6396家分别分布于欧洲、亚洲、美洲的34个国家和地区,并贡献了年销售额766.45亿欧元的53.16%。可以说国际化是这些大型跨国零售企业取得成功乃至成为行业巨头的关键因素之一,沃尔玛更凭借其在全球布局获得可观收益,并连续多年稳居世界500强企业首位。2015年8月28日,国务院在《关于推进国内贸易流通现代化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已经中指出:必须推动我国从流通大国向流通强国转变,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此,必须构建开放融合的流通体系,提高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为此,要大力实施流通“走出去”战略。推动国内流通渠道向境外延伸,打造全球供应链体系。并鼓励流通企业与制造企业集群式“走出去”,促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同时鼓励电子商务企业“走出去”,提升互联网信息服务国际化水平;要创建内外贸融合发展平台。服务“一带一路”倡议,促进国内外市场互联互通,打造内外贸融合发展的流通网络。经受了本土零售国际化竞争的洗礼后,中国零售企业初步具备了“走出去”的资金、技术、管理、品牌等资源条件,“走出去”可以成为中国零售企业转型发展、开拓创新的主要方向。在世界经济全球化、流通产业国际化和世界产业控制权一经从制造环节向流通环节转移的大背景下,积极地推动中国零售企业“走出去”,形成中零售企业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的联动发展,是中国建立开放型经济新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中国零售业国际竞争力,提升中国国际分工地位,促进中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流通大国向流通强国转变,巩固我国经济在国际竞争中的国家竞争优势有重大意义,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需要研究的重大问题。本文将以中国零售业对外投资为研究对象,分析我国零售业“走出去”的重要性,深入研究跨国零售企业成功实现国际化的一般经验,综合采用文献研究法、数据统计分析法、实地考察法和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系统探讨在当前独特的国情和特殊的历史时机下我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实现路径。首先从零售业“走出去”战略入手,分析我国零售业“走出去”的重要性。然后,借鉴国外经验,探讨我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实现路径。循此逻辑,按照“战略提出→国际经验比较→现状描述与案例分析→路径选择”的总体框架展开。文章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包括第一、二章节,主要论述论文的选题背景与意义、理论来源、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与框架、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以及国内外的研究成果。第二部分是问题的提出,是论文的第三章,总结了“走出去”战略的提出、发展、演变和实施成果,以及当前我国零售业的发展状况,提出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必要性。第三部分,是论文的第四章,是国际经验比较,该部分以案例研究的形式,分析发达国家与亚洲发展中国家零售企业国际化的经验与教训。第四部分是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路径研究,包括第五、六、七、八章。第五章是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现状,以数据统计分析和案例研究结合的方式分析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状况,并分析中国零售业“走出去”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第六章,分析跨境电商在中国零售业“走出去”中的作用。第七章,“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比较优势研究。第八章,对接“一带一路”,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分析中国零售企业“走出去”的策略。
钱路波[8](2018)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新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市场经济理论是人类对实际经济生活中关于市场机制和市场组织结构等客观关系和实际作用的一种理论抽象。社会主义中国在改革开放近40年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就如何正确认识并处理好市场及市场经济的地位和作用这一中心问题,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发展的一条主线。因此,学界有必要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如何认识、运用、发展市场经济进行系统性的梳理研究,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时代背景下进一步探索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兼容结合,使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崭新面貌在21世纪中更加发展完善。论文秉承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具体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从生产方式的客观实践出发,对中国市场经济的创新发展进行系统研究,从而寻求实践总结和理论跃升。首先,在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国内外研究文献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上,以对中国市场经济创新发展的思想渊源开篇,着重分析了马克思、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市场和市场经济的论述与评价。随后,论文分别从实践、理论、时代、特色四个维度,分别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创新发展进行了系统地分析研究。从实践维度来看,中国以市场化为方向的经济改革,大致经历了历史前奏、起步试验、初步进展、持续推进、逐步完善、以及全面深化等历史阶段,尤其是十八大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一带一路”建设等经济实践,为中国市场经济的创新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研究空间。从理论维度看,中国市场经济创新发展的理论成就主要表现在:实现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市场决定论、宏观调控模式和“五大发展理念”,并从经济基础、分配制度、服务目的、社会矛盾、上层建筑等方面,形成了区别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从时代维度看,中国市场经济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既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体制基础,还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从特色维度看,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创新发展不是遵循市场原教旨主义,简单地复制所谓西方标准化的市场经济模式,而是根据本国国情,独立自主创造性地进行了制度选择与安排,使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与中国经济的具体情况相契合,避免了那种强制性的制度移植输入和制度外部依附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基于上述理论和现实的思考,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分析范式,归纳总结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新发展的基本特征。最后,论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提出了深化基本经济制度改革、推进产权制度的发展完善、加快完善要素的市场化配置、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指导,为建构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力供能。
宋玥[9](2016)在《“一带一路”建设下东北亚经贸合作的困境及出路》文中研究指明经贸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涵。在东北亚区域开展经贸合作面临着美国、朝鲜以及日本等国的制约,但东北亚区域经贸合作又具备内生驱动,东北亚各国开展经贸合作是历史选择和必然趋势。"一带一路"建设为东北亚经贸合作指明了方向,应加强中美之间的务实合作,共享和平;加强"中朝韩俄经济带"建设,互惠互利;实现中国"一带一路"建设与蒙古国"草原之路"建设的对接,共渡难关;加强东北亚地区的货币合作;加快东北亚区域内自由贸易区建设。
王琦[10](2015)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国企业对东盟基础设施投资的法律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当前,全球经济尚未走出金融危机的阴霾,各主要国家纷纷探索更广泛而深刻的区域经济合作以及加快投资格局的转变来促进本国经济的复苏与发展。美国也正在主导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和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议(TTIP)为两翼构筑国际区域贸易新格局,意图建成亚太自由贸易区和美欧自由贸易区。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下,习近平主席站在全球性和周边性战略高度提出了“一带一路”的伟大构想,成为我国在新时期应对发达国家的挑战和威胁、优化对外开放格局、维护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和深化区域交流合作共谋和平发展的重要指针。在“一带一路”战略的背景下,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关系显得尤为重要。东盟是中国经贸与对外投资不容忽视的重要区域,同时也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自2003年中国与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以来,双方在投资、贸易、服务业和信息产业等多个领域深化合作,发展迅猛。2013年后,中国与东盟的关系将进入“钻石十年”的关键期,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也将进入快车道,而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建设将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内容和根基所在。东盟各国的经济进入了快速增长期,而现有的基础设施建设根本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落后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也制约着自贸区整体效果的发挥。东盟各国由于经济发展不一,导致基础设施建设参差不齐。总体而言,公路方面,除新加坡公路网较密集,其它各国的公路整体长度较短,柬埔寨甚至没有一条高速公路;铁路方面,各国的铁路硬件标准不一致,而且铁路设施差,严重影响了各国铁路的跨境建设;机场和港口建设方面,东盟国家的机场和港口数量众多,但规模大、硬件完善的国际机场和港口却相对较少;电力方面,东盟国家电力供应不足,与其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的能源结构关系重大,预计仅中南半岛五国在未来的20年里,电力供应缺口就有5268万千瓦。综上,东盟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潜在需求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基础设施也必将成为中国对东盟投资的重要领域,这将为中国工程承包企业带来更多的市场机遇。机遇与挑战是并存的,我国企业走出国门,投资东盟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必然会面临着许多问题与风险,本文试图以国际投资法的相关规定为理论基础,从投资的市场准入、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方式、投资风险以及投资东盟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所涉及的其它法律问题,如劳工问题、环境问题、合同的订立问题等方面分析中国企业走出去所要面临的法律问题,同时根据东盟各国的现有法律环境提出应对之策,为我国企业在东盟基建市场更好的发挥主力军作用提供参见。在研究过程中,笔者主要运用了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数据统计归纳等研究方法对东盟国家的法律环境和投资基建项目可能面临的法律问题进行分析。在基础设施的理论上,笔者在基础设施建设的特点上着重分析了基础设施建设海外投资的法律特征。在东盟国家的基础建设的现状方面,笔者根据“一带一路”的战略背景,结合东盟国家互联互通的政策,主要对东盟国家交通、通讯类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在中国企业所要面临的法律问题方面,根据海外投资基建项目的特点,侧重分析投资的市场准入、投资的风险、融资问题等几个方面的法律问题,这些要素将直接影响着中国企业投资东盟基建项目是否顺利。
二、走出国界 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往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走出国界 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往来(论文提纲范文)
(1)马克思交往革命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选题来源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创新点 |
第二章 马克思交往革命思想的形成条件 |
2.1 马克思交往革命思想的形成背景 |
2.1.1 新航路的开辟和新大陆的发现 |
2.1.2 资本主义工商业城市的崛起 |
2.1.3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 |
2.1.4 资产阶级开创世界市场 |
2.2 马克思交往革命思想的理论来源 |
2.2.1 十七世纪英国哲学家的交往革命思想 |
2.2.2 十八世纪法国哲学家的交往革命思想 |
2.2.3 十九世纪德国哲学家的交往革命思想 |
第三章 马克思交往革命思想的主要内容 |
3.1 交往革命的本质内涵 |
3.1.1 交往工具的革命 |
3.1.2 乡村城市化 |
3.1.3 民族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 |
3.2 交往革命的基本特征 |
3.2.1 交往革命的主体性 |
3.2.2 交往革命的时空性 |
3.2.3 交往革命的社会性 |
3.3 交往革命的历史作用 |
3.3.1 交往革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
3.3.2 交往革命促进文明的交流与传播 |
3.3.3 交往革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
3.3.4 交往革命奠定实现共产主义的基础 |
第四章 马克思交往革命思想的重要价值 |
4.1 马克思交往革命思想的理论价值 |
4.1.1 能够为唯物史观的建立提供基础 |
4.1.2 能够推动全球化的形成 |
4.1.3 能够拓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视角 |
4.2 马克思交往革命思想的实践价值 |
4.2.1 能够坚定我国对外开放的信念 |
4.2.2 能够助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
4.2.3 能够指导我国“一带一路”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2)马克思恩格斯经济全球化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目的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分析法 |
1.3.2 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 |
1.3.3 抽象与具体相统一的方法 |
1.4 创新之处 |
第2章 马克思恩格斯经济全球化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与思想来源 |
2.1 马克思恩格斯经济全球化思想产生的经济背景 |
2.1.1 大机器生产开启工业时代 |
2.1.2 通讯和运输设施发展打破全球空间限制 |
2.1.3 自由市场经济成为占主导地位的运行机制 |
2.1.4 世界市场扩大推动国际贸易增长 |
2.1.5 国际投资扩大化 |
2.2 马克思恩格斯经济全球化思想产生的政治背景 |
2.2.1 民族国家成为世界秩序的主体 |
2.2.2 相对和平的政治环境促进各国经济合作 |
2.2.3 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塑造了社会发展进程 |
2.2.4 欧洲列强的殖民掠夺成为普遍现象 |
2.3 马克思恩格斯经济全球化思想的思想来源 |
2.3.1 德国古典哲学关于世界历史的思想 |
2.3.2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关于世界经济的思想 |
2.3.3 德国历史学派关于国家经济学的思想 |
第3章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经济全球化一般性的分析 |
3.1 关于经济全球化的动因 |
3.1.1 商品经济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前提 |
3.1.2 世界市场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 |
3.1.3 机器大工业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动力 |
3.2 关于经济全球化的一般表现 |
3.2.1 国际分工的进一步发展 |
3.2.2 世界市场持续扩大 |
3.2.3 生产和消费的国际化 |
3.2.4 资本的国际流动 |
3.3 关于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
3.3.1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整体的影响 |
3.3.2 经济全球化对国家及国家之间关系的影响 |
3.3.3 经济全球化对个人的影响 |
3.4 关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
3.4.1 经济全球化发展是历史潮流 |
3.4.2 社会化大生产使各国人民日益被卷入世界网 |
3.4.3 资本作为经济全球化本质力量发挥重要作用 |
3.4.4 股份公司成为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载体 |
第4章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的分析 |
4.1 资本原始积累推动世界市场形成 |
4.1.1 殖民掠夺是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的早期表现 |
4.1.2 世界市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 |
4.1.3 资本原始积累是阶级对立的根源 |
4.2 资本主义发展不断冲破地理限制 |
4.2.1 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寻找销路 |
4.2.2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断国际化 |
4.2.3 资产阶级国家推动经济全球化 |
4.3 资产阶级按其面貌创造了新世界 |
4.3.1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 |
4.3.2 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主导经济全球化发展 |
4.3.3 不发达国家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
第5章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经济全球化与社会制度变迁的分析 |
5.1 经济全球化加速封建制度解体 |
5.1.1 小农经济隔绝分割的状态被打破 |
5.1.2 封建阶级专制统治被资产阶级统治取代 |
5.1.3 消除了素被尊崇的观念和见解 |
5.2 经济全球化加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
5.2.1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在全球传播 |
5.2.2 全球资本流动的无序性 |
5.2.3 资产阶级应对世界市场的方式具有局限性 |
5.2.4 资本精神的消极影响逐渐扩大 |
5.3 经济全球化推动资本主义向未来社会迈进 |
5.3.1 生产力发展提供经济基础 |
5.3.2 无产阶级的革命性日益凸显 |
5.3.3 社会革命的条件日趋成熟 |
5.3.4 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提供条件 |
第6章 马克思恩格斯经济全球化思想的主要特征 |
6.1 马克思恩格斯经济全球化思想的立场具有坚定性 |
6.1.1 站在无产阶级和不发达国家的立场上分析问题 |
6.1.2 形成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正确认识 |
6.1.3 为无产阶级行动提供理论指导 |
6.2 马克思恩格斯经济全球化思想的内容具有深刻性 |
6.2.1 指出了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
6.2.2 预见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 |
6.2.3 对当代经济全球化相关问题具有解释力 |
6.3 马克思恩格斯经济全球化思想的分析方法具有独特性 |
6.3.1 遵循了唯物史观的分析方法 |
6.3.2 运用了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分析方法 |
6.3.3 使用了动态的、制度的、比较的分析方法 |
第7章 马克思恩格斯经济全球化思想的当代启示 |
7.1 正确认识当前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 |
7.1.1 经济全球化始终向前发展 |
7.1.2 经济全球化发展具有曲折性 |
7.2 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
7.2.1 提升工业化水平,夯实经济全球化的基础 |
7.2.2 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
7.2.3 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制 |
7.2.4 完善制度建设为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提供保障 |
7.3 为推进经济全球化发展贡献中国方案 |
7.3.1 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
7.3.2 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合作 |
7.3.3 参与并促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 |
7.3.4 发挥大国担当,引导经济全球化走向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3)科学家形象的建构与传播 ——以好莱坞电影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动因及意义 |
1.2 科学家形象以及科学家在好莱坞电影中的形象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及论文框架 |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思路与框架 |
第2章 科学家银幕形象建构的一般概述 |
2.1 科学家银幕形象建构的相关要素 |
2.1.1 科学家以及科学家形象概念的界定 |
2.1.2 影响科学家银幕形象确立的好莱坞电影运作机制和社会环境 |
2.1.3 科学家形象的建构立场 |
2.1.4 科学家形象的建构策略 |
2.2 西方科学家银幕形象的历史回顾:世界史角度 |
2.3 科学家银幕形象的历史分期和变迁综述:好莱坞电影史角度 |
2.3.1 20 世纪流行的疯狂科学家高潮 |
2.3.2 20 世纪30-40 年代:基于现实科学家生活的电影平息疯狂科学家的高潮 |
2.3.3 20 世纪50-70 年代,电影多样性下的战后反思和冷战思维下的科学家形象 |
2.3.4 20 世纪80 年代始:成熟的科学英雄形象的兴起 |
2.3.5 20 世纪90 年代始,“人性回归”:温情的科学家形象的出现 |
2.3.6 21 世纪:科学大背景下的大制作电影中的科学家形象 |
2.4 科学家银幕形象的塑造:演员理解科学家的角度 |
2.5 形象塑造与形象差异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现实中的科学家的形象建构案例分析 |
3.1 现实中的科学家银幕形象历史沿革 |
3.2 典型性归纳与个案分析 |
3.2.1 刻板印象的树立 |
3.2.2 人性体现的融入 |
3.2.3 走进科学家心灵 |
3.2.4 科学家的合作形象 |
3.2.5 文化冲突中的科学家形象 |
3.2.6 有争议的科学实验中的科学家形象 |
3.3 电影中呈现的现实科学家和科学家原型的参照 |
3.3.1 《伟人爱迪生》中的圣人印象 |
3.3.2 好莱坞化的爱因斯坦 |
3.3.3 《美丽心灵》离现实中的纳什的心灵有多远? |
3.3.4 《模仿游戏》对现实中图灵的模仿成功了吗? |
3.3.5 《知无涯者》观众不知道的拉马努金的一面 |
3.3.6 《自闭历程》面对的挑战:呈现当代在世科学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女性科学家形象的建构 |
4.1 女性科学家银幕形象的历史分期及形象演变回顾 |
4.2 个案分析 |
4.2.1 居里夫人在好莱坞电影中的呈现 |
4.2.2 海蒂·拉玛:从好莱坞影星到发明家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虚构的科学家形象建构 |
5.1 邪恶科学家形象的建构与呈现 |
5.1.1 西方邪恶科学家形象的典型:弗兰肯斯坦 |
5.1.2 东方邪恶科学家形象的典型:傅满洲 |
5.2 痴迷狂魔科学家的呈现:数学家麦克斯颠倒的数字人生 |
5.3 对新一代科学家心灵救赎的关注:电影《心灵捕手》 |
5.4 对未来科学家形象的展望:《漫威动画》系列 |
5.5 虚构科学家形象的特点以及现实和虚构的形象差异 |
5.6 本章小结 |
第6 章 结语 |
6.1 科学家银幕形象建构之归纳 |
6.2 科学家银幕形象的建构之科学传播意义与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1:图目录 |
附录2:文中出现的主要人名译名对照表 |
附录3:文中出现的部分电影在各大媒体上的译名一览表 |
附录4:100部好莱坞电影中的科学家统计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和学术活动 |
致谢 |
(4)中国与欧元区货币合作研究 ——基于协商货币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际货币 |
二、国际货币合作 |
三、中欧货币合作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章节安排 |
第一章 协商货币的理论框架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第二节 协商货币与政策吸引 |
第三节 政策吸引回应与货币合作 |
第四节 研究假设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欧货币合作的背景 |
第一节 中欧政治关系 |
第二节 欧元区货币政治与决策机制 |
一、欧元区货币政治 |
二、欧元区货币决策机制 |
第三节 货币合作的开端:人民币国际化的由来 |
一、出口创汇型经济增长模式:“双顺差”和大量外汇储备 |
二、“双重资源错置”和收支失衡调整 |
三、弹性汇率机制改革 |
第四节 人民币国际化现状与中欧货币合作项目 |
一、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 |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 |
三、中欧货币合作项目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欧货币合作:内部力量驱动的合作 |
第一节 维护欧元区稳定发展的欧洲央行 |
第二节 中欧货币互换中的市场力量与政治运作 |
一、中欧经贸联系 |
二、中欧本币互换的市场推动与政治力量 |
第三节 欧元的再国际化和与人民币的竞争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德货币合作:实体经济与金融中心利益双驱动 |
第一节 联邦体制下不同推动主体的努力 |
一、黑森州地方政府与法兰克福金融中心发展 |
二、联邦政府与实体经济主导地位 |
三、德国央行与稳定物价的责任 |
第二节 实体经济与金融中心利益双导向的货币合作过程 |
一、贸易需求与德国工商业联合会 |
二、法兰克福金融中心发展与人民币倡议小组 |
三、人民币清算行落地、RQFII与后续进展 |
第三节 德国人民币业务发展现状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法货币合作:巴黎金融中心发展的优先利益 |
第一节 法国推动人民币合作的主体与动力 |
一、“双面人”传统与解决社会问题的“灵丹妙药” |
二、促进巴黎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发展 |
三、法国央行的角色 |
第二节 中央政府主导与法国央行发挥先锋作用的合作过程 |
一、中欧本币互换协议的推动 |
二、中央政府主导的中法货币合作建立 |
第三节 法国人民币业务发展现状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卢货币合作:促进金融多元化转型 |
第一节 政治制度与国际金融中心 |
一、金融危机冲击带来的结构性调整挑战 |
二、金融危机引发的国际监管环境挑战 |
三、卢森堡的金融创新转型:提高金融多样性 |
第二节 财政部主导、各方协作的合作过程 |
一、全球领先的人民币中心 |
二、多方协作的中卢清算机制与RQFII落地 |
第三节 卢森堡人民币业务发展现状 |
本章小结 |
结论 |
第一节 对比与总结 |
第二节 创新与不足 |
第三节 建议与展望 |
一、政策建议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欧洲利益集团与不同欧盟机构互动情况统计表 |
二、欧洲投资银行与中国历年项目合作 |
三、访谈大纲范本 |
(5)“一带一路”能源贸易中推行人民币国际化的制度构想(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起与构想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
四、研究的价值、创新点及不足 |
第一章 “一带一路”能源贸易与人民币国际化概述 |
第一节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状况以及中国的能源贸易潜力 |
一、“一带一路”重点地区能源状况 |
二、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进行能源贸易的潜力 |
第二节 “一带一路”能源贸易与人民币国际化的相互作用 |
一、“一带一路”能源贸易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推动作用 |
二、人民币国际化对“一带一路”能源项目的促进作用 |
第三节 “一带一路”能源贸易中推行人民币国际化的法律需求及应对策略 |
一、完善中国国内法制建设的需求 |
二、签订国际能源合作的区域贸易协定的需求 |
三、通过“一带一路”能源贸易推行人民币国际化的应对策略 |
第二章 国际能源贸易与美元国际化法制建设关系之考察与借鉴 |
第一节 对美国能源贸易与美元国际化国际法制建设的考察 |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美元国际化 |
二、美国与产油国之间能源合作国家间协议的签订 |
第二节 对美国能源贸易与美元国际化国内法制建设的考察 |
一、美国汇率制度与美元国际化 |
二、美国的金融监管体系与美元国际化 |
第三节 美国能源贸易与美元国际化法制建设的借鉴意义 |
一、“石油-美元”定价体系对中国“石油-人民币”的启示 |
二、国际协议对推进“一带一路”能源合作协议签订的启示 |
三、美国法制体系对中国完善人民币国际化立法体系的启示 |
第三章 “一带一路”能源贸易中推行人民币国际化的国际法路径 |
第一节 推行与人民币国际化相适应的能源贸易协议 |
一、通过能源贸易协议推行人民币国际化的必要性 |
二、通过能源贸易协议推行人民币国际化的措施 |
第二节 推行与人民币国际化相适应的货币互换协议 |
一、通过货币互换协议推行人民币国际化的必要性 |
二、能源贸易中完善货币互换协议以推行人民币国际化的措施 |
第四章 “一带一路”能源贸易中推行人民币国际化的国内法路径 |
第一节 推行与人民币国际化相适宜的资本项目管理制度 |
一、推行与人民币国际化相适宜的能源资本项目管理制度的必要性 |
二、“一带一路”能源贸易中改革中国资本项目制度的构想 |
第二节 推行与人民币国际化相适宜的汇率制度 |
一、推行与人民币国际化相适宜的汇率制度的必要性 |
二、“一带一路”能源贸易中改革中国汇率制度的路径 |
第三节 推行与人民币国际化相适宜的金融市场制度 |
一、推行与人民币国际化相适宜的金融市场制度的必要性 |
二、“一带一路”能源贸易中金融市场的改革路径 |
第四节 在原油期货合约中推行人民币国际化 |
一、发挥上交所和国有企业在原油期货交易中的核心作用 |
二、转变投资方式以及加强海外并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6)“一带一路”下人民币国际化影响因素分析——以东南亚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一带一路”战略下人民币国际化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
(一) “一带一路”推动沿线国家经济不断发展 |
(二) “一带一路”加速了货币流动性 |
(三) 促使金融机构与监督机制不断完善 |
三、“一带一路”政策下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困境 |
(一) 沿线国家差异大 |
(二) 人民币利率及汇率的市场化未完全实现 |
(三) 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的完全兑换尚未实现 |
(四) 主要国际货币在贸易中仍占主导地位 |
(五) 国际局势不确定因素过多 |
四、“一带一路”政策下人民币国际化的相关建议 |
(一) 促进金融机构与体制改革, 实现利率市场化 |
(二) 推进人民币离岸市场建设, 协调与主要国际货币之间的关系 |
(三) 加强沿线各国文化与政治的交流 |
(7)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动因与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理论来源 |
1.2.1 垄断优势论 |
1.2.2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1.2.3 内部化理论 |
1.2.4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
1.2.5 价值链理论 |
1.2.6 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5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 |
1.5.1 本文的创新 |
1.5.2 难点和不足 |
第2章 零售业国际化的研究综述 |
2.1 国外零售业国际化的相关研究综述 |
2.1.1 零售业国际化的内涵 |
2.1.2 零售业国际化的动机 |
2.1.3 零售业国际化的区位选择 |
2.1.4 零售业国际化的进入方式 |
2.1.5 零售业的标准化与本土化 |
2.1.6 零售业国际化的撤资 |
2.2 国内零售业国际化的相关研究综述 |
2.2.1 “走出去”战略 |
2.2.2 国内流通产业的地位和贡献 |
2.2.3 国内学者对零售业国际化的研究 |
2.2.4 中国零售业的“走出去” |
2.3 文献述评 |
第3章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现状 |
3.1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概况 |
3.1.1 中国零售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情况 |
3.1.2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空间分布情况 |
3.1.3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市场主体情况 |
3.1.4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成功案例数量少 |
3.2 中国零售企业“走出去”的案例分析 |
3.2.1 国美进军香港 |
3.2.2 苏宁的国际化 |
3.2.3 阿里巴巴的全球化 |
3.3 零售业“走出去”的影响因素 |
3.3.1 零售业“走出去”的宏观影响因素 |
3.3.2 零售业“走出去”的微观影响因素 |
3.4 零售业“走出去”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3.4.1 变量选择 |
3.4.2 模型设计 |
3.4.3 实证结果及其解释 |
3.5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3.5.1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面临的机遇 |
3.5.2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面临的挑战 |
3.6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缓慢的原因分析 |
3.6.1 中国零售企业竞争力弱 |
3.6.2 中国零售企业品牌影响力小 |
3.6.3 中国零售企业缺乏国际经验 |
3.6.4 中国零售企业承担汇率风险能力差 |
3.6.5 中国零售企业“走出去”的政府支持少 |
第4章 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的零售国际化经验 |
4.1 全球零售业的发展情况和国际化状况 |
4.1.1 全球零售业的总体发展情况 |
4.1.2 零售商的市场主导能力 |
4.1.3 发达国家跨国零售企业的主导地位 |
4.1.4 发展中国家零售业的总体发展情况 |
4.1.5 零售业的业态创新和多样化 |
4.1.6 零售业的经营国际化 |
4.1.7 零售业的零售数字化 |
4.2 发达国家的零售国际化 |
4.2.1 美国的零售国际化 |
4.2.2 欧洲的零售国际化 |
4.2.3 日本的零售国际化 |
4.2.4 发达国家零售企业国际化的一般经验 |
4.3 发展中国家的零售国际化-以泰国为例 |
4.3.1 发展中国家零售国际化的一般情况 |
4.3.2 泰国零售业的国际化 |
4.3.3 卜蜂莲花的国际化 |
4.3.4 卜蜂莲花在华扩张历程 |
第5章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动因分析 |
5.1 “走出去”战略 |
5.1.1 “走出去”的内涵 |
5.1.2 “走出去”战略的提出和发展 |
5.1.3 “走出去”的概况 |
5.2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动因-宏观视角 |
5.2.1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宏观背景 |
5.2.2 顺应对外经济的发展规律 |
5.2.3 构建自主流通网络的重要手段 |
5.2.4 价值链升级的外部驱动 |
5.2.5 内外贸一体化的内部推动 |
5.2.6 有利于缓和中美贸易摩擦 |
5.2.7 有助于供给侧改革顺利实施 |
5.2.8 实现流通大国向流通强国转变的客观要求 |
5.2.9 促进我国文化输出,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 |
5.3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动因-微观视角 |
5.3.1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推动因素 |
5.3.2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拉动因素 |
5.3.3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便利化因素 |
第6章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创新途径:跨境电商 |
6.1 跨境电子商务 |
6.1.1 跨境电子商务的涵义 |
6.1.2 跨境网络零售 |
6.2 中国跨境电商的发展 |
6.2.1 中国跨境电商的发展环境 |
6.2.2 中国跨境电商的发展状况 |
6.3 跨境电商与传统零售的区别 |
6.3.1 跨境电商具有跨地域性 |
6.3.2 跨境电商信息传播速度快 |
6.3.3 跨境电商以大数据为基础 |
6.3.4 跨境电商的成本结构不同 |
6.3.5 跨境电商的客户体验不同 |
6.4 跨境电商是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新途径 |
6.5 中国发展跨境电商的SWOT分析 |
6.5.1 中国发展跨境电商的优势 |
6.5.2 中国发展跨境电商的劣势 |
6.5.3 中国发展跨境电商的机遇 |
6.5.4 中国发展跨境电商的挑战 |
6.6 中国跨境电商发展的实现路径 |
6.6.1 国家参与和政策支持 |
6.6.2 积极开展国际合作 |
6.6.3 多种手段改善网购体验 |
6.6.4 改进物流效率 |
6.6.5 巩固制造业基石 |
6.6.6 不遗余力地推行人民币国际化 |
第7章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比较优势 |
7.1 “一带一路”倡议 |
7.1.1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 |
7.1.2 “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内容 |
7.2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比较优势 |
7.2.1 相对于发达国家零售业的比较优势 |
7.2.2 相对于发展中国家零售业的比较优势 |
7.2.3 零售业相对于第二产业的比较优势 |
7.2.4 相对于其他地区“一带一路”给零售业带来的比较优势 |
第8章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实现路径 |
8.1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时机选择 |
8.1.1 零售企业具备“走出去”能力的时机 |
8.1.2 进入目标国际市场的有利时机 |
8.2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区位选择 |
8.2.1 中亚五国 |
8.2.2 东南亚十一国 |
8.2.3 南亚八国 |
8.2.4 独联体七国 |
8.2.5 中东欧及南欧十八国 |
8.2.6 南太平洋国家: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
8.2.7 西亚北非国家和蒙古 |
8.3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进入方式选择 |
8.3.1 中亚国家的进入方式 |
8.3.2 东南亚国家的进入方式 |
8.3.3 印度的进入方式 |
8.3.4 独联体国家的进入方式 |
8.3.5 澳大利亚的进入方式 |
8.4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业态选择 |
8.5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标准化与本土化战略 |
8.6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支撑体系 |
8.6.1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宏观层面的支撑体系 |
8.6.2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中观层面的支撑体系 |
8.6.3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微观基础改造 |
第9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1.1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必要性 |
9.1.2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可行性 |
9.1.3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实现路径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8)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新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市场理论在马克思经济学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 |
1.1.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基石 |
1.1.3 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经济奇迹般腾飞的体制根源 |
1.1.4 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创新发展是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必然选择 |
1.1.5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创新发展在国际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
1.2 国内外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研究现状述评 |
1.2.1 国内学者对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研究的基本现状述评 |
1.2.2 国外学者对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研究的基本现状述评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方法 |
1.3.1 逻辑与历史一致的方法 |
1.3.2 文献研读法 |
1.3.3 理论联系实际研究法 |
1.3.4 系统科学研究法 |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创新探索和分析框架 |
1.4.1 本文的主要内容 |
1.4.2 本文的创新探索 |
1.4.3 本文的分析框架 |
第二章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新发展的理论来源 |
2.1 马克思对市场经济的肯定性分析 |
2.1.1 社会经济三形态理论 |
2.1.2 世界市场理论 |
2.1.3 东方社会理论 |
2.1.4 对市场经济一般原理的具体论述 |
2.2 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对市场关系的认识与处理 |
2.2.1 从消灭商品交换到利用商品交换 |
2.2.2 从限制市场到引导市场 |
2.2.3 探索“以市场、商业为基础”的路子 |
2.2.4“整个看法根本改变”和经济范畴的运用 |
2.3 毛泽东的商品经济思想在新中国的初步发展 |
2.3.1 社会主义仍然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
2.3.2 社会主义条件下商品生产的性质需要辩证看待 |
2.3.3 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前途命运与社会生产力水平相联系 |
2.3.4 要重视和发挥社会主义价值规律的基本作用 |
2.4 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的提出 |
2.4.1 革命战争时期邓小平市场思想的最初运用 |
2.4.2 主政西南时期邓小平市场思想的继续发展 |
2.4.3 计划经济体制下邓小平市场思想的不断深化 |
2.4.4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市场思想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新飞跃 |
2.5 东欧国家对市场经济理论的探索与反思 |
2.5.1 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最初探索——兰格模式 |
2.5.2 含有市场机制的计划经济——布鲁斯模式 |
2.5.3 宏观间接调控的自由市场协调——科尔内模式 |
2.6 对西方经济学家关于市场理论研究的有益借鉴 |
2.6.1 亚当·斯密的自由市场经济理论 |
2.6.2 马歇尔的新古典市场经济理论 |
2.6.3 凯恩斯的全面干预的市场经济理论 |
2.6.4 萨缪尔森的混合调节市场经济理论 |
2.7 对中国古代市场思想的继承与发扬 |
2.7.1 高度重视市场对发展生产的重要作用 |
2.7.2 主张对市场采取自由放任的政策 |
2.7.3 重视对国家的经济活动进行干预管理 |
第三章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新发展的实践景像 |
3.1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前奏(1949—1978) |
3.1.1“第二次结合”的尝试:计划经济背景下市场因素的曲折成长 |
3.1.2 全面整顿的展开:中国改革开放的先声 |
3.2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起步试验(1978—1984) |
3.2.1 农村改革的突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
3.2.2 企业改革的尝试:向国营工业企业“放权让利” |
3.2.3 城乡商品市场的恢复:农村集贸市场和城镇个体经济的发展 |
3.2.4 尝试市场新体制:经济特区的设立 |
3.3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初步进展(1984—1992) |
3.3.1 农村改革的深化: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 |
3.3.2 企业改革的推进:进一步扩大企业自主权 |
3.3.3 流通领域改革的力度加大:从“双轨制”到“价格闯关” |
3.4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持续推进(1992—2002) |
3.4.1 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股份制的推行与“抓大放小”改革 |
3.4.2 民营经济的发展:从“补充地位”到“重要组成部分” |
3.4.3 政府管理职能的重要转变:宏观调控体系的初步建立 |
3.5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逐步完善(2003—2012) |
3.5.1 所有制结构不断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非公36条”的出台 |
3.5.2 生产要素进一步市场化:现代市场体系的培育与完善 |
3.5.3 政府与市场准确定位:积极转变政府职能以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
3.6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全面深化(2012——) |
3.6.1 经济新常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境遇 |
3.6.2 混合所有制经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 |
3.6.3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刻革命 |
3.6.4“一带一路”倡议: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空间张力 |
3.7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新发展的实践价值 |
3.7.1 推进了中国市场化进程步伐 |
3.7.2 创造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 |
3.7.3 改善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准 |
3.7.4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经济地位 |
第四章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新发展的理论集成 |
4.1 推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发展深化 |
4.1.1 对传统计划经济理论的反思 |
4.1.2 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为原则 |
4.1.3“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论的形成 |
4.1.4 建立“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经济体制 |
4.1.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 |
4.2 实现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 |
4.2.1 结合的理论前提:商品经济二重性 |
4.2.2 结合的现实前提: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4.2.3 结合的逻辑前提:市场经济中性论与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提出 |
4.2.4 结合的关键节点: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 |
4.2.5 结合的基本途径: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要求优化各自的实现形式 |
4.3 形成了中国特色市场决定论 |
4.3.1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理论内涵 |
4.3.2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范围限定 |
4.3.3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与基础性作用的区别 |
4.3.4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背景下的政府作用解析 |
4.4 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宏观调控模式 |
4.4.1 宏观调控的常态化 |
4.4.2 调控目标的多元化 |
4.4.3 调控机制的一体化 |
4.5 形成了促进市场经济发展完善的新发展理念 |
4.5.1 创新发展:着力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动力 |
4.5.2 协调发展:强调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平衡性 |
4.5.3 绿色发展:指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
4.5.4 开放发展:拓宽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空间张力 |
4.5.5 共享发展: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分配格局 |
4.6 彰显了区别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 |
4.6.1 公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中国市场经济赖以存在的所有制结构与资本主义不同 |
4.6.2 共同富裕的市场经济:中国市场经济分配制度所引致的后果与资本主义不同 |
4.6.3 以人民为中心的市场经济: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目的与资本主义不同 |
4.6.4 党的领导下的市场经济:中国市场经济与之联系的上层建筑与资本主义不同 |
4.7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新发展的理论价值 |
4.7.1 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完善增加了崭新内容 |
4.7.2 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作出了新贡献 |
4.7.3 对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的继承与新发展 |
4.7.4 体现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国特色” |
第五章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新发展的时代方位 |
5.1 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维度 |
5.1.1 理解时代的立足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政治经济学阐释 |
5.1.2 实践基础的重要构件:十八大以来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重大变革 |
5.1.3 理论标志的主要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5.1.4 立论依据的突出表现: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换 |
5.2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必然要求 |
5.2.1 发展市场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经阶段 |
5.2.2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基础 |
5.2.3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途径 |
5.2.4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
5.3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体制基础和制度保障 |
5.3.1 现代化经济体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的时代内涵 |
5.3.2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逻辑一致性 |
5.3.3 经济体制现代化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制度保障 |
5.3.4 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为抓手加快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
5.4 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
5.4.1 为转型国家提供了一种可供借鉴的改革和发展模式 |
5.4.2 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希望 |
5.4.3 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有力支撑 |
5.5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新发展的时代价值 |
5.5.1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 |
5.5.2 推动中华民族赶上时代潮流的必要条件 |
5.5.3 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必然要求 |
第六章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创新经济发展的特色呈现 |
6.1 充分发挥创新型制度变迁对市场化改革的推进 |
6.1.1 注重制度建设“破旧”与“立新”的动态磨合 |
6.1.2 从单项制度变迁向制度结构变迁演进 |
6.1.3 宏观经济制度变迁与微观经济制度变迁同步进行 |
6.2 坚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市场化改革方式的稳步推进 |
6.2.1 以渐进方式稳步推进市场化 |
6.2.2 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改革相结合 |
6.2.3 从局部性改革到整体推进 |
6.3 凸显以市场配置资源为目标的价格改革 |
6.3.1 价格改革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 |
6.3.2 价格改革促进了市场制度建设 |
6.3.3 价格改革促进企业制度改革 |
6.4 注重生产力标准和价值标准的统一 |
6.4.1 生产力标准和价值标准是唯物史观的应有之义 |
6.4.2 生产力标准和价值标准的统一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内涵 |
6.4.3 生产力标准和价值标准的统一是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必然要求 |
第七章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完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路径指南 |
7.1 继续推进基本经济制度的更加完善 |
7.1.1 持续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
7.1.2 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
7.1.3 加快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
7.2 深入推动产权制度的更加完善 |
7.2.1 建立健全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 |
7.2.2 健全产权交易和流转制度 |
7.2.3 加强对产权市场运转的有效监管 |
7.3 加快实现要素市场化配置的更加完善 |
7.3.1 不断健全公开透明的市场规则 |
7.3.2 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 |
7.3.3 着力推进要素市场体系建设 |
7.4 促进宏观调控方式和体系的更加完善 |
7.4.1 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
7.4.2 调整宏观调控的政策取向 |
7.4.3 完善宏观调控的方式方法 |
7.5 全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7.5.1 以要素新供给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
7.5.2 以结构性新供给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
7.5.3 以制度政策新供给来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
7.5.4 推进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管理的协同统一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我国市场经济创新发展的理论根基 |
8.2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创新发展是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探索 |
8.3 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具有重要意义 |
8.4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内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9)“一带一路”建设下东北亚经贸合作的困境及出路(论文提纲范文)
一、经贸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涵 |
二、“一带一路”建设下东北亚经贸合作的制约因素 |
(一)美国因素 |
(二)日本因素 |
(三)朝鲜因素 |
三、“一带一路”建设下促进东北亚经贸合作的动力 |
(一)世界贸易组织自身的局限性促进了东北亚区域经贸合作 |
(二)共同的政治需求是促进东北亚区域经贸合作的动力 |
(三)实现经济市场化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奠定了体制基础 |
(四)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
四、“一带一路”建设下东北亚经贸合作的路径 |
(一)加强中美之间的务实合作,共享和平 |
(二)加强“中朝韩俄经济带”建设,互惠互利 |
(三)实现中国“一带一路”建设与蒙古国“草原之路”建设的对接,共渡难关 |
(四)加强东北亚地区的货币合作 |
(五)加快东北亚区域内自由贸易区建设 |
(10)“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国企业对东盟基础设施投资的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的来源及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四、本文研究的重点、难点与不足 |
第1章 “一带一路”与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相关理论 |
第一节 “一带一路”战略简述 |
一、“一带一路”战略的来源与内含 |
二、“一带一路”语境下中国-东盟关系的新考量 |
第二节 关于基础设施投资的相关理论 |
一、基础设施的界定与特征 |
二、海外基础设施投资的含义与特征 |
第三节 东盟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概况 |
一、东盟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 |
二、中国投资东盟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 |
第四节 投资东盟基础设施的原因分析 |
一、国内原因 |
二、区域原因 |
第2章 我国企业投资东盟基础设施法律问题分析(一) |
第一节 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中经常忽视的法律与政策问题 |
一、缺乏对东盟国家相关法律制度和政策的了解 |
二、忽视规范的法律运作 |
三、不重视合同的签订与执行以及事前尽职调查 |
第二节 投资东盟基础设施建设法律风险预测 |
一、战争内乱风险 |
二、国有化风险 |
三、汇兑限制风险 |
四、东道国政府违约风险 |
五、对投资东道国土地征用与补偿的风险 |
第三节 投资东盟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模式的法律问题 |
一、BOT模式的法律分析 |
二、PPP模式的法律分析 |
三、TOT模式的法律分析 |
四、ABS模式的法律分析 |
第四节 基础设施的投资准入 |
一、东盟国家关于基础设施投资准入的规定 |
二、东盟国家关于基础设施投资准入的审批程序 |
第五节 基础设施投资争端解决方式 |
一、争端解决的替代方式 |
二、诉讼 |
三、仲裁 |
四、争端评审委员会方式(DAB) |
第3章 我国企业投资东盟基础设施法律问题分析(二) |
第一节 投资东盟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劳工与人权问题 |
一、劳工问题 |
二、人权问题 |
第二节 投资东盟基础设施建设的环境问题 |
第三节 投资东盟基础设施中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
一、“一带一路”战略对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
二、基础设施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
第4章 我国企业应对投资东盟基础设施的法律、政策问题的对策 |
第一节 对我国企业自身应对东盟基础设施投资的法律问题的建议 |
一、重视中国与东盟国家共同参与的国际条约和双边条约 |
二、重视投资东道国的外国投资法 |
三、构建多层次的争端解决方案 |
四、重视投资东道国关于基础设施投资的政策规定 |
五、提升我国企业海外投资风险的防控能力 |
第二节 我国政府应为企业“走出去”面临的法律问题提供相应支持 |
一、构建FDI法律与政策体系 |
二、修改双边投资协议 |
三、关于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谈判之建议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走出国界 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往来(论文参考文献)
- [1]马克思交往革命思想研究[D]. 李佳楠. 河北大学, 2020(08)
- [2]马克思恩格斯经济全球化思想研究[D]. 高思. 辽宁大学, 2020(01)
- [3]科学家形象的建构与传播 ——以好莱坞电影为例[D]. 王颖.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4]中国与欧元区货币合作研究 ——基于协商货币视角[D]. 周旺旺.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5]“一带一路”能源贸易中推行人民币国际化的制度构想[D]. 边晓晴.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2)
- [6]“一带一路”下人民币国际化影响因素分析——以东南亚地区为例[J]. 戴傲斌,庞磊. 时代金融, 2018(26)
- [7]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动因与实现路径研究[D]. 石娜娜.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8(03)
- [8]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新发展研究[D]. 钱路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8(01)
- [9]“一带一路”建设下东北亚经贸合作的困境及出路[J]. 宋玥. 改革与战略, 2016(06)
- [10]“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国企业对东盟基础设施投资的法律问题研究[D]. 王琦. 广西师范大学, 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