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师在学生教育中的心理误区及其危害(论文文献综述)
凌琳[1](2020)在《中国中小学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研究》文中指出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下文简称特殊精英教育)是适合超智儿童身心特点的一种特殊的优质教育,它从根本上不同于传统认识中在大众教育里仅以学业成绩为标准的“精英教育”,其特点在于教育对象仅面向超智儿童,针对其特殊性进行有效教学,即因材施教,它同时也是当前教育体系的的完善和补充,还可以开发被教育者的潜在能力,发扬其优势才能,实施一种最适合超智儿童的教育模式。英才(天才)教育、资优教育、超常教育与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其相似之处在于它们都遵循着“因材施教”的教育规律,而不同之处在于,除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之外的其他几种教育的受众的定义都包括了多元化的能力,而本文提出的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只针对智力超群的学生。特殊精英教育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它是国家培养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方式,且有助于促进教育公平。本研究以公平视角审视特殊精英教育问题,综合运用最近发展区理论、教育公平理论和政策制定理论,认为新时期的教育公平应该符合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应该摆脱传统观念的桎梏并拓展出新的内涵来促进个人、社会以及国家的发展。当前社会普遍对教育公平存在误解,认为均等、公平就是绝对的平均,甚至认为教育上任何的区别都是不公平现象。然而,特殊精英教育是否真的站在教育公平的对立面呢?答案是否定的。人的性别、年龄、个性、能力生来就有差别,教育上的“均匀用力”是最低层次的、浮于表面的伪公平,根据受教育对象在各方面素质的不同提供适合每个人的相应的教育条件才是真正的、实质性的公平。换言之,教育公平应该建立在因材施教的基础上。该研究问题的提出是基于:其一,人们对教育公平存在误解,认为公平就是完全相同的教育;其二,我国特殊精英教育异化现象严重,主要体现在:大众教育被精英化;其三,当前我国的“超常教育”无论是从规模上还是从内容上都无法满足人民个人、社会以及国家发展的需要;其四,世界多个国家及地区都在大力发展英才教育,一些国家甚至将英才教育提高到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高度,加大经费投入,并且颁布法律法令予以法制和政策保障,而我国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却缺乏政策保障。本研究的目的是对各国特殊精英教育研究与政策进行分析、比较,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试图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方式,为我国特殊精英教育政策的颁布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本研究综合运用了文献法、比较法、调查法、统计法等研究方法。首先梳理各国对特殊精英教育的研究成果和政策,了解国内外特殊精英教育研究以及实施现状,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与实践基础;然后通过对国内外特殊精英教育政策的比较研究,结合各国国情与我国实际情况,为本研究提供借鉴经验;接着通过问卷调查与深入访谈对特殊精英教育的社会认知情况进行调研,了解各相关人群对特殊精英教育的基本认识与态度、对特殊精英教育重点问题的看法及特殊精英教育国内实践经验三个方面的问题。问卷调查部分,发出问卷800份,收回有效问卷648份,深入访谈了33位专家(含教育家和高校其他专家)、教育实践家、教师、家长、学生,其中包括国内顶级教育专家顾明远先生和裴娣娜先生,以及多位国内一流中小学校领导,问卷数据通过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访谈质性数据使用nvivo11质性分析软件进行三级编码分析,数据分析和访谈分析为本研究提供量化和质性研究基础,最后根据以上的研究结果得出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的政策建议。研究发现,当前,许多国家(地区)都对特殊精英教育有法律法规的保障。如美国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开始立法立规发展英才教育,德国也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重视“天才教育”,其他如俄罗斯、韩国、日本等,甚至我国香港、台湾地区都有相关法律法规或条例为特殊精英教育保驾护航,如台湾1984年颁布的《特殊教育法》就包含了关于资优教育的内容。不少发达国家(地区)特殊精英教育已颇具规模,如英国受惠者比例为1%-5%,新加坡为1%,俄罗斯为1%,以色列为1%,韩国也已达到1%。我国特殊精英教育虽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取得了初步成果,但也存在主体异化、培养模式单一、系统性缺失、发展不平衡,甚至缺失政策和法律法规保障等问题。我国特殊精英教育政策构建可借鉴其他国家及地区的经验和有关政策,从成才渠道、师资队伍建设、培养方式、教育管理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具体政策建议为:构建完整的成才渠道,一方面科学地建立超智儿童鉴定选拔机制,具体可使用国际上较为成熟的智力测试量表结合学生、家长自荐和教师推荐的多元化鉴定选拔机制,另一方面打通超智儿童升学渠道,让超智儿童受到连贯、系统的培养,更好地成为国家急需的拔尖创新人才;在师资上,从选培制度、教师专业发展、激励保障机制三方面加强师资力量建设,为特殊精英教育培养专门的优秀教师;在课程上,加强需求调查,提升课程和教学形式的多元化,在课程设置上更加重视多样性和可选择性,注重差异化教学和探究式教学;在管理上,需在政府职能部门设专人管理特殊精英教育,也可考虑设置专门的部门以调整课程模式,协调教育队伍,加强教学管理,且加强政策宣讲,以减少政策实施阻力;在政策法规上,为特殊精英教育立法立规,提供经费、政策和法制保障,填补我国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的政策法规空缺。本研究有两个创新之处:一是内容上,通过对国外特殊精英教育政策的分析,在比较、借鉴的基础上结合研究我国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的发展情况,探索本土化的培养政策;二是方法上,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由于受到研究条件与能力等各方面的限制,还存在一些不足,期待能邀请到更多的国内顶级专家和一流名校的校领导参与调研,也期待以后国家支持更多探索性的教学试验。
教育部[2](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认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李利宁[3](2020)在《初中《道德与法治》防范校园欺凌的教学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全国各地的校园欺凌事件层出不穷,通过网络的传播和媒体的曝光,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研究发现,从发生的学段来看,初中阶段是校园欺凌的高发阶段。如何让初中生远离暴力和欺凌、在阳光下学习成长,学校肩负着首要责任,责无旁贷。本文认为,从初中课程教育的角度来看,作为学校德育主阵地的《道德与法治》课应该在培养学生道德品质、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增强其法律意识等方面起到主渠道作用,从而最大程度地防范初中校园欺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道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在此阶段,相对于知识的传授,本课程更侧重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那么,如何用初中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组织实施教学,使教学内容真正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最终达到减少校园欺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目的,就成为当前广大一线教师所面临的一个挑战。为此,本文共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关于校园欺凌以及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一般性概述。对欺凌、校园欺凌的概念进行了界定,简要介绍了当前校园欺凌的的表现形式及特点,阐述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课程性质、基本理念及教学策略的基本含义,为之后第四章初中《道德与法治》课防范校园欺凌的教学策略研究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围绕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对防范校园欺凌的价值这一论题,主要从防范校园欺凌的迫切性、重要性和可能性三个维度展开分析。“迫切性”部分主要针对当前校园欺凌较为明显的态势展开,是为现实性陈述;“重要性”主要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是为长远性陈述;“可能性”则是后面第四章“策略”的根据,是为铺垫性陈述。第三部分,结合云南省四所初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关于当前初中校园欺凌以及《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现状的阐述,包括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一是通过问卷调查梳理初中校园欺凌的现状,通过对学生及一线教师的访谈了解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存在的问题;二是分析问题背后的原因。这两方面的阐述为第四部分防范校园欺凌的教学策略研究提供现实依据和问题导向。第四部分,基于云南省四所初中校园欺凌的现状,结合这些学校《道德与法治》课现阶段的教学实际,包括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最终进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防范校园欺凌的教学策略研究。依据人文性、整体性、情感性、思辨性等原则,提出更新教学理念、丰富教学方法、开发教学资源三方面的具体教学策略。
李媛博[4](2020)在《高中历史模拟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模拟课凭借不受时间、教学环境、教学设施、教学对象以及参与人数限制的优势,备受各级教育教研部门及学校的青睐,在教育领域的多种活动中广泛应用。但是,目前学界对于模拟课的研究寥寥可数,大众对于模拟课的认知也存在诸多误区。因此,首先探析模拟课特点,建立对模拟课的正确认知,并在此基础之上,明确历史模拟课概念,旨在提升整体认识;其次,模拟课与说课、模拟课与真实课堂教学是最令人混淆的两大误区,着重分析两对组合之间的异同,帮助教师跳脱认知误区;再次,分析模拟课类型,按照模拟课开展的不同目的,可以将其区分为备课型模拟课、研究型模拟课和选拔型模拟课;按照其适用范围的差异可以将模拟课划分为课时模拟课、片段模拟课和单元模拟课,以此丰富模拟课系统研究。模拟课作为一种课堂教学活动,它与其他主要的教学活动一样,都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的发展。但是,它在教学的时间、环境、组织形式等方面,又有许多不同于其他课堂教学的地方,表现出自身独有的特点。通过研究模拟课教学特点,为开展模拟课教学提供合理、有效、科学的指导,实现健康积极的发展。明确模拟课具有促进授课者专业成长、检视授课者综合素养、优化课堂教学的效果、培育授课者反思意识、提高教研活动实效性的实践价值,以期纠正刻板偏见。另外,理性分析高中历史模拟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将其归纳为过于理想化的教学预设、严重错位的教师角色、追求形式的模块训练、效率低下的资源配置、照本宣科的呆板氛围五大问题,并提出相应地解决路径,以期实现高中历史模拟课的健康发展。除此之外,考虑到初高中学情以及课标要求的不同,结合历史学科与模拟课的特点,构建高中历史模拟课评价体系,为评委教师提供方便,为授课者把握教学过程中的预设与生成提供借鉴。而且备课型模拟课进行时,存在无听课者参与的可能。为了避免此种现象的发生,再次构建高中历史模拟课自我评价体系,方便授课者及时反思改进,并对授课者自我反思意识的培养产生积极影响。值得一提的是,本文基于以上研究,以适用范围更加广泛的片段模拟课、课时模拟课为例,依托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进行案例设计。
丁瑞斯[5](2020)在《历史虚无主义影响下我国“95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化,思想文化领域繁荣以及人工智能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新兴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转型,但不能忽视这些发展的背后却隐藏着一股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暗流涌动,试图寻找滋养和发展的沃土。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对于“意识形态问题”“信仰教育问题”和“历史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相关重要讲话。特别对于历史虚无主义的相关问题,他即表明了态度,也发表了观点,为我们研究此类问题提供了思路和方向。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对于理论武装需要紧握在手,才能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扎根。反对新时期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影响是新形势下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当前研究我国“95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重要影响因素。近几年,我国发展进入新时代,我国“95后”大学生是中国青年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主力军,他们也是在校期间的主要成员。引导我国“95后”大学生消解历史虚无主义的消极影响,培育新时代发展情况下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重要课题。本文研究的对象是我国“95后”大学生,是指1995年及以后出生,进入到高等院校学习未毕业的中国在校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时代发展的推动下,我国“95后”大学生正历经高校生活,大学期间作为他们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塑造的关键时期,如何引导他们建立正确的信仰是促进当前社会良性、可持续发展必须思考的问题,对我国“95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现状进行系统的分析,并对其信仰教育提出建设性建议,对于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有重要意义。鉴于此,研究历史虚无主义对“95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影响,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立足于文献研究法和调查问卷法,梳理当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内涵和时代特征,同时阐明历史虚无主义的内涵和新特征,针对两者的关系,以及两者在“95后”大学生身上的表现,归纳出我国“95后”大学生因受历史虚无主义影响下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中出现的误区,针对出现的误区进行归纳分析,进而提出有效施策意见。具体来说,本论文拟从以下四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绪论。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和历史虚无主义的发展背景做了简要的叙述。分析国内外对于二者的研究现状,阐述本文选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第二部分,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及历史虚无主义基本概述。阐明当前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相关概念和历史虚无主义的基本内涵。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首要主题,是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3.18”重要讲话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根本,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因此,加强、改进和发展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解决高校怎么培养出人才的关键。与此同时,在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上,历史虚无主义作为一种唯心主义的思潮,总是大行其道,它大肆否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诋毁中国共产党进行革命和建设成果,进而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因此把握历史虚无主义的含义,避免其对大学生思想造成误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三部分,我国“95后”大学生信仰教育的调查分析。主要分析当前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现实情况和“95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发展态势。着重研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影响所出现的问题,并开展调查研究,得出其问题表现,进而分析其影响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主要因素。整体而言,我国“95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呈现出积极的态势,体现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认同性在逐步增强,重要性在逐步提升。但不能忽视历史虚无主义对其影响所呈现消极的表现。一方面,间接影响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目标不清晰、教育内容不及时和教育方式不灵活;另一方面,直接影响体现在历史虚无主义影响大学生的信仰教育环境娱乐化氛围过重、对国家发展的不自信和教育主体价值判断的片面性上。依据上述产生的影响体现,本文从隐性原因、外在原因和内在原因三个层面进行分析。第四部分,我国“95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有效施策。针对上述历史虚无主义对我国“95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现状表现和造成的原因,从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环境、教育主体和教育体系几方面,对当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现状提出建设性的实施意见,以期达到能在抵御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影响中,强化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培育。一是丰富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从确保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层面设立教育目标,把握时代发展趋势与时俱进地更新教育内容;利用对时政热点的结合来完善教育阵地。二是全社会协同优化环境。从优化政治信仰教育环境到强化政治信仰认同,从增强政治信仰教育精神到提升政治信仰教育高度来激发大学生国家认同。三是完善教育体系。倡导沉浸式体验,重视差异化实践,强化理论与实践的整体提升,以尽可能多的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事件节点到来之际,了解我国“95后”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情况,帮助和引导其形成符合社会和时代发展需求的正确观念,不仅是高校政治信仰教育的重点,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心。
王琦[6](2020)在《健康中国背景下高中女生性教育内容框架的构建 ——基于高中女生学习意愿调查》文中研究说明以课堂渗透为主的性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建立全面性教育体系可以为高中女生顺利度过青春期提供助力。该研究是立足于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在纲要中将性教育问题放在健康教育的重要部分,但目前有关中学性教育框架的研究并不充分,我国尚未出台国家级和省市级的性教育框架。而本研究则是基于学生的学习意愿再结合本土情况进行全面的性教育内容框架构建,为今后山西省性教育课程标准的设立提供相应支持。本研究运用了文献研究法、问卷法、焦点小组法、访谈法与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法。在研究中发放的问卷则是在《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的基础上结合山西本土情况的自编问卷,经由焦点小组的8次讨论与23位专家的评审,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此次问卷的发放采取分层等额的抽样方法,抽出了33所高中,其中13所完全中学,17所三年制高中,共收回有效问卷2458份,有效率为98.52%,将回收的数据导入SPSS24.0中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与方差检验。对5位人员进行了实地访谈对23位专家进行了主观题形式的意见收集。利用AMOS25.0软件对该内容框架的潜关系进行分析,进行高中女生性教育内容框架理论模型的建构。研究结果显示:(1)将问卷中的题目划分为(1)文化社会与性;(2)态度、两性交往礼仪与价值观;(3)家庭婚姻与人际关系;(4)青春期发育与卫生;(5)生殖、生育规律与风险防护;(6)健康生活与性信息决策技能;(7)道德法制与安全;(8)艾滋病;(9)恋爱关系九个主题,经过AMOS25.0的检验,该模型的X2/df为2.375,RMSEA为0.053,模型拟合指数(GFI、AGFI等)均在合理的范围内,且九个主题分别可以解释80%、90%、90%、80%、86%、92%、89%、83%与90%的性教育内容。(2)在问卷的九个主题中,均值在3.74至4.22范围内,标准差在0.61至0.75范围内;整体框架的接受意愿(M=4.05,SD=0.55)较高,学习意愿最高的主题是态度、两性交往礼仪与性价值观。高一年级对“态度、两性交往礼仪与性价值观”主题的接受意愿最高;高二与高三年级对“家庭婚姻与人际关系”主题的接受意愿最高;三个年级最不愿意学习的主题都为“青春期发育与卫生”;三个年级最愿意学习的内容是“健康的人际关系”,最不愿意学习是“遗精”。(3)高中女生的性教育接受意愿在家庭因素(家庭年收入、男性抚养人的文化水平、男性抚养人对性教育的重视程度、女性抚养人的文化水平与女性抚养人对性教育的重视程度)、GDP、不同年级、不同地区等因素的不同类别之间有显着差异(P<0.05),表现为家庭年收入10万及以上、男性抚养人的文化水平为大专及以上且对性教育较重视、女性抚养人的文化水平为大学本科且对性教育较重视、太原市、地区GDP较高、高一年级的学生学习意愿较强。(4)90%学生认为应该在高中阶段之前开展性教育课程;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认为性教育的第一责任人是家长;学生希冀的教育形式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多种性教育的形式均表示积极。访谈结果:认可性教育对高中阶段女生的发展作用;目前以课堂渗透为主的性教育模式需要进行改变。研究结论:(1)基于高中女生学习意愿构建的性教育内容框架具有理论意义。(2)高中女生学生对性教育内容的学习有强烈需求;高中三个年级对性教育内容框架的接受程度基本一致。(3)家庭年收、抚养人文化水平、抚养人对性教育的重视程度、地区、GDP与年级对高中女生学习意愿有影响。(4)性教育应该在高中之前的学段以多样的形式开展,家长也应对性教育负起责任。(5)访谈与以上结果相印证。根据以上结论,提出了实施性教育内容框架的建议。
闫瑞[7](2020)在《健康中国背景下初中女生性教育内容框架的构建 ——基于初中女生学习意愿调查》文中研究表明对于正值青春发育早期的初中生而言,性教育在解决困惑与焦虑、帮助他们平稳度过发育高峰期、甚至奠定一生身心健康与发展上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全球范围内对健康问题的广泛关注,尤其是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出台,青春期性健康教育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但我国至今尚未出台国家级或省市级性教育框架,故学校仍未开展统一的性教育课程。本研究目的在于构建初中女生性教育内容框架,以期为将来山西省性教育课程的实施提供参考与借鉴。本研究首先利用文献法、文本分析法及焦点小组讨论法,参考201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修订版)中建议的内容,制定出青春期性教育初始主题框架,再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结构方程模型法进行验证。调查样本依据地区经济水平和学校层次采用分层等额及方便抽样法获得,共覆盖了山西省11个市33所初中学校(其中包括12所完全中学、20所三年制初中及1所九年制学校)。研究工具为本课题组自编的、经预调查和专家认证信效度均良好的《青春期性教育调查问卷》。最终得到有效问卷2399份,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和方差分析,并利用Amos 26.0软件对性教育框架进行结构方程建模。研究结果表明:1、根据初中女生学习意愿重构的性教育理论框架包含八个主题,经Amos结构方程检验,证实模型拟合度指数(χ2/df=2.553、GFI=0.874、AGFI=0.832、NFI=0.849、CFI=0.902、RMSEA=0.040)均在可接受范围内,即该模型与学生学习意愿相符。性教育八大主题分别为:(1)文化、社会与性;(2)态度、两性交往礼仪与性价值观;(3)家庭、婚姻与人际关系;(4)青春期发育与卫生;(5)生殖生育与风险防护;(6)健康生活与性信息决策技能;(7)道德、法治与安全技能;(8)艾滋病专题。这些主题对性教育内容的解释率分别为:85%、92%、93%、87%、86%、90%、91%和87%。2、初中女生对性教育总体内容及各主题的学习意愿均值都在3.5-4.5之间,标准差均在0.7-0.9之间。在八个主题中,学生对“态度、两性交往礼仪与性价值观”和“家庭、婚姻与人际关系”的学习意愿均值在4.0以上。初二女生对性教育内容的学习意愿较其他年级略低。3、关于初中女生学习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1)抚养类型及男女性抚养人文化水平不同的学生对性教育内容的学习意愿有极显着差异(P=0.000);(2)地区经济水平及家庭年均收入不同的学生间学习意愿在0.01水平上有显着差异(P1=0.002;P2=0.006);(3)不同家庭类型学生的学习意愿在0.05水平上差异显着(P=0.03);(4)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意愿无显着差异(P=0.07)。其中,中等经济水平地区、家庭年均收入10万元及以上、双亲家庭、抚养人文化水平在本科及以上的学生学习意愿较高。4、92.04%的学生认为性教育课程应从初中甚至更早开设。初中女生意愿度较高的性教育课程形式有:必修课、选修课、主题班会及社团活动(对这些形式的选择率均在70%以上)。5、95.65%的专家认为有必要在初中开展性教育课程,且专家认为本研究制定的性教育内容适合在初中开展,印证了上述研究结果。由以上调查与访谈结果,得出如下结论:1、基于初中女生学习意愿构建的性教育内容框架具有理论意义;2、初中女生对性教育总体内容及各主题的学习意愿均较强;3、地区经济水平、家庭年均收入、家庭类型、抚养类型及男女性抚养人文化水平等因素对学生的学习意愿有显着影响,各年级学生的学习意愿无显着差异;4、性教育课程应在初中或更早阶段开始,开设形式可以是必修课、选修课、社团活动及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在总结研究结论的基础上对初中女生性教育课程实施提出纲要性建议。
池夏冰[8](2020)在《语文学科教育戏剧的文化体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面对中国当代社会转型和国际文化冲突的时代挑战,《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都提出培育学生“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要求,但在实践层面缺失具体路径,教育戏剧的体验特性为语文学科发展学生“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提供新的思路。目前,有关教育戏剧的文化体验研究是稀缺的。研究者以案例研究为主,收集和分析学生访谈、课堂观察、实物资料等质性资料,并辅之以调查问卷等量化数据,以文化体验为核心探究教育戏剧在发展学生“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中的功能及其教学模式。本研究构建了学生文化体验分析框架、教育戏剧的文化体验功能模型和教育戏剧教学发挥文化体验功能的内在机制模型,设计教育戏剧的文化体验教学模式并检验其教学效果。研究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二、三章)是研究准备,基于时代背景提出研究问题,围绕关键概念回顾相关文献,确定研究方案。第二部分(第四、五章)是理论研究,构建研究的整体理论框架并设计教育戏剧的文化体验教学模式。第三部分是实践研究(第六章),将教学模式的理论构想应用于语文课堂并检验其有效性。第四部分(第七章)是研究总结,得出研究结论并回答研究问题。本研究主要有以下发现。第一,教育戏剧对学生文化体验发展有正面影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文化体验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第二,教育戏剧对学生文化体验发展的影响具有个体差异性,影响因素主要有性格特征、感觉偏好和阅读策略。第三,教育戏剧具有多种文化体验功能。在行为方面,它能唤醒学生的运动感觉,改善学生的朗读表现,让学生深入体验角色的内心世界;在情感方面,它能让学生在愉悦的情绪状态中学习文化,提高学习参与度,并在移情中深化文化体验;在认知方面,它能优化学生理解、分析、创造这三类认知表现。第四,教育戏剧发挥文化体验功能的教学模式是有效的。在文本理解方面,教育戏剧能促进学生还原文字的本意,领会作品的深意;在角色代入方面,角色转换能提升文化体验的广度和深度,双重角色能促使学生连接文化和自我;在教学设计方面,“参与—描述—阐释—反省”教学循环圈以及肢体剧场、朗读剧场、故事剧场、提问角色、教师入戏等教育戏剧教学策略能促进学生文化体验发展;在教学环境方面,教育戏剧能模拟再现文化事件和人物关系,为学生的想象创设自由而宽容的开放情境,合作的人际环境让学生在互相依赖、互相支持的氛围中深化文化体验,教师关注个体差异和学生相互尊重包容有助于创设安全的教学环境。依据研究发现,研究者提出四条建议:完善课程标准中“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内容标准;更新语文学科文化教学的体验精神;倡导运用教育戏剧优化文化体验教学;发展教师教育戏剧教学的专业素养。本研究顺应教育研究范式的变革潮流,开展实证研究,探讨了教育戏剧的文化体验功能和教育戏剧教学发挥文化体验功能的内在机制,探索出以教育戏剧为主要教学活动的文化体验教学模式,将西方教育戏剧的前沿理论和教学实践本土化并革新。研究受限于实践条件、教学资源等因素,未来有待通过量化研究、跟踪研究、比较研究等路径,继续提升教育戏剧在发展学生“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中的理论价值和实践品质。
欧阳倩烨[9](2020)在《伪科学事件的教育价值及其实现思路》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层出不穷的伪科学事件对人民正常的生产生活和社会的正常秩序等都产生了多重影响,作为社会重要组成部分的教育领域也无法置身事外。虽然伪科学事件具有社会危害性,然而从反面来看,伪科学事件也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本研究源于对社会与教育关系的思考,旨在探究社会中存在的伪科学事件对学生的影响,力图从理论上论证伪科学事件作为社会中的教育资源所内蕴的教育价值以及伪科学事件融入教育实践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实现伪科学事件教育价值的基本原则和途径。本文主要分四个部分来探讨以上问题,具体概括如下:第一部分,阐述研究的背景和主要研究问题,对伪科学事件及其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此外,对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献进行了归纳梳理,为研究后续的展开奠定理论基础,也介绍了研究所使用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等。第二部分,论述伪科学事件的教育价值。从“教育本体作用是满足学生这一教育主体的发展需要”的视角出发,结合具体的伪科学事件案例,探讨伪科学事件内蕴的“培养学生求真的精神、提升学生理性思考的能力、升华学生的怜悯心和激发学生改造社会的勇气”这四方面教育价值。第三部分,通过深度访谈的方法采访一线教师,试图发现伪科学事件融入教育的问题与阻碍因素。首先,提出访谈提纲的设计思路,阐释访谈提纲的内容。其次,根据对访谈结果的分析,并结合具体的教学设计案例,思考伪科学事件融入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探讨阻碍伪科学事件融入教育的诸多因素。第四部分,提出有效实现伪科学事件教育价值的基本思路。其中,伪科学事件融入教育的基本原则有:人文关怀的目的性原则、多学科审视的融合性原则、内容选择的层次性原则、小组合作的探究性原则、教学评价的包容性原则。伪科学事件融入教育的基本途径如下:对教育内部而言,学校创建伪科学事件资源库,教育工作者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开发探究伪科学事件,并充分利用校园文化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编写伪科学事件教学案例,加强学生对伪科学事件的认知。此外,学校应当充分利用外部资源,积极争取政府的支持,并且鼓励教师申报各级相关课题,与社会各界展开合作。
郭振业[10](2019)在《小学教师关心的误区及其成因与对策研究 ——基于Q市五所小学的调查》文中研究说明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人们的心灵逐渐被物质、数字和符号所侵蚀,思想和行为上的功利性和工具性愈发突出。人们开始追求实用、物质和功利化的享受,注重自己的投入与日后获得经济效益的比例,对身边的人和物愈发冷漠与淡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逐渐疏远,缺乏相互的关心。在这样的背景下,“学会关心”成为了一种全球性的呼唤,呼唤培养具有关心道德品质的人。而作为培养人的主要机构的学校,也出现了教师认为自己很关心学生,竭尽所能的让学生变得更好,而学生却抱怨教师眼中只有成绩,没有关心他们的真正需要。同时,校园暴力事件和欺凌事件在近些年也层出不穷。这些不同的声音和恶性事件的频发反映出教师对学生的关心缺位。面对社会对“关心教育”的呼吁和校园关心的不足,教师必须重视自身职业伦理中对关心的培养,尤其是小学教师需要给予正处于成长期的小学生正确的引导和关心。因此,本研究以诺丁斯和范梅南的关心理论为基础,以Q市五所小学的教师和学生为调查对象,综合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观察法等研究方法,自编了小学教师关心状况调查问卷,对小学教师关心的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小学教师关心存在的误区,并剖析其成因,提出了走出小学教师关心误区的合理化建议,以使小学教师能够更好地关心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培养学生的关心品质。通过理论探究,可知教师关心是教师不可或缺的品质。在本文中,教师关心专指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其具体含义是指教师在体察到学生需求的基础上,为实现满足学生需求、促进学生道德成长、帮助学生更好发展以及培养学生关心品质的目的,对学生的情感投入和行动过程。通过对Q市五所小学的教师和学生的调查,发现小学教师关心的总体情况不够理想,教师的自评和学生的感受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经过分析得出当前小学教师关心存在三个主要误区:一是小学教师以“分数”作为关心指向;二是小学教师以“自我意愿”为关心的出发点;三是小学教师的关心以“控制”为手段。从内因和外因两个层面对小学教师关心误区进行分析,得出小学教师关心误区的四个主要成因:第一,小学教师的关心意识不足、关心动机和关心认知存在偏差;第二,小学生缺乏对教师关心的回应意识;第三,教育功利化倾向的影响;第四,陈旧教育观念的影响。为了走出小学教师关心误区,应当从关心者、被关心者和外部环境三个角度进行思考,并依此提出了走出小学教师关心误区的具体策略:首先,培养小学教师成为关心型教师;其次,培养小学生的关心品质;最后,要致力于营造关心型校园文化。
二、教师在学生教育中的心理误区及其危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教师在学生教育中的心理误区及其危害(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中小学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提出 |
(一)社会对教育公平存在误解 |
(二)特殊精英教育的异化 |
(三)特殊精英教育无法满足个人、社会及国家发展 |
(四)特殊精英教育缺乏政策法律保障 |
二、研究意义 |
(一)现实意义 |
(二)理论价值 |
(三)实践价值 |
三、相关概念 |
(一)超智儿童 |
(二)精英与精英学生 |
(三)精英教育、超常教育与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 |
(四)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与政策制定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一)关于超智儿童内涵的研究 |
(二)关于超智儿童鉴定选拔的研究 |
(三)关于超智儿童培养模式的研究 |
(四)关于特殊精英教育师资建设的研究 |
(五)其他研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一)关于超智儿童内涵的研究 |
(二)关于特殊精英教育重要性和必要性的研究 |
(三)关于特殊精英教育实施经验的研究 |
(四)关于超智儿童身心特征的研究 |
(五)关于特殊精英教育国际比较的研究 |
三、总结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内容和目的 |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取样与样本情况 |
(三)研究方法 |
三、研究的重难点及拟创新点 |
四、研究思路与调研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调研设计 |
五、信效度分析及研究伦理 |
(一)信效度分析 |
(二)研究伦理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一、智力理论 |
(一)智力差异客观存在 |
(二)智力是可以科学测量的 |
二、最近发展区理论 |
(一)最近发展区理论的主要观点 |
(二)最近发展区理论对特殊精英教育的启示 |
三、教育公平理论 |
(一)教育公平的层次与原则 |
(二)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的平衡 |
(三)教育公平在特殊精英教育中的体现 |
四、政策制定理论 |
(一)理性决策理论 |
(二)公民参与理论 |
第四章 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的国际经验 |
一、国外(地区)特殊精英教育相关法律政策发展概述 |
二、国外(地区)特殊精英教育政策执行经验 |
(一)选拔机制 |
(二)培养方式 |
(三)师资建设 |
三、典型国家的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分析 |
(一)俄罗斯 |
(二)美国 |
(三)韩国 |
四、总结 |
第五章 中国特殊精英教育的历史演进与发展现状 |
一、中国特殊精英教育实践进程 |
(一)中国特殊精英教育发展历史 |
(二)中国特殊精英教育发展现状 |
二、国内相关政策的发展 |
(一)重点学校、重点班的政策与实践 |
(二)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班级的尝试 |
(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相关计划 |
三、中国特殊精英教育案例分析 |
(一)北京八中经验与成绩 |
(二)江苏天一中学经验与启示 |
四、总结 |
第六章 特殊精英教育的社会认知 |
一、对特殊精英教育的基本认识和态度 |
(一)特殊精英教育的基本认识 |
(二)对特殊精英教育的态度 |
(三)影响因素分析 |
二、对特殊精英教育重点问题的看法 |
(一)对成才渠道的看法 |
(二)对安置形式的看法 |
(三)对课程教学的看法 |
(四)对师资队伍的看法 |
(五)对保障和资金的看法 |
三、特殊精英教育国内实践经验 |
(一)走出误区,以正确的理念为指导 |
(二)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 |
(三)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 |
(四)尽可能提供好的条件和资源 |
(五)制定科学的准入准出机制 |
四、总结 |
第七章 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的相关因素研究 |
一、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的问题确定 |
二、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的价值取向 |
三、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的目标与功能 |
(一)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的目标 |
(二)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的功能 |
四、特殊精英教育政策实施的可行性 |
(一)政治可行性 |
(二)经济可行性 |
(三)技术可行性 |
第八章 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建议 |
一、构建完整的成才通道 |
(一)建立科学的鉴定选拔机制 |
(二)打通超智儿童升学渠道 |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
(一)特殊精英教育教师的选培制度 |
(二)重视特殊精英教育入职培训和在职教师专业发展 |
(三)完善特殊精英教育教师激励和保障机制 |
三、优化培养环节 |
(一)课程设置的优化 |
(二)教学方式的优化 |
四、加强教育管理 |
(一)确定特殊精英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 |
(二)强化教育管理机构的管理作用 |
(三)增加理解减少阻力:加强政策宣讲 |
五、完善保障机制 |
(一)经费保障 |
(二)政策保障 |
(三)法律保障 |
结语 |
一、主要结论 |
二、特色与创新 |
三、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社会认知调查问卷 |
附录2 专家访谈提纲 |
附录3 校领导访谈提纲 |
附录4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5 家长访谈提纲 |
附录6 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7 访谈内容节选 |
后记 |
(3)初中《道德与法治》防范校园欺凌的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校园欺凌的相关理论及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概述 |
一、关于校园欺凌的相关理论概述 |
(一)关于校园欺凌概念的界定 |
(二)校园欺凌的特征及表现形式 |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课程理念 |
(一)帮助学生做负责任的公民是课程的核心 |
(二)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 |
(三)正确引导、独立思考与实践相统一是课程的基本原则 |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策略概述 |
第二章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对防范校园欺凌的价值分析 |
一、《道德与法治》课教学防范校园欺凌的迫切性 |
(一)当前校园欺凌现象在初中普遍存在 |
(二)校园欺凌严重影响到学生身心发展 |
(三)《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是学校德育主阵地 |
二、《道德与法治》课教学防范校园欺凌的重要性 |
(一)有利于在初中落实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 |
(二)有利于促进初中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
(三)有利于增强《道德与法治》课的实效性 |
三、《道德与法治》课教学防范校园欺凌的可能性 |
(一)国家政策的规定要求 |
(二)防范欺凌的教材内容的支撑 |
(三)现实中成功实践经验的借鉴 |
第三章 当前初中校园欺凌及《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现状分析 |
一、选取调查对象基本情况说明 |
二、基于云南省四所初中的校园欺凌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
(一)当前校园欺凌客观存在 |
(二)校园欺凌已造成严重后果 |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一)《道德与法治》课地位边缘化 |
(二)重教材轻资源整合 |
(三)重形式轻教学实效 |
(四)重课堂轻实践活动 |
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应试教育和多元价值观念对思政课的冲击 |
(二)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 |
(三)教师专业素养的欠缺 |
(四)教学资源开发不足 |
第四章 今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防范校园欺凌教学策略初探 |
一、教学策略的实施原则 |
(一)人文性原则 |
(二)整体性原则 |
(三)情感性原则 |
(四)思辨性原则 |
二、具体的教学实施策略 |
(一)更新教学理念 |
(二)丰富教学方法 |
(三)开发教学资源 |
三、教学设计 |
(一)教学设计一 |
(二)教学设计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4)高中历史模拟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选题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一)模拟课的生成与实践 |
(二)模拟课的内涵与外延 |
(三)模拟课的类型与模式 |
(四)模拟课的认知及误区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法 |
(二)访谈法 |
(三)案例法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模拟课的界定与类型 |
一、认识模拟课 |
(一)什么是模拟课 |
(二)什么是历史模拟课 |
二、模拟课、说课与真实课堂教学 |
(一)模拟课与课堂教学的联系与区别 |
(二)模拟课与说课的联系与区别 |
三、模拟课类型 |
(一)备课型模拟课 |
(二)教学研究型模拟课 |
(三)选拔评比型模拟课 |
四、模拟课的适用范围 |
(一)课时模拟课 |
(二)片段模拟课 |
(三)单元模拟课 |
第二章 模拟课的特点与价值 |
一、模拟课的特点 |
(一)教学对象灵活 |
(二)教学时间短少 |
(三)教学情景虚拟 |
(四)教学环境包容 |
(五)教学互动表演 |
(六)教学语言凝练 |
二、模拟课的价值 |
(一)促进授课者专业成长 |
(二)检视授课者综合素养 |
(三)优化课堂教学的效果 |
(四)培育授课者反思意识 |
(五)提高教研活动实效性 |
第三章 高中历史模拟课的评价体系 |
一、高中历史模拟课课堂评价体系的依据 |
(一)科学性原则 |
(二)实用性原则 |
(三)针对性原则 |
二、高中历史模拟课课堂评价体系的设计 |
(一)高中历史模拟课课堂评价体系的设计 |
(二)高中历史模拟课教师自我评价指标体系 |
第四章 高中历史模拟课的问题及对策 |
一、问题的形式化、低效性 |
(一)过于理想的教学预设 |
(二)严重错位的教师角色 |
(三)追求形式的模块训练 |
(四)效率低下的资源配置 |
(五)照本宣科的呆板氛围 |
二、对策的多元化、可行性 |
(一)多样预设,彰显灵动 |
(二)始终牢记,学生主体 |
(三)突出个性,重视原创 |
(四)精心设计,提高效率 |
(五)精钻教材,修炼语言 |
第五章 高中历史模拟课教学案例 |
一、高中历史片段模拟课教学案例 |
(一)《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教学设计 |
(二)案例分析 |
二、高中历史课时模拟课教学案例 |
(一)《祖国统一大业》教学设计 |
(二)案例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历史虚无主义影响下我国“95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理论背景 |
1.1.2 现实背景 |
1.2 国内外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趋势与不足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主要拟创新点和难点 |
1.4.1 主要拟创新点 |
1.4.2 难点 |
1.5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第2章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及历史虚无主义基本概述 |
2.1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概述 |
2.1.1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内涵 |
2.1.2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时代特征 |
2.1.3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对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影响 |
2.2 历史虚无主义基本概述 |
2.2.1 历史虚无主义的内涵 |
2.2.2 历史虚无主义的新特征 |
2.2.3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影响 |
2.3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关系 |
2.4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与历史虚无主义的关系 |
2.4.1 时间与空间的关系 |
2.4.2 历史与现实的关系 |
2.4.3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
2.4.4 世界与人生的关系 |
2.4.5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
第3章 我国“95后”大学生信仰教育的调查分析 |
3.1 调查的基本情况 |
3.1.1 问卷的设计 |
3.1.2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3.1.3 调查对象基本信息 |
3.1.4 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
3.2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对“95后”大学生信仰教育的积极影响 |
3.2.1 积极影响的典型表现 |
3.2.2 积极影响典型表现的归因分析 |
3.3 历史虚无主义对“95后”大学生信仰教育的消极影响 |
3.3.1 消极影响的典型表现 |
3.3.2 消极影响典型表现的归因分析 |
3.4 历史虚无主义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影响分析 |
3.4.1 历史虚无主义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冲击 |
3.4.2 历史虚无主义影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分析 |
第4章 我国“95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有效施策 |
4.1 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确保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
4.1.1 围绕意识形态安全确定教育目标 |
4.1.2 把握时代发展趋势制定教育内容 |
4.1.3 结合时政热点完善体系化教育阵地 |
4.2 全社会协同优化环境,激发大学生国家认同 |
4.2.1 优化政治信仰教育环境,以境育人 |
4.2.2 强化政治信仰教育认同,以情感人 |
4.2.3 增强政治信仰教育精神,以神引人 |
4.2.4 提升政治信仰教育高度,以志励人 |
4.3 完善教育体系,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
4.3.1 集成教育内容和方式,倡导沉浸式体验 |
4.3.2 重视教育差异化教学,促进行为价值认同 |
4.3.3 强化理论与实践教育系统提升,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附录 我国95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现状调查问卷 |
(6)健康中国背景下高中女生性教育内容框架的构建 ——基于高中女生学习意愿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综述 |
1.1.1 研究的背景与问题 |
1.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1.4 研究的内容与创新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性教育现状研究 |
1.2.2 国内外性教育研究的评述 |
2 概念解读 |
2.1 性教育的内涵与特征 |
2.1.1 性教育的内涵 |
2.1.2 性教育的特征 |
2.2 性教育框架的结构与功能 |
2.2.1 性教育内容框架的结构 |
2.2.2 性教育内容框架的功能 |
2.3 性教育内容框架的构建原则与策略 |
2.3.1 性教育内容框架的构建原则 |
2.3.2 性教育内容框架的构建策略 |
2.4 性教育内容框架构建的理论基础 |
2.4.1 建构主义理论 |
2.4.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4.3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主体性理论 |
2.4.4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
3 高中女生性教育体系接受意愿的考察 |
3.1 研究样本 |
3.1.1 调查对象 |
3.1.2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3.2 研究方法与工具 |
3.2.1 研究方法 |
3.2.2 研究工具 |
3.3 研究过程 |
3.3.1 预调查 |
3.3.2 正式调查 |
3.4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
3.4.1 数据的收集 |
3.4.2 学生问卷数据的整理 |
3.4.3 专家问卷数据的整理 |
3.4.4 访谈结果的整理 |
3.5 数据分析 |
3.5.1 性教育内容框架理论模型的构建 |
3.5.2 学生学习意愿分析 |
3.5.3 影响学习意愿的因素分析 |
3.5.4 学生希冀的性教育开展年级与形式等的调查结果分析 |
3.5.5 访谈结果的分析 |
3.6 结构方程建模 |
3.6.1 项目分析 |
3.6.2 计算描述性统计量 |
3.6.3 探索性因子分析 |
3.6.4 问卷的信度 |
3.6.5 问卷的效度 |
3.6.6 验证性因子分析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基于学习意愿的高中女生性教育内容的理论框架 |
4.1.1 模型的结构图 |
4.1.2 该模型的各项数值 |
4.1.3 结构方程建模小结 |
4.2 高中女生性教育学习意愿分析 |
4.2.1 全体学生对该框架的学习意愿 |
4.2.2 高一年级对内容框架的学习意愿 |
4.2.3 高二年级对内容框架的学习意愿 |
4.2.4 高三学生对内容框架的学习意愿 |
4.2.5 学习意愿小结 |
4.3 影响高中女生接受性教育的因素 |
4.3.1 家庭因素对性教育接受意愿的影响 |
4.3.2 外部因素对性教育接受意愿的影响 |
4.3.3 影响因素小结 |
4.4 学生希冀的性教育开展年级与形式等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
4.4.1 性教育责任的承担者 |
4.4.2 不同性教育形式的接受意愿 |
4.4.3 性教育开始的阶段 |
4.4.4 学生希冀的性教育开展年级与形式等的小结 |
4.5 访谈分析 |
4.5.1 实地访谈分析 |
4.5.2 专家问卷主观题分析 |
4.5.3 访谈小结 |
5 结论 |
5.1 基于学习意愿的高中女生性教育内容框架概述 |
5.2 性教育内容框架的接受意愿 |
5.3 不同因素对接受主题意愿的影响 |
5.4 学生希冀的性教育开展年级与形式等的结论 |
5.5 访谈结论 |
6 讨论与建议 |
6.1 基于研究结果的讨论 |
6.1.1 对模型建构中删除题目的讨论 |
6.1.2 高中女生性教育学习意愿的讨论 |
6.1.3 高中女生性教育学习意愿影响因素的讨论 |
6.2 建议 |
6.2.1 对性教育框架内容的建议 |
6.2.2 对性教育内容框架实施的建议 |
6.3 研究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高中女生对性教育内容框架的学习意愿调查问卷 |
附录 B |
附录 C |
附录 D |
附录 E |
附录 F 项目分析:题总相关法 |
附录 G 总方差解释与旋转后的成分矩阵 |
附录 H 问卷发放说明 |
致谢 |
(7)健康中国背景下初中女生性教育内容框架的构建 ——基于初中女生学习意愿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1.1 国家及教育层面 |
1.1.2 个体发展层面 |
1.1.3 个人兴趣及经历方面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2 研究现状与问题的提出 |
2.1 研究现状 |
2.1.1 国外性教育发展及内容体系 |
2.1.2 国内性教育发展及研究现状 |
2.2 概念界定 |
2.2.1 性 |
2.2.2 性教育 |
2.2.3 全面性教育 |
2.3 研究问题 |
2.4 研究思路与研究假设 |
2.4.1 研究思路 |
2.4.2 研究假设 |
3 研究方法 |
3.1 问卷调查及访谈样本 |
3.1.1 取样方法介绍 |
3.1.2 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 |
3.2 研究工具 |
3.2.1 《青春期性教育调查》初始问卷 |
3.2.2 《青春期性教育调查》专家问卷 |
3.2.3 访谈提纲的设计 |
3.3 研究方法 |
3.3.1 教科书文本内容分析法 |
3.3.2 文献法 |
3.3.3 焦点小组讨论法 |
3.3.4 问卷调查法 |
3.3.5 访谈法 |
3.3.6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法 |
3.4 研究过程 |
3.4.1 前期准备 |
3.4.2 预调查 |
3.4.3 正式调查 |
3.5 数据收集与整理 |
3.5.1 学生问卷数据的收集、录入与整理 |
3.5.2 专家问卷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
3.5.3 专家访谈结果的收集与整理 |
3.6 结构方程建模 |
3.6.1 项目分析 |
3.6.2 因子分析 |
3.6.3 学生问卷信度分析 |
3.6.4 学生问卷效度分析 |
3.7 数据分析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基于学习意愿的性教育内容理论框架 |
4.2 学习意愿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
4.2.1 初中女生对性教育内容学习意愿的分析 |
4.2.2 初一女生对性教育内容学习意愿的分析 |
4.2.3 初二女生对性教育内容学习意愿的分析 |
4.2.4 初三女生对性教育内容学习意愿的分析 |
4.3 性教育内容学习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
4.3.1 不同年级女生学习意愿差异分析 |
4.3.2 地区经济水平对初中女生学习意愿的影响 |
4.3.3 家庭因素对初中女生学习意愿的影响 |
4.4 初中女生对性教育课程开设相关问题的看法 |
4.4.1 初中女生认同的性教育课程开始阶段 |
4.4.2 初中女生希冀的性教育开设形式 |
4.5 专家问卷调查结果 |
4.5.1 性教育课程开设的必要性 |
4.5.2 对性教育课程男女分开授课的看法 |
4.6 专家访谈结果 |
4.6.1 初中校长访谈结果分析 |
4.6.2 初中教务主任访谈结果分析 |
4.6.3 初中班主任访谈结果分析 |
4.6.4 初中生物老师访谈结果分析 |
4.6.5 初中心理咨询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
4.6.6 初中校医访谈结果分析 |
5 结论 |
5.1 初中女生性教育内容框架 |
5.2 初中女生对性教育内容的学习意愿 |
5.3 初中女生对性教育内容学习意愿的影响因素 |
5.4 对于性教育课程开设的相关问题 |
5.4.1 学生意愿概述 |
5.4.2 专家意见概述 |
6 讨论与建议 |
6.1 讨论 |
6.1.1 对于初中女生性教育内容框架的讨论 |
6.1.2 对于初中女生学习意愿及影响因素的讨论 |
6.1.3 对于性教育课程开设的讨论 |
6.2 初中女生性教育内容实施建议 |
6.2.1 课程目标 |
6.2.2 课程开展形式 |
6.2.3 教学原则 |
6.2.4 教学内容 |
6.2.5 教学方法 |
6.2.6 教学评价 |
7 创新与不足 |
7.1 研究的创新之处 |
7.1.1 内容框架的创新之处 |
7.1.2 研究方法的创新之处 |
7.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8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山西省 2017 年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 |
附录 B 山西省各市教育局网址 |
附录 C 《青春期性教育调查》初始问卷 |
附录 D 《中学性教育调查专家问卷》 |
附录 E |
附录 F |
附录 G |
附录 H 表H-1专家对性教育主题及内容适合度的评定结果 |
致谢 |
(8)语文学科教育戏剧的文化体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序幕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概念界定 |
第三节 研究问题 |
第四节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教育戏剧 |
一、教育戏剧的理论基础 |
二、教育戏剧的实践路径 |
三、教育戏剧的研究方法 |
四、教育戏剧与阅读教学 |
五、教育戏剧与情感教育 |
六、教育戏剧与文化传播 |
七、教育戏剧与体验发生 |
八、教育戏剧在中国的发展 |
第二节 文化教育 |
一、传统文化教育 |
二、文化体验教学 |
第三节 总结 |
一、探究教育戏剧在文化体验中的价值 |
二、设计科学严谨的实证研究方案 |
三、基于本土语境讨论教育戏剧和文化体验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方案的选择与实施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流程 |
三、研究对象 |
第二节 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
一、研究资料的收集 |
二、研究资料的分析 |
第三节 研究的信度与效度 |
一、长期参与 |
二、三角检验 |
三、自我反思 |
四、外部审查 |
五、深度描述 |
第四章 教育戏剧文化体验研究的理论框架构建 |
第一节 学生文化体验分析框架 |
一、中国文化基本精神分析框架 |
二、体验水平分析框架 |
三、文化体验分析框架 |
第二节 教育戏剧的文化体验功能模型 |
一、设计理据 |
二、模型建构 |
第三节 教育戏剧教学发挥文化体验功能的内在机制模型 |
一、设计理据 |
二、模型建构 |
第五章 教育戏剧的文化体验教学模式构建 |
第一节 教学模式概述 |
一、教学模式的概念 |
二、教学模式的系统构成 |
三、教学模式的建构路径 |
第二节 思想基础 |
一、释义学的“体验”精神 |
二、经验主义教育思想 |
三、阅读交互理论 |
第三节 教学模式设计 |
一、教学目标 |
二、教学过程 |
三、教学策略 |
四、教学评价 |
第六章 教育戏剧的文化体验教学模式实践 |
第一节 教学设计示例 |
一、《卖炭翁》 |
二、《背影》 |
三、《愚公移山》 |
第二节 教学实践分析 |
一、学生文化体验的个案分析 |
二、教育戏剧的文化体验功能分析 |
三、教育戏剧教学发挥文化体验功能的内在机制分析 |
第七章 分析与讨论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教育戏剧对学生文化体验发展有正面影响 |
二、教育戏剧对学生文化体验发展的影响具有个体差异性 |
三、教育戏剧具有多种文化体验功能 |
四、教育戏剧发挥文化体验功能的教学模式得到实践印证 |
第二节 研究建议 |
一、完善课程标准中“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内容标准 |
二、更新语文学科文化教学的体验精神 |
三、倡导运用教育戏剧优化文化体验教学 |
四、发展教师教育戏剧教学的专业素养 |
第三节 研究贡献 |
一、理论层面的贡献 |
二、实践层面的贡献 |
第四节 研究展望 |
一、研究局限 |
二、未来研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9)伪科学事件的教育价值及其实现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第二节 伪科学事件及其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伪科学事件和科学关系的研究 |
二、关于伪科学事件和社会生活关系的研究 |
三、关于伪科学事件与教育关系的研究 |
四、已有研究文献的局限与启示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五节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伪科学事件的教育价值 |
第一节 培养学生求真的精神 |
一、伪科学事件的肇事者提供虚假信息 |
二、探究伪科学事件从反面促进学生求真精神的养成 |
第二节 提升学生理性思维的能力 |
一、伪科学事件中理性的缺失 |
二、探究伪科学事件从反面提升学生理性思维的能力 |
第三节 升华学生的怜悯心 |
一、伪科学事件的肇事者缺乏怜悯心 |
二、探究伪科学事件从反面升华学生的怜悯心 |
第四节 激发学生改造社会的勇气 |
一、伪科学事件具有社会危害性 |
二、探究伪科学事件从反面激发学生改造社会的勇气 |
第三章 “伪科学事件融入教育”的问题及成因 |
第一节 “伪科学事件融入教育”的访谈设计与实施 |
一、访谈提纲的设计 |
二、半开放式访谈问题的具体内容及分析 |
第二节 从访谈资料审视“伪科学事件融入教育”的问题 |
一、教师对伪科学事件辨识模糊 |
二、教师对伪科学事件融入教育的探究意向不高 |
三、教师缺乏关于将伪科学事件融入教育的设计能力 |
第三节 阻碍“伪科学事件融入教育”的诸多因素 |
一、片面的科学教育观忽视社会中的伪科学事件 |
二、学校对伪科学事件融入教育的探索缺乏支持力度 |
三、教师对伪科学事件的教育价值认识不全面 |
第四章 实现伪科学事件教育价值的基本思路 |
第一节 合理地选择伪科学事件 |
一、选择社会广泛关注的伪科学事件 |
二、选择与学生生活关系密切的伪科学事件 |
三、选择已产生连锁反应的伪科学事件 |
第二节 伪科学事件融入教育的基本原则 |
一、人文关怀的目的性原则 |
二、多学科审视的融合性原则 |
三、内容选择的层次性原则 |
四、小组合作的探究性原则 |
五、教学评价的包容性原则 |
第三节 伪科学事件融入教育的基本途径 |
一、学校创建伪科学事件资源库 |
二、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探究伪科学事件 |
三、结合校园文化活动探究伪科学事件 |
四、编写伪科学事件的教学案例 |
五、争取外部环境的支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10)小学教师关心的误区及其成因与对策研究 ——基于Q市五所小学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缘由 |
1.当代社会需要关心的回归 |
2.学校教育呼吁教师真正关心学生 |
3.关心是教师职业伦理的重要内容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四)文献综述 |
1.国外相关研究述评 |
2.国内相关研究述评 |
3.文献评析 |
(五)研究方法 |
1.文献法 |
2.问卷调查法 |
3.访谈法 |
4.观察法 |
一、核心概念界定及本研究的理论依据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1.关心 |
2.教师关心 |
(二)本研究的理论依据 |
1.诺丁斯的关心教育理论 |
2.范梅南的关心理论 |
二、教师关心解读 |
(一)教师关心的特点 |
(二)教师关心的价值 |
1.促进学生成长 |
2.促进教师发展 |
(三)教师关心的发生机制 |
1.专注与动机移位的意识是教师关心的前提 |
2.关心行为是教师关心的行动表现 |
3.学生的接受与回应是教师关心有效性的表现 |
三、走进小学——小学教师关心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
(一)调查设计与实施 |
1.调查设计 |
2.调查实施 |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
1.小学教师对于关心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状况 |
2.小学教师对小学生需求的识别状况 |
3.小学教师关心行为的表现分析 |
4.小学生对教师关心行为的接受和回应状况 |
5.结论 |
四、小学教师关心存在的误区 |
(一)小学教师以“分数”作为关心指向 |
1.教师对自身的角色定位存在偏差 |
2.教师在教学中以“分数”为指向 |
(二)小学教师以“自我意愿”为关心的出发点 |
1.忽视学生的真正需求 |
2.缺少对学生的倾听 |
3.缺乏对学生的理解与尊重 |
(三)小学教师的关心以“控制”为手段 |
1.教师的教学中“独断专行” |
2.教师在管理中“滥施权威” |
五、小学教师关心误区的成因剖析 |
(一)小学教师的关心意识不足、关心动机和关心认知存在偏差 |
1.关心意识不足 |
2.关心认知存在偏差 |
3.关心动机存在偏差 |
(二)小学生缺乏对教师关心的回应意识 |
(三)教育功利化倾向的影响 |
(四)陈旧教育观念的影响 |
1.对“师道尊严”的片面理解 |
2.传统教育中的“教师专制”思想 |
3.传统教育中的“教师为本”观念 |
六、走出小学教师关心误区的路径探讨 |
(一)培养关心型教师 |
1.建构关心知识体系 |
2.淡化职业意识、强化关心意识 |
3.在尊重、理解和接受的基础上关心学生 |
4.增强践行关心的能力 |
(二)培养小学生关心品质 |
1.引导小学生正确认知关心 |
2.唤醒小学生的被关心体验 |
3.培养小学生的感激之情 |
4.培养小学生学会回应关心 |
(三)营造关心型校园文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教师在学生教育中的心理误区及其危害(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中小学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研究[D]. 凌琳. 西南大学, 2020(05)
- [2]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3]初中《道德与法治》防范校园欺凌的教学策略研究[D]. 李利宁.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高中历史模拟课研究[D]. 李媛博. 河南大学, 2020(08)
- [5]历史虚无主义影响下我国“95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研究[D]. 丁瑞斯.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5)
- [6]健康中国背景下高中女生性教育内容框架的构建 ——基于高中女生学习意愿调查[D]. 王琦.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7]健康中国背景下初中女生性教育内容框架的构建 ——基于初中女生学习意愿调查[D]. 闫瑞.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8]语文学科教育戏剧的文化体验研究[D]. 池夏冰.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 [9]伪科学事件的教育价值及其实现思路[D]. 欧阳倩烨.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10]小学教师关心的误区及其成因与对策研究 ——基于Q市五所小学的调查[D]. 郭振业. 曲阜师范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