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慕尼黑再获A.M.Best最高评级(论文文献综述)
张蕴遐[1](2018)在《地震风险管理体系中的再保险制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是世界上受地震风险危害最大、死亡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与我国飞速发展的经济不匹配的,是相对滞后的地震风险管理体系。我国地震风险管理还停留在主要依靠政府救助的原始阶段。政府救助对财政和经济发展带来的压力,令公共事务管理者不得不考虑一套灾前融资和风险转移方案。显然,地震保险是最佳的选择。然而,由于地震风险不符合传统的可保风险理想条件,地震保险具有正的外部性和准公共品属性,单纯依靠市场自身,难以形成有效供给,会导致市场失灵。地震再保险因其能够改善保险公司财务稳定性,实现风险跨区域分散等原因,能够帮助突破可保风险理论的限制,扩大承保能力,破解市场失灵局面,成为地震保险中的核心环节。利用再保险机制来构建地震保险体系是必要且可行的。我国地震保险发展历经曲折。近年来随着政府对巨灾风险管理的重视,逐渐有了不同层面的地震保险制度创新和尝试,但始终没有建立起完整有效的地震风险管理体系。在这样的背景下,从再保险的视角开展研究,通过设计一套合理的再保险制度来促进我国地震风险管理体系的发展,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的研究内容涵盖与地震风险管理和地震再保险相关的各个领域和层面的理论及实践分析。具体来说,基于地震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分析影响地震风险的因素,管理工具和地震保险市场失灵的原因,尝试从需求及供给端两方面,寻找破解市场失灵困局的策略。分析再保险在解决市场失灵中的价值,必要性和可行性,根据我国地震再保险的现状,提出我国地震再保险制度的定位和功能。并在进行地震保险国际实践对比研究后,提炼了各种模式的相似性、共同点,分析其优缺点和适用性。进而从再保险市场均衡理论出发,以博弈分析的方式论证共保体模式在地震再保险中的适用性,并通过模拟仿真等方法,对地震再保险共保体的运营效果进行评估,提出一套可以用来分析和设计地震再保险共保体制度的研究范式。本文还研究了非传统再保险工具,包括政府支持和资本市场上的保险证券化等。最后对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提出我国地震再保险制度的构想、框架、政策和落地建议。本文采取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同运用、比较分析与综合分析互佐证的研究方法,通过大量演绎和归纳,以及对案例的分析等,对所研究问题进行清晰、简明地分析和阐述。本文的结论包括:应立法建立由市场主导运作的地震再保险制度。再保险体系的核心结构和管理者为市场各家主体出资形成的共保体。共保体将风险在域内进行集中分散,再统一安排高层再保险。应建立分层次的再保险安排,并由国家主导成立国家巨灾基金,以应对包括地震、洪水、台风在内的多种自然巨灾风险。通过资本市场和政府政策等多渠道补充,完善整个地震再保险体系。政府对共保体和巨灾基金需给予政策优惠。未来可以考虑区块链和智能合约在共保体机制的应用。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在两个方面。第一,本文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地震再保险制度,并从再保险的视角,论证了利用再保险机制影响地震保险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二,本文对共保体模式在地震再保险的应用做了详细的分析,通过博弈模型论证可行性,并通过资产负债模型和模拟仿真观察共保体的运营效果,给出制定相关政策的研究范式。本文不同于过去研究中偏向原保险市场视角,或以文献总结和模式讨论为主的研究。
张红月[2](2018)在《自然灾害事件的数据依赖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全球变化加剧了自然灾害发生的强度和频率。随着数据获取能力的不断提升,数据在减灾研究中的作用更加凸显。针对灾害事件开展的科学研究逐渐从单学科向多学科转变,多学科数据资源成为有效支撑。自然灾害事件的数据依赖性是指多学科多领域数据对于特定灾害类型或者灾害事件的贡献程度。自然灾害的数据依赖性研究有助于更加科学地构建特定灾害类型或事件的研究方案。本文针对自然灾害减灾科学研究中支撑数据的充分性和科学性等难题,采用基于文献的知识发现方法和模型,探索自然灾害事件和其支撑数据的相关性关系,开展重大自然灾害事件中多学科支撑数据的精确分析和定量化关联研究。本文选择三次地震事件(唐山、汶川和海地)以及洪涝事件作为自然灾害事件的典型案例,从多学科角度和对地观测角度对自然灾害的数据依赖性开展研究并对依赖性进行了量化,针对科研用户的具体需求进行个性化数据推荐建模,并构建了自然灾害事件的概念本体。主要的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包括:1)对于自然灾害事件的数据依赖性,开展了自然灾害致灾原理、自然灾害分类、自然灾害数据分类与管理的调研,总结并提出自然灾害的生命周期理论、数据管理流及数据依赖性等相关背景知识。2)将文献知识发现方法应用到本文的研究中,并提出了针对典型灾害事件的数据依赖性研究思路和普适性的技术路线。以三次地震事件(唐山、汶川和海地)和洪涝事件研究为例,分析了典型灾害事件的多学科数据依赖性特征。并以对地观测数据为例,对洪涝灾害研究主题与数据依赖性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洪涝研究中使用率最高的数据为气象和水文数据,其次是对地观测数据。唐山地震研究中大部分文献使用了地球物理与地质数据,汶川地震研究中绝大部分文献使用地面测量数据和对地观测数据。海地地震研究中大量使用了社会经济数据、临床数据和观测数据。自然灾害事件研究对数据的依赖性,呈现出明显的时空差异。3)结合自然灾害的数据依赖性统计结果,分析自然灾害事件的数据依赖性的影响因素。从时空角度和用户角度对数据依赖性进行了量化建模并给出了时效性指数、用户指数、地域指数及综合量化指标的计算方法。案例部分以1990-2015年的洪涝灾害研究文献和三次地震事件的文献数据源作为研究对象开展分析,给出了时空特征和用户社区对数据依赖性的影响度量化值。4)根据协同过滤推荐算法提出面向科研用户的个性化数据推荐模型。基于科研文献的研究内容,权威性、普遍性、时效性、地域性及学科属性字段构建科研文献向量,并依据用户的兴趣度构建相应的用户内容向量和属性向量。综合推荐模型和多准则决策方法提出个性化的数据推荐策略。并以洪涝研究为例开展了实例验证。5)综合自然灾害分类标准以及基于文献的自然灾害事件的概念抽取结果构建面向科研的自然灾害事件的概念本体。采用层次化本体构建方法和类元信息描述策略来解决语义异构和查询检索难题。根据调研,目前基于文献的知识发现方法在生物医学和化学领域应用广泛,但尚无研究将此方法推广到自然灾害研究领域。另外,针对自然灾害的数据依赖性的研究多是从研究者的学科背景从单学科角度进行分析,尚没有针对自然灾害多学科数据依赖性开展的研究分析。因此本文的研究目标以及所采用的方法都是开创性的。研究提出的技术方法和模型可以扩展用于其他的自然灾害事件研究,丰富了自然灾害学研究的知识范畴,对综合减灾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张晓涵[3](2017)在《巨灾风险管理中经济抗逆力的作用机理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全球范围内自然灾害频发,地震、洪水、飓风、海啸等巨灾风险发生的频率及强度都大幅加大,巨灾风险对经济体造成的损失不可估量。现阶段,我国又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处于“十三五”计划的起始之年,自然灾害的不确定性带来了巨大的风险敞口。传统的巨灾风险管理工具可能不能满足目前研究的需要,因此,本文总结了现有研究成果,研究了经济抗逆力在巨灾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机理,试图找到巨灾风险管理的新思路。本文首先通过对现有文献与理论的总结,得出巨灾风险管理研究中经济抗逆力研究的必要性。再通过对比国外现有的抗逆力模型,选择适合我国经济抗逆力研究的方法,对我国的经济抗逆力做实证研究。在本文的分析中,经济稳定、市场效率、治理能力、社会发展和信息化是经济抗逆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巨灾风险管理应重视的方面。提高经济的稳定性是巨灾风险管理的重中之重,经济稳定指数对经济抗逆力贡献值最高;加快信息化的发展可以提高经济抗逆力,信息化程度越高越能准确地获得灾情信息、精准地进行救灾措施,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也能加强巨灾风险管理的协调性,提升巨灾风险管理的效率;保险行业的发展使保险对经济生活的贡献越来越大,保险业的社会治理职能应当充分发挥;提高市场效率,利用金融市场分散巨灾风险,也是巨灾风险管理的出路;发展与民生状况的提高意味着我国居民自救意识的增强,可以大大节约巨灾风险管理的成本。本文研究发现,经济抗逆力研究对我国抗减灾政策的制定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对巨灾风险管理新体制的构建有丰富的参考价值。
杨鸿玮[4](2016)在《基于性能表现的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设计方法与预测模型 ——以寒冷地区为例》文中指出近年来,由建筑活动产生的资源、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引起全球的普遍关注,节能减排成为建筑行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在我国,绿色建筑在新建建筑中已大量开展,并取得良好成效,但已建成的既有建筑存在规模存量大、围护结构老化、系统设备陈旧等问题,导致其能耗和碳排放居高不下的现状。我国的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使用经验措施弥补建筑缺陷,缺乏设计阶段的改造措施权衡判断;以指令性的定性措施付诸实施,缺乏针对建筑性能提升的量化研究;缺乏整合舒适度、碳排放和造价的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因此,如何构建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设计方法、如何量化技术策略的环境效益、如何进行多目标的综合择优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梳理并比较了英国、美国、德国、中国在既有建筑改造设计方面相关的法规、标准和工具,研究发现欧美各国建筑法规体系是以性能表现为主导,进行政策法规——设计标准——评价标准——模拟工具的一体化构建,我国法规体系基本是以技术措施占绝对主导,在部分条例无法满足时,辅以性能条例,这将导致以下两方面问题:无法穷举指令性条款,限制创新;考核目标单一,与实际情况差别大。继而,确立了本文以性能为研究方向,以风、光、热环境为评价指标,以动态模拟为量化手段进行改造设计方法探索。同时,从各国设计标准或行业协会认证的软件模拟工具中筛选出准确性较高、性能模拟可靠的Ecotect-RadianceDaysim联动平台,PHOENICS,DesignBuilder进行论文中光环境、风环境、热环境触发的能耗和碳排放模拟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设计的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形式、构造、系统、设备改造优化策略,并结合寒冷地区绿色化改造样本库的建立和典型案例剖析,形成以“热工/采光/通风”性能判断为原则的寒冷地区建筑分类(住宅三类、办公四类),扩充寒冷地区改造策略框架下适用的具体措施。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之上,构建了针对设计阶段的、基于量化模拟技术的、耦合风、光、热环境的绿色化改造设计方法,并详细探讨了其在“性能诊断——改造设计——预测反馈”设计过程中的风、光、热性能指标、技术实现方法、参数设置。继而,基于性能表现的建筑分类筛选典型模型进行绿色化改造设计方法应用,研究得到每一个有代表性的典型建筑中对风、光、热优化效果明显的不同单项措施所带来节能敏感度、减排敏感度和成本效益敏感度,为绿色化改造中策略措施的权衡提供定量依据,同时为建筑形式创新提供设计逻辑。研究发现,经过合理设计的致力于风、光环境优化的被动形式策略,不会对能耗与碳排放产生明显负面影响,甚至能够达到节能减排效果;城镇住宅典型模型以节能为目标的前提下应优选构造策略,以减排为目标应优选系统策略;办公建筑典型模型以节能为目标应优选系统策略,以减排为目标应优选设备策略。在此基础上,运用非支配精英遗传算法的遍历和变异计算,依据“环境提升优先——碳排放与舒适度优选——性价比平衡”的串联逻辑实现典型模型的多目标综合优化,探究在舒适度提升与碳排放降低目标下最优的策略组合,辅以成本增量因素的判断,确定性能导向的改造的最优解。为了方便建筑师使用,本研究基于JAVA编程开发了多目标优化敏感度预测模型。本文的最后,应用多目标敏感度计算工具对一栋20世纪80年代的普通住宅进行设计辅助和决策支持,验证软件的应用意义。本文提出的基于性能表现的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整合优化设计方法和设计阶段基于动态模拟的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敏感度预测模型,从理论和应用的角度完善了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设计研究。
刘明波[5](2014)在《中国巨灾风险融资机制设计研究 ——基于公私伙伴合作视角》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伴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环境恶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世界人口和财富的迅速增长,巨灾事件发生的频率和造成的损失都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根据慕尼黑再保险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从1980年—2012年的33年间,全球巨灾事件数量增加了1.5倍左右;巨灾事件带来的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的记录不断被刷新。中国幅员辽阔,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全球主要自然灾害种类在我国均有分布。进入2000年以来,我国进入新的灾害多发期,自然灾害、极端气候事件频次增加,特重大自然灾害接连发生,给中国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2012年,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2.9亿人次受灾,1338人死亡,1109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直接经济损失4185.5亿元。面对严重的巨灾风险和巨灾损失,我国的灾前巨灾风险融资机制并未起到应有的作用,究其原因在于巨灾风险融资具有的准公共物品属性。对我国面临的灾前巨灾融资缺位这一困境,可以通过公私伙伴合作的方式予以解决。公私伙伴合作(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PPP)是指政府通过与一个或多个私营企业建立伙伴合作关系,提供政府公共服务或创建、运营私营企业。公私伙伴合作关系在国外提供公共服务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目前国内在公共基础设施、医疗、教育等领域也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具备在巨灾风险融资领域发挥作用的现实条件。另一方面,针对中国巨灾风险融资的研究,特别是从公私伙伴合作视角研究巨灾风险融资机制的在国内还不多见。因此,从公私伙伴合作视角开展对我国巨灾风险融资机制的构建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理论价值。但是如何将公私伙伴合作与现实中的巨灾风险融资手段连接起来,构建符合中国现实的巨灾风险融资机制,有效解决我国目前巨灾风险融资缺位这一难题,在理论上和实践的前进道路上都充满了障碍。为此本文从巨灾风险、巨灾风险融资及公私伙伴合作的概念解析出发,以巨灾风险的市场化融资和政府融资、以及公私合作关系中政府、私人部门风险分担为研究重点,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证与案例分析方法、比较研究等方法,在公私伙伴合作视角下,立足于基础理论和实践经验两个层面,对巨灾风险融资机制进行系统深入的探讨,并提出了构建我国融资机制的理论框架和细节。本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一、导论。概括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回顾了巨灾风险融资相关的理论文献,并对其进行述评,结合已有文献和本文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本文研究的创新和不足。二、对巨灾风险融资机制进行一般性理论分析。在总结国内外的主要观点,并对相关研究对象进行评析的基础上,提出作者本人对巨灾风险、巨灾风险融资的理解和认识;回顾了本文研究运用的主要理论基础及相关研究工具;运用福利经济学对巨灾风险融资进行分析,从帕累托最优标准,分析了保险与事后融资的效率,并在事后效率视角的基础上,探讨了保险市场的作用。三、公私伙伴合作与巨灾风险融资。从公私伙伴合作的概念及实践进展出发,分析了公私伙伴合作在实践中广泛运用背后的推动力。结合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外部性的基本理论观点,探讨了巨灾风险融资的准公共物品属性,并对作为准公共物品的巨灾风险融资的供给主体和供给方式进行了分析。对公私伙伴合作模式在我国轨道交通建设和开展大病保险领域中的应用进行简要的介绍及评价。四、巨灾风险的市场化融资。分别对巨灾风险的保险市场和资本市场融资机制进行了分析。分析了巨灾风险的保险融资原理,巨灾风险可保性的理论观点,并依此为基础,探讨导致巨灾保险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分析了保险市场上的创新活动,并指出市场创新对扩展巨灾风险的可保性边界带来的市场效率的改进。分析了巨灾风险的资本市场融资原理和工具,较全面比较了各种资本市场融资工具的优势与不足。重点分析了巨灾债券这一主要的资本市场融资工具,对巨灾债券的溢价进行了考察解释。结合最新市场数据,分析评价巨灾风险市场化融资的现状,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五、巨灾风险的政府融资。本部分内容从经济学中政府干预经济的一般原理出发,并结合巨灾风险的不可保性理论观点,分析了巨灾风险政府融资的理论基础。归纳了巨灾风险政府融资采取的主要方式及各自的特点,对美国洪水保险计划进行了深度分析,总结其成功经验和启示。建立模型,从理论上分析对政府救济持不同预期的民众,对政府建立公共保险计划、开展灾后救济二者间进行策略选择时的影响,详细探讨了政府可选的最优策略。六、公私伙伴合作融资中风险的分担。通过建立公私伙伴合作关系下的政府与私人保险公司间博弈模型,分析了政府比私人保险公司更有信息优势情况下,政府与私人保险公司在该博弈过程中的风险分担和策略选择。并对实现博弈均衡进行了推导和证明。以案例的方式对国际上公私伙伴合作模式运行的巨灾风险融资计划进行了分析。七、基于公私伙伴合作的融资机制设计。分析了我国现行巨灾风险融资存在的不足,以及我国当前巨灾风险融资面临的资金缺口;结合前文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构建一个多风险分担层次的巨灾风险融资机制的基本框架;最后对融资机制设计的总体目标和发展思路给出了政策建议,探讨了巨灾保险基金设计中涉及的巨灾保险基金设立目的、初始资本来源、承保风险及承保对象选择等细节问题;对巨灾保险基金的运行模式进行了探讨。通过上述内容的研究,本文在巨灾风险融资研究上取得了如下进展和创新。一、从公私伙伴合作视角对巨灾风险融资进行系统的研究有效应对巨灾风险带来的威胁是世界各国发展面临的重大难题。巨灾风险融资是巨灾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公私伙伴合作在提供社会公共产品和服务方面取得了显着成绩,本文将公共伙伴合作理论与巨灾风险融资结合起来,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探讨巨灾风险融资的解决方案。二、进一步丰富我国巨灾风险融资理论研究内容尽管近5年以来,巨灾风险管理相关理论研究得到我国学术界的高度重视,但由于研究起点较低,发展慢,相关研究还存在空白地带和不足之处,特别是政府在巨灾风险融资中的角色定位和作用,商业保险公司在巨灾风险融资中自身优势的发挥,政府与商业企业在巨灾风险融资中发挥作用的边界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充实和完善。本文从巨灾风险融资及公私伙伴合作的基本理论出发,系统分析了各融资方式的具体工具、融资规模和成本效率等方面的内容,对我国巨灾风险融资机制的设计提出了政策建议,丰富了我国巨灾风险融资理论的研究内容。三、从福利经济学视角,对巨灾风险的灾前、灾后融资效率进行分析本文在期望效用理论框架下,放宽了博尔奇定理及萨缪尔森风险分散理论的假设条件,运用福利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分析了巨灾保险的引入对跨期资源配置效率可能带来的影响。对灾害发生存在不确定性条件下,根据不同的效率定义标准,考察了巨灾保险在各自情形下的作用。四、深入探讨了政府救济对最优巨灾保险的影响由于巨灾风险融资具有的正外部性及准公共物品特性,在考察分析巨灾风险融资中,面临的不是政府是否应该干预这一问题,而是政府应该如何更好的介入到巨灾风险融资机制中,以保证政府采取的介入方式,不会过度扭曲巨灾风险市场化融资的有效性。为科学分析政府干预巨灾风险融资可能出现对社会公众的负面激励,本文详细探讨了政府通过巨灾风险灾后融资开展救济与灾前的保费补贴开支的不同形式下,对不同风险认知的社会公众带来的差异性影响,以及政府自身的成本控制问题。为政府介入巨灾风险融资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当然,从巨灾风险融资的国际实践来看,构建一个可负担、高效和可持续的巨灾风险融资机制是各国面临的重大挑战,涉及一国面临的自然灾害严重程度、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的风险意识、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发展水平、政府职能发挥等一系列因素。由于作者掌握的资料、数据的局限以及我国市场化的巨灾融资经验缺乏,本文提出的融资机制的政策建议主要是基于理论探讨而构建,实证支撑相对较弱,需要今后持续追踪研究,以使我国巨灾融资理论进一步完善。
吕会茹[6](2013)在《效用理论在保险中的应用》文中认为保险行业不仅是当今社会金融领域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也是现代社会的一种经济补偿方式。尽管保险在促进社会发展和保证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可称之为社会进步的稳定器和助推器。然而,保险欺诈现象随着保险业快速的发展也是屡见不鲜。保险欺诈不仅存在于原保险交易市场中,而且也存在于再保险交易市场中。究其原因是市场中交易双方之间信息的不对称。信息不对称非常容易引起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论文依据保险法中的最大诚信原则,运用效用理以及博弈论和风险理论的相关知识,主要研究了再保险交易中再保险定价以及保险人的监管成本两方面问题。首先,得出了当不存在道德风险时以及在信息对称条件下,完全竞争市场中比例再保险合同中最优的再保险价格;其次,得出了当不存在道德风险时以及在信息对称和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竞争市场中超额损失再保险合同中最优的再保险价格;再次,得出了当存在道德风险时,主要是指当保险人偿还能力不足时,保险人进行再保险以及不进行再保险的条件下,保险人对投保人的最优监管成本;最后,当保险人偿还能力充足时,保险人进行再保险和不进行再保险的条件下,保险人对投保人的最优监管成本;最后,结合实际,提出一些加强保险人道德水平的建议。
马宗刚[7](2014)在《巨灾风险债券定价模型及其仿真研究》文中指出瑞士再保险全球保险数据库显示自从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无论是巨灾发生的频率,还是巨灾造成的财产损失与保险损失都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四份评估报告(2007)预测21世纪全球出现极端灾害的频率可能会持续增加。面对日益严峻的世界气候变化,传统的保险与再保险风险分散工具,由于其自身承保能力的有限性和风险转移模式的局限性已越来越不能满足巨灾风险分散的需求。上世纪90年代出现的非传统风险转移工具为巨灾风险的分散和管理提供了新的选择。通过保险连接证券将巨灾风险从保险市场转移到强大的资本市场是近年来巨灾风险管理的主要创新手段,其中巨灾风险债券是目前发展最成功、最重要的金融创新工具之一。因此,对巨灾风险债券定价问题的研究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角度出发,借鉴国内外现有的相关研究成果,对巨灾风险债券定价模型、求解方法以及模型参数估计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相关研究成果简述如下:第一、在风险中性测度下,分别采用Vasicek与Cox-Ingersoll-Ross(CIR)利率模型并且累积损失过程服从复合非齐次泊松损失过程条件下导出了巨灾风险债券的定价模型。其次构建了非线性索赔抵达强度函数,其体现了巨灾风险事件抵达率的周期性,进一步改善了现有确定性强度函数对巨灾风险抵达率的刻画。针对定价模型不存在闭式解,本文提出一种混合逼近算法,通过数值试验表明该算法体现了良好的运算效率与精确性。最后,利用美国保险服务所提供的PCS损失指数年度数据对巨灾风险债券定价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估计,并对定价模型进行了数值分析,从参数估计、价格计算以及参数灵敏度分析等诸多方面检验了模型的适用性与可行性。第二、针对巨灾风险事件造成财产损失的极端特征,本文利用极值理论中的块最值法(Block Maxima Method, BMM)与峰限门值法(Peak Over Threshold, POT)研究了巨灾损失分布的尾部特征。在风险中性测度下,利用Longstaff利率模型与复合非齐次泊松损失过程导出了巨灾风险债券定价公式。针对混合逼近算法存在的限制条件,给出了Panjer离散递归算法与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结合美国保险服务所提供的PCS损失指数数据,对极值理论模型中的广义极值分布与广义帕累托分布进行了参数估计,并利用图技术、拟合优度检验与模型评价准则对损失分布进行分析评价。最后,通过数值试验对模型的可行性进行检验。第三、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不确定的巨灾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也将随之增加,单纯采用确定性强度函数的泊松过程已经无法充分解释这种巨灾现象,本文构造了服从Black DermanToy(BDT)模型的随机强度刻画巨灾风险事件的抵达率。继而,构建了双随机复合泊松过程刻画门限时间过程。在远期风险调整测度下,利用Hull-White利率模型与双随机复合泊松损失过程构建了巨灾风险债券定价模型,并利用Quasi Monte Carlo模拟实现了对债券价格的估计。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巨灾风险债券的收益价差与二级市场交易数据的平均收益价差保持类似的运动趋势,从而验证了定价模型的有效性,同时也对定价模型中的主要参数进行了灵敏度分析。总之,本文着眼于巨灾损失分布与巨灾风险抵达过程的变化特征并借助于金融市场、金融理论创新的优势,精心选取并利用了有助于巨灾风险债券定价模型精度提高的极值理论模型、双随机复合泊松过程以及随机利率模型等,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相应的定价模型,并根据定价模型的特征,提出了混合逼近算法、Panjer离散递归算法、快速傅里叶变化算法以及Quasi Monte Carlo模拟算法等模型求解算法。数值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构建的巨灾风险债券定价模型具有良好的适用性与可行性,相应的研究成果可为我国将来发行巨灾风险债券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持,同时也为资本市场上的投资者提供理性决策依据。
王化楠[8](2013)在《中国整合性巨灾风险管理研究 ——基于主体与职能的角度》文中提出中国幅员辽阔,地质结构和自然环境复杂,除了火山爆发之外,强烈地震、特大洪水、严重干旱等自然巨灾几乎每年都有发生。并且具有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人身财产损失大,灾害多以链式形式演化发展等特点。经济史学家傅筑夫先生曾指出:“一部二十四史,几无异一部灾荒史。水、旱、虫、蝗等自然灾害频频发生,历代史书中关于灾荒的记载自然就连篇累牍”。在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近年来,我国初步构建起了“一案三制”(预案、法制、体制、机制)的巨灾风险管理体系,并且在几次巨灾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我们也要清楚的看到,当前中国巨灾风险管理中还存在着诸多亟需破解的难题。首先,从国家整体层面来看,巨灾风险管理基本上依然是政府在“单打独斗”,“跨部门整合”、“公私合作”等在理论和实践中都被证明是行之有效和广泛认可的思路还没有被接受和运用;其次,在市场主体和公益组织等社会力量的有限参与中,巨灾风险防范意识淡薄、专业化程度较低、职能边界模糊等问题严重制约着社会力量防灾减灾能力的发挥;最后,各巨灾风险管理主体基本上沿用的是“各扫门前雪”的思路,致力于在各自负责的灾种、管理阶段、措施等方面做大做强,而不注重更为重要的多元主体间的沟通交流与协调配合,造成了资源和效率上的极大浪费。从理论研究层面看,关于巨灾风险管理中的风险融资、风险预警、灾害信息系统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都展开了较为深入的探索,并取得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虽然这些不同视角和内容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然而巨灾风险的管理主体是谁,其职能边界如何确定,主体间的协调配合如何实现。在这方面目前的相关文献凤毛麟角,相应的系统、全面的探讨更无从谈起,因此深入研究巨灾风险管理的主体与职能整合问题具有重要的学术和理论价值。为此,本文以强调主体间职能明确划分与有机融合为重点的整合性巨灾风险管理理论为核心,其他相关理论为支撑,选取巨灾风险管理中的主体与职能整合作为研究对象,运用规范研究、案例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以提升中国巨灾风险管理整体水平为目的展开了研究。全文共分八章,其主要内容如下:一、导论概括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研究思路、结构和内容,对整合性巨灾风险管理相关的理论文献进行了述评,结合已有文献和本文的成果提出了研究创新和展望。二、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对支撑本文的治理理论、灾害经济学、风险社会理论以及风险管理理论做出了概括性的介绍,提炼出其中对于整合性巨灾风险管理研究具有指导性和启示性的内容;从目前巨灾风险管理研究现状出发,探讨了相关研究方法的比较和选择问题。三、巨灾风险管理理论演进与实践创新在概述了巨灾的定义、种类、特征之后,提出了影响巨灾界定的因素和本文对巨灾的界定;分析了巨灾风险管理的内涵与外延,并对巨灾风险管理与巨灾危机管理做出了比较;从巨灾风险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创新演进角度,分析并评价了从一般风险管理到整合性灾害风险管理,再到整合性巨灾风险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演进,指出了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最后着重阐述了本文对整合性巨灾风险管理的认识和界定。四、整合性巨灾风险管理——理论分析首先从一般意义上的“公私合作”,即政府与市场两大巨灾风险管理主体着手,分别探讨了其参与巨灾风险管理的依据、优势职能的边界划分、管理方法和途径,进而提出了两者整合的动因、约束条件和模式特点;然后指出政府与市场的整合并不能完全覆盖巨灾风险管理的全部领域,公益组织这种社会道德力量的加入,有其理论上的可行性和现实上的必然性;最后研究了公益组织与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和整合模式。五、整合性巨灾风险管理——现实分析由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传统文化制度等差异,巨灾风险管理在各国的发展呈现出方式各异、各具优势的特点。本章选取日本和美国这两个自然巨灾频发,在管理实践中非常强调多元主体与职能整合的国家作为研究对象,从统领国家巨灾风险管理的法律或计划体系展开分析。指出了两国政府、市场主体和公益组织在巨灾风险管理中的职能定位和具体管理方法,阐释了两国多元主体间的整合模式,以及形成这种模式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从中提炼出整合性巨灾风险管理的一般性规律和经验。六、巨灾风险管理:中国考察在概括性介绍了中国历史上的巨灾风险管理思想和措施之后,以汶川地震为背景,研究了政府、市场、公益组织当前的巨灾风险管理职能,着重分析了三者之间的整合现状,并从主体层面和职能层面分别提出了整合不足的深层次原因,为后文针对性的提出整合性巨灾风险管理体系做出铺垫。七、中国整合性巨灾风险管理框架设计承接上一章,提出了中国整合性巨灾风险管理的基本框架。首先论述了我国建立整合性巨灾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其次结合理论研究与中国实际提出了构建的目标;然后从理念、主体、措施、方式等方面提出了构建的具体思路;最后以中国国情为依据,指出了构建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和可行的实施途径。八、中国整合性巨灾风险管理体系创新中国目前业已形成了“一案三制”(预案、法制、体制、机制)的巨灾风险管理体系,本文认为彻底摒弃现有管理体系是不现实,也是不必要的。如何将整合性巨灾风险管理理论和实践经验有机的融入其中,通过对“一案三制”中各个子系统的创新完善,实现多元主体在组织上、结构上的协整,进而带动职能整合是本章的研究内容。通过上述分析与探索,本文在整合性巨灾风险管理研究上取得了如下进展和创新:1.丰富了我国巨灾风险管理研究的视野领域我国的巨灾风险管理研究起步较晚,直到近年来才引起学术界的关注,所以在研究视野上,存在很多盲点。本文从整合性巨灾风险管理的内涵出发,提出了多元主体参与,实现主体和职能间的整合是完善中国巨灾风险管理体系的必然选择,并在这一领域展开了探索,丰富了我国巨灾风险管理研究的视野领域。2.弥补了我国巨灾风险管理研究的薄弱环节在对当前相关研究的学习整理过程中发现,关于中国巨灾风险管理问题,目前针对单一主体,如政府、公益组织等在巨灾风险管理职能界定、体制机制保障等方面的研究较为常见,但整合性视角非常欠缺。本文提出巨灾风险损失巨大、衍生危害复杂多样、波及范围广泛等特征客观上决定了多元主体和及其职能整合是有效应对的关键。进而运用多种研究理论作为支撑,采用实证分析、案例分析、对比分析等手段,较为全面对这一问题做出了研究。从应急预案、法制、体制、以及机制层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与实施路径,弥补了我国巨灾风险管理研究的薄弱环节。3.探索了我国巨灾风险管理研究的创新思路首先从理论上提出了政府、市场与公益组织在巨灾风险管理中一般性职能划分,指出主体和职能上的整合对于三大主体而言都具有内在的动力和收益,进而提出了“版块型整合”、“互促型整合”、“行政吸纳型整合”等主体间的具体整合模式,突破了目前以“政府主导”、“市场主导”等方式对多元主体整合模式做出的简单划分,为实践创新奠定了较为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次对于中国的巨灾风险管理整合现状以汶川地震为背景展开研究,在主体层面和职能层面指出了动机不足、体制僵化、边界不明等整合欠缺的具体原因,为中国整合性巨灾风险管理的构建找到了桎梏所在和创新的突破口。最后,在中国“一案三制”的巨灾风险管理基础上,构建了政府、市场和公益组织的整合框架与实施路径,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设计了相应的保障支持体系。
向飞[9](2010)在《洪水风险综合防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尤以洪水灾害给经济社会造成的损失和威胁最大,洪水灾害损失约占中国各类自然灾害总损失的一半以上。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极端天气事件日益增多,人口与社会财富向洪水风险区不断集中,洪水灾害损失补偿的制度安排问题变得越来越迫切,洪水风险的综合防范问题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围绕着洪水风险综合防范这一主题,论文主要研究了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论文对洪水风险综合防范进行了理论分析;其次,基于保险的视角,对洪水风险综合防范中保险作用开展了理论分析和案例考察;最后,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探讨了中国洪水保险制度的推行问题。关于洪水风险综合防范的理论分析,论文主要研究了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洪水风险要素分析。依据保险学原理中的风险三要素理论,洪水风险因素、洪水风险事件和洪水风险损失三者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共同构成洪水风险的全部。在通常情况下,洪水风险因素引发洪水风险事件;洪水风险事件导致洪水风险损失。第二,综合风险防范模式探析。一般来说,“风险管理”是一个在技术层面上为企业等私营部门所广泛使用的术语;与之相比,术语“风险防范”对于风险处置问题的关注从技术层面上升到了制度层面,因而它通常与国家行动相联系。“风险防范”概念首先由欧洲“诚信网络”研究计划提出,在国际风险防范理事会的推动下,开始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伴随着国际上风险综合研究的兴起,基于对灾害过程复杂性特征的认识,国际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中国国家委员会进一步提出“综合风险防范”概念,从而实现了“风险防范”概念的第三次发展。第三,洪水风险综合防范的结构优化模式构建。作为自然灾害的一种,洪水灾害是由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和承灾体相互作用形成的异变系统,洪水灾害过程错综复杂,仅仅运用单一的手段进行风险管理是不够的,应通过“安全设防、应急管理、救灾救济、风险转移”的结构优化模式实现对洪水风险的综合防范。在洪水风险综合防范中,各级政府应针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确定洪水灾害安全设防水平;制定行之有效的辖区洪水灾害应急预案,并建立满足应急预案要求的应急指挥体系,特别是信息共享平台和应急响应的体制、机制与法制;明确各级政府在本级财政支出中,洪水灾害救灾救济的支出比例;建立在上述安全设防水平条件下的洪水保险与再保险体系,发挥保险与再保险在洪水风险转移中的作用。关于洪水风险综合防范中保险作用的理论分析和案例考察,论文主要探讨了三个方面的作用:第一,洪水风险综合防范中保险的损失补偿作用。论文通过对1993年美国中西部洪水、1993年德国莱茵河洪水、1997年波兰洪水、1998年英国复活节洪水的案例研究发现:虽然补偿形式存在差别,但是上述每起洪水灾害中至少有40%的损失获得了补偿,其中,保险补偿金额占总损失金额的比例分别为12%、30%、8%和39%,政府补偿金额占总损失金额的比例分别是30%、10%、48%、0.1%。论文认为:即使在保险市场发达的国家,保险也只是在一定限度内发挥损失补偿的作用,从而损失补偿情况并不能全面地反映洪水风险综合防范中保险所起到的作用;洪灾后政府的援助与保险需求之间存在着负相关的关系,这种关系会影响到保险损失补偿作用的发挥。第二,洪水风险综合防范中保险的激励减灾作用。论文通过对美国洪水保险制度在洪泛区管理中运用的案例研究发现:美国国家洪水保险计划通过社区、保险业和贷款业的共同参与,每年减少洪灾损失大约8亿美元;按照国家洪水保险计划的建筑标准建造的建筑物要比不遵守该标准的建筑物遭受的洪水损失减少77%。论文认为:保险作为风险管理中的一种财务处理手段,本身并不能减少灾害损失,但是通过良好的制度设计,将保险与其他政策工具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它能够发挥出激励减灾的作用。第三,洪水风险综合防范中保险的协助设防作用。论文通过对保险在中国长江三峡防洪工程建设运营中运用的案例研究发现:为了确保三峡工程建设和运营的顺利进行,三峡总公司建立了以建筑工程一切险、安装工程一切险为主,施工设备保险、雇主责任保险以及其他配套险种为辅的全面覆盖的工程保险险种体系,形成了以企业财产一切险、机器损坏险为主,公众责任险为辅并扩展部分附加条款的运营资产保险险种体系。论文认为:对于面临洪水风险威胁的一般性工程项目来说,保险可能仍然发挥的是一种损失补偿作用,但是当工程项目是针对洪水风险的安全设防工程时,保险在项目建设运营过程中提供风险保障的同时,客观上也起到了协助设防的作用。关于中国推行洪水保险制度的示范探讨,其总体上可以分成四个部分:一是洪水风险的评估;二是利益相关主体的决策过程与行为模式调研;三是洪水保险制度的方案设计;四是洪水保险的财务风险管理系统构建。论文的创新主要有三点:第一,摆脱了就洪水保险研究洪水保险的传统思路,转而从综合风险防范的大视角切入到洪水保险的研究中,较为系统地论述了洪水风险的综合防范问题。第二,转换了研究视角,不再仅从经营管理的视角出发看待保险所具有的作用,而是将保险上升到国家风险管理的制度层面,比较系统地思考了保险在洪水风险综合防范中的损失补偿、激励减灾和协助设防的作用。第三,与以往的研究相比,重点考察了安全设防工程作为洪水灾害承灾体的特殊性,并以中国长江三峡防洪工程作为案例分析对象,提出了“保险在洪水风险综合防范中具有协助设防作用”这一创新性观点。论文的不足之处在于:对于洪水风险综合防范的结构优化模式中各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探讨有待深入,此外,由于受到数据和研究方法的限制,论文没有对保险的作用展开定量研究。
武南君[10](2012)在《中外再保险的比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再保险的基础是原保险,再保险的产生,是基于原保险人经营中分散风险的需要。因此,原保险和再保险是相辅相成的,它们都是对风险的承担与分散。再保险是保险的进一步延续,也是保险业务的组成部分。再保险最早产生于欧洲海上贸易发展时期,从1370年7月在
二、慕尼黑再获A.M.Best最高评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慕尼黑再获A.M.Best最高评级(论文提纲范文)
(1)地震风险管理体系中的再保险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地震可保性和市场供需研究 |
1.3.2 地震及巨灾保险模式选择 |
1.3.3 地震保险承保能力 |
1.3.4 地震保险定价 |
1.3.5 地震再保险和保险证券化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主要创新点和不足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数据来源、主要创新点和不足 |
第二章 地震风险管理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
2.1 地震风险、损失特征和趋势 |
2.2 地震风险管理的措施和工具 |
2.2.1 政府救灾和财政补贴 |
2.2.2 慈善救助 |
2.2.3 地震保险 |
2.2.4 地震基金 |
2.2.5 地震风险证券化 |
2.3 我国地震风险管理和地震保险的实践探索 |
2.3.1 我国地震风险管理体系的现状 |
2.3.2 我国地震保险的沿革和探索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地震风险可保性分析和地震保险市场失灵 |
3.1 地震风险可保性分析 |
3.1.1 可保风险的理想条件 |
3.1.2 可保风险理想条件的突破 |
3.2 地震保险需求分析 |
3.2.1 地震保险需求的心理学理论 |
3.2.2 慈善对地震保险需求的挤出效应 |
3.3 地震保险供给分析 |
3.3.1 地震保险正外部性和准公共品属性 |
3.3.2 逆选择、高成本和技术经验限制 |
3.4 地震保险市场失灵困局的破解 |
3.4.1 需求端策略 |
3.4.2 供给端策略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地震再保险功能定位 |
4.1 再保险在地震保险中的地位与价值 |
4.1.1 提高经营地震保险的原保险公司的财务和经营稳定性 |
4.1.2 实现风险的跨区域性分散 |
4.1.3 异质风险同质化功能 |
4.1.4 对风险累积和赔偿责任进行管控 |
4.1.5 跨险种风险分散 |
4.2 我国地震再保险现状 |
4.3 利用再保险机制构造地震保险体系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4.3.1 必要性分析 |
4.3.2 可行性分析 |
4.4 我国地震再保险的定位和功能 |
4.4.1 民生性和公益性 |
4.4.2 充足的承保能力和稳定的市场价格 |
4.4.3 风险扩散和提高经营稳定性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地震风险管理与保险的国际实践与经验借鉴:再保险视角 |
5.1 地震风险管理和地震保险的国际应用与实践 |
5.1.1 日本地震风险管理和地震保险模式 |
5.1.2 美国加州地震风险管理和地震保险模式 |
5.1.3 土耳其地震风险管理和地震保险模式 |
5.1.4 法国地震风险管理和地震保险模式 |
5.1.5 新西兰地震风险管理和地震保险模式 |
5.1.6 中国台湾地震风险管理和地震保险模式 |
5.2 国际地震保险模式的比较分析 |
5.3 国际地震再保险的比较分析 |
5.3.1 域内风险高度集中和统一分散 |
5.3.2 分层次再保险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共保体模式在地震再保险中的适应性分析 |
6.1 再保险市场均衡和共保体模式 |
6.1.1 再保险市场均衡 |
6.1.2 共保体模式 |
6.2 基于共保体实践的地震保险共保体模式的适应性分析 |
6.2.1 博弈模型 |
6.2.2 核保险共保体博弈分析 |
6.2.3 农业保险再保共保体博弈风险 |
6.2.4 共保体模式特点和适用性 |
6.3 共保体模式应用于地震再保险共保体的博弈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地震再保险共保体运营模拟分析 |
7.1 基于ALM模型和地震再保险共保体 |
7.2 地震风险和损失测度 |
7.3 基于ALM_GPD的地震再保险共保体的运营模拟分析 |
7.4 地震再保险共保体的实施建议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具有再保险功能的其他金融工具 |
8.1 具有再保险功能的金融工具的功能和特征 |
8.2 资本市场是传统再保险的有力补充 |
8.3 政府职能和传统地震再保险的界限 |
8.4 具有再保险功能的其他金融工具 |
8.4.1 风险分散工具 |
8.4.2 损失融资工具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我国地震再保险的制度构想与政策建议 |
9.1 我国地震再保险制度的构想 |
9.1.1 民生性和公益性定位 |
9.1.2 分层次地震再保险风险分散机制 |
9.1.3 以共保体模式运营的核心机构 |
9.1.4 非经营型政府定位 |
9.1.5 多种渠道和工具并存的融资机制 |
9.2 地震再保险制度构建与发展的外部环境优化 |
9.2.1 政策环境 |
9.2.2 社会环境 |
9.2.3 技术环境 |
9.2.4 法律环境 |
9.3 我国地震再保险制度政策建议 |
9.4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主要观点和结论 |
10.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注释 |
致谢 |
附录 A:表目录 |
附录 B:图目录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自然灾害事件的数据依赖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自然灾害的数据依赖性现状 |
1.2.2 基于文献的知识发现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与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与论文结构 |
1.4.1 技术路线 |
1.4.2 论文结构 |
1.5 本章小节 |
第2章 相关研究技术与现状 |
2.1 自然灾害的数据管理 |
2.1.1 多源数据类型 |
2.1.2 自然灾害综合数据库 |
2.2 多学科数据分类现状 |
2.2.1 国际数据分类体系 |
2.2.2 国内数据分类体系 |
2.3 多学科数据开放现状 |
2.4 相关技术研究现状 |
2.4.1 文本挖掘 |
2.4.2 基于文献的知识发现 |
2.4.3 多标准决策的量化排序 |
2.4.4 推荐技术 |
2.5 小结 |
第3章 基于文献的数据依赖性研究-以地震、洪涝为例 |
3.1 数据源介绍 |
3.1.1 文献数据源检索策略 |
3.1.2 三次地震灾害事件文献 |
3.1.3 洪涝研究全景文献 |
3.2 技术路线 |
3.2.1 预处理 |
3.2.2 数据叙词表的构建 |
3.2.3 文档记录监督分类 |
3.2.4 统计分析指标 |
3.3 典型灾害事件的多学科数据依赖性分析 |
3.3.1 洪涝事件的数据依赖性 |
3.3.2 三次地震事件的数据依赖性分析 |
3.4 典型灾害事件对EO数据的依赖性研究-以洪涝为例 |
3.4.1 平台类型分析 |
3.4.2 卫星/传感器类型分析 |
3.4.3 TF-IDF主题分析 |
3.4.4 结论 |
3.5 小结 |
第4章 面向科研的数据依赖性量化与推荐 |
4.1 自然灾害的相关理论 |
4.1.1 自然灾害的生命周期理论 |
4.1.2 自然灾害的数据管理流理论 |
4.1.3 自然灾害的数据依赖性理论 |
4.1.4 不确定性理论 |
4.2 数据依赖性的量化 |
4.2.1 时效性指数量化方法 |
4.2.2 用户指数量化方法 |
4.2.3 地域指数量化方法 |
4.2.4 综合量化方法 |
4.3 面向科研用户的数据推荐 |
4.3.1 向量空间建模 |
4.3.2 基于多准则决策的个性化推荐策略 |
4.4 数据依赖性量化及数据推荐实例 |
4.4.1 量化指数计算实例 |
4.4.2 个性化数据推荐实例 |
4.5 小结 |
第5章 面向科研的自然灾害概念本体 |
5.1 本体概念及在灾害领域的研究现状 |
5.2 技术路线 |
5.3 国内外自然灾害分类方法研究 |
5.3.1 国内灾害分类调研 |
5.3.2 国际灾害分类调研 |
5.3.3 面向学科的自然灾害分类方法 |
5.4 基于文献的自然灾害事件概念抽取 |
5.5 本体构建 |
5.5.1 层次化本体构建 |
5.5.2 类元信息描述 |
5.6 实例 |
5.7 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3)巨灾风险管理中经济抗逆力的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巨灾风险管理的属性及内容 |
1.3.2 巨灾风险的分散机制 |
1.3.3 政府与市场在巨灾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
1.3.4 经济学理论在巨灾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
1.3.5 多学科视角的巨灾风险管理 |
1.3.6 巨灾风险管理中的抗逆力研究现状 |
1.3.7 评述 |
1.4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框架 |
1.5 研究方法 |
1.6 本文拟创新之处 |
第2章 经济抗逆力的概念分析 |
2.1 抗逆力的定义 |
2.2 抗逆力和脆弱性的关系 |
2.3 个体、组织、社区抗逆力的定义 |
2.4 经济抗逆力的定义 |
第3章 经济抗逆力在巨灾风险管理中的角色定位 |
3.1 巨灾风险管理理论 |
3.2 四种抗逆力在巨灾风险管理中的角色 |
3.3 经济抗逆力与巨灾风险管理的关系 |
3.4 经济抗逆力研究的主要优势 |
第4章 经济抗逆力作用的实证研究——以我国巨灾风险管理为例 |
4.1 经典抗逆力研究模型介绍 |
4.1.1 经典个体模型 |
4.1.2 经典社区抗逆力模型 |
4.1.3 个体与社区抗逆力模型的借鉴和总结 |
4.1.4 风险下的经济抗逆力 |
4.2 我国经济抗逆力研究模型的构建 |
4.3 我国经济抗逆力模型中的指标选取 |
4.4 指标的无量纲化 |
4.5 指标的权重确定 |
4.5.1 因子分析法 |
4.5.2 熵权法 |
4.6 经济抗逆力指数计算方法 |
4.7 经济抗逆力研究结果分析 |
4.8 经济抗逆力研究的实证结果对我国巨灾风险管理的启示 |
第5章 经济抗逆力视角下我国巨灾风险管理新体制的构建 |
5.1 构建信息化的巨灾风险管理机制 |
5.2 积极构建经济抗逆力的动态监测系统 |
5.3 充分发挥保险业的社会治理功能 |
第6章 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基于性能表现的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设计方法与预测模型 ——以寒冷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1.1 建筑行业能耗与碳排放现状 |
1.1.2 既有建筑“节能减排”潜力显着 |
1.1.3 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需求紧迫 |
1.1.4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更新保护”导向的建筑改造研究 |
1.2.2“能效优化”导向的建筑改造研究 |
1.2.3“成本控制”导向的建筑改造研究 |
1.2.4“性能表现”导向的建筑模拟研究 |
1.2.5 既往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畴 |
1.3.1 概念界定 |
1.3.2 文章涉及物理量及其缩写 |
1.3.3 研究内容与范畴 |
1.4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1.6 创新点 |
第二章 典型国家既有建筑改造法规、标准与工具 |
2.1 英国既有建筑改造设计相关法规、标准和工具 |
2.1.1 英国建筑法规L部分(BRUK Part L) |
2.1.2 英国国家计算方法(NCM) |
2.1.3 英国评价标准(BREEAM UK Refurbishment) |
2.1.4 模拟工具 |
2.2 美国既有建筑改造设计相关法规、标准和工具 |
2.2.1 美国能源政策法(EPAct) |
2.2.2 美国建筑节能标准(ASHRAE 90) |
2.2.3 美国评价标准(LEED-EBOM) |
2.2.4 模拟工具 |
2.3 德国既有建筑改造设计相关法规、标准和工具 |
2.3.1 德国建筑节能法规(EnEG) |
2.3.2 德国建筑节能标准(EnEV和EnerPHit) |
2.3.3 德国评价标准(DGNB) |
2.3.4 模拟工具 |
2.4 中国既有建筑改造设计标准和认证工具 |
2.4.1 中国建筑节能政策法规 |
2.4.2 中国建筑节能标准 |
2.4.3 既有建筑改造绿色评价标准(GB/T51141-2015) |
2.4.4 模拟工具 |
2.5 既有建筑改造设计相关标准和工具的综合比较 |
2.5.1 设计标准对比——技措标准与性能标准 |
2.5.2 评价标准对比——风、光、热综合性能评价 |
2.5.3 模拟软件对比——工具筛选 |
2.6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性能表现的绿色化改造设计影响因素与技术策略 |
3.1 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设计的影响因素 |
3.1.1 外部环境因素 |
3.1.2 建筑本体因素 |
3.1.3 经济效益因素 |
3.2 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设计的技术策略 |
3.2.1 形式策略 |
3.2.2 构造策略 |
3.2.3 系统策略 |
3.2.4 设备策略 |
3.3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性能表现的寒冷地区既有建筑分类 |
4.1 寒冷地区典型居住建筑用能现状与案例解读 |
4.1.1 我国居住建筑发展现状 |
4.1.2 我国寒冷地区居住建筑用能分布 |
4.1.3 寒冷地区与类寒冷地区既有城镇住宅绿色化改造样本库 |
4.1.4 寒冷地区与类寒冷地区典型住宅案例剖析 |
4.2 寒冷地区典型公共建筑用能现状与案例解读 |
4.2.1 我国公共建筑发展现状 |
4.2.2 我国寒冷地区公共建筑用能分布 |
4.2.3 寒冷地区与类寒冷地区既有办公建筑绿色化改造样本库 |
4.2.4 寒冷地区与类寒冷地区典型办公案例剖析 |
4.3 寒冷地区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性能分类 |
4.3.1 基于性能表现的分类依据与特点 |
4.3.2 基于性能表现的城镇住宅分类 |
4.3.3 基于性能表现的办公建筑分类 |
4.4 寒冷地区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措施选型 |
4.4.1 形式策略的措施筛选 |
4.4.2 构造策略的措施筛选 |
4.4.3 系统策略的措施筛选 |
4.4.4 设备策略的措施筛选 |
4.4.5 寒冷地区城镇住宅与办公建筑措施筛选 |
4.5 小结 |
第五章 耦合风、光、热环境的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设计方法 |
5.1 多因素耦合的绿色化改造设计方法 |
5.1.1 方法框架 |
5.1.2 基于模拟的性能诊断 |
5.1.3 耦合多因素的改造设计 |
5.1.4 多次试验的预测反馈 |
5.1.5 敏感度分析 |
5.2 多性能评价的绿色化改造指标筛选 |
5.2.1 风环境指标筛选 |
5.2.2 光环境指标筛选 |
5.2.3 热环境指标筛选 |
5.2.4 寒冷地区城镇住宅与办公建筑的多性能指标 |
5.3 绿色化改造设计的技术集成及参数设置 |
5.3.1 气象参数 |
5.3.2 Phoenics风环境模拟 |
5.3.3 ECOTECT-Desktop Radiance-Daysim光环境模拟 |
5.3.4 DesignBuilder能耗模拟 |
5.3.5 可再生能源利用 |
5.3.6 碳排放计算 |
5.3.7 成本增量计算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动态模拟的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单一目标敏感度 |
6.1 天津市城镇住宅典型模型单一目标敏感度模拟 |
6.1.1 城镇住宅模型的典型性分析 |
6.1.2 典型模型Ⅰ19661985 年代住宅 |
6.1.3 典型模型Ⅱ19861995 年代住宅 |
6.1.4 典型模型Ⅲ19962005 年代住宅 |
6.1.5 寒冷地区城镇住宅绿色化改造典型模型对比 |
6.2 天津市办公建筑典型模型单一目标敏感度模拟 |
6.2.1 办公建筑模型的典型性分析 |
6.2.2 典型模型A-“重质结构/表皮主导/单元空间” |
6.2.3 典型模型B-“重质结构/内部主导/开放空间” |
6.2.4 典型模型C-“轻质结构/内部主导/开放空间” |
6.2.5 典型模型D-“轻质结构/表皮主导/单元空间” |
6.2.6 寒冷地区办公建筑绿色化改造典型模型对比 |
6.3 小结 |
第七章 基于遗传算法的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多目标综合优化 |
7.1 多目标优化的模型与分类 |
7.1.1 多目标优化 |
7.1.2 帕累托最优 |
7.2 多目标优化的算法与工具 |
7.2.1 遗传算法原理与框架 |
7.2.2 非支配精英遗传算法NSGA II |
7.2.3 Designbuiler Optimisation综合优化模块 |
7.3 寒冷地区绿色化改造多目标综合优化 |
7.3.1 构架建立 |
7.3.2 风、光环境提升优先——形式策略优先 |
7.3.3 碳排放与热舒适优化——构造、系统、设备优化 |
7.3.4 经济性平衡——增量成本计算 |
7.4 多目标综合优化实例分析——以典型模型Ⅰ为例 |
7.4.1 风、光环境提升优先 |
7.4.2 碳排放与不舒适小时数优化 |
7.5 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多目标优化”预测模型开发 |
7.5.1 预测模型界面 |
7.5.2 预测模型功能 |
7.5.3 预测模型应用——以Y住宅为例 |
7.6 小结 |
第八章 结语 |
8.1 结论 |
8.2 后续研究 |
参考文献 |
书籍 |
期刊杂志 |
论文集 |
学位论文 |
报告 |
国际、国家标准 |
电子文献 |
附录A—典型模型能耗与碳排放计算表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5)中国巨灾风险融资机制设计研究 ——基于公私伙伴合作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巨灾风险管理文献回顾 |
1.2.2 公私伙伴合作文献回顾 |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主要创新 |
1.4.2 不足之处 |
2. 巨灾风险融资机制设计的一般分析 |
2.1 巨灾风险 |
2.1.1 巨灾风险定义 |
2.1.2 巨灾风险特点 |
2.1.3 巨灾风险的发展趋势 |
2.2 巨灾风险融资及相关概念 |
2.2.1 巨灾风险融资的界定 |
2.2.2 巨灾风险融资的分类 |
2.2.3 巨灾风险管理 |
2.3 巨灾风险融资机制设计的理论基础 |
2.3.1 保险经济学 |
2.3.2 金融学 |
2.3.3 福利经济学 |
2.4 巨灾风险融资的福利经济学分析 |
2.4.1 保险与事后帕累托效率——斯塔尔特例 |
2.4.2 保险与事后帕累托效率——一般情形 |
2.4.3 保险市场的作用探讨——事后效率视角 |
本章小结 |
3. 公私伙伴合作与巨灾风险融资 |
3.1 公私伙伴合作与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 |
3.1.1 公私伙伴合作定义及类别 |
3.1.2 公私伙伴合作的理论基础 |
3.1.3 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外部性 |
3.2 巨灾风险融资的准公共物品性及供给 |
3.2.1 巨灾风险融资的准公共物品性 |
3.2.2 巨灾风险融资的供给主体 |
3.3 公私伙伴合作在中国的发展 |
3.3.1 北京地铁4号线公私伙伴合作模式 |
3.3.2 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中的公私伙伴合作 |
本章小结 |
4. 巨灾风险的市场化融资 |
4.1 巨灾风险的保险(再保险)市场融资 |
4.1.1 保险(再保险)市场融资原理 |
4.1.2 私人巨灾市场失灵 |
4.1.3 巨灾保险市场创新 |
4.2 巨灾风险的资本市场融资 |
4.2.1 产生背景 |
4.2.2 资本市场融资工具及运行机制 |
4.2.3 资本市场融资工具与传统再保险 |
4.3 巨灾风险市场化融资机制现状与趋势 |
4.3.1 巨灾风险的市场化融资现状 |
4.3.2 巨灾风险的市场化融资趋势 |
本章小结 |
5. 巨灾风险的政府融资 |
5.1 巨灾风险的政府融资概述 |
5.1.1 政府融资的理论基础 |
5.1.2 政府融资的主要方式 |
5.2 美国洪水保险计划评述 |
5.2.1 美国洪水保险计划简介 |
5.2.2 美国洪水保险计划运营现状 |
5.2.3 美国洪水保险计划的启示 |
5.3 政府灾后救济对最优保险的影响 |
5.3.1 政府灾后救济现状 |
5.3.2 政府救济预期下的保险模型 |
5.3.3 政府巨灾风险融资可选策略 |
本章小结 |
6. 公私伙伴合作融资中风险的分担 |
6.1 公私伙伴合作融资中风险的分担 |
6.1.1 公私伙伴融资项目博弈模型 |
6.1.2 政府视角下巨灾风险融资管理:模型求解 |
6.2 公私伙伴合作模式下的巨灾风险融资案例 |
6.2.1 土耳其地震保险基金 |
6.2.2 法国巨灾再保险制度 |
6.2.3 加勒比海巨灾风险共保体 |
本章小结 |
7. 基于公私伙伴合作的融资机制设计 |
7.1 中国巨灾风险融资现状分析 |
7.1.1 中国面临严峻的自然灾害威胁 |
7.1.2 巨灾风险融资存在的不足 |
7.2 基于公私伙伴合作的融资机制框架设计 |
7.2.1 融资水平的决定 |
7.2.2 巨灾风险融资的资金缺口 |
7.2.3 巨灾风险融资机制的基本框架 |
7.3 融资机制设计 |
7.3.1 总体目标与发展思路 |
7.3.2 巨灾保险基金设计细节 |
7.3.3 巨灾保险基金的设立与运作模式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中文文献 |
英文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6)效用理论在保险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 |
1.2 课题的国内外研究成果综述 |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预备知识 |
2.1 再保险学 |
2.1.1 再保险的概念及分类 |
2.1.2 再保险的作用 |
2.1.3 再保险与原保险的区别与联系 |
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3 博弈论 |
2.4 效用理论 |
2.4.1 效用函数 |
2.4.2 效用理论与保险定价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再保险定价 |
3.1 引言 |
3.2 比例再保险定价 |
3.2.1 比例再保险模型的假设条件 |
3.2.2 信息对称下比例再保险的价格 |
3.3 超额损失再保险定价 |
3.3.1 超额损失再保险模型的假设条件 |
3.3.2 信息对称下超额损失再保险的价格 |
3.3.3 信息不对称下超额损失再保险的价格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保险人的监管成本分析 |
4.1 引言 |
4.2 模型的假设条件 |
4.3 保险人的监管概率 |
4.3.1 保险人与再保险人的博弈模型 |
4.3.2 保险人的监管概率 |
4.4 保险人偿付能力不足时保险人的监管水平 |
4.4.1 不进行再保险时的监管成本 |
4.4.2 进行再保险时的监管成本 |
4.5 保险人偿付能力充足时保险人的监管水平 |
4.5.1 不进行再保险时的监管成本 |
4.5.2 进行再保险时的监管成本 |
4.6 建议 |
4.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巨灾风险债券定价模型及其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选题的来源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1 巨灾风险债券定价的实证模型 |
1.3.2 巨灾风险债券的均衡定价模型 |
1.3.3 巨灾风险债券的无套利定价模型 |
1.3.4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基础理论与参数估计方法 |
2.1 资产定价基本理论 |
2.2 巨灾风险债券定价基本理论 |
2.2.1 巨灾风险债券定价原理 |
2.2.2 巨灾风险债券估值理论 |
2.3 参数估计方法 |
2.3.1 财产保险损失分布的极大似然估计法 |
2.3.2 扩散过程的参数估计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巨灾风险债券基本结构与市场特征 |
3.1 巨灾风险债券的基本结构与实例分析 |
3.1.1 巨灾风险债券的一般结构 |
3.1.2 巨灾风险债券合约中的触发机制 |
3.1.3 墨西哥多巨灾债券实例分析 |
3.2 巨灾风险债券的优势与不足 |
3.3 巨灾风险债券的市场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 Vasicek 与 CIR 利率条件下的巨灾风险债券定价模型研究 |
4.1 巨灾风险债券估值体系 |
4.1.1 模型假设 |
4.1.2 定价模型中的利率动态过程 |
4.1.3 财产保险累积损失过程 |
4.1.4 巨灾风险债券的定价模型 |
4.2 估值巨灾风险债券的混合逼近算法 |
4.3 参数估计与性能评价 |
4.3.1 数据描述 |
4.3.2 财产保险损失分布 |
4.3.3 索赔计数过程 |
4.4 数值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极值理论分布的巨灾风险债券定价研究 |
5.1 巨灾保险损失的极值理论分布建模 |
5.1.1 基于块最大值法的广义极值分布 |
5.1.2 基于门限峰值法的广义帕累托分布 |
5.1.3 极值理论分布模型的数据检验 |
5.1.4 极值理论分布参数的极大似然估计 |
5.2 巨灾风险债券定价与估值 |
5.2.1 Longstaff 利率模型下的巨灾风险债券定价模型 |
5.2.2 巨灾风险债券定价模型的数值解法 |
5.3 参数估计与数值分析 |
5.3.1 数据描述 |
5.3.2 极值理论分布的参数估计 |
5.3.3 极值理论分布模型检验 |
5.3.4 巨灾风险债券定价模型的数值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双随机复合泊松损失过程条件下的巨灾风险债券定价模型研究 |
6.1 巨灾风险债券建模 |
6.1.1 模型假设 |
6.1.2 索赔抵达强度与门限时间满足的随机过程 |
6.1.3 利率期限结构 |
6.1.4 巨灾风险债券的定价模型 |
6.2 巨灾风险债券价格估计的 Quasi-Monte Carlo(QMC)模拟 |
6.2.1 QMC 方法 |
6.2.2 巨灾风险债券定价的 QMC 算法 |
6.3 数值分析 |
6.3.1 参数灵敏度分析 |
6.3.2 收益价差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附录 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与参与的研究课题 |
(8)中国整合性巨灾风险管理研究 ——基于主体与职能的角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导论 |
0.1 问题的提出 |
0.1.1 全球范围内巨灾风险日益加剧和复杂 |
0.1.2 我国巨灾风险管理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现状 |
0.1.3 我国巨灾风险管理的研究深入与实践创新 |
0.2 研究意义 |
0.2.1 理论意义 |
0.2.2 现实意义 |
0.3 研究界定 |
0.3.1 整合性巨灾风险管理 |
0.3.2 巨灾风险管理主体与职能 |
0.4 研究思路、结构与内容 |
0.4.1 研究思路 |
0.4.2 研究结构与内容 |
0.5 研究创新与不足 |
0.5.1 研究创新 |
0.5.2 研究不足 |
1. 文献综述 |
1.1 国外研究 |
1.1.1 巨灾与巨灾风险 |
1.1.2 巨灾风险管理 |
1.1.3 整合性巨灾风险管理 |
1.2 国内研究 |
1.2.1 巨灾风险属性 |
1.2.2 巨灾风险管理 |
1.2.3 整合性巨灾风险管理 |
1.3 评价与启示 |
2.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2.1 治理理论 |
2.2 灾害经济学 |
2.3 风险社会理论 |
2.4 风险管理理论 |
2.5 研究方法 |
3. 巨灾风险管理理论演进与实践创新 |
3.1 巨灾概述 |
3.1.1 巨灾的定义 |
3.1.2 巨灾的种类和特征 |
3.1.3 巨灾的经济社会影响 |
3.1.4 影响巨灾界定的因素和本文对巨灾的界定 |
3.2 巨灾风险管理的内涵与外延 |
3.2.1 巨灾风险 |
3.2.2 巨灾风险管理的内涵 |
3.2.3 巨灾风险管理的外延 |
3.2.4 巨灾风险管理与巨灾危机管理的比较 |
3.3 巨灾风险管理的演进与反思 |
3.3.1 巨灾风险管理的发展历史 |
3.3.2 对巨灾风险管理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反思 |
3.4 整合性灾害风险管理 |
3.4.1 整合性灾害风险管理的内容 |
3.4.2 整合性灾害风险管理的原则 |
3.4.3 整合性灾害风险管理的优势 |
3.4.4 整合性灾害管理实施的条件 |
3.5 整合性巨灾风险管理 |
3.5.1 整合性灾害风险管理与整合性巨灾风险管理的关系 |
3.5.2 整合性巨灾风险管理的界定 |
3.5.3 整合性巨灾风险管理的阐释 |
3.5.4 整合性巨灾风险管理与全面风险管理的比较 |
4. 整合性巨灾风险管理——主体与职能的理论分析 |
4.1 巨灾风险管理:政府 |
4.1.1 政府巨灾风险管理的依据 |
4.1.2 政府职能界定的一般方法及政府的职能 |
4.1.3 政府巨灾风险管理的边界 |
4.1.4 政府巨灾风险管理的职能 |
4.2 巨灾风险管理:市场 |
4.2.1 市场一般职能的界定 |
4.2.2 市场在巨灾风险管理中发挥作用的动因 |
4.2.3 市场巨灾风险管理的边界 |
4.2.4 市场巨灾风险管理的方法和途径 |
4.3 巨灾风险管理:政府与市场整合 |
4.3.1 政府与市场整合的动因与内容 |
4.3.2 政府与市场整合的制约因素 |
4.3.3 政府与市场整合的模式与特点 |
4.3.4 整合模式的评价 |
4.4 巨灾风险管理:超越政府与市场 |
4.4.1 公益组织在巨灾风险管理中定位 |
4.4.2 公益组织在巨灾风险管理中的优势 |
4.4.3 公益组织在巨灾风险管理中的职能 |
4.4.4 公益组织与政府、市场的关系及整合模式 |
5. 整合性巨灾风险管理——主体与职能的国际经验 |
5.1 日本的巨灾风险管理 |
5.1.1 巨灾风险管理法律体系 |
5.1.2 巨灾风险管理——政府 |
5.1.3 巨灾风险管理——市场 |
5.1.4 巨灾风险管理——公益组织 |
5.1.5 巨灾风险管理中的整合 |
5.2 美国的巨灾风险管理 |
5.2.1 巨灾风险管理计划体系 |
5.2.2 巨灾风险管理——政府 |
5.2.3 巨灾风险管理——市场 |
5.2.4 巨灾风险管理——公益组织 |
5.2.5 巨灾风险管理中的整合 |
5.3 启示及结论 |
6. 巨灾风险管理:中国为例 |
6.1 巨灾风险管理的产生与演进 |
6.1.1 历史上的灾害应对思想与措施 |
6.1.2 新中国巨灾风险管理的发展演进 |
6.2 巨灾风险管理多元主体整合 |
6.2.1 政府巨灾风险管理建设 |
6.2.2 市场主体参与巨灾风险管理 |
6.2.3 公益组织参与巨灾风险管理 |
6.3 巨灾风险管理主体及职能整合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6.3.1 政府与市场的“板块型整合” |
6.3.2 政府对公益组织的“行政吸纳型整合” |
6.3.3 市场与公益组织的“低层次整合” |
6.4 巨灾风险管理整合性欠缺的深层原因 |
6.4.1 主体层面 |
6.4.2 职能层面 |
7. 中国整合性巨灾风险管理框架设计 |
7.1 中国整合性巨灾风险管理构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
7.1.1 中国整合性巨灾风险管理构建的必要性 |
7.1.2 中国整合性巨灾风险管理构建的紧迫性 |
7.2 中国整合性巨灾风险管理的构建目标 |
7.3 中国整合性巨灾风险管理的构建原则 |
7.4 中国整合性巨灾风险管理的构建思路 |
7.4.1 在理念上,以整合性理念代替单一性理念 |
7.4.2 在主体上,明确多元主体的管理边界 |
7.4.3 在措施上,实现防灾多元化与救灾一元化 |
7.4.4 在结构上,变“金字塔型”为“沙漏型” |
7.4.5 在方式上,变应急性参与为常态化参与 |
7.5 中国整合性巨灾风险管理的构建途径 |
7.6 中国整合性巨灾风险管理的新型框架 |
8. 中国整合性巨灾风险管理体系创新 |
8.1 主体职能的重新分布 |
8.1.1 职能的强化、收缩与授予 |
8.1.2 资源的供给与支持 |
8.2 中国整合性巨灾风险管理法律体系 |
8.3 中国整合性巨灾风险管理预案体系 |
8.4 中国整合性巨灾风险管理体制创新 |
8.5 中国整合性巨灾风险管理机制建设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9)洪水风险综合防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论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及评价 |
三、论文的研究思路 |
四、论文的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洪水风险要素分析 |
第一节 洪水与洪水风险 |
一、洪水及其分级 |
二、洪水风险及其分布 |
第二节 洪水风险事件与洪水灾害损失 |
一、洪水风险事件 |
二、洪水灾害损失 |
第二章 综合风险防范模式探析 |
第一节 "风险防范"的由来 |
一、"治理"的涵义 |
二、从"治理"到"风险防范" |
三、从"风险管理"到"风险防范" |
第二节 "综合风险防范"提出的现实背景与理论依据 |
一、现实背景:国际开展综合风险防范研究 |
二、理论依据:综合灾害过程的复杂性特征 |
第三节 综合风险防范的一般理解 |
一、综合风险防范的内涵 |
二、综合风险防范的模式 |
三、综合风险防范新模式 |
第三章 洪水风险综合防范的结构优化模式构建 |
第一节 洪水灾害的安全设防 |
一、防洪规划与防洪标准 |
二、防洪工程的体系建设 |
第二节 洪水灾害的应急管理 |
一、有关"应急管理"理论分析 |
二、防洪减灾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
第三节 洪水灾害的救灾救济 |
一、救灾救济的经济学分析 |
二、洪灾救灾救济体制建设 |
第四章 洪水风险综合防范中保险的作用定位 |
第一节 洪水风险综合防范中保险的损失补偿作用 |
一、保险的损失补偿作用的理论分析 |
二、案例研究:保险在欧美国家洪水灾害损失补偿中的表现 |
第二节 洪水风险综合防范中保险的激励减灾作用 |
一、保险的激励减灾作用的理论分析 |
二、案例研究:美国洪水保险制度在洪泛区管理中的运用 |
第三节 洪水风险综合防范中保险的协助设防作用 |
一、保险的协助设防作用的理论分析 |
二、案例研究:保险在长江三峡防洪工程建设运营中的运用 |
第五章 中国推行洪水保险制度的示范探讨 |
第一节 中国洪水风险综合防范的提升措施 |
一、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
二、建立洪水保险制度 |
第二节 示范区洪水保险制度运作研究的总体设计 |
一、关于示范区建立洪水保险制度的相关建议 |
二、示范区洪水保险制度运作研究的流程架构 |
第三节 示范区洪水风险的评估 |
一、示范区洪水风险评估模型的框架 |
二、示范区洪水风险评估模型的构建 |
第四节 示范区洪水保险制度的方案设计 |
一、示范区居民的问卷调查设计 |
二、示范区保险制度的方案设计 |
三、示范区风险分摊机制的设计 |
结论 |
附录 |
附录一:国际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的基本情况及我国加入的必要性 |
附录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综合风险防范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的总体情况 |
附录三: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下的"综合风险防范"核心科学计划的总体情况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10)中外再保险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再保险的法律规定 |
二、现代国际再保险发展历程 |
(一) 美国再保险的实践 |
(二) 德国再保险的实践 |
(三) 瑞士再保险的实践 |
三、对中国再保险市场的一些建议 |
(一) 在重点区域成立专门的再保险机构 |
(二) 在国内形成专门的再保险理念 |
(三) 培养再保险的专门人才 |
四、慕尼黑再获A.M.Best最高评级(论文参考文献)
- [1]地震风险管理体系中的再保险制度研究[D]. 张蕴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8(05)
- [2]自然灾害事件的数据依赖性研究[D]. 张红月.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2018(04)
- [3]巨灾风险管理中经济抗逆力的作用机理研究[D]. 张晓涵. 山东财经大学, 2017(05)
- [4]基于性能表现的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设计方法与预测模型 ——以寒冷地区为例[D]. 杨鸿玮. 天津大学, 2016(12)
- [5]中国巨灾风险融资机制设计研究 ——基于公私伙伴合作视角[D]. 刘明波. 西南财经大学, 2014(12)
- [6]效用理论在保险中的应用[D]. 吕会茹. 燕山大学, 2013(08)
- [7]巨灾风险债券定价模型及其仿真研究[D]. 马宗刚. 湖南大学, 2014(09)
- [8]中国整合性巨灾风险管理研究 ——基于主体与职能的角度[D]. 王化楠. 西南财经大学, 2013(01)
- [9]洪水风险综合防范研究[D]. 向飞. 武汉大学, 2010(05)
- [10]中外再保险的比较[J]. 武南君. 时代金融, 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