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脓肿破裂气腹误诊为上消化道穿孔一例

阑尾脓肿破裂气腹误诊为上消化道穿孔一例

一、阑尾脓肿破溃致气腹误诊为上消化道穿孔1例(论文文献综述)

富彦[1](2019)在《基于改良肠道准备方法进行全肠道CT造影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分基于常规小肠CTE的全肠道CT造影的可行性研究目的:探索利用常规小肠CTE检查观察结直肠情况的效果,以评估其一站式观察全肠道情况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名健康志愿者进行常规小肠CTE检查,采集图像并重建,由两位经验丰富的诊断医师在重建图像上测量全肠道各组肠段的平均厚度及肠管直径,并观察充盈良好的肠段范围在其所在肠组全长的比例,然后进行评分,1分代表占比<30%,2分代表占比30%-50%,3分代表占比50%-80%,4分代表>80%,以评价利用常规小肠CTE检查一站式观察全肠道情况的可行性。结果:充盈后全肠道充盈良好的肠段平均肠壁厚度为1.41±0.38m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肠全组充盈良好的肠段平均直径均大于2cm,大肠全组充盈良好的肠段平均直径均大于3cm,回肠及全组结直肠肠腔扩张度评分均大于3.0分,即充盈良好的肠段占其所在肠组的50%-80%。结论:常规小肠CTE技术对于观察全肠道肠壁以及回肠及结直肠肠腔内情况的性能优异,可用于对全肠道疾病的检查。第二部分基于改良肠道准备和完全肠道准备的全肠道CT造影对比研究目的:将行1升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溶解联合应用选择性5-HT4受体激动剂莫沙必利的简易肠道准备的患者及行完全肠道准备的患者进行的全肠道CT造影检查进行对比,探究基于此简易肠道准备方法的全肠道CT造影是否能在保证诊断性能的同时提高患者对肠道准备的耐受度。方法:选择60名因明显胃肠道症状拟行全肠道CT造影检查的患者并随机平均分为2组,第一组患者(30名)按结肠镜检查的清肠标准进行完全肠道准备(2升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溶液分次饮用),并记为FL组;第二组患者(30名)进行简易肠道准备(1升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溶解联合应用选择性5-HT4受体激动剂莫沙必利),并记为RL组,统计两组患者对于肠道准备过程的耐受情况;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全肠道CT造影检查,由2位有经验的影像诊断医师进行阅片及病变检出工作,并对60例患者进行临床随访,统计内镜、手术及病理学资料,将CTE检出结果与临床资料进行对比,比较基于两种肠道准备的全肠道CT造影对各种肠道疾病的诊断性能的差异。结果:全部60名患者均成功完成清肠后的全肠道CT造影检查,并对肠道清洁过程的耐受情况进行了评分。其中52名经临床信息确认有阳性病变存在,所有病变均经内镜或手术后病理证实。对于肠道非占位性病变,全肠道CT造影共检出24例,其中FL组检出11例,RL组检出13例,全肠道CT造影检查总体敏感性(SE)、特异性(SP)、阳性预测值(PPV)及阴性预测值(NPV)分别为100%、83.3%、80%及100%;FL组分别为100%、82.4%、81.3%及100%;RL组分别为100%、84.2%、78.6.3%及100%,两组之间的诊断性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肠道占位性病变,全肠道CT造影共检出24例,其中FL组检出13例,RL组检出11例,全肠道CT造影检查总体敏感性(SE)、特异性(SP)、阳性预测值(PPV)及阴性预测值(NPV)分别为41.3%、95.5%、92.8%及53.2%;FL组分别为39.4%、94.7%、92.8%及47.4%;RL组分别为43.3%、93.3%、92.8%及45.2%,两组诊断性能之间的差异无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最大横泾≤6mm的病变,全肠道CT造影检查的SE、SP、PPV及NPV分别为12.5%、90%、55.6%及56.3%;FL组分别为17.4%、95.8%、80.0%及54.8%RL组分别为5.9%、88.0%、25.0%及57.9%。两组诊断性能之间的差异无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最大横径>6mm的占位性病变,全肠道CT造影检查的SE、SP、PPV及NPV分别为90.5%、91.1%、82.6%及95.3%;FL组分别为90.0%、92.0%、81.8%及95.8%;RL组分别为90.1%、90.0%、83.3%及94.7%,两组诊断性能之间的差异无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FL组及RL组患者对于肠道清洁过程的评分分别为2.70±1.37及4.33±1.06,两组评分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t=5.17)。结论:基于两种肠道准备方法的全肠道CT造影对肠道非占位性病变及占位性病变的诊断性能无显着统计学差异,行简易肠道准备的患者对于清肠过程的耐受程度好于行完全肠道准备的患者,二者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同时全肠道CT造影的检查方法对于肠道非占位性病变及>6mm的肠道占位性病变具有较高的检出性能,可为临床一站式观察全肠道疾病提供有力的帮助。

耿兴东,单秀红,胡慧,王鹏[2](2016)在《多层螺旋CT对不同病因下腹腔游离气体症的诊断价值》文中提出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SCT)对不同病因下腹腔游离气体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4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有腹腔游离气体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表现。结果 41例患者中非消化道穿孔合计5例,其中肝脓肿破裂2例,子宫脓肿破裂3例;消化道穿孔合计36例,其中胃溃疡穿孔6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18例,胃癌穿孔3例,结肠癌穿孔2例,乙状结肠炎症坏死穿孔1例,回肠溃疡穿孔1例,胃、小肠及小肠及结肠复合伤穿孔3例,结肠癌术后吻合口狭窄肠镜扩张术及息肉摘除术穿孔各1例,腹腔均见到游离气体影。非消化道穿孔表现为腹腔游离气体量较少,病变处脓肿及其相邻包膜破裂。消化道穿孔表现为腹腔游离气体量较多,消化道病变处不连续。结论非消化道穿孔与消化道穿孔影像学表现有一定差异,多层螺旋CT有助于对不同原因腹腔游离气体定性、定位诊断。

吴桂堂,贺孝文,张锐江,李均贤,李广权,郭亮[3](2016)在《腹腔镜治疗Meckel憩室食源性异物穿孔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Meckel憩室食源性异物穿孔的诊断治疗。方法分析现有病例临床资料并文献复习,总结Meckel憩室食源性异物穿孔诊断及治疗。结果 Meckel憩室食源性异物穿孔采用正确的检查,选用腹腔镜检查可以确定诊断,并可以同时手术治疗。结论通过对Meckel憩室食源性异物穿孔的临床资料的认真分析,采用必要时检查,选择腹腔镜检查及治疗,可以减少误诊,术后康复快,创伤较小。

刘军,谢文[4](2015)在《消化道穿孔的X线诊断及其误诊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消化道穿孔的主要X线征象及其误诊原因,以提高X线对消化道穿孔诊断的敏感性及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12月110例消化道穿孔病例,均经手术证实,术前均行X线检查,部分患者同时进行过CT,超声检查。结果 110例消化道穿孔中,X线平片示横膈下游离气体61例,膈下可疑游离气体8例,非膈下游离气体41例,误诊为膈下游离气体12例(4例为膈下脂肪,4例膈下脓肿,2例间位结肠,2例为肺下缘影),漏诊膈下游离气体7例。结论X线与CT对气腹征均有较高敏感性,消化道穿孔应首选X线检查,但其阴性结果并不能排除消化道穿孔可能。

全冬群[5](2012)在《宫腔积脓并发子宫穿孔误诊一例并文献复习》文中指出目的:分析宫腔积脓并发子宫穿孔的临床特点、误诊原因,提高对宫腔积脓并发子宫穿孔的认识,增强防治意识。方法:报道1例宫腔积脓并发子宫穿孔,并结合国内文献报道的35例宫腔积脓并发子宫穿孔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5例全部发生于绝经后女性,症状重,病程短,均有进行性全腹痛及弥漫性腹膜炎的症状体征,误诊率极高。35例患者中误诊病例32例,占91.43%,确诊病例3例,占8.57%。2例死亡,1例子宫内膜癌术后放弃治疗,32例痊愈。结论:宫腔积脓并发子宫穿孔主要发生于绝经后女性,及时治疗预后较好,应当重视绝经后妇女保健。

吴锦昌[6](2000)在《阑尾脓肿破溃致气腹误诊为上消化道穿孔1例》文中提出 患者女,20岁。住院号:04033。因右下腹间歇性疼痛7天,突然加剧并迅速波及全腹2小时。于1996年7月16日入院。自诉发病以来无寒战、发热,既往无慢性腹痛史。月经正常。查体;T38℃。痛苦面容,腹部稍膨隆,全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以右中下腹尤甚,肠鸣音消失。血象:WBC 8.5×109/L,N 0.75,L 0.25。腹部平片示右隔下半月状游离气体影。B超

田建华,孙洪山,张肖楠,刘福全[7](1994)在《腹腔脓肿气腹误诊3例报告》文中认为1 病例报告例 1:男,27岁,主诉右侧腹痛4天加重伴发热2天。查体:体温38~40°C,全腹有压痛和反跳痛,腹肌紧张,叩诊呈鼓音,肝浊音界缩小。腹透见膈下有游离气体。按上消化道穿孔收住院,剖腹探查见:胃十二指肠及小肠、大肠未见病变,盆腔和肠间多发性脓肿,脓汁灰白色有粪臭味,阑尾周围炎症明显,阑尾远端坏死穿孔。确诊为急性坏疽性阑尾炎,腹腔脓肿。清除腹腔脓汁、阑尾周围及腹腔置胶管引流,术后用氨苄青霉素,12天后治愈出院。

陈福春,仇保渭,汪怡高[8](1993)在《腹腔严重感染致气腹3例诊治体会》文中研究表明 我科自1986年5月至1993年4月,曾收治细菌性肝脓疡破裂腹膜炎并阳性气腹1例,坏疽型阑尾炎腹膜炎并阳性气腹2例。术前均误诊为上消化道穿孔,因而增加了手术难度,影响了围手术期的处理。结果死亡2例,治愈1例。为总结经验教训,现报道如下。例1,女性,39岁。上腹部胀痛伴不规则发热10天,恶心呕吐3次。以发热待查收住内科。查体:T38.5℃,BP16/8.6KPa一般情况差,精神欠佳,巩膜未见

吴益群[9](2008)在《5例不同部位消化系原发淋巴瘤的诊治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发生在不同部位的原发性消化系统淋巴瘤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医生对这些消化系统淋巴瘤的诊断和治疗的水平,减少漏诊和误诊。方法:选择2006-2007年在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住院的5例发生在不同部位、临床表现各异的原发性消化系统淋巴瘤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内镜检查以及治疗后随访结果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分别对容易与这些部位的淋巴瘤混淆的其他疾病进行鉴别诊断。结果:5例原发性消化系统淋巴瘤临床表现各异,各种症状缺乏诊断特异性,以局部症状为主,容易与该部位其他疾病相混淆。通过血清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内镜检查后2例在内镜下活检明确诊断,2例通过超声引导下穿刺明确诊断,1例因肠穿孔行急诊手术术后病理明确。4例患者在明确诊断后分别进行了1-8次化疗,随访8-15月,健康生存者3例。1例手术患者因术后继发感染死亡。结论:原发性消化系统淋巴瘤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容易误诊和漏诊,各种辅助检查对消化系统淋巴瘤与其他疾病鉴别具有一定的意义,但是确诊仍需组织病理学诊断。化疗对于原发性消化系统淋巴瘤效果较好。

二、阑尾脓肿破溃致气腹误诊为上消化道穿孔1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阑尾脓肿破溃致气腹误诊为上消化道穿孔1例(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改良肠道准备方法进行全肠道CT造影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基于常规小肠CTE的全肠道CT造影可行性研究
    1.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CT检查设备
        1.3 相关药品
        1.4 检查前准备
        1.5 小肠CTE扫描技术
        1.6 图像后处理
        1.7 数据采集及统计学分析
    2.结果
    3.讨论
        3.1 肠道解剖学及生理学特点
        3.2 肠道疾病的特点及CT征象
        3.3 基于常规小肠CTE技术的全肠道CT造影可行性分析
    4.小结
二、基于改良肠道准备和完全肠道准备方法的全肠道CT造影对比研究
    1.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及分组
        1.2 CT检查设备
        1.3 相关药品
        1.4 检查前准备
        1.5 全肠道CT造影扫描技术
        1.6 图像后处理
        1.7 数据采集及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 一般情况
        2.2 病变检出情况及诊断性能分析
        2.3 患者对于肠道准备的耐受程度
    3.讨论
        3.1 改良肠道准备方法清肠药物的选择
        3.2 全肠道CT造影病变检出性能分析
        3.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4.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肠道CT造影技术进展及临床应用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2)多层螺旋CT对不同病因下腹腔游离气体症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CT检查方法
    1.3 CT诊断方法
2 结果
    2.1 腹腔游离气体病因、体积、形态及病变部位
    2.2 病变其他征象
3 讨论

(4)消化道穿孔的X线诊断及其误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检查方法与结果
2 讨论
3 X线诊断及鉴别诊断
    3.1 气腹征X线表现
    3.2 腹膜炎征象

(5)宫腔积脓并发子宫穿孔误诊一例并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资料
2 文献资料
3 讨 论
    3.1 发病原因
    3.2 误诊原因
    3.3 经验教训

(9)5例不同部位消化系原发淋巴瘤的诊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学位论文
    1.中文摘要
    2.英文摘要
    3.正文
        概述
        临床资料以及附图
        讨论
    4.参考文献
    5.附表
二、综述
三、已发表论文
四、致谢

四、阑尾脓肿破溃致气腹误诊为上消化道穿孔1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改良肠道准备方法进行全肠道CT造影的研究[D]. 富彦.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 [2]多层螺旋CT对不同病因下腹腔游离气体症的诊断价值[J]. 耿兴东,单秀红,胡慧,王鹏. 海南医学, 2016(20)
  • [3]腹腔镜治疗Meckel憩室食源性异物穿孔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J]. 吴桂堂,贺孝文,张锐江,李均贤,李广权,郭亮. 罕少疾病杂志, 2016(03)
  • [4]消化道穿孔的X线诊断及其误诊分析[J]. 刘军,谢文. 中国医学工程, 2015(03)
  • [5]宫腔积脓并发子宫穿孔误诊一例并文献复习[J]. 全冬群. 现代医学, 2012(04)
  • [6]阑尾脓肿破溃致气腹误诊为上消化道穿孔1例[J]. 吴锦昌. 中国乡村医药, 2000(01)
  • [7]腹腔脓肿气腹误诊3例报告[J]. 田建华,孙洪山,张肖楠,刘福全. 综合临床医学, 1994(06)
  • [8]腹腔严重感染致气腹3例诊治体会[J]. 陈福春,仇保渭,汪怡高. 医学理论与实践, 1993(12)
  • [9]5例不同部位消化系原发淋巴瘤的诊治分析[D]. 吴益群. 浙江大学, 2008(09)

标签:;  ;  ;  ;  ;  

阑尾脓肿破裂气腹误诊为上消化道穿孔一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