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华夏银行上市悬疑(论文文献综述)
吕笑颜,石丹[1](2019)在《百年秋林之败,转型已入“死胡同”》文中提出从百货零售、食品加工、黄金珠宝,再到智能制造,不断遭遇业务挑战并不断转型的秋林集团,在跨界的同时也面临着监管的问询和外界质疑。黄金业务"失陷"后,百年秋林何以为继?上市22年,从秋林股份、秋林集团、*ST秋林、ST秋林、SST秋林、S*ST秋林、SST秋林再到ST秋林,秋林集团几乎戴尽了A股所有的"帽子"。如今,股票代码又变为"*ST秋林"了,秋林集团下一步又会变成什么?
彭海宝[2](2017)在《新世纪都市小说的中产阶层书写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二十年来的中国都市化速度可谓史无前例,现代都市的面貌日新月异。在此背景下,作为一种新的文学形态的现代都市小说正在悄然崛起。中国都市小说对中产阶层书写的重视,与中产阶层在现代城市中的兴起和扩张关系密切。中产阶层一般具有良好的物质条件,从事中高端职业,注重生活的格调和品味,代表了都市社会主流群体所尊崇的价值取向。然而,在他们体面生活的背后,却隐匿着焦虑不安和精神虚无等症候。现代都市文学的笔触在呈现中产阶层生存状态的同时,往往直抵都市精神的敏感部位,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中产阶层的书写过程也即现代都市密码的解析过程。文学是人学,人物形象的描述始终为现代都市小说的重心。而当下中国都市小说研究,主要集中在底层叙事、审美阐释、欲望化表达、消费主义批判等领域,有关小说人物的形象研究相对薄弱;已有的人物形象研究也多集中于底层人物,缺乏对现代都市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的中产阶层人物形象研究。本文以新世纪都市小说的中产阶层书写为研究对象,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深入探究新世纪以来都市小说中中产阶层的生存处境、情感方式和精神状态,分析中产阶层书写的策略和审美品格,同时探讨消费主义、经济理性主义对现代都市所产生的深刻影响,以期拓展中国当代文学的研究视域与价值空间。本论文共八个部分,正文六章,具体内容主要如下。绪论部分主要说明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界定论题涉及的“都市小说”、“中产阶层”等核心概念。第一章论述现代都市中产阶层书写的文化语境。主要运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解读当代社会中产阶层兴起的动因和条件,围绕职业特点、地域分布、收入水平、消费层次、价值观等方面的问题,深入探讨中产阶层书写的文化语境。并且从大众文化、消费主义文化的研究视角,阐释中产阶层的文化趣味、中产阶层话语扩张的具体表现。同时,从文学发展史的视角,简要回顾中国现当代都市小说的创作历程,梳理各时期都市小说的中产阶层书写脉络。第二章梳理现代都市小说中的中产阶层形象类型。主要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系统探讨现代都市小说中产阶层的人物形象类型;着重对都市小说中的高校知识分子、专业技术人才、中小私营企业主、中低级官员、艺术工作者等五类人物形象进行研究,分析这些人物形象的整体性特征,寻找出他们各自的差异性特质。第三章阐述现代都市中产阶层的生存法则与世俗人生。通过对中产阶层的物质欲望、情色心理和处世之道等三个方面的分析,总结出都市小说书写中的中产阶层拥抱世俗、讲求实利的生存法则。从物质的角度看,他们践行经济理性主义的价值理念,树立了新财富观,追求个人利益。从情感的角度看,他们注重满足个体的欲望,消解了传统社会形态婚姻和家庭的神圣性地位。从处世之道看,他们熟悉社会运作,善于通过圈子文化、交换逻辑达到个人目的,并信奉通过个人奋斗来改变命运的信条。第四章研究现代都市中产阶层的身份共同体的建构。主要探讨都市小说书写中产阶层身份构建的三种方式:一是以时尚消费作为身份标签;二是在空间上区隔底层社会,凸显阶层界线;三是通过身份比较获得阶层意识。从消费主义文化的角度看,中产阶层通过吃、穿、游、乐的时尚消费符号,成功实现了与社会底层的区隔。从空间意义上看,无论其占据的住宅空间、职场空间还是社交空间,都表征着社会阶层、群落的界线之所在。而在社会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身份比较和身份想象,更凸显了阶层差异及对比的观念已成为都市社会心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五章分析现代都市中产阶层的焦虑与救赎。通过对新世纪以来都市小说的文本分析,总结出中产阶层焦虑的时代表征与文化隐喻,探究当代中产阶层面临的精神困境、焦虑症候及其根源,为中产阶层的反省、救赎以及精神价值的重建提供参照。中产阶层虽然物质生活无忧,但精神上常常处于焦虑之中,缺乏安全感。焦虑的病理形式通常以抑郁症、肠胃症、不孕症等“病兆”反映出来,深刻反映了现代性的挤压和人性的脆弱。中产阶层需要反省和救赎,重构内心的信仰,化解人生虚无感,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都市人的身心健康与自由发展。第六章考察现代都市小说中产阶层书写的叙事策略与现实困境。在文学边缘化的背景下,都市作家在中产阶层书写中综合运用了多种叙事手段,包括都市时空的发现、感官叙事的运用、通俗传奇的嫁接、文学影视的并置、隐喻修辞的指向等五个层面。这五个层面叙事策略的使用,基本奠定了当下都市小说人文主义与世俗主义的双面特征,亦造成了平面化的呈现、类型化的倾向、批判性的缺失、代言者的局限等弊病。结语部分,对新世纪都市小说的中产阶层书写作出总体评价。总之,现代都市小说作为现代化进程的折光与反映,形象地描摹出炫目华丽的都市景观,探究了当下都市社会中产阶层的生存世相,给予都市现代性的审美阐释,并赋予中国当代文学新的精神面貌。但是,现代都市小说浅层次的“现在主义”的描绘、缺乏深度地对当代都市人的精神困境的追问,闪烁其词地对社会不公的消极发声等诸多问题,几乎形成了都市小说的内在自我障碍。当代中国文化语境下的都市中产阶层,至今仍是有待持久关注并深入挖掘的书写对象。而且,关注的视角与挖掘的深度、广度、厚度及其密度,有赖于都市文化精神和作家思想视野的双向碰撞和提升。
谷琳[3](2016)在《中国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产业化运作路径探析》文中研究表明革命题材电视剧一直是电视剧创作领域最为活跃的类型,一方面它代表着主流思想导向,一直以来都是被国家所大力倡导和重视的,另一方面它的创作充分吸收了革命历史题材小说与电影的成功创作经验,一出现很快就赢得了观众的青睐,多年来一直风行屏幕,尽管如此,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休闲娱乐消费逐渐占据了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位置,面对当下大众的文化消费方式多种多样,电视的开机率正在逐年下降的现实,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生产面临着新的消费环境,面临着传播力不足、传播效果不佳的困境。如何打破困境,吸引观众?本文认为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创作应在坚守核心主流价值观的前提下,尊重市场,采取产业化的运作模式,才能巩固收视市场,提高竞争力,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对于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创作来说,采取产业化的运作模式就是:第一,在艺术表现上丰富剧集的视角和表现形式,塑造更加真实、饱满的人物形象;第二,在演员上,有意识的启用明星参演,增加号召力,以人物精神塑造心理认同;第三,在投资上,用多种方式来融资,鼓励各种形式的资本进入这个市场;第四,在营销上,遵循市场规律,按照市场化的方式进行宣传和推广。
宋玉蓉[4](2014)在《中国电视广告创意效果分类及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电视是广告主最表睐的媒介,中国每年都有大量广告费投在电视上。创意是广告的灵魂,中国电视广告整体创意效果如何,存在哪些问题?目前国内尚缺乏探索电视广告整体创意效果的大样本研究。分类是探索事物整体特征的方法,将基于数据的、定量的分类方法运用于中国电视广告创意效果研究存在研究空间。藉由中国广告创意评估网提供的电视广告创意效果监测数据,本文对2012年中国各电视台播放的5426支电视广告进行聚类分析。研究发现,中国电视广告可以基于创意效果分为5种类型:“魅力型”(占25%)、“好感型”(占22%)、“困惑型”(占8%)、“乏味型”(占30%)和“厌恶型”(占15%)。其中,魅力型广告的创意效果最佳,其他4种类型广告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藏于内,而表于外。作者以聚类中心距离最近为原则,择取5类广告的代表性样本,以魅力型为参照,探讨占75%的其他4种类型广告中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成因。魅力型广告能够传递正面价值,关爱直达人心;好感型广告过于强化耳目愉悦,掩盖了主角光彩;困惑型广告的创意不符产品特质,明星喧宾夺主;乏味型广告多理据少情景,有逻辑无趣味;而最糟糕的厌恶型广告,信息稍纵即逝,内容单薄无聊。本文分别为后4种电视广告的创意制作提供了一些建议。好感型广告应将产品、品牌作为主角,着力凸现主角;困惑型广告需充实产品信息、理顺故事逻辑,适当采用平实、生活化的表现方式;乏味型广告可以运用视听元素烘托渲染,加强情理交融;厌恶型广告需全方位提升创意,尤其要注意广告时长和代言人。
胡恒松[5](2013)在《产融结合监管问题及制度创新研究》文中认为产融结合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经济现象,其不仅已成为企业发展壮大的一种重要手段,也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但产融结合在中国的发展却一波三折,德隆事件使得中国产融结合在萌芽阶段就早早夭折,直到2010年国资委公开明确支持央企走产融结合之路后,产融结合才逐渐再次启航。然而,产融结合是一把“双刃剑”,其为中国企业带来超额利润的同时也隐藏了很多风险,诸如复杂股权关系下的风险传导与蔓延。这直接威胁着中国产融结合企业的长远发展及整个社会经济的稳定,所以产融结合监管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导论部分提出中国产融结合中存在的诸多现实问题,接着介绍了产融结合一般理论和发展状况,然后由一般到特殊,研究中国产融结合发展的特殊性,进而在全面了解中国产融结合的发展特点基础上分析中国产融结合存在的风险,突出产融结合监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产融结合监管是保证产融结合平稳运行的必要举措,然而,由谁监管、用什么监管、监管到何种程度等都需要进一步研究并最终提出对策,本文的研究重点和研究目的正在于此。产融结合是金融企业和非金融企业的结合,是实体企业进入金融领域亦或是金融企业进军实体部门的经济现象,就中国目前产融结合的现状来看,产融结合的非金融企业以央企为主,因此,对产融结合的监管要采取金融监管与国有资产监管并举,剖析中国金融监管与国有资产监管存在的问题并在借鉴外国经验的基础上,探索产融结合监管模式,从而对中国产融结合监管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本文从产融结合概述及理论分析入手,通过对产融结合概念的界定、本质的挖掘、发展阶段的了解以及中国产融结合模式的概括,呈现出了中国产融结合纷繁复杂的发展现状,也突显当前对产融结合企业及产融结合过程加以监管的必要性。接着本文对中国产融结合监管的一般理论加以概述,包括产融结合监管概念、方式、理论成因、历史演进、目前现状和存在问题,由表及里地将中国产融结合监管现状与问题归纳出来。针对中国产融结合监管存在的问题,本文在第三章和第四章详细研究了中国产融结合监管的内容、对象和主体,逐一解释了产融结合监管什么,监管到何种程度以及由谁来监管三个重要问题。同时,本文对西方发达国家产融结合监管的做法加以研究和借鉴,为中国产融结合监管问题的解决和监管制度的创新提供理论帮助。本文通过分析、借鉴和总结,最终构建了中国产融结合监管的总体框架,确定了最终目标:一是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下,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全文简称“国资委”)负责对产融结合的主体和产融结合的行为进行监管,且仅限于对“产”与“融”结合行为是否满足相关条件这一宏观层面判断,并不对产融结合主体具体微观业务进行监管;二是关于产融结合集团企业的日常业务监管,建议按照分业监管现状由“一行三会”对应机构负责,比如证券业务由证监会进行监管,银行业务由银监会负责监管,保险业务由保监会负责监管。在产融结合监管总体框架和总体目标的指引下,本文分别从构建产融结合监管指标体系、促进产融结合监管主体间的协同配合,以及完善产融结合监管制度建设三大方面提出解决中国目前产融结合监管问题的对策。
宋宁[6](2011)在《增发投资机会的实证研究》文中指出在论文的主要内容及观点方面,首先介绍与本文有关的文献资料,其中包括MM系列理论、增发对绩效影响的文献、增发对股价影响的文献等。本文观察到众多增发公司作为一个群体,其股价明显超过了同期市场的整体表现,因而从增发公司这个群体中寻找投资机会是有意义的。本文先对增发影响股价的原理从实证角度进行了讨论,从2007全年度实施增发的163家上市公司数据来看:增发增厚了公司的每股净资产,同时从估值定价的角度来看,增发公司的市净率在经历一段时间以后也逐渐回升到市场的平均市净率之上,因而导致了股价的超额收益,接下来本文讨论了超额收益在什么阶段、符合什么特征的上市公司中表现最突出,并以此作为选股的思路。从阶段分布来看,本文研究了从2010年7月1日到2011年6月30日这一年时间内实施增发的182家上市公司,同时还研究了与上述公司处于相同的增发预案公告时间段但未实施增发的173家公司的后期走势、阶段分布等情况。通过增发成功公司各个阶段的股价走势的比较以及对增发成功和不成功公司的比较,认为在增发方案获得发审委通过之后是良好的投资阶段。在选定投资阶段后,进一步在这个阶段中从多个角度寻找最优的投资机会,认为符合以下几个方面特征的公司具有较好的投资机会:发行对象仅为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募集比例较大、增发前股本较小、股价低于增发价。同时对发行前的净资产收益率、发审委通过前股价的涨幅等特征无需多做考虑。本文目的是为了在实际运用中指导投资,因此按照上述分析的思路,从增发进程处于2010年6月30日到2011年8月18日之间的公司中初选出29家公司,并从两个时段内分别筛选出8家和3家公司作为指导投资的实例。经过上述从“面”上的统计数据入手的分析后,本文选取了统计阶段涨幅最大的五家公司逐一进行分析,一是作为实证研究,把前文的分析落实到具体公司这个“点”上,并对前文的分析进行验证,二是希望从股价上涨最多的公司这个微观层面上找到统计数据中无法发现的投资线索。结果发现五家公司中有三家公司符合一些可以借鉴的共同的特征,如处于高景气的细分行业、公司在增发之前的业绩就已经表现出快速增长、募集资金的投向符合行业的发展趋势等。本文的主要贡献有三个方面:首先,本文对上市公司增发过程中的各个时间段有更细致的分析,前人在本领域研究从时间段上一般笼统地分为董事会预案公告前后和增发股份上市前后,而本文按照重要时间节点将增发分为了六个时间段逐一进行对比,更精确地分析增发公司股价在各个阶段的表现以便寻找其中最佳的投资时段。其次,未见前人对增发未能成功实施的公司进行分析,仅对成功实施的公司进行了统计分析,这样的统计分析结果在逻辑上是存在瑕疵的,因为在增发未确定之前忽略了增发失败公司的数据,可能使最后的结果存在误导。本文将这部分公司也纳入了研究范围,从而使分析的逻辑更加优化。第三,相比前人的报告,本文从更多的角度对增发公司及其股价的各种特性进行分析,特别是从具体公司的层面上进行分析,从中找出规律用以指导投资。
彭思源[7](2011)在《中国建设银行成都分行品牌形象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伴随着四大国有银行设立的完成、从央行的分离、全国范围内股份制银行的崛起、城市商业银行的形成,金融领域也经历也一次转型。市场永不停息地变化,银行永无休止地变革。而体制机制差异较大,银行正面临着来自不断变化的压力,银行等金融领域竞争加剧。品牌形象是银行的生命力所在,没有良好的企业形象就不可能有良好的企业效益,更不可能有企业的持续发展。当前银行企业品牌形象没有凸显整体的优势形象,对塑造银行品牌形象的意识淡薄,银行企业之间形态差异不明显、金融产品之间相互模仿、缺乏思考与创新等现象。针对目前银行品牌形象现状,在贝尔品牌形象理论的指导下,梳理银行品牌形象研究成果,根据成都市设置详尽的问卷调查,利用SPSS软件分析大量调查数据,从中找出驱动银行品牌形象的关键因素,解析塑造银行品牌形象的基本规律,提出提高建设银行成都分行品牌形象的策略。全文具体架构如下:第1章是导论。介绍本论文选题背景、研究意义、论文的研究方法、论文结构。第2章是商业银行品牌形象理论基础。对品牌形象理论及其现实意义进行了概述,提出了商业银行品牌形象的塑造,对国际先进商业银行品牌形象发展态势进行了分析。第3章是建设银行成都分行品牌形象塑造现状分析。本章介绍了建设银行成都分行的概况,围绕分行品牌形象塑造现状、与成都同业比较、存在不足3个方面展开分析。第4章是建设银行成都分行品牌形象中的主干要素分析,主要分成三个方面:第一是建设银行成都分行的形象分析;第二是建设银行成都分行消费者的形象分析;第三是建设银行成都分行的产品及服务的形象分析。总结出建设银行成都分行品牌形象塑造存在哪些突出的问题。第5章是在前面对建设银行成都分行品牌形象塑造存在的问题的研究基础上,提出对建设银行成都分行的品牌形象塑造的对策与建议。
王一流[8](2011)在《商业银行关联贷款法律规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商业银行关联贷款是一种典型的关联交易行为,理应受到《公司法》等一般性法律的规制。同时,无论从其产生原因还是从其危害性来看,商业银行关联贷款都有着区别于一般关联交易行为的特殊性。这就要求我们的立法者必须给予商业银行关联贷款特殊的制度安排。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对商业银行关联贷款内涵的认识存在不足,对商业银行安全与效率理念把握的欠准确,以及未能对商业银行内控机制立法给予足够的重视等原因,我国的商业银行关联贷款的具体制度设计仍存在诸多问题,急需完善。本文试图在重新认识商业银行关联贷款本质内涵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立法的成功经验,从而为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关联贷款规制立法提出相关合理的建议,也为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关联交易立法提供一些参考。本文共分四章内容。第一章论述了商业银行关联贷款法律规制的一些基础理论问题,重点界定了商业银行关联贷款的概念与性质,分析了其产生原因与危害性。第二章论述了国外商业银行关联贷款法律规制的一般路径,并且得出了一些关于商业银行关联贷款法律规制的重要启示,以为我国立法提供参考。第三章主要阐述了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关联贷款的法律规制现状,从立法指导思想与具体制度设计两方面论述了我国商业银行关联贷款法律规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了其中的原因。第四章在尊重中国现实国情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的立法经验,针对第三章中论述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重新定位立法指导思想、合理界定关联方、完善商业银行关联贷款的数量限制制度、公平交易条件、信息披露制度以及法律责任制度等立法建议。
钟帅[9](2011)在《基于金融生态理论的商业银行发展研究》文中指出自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之后,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机席卷了全球金融市场乃至影响了实体经济正常运行。如何吸取本次金融危机的教训,并在充分考虑本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是中国学者们早已开始讨论的问题。周小川(2004)首次提出了“金融生态”的概念,随后由中国学者发展成为不断创新和完善的系统性理论,但与国际学界相对成熟的金融功能理论和金融结构理论相比,金融生态理论更多作为一种“工具”以评估外部环境,而不是作为一种“理论”去解释金融现象。因此,本文将以讨论金融理论中的两大核心概念——“货币”与“信用”的关系为起点,将“货币流动”与“信用循环”作为金融生态理论的核心问题,以修正现有的金融生态理论框架,并应用于中国和美国金融生态系统的比较研究之中。本文分析了美国金融生态系统的基本生态位和金融生态主体的竞争行为,以新的视角回顾了金融危机的发生机理和问题所在,得出结论:美国金融生态系统演化的关键因素在于“第三方”机制的完善;演化的动力来源于金融生态主体充分发掘国内消费能力的竞争模式,以及以美元为基础的国际债务经济模式;即使经历了金融危机,凭借美国在国际舞台中强势的政治和经济地位,尤其是庞大的对外投资规模和较高的资本收益,美国金融生态系统还将在较长期继续发展。与美国相比,中国金融生态系统“自上而下”的金融体制改革和“集体主义”的改革取向不利于建立自我协调和自我完善的金融生态系统。中国商业银行的竞争不足和无序竞争并存,以及自主业务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中国金融生态系统对于财政投资的过多依赖,对国有企业的过分关注,进而导致了中国金融生态系统对实体经济发展和产业优化升级的支持力度不够,在宏观上弱化了“集资于国”的能力,在微观上亦弱化了“散资于民”的能力。借鉴美国经验,中国金融生态系统的改革将立足于国内市场,中国商业银行应更加积极地进行金融产品创新,充分挖掘国内的资本潜力和消费潜力,支持具有长期发展潜力的实体企业的发展,支持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进一步发展并提高资本收益。中国商业银行积极的竞争性创新行为将有利于提高中国资本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地位,最终增强中国商业银行的竞争能力与盈利能力。
张圆园[10](2011)在《我国央企产融结合研究》文中提出产融结合是工商企业与金融企业之间进行的包括股权、债权、信息、人事等多方面的融合。它同时也是企业谋求多元化发展、迅速做大做强、提升竞争实力的重要途径。当今世界500强的企业中,有80%的企业都进行了产融结合,可见这是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趋势。国外关于产融结合的研究由来已久,而我国的研究则起步较晚,自上世纪80年代才兴起。我国的产融结合虽然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但是几经波折,仍然没有探寻到一个成熟的模式。当前,从国际上看,全球经济一体化、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局面一直在持续;从国内看,我国经济正处于飞速发展的转轨时期,一大批在国内有较强竞争实力的央企正掀起一股新的产融结合浪潮,以期能迅速壮大实力,在国际市场占领一席之地。本文就结合当前的实际,针对我国央企进行产融结合的问题作一些研究。期望通过对国内外产融结合经验的对比分析,结合我国央企的特点,指出当前央企进行产融结合所面临的问题。为央企顺利解决这些问题,探索适合的产融结合模式提出建议。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论文研究的背景以及意义;第二部分对产融结合的一般理论分析以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说明,为后文的分析奠定基础;第三部分则主要介绍发达国家进行产融结合的经验,选取了GE集团以及淡马锡集团的案例,并从中得出我国央企可以借鉴的经验;第四部分主要分析我国央企进行产融结合的现状以及问题,这是本文的重点部分。该部分着重分析了当前央企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宝钢的案例进行说明。第五部分则提出完善央企产融结合的相关政策建议,以期对央企探索出成熟的产融结合模式有所贡献。
二、华夏银行上市悬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华夏银行上市悬疑(论文提纲范文)
(1)百年秋林之败,转型已入“死胡同”(论文提纲范文)
涉嫌业绩造假 |
谁的秋林? |
业务转型是福是祸? |
百年老字号能否东山再起? |
(2)新世纪都市小说的中产阶层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基本概念界定 |
三、相关的研究现状 |
第一章 都市中产阶层书写的文化语境 |
一、中产阶层的社会学观察 |
(一) 近代中国中产阶层雏形与消亡 |
(二) 当代中国中产阶层的兴起 |
二、都市文化崛起与中产阶层话语扩张 |
三、中国都市小说的兴起与中产阶层书写 |
第二章 都市小说中的中产阶层形象类型 |
一、高校知识分子形象系列:市场化时代的多维人格 |
二、社会专业技术人才形象系列:消费主义语境下的“变形记” |
三、中小企业主形象系列:经济理性主义的实践者 |
四、中低级官员形象系列:权力镜像中的人性解码 |
五、艺术工作者形象系列:美与“丑”并存的圈子 |
第三章 中产阶层的生存法则与世俗人生 |
一、物质欲望:流金时代的厚利主义 |
(一) 当代启蒙语境下的财富观 |
(二) 经济理性主义催生的创富传奇 |
(三) “击鼓传花”游戏中的人性反思 |
二、情色写真:身体表达的自我主义 |
(一) “有闲阶级”的游戏 |
(二) 性压抑下的反拨 |
(三) 都市异化的表征 |
(四) 异性上位的筹码 |
三、处世之道:精致周到的利己主义 |
(一) 圈子文化 |
(二) 交换逻辑 |
(三) 竞争“无间道” |
(四) 个人主义奋斗 |
第四章 中产阶层身份共同体的建构 |
一、消费时尚与身份标签 |
(一) 作为符号的霓裳神话 |
(二) 美食营造的精致生活 |
(三) 富裕阶层的身体美学 |
(四) 闲暇生活的优雅趣味 |
二、空间区隔与地位界线 |
(一) 住宅空间:生活品味的标识 |
(二) 职业空间:都市权势的图腾 |
(三) 社交空间:累积资源的场域 |
三、身份比较与阶层意识 |
(一) 阶层比较下的社会透视 |
(二) 西方中产阶级的身份想象 |
(三) “名实之间”的身份焦虑 |
第五章 中产阶层的焦虑与救赎 |
一、焦虑时代的表征 |
(一) 婚姻的脆弱 |
(二) 恋爱的恐惧 |
(三) 竞争的压抑 |
(四) 生态的隐忧 |
(五) 财富的疑虑 |
(六) 人生的虚无 |
二、焦虑的症候与隐喻 |
(一) 抑郁症:频繁的“精神感冒” |
(二) 幻听症:嘈杂都市的痼疾 |
(三) 不孕症:人类前途的警示 |
(四) 肠胃症:欲壑难填的苦果 |
(五) 病理性赌博症:人性荒芜的切片 |
三、反省与救赎 |
(一) 爱的救赎:抚慰心灵的力量 |
(二) 伦理救赎:谋求义与利的合体 |
(三) 宗教救赎:听从智者的开释 |
(四) 艺术救赎:提升生命的高度 |
第六章 中产阶层书写的叙事策略与现实困境 |
一、叙事策略 |
(一) 都市时空的发现 |
(二) 感官叙事的运用 |
(三) 通俗传奇的嫁接 |
(四) 文学影视的并置 |
(五) 隐喻修辞的指向 |
二、现实困境 |
(一) 平面化的呈现 |
(二) 类型化的倾向 |
(三) 批判性的缺失 |
(四) 代言者的局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3)中国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产业化运作路径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中国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界定 |
中国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生产的市场化语境 |
中国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产业化运作的必要性 |
第一章 中国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观众导向策略 |
第一节 观众文化消费的多样化需求 |
第二节 用正确价值观引导观众的消费需求 |
第三节 中国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叙事策略的转变 |
一、从“宣传品”到“产品” |
二、中国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叙事策略转变的原因 |
第四节 中国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多元整合路径 |
一、叙事视角日趋广阔 |
二、人物塑造立体化、人性化 |
三、类型化叙事 |
第二章 中国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中的明星策略 |
第一节 明星制的起源与我国的现状 |
第二节 明星策略是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营销的一种重要手段 |
一、明星是制作方与播出方可供参考的控制风险的收视要素 |
二、明星天然的高关注度能够替电视剧博取注意力 |
第三节 明星策略的弊端 |
一、明星的过度表演消解了历史的严肃性 |
二、明星片酬过高挤压制作资金 |
第三章 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投融资策略 |
第一节 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投融资现状 |
一、投融资主体双轨并行 |
二、电视剧产业投融资环境分析 |
三、中国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投融资特点分析 |
第二节 投融资的风险控制 |
一、投融资的风险分析 |
二、投融资的风险控制措施 |
第四章 中国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营销策略 |
第一节 电视剧供应方的营销策略 |
一、提前组织宣传活动 |
二、销售渠道多样化 |
三、整合营销 |
第二节 播出机构营销策略 |
一、整体包装频道,进行品牌营销 |
二、争取广告客户,采用精准营销 |
三、借助新媒体,实现观众与电视剧的互动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4)中国电视广告创意效果分类及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电视广告创意效果研究 |
2.2 广告分类研究 |
第三章 研究方法与数据分析 |
3.1 数据基本特征 |
3.2 聚类指标 |
3.3 数据标准化 |
3.4 聚类分析 |
3.5 小样本检验 |
3.6 五类广告特征描述 |
3.7 五类广告个案分析 |
第四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4.1 中国电视广告创意效果与特征 |
4.2 中国电视广告创作建议 |
第五章 研究局限与下一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
附录2 |
(5)产融结合监管问题及制度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意义及问题提出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
四、研究思路及主要研究方法 |
五、研究中出现的问题、解决方法和目标 |
第1章 产融结合概述及中国现状 |
1.1 产融结合概述 |
1.1.1 产融结合的“产”与“融” |
1.1.2 产融结合的本质 |
1.1.3 产融结合的必要性 |
1.2 中国产融结合的产生与发展 |
1.2.1 初始发展阶段(改革开放至20世纪90年代) |
1.2.2 整顿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 |
1.2.3 恢复与繁荣阶段(90年代后期至今) |
1.3 产融结合一般模式与中国特色 |
1.3.1 以产融结合主导力量为划分标准的模式 |
1.3.2 以产融结合具体渠道为划分标准的模式 |
1.3.3 以产融结合融合方向为划分标准的模式 |
1.3.4 中国产融结合模式的特点 |
1.4 中国多样化的产融结合方式 |
1.4.1 “由融到产”的产融结合方式 |
1.4.2 “由产到融”的产融结合方式 |
1.4.3 以央企为代表的大企业产融结合规模剧增 |
第2章 中国产融结合监管现状分析 |
2.1 产融结合监管概述 |
2.1.1 产融结合监管的概念 |
2.1.2 产融结合多种监管方式 |
2.1.3 产融结合监管的必要性 |
2.2 产融结合监管的理论依据 |
2.2.1 公共利益理论 |
2.2.2 利益集团理论 |
2.2.3 监管政治理论 |
2.2.4 监管成本理论 |
2.3 产融结合监管的历史演进 |
2.3.1 二十世纪30年代以前的产融结合监管 |
2.3.2 二十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的产融结合监管 |
2.3.3 二十世纪70年代后的产融结合监管 |
2.4 中国产融结合监管存在的问题 |
2.4.1 “官方”监管主体缺位且重复 |
2.4.2 其他监管主体作用未充分发挥 |
2.4.3 产融结合监管内容不明晰且框架不完整 |
第3章 中国产融结合监管内容分析 |
3.1 管理层任职资格和能力监管 |
3.1.1 管理层任职资格及能力的衡量 |
3.1.2 管理层应对投资组合风险的能力要求 |
3.2 资本充足性及资本流动性监管 |
3.2.1 资本充足性的关键性指标 |
3.2.2 流动性的关键性指标 |
3.2.3 财务杠杆风险 |
3.3 内部交易与利益冲突风险监管的监管 |
3.3.1 内部交易风险的监管 |
3.3.2 利益冲突风险 |
3.4 垄断性并购及影响社会公平的行为监管 |
3.4.1 垄断行为的风险 |
3.4.2 国进民退有失社会公平的风险 |
3.4.3 整合风险 |
3.5 风险应急机制及退出机制监管 |
3.5.1 风险应急的关注重点分析 |
3.5.2 道德风险与“大而不能倒”现象的危害性和破坏性 |
3.5.3 投资退出机制的建立及内容 |
第4章 产融结合监管对象与主体分析 |
4.1 产融结合监管对象分析 |
4.1.1 产融结合监管对象以央企为主 |
4.1.2 产融结合监管对象的状态划分 |
4.1.3 产融结合监管对象的时间划分 |
4.2 中国产融结合监管多元主体并存 |
4.2.1 广义产融结合监管主体范畴界定 |
4.2.2 行政监管是产融结合监管的核心主体 |
4.2.3 产融结合多元行政监管主体及各自职责 |
4.3 确定产融结合监管主体的三种模式探讨 |
4.3.1 强化协调保持各监管主体并存的监管主体模式 |
4.3.2 国资委主导审批,“一行三会”具体监管的主体模式 |
4.3.3 新设专门产融结合监管主体模式 |
第5章 产融结合监管模式国际借鉴 |
5.1 金融监管的四种理论模式 |
5.1.1 机构型金融监管 |
5.1.2 功能型金融监管 |
5.1.3 “双峰式”监管结构 |
5.1.4 矩阵式监管结构 |
5.2 英美金融监管模式借鉴 |
5.2.1 从分业到伞形的美国产融结合监管 |
5.2.2 从分业到混业的英国产融结合监管 |
5.2.3 伞形监管是中国金融监管的改革趋势 |
5.3 国有企业监管的国际比较与经验借鉴 |
5.3.1 英国国企的双重监管模式 |
5.3.2 美国国企以国会为主的监管模式 |
5.3.3 德国国企的多渠道监管模式 |
5.3.4 意大利国企的国家参与制监管模式 |
5.3.5 日本专门监管和一般监管结合的国企监管模式 |
第6章 产融结合监管总体框架与政策建议 |
6.1 产融结合监管的总体框架与总体目标 |
6.1.1 总体框架 |
6.1.2 总体目标 |
6.2 产融结合监管需多主体的协同配合 |
6.2.1 牵头监管与合作监管并举 |
6.2.2 提高产融结合企业自身监管 |
6.2.3 充分发挥行业自律组织的监管作用 |
6.2.4 加强新闻媒体与人民大众对产融结合的监管 |
6.3 产融结合监管内容指标体系的构建 |
6.3.1 基于资本充足性与流动性监管指标的监管体系 |
6.3.2 基于管理层任职资格和能力监管指标体系 |
6.3.3 基于垄断性并购及影响社会公平的行为监管指标体系 |
6.3.4 基于风险应急机制及退出机制监管指标体系 |
6.3.5 基于大额内部交易与关联交易监管指标体系 |
6.4 产融结合监管的制度保障 |
6.4.1 完善金融企业产权制度 |
6.4.2 建立金融企业大股东风险监测制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增发投资机会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前言 |
0.1 研究的意义 |
0.2 使用的理论工具和研究方法 |
0.3 论文的基本思路和逻辑结构 |
0.4 关于数据来源和使用、取值的说明 |
1. 文献综述 |
1.1 关于公司再融资的文献 |
1.2 关于增发对公司绩效影响的文献 |
1.3 关于增发对股价影响以及投资对象选择方面的文献 |
2. 增发对股价影响原理的实证分析 |
2.1 增发对股价的影响原理 |
2.2 实证分析 |
2.2.1 每股净资产的变化情况 |
2.2.2 市净率变化情况 |
2.2.3 举例 |
3. 增发的时段分析 |
3.1 增发过程与计算方法简介 |
3.1.1 增发过程的环节 |
3.1.2 增发过程的时段 |
3.1.3 计算方法 |
3.2 从董事会预案前期准备到董事会公布预案 |
3.3 预案公告日至股东大会决议公告日 |
3.4 股东大会决议公告日至发审委审核通过日 |
3.5 发审委审核通过日至证监会核准日 |
3.6 证监会核准日至发行日 |
3.7 发行日至统计日(2011年8月18日) |
3.8 六个阶段小结与比较 |
3.9 增发成功实施的比率等相关因素分析 |
4. 增发公司股价的影响要素分析 |
4.1 增发对象 |
4.1.1 增发对象仅为大股东或其关联方的 |
4.1.2 增发对象为全体投资者(公开发行)的 |
4.1.3 增发对象为其他类型投资者的 |
4.2 募集资金与公司增发前股东权益之比 |
4.3 净资产收益率 |
4.4 前期相对涨跌 |
4.5 增发前股本 |
4.6 股价与增发价之比 |
4.7 增发后股价跌破增发价 |
4.8 股票筛选 |
4.8.1 发审委通过到证监会核准之间的时段 |
4.8.2 发行后的时段 |
5. 典型案例 |
5.1 典型公司概况 |
5.2 冠福家用(002102.SZ) |
5.2.1 基本情况 |
5.2.2 增发相关情况分析 |
5.3 安纳达(002136.SZ) |
5.3.1 基本情况 |
5.3.2 增发相关情况分析 |
5.4 广安爱众(600979.SH) |
5.4.1 基本情况 |
5.4.2 增发相关情况分析 |
5.5 飞亚达A(000026.SZ) |
5.5.1 基本情况 |
5.5.2 增发相关情况分析 |
5.6 歌尔声学(002241.SZ) |
5.6.1 基本情况 |
5.6.2 增发相关情况分析 |
5.7 本部分小结 |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致谢 |
(7)中国建设银行成都分行品牌形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商业银行市场发展概况 |
1.1.2 我国商业银行品牌形象建设发展概况 |
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1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1.4. 课题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
1.6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7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试验方案及其可行性研究 |
1.7.1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
1.7.2 技术路线 |
1.8 课题的创新性 |
第2章 品牌及品牌形象相关理论 |
2.1 品牌的诠释 |
2.1.1 品牌的概念和内涵 |
2.1.2 品牌与品牌形象的关系 |
2.2 品牌形象理论分析 |
2.2.1 品牌形象相关理论综述 |
2.2.2 贝尔(A.L.Biel)品牌形象测量理论 |
2.2.3 国内学者对品牌形象测量理论的研究 |
2.3 国内外品牌形象测评模型的比较分析 |
2.4 银行品牌形象理论 |
2.4.1 银行品牌形象的界定 |
2.4.2 银行品牌形象的特性 |
第3章 建设银行成都分行品牌形象问卷设计 |
3.1 建设银行成都分行概况 |
3.2 品牌形象调研说明 |
3.2.1 调研目的 |
3.2.2 调研内容 |
3.2.3 问卷抽样说明 |
3.2.4 调研方法 |
3.2.5 调研实地执行情况 |
3.2.6 数据的收集 |
3.2.7 分析工具与方法 |
3.3 问卷设计 |
3.3.1 测度模型 |
3.3.2 本次研究的品牌形象测度模型 |
第4章 数据统计分析 |
4.1 样本统计特征 |
4.1.1 年龄分布 |
4.1.2 性别分布 |
4.1.3 教育程度分布 |
4.1.4 职业类型分布 |
4.1.5 月收入水平 |
4.2 成都市银行品牌形象分析 |
4.2.1 成都市银行品牌第一提及率 |
4.2.2 成都市银行企业使用频率分析 |
4.2.3 成都市消费者使用银行产品及服务分析 |
4.2.4 银行产品或服务的使用原因分析 |
4.2.5 银行信息认知渠道分析 |
4.3 成都市银行品牌的综合分析 |
4.4 建设银行企业品牌形象识别 |
4.5 用户分类特征分析 |
4.6 用户满意度分析 |
4.7 用户品牌忠诚度分析 |
第5章 结论 |
5.1 建设银行成都分行品牌形象现状及其原因 |
5.1.1 建设银行成都分行品牌形象现状 |
5.1.2 原因分析 |
5.2 建设银行品牌形象发展的新思路 |
5.2.1 差异化的品牌形象定位 |
5.2.2 加强品牌形象的传播推广 |
5.2.3 金融品牌形象的持续创新 |
5.2.4 注重品牌危机管理 |
5.3 研究局限性 |
5.4 未来的研究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附录 |
(8)商业银行关联贷款法律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商业银行关联贷款法律规制的基础理论问题 |
1.1 商业银行关联贷款的概念界定与产生原因 |
1.1.1 商业银行关联贷款的概念界定 |
1.1.2 商业银行关联贷款的产生原因 |
1.2 商业银行关联贷款的性质界定及其危害性 |
1.2.1 商业银行关联贷款的性质界定 |
1.2.2 商业银行关联贷款的危害性分析 |
第二章 国外商业银行关联贷款法律规制的路径与启示 |
2.1 国外商业银行关联贷款法律规制的路径 |
2.1.1 明确商业银行关联贷款的关联方 |
2.1.2 对关联方实施数量限制 |
2.1.3 规范公平交易条件 |
2.1.4 规范信息披露义务 |
2.1.5 规定严格的法律责任 |
2.2 国外商业银行关联贷款的法律规制对我国的启示 |
2.2.1 必须充分认识商业银行关联贷款法律监管的重要性 |
2.2.2 商业银行关联贷款的规制应当兼顾安全与效率原则 |
2.2.3 商业银行关联贷款规制的制度设计必须结合本国国情 |
第三章 我国商业银行关联贷款法律规制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
3.1 我国商业银行关联贷款法律规制现状 |
3.1.1 我国商业银行关联贷款的现行立法状况 |
3.1.2 我国商业银行关联贷款的法律规制效果 |
3.2 我国商业银行关联贷款法律规制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
3.2.1 我国商业银行关联贷款规制立法指导思想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
3.2.1.1 我国对商业银行关联贷款规制的立法理念的认识存在不足 |
3.2.1.2 我国对商业银行关联贷款内涵的认识存在不足 |
3.2.1.3 我国对商业银行关联贷款内部控制监管的认识存在不足 |
3.2.2 我国商业银行关联贷款具体制度设计上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
3.2.2.1 关联方界定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
3.2.2.2 关联贷款数量限制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
3.2.2.3 关联贷款公平交易条件规定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
3.2.2.4 关联贷款信息披露规定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
3.2.2.5 关联贷款法律责任规定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
第四章 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关联贷款法律规制的思考 |
4.1 我国商业银行关联贷款规制立法指导思想的重新定位 |
4.1.1 确立安全与效率和谐统一的监管理念 |
4.1.2 循序渐进,以商业银行关联贷款的中性认识指导立法 |
4.1.3 重视商业银行关联贷款内部控制监管立法 |
4.2 我国商业银行关联贷款法律规制具体制度设计的完善 |
4.2.1 合理界定商业银行关联贷款的关联方 |
4.2.1.1 完善"内部人"的概念界定 |
4.2.1.2 适当缩小与"内部人"相关的关联方的范围 |
4.2.1.3 加快商业银行关联贷款规制的全面立法 |
4.2.2 完善商业银行关联贷的款数量限制制度 |
4.2.2.1 适当放宽商业银行关联贷款数量限制 |
4.2.2.2 暂时确立以资本余额为基数设置关联贷款的数量限制比例 |
4.2.2.3 设置商业银行关联贷款数量限制绝对值标准 |
4.2.3 完善商业银行关联贷款公平交易条件 |
4.2.3.1 细化公平交易标准,增强法律的可操作性 |
4.2.3.2 设置商业银行关联贷款限制例外机制 |
4.2.4 完善商业银行关联贷款信息披露制度 |
4.2.4.1 补充商业银行关联贷款信息披露的具体程序和方法 |
4.2.4.2 完善商业银行关联贷款信息披露的具体制度 |
4.2.5 完善商业银行关联贷款法律责任规定 |
4.2.5.1 将违法关联交易行为纳入金融违法处罚体系之中 |
4.2.5.2 加大对违法关联贷款行为的处罚力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情况 |
(9)基于金融生态理论的商业银行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思路 |
1.1.3 金融生态的现有研究 |
1.1.3.1 金融生态系统与环境的研究 |
1.1.3.2 金融生态的运作机制及相关金融主体的研究 |
1.1.3.3 金融生态研究的总结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重点与范围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 |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的概念与理论 |
2.1 传统金融理论的核心思想 |
2.1.1 信用媒介思想 |
2.1.2 信用创造思想 |
2.1.3 金融功能理论 |
2.1.4 金融结构理论 |
2.1.5 金融系统差异的比较研究 |
2.1.6 金融中介理论 |
2.1.7 传统金融理论的局限性 |
2.2 金融生态的概念与理论 |
2.2.1 经济学向生态学借鉴的学术传统 |
2.2.2 金融生态的主要概念 |
2.2.2.1 货币与信用的界定 |
2.2.2.2 金融生态系统 |
2.2.2.3 货币流动和信用循环 |
2.2.2.4 金融生态演化 |
2.2.2.5 金融生态选择机制:竞争行为与生态协同 |
2.2.2.6 金融生态链与生态位 |
2.2.3 理论假设 |
2.2.3.1 货币非中性 |
2.2.3.2 金融生态主体的行为有限理性 |
2.2.3.3 竞争行为和调节机制决定了金融生态的结构秩序 |
2.2.3.4 金融生态主体的行为自利最大化假设 |
2.2.3.5 金融生态系统基于历史演变和环境差别的特异性 |
2.3 制度分析的方法 |
2.3.1 制度分析方法的理论基础 |
2.3.1.1 雅诺什·科尔奈的制度范式 |
2.3.1.2 道格拉斯·诺思的制度分析结构 |
2.3.1.3 制度分析的重点关注对象 |
2.3.2 金融生态演化中的制度性关键问题 |
2.3.2.1 金融生态的“产权”与“交易费用”问题 |
2.3.2.2 金融生态中的“路径依赖”与“变革”问题 |
第3章 美国金融生态系统的制度分析 |
3.1 基于个人主义与自由主义的美国金融生态演化 |
3.1.1 政治和法律环境中的金融生态演化 |
3.1.2 经济秩序的演化:经济自由主义的创新激励 |
3.1.2.1 投资银行的独立与发展 |
3.1.2.2 竞争性金融市场的飞速发展:商品化金融的产生与发展 |
3.1.2.3 “藏富于民”政策:固定缴费计划的推广 |
3.1.2.4 信用评级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
3.1.3 个人主义与“美国梦” |
3.1.3.1 “美国梦”的内涵:充分的个人激励 |
3.1.3.2 “美国梦”的演变:非理性消费行为 |
3.2 充分挖掘居民消费和国外借债能力的金融创新模式 |
3.2.1 美国居民消费的信心和预期 |
3.2.1.1 对美国实力的信心 |
3.2.1.2 美国居民的消费预期:“太阳升起,消费者就开始购物” |
3.2.2 美国金融生态位及其金融主体竞争行为 |
3.2.2.1 初级金融生态位:居民与企业 |
3.2.2.2 商业银行和储蓄信贷机构的竞争行为:广泛吸收信贷客户 |
3.2.2.3 投资银行:资产证券化的创新机制 |
3.2.2.4 保险公司:市场上最后的债务人 |
3.2.2.5 美国政府:金融生态链上的“最后贷款人” |
3.2.3 美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模式 |
3.3 美国“债务”型金融生态系统的路径依赖与维持 |
3.3.1 路径依赖表现形式 |
3.3.1.1 实业企业发展萎缩,金融资产过度膨胀 |
3.3.1.2 美国金融危机:居民消费过度,储蓄减少,收入疲软 |
3.3.1.3 美国金融危机的国际传导:美元债务膨胀,国外产品与资本流入 |
3.3.2 美国金融生态系统的调整与维持 |
3.3.2.1 美国金融危机的调整策略:促进就业,回复消费能力 |
3.3.2.2 跨国公司主导的美国经济全球扩张 |
3.3.2.3 美国国际政治的强势地位 |
3.4 美国金融生态系统的总结与借鉴 |
3.4.1 美国金融生态的社会制度基础:“第三方”的完善 |
3.4.2 美国金融生态的根本驱动力量:经济扩张与政治强势 |
第4章 中国金融生态系统的制度分析 |
4.1 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体制改革思维 |
4.1.1 政府主导的制度创新:以稳定为前提的“积累”性的改革 |
4.1.2 金融监管的系统性完善 |
4.1.3 “集资于国”与“散资于民” |
4.2 中国金融生态系统的历史与现状 |
4.2.1 中国改革开放的“渐进式”金融体制改革 |
4.2.1.1 1979 - 1983 年:建立分工明确的专业银行体系 |
4.2.1.2 1984 - 1996 年:金融调控体系与商业银行体系的逐步建立 |
4.2.1.3 1997 - 2001 年:外资银行介入,中国商业银行业经历振动 |
4.2.1.4 2002 年至今:现代商业银行体制的完善过程 |
4.2.1.5 中国金融生态的演化路径:放松管制与业务扩张 |
4.2.2 当前中国商业银行金融生态位状态:以国有企业为核心 |
4.2.2.1 国有商业银行:国有企业的主要支持者 |
4.2.2.2 全国商业银行:对国有企业客户争夺的主要力量 |
4.2.2.3 城市商业银行:“市民银行”定位不明 |
4.2.2.4 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农信社):面向小资本市场 |
4.2.3 中国金融生态系统的制度基础 |
4.2.3.1 对于财政投资的依赖:贷款积聚,风险集中 |
4.2.3.2 对于出口增长的依赖:低附加值的出口加工 |
4.2.3.3 社会体制改革的局部滞后:高储蓄率与内需不足 |
4.3 中国金融生态系统“集体主义”的路径依赖 |
4.3.1 中国商业银行国内发展的路径依赖 |
4.3.1.1 “双缺口”问题持续,对外资的依赖性问题依然存在 |
4.3.1.2 投资产出效率较低,产业整体缺乏创新能力 |
4.3.1.3 中小企业融资难,民间金融兴起 |
4.3.2 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发展的路径依赖 |
4.3.2.1 国内企业技术创新不足,产业升级受限 |
4.3.2.2 对外投资扩张程度不高,国际信用规模有限 |
4.4 中国金融生态变革与中国商业银行竞争策略 |
4.4.1 社会保障的完善与消费金融服务的创新 |
4.4.1.1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居民消费的信心与预期 |
4.4.1.2 中国商业银行的消费金融服务创新 |
4.4.2 产业优化升级与产业金融服务创新 |
4.4.2.1 立足国内市场,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4.4.2.2 中国商业银行的产业金融服务创新 |
4.4.3 高新技术发展与技术金融创新 |
4.4.3.1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潜力 |
4.4.3.2 “世界市场”与中国商业银行的技术金融服务创新 |
4.4.4 国际政治地位与国际金融营销 |
4.4.4.1 中国国际政治地位的提高 |
4.4.4.2 中国商业银行的国际金融营销 |
4.4.5 中国对外投资扩张与国际金融服务创新 |
4.4.5.1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迅速扩张 |
4.4.5.2 中国商业银行的国际金融服务创新 |
第5章 结论 |
5.1 研究总结与对策 |
5.2 研究不足 |
5.3 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简历 |
(10)我国央企产融结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1.2 论文研究意义 |
1.3 论文创新与不足 |
2. 关于产融结合的文献综述 |
2.1 产融结合的一般理论分析 |
2.1.1 产融结合的内涵 |
2.1.2 产融结合的相关理论 |
2.1.3 产融结合的特点 |
2.1.4 产融结合的效应 |
2.2 关于我国央企产融结合的热点及难点 |
3. 发达国家产融结合的经验及借鉴 |
3.1 发达国家产融结合的历程 |
3.2 发达国家产融结合的模式 |
3.3 案例分析 |
3.3.1 GE集团案例 |
3.3.2 淡马锡案例 |
4. 我国央企产融结合的现状及问题 |
4.1 我国央企产融结合的必要性 |
4.2 我国产融结合的历程及现状 |
4.2.1 我国产融结合的发展历程 |
4.2.2 我国产融结合的方式 |
4.2.3 我国产融结合的特点 |
4.3 我国央企产融结合的问题 |
4.3.1 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导致央企产融结合的目标不明确 |
4.3.2 公司内部缺乏风险意识导致风险控制流于形式 |
4.3.3 资本市场运作效率低制约了央企产融结合 |
4.3.4 监管真空使央企产融结合隐含更大风险 |
4.3.5 案例分析 |
5. 完善央企产融结合的思路 |
5.1 完善央企的公司治理机制 |
5.2 合理选择产融结合的模式 |
5.3 合理设计央企产融结合的风险控制机制 |
5.4 提高资本市场运作效率 |
5.5 健全并完善法律监管体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四、华夏银行上市悬疑(论文参考文献)
- [1]百年秋林之败,转型已入“死胡同”[J]. 吕笑颜,石丹. 商学院, 2019(06)
- [2]新世纪都市小说的中产阶层书写研究[D]. 彭海宝. 江西师范大学, 2017(05)
- [3]中国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产业化运作路径探析[D]. 谷琳.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6(11)
- [4]中国电视广告创意效果分类及问题研究[D]. 宋玉蓉. 厦门大学, 2014(08)
- [5]产融结合监管问题及制度创新研究[D]. 胡恒松. 中央民族大学, 2013(12)
- [6]增发投资机会的实证研究[D]. 宋宁. 西南财经大学, 2011(03)
- [7]中国建设银行成都分行品牌形象分析[D]. 彭思源. 西南交通大学, 2011(01)
- [8]商业银行关联贷款法律规制研究[D]. 王一流. 广西大学, 2011(07)
- [9]基于金融生态理论的商业银行发展研究[D]. 钟帅.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1(08)
- [10]我国央企产融结合研究[D]. 张圆园. 西南财经大学, 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