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担历史的沉重——记1997红绸见证香港回归(论文文献综述)
谭宇凌[1](2021)在《性别研究视域中的舞蹈《雀之灵》探析》文中指出“孔雀舞”原是流传于中国傣族地区专由男性表演的传统舞蹈。在50年代-80年代,经由毛相、金明、刀美兰、杨丽萍几位舞蹈家之手,逐渐发展成为广为人知的女子舞蹈。其中,杨丽萍在1986年首演的独舞《雀之灵》中所创造的舞蹈形象不仅成为了80年代以来极具广泛社会影响力的女性舞蹈形象,还打破和重塑了这个原本男子专属舞蹈的观念。在“雀之灵”这一女性身体形象之下,隐含的不仅是傣族孔雀舞的当代发展,更是超越此前女性舞蹈身体的可能。因此,本文以性别研究的视角解读孔雀舞的当代演变历程,通过对于身体这一舞蹈研究和女性主义研究中的核心对象的思考和分析,追问孔雀舞在时代变迁下与女性身份的交织建构过程,进而探求《雀之灵》的舞蹈艺术和性别文化意义,从而回答《雀之灵》何以超越前人,得到空前广泛的接受和认可,又显示出怎样的性别意义的问题。论文通过历时性与共时性结合的研究思路,首先,关注在近代以来民间舞蹈的舞台化进程与女性现实处境的变化中,女舞者介入孔雀舞实践的发生发展过程,依次对毛相、金明以及刘金吾与刀美兰的三部作品进行梳理和分析;接着,聚焦于80年代由“主体论”的探讨所引发的文艺思潮变革、舞蹈艺术观念更新与杨丽萍《雀之灵》的诞生时机,指出《雀之灵》的背后连接着孕育杨丽萍的母系文化和当时舞蹈界所呼吁的现代意识的深层渊源。并通过对《雀之灵》形式与内涵的分析,论述其对80年代舞台民间舞蹈遭遇发展困境所带来的具有突破性的历史意义;最后,将《雀之灵》放置于更为复杂的社会语境中,对其舞蹈身体意义的生成进行解读。一方面,借鉴巴特勒性别操演理论对《金色的孔雀》和《雀之灵》中的舞蹈身体进行对比分析,认为《雀之灵》在征引中改变规范,从而形成了超越前人的“艺术化的身体”;另一方面,通过回溯文化传统中的性别关系,以及《雀之灵》经过“春晚”走向世界的过程,剖析其被建构为现代国族身份隐喻的象征意义。
齐洪洲[2](2017)在《中国邮票设计艺术发展研究》文中认为1878年,清政府效仿英国发行了中国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中国邮票设计艺术从此便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在历经清代、民国、新中国将近一百四十年的历史阶段中,中国邮票设计从最初的模仿、借鉴西方邮票的艺术形式到逐渐形成具有民族风格的成熟艺术形态,尽管历经曲折,但发展却从未间断。本文以中国邮票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收集梳理其发展历史,运用设计艺术学、历史学等方法呈现其在各个发展时期的历史语境、技艺场景、设计风貌,剖析其中的视觉语言、设计思想及艺术风格,并据此勾勒清晰的设计发展脉络和流变轨迹。全文对中国邮票设计艺术发展的研究从四个层面展开:首先是历史层面,即中国邮票设计艺术的发展历程。这一层面不仅是文章的基础,也是全文的发展线索。文章在大量文献梳理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得出以下结论:在“学西观”和“中体西用”思想的相互作用,使清代邮票的设计在照搬、模仿西方邮票设计格局的同时又体现出清代特有的艺术特色,是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态下的必然呈现;在国统区邮票与解放区邮票并行发展的民国历史时期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风格;新中国的邮票设计在建国初期获得良性发展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随之而来的文化大革命致使邮票事业呈现混乱状态,邮票设计工作也在反反复复中艰难前行;经过文革后两年徘徊时期的调整,改革开放初期的邮票事业繁荣发展,邮票设计也日渐成熟,特别是设计中民族风格的体现获得了极大成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近20多年的邮票设计继续向前发展并呈现出新的面貌。文章认为中国邮票设计艺术发展历史可划分为移植期、借鉴期、自立期、探索期、曲折期、繁荣期和多元发展期。其次是物象层面,即中国邮票设计艺术在各个时期的艺术特征。这一层面通过图表演示与文字阐述,对中国邮票各时期实物图像的构图、边饰、表现手法及影响因素等内容进行归纳与分析,总结其艺术特征,发掘艺术规律。本研究发现:中国邮票在近一百四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各时期邮票呈现出不同的图像特征,均是当时社会政治、意识形态和时代精神的反映与写照;中国邮票的设计历经了从最初模仿、借鉴西方邮票的艺术形式到逐渐形成具有民族风格的成熟艺术形态的曲折过程;在中国邮票设计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兼收并蓄,受到过许多艺术形式的影响,且这些艺术表现方式和手法被运用于邮票设计当中,而反过来有的邮票设计形式也对某些艺术形式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再次是技术层面,即中国邮票在各时期的印制技术特征。设计和印刷是邮票诞生的前提条件,二者缺一不可。本研究表明:中国邮票的印制从最初引进西方先进设备和技术人员,到目前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间一直不断向前发展,即便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邮票印制水平仍得到一定的提高;中国邮票的印制在不同阶段显示出不同的印制特点,不同的设计形式产生不同的图像特征,而印刷又往往决定着设计的最终面貌,有时乃至决定着艺术风格,如解放区邮票所呈现出的强烈的木刻版画风格便是由这一时期特殊的印制条件所决定的。最后是现实层面,即中国邮票设计艺术在数字时代背景下的面貌呈现。第七章紧扣现实,总结数字时代背景下中国邮票设计艺术所呈现出的多元发展新面貌,探讨数字化设计平台给邮票设计所带来的利弊关系,最后建立在各章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邮票设计艺术的发展脉络进行归纳总结和图表演示。在以上四个层面逐层阐述的基础上,通过对中国邮票设计艺术发展的全面研究,本论文得出中国邮票设计艺术的发展历史可划分为移植期、借鉴期、自立期、探索期、曲折期、繁荣期和多元发展期;中国邮票设计艺术历经了从最初模仿、借鉴西方邮票的艺术形式到逐渐形成具有民族风格的成熟艺术形态的发展过程;数字化设计平台在给邮票设计带来众多便利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定的弊端等主要结论。
王小鹰[3](2009)在《长街行》文中指出引章深巷浅弄斜晖静,闲门繁户梧桐疏。早春时节的黄昏,暮霭是从弄堂水泥板地的缝罅里,从石库门台阶边的苔藓里,从青砖围墙上隔年蔷薇花的茎蔓里,丝丝缕缕地升起来的,晚风横一抹竖一抹,暮霭便渐次晕染开去,一分一寸地罩没了一幢楼,又罩没了一幢楼。
唐丽芳[4](2005)在《香港城市精神观照下的景致 ——论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李碧华的中长篇小说创作》文中指出本课题以李碧华中长篇小说及其电影改编为研究对象,以“城市精神塑造文本,文本重塑城市精神”为中心命题,以香港城市精神为指归,在中国文学史和香港当代文学的大背景下,把李氏创作作为一个文学、文化现象进行个案研究,分析其中千丝万缕的香港城市文学、文化因缘,使李碧华创作的多样面貌得以伸展,并以期对香港文学及文化研究有所裨益。 第一章从李碧华创作的文化语境与文学背景入手,把握香港城市的精神命脉,在历时性和共时性两个向度上考察李碧华小说的文化内蕴与存在形态,并以母题学、文类学的研究方法,解读文学史系统中的香港文学和李碧华,凸显其文学史意义。 第二章通过对李碧华小说的文本细读,分析其小说在叙事方面的特点:对通俗叙事模式的实践与颠覆、电影化风格、多重反讽的叙事策略,并将其作为探视香港文学的一个窗口,探析李碧华小说的城市精神渊源。 第三章将李碧华小说中的严肃主题为讨论中心,从国族认同、女性主义、现代性反省等多个方面切入作品,并挖掘包蕴其中的香港城市形象与城市想象。 第四章作为前两章的横向补充,不满足于“香港城市精神”的单纯文本论述,尝试加入媒介因素,从李碧华小说的电影改编入手,体现香港的城市精神,并由文本之外将“城市与文学”的命题拓展深入。 本论文最后试图指出,从“城市与文学”角度对李碧华小说的个案研究,不仅可以从中探究“香港城市精神”如何影响“文学”发展,“文学”在形成“香港城市精神”的过程中又是如何发挥作用;同时也是从香港城市本身出发研究香港文学多元多面、众声喧哗的开端。
欣闻[5](2002)在《分担历史的沉重——记1997红绸见证香港回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1994年12月19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东侧树立起一块“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倒计时”牌。一幅巨大的特制红绸,被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王光英、程思远,以及全国政协副主席孙孚凌、万国权和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曾宪梓等揭开。于是,那时钟准确无误地运行了925天、7988万秒,直到1997年7月1日零时,香港顺利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7年后的同一天,倒计时发起者新华社新闻发展公司假人民大会堂召开座谈会,并当着嘉宾和媒体,在公证员的监督下,将那大红绸子剪了,一共剪了1997块。编号1997的那块红绸子,被置入一只大红的囊匣中,连同一套香港回归纪念邮票、首日封,和上海造币厂特制的一枚成色999、
二、分担历史的沉重——记1997红绸见证香港回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分担历史的沉重——记1997红绸见证香港回归(论文提纲范文)
(1)性别研究视域中的舞蹈《雀之灵》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问题及理论视角 |
第二节 文献综述与研究意义 |
一、文献综述 |
二、研究意义 |
第一章 走进孔雀舞的女舞者 |
第一节 《双人孔雀舞》的早期实践 |
一、改编之风中的民间舞蹈 |
二、与国族相连的性别身份 |
三、性别转变的先声——《双人孔雀舞》 |
第二节 规训与挑战中的《孔雀舞》 |
一、建构孔雀舞与女性身体的联系 |
二、对性别无差异观念的挑战 |
第三节 反思余波中的“金孔雀” |
一、由“为文艺正名”引起的反思 |
二、女子独舞《金色的孔雀》 |
第二章 主体觉醒时代的《雀之灵》 |
第一节 “主体论”引领下的文艺思潮 |
第二节 舞蹈创作领域的主体呼唤 |
第三节 母性文化与现代精神 |
一、孕于母性文化的自我 |
二、兴于现代精神的创造 |
第四节 时代剧变中的发展困境 |
一、“民间舞蹈灭亡”之论 |
二、“严肃舞蹈式微”之思 |
三、现代化与西方化之虑 |
第三章 《雀之灵》身体意义的生成与流动 |
第一节 主体征引中的舞蹈身体 |
一、征引——宗教化的身体 |
二、征引中改变——艺术化的身体 |
第二节 男性凝视中的女性身体 |
一、文化基因中的欲望他者 |
二、现代国族中的身份隐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中国邮票设计艺术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价值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三、相关范畴与命题 |
(一) 邮票之“设计艺术” |
(二) 邮票之“技艺场景” |
(三) 邮票之“研究范围” |
四、篇章结构与主要观点 |
五、理论视角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移植期(1878-1911年) |
第一节 历史语境 |
一、舶来与肇始 |
二、通信机构多样 |
第二节 技艺场景 |
一、设计人员单一 |
二、印制借法西方 |
第三节 设计风貌 |
一、九宫图式 |
二、象征设计手法 |
三、直、曲装饰风格 |
四、清邮“图像无人” |
五、影响设计风貌的深层因素 |
小结 |
第二章 借鉴期(1912-1949年) |
第一节 历史语境 |
一、扬弃与推进 |
二、民国时期的中华邮政 |
第二节 技艺场景 |
一、设计人员多样 |
二、印制工艺精良 |
第三节 设计风貌 |
一、文字加盖 |
二、构图形式 |
三、设计主题“通俗化” |
四、西藏特色 |
五、影响设计风貌的主要因素 |
小结 |
第三章 自立期(1930-1949年) |
第一节 历史语境 |
一、分隔与交融 |
二、人民邮政的开创与建立 |
第二节 技艺场景 |
一、设计队伍广大 |
二、印制工艺朴质 |
第三节 设计风貌 |
一、构图形式 |
二、独特的汉字设计形式 |
三、图案象征意义鲜明 |
四、人物图像丰富多彩 |
五、影响设计风貌的主要因素 |
小结 |
第四章 探索期(1949-1966年) |
第一节 历史语境 |
一、承继与开创 |
二、中国邮政的新纪元 |
第二节 技艺场景 |
一、设计群体稳定 |
二、印制工艺精致 |
第三节 设计风貌 |
一、铭记与志号 |
二、幅面种类增多 |
三、构图形式多样 |
四、常见图案的表现方式 |
五、初探民族风格 |
六、设计开始走出国门 |
七、影响设计风貌的主要因素 |
小结 |
第五章 曲折期(1966-1978年) |
第一节 历史语境 |
一、低迂与激昂 |
二、邮政机构的波动 |
第二节 技艺场景 |
一、设计群体萎缩 |
二、印制精益求精 |
第三节 设计风貌 |
一、志号变化频繁 |
二、设计形式产生变化的纪念邮票 |
三、面貌单一的“文”字邮票 |
四、略有起色的编号邮票 |
五、好转并反复的“纪”(J)、“特”(T)邮票 |
六、徘徊中发展的“纪”(J)、“特”(T)邮票 |
七、客观看待“文革”邮票设计风格 |
小结 |
第六章 繁荣期(1979-1991年) |
第一节 历史语境 |
一、溯源与逐流 |
二、邮政机构健康发展 |
第二节 技艺场景 |
一、设计群体扩展 |
二、印制工艺精美 |
第三节 设计风貌 |
一、题材丰富 |
二、品种增多 |
三、新的构图形式 |
四、民族风格愈加鲜明 |
五、其它风格亦出精品 |
六、现代设计手法初露端倪 |
七、首轮十二生肖系列邮票的设计获得成功 |
小结 |
第七章 多元发展期(1992-2015年) |
第一节 历史语境 |
一、承载与传播 |
二、通信网络的全球化 |
第二节 技艺场景 |
一、设计群体多元 |
二、印制工艺精湛 |
第三节 设计风貌 |
一、选题侧重点有所调整 |
二、铭记、志号再次改变 |
三、票型种类多样 |
四、民族风格依然保持 |
五、其它风格崭露头角 |
六、现代设计手法日益丰富 |
七、先抑后扬的二、三轮十二生肖系列邮票设计 |
八、数字设计平台对邮票设计的影响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香港城市精神观照下的景致 ——论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李碧华的中长篇小说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香港精神的传统联系与现代形态 |
第一节 创作的文化语境与文学背景 |
第二节 传承与链接:文学史系统中的香港文学和李碧华 |
第二章 香港精神观照下的城市叙事 |
第一节 通俗叙事模式的实践与颠覆 |
第二节 电影化风格 |
第三节 多重反讽的叙事策略 |
第三章 香港城市精神的主题复现 |
第一节 国族认同的矛盾复现 |
第二节 女性主义与性别置换 |
第三节 现代性的反省 |
第四章 对话与比较 |
第一节 香港文学与大众传媒 |
第二节 李碧华小说的电影改编 |
第三节 小说与电影的对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论文独创性声明 |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
四、分担历史的沉重——记1997红绸见证香港回归(论文参考文献)
- [1]性别研究视域中的舞蹈《雀之灵》探析[D]. 谭宇凌.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9)
- [2]中国邮票设计艺术发展研究[D]. 齐洪洲.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5)
- [3]长街行[J]. 王小鹰. 长篇小说选刊, 2009(05)
- [4]香港城市精神观照下的景致 ——论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李碧华的中长篇小说创作[D]. 唐丽芳. 复旦大学, 2005(07)
- [5]分担历史的沉重——记1997红绸见证香港回归[J]. 欣闻. 收藏家, 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