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央治藏基本财政政策简论——为西藏地方财政建立50周年而作(论文文献综述)
暴占杰[1](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减贫事业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尤其是党的十八大召开后,党中央在全国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并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历史性地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中国奇迹”。而这其中,中国共产党对西藏贫困问题的治理实践是最为典型的代表。原因在于,西藏地处青藏高原,集我国边疆地区、边缘地区以及少数民族落后地区于一体,加之和平解放前长期遭受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的蹂躏,导致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长期落后于全国其他地区。就贫困状况而言,西藏贫困人口多且分布广泛,贫困程度深且类型复杂,而且还存在严重的贫困代际传递问题,2011年,西藏被确定为全国唯一的省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此外,作为国家战略安全屏障,西藏存在境内分裂势力和境外敌对势力相勾结,威胁国家统一与安全的稳定问题。鉴于此,党中央、国务院将西藏工作置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高度来把舵定向,谋篇布局。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战略思想,体现了西藏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中的重要战略地位,解决西藏的贫困问题能够为推进西藏持续稳定和长足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综合上述因素,西藏在党和国家扶贫工作大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关系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能否如期实现。西藏的扶贫工作既在国家总的扶贫战略框架内开展,又有党中央、国务院超常规的特殊扶持政策的推动。长期以来,学术界偏重于在经济学和社会学视角下对西藏反贫困实践进行实证研究,而以中国共产党为研究对象,纵向宏观考察我们党在西藏扶贫工作中的具体实践较为薄弱。2019年,西藏历史性地消除了绝对贫困问题;2020年,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如期实现;2021年,又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不管是从学术视角来看,还是从时间节点来讲,研究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实践,总结经验,展望未来,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对西藏乃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长足发展意义深远。有鉴于此,本文在学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基于西藏深度贫困这一现实问题,以问题为导向,以探讨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实践为主线,立足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系统分析法、交叉学科研究法等方法。依托包括党和国家以及西藏地方历史文献、着作、期刊、报纸等各类文献资料,并参考相关会议纪要、政策文件、统计年鉴、地方志等材料,历史地、系统地考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实践逻辑,进而总结经验,为今后更好地解决相对贫困问题和推动西藏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启示,提出了建议。具体而言,本文主要分为六章对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展开研究。第一章是绪论。回顾了关于西藏贫困问题与扶贫工作的研究现状,明确研究主题。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能从中把握学术界研究进展,找准研究角度,借鉴前人研究经验,趋避其研究不足之处。这样既可以做到查漏补缺,又可以避免重复研究。通过文献回顾和述评,确立了从中国共产党治理西藏贫困问题实践角度着手研究。第二章是关于西藏贫困问题的相关概述。对西藏贫困问题相关概念、贫困状况,以及中国共产党开展西藏扶贫工作的必要性进行了阐释。从西藏区情出发,结合当地经济、地理、社会、宗教、民族等特点探讨西藏面临的贫困问题。纵向梳理西藏不同阶段的贫困特征,同时横向对比西藏贫困问题与全国其他区域的差异。这既可以有效衔接下文中国共产党西藏贫困治理所做的有针对性工作,也凸显了西藏扶贫工作的复杂性与紧迫性,同时还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何采取超常规特殊优惠政策和措施开展西藏的扶贫工作。第三章是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在理论上系统阐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的反贫困思想,借鉴中国传统反贫困思想和国外有益的反贫困理论,能够为研究中国共产党开展西藏贫困治理实践提供理论支撑。从实践层面看,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对西藏扶持、支援和建设为此后的扶贫工作奠定了实践基础。第四章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实践。该部分主要梳理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至党的十八大召开前中国共产党推动西藏扶贫工作的具体实践。以中央和西藏地方扶贫政策和取得的成效为标准,将西藏扶贫工作细化为三个阶段,包括体制改革带动扶贫阶段、扶贫攻坚阶段、扶贫开发深化阶段,分别论述中央政府以及西藏地方党委、政府都出台了哪些政策,如何具体开展工作,有什么特点,取得了哪些成效。第五章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西藏精准扶贫实践。这一章节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思想,具体阐述中央关于西藏的脱贫攻坚政策与西藏精准脱贫具体实践。本章与上一章节是文章的核心部分,这两章将中国共产党关于西藏扶贫工作的演进脉络,历史经验清晰地呈现出来,为总结经验和启示提供研究基础。具体来说,这一章主要探究中国共产党为推进新时代西藏发展和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的战略规划,构建的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以及施策路径,并总结了脱贫攻坚阶段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所取得的工作成效。第六章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经验及启示。本章在梳理和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反贫困实践的基础上,提炼出解决西藏贫困问题的经验: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对西藏减贫事业的全面领导,凝聚形成推动西藏扶贫开发工作的强大合力,注重推动扶贫标准与减贫方略的与时俱进,强化构建西藏工作座谈会扶贫工作机制。在汲取经验的基础上还应该展望未来,明确今后推动西藏的扶贫工作和发展应建立解决西藏相对贫困问题的长效机制,更加注重激发西藏各族群众的内生动力,在脱贫攻坚基础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优化援藏机制助推西藏实现高质量发展。总之,中国共产党领导西藏人民通过扶贫工作历史性地消除西藏绝对贫困问题,对西藏的发展和稳定意义重大,创造了中国减贫治理的“西藏样本”,是中国共产党解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问题的光辉典范。探究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实践路径,总结经验和启示,以期对边疆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有所裨益。
李杰[2](2020)在《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研究》文中认为“对口支援”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基于我国西部民族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及中部地区在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发展水平存在的较大差距,以及地区之间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和互补性的客观实际,为推动西部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较快发展,最终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于20世纪70年代末制定、实施并不断完善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一项政策、制度。对口支援的实施,在控制和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推动西部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较快发展,以及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已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换及其破解、“一带一路”的实施与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持续进行和发力,特别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为对口支援的创新、完善以及全方位、深层次的有效实施,带来了历史性的新机遇,提供了新导向和新路径。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以《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研究》为题,在充分借鉴现有理论成果及其观点的基础上,运用政治学、公共管理学府际关系理论和政策网络理论,经济学区域发展理论以及民族学民族发展理论,展开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研究。通过梳理对口支援政策的提出、发展历程、基本类型及其推广应用,明确对口支援在当代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以及民族政策体系中的地位,探寻对口支援的价值目标、意图以及功能、作用,并对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制度体系、绩效进行检视。研究发现,对口支援政策在促进西部民族地区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大功能和作用。同时,存在着造血功能不足、援助效率不高以及制度激励不足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受一些因素使然:既有政策因素的影响,没有使多元主体形成协同治理的工作格局、没有形成具有足够内驱力的政策运作机制以及一整套精细化的政策工具;又受任务设定的制约,诸如任务扩界、任务累加、任务分配、路径依赖以及利益博弈导致的目标分歧等;还有环境条件的约束,西部民族地区政治环境特殊、经济发展滞后、社会环境独特以及国际环境条件复杂,等等。问题产生的原因,决定了问题解决的方式及其路径。对口支援中存在的问题,是由政策因素、任务设定以及环境条件等因素所致,这就决定了这一问题的解决应当遵循中央统筹与地方联动、规划先行与科学发展、软硬结合与突出重点、坚持互利与加强合作等基本原则,在中央政府领导下,构建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长效机制以及探寻其有效性的实现路径。首先,构建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长效机制。包括:一是对口支援目标机制,全面认识对口支援政策的特殊性和阶段性、强化“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以及产业支援要帮扶受援地区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二是对口支援动力机制,实现“互惠共赢”的利益分享、鼓励援助的“利益补偿”以及强化有关主体“利益共同体”意识等。三是对口支援约束机制,完善相关法律约束制度、建立严格的行政问责制度以及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制度等。四是对口支援协调机制,发挥中央政府“顶层设计”的协调功能、坚持“科学规划”的工作方针以及建立健全“政府——市场——社会”统筹协调机制等。其次,新时代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路径选择。一是紧紧围绕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换,加大对口支援的力度和有效性,破解当代中国西部民族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地区之间、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二是充分借力“一带一路”的实施和推进,紧紧围绕“一带一路”,在两个“互联互通”中发挥对口支援的政策功能和作用。三是助力“西部大开发”战略,围绕人力资源开发,加大教育、卫生、文化对口支援力度;深化西部民族地区经济体制改革,大力改善投资环境;通过“双向交流”、干部支援、在职培训等多种方式,加强西部人才建设,为西部大开发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四是按照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在对口支援中推进西部民族地区制度建设的现代化: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并且有效发挥制度效能,通过转变政府职能和提升地方政府能力,促进政府与市场、社会间的良性互动,提高行政效能,优化资源配置。
西绕甲措(Sherab Gyatso)[3](2019)在《西藏财政贴息政策研究 ——基于异质性DSGE分析框架》文中指出在我国,财政贴息政策是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运用信贷资金价格补贴的形式,针对某一特定区域或特定对象常用的一种财政补贴政策。在实践中财政贴息政策的有效性并非一成不变,表现出很多弊端,如套利寻租、道德风险、资源配置效率低下、逆向选择、“投资依赖”、“金融财政化”等问题。财政贴息政策有效性不足不仅影响到国家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也会带来一系列的经济发展问题。国内外现有研究对财政贴息政策关注较少,虽然在分析财政贴息政策实践和效应方面做出了一些很好尝试,但总体而言尚不够全面和深入,忽略了一些重要问题,如财政贴息政策的实质是什么?财政贴息政策对经济影响的作用机制是什么?财政贴息政策有效性不足有什么负面影响?如何定量测算财政贴息政策调整对经济的冲击?如何支撑政府部门改革财政贴息政策的决策?经济结构差异和变迁在财政贴息政策有效性演变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如何更好地协调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使财政贴息更好发挥政策合力以加速资本生成,不断增强经济内生动力?而这些关键问题的解答显然对于我们更深刻地认识财政贴息政策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在国内外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国际上较为先进和主流的宏观经济研究方法—异质性DSGE模型,从要素配置市场化及经济结构逐步优化升级的角度,选择西藏作为典型样本代表,充分考虑西藏“三重二元化”经济结构特征,首次系统、全面、深入考察了财政贴息政策这一特定的经济现象,以期弥补学界关于财政贴息政策研究的基本理论空白,对西藏乃至全国财政贴息实践提供科学的政策建议。本文共分为8章,遵循“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对西藏财政贴息政策有效性演变及其机制原因展开研究。除第1章绪论以外,第2—4章是本文分析的理论基础和建模前提。其中,第2章是有关财政贴息政策的理论及实证研究综述。第3章是财政贴息政策的国际国内经验及传导机制的理论分析。第4章是财政贴息政策考察典型样本代表——西藏财政贴息历史及经济发展实际。第5章到第7章是西藏财政贴息政策的实证分析。其中,第5章构建了西藏财政贴息政策的异质性DSGE模型,并进行政策冲击分析。第6章在第4章和第5章的基础上对模型进行了“城镇与农村”、“国有和民营”、“传统与现代”的结构性拓展及讨论。第7章基于第5章和第6章模型分析结论的基础,对“1996-2016”年的财政贴息政策实践情况和西藏实际经济运行情况进行了印证分析。第8章为本文的结论和政策建议部分。各章的主要内容安排如下:第1章是绪论,本章主要就论文研究问题的提出、主要概念界定、以及本文主要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可能的贡献和不足等方面进行了介绍。第2章是文献综述,从财政贴息既包含财政政策也包含金融政策的“二义性”的角度出发,首先梳理了财政补贴与经济增长相关理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相关理论。其次,对国内外涉藏经济学研究和其他相关理论进行了回顾梳理。通过本章的文献的研究,为西藏财政贴息政策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并进一步表明了本文所研究问题的创新性和价值所在。第3章的经验借鉴部分,首先通过对国内外以及西藏的财政贴息政策实践进行考察,总结出其一般规律及启示。其次,通过IS-LM和NKIS-NKPC框架静态分析了财政贴息政策变动在短期和长期时间范围内宏观经济各变量的冲击影响,从理论层面对一般意义上的财政贴息政策传导机理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总体传导路径、对生产的影响、对消费的影响三个方面。第4章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考查了西藏财政贴息政策以及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实,创新性地提出西藏城镇和农村;以国有企业为代表的公有制经济和以民营企业为代表的非公经济;以涉农、低端服务业为代表的传统产业和以制造业、高端服务业为代表的现代化产业“三重二元化”经济结构的研究视角,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西藏“三重二元化”经济结构的具体内涵进行了阐释,较好的刻画了西藏经济现实及结构性特征。通过本章的分析为后面3章实证模型的构建和分析提供了符合西藏现实的重要前提条件。第5章在第3章关于财政贴息政策传导机理分析和第4章关于西藏“三重二元化”经济结构性特征的分析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包含划分劳动力流动差异的家庭、划分预算约束和预算软约束的厂商、获得中央财政贴息资金的银行以及政府四个部门的中等规模DSGE模型,并在静态条件下考察了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冲击对总产出总消费等主要经济变量的影响。该模型基于Koivu(2009)的DSGE模型,以已有的劳动力市场、资金市场、劳动力与资本收入份额等异质化市场成熟研究为基础,并结合了国内外DSGE相关已有研究,在包含“借—贷”关系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基础上扩展而成。本模型的微观作用机制是:农村家庭和城市家庭部门向预算软约束企业和预算约束企业提供劳动力;银行通过吸纳家庭部门和政府的储蓄,并将其以贷款等形式分配给预算软约束和预算约束企业部门使用,并同时获得政府的相应贴息资金;企业部门以自身的资本作为抵押物,获得银行的贷款,但由于国企和民企存在的外部融资升水不同,即存在差别的杠杆率或利率差;政府通过收税,发行地方债务以及中央政府转移支付获得收入,并用于投资性支出以及消费性支出;货币当局和财政当局通过一个简化的量价规则来调控经济,主要目标是促进增长,保持稳定。第6章在第5章DSGE模型构建的基础上,通过参数结构性拓展和福利分析,着重探讨了不同二元结构水平下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冲击对总产出、总消费等主要经济变量的影响,动态考察了在“三重二元化”经济结构变迁过程中财政贴息政策有效性的变化。第7章运用1996年至2016年西藏宏观经济运行公开数据对第6章结构性拓展分析的结论进行实践印证分析。首先,在第4章关于西藏“三重二元化”经济结构的判断的基础上,通过SPSS软件因子分析方法定量测算和分析了1996年以来的西藏“三重二元化”经济结构变化趋势。其次,在此基础上结合近20多年西藏财政贴息政策变迁调整对财政贴息政策的有效性进行印证分析,得出较好的实际拟合结果,有力支撑了实证分析结果。通过上述这些研究,本文得到如下主要结论。1.总体而言,财政贴息政策的实施对西藏经济发展的消费、产出、资本积累等方面都起到了正面的促进作用。但从财政贴息的对象来看,在对经济总产出和家庭消费的作用效力上,对家庭部门贴息要优于对厂商和银行的贴息;在厂商消费和资本积累上,对厂商贴息要绝对优于其他两类政策;对银行贴息的政策未能对经济各变量产生显着的影响,对银行部门施加贴息政策的效力最低。从利率调整冲击的对象来看,在对经济总产出和家庭消费的影响效力上,对家庭部门调整利率的冲击效力要强于对厂商的利率调整冲击;在厂商消费、厂商借贷和资本积累上,对厂商的利率调整冲击效力要绝对强于家庭部门;同时,在厂商消费与资本积累的变化中,国企中的对应变化比重要高于民营企业;在厂商借贷中,民营企业受利率调整冲击影响较大。2.贴息政策与利率政策同时实施的情形下,利率波动对经济的影响多为短期现象,而财政支出的冲击较多地构成了中长期影响。短期看,利率放开对城镇家庭消费的影响占主导,而对农村家庭和厂商消费的影响与贴息政策较为接近,但略低于贴息政策。但长期看,贴息政策对三类消费的影响占主导。在劳动供给的变化中,城镇家庭的劳动供给在初期主要受利率放开的影响较为明显,而长期看,贴息政策的影响重回主导,家庭借款的变化情况也类似。宏观变量上,两类政策在初期对总产出与资本积累的影响接近,但长期看,贴息政策的影响是产出与资本积累的主要影响源头,说明结构性财政政策对宏观经济的长期拉动是优于利率传导的,另一方面也说明短期的利率冲击在长期上将被结构性财政政策所弥补。此外,两类政策对厂商信贷的影响在初期与末期变动不大,说明同时实行利率放开政策与贴息政策时,厂商信贷将不受影响。3.在不同经济体和不同的发展阶段,针对不同的政策目标,最有效的财政贴息政策将有所差异,政策取向的“需求追随型”和“供给领先型”存在一个最优顺序问题。要素投入比例与劳动供给分配比例的增加都将改善经济增长情况,使相同的财政贴息政策下的产出水平更高。但由于抵押杠杆比例的下降将使厂商整体融资能力缩水,抑制了其生产意愿与雇佣劳动力的积极性,从而导致财政贴息政策对总产出的促进作用下降。因此融资市场化开放的前提是一定的经济基础水平。此外,由于对产出造成的下降要小于要素投入比例与劳动供给分配比例上升对产出的促进,故总体而言结构性参数改善将提升财政贴息政策对总产出的促进作用。4.根据本文模型结论,在当前西藏经济结构“三重二元化”程度较高的背景下,财政贴息政策对经济总产出的影响效应已下降至不太显着的状态,并由于贴息政策的有效性下降,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实体经济生产效率下降以及“投资饥渴”现象,梗阻了政策传导机制。5.由于生产由劳动密集向资本密集转换可一定程度推高产出水平,让潜在产出效率得到进一步释放。同时,劳动供给分配比例上升,一方面意味着劳动要素流动更加自由,能使劳动力由非效率厂商流向效率厂商,优化了厂商群体的生产结构比例,增加了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劳动要素的自由分配使劳动供给方可获得更为匹配的薪资水平,推升了其相对收入水平,进而使社会消费总量上升,故产出上升。因此,为了提升财政贴息政策的有效性,需要推动西藏城乡一体化和传统现代融合发展。在货币政策稳健或给定的情况之下,结构性的财政政策能够更有效的拉动经济增长。在“三重二元化”经济结构逐步改善的基础上,西藏经济能够承受财政贴息政策改革所带来的经济短期阵痛。并且,鉴于财政贴息政策改革带来债务违约风险的上升,对投资、消费、总产出造成长期负面影响,因此政策改革过程中要注意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6.另外本文也通过研究对财政贴息政策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明确。财政贴息政策是指在某一确定的经济结构下,政府支付给企业和个人的,能够改变既有的信贷产品和资本要素相对价格的,影响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和效用,进而影响宏观经济产出的财政支出政策。广义上的财政贴息政策包括政府代所有金融产品消费者支付该产品的部分或者全部价格;狭义的财政贴息政策(亦西藏的财政贴息政策)即政府代承贷主体支付部分或全部贷款利息,包括财政贴息资金的“量”和贷款利率水平的“价”两层含义。财政贴息政策的实质是政府运用财政资金,通过金融机构渠道对信贷产品和资本要素进行价格补贴的一种特殊财政支出政策,是政府对信贷产品和资本要素的一种价格调控手段。财政贴息政策的目标是通过对社会效益外溢的,客观条件导致竞争劣势的对象一种资本要素价格补偿,以达到保证微观主体在信贷产品、金融服务以及资本要素可获得性上的平等竞争地位,保障社会经济各区域、各行业、各主体生存和发展的起点公平,从而提高整体经济的效率。财政贴息政策的传导机理为通过改变某一特定对象(区域、行业或群体)的金融产品(具体的说是信贷产品、金融服务、资本要素)的价格,使得资金的相对价格结构发生变化,并通过相对价格的变化,一方面增加了享受贴息政策主体的福利收入,提高了该区域该对象的金融产品和资本要素的可获得性,提高了金融消费者的消费水平。另一方面由于贴息产品的产生替代效应,在可以替代的范围更多的购买该产品,并相对减少其它产品的购买,从而产生了对其他金融产品和要素市场的挤出效应。最终通过两方面的传导合力改变宏观经济的消费、产出以及资本形成水平。最后本文结合研究结论就下一步西藏财政贴息政策改革的路径、重点、风险防控等九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本论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研究对象的创新。首先,本文以西藏为典型样本代表,综合运用多学科交叉领域研究方法,首次系统、全面、详尽和深入地考察了财政贴息政策这一特殊的经济现象,并系统全面的分析财政贴息对宏观经济影响的作用机理,通过聚焦西藏实践、抽象一般意义、以窥理论全貌,从而填补学术界关于财政贴息研究领域的空白;其次,在论文第4章对西藏财政贴息历史回顾中,首次对西藏古代借贷关系演变和古代金融史进行了研究和探索。二是研究理论的创新。为构建符合西藏经济发展实际的实证模型,本文创新性地提出西藏“三重二元化”经济结构理论,并就该理论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充分的阐述,形成了逻辑自洽的理论体系,较好地解释了西藏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为本文构建财政贴息DSGE模型乃至研究西藏宏观经济问题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现实基础。三是研究方法的创新。财政和金融与经济之间的互动关系有很多研究,但是并没有定论,因为财政和金融深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互为因果,有严重的内生性问题,是学术界很难突破的地方,本文运用国际上较为先进和流行的宏观经济研究方法——异质性DSGE模型,试图在西藏财政贴息政策这一典型样本框架下,通过结构化模型去探究这一问题。同时本文还将西藏独有的“三重二元化”经济结构通过科布道格拉斯型生产函数引入异质性DSGE分析框架,同时也对DSGE模型应用范畴有所拓展。
魏少辉[4](2018)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发展西藏政策演变探析——以六次中央西藏工作座谈会为中心》文中认为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共产党发展西藏政策经历了由休养生息、促进发展到加快发展,再到跨越式发展的演变。这一演变反映出中国共产党抓住了西藏工作的主线,把握住了变化着的西藏形势,顺应了西藏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和西藏人民的需要。中国共产党不断创新发展西藏政策,推动了西藏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实现了西藏的历史性巨变。
李美慧[5](2018)在《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民族团结教育研究 ——以西藏为例》文中指出一直以来,民族团结都是多民族国家的社会政治的焦点问题。就西藏地区来说,其处于我国西南边陲的青藏高原地区,有“世界屋脊”与“世界第三极”之称,其在我国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位置。国家是否坚持民族团结直接关系社会革命与建设的成败,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发展。由此我国需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做好民族团结工作,发挥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作用。西藏民族关系会关系到西藏地区经济的发展状况,甚至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发展状况,也就是说西藏民族关系是国家民族的核心与关键。学术界关于民族团结的理论研究明显滞后于民族团结实践,本文就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民族团结教育进行研究,并以西藏为例作出相关论述。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对选题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分析;第二章对民族团结教育的相关问题进行概述,指出民族团结教育的目标及内涵、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民族团结教育理念以及民族团结与中国梦的关系;第三章对中国共产党民族团结教育在西藏取得的成就进行分析,总结了援藏工程中构建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两路建成构筑了民族团结教育的“两路”精神以及援藏干部铸造了民族团结教育的丰碑;第四章是探析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民族团结教育在西藏的新“精髓”,分析了党的治藏方略、党的治藏重要原则以及党在西藏民族团结教育内容;第五章是对中国共产党民族团结教育在西藏实践的理性思考,包括了加强党的领导,全方位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开拓民族团结教育新视野以及创新民族团结教育实践载体。
吕翠苹[6](2018)在《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央与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改革是当前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推动财税体制深化改革的首要任务。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细化了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改革目标,即“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下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论断。本文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立足西藏特殊战略定位并基于西藏特殊性进行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的研究,既具有中央与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处理的普遍共性,又是一个研究中央与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的特殊案例,既涉及到政府间财政关系理论与实践的探讨,又涉及到民族区域财政理论与实践的探讨,为西藏现实问题的解决及促进未来的发展提供思路,为中央与其他民族地区财政关系的处理提供借鉴,为区域经济的平衡充分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提供保障。本文力图站在新时代、新征程、新目标、新要求的角度和高度来研究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问题,从民族视角上研究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财政关系,从财政视角上研究中央与西藏自治区的关系。首先在对财政事权、支出责任、财权、财力、民族自治地方财政等概念界定的基础上,界定了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概念,即为:中央与西藏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收入支出划分以及建立在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基础上进一步地财权划分、财力配置问题。本文详细考察了国内外关于中央与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的研究现状,发现学界对于政府间财政关系问题从不同角度得出了丰富的结论,但对于当前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的相关研究较为分散,并没有放到一个整体中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探索。因此本文试图运用理论分析与实践分析相结合、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多学科交叉分析等研究方法,站在新时代的高度,抓住当前西藏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低下的突出问题,着眼未来提高西藏内生增长力,建立在坚实的理论、政治、法律基础之上,纵观中央与西藏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发展历史,横看典型国家中央与民族地区政府间财政关系的经验教训,在深刻认识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特殊性的前提下,系统探索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改革的指导思想、着力点,构建出符合西藏当前和未来发展实际的特殊、规范、有效的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总体框架,即“公共服务型+内生力增长型”西藏财政管理体制。这是一个建立在西藏特殊性基础上的,着眼解决西藏公共服务水平和内生增长力水平低这一突出问题的,与当前我国民族地区财政体制相联系又有区别的特殊的财政体制。新的财政体制必然要求新的配套措施,因此本文最后从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财权分配、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改革三个方面来规范调整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的财政关系,使其走向规范化、制度化、法治化。这些具体配套改革措施是与本文提出的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总体框架相结合的,区别于目前中央对西藏的的财政管理体制,真正落实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相应政策法规。为此,本文按照“理论分析——实证分析——政策建议”的研究思路做了五个部分的分析,具体来说:第一部分是第二章的内容,阐述了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的理论基础及政治法律基础。本部分详细分析了财政联邦主义理论、中国式财政分权理论、中国民族学理论和中国藏学理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的国家治理理论,为本文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宪法及宪法性法律对民族地区财政的相关规定,是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研究的政治法律基础,因此本部分还详细介绍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涵与特色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西藏的实践,当前《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等有关民族问题相关法律体系的现状及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关系的法治化建设等内容。第二部分是第三章的内容,阐述了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历史追溯。本部分首先梳理了西藏和平解放前唐朝、元朝、明朝、清朝、民国时期中央与西藏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上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接着考察了西藏和平解放后中央与西藏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的“五个时期”和“三种类型”的发展历程。通过追溯历代封建王朝至今中央与西藏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发展历程,我们得出以下启示: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受制度惯性和历史惯性影响,在认识西藏特殊性基础上对中央与西藏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做出特别处理,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变迁依附于全国财政体制的变迁,是寻求集权与分权最佳组合的探索过程,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趋于规范化、制度化、法治化的发展方向,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改革始终着眼于改变西藏贫困落后的面貌并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第三部分是第四章的内容,阐述了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特殊性的现实考察。本部分首先给出了西藏的特殊战略定位,即:西藏是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西藏是重要的国家生态安全屏障,西藏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储备基地,西藏是重要的高原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西藏是重要的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西藏是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西藏是面向南亚开放的重要通道,西藏是同西方敌对势力和境内外敌对势力、分裂主义势力斗争的前沿。在此基础上考察了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的特殊性,即:西藏公共支出成本高,地方内部事权财政负担沉重;西藏承担更多交叉领域的财政事权;财政自治权在西藏的实施使西藏享有其他省区所不具备的特殊财权;西藏对中央转移支付制度具有高度依赖性。第四部分是第五章的内容,阐述了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总体设计。本部分首先给出了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改革的指导思想,即:贯彻中央治藏方略,落实中央对西藏的特殊财税政策;立足新时代,以解决当前社会主要矛盾为导向;借鉴国际经验,从典型国家中央与民族地区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实践中获得启示。本部分提出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改革的着力点应放在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西藏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增进民生福祉;着眼未来提高西藏内生增长力,通过“保输血、强体造血”解决西藏的依赖性问题;有利于提升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有利于祖国的边疆建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最后本部分提出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改革应以“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为根本目标,遵循“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财力与财政事权相匹配”的基本原则,建立特殊的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总体框架,即“公共服务型+内生力增长型”西藏财政管理体制,框架具体内容包括:(1)下划更多事权,保证依法支出;(2)自主设立地方税种,收入全部直接留用;(3)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弥补财政收支缺口;(4)设立西藏重点扶持基金,加大重点专项扶持;(5)对所有财政资金的使用实施全面绩效管理。这些具体措施的实施,必然会增加西藏地方政府财政资金使用的自主决策权,强化西藏地方政府公共服务提供的责任意识,有效避免西藏税收征收过程中“先征后返”办法带来的效率损失,优化西藏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质量和效益,推动西藏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内生增长力水平的提高。本部分是本文的核心所在。第五部分是第六、七、八章的内容,分别从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财权分配、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改革三个方面对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进行了规范调整。第六章从政府与市场活动边界模糊导致政府职责“缺位”与“越位”现象并存、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不清、法律法规约束缺失等方面考察了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的基本改革思路:(1)在我国现代财政制度框架下促进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2)充分考虑西藏特殊性,对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作出特殊安排;(3)建立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的动态调整机制;(4)增强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的法律约束力。本章还据此给出了“公共服务型+内生力增长型”西藏财政管理体制框架下的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具体操作层面的划分建议,将更多诸如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科技、部分公共文化、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事权和支出责任都明确下划给西藏地方政府,以增强西藏地方政府的支出责任意识和资金使用的自主决策权。第七章从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税收划分情况、西藏地方收入规模与结构分析、西藏财政自给率低并高度依赖中央转移支付、西藏地方政府拥有特殊的税收征管权等方面考察了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权分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由此在财权分配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权分配的改革思路:(1)在修订完善《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等相关法律体系的基础上,制定《西藏自治区民族区域自治条例》,明确西藏享有完整的财政自治权。尤其在财政自治收入权上提出在西藏征收的中央税、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全部直接留给西藏,由西藏自治区统筹安排使用,而不是采取现在的“先征后返”办法,有效避免了税收征收过程中不必要的效率损失;财政自治支出权上赋予西藏地方政府自主安排支出项目、自主确定支出标准的财政自治权利,自治区政府可以根据本地区实际作出投资决策,提高西藏财政资金使用的质量和效益。(2)明确首先发挥西藏地方税的宏观调控作用、激发市场活力和动力的指导思想下,通过进一步加快包括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房地产税等直接税的改革,使直接税在地方税收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进一步增加,以更好的发挥税收的收入分配调节作用,稳步推进包括增值税、消费税等间接税的改革,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以优化西藏当前的税制结构,实现构建和完善西藏地方税收收入体系的目标。第八章从中央对西藏转移支付制度根源上缺乏坚实基础、当前中央对西藏财政转移支付结构不合理、中央对西藏财政转移支付分配依据测算方式及绩效考评办法有待进一步优化、当前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法治化程度低等方面考察了中央对西藏财政转移支付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由此在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中央对西藏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改革对策:(1)促进西藏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同中央与西藏政府间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相适应;(2)调整中央对西藏财政转移支付结构;(3)规范中央对西藏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分配办法;(4)逐步建立规范的横向转移支付制度;(5)建立转移支付资金使用的绩效考评机制;(6)建立完善的财政转移支付法律体系。这里尤其强调了使一般性转移支付在中央对西藏转移支付中的规模和比重中占绝对优势地位,提出建立规范的横向转移支付制度的思路,提出建立转移支付资金使用的绩效考评机制,以弥补西藏财政收支缺口,为西藏地方政府承担相应支出责任提供资金保障。
侯尤峰[7](2018)在《对口援藏政策与西藏现代化发展研究》文中认为西藏和平解放后的发展历程也是西藏实现现代化的过程。西藏现代化作为我国现代化的一部分,基于自身资源优势,参与国家现代化建设并在其中分工。西藏现代化是由国家推进实施的外源性现代化,其现代化是全方位的,包括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现代化以及人的现代化。对口援藏是推进西藏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政策平台,在西藏不同的发展时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口援藏是西藏地方政府政治现代化的引擎,促进了西藏从“政教合一”到“政教分离”的发展,巩固了西藏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是干部人才援藏,加强了西藏治理能力建设。对口援藏推进了西藏经济现代化发展,在交通、能源、通讯等方面解决了西藏发展的瓶颈,促进了西藏的对外开放和发展。对口援藏也促进了西藏社会治理现代化,改善了西藏社会的“二元结构”,在西藏教育、卫生事业发展中起到了中坚作用。对口援藏在发展西藏经济的同时,也促进了西藏民众的国家认同,通过发展保障、民族交往以及制度建设等方面的作用促进国家认同发展。在将来的发展中,对口援藏将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发挥作用,成为推进共同文化价值建设的平台、加强民族交往交流和交融的平台、促进共建共治共享的平台、推进西藏法治社会建设的平台。对口援藏作为中央统一组织实施的支持西藏发展的政策,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下,具有政治、经济、文化等多层面的价值内涵。本文通过对口援藏政策的历史发展比较分析,揭示其不同发展阶段中的政策继承和扬弃,在矛盾冲突、倒逼发展中自我完善,形成了不同时期的对口援藏政策特点。如同许多事物发展一样,对口援藏也有一个成长完善的过程,本文通过政策分析指出对口援藏政策实施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有关政策运行机制和政策功能发展完善的建议。对口援藏作为支援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探索和试验,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可以进一步扩大政策使用范围,促进民族地区共同发展。对口援藏政策属于宏观民族政策范畴,对其进行评价和认识,应采取系统性分析方法,不能简单地根据投入产出的经济计算来评价,也不能因某一具体援藏项目的得失而质疑整个援藏政策。
韩厚明[8](2018)在《张家山汉简字词集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83年底至1984年初,湖北江陵张家山M247号汉墓出土大批竹简,其中包含大量汉初法律文书,这是继睡虎地秦简之後法律简牍的又一重大发现。经过初步清理之後,这批竹简包括《历谱》、《二年律令》、《奏谳书》、《脉书》、《算数书》、《盖庐》、《引书》、《遣册》八种,共1200余枚竹简。《历谱》共18枚竹简,记录时代爲汉高祖四年(前203年)至吕后二年(前186年)後九月,其中简二记录有“新降爲汉”四字,是汉王朝创立过程中的真实写照。《二年律令》共540枚竹简,是汉初吕后二年的律令摘抄,共有汉律27种、《津关令》1种,这是汉代成体系法律简牍的首次发现,弥补了汉代法律史研究资料不足的遗憾。《奏谳书》共228枚竹简,内容爲秦及汉高祖时期奏谳文书摘录,保留了奏谳文书的基本格式,对研究秦及汉初司法审判制度有重要意义。《脉书》共66枚竹简,以病候及阴阳十一脉经、脉法等爲主要内容,大部分见於马王堆帛书《阴阳十一脉灸经》,比後者保存更完好。《算数书》共190枚竹简,是实用算题合集,内容形式与传世数学文献《九章算术》类似,比後者时代早二百余年。《盖庐》共55枚竹简,以申胥(伍子胥)与盖庐(吴王阖闾)的对话爲文本形式,具有浓厚的兵阴阳色彩。《引书》共112枚竹简,是首次发现成篇的汉代导引术文献,可与马王堆《导引图》相参照。《遣册》共41枚竹简,爲随葬物品清单,其中记录有书一笥,正与出土竹简相合。值得一提的是,墓葬还出土鸠杖一枚,这说明墓主人年事已高。张家山M247号汉墓自发掘至今已有34年,全部竹简释文公布於2001年,迄今已有16年,因其竹简内容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相关论文总计上千篇,着作数十部,相关研究纷繁复杂,因此有必要对以往研究历史进行综合梳理,同时结合学者的研究成果,对竹简文本进行重新校勘,对疑难词汇进行辨析考证,这也是本论文的写作目的所在。本论文共分上下两编,上编有三个章节。第一章绪论,介绍M247号汉墓的发掘情况,墓葬的形制及随葬物品,墓主身份,论述出土竹简的主要内容及其释文公布情况,以及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重点内容是对张家山汉简各部分的研究综述,以期把握既往学界的研究概况。第二章张家山汉简释文校注,这部分以《张家山M247号汉墓竹简(释文修订本)》、《二年律令与奏谳书》所刊布的释文爲底本,吸收学界对竹简文本的校勘成果,参照整理者原图版及红外綫图版,对张家山汉简释文进行再校勘,对重点难点词汇进行校注,以疏通文意。第三章相关问题研究,包括《二年律令》编联整理与研究、重点词汇研究梳理与考证,如“颇”、“毋害”、“出入罪人”、“完刑”、“行钱”、“以上、以下”。下编主要内容是字词集释和参考文献。字词集释首先列举字词条目,其次选取有代表性的辞例1-5条,最後以时间爲序摘录学者研究成果,对其中需要补充及辨析的词条以按语形式说明。最後是本论文的参考文献。
施晓良[9](2017)在《中央人才援藏政策与西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这是全党全国当前紧要的任务。西藏由于过去的历史因素和现实的自然条件影响,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存在较大的困难,特别是在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等指标上。西藏和平解放以来,中央先后召开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从中央的战略高度重视西藏,调动全国的力量支援西藏,为其输送大量的优秀人才、工程项目和财政资金支持,极大的促进了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背景下,中央适时召开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确立了“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实基础”的工作原则,提出要加大对西藏的人才支持力度。继续发挥人才援藏过程中,一要发挥人才援藏对西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作用;二要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导向,调整优化人才援藏政策,发挥人才援藏的最大成效。论文主要包括绪论、正文和结语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了中央人才援藏政策与西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研究创新之处。厘清这些问题,为正文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部分是中央人才援藏政策在西藏的实践。包括人才援藏政策提出的依据、人才援藏政策的历史变迁、人才援藏政策在西藏取得的成就。通过对中央人才援藏政策的梳理,认识人才援藏在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有助于深刻理解中央人才援藏是实现西藏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路径、关键之道。第三部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继续实施人才援藏政策的必要性研究。从建设西藏人才队伍、实现西藏长治久安、西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多个层面,论述人才援藏是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第四部分是充分发挥中央人才援藏政策在西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作用。宏观的层面,以西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导向对人才援藏政策进行调整优化;具体的层面,人才援藏是解决西藏“精准扶贫”、“充分就业”、教育事业发展、医疗卫生发展、社会保障水平等方面的着力点。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提出“西藏要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本文通过厘清中央人才援藏政策与西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联系,为西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一条实践路径、关键之道,同时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导向对人才援藏政策进行调整优化,使之更加符合西藏的实际,发挥出最大成效。有效的中央人才援藏政策对解决西藏当前的发展难题将起到关键作用,最终推动西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祝梓[10](2017)在《新时期中央治藏方略的行政价值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改革开放以后,西藏自治区的发展进入了新的时期,其动力就变为了——治藏方略——中央西藏工作座谈会的出现,此是对落后民族地区进行帮扶的行为。中央西藏工作座谈会是中央对于西藏自治区建设规划的统筹性指导会议,是治理西藏的重要机制,其目的是为了“因时、因地、因人”地治理,并结合西藏的地理位置和经济社会环境,制定适合本地特色发展的政策,帮扶西藏自治区持续健康的发展。此会议于1980-2015年间一共召开了六次,每一次会议都能形成重要的治藏方略,从不同的方面扶持西藏前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从价值论的角度来看此会议,会发现在此会议中,中央政府是其主体,而自治区政府是客体.那么,当行政主体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时,就会对行政客体做出相应的行政行为,而此行政行为的结果就会产生出相应的行政价值。而在行政价值产生的过程当中,主体对其行政事务所表现出来的主观态度,就是行政价值观.而在此,将治藏方略的行政价值观等同于中央西藏工作座谈会的行政价值观,会更加直观、清楚。其就是在一定历史时代会议的背景的条件下,作为行政主体的中央政府,在座谈会议过程中,对作为客体的西藏自治区政府的特殊属性与重要战略位置进行多次认识,并通过在多次制定相关政策的实践中,逐步在脑海里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具有塑造、整合、评价功能的行政观念。而此会议的行政价值观基于对政策、职责和职能等的偏好,成为其治藏方略,将会作用于西藏自治区的发展,所以对于中央西藏工作座谈会的行政价值观进行考量就显得十分重要。那么先从中央西藏工作座谈会的角度来说,要先知道每次会议的简要内容,但因为会议召开的次数众多,要对每一次会议都有一个完整详实的把控,是相当困难的,所以,在此借助提取每次会议“关键指示”的方法,来对会议本身有一个整体的把控。而后从行政价值观的角度来看,首先得清楚行政价值观本身是具有建构性维度的,就像价值观一样,它不可能从一开始便就是其最终形态了,它的最终形态是伴随着产生、发展、形成、确立、修整等一系列过程的。最后,针对中央西藏工作座谈会中所形成的中央治藏方略的行政价值观来说,尤其是对其历次具体会议所形成的中央治藏方略的行政价值观而言,它应该是经过由行政价值基本观点的产生,到行政价值相关问题见解的发展,然后逐渐形成对行政价值的认识,最后才是其相关行政价值观念的形成,这么一个过程的。在此综合二者,从相关会议的历史资料中截取其简要内容,而后再从简要内容里提取出关键指示,配合“关键指示”归纳出其行政价值观。
二、中央治藏基本财政政策简论——为西藏地方财政建立50周年而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央治藏基本财政政策简论——为西藏地方财政建立50周年而作(论文提纲范文)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重点与难点 |
1.4.1 研究重点 |
1.4.2 研究难点 |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2 研究不足 |
第2章 西藏贫困问题相关概述 |
2.1 贫困理论基本释义 |
2.1.1 贫困的定义 |
2.1.2 贫困的标准 |
2.1.3 贫困的分类 |
2.1.4 扶贫的内涵 |
2.2 西藏贫困问题的基本状况 |
2.2.1 贫困人口较多且分布广 |
2.2.2 贫困程度深且类型复杂 |
2.2.3 贫困代际传递现象严重 |
2.3 西藏贫困问题产生的根源 |
2.3.1 严酷的自然生存环境 |
2.3.2 低下的经济发展水平 |
2.3.3 落后的基础服务设施 |
2.3.4 突出的健康风险问题 |
2.3.5 严重的精神文化贫困 |
2.4 开展西藏扶贫工作的必要性 |
2.4.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
2.4.2 筑牢党在西藏执政根基的需要 |
2.4.3 实现西藏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 |
第3章 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
3.1 理论基础 |
3.1.1 马克思恩格斯及列宁关于反贫困理论 |
3.1.2 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扶贫工作的论述 |
3.1.3 中国传统文化关于反贫困的思想 |
3.1.4 西方学者关于反贫困的理论探索 |
3.2 实践基础 |
3.2.1 1949-1958 年党在西藏的扶贫实践 |
3.2.2 1959-1977 年党在西藏的扶贫实践 |
第4章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实践 |
4.1 体制改革带动扶贫阶段(1978-1993) |
4.1.1 出台西藏农牧民休养生息的政策 |
4.1.2 改革制约农牧区发展的经济体制 |
4.1.3 初步开启西藏扶贫开发的新模式 |
4.1.4 体制改革阶段西藏扶贫成效总结 |
4.2 扶贫攻坚阶段(1994-2000) |
4.2.1 西藏扶贫攻坚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
4.2.2 新的特殊优惠政策的出台与落实 |
4.2.3 扶贫攻坚阶段西藏脱贫工作成效 |
4.3 扶贫深化阶段(2001-2011) |
4.3.1 探索适宜西藏扶贫开发的新路子 |
4.3.2 明确西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目标 |
4.3.3 夯实西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 |
4.3.4 扶贫开发政策落地与基本成效总结 |
第5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西藏精准扶贫实践 |
5.1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动西藏发展的战略抉择 |
5.1.1 规划新时代富民兴藏路线 |
5.1.2 加快推进西藏高质量发展 |
5.2 构建西藏精准扶贫的实施机制 |
5.2.1 西藏精准扶贫的瞄准机制 |
5.2.2 西藏精准扶贫的政策机制 |
5.2.3 西藏精准扶贫的责任机制 |
5.2.4 西藏精准扶贫的投入机制 |
5.2.5 西藏精准扶贫的退出机制 |
5.2.6 西藏精准扶贫的监督考核机制 |
5.3 明确西藏精准扶贫的施策路径 |
5.3.1 特色产业开发:撬动农牧民脱贫致富的杠杆 |
5.3.2 易地扶贫搬迁:打破恶劣生存环境的束缚 |
5.3.3 生态保护扶贫:破解“富饶的贫困”陷阱 |
5.3.4 大力发展教育:阻断西藏贫困的代际传递 |
5.3.5 社会保障兜底:兜住西藏脱贫攻坚的底线 |
5.4 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阶段工作成效 |
5.4.1 第六次座谈会推动西藏经济社会长足发展 |
5.4.2 “三不愁三有三保障”脱贫目标基本实现 |
5.4.3 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的创新与发展 |
第6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经验及启示 |
6.1 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历史经验 |
6.1.1 始终坚持党对西藏减贫事业的全面领导 |
6.1.2 凝聚形成推动西藏扶贫开发的强大合力 |
6.1.3 注重推动扶贫标准与减贫方略持续革新 |
6.1.4 强化构建西藏工作座谈会扶贫工作机制 |
6.2 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实践对西藏未来减贫与发展的启示 |
6.2.1 建立解决西藏相对贫困问题的长效机制 |
6.2.2 更加注重激发西藏各族群众的内生动力 |
6.2.3 在脱贫攻坚基础之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
6.2.4 优化援藏机制助推西藏实现高质量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后记 |
(2)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R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梳理与述评 |
一、文献梳理 |
二、文献述评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
一、研究思路 |
二、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研究准备:核心概念、理论基础与基本认识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对口支援 |
二、西部民族地区 |
三、府际关系 |
四、财政转移支付 |
第二节 理论资源准备 |
一、区域发展理论及其适用性 |
二、府际关系理论及其适用性 |
三、政策网络理论及其适用性 |
四、民族发展理论及其适用性 |
第三节 对对口支援的科学认识 |
一、政策地位:对口支援已是事实上的国家战略 |
二、政策价值:对口支援是中国特色的政策创新 |
三、政策本质:对口支援是地方政府间的帮扶与合作 |
四、实施结果:对口支援使中央实现对地方治理的嵌入 |
第三章 历史考察: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制度化历程 |
第一节 对口支援政策实施的历史图卷 |
一、孕育与萌芽阶段 |
二、提出与实施阶段 |
三、发展与检验阶段 |
四、完善与提高阶段 |
第二节 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重心的转换 |
一、重政治功能、轻经济功能 |
二、重经济功能、轻政治功能 |
三、政治、经济、社会功能并重 |
第三节 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政策意图 |
一、维护边疆稳定 |
二、培育市场经济 |
三、协调区域发展 |
四、促进民族发展 |
第四节 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政策拓展 |
一、重大工程建设 |
二、重大灾害救助 |
三、东西扶贫开发 |
第五节 小结:对口支援“再制度化”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
第四章 制度检验: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制度体系 |
第一节 对口支援的政策文本分析 |
一、对口支援的法律依据 |
二、对口支援的行政依据 |
三、对口支援的政策配套 |
第二节 对口支援的政策主体分析 |
一、对口支援的主体结构 |
二、对口支援政策中的府际关系 |
三、对口支援政策中主体利益的实现 |
第三节 对口支援的运行机制分析 |
一、对口支援的动力机制 |
二、对口支援的工作机制 |
三、对口支援的协调机制 |
第四节 对口支援政策的功能分析 |
一、对口支援的现实功能 |
二、对口支援的根本功能 |
三、对口支援的价值功能 |
第五节 小结:对口支援“再制度化”具有制度的可能性 |
第五章 实践检验: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政策绩效 |
第一节 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政策实施状况 |
一、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工作概况 |
二、对口援疆的规模与实施过程 |
三、对口援藏的规模与实施过程 |
第二节 对口支援对西部民族地区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
一、政治发展的促进作用及其测量 |
二、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及其测量 |
三、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及其测量 |
第三节 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政策实施中的问题 |
一、造血功能不足:受援地自主发展能力不强 |
二、援助效率低下:资金的投入——产出比不高 |
三、制度激励不足:支援方的援助积极性不高 |
第四节 小结:对口支援“再制度化”是政策实践的现实需求 |
第六章 制约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绩效的因素分析 |
第一节 政策因素: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制度不完备 |
一、政策主体:没有形成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工作格局 |
二、运行机制:没有形成具有足够内驱力的政策运作机制 |
三、政策工具:没有形成一整套精细化的政策工具 |
第二节 任务设定: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任务繁杂 |
一、任务扩界:政策实践不能承受的“任务之重” |
二、任务累加:支援方政府陷入“两难的境地” |
三、任务分配:结对关系固化造成“厚此薄彼” |
四、路径依赖:对口支援使中央“责任感下降” |
五、目标分歧:利益博弈导致工作“敷衍了事” |
第三节 环境约束: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环境复杂 |
一、政治环境:西部民族地区政治环境特殊 |
二、经济环境: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滞后 |
三、社会环境: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环境独特 |
四、国际环境:西部民族地区国际背景复杂 |
第四节 小结:对口支援“再制度化”是政策发展的必然选择 |
第七章 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机制构建与路径优化 |
第一节 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基本原则 |
一、中央统筹与地方联动 |
二、规划先行与科学发展 |
三、软硬结合与突出重点 |
四、坚持互利与加强合作 |
第二节 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机制构建 |
一、构建合理的对口支援目标机制 |
二、构建有效的对口支援动力机制 |
三、构建严格的对口支援约束机制 |
四、构建完善的对口支援协调机制 |
第三节 新时代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路径优化 |
一、新背景: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换 |
二、新机遇:借力“一带一路”倡议 |
三、新定位:助力“西部大开发”战略 |
四、新路径:走“现代化治理”之路 |
结语 |
一、本项研究的主要结论 |
二、本项研究的特色与创新 |
三、本项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有限理性假设下对口支援府际关系的动态演化 |
附录二:基于“合成控制法”对援藏、援疆工作经济性产出的测算 |
附录三:对口援藏重大项目情况 |
(3)西藏财政贴息政策研究 ——基于异质性DSGE分析框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序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西藏的典型样本意义 |
1.3 主要概念界定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创新和不足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财政补贴与经济增长研究述评 |
2.2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研究述评 |
2.3 涉藏经济研究述评 |
2.4 其他相关理论 |
第三章 财政贴息政策的国内外实践经验及理论分析 |
3.1 财政贴息政策国际经验 |
3.2 财政贴息政策国内经验 |
3.3 规律及启示 |
3.4 财政贴息政策理论分析 |
第四章 西藏财政贴息历史和“三重二元化”结构现实 |
4.1 西藏财政补贴历史 |
4.2 西藏借贷关系历史 |
4.3 西藏经济发展现实 |
4.4 “三重二元化”经济结构 |
第五章 西藏财政贴息政策异质性DSGE模型及分析 |
5.1 模型选择 |
5.2 模型构建 |
5.3 模型求解 |
5.4 参数校准 |
5.5 模拟结果 |
第六章 模型结构性拓展及财政贴息政策有效性讨论 |
6.1 城镇与农村二元化拓展 |
6.2 国有和民营二元化拓展 |
6.3 传统与现代二元化拓展 |
6.4 结构性拓展下的财政贴息政策福利验证 |
第七章 基于模型结论的财政贴息政策印证分析(1996-2016) |
7.1 “三重二元化”指数测量 |
7.2 20年以来指数变化趋势 |
7.3 西藏财政贴息实践印证 |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主要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DSGE模型一阶条件 |
B:模型主要变量的对数线性化 |
C:插图目录 |
D:表格目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后记 |
致谢 |
(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发展西藏政策演变探析——以六次中央西藏工作座谈会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一、以休养生息、促进发展为核心的政策 |
二、加快西藏发展的政策 |
三、推动西藏跨越式发展的政策 |
(5)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民族团结教育研究 ——以西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现状 |
1.2.2 国内现状 |
第2章 民族团结教育相关问题概述 |
2.1 民族团结教育的目标及内涵 |
2.2 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 |
2.2.1 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是实现西藏地区社会和谐的重要前提与基础 |
2.2.2 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是实现西藏地区社会繁荣与发展的重要保障 |
2.2.3 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是实现国家统一与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
2.3 民族团结教育理论 |
2.3.1 马克思主义“五观” |
2.3.2 “三个离不开” |
2.3.3 从“四个认同到五个认同” |
2.4 民族团结教育与中国梦的关系 |
第3章 中国共产党民族团结教育在西藏取得的成就 |
3.1 援藏工程构建了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 |
3.1.1 1989 -1994年援藏工程取得的成就 |
3.1.2 1994 -2001年援藏工程取得的成就 |
3.1.3 2001 -2005年援藏工程取得的成就 |
3.1.4 2005 年至十八大之前援藏工程取得的成就 |
3.2 两路建成构筑了民族团结教育的“两路”精神 |
3.2.1 两路建成的意义 |
3.2.2 “两路”精神的弘扬 |
3.3 援藏干部铸造了民族团结教育的丰碑 |
3.3.1 派遣援藏干部的意义 |
3.3.2 援藏干部发挥的重要作用 |
第4章 探析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民族团结教育在西藏的新“精髓” |
4.1 纵览全局的治藏方略 |
4.1.1 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 |
4.1.2 把握西藏社会的主要矛盾和特殊矛盾 |
4.1.3 把党的领导、全国支援与艰苦奋斗相结合 |
4.2 改革创新的治藏原则 |
4.2.1 依法治藏 |
4.2.2 富民兴藏 |
4.2.3 长期建藏 |
4.3 解放思想的民族团结教育内容 |
4.3.1 经济建设是根本 |
4.3.2 政治建设是保证 |
4.3.3 文化建设是灵魂 |
4.3.4 社会建设是条件 |
4.3.5 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 |
第5章 中国共产党民族团结教育在西藏实践的理性思考 |
5.1 全方位落实党的民族政策 |
5.1.1 党的领导是维护国家统一、稳定的基石 |
5.1.2 党的民族政策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根本保证 |
5.2 创新民族团结教育实践载体 |
5.2.1 扶贫先扶智 |
5.2.2 加大力度引入专业型人才 |
5.2.3 重视藏文化民族传承 |
5.2.4 打破地区启蒙教育传统模式 |
5.2.5 设立与内地中学生“一对一”互助机制 |
5.3 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识 |
5.3.1 必须坚持意识形态的政治高度认同 |
5.3.2 必须坚持经济共兴繁荣价值理念 |
5.3.3 必须坚持民族多元一体的和谐发展观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后记 |
(6)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基本范畴的界定与阐释 |
一、事权、财政事权、支出责任 |
二、财权、财力 |
三、民族自治地方财政 |
四、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 |
五、财政管理体制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对现有研究的评价 |
第四节 研究思路、结构安排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结构安排 |
三、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及不足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研究创新点 |
四、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二章 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的理论基础及政治法律基础 |
第一节 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的理论基础 |
一、财政联邦主义理论 |
二、中国式财政分权理论 |
三、中国民族学理论和中国藏学理论 |
四、“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的国家治理理论 |
第二节 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政治法律基础 |
一、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政治基础 |
二、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法律基础 |
第三章 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历史追溯 |
第一节 和平解放前中央与西藏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沿革 |
一、唐朝时期 |
二、元朝时期 |
三、明朝时期 |
四、清朝时期 |
五、民国时期 |
第二节 和平解放后中央与西藏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沿革 |
一、五个时期 |
二、三种类型 |
第三节 主要启示 |
一、受制度惯性和历史惯性的影响 |
二、在认识西藏特殊性基础上做出特别处理 |
三、依附于全国财政体制的变迁 |
四、寻求集权与分权最佳组合的探索过程 |
五、趋于规范化、制度化、法治化的发展方向 |
六、始终着眼于改变西藏贫困落后的面貌并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
第四章 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特殊性的现实考察 |
第一节 西藏具有特殊战略定位 |
一、西藏是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 |
二、西藏是重要的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
三、西藏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储备基地 |
四、西藏是重要的高原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 |
五、西藏是重要的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 |
六、西藏是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 |
七、西藏是面向南亚开放的重要通道 |
八、西藏是同西方敌对势力和境内外敌对势力、分裂主义势力斗争的前沿… |
第二节 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具有特殊性 |
一、西藏公共支出成本高,地方内部事权财政负担沉重 |
二、西藏承担更多交叉领域的财政事权 |
三、财政自治权在西藏的实施使西藏享有其他省区所不具备的特殊财权… |
四、西藏对中央转移支付制度具有高度依赖性 |
第五章 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总体设计 |
第一节 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改革的指导思想 |
一、贯彻中央治藏方略,落实中央对西藏的特殊财税政策 |
二、立足新时代,以解决当前社会主要矛盾为导向 |
三、借鉴国际经验,从典型国家实践中获得启示 |
第二节 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改革的着力点 |
一、提高西藏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增进民生福祉 |
二、着眼未来提高西藏内生增长力,解决西藏依赖性问题 |
三、有利于提升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
四、有利于祖国的边疆建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
第三节 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总体框架设计 |
一、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改革的根本目标 |
二、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改革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
三、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总体框架 |
第六章 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的规范调整: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 |
第一节 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的现状分析 |
一、政府与市场活动边界模糊,政府职责“缺位”与“越位”现象并存… |
二、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不清 |
三、法律法规约束缺失 |
第二节 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的改革思路 |
一、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的理论基础 |
二、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的基本改革思路… |
三、当前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具体操作层面划分建议 |
第七章 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的规范调整:财权分配 |
第一节 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权分配的现状分析 |
一、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税收划分情况 |
二、西藏地方收入规模与结构分析 |
三、西藏财政自给率低 |
四、西藏地方政府拥有特殊的税收征管权 |
第二节 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权分配的改革对策 |
一、财权分配的理论基础 |
二、西藏财政自治权的保障与完善 |
三、西藏地方税收收入体系的构建和完善 |
第八章 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的规范调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改革 |
第一节 中央对西藏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现状分析 |
一、中央对西藏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根源上缺乏坚实基础 |
二、当前中央对西藏财政转移支付结构不合理 |
三、中央对西藏转移支付分配依据、测算方式及绩效考评办法有待优化…… |
四、当前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法治化程度低 |
第二节 中央对西藏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改革对策 |
一、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理论基础 |
二、中央对西藏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改革对策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7)对口援藏政策与西藏现代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理论基础 |
四、研究主要内容 |
五、研究方法 |
六、创新点 |
第一章 援藏与对口援藏 |
第一节 援藏的现实因素及其内涵发展 |
一、援藏的现实因素 |
二、援藏政策内涵的历史变迁 |
三、对口援藏政策的价值内涵 |
第二节 援藏发展与对口援藏的形成 |
一、优先发展西藏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 |
二、以人财物多种方式扶助西藏农牧业发展 |
三、全力支持西藏兴建现代工业 |
四、支持西藏建设现代教育 |
五、大力发展西藏卫生事业 |
六、探索实行对口援藏 |
第三节 对口援藏是西藏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推力 |
一、西藏现代化的外源性需要中央对其改革发展进行统筹主导 |
二、西藏现代化的整体性需要对其发展进行综合性援助 |
三、西藏现代化的艰巨性需要多方面力量参与发展援助 |
第二章 对口援藏政策的历史发展 |
第一节 第一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与对口援藏工作起步 |
一、政策背景:扭转西藏人民的贫困局面 |
二、政策内容 |
三、本时期对口援藏政策特点 |
第二节 第二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与对口援藏工作发展 |
一、政策背景:加快发展着力改善西藏群众生活 |
二、政策内容 |
三、本时期对口援藏政策特点 |
第三节 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与对口援藏工作机制形成 |
一、政策背景:西藏转折发展与长治久安 |
二、政策内容 |
三、本时期对口援藏政策特点 |
第四节 第四次援藏工作会与对口援藏工作完善 |
一、政策背景:缩小西藏与内地发展差距 |
二、政策内容 |
三、本时期对口援藏政策特点 |
第五节 第五次西藏工作会与对口援藏工作提高 |
一、政策背景:促进西藏实现跨越式发展 |
二、政策内容 |
三、本时期对口援藏政策特点 |
第六节 第六次援藏工作会与对口援藏工作转型 |
一、政策背景:推进西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二、政策内容 |
三、本时期对口援藏政策特点 |
第三章 对口援藏与西藏地方政府政治现代化 |
第一节 从“政教合一”到“政教分离” |
一、西藏政教关系的发展 |
二、西藏政教关系的特点 |
三、西藏政教合一制的瓦解 |
第二节 对口援藏与西藏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巩固 |
一、西藏民族区域自治的特点 |
二、西藏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设中的困难和挑战 |
三、西藏民族区域自治基础的巩固与发展 |
四、干部人才援藏提升西藏治理能力 |
第四章 对口援藏与西藏经济现代化 |
第一节 西藏经济的非典型性二元结构 |
一、“非典型性二元经济结构”产生的原因 |
二、对口援藏与“非典型性二元经济结构”的突破 |
第二节 对口援藏与西藏经济发展转型 |
一、夯实了西藏发展基础 |
二、促进西藏潜在比较优势向现实竞争优势转化 |
三、促进了西藏经济的开放发展 |
第三节 援藏项目的实施与西藏“造血功能” |
一、援藏项目建设的特点 |
二、援藏项目建设对西藏“造血功能”的影响 |
第五章 对口援藏与西藏社会治理现代化 |
第一节 西藏社会的二元结构 |
一、西藏社会“二元结构”产生的原因 |
二、对口援藏与西藏“二元结构”社会的改变 |
第二节 对口援藏与西藏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 |
一、推进教育结构调整 |
二、加强教育基础设施 |
三、探索在内地办西藏中学和西藏班 |
四、支持西藏中小学实行助学金制度和“三包”政策 |
五、提高基础教育整体质量和水平 |
第三节 对口援藏与西藏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
一、完善医疗卫生设施建设 |
二、加强医疗卫生人才培养 |
三、提升医疗卫生整体能力和水平 |
第六章 对口援藏与西藏民众的国家认同发展 |
第一节 民族认同 |
一、民族的核心特征和非核心特征 |
二、民族认同的主要特点 |
三、民族认同是个体基于外在客观因素的内在主观价值选择 |
四、个体价值选择与多层次群体身份认同 |
第二节 国家认同 |
一、政治认同、文化认同是构建国家认同的重要内容 |
二、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的一致性与冲突性 |
第三节 对口援藏对国家认同的影响 |
一、以发展保障促进国家认同 |
二、以民族交往推进国家认同 |
三、以制度建设促进国家认同 |
第七章 对口援藏政策运行及问题 |
第一节 对口援藏与“双线一体”政策模式 |
一、对口援藏的政策供给 |
二、西藏“双线一体”政策模式 |
第二节 对口援藏政策发展和实施中的问题 |
一、政策研究调整存在滞后性 |
二、政策指导的前瞻性不足 |
三、项目援建决策程序不完善 |
四、项目援建执行有偏差 |
第三节 对口援藏政策问题成因分析 |
一、缺乏系统的宏观政策研究和政策指导 |
二、各项援藏政策资源整合的有效性不足 |
三、没有形成援藏政策发展的内生动力 |
第八章 适应现代化发展的对口援藏政策完善 |
第一节 对口援藏政策完善的必要性 |
一、完善对口援藏政策是新时代发展要求 |
二、完善对口援藏政策是探索民族地区发展“新路径”的需要 |
第二节 调整完善对口援藏政策运行机制 |
一、体现五个原则 |
二、从四个方面完善运行机制 |
第三节 丰富对口援藏政策功能 |
一、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二、加强民族交往交流和交融 |
三、促进共建共治共享 |
四、推进西藏法治社会建设 |
结论与展望 |
一、客观公正认识和评价对口援藏 |
二、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发挥对口援藏的作用 |
参考文献 |
附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8)张家山汉简字词集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上编 |
第一章 张家山M247号汉墓的发掘及竹简研究综述 |
第一节 张家山M247号汉墓的发掘及墓主身份 |
第二节 张家山M247号汉墓竹简的公布与研究 |
一、张家山M247号汉墓竹简释文发布前的研究状况 |
二、张家山M247号汉墓竹简释文及图版公布 |
三、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三节 张家山M247号汉墓竹简研究综述 |
一、《二年律令》研究综述 |
二、《奏谳书》研究综述 |
三、《脉书》研究综述 |
四、《算数书》研究综述 |
五、《盖庐》研究综述 |
六、《引书》研究综述 |
七、《遣册》研究综述 |
第二章 张家山M247号汉墓竹简释文校注 |
第一节 历谱 |
第二节 二年律令 |
第三节 奏谳书 |
第四节 脉书 |
第五节 算数书 |
第六节 盖庐 |
第七节 引书 |
第八节 遣策 |
第三章 相关问题研究 |
第一节 《二年律令》编联探讨 |
第二节 汉代副词“颇”浅论 |
第三节 “毋害”词义辨析 |
第四节 “出入罪人”释义及相关问题探讨 |
第五节 完刑的再认识 |
第六节 “行钱”本义考 |
第七节 秦汉户赋缴纳对象分析 |
下编 张家山汉简字词集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9)中央人才援藏政策与西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人才援藏政策实施的总结性研究 |
1.3.2 人才援藏政策实施的重要性研究 |
1.3.3 人才援藏政策实施的问题性研究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援藏 |
1.4.2 人才援藏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比较研究法 |
1.6 研究创新之处 |
第二章 中央人才援藏政策在西藏的实践 |
2.1 中央人才援藏政策提出的依据 |
2.1.1 理论依据 |
2.1.2 现实依据 |
2.2 中央人才援藏政策的历史变迁 |
2.2.1 改革开放前的人才援藏 |
2.2.2 20世纪80年代至党的十八大的人才援藏 |
2.2.3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人才援藏 |
2.3 中央人才援藏政策在西藏取得的成就 |
2.3.1 对经济的支持 |
2.3.2 对政治的支持 |
2.3.3 对教育的支持 |
2.3.4 对医疗卫生的支持 |
2.3.5 对旅游的支持 |
第三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继续实施人才援藏政策的必要性 |
3.1 人才援藏政策是西藏人才队伍建设的需要 |
3.1.1 西藏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 |
3.1.2 西藏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困难 |
3.2 人才援藏政策是西藏实现长治久安的需要 |
3.2.1 维护祖国统一 |
3.2.2 加强民族团结 |
3.2.3 促进社会稳定 |
3.3 人才援藏政策是西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 |
3.3.1 能够促进西藏经济可持续发展 |
3.3.2 能够提高西藏公共服务能力 |
3.3.3 能够繁荣西藏文化事业发展 |
3.3.4 能够提升西藏社会保障水平 |
3.3.5 能够增强西藏生态文明建设成效 |
第四章 充分发挥中央人才援藏政策在西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作用 |
4.1 以西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导向对人才援藏政策进行调整优化 |
4.1.1 调整援藏人才选拔机制 |
4.1.2 优化援藏人才队伍结构 |
4.1.3 完善援藏人才保障机制 |
4.1.4 建立援藏人才灵活机制 |
4.2 西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充分发挥人才援藏政策的着力点 |
4.2.1 推进西藏完成“精准扶贫” |
4.2.2 促进西藏实现“充分就业” |
4.2.3 加快西藏教育事业发展 |
4.2.4 推动西藏医疗卫生进步 |
4.2.5 提升西藏社会保障水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新时期中央治藏方略的行政价值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中央西藏工作座谈会的研究综述 |
1.2.2 行政价值观的研究综述 |
1.3 相关理论概述 |
1.3.1 发生认识论 |
1.3.2 价值论 |
1.3.3 历史制度主义理论 |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及不足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点及不足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意义分析—在特定语境中的研究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新时期中央治藏方略 |
2.1.2 行政价值 |
2.1.3 行政价值观 |
2.2 分析新时期中央治藏方略的行政价值观意义 |
2.2.1 新时期中央治藏方略的意义 |
2.2.2 行政价值观的意义 |
2.2.3 新时期中央治藏方略的行政价值观意义 |
第三章 历次中央西藏工作座谈会的简要内容回顾 |
3.1 中央第一、二次西藏工作座谈会 |
3.1.1 历史时代背景下的相关会议 |
3.1.2 简要内容回顾 |
3.2 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 |
3.2.1 历史时代背景下的相关会议 |
3.2.2 简要内容回顾 |
3.3 中央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 |
3.3.1 历史时代背景下的相关会议 |
3.3.2 简要内容回顾 |
3.4 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 |
3.4.1 历史时代背景下的相关会议 |
3.4.2 简要内容回顾 |
3.5 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简要内容回顾 |
3.5.1 历史时代背景下的相关会议 |
3.5.2 简要内容回顾 |
第四章 新时期中央治藏方略的行政价值观研究—基于“关键指示”的分析 |
4.1 中央第一、二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所形成的治藏方略的行政价值观分析 |
4.1.1 行政价值观分析 |
4.1.2 简要对比分析 |
4.2 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所形成的治藏方略的行政价值观分析 |
4.2.1 行政价值观分析 |
4.2.2 简要对比分析 |
4.3 中央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所形成的治藏方略的行政价值观分析 |
4.3.1 行政价值观分析 |
4.3.2 简要对比分析 |
4.4 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所形成的治藏方略的行政价值观分析 |
4.4.1 行政价值观分析 |
4.4.2 简要对比分析 |
4.5 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所形成的治藏方略的行政价值观分析 |
4.5.1 行政价值观分析 |
4.5.2 简要对比分析 |
第五章 主要结论及其相关反思 |
5.1 主要结论 |
5.2 相关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中央治藏基本财政政策简论——为西藏地方财政建立50周年而作(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研究[D]. 暴占杰. 吉林大学, 2021(01)
- [2]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研究[D]. 李杰.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3]西藏财政贴息政策研究 ——基于异质性DSGE分析框架[D]. 西绕甲措(Sherab Gyatso). 西藏大学, 2019(09)
- [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发展西藏政策演变探析——以六次中央西藏工作座谈会为中心[J]. 魏少辉. 贵州民族研究, 2018(10)
- [5]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民族团结教育研究 ——以西藏为例[D]. 李美慧. 吉林财经大学, 2018(02)
- [6]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研究[D]. 吕翠苹. 中央财经大学, 2018(09)
- [7]对口援藏政策与西藏现代化发展研究[D]. 侯尤峰. 中南民族大学, 2018(05)
- [8]张家山汉简字词集释[D]. 韩厚明. 吉林大学, 2018(12)
- [9]中央人才援藏政策与西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研究[D]. 施晓良. 西藏大学, 2017(07)
- [10]新时期中央治藏方略的行政价值观研究[D]. 祝梓. 西藏大学, 20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