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求助!——IT技术支持站点评测(论文文献综述)
王美月[1](2021)在《学术虚拟社区用户社会化交互行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互联网与移动终端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公众知识获取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学术虚拟社区作为学术服务平台的根本目的是满足用户知识需求,提升用户交流体验,并最终达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学术虚拟社区以Research Gate、Mendeley、Academia.edu、经管之家、小木虫、丁香园等为主流平台,允许用户根据专业领域、兴趣等组建科研共同体,形成跨越时空、多领域交叉的学术社交网络,并通过社会化交互活动扩散个人的社会影响力和学术影响力,增强社区持续运营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然而,学术虚拟社区目前普遍存在用户活跃度低、社交动力不足等现象,严重阻碍了社区的知识流转效率。如何激发用户积极的参与交互,分享和贡献更多有价值的信息资源,提升社区知识服务能力,是学术虚拟社区生存与发展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本文以学术虚拟社区用户社会化交互行为为切入点,基于相关理论和前人研究成果,结合定性与定量的研究方法,深入剖析了学术虚拟社区用户社会化交互行为的机理、影响因素、社会网络结构、行为特征以及社会化交互效果的评价,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引导策略。本文主要从5个方面展开相关研究第一、分析学术虚拟社区用户社会化交互行为的机理。基于需求层次理论和动机理论分析了学术虚拟社区用户社会化交互行为的知识动机、成就动机、社交动机、情感动机,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学术虚拟社区用户社会化交互动机模型,解释了4种动机对社会化交互行为的驱动作用;将学术虚拟社区用户社会化交互行为的要素分为:主体要素,包括领域专家、普通用户和用户社群;客体要素,包括平台提供信息、用户分享信息以及用户生成信息;环境要素,包括政策环境、文化环境和信息制度环境;技术要素,包括网络稳定性、系统安全性、知识融合技术;基于社会网络理论,阐述了学术虚拟社区用户社会化交互活动中社交关系网和知识关系网的形成,剖析了社会化交互网络的二方关系结构、三方关系结构、星状拓扑结构、环状拓扑结构、网状拓扑结构;基于S-O-R模型,揭示了用户社会化交互行为从刺激识别阶段(S)—信息加工阶段(O)—行为反应阶段(R)的形成机制,并构建了学术虚拟社区用户社会化交互行为机理模型。第二、识别学术虚拟社区用户社会化交互行为的影响因素。基于S-O-R模型、信息系统成功模型、技术接受模型结合学术虚拟社区用户社会化交互网络结构特征,构建了学术虚拟社区用户社会化交互行为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其中刺激因素(S)包括信息质量、系统质量、服务质量、网络密度、网络中心性、联结强度;有机体(O)是用户受到外部刺激后产生的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社会化交互态度、社会认同感知、自我效能感;反应(R)即学术虚拟社区用户社会化交互行为。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通过对典型学术虚拟社区用户进行问卷调查,实例验证了假设模型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信息质量、服务质量正向影响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正向影响感知有用性;感知有用性与感知易用性共同影响社会化交互态度进而影响社会化交互行为;网络中心性正向影响自我效能感;联结强度正向影响社会认同感;社会认同感与自我效能感共同作用于社会化交互行为。此外,系统质量与感知易用性、网络密度与社会认同感的相关性未达到显着水平。第三、挖掘学术虚拟社区社会化交互网络结构与用户行为特征。基于社会网络相关理论和分析框架,采用数据挖掘技术,爬取小木虫学术虚拟社区用户交互行为数据,结合社会网络分析工具Ucinet和Gephi,分别从宏观层—整体网络结构、中观层—内部子结构网络、微观层—个体网络结构进行深入的剖析。整体网络分析结果表明,网络整体密度较低,用户节点间距离较远,关联性不强,网络存在多个分散游离的个体和子群。整体网络结构下用户社会化交互呈现出低密度与低层次特征、中心化与分散化并存特征、关系网络结构脆弱特征;内部子结构网络二方关系分析中,用户之间双向交互缺失,没有形成深度的交流与互动,且多数交互内容不具有实质性的价值和意义;三方关系分析中,多数用户形成星状拓扑结构,用户更愿意向核心用户聚集,这就导致资源的高度集中,信息通道单一;凝聚子群分析显示子群间交互相对稀疏,有多个孤立子群存在,核心区用户交互频繁,成员间具有很好的凝聚力和控制力。边缘区与核心区用户间没有联系,交互意愿较弱;个体网络结构通过网络中心性与结构洞分析发现,社会化交互网络核心节点用户较少,有92.13%用户处于网络的边缘位置,与中心节点距离较远,用户间的相互依赖程度不高,网络联通性不佳。网络中有36位用户占据了绝大部分结构洞,是网络中潜在领袖人物。个体网络下用户的社会化交互行为具有不对称、点对点与点对面相结合的交互特征。第四、基于物元可拓法评价学术虚拟社区用户社会化交互效果。以远程交互层次塔模型为理论基础,结合学术虚拟社区用户社会化交互行为特征与相关研究成果,构建了由操作交互、信息交互、情感交互和概念交互4个维度18个指标组成的学术虚拟社区用户社会化交互效果评价指标体系。选取小木虫学术虚拟社区用户为研究对象,采用物元可拓评价方法,通过计算经典域、节域、待评价物元、指标权重、关联函数,判定小木虫用户社会化交互效果的等级。研究结果表明,小木虫社区整体交互水平处于“一般”倾向于“良好”等级(特征值为2.56),说明社区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为了避免传统评价方法主观因素导致的偏差,本文通过提取敏感性指标,利用客观赋权法验证了物元可拓评价方法的有效性。第五、提出学术虚拟社区用户社会化交互行为的引导策略。本文在学术虚拟社区用户社会化交互行为机理、影响因素、社会网络结构与行为特征、交互效果评价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理论与实证分析结果,分别从平台环境层面、网络结构层面、用户感知—认知层面提出学术虚拟社区用户社会化交互行为的引导策略。本研究从理论层面丰富并完善了学术虚拟社区知识管理的理论体系,拓展并深化了S-O-R模型的理论框架与应用场景,为提升学术虚拟社区社会化交互效果提供理论指导。从实践层面,本研究挖掘出影响用户社会化交互行为的动机因素,推演出用户社会化交互行为的形成机制,并通过网络结构分析,充分了解社会网络背后用户交互行为的逻辑关系,有利于学术虚拟社区服务主体整体把握用户需求与行为演化路径,有针对性的组织和引导用户社会化交互行为,通过知识杠杆作用,加速知识流转效率,增强学术虚拟社区的核心竞争力。
那彤[2](2020)在《城市公共交通适老性引导服务设施设计》文中指出随着我国人口的快速老龄化,政府也在不断的采取相应措施来缓解人口老龄化对国家发展乃至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冲击。目前的物质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老龄群体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也在逐渐增强,应该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能力和需求积极参与社会生活。而交通出行,从客观来讲,则是老龄群体获取社会资源、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途径。公共交通设施是交通出行活动中极为重要的物质保障,而出行引导则决定了出行的效率和质量,但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适老性设计研究仍显不足。本文使用服务设计的思维和方法,从老龄群体出行引导的角度对城市公共交通设施进行相关的研究和设计。首先对出行老龄群体及出行情况等进行用户研究,确定目标群体,建立用户模型。其次总结目标老龄群体的不同出行方式类型,并使用用户体验地图和服务接触点矩阵对现有城市公共交通引导服务进行分析,了解老龄群体的现有出行引导服务体验及需求盲点,进而确定设计预期。再次优化现有服务流程,通过利益相关者分析、服务系统图和服务蓝图进一步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构建城市公共交通适老性引导服务系统,并根据服务接触点的重要度权重排序对服务系统中的物理接触点和数字接触点进行设计实践。最后对设计实践方案进行验证,并对设计中的不足进行优化改进,提高设计的可行性。本文升级了传统城市公共交通引导设施的服务模式,通过对服务接触点的改良重构,简化信息获取流程,丰富感知方式,使之符合老龄群体的认知和使用习惯,全面提升老龄群体的出行寻路效率,帮助老龄群体更好的进行空间认知,为老龄群体的出行创造系统化的服务保障。本文的成果不仅提升了老龄群体的出行体验,而且为适老性城市公共交通设施的服务研究体系带来了新思路,同时也为相关领域的设计研究提供了设计参考和理论依据。
李倩[3](2019)在《新零售背景下即时配送模式研究 ——以昆明市区蜂鸟即配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的发展传统实体零售和线上平台都进入了发展的瓶颈期,零售业面临着转型升级,面对这一情形新零售应运而生。伴随新零售发展的还有即时配送,新零售不仅促进了即时配送的发展,也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零售背景下即时配送快速发展前景广阔,但由于整个行业处于刚刚经历了发展期进入成熟期的阶段,还存在许多问题,即时配送企业想要得到良好的发展,选择一个合适的配送模式至关重要,因而对现有配送模式进行研究和优化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在新零售和即时配送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昆明市区蜂鸟即配的发展环境和配送模式现状进行分析,提出蜂鸟即配当前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昆明市区蜂鸟即配现有配送模式存在的问题,以消费者对即时配送服务需求和满意度为出发点设计调查问卷,结合企业的发展现状,构建配送模式评价体系,通过对比配送模式优化前后的结果为昆明市蜂鸟即配选择较为合理的配送模式。最后,从新零售背景出发,针对优化后的配送模式从人、财、物三个方面提出改进意见并提出三个措施来保障改进意见的实施。为昆明市区蜂鸟即配的发展提供科学合理的方法和对策,使企业实现降本增效。
杜宜阳[4](2019)在《智能时代国际化城市的语言生活治理 ——以上海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全球化时代,伴随更加频繁、剧烈的人口跨国流动而产生的语言超多样性,一方面为社会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语言资源,但同时也为如何协调更加复杂的语言关系、如何处理多语环境中的交际问题提出了新的挑战。与此同时,科技进步,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技术的发展为语言生活和语言治理带来的新的变量。在此背景下,探究国际化都市中语言生活可能面临的新现象与新挑战,特别是智能技术在多语交际中所能发挥的作用对城市语言生活的治理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研究以上海五个外国人聚居区的公共空间为研究范围,以上海跨国移民和公共领域从业者为研究对象,提出以下三个研究问题:(1)上海城市语言生活中人们对语言资源的使用有何特点;(2)智能技术在城市语言生活中发挥怎样的作用;(3)智能时代国际化城市的语言生活治理如何实现。为回答上述研究问题,本研究遵循解释主义范式,以质性研究中的语言景观民族志与网络民族志为基本研究路径,从空间语库和个人交际语库两个角度,通过观察、访谈和实物分析等手段收集数据,以类属分析、情境分析和时刻分析等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探究城市空间中的语言资源状况和人们对这些资源的使用过程。本研究有如下发现:(1)虽然上海的多语资源配置呈现层次性与变动性特征,但总体上普遍采用以英语为国际通用语的做法应对多语交际需求,空间语库和交际语库中其他语言资源配置较少,原因在于上海的多语交际需求总量少、分布散,公共领域的机构缺乏动力配置相应语言资源;(2)因语言不通而产生的多语交际问题,跨国移民和本地公共领域从业人员普遍使用超语实践作为替代性策略,满足了日常生活中大部分的交际需求,但超语实践的效果受到个人能动性与空间性的限制,不能完全解决多语交际中的问题;(3)移动应用和智能技术在上海的普及为人们提供了更丰富的语言资源,增强了人们通过超语实践进行多语交际的能力;因不同人应用相关资源和工具的效果千差万别,除了技术产品本身的限制外,个人使用语言资源解决交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是重要影响因素。基于以上发现,本研究提出:(1)对于高流动性和超多样性的国际化都市,加强空间语库中以物质形式为载体的语言资源的可用性与可及性是比提升本地民众外语能力更加可行和有效的做法;(2)培养和提升人们使用一切可用语言资源和工具(包括物质形式的资源)进行多语交际的能力和意识,将个人能动性驱动的随机超语实践通过语言政策的引导变为稳定的超语能力;(3)互联网和智能技术是人们多语交际时可调用的最重要资源与工具,因此培养人们超语能力的最核心内容就是他们运用智能设备、智能产品解决交际问题的能力。
刘金成[5](2018)在《基于Android的盲人出行引导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导航技术的迅速发展,基于超声波测距原理的导盲设备不断在创新,各类移动端盲人导航应用也在不断增加。但这类设备或者应用大多存在一些技术层面或者应用层面的局限性,导致它们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无法切实的解决盲人出行中的诸多问题。基于免费开源的Android手机系统开发一套能够切实解决盲人出行问题的引导系统,能够极大地鼓励盲人出行改善盲人生活,体现社会群体对盲人的关爱。本文通过对盲人出行过程遇到问题的分析,设计并实现了基于Android的盲人出行引导系统帮助盲人出行。本系统设计了基本出行信息获取模块帮助盲人获取出行的基本信息,利用路线规划导航模块实现出行路线的规划及导航并为盲人提供了步行出行和公交出行两种出行方式的引导,最后通过语音播报模块语音提示引导盲人到达目的地。本系统利用高德地图SDK提供的步行导航模块实现步行出行引导。通过将出行路线划分为步行路线和乘车路线并分别进行步行引导和乘车引导,本系统进一步实现了公交出行引导。在出行过程中,本系统还设计了主动获取行走提示、剩余行程、周边环境等信息的个性化功能。最后,本文通过对系统功能的测试验证了系统功能的成功实现。
宋旅黄[6](2017)在《图书馆与馆配商的合作效益研究》文中提出文献信息资源是图书馆赖以提供服务的基础,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是图书馆最重要的一项业务活动。而专门为图书馆配送图书文献的图书发行商——馆配商,则是图书馆采集各类图书文献的主要渠道,是图书馆与出版社的中介。在各类型文献信息资源的数量急剧增长,社会的文献信息需求日趋多样化的今天,图书馆要从海量的文献信息资源中选择和采集符合用户需要、有价值、高质量,并且成本/效益合理的图书,迫切需要与馆配商的合作。而馆配商面临复杂多变、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也只有与图书馆建立和谐的合作关系,才能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图书馆与馆配商密切合作,互利共赢,既是时代的要求,更是各自谋求发展的必然选择。本研究以提升图书馆与馆配商的合作效益为目标,在系统梳理国内外图书馆与馆配商合作效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图书馆与馆配商合作及其效益追求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动因,以若干实例,分析了我国图书馆与馆配商合作效益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论文进一步分析了图书馆与馆配商合作效益提升面临的新形势,借鉴了国外图书馆与馆配商合作效益提升的经验,提出了在新形势下提升我国图书馆与馆配商合作效益的二种新的合作模式,并对读者决策采购进行了创新性拓展。运用数学模拟方法,分别构建了这三种模式的合作效益模型,提出了采用该模型提升合作效益的策略。最后,本研究分别以三家图书馆与馆配商的合作为例,对这些合作效益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证明了这些模型的可行性,同时提出了优化合作效益模型的思考和建议。论文的核心观点如下:(1)图书馆与馆配商的合作及其效益的提升应该是在科学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活动。依据合作竞争理论,图书馆与馆配商之间不应是对抗性的竞争,而应是在市场竞争中加强合作。供应链管理理论指导馆配商全局性地把握自身在供应链中所处的地位,根据自身优势同供应链上下游进行沟通协作,实现合作共赢。客户关系理论要求图书馆和馆配商都要以客户为中心,所有产品、服务、业务流程都要以最大限度满足客户需求为出发点。营销管理理论要求馆配商与图书馆合作,确保供应环节中的有效沟通,形成有效的数据交换及信息互通,及时了解市场变化及趋势,从而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成本效益理论使图书馆与馆配商合作具化为可实施的成本效益控制,是提升合作效益的理论推动力。(2)对图书馆与馆配商合作效益的实例分析表明,目前我国图书馆与馆配商合作过程中存在诸多矛盾,这些矛盾影响了两者的深化合作及效益提升。这些矛盾主要有:①图书馆的所需图书品质、品种与馆配商实际供应能力的矛盾;②图书馆对服务质量要求提高与馆配商的运营成本的;③信息传递效率与链式信息传递模式的矛盾;④图书馆的差异化需求与馆配商标准化服务的矛盾;⑤市场环境激变与馆配商应对能力的矛盾;⑥短期利润与长期效益的矛盾。而在新形势下,解决上述矛盾,提升图书馆与馆配商的合作效益,需要有新的合作模式。这些模式主要包括: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读者决策采购、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纸电同步合作、服务一流学科建设的精准采购合作。(3)读者决策采购效益模型分析表明,图书馆与馆配商在读者决策采购系统上的合作可以给两者都带来效益的提升。其中,图书馆所获得的效益明显,在一定的采购经费投入及人工的配合下,图书馆可以收获超过原本投入的价值。在馆配商方面,考虑到图书采购数量或采购金额作为系数远大于馆配商工作人员平均日薪的系数,实际上图书销售的利润空间成为决定馆配商在读者决策采购合作中的效益水平的关键因素之一。提升读者决策采购合作效益的策略是加强对读者决策采购的推广和培训、严格预设文档、推动书商转变营销方式、推动图书馆员角色转变、对参与读者决策采购的读者进行反向筛选。(4)图书馆与馆配商在纸电同步领域的合作可以给双方带来了相应的效益。图书馆所获得的效益主要表现在纸电同步中可购置到的最新出版的电子书所能提供的外借能力的提升,以及改善采购流程后所能提升的工作效率。而在馆配商方面,为冲抵平台研发及运作所产生的成本,达到盈利,除了提升自身的运作效率外,以及用户数量外,也依赖于图书销售的利润空间。提升纸电同步合作效益的策略是建立全品种可供书目平台、完善电子书的招投标制度、保证电子书的品质及提高纸电同步率。(5)精准采购合作项目带来的效益体现为提升了图书馆采购图书的效率,扩大了学科文献采集面,减少了学科文献漏购率,节省文献订购成本和人力成本。对馆配商来说,当同图书馆达成精准采购合作协议,图书馆采购数量持续增加时,则会为馆配商带来一定的规模效益。提升精准采购合作效益的策略是建立馆藏文献资源测评体系、规范图书选题策划、制定科学合理的学科分类购书表、馆配商建立发展数据库,并实现与图书馆数据双向互通。论文的研究方法有案例分析法、数学模拟法、实证分析法、跨学科研究法。
欧舸[7](2017)在《中国RB温州分公司人力资源外包风险管理研究》文中指出20世纪末,各行各业讲究专业分工,企业为组织维持核心竞争能力,且因组织人力资源匮乏的困境,部分企业开始逐渐将组织的非核心业务委托给外部专业公司,以降低营运成本,追求产出品质,集中人力资源,提高客户满意度。随着外包行业逐渐受到多个企业的认可,以及它确实为企业带来新鲜活力,为企业减小压力和负担,这个行业正逐步成为新兴发展的一个行业。就浙江一地而言,这里涌现的大大小小的民营企业都或多或少面临着人才短缺的共同挑战,尤其作为国务院批准的企业单位,更有义务以为员工的实际福利与企业的实际效益为服务出发点。当前,就实践状况来看,人力资源外包是一项愈发普遍的合作管理模式,这不仅仅意味着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更意味着这项管理模式日益发展成为一项高度专业化技能。本研究通过对现有中国RB温州分公司人力资源外包情况的梳理,并结合实际情况所带来的风险影响以及RB分公司具体的操作实施处境,逐步对该公司人力资源外包风险进行评估,并提出风险管理措施,同时为类似中国RB温州分公司的其他公司提供的可借鉴的范式。本文识别了中国RB温州分公司的人力资源外包风险,并对此做了研究,且提出风险管理策略,研究成果概述如下:1.识别了中国RB温州分公司人力资源外包风险,它的风险贯穿于整个外包过程,出现在外包决策阶段、外包商选择阶段、外包实施过程阶段。即来自企业内部的风险、外包商带来的风险及企业外部环境的风险等。2.评估了中国RB温州分公司人力资源外包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调研期间发现外包活动中仍然还存在诸多问题,由于委托方在外包过程中,可能出现原项目负责人存在工作倦怠性以及人事调整的原因等,外包的质量略有折扣,这就急需利益双方及时做出方案调整,并在事先做好相关准备。并提前建立一套系统、科学的风险管理机制。3.对该公司的外包流程、外包商选择、外包后期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风险,提出了针对性建议。尤其是外包前需要考虑的是,企业的人力资源板块是否适合进行外包时,应该主要关注该类工作是否属于企业的核心业务。另外需要特别关注的是,能否比企业自身从事该项模块获得更低的成本和更好的效益。4.重视并完善适合于RB类型公司的外包风险管理策略。调研期间发现外包活动中仍然还存在诸多问题,由于委托方在外包过程中,可能出现原项目负责人存在工作倦怠性以及人事调整的原因等,外包的质量略有折扣,这就急需利益双方及时做出方案调整,并在事先做好相关准备。并提前建立起一套科学的、系统的风险管理机制。截止目前温州分公司共计与温州尚和人力资源有限公司等十余家劳务外包公司进行劳务外包合作,并全部签订合作协议,相关合作协议的签署以及外包实施规则都清晰反映出相关利益方的诉求,通过RB公司管理优化策略研究,以期提高RB温州分公司的工作效率,降低外包总成本,增强在保险行业竞争力,但其中关于风险成因以及评测较为相关的研究暂时未有能够结合保险行业独特的特点。因此,本研究拟为保险行业背景的中国RB温州分公司设计人力资源外包的初步风险评估方案,并对其他类似问题能有借鉴的研究和意义。
张宏哲[8](2016)在《防控突发性传染病医疗建筑网络的评价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正处在飞速的城市化进程当中,医疗建筑体系也进入了健全和成熟的关键性阶段,数量巨大的医疗建筑正在规划、立项、审批、建设进程中。如何规划、如何建设才能够在突发性传染病疫情爆发时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的医疗服务,这需要对防控突发性传染病的医疗建筑网络现阶段的情况有较为透彻的认识,并且构建起与之对应的评定系统。文章以应对传染病的医疗建筑网络为研究对象,构建防控突发性传染病的医疗建筑网络评价模型,为传染病医疗建筑网络的现状评测提供适用的实践方法,为传染病医疗建筑网络的规划建设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文章首先架构评价模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体系,然后选取模型的评价指标,并构造模型运算系统,最后应用模型评测典型城市。防控突发性传染病的医疗建筑网络评价模型运用危机管理理论,研究突发性传染病的预防、救治和恢复的全过程中医疗建筑网络的防控职能,结合传染病预防学理论,研究突发性传染病病原传播的全过程中医疗建筑网络的阻断机制,作为模糊综合评价指标选取和权重设置的理论依据;模型选择适应医疗建筑网络评价的模糊综合评价法作为评测工具,以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运算原理、层级结构和分析方法构造医疗建筑网络的评价模型。防治公共疫情的医疗建筑网络评价模型的构建从整个防控过程的基本概念出发,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各个阶段的特点,构建一个防控突发性传染病的医疗建筑网络评价指标体系。除此之外,还要依照对几个代表性城市现存疫情医疗建筑系统和相关法律的整合以及梳理,统计灾前预防、灾中救治、灾后恢复全过程的建筑功能指标,形成科学、适用、完整的评价指标模型。借助统计分析软件SPSS的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功能,从统计指标的数据处理过程入手,根据典型城市的实测结果,定量各评价指标数值;根据危机管理理论和传染病传播机理,定量各评价指标权重。运用防控突发性传染病的医疗建筑网络评价模型,实际评测三座中国典型城市的医疗建筑网络对突发性传染病的防控能力,模拟城市在突发性传染病爆发时医疗建筑体系的反应过程,得出城市应对突发性传染病的优势和劣势,阐明模型的实测方法和应用范围,提出现有医疗建筑网络整合策略。防控突发性传染病的医疗建筑网络评价模型将危机管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引入医疗建筑设计研究领域,并结合传染病防控理论、评价学方法等进行多学科交叉研究的尝试,形成建筑学领域内新的学科理论生长点;将模糊综合评价的基本方法引入到医疗建筑评价中,将医疗建筑中的各要素用评价指标和权重的形式表达出来,形成新型的评价模型,并将其运用到实践当中;使用防治公共疫情医疗建筑网络评定手段,评测现有医疗建筑网络,得出评测结论。实现理论和方法与实践应用的紧密结合,形成医疗建筑理论研究与社会实际的直接连接的评价方法。
徐飞[9](2016)在《以目标为导向的城市公共自行车App设计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等问题越来越影响着市民的生活。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不仅是一项政府的便民市政工程,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截止到2015年6月,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达到9亿人,移动互联网正对国家经济和市民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随着“互联网+”被写入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互联网与公共交通服务相融合将能对后者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一方面,我国推广的第三代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本身是政府的一项惠民工程,所有采购和运营费用均由政府一方承担,这在政府的财政开支方面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在引入第三代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的时候没有站在用户角度解决问题,导致出现用户体验差和使用意愿低的情况。基于以上问题,本课题将互联网与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相结合,以目标为导向设计一个基于移动互联网的App产品。本课题将在以目标为导向的设计理论指导下开展设计研究。首先,通过对国内外城市公共自行车发展现状的对比以及对我国广州、成都和阿克苏三座城市的实地调查研究,确定拟解决问题及设计方向。其次,使用用户行程心路图等设计方法解析出用户在使用流程中出现的问题及需求。再次,通过SWOT模型分析和产品需求,构建城市公共自行车App的信息框架,并依次设计出产品交互图和视觉图。最后,利用眼动实验和用户满意度调查充分评估产品的可用性。课题研究的目的在于积极探索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发展的未来,为城市公共服务寻找新的创新点。一个国家的公共服务不应受到地域的限制,本课题希望能将全国各个城市的公共自行车服务利用移动互联网相互连接,以用户体验为出发点让用户能随时随地的使用城市公共自行车。
朱浩[10](2015)在《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递送机制研究 ——以杭州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进入新世纪后我国老龄化和高龄化的程度日趋严重,其中独居、空巢、失能等老年人的急剧增加以及家庭功能的弱化更使得老年人对社会化养老服务具有强烈的需求,在此背景下我国政府不断增加投入逐渐建立起“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居家养老服务的重点发展加快了养老服务的资源向“社区”集中,如何实现服务资源在社区的组织管理将成为关键问题。现有研究大多强调社区养老服务的供给和需求,却缺少对其组织化过程的分析。因此关注养老服务在社区的投递和组织输送过程,对于提升养老服务的供给效率和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关注到社区养老服务的递送效率,形成一个基本逻辑:社区养老服务的递送机制是怎样的?递送环节之间的关系如何,这种环节机制有什么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逻辑机理是怎样的?如何解决这些不足?为了清晰展示这种社区养老服务组织化输送的过程,本研究以社区养老服务的递送流程作为讨论的焦点,将其流程分为服务生产、服务定价、渠道构建和服务接收四个环节,并对其流程要素、流程评估指标进行了分析和建构,确立了整体的流程分析框架。笔者立足实证主义研究范式,主要运用质化研究方法,结合一手和二手资料,以杭州市为例,在对其投递流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服务生产、定价以及渠道三个重点环节就社区养老服务投递流程提出了改进策略。本文形成了以下基本结论:1.在服务生产环节,当前社区养老服务的内容生产主要集中于基本生活照料服务,存在上门家政服务和医疗护理等内容较少,养老服务和医疗服务以及正式照顾和非正式照顾之间缺少衔接等诸多问题,同时多元主体之间还缺乏良好的合作机制,社会化主体能力较弱,承接政府公共服务方面的能力还十分有限。因此,要不断努力实现正式照顾与非正式照顾的衔接,强化正式系统对老年人非正式网络的有效支持,进一步推进诸如“助老员上门服务”、“喘息服务”、“家庭病床服务”以及“银龄互助”等政策实践;同时要强化社区作为“共同体”在服务生产和转介中的功能作用,不断加快社区护理院、家庭护理机构和平台的建设,推进基于社区的“医养结合”服务、机构向社区延伸服务、社工介入式的照顾管理服务、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的功能优化等政策实践。还应该在积极倡导社会化主体参与的同时加强其在人力资源、资金筹集、项目运作等方面的能力建设,以增加专业化服务的生产和供给。2.在定价环节,目前服务定价机制大多以政策目标定位来区分,尚没有建立基于老年人自理能力和经济水平的综合定价机制,难以实现养老服务市场的发展。因此,要加大政府对于“供方”和“需方”的补贴,激发社会化主体参与动力的同时提高不同老年人的市场购买能力;对于政府购买的服务价格要与努力实现与市场物价、最低工资标准等要素保持联动,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市场真实价格,并通过合理的价格机制来实现“社会市场”和“经济市场”的衔接,鼓励老年人从市场购买服务的意愿。3.在渠道构建环节,目前更多依靠社区居家养老照料服务中心站点和部分上门服务的投递,在搭建信息化服务网络渠道以满足个性化需求方面还面临着不足。要考虑到老年人的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需要,就必须重点发挥渠道平台在服务转介、标准化评估方面的功能。同时还应该努力实现“线上服务”与线下资源的链接,以系统化的方式为老年人提供多元化的养老服务。结合以上分析,本研究回应到老年人多元化需求的满足不仅要加大投入,还必须强化服务投递过程的效率。本文对社区养老服务递送的流程进行环节分解并分别构建的策略机制,对其在内容生产、定价和与之相关的养老服务市场发展以及服务递送的渠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回应,强调了政府和社会组织、企业等主体互动合作的重要性,突出了地方政府进行社会政策创新的价值,这些策略将有助于提升养老服务递送的效率和老年人的服务满意度。
二、求助!——IT技术支持站点评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求助!——IT技术支持站点评测(论文提纲范文)
(1)学术虚拟社区用户社会化交互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学术虚拟社区研究现状 |
1.3.2 信息交互行为研究现状 |
1.3.3 社会化交互研究现状 |
1.3.4 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
1.5.1 研究技术路线 |
1.5.2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学术虚拟社区 |
2.1.2 社会化交互 |
2.1.3 学术虚拟社区社会化交互 |
2.2 社会网络理论 |
2.3 S-O-R模型 |
2.4 远程交互层次塔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学术虚拟社区用户社会化交互行为的机理分析 |
3.1 学术虚拟社区用户社会化交互行为动机 |
3.1.1 知识动机 |
3.1.2 成就动机 |
3.1.3 社交动机 |
3.1.4 情感动机 |
3.1.5 学术虚拟社区用户社会化交互行为动机模型 |
3.2 学术虚拟社区用户社会化交互行为的要素分析 |
3.2.1 社会化交互主体要素 |
3.2.2 社会化交互客体要素 |
3.2.3 社会化交互环境要素 |
3.2.4 社会化交互技术要素 |
3.3 学术虚拟社区用户社会化交互网络拓扑结构 |
3.3.1 社会化交互网络关系的形成 |
3.3.2 社会化交互网络的二方关系结构 |
3.3.3 社会化交互网络的三方关系结构 |
3.3.4 社会化交互的星状网络拓扑结构 |
3.3.5 社会化交互的环状网络拓扑结构 |
3.3.6 社会化交互的网状网络拓扑结构 |
3.4 学术虚拟社区用户社会化交互行为形成过程 |
3.4.1 刺激识别阶段 |
3.4.2 信息加工阶段 |
3.4.3 行为反应阶段 |
3.4.4 学术虚拟社区用户社会化交互行为形成机制 |
3.5 学术虚拟社区用户社会化交互行为机理模型构建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学术虚拟社区用户社会化交互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
4.1 学术虚拟社区用户社会化交互行为影响因素理论模型 |
4.2 研究假设 |
4.2.1 信息质量、服务质量、系统质量与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 |
4.2.2 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与社会化交互态度 |
4.2.3 网络密度、网络中心性、联结强度与社会认同感和自我效能感 |
4.2.4 社会认同感、自我效能感与社会化交互行为 |
4.3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
4.3.1 问卷设计 |
4.3.2 数据收集 |
4.4 数据分析与模型验证 |
4.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4.2 信度与效度检验 |
4.4.3 模型分析与检验 |
4.5 结果讨论与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学术虚拟社区用户社会化交互网络结构与行为特征分析 |
5.1 学术虚拟社区用户社会化交互网络结构分析框架 |
5.1.1 宏观层——整体网络 |
5.1.2 中观层——内部子结构网络 |
5.1.3 微观层——个体网络 |
5.2 研究设计 |
5.2.1 研究样本选取 |
5.2.2 数据采集与处理 |
5.3 社会化交互整体网络结构与用户行为特征分析 |
5.3.1 网络社群图 |
5.3.2 网络基本属性 |
5.3.3 网络的关联性 |
5.3.4 整体网络结构下用户社会化交互行为特征 |
5.4 社会化交互内部子结构网络与用户行为特征分析 |
5.4.1 二方关系分析 |
5.4.2 三方关系分析 |
5.4.3 凝聚子群分析 |
5.4.4 核心—边缘分析 |
5.4.5 内部子结构网络下用户社会化交互行为特征 |
5.5 社会化交互个体网络结构与用户行为特征分析 |
5.5.1 中心性分析 |
5.5.2 结构洞分析 |
5.5.3 个体网络结构下用户社会化交互行为特征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学术虚拟社区用户社会化交互效果评价 |
6.1 学术虚拟社区用户社会化交互效果评价的原则 |
6.2 学术虚拟社区用户社会化交互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2.1 评价指标选取 |
6.2.2 指标体系构建 |
6.3 学术虚拟社区用户社会化交互的物元模型与可拓评价过程 |
6.3.1 经典域、节域与待评价物元 |
6.3.2 计算待评价物元的可拓关联函数 |
6.3.3 确定指标权重 |
6.3.4 评价等级判定 |
6.4 实例分析 |
6.4.1 评价对象的选取 |
6.4.2 数据收集与物元模型的构建 |
6.4.3 物元可拓评价过程 |
6.4.4 评价方法的有效性验证分析 |
6.4.5 结果分析与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学术虚拟社区用户社会化交互行为引导策略 |
7.1 平台环境层面引导策略 |
7.1.1 建立用户访问风险管控机制 |
7.1.2 开发平台层次化检索功能 |
7.1.3 完善用户生成内容监管机制 |
7.1.4 引导社区用户线上线下互联 |
7.2 网络结构层面引导策略 |
7.2.1 激活核心节点用户价值 |
7.2.2 强化用户社会网络关系 |
7.2.3 拓展网络兴趣社群 |
7.3 用户感知—认知层面引导策略 |
7.3.1 发挥群体智慧,优化知识获取 |
7.3.2 鼓励知识创生,加速知识内化 |
7.3.3 建立高阶思维,实现知识迁移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学术虚拟社区用户社会化交互行为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附录2 部分python代码 |
附录3 小木虫学术虚拟社区用户社会化交互效果调查问卷 |
作者简介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2)城市公共交通适老性引导服务设施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老龄化社会趋势 |
1.1.2 老龄化社会与适老性设计 |
1.1.3 适老方向下的出行问题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总结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框架 |
第2章 服务设计理论及城市公共交通引导服务设施概述 |
2.1 服务设计理论 |
2.1.1 服务设计定义 |
2.1.2 服务设计的流程 |
2.1.3 服务设计的工具 |
2.1.4 服务设计AT-ONE法则 |
2.2 老龄群体特征及需求层次 |
2.2.1 老龄群体的生理特征 |
2.2.2 老龄群体的心理特征 |
2.2.3 老龄群体的需求层次 |
2.3 城市公共交通引导服务设施概述 |
2.3.1 城市公共交通设施的分类 |
2.3.2 城市公共交通引导服务设施范畴界定 |
2.3.3 城市公共交通引导服务设施的发展趋势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城市公共交通适老性引导服务设计研究 |
3.1 城市公共交通引导服务用户研究 |
3.1.1 老龄群体出行情况调研 |
3.1.2 老龄群体出行观察 |
3.1.3 目标老龄群体特征分析 |
3.1.4 建立用户模型 |
3.2 现有城市公共交通引导服务分析 |
3.2.1 老龄群体出行方式分析 |
3.2.2 用户体验地图 |
3.2.3 服务接触点分析 |
3.2.4 用户服务体验分析 |
3.2.5 服务需求盲点分析 |
3.3 城市公共交通适老性引导服务设计预期 |
3.3.1 丰富信息感知和交互方式 |
3.3.2 改善行为认知和情感体验 |
3.3.3 提升安全感和自信心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城市公共交通适老性引导服务系统构建 |
4.1 城市公共交通适老性引导服务设计定位 |
4.1.1 服务情景定位 |
4.1.2 服务内容定位 |
4.2 城市公共交通适老性引导服务优化设计 |
4.2.1 服务流程优化设计 |
4.2.2 优化后服务接触点矩阵 |
4.2.3 服务接触点重要度权重排序 |
4.3 城市公共交通适老性引导服务系统设计 |
4.3.1 利益相关者分析 |
4.3.2 绘制服务系统图 |
4.3.3 输出服务蓝图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城市公共交通适老性引导服务设施设计实践 |
5.1 物理接触点设计 |
5.1.1 交通节点设施设计 |
5.1.2 定位导向设施设计 |
5.1.3 安全提示设施设计 |
5.2 数字接触点设计 |
5.2.1 软件功能构架与流程 |
5.2.2 软件交互原型设计 |
5.2.3 软件视觉设计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城市公共交通适老性引导服务设施设计验证 |
6.1 物理接触点设计评测 |
6.1.1 人机仿真评测 |
6.1.2 启发式访谈评测 |
6.2 数字接触点设计评测 |
6.2.1 可用性评测 |
6.2.2 软件界面优化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用户体验地图 |
附录二 服务接触点矩阵 |
附录三 服务蓝图 |
附录四 老龄群体出行情况调研问卷 |
附录五 硬件设施满意度测评表 |
附录六 软件系统满意度测评表 |
附录七 毕业展板展示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3)新零售背景下即时配送模式研究 ——以昆明市区蜂鸟即配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关于新零售的理论研究 |
二、关于即时配送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技术线路及创新 |
一、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二、研究技术线路 |
三、创新点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研究 |
第一节 新零售的概述 |
一、新零售的发展背景 |
二、新零售行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
第二节 即时配送的概述 |
一、即时配送的发展背景 |
二、即时配送行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
第三节 即时配送行业典型模式及比较分析 |
一、自营配送模式 |
二、加盟配送模式 |
三、众包配送模式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昆明市区蜂鸟即配的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
第一节 昆明市区蜂鸟即配的发展环境分析 |
一、蜂鸟即配内部环境分析 |
二、蜂鸟即配外部环境分析 |
第二节 昆明市区蜂鸟即配的模式分析 |
一、内部优势 |
二、内部劣势 |
三、面临的机遇 |
四、面临的挑战 |
第三节 昆明市区蜂鸟即配存在的问题 |
一、人方面的问题 |
二、财方面的问题 |
三、物方面的问题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昆明市区蜂鸟即配模式的研究 |
第一节 影响配送模式选择的因素研究 |
一、设计调查问卷 |
二、数据收集 |
三、确定影响配送模式选择的因素 |
第二节 配送模式的构建 |
一、构建配送模式评价体系 |
二、构造判断矩阵计算权重 |
第三节 数据对比分析及评价 |
一、数据对比分析 |
二、评价及结论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昆明市区蜂鸟即配模式的改进建议 |
第一节 昆明市区蜂鸟即配的改进意见 |
一、人方面的改进意见 |
二、财方面的改进意见 |
三、物方面的改进意见 |
第二节 昆明市区蜂鸟即配的改进保障措施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智能时代国际化城市的语言生活治理 ——以上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论文结构 |
1.4 小结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全球化的社会语言学研究 |
2.1.1 移动性与超多样性:全球化时代城市语言生活的基本特点 |
2.1.2 交际语库与超语实践:全球化时代城市语言生活研究的新视角 |
2.1.3 都市超语现象与空间语库:城市语言生活研究的空间转向 |
2.2 国际化城市的语言生活治理研究 |
2.2.1 从规划到治理:语言政策研究的演进 |
2.2.2 移民语言生活:国际化城市语言生活治理的核心议题 |
2.2.3 语言景观民族志:城市语言生活治理研究的新路径 |
2.3 智能技术与语言生活 |
2.3.1 传统互联网的语言研究 |
2.3.2 移动数字交际 |
2.3.3 网络空间的语言政策 |
2.4 小结与讨论 |
2.4.1 本研究的理论视角 |
2.4.2 本研究的核心概念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范式的选择 |
3.2 研究方法 |
3.2.1 资料收集 |
3.2.2 材料分析 |
3.3 研究范围 |
3.3.1 研究场景 |
3.3.2 研究对象 |
3.4 研究信度与效度 |
3.4.1 研究的信度 |
3.4.2 研究的效度 |
3.5 研究伦理 |
3.6 小结 |
第四章 上海城市语言生活的社会历史背景 |
4.1 早期上海的国际化与现代性 |
4.1.1 上海开埠与租界的建立 |
4.1.2 外来移民涌入与华洋杂居 |
4.1.3 上海的城市文化与多元性 |
4.2 新时代上海的全球化之路 |
4.2.1 上海的全球城市建设 |
4.2.2 上海的人才政策 |
4.2.3 上海国际社区的形成 |
4.3 上海的智能化之路 |
4.3.1 “互联网+”战略 |
4.3.2 移动互联网与智慧生活 |
4.3.3 智能技术与智能社会 |
4.4 上海的语言政策 |
4.4.1 宏观层面的语言文字法规 |
4.4.2 宏观语言政策中外语的定位 |
4.4.3 上海市层面的语言生活治理 |
4.5 小结 |
第五章 上海城市语言生活中语言资源使用的特点 |
5.1 上海城市空间中语言资源配置的特点 |
5.1.1 层次性 |
5.1.2 变动性 |
5.2 上海城市语言生活中语言资源使用的特点 |
5.2.1 超语实践作为交际策略 |
5.2.2 超语实践的空间性 |
5.3 城市语言生活中超语实践的限制因素 |
5.3.1 城市空间中资源配置的不确定性 |
5.3.2 机构语言政策的影响 |
5.4 小结 |
第六章 上海城市语言生活中的智能技术 |
6.1 网络空间中的语言资源 |
6.1.1 传统互联网中的语言资源 |
6.1.2 移动互联网中的语言资源 |
6.1.3 智能技术中的语言资源 |
6.2 智能技术在语言生活中的应用 |
6.2.1 突破交际的时空限制 |
6.2.2 转化交际需求 |
6.2.3 转换交际模态 |
6.3 语言生活中影响智能技术应用的因素 |
6.3.1 意识因素 |
6.3.2 知识因素 |
6.3.3 经验因素 |
6.4 小结与讨论 |
6.4.1 网络语言资源的全球性与本地性 |
6.4.2 企业外部语言政策的影响 |
第七章 面向全球化与智能化的城市语言生活治理 |
7.1 智能技术为国际化城市语言生活治理带来的机遇 |
7.1.1 丰富语言资源的可用性 |
7.1.2 提高语言资源的可及性 |
7.2 智能技术为国际化城市语言生活治理带来的挑战 |
7.2.1 从超语实践到超语能力 |
7.2.2 科技企业的语言政策 |
7.3 小结 |
第八章 结语 |
8.1 研究发现 |
8.2 主要贡献及创新 |
8.2.1 理论意义 |
8.2.2 实践意义 |
8.3 研究局限 |
8.4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在沪跨国移民访谈大纲 |
附录2 在沪跨国移民访谈转写节选 |
附录3 本地公共领域从业者访谈大纲 |
附录4 本地公共领域从业人员访谈转写稿节选 |
附录5 田野观察笔记节选 |
附录6 主要年份在沪外国常住人口 |
附录7 上海分年龄、性别及目的来华境外人口统计(节选) |
附录8 上海各地区境外人口户数与人口数统计(节选) |
附录9 上海各地区境外家庭户规模统计(节选) |
附录10 虹桥外国人服务站田野调查点 |
附录11 上海外国人展田野调查现场 |
附录12 联洋社区涉外服务站田野调查现场 |
附录13 碧云CCS社区开放日活动田野调查现场 |
附录14 CharityLink慈善活动田野调查现场 |
附录15 虹梅路老外街田野调查点 |
附录16 《上海市公共信息多语种服务手册》发布现场 |
(5)基于Android的盲人出行引导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盲人出行引导系统相关技术介绍 |
2.1 Android平台 |
2.1.1 Android系统简介 |
2.1.2 Android系统体系结构 |
2.1.3 Android系统特征 |
2.2 高德地图API |
2.2.1 高德地图简介 |
2.2.2 开发支持 |
2.3 讯飞API |
2.3.1 讯飞语音简介 |
2.3.2 讯飞语音合成 |
2.4 开发环境的构建 |
2.4.1 搭建Android开发环境 |
2.4.2 配置相关的SDK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盲人出行引导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3.1 系统用户 |
3.2 系统目标 |
3.3 Android客户端功能需求分析 |
3.3.1 出行前的功能需求分析 |
3.3.2 出行中的功能需求分析 |
3.3.3 出行结束的功能需求分析 |
3.3.4 Android客户端功能需求列表 |
3.4 服务端功能需求分析 |
3.4.1 上车前的功能需求分析 |
3.4.2 上车后的功能需求分析 |
3.4.3 服务端功能需求列表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盲人出行引导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4.1 系统设计概要 |
4.2 Android客户端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4.2.1 盲人出行基本信息获取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4.2.2 行走规划导航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4.2.3 语音播报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4.3 服务端功能模块的设计 |
4.3.1 公交信息获取功能模块 |
4.3.2 盲人上下车引导功能模块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盲人出行引导系统测试 |
5.1 测试环境 |
5.2 测试方法 |
5.3 测试用例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6)图书馆与馆配商的合作效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0 绪论 |
0.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0.1.1 研究背景 |
0.1.2 研究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2.1 国外研究现状 |
0.2.2 国内研究现状 |
0.3 研究内容及思路 |
0.3.1 研究内容 |
0.3.2 研究思路 |
0.4 研究方法 |
0.4.1 案例分析法 |
0.4.2 数学模拟法 |
0.4.3 实证分析法 |
0.4.4 跨学科研究法 |
1 图书馆与馆配商合作及其效益的相关理论分析 |
1.1 图书馆与馆配商及其合作概述 |
1.1.1 我国图书发行体制的变革与民营书业的兴起 |
1.1.2 馆配商的业务版块变化 |
1.1.3 图书馆、馆配商合作关系 |
1.1.4 图书馆与馆配商合作的意义 |
1.2 合作的理论依据 |
1.2.1 供应链管理理论 |
1.2.2 客户关系管理理论 |
1.2.3 合作竞争理论 |
1.2.4 营销管理理论 |
1.2.5 成本效益理论 |
1.3 合作的实践动因 |
1.3.1 内在联系 |
1.3.2 环境驱动 |
1.4 合作效益的内涵 |
1.4.1 经济效益 |
1.4.2 社会效益 |
2 我国图书馆与馆配商合作的实践及其效益 |
2.1 图书馆与馆配商的合作领域 |
2.1.1 文献采访领域 |
2.1.2 阅读推广领域 |
2.1.3 业务外包领域 |
2.2 我国图书馆与馆配商合作效益 |
2.2.1 北京人天书店有限公司的实例分析 |
2.2.2 湖北三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与图书馆的合作 |
2.2.3 北京百万庄图书大厦有限公司与图书馆的合作 |
2.3 我国图书馆与馆配商合作效益提升所面临的问题 |
2.3.1 图书馆的所需图书品质、品种VS馆配商实际供应能力 |
2.3.2 图书馆对服务质量要求提高VS馆配商的运营成本 |
2.3.3 信息传递效率VS链式信息传递模式 |
2.3.4 图书馆的差异化需求VS馆配商标准化服务 |
2.3.5 市场环境激变VS馆配商应对能力 |
2.3.6 短期利润VS长期效益 |
3 新形势下图书馆与馆配商合作效益的提升 |
3.1 图书馆与馆配商合作面临的新形势 |
3.1.1 互联网的发展提升信息获取的便利性 |
3.1.2 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需求增加,电子出版物发展潜力尚待释放 |
3.1.3 读者阅读习惯的改变催生新的需求 |
3.2 新形势下境外图书馆与馆配商合作效益提升的借鉴 |
3.2.1 新形势下境外图书馆与馆配商合作效益提升的举措 |
3.2.2 新形势下国外图书馆与馆配商合作效益提升的思考 |
3.3 我国图书馆与馆配商合作效益提升的探索 |
3.3.1 用户导向的合作:读者决策采购 |
3.3.2 基于技术的合作:纸电同步 |
3.3.3 服务一流学科建设的合作:精准采购 |
4 读者决策采购的效益分析 |
4.1 读者决策采购中图书馆与馆配商的合作方式 |
4.1.1 选择合作书商 |
4.1.2 预设文档、资源查重 |
4.1.3 设定图书购买的触发机制,形成订单 |
4.2 读者决策采购合作效益模型的构建 |
4.2.1 读者决策采购合作的成本、收益界定 |
4.2.2 读者决策采购效益的评估模型 |
4.2.3 读者决策采购效益模型分析 |
4.3 读者决策采购效益提高的改进策略 |
4.3.1 加强对读者决策采购的推广和培训 |
4.3.2 设定严格预设文档,降低馆藏文献重复率 |
4.3.3 推动书商转变营销方式 |
4.3.4 先试读再购买,实行读者决策采购的“贷款”模式 |
4.3.5 推动图书馆员角色转变 |
4.3.6 对参与读者决策采购的读者进行反向筛选 |
5 纸电同步的效益分析 |
5.1 纸电同步的技术背景 |
5.1.1 EDI对接技术 |
5.1.2 云平台技术 |
5.1.3 APP开发技术 |
5.2 纸电同步中图书馆与馆配商的合作方式 |
5.2.1 买纸赠电 |
5.2.2 纸电捆绑 |
5.2.3 纸电融合 |
5.3 纸电同步合作效益模型的构建 |
5.3.1 纸电同步合作的成本、收益界定 |
5.3.2 纸电同步效益的评估模型 |
5.3.3 纸电同步效益模型分析 |
5.3.4 纸电同步效益的其他体现 |
5.4 纸电同步效益提高的改进策略 |
5.4.1 全品种可供书目平台的建立 |
5.4.2 电子书的招投标制度的完善 |
5.4.3 保证电子书的品质及提高纸电同步率 |
6 精准采购的效益分析 |
6.1 精准采购的背景:学科建设新形势对图书采购的影响 |
6.1.1 学科建设新变化 |
6.1.2 学科建设对图书馆采购图书影响 |
6.2 精准采购合作效益模型的构建 |
6.2.1 精准采购合作的成本、收益界定 |
6.2.2 精准采购效益的评估指标 |
6.2.3 精准采购效益的评估模型 |
6.2.4 精准采购效益模型分析 |
6.3 精准采购效益的主要体现 |
6.3.1 扩大学科文献采集面 |
6.3.2 减少学科文献漏购率 |
6.3.3 节省文献订购成本 |
6.3.4 节省人力成本 |
6.4 精准采购效益提高的改进策略 |
6.4.1 建立馆藏文献资源测评体系 |
6.4.2 规范图书选题策划 |
6.4.3 制定科学合理的学科分类购书表 |
6.4.4 馆配商建立发展数据库,实现与图书馆数据双向互通 |
7 图书馆与馆配商合作效益的实证分析 |
7.1 读者决策采购的实证分析 |
7.2.1 合作中成本、收益数值的确定 |
7.2.2 江门市五邑图书馆与湖北三新的合作效益分析 |
7.2.3 读者决策采购合作及其效益模型的实践效果 |
7.2.4 读者决策采购合作及其效益模型的改进策略 |
7.2 纸电同步的实证分析 |
7.2.1 合作中成本、收益数值的确定 |
7.2.2 南艺图书馆与湖北三新的合作效益分析 |
7.2.3 纸电同步合作及其效益模型的实践效果 |
7.2.4 纸电同步合作及其效益模型的改进策略 |
7.3 精准采购的实证分析 |
7.3.1 合作中成本、收益数值的确定 |
7.3.2 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与湖北三新的合作效益分析 |
7.3.3 精准采购合作及其效益模型的实践效果 |
7.3.4 精准采购合作及其效益模型的改进策略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的创新与局限 |
8.2.1 研究的创新 |
8.2.2 研究的局限 |
8.3 后续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7)中国RB温州分公司人力资源外包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对人力资源外包风险的研究 |
1.2.2 国内对人力资源外包风险的研究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
2.1 人力资源外包概述 |
2.1.1 人力资源外包的含义 |
2.1.2 人力资源外包的内容 |
2.2 风险管理 |
2.2.1 风险识别理论 |
2.2.2 风险控制理论 |
2.3 相关理论基础 |
2.3.1 委托代理理论 |
2.3.2 交易成本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RB温州分公司人力资源外包现状与问题分析 |
3.1 中国RB温州分公司概况 |
3.1.1 中国RB温州分公司介绍 |
3.1.2 中国RB温州分公司人力资源构成与管理现状 |
3.2 中国RB温州分公司人力资源外包情况介绍 |
3.2.1 中国RB温州分公司人力资源外包的动因 |
3.2.2 中国RB温州分公司人力资源外包的目标 |
3.2.3 中国RB温州分公司人力资源外包商介绍 |
3.2.4 中国RB温州分公司人力资源外包的方案 |
3.3 中国RB温州分公司人力资源外包存在的问题 |
3.3.1 劳务外包存在合规界限模糊情况 |
3.3.2 外包服务质量与预期存在差异 |
3.3.3 缺乏对潜在风险的管理 |
3.4 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RB温州分公司人力资源外包风险分析 |
4.1 中国RB温州分公司人力资源外包风险识别 |
4.1.1 外包决策期存在的风险 |
4.1.2 外包商选择阶段的风险 |
4.1.3 外包执行阶段存在的风险 |
4.2 中国RB温州分公司人力资源外包风险的评估 |
4.2.1 外包风险因素确定 |
4.2.2 确定风险影响等级 |
4.2.3 风险排序 |
4.2.4 风险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RB温州分公司人力资源外包风险防范 |
5.1 决策阶段的风险防范 |
5.1.1 外包可行性分析 |
5.1.2 外包成本收益分析 |
5.2 外包商选择阶段的风险防范 |
5.2.1 建立科学的外包商选择与评估机制 |
5.2.2 外包合同签订的风险防范 |
5.3 外包执行阶段的风险防范 |
5.3.1 加强与外包商沟通 |
5.3.2 完善外包商的监督机制 |
第6章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外包合同 |
附录二 :调查问卷 |
个人简历 |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防控突发性传染病医疗建筑网络的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关于危机管理学研究的研究 |
1.2.2 国内外关于传染病防控的理论和法规研究 |
1.2.3 国内外关于医疗建筑网络危机评价理论 |
1.2.4 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范围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研究框架 |
第2章 医疗建筑网络防控评价体系建构基础 |
2.1 医疗建筑网络评价理论基础 |
2.1.1 危机管理理论基础 |
2.1.2 传染病防控理论基础 |
2.1.3 全过程防控理论基础 |
2.2 医疗建筑网络评价原则 |
2.2.1 全过程评价原则 |
2.2.2 全局性评价原则 |
2.2.3 准确性评价原则 |
2.3 医疗建筑网络评价模糊算法 |
2.3.1 模糊综合评价运算原理 |
2.3.2 模糊综合评价矩阵结构 |
2.3.3 模糊综合评价层级算子 |
2.3.4 医疗建筑网络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医疗建筑网络防控评价指标体系构成 |
3.1 医疗建筑网络评价指标总体设计 |
3.1.1 医疗建筑网络评价指标设置基础 |
3.1.2 医疗建筑网络评价指标体系构成 |
3.1.3 医疗建筑网络评价指标设定标准 |
3.2 医疗建筑网络防控评价指标设定 |
3.2.1 医疗建筑网络预防评价指标 |
3.2.2 医疗建筑网络救治评价指标 |
3.2.3 医疗建筑网络恢复评价指标 |
3.2.4 医疗建筑网络防控评价指标体系总表 |
3.3 典型城市医疗建筑网络评价指标数据采集 |
3.3.1 广州市评价指标数据采集 |
3.3.2 哈尔滨市评价指标数据采集 |
3.3.3 苏州市评价指标数据采集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医疗建筑网络防控评价运算模型 |
4.1 医疗建筑网络评价模型运算原理 |
4.1.1 运算方法 |
4.1.2 运算步骤 |
4.1.3 质量控制 |
4.2 医疗建筑网络评价模型矩阵 |
4.2.1 因子定量 |
4.2.2 权重计算 |
4.2.3 矩阵数据 |
4.3 医疗建筑网络评价计算分析 |
4.3.1 模型运算 |
4.3.2 数据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医疗建筑网络防控评价实测应用 |
5.1 城市医疗建筑网络评价实测分析 |
5.1.1 广州市评价模型实测分析 |
5.1.2 哈尔滨市评价模型实测分析 |
5.1.3 苏州市评价模型实测分析 |
5.2 城市之间医疗建筑网络评价数据分析 |
5.2.1 三城市评价数据汇总 |
5.2.2 三城市评价分值比较 |
5.3 医疗建筑网络评价模型检验 |
5.3.1 评价模型结果验证 |
5.3.2 评价模型适应性分析 |
5.4 医疗建筑网络整合策略及发展方向 |
5.4.1 医疗建筑网络整合系统 |
5.4.2 医疗建筑网络系统整合策略 |
5.4.3 医疗建筑网络评价模型应用方向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以目标为导向的城市公共自行车App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
1.1.1 城市化进程加快所带来的负面问题突出 |
1.1.2 公共自行车系统在城市交通系统中的作用 |
1.1.3 “互联网+”成为城市服务跨界融合的政策保障 |
1.2 现状分析 |
1.2.1 移动互联网App的兴起 |
1.2.2 国内外城市公共自行车的发展现状 |
1.3 课题研究目标与意义、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1 研究目标及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研究的方法 |
1.5 课题的创新性 |
1.6 研究框架 |
第2章 以目标为导向的体验设计理论及方法研究 |
2.1 以目标为导向的体验设计 |
2.1.1 用户体验的概述 |
2.2 关注用户的心智模型 |
2.2.1 用户的心理曲线 |
2.2.2 以目标为导向的心流体验 |
2.3 用户行程心路图设计方法概述 |
2.4 产品可用性设计 |
2.4.1 可用性设计概述 |
第3章 城市公共自行车App的用户需求分析 |
3.1 用户需求分析概述 |
3.2 确定产品的目标用户 |
3.3 情景调查(观察与访谈) |
3.4 问卷调查及分析 |
3.5 建立人物模型 |
3.6 用户行程心路图 |
3.7 使用场景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产品需求与技术实现 |
4.1 城市公共自行车SWOT模型 |
4.2 找出真实的产品需求 |
4.2.1 城市公共自行车App的产品需求 |
4.2.2 城市公共自行车App的主要任务与次要任务 |
4.3 城市公共自行车App的信息架构 |
4.3.1 产品信息架构概述 |
4.3.2 城市公共自行车App的信息架构 |
4.4 技术原理 |
4.4.1 NFC技术介绍 |
4.4.2 二维码技术介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城市公共自行车App设计 |
5.1 产品原型的分析与设计 |
5.1.1 城市公共自行车App界面布局分析 |
5.1.2 城市公共自行车App原型设计 |
5.2 产品视觉设计 |
5.2.1 格式塔心理学 |
5.2.2 产品界面层级与元素 |
5.2.3 城市公共自行车App方案A |
5.2.4 城市公共自行车App方案B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城市公共自行车App的眼动测试与评估 |
6.1 任务流程效率试验与满意度评价 |
6.2 关键页面对比试验 |
6.3 页面布局对比试验 |
6.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城市公共自行车用户访谈提纲 |
附录2 城市公共自行车调查问卷 |
附录3 城市公共自行车问卷结果统计 |
附录4 城市公共自行车App用户满意度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成果 |
(10)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递送机制研究 ——以杭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理论基础 |
1.2.1 需要理论 |
1.2.2 公共产品供给理论 |
1.2.3 市场营销理论 |
1.3 研究数据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数据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逻辑框架、结构、创新点及不足 |
1.4.1 论文的逻辑框架图 |
1.4.2 论文结构 |
1.4.3 创新点 |
2 已有文献述评 |
2.1 社区研究中的养老服务及其投递输送机制 |
2.1.1 “社区”概念及其功能的变迁 |
2.1.2 社区养老服务的现时代特征 |
2.1.3 社区养老服务递送机制的演变 |
2.2 福利服务研究中的养老服务及其投递输送机制 |
2.2.1 社区养老服务的模式比较争论 |
2.2.2 社区养老服务的投递及组织输送研究 |
2.3 公共管理研究中的养老服务及其投递输送机制 |
2.3.1 养老服务作为公共产品 |
2.3.2 养老服务作为私人产品 |
2.4 相关研究的评述 |
3 社区养老服务递送的基本分析框架 |
3.1 社区养老服务递送的基本环节 |
3.1.1 服务生产环节 |
3.1.2 服务定价环节 |
3.1.3 渠道构建环节 |
3.1.4 服务接收环节 |
3.2 社区养老服务递送流程的基本要素 |
3.2.1 “输入”和“输出” |
3.2.2 “活动”和“关系” |
3.2.3 “客户”和“价值” |
3.3 社区养老服务递送流程的评估 |
3.3.1 流程的规范程度 |
3.3.2 流程的效率 |
3.3.3 服务对象满意度 |
3.4 一个流程分析框架 |
小结 |
4 社区养老服务的递送流程分析 |
4.1 杭州市社区养老服务的具体递送 |
4.1.1 政府主导型:西湖区A社区 |
4.1.2 社会力量主导型:江干区B社区 |
4.1.3 政府与社会力量平衡型:拱墅区C社区 |
4.2 社区养老服务递送流程的比较分析和评估 |
4.2.1 基于六个流程要素的比较分析 |
4.2.2 基于三个评估指标的比较分析 |
4.3 社区养老服务递送流程的优化策略 |
小结 |
5 服务生产策略:基于不同政社关系的多元养老服务生产机制构建 |
5.1 基于不同支持方式的服务内容和项目创新 |
5.1.1 正式服务支持系统 |
5.1.2 非正式服务支持系统 |
5.2 基于不同性质养老服务投递的主体能力 |
5.2.1 作为公共产品的投递主体能力 |
5.2.2 作为私人产品的投递主体能力 |
5.3 基于不同政社关系的多元养老服务生产机制构建 |
小结 |
6 服务定价策略:基于不同市场的社区养老服务定价机制构建 |
6.1 养老服务市场划分 |
6.1.1 “社会市场” |
6.1.2 “经济市场” |
6.2 养老服务市场的定价机制 |
6.2.1 作为公共产品的养老服务定价 |
6.2.2 作为私人产品的养老服务定价 |
6.3 基于不同市场的社区养老服务定价机制的构建 |
小结 |
7 服务渠道策略:基于信息网络技术的社区养老服务一体化平台构建 |
7.1 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一体化渠道和平台建设 |
7.1.1 政务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 |
7.1.2 社区内网和信息交互平台建设 |
7.2 养老服务信息技术平台的功能分析及当前不足 |
7.2.1 养老服务信息技术平台功能分析——基于“健康到疾病的老龄化连续谱” |
7.2.2 当前养老服务信息化平台建设的不足 |
7.3 基于信息网络技术的社区养老服务一体化平台构建 |
小结 |
8 总结和讨论 |
8.1 社区养老服务投递的基本经验 |
8.2 基于流程分析的社区养老服务递送策略 |
8.3 社区养老服务的未来发展趋势 |
8.4 相关讨论和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1:访谈提纲 |
附录2:访谈对象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四、求助!——IT技术支持站点评测(论文参考文献)
- [1]学术虚拟社区用户社会化交互行为研究[D]. 王美月. 吉林大学, 2021(01)
- [2]城市公共交通适老性引导服务设施设计[D]. 那彤. 燕山大学, 2020(01)
- [3]新零售背景下即时配送模式研究 ——以昆明市区蜂鸟即配为例[D]. 李倩. 云南财经大学, 2019(07)
- [4]智能时代国际化城市的语言生活治理 ——以上海为例[D]. 杜宜阳.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
- [5]基于Android的盲人出行引导技术研究[D]. 刘金成. 东南大学, 2018(05)
- [6]图书馆与馆配商的合作效益研究[D]. 宋旅黄. 武汉大学, 2017(06)
- [7]中国RB温州分公司人力资源外包风险管理研究[D]. 欧舸. 桂林理工大学, 2017(06)
- [8]防控突发性传染病医疗建筑网络的评价体系研究[D]. 张宏哲.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6(01)
- [9]以目标为导向的城市公共自行车App设计研究[D]. 徐飞.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1)
- [10]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递送机制研究 ——以杭州市为例[D]. 朱浩. 浙江大学, 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