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基础教育深化通识教育改革

加强基础教育深化通识教育改革

一、加强基础教育 深化普教改革 省教委召开地(市)教育局长会议(论文文献综述)

王荐[1](2017)在《特级教师成长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江苏省生物学特级教师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提高教师质量是办好教育的关键,中小学教师的质量关系到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教师发展的迫切性和持久性是每一所学校必须要面对的实践课题。教师的培养如何不断改进?位于教师群体顶尖的特级教师为我们提供了成功的范例。他们的发展是成功的,值得仿效的,也是值得研究的。我们可以从特级教师成长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中寻找优秀教师成长的规律。"特级教师"(special-honor teacher)作为一项我国特有的教师荣誉制度,正式实施已有30余年。这项制度对于激励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爱岗敬业起到了应有的促进作用。特级教师作为"师德的表率、育人的模范、教学的专家",在教师群体中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也成为许多教师奋斗的目标。江苏省生物学特级教师是一支在中学生物学教育界不可忽视的高端队伍。本论文研究目标在于对江苏省生物学特级教师群体特征进行分析提炼,个体特征进行概括总结,分析特级教师成长内外因形成的要素及作用机制。在研究方法上,采用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展开研究,从特征和影响因素两个维度进行分析。在研究思路上,首先基于国内外已有研究基础,系统梳理了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对教师发展的理论贡献,针对研究问题,建立相关假说,制定研究计划,编制访谈提纲,利用资料和网络等多种手段建立三个特级教师相关的数据库。然后实施研究计划,使用SPSS软件对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了解特级教师群体特征;另一方面对十位生物学特级教师进行了深度访谈,积累了 20多万字的访谈记录,使用Nvivo软件对文本进行编码、分类和概括,对特级教师成长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索性分析,得出结论。最后,基于研究结论和现实,提出改进特级教师培养管理的策略。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包括:1.江苏省生物学特级教师成长周期漫长,构成分布复杂,科研产出丰硕。从入职到评上特级周期平均为24年,自然年龄平均为45.6岁;特级教师周期与获得正高职称周期为显着相关;女教师评上特级与男教师评上周期有显着差异,女教师周期更短;特级教师首次发表论文平均为入职后12年,人均28篇;早期10位特级教师与新生代在论文发表上无显着差异;特级教师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平均周期为22年,被转载周期与特级周期高度相关。2.质性材料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生物学特级教师具有以下人格特征:好学、立志、敬业、钻研。专业特征为持续的专业阅读、出众的专业写作、深刻的学生理解、扎实的教学功底。特级教师成长内因源于对生命的敏感,对事业的热爱和追求等。这些特征使得特级教师区别于一般教师。在特级教师心目中,江苏省生物学特级教师,还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清简、灵动、精致、厚实"的"苏派"教育风格,以及生物学教师特有的对于生命敏感的学科特征。3.特级教师的成长也需要特定的时空条件,不同阶段的关键事件和重要他人是影响特级教师成长的重要因素,此外还有时代特征、学校背景、区域文化、制度设计等因素。江苏省丰富的文教资源哺育了特级教师的成长。特级教师的成长说明教师成长需要有效的教师培训、有高度的专家引领、精准的同伴互助、持续的教学反思和不懈的行为改变。特级教师的成长特征研究有助于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本论文对特级教师制度提出了改进意见,尤其是对教师教育提出了加强"生命自觉"、"生涯规划"的建议。

金礼久[2](2017)在《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教师培训政策研究 ——以江苏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农村教育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加强农村教师的培养与培训是农村教育政策的重要议题,也是推进农村教育发展的重要政策行动。从实践层面看,农村教师培养与培训政策的实施,的确产生了积极的政策影响。但从另一维度看,农村教师培养与培训政策的实施,也在不断遭遇新的问题与困境。对农村教师培养与培训政策的研究成为深化教育政策研究的重要课题与任务。本论文聚焦于农村教师培训政策的研究。全文从梳理和分析国家的政策目标和行动计划出发,紧紧以江苏为例,并将一条主线、一个观念、三个观测点贯穿于全文中,以全方位立体式地展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教师培训政策的目标定位、政策行动、政策成效以及政策问题。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是每个时期农村教师培训政策总是与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程度和要求相适应的,并由义务教育的要求来决定的,即有什么样的农村教师培训政策,其背后一定是义务教育普及对师资队伍建设相应的需求或要求。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教师培训政策出台的基本规律。贯穿其中的一个观念是国家主导的以社会为本的农村教师培训政策在塑造伟大成就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会忽视甚至压抑农村教师发展的主体性,有悖教育发展以人为本的理念。这是唯物辩证法在教师培训领域的基本运用。贯穿其中的三个政策观测点是政府、培训机构、农村教师这三个代表性的政策主体在不同时期的政策行为及其差异。本研究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研究缘起、文献综述、相关概念界定、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创新等。为本研究提供立论基础和方法论的指导。第二章为学历补偿教育与合格教师培训政策的提出与实施(1978~1984年)。合格教师的政策目标源于农村普及小学教育对师资队伍的基本要求。农村教师培训机构的政策重建、师范院校订单式的定向培养、学历补偿教育、地办校助培训模式开启了机构推动的一系列政策行动。学历补偿教育与合格教师培训满足了农村普及教育对合格教师数量的需求,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不可避免地导致了政策执行过程中培训机构的官僚化和违背教育规律的低水平制造。第三章是学历达标与提高培训的政策运行(1985~1999)。这是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对师资队伍从数量到质量的制度化要求。教师资格认证制度与职务聘任制度的衔接、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和对教师培训机构的评估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化的政策行动强力推进了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然而,政策执行过程中对培训效率的过度追求,导致了行动中的形式主义和功利主义的泛滥。第四章是新世纪以来全员培训政策的推进(2000~今)。全员培训政策是与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相适应的。以新课程师资培训、教师网联计划、“国培计划”为代表的一系列工程计划推进了农村教师全员培训的高端化、专业化和信息化,而与工程化思维相适应的自上而下的计划管控则显示了“人”在培训中的缺失。第五章基于前三个阶段政策目标、政策行为、政策成效和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以社会为本向以教师为本转换的政策目标,尊重农村教师发展的特殊性,以市场化来塑造农村教师培训场域多样性的共存、平等的主体关系和正当的利益关系,以专业化引领农村教师发展,构筑互助合作、自主发展的伙伴关系,改变农村教师“被”培训的惯习,推动个性化农村教师培训的政策转型。

黄斌[3](2015)在《川渝电化教育史研究》文中指出新世纪,我国教育技术领域在以变革为主旋律的知识经济时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走出“全盘西化”的歧途,解决当前出现的诸多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历史不仅沉淀着先辈们厚重的记忆,更凝聚着他们的智慧。任何一门成熟的学科,都有自己的发展史。随着教育技术学科的逐渐成熟,教育技术史的研究也在不断地深入发展。纵观我国教育技术史的研究成果,已经基本上勾勒出从电化教育到教育技术的发展演变历程,初步形成了“中国教育技术史”的框架。电化教育是我国教育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对电化教育史的研究是“中国教育技术史”研究的一项关键性工作。以全国电化教育的共同性、普遍性为参照系探寻地方电化教育的特殊性、多样性、不平衡性,通过地方电化教育的特殊性、多样性、不平衡性来进一步研究全国电化教育的共同性、普遍性。两者之间的相互比较与印证,将有助于更加全面、准确地总结中国电化教育发展的规律与经验教训,更好地找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技术发展之路,加速我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川渝电化教育的起步稍晚。20世纪30年代以前,当我国东部地区的电化教育沿着现代化轨迹徐徐前进时,川渝电化教育基本上还是一块尚未开垦的处女地。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国民政府被迫撤至重庆,将之定为“战时首都”,抗战时期川渝电化教育的发展代表了全国电化教育的兴盛与繁荣,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了美国。1949年10月1日,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盛极一时的川渝电化教育再也没能彰显战时的锋芒,甚至在改革开放后一度落后于京、沪、宁、穗等地。由此可见,川渝电化教育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本论文是关于川渝地区电化教育通史的研究。全文把川渝电化教育的发展历程分为了三个阶段:初创阶段(1936-1949年)、奠基阶段(1949-1978年)、发展阶段(1978-1993年)。笔者在中国电化教育史研究的基础上,立足于“历史与逻辑的统一”,采用“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结合“史为主、论为辅”的研究思想,进一步整理并分析有关川渝电化教育的史实资料,试图为川渝电化教育史研究填补空白,为“中国教育技术史”研究略添心力。

卞勇[4](2012)在《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调查与对策研究 ——以山东省微山县部分小学为例》文中指出从建国到现在,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一直是党和政府较为关注的问题、教育界和社会各界较为头疼的问题,不仅影响和损害了小学生们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而且阻碍了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进程,俨然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性的“顽症”。久治不绝、纠而复发的特性使“减负”不断被提及、被争议、被研究、被探讨。60余年的“减负史”既显示出我们在这项工作上的不懈努力和坚持到底,又无奈地表明了负担的接连复发和不易遏制。如何在新的时代、新的形势下,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切切实实地减轻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真真正正地还给孩子们一个快乐的童年,需要深入思考和创新探索。本文结合调查研究得出的数据和座谈访问的意见,参考既有的理论成果和具体实践,深入分析问题根源及其主要危害,提出从思想观念、政策落实、制度改革等方面入手,继续推进“减负”工作,力争21世纪的小学生们能够在一个宽松、轻松、放松的学习环境下健康成长。本文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简要介绍了本课题提出的社会背景,指出了研究的意义和现状,详细说明了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第二部分回顾了我国和我省的小学生“减负”史。首先,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梳理、回顾了建国以来国家在减轻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方面出台的文件、采取的措施和作出的努力,以此表明“减负”的重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其次,对我省几十年的“减负”史进行简略的叙述,高度概括我省在“减负”方面的规范举措和创新做法,进一步证明“减负”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复杂性。最后,从国家和我省60余年的减轻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历史进程中,找出一些规律,获得一些启示。第三部分简单介绍了微山教育现状及有关调查情况。先后介绍了微山县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微山县小学教育发展情况和访问座谈、问卷调查等基本情况,借此表明调查的真实性和代表性,以便保证论文的普遍适用性和可信度。第四部分对调查数据进行全面的、综合性的汇总分析。一是问题归纳。从作业量偏大的问题依然突出、小学生的生存状态让人担忧、家长的心态和行为有待转变、教育成本不断增加和县、乡小学生的课业压力明显不同五个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地对比分析。二是危害概述。主要从妨碍小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泛化效应”危害明显两大方面的九个问题进行了阐述。三是原因剖析。主要包括基本国情的制约、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政策执行上的偏差、考评机制不够科学以及教师、家长和社会的负面作用等原因。第五部分提出了解决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的对策和建议。主要是转变思想观念,倡导和树立正确的育人观、人才观;严格执行政策,保证“减负”的实际效果;加强协作配合,形成“减负”的强大合力;完善制度机制,提高考评的科学化水平。

高彩玲[5](2005)在《税费改革后武威市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现状调查 ——以凉州区、民勤县、古浪县30所学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国家实施了农村税费改革。甘肃省的税费改革于2002年在全省全面展开。由于税费改革取消了农村教育费附加和教育集资,降低了学杂费收费标准,使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不足的问题更加突出,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冲击。那么,税费改革实施三年来,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存在哪些突出的矛盾与问题,对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进行了哪些教育改革配套措施,如何保证农村教育教学的质量,促进农村教育的全面发展?是本研究的主要目的。 本研究以甘肃省武威市所属凉州区、民勤县、古浪县的30所农村中小学作为样本学校,以问卷调查法为主,辅助于访谈、座谈和查阅文献资料等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对税费改革前后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进行了比较研究和实证分析。 本研究认为,税费改革是一项综合性改革,对整个农村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税费改革及其配套措施的实施,从发展看,应当对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但是,从本研究的调查中了解到,由于税费改革的出发点在于减轻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的农民负担,这就造成农村县、乡(镇)政府财政收入下降,因此它在客观上不仅难以增加地方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而且还导致西部农村地区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下降问题的出现。这一问题在本调查中得以证实,税费改革后西部农村义务教育地方投入困难现象更为加剧,如学校公用经费严重不足、历史债务沉重、危房改造资金无法落实等。有些问题是税费改革后新产生的,还有些问题是在改革前就已存在的,只是在税费改革后更为突出。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了改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状况的对策与建议,主要有:(1)进一步提高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认识,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2)努力拓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来源渠道;(3)积极构建以中央财政投入为主的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4)建立市(县)教育财政专户,加强对中央转移支付资金的管理。(5)积极建立教育资助制度,广泛开展勤工俭学活动。(6)加强审计监督,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7)加强法制建设,建立督导机制。

周虹艳[6](2000)在《迅速行动起来打好“减负”围歼战──省教委召开全省中小学“减负”工作座谈会》文中研究表明

刘永成[7](1999)在《改革开放二十年的青海教育》文中研究表明

倪正松[8](1997)在《序幕已拉开 好戏要连台——全省实施素质教育示范县市区新举措综述》文中研究表明序幕已拉开好戏要连台——全省实施素质教育示范县市区新举措综述文/本刊记者倪正松国家教委将学习推广“汩罗经验”列为今年的五项工作重点之一,这无疑拉开了全国学习推广汨罗实施素质教育经验的序幕。在我省,“大力推广汨罗经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已成为各级党政领...

周全华[9](1997)在《“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文中提出“文化大革命”的性质,毛泽东认为是一场“政治大革命”,中共11届6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定性为一场内乱。“文革”中的“教育革命”是什么性质呢?决议没有讲。有人认为是教育的大破坏,有人认为是失败的教育改革。要弄清它的性质,先要弄清“文革”时期的教育方针是什么,实际做法又如何。方针与执行,有时一致,有时并不一致。如1957年提出的培养目标和1958年提出的教育为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两条方针几十年不变,但执行中的变化很大。所以研究者既要注意方针政策本身更应注重其实际执行,并从实际做法中归纳出这一时期实际执行的方针。而不为表面宣称的方针所惑。 “文革”中没有废弃1957—1958年教育方针,但是宣称这个由党的领袖提出的方针没有得到执行,各级领导执行的是一条刘少奇的“修正主义教育路线”。于是从左的方面重新解释教育方针,从培养“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导出大学生“与工农兵划等号”。从“为政治服务”导出“专政工具”论。这样,“文革”期间的教育方针实际发生重大变化。 一般认为“教育革命”方针由三个文件构成,这就是五·七指示、七·二一指示和七·三0指示。其中以五·七指示为思想指导。五·七指示提出以“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为“教育革命”的对象,(后来张春桥提为“全面专政”的对象)。“革命”的方式是由工农兵对之“改造”“再教育”。虽说人人皆须改造,但不言而明:知识分子改造与工农的自我改造有性质上的区别。本世纪初,以资本主义新学堂取代封建读经应试教育,以现代教育取代旧式教育,是一场真正的教育革命,但这场革命却是渐进的,洋学堂与旧私塾并存,新派教员与老先生和平共处,并未将私塾和塾师作革命斗争对象。 五·七指示明确说所提不是“新鲜意见”,“多年以来……已经是这样做了,不过还没有普及”,现在是要将过去的经验、即农村军事共产主义条件下不正规教育经验,来匡正社会主义现代正规教育之“偏”。革命年代突出政治、突出阶级斗争、突出生产、突出实际应用是合理的,而以此指责社会主义时期教育“脱离政治、脱离生产、脱离工农、脱离实际”则是偏颇的。时代已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城市领导乡村,重视科学文化教育、重视知识分子是必然的。斯大林适时地完成了这一转变,提出“技术决定一切”“(技术)干部决定一切”,纠正了战时共产主义时期的一些做法。中国由阶级斗争向和平建设的转变则较为艰难。这不能不影响到教育。“教育革命”实质是“革”现代教育的“命”,它从属于那条阻碍滞现代化进程的错误政治路线。 书稿以开首部分论述“教育革命”的缘起和真实含义,阐述它与“文化大革命”的关系,它以“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为指导,又有自己的分支理论。中间几章分述:“教育革命”随“文化大革命”而发动,是其最要组成部分;分析解剖“教育革命”建立的新体制,指出这是一个对知识文化和知识分子“全面专政”、分裂知识分子与其他劳动人民关系的体制;叙述

陶春辉[10](1995)在《在北京市普教系统工作会议上的报告(摘要)》文中研究说明在北京市普教系统工作会议上的报告(摘要)(1995年8月)北京市教育局局长陶春辉今年上半年,我市普教系统广大干部、教师继续认真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决贯彻中央的大政方针,强化服务意识,贯彻落实《纲要》、全国和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

二、加强基础教育 深化普教改革 省教委召开地(市)教育局长会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强基础教育 深化普教改革 省教委召开地(市)教育局长会议(论文提纲范文)

(1)特级教师成长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江苏省生物学特级教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提出
    二、概念界定
    三、研究意义
第一章 文献述评与理论梳理
    第一节 特级教师研究文献述评
        一、特级教师相关特征研究
        二、特级教师成长规律研究
        三、特级教师成长影响因素研究
        四、特级教师评选管理机制研究
        五、特级教师的比较研究
        六、特级教师个体发展案例研究
    第二节 教师发展理论梳理
        一、教师专业发展内涵及途径
        二、维果斯基教师发展理论
        三、"新基础教育"教师发展理论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第一节 研究目标与内容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线
        三、研究步骤
    第三节 数据采集
        一、量化数据的来源
        二、质性资料的来源
    第四节 数据分析
        一、量化数据的分析
        二、质性资料的分析
第三章 特级教师总体特征
    第一节 成长周期漫长
        一、评上特级周期
        二、评上正高级周期
    第二节 构成分布复杂
        一、批次分布
        二、时空分布
        三、性别分布
        四、职称分布
    第三节 科研产出丰硕
        一、发表周期
        二、论文数量
        三、论文质量
第四章 特级教师的个体特征
    第一节 人格特征
        一、好学
        二、立志
        三、敬业
        四、钻研
    第二节 专业特征
        一、持续的专业阅读
        二、出众的专业写作
        三、深刻的学生理解
        四、扎实的教学功底
    第三节 "特级"眼中的"特级"
        一、师德观
        二、教学观
        三、育人观
第五章 特级教师成长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关键事件
        一、职前阶段
        二、入门阶段
        三、蜕变期阶段
        四、成熟期阶段
        五、强化期阶段
    第二节 重要他人
        一、家庭影响
        二、师承影响
    第三节 时代特征
        一、第一代特级教师
        二、新生代特级教师
    第四节 学校背景
        一、学校类型
        二、学校文化
    第五节 区域文化
        一、苏南文化影响
        二、苏北文化影响
    第六节 制度设计
        一、特级教师制度的由来
        二、江苏省特级教师的评选方式
        三、特级教师培养管理与流动
结语:总结与展望
    一、研究回顾
    二、研究结论
    三、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2)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教师培训政策研究 ——以江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 有缘农村教师
        (二) 有缘农村教师培训
        (三) 有缘教师教育政策研究
        (四) 有感师范院校承载的责任
    二、文献综述
        (一) 关于农村教师的研究
        (二) 关于支持农村教师发展的政策研究
        (三) 关于支持农村教师发展的培训政策研究
        (四) 以往研究的不足
    三、概念界定
        (一) 教师与农村教师
        (二) 对教师培训与教师教育、教师进修、教师继续教育、教师专业化、教师发展等概念的界定
        (三) 教师培训政策与教育政策
    四、研究方法
        (一) 文献法
        (二) 问卷调查与访谈
        (三) 教育政策分析
    五、研究思路与创新、论文框架与不足
        (一) 研究思路与创新
        (二) 论文框架
        (三) 研究不足
第二章 学历补偿教育与合格教师培训政策的提出与实施(1978~1984)
    一、学历补偿教育与合格教师培训政策议题的提出
        (一) 农村普及小学教育的政策期待
        (二) 农村普及小学教育面临的“问题教师”
        (三) 合格教师培训政策目标的确立
    二、机构推进:农村教师合格培训的政策行动
        (一) 农村教师培训机构的恢复与重建
        (二) 师范院校订单式的定向培养
        (三) 在职学历补偿教育的形式与待遇
        (四) “地办校助”的培训模式
    三、政策成效
        (一) 造就合格教师,解决义务教育师资短缺问题
        (二) 成就教师进修院校,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农村教师培训体系
        (三) 依托师范院校,开创了农村教师合作培训模式
    四、政策问题
        (一) 农村教师培训体系的官僚化
        (二) 管理模式的过于集中
        (三) 学历补偿教育中的低水平制造
第三章 学历达标与提高培训的政策运行(1985~1999)
    一、农村教师学历达标和提高培训政策的形成
        (一) 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政策期待
        (二) 农村教师学历达标和提高培训的政策制定
        (三) 江苏省关于教师学历达标和提高培训的政策目标
    二、制度化推进:农村教师学历达标与提高培训的政策强化
        (一) 教师资格认证制度与职务聘任制度的衔接
        (二) 继续教育证书制度:农村教师提高培训的制度规约
        (三) 专业认证制度:对农村教师培训机构的复查与评估
    三、从江苏省小学教师基本功训练看农村教师提高培训的政策实施
        (一) 基本功训练政策议题的提出
        (二) 制度化考核的政策制定
        (三) 基本功大赛的政策动员与政策行动
        (四) 基本功大赛的政策成效
        (五) 基本功考核制度化的政策评价
    四、政策成效
        (一) 政府行为突显主体责任
        (二) 提高培训助力农村教师成长
        (三) 联合办学形成多元开放的教师教育新体系
        (四) 以评促建掀起教师进修院校建设高潮
    五、政策问题
        (一) 运动式培训对效率的过度追求
        (二) 经费不足与市场化条件下的逐利倾向
        (三) 提高培训中的能力不足与业务转向
第四章 新世纪以来全员培训的政策推进(2000~今)
    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与农村教师全员培训的政策制定
        (一) 全员培训面临城乡教师的质量差距
        (二)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对高素质农村教师的政策期待
        (三) 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启动农村教师全员培训
    二、工程化推进:农村教师全员培训的政策执行
        (一) 新课程师资培训:先培训,后上岗
        (二) 教师网联计划:面向全员、突出骨干、倾斜农村
        (三) “国培计划”:示范引领、培育“种子”教师
    三、政策成效
        (一) 政府投入与转移支付力度的加大
        (二) 师范院校成为农村教师培训的主体
        (三) 信息技术开创了农村教师网络培训新时代
    四、政策问题
        (一) 自上而下的计划管控
        (二) 培训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不强
        (三) 远程培训工程实施的困境
第五章 个性化农村教师培训政策展望
    一、“以教师为本”:农村教师培训的政策定位
        (一) 农村教师培训政策价值取向的异化
        (二) 尊重农村教师群体的特殊性和个性特点
        (三) 从社会本位向教师本位的立场转换
    二、市场化选择:个性化农村教师培训的政策推进
        (一) 提供多样化的政策选择和平等参与机会
        (二) 型塑正当的利益关系和价值观
        (三) 共建互助合作的伙伴关系
    三、专业自主性:改变农村教师“被”培训的惯习
        (一) 自主性与专业化的程度密切相关
        (二) 专业化引领农村教师发展
        (三) 基于选择性学习的自由发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后记

(3)川渝电化教育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1.2.1 电化教育
        1.2.2 教育技术
        1.2.3 教育技术史
        1.2.4 川渝电化教育史
    1.3 文献综述
        1.3.1 有关历史研究的专着
        1.3.2 有关历史研究的期刊文章
        1.3.3 有关历史研究的学位论文
    1.4 研究思路、方法及过程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及过程
第2章 初创阶段(1936-1949年)
    2.1 电影教育的兴起与发展
        2.1.1“中制”、“中电”与“中教”
        2.1.2 联合国影闻宣传处
        2.1.3 中国教育电影协会
        2.1.4 国际宣传处摄影科
        2.1.5 美国新闻处成都分处
        2.1.6 北碚影音教育所
    2.2 播音教育的兴起与发展
        2.2.1 中央广播电台、国际广播电台
        2.2.2 成都广播电台
    2.3 学校电化教育的开展
        2.3.1 金陵大学
        2.3.2 国立社会教育学院
    2.4 电化教育机构的建立
        2.4.1 电化教育辅导处
        2.4.2 川康公路线社会教育工作队
        2.4.3 重庆市电化教育巡回工作队
    2.5 分析与小结
        2.5.1 实施的困难及其解决的方法
        2.5.2 实施的范围及其考核的内容
第3章 奠基阶段(1949-1978年)
    3.1 社会、学校电化教育的开展
    3.2 分析与小结
        3.2.1 发动群众,自力更生
        3.2.2 领导重视,规划先行
第4章 发展阶段(1978-1993年)
    4.1 电化教育深入课堂教学
    4.2 购置现代化电教设备
    4.3 培养电化教育专业人才
    4.4 编印电教教材、电教刊物
    4.5 积极开展电化教育研究
    4.6 分析与小结
        4.6.1 进一步加强了各级电教机构和电教队伍的建设
        4.6.2 狠抓了电教教材的建设
        4.6.3 认真搞好电教试验
        4.6.4 坚持从实际出发,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电化教育
第5章 结语
    5.1 本研究的结论
    5.2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四川省第一次电化教育工作会议纪要
    附录B 川渝电化教育大事记
致谢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4)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调查与对策研究 ——以山东省微山县部分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的现状
    1.4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第2章 国家和山东省小学生“减负”史及启示
    2.1 我国小学生“减负”史
    2.2 山东省小学生“减负”工作历程
    2.3 从小学生“减负”史中获得的一些启示
第3章 微山县部分小学调查概况
    3.1 微山县情及小学教育状况简介
    3.2 问卷调查情况
    3.3 访问座谈情况
    3.4 文献阅读情况
第4章 调查数据汇总分析
    4.1 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归纳
    4.2 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危害概述
    4.3 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剖析
第5章 “减负”的对策建议
    5.1 转变思想观念,倡导和树立正确的育人观、人才观
    5.2 严格执行政策,保证“减负”的实际效果
    5.3 加强协作配合,形成“减负”的强大合力
    5.4 完善制度机制,提高考评的科学化水平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5)税费改革后武威市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现状调查 ——以凉州区、民勤县、古浪县30所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独创性声明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正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意义
    三、研究的背景
第二部分 文献综述
    一、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政策与研究现状
        (一) 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政策
        (二) 国内研究领域对义务教育投资机制研究的现状
    二、研究的指导思想
        (一) 理论联系实际
        (二)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
        (三) 从甘肃地区的实际出发
第三部分 税费改革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管理体制内涵
    一、税费改革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二、税费改革的主要内容
    三、税费改革的配套措施
        (一) 精简乡、镇(区街)机构和人员,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二) 精简和优化中小学教师队伍,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保障义务教育经费投入
        (三) 改革和完善县乡财政管理体制
    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管理体制
第四部分 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一、样本选择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工具
第五部分 相关调查及分析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一) 问卷调查
        (二) 个别访谈
        (三) 座谈
    二、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
        (一) 税费改革前后教育经费投入分析
        (二) 教育经费支出情况分析
        (三) 学校历史欠债问题分析
        (四) 学校危房改造资金情况分析
        (五) “一费制”在执行过程中对学校的影响分析
        (六) “以县为主”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情况分析
        (七) 转移支付资金拨付使用情况的调查分析
        (八) 对学校经费管理和教育投入机制情况的调查分析
        (九) 教师队伍建设与教学质量情况调查分析
第六部分 研究结果与思考
    一、税费改革后农村义务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 危房改造任务繁重,校舍安全存在隐患
        (二) 历史债务沉重,农村学校无力偿还
        (三) 公用经费严重短缺,学校正常运转困难
        (四) 人员经费不足,影响教师队伍稳定
        (五) 教育转移支付资金管理不够规范,事权与财权脱节
    二、对策建议
        (一) 进一步提高各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认识,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
        (二) 努力拓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来源渠道
        (三) 积极构建以中央财政投入为主的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
        (四) 建立市(县)教育财政专户,加强对中央转移支付资金的管理
        (五) 积极拓宽教育经费来源渠道,广泛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建立教育资助制度
        (六) 加强审计监督,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
        (七) 加强法制建设,建立督导机制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1: 武威市经济社会基本情况表
    附录 2: 税费改革后武威市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情况调查问卷(样卷)
    附录 3: 教育局长访谈提纲
    附录 4-1: 调查问卷结果统计表(单项选择)
    附录 4-2: 调查问卷结果统计表(多项选择)
后记(致谢)

(9)“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前言
第一章 "教育革命"的由来与含义
    第一节 建国初期教育改革的回顾
    第二节 "教育革命"的再提出
        一、八届十中全会后全面开展"阶级斗争"
        二、毛泽东早年对传统教育的激烈批判
        三、毛泽东频频指责教育工作
        四、提出新的解决方法--"教育革命"
    第三节 "教育革命"的根据与内涵
        一、"教育革命"的理论根据
        二、"教育革命"理论从属于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
        三、"教育革命"内涵--五七指示分析
第二章 "教育革命"全面展开
    第一节 "教育革命"的发动--"砸烂旧学校"
        一、停课闹革命
        二、批判"修正主义教育路线"
        三、形形色色的教改方案
    第二节 向新体制过渡--"搞好斗批改"
        一、工宣队进驻学校
        二、"斗批改"总述
        三、清队整党
        四、精简下放
        五、大批判与改革教育体制
第三章 "教育革命"新体制确立
    第一节 三结合的新领导体制--所谓"无产阶级领导权"的解决
        一、叠床架屋突出"阶级斗争"的领导机构
        二、工宣队状况
        三、贫管会状况
        四、解决所谓"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的种种措施
        1、在批判改造中使用
        2、"掺砂"--三结合办法
        3、劳动改造、工教对换、取消教师
    第二节 开门办学的新教学体制--两个突出一个削弱
        一、"三结合"之称名实不符
        二、突出"阶级斗争主课"
        三、突出生产劳动课
        1、厂、社、校挂勾办"学工""学农"基地
        2、校办厂场
        3、临时任务劳动
        四、削弱"主学"文化课
        1、开门办学
        2、不考试、开卷考试、开门考试
        3、突出政治、突出实用的课程与教材
    第三节 平均主义的新学制
        一、单一结构的中等教育
        二、自发转向职业劳动教育的普通中学
        三、废除重点学校制度
        四、盲目求短的大中小学学制
        五、大学分散农村办学
        六、政治夜校模式的群众业余教育
第四章 "教育革命"的种种"新生事物"
    第一节 工农兵大学生
        一、概况
        二、文化学习状况
        三、生产劳动与专业实践
        四、政治活动与专业实践
        五、"上管改"状况
        六、质量评估
    第二节 "结合典型产品教学"与"结合战斗任务教学"
        一、"打破老三段,火烧三层楼"
        二、打破传统教学组织形式
        三、"边干边学"
        四、政治需要出"经验"
        五、文科"结合战斗任务教学"
    第三节 七·二一大学与五七学校
        一、七·二一大学概况
        二、七·二一大学学习状况
        三、五七学校
    第四节 "朝农经验"--向政训班与生产队看齐
        一、朝阳农学院概况
        二、对朝农的政治宣传
        三、集左之大成的经验
        1、办成政治大学
        2、办成农场
        3、"大学就是大家来学"
        4、"社来社去"与"划等号"
        5、"三上三下"
        6、"对着干"
    第五节 其他"新生事物"综述
        一、下放农村小学公办教师
        二、城市中小学下放工厂、街道办
        三、同济大学"五七公社"
        四、中学"结合典型产品与战斗任务教学"
第五章 围绕"教育革命"的斗争
    第一节 1972年调整与教育的复苏
        一、周恩来发动教育调整
        二、教育悄悄复苏
        1、文化考查旋风
        2、重整学校秩序
        3、抓文化学习
        4、调减生产劳动课
    第二节 从批陈批林到批林批孔的转折
        一、纠左与批右之争
        二、"反潮流"与"反复辟回潮"
        三、批孔与批儒评法
        四、批林批孔
    第三节 插手教育做政治文章的一系列事件
        一、张铁生答卷(1973.7.19.)
        二、考教授事件(1973.12)
        三、清华园三个月运动(1973.10)
        四、刘丽华谈话(1973.11.21.)
        五、黄帅来信和日记(1973.12.12.)
        六、马振抚中学事件(1974.1.25.)
        七、永乐中学事件(1974.3.)
        八、批判湘剧《园丁之歌》(1974.8.4.)
第六章 围绕"教育革命"的再次较量
    第一节 1975年再次整顿教育
        一、1975年的政治转机
        二、教育的整顿
    第二节 教育又成战场
        一、风云突变
        二、"反击右倾翻案风"的发动
        三、"反击"的两次升级
        四、教育界的"反击"
    第三节 "教育革命"的严重后果
第七章 "教育革命"的终结与教育拨乱反正
    第一节 推倒"两个估计"
    第二节 1977年恢复高考
        一、恢复高考决策经过
        二、12届考生同赴考堂盛况
        三、招生录取情况
        四、考后风波
    第三节 教育的整顿与复兴
        一、恢复招考研究生
        二、1978年大学招生高峰
        三、稳定与建设师资队伍
        1、平反冤假错案
        2、提高教师社会地位
        3、提高教师业务素质
        四、建设与改革学校各项制度
        五、复兴高等教育
        1、收回被占校舍
        2、增加基本建设投资
        3、恢复与增设高校
        六、复办重点学校
        七、创办大学少年班
        八、整顿与发展各类成人教育
        九、清算左的教育思想
第八章 "教育革命"若干理论问题的思考
    第一节 关于农村军事共产主义条件下的不正规教育经验
    第二节 从狭隘经验主义到实用主义、蒙昧主义
        一、近世学风一变
        二、狭隘经验主义的抬头与盛行
        三、滑向实用主义与蒙昧主义
    第三节 关于文化平均主义
        一、解决现代教育问题的历史回顾
        1、革命时期的两种方案:改良与革命
        (1) 改良--普及平民教育的努力
        (2) 革命--争取劳动者受教育权的斗争
        2、革命后普及工农教育的努力
        3、普及教育的两种方案:承认差别发展经济与文化平均主义
        二、文化平均主义的源流与实践
        1、认为脑体分工不是社会进步,而是不公正
        2、幻想立即消灭脑体分工和脑体差别
        3、消灭差别、造就"全面发展新人"、超阶段过渡的实验
        4、用拉平的方法消灭脑体差别
        5、大学不培养知识分子
        6、取消考试竞争、文化学习大锅饭
结语
参考文献

四、加强基础教育 深化普教改革 省教委召开地(市)教育局长会议(论文参考文献)

  • [1]特级教师成长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江苏省生物学特级教师为例[D]. 王荐.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1)
  • [2]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教师培训政策研究 ——以江苏为例[D]. 金礼久.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1)
  • [3]川渝电化教育史研究[D]. 黄斌. 西华师范大学, 2015(02)
  • [4]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调查与对策研究 ——以山东省微山县部分小学为例[D]. 卞勇. 山东师范大学, 2012(08)
  • [5]税费改革后武威市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现状调查 ——以凉州区、民勤县、古浪县30所学校为例[D]. 高彩玲. 西北师范大学, 2005(03)
  • [6]迅速行动起来打好“减负”围歼战──省教委召开全省中小学“减负”工作座谈会[J]. 周虹艳. 青海教育, 2000(03)
  • [7]改革开放二十年的青海教育[J]. 刘永成. 青海教育, 1999(Z1)
  • [8]序幕已拉开 好戏要连台——全省实施素质教育示范县市区新举措综述[J]. 倪正松. 湖南教育, 1997(05)
  • [9]“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D]. 周全华. 中共中央党校, 1997(01)
  • [10]在北京市普教系统工作会议上的报告(摘要)[J]. 陶春辉. 北京教育, 1995(11)

标签:;  ;  ;  ;  ;  

加强基础教育深化通识教育改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