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宜昌推出退休公示制(论文文献综述)
朱东北[1](2018)在《民国合法工会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素来以农为本,工人及工会是“近代性”产生的重要底色。受近代社会转型进程影响,工人数量不断增加,权益意识与日俱增,逐渐成为规模庞大的新生力量。清末民初传统社会崩塌后,各业工会开始普遍发展,无可避免地成为20世纪国家与社会之间的重要环节。其中,1924-1949年,合法工会是一个主要的组成部分,其演变可分为发轫、重构、转型、复建四个时期。这个发展轨迹与城市社会的形成紧密联系,又与乡村社会的变迁不可分割,是传统中国社会内部变迁和接纳世界潮流相互结合的产物,是改造中国社会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维度,也是呈现多种社会人群近代化互动关系的载体。从实际情形看,工人加入行帮,主要由寻求庇护”心理促成。对于工会发展来讲,自发需要党治的引导,党治也会与自发相契合,两种趋向呈现了排斥与融合的历史轨迹。在执政与革命并行的时期,虽各地应有多样性的组织样本,工会的纵向、横向架构已具雏形,工会组织形态既符合政党对工运动员需要,也是现实经济产业结构平衡的结果。针对劳资纠纷及衍生的治安问题,依照“全民党”定位及工会法规,国民党形成了由党部、政府主管官署以及工商团体共同参与的调解机制。与此同时,工会活动家群体处于工会运转的枢纽地位,对工会组织与运行的重要性日益显着。在工会及活动家的努力下,边际工人群体从传统的偏重于人情援助向组织援助演变,与旧式联合的区别在于,合法工会不仅致力于所属成员的“互利共济”,也注意从社会公益角度开展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讲,处于新兴社会组织的萌芽的时期,民国工会扮演着十分丰富的角色。国民党按照党部指导,政府监督的二元管理模式构建基层社会。在中央以民众训练委员会、民训部指导全国组织治理,国民政府则组成工商部、实业部,对工会进行事务性管理,并先后对全国工会及会员人数进行了调查统计,各地党务指导委员会、民训会也对本地工会进行整理。在全国范围内,国民党前所未有地改变了工会缺乏法律依据的状况。当然,也有必要从“法制”进程与“法治”形态两个方面,考察合法工会面临的存在空间。通过工会化的数量考察,可以了解工会运行的全貌。这一进程中所限定的工会形态分析其合法角色、职能的阶段性变迁,工会管理程序确立,与工会变革形成互动,通过对不同时期工会,以及成员资格、属性、名额作为分析指标,以及职工会、总工会、厂工会个案,可以看出合法工会稳定中改革、改革为了更好的稳定特征。民国社会的转型,不仅意味着“人”的近代化,也意味着“群”的近代化。普通工会中工会领导人与会员有鲜明的分化特征。研究的问题有二:一是工会参与者群体的人格化回归;二是他们所从事的以“公共性”为特征的社会生活空间,揭示工人日常组织生活的会务及问题。就特别系统而言,全国性及关乎国计民生的产业,铁路、海员、矿务、邮务、电务五个国营企业准许组织特种工会。研究将揭示特种工会结构网络扩展化、以及工会成员资格划分取向。通过特种工会与普通工会的对比,形成趋于完整的结论支撑与提升。另外,以铁路基层事务所为个案,分析其组织形态及人员构成,检验特种工会运行机制的效度。劳动争议中工会形成了独特的运行机制。通过通则式与个案式的解释模式,阐述劳资争议事件的工会处境与活动,这种分析可为最后论断提供复证。按照劳资协调的原则,国民党希望在劳方与资方之间达成协调,而不偏向于任何一方,具体为有限罢工与工厂检查办法。劳资调解仲裁体制得以初建,但在实际的运行中逐渐被边缘化,这个假设将为劳资关系提供进一步研究的视野。在此之下,合法工会寻求多样的“斗争手法”,以建立政治互信与足够的合法空间,诸如撇清与“非法”的关联,寻求会员维持与社会援助、团体之间的联络接洽、制度参与、党政请愿,等。抗战爆发以后,为缔造健全的工会体系,国民党实施强制工会化办法。理监事的上层活动与会员心态在团结对外情境中日益脱节。即便在抗战特定情境下,工会同群感及活动具有差异性,工会与“工合”的配合并不顺畅,因对现实情形不同的认知及反思,工会参与者分为强制派与教育派,结果是强制派与中枢意图共同促进了工会发展进入了历史性误区。从互动关系看,中央社会部改隶行政院,地方党部则改为党团形式对工会发挥指导作用。危机环境的国家与工人的互动,体现在工训的进行,及国家策动技术的调适,这些考察趋向于证明抗战时期工会发展仍然偏离国家意志之外。在基层,工会组织的“逆化”日益外显,为求得私利,滥用工会的职业控制权,形成变相的摊派,名利之争下的工会权位,地方总工会,以私沽权,以权生利,已完全不在法度之内。工会不免沦为执行工具与“权斗”砝码,工人的自主性抵制选择以一种不被察觉的方式存在及延续。战后,工会数量及会员数量达到了新的高度,而国民党与工人却日渐疏远。出于对内整合,对外联络需要,国民政府着手重建“全国总工会”。与此同时,大力推动地方工会的组建,一方面限于战前管理体制,另一方面又由于战时体制遗留,促使工会发展处于一个前后“混淆”的畸形空间之中,工会虽名义上是国家治理的参与者,但作为工人的合法代表者,它的民主化基础不足、发展有限。从考察看,并非每个工人都具备参加工会活动需要相应的能力与意愿,这导致工会日常会务参与的不平衡。地方党部的工会参选更为实用主义,在此基础上构建的高级民主,难以名副其实。从国家与社会关系来看,合法工会的最终呈现出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发展过程,现代为表,传统为里,成为20世纪中国社会变迁的一个重要缩影。民国时期,合法工会作为政府许可的“法人”,担负着主张和维护工人的正当权益的角色,也承接政府劳动施政,国民党训练民众的功能,不仅救济失业,调解工人纠纷,也承接工人教育,引导工人文娱生活。在经费允许的情况下,兴建了各类工人福利设施。从更广阔的视角看,作为工人群体专门性的近代社团,民国工会也开始向公共领域扩张,不仅参与从业者准入,维护行业秩序,也提倡现代意识,参与公共事务与社会公益。尽管如此,由于劳工诉求无不受到政策需求、经济波动、雇主策略、保障机制、工人分化的制约,以及近代工人群体主体地缘、心理、传统的特征,民国工会表现出突出的弱组织化现象。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在这一发展进程中,合法工会对国民党策略的作用有限,反成为工人阶级形成的前提。民国合法工会的发展轨迹,证实了工人阶级形成与发展的多元性和复杂性。对近代及其后历史样貌的塑造,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周倩[2](2017)在《城镇居民参与社区治理问题研究 ——以N市P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社区是居民生活的家园、社会管理的基本单元、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随着经济结构调整特别是供给侧改革的不断推进,社会转型亦在推向纵深。传统的社会管理方法逐渐失效,各地区普遍采取政社互动、引入多元主体等方式,探索将社区管理方式升级为治理方式。就社区而言,具有良好效果的居民参与过程是治理的“题中应有之义”,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研究居民参与社区治理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在阐明论题的基础上,本文介绍了“治理”、“社区治理”和“居民参与”三个基本概念,并从公共治理理论和公民参与理论这两个角度进行了理论挖掘。在论证居民参与社区治理重要意义、价值取向和可行性的基础上,采用实证分析法,以N市P区为样本,结合调查问卷数据,采用量化分析方式归纳出P区城镇居民参与社区治理方面的存在的具体问题及产生原因。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比较分析和案例分析的方法,借鉴了国内外促进居民参与社区治理方面的有益经验。针对以上问题,分别提出有助于问题解决的相关建议。首先要从主观意识入手,以优质的社区服务增强居民对社区的满意度、归属感和凝聚力;可采取开展社区参与教育、依托社区精英带动和提升效能感等多重方式促进居民参与。其次,要拓展居民参与的广度和深度,通过推动社区民主协商,促进包括居民在内的多元主体共建共享,实现居民社区参与向更高层次的政治参与和经济参与发展。再次,要扩大居民参与的渠道和路径,既提高居民参与手段的智慧化程度,又让居民参与社区日常管理、拥有常态化的议事平台和意见表达通道。此外,需建立健全居民参与的制度机制,应当明确社区党组织和上级政府在社区事务上的职责界限,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居民参与的人财物保障制度。最后,要提升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能力水平,发挥社会组织和社区精英在带动居民参与能力提升方面的作用,面向居民开展能力提升培训等。
赵丹妮[3](2015)在《城乡社区建设差异性研究 ——以湖北省城乡社区建设为例进行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城市和农村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的建设都显现出了显着的差异,尤其是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就医、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更是凸显出严重的不均衡状态。城乡发展的不均衡状态最直接的表现在城乡社区面貌存在差异性。因为社区作为最基层的组织是社会的细胞,社区建设是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社会建设的一个缩影。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结构快速转型,大量“单位人”、“社会人”转变为“社区人”,单位的社会职能也开始向基层社区转移,大量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向社区转移,社区作为人们生活共同体和重要的活动场所,日益成为社会成员的集聚点、社会需求的交汇点以及政府社会管理的着力点和党在基层执政的支撑点。近年来,国家屡次提出“城乡一体化”“统筹城乡发展”,其中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①因此需要我们加大力度对城乡社区进行深入细化的研究,尤其要加强农村社区研究以找出城乡社区建设的差异性,并提出有效措施缩小城乡社区差距,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湖北省从1999年8月开始对社区建设进行调研,2000年正式开始社区建设试点工作,迄今为止社区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有待研究解决。在湖北省社区建设过程中,城市社区建设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调研试点阶段(1999年8月到2001年5月),全面推进阶段(2001年5月到2002年5月)完善提高阶段(2002年5月到2005年8月),建设和谐社区阶段(2005年9月至今)。通过这四个阶段的建设,城市社区在社会管理与服务方面有了很大改善,为居民生活带来了便利。农村社区试点工作是从2002年开始的,以湖北省秭归县的扬林桥镇作为农村社区发展的试点地。随后农村社区试点工作在全省全面展开,农村社区的建设也实实在在的改变了农民的生活面貌,但是由于自然性的差异以及制度性的差异并不能在每个村开展农村社区工作,也由于这些差异的存在导致了城乡社区建设在社会管理与社会服务方面、人员配备与经费投入方面、公共基础服务设施方面都存在显着差异。在社区服务方面,城市社区建设以服务为中心,围绕社区福利和保障,社区卫生医疗,社区文化教育,社区环境,社区治安等方面,而农村社区首先要解决的是基础设施的建设,例如道路、排污设施的建设环境的脏乱差的治理,其次才是融入服务的理念;在财政投入方面,由于过去相当长一段时期,我国财政投入重工轻农、重城轻乡,大量的财政资源集中在城市,结果进一步加剧了城乡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失衡;在公共基础服务设施方面,有自然的或经济的原因同时也有制度和政策方面的原因,国家财政投入重城轻乡、重工轻农,整个国家公共服务体制也是一种城市优先发展的体制,造成城乡之间基本公共服务的资源占有、服务能力及供给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也导致城乡居民民生权益及公共服务享有的权益严重失衡。因此在城乡社区建设过程中,一方面由于城市和农村客观存在的自然性的差异导致城乡社区建设在模式设置,管理手段等方面有所不同是遵循自然性的合理做法,是应该保留其特性的,另一方面是制度性的差异,由于国家政策和制度的倾斜导致城乡社区建设存在的差异应该避免和消除,以促进城乡社区的均衡发展。站在城乡统筹的高度,首先要明确城乡社区建设的方向和目标,健全城乡社区公共服务功能,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城乡社区工作人员素质,实现城乡社区机构和人员配备标准化,加大农村社区资金投入,实现城乡社区公共财政投入均衡化。其次在城乡社区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农村社区建设的特殊性,不能盲目的模仿城市社区建设的模式,需要充分考虑到农村社区在经济文化背景的特殊性,最后要不断完善城乡社会管理与服务体制,建立均衡导向的财政投入和保障机制,统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发展规划以促进农村社区的发展以实现城乡社区建设一体化发展。
王馨,彭小萍[4](2014)在《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营造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浓厚氛围》文中研究说明编者按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新要求,认真落实党委管党建的主体责任和书记抓党建的第一责任,在全省营造聚精会神抓党建、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浓厚氛围,昨日,省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听取了各市(州)和部分县(市)、省直部门党委(党组)?
方艳[5](2013)在《诚信问题社会建构中传媒场域介入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人类文明的几千年发展中,诚信是社会正常运行不可或缺的道德、文化基础之一,但是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诚信的缺失却成为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本文正视这一问题,借助社会问题建构论这一新的理论,全面、系统地考察了自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社会是怎么看待、解决这一问题的全过程,研究了在这个过程中大众传媒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以及它是怎么发挥作用的。本文应用的社会问题建构论是社会问题研究的一个新视角。这种理论认为很多现象是客观地存在着的,但什么是社会问题以及问题的性质是什么却是社会建构的产物。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发现,社会现象的问题性质是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建构中有很多社会力量参与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大众传媒、政府、专家学者,他们分别代表社会和各利益方来建构社会问题。建构主义注重研究各利益方代表谁的利益,用什么样的事实去建构,以及如何建构这个复杂的过程。本文由此来考察30多年来我国社会对待诚信问题的过程,借鉴其他领域社会问题建构的理论和研究成果,将诚信问题的社会建构活动分为公共关注、议题聚合、舆论动员和对策行动四个阶段,详细考察了传媒、政策和学术这三个场域在诚信问题社会建构中的互动关系及其作用机制。在公共关注阶段,最为活跃的是传媒场域,它发挥自己的优势通过一系列的报道开启了诚信问题的公共关注,让更多的人逐渐感知到问题的存在,进而引起全社会的注意。此阶段,政策场域处于前决策过程,是整个政策过程的开始期,政府部门开始重视这个问题,也开始思考问题的解决之道;学术场域是研究上的跟进,开启诚信问题的理论化研究进程。在议题聚合阶段,是以学术场域为主进行问题的类型化和问题定性,形成了以前没有的诚信问题的概念或概念系统。政策场域察觉到了问题的性质,开始探索解决问题的路径,并与其他社会管理相关联,一步步推进诚信问题的政策议程;传媒场域则是以自己独特的阵地传播概念、性质,也以报道辅助诚信问题的议题聚合。在舆论动员阶段,又是传媒场域发挥主导作用,它采用各种报道框架来影响人们的认知,制造舆论,从而动员社会各界参与到诚信问题的解决中来。政策场域中的局部政策开始试行,并借助传媒做社会动员,既为全面政策出台制造舆论,也通过这种动员达到人们对政策出台的心理预期及认同;学术场域则是对已经定义的问题进行传播,将学术问题尽可能地转化为现实问题,并进行政策建议,甚至为政策的出台做学理性的准备。在对策行动阶段,政策场域最为活跃,解决问题的针对性政策大量出现并呈现体系化特征。传媒场域在政策出台中营造舆论环境,为公众提供一个意见反馈和建议提出的平台,不仅对政策进行宣传,也和相关人士一起对政策进行评估与监督;学术场域以政策目标为指引,持续理论研究,并通过期刊乃至大众传媒传播自己的研究成果,还进行政策评估和对策性研究,影响政策的过程,在学术问题得到解决的同时验证自己理论的有效性。本文从社会问题建构理论出发,研究诚信问题社会建构的实质、要素、过程,为诚信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开辟了新的研究路径。本文在诚信问题社会建构的四个阶段中,考察了传媒、政策和学术三个不同场域之间的互动关系和作用机制,进一步从这个角度考察了传媒场域的角色、功能与地位。本研究不仅使用了文献法、深度访谈法、个案研究法,也对传媒、政策和学术三类样本进行了抽样分析,做到了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
秦岭[6](2013)在《在水一方——中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纪实》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前言:一次宿命的行走我穿行在荒山枯岭之中,却恰似一叶小舟,独行水上。水在哪里?抬望眼,到处都是旱地。安全的行走,却在考察中国农村饮水的安全与不安全。水,生命之源,它是在呼唤我吗?我宁可相信,给我安排这样一次行走的,是水,更是命运。二者必然是兼而有之的。水既然能成为生命之源,必然与命运有关。我的行走,由北国到江南,由内地到边陲,因水而来,为水而去。中国农民与安全的饮用水之间,撼动我的,是缺一口水而遭遇的死亡、流血以及满脸泥石流一样的眼泪;是得到一口水
赵大朋[7](2012)在《城乡统筹背景下村级党组织功能转型问题研究》文中提出村级党组织是中国共产党“嵌入”农村社会的最基层组织,是农村社会的组织核心和领导力量。“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作为执政党与农村社会沟通和互动的“关节点”,村级党组织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分布范围广泛,其自身功能能否得以有效实现,直接影响到党的执政基础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全局。当前,随着我国城乡发展战略的深度转型,农村场域内国家、政党和社会三者之间关系的基本状态与以往相比有了新的变化。这种新变化对村级党组织在城乡二元体制下所形成的功能定位模式产生了巨大的挑战,致使村级党组织原有的各种功能不断弱化,出现了明显的“功能障碍”现象,在总体上陷入了“软弱涣散”和“毫无作为”的状态。功能障碍的产生降低了村党组织与农村社会进行沟通和互动的能力,造成了村级党组织与农村社会关系的疏离,弱化了执政党对农村社会的影响力和作用力。可以说,当前村级党组织在功能实现上的种种困境,严重侵蚀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损害了党的合法性,同时也对农村社会的持续发展与和谐稳定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面对这种现状,如何在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不断调整村级党组织原有的功能结构,在总体上实现村级党组织功能的转型,就成为学术界不得不面对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本文在研究中以“国家—社会”研究范式为基本分析工具,以建国以来城乡关系的变迁为主要线索,在基本逻辑结构上沿着“概念解析——历史回顾——现状分析(提出问题)——发展目标建构(分析问题)——实现路径探讨(解决问题)”的思路逐步展开,层层深入。具体来说,本文研究的整体思路就是:本文以建国以来我国城乡关系变化发展的不同阶段为基本线索,立足于农村场域内国家、政党和社会三者之间关系变化的基本状态,准确界定建国以来村级党组织功能定位和转型的不同阶段,揭示城乡关系变迁对村级党组织功能定位和转型的影响。在历史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当前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实际,着重分析城乡统筹背景下农村场域内国家、政党和社会三者之间关系的新变化,以及这种新变化对村级党组织传统的功能定位模式所带来的各种挑战和影响,并为村级党组织有效应对这些挑战寻找合适的对策,提出具体化的建议。依据上述逻辑架构和主要线索,本文主要包括以下五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为本文的理论支撑部分,其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从中国语境下国家、政党、社会三者关系的基本状态和发展趋势来正确分析和认识“政党功能”和“中国共产党功能”这两个核心概念。本部分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利用政治系统分析的相关方法对政党功能的含义和特点进行分析和概括。二是,利用西方传统的“国家—社会”研究范式正确认识政党功能的具体构成、主要特点及其发展的基本趋势。三是,立足于中国的具体国情,分析“国家—社会”研究范所存在的种种局限,概括在中国语境下国家、政党、社会三者之间关系变化发展的总体历程和主要特点,并把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功能转型的整体历程划分为“全能型”和“行政主导型”两大阶段。第二部分为本文的历史分析和考察部分,主要考察建国以来城乡二元体制的发展对村级党组织功能定位和转型的影响。这部分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立足于建国以来城乡二元体制形成和发展的不同阶段,分析农村场域内国家、政党、社会三者关系变化发展的不同状态,由此对村级党组织功能转型的不同阶段进行合理划分。具体来说,本部分的主要内容就是:把建国以来我国城乡二元体制形成和发展的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城乡二元体制逐步形成阶段、政策主导型城乡二元体制阶段、双重导向型城乡二元体制阶段,并根据这三个阶段相应地把村级党组织功能的演变和发展也划分为三个阶段,即革命导向型组织阶段、全能型组织阶段和行政代理型组织阶段。第三部分为本文的现实问题分析部分,主要论述城乡统筹背景下村级党组织功能障碍的具体表现,揭示村级党组织在城乡二元体制下所形成的强控制的功能定位与农村社会自主性不断增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这部分内容包括以下两方面:首先,全面认识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相关内容,分析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推进对农村社会成长和发育所带来的重大影响。其次,根据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农村社会自主性不断增强的现状,正确分析和认识农村场域内国家、政党、社会三者关系的新变化,以此来分析村级党组织功能障碍产生的根本原因及其具体表现。第四部分为本文的发展目标建构部分,主要是研究和探讨在城乡统筹背景下村级党组织功能转型的主要目标和方向。这部分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针对村级党组织现有的功能定位模式的种种问题和不足,提出了“政党导向型”村级党组织的概念,并在总体上把“政党导向型”村级党组织的各种功能划分为两大类,即政党类功能和行政类功能。其中,政党类功能是“政党导向型”村级党组织的核心功能,行政类功能是“政党导向型”村级党组织的辅助功能。同时,又根据村级党组织与农村社会作用方式的不同,把村级党组织的政党类功能分为两类,即引导性功能和适应性功能。第五部分为本文的路径探索部分,主要探索村级党组织实现自身功能转型的具体路径。本部分结合统筹城乡发展的实际,把村级党组织实现自身功能转型的路径归纳为以下六条:1、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是村级党组织实现自身功能转型的物质基础;2、实现自身运行模式的转型,是村级党组织实现自身功能转型的关键所在;3、实现自身组织设置模式的改变,是村级党组织实现自身功能转型的重要前提;4、不断提高自身的治理能力,是村级党组织功能转型关键所在;5、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为村级党组织实现自身功能转型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6、进行乡镇管理体制改革,为村级党组织功能转型提供良好的外在体制环境。
狄金华[8](2011)在《被困的治理 ——一个华中乡镇中的复合治理(1980-2009)》文中认为本文以一个华中乡镇为田野研究单位,以该镇近三十年的公共物品供给、纠纷调解、信访治理等治理实践为研究对象,以治理规则为切入点,展现和理解当代中国乡村治理转型的特征。在乡村治理实践中,国家一方面允许地方性规范存在,并借由地方性规范来实现乡村治理,但同时国家又逐步推动公共规则下乡(典型者如“法律下乡”),促使公共规则成为地方社会治理的主导规则,由此形塑了乡村治理的“复合治理”实践形态。近三十年的乡村社会变迁的过程本质上亦是国家不断压缩地方性规范正当性、推进公共规则在乡村社会实践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地方性规范实践的组织基础、权威基础亦随之被消解。结果是国家的法治塑造了一部分人借用法律的名义来破坏乡村秩序,进而造成乡村社会的失序。这种法律治理是扭曲的法治。换句话说,这样的乡村秩序不具备法治的基本道德素质,因此是“无公德的法治”。在分田到户之后,随着农户利益开始独立化以及村庄共同体边界的消解,他们为了谋求自己的利益总是不断地寻求机会来实现自己的目的。转型期乡村社会正当话语的混乱为其工具性地利用符合自己利益诉求的话语来建构自己行为的合法性与正当性提供了机会,这使得其能有效地摆脱各种规训,乡村治理陷入困境之中。税费改革之后,河镇乡村治理的困境因为治理资源的缺失以及治权的丧失而被进一步放大。河镇农村公共物品合作供给、纠纷调解以及信访治理的困境正是这-治权丧失的写照。本文最终得出三个基本的结论:第一,河镇的乡村社会所呈现出来的既不是简约治理下的传统共同体秩序,也不是法治所维系的现代法理秩序,而是复合治理实践之下的乡村秩序。第二,在乡村治理的实践中,农民通过有选择的情境建构与引入规则,使得乡村治理因为规则/话语的混乱而陷入种种困境。第三,当前复合治理实践所陷入的困境必须放置到中国社会转型背景之中才能够获得很好的理解,社会转型过程中,国家通过推进公共规则下乡,使乡村社会地方性规范的差序性被打破,进而使得既有的规范等级体系发生混乱,造成乡村治理陷入困境。
张大维[9](2010)在《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城市社区建设”为研究对象,以“中国共产党的理论与实践”为研究视角,试图主要回答以下两个问题: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是否形成,主要内容和理论价值如何?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指导下的城市社区建设实践成效怎样,主要经验和实践意义何在?论文通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调查研究和实地研究等研究方法,遵循“发生逻辑(为什么)——理论体系是什么——实践成效怎么样”的分析思路,采用“新情况——新问题——新理论——新实践”的研究框架。研究得出的基本结论是:第一,党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已经形成且已整合成架构合理、指导实践取得巨大成功的科学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第二,党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指导的城市社区建设实践取得了显着成效,积累了丰富经验,为统筹城乡社区发展奠定了基础。社区是社会的细胞,建设和谐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由此可见,社区建设和党的建设是新时期和谐社会建设必须关注的两大主题。新中国建国60年、改革开放3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实施20年、全面推进城市社区建设10年、积极推进和谐社区创建5年,农村社区建设从试点走向铺开,城乡社区统筹发展的趋势正在形成,我国社区建设的成就巨大,对中国共产党在城市社区建设中形成的新理论与新实践进行系统研究显得十分必要。然而,当前学术界在取得大量研究成果的同时却也出现了一些明显不足:从西方研究范式出发,来阐释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实践的较多,从我们党执政的角度去研究中国化道路,并从学理上分析总结我们党城市社区建设新理论和新实践的较少;等等。本文关注实践中的问题,转换研究范式,从实际问题出发梳理出中国共产党领导城市社区建设的四个主题,也即党的理论和实践体现的四条主线:居民自治、社区管理、社区服务、社区文明。本论文阐释围绕着这四条主线展开,使其贯穿于党的理论和实践的始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具有独特的发生逻辑。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最初目的,是要解决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情况所引发的新问题,中国共产党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和实践就是围绕这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展开的。总体来看,我国巨大社会转型出现的新情况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社会分层、社会流动、社会组织和社会分工。新情况引发新问题,与之相关联,我国的社会建设面临的新问题也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民稳问题,即单位制解体与基层社会管理主体缺失及管理真空问题;民生问题,即公共需求增长与公共服务或产品供给短缺问题;民主问题,即公民的选择权、自由权、差异性增强与自治渠道、自治制度、自治机制不完善问题;文化问题,即精神文明建设与核心价值体系统领问题。面对这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党和国家逐步形成了通过社区来整合社会的中国城市社区建设道路,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独特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并指导着城市社区建设实践不断向前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形成了科学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选择走城市社区建设道路以后,逐步展开了理论探索并通过实践试错来完善理论。在这一过程中,党的各次全会的精神、中央领导同志的论述、中央政府报告的概括、中央政策法规的阐述,政界学界理论的成果,等等,都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总体来讲,业已形成的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体系,是关于建设社区(社会)生活共同体及其内含的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等各要素的意义价值、宗旨目标、内涵外延、组织架构、体制机制、方式方法、手段途径、网络体系等的整体性理论体系。其包括三个相互关联的组成部分:一是逻辑起点理论,即马克思主义研究问题的出发点和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方法理论;二是中轴核心理论,即社区(社会)生活共同体理论;三是外围结构理论,包括社区居民自治理论、社区管理有序理论、社区服务完善理论、社区文明祥和理论等四大支柱理论。这三部分共同构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的轴心体系。其中,逻辑起点理论是方法论,中轴核心理论是价值观,外围结构理论是保护带。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的科学性是由其指导的城市社区建设实践成效决定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取得了巨大实践成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城市社区建设道路大致经历了传统旧式社区建设阶段、过渡转型社区建设阶段、现代新型社区建设阶段、和谐社区建设与城乡社区统筹发展阶段四个阶段。本文侧重于呈现过渡转型社区建设及其以后阶段的实践发展。在党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指导下的城市社区建设实践成效概括起来便是“五个建立、五个格局”:一是社区组织体系基本建立,初步形成了基层社会有序管理格局;二是社区民主制度基本建立,初步形成了广泛参与居民自治格局:三是社区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初步形成了小社区大服务格局;四是社区建设保障机制基本建立,初步形成了齐抓共建格局;五是社区文明氛围基本建立,初步形成了文明祥和格局。实践的巨大成效实际上也证明了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的科学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创造了理论实践价值。其理论价值体现在:一方面,从时间和内容范畴上看,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最基本和最核心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其实践意义体现在: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及其内含的“一个正确分析、五个紧紧抓住”等具体实践经验,既为全面开展城市社区建设拓宽了发展空间,也为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提供了参考借鉴,为最终实现城乡社区一体化发展格局奠定了基础。
罗永宽[10](2010)在《社会阶层结构变迁下中国共产党执政基础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拟从理论、历史与现实三者结合的角度,解读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与中国共产党执政基础的内在关联。主要通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阶层理论和党建学说,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新阶层的发展变化进行总结分析,以全面而历史地探讨影响中国共产党执政基础的各种因素,分析这种影响的方式、作用机理和程度,进而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阶级基础、群众基础、组织基础等论域,提出巩固和拓新执政基础的若干理论和现实层面的思考。这一颇具现实意义的研究,通过宏观审视与微观实证、逻辑推演与历史考察的有机结合,并合理借鉴相关学科的理论方法,无疑有助于拓新党建研究论域,深化执政理论体系研究,从而进一步地探寻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本文由导论、六章正文和结束语组成。第一章导论系概念辨析、学术综述和基础理论部分。阐述了研究缘起、选题背景和意义,辨析了相关概念和范畴,综述了20余年来国内外相关学术动态,描述了主要研究方法和全文的框架结构。主要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结构、社会分层、无产阶级政党执政基础的理论和研究方法的阐释,对西方代表性的社会分层理论、政党理论及其流变的述评,以建构本文考察建国以来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变迁的理论分析框架,并据此全面揭示其对于中国共产党执政基础带来的影响或挑战。第二章对近代以来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及其变迁、中国共产党执政基础的演进,以及此二者间的内在关联进行历时性分阶段的考察。本章梳理了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的基础,考察了1949-78年间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探析了计划经济体制下“两个阶级一个阶层”的社会结构的生成、特点及功能,探讨了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调整和变革社会结构的历史经验,继而对执政的阶级基础、群众基础、社会基础、组织基础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历史考察,并从中总结出中国共产党巩固执政基础的历史经验教训。第三章分析了新时期中国社会结构变迁及其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基础形成的全面而深刻的影响。通过对中国社会利益关系结构、社会阶层分化机制、多样性社会阶层结构的动态考察,揭示出改革开放进程与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及其结构生成之间的历史性关联。本章廓清了中国原有社会阶级阶层的分化及其阶级归属、评价了社会新阶层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探析了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的特点及发展趋向,在此基础上,从社会利益结构变动中人民内部矛盾日趋复杂多样、社会利益格局变迁中社会稳定与执政合法性问题凸显、新的历史发展起点上党的执政基础的深刻变化等三个维度探讨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结构变迁对党执政基础带来的深刻影响和挑战。第四章依据文献调研而得的数据材料,重点研究新时期中国工人阶级的内部结构变化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阶级基础的巩固问题。本文探讨了在工人阶级内部阶层分化和地位变动条件下,保持和发展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和先进性的问题,探析了农民工问题、知识分子阶层的分化及其对中国共产党阶级基础的影响,以及在市场经济、利益分化和社会发展的条件下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等问题。第五章侧重从社会新阶层的角度探讨扩大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群众基础问题。本文动态地考察了改革开放以来党执政的群众基础的基本构成及其特点,强调社会新阶层是党执政的重要社会基础,故需要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自由自由择业者的政治引导和政治吸纳,通过有序扩大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密切新形势下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有效发挥执政党的利益整合功能、推进社会建设构解决民生问题等途径,以增强党执政的民意基础和社会基础。第六章考察新时期社会阶层结构变迁对执政党整个组织体系尤其是党的基层组织的影响,针对党在基层的组织环境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弱化和涣散、基层党组织传统建设模式遇到挑战等问题,从理念、机制和方法等层面,探讨巩固和拓新党执政的组织基础的策略选择和实现途径,以及加强和改进党在社区、新经济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中的组织建设问题。结语部分表达了三层意思:一是执政党要常怀忧患之心,常抱兴党之责,对既往的和现有的、不变的和变化的执政基础进行梳理、审视和分析,并应结合当今时代特征、国际形势、社会变迁和自身变化,对执政的诸多社会基础条件和社会环境因素的进行动态的系统分析,以探究历史新起点上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规律;二是探讨党的阶级基础的巩固、群众基础的扩大、组织基础的拓新与理论基础的夯实等方面的内在关联性,并对目前学术界的一些争鸣性前沿问题予以回应,以求得对新世纪巩固和拓新中国共产党执政基础的策略选择、实现方式和路径依赖的进一步思考;三是运用新世纪以来党的创新理论及重要战略思想,来解读其对于巩固和拓新党的执政基础的指导性意义,以求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语境中拓展本论题的研究,从而使这一论题更具理论张力和研究的可持续性。
二、宜昌推出退休公示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宜昌推出退休公示制(论文提纲范文)
(1)民国合法工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民国工会研究述评 |
1.2 史料、概念与方法 |
1.3 研究思路与结构 |
第2章 发轫:合法工会的蜕变 |
2.1 民初工会崛起的背景 |
2.2 从行会到工会 |
2.3 自发与党治:工会形成的轨迹 |
2.4 国家与工会的沟通形式 |
第3章 组织活动与现代事业 |
3.1 工会的组织形态初建 |
3.2 工会活动家的产生 |
3.3 社会援助的开展 |
3.4 越界、混乱与新秩序 |
第4章 重构:制度塑造和组织实态 |
4.1 国民党工运的停顿与重整 |
4.2 党治与整理:过渡性的转换机制 |
4.3 表与里:制度话语与地方秩序 |
第5章 变革的张力、技术与向度 |
5.1 工会化测评(一) |
5.2 会结构的演变 |
5.3 职工会、总工会及厂工会 |
第6章 从“人”到“群”的互动空间 |
6.1 工会及会员 |
6.2 会务运行状况 |
6.3 有限的公共空间 |
6.4 文娱活动 |
第7章 特别系统:特种工会的组织形态 |
7.1 组织网络的合法扩展 |
7.2 会员划归:以海员工会为例 |
7.3 基层实态:以“分事务所”为例 |
第8章 劳资争议处理(上) |
8.1 日常处理形态 |
8.2 重大调处机制 |
8.3 合法工会的“强”、“弱”转移 |
第9章 劳资争议处理(下) |
9.1 工潮与政府因应 |
9.2 合法化行为:新新公司工潮案 |
第10章 转型:战时工会反思与调适 |
10.1 工会化测评(二) |
10.2 出会与入会:工会“同群感”的量度 |
10.3 “趋上”抑或“附下”:工会走向的论争 |
10.4 “工合”与工会:互通与问题 |
第11章 国家意志与工人意愿的折冲 |
11.1 从工人教育到工人训练 |
11.2 战时调适:示范、奖励与福利 |
11.3 法外空间:异化与抵制 |
第12章 复建:结构变革与角色困境 |
12.1 工会管理体制调适 |
12.2 工会化测评(三) |
12.3 地方工会的重组及运行 |
12.4 战后工会的权威关系 |
第13章 经济社会中的工会作为 |
13.1 劳工政策的进展 |
13.2 工会的政治参与:以选举为例 |
13.3 程序化的代理:从“规约”到“世俗” |
第14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2)城镇居民参与社区治理问题研究 ——以N市P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 |
二、国内相关研究 |
三、文献研究评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与局限 |
一、创新点 |
二、局限之处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治理 |
二、社区治理 |
三、居民参与 |
第二节 基本理论阐述 |
一、公共治理理论 |
二、公民参与理论 |
第二章 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重要意义、价值取向及可行性 |
第一节 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重要意义 |
一、有利于完善社区治理格局 |
二、有利于促进政府职能转变 |
三、有利于加快我国民主政治进程 |
第二节 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价值取向和可行性 |
一、价值取向 |
二、可行性 |
第三章 P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现状 |
第一节 P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基本情况 |
一、居民构成社区管理的一支力量 |
二、社区民主协商让居民民主权利得以落实 |
三、创新居民自组织方式推动社区治理参与 |
四、PPP模式拓展居民参与社区治理渠道 |
五、基层党建带动居民参与社区治理 |
第二节 P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参与缺乏制度机制保障 |
三、参与的广度和深度有待拓展 |
四、参与的路径和渠道较为狭窄 |
五、居民参与社区治理能力水平较弱 |
第四章 城镇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国内外经验借鉴 |
第一节 国外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经验 |
一、依据国情选择合适的社区治理模式 |
二、开展有效的社区赋权 |
三、注重公民精神的培育 |
第二节 国内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具体案例 |
一、浙江温岭民主恳谈 |
二、湖北公益创投大赛 |
三、成都“小单元治理”与“网格化管理” |
四、长春单位人的“再组织化” |
第五章 提升城镇居民参与社区治理效果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多维度提升居民社区参与意识 |
一、以优质社区服务增强居民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
二、开展社区参与教育 |
三、依托特定群体带动普通居民参与 |
四、以效能感提升促进居民参与 |
第二节 拓展居民参与的广度和深度 |
一、推动社区民主协商的发展 |
二、引导居民以组织化方式参与社区事务 |
三、促进包括居民在内的多元主体共建共享 |
第三节 扩大居民参与的路径和渠道 |
一、打造居民参与的智慧平台 |
二、打通居民参与的现实通道 |
第四节 建立健全居民参与的制度机制 |
一、明确各方职责界限 |
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
三、建立人财物保障制度 |
第五节 提升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能力水平 |
一、依托社会组织提升居民参与能力 |
二、依托社区精英带动提升居民参与能力 |
三、通过培训提升居民参与能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3)城乡社区建设差异性研究 ——以湖北省城乡社区建设为例进行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 研究方法 |
(二) 创新之处 |
三、研究内容 |
四、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一) 关于社区定义的研究 |
(二) 关于社区分类的研究 |
(三) 关于城乡社区建设的研究 |
第二章 湖北省城乡社区建设 |
一、湖北省城市社区建设 |
(一) 城市社区建设历程 |
(二) 城市社区建设创新举措 |
二、湖北省农村社区建设 |
(一) 农村社区建设轨迹 |
(二) 农村社区建设创新之举 |
第三章 城乡社区社会管理与服务的比较 |
一、城乡社区社会管理 |
(一) 城市社区管理模式 |
(二) 农村社区管理模式 |
二、城乡社区社会服务 |
(一) 城市社区社会服务 |
(二) 农村社区社会服务 |
第四章 城乡社区人员配备与财政投入的比较 |
一、城乡社区人员配备 |
(一) 城市社区人员配备 |
(二) 农村社区人员配置 |
二、城乡社区经费投入 |
(一)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经费 |
(二) 社区工作经费投入 |
第五章 城乡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比较 |
一、城乡社区社会管理类服务设施 |
(一) 社区事务综合服务大厅 |
(二) 维权咨询室 |
(三) 警务室 |
二、城乡社区社会福利类设施 |
(一) 文体活动室 |
(二) 图书阅览室 |
(三) 市民学校 |
(四) 社会捐赠接收发放点 |
第六章 讨论与分析城乡社区建设的差异性 |
一、城乡社区建设差异性显着 |
(一) 城市社区比农村社区社会服务相对完善 |
(二) 城市社区建设财政投入比重高于农村社区 |
(三) 城市社区建设公共服务设施整体优于农村社区 |
二、城乡社区建设差异性根源性 |
(一) 自然性差异 |
(二) 制度性差异 |
第七章 优化湖北省城乡社区建设的对策 |
一、明确城乡社区建设的方向和目标 |
(一) 公共服务均等化 |
(二) 人员配备标准化 |
(三) 财政投入均衡化 |
二、把握农村社区建设的特殊性 |
(一) 壮大农村社区经济实体 |
(二) 培养农村社会组织 |
(三) 提高农村社区居民素质 |
三、统筹规划城乡社区建设 |
(一) 完善城乡社会管理与服务体制 |
(二) 建立均衡的财政投入和保障机制 |
(三) 统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发展规划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诚信问题社会建构中传媒场域介入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动因 |
1.2 研究现状与评价 |
1.3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及研究框架 |
1.6 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
2 社会问题建构:解读诚信问题的一个新视角 |
2.1 社会问题建构论视角下的诚信问题 |
2.2 诚信问题社会建构的主体与对象 |
2.3 诚信问题社会建构的场域与活动 |
3 传媒场域开启诚信问题社会建构的公共关注 |
3.1 诚信问题社会建构中公共关注的任务 |
3.2 诚信问题社会建构中公共关注的作用机制 |
3.3 传媒场域开启社会建构中公共关注的模式 |
4 传媒场域辅助诚信问题社会建构的议题聚合 |
4.1 诚信问题社会建构中议题聚合的任务 |
4.2 诚信问题社会建构中议题聚合的作用机制 |
4.3 传媒场域辅助社会建构中议题聚合的策略 |
5 传媒场域主导诚信问题社会建构的舆论动员 |
5.1 诚信问题社会建构中舆论动员的任务 |
5.2 诚信问题社会建构中舆论动员的作用机制 |
5.3 传媒场域主导社会建构中舆论动员的框架 |
6 传媒场域推动诚信问题社会建构的对策行动 |
6.1 诚信问题社会建构中对策行动的任务 |
6.2 诚信问题社会建构中对策行动的作用机制 |
6.3 传媒场域推动社会建构中对策行动的策略 |
7 结语 |
7.1 诚信问题社会建构是一逐步推进的过程 |
7.2 已被社会建构的诚信问题为何久而未决 |
7.3 传媒场域介入诚信问题社会建构之得失 |
后记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二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 |
(7)城乡统筹背景下村级党组织功能转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原由和研究意义 |
(一) 选题原由 |
(二) 本选题的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简要述评 |
(一) 对研究现状的综述 |
(二) 对现有研究成果的简要评述 |
三、本文的研究框架与主要内容 |
(一) 本文的研究框架 |
(二)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四、主要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一) 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 |
(二) 本论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一、国家、政党、社会三者关系视角下的政党功能:概念解读 |
(一) 政治系统分析视角下政党功能 |
1、政治系统分析的主要内容 |
2、政党功能的含义与特点 |
(二) 政党功能的具体构成和发展趋势:基于“国家—社会”研究范式 |
1、“国家—社会”研究范式的主要内容 |
2、“国家—社会”研究范式下政党功能的具体构成及发展趋势 |
(三) 中国语境下的政党功能 |
1、“国家—社会”研究范式的局限性 |
2、中国共产党功能的特殊性及其具体构成 |
3、建国以后中国共产党功能的发展与演变 |
4、中国共产党整体功能的演变与村级党组织功能的定位和转型 |
二、城乡二元背景下村级党组织的功能定位:政党依托国家权力对农村社会的强控制 |
(—) 城乡二元体制的形成阶段(1949—1957):革命导向型组织 |
1、建国初期我国城乡关系的变化和发展 |
2、这一阶段村级党组织功能的主要特征 |
(二) 政策主导型城乡二元体制阶段(1958—1978):全能型组织 |
1、政策主导型城乡二元体制的形成和发展 |
2、农村人民公社制度的建立及村级党组织的功能构成 |
(三) 双重导向型城乡二元体制阶段(1979—2005):行政代理型组织 |
1、城乡关系的曲折发展与双重导向型城乡二元体制的形成 |
2、双重导向型城乡二元体制与村级党组织的功能定位 |
三、统筹城乡发展与村级党组织的功能障碍:强控制的功能定位与农村社会的矛盾 |
(一) 统筹城乡发展的中国实践 |
1、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提出 |
2、我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 |
3、城乡统筹发展对农村的影响:农村社会的不断发育和成熟 |
(二) 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村级党组织的功能障碍 |
1、“行政代理型”村级党组织功能障碍的产生及其原因 |
2、“行政代理型”村级党组织功能障碍的具体表现 |
四、“政党导向型”村级党组织的提出及其功能构成:政党逐步回归农村社会 |
(一) 功能障碍与“政党导向型”村级党组的提出 |
(二) “政党导向型”村级党组织功能的分类与具体构成 |
1、“政党导向型”村级党组织政党类功能的含义与具体构成 |
2、“政党导向型”村级党组织行政类功能的含义及具体构成 |
五、城乡统筹背景下村级党组织实现功能转型的路径选择 |
(一) 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是村级党组织实现自身功能转型的物质基础 |
1、制定本村的经济发展战略,为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在环境 |
2、探索市场经济背景下壮大和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新思路和新措施 |
(二) 实现自身运行模式的转型,是村级党组织实现自身功能转型的关键所在 |
1、淡化管理色彩,以推进服务为基本导向 |
2、依靠政党自身的活动,通过引导和示范来实现党对农村社会的影响 |
(三) 实现自身组织设置模式的改变,是村级党组织实现自身功能转型的重要前提 |
1、村级党组织原有设置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其负面影响 |
2、城乡统筹背景下调整村级党组织设置模式的主要方法 |
(四) 不断提高自身的治理能力,是村级党组织功能转型关键所在 |
1、建立科学合理的分权合作制度,理顺村“两委”关系 |
2、村级党组织有效领导和参与乡村治理的具体方法和模式 |
(五) 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为村级党组织实现自身功能转型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
1、不断提高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的基本能力和素质,打造强有力的领导核心 |
2、加强对农村普通党员队伍的教育和管理,保持农村党员队伍的先进性 |
3、提高农村党员发展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保障村级党组织的持久发展 |
(六) 进行乡镇管理体制改革,为村级党组织功能转型提供良好的外在环境 |
1、乡镇管理体制改革是村级党组织实现功能转型的重要保障 |
2、建构多元化的乡镇管理体制改革模式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被困的治理 ——一个华中乡镇中的复合治理(1980-200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导论 |
导言:乡镇干部的“理”与“钉子户”的“理” |
1.1 自治,抑或官治:治理主体视角下的乡村秩序 |
1.2 复合治理:当代中国乡村治理的新解释 |
1.3 地域空间的"华中":区位与属性 |
1.4 田野研究方法 |
1.5 文本的结构:表述框架与研究主题 |
2 乡村治理的大舞台:乡域的生活世界 |
2.1 河镇的空间与空间中的河镇 |
2.2 河镇的社会与社会中的河镇 |
2.3 河镇的历史与历史中的河镇 |
2.4 是国家的历史还是乡村的故事? |
3 地方性规范与乡村社会秩序的生产 |
3.1 默会的传统:乡村社会中的地方性规范 |
3.2 权力的组织网络与村庄权威 |
3.3 道义、地方性规范与公共规则的角逐 |
3.4 地方性规范实践与乡村社会治理 |
4 普法实践与公共规则下乡 |
4.1 河镇中的法律:法律下乡三十年 |
4.2 法律下乡与治理嬗变 |
4.3 法律规则的移植:从送法下乡到迎法下乡 |
4.4 法治的兴起与通过法律的治理 |
5 治理转型、规则变迁与积极治理困境 |
5.1 代理制与税费改革前的公共物品供给 |
5.2 协议制与税费改革后的公共物品供给 |
5.3 合作的困境:从"钉子户"困境到"有组织的无序" |
5.4 规则变迁、策略运用与合作困境 |
6 规则多元、策略行为与消极治理困境 |
6.1 生活实践中的村庄纠纷 |
6.2 情理与法律:家庭内部纠纷调解的规则博弈 |
6.3 情理、暴力与法律:家户间纠纷的调解规则与情境博弈 |
6.5 生存伦理与政治话语:农户与集体纠纷的规则博弈 |
6.6 规范体系的混乱与纠纷调解的困境 |
7 情境建构、合法性表达与消极治理困境 |
7.1 上访的事由及其分类 |
7.2 组织庇护:农民上访的诉求表达 |
7.3 情境构建与话语表达:农民上访的策略表达 |
7.4 政治正确与现实选择:话语混乱背后的上访治理困境 |
8 结语:复合治理、社会主义国家与治理转型 |
8.1 情景建构与规则选用:对农户行为的再认识 |
8.2 复合治理与国家政权建设 |
8.3 复合治理的困境:话语/规则混乱、治权丧失与合法性消解 |
8.4 乡村治理中的国家基础权力 |
8.5 社会主义国家与治理转型:一个刚刚开启的话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读博期间主要发表论文情况 |
(9)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导论 |
(一) 选题由来与研究意义 |
1.研究经历与选题由来 |
2.问题意识与选题意义 |
(二) 研究现状与简要述评 |
1.现有研究情况与总体把握 |
2.现有研究视角与理论范式 |
3.现有研究内容与分析范式 |
4.简要分析与述评展望 |
(三) 研究思路与基本概念 |
1.分析思路与研究框架 |
2.基本概念 |
(四)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1.研究方法 |
2.资料来源 |
(五) 创新之处与主要限度 |
1.创新之处 |
2.主要限度 |
二、中国共产党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发生逻辑 |
(一) 社会转型:党领导社会建设面临的新情况 |
1.社会分层 |
2.社会流动 |
3.社会组织 |
4.社会分工 |
(二) 社会失范:党领导社会建设遇到的新问题 |
1.民主问题:公民权生长与自治制度不完善 |
2.民稳问题:单位制度解体与管理主体缺失 |
3.民生问题:公共需求增长与公共产品短缺 |
4.精神文明建设问题与核心价值体系的统领 |
(三) 社区建设:党领导社会建设作出的新选择 |
1.顶层设计:中央领导同志关于社区建设必要性的论述 |
2.制度安排:中央政策规章关于社区建设必要性的阐述 |
3.变迁轨迹:党对社区建设道路的认识过程与理论趋向 |
三、中国共产党关于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体系 |
(一) 轴心体系:统领的社区建设理论 |
1.社区建设轴心体系理论的总体性探索 |
2.社区建设轴心体系理论的概念性图式 |
(二) 中轴核心:新型社区共同体理论 |
1.中央领导同志关于新型社区共同体理论的探索 |
2.党的各次全会关于新型社区共同体理论的精神 |
3.中央政策规章关于新型社区共同体理论的阐述 |
(三) 外围结构:链接的四大支柱理论 |
1.居民自治:社区民主与社区党建理论 |
2.管理有序:社区体制与社区治理理论 |
3.服务完善:社区民生与服务均等理论 |
4.文明祥和:社区文明与和谐文化理论 |
四、中国共产党领导城市社区建设的实践成效 |
(一) 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实践发展阶段的总体把握 |
1.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实践的发展历程及其脉络 |
2.学术界对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发展阶段的概括 |
3.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实践和发展阶段的再判断 |
(二) 发展基层民主:居民自治理念下的社区民主建设实践 |
1.稳步推进:党领导的居民自治发展总态势 |
2.民主选举:内生人民民主思想的社区实践 |
3.民主决策:渗透协商参与理念的社区探索 |
4.民主管理:实现自我治理目标的社区实验 |
5.民主监督:颠覆传统官民位序的社区创造 |
6.其它各地社区民主与居民自治的实践发展 |
(三) 维护社会稳定:管理有序理念下的社区管理建设实践 |
1.建立新型的社区组织体系 |
2.建立新型的社区管理体制 |
3.总体性模式、街道办模式和工作站模式 |
4.其它各地社区治理与管理体制创新实践 |
(四) 实现民生民本:服务完善理念下的社区服务建设实践 |
1.社区服务实践:变迁过程与总体发展状况 |
2.社区服务设施:拥有量和覆盖面不断增加 |
3.社区服务队伍:规模化、专业化、规范化 |
4.社区服务机制:多主体参与和多方式供给 |
5.社区服务投入:各级财政支撑与分类指导 |
6.各地发展社区服务的典型案例与创新实践 |
(五) 建设精神文明:文明祥和理念下的社区文明建设实践 |
1.创建文明祥和社区实践的总体发展 |
2.各地建设文明祥和社区的实践探索 |
五、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创造的核心价值 |
(一) 党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 |
1.党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已形成且是经受住了实践检验的科学理论体系 |
2.党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3.党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
(二) 党的城市社区建设实践经验为统筹城乡社区发展奠定基础 |
1.党的城市社区建设实践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社区建设经验 |
2.党的城市社区建设实践经验为全面开展城市社区建设拓宽了发展空间 |
3.党的城市社区建设实践经验为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提供了参考借鉴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目录 |
(10)社会阶层结构变迁下中国共产党执政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缘起与选题意义 |
1. 社会变迁条件下党的执政基础面临诸多新问题 |
2. 新的历史起点上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 |
3. 现代政党政治中执政党须应对的重大战略课题 |
二、相关概念和范畴阐释 |
1. 社会结构和社会阶层结构 |
2. 执政与执政基础 |
三、文献综述与学术动态 |
1. 关于社会变迁和社会转型的研究 |
2. 关于中国社会阶层结构问题的研究 |
3. 关于执政基础的研究 |
4. 国外学者关于本论题研究的述评 |
四、研究方法与分析框架 |
1. 主要研究方法 |
2. 全文的框架分析 |
第二章 1978年前中国社会阶层结构与党的执政基础的历史考察 |
一、近代中国社会结构与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的基础 |
1.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及其变迁 |
2.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的基础考察 |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 |
1.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大变革与社会结构 |
2. "两个阶级一个阶层"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的形成 |
3. 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社会结构的特点及其演化 |
三、1949-1978年间党的执政基础的历史考察 |
1.1949-1978年间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阶级基础 |
2.1949-1978年间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
3.1949-1978年间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组织基础 |
4. 中国共产党巩固和扩大执政基础的历史经验 |
第三章 新时期中国社会结构变迁及其对党执政基础的影响分析 |
一、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与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渐次分化 |
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利益关系结构的调整和变迁 |
2. 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引致社会阶层分化机制的变化 |
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样性社会阶层结构的逐步形成 |
二、社会新阶层与中国社会结构的新变化 |
1. 原有社会阶级阶层的新变化及其阶级归属的廓清 |
2. 新的社会阶层及其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
3. 新时期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变迁的特点及发展趋向 |
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结构变迁及其对党执政基础的影响 |
1. 社会结构变动中人民内部矛盾日趋复杂和多样 |
2. 社会结构变动中的政治稳定与执政合法性问题 |
3. 新的历史发展起点上党的执政基础的深刻变化 |
第四章 工人阶级内部结构变化与党执政的阶级基础的巩固 |
一、新时期以来中国工人阶级的阶层分化 |
1. 中国工人阶级的本质属性与党的阶级基础 |
2. 新时期以来工人阶级内部阶层的逐步分化 |
3. 转型时期工人阶级的地位变动和先进性质 |
二、中国知识分子阶层的嬗变与党外知识分子工作 |
1. 新时期执政党对知识分子政策的调整 |
2. 新时期中国知识分子阶层的渐次分化 |
3. 知识分子工作与党的阶级基础的巩固 |
三、城市农民工问题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阶级基础 |
1. 城市农民工问题对党的阶级基础的影响分析 |
2. 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农民工的各项权益问题 |
3. 农民工转化为城市工人的实现策略和路径依赖 |
4. 在历史新起点上继续发展工人阶级先进性 |
第五章 社会新阶层与党执政的群众基础的扩大 |
一、新时期以来党执政的群众基础的基本构成 |
1. 无产阶级政党群众基础的出发点和基本依据 |
2. 农民阶级是党执政最广泛最深厚的群众基础 |
3. 新时期以来党执政的群众基础的特点及变化 |
二、社会新阶层是党执政的重要群众基础 |
1. 社会新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
2. 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政治引导 |
3. 稳妥推进社会新阶层中优秀分子的政治吸纳 |
三、构筑党执政的牢固社会基础和民意基础 |
1. 巩固工农联盟赢得人数最多的基本依靠力量 |
2. 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人民群众有序政治参与 |
3. 发挥利益表达和利益整合功能增强民意基础 |
4. 推进社会建设筑牢执政党最广泛的社会基础 |
第六章 社会阶层结构变迁下党执政的组织基础的夯实 |
一、新时期社会变迁对党组织体系的影响分析 |
1. 市场经济和社会阶层结构变迁下党的组织环境变化 |
2. 新形势下党的基层组织资源的流失与维护 |
二、全面推进各领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
1.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优化党的基层组织设置 |
2. 积极推进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创新 |
3. 加强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和党员队伍建设 |
4. 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 |
三、顺应经济社会发展拓新执政党的组织基础 |
1、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中党的组织建设 |
2、拓新社会中介组织中党组织的建设模式 |
3、改进社区党建夯实党在城市基层的执政基础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四、宜昌推出退休公示制(论文参考文献)
- [1]民国合法工会研究[D]. 朱东北. 吉林大学, 2018(12)
- [2]城镇居民参与社区治理问题研究 ——以N市P区为例[D]. 周倩. 南京工业大学, 2017(06)
- [3]城乡社区建设差异性研究 ——以湖北省城乡社区建设为例进行分析[D]. 赵丹妮.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1)
- [4]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营造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浓厚氛围[N]. 王馨,彭小萍. 湖北日报, 2014
- [5]诚信问题社会建构中传媒场域介入的研究[D]. 方艳. 华中科技大学, 2013(02)
- [6]在水一方——中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纪实[J]. 秦岭. 中国作家, 2013(06)
- [7]城乡统筹背景下村级党组织功能转型问题研究[D]. 赵大朋. 华中师范大学, 2012(08)
- [8]被困的治理 ——一个华中乡镇中的复合治理(1980-2009)[D]. 狄金华. 华中科技大学, 2011(09)
- [9]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张大维. 华中师范大学, 2010(12)
- [10]社会阶层结构变迁下中国共产党执政基础研究[D]. 罗永宽. 武汉大学, 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