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纳米银研究和应用新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陆明[1](2020)在《纳米银生物法绿色连续制备工艺及其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关注程度日益深入,利用环境友好的原料实现工业材料的绿色制备越来越受到研究者们的重视。银纳米颗粒在催化、传感器及抗菌材料等诸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现有的银纳米颗粒合成过程基本以间歇操作方式在反应器中进行。如何实现银纳米颗粒的快速连续制备,已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重视。其中,利用微通道反应器,尤其是微流体芯片技术连续制备银纳米颗粒是当今较为流行的一种连续制备技术,但是,已有的研究只侧重于实验条件对最终纳米银颗粒粒径分布的影响,利用计算机数值模拟计算来辅助研究微流体芯片合作纳米银过程中更深层次条件影响因素尚未见报道。并且,利用水利空化反应器辅助的纳米银连续制备技术也未见相关报道。本研究利用环境友好的植物生物质还原技术与微流体芯片反应器及水力空化反应器相结合,实现纳米银的连续制备,并结合数值模拟计算,考察相关实验条件及函数对纳米银的形成及粒径分布的影响,主要容如下:首先,采用侧柏叶水提液生物还原方法在自制的微流体芯片中室温条件连续合成制备银纳米颗粒(Ag NPs)。建立了一个计算流体力学(CFD)耦合颗粒粒群衡算模型并嵌入纳米银成核与生长动力学的模型来模拟纳米银的形成过程并计算不同反应条件下的颗粒粒径分布(PSD)。综合采用实验的方法和模拟计算的方法详细的考查了微流体芯片内微通道中反应液流速对纳米颗粒粒径分布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对于尺寸固定的微流体芯片,存在一个特定的流速使得流速对纳米银粒径的影响分成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混合效率是对粒径分布影响的决定性因素,而第二阶段停留时间将是对粒径分布影响的决定性因素。在这个特定流速下,混合效率和停留时间对纳米银粒径分布的影响达到平衡,此流速下,纳米银的粒径达到最大。其次,采用水力空化反应器辅助在室温(30°C),侧柏叶水提液浓度(0.3 g/L)条件下,连续制备纳米银颗粒。经过UV-Vis吸收光谱,XRD,TEM和HRTEM表征证实所合成的纳米银具有均一的粒径分布。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和颗粒粒群衡算耦合模型模拟了银纳米颗粒的形成过程并计算和预测了其粒径分布,结果证实所建立的耦合模型能够很好的模拟该反应过程,实验结果和模拟结果一致性较好,所建立的耦合模型能够有效的预测不同实验条件下纳米银的粒径分布情况。
鲍俊[2](2020)在《超重力法制备纳米银及其复合材料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极是电子器件中不可或缺的部件,根据其应用领域的不同,可分为导电电极、电容器电极、原电池电极、pH电极等。随着智能仪表、可穿戴设备、柔性太阳能电池等科技领域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高透明、高导电的新型柔性透明电极的需求越来越多。常见的透明电极材料有石墨烯、金属、金属氧化物、导电聚合物等。其中,银纳米材料由于具有独特的电学、光学和力学性能,可用于制备性能优异的透明电极材料。但是,目前银纳米材料的制备技术仍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比如产品粒径不可控、分散性差、大规模生产难等,因而纳米银的可控制备技术成为了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本文旨在采用超重力技术合成尺寸均一、分散性良好的纳米银及其复合材料,研究制备工艺条件对银纳米材料形貌、分散性和应用性能等的影响,并进一步制备具有高透明、高导电和良好柔韧特性的电极材料。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创新性地采用超重力技术结合多元醇还原法可控制备了具有高长径比的银纳米线(AgNWs),研究并确定了较优的制备工艺条件:旋转填充床(RPB)转速为1500rpm,在RPB内反应时间为10 min,在STR内反应温度为160℃,PVP与硝酸银质量比为0.63,NaCl与NaBr摩尔比为2:1。制备得到的AgNWs平均直径为20nm,平均长度为55 μm,收率高达95%。相比之下,采用传统搅拌反应釜(STR)法制备的AgNWs长度和收率均明显下降,平均长度仅为30 μm,收率为91%。此外,对AgNWs进行了宏量制备,处理量放大10倍后,STR工艺的收率下降到了 83%,AgNWs平均长度减小到25 μm,而RPB工艺制备的AgNWs的长度和收率基本保持不变,无放大效应。对AgNWs的生长机理研究发现,反应初期生成的银卤素纳米颗粒(AgHNPs)的大小及均一性对AgNWs的形貌有显着的影响,超重力法可制备出粒径更小且均一的AgHNPs,在AgNWs生长过程中更易解离到溶液中,释放银离子,促进AgNWs的生长,因而RPB工艺制备的AgNWs的长径比和收率均高于STR工艺。2、以超重力法制备的AgNWs为原料,采用旋涂法制备了柔性透明电极材料(FTCEs),研究了退火温度和AgNWs分散体浓度对FTCEs可见光透过率和表面方阻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制备工艺条件。制备的FTCEs具有高的可见光透过率、低的表面方阻以及良好的弯折稳定性能,当FTCEs在550nm处的透过率为90.2%时,表面方阻为9.6Ω·sq-1,弯折1000次后材料表面方阻仅增加了 19%,稳定性能明显优于文献报道的ITO电极。与STR工艺相比,在表面方阻相同时,RPB工艺制备的AgNWs电极材料的可见光透过率高5%。此外,将制备的AgNWs与铯钨青铜(MTO)分散体复合,采用涂覆法制备了 AgNW/MTO/聚乙烯醇缩丁醛(PVB)纳米复合材料,并应用在玻璃节能领域。AgNW/MTO/PVB纳米复合材料具有高的可见光透过率和显着的中远红外光反射性能,当550 nm处的透过率为65%时,在25 μm处的反射率为60%。AgNW/MTO/PVB纳米复合材料在具有高透明度的同时,还具有明显的保温和隔热性能,用于烘箱保温可节约16%以上的电能。3、利用超重力技术结合原位表面修饰的方法合成了水相单分散银纳米颗粒,并以此为原料制备了银导电墨水和银微乳液体系,干燥后得到了银迹线和银导电网络。研究并确定了银纳米颗粒的较优制备工艺:RPB转速为2000rpm,反应时间为8min,改性剂与硝酸银摩尔比为0.7,水合肼与硝酸银摩尔比为1.0,反应温度为20℃,pH值为10。制备的银纳米颗粒平均粒径为5.2 nm,尺寸均一,在水中呈单分散状态;银墨水配方体系中当银颗粒含量为30.0 wt%、连接料羧甲基纤维素钠含量为0.3 wt%、丙三醇为5.0 wt%时,制备的银迹线电阻率仅为7.5×10-8Ω·m,且3M胶带附着力测试表明银迹线还具有良好的粘附性;银微乳液体系中当水、有机溶剂、银颗粒质量比为80:60:1时,可形成孔径均一的银随机导电网格,其可见光550 nm处透过率为52.2%,表面方阻为4.1 Ω·sq-1,此外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仿真软件对银网格的构-效关系进行了模拟计算。4、以石墨烯为载体,采用超重力技术原位制备了银/二硫化钼/石墨烯(Ag/MoS2/rGO)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制备工艺条件对Ag/MoS2/rGO复合材料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当还原剂为葡萄糖,银离子浓度为0.3 mmol·L-1,反应温度为30℃,溶液pH为11时,制备的Ag/MoS2/rGO纳米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形貌结构和较优的电化学性能。复合材料上的MoS2呈薄片状,平均长度为85 nm,银为纳米颗粒状,平均粒径为5.5 nm,二者都均匀地分布在rGO上。而传统STR法制备的负载在纳米复合材料上的银颗粒平均粒径为9.7 nm,粒度分布宽且在rGO上分布不均。因此,与STR法相比,超重力法制备的Ag/MoS2/rGO复合材料具有更好的电化学性能和循环稳定性,当扫描速率为20 mV.s-1时,超重力法制备的Ag/MoS2/rGO复合材料的比电容为540.6 F·g-1,连续充放电1000次后,比电容下降了 8.9%。而STR法制备的Ag/MoS2/rGO复合材料的比电容仅为超重力法的88.2%,且充放电1000次后比电容降低了 10.3%。此外,银纳米颗粒的复合可明显提高材料的比电容,Ag/MoS2/rGO三元复合材料的比电容相较于MoS2/rGO二元复合材料提高了 84%。
杨柳[3](2019)在《几种硅藻泥的制备及基本性能研究》文中认为硅藻泥具有绿色环保、净化空气的效果,比传统装饰材料更受消费者的欢迎,但是高昂的售价限制了硅藻泥的广泛使用。本文在综述硅藻泥、纳米银杀菌剂、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铝阻燃剂的优缺点以及制备方法的基础上,选用低廉易得的原材料制备了普通硅藻泥,并研究了容器中状态、施工性、表干时间、初期干燥抗裂性、耐碱性和粘结强度等基本性能;同时,考虑到纳米银和镁铝复合阻燃剂对硅藻泥的防霉抗菌性和阻燃性有改善作用,通过合金氢化+水解的方法制备了纳米银和镁铝复合阻燃剂,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SEM/EDS)等技术分析了合金、氢化物和水解产物的相组成和形貌,研究并分析了纳米银和镁铝复合阻燃剂的添加对普通硅藻泥性能的影响。普通硅藻泥的最佳水料比为1:1,当水分少于或多于50%时,硅藻泥的施工性、耐碱性和粘结强度会降低;硅藻土掺量的增加能够改善硅藻泥的容器中状态和初期干燥抗裂性,但不利于粘结强度和耐碱性的提高;膨润土掺量的增加能够改善硅藻泥的施工性、粘结强度和耐碱性,但会降低容器中状态和初期干燥抗裂性;石英砂掺量的增加会降低施工性、容器中状态、初期干燥抗裂性、耐碱性和粘结强度,掺量为总量的1/3时,表干时间最长超过2 h;高岭土掺量的增加能够改善容器中状态和降低耐碱性;硅灰石粉掺量的增加会改善施工性、初期干燥抗裂性、粘结强度和耐碱性,但会降低容器中状态。以Mg4Ag合金为前驱体制备纳米银。铸态Mg4Ag合金由非平衡态Mg54Ag17相和Mg相组成;Mg4Ag合金氢化物水解后由Ag和Mg(OH)2两相组成,颗粒呈球状,表面由絮状的小颗粒包裹而成。在普通硅藻泥中,按照硅藻泥干粉料和纳米Ag(+Mg(OH)2)质量比1000:1.9加入纳米Ag(+Mg(OH)2),该硅藻泥的容器中状态、初期干燥抗裂性和表干时间三种性能有所降低,而粘结强度和耐碱性有所提高。以Mg17Al12合金为前驱体,通过氢化和水解的方法制备镁铝复合阻燃剂。铸态Mg17Al12合金粉末为单相Mg17Al12,颗粒形状不规则,大小不一致;Mg17Al12合金氢化物由MgH2、Al和少量Mg2Al3组成,颗粒表面变得粗糙;Mg17Al12合金氢化物的水解产物,即镁铝复合阻燃剂,由Mg(OH)2和Mg6Al2(OH)18·4.5H2O组成,其颗粒粒径在30μm以下,分布较均匀,表面由大小不一的小片包裹而成。在普通硅藻泥中添加镁铝复合阻燃剂,该硅藻泥的容器中状态、施工性、表干时间、初期干燥抗裂性、耐碱性和粘结强度等基本性能几乎不受影响。
孙秀玥[4](2019)在《纳米银和银离子对SBR污水处理系统污泥活性的影响》文中认为近年来,纳米银(Silvernanoparticle,nAg)广泛应用于抗菌、催化、生物、微电子等领域。含nAg污水直接或间接地归趋到污水处理系统,nAg的抑菌性及所释放Ag+的毒性会影响污水处理系统中的微生物,降低污水处理厂污染物的去除效率,对受纳污水处理厂出水的水体环境可能造成胁迫。因此,系统探究nAg对活性污泥污水处理系统的影响及其在活性污泥中可能的赋存状态,对评价nAg对水体环境的安全风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小型序批式反应器(Sequencingbatchreactor,SBR)模拟活性污泥污水处理系统,在进水中分别添加1 mg/L nAg、10 mg/L nAg、0.3 mg/L Ag+(1 mg/L nAg释放的Ag+浓度)、3.0 mg/L Ag+(10 mg/L nAg释放的Ag+浓度),SBRs运行50天,以探究nAg及其释放的Ag+对SBRs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主要污染物(NH4+-N、NO2--N、NO3--N及PO43-)去除性能的影响;nAg及其释放的Ag+在系统出水、活性污泥、活性污泥胞外多聚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中的赋存状态;nAg及其释放的Ag+对活性污泥微生物群落结构及相关的污水脱氮基因丰度的影响,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nAg在超纯水和人工污水中的粒径分布、团聚现象受分散介质及nAg浓度影响。nAg在人工污水中易团聚,团聚体加权平均粒径高达96 nm;同种分散介质中,nAg浓度越高,nAg颗粒粒径越大。2)在进水中添加 1 mg/L nAg、10 mg/L nAg、0.3 mg/L Ag+、3.0 mg/L Ag+,运行至第50天,进水中添加10 mg/L nAg显着影响SBRs出水COD、NH4+-N及PO43-含量,且10 mg/L nAg影响SBRs活性污泥微生物去除COD、NH4+-N及PO43-的主要原因为nAg颗粒本身而不是其释放的Ag+作用。运行至50天,对照、1 mg/L nAg、10 mg/L nAg 与 0.3 mg/L Ag+、3.0 mg/L Ag+处理下的 SBRs 出水中 NO2--N 和 NO3--N去除率均无显着差异,均高达90%以上。3)在进水中添加 0、1 mg/L nAg、10 mg/L nAg、0.3 mg/L Ag+、3.0 mg/L Ag+,持续运行50天。运行初期,Ag主要存在于活性污泥中,随着反应器的运行,泥相中Ag可能达到一个稳定值,此后进水中添加的10 mg/L nAg主要随水排出。活性污泥中主要为石英、钠长石,活性污泥EPS中主要无机物为NaCl。在好氧生境下,10 mg/LnAg在活性污泥中以Ag2S、Ag的氧化物、Ag2SO4形式存在,而3.0mg/LAg+处理后活性污泥中Ag主要以AgO形式存在。4)进水中添加10 mg/L nAg对SBRs硝化功能有明显影响,且影响主要源于nAg颗粒本身而不是其释放的Ag+作用,进水中分别添加不同浓度nAg与Ag+对活性污泥反硝化功能无明显影响。目前进入污水处理厂的nAg在ng/L-ug/L级别,就目前实验结果看,进水中添加1 mg/LnAg对出水水质及活性污泥微生物无显着影响,表明在目前nAg排放量下对城市污水处理系统污染物去除性能可能无显着影响,而进水中添加10mg/L nAg显着增加了 SBR污水处理系统出水COD、NH4+-N、PO43-含量,且影响来源于nAg颗粒本身而不是其释放的Ag+。研究结果可为正确评价nAg对污水生物处理系统的安全风险提供理论指导。
公昊[5](2019)在《基于植物纤维的纳米银绿色制备及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自然界储量最丰富的可持续发展资源,植物纤维是一种生物相容性好、可降解、可再生的生物质资源,主要由多种聚糖组成。在以往的研究中,植物纤维通常作为载体和弱还原剂用于纳米银的制备,所制备的纳米银形貌单一,得率低,制备过程不可控,使用环境受限。为实现植物纤维高值化利用,本研究针对目前使用植物纤维制备纳米银存在的缺点,以纳米纤维素和纸浆纤维为还原剂,不使用分散剂和其他的还原剂,在不同条件下实现纳米银的高效绿色可控制备,并研究其应用性能,对推动纳米银绿色制备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围绕上述目的开展了以下研究:(1)以TEMPO氧化纳米纤维素为还原剂和分散剂,在紫外光照射的条件下绿色可控制备纳米银溶胶,纳米银粒子还原率最高可达96.26%。对不同条件下该溶胶的制备过程分别建立拟合曲线方程,其RSD绝对值均小于4.5%。所制备的纳米纤维素直径为2050 nm,长度为100300 nm。所制备的纳米银粒子具有较好的面心立方晶体结构,随光照时间由2 h增加至20 h,平均粒径由14.98 nm增大至62.61 nm,同时纳米纤维素表面存在大量的210 nm的纳米银粒子。纳米纤维素/纳米银溶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对大肠杆菌8099和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6538的抑菌率均能达到100%,在15天内Ag+总释放量仅为11.95%。(2)以纸浆纤维为还原剂和载体原位绿色制备纳米银粒子,探究了不同反应条件对纳米银粒子负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银粒子具有面心立方晶体结构,负载率最高可达28.12 wt%,直径为1050 nm,分布均匀。所制备的纳米银粒子/纸浆纤维复合材料在催化还原4-硝基苯酚反应中,单次催化时间仅为1.5 mins,经过50次循环后,催化效率仍可高达到95%。所使用的原位绿色制备方法对其他纤维素纤维(天丝纤维,粘胶纤维和莫代尔纤维)具有普适性,还原产物中纳米银粒子负载率高,粒径均匀。(3)以TEMPO氧化纳米纤维素为还原剂,在水热条件下制备出超长纳米银线,整个反应中无需加入还原剂和保护剂,绿色无污染。最佳反应条件为在氩气环境下纳米纤维素的含量为0.006 g,Ag+含量为0.01 mmol,反应温度为180℃,反应时间为24 h。所制备的纳米银线为面心立方结构,长度主要分布在8001200μm之间,直径主要分布在100300 nm之间,长径比高达5000多,还原率高达89.36%。进一步研究了纳米银线在透明导电膜中的实际应用,当纳米银线含量为22.78 mg/m2时,透明导电膜的方阻仅为11.90Ω/sq,透光率大于75%,其热稳定性高,连续弯曲500次后,依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4)以纸浆纤维为还原剂,通过添加适量HCl在水热条件下制备出韧性较好的超长纳米银线。结果表明在氮气环境下,纸浆纤维含量为0.0075 g,Ag+含量为0.02 mmol,反应温度为180℃,反应时间为24 h,HCl含量为0.30.45 mmol时,可以较优地制备出具有面心立方结构的纳米银线。碳化后的纳米银线/纸浆纤维复合材料具有相互贯通的三维导电网络结构,在8.212.4 GHz范围内具有22 dB以上的电磁屏蔽性能。
熊智淳,张哲娟,才滨[6](2017)在《控制剂(CuCl2·2H2O)对多元醇热法制备纳米银形貌的影响》文中指出纳米银材料的性能主要是由其微观尺寸和形貌决定,制备形貌均匀、高纯度且尺寸可控的一维纳米银,即纳米银线材料,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采用引入控制剂的多元醇化学还原法快速制备纳米银线,研究了控制剂剂量和浓度对产物形貌的影响。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和硝酸银的浓度比为6∶1,当二水氯化铜的浓度为5 mmol/L,剂量为700μL时,可以批量制备出线长为10μm以上、线径150 nm左右、长径比为70的高纯度纳米银线材料。可用于透明显示、生物制药、印刷电路等领域。
冯懂懂[7](2017)在《银基透明导电薄膜与电路图形的制备与研究》文中认为纳米银线(Ag NWs)因其拥有独特的性能而被广泛的应用于光电子学器件、化工生产催化剂、生物纳米传感器、微纳机器人以及太阳能电池板等诸多领域。在透明导电薄膜(TCFs)的应用方面,纳米银线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就Ag基TCFs的制备采用了两种不同的工艺方法。其一,首先合成AgNWs,再采用分层刮涂及热压的方法将纳米银线固定在基底(玻璃或PET)表层,形成Ag基TCFs。其二,首先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将含供Ag生长的晶种纺到基材(玻璃或PET)表面,然后经过化学选择性生长的方法,在纺丝线表面长出纳米银,形成Ag基TCFs。众多研究者通过大量的研究发现,高长径比的AgNWs对提高透明导电薄膜的光电性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乙二醇还原法合成纳米银线,在以Ag NO3为主体剂提供Ag+,以乙二醇(EG)当作反应当中的溶剂以及还原剂,PVP作为为诱导剂,FeCl3·6H2O作为控制剂,在温度为120℃,Ar气氛围下成功合成了长度为50μm,直径为60 nm的形貌均匀的纳米银线(AgNW)。之后,采用分层刮涂的办法,在以温度为100℃,压力为50 kg,时间为30 min的热压作用下,成功的制备出了平均表面电阻38Ω/sq,平均可见光透过率为86%的Ag基TCFs。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Ag基TCFs。创造性提出并研究在纺丝液中使用聚丙烯腈-聚苯乙烯的共聚物(SAN)以络合Ag+形成供Ag生长的晶种,再通过Ag的选择性生长反应形成Ag基TCFs。探究纺丝液中SAN的含量,以及收集静电纺丝时间对Ag基TCFs的光电性能的影响作用。经探究最优化条件,成功制备出表面电阻为20Ω/sq,可见光透过率为85.5%的Ag基透明导电薄膜。光打印法制备Ag基电路图形是基于传统技术以及现阶段喷墨打印技术的缺点而创造性提出的,其实现是基于分层涂布法制备Ag基透明导电薄膜以及紫外激光对光敏树脂的选择性固化作用的相结合。在现有条件下制备了最小线宽为0.25 mm,电阻率为21×10-5Ω·cm的导电图形。为日后制备出大规模集成电路提供了一种快速、方便、可行的方法。
余堃[8](2017)在《新型家蚕茧层纳米银敷料的创制及其性能研究》文中指出在日常生活中,皮肤创伤难以避免,轻微的伤口如果不加处理很容易引起细菌感染。轻者会出现红肿,严重的伤口感染会出化脓,甚至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在伤口感染中,细菌是罪魁祸首。受细菌感染的伤口会出现大量的渗出液,细胞外基质蛋白被分解及多种生长因子受到抑制,表皮再生被阻碍,从而影响康复的进程。一种具有良好抑菌效果的创伤敷料可以有效抵御细菌感染,促进伤口愈合,对于减少患者痛苦,增进人民身体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项研究结合天然茧层中丝蛋白的优良性能,利用蚕茧的天然结构,通过探讨蚕茧茧层的在CaCl2-C2H5OH-H2O三元溶液中进行部分溶解处理的工艺条件,使其具备多孔性、高延展性能,并利用丝胶蛋白的还原性,原位负载纳米银,赋予其良好抗菌性能。同时对这种抗菌敷料的理化性能、抗菌性能、细胞毒性以及伤口愈合能力进行系统的评估,得到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木瓜蛋白酶来对茧层进行部分脱胶,并对脱胶时间进行单因素控制,得到不同脱胶程度的茧层材料。对处理后茧层材料的脱胶率计算、扫描电镜观察以及力学性能测试我们发现,丝胶对于茧层的结构影响很大,丝胶含量越低,茧层的结构越松散,弹性和强力也随之降低,透气性能随之升高。细胞毒性实验结果显示,茧层处理30min后的茧层具有疏松的空隙,有利于细胞的增殖,但是质地较硬,不适合用作创伤敷料。(2)采用摩尔比为1:2:8的CaCl2-C2H5OH-H2O三元溶液来处理未脱胶的茧层,通过单因素实验探讨了不同处理条件对茧层结构、形态、透明度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在CaCl2-C2H5OH-H2O三元溶液中,温度越高,茧层的溶解速度越快,在40、50℃下处理的茧层,茧层几乎不溶解,茧层的结构基本不发生变化;当温度上升到60℃时,茧层开始缓慢溶解,形态开始变得透明且柔软;当温度升到70℃时,茧层会快速溶解,并收缩成一团。在以60℃为处理温度时,随着处理时间延长,茧层变得越透明,延展性变得越好,当处理时间为120min时,茧层薄膜的透明度达到85%,最大断裂强度为2MPa,最大应变可达到150%。经扫描电镜观察,具有较为均匀的孔隙结构,孔径约为36μm,总体质地柔软,十分适合作为伤口敷料,因此用摩尔比为1:2:8的CaCl2-C2H5OH-H2O三元溶液进行蚕茧茧层前处理的最佳工艺为:蚕茧茧层处理温度为60±2℃,处理时间为120min,完成后经大量清水冲洗,即可得到透明状的蚕茧茧层薄膜(Silkworm cocoon wound film,简称SCWF)。(3)在蚕茧茧层多孔薄膜原位负载纳米银实验中,利用单因素和L9(34)正交实验研究硝酸银的浓度、处理温度和处理时间等三个因素对SCWF原位还原纳米银粒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对纳米银粒径影响的程度分别是:处理温度>硝酸银浓度>处理时间。制备SCWF-Ag NPs的最佳工艺条件是:硝酸银浓度在150m M、处理温度在20℃、处理时间为3h。研究还发现:纳米银对SCWF结构和理化性能均有影响,随着纳米银含量的越高,SCWF材料的孔径变得越大,透气性和吸水性能明显提升,同时延展性能也得到提升,但断裂强力会下降,与Mepitel?对比发现,SCWF-Ag NP的吸收性能和透气性能都高于Mepitel?。(4)纳米银的抗菌性与其粒径和浓度有密切关系,通过对SC、SCWF、SCWFAg NP的抗菌性能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SCWF-Ag NPs敷料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都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不同Ag NPs含量的SCWF-Ag NP150和SCWFAg NP200敷料的抗菌性能呈现差异性,Ag NPs含量高的SCWF-Ag NP200敷料其抗菌性不如SCWF-Ag NPs150的好,原因是SCWF-Ag NP200中还原得到的纳米银粒径较大,且粒径分布不均,所以抗菌性能反而下降。经MTT法和细胞荧光染色评测SCWF-Ag NP150和SCWF-Ag NP200的细胞毒性,结果表明纳米银含量较高的SCWFAg NP200敷料的具有明显的细胞毒性,不适用用作创伤敷料,而SCWF-Ag NP150无明显的细胞毒性,适宜用作创伤敷料。(5)在新西兰大白兔背构建真皮层缺损的活体创伤模型中,对无明显细胞毒性且抗菌性最佳的SCWF-Ag NP150促进伤口愈合性能进行研究,并以临床得到认可的Mepitel?作为对照。实验结果表明,SCWF-Ag NP150能有效的防止创面细菌感染,同时能抑制巨噬细胞的增殖,促进创面的愈合,对创面促进愈合效果明显要好于Mepitel?。结果说明含纳米银的SCWF-Ag NP150茧层薄膜敷料具有抗菌抑制炎症等多重效应,并且无明显的细胞毒性,对于全层皮缺损伤口具有明显促进愈合作用,可以作为促进真皮再生的皮肤替代物,具有十分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方婷[9](2016)在《纳米银的抗菌性能及生物安全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主要采用改进的液相化学还原法和光化学还原法制备纳米银颗粒(Ag NPs),并用SEM,TEM,EDX进行表征,对不同浓度、不同粒径的纳米银颗粒进行抗菌性能测试与表征,并推测可能的抗菌机理,以及对纳米银颗粒的安全性进行了急性毒性实验和溶血性实验。根据以上研究,将研究成果归纳如下:(1)改进的液相化学还原法和光化学还原法可以制备浓度2.02×10-5 mol/L16.16×10-5mol/L,粒径1040 nm的纳米银水溶液。SEM和TEM的表征结果显示:液相化学还原法制得的纳米银颗粒呈球形和树枝状,低粒径下分散较均匀;光化学还原法制得的纳米银颗粒均呈球形,粒子间呈单层分散,分散度较好。(2)选用大肠杆菌、海洋弧菌和金色葡萄球菌为实验菌种,对用不同浓度、不同粒径的纳米银颗粒进行了抗菌性能测试与表征。抑菌圈法和抗菌琼脂培养实验表明本文制备的纳米银溶液都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大肠杆菌和海洋弧菌抑菌最佳浓度均为12.12×10-5 mol/L,最佳粒径为2025 nm;而金色葡萄球菌抑菌则为8.08×10-5 mol/L和1015 nm。纳米银对金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要优于大肠杆菌、海洋弧菌。菌体的细胞形态和结构的SEM结果表明细胞膜可能被破坏了。(3)研究了纳米银针对烟曲霉AF293和烟曲霉的耐药菌Gra04抗菌效果的影响及抗菌机理。本文制得的纳米银颗粒对AF293和Gra04均具有优异的杀菌效果。尤其是浓度8.08×10-5 mol/L和4.03×10-5 mol/L的纳米银对二者的抑菌率达到了100%,说明能完全抑制所有真菌孢子的生长。通过DIC显微镜观察,纳米银通过破坏孢子的蛋白质,引起蛋白质变性,进一步引起细胞壁和细胞膜的破裂。(4)急性毒性实验中,注射量为100μL的纳米银溶液被加入时,对小鼠内脏重量、体重以及组织切片几乎无影响;在生化指标方面,所有生化指标在注射量为0.1μL时恢复正常。结果显示,纳米银在高剂量时对生化指标仍具有一定影响,如何降低其影响将是未来的重点工作之一。另外,溶血实验显示,纳米银溶液注入2.77μL时不会发生溶血现象。这将为未来纳米银制品直接和人体血液接触时使用奠定基础。
刘沁雪[10](2016)在《纳米银与银离子对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纳米银作为一种具有强烈杀菌能力的抗菌材料,被人们在生活中广泛应用。环境里的纳米银通过释放得到聚集,在排放过程中会随着土壤空气水体进行迁移和转化,最终会在土壤和水体中累积对生物体产生作用。从前人的研究来看,纳米金属材料对土壤微生物及酶活具有较强的毒性作用,但是纳米银对土壤微生物活性和土壤酶活的毒性影响研究相对较少,而且纳米银的毒性作用究竟是纳米银主导还是银离子主导尚存在争议。因此本文选取纳米银与醋酸银(银离子)为供试材料污染供试土壤进行暴露试验,比较纳米银与银离子对土壤基本性质pH、有机质、微生物量碳含量的影响以及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的毒性影响,同时通过测定细菌荧光强度和死亡细菌所占比例,研究纳米银与银离子对细菌毒性的影响。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不同浓度的纳米银与银离子对土壤基本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银的施加浓度对土壤pH值及有机质含量的变化没有影响,但随着纳米银施加浓度的增大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显着降低;随着醋酸银施加浓度的增大,土壤pH值增加0.01-0.02,有机质含量有微弱的增加但不显着,土壤微生物量碳则呈现下降的趋势,但没有纳米银作用明显,可能是土壤中添加的醋酸银浓度较低,因此对土壤微生物量的抑制程度较低,而且醋酸银为含碳有机物,添加后也会增加土壤的含碳量。2、研究不同浓度的纳米银与银离子对土壤微生物(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银对土壤微生物具有较强的毒性效应,随着纳米银施加浓度的增加,微生物数量显着减少;银离子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随着银离子施加浓度的增大,抑制作用增大,土壤微生物数量不断减少,但是从数量变化来看,银离子对微生物活性的抑制作用远低于纳米银,可以初步说明纳米银对土壤微生物的毒性作用大于银离子。3、研究不同浓度的纳米银与银离子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银对两种类型土壤的脲酶、蔗糖酶、FDA酶、过氧化氢酶均有较强的毒性作用,且随着纳米银施加浓度的增大,毒性不断增强,纳米银对土壤酶活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且与施加浓度呈正相关;而试验设置的银离子浓度对于土壤酶活基本没有影响,试验中设置的银离子的浓度是根据纳米银溶出离子浓度(大约为纳米银浓度的1%到5%左右)设置,因此可以说明,纳米银对土壤酶活的抑制作用主要是纳米银本身造成的而与溶出的银离子无关。4、研究纳米银与银离子对细菌(大肠杆菌)的毒性影响。通过比较对照组、20μg/mL纳米银处理组及0.2μg/mL银离子处理组的大肠杆菌的荧光强度和死亡细菌所占比例大小,分析纳米银与银离子对细菌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对照组大肠杆菌的荧光强度(1945)及死细胞所占的比例(32.01%)远低于20μg/mL纳米银处理下的大肠杆菌的荧光强度(4095)与死细胞所占的比例(53.68%),而与0.2μg/mL银离子处理下的大肠杆菌的荧光强度(1953)和死细胞所占比例(33.15%)相比相差甚小,纳米银可能通过损伤细胞膜从而对大肠杆菌产生毒性作用,而纳米银溶出的银离子浓度对大肠杆菌的毒性作用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二、纳米银研究和应用新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纳米银研究和应用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纳米银生物法绿色连续制备工艺及其数值模拟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1.2 纳米材料连续制备方法 |
1.3 微反应器 |
1.3.1 大比表面积、小体积、低能耗、安全环保 |
1.3.2 极高的热质传递效率 |
1.3.3 反应过程连续可控 |
1.3.4 可平行放大 |
1.4 水力空化 |
1.5 数值模拟计算 |
1.6 本研究的意义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及方法 |
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侧柏叶水提液的制备方法 |
2.2.2 微流体芯片合成纳米银实验方法 |
2.2.3 水力空化辅助合成纳米银实验方法 |
2.3 仪器表征 |
2.3.1 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表征 |
2.3.2 电镜表征 |
2.3.3 X射线粉末衍射(XRD)分析 |
2.4 仪器列表 |
第三章 微通道反应器内纳米银连续制备及其数值模拟 |
3.1 引言 |
3.2 微通道反应器制备方法及介绍 |
3.3 物理模型及网格划分 |
3.4 多相流模型 |
3.5 颗粒粒群衡算模型(PBE) |
3.6 银纳米颗粒(AgNPs)形成的反应动力学研究 |
3.7 组分运输模型 |
3.8 结果与讨论 |
3.9 小结 |
第四章 水力空化反应器内纳米银连续制备及其数值模拟 |
4.1 引言 |
4.2 水力空化反应器的二维(2D)物理模型 |
4.3 数学模型描述 |
4.3.1 多相流模型 |
4.3.2 组分运输模型和湍流模型 |
4.3.3 气泡动力学模型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流场的模拟 |
4.4.2 模拟纳米银的形成及其颗粒粒径分布的预测 |
4.5 小结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2)超重力法制备纳米银及其复合材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纳米材料 |
1.2 电极材料 |
1.2.1 金属氧化物 |
1.2.2 碳材料 |
1.2.3 导电聚合物 |
1.2.4 金属材料 |
1.3 纳米银及其复合材料 |
1.3.1 银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
1.3.2 银纳米材料的分类 |
1.3.3 银纳米颗粒的制备 |
1.3.4 银纳米线的制备 |
1.3.5 银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
1.3.6 银纳米材料在电极领域的应用 |
1.4 超重力技术 |
1.4.1 超重力技术简介 |
1.4.2 超重力技术的应用 |
1.5 本论文的选题目的及意义 |
1.6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超重力法制备高长径比银纳米线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药品及试剂 |
2.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2.2.3 实验步骤 |
2.2.4 表征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制备工艺条件对银纳米线形貌的影响 |
2.3.2 银纳米线的微观结构 |
2.3.3 银纳米线的生长机理 |
2.3.4 与传统搅拌法的对比 |
2.3.5 银纳米线的宏量制备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银纳米线在透明电极材料及节能材料中的应用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药品及试剂 |
3.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3.2.3 实验步骤 |
3.2.4 表征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银纳米线电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3.3.2 节能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超重力法制备单分散银纳米颗粒及其在透明电极材料中的应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药品及试剂 |
4.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4.2.3 实验步骤 |
4.2.4 表征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制备工艺条件对银纳米颗粒形貌的影响 |
4.3.2 银纳米颗粒的微观结构 |
4.3.3 与传统搅拌法制备银纳米颗粒形貌的对比 |
4.3.4 银迹线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4.3.5 银导电网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超重力法制备Ag/MoS_2/rGO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在电容器电极材料中的应用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药品及试剂 |
5.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5.2.3 实验步骤 |
5.2.4 表征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MoS_2/rGO纳米复合材料形貌、结构及电化学性能 |
5.3.2 制备工艺条件对Ag/MoS_2/rGO纳米复合材料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5.3.3 Ag/MoS_2/rGO纳米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与形貌 |
5.3.4 与传统搅拌法制备的复合材料形貌和性能的对比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申请的专利 |
导师与作者简介 |
北京化工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3)几种硅藻泥的制备及基本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硅藻泥 |
1.2.1 硅藻土形貌结构及特点 |
1.2.2 硅藻土提纯方法 |
1.2.3 硅藻泥涂料 |
1.3 纳米银杀菌剂 |
1.3.1 银系无机材料的抑菌效果 |
1.3.2 纳米银抗菌材料 |
1.3.3 银系无机杀菌剂的抗菌机理 |
1.3.4 纳米银的制备 |
1.4 阻燃剂 |
1.4.1 我国阻燃剂的发展 |
1.4.2 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铝的阻燃机理 |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与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方法 |
2.1 样品制备 |
2.1.1 实验原料和设备 |
2.1.2 合金熔炼 |
2.1.3 合金的氢化 |
2.1.4 合金氢化物的水解 |
2.1.5 硅藻泥制备 |
2.2 硅藻泥的基本性能测试 |
2.2.1 容器中状态 |
2.2.2 施工性 |
2.2.3 初期干燥抗裂性 |
2.2.4 表干时间 |
2.2.5 耐碱性 |
2.2.6 粘结强度 |
2.3 样品组成和结构分析 |
2.3.1 X射线衍射分析 |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与能谱分析 |
第三章 普通硅藻泥的制备及基本性能研究 |
3.1 普通硅藻泥最佳水料比的确定 |
3.1.1 普通硅藻泥的容器中状态 |
3.1.2 普通硅藻泥的施工性 |
3.1.3 普通硅藻泥的表干时间 |
3.1.4 普通硅藻泥的初期干燥抗裂性 |
3.1.5 普通硅藻泥的耐碱性 |
3.1.6 普通硅藻泥的粘结强度 |
3.2 硅藻泥的原料掺量对性能的影响 |
3.2.1 不同原料掺量硅藻泥的容器中状态 |
3.2.2 不同原料掺量硅藻泥的施工性 |
3.2.3 不同原料掺量硅藻泥的表干时间 |
3.2.4 不同原料掺量硅藻泥的初期干燥抗裂性 |
3.2.5 不同原料掺量硅藻泥的耐碱性 |
3.2.6 不同原料掺量硅藻泥的粘结强度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含纳米银硅藻泥的制备及基本性能研究 |
4.1 纳米银的制备及表征 |
4.1.1 Mg4Ag合金的相组成 |
4.1.2 Mg4Ag合金氢化物水解产物的相组成和形貌 |
4.2 含纳米银硅藻泥的基本性能研究 |
4.2.1 用水量对含纳米银硅藻泥性能的影响 |
4.2.2 含纳米银硅藻泥的基本性能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含镁铝复合阻燃剂硅藻泥的制备及基本性能研究 |
5.1 镁铝复合阻燃剂的制备及表征 |
5.1.1 Mg17Al12 合金的相组成和形貌 |
5.1.2 Mg17Al12 合金氢化物的相组成和形貌 |
5.1.3 Mg17Al12 合金氢化物水解产物的相组成和形貌 |
5.2 含镁铝复合阻燃剂硅藻泥的基本性能研究 |
5.2.1 含镁铝复合阻燃剂硅藻泥的容器中状态 |
5.2.2 含镁铝复合阻燃剂硅藻泥的施工性 |
5.2.3 含镁铝复合阻燃剂硅藻泥的表干时间 |
5.2.4 含镁铝复合阻燃剂硅藻泥的初期干燥抗裂性 |
5.2.5 含镁铝复合阻燃剂硅藻泥的耐碱性 |
5.2.6 含镁铝复合阻燃剂硅藻泥的粘结强度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1.1 普通硅藻泥的制备及基本性能研究 |
6.1.2 含纳米银硅藻泥的制备及基本性能研究 |
6.1.3 含镁铝复合阻燃剂硅藻泥的制备及基本性能研究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4)纳米银和银离子对SBR污水处理系统污泥活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纳米材料的应用和环境中的释放 |
1.1.1 纳米材料的定义 |
1.1.2 纳米材料的性质及应用 |
1.1.3 纳米材料的环境效应 |
1.2 纳米银的应用及对污水生物处理系统的影响 |
1.2.1 纳米银产品及其广泛应用 |
1.2.2 环境中纳米银的来源 |
1.2.3 纳米银在污水生物处理系统中的存在及其影响 |
1.2.4 纳米银在活性污泥中的赋存状态 |
1.2.5 纳米银对污水处理中的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
1.3 本研究的意义、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纳米银的基本理化性质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分析测定方法 |
2.2.3 数据统计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纳米银的UV-Vis吸收光谱 |
2.3.2 纳米银的X-射线衍射图谱 |
2.3.3 纳米银在超纯水和人工污水中的水动力粒径及Zeta电位 |
2.3.4 纳米银的透射电镜图像 |
2.3.5 纳米银在超纯水和人工污水中释放Ag~+的数量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纳米银和银离子对SBRs污染物去除性能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装置与方法 |
3.2.1 实验装置 |
3.2.2 分析测定方法 |
3.2.3 数据统计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混合液DO以及pH的变化 |
3.3.2 纳米银和银离子对活性污泥MLSS及SVI影响 |
3.3.3 纳米银和银离子对污水中主要污染物的去除性能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纳米银在活性污泥中的赋存状态初探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分析测定方法 |
4.2.3 数据统计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进水中添加不同浓度纳米银和银离子处理后SBRs运行至第50天周期内pH、DO及ORP变化 |
4.3.2 活性污泥形态变化 |
4.3.3 活性污泥絮体粒径及Zeta电位 |
4.3.4 活性污泥EPS提取方法的选择 |
4.3.5 纳米银和银离子对活性污泥EPS数量与组分的影响 |
4.3.6 EPS红外光谱 |
4.3.7 Ag在SBRs出水、活性污泥及EPS中的含量 |
4.3.8 扫描电子显微镜及X射线能谱 |
4.3.9 X-射线衍射图谱 |
4.3.10 X-射线光电子能谱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纳米银对活性污泥群落结构及基因丰度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分析测定方法 |
5.2.3 数据统计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纳米银和银离子对SBRs中活性污泥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
5.3.2 进水添加不同浓度纳米银和银离子对SBRs中污泥脱氮功能基因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结论及展望 |
6.1 全文结论 |
6.2 本文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基于植物纤维的纳米银绿色制备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第一章 绪论 |
前言 |
1.1 纳米银的研究现状 |
1.1.1 纳米银 |
1.1.2 纳米银的制备方法 |
1.1.2.1 化学法 |
1.1.2.2 物理法 |
1.1.2.3 生物法 |
1.1.3 纳米银的应用 |
1.1.3.1 生物领域 |
1.1.3.2 光学领域 |
1.1.3.3 电学领域 |
1.1.3.4 催化领域 |
1.2 植物纤维的研究现状 |
1.2.1 植物纤维 |
1.2.2 纸浆纤维 |
1.2.3 纳米纤维素 |
1.3 利用植物纤维制备纳米银的研究现状 |
1.4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
1.4.1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2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3 本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纳米纤维素/纳米银溶胶的绿色可控制备及其抗菌性能的研究 |
前言 |
2.1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仪器 |
2.1.3 TEMPO氧化纳米纤维素的制备 |
2.1.4 纳米纤维素/纳米银溶胶的制备 |
2.1.5 Ag~+还原率的测定 |
2.1.6 纳米纤维素/纳米银溶胶的抗菌性能测试 |
2.1.7 纳米纤维素/纳米银溶胶的Ag~+释放性能测试 |
2.1.8 纳米纤维素/纳米银溶胶的生物相容性测试 |
2.1.9 仪器表征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不同反应条件对纳米纤维素/纳米银溶胶的影响 |
2.2.1.1 Ag~+浓度的影响 |
2.2.1.2 纳米纤维素浓度的影响 |
2.2.1.3 紫外光照时间的影响 |
2.2.2 Ag~+还原率的标准曲线绘制及测定 |
2.2.3 纳米纤维素/纳米银溶胶拟合曲线方程的准确性检验 |
2.2.4 纳米纤维素/纳米银溶胶的形貌及EDS分析 |
2.2.4.1 纳米纤维素/纳米银溶胶的SEM分析 |
2.2.4.2 纳米纤维素/纳米银溶胶的TEM分析 |
2.2.4.3 纳米纤维素/纳米银溶胶的EDS-Mapping分析 |
2.2.5 纳米纤维素/纳米银溶胶的Zeta电位分析 |
2.2.6 纳米纤维素/纳米银溶胶的胶体电荷分析 |
2.2.7 纳米纤维素/纳米银溶胶的粒径分析 |
2.2.8 纳米纤维素/纳米银溶胶的XRD分析 |
2.2.9 纳米纤维素/纳米银溶胶的FTIR分析 |
2.2.10 纳米纤维素/纳米银溶胶的TG和 DTG分析 |
2.2.11 纳米纤维素/纳米银溶胶的XPS分析 |
2.2.12 纳米纤维素/纳米银溶胶的稳定性分析 |
2.2.13 纳米纤维素/纳米银溶胶的应用 |
2.2.14 纳米纤维素/纳米银溶胶的抗菌性能研究 |
2.2.14.1 抑菌率 |
2.2.14.2 Ag~+释放性能 |
2.2.15 纳米纤维素/纳米银溶胶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
2.3 小结 |
第三章 纤维素纤维原位绿色制备纳米银粒子及其催化性能的研究 |
前言 |
3.1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仪器 |
3.1.3 纸浆纤维原位绿色制备纳米银粒子 |
3.1.4 对4-硝基苯酚的催化性能测试 |
3.1.5 纤维素纤维原位绿色制备纳米银粒子 |
3.1.6 仪器表征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纳米银粒子/纸浆纤维复合材料的光学照片和负载率 |
3.2.2 纳米银粒子/纸浆纤维复合材料的SEM和 EDS分析 |
3.2.3 纳米银粒子/纸浆纤维复合材料的XRD分析 |
3.2.4 纳米银粒子/纸浆纤维复合材料的FTIR分析 |
3.2.5 纳米银粒子/纸浆纤维复合材料的Zeta电位分析 |
3.2.6 纸浆纤维和纳米银粒子/纸浆纤维复合材料的TG和 DTG分析 |
3.2.7 纸浆纤维和纳米银粒子/纸浆纤维复合材料的XPS分析 |
3.2.8 纳米银粒子/纸浆纤维复合材料的UV-vis分析 |
3.2.9 纳米银粒子/纸浆纤维复合材料催化还原4-硝基苯酚性能的研究 |
3.2.9.1 催化还原4-硝基苯酚 |
3.2.9.2 纳米银粒子/纸浆纤维复合材料的回用性能 |
3.2.10 纳米银粒子的原位绿色制备方法在纤维素纤维中的应用 |
3.2.10.1 不用纤维素纤维原位制备纳米银粒子的SEM分析 |
3.2.10.2 不同纳米银粒子/纤维素纤维复合材料的EDS分析 |
3.2.10.3 不同纳米银粒子/纤维素纤维复合材料的XRD分析 |
3.3 小结 |
第四章 纳米纤维素绿色制备超长纳米银线及其在透明导电膜中的应用研究 |
前言 |
4.1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仪器 |
4.1.3 TEMPO氧化纳米纤维素的制备 |
4.1.4 纳米银线的制备 |
4.1.5 纳米银线还原率的测定 |
4.1.6 纳米银线/纳米纤维素透明导电膜的制备 |
4.1.7 仪器表征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不同反应条件下反应产物的SEM分析 |
4.2.1.1 不同纳米纤维素含量下反应产物的SEM分析 |
4.2.1.2 不同Ag~+含量下反应产物的SEM分析 |
4.2.1.3 不同反应温度下反应产物的SEM分析 |
4.2.1.4 不同反应时间下反应产物的SEM分析 |
4.2.1.5 不同反应气氛下反应产物的SEM分析 |
4.2.1.6 反应前后纳米纤维素的SEM分析 |
4.2.2 不同反应时间下纳米银的TEM分析 |
4.2.3 纳米银线的EDS-Mapping分析 |
4.2.4 不同反应时间下溶液的FTIR分析 |
4.2.5 不同反应时间下溶液的pH分析 |
4.2.6 不同反应时间下糖和糖醛酸含量的分析 |
4.2.7 反应前后反应物的FTIR分析 |
4.2.8 纳米纤维素和纳米银线的XRD分析 |
4.2.9 反应前后反应物的XPS分析 |
4.2.10 反应前后反应物的TG-FTIR分析 |
4.2.11 纳米银线的还原率 |
4.2.12 纳米银线在透明导电膜中的应用研究 |
4.2.12.1 纳米银线/纳米纤维素透明导电膜的导电性能 |
4.2.12.2 纳米银线/纳米纤维素透明导电膜的透光性能 |
4.2.12.3 纳米银线/纳米纤维素透明导电膜的XRD分析 |
4.2.12.4 纳米银线/纳米纤维素透明导电膜的TG和 DTG分析 |
4.2.12.5 纳米银线/纳米纤维素透明导电膜的SEM分析 |
4.2.12.6 纳米银线/纳米纤维素透明导电膜的应用 |
4.3 小结 |
第五章 纸浆纤维一锅法制备超长纳米银线及其电磁屏蔽性能的研究 |
前言 |
5.1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
5.1.1 实验材料 |
5.1.2 实验仪器 |
5.1.3 纳米银线的制备 |
5.1.4 纳米银线/纸浆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 |
5.1.5 仪器表征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不同反应条件下反应产物的SEM分析 |
5.2.1.1 不同纸浆纤维含量下反应产物的SEM分析 |
5.2.1.2 不同Ag~+含量下反应产物的SEM分析 |
5.2.1.3 不同反应温度下反应产物的SEM分析 |
5.2.1.4 不同HCl含量下反应产物的SEM分析 |
5.2.1.5 不同反应气氛下反应产物的SEM分析 |
5.2.1.6 纸浆纤维的SEM分析 |
5.2.1.7 纳米银线的韧性分析 |
5.2.2 反应前后反应物和纳米银线的EDS-Mapping分析 |
5.2.3 纳米银线的TEM分析 |
5.2.4 纸浆纤维质量分析 |
5.2.5 不同反应时间下溶液的FTIR分析 |
5.2.6 纸浆纤维和碳化前后纳米银线/纸浆纤维复合材料的FTIR分析 |
5.2.7 纸浆纤维和碳化前后纳米银线/纸浆纤维复合材料的XRD分析 |
5.2.8 纸浆纤维和碳化前后纳米银线/纸浆纤维复合材料的XPS分析 |
5.2.9 纸浆纤维和碳化前后纳米银线/纸浆纤维复合材料的TG和 DTG分析 |
5.2.10 纳米银线/纸浆纤维复合材料的电磁屏蔽性能研究 |
5.3 小结 |
结论 |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对未来工作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控制剂(CuCl2·2H2O)对多元醇热法制备纳米银形貌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 |
2 结果与讨论 |
3 结论 |
(7)银基透明导电薄膜与电路图形的制备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纳米线概述 |
1.2 纳米银线概述 |
1.2.1 纳米银的性质和应用 |
1.2.2 纳米银线的应用 |
1.2.3 纳米银线的制备方法 |
1.3 基于纳米银线的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 |
1.3.1 透明导电薄膜的概述 |
1.3.2 基于纳米银线的透明导电薄膜 |
1.4 基于静电纺丝技术的纳米银线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 |
1.4.1 静电纺丝技术 |
1.4.2 静电纺丝机装置 |
1.4.3 静电纺丝的工作原理 |
1.4.4 静电纺丝中射流的形成 |
1.5 基于银基电路图形的光打印技术的制备与应用 |
1.5.1 电路图形的应用 |
1.5.2 电路图形制备的常用方法 |
1.6 光打印法制备银基电路图形 |
1.6.1 紫外激光固化装置 |
1.6.2 紫外激光固化技术 |
1.7 本文研究的目的、内容和创新点 |
1.7.1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7.2 研究内容 |
1.7.3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纳米银线的制备与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验试剂与设备 |
2.2.2 纳米银线的制备实验 |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3.1 纳米银线的形成过程 |
2.3.2 反应温度的影响 |
2.3.3 反应气体氛围的影响 |
2.3.4 引入不同控制剂的影响 |
2.3.5 控制剂FeCl3·6H2O含量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纳米银线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与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2.2 实验过程 |
3.2.3 正交试验表的设计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薄膜制备思路与透明导电原理 |
3.3.2 树脂对纳米银线透明导电薄膜品质的影响 |
3.3.3 热压温度对纳米银线透明导电薄膜的性能影响 |
3.3.4 纳米银线透明导电薄膜的表面形貌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静电纺丝法制备银透明导电薄膜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4.2.2 试验流程 |
4.3 试验过程现象分析 |
4.3.1 纺丝液配制过程 |
4.3.2 静电纺丝过程 |
4.3.3 纳米银线生长化学反应过程 |
4.3.4 银生长前后静电纺丝线表面的变化 |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4.1 刮涂不同疏水层对纺丝线形貌的影响 |
4.4.2 纺丝分散液中SAN不同浓度对透明导电薄膜的影响 |
4.4.3 纺丝时间对透明导电薄膜的影响 |
4.4.4 透明导电薄膜的X射线能谱(EDS)分析 |
4.4.5 透明导电薄膜的X射线衍射(XRD)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紫外激光打印技术制备银基电路图形 |
5.1 引言 |
5.2 实验内容 |
5.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5.2.2 实验过程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紫外光束的功率和扫描速度对导电图形线宽度的影响 |
5.3.2 热压温度对纳米银线电路图形导电性能的影响 |
5.3.3 纳米银线电路图形微观形貌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8)新型家蚕茧层纳米银敷料的创制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创伤治疗研究意义 |
1.1.2 伤口修复的基本过程 |
1.2 创伤敷料的研究进展 |
1.2.1 胶原与明胶类创伤敷料 |
1.2.2 海藻酸盐类创伤敷料 |
1.2.3 甲壳素与壳聚糖类创伤敷料 |
1.2.4 其他类型的创伤敷料 |
1.3 蚕茧 |
1.3.1 茧层中丝素和丝胶性能 |
1.3.2 蚕丝的溶解 |
1.3.3 丝素和丝胶在伤口敷料中的研究进展 |
1.4 纳米银的研究进展 |
1.4.1 纳米银的抗菌机理 |
1.4.2 纳米银的还原方法研究 |
1.4.3 纳米银在创伤修复中的应用 |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内容 |
1.5.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2 研究依据 |
1.5.3 研究内容 |
1.5.4 创新点 |
第2章 脱胶处理对家蚕茧层结构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及仪器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药品 |
2.2.3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和步骤 |
2.3.1 茧层预处理 |
2.3.2 试验方案 |
2.3.3 脱胶率计算 |
2.3.4 扫描电镜观察 |
2.3.5 力学性能测试 |
2.3.6 透气性能测试 |
2.3.7 细胞毒性测试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脱胶率与茧层厚度 |
2.4.2 扫描电镜 |
2.4.3 处理时间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
2.4.4 处理时间对透气性能的影响 |
2.4.5 细胞毒性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家蚕茧层载银敷料前处理条件探讨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及仪器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药品 |
3.2.3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和步骤 |
3.3.1 茧层预处理 |
3.3.2 溶液配制 |
3.3.3 试验方案 |
3.3.4 扫描电镜观察 |
3.3.5 力学性能测试 |
3.3.6 透光率测试 |
3.3.7 红外光谱测试 |
3.3.8 氨基酸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温度对材料的影响 |
3.4.2 时间对材料的影响 |
3.4.3 红外光谱分析(FTIR) |
3.4.4 氨基酸组成分析 |
3.4.5 扫描电镜(SEM)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家蚕茧层薄膜原位加载纳米银及其理化性能的表征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及仪器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药品 |
4.2.3 实验仪器 |
4.3 实验方法和步骤 |
4.3.1 实验方案 |
4.3.2 紫外分光光度计测试 |
4.3.3 纳米粒度分布 |
4.3.4 扫描电镜观察 |
4.3.5 透射电镜观察 |
4.3.6 力学性能测试 |
4.3.7 X射线衍射测试 |
4.3.8 吸收能力测试 |
4.3.9 透气性能测试 |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4.1 硝酸银浓度的影响 |
4.4.2 处理温度和处理时间的影响 |
4.4.3 正交实验结果 |
4.4.4 X射线衍射(XRD) |
4.4.5 透射电镜(TEM) |
4.4.6 扫描电镜观察 |
4.4.7 力学性能分析 |
4.4.8 吸水能力测试 |
4.4.9 透气性能 |
4.5 小结与讨论 |
第5章 新型家蚕茧层纳米银敷料的生物性能的表征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药品 |
5.2.3 实验仪器 |
5.3 实验方法与步骤 |
5.3.1 抗菌性能测试 |
5.3.2 细胞毒性测试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抗菌性能 |
5.4.2 细胞毒性 |
5.5 小结 |
第6章 新型家蚕茧层纳米银敷料的体外创伤愈合性能 |
6.1 引言 |
6.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6.2.1 实验材料 |
6.2.2 实验药品 |
6.2.3 实验仪器 |
6.3 实验方法与步骤 |
6.3.1 建立动物创伤模型 |
6.3.2 组织病理学检测 |
6.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4.1 伤口愈合情况的观察与伤口面积的计算 |
6.4.2 组织病理学切片观察 |
6.5 小结与讨论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中英文缩写对照表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申请专利情况 |
(9)纳米银的抗菌性能及生物安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常见病菌危害与抗菌材料现状 |
1.2.1 微生物对人们生活与环境的危害 |
1.2.2 抗菌剂的分类 |
1.2.2.1 天然抗菌剂 |
1.2.2.2 有机抗菌剂 |
1.2.2.3 无机抗菌剂 |
1.2.2.4 高分子抗菌剂 |
1.2.3 纳米银抗菌优势 |
1.3 抗菌性能测试及评价标准 |
1.3.1 抗菌剂抗菌性能评价方法 |
1.3.2 抗菌加工制品关于抗菌性能的评价方法 |
1.3.3 抗菌材料的评价指标 |
1.4 银系纳米材料的抗菌作用机制 |
1.5 纳米银抗菌剂的生物安全性 |
1.6 立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1.6.1 立题依据 |
1.6.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纳米银制备条件优化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主要试剂 |
2.2.2 主要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改进的液相化学还原法 |
2.3.2 光还原法 |
2.3.3 纳米银的表征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纳米银的SEM表征 |
2.4.2 纳米银的TEM表征 |
2.4.3 纳米银的EDX表征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纳米银抗细菌活性研究及可能机理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菌株 |
3.2.2 主要试剂 |
3.2.3 仪器设备 |
3.2.4 培养基配制 |
3.3 实验方法 |
3.3.1 菌悬液的制备及菌株培养 |
3.3.2 纳米银粒抑菌作用 |
3.3.2.1 抑菌圈实验 |
3.3.2.2 纳米银的抗菌琼脂培养实验 |
3.3.2.3 细菌SEM表征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纳米银抑菌作用 |
3.4.1.1 纳米银对大肠杆菌抑菌作用 |
3.4.1.2 纳米银粒对海洋弧菌抑菌作用 |
3.4.1.3 纳米银粒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作用 |
3.4.2 纳米银对三种菌体抑菌性对比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纳米银抗烟曲霉菌活性研究及机理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2.1 菌株 |
4.2.2 主要试剂 |
4.2.3 主要仪器 |
4.2.4 培养基配制 |
4.3 实验方法 |
4.3.1 菌悬液的制备 |
4.3.2 纳米银粒抑菌作用 |
4.3.2.1 纳米银对烟曲霉抑菌率的测定实验 |
4.3.2.2 纳米银的抗菌琼脂培养实验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纳米银的抗菌琼脂培养实验 |
4.4.1.1 纳米银对烟曲霉AF293抗菌琼脂培养实验 |
4.4.1.2 纳米银对烟曲霉的耐药菌Gra04抗菌琼脂培养实验 |
4.4.2 不同粒径对烟曲霉抗菌性的影响 |
4.4.2.1 不同粒径对烟曲霉AF293抗菌性的影响 |
4.4.2.2 不同粒径对烟曲霉的耐药菌Gra04抗菌性的影响 |
4.4.3 不同浓度对烟曲霉抗菌性的影响 |
4.4.3.1 不同浓度对烟曲霉AF293抗菌性的影响 |
4.4.3.2 不同浓度对烟曲霉的耐药菌Gra04抗菌性的影响 |
4.4.4 纳米银可能的抗菌机理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纳米银的生物安全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材料 |
5.2.1.1 主要试剂 |
5.2.1.2 仪器设备 |
5.2.1.3 动物 |
5.2.2 实验方法 |
5.2.2.1 小鼠急性毒性实验 |
5.2.2.2 小兔溶血性实验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小鼠体重变化 |
5.3.2 小鼠脏器重量的检测 |
5.3.3 生化指标检测 |
5.3.4 器官切片观察 |
5.3.5 溶血实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10)纳米银与银离子对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1.1 纳米银与银离子 |
2.1.2 供试药品与试剂 |
2.1.3 仪器及设备 |
2.1.4 供试土壤 |
2.2 纳米银与银离子对土壤基本性质影响试验 |
2.2.1 纳米银与银离子对土壤pH的影响试验 |
2.2.2 纳米银与银离子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试验 |
2.2.3 纳米银与银离子对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影响试验 |
2.3 纳米银与银离子对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影响试验 |
2.3.1 纳米银对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影响试验 |
2.3.2 银离子对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影响试验 |
2.4 纳米银与银离子对土壤酶活性影响试验 |
2.4.1 纳米银与银离子对脲酶活性影响试验 |
2.4.2 纳米银与银离子对蔗糖酶活性影响试验 |
2.4.3 纳米银与银离子对FDA酶活性影响试验 |
2.4.4 纳米银与银离子对过氧化氢酶活性影响试验 |
2.5 纳米银与银离子对细菌的毒性试验 |
2.5.1 纳米银对细菌的毒性试验 |
2.5.2 银离子对细菌的毒性试验 |
2.6 样品分析与数据处理 |
2.6.1 样品分析 |
2.6.2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纳米银和银离子对土壤基本性质的影响 |
3.1.1 纳米银和银离子对土壤pH的的影响 |
3.1.2 纳米银和银离子对土壤有机质的的影响 |
3.1.3 纳米银和银离子对土壤微生物量碳的的影响 |
3.2 纳米银与银离子对土壤中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3.2.1 纳米银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3.2.2 银离子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3.3 纳米银与银离子对土壤中酶活性的影响 |
3.3.1 纳米银与银离子对脲酶活性的影响 |
3.3.2 纳米银与银离子对蔗糖酶活性的影响 |
3.3.3 纳米银与银离子对FDA酶活性的影响 |
3.3.4 纳米银与银离子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
3.4 纳米银与银离子对细菌毒性的影响 |
3.4.1 纳米银对细菌毒性的影响 |
3.4.2 银离子对细菌毒性的影响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四、纳米银研究和应用新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纳米银生物法绿色连续制备工艺及其数值模拟方法研究[D]. 陆明. 天津工业大学, 2020(02)
- [2]超重力法制备纳米银及其复合材料研究[D]. 鲍俊. 北京化工大学, 2020
- [3]几种硅藻泥的制备及基本性能研究[D]. 杨柳. 安徽工业大学, 2019(02)
- [4]纳米银和银离子对SBR污水处理系统污泥活性的影响[D]. 孙秀玥.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5]基于植物纤维的纳米银绿色制备及应用研究[D]. 公昊.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6]控制剂(CuCl2·2H2O)对多元醇热法制备纳米银形貌的影响[J]. 熊智淳,张哲娟,才滨. 无机盐工业, 2017(10)
- [7]银基透明导电薄膜与电路图形的制备与研究[D]. 冯懂懂.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2017(02)
- [8]新型家蚕茧层纳米银敷料的创制及其性能研究[D]. 余堃. 西南大学, 2017(02)
- [9]纳米银的抗菌性能及生物安全性研究[D]. 方婷. 南京邮电大学, 2016(02)
- [10]纳米银与银离子对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D]. 刘沁雪. 安徽农业大学, 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