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 Mutual Pulse Injection-Seeding Scheme for Optical Short Pulse Generation(论文文献综述)
颜佳伟[1](2021)在《高重复频率自由电子激光的新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由于具有短波长、高峰值亮度、全相干、短脉冲等优越性能,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XFEL)已经成为生物、化学、材料科学、凝聚态物理等多个学科领域的关键工具。近年来,为了获得高平均功率的辐射脉冲同时提高装置的可用性,基于超导直线加速器的高重复频率XFEL被提出并迅速成为领域前沿。高重复频率XFEL将极大的拓宽FEL的应用范围,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连续波XFEL很难通过改变加速结构的触发频率等传统方法来实现束团的能量控制,这限制了各条波荡器线的辐射波长调节范围。在本论文中,我们首次提出并设计了一套束流能量控制系统以实现在连续波XFEL中逐束团的能量控制。基于上海高重复频率硬X射线FEL装置的模拟结果表明,这套装置可以实现在1.5到8.7 Ge V之间连续的能量调节。超大带宽XFEL是近年来提出的新运行机制,对X射线谱学与晶体学等实验有着重要意义。对于高重复频率XFEL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在不改变已有装置布局与元件的前提下,获得带宽尽可能大的XFEL辐射脉冲。在本论文中,我们首次将高维多目标优化算法NSGA-III用于加速器领域,对过压缩运行模式的工作点进行系统设计,从而优化最终的输出带宽。由于缺乏具有高峰值功率且高重复频率的种子激光系统,外种子型XFEL很难高重复频率运行。在本论文中,我们首次提出相干能量调制的自放大机制用于将初始的能量调制放大1-2个数量级,从而极大的放松对种子激光的要求。基于上海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已有的条件,我们完成了这个机制的原理性验证实验并且实现了对初始相干能量调制超过25倍的放大。在实验中,我们仅利用了1.8倍切片能散的能量调制实现了单级HGHG的7次谐波辐射与两级级联HGHG的30次谐波辐射。这是目前国际上“谐波次数/调制深度”的最好结果。该实验为未来建设兆赫兹量级的外种子型XFEL铺平了道路。激光与相对论电子束团在波荡器中持续的相互作用是XFEL的基本原理。在本论文中,我们首次在实验上验证并测量了激光与电子束在单块二极磁铁中的相互作用,揭示了最基本的FEL过程。此外,基于相干能量调制的自放大机制,我们实验证明了在二极磁铁中获得的能量调制可以用于单级HGHG的6次谐波辐射。该实验说明二极磁铁可以用来作为引入激光-束流相互作用的新工具,从而实现更加紧凑的激光加热器或者适用于激光等离子体加速器的调制段。这为设计未来的新型相干光源提供了新思路。
王羡之[2](2021)在《非线性光学效应在飞秒超强激光时间对比度及光强提升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激光诞生以来,更高的光强就一直是光学领域不断探索的重要研究目标之一。随着超短超强激光技术的发展,如今人们已经能够在实验室中产生光强大于1023W/cm2的极端光场。这样的光场能够用于驱动电子质子加速、X射线产生以及光核反应等强场物理研究,加深对物质非线性的理解,成为各国纷纷大力发展的重要实验设施。然而随着飞秒脉冲光强的不断提高,主脉冲之前的预脉冲与自发辐射基底等噪声成分的光强也会随之提升,并严重影响主脉冲与物质相互作用效果,所以时间对比度成为了飞秒超强激光系统的核心参数之一。鉴于非线性光学效应与光强紧密相关的特点,利用非线性光学效应提升时间对比度以及光强是飞秒超强激光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本文围绕光参量振荡、自衍射效应和背向受激拉曼散射效应在飞秒超强激光时间对比度及光强提升中的应用,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取得了如下成果:1.从二阶非线性光学效应出发,分析了飞秒激光同步泵浦的光参量振荡信号光的时间对比度特性,并实验研究了以光参量振荡信号光作为种子注入非参量的啁啾脉冲放大后的时间对比度特性。使用515nm的飞秒脉冲序列作为泵浦光,利用LBO晶体得到了中心波长800nm附近的光参量振荡输出,将其作为种子注入基于钛宝石再生放大的啁啾脉冲放大系统中,得到能量1.8m J的放大结果,经测量其时间对比度最高为107。相比于普通钛宝石振荡器作为种子进行放大后的时间对比度提升了接近2个数量级。最后提出了基于光参量振荡器的多波长同步高对比度飞秒激光系统方案。2.从三阶非线性光学效应出发,分析了简并四波混频过程的时间对比度提升、脉冲宽度压缩等特性,并模拟了其中自衍射效应信号光的光谱展宽以及角色散情况,进行了基于自衍射效应的时间对比度提升实验研究。在35fs入射脉冲驱动下得到了20.4fs的自衍射信号光,能量达到35μJ且光斑质量较好,时间对比度高于1010,相对于入射脉冲提升了4个数量级以上。满足飞秒超强激光系统对于高时间对比度种子脉冲的要求。3.研究了利用自衍射效应的双啁啾脉冲放大系统中的时间对比度特性。对马丁内兹型展宽器的角色散进行分析,并在实验中用于展宽一阶自衍射信号光的同时补偿了其角色散,提升了自衍射效应在啁啾脉冲放大系统中的实用性。将自衍射信号光作为种子,注入后级啁啾脉冲放大器,稳定输出能量900m J、脉冲宽度29.7fs的超短超强激光脉冲,经测量时间对比度高达1010,能够用于强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实验中。4.基于等离子体中电子振荡产生的三阶非线性效应,对受激拉曼散射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介绍了等离子体中Langmuir波的形成,结合普通介质中的受激拉曼散射效应,分析基于等离子体的背向拉曼放大技术的可行性。之后设计了实验平台,进行了初步实验研究。
何川[3](2021)在《原子干涉仪高精度检验等效原理》文中指出等效原理是广义相对论的基本假设之一,几乎所有试图将引力和标准模型统一起来的新物理理论都要求等效原理破缺。等效原理的实验检验是验证新物理理论、寻找新相互作用力的重要途径。除了传统的宏观等效原理检验实验外,利用原子干涉仪检验等效原理也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重要研究方向。本论文开展的工作,是在本实验室2015年取得的、国际上首次实现的原子干涉仪等效原理检验精度达到10-8量级基础上的进一步推进。本人在博士期间取得的主要创新性研究成果如下:1.围绕η~10-10精度的原子干涉仪等效原理检验对应的实验和系统误差相关理论和方法进行了研究。对2015年时原子只能工作在下能级的四波双衍射Raman(4WDR)方案进行了改进,提出并实现了原子可工作在上能级的四波双衍射Raman升级(4WDR-e)方案。该方案使我们的实验系统成为目前唯一一个可以同步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双组分差分原子干涉仪:工作在单一内态、两种原子F态可以进行自由组合差分测量。2.完成了新一代十米原子干涉仪平台的研制。先后完成真空系统、磁屏蔽系统、激光系统、转动补偿系统的全新设计和改进。其中磁屏蔽系统和声光移频系统系统指标均达到国际上同类产品最好水平,实验平台的主要指标均有大幅度提升。在上述的改进措施下,双组分原子干涉仪重力差分测量分辨率由2015年的8×10-9g提高到2019年的6×10-11g,提高了 2个多数量级。3.在国际上第一次开展质量-内能的等效原理联合检验,并达到η~10-10精度。通过4WDR-e 方案,实现了 87Rb|F=1>-85Rb|F=2>、87Rb|F=2>-85Rb|F=2>、87Rb|F=1>-85Rb|F=3>、87Rb|F=2>-85Rb|F=3>四种质量-内能组合的双组分原子干涉仪,且其重力差分测量极限分辨率均优于2.5×10-10g。联合检验的结果中,关于质量的检验精度为η70=(-0.8±1.4)×10-10,关于内能的每单位能量检验精度为ηE=(0.0±0.4)×10-10。4.全面评估了(87)Rb和(85)Rb双组分原子干涉仪差分测量精度~10-10量级的主要系统误差。
张冉冉[4](2021)在《短脉冲CO2激光放大与噪声光隔离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基于激光激发等离子体(Laser Produced Plasma,LPP)技术的13.5nm极紫外(Extreme ultraviolet,EUV)光刻机相比于上一代193nm的深紫外准分子光刻机具有更高的光刻分辨率,是新一代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的核心设备。高功率、高重频、短脉冲CO2激光与液滴锡靶作用的EUV转换效率达到6%,是LPP-EUV光源的主流驱动激光,其功率和稳定性是影响LPP-EUV性能的核心。现阶段,主泵浦CO2激光采用了主振荡功率放大(Master Oscillator Power amplifier,MOPA)的技术路线,即由振荡器产生高重频短脉冲CO2种子光,经多级CO2激光放大器实现功率放大。其中,短脉冲CO2激光的放大与隔离是高稳定性、高功率MOPA体制主泵浦CO2激光系统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本论文以实现高重频短脉冲CO2激光高效率放大为目标,基于MOPA-CO2激光实验平台,针对短脉冲CO2激光放大与隔离展开系统性研究,进行了大量的激光动力学物理建模、数值仿真和实验分析,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五个部分:(1)介绍了EUV光刻技术的发展历程,对比分析了三种产生EUV光的技术路线,重点介绍了LPP-EUV光源的核心组成和关键技术。进而论述了LPP-EUV光源中主泵浦短脉冲CO2激光放大的动力学模型和10.6μm光隔离器的国内外发展现状、技术难点和急需解决的科学与技术问题。(2)阐述了基于电光腔倒空CO2种子光和连续快轴流CO2激光放大器的时域特性,分析和计算了放大过程中的主要驰豫速率系数,确定了将周期性放大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的研究方法。建立了包含振动和转动能级的动力学模型(温度模型),给出了短脉冲CO2激光放大的增益和脉冲演化仿真方法。(3)仿真分析了快轴流CO2激光放大器参数(放电电流、配比、气压等)对小信号增益、反转粒子数密度的影响,优化了放大器的工作参数;揭示了短脉冲CO2激光放大的脉冲波形演化规律,就基座能量对放大效率、输出波形的影响进行了量化分析。搭建了MOPA-CO2激光实验研究平台,优化了放大器工作参数优化后的腔压和配比分别为78Torr和CO2:N2:He=8.3%:25%:66.7%,实现了小信号增益从0.7%/cm提升至1.1%/cm,验证了动力学模型的正确性。(4)对比分析了多种隔离方式在10.6μm波段工作的机理,根据应用需求,确定了可饱和吸收光隔离器的技术路线。分别采用Bath模型和四能级模型等分析了气体扩散效应、剩余吸收效应、V-V和V-T能量转移过程对SF6可饱和吸收隔离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气体扩散效应使得SF6气体更难饱和,呈现归一化反转粒子数密度轴心低、器壁高的分布规律;SF6隔离器没有明显削波能力;V-V和V-T能量转移过程分别在饱和与未饱和状态发挥主要作用,当SF6处于饱和状态时与种子光重复频率的相关性较弱。(5)实验测量了石墨烯损伤阈值、可饱和吸收参数(αns、αs、Is)与薄膜层数的关系,并揭示了损伤机理,实验表明损伤阈值与层数成反比,小信号吸收系数、饱和光强、基础损耗占比与层数成正比。利用实验参数,仿真了石墨烯的透过率曲线、脉冲波形与通过单层石墨烯次数的关系,证明了石墨烯隔离器的有效性,为10.6μm波段激光提供一种新的噪声光隔离方法。
曾理[5](2021)在《高增益自由电子激光的先进优化算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目前世界上最亮的加速器光源,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X-ray Free Elec-tron Lasers,XFELs)第一次使得在百皮米的空间尺度与阿秒的时间尺度上研究自然现象的奥秘成为了可能。它能产生具有高峰值功率(通常高于1GW)、短脉冲长度(通常短于1ps)、高峰值亮度(大约1032photons/s/mrad2/mm2/01%BW)、空间全相干等优异特性的辐射光脉冲。这些新颖的特性大大地推动了量子材料、凝聚态物理、原子分子光学、晶体学、光化学、结构生物学、医学等不同研究领域的进步。FEL是靠着将一部分电子束能量转化为辐射光能量来实现光脉冲输出的。具体来说,它是利用电磁场与相对论电子束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周期性变化的磁场中从电子束提取能量并将其转换为高功率辐射光脉冲。但是对目前绝大多数的FEL装置而言,这种从电子束到辐射光的能量转化效率(η=Pradiatian/Pe-beam)很低,大致只有电子束总能量的千分之一。另一方面,FEL装置是现有的最大、数据最密集、系统最复杂的大型科学装置之一。装置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通常都是非线性的,系统动力学会涉及较大的参数空间,很难通过人工手动优化整个装置。由于这种内在的机制与外在的困难,高增益自由电子激光装置的优化越来越依靠先进优化算法。在这样的背景下,本论文的核心内容就是结合装置建设过程中的各种需求,利用先进优化算法来解决相应的FEL物理问题。本文首先从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研究了电子束轨道的准直,这是电子束与辐射场能否高效耦合的核心。在理论研究方面,结合上海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Shanghai Soft X-ray Free-Electron Laser Facility,SXFEL)进行了系统的模拟分析,并得出了束流位置监测器的分辨率对FEL功率的影响。同时,利用改进的遗传算法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束流的准直技术,这种方法克服了传统束流准直方法的理论缺陷,可以完美地解决低能加速器驱动的FEL装置上束流准直实验遇到的困难,为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束流准直实验提供了一种新的可选方案。在实验研究方面,在SXFEL上开展了初步的束流准直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电子束轨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为装置的调试与优化提供了基础条件。除此之外,本文还从基础调束软件与高级优化程序两个方面研究了高增益FEL装置的在线优化算法,这是装置调试与参数优化的基础。在基础调束软件方面,为SXFEL试验装置辐射段开发了一套调束软件,它拥有的十余种功能模块可以很好地满足调束实验人员日常需求,目前这些模块运行稳定可靠,为SXFEL试验装置的调试奠定了基础。在高级优化程序方面,开发了一款自由电子激光快速模拟程序——FALCON,借助于衍射因子和特殊的调制段设计,它不仅将模拟效率提升了约两个量级,也使得模拟任意情况下种子激光与电子束的相互作用成为可能。利用这款模拟程序,对Taper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一种新的高效率自由电子激光原理。更重要的是,这款程序能用于装置FEL脉冲特性的在线预测,帮助研究人员实时获得更多束流与装置状态的信息。另外,还完成了基于遗传算法的在线自动调束实验、搭建了种子激光横向位置反馈系统。最后,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超快FEL脉冲单发在线诊断方法并结合SXFEL的级联HGHG运行模式分析了这种方法在装置调试过程中的作用。对于绝大多数超快FEL而言,电子束团发光的部分相较于整个电子束团很小,所以采用了局部加权多项式回归的方法来估计电子束初始中心能量与能散分布。这种方法能在FEL装置调束过程中提供稳定可靠的单发辐射脉冲纵向信息。基于这种方法,可以直接实时观测到FEL脉冲在增益过程中的演化并可以在线对两级辐射的脉冲特性进行相关性分析,这帮助研究人员实现了 SXFEL参数优化与最终出光。同时,提出了一种时间分辨率优于3 fs的激光-电子束相对到达时间反馈系统,它可以很好地维持输出FEL辐射的脉冲能量。如今,基于先进优化算法的方法在技术上已足够成熟,可以用于解决FEL领域的各类问题。未来这些先进优化算法必将在高增益FEL研究领域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功能。
宋贾俊[6](2021)在《超快激光脉冲压缩、波长扩展及对比度提升的研究》文中认为得益于飞秒激光独有的时间特性,其在科研、工业加工、医疗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这些应用也进一步推动着飞秒光源的发展,比如高次谐波及阿秒科学促进了少周期、高平均功率飞秒放大器的发展,精密计量及光学频率梳促进了高重频飞秒振荡器的发展,而强场物理实验比如激光尾波场加速,实验室天体物理和质子加速等则极大地推动着高峰值功率高对比度超强激光系统的发展。因此提升飞秒激光的时域参数比如脉冲宽度、重复频率、时间对比度等将对飞秒激光的应用实验提供极大的便利。同时,考虑到飞秒激光放大器本身较为昂贵的价格,这限制了其用户量,因此发展便捷的低成本的飞秒激光放大器同样意义重大。本论文重点对飞秒激光的时间特性的性能提升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主要包括皮秒激光脉宽非线性压缩至飞秒量级、重复频率达GHz的飞秒光学参量振荡器(Optical Parametric Oscillator,OPO)、飞秒OPO注入钛宝石放大器对比度提升等内容的研究。本论文所包含的核心研究内容和取得的原创性成果如下:1.开展了基于Multi-Pass Cell(MPC)的皮秒激光脉宽压缩实验,首次基于块状材料展宽Nd:YVO4皮秒再生放大器的光谱,通过两级级联MPC装置,将1kHz,230μJ,11.6ps的激光脉冲压缩至172fs,光谱由0.26nm展宽至18.06nm,压缩后脉冲能量为117μJ,系统总效率为51%;进一步,通过使用3英寸的凹面反射镜作为MPC的腔镜,对8kHz,1.65W,12.5ps的激光脉冲进行光谱展宽,实现了皮秒激光111次通过克尔介质,光谱由0.192nm展宽至4.69nm,脉宽压缩至601fs,实现了单级MPC装置光谱超过20倍的展宽和脉宽超过20倍的压缩结果,这是基于块材料的MPC装置最高单级脉宽压缩比。同时对比了压缩前后激光的平均功率稳定性和光束质量,结果表明功率稳定性和光束质量受MPC装置的影响较小。2.开展了全固态飞秒振荡器泵浦的GHz飞秒光学参量振荡器(OPO)研究。采用环形腔结构,首次实现了绿光泵浦的重复频率在GHz以上的参量振荡,信号光的重复频率为泵浦源的15倍,信号光光谱调谐范围为700nm-1003nm,最高平均功率430mW,最窄脉冲宽度117fs,光束质量接近基模。进一步,通过按比例改变OPO腔长的方式,实现了信号光重复频率以75.5MHz为间隔,从755MHz-1.43GHz的调节,其中1.43GHz为已经报道的绿光泵浦的最高重复频率信号光,其平均功率为22mW,中心波长为750nm。3.开展了利用飞秒OPO技术对钛宝石放大器对比度进行提升的实验及理论研究,首次使用飞秒OPO作为种子源进行钛宝石再生放大实验,经过展宽、放大及压缩,实现了脉冲能量1.8mJ,脉宽96fs,±30ps的时间尺度范围内接近107的时间对比度结果,相比于传统的以克尔透镜锁模的钛宝石飞秒振荡器作为种子源,放大后的激光脉冲的时间对比度提升了超过1个数量级。为了进一步缩短压缩后的激光脉宽,发展了中心波长接近800nm的宽光谱OPO,并将其注入钛宝石再生放大器中,得到了脉冲能量1.8mJ,脉宽25.6fs,±30ps的时间尺度范围内106的时间对比度结果,相比于钛宝石振荡器作为种子源时脉冲宽度有所缩短,对比度提升了接近1个数量级。4.为了进一步的提升钛宝石激光脉冲的对比度和脉冲能量,对交叉偏振滤波(XPW)效应进行了理论计算,对比了(001)和(011)两种BaF2晶体切割方式的XPW转化效率。计算结果表明,入射激光功率密度和晶体厚度的变化均会影响效率极大值时的β值(入射激光偏振方向和晶体x轴的夹角),且在低功率密度及短晶体的实验条件下,(011)切晶体在转化效率方面具有优势,而当晶体厚度较厚或入射激光较强时,(001)切晶体的转化效率要高于(011)切晶体。
刘高佑[7](2021)在《高功率Ho:YAG固体激光器及中波红外OPO/OPA系统研究》文中认为2μm激光及3-5μm中波红外激光在光学遥感、光谱探测、工业加工以及光电对抗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前景,且均处于大气传输窗口。同时,脉冲运转的2μm激光可以高效地泵浦光学参量振荡器(Optical Parametric Oscillator,OPO)和光学参量放大器(Optical Parametric Amplifier,OPA),从而得到中波红外激光。此外,窄线宽输出的中波红外激光在激光医疗以及精确光谱探测等方面更具优势。因此为了得到高功率的2μm和3-5μm中波红外激光及窄线宽的中波红外激光,本文构建了主振荡功率放大器(Master-Oscillator Power-Amplifier,MOPA)激光系统,在理论和实验上对2.1μm的Ho:YAG MOPA系统以及2.1μm泵浦的、基于ZnGeP2(ZGP)和BaGa4Se7(BGSe)晶体的3-5μm中波红外OPO及OPA系统开展了相关研究,以期为2μm固体激光器及3-5μm中波红外固体激光器的发展做出一定贡献。首先,在理论上对2.1μm的Ho:YAG MOPA以及3-5μm的中波红外OPO和OPA系统进行了研究。针对Ho:YAG振荡器的热分布、谐振腔稳定性、不同参数下连续波和调Q运转的输出特性等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同时建立了Ho:YAG放大器的速率方程,分析了放大器的输出特性。在中波红外激光系统方面,建立并求解了OPO和OPA的三波耦合方程,计算了中波ZGP OPO和BGSe OPO的波长-角度调谐曲线并对其输出光谱线宽进行了讨论。求解了中波OPA的增益,分析了泵浦光对中波OPA光束质量的影响。然后,以Ho:YAG MOPA系统的理论分析为基础,以1907nm的Tm:YLF固体激光器为泵浦源,设计并在实验中得到了高脉冲重复频率、高功率的Ho:YAG MOPA系统,该Ho:YAG MOPA系统包含Ho:YAG振荡器和两级Ho:YAG放大器。通过旋转泵浦轴向法,改善了Ho:YAG振荡器以及Ho:YAG一级放大器的输出光斑和光束质量。在20kHz的脉冲重频下,得到了高光束质量、平均输出功率为104W的2.1μm Ho:YAG振荡器以及201W的Ho:YAG一级放大器,其中一级放大器对应的斜效率和提取效率高达73.6%和65.9%。相比于单路接续放大,本文在Ho:YAG二级放大器部分采取了双路并行放大的方式,即将Ho:YAG一级放大器的输出激光分成两束然后分别对其进行二级放大,可以得到更好的输出光斑和光束质量,同时可分别用于泵浦后续高功率中波红外激光系统中的ZGP OPO和ZGP OPA。当脉冲重频为20kHz时,得到了平均输出功率分别为152W和180W的双路并行输出的2.1μm Ho:YAG二级放大器,对应的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光束质量因子M2分别为1.42&1.45(152W)和1.45&1.53(180W),Ho:YAG MOPA系统对应的总平均输出功率为332W。之后,将上述得到的高重频的2.1μm Ho:YAG MOPA系统作为泵浦源,对高功率的3-5μm中波红外ZGP OPO和ZGP OPA开展了实验研究。对比讨论了不同ZGP晶体长度、不同光斑大小、不同种子光功率以及不同生长工艺的ZGP晶体对ZGP OPA输出特性的影响。在20kHz的脉冲重频下,当OPO泵浦功率为140W时,ZGP OPO可输出78W的中波红外激光,将其作为种子源注入ZGP OPA中;在种子源和150W的泵浦功率作用下,ZGP OPA最终可输出平均输出功率为161W的3-5μm中波红外激光,对应的光束质量因子M2为3.42&3.83,光谱线宽约为170nm,ZGP OPA系统对应的总光光转换效率为55.5%。最后,采用较低重频(1kHz)的2.1μm Ho:YAG激光作为泵浦源,对窄线宽的3-5μm中波红外光学参量放大器进行了研究。第一部分是高能量、宽线宽的中波ZGP OPO和ZGP OPA系统,得到的3-5μm中波激光的单脉冲能量为11.6m J,光谱线宽为120-170nm。第二部分研究了2.1μm Ho:YAG激光泵浦的y-z平面Ⅱ类相位匹配BGSe OPO在窄线宽中波激光方面的输出特性,得到了光谱线宽为5nm、平均输出功率为0.52W的中波BGSe OPO;鉴于ZGP晶体在OPA中的高增益表现,本文在BGSe OPO后辅加了功率放大ZGP OPA,该中波红外光学参量放大器最终得到了光谱线宽为7-8nm、平均输出功率为4.35W的3-5μm窄线宽中波红外激光,光束质量因子M2为2.18&2.34。
李昌亮[8](2021)在《基于电子储存环纵向相干辐射产生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同步辐射光源(synchrotron radiation light source)和自由电子激光(free-electron laser,FEL)的出现,为物理、化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和能源科学等学科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革命性研究工具,极大地促进了相关科学的发展,40余项诺贝尔奖都与光源技术和应用直接相关。基于电子储存环的同步辐射光源现今已经成为支撑多学科开展基础和应用研究的一种最主要的大科学平台。同步辐射光源具有光谱覆盖范围广、平均亮度高、脉冲能量稳定和同时支持多用户运行等诸多优点。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储存环同步辐射光源,已经历了三代的发展演化,目前正在朝着亮度更高、横向相干性更好的第四代——衍射极限储存环光源发展,其平均亮度可以达到1021-22photons/s/mm2/mrad2/0.1%BW量级,但此时衍射极限环中电子束发射度已接近光子的衍射极限,利用减小电子束发射度实现亮度提升的技术路线基本走到了尽头。在“后衍射极限时代”如何进一步提升光源综合性能,是全世界光源科学家竞相追求的共同目标。基于直线加速器的FEL具有超高的峰值亮度以及超短的脉冲结构,其超高的峰值亮度与电子束纵向群聚效应产生的纵向相干性密切相关。若能将储存环与FEL的优点相结合,基于储存环产生脉冲长度在百飞秒至几十皮秒量级可调、横纵向全相干、较高峰值亮度的短波长辐射,则可以极大地增强储存环的性能,拓展其应用范围,满足大部分超高能量分辨率,超快实验和纳米空间分辨实验的需求。基于此背景下,设想利用FEL的运行机制,在储存环的电子束中引入微聚束产生纵向相干性,这样即使没有高增益过程,辐射亮度也可以比插入件产生的自发辐射高2~6个量级。FEL的运行机制主要包含两大类——自放大自发辐射(SASE)和外种子激光调制方案。SASE的自发辐射来源于电子束起始噪声,因而其纵向相干性较差。外种子激光调制方案有高增益高次谐波产生(HGHG)、回声谐波放大产生(EEHG)以及相位聚合谐波产生(PEHG)等类型,但这些方案所需要的能量调制幅度较大,会引入很大的电子束能散,破坏储存环中电子束的品质,严重影响储存环的正常运行。本文将采用先进的电子束调制方法——角色散驱动微聚束(ADM)机制来产生纵向相干辐射,该方案充分利用了储存环垂直发射度较低的优点,通过操纵电子束横、纵向相空间,将较小的电子束垂直发散角映射到电子束的纵向位置上,产生电子束纵向的群聚,进而产生纵向相干辐射,该方案的最大优势就是只需要很弱的能量调制幅度就可以产生很强的高次谐波辐射,并且此方案的磁聚焦结构(lattice)非常简单,可以非常方便的在储存环中实施。本文详细的介绍了ADM方案的物理机制,并创新性地将ADM机制与第四代衍射极限环相结合,产生了横纵向全相干的辐射光,其重复频率高达10 k Hz,平均亮度高达1024photons/s/mm2/mrad2/0.1%BW量级,比第四代衍射极限环光源高两个量级。同时,本文还研究了ADM机制的另一种方案——斜入射激光调制方案,该方案的特点是利用斜入射的种子激光在波荡器中与电子束相互作用,对电子束进行能量与角度的双重调制,以此产生种子激光的高次谐波辐射。为了提高斜入射激光调制方案的谐波转化效率需要很大的beta函数,考虑到此方案与储存环的兼容性问题,采用旁路(bypass)设计可以很好的解决该问题。本文给出了斜入射激光调制方案具体合理的lattice结构,并给出了bypass lattice设计的具体方案实例。最后,本文还给出了部分可逆转稳态微聚束(reversible SSMB)的研究,该研究为将来实现reversible SSMB奠定了前期基础。总之,本论文的研究展现了下一代光源发展的一种可能方案,是未来光源发展的一个备选方案。
唐城田[9](2021)在《基于Mamyshev再生器的新型超短脉冲光纤激光器》文中指出超短脉冲激光以极高峰值功率、极短脉冲时间所带来的独特优点,现今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物理化学、生物科学和材料科学等诸多前沿交叉领域。同时,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应用的深入,人们对超短脉冲激光器的要求日益提高,在越来越多的应用中需要多路超短脉冲甚至来自不同波段的多路超短脉冲同步工作以实现更多的功能,这使得超短脉冲光源由简单单一化向系统化复杂化和协同化发展。实现脉冲光源的协同工作日益引起重视并成为研究热点。传统的多波长激光器和跨波段超短脉冲激光器存在环境敏感,同步精度低和结构复杂等缺点。本文采用一种新的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通过改变传统多波长激光器的运转方式,借助全光再生器采用单腔级联波长切换方式实现了多波长激光器的天然同步。并且利用拉锥光纤超连续谱实现了多波段同步脉冲激光器。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利用飞秒光脉冲在锥形光纤中演化的数学模型,研究分析了三个波段的锥形光纤在不同色散条件下生成的超连续谱的特性。成功设计出了应用于1μm、1.5μm和2μm三个波段间的光谱相互转化的锥形光纤。(2)改变传统多波长激光器工作方式为单腔级联模式,利用置于同一环腔内的多个Mamyshev再生器首次实现了2μm波段的六波长同步激光器。利用功率传输函数对该结构的激光器进行了研究,并对影响激光器系统特性的各种参数进行了分析。(3)将拉锥单模光纤中产生的超连续谱与Mamyshev再生器相结合首次通过仿真计算实现了单环腔结构的跨三波段同步激光器。在单环腔结构内成功实现了1μm、1.5μm和2μm的飞秒脉冲同步输出。分析了光脉冲在激光器内的演化过程,讨论了系统参数对激光器的影响。
刘杨洋[10](2021)在《基于里德堡相互作用的两原子纠缠的实现》文中指出相互作用可控、相干时间长的中性单原子体系具备提供成千上万个量子比特的规模化集成的优势,是进行量子模拟、实现量子计算的有力候选者之一。近几年中性单原子体系在实验上取得了快速地发展,完成了包括上百个单原子的确定性装载、二维和三维阵列中单个原子的寻址和操控、量子比特相干时间的延长、基于里德堡态的两比特量子门的实现和原子态的高效读出等,这些工作极大地推动了该体系在量子模拟和量子计算方面的应用。这些成果为单原子体系用于量子计算和量子模拟的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普适量子计算机的实现还需克服很多挑战和问题,包括实现高保真度的纠缠门操作,实现原子态的非破坏性测量以及实现阵列中原子的低串扰制备与探测。本文主要研究了基于里德堡相互作用下实现两比特纠缠门的物理限制,提出使用Off-Resonant Modulated Driving(ORMD)方案实现两比特受控相位门来克服该物理限制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两原子纠缠,为下一步基于中性单原子体系的量子模拟和量子计算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实现了窄线宽、低噪声、高稳定的里德堡激发激光源我们定制了一个高细度的腔长可调谐的超稳法布里珀罗腔(FP腔)。通过Pound-Drever-Hall(PDH)频率稳定的方法,我们将腔的长度锁定在商用的碘稳激光器上面,碘稳激光器频率的长期漂移在几个小时内小于1kHz/0.5℃,使得一个月内的激光频率长漂小于46kHz。然后通过PDH稳频方法将780nm和960nm激光的频率稳定到腔上,同时用该法布里-珀罗腔作为一个低通滤波器来过滤激光由于锁定环路有限的反馈带宽引起的相位噪声,使得距离载频0.75 MHz处的噪声被压制了 30dB,然后腔过滤光用以注入锁定实现激光功率的放大。这样我们最终获得窄线宽(<1 kHz)、极低的相位噪声和良好的长期稳定性的激光光源。2.实现了单原子高效率、长寿命的里德堡相干激发单个原子的里德堡相干激发是实现量子模拟和量子纠缠的基础。在780nm激光和960nm激光进行频率稳定后,我们通过双光子跃迁实现基态到里德堡态的相干激发,780nm激发光耦合基态|g>和中间态|p>,而480nm激发光(960nm激光倍频得到)耦合中间态|p>和里德堡态|r>,780nm激发光与中间能级失谐-5.7GHz,通过激发光对射构型我们实现了基态到里德堡态效率高达98.5%的相干激发。然后我们研究了单个原子的基态和里德堡态之间的相干耦合的物理和技术上的限制因素。我们为每个检测误差和退相因素建立了模型,根据相应模型得到的模拟值与实验观测值能够很好地符合。最后,我们通过优化这些参数,实现了退相时间高达67μw的Rabi振荡。3.控制比特相干性对两比特纠缠门的影响我们通过分析现阶段‘π-gap-π’两比特逻辑门方案的特点,发现除了实验上的技术因素外,另一个影响两比特逻辑门保真度的因素是单个比特的相干性。首先,我们在实验上分别测量了单个原子基态和里德堡态之间的相干时间Tgr并分析了退相因素的来源。然后,我们测量了控制比特在纠缠过程中的相干时间tcont,在实验上该时间与单个原子相干时间τgr是一致的。因此,我们得出结论,在不考虑纠缠过程制备的其他误差时,纠缠保真度实际上受到exp(-tgap/τgr)的限制,其中tgap是π-gap-π脉冲序列之间的间隔时间。4.单脉冲ORMD方案实现Cz门并实现两原子纠缠在分析了通用的两比特逻辑门方案的保真度受限于控制比特的相干性后,我们使用一种ORMD方案来实现受控相位门(Cz门),该方案在制备两比特门时不会将原子完全布居到里德堡态,大大降低了对于单个原子ground-Rydberg态的相干时间的要求。基于此方案,我们实现了保真度为0.875的两原子纠缠态。我们认为在对实验中不完美因素进行改进的情况下,保真度可以达到0.95以上。
二、A Mutual Pulse Injection-Seeding Scheme for Optical Short Pulse Generation(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 Mutual Pulse Injection-Seeding Scheme for Optical Short Pulse Generation(论文提纲范文)
(1)高重复频率自由电子激光的新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的发展历程 |
1.2 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的主要运行机制 |
1.2.1 SASE |
1.2.2 外种子模式 |
1.2.3 振荡器型XFEL |
1.3 世界各地的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 |
1.3.1 基于常温直线加速器的XFEL装置 |
1.3.2 基于超导直线加速器的高重复频率XFEL装置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第2章 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理论基础 |
2.1 注入器与直线加速器 |
2.1.1 注入器 |
2.1.2 束团压缩 |
2.1.3 激光加热器 |
2.1.4 尾场效应 |
2.2 束流分配系统 |
2.3 自由电子激光理论 |
2.3.1 电子的动力学方程 |
2.3.2 低增益自由电子激光 |
2.3.3 高增益自由电子激光 |
2.3.4 外种子型XFEL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连续波自由电子激光的多束团能量运行 |
3.1 自由电子激光中的束流能量控制 |
3.2 SHINE装置简介 |
3.3 束流能量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分析 |
3.3.1 束流能量控制系统设计 |
3.3.2 基于SHINE的 START-TO-END模拟 |
3.4 高重复频率运行下的纵向相空间诊断 |
3.4.1 横向偏转腔系统的布局 |
3.4.2 横向偏转腔系统优化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超大带宽自由电子激光 |
4.1 超大带宽自由电子激光运行模式 |
4.2 超大带宽自由电子激光模式设计 |
4.2.1 束流动力学设计与高维多目标优化 |
4.2.2 SXFEL装置简介 |
4.2.3 优化结果 |
4.2.4 基于NSGA-III的高效优化 |
4.3 基于辐射脉冲品质优化产生超大带宽自由电子激光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相干能量调制的自放大机制 |
5.1 相干能量调制的自放大机制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
5.1.1 高重复频率外种子型自由电子激光 |
5.1.2 理论研究 |
5.1.3 实验研究 |
5.1.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5.2 激光与相对论电子在二极磁铁中的相互作用 |
5.2.1 实验原理分析 |
5.2.2 实验研究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2)非线性光学效应在飞秒超强激光时间对比度及光强提升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超短超强激光研究进展中的非线性光学效应 |
1.1.1 光克尔效应 |
1.1.2 自相位调制效应 |
1.1.3 高次谐波 |
1.1.4 光参量放大 |
1.1.5 等离子体中的背向受激拉曼散射效应 |
1.2 飞秒超强激光的时间对比度与测量方式 |
1.2.1 三阶相关仪 |
1.2.2 四阶相关仪 |
1.3 基于非线性效应的时间对比度提升方法 |
1.3.1 非线性椭圆偏振旋转 |
1.3.2 交叉偏振波 |
1.3.3 自衍射 |
1.3.4 超短脉冲泵浦的光参量放大 |
1.4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与主要内容 |
第2章 基于光参量振荡的飞秒激光时间对比度提升研究 |
2.1 同步泵浦的光参量振荡器 |
2.1.1 二阶非线性效应 |
2.1.2 光参量振荡器及其时间对比度 |
2.2 光参量振荡器注入再生放大的实验设计 |
2.2.1 光参量振荡器设计 |
2.2.2 展宽器设计 |
2.2.3 再生放大器设计 |
2.2.4 压缩器设计 |
2.2.5 光谱相位精细补偿 |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4 多波长同步的高对比度飞秒激光系统 |
2.5 小结 |
第3章 基于自衍射效应的飞秒超强激光时间对比度特性研究 |
3.1 自衍射效应的原理与模拟 |
3.1.1 简并四波混频过程——三阶非线性效应 |
3.1.2 自衍射效应的原理与特性 |
3.1.3 自衍射效应的模拟 |
3.2 自衍射效应的时间对比度提升实验研究 |
3.2.1 实验设计 |
3.2.2 实验结果 |
3.2.3 自衍射光能量与光谱优化 |
3.3 自衍射信号光角色散的补偿 |
3.3.1 Martinez展宽器中的角色散 |
3.3.2 展宽器设计与角色散补偿结果 |
3.4 后续放大系统 |
3.5 小结 |
第4章 等离子体中的受激拉曼散射效应 |
4.1 等离子体的基本特性 |
4.1.1 等离子体密度与温度 |
4.1.2 等离子体的空间尺寸 |
4.1.3 等离子体振荡 |
4.2 基于电子等离子体振荡的三阶非线性效应 |
4.2.1 等离子体中电子在光电场驱动下的运动方程 |
4.2.2 单色光场下等离子体的三阶非线性响应及其物理含义 |
4.2.3 电子等离子体振荡对双色场的三阶非线性响应 |
4.3 等离子体中的受激拉曼散射 |
4.4 小结 |
第5章 等离子体中背向受激拉曼散射效应的实验研究 |
5.1 等离子体背向受激拉曼散射实验设计理念 |
5.2 驱动激光系统与实验系统 |
5.2.1 驱动激光系统 |
5.2.2 实验腔室 |
5.2.3 气体靶 |
5.3 实验过程观测系统 |
5.3.1 角色散观测 |
5.3.2 焦点光斑观测 |
5.3.3 等离子体密度观测 |
5.4 初步实验结果 |
5.5 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内容总结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自衍射效应模拟程序代码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原子干涉仪高精度检验等效原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等效原理检验的背景和意义 |
1.2 等效原理的实验检验 |
1.2.1 宏观实验 |
1.2.2 微观实验 |
1.3 等效原理检验的未来与展望 |
1.3.1 长基线原子干涉仪计划 |
1.3.2 太空原子干涉仪计划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原子干涉仪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
2.1 原子干涉仪的基本原理 |
2.1.1 原子的冷却与囚禁 |
2.1.2 原子喷泉 |
2.1.3 原子干涉仪 |
2.1.4 差分测量以及等效原理检验 |
2.2 4WDR方案 |
2.2.1 4DWR方案的实现 |
2.2.2 4WDR方案的等效原理检验 |
2.2.3 4DWR方案的共模抑制效应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一代十米原子干涉仪的实验系统 |
3.1 真空系统 |
3.1.1 真空度需求 |
3.1.2 真空系统设计 |
3.1.3 真空系统搭建 |
3.2 10nT级大型磁屏蔽装置 |
3.2.1 第一代十米原子干涉仪的磁屏蔽装置 |
3.2.2 第二代十米原子干涉仪的磁屏蔽装置 |
3.3 光学系统 |
3.3.1 能级方案 |
3.3.2 偏振谱稳频光学模块 |
3.3.3 冷却光光学模块 |
3.3.4 8程声光移频光学模块 |
3.3.5 探测光光学模块 |
3.3.6 Raman光光学模块 |
3.3.7 激光时分复用光学模块 |
3.3.8 光学系统的保护 |
3.4 微波射频系统 |
3.5 地球转动补偿系统 |
3.6 控制采集系统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双组份原子干涉仪差分测量的实验过程及结果 |
4.1 双组份原子的冷却与囚禁 |
4.2 同步双组份原子喷泉 |
4.3 原子干涉过程以及差分测量 |
4.4 双组份十米原子干涉仪差分测量分辨率的改进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质量和内能联合检验等效原理 |
5.1 不同质量和内能的原子检验等效原理 |
5.2 4WDR-e方案 |
5.3 实验装置和过程 |
5.4 实验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主要系统误差分析 |
6.1 波矢修正 |
6.2 科里奥利力效应 |
6.3 重力梯度效应 |
6.4 波前畸变 |
6.5 二阶Zeeman效应 |
6.6 AC-Stark效应 |
6.7 其他系统误差分析 |
6.8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基本物理和化学常数 |
附录B 铷原子的物理性质 |
附录C ~(85)Rb D2线超精细能级 |
附录D ~(87)Rb D2线超精细能级 |
附录E 个人简历 |
附录F 发表文章 |
(4)短脉冲CO2激光放大与噪声光隔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EUV光刻发展现状 |
1.3 EUV光源分类与发展现状 |
1.4 LPP-EUV光源关键技术 |
1.4.1 预脉冲+MOPA技术 |
1.4.2 主泵浦激光时域波形整形技术 |
1.4.3 碎屑处理技术 |
1.4.4 主泵浦CO_2激光技术 |
1.4.4.1 主泵浦CO_2激光系统结构 |
1.4.4.2 CO_2激光器发展历程回顾 |
1.5 放大动力学模型与光隔离器研究现状 |
1.5.1 放大动力学模型 |
1.5.2 10.6μm光隔离器 |
1.6 本文主要结构 |
第二章 短脉冲CO_2激光放大动力学理论基础 |
2.1 CO_2分子能级结构 |
2.2 激发与驰豫过程 |
2.2.1 激发过程 |
2.2.2 驰豫过程 |
2.2.3 气体成分分析 |
2.3 电光腔倒空CO_2激光器输出特性分析 |
2.4 放大模型理论基础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短脉冲CO_2激光放大动力学模型 |
3.1 六温度模型 |
3.2 粒子数密度与能量密度 |
3.3 时域放大过程分析 |
3.4 放大模型与驰豫速率 |
3.4.1 放大模型 |
3.4.2 驰豫速率 |
3.5 边界条件与数值计算方法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短脉冲CO_2激光放大特性分析 |
4.1 增益特性 |
4.2 短脉冲CO_2激光放大实验平台 |
4.2.1 快轴流CO_2激光放大器 |
4.2.2 放大实验平台 |
4.3 增益特性实验研究 |
4.4 脉冲波形演化特性 |
4.5 小结 |
第五章 10.6μm光隔离器关键技术 |
5.1 MOPA系统噪声光分类 |
5.2 10.6μm法拉第隔离器 |
5.2.1 法拉第隔离器原理 |
5.2.2 In Sb型法拉第隔离器 |
5.3 相位延迟隔离器 |
5.4 电光隔离器 |
5.5 SF_6可饱和吸收隔离器 |
5.5.1 SF_6能级结构 |
5.5.2 SF_6速率方程理论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影响SF_6吸收能力关键因素研究 |
6.1 气体扩散效应分析 |
6.1.1 气体扩散效应方程 |
6.1.2 边界条件与方程求解 |
6.1.3 气体扩散效应分析 |
6.2 剩余吸收分析与脉冲波形演化 |
6.2.1 剩余吸收分析 |
6.2.2 脉冲波形演化 |
6.3 V-T与V-V能量转移过程分析 |
6.3.1 实验装置 |
6.3.2 V-T与V-V能量转移过程对吸收的影响实验研究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石墨烯10.6μm可饱和吸收与光隔离特性分析 |
7.1 石墨烯可饱和吸收效应与研究方法 |
7.1.1 石墨烯的可饱和吸收效应 |
7.1.2 实验装置与测量方法 |
7.2 损伤机理与损伤阈值 |
7.3 可饱和吸收参数 |
7.4 10.6μm石墨烯隔离器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论文主要完成工作 |
8.2 论文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高增益自由电子激光的先进优化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自由电子激光概论 |
1.2 自由电子激光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
1.3 自由电子激光主要运行机制 |
1.3.1 低增益自由电子激光 |
1.3.2 高增益自由电子激光 |
1.4 自由电子激光与先进优化算法 |
1.4.1 先进优化算法在自由电子激光领域的应用 |
1.4.2 使用先进优化算法的技术考量 |
1.5 本论文研究内容及创新 |
第2章 自由电子激光基本理论 |
2.1 自由电子激光的纵向动力学 |
2.1.1 电子运动速度与轨迹方程 |
2.1.2 能量方程 |
2.1.3 相位方程 |
2.2 自由电子激光的光场增益 |
2.2.1 低增益模式 |
2.2.2 高增益模式 |
2.3 自由电子激光的主要运行机制 |
2.3.1 自放大自发辐射(SASE) |
2.3.2 高增益高次谐波产生(HGHG) |
2.3.3 回声增强高次谐波产生(EEHG) |
2.3.4 相位汇聚增强谐波产生(PEHG) |
2.4 自由电子激光的数值模拟简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增益自由电子激光的束流轨道准直算法 |
3.1 上海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简介 |
3.2 基于上海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的束流准直试验 |
3.2.1 基于束流的准直技术的理论基础 |
3.2.2 基于束流的准直技术的模拟结果 |
3.2.3 基于束流的准直技术的实验研究 |
3.3 基于遗传算法的束流准直技术 |
3.3.1 基于束流准直技术的理论缺陷 |
3.3.2 基于遗传算法的束流准直技术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增益自由电子激光装置的在线优化算法 |
4.1 超快的自由电子激光模拟程序——FALCON |
4.1.1 物理模型 |
4.1.2 模拟结果举例 |
4.1.3 基于上海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的在线预测 |
4.1.4 FALCON的其他应用 |
4.2 上海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波荡器调束软件 |
4.3 其他优化算法与调束辅助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高增益自由电子激光的脉冲诊断 |
5.1 基于偏转腔的超快自由电子激光脉冲单发在线诊断方法 |
5.1.1 单发自由电子激光脉冲重构技术 |
5.1.2 方法的实验验证 |
5.2 基于此方法的级联型自由电子激光的优化 |
5.2.1 实验装置设置 |
5.2.2 第一级的优化——脉冲分裂与时间带宽积的测量 |
5.2.3 两级相关性分析 |
5.2.4 第二级的优化——激光-电子束相对到达时间反馈技术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附录A 论文中部分重要公式的推导 |
A.1 (2.14)式推导 |
A.2 共振条件的另一种推导 |
A.3 HGHG模式群聚因子的推导 |
A.4 EEHG模式群聚因子的推导 |
A.5 PEHG模式群聚因子的推导 |
附录B 调束软件功能模块及使用说明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6)超快激光脉冲压缩、波长扩展及对比度提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激光脉宽非线性压缩研究进展 |
1.2 高重频振荡器研究进展 |
1.2.1 高重频钛宝石锁模振荡器研究进展 |
1.2.2 高重频Yb锁模振荡器研究进展 |
1.2.3 高重频锁模皮秒振荡器研究进展 |
1.2.4 高重频OPO研究进展 |
1.3 飞秒脉冲时域对比度提升技术研究进展 |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飞秒激光的色散及非线性效应基本原理 |
2.1 色散效应 |
2.1.1 色散对脉冲形状的影响 |
2.1.2 常见色散补偿器件 |
2.2 二阶非线性光学基础理论 |
2.2.1 常见的二阶非线性效应 |
2.2.2 三波混频过程 |
2.2.3 相位匹配的方法 |
2.2.4 相位关系 |
2.2.5 走离效应 |
2.2.6 宽带光参量放大技术 |
2.3 自相位调制 |
2.3.1 自相位调制基本原理 |
2.3.2 色散长度和非线性长度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皮秒激光脉宽压缩实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Herriott Multi-pass Cell简介 |
3.3 Nd皮秒激光放大器的设计 |
3.3.1 皮秒激光增益介质基本性质 |
3.3.2 实验条件对晶体基本参数的影响 |
3.3.3 连续光泵浦的再生放大器放大理论 |
3.4 级联MPC装置压缩皮秒激光脉宽 |
3.4.1 第一级MPC装置 |
3.4.2 第二级MPC装置 |
3.5 单级MPC压缩8kHz皮秒激光脉宽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515nm激光泵浦的高重频飞秒光学参量振荡器 |
4.1 引言 |
4.2 商用Yb:KGW全固态飞秒振荡器 |
4.3 谐波泵浦的1.13GHz飞秒OPO |
4.3.1 非线性晶体的选择 |
4.3.2 1.13GHz OPO实验装置 |
4.3.3 1.13GHz OPO实验结果 |
4.4 比例改变腔长实现重频可调的参量振荡 |
4.4.1 基本原理 |
4.4.2 非线性晶体LBO |
4.4.3 比例改变腔长实现重频可调OPO实验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飞秒OPO注入钛宝石再生放大器提升对比度研究 |
5.1 引言 |
5.2 OPO注入钛宝石放大器实验研究 |
5.2.1 钛宝石再生放大器基本结构 |
5.2.2 飞秒OPO注入钛宝石再生放大器实验研究 |
5.2.3 800nm宽光谱飞秒OPO的实现 |
5.2.4 宽光谱飞秒OPO注入钛宝石再生放大器 |
5.3 交叉偏振滤波技术效率的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高功率Ho:YAG固体激光器及中波红外OPO/OPA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2μm单掺Ho激光器的研究进展 |
1.2.1 2μm单掺Ho光纤激光器 |
1.2.2 2μm单掺Ho固体激光器 |
1.3 3-5μm中波红外固体激光器的研究进展 |
1.3.1 中波红外非线性晶体 |
1.3.2 中波红外ZGP固体激光器 |
1.3.3 窄线宽中波红外固体激光器 |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情况分析 |
1.5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高功率Ho:YAG固体激光器理论研究 |
2.1 引言 |
2.2 Ho:YAG振荡器的理论研究 |
2.2.1 Ho:YAG晶体的物理和光学特性分析 |
2.2.2 Ho:YAG晶体的吸收与发射光谱特性 |
2.2.3 Ho:YAG振荡器的速率方程理论分析 |
2.2.4 Ho:YAG振荡器输出特性的数值分析 |
2.2.5 双端泵浦Ho:YAG晶体的温度分布与热透镜分析 |
2.2.6 Ho:YAG振荡器谐振腔的稳定性分析 |
2.2.7 Ho:YAG振荡器声光调Q理论分析 |
2.3 Ho:YAG放大器的理论研究 |
2.3.1 Ho:YAG放大器速率方程理论 |
2.3.2 Ho:YAG放大器输出特性的数值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功率Ho:YAG固体激光器实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高功率Ho:YAG振荡器的实验研究 |
3.2.1 双端泵浦Ho:YAG振荡器的实验装置 |
3.2.2 不同实验条件下Ho:YAG振荡器连续波的输出功率 |
3.2.3 旋转互换泵浦轴向前后Ho:YAG振荡器输出特性的研究 |
3.2.4 Ho:YAG振荡器连续波的光谱输出特性 |
3.2.5 Ho:YAG振荡器主动调Q激光的输出特性 |
3.3 Ho:YAG一级放大器的实验研究 |
3.3.1 实验装置与分析 |
3.3.2 不同晶体长度下Ho:YAG一级放大器输出功率的研究 |
3.3.3 旋转互换泵浦轴向前后Ho:YAG一级放大器输出特性的研究 |
3.3.4 Ho:YAG一级放大器调Q激光输出特性的研究 |
3.4 双路并行Ho:YAG二级放大器的实验研究 |
3.4.1 实验装置与分析 |
3.4.2 Ho:YAG透射和反射二级放大器调Q输出特性的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功率中波红外OPO及 OPA理论与实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中波红外ZGP OPO理论研究 |
4.2.1 ZGP晶体的物理和光学特性分析 |
4.2.2 OPO原理分析 |
4.2.3 中波红外ZGP晶体的波长-角度调谐曲线 |
4.2.4 中波红外ZGP OPO的输出光谱线宽 |
4.2.5 中波红外ZGP晶体的有效增益长度 |
4.2.6 中波红外ZGP OPO的阈值分析 |
4.3 中波红外ZGP OPA理论研究 |
4.3.1 OPA原理分析 |
4.3.2 ZGP OPA输出功率分析 |
4.3.3 ZGP OPA增益分析 |
4.3.4 OPA光束质量分析 |
4.4 基于低功率种子源的中波红外OPA实验研究 |
4.4.1 实验装置与分析 |
4.4.2 低功率的中波红外ZGP OPO实验研究 |
4.4.3 基于低功率ZGP OPO的ZGP OPA实验研究 |
4.5 基于高功率种子源的中波红外OPA实验研究 |
4.5.1 实验装置与分析 |
4.5.2 高功率的中波红外ZGP OPO实验研究 |
4.5.3 基于高功率ZGP OPO的ZGP OPA实验研究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窄线宽中波红外OPO及 OPA理论与实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泵浦源:1kHz的2.1μm Ho:YAG脉冲激光器分析 |
5.2.1 实验装置与分析 |
5.2.2 重频为1kHz的Ho:YAG脉冲激光器输出特性 |
5.3 基于ZGP OPO的中波红外OPA实验研究 |
5.3.1 实验装置与分析 |
5.3.2 宽线宽输出的ZGP OPO的实验研究 |
5.3.3 基于宽线宽ZGP OPO的ZGP OPA实验研究 |
5.4 中波红外BGSe OPO理论研究 |
5.4.1 BGSe晶体的物理和光学特性分析 |
5.4.2 中波红外BGSe晶体的波长-角度调谐曲线 |
5.4.3 中波红外BGSe OPO的输出光谱线宽 |
5.4.4 中波红外BGSe晶体的有效增益长度 |
5.5 基于BGSe OPO的中波红外OPA实验研究 |
5.5.1 实验装置与分析 |
5.5.2 窄线宽输出的BGSe OPO的实验研究 |
5.5.3 基于窄线宽BGSe OPO的ZGP OPA实验研究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基于电子储存环纵向相干辐射产生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同步辐射与储存环光源 |
1.2 衍射极限储存环 |
1.3 自由电子激光 |
1.4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5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加速器物理基本理论 |
2.1 粒子坐标系统 |
2.2 粒子运动基本规律 |
2.2.1 横向运动基本方程 |
2.2.2 工作点 |
2.2.3 色散与动量压缩因子 |
2.2.4 发射度与能散 |
2.2.5 色品与校正色品 |
2.3 线性光学基本元件 |
2.3.1 漂移节 |
2.3.2 四极铁 |
2.3.3 弯铁 |
2.3.4 高频腔 |
2.4 同步辐射与量子激发 |
2.4.1 同步辐射功率 |
2.4.2 辐射阻尼 |
2.4.3 量子激发 |
2.4.4 同步辐射积分 |
2.5 相干辐射 |
2.6 几种典型的lattice结构 |
2.6.1 FODO |
2.6.2 TME |
2.6.3 DBA |
2.6.4 TBA |
2.6.5 MBA |
第3章 基于ADM机制在衍射极限环中产生纵向相干辐射 |
3.1 ADM机制 |
3.2 衍射极限环lattice设计 |
3.2.1 线性lattice设计 |
3.2.2 非线性优化 |
3.3 相空间畸变与重复频率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斜入射激光调制方案的lattice设计 |
4.1 斜入射激光调制方案基本原理 |
4.1.1 斜入射激光与电子束在波荡器中相互作用 |
4.1.2 方案布局与理论分析 |
4.2 参数扫描优化 |
4.3 传输线lattice设计 |
4.4 三维模拟仿真 |
4.5 储存环bypass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9)基于Mamyshev再生器的新型超短脉冲光纤激光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跨波段多波长激光器 |
1.2.2 Mamyshev激光器 |
1.2.3 超连续谱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2 光脉冲在光纤中演化的基础模型 |
2.1 光纤传输的基本理论 |
2.1.1 光脉冲演化的基础规律 |
2.1.2 广义非线性薛定谔方程 |
2.2 非线性薛定谔方程的数值求解方法 |
2.2.1 分步傅里叶方法 |
2.2.2 龙格库塔相互作用绘景 |
2.3 本章小结 |
3 拉锥标准单模光纤中超连续谱的产生研究 |
3.1 锥形光纤中光脉冲的演化过程 |
3.1.1 锥形光纤中的非线性 |
3.1.2 锥形光纤中的色散特性 |
3.2 2.0μm超短脉冲泵浦拉锥单模光纤中超连续谱的产生 |
3.2.1 反常色散锥腰中超连续谱的产生 |
3.2.2 近零色散点反常色散锥腰中超连续谱的产生 |
3.2.3 近零色散点正常色散锥腰中超连续谱的产生 |
3.2.4 正常色散锥腰中超连续谱的产生 |
3.2.5 结论 |
3.3 本章小结 |
4 2.0μm同步多波长激光器的设计及稳定性研究 |
4.1 2.0μm同步多波长激光器的设计及结果分析 |
4.1.1 工作原理 |
4.1.2 系统搭建及结果分析 |
4.1.3 系统设计原则 |
4.2 2.0μm同步多波长激光器稳定特性的研究 |
4.2.1 系统传输函数 |
4.2.2 不同滤波器带宽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
4.2.3 单模光纤长度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5 跨波段三波长激光器的设计方案和特性研究 |
5.1 跨波段三波长单Mamyshev环腔激光器设计和结果分析 |
5.1.1 系统结构 |
5.1.2 系统模拟结果及讨论 |
5.2 跨波段双波长单Mamyshev环腔激光器的稳定特性研究 |
5.2.1 系统传输函数 |
5.2.2 不同滤波器带宽对腔稳定性的影响 |
5.2.3 非线性光纤长度对腔稳定性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基于里德堡相互作用的两原子纠缠的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中性原子量子计算 |
1.2 里德堡原子基本特性 |
1.2.1 里德堡原子的能级结构 |
1.2.2 里德堡原子的波函数 |
1.2.3 跃迁矩阵元 |
1.2.4 里德堡态原子寿命 |
1.2.5 里德堡态的斯塔克效应 |
1.2.6 里德堡态原子间的相互作用 |
1.3 单原子体系量子计算进展 |
1.3.1 里德堡激发的实现 |
1.3.2 量子逻辑门和两原子纠缠的的实现 |
1.3.3 中性原子的规模化实现 |
1.3.4 原子比特的相干时间 |
1.3.5 量子比特的探测 |
1.4 研究内容 |
第2章 单原子囚禁及内态操控 |
2.1 磁光阱系统 |
2.1.1 磁光阱相关激光光路系统 |
2.1.2 磁光阱结构 |
2.2 单原子囚禁 |
2.2.1 红失谐光偶极阱 |
2.2.2 红失谐光偶极阱的实验实现 |
2.2.3 单原子的探测 |
2.3 单原子的性质 |
2.3.1 原子在偶极阱中的寿命 |
2.3.2 原子的谐振频率 |
2.3.3 原子温度 |
2.4 单原子量子比特的制备与操控 |
2.4.1 原子的初态制备-光泵过程 |
2.4.2 单比特操控-微波跃迁 |
2.5 激光系统 |
2.5.1 激光的频率稳定 |
2.5.2 激光的移频系统 |
2.5.3 激光功率稳定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激发光的频率稳定及相位噪声过滤 |
3.1 频率稳定简介 |
3.1.1 闭环锁相环路简介 |
3.1.2 闭环锁相环路的稳定性 |
3.1.3 伺服凸起(Servo-Bumps) |
3.2 PDH稳频方法简介 |
3.2.1 法布里珀罗腔的反射峰信号 |
3.2.2 PDH信号的得到-调制与解调 |
3.3 激光频率稳定的实现 |
3.3.1 法布里珀罗腔的腔长锁定 |
3.3.2 激发光的频率稳定 |
3.3.3 法布里珀罗腔过滤相位噪声及注入锁定 |
3.3.4 腔的加热效应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态到里德堡态的相干激发 |
4.1 双光子对射构型试验方案 |
4.1.1 780nm激发光 |
4.1.2 480nm激发光 |
4.1.3 里德堡激发的吸收峰和Rabi振荡 |
4.1.4 激发光的频率稳定性 |
4.2 里德堡激发过程的探测误差 |
4.2.1 基态探测误差 |
4.2.2 里德堡态探测误差 |
4.2.3 探测误差的测量 |
4.3 Rabi振荡退相因素分析 |
4.3.1 Doppler效应 |
4.3.2 中间能级的自发辐射 |
4.3.3 单光子Rabi频率起伏 |
4.3.4 激光相位噪声 |
4.3.5 其他因素 |
4.3.6 优化后的Rabi振荡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受控非门及两原子纠缠保真度损失研究 |
5.1 里德堡阻塞效应 |
5.1.1 里德堡阻塞效应原理 |
5.1.2 里德堡阻塞效应的实验观测 |
5.2 基于里德堡阻塞效应的受控非门及两原子纠缠 |
5.3 控制比特相干性对两原子纠缠的影响 |
5.3.1 单原子量子比特相干性分析 |
5.3.2 纠缠过程中控制比特相干性测量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ORMD脉冲方案实现两原子纠缠 |
6.1 ORMD脉冲方案简介 |
6.2 ORMD脉冲方案的实现 |
6.3 两原子纠缠的制备 |
6.3.1 受控相位门实现两原子纠缠的理论推导 |
6.3.2 两原子纠缠的实现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物理学中的基本参数 |
附录B Rb原子能级图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A Mutual Pulse Injection-Seeding Scheme for Optical Short Pulse Generation(论文参考文献)
- [1]高重复频率自由电子激光的新机制研究[D]. 颜佳伟.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2021(01)
- [2]非线性光学效应在飞秒超强激光时间对比度及光强提升中的应用研究[D]. 王羡之.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2021(02)
- [3]原子干涉仪高精度检验等效原理[D]. 何川.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2021(01)
- [4]短脉冲CO2激光放大与噪声光隔离技术研究[D]. 张冉冉.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2021(08)
- [5]高增益自由电子激光的先进优化算法研究[D]. 曾理.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2021(02)
- [6]超快激光脉冲压缩、波长扩展及对比度提升的研究[D]. 宋贾俊.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2021(02)
- [7]高功率Ho:YAG固体激光器及中波红外OPO/OPA系统研究[D]. 刘高佑.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2)
- [8]基于电子储存环纵向相干辐射产生机制的研究[D]. 李昌亮.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2021(01)
- [9]基于Mamyshev再生器的新型超短脉冲光纤激光器[D]. 唐城田.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10]基于里德堡相互作用的两原子纠缠的实现[D]. 刘杨洋.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