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预防生态纺织品有害物质

必须预防生态纺织品有害物质

一、生态纺织品有害物不可不防(论文文献综述)

孟子然[1](2016)在《质量监管与监管质量 ——中国出口产品质量安全战略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口贸易发展迅速,“中国制造”遍布全球,然而近年来我国出口产品质量提升不快,影响了出口贸易的转型升级和结构优化。随着技术贸易壁垒数量的不断增加和国内劳动力价格的上升,中国对外贸易的出口扩张是不可持续的,过去那种依赖出口导向战略的中国发展模式正面临重大挑战。同时,出口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越来越多地与各种非传统安全威胁相联系,呈现出“涉灾性”、“涉外性”等特征。虽然近年来安全的重要性逐步受到更多重视,但安全置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作用尚未被深刻认识,给出口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有效开展造成了障碍。在此背景下,研究出口产品质量安全战略有其迫切需要与特殊意义。本文从非传统安全管理的视角入手,以推动解决出口贸易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促发展”与“保安全”之间的矛盾为背景,提出出口产品质量安全是典型的“场域安全”,将出口产品质量安全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五组安全类型”和“十一大领域安全”进行对标,论述了出口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同时,通过定量分析阐明了出口产品质量安全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说明了提升出口产品质量安全的必要性。接着,基于当前我国出口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现状,总结了国际经验与教训,以及我国沿海直属局的探索成果。最后,描绘了出口产品质量安全战略的目标愿景,并运用“场域安全”理论和“整体性治理”理论探索性地提出了集“前伸”(溯源监管)、“后延”(流向跟踪)、“中转”(第三方规制)、“外联”(社会共治)、“应急”与“反恐”于一体的出口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构思路,以及提升质量安全监管能力的具体对策。

姚丹[2](2016)在《先秦设计美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先秦艺术设计实践、手工业商业概况、礼乐文化以及哲学思想为背景,分别从设计美学本体论、功能论、形式论、思维论这四个方面来解读先秦设计美学思想的核心概念,进而分析先秦设计美学思想的现代意义。先秦时期,青铜器、玉器、服饰、建筑、车等高度繁荣的造物设计实践中蕴含着丰富的设计美学思想,也推动了理论层面的探讨,出现了我国第一部论述工艺造物的专着《考工记》。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是先秦设计美学思想产生的重要经济背景。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工商食官”的裂变,民间手工业迅速兴起,我国古代条件下的商品交换高速发展,这使得社会上弃农经商,追逐财富,成为一时的风气,造成农业人口的流失,威胁到作为立国之本的农业的发展以及政权的稳定,在这种情况下,先秦诸子大多主张“重农抑商”,由此引发了先秦诸子对于手工业及其产品的价值、本质、功用等方面的理论探讨。先秦设计美学的发展同先秦礼乐文化的发展分不开,而对礼乐文化的看法又同先秦哲学思潮分不开。这就使得先秦哲学成为先秦设计美学的思想基础,两者是联为一体的。先秦哲学所探讨的道器、器用、文质、象意等问题,已经从艺术设计的本体、功能、形式、思维等各方面触及到了设计美学的核心,这对于深入分析先秦设计美学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首先,先秦哲学关于“道”与“器”的关系的探讨,深刻涉及了设计美学的本体论问题。在先秦哲学看来,道器一体,“道”是“器”的本体、内容,“器”是“道”的显现、形式。虽然这里所说的“器”指的是一切有形可感的万物,并不仅指人们使用的器物,但无疑又包含了人们使用的各种器物,这就使“道”与“器”的关系的讨论和人们使用的各种器物的设计问题联系起来了。因此,一方面,器显天道,器物设计与制作必须遵循天道,如天时、地气所决定的生态和材质,制器不能脱离天道的生发、演化,体现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设计观;另一方面,器显人道,器物的设计不仅重视实用,也注重其内在的社会意义和文化内涵,如尊卑有序的等级观,比德修身的德行观,器物引导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培养理想的生活方式和精神修养,符合社会的人伦法则,从而达到人与社会的统一,总之,以“道器”论为本的设计美学最终追求的是一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统一的审美境界。其次,先秦哲学中“器”与“用”的关系也与设计美学密切相关,直接涉及了设计的实用功能问题。伍举、墨子、韩非子均从国计民生的角度出发,强调器物制作应该满足广大百姓的日常需要,由此认为器物的实用功能是首要的,即“有用之用”,这与西方现代设计中强调功能以及设计为大众服务的核心理念是一致的。道家站在道生万物的立场,认为万物和人一样都有其本性,因此也各有其独特的价值与作用,虽然没有世俗所说的功用却有全生保性的大用,即所谓“无用之用”。这种说法包含着对于人与自然,人与物的关系的某种超功利思考,其价值取向与现代设计理念有某种相通之处,对解决当今设计困境有着不可忽视的参照意义。从“器用”观出发,先秦设计美学形成了“以人为本”、“物尽其用”的设计原则。再次,先秦哲学所讨论的“文”与“质”的关系问题与设计美学有密切关系。先秦文质论主要表现为两种思想倾向:一是以儒家为代表,主张文质统一,即既要有“文”,又要有“质”,以“文质彬彬”为最高理想;一是以老庄、墨子、韩非子为代表,主张重质轻文。老庄的重质,是重质本有的天然之美,墨子、韩非子的重“质”虽然也不处处绝对排斥美,但始终把“质”的有用性放在首要地位。虽然先秦“文质”论不是专门针对造物设计而言,但文质观念却融入到了当时的造物设计中,对先秦乃至后世的造物设计的审美产生了深远影响。儒家的文质统一的设计美学内涵主要表现为形式与伦理功能、审美功能的统一,老庄的重质轻文则对后世设计崇尚素朴、追求自然的审美风格产生了重要影响,墨子、韩非子的重质轻文则继续发展了重视实用功能的思想。最后, 《周易》一书所提出的“观物取象”和“制器尚象”思想也与先秦设计美学有着重要关系,它说明了器物设计构思的完整过程:“观物——取象——制器”,体现了整体性思维、悟性思维、类比思维、简化思维以及模仿思维。“立象以尽意”的象征思维虽然是针对卦象而言,但是其中“象”与“意”的关系问题与设计传达也是相通的。“立象以尽意”的象征思维在设计中表现为“象形寓意”的设计传达手法,即通过器物的造型、纹饰、色彩、材质等表达更深次的意。总之,先秦设计美学思想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物的和谐,强调人的主体性,以人为本,不仅注重器物的物质实用功能,而且重视器物的人文精神的表达,这些都与现代设计美学所提倡的生态设计、人性化设计、生活方式设计理念有着相通之处,对于解决当下设计所存在的困境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此外,先秦设计美学表明中华民族很早就把器物设计提到了哲学美学的高度,并进行了多层面的深入思考,这是世界其它民族的古代设计美学所不能及的。

贺钦[3](2012)在《拉美替代一体化研究 ——以美洲玻利瓦尔联盟(ALBA-TCP)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美洲玻利瓦尔联盟-人民贸易协定(ALBA-TCP)是由西半球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古巴和拉美“21世纪社会主义运动”创始国之一的委内瑞拉,发起并倡导的地区左翼国家团结互助联盟。该组织以替代美国主导的美洲自由贸易区(ALCA)计划、融合拉美资产阶级倡导的其他一体化倡议为目标,以建设“21世纪社会主义”为己任,力图推动符合拉美人民整体利益和长远发展的综合性一体化战略,进而实现拉美地区真正的独立、团结与发展。从2004年底提出、2005年成立到2012年稳步扩容,美洲玻利瓦尔联盟经过七年多的初创探索阶段,成员国由古巴、委内瑞拉扩展至玻利维亚、尼加拉瓜、厄瓜多尔等八个正式成员国、三个特邀成员国和三个观察员国。新兴的美洲玻利瓦尔联盟,是拉美历史上第一个号召将人民的利益置于跨国资本利益之上的地区合作组织,也是唯一一个明确提出以消除贫困和社会排斥为己任的一体化组织。“替代”与“民生”是美洲玻利瓦尔联盟关切的重点。ALBA成立至今,先后提出了ALBA银行、南方银行、地区统一货币苏克雷、地区石油计划、粮食安全计划、社会运动委员会、南方电视台等多项倡议,直接推动了各成员国及地区社会福利的均衡增长。美洲玻利瓦尔联盟的出现并非拉美个别威权领导体制的偶然迸发,其创生与发展具有深刻的历史渊源、动因和必然性。经济全球化与地区一体化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当前,外围资本主义国家的地区一体化进程均不同程度地受制于各民族国家统治阶级、地区寡头和跨国集团间的利益博弈,无从彻底担负发展中国家应对全球化挑战、寻求替代发展的历史重任。随着全球资本主义体系的演进和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不断激化,外围资本主义国家的依附性发展难求出路。社会运动、左翼政党、左翼政权等各种形式的社会主义因素在外围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积聚迸发,以ALBA为代表的左翼地区一体化从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现阶段该趋势的最高层次——主权国家结成的制度化、组织化、革命化及创新化的团结阵线。美洲玻利瓦尔联盟的纵深发展为发展中国家深化地区参与、改善国际融入、加强南南合作、提升国际话语权、倡导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提供了经验与启示。ALBA的诞生与发展对低迷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意义重大,倡导公平正义的ALBA是拉美替代运动积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制度因素的重要生长点。建构包含社会主义价值的地区一体化替代模式是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抵御新殖民主义、超越资本主义发展桎梏、通往21世纪社会主义的现实选择。总之,ALBA是拉美进步力量的历史选择,它的出现表明——“另一个世界是可能的”。

芦琳[4](2011)在《环境标准实施法律问题研究 ——以绿色贸易壁垒为分析视角》文中认为本文从环境标准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入手,针对我国现今面临的环境问题,结合国际贸易中新型的绿色贸易壁垒情况,从改革立法思想、积极参与国际环境标准制定学习国外先进立法技术和手段以及加强环境标准法规建设方面,提高我国环境标准制定水平,完善我国的环境标准制度方面进行了较为详实的研究,希望通过本文能对我国的环境保护建设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邓天铭[5](2010)在《新型增韧阻燃聚碳酸酯的研究》文中提出聚碳酸酯以其优异的力学性能、阻燃性能和加工性能着称,在社会生活中应用广泛。但在许多领域,PC的增韧阻燃性能依然无法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而常见的增韧剂增韧效果不理想,阻燃剂则阻燃效率低、易产生熔融滴落,这都严重阻碍了PC的应用。因此,本研究使用自制的新型增韧剂对PC进行改性,提高了PC的抗冲击性能,并在此基础上加入绿色阻燃剂,实现了PC的环保阻燃,制得了几种综合性能优异的改性PC。首先,自制了MAH-g-POE与(POE/PP/MBS)-g-MAH两种MAH接枝率和流动性能相近的PC增韧剂,并通过不同的份数与PC共混,评价两者增韧性能的差异。研究表明:随着增韧剂添加量的增加,PC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减小,拉伸断裂伸长率则增大。而增韧剂(POE/PP/MBS)-g-MAH与增韧剂POE-g-MAH相比增韧效果更好且对PC其它机械性能的影响也较小,是一种更高效的增韧剂。这是因为在相同MAH接枝率的情况下,(POE/PP/MBS)-g-MAH中的MBS含有极性基团MMA,能够增加合金各组分间的相容性。在考虑成本的条件下其添加量为5%-10%最佳。然后,采用氧指数法和垂直燃烧法,考察了几种阻燃剂对聚碳酸酯阻燃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镁两种水合金属氧化物的添加量巨大,对改性PC的物理机械性能恶化严重,阻燃性能低下;三(三溴苯氧基)三嗪与Sb2O3组成阻燃体系的添加量达到6份就能将PC的阻燃等级由UL94-V2提高到UL94-VO,少量添加还对PC有一定的增强效果;丙烯酸酯接枝改性硅氧烷添加量要达到9份才能够达到UL94-VO的阻燃等级,但依然是一种阻燃效率较高的无卤无磷阻燃剂,且对体系力学性能影响较小。最后,优化了增韧阻燃PC配方体系,考察了加工条件和其它成分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制得了几种综合性能优异的改性PC。研究表明:适量硅油可以提高三(三溴苯氧基)三嗪与Sb2O3阻燃体系的阻燃性能,但也会大大降低材料的拉伸断裂伸长率;丙烯酸酯接枝改性硅氧烷阻燃改性PC对温度十分敏感,温度过高时,材料冲击断面存在大量空洞,材料性能恶化严重;增韧剂(POE/PP/MBS)-g-MAH耐热差,而FR-Si的高温残留质量高,这可能是成炭作用的缘故。

王一凡[6](2010)在《警惕环境有害物质的“放大”》文中提出2010年8月25日,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发布的《"毒"隐于江——长江鱼体内有毒有害物质调查》报告显示,在对取自长江上、中、下游重庆、武汉、南京、马鞍山4个城市的

董赤[7](2010)在《新时期30年室内设计艺术历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时期30年室内设计艺术历程研究”是对20世纪30年代以来,我国室内设计艺术发展历程、主要思潮与对人们审美价值取向进行系统性探究的史论性命题。对于社会现代转型过程中的室内设计艺术的发展演变,室内设计文化的形成规律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探索,重点考察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室内设计艺术的文化特征、艺术规律和文化特征,并对我国室内设计艺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前瞻性研究。在我国设计艺术现代性的转型过程中,设计艺术的价值追求经历了由功能至上到功能与审美大体均衡,再到审美逐渐压倒功能的发展阶段。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和行业,在步入21世纪时,设计艺术在社会经济和大众生活中的支撑发展地位已经越来越重要。在这一发展历程中,我国设计艺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应当说成就卓着,尤其在室内设计方面。但从学界的研究来看,整体上仍停留在总体的历史性框架内,重复性研究较多,亟需立足于发展的视角,对新时期室内设计艺术进行历史性反思。本课题正是在这一视角和背景下对新时期室内设计艺术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梳理和反思,它是一种对过去30年来室内设计艺术发展的把脉,既是一种建设性的批判,也是一种指向未来的探讨。本文在开篇对所选题题目的有关概念、现实记忆、史学思考进行了系统性分析与介绍。并从八个方面深入研究室内设计艺术的本质规律。第一章,重点阐述了室内设计自觉意识于新时期初始,其室内设计参与我国对外开放需要和设计师们的思考,也包括作为工艺美术概念下的设计艺术在经济建设中得到的确认。第二章,从中国室内设计教育内容入手,以改革开放的设计理念,分析室内设计教育较早适应社会所需专门人才的培养模式,并在改革发展的背景下,以“走出去、请进来”为理念,研究确立专业概念,调整艺术教育结构,加强与国际设计教育交流,向社会输送设计人才,传播设计文化,完善室内设计教育模式。第三章,分析了西方艺术思潮的传入,传播的主要途径和对对我国室内设计的影响与冲击,以及国内设计界精英们的思考与行动。第四章,主要阐述新时期以来,设计艺术的室内设计在学术上的种种努力,介绍其研究成果,“人的主题”作为设计的本质提出,营建“室内设计”并发展到“室内环境设计”,及竞赛和评价机制的导入对专业发展的影响。使我国新时期以来,室内设计理论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呈现出清晰的思路。第五章,介绍了作为艺术设计中的室内设计艺术在市场运作中,行业组织、法律法规建设等方面的发展历程,并深入分析了多年来这一行业所存在的诸多现实问题。第六章,就室内设计中行业与其它行业之间的联系、影响以及室内设计本身技术层面的支持所带来的产业化进行把脉,以便于我们从中了解室内设计作为“艺术设计”传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所呈现的引领力量和自身的现代性特征。第七章,重点阐释室内设计由为少数人来享用的艺术走向民间生活,成为大众消费的一种方式。专业的室内设计推动了设计文化,从而影响了大众审美取向。政府与行业组织也积极地指导室内设计,充分体现出的人文关怀,也使得设计与消费、健康与审美,规范与标准等方面健康有序地发展。第八章,着重探讨了新时期中国室内设计专业进入成熟期后的种种反思和营建的努力。在立足于现实的背景下,拓展新的本土化的思考基础和室内设计发展途径,迎接新的世纪“中国设计”、“中国智造”的到来。第九章,着重探讨了新时期中国室内设计专业进入发展期后的种种反思和营建的努力。在立足于现实的背景下,拓展新的本土化的思考基础和室内设计发展途径,迎接新的世纪“中国设计”、“中国智造”的到来。论文的最后结论部分,对我国室内设计学科发展进行总结,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温故而知新”,正是因为这段历史的研究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我们应当从中可以获得不少的历史的经验和启示,为推动中国的室内实际进一步发展而追求和探索新的方向。

李富强[8](2010)在《中国蚕桑科技传承模式及其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数千年的传统农业社会中,农桑立国一以贯之。近世社会转型之际,蚕桑业依然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其间,蚕桑科技是如何传承的?其传承模式如何?这些模式是如何演变的?它们之间又有什么联系?本论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田野考察等方法对此展开研究。由于研究对象在时间、空间以及其跨学科的特点,本研究综合运用了历史研究、考古研究等方法及相关成果。在调查过程中,根据论文选题、我国蚕桑生产历史及现状,选择了浙江杭州,江苏苏州、南通,山西省晋城、运城地区,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等地进行实地调查访谈。本论文主要分“中国蚕桑科技传承模式研究”及“中国蚕桑科技传承模式演变研究”两部分对“中国蚕桑科技传承模式及其演变研究”进行展开。在研究一“中国蚕桑科技传承模式研究”中,首先在理论上梳理出科技传承模式的内涵,指出科技传承模式应由施教者、受教者、传承内容、传承方式、传承目的等五个维度构成。进而以此为依据并结合相关材料归纳出家庭传承、劝课农桑传承、作坊及工厂传承、学校教育传承、农业推广传承以及民俗器物传承等六种不同的模式。接下来根据大量文献研究及调查访谈的材料对各传承模式从五个维度分别进行论证并指出各模式的特点。最后,根据论证结果对理论推导的传承模式进行修正,得出相应结论。研究二“中国蚕桑科技传承模式演变研究”首先分析了六种传承模式间的相互关系,发现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是传承模式演变的转折期,而这一时期也正是我国社会开始由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的时期,据此,本文将传承模式分为传统传承模式及现代传承模式两大类。接下来分别研究了不同时期蚕桑业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蚕桑科技传承在其中的作用以及各类蚕桑科技传承模式的特点。最后,通过对比,得出相应结论。本论文研究总结论如下:1)中国蚕桑科技传承模式主要有“家庭传承模式”、“劝课农桑传承模式”、“作坊及工厂传承模式”、“学校教育传承模式”、“农业推广传承模式”、“器物民俗传承模式”等;2)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前半叶,开始出现专业蚕桑科技传承机构——蚕桑学校,蚕桑科技农业推广模式逐渐代替了劝课农桑传承模式,家庭传承模式开始式微,手工作坊技术传承逐渐过渡成工厂中的车间传承;3)传承内容逐渐由传统的经验农学范畴过渡到实验农学范畴,蚕桑科技传承趋于专业化、标准化、系统化;4)经济效益逐渐演变成蚕桑业生产的主要目的,继而也成为蚕桑科技传承的主要目的之一;5)传承科技内容的变化反映出人与自然关系从“天人合一”到“戡天役物”的转变;蚕桑科技传承模式的演变反映了人类在思考蚕桑问题时从整体到分析的转变。本论文研究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诸方面:首先,本论文首次从科学教育的视角入手,对我国蚕桑科技的传承及其演变进行研究,并得出相应的启示,弥补了蚕桑研究中的相关空缺;其次,本论文首次对我国蚕桑科技传承进行归类研究。通过研究认为:我国蚕桑科技传承模式的演变同我国社会演变同步,中国蚕桑科技发展趋势同世界科技发展趋势同步;

孙智君[9](2006)在《民国时期产业经济思想研究》文中指出中华民国(1912-1949年)是中国近代史上经济社会急剧变革的历史时期,也是中国近代产业经济思想大发展的时期。民国时期产业经济的发展,以及产业经济问题的重要性,引起了民国时期一些先进的思想家们的热情关注和思考,形成了民国时期灿烂纷呈的产业经济思想。产业经济思想所反映的是经济领域中关于产业的组织、结构、管理、政策与发展的思想。本文立足于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和学科基础理论创新,用产业经济学与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全面地回顾、分析、解剖并评价民国时期的产业经济思想,以期对当代中国的产业发展提供一定的思想借鉴和启示。全文由三大部分构成,即第一部分为前言、第二部分为主体、第三部分为结语。其中前言部分分为选题的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基本框架、研究方法、论文理论基础及创新之处。第二部分----主体部分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构架,共分四章,每一章的分析思路基本一致,将按照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将其分为民国初年(1912-1927年)、国民政府前期(1927-1937年)、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和国民政府后期(1945-1949年)四个历史阶段分别加以探讨。在每一个历史时期,首先按照现代产业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介绍本时期产业经济思想(包括产业结构思想、产业布局思想、产业组织思想及产业技术思想)及其特点,分析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思想渊源,然后介绍这一时期产业经济思想的代表性作品并给予评价,最后分析该理论背景下的产业经济政策产生的效果。第一章是北洋政府时期(1912—1927年)的产业经济思想。此阶段包括南京临时政府时期和北京政府时期。南京临时政府仅存三个多月,其产业经济思想具有明显的过渡性质。因为此时中国的经济学仅处于学习和引进阶段,矢志于救亡图存的先进知识分子正努力从外来的先进思想理论中探索国家富裕的真理,西方各种学说,包括经济学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也由此开始。故经济思想主要以孙中山、黄兴、蔡元培等从海外归来的人士的殖产兴业、实业救国、科学救国、教育救国等思想为主。南京临时政府对农业十分关注,出台过类似鼓励开垦荒地、规定凡垦荒者予以五年不升科的优待;对于呈请垦荒者,事业部和内务部均给予积极支持和保护。但因为南京临时政府存在时间极短,故相关产业经济思想及基于此的经济政策显得薄弱、缺乏系统性和实效性。北京政府时期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战后经历了经济萧条及其后的经济复苏,中国工矿业发展亦与之相呼应。因政局多变,军阀割据,政府对工矿事业,既没有一个确定的方针,也没有一个统筹的计划,更持不参与经营实业、放任民营的宗旨,故中国工业化的进程比较缓慢,且衣食工业仍占据绝对优势。但是,也有相关因素刺激了工商业的发展:一是手头握有资金者希望投资于实业获得更多盈利;二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导致的欧洲市场需求增加,引起商品输出;三是“二十一条”要求与上海“五卅”惨案激起提倡国货运动;四是银行业日益发达;五是种种不平等条约给予外资企业很多方便;最后是铁路等运输业的改进进一步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了两个派别的经济思想:一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的经济思想,如孙中山的民生主义、章太炎的重农经济思想、廖仲恺的经济思想等;另一派是改良派的经济思想,如着名实业家张謇的实业救国论和农业近代化经济思想及周学熙的国家社会主义思想等。其中,革命派与改良派关于农业土地制度问题、发展工商实业问题进行过激烈的讨论。第二章是南京国民政府初期(1927—1937年)的产业经济思想。1927年4月蒋介石定都南京。1931年爆发的“九一八”事变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强烈的冲击,民族救亡运动风起云涌。落后就要挨打的现实,迫使中国人认识到工业化的重要性。中国经济学界开展了一场关于中国立国问题的论战,围绕着中国该如何走上现代化道路这个核心问题,形成了以农立国和以工立国两派截然不同的观点。章士钊、董时进、梁漱溟等人为农业主导派,而吴景超、杨明斋、恽代英、杨杏佛、陈独秀、吴稚晖等人则持相反观点,认为中国应该走与西方相同的道路,即工业现代化道路。以农立国派主张复兴农村,振兴农业以引发工业。以吴景超为代表的一些学者则认为:“只有藉发展工业,才能救济农村,只有工业化,才是民族经济建设的出路”。由于历史的局限,两派都未能正确认识农业与工业之间内在的经济联系,将中国当时的问题归结为文化问题而偏离了方向。尽管如此,这场论战仍体现了中国经济学界关心国事的美德,双方提出的经济发展和产业规划方案,对今天的现代化建设仍不无借鉴意义。在产业组织思想方面,表现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应采用什么经济制度的问题上。在整个30年代,国家统制主义与自由主义的经济思想此消彼长,最后统制经济思想盛行。其理论思路为:面临民族危机,要快速推进工业化;而快速推进工业化的有效手段是统制经济;统制经济的前提是中央集权,所以要加强和巩固中央政府地位。当时的《大公报》即明确提出“重工业国有,杂工业私营”的主张。执着于国家统制产业发展思想的最有代表性的学者是曾任实业部部长的罗敦伟、经济学者马寅初等;对之持谨慎、分析态度的经济学者有陈振汉、丁文江等人。可以看出,从北洋政府到南京政府经济思想的这一转变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从放任民营、政府扶助向中央集权、国家至上迅速倾斜的过程。第三章是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的产业经济思想。正值南京政府对工业建设遵循一定计划推行且在工业化方面的政策稍见成效之际,日本悍然发动“七七事变”,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战争导致原有厂矿要么为兵火所毁,要么为日寇夺去,要么随政府内迁,且大都处于濒危之境。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经济学界的学者们满怀爱国之心,在战火纷飞中继续他们的经济学研究。他们除进行一般理论研究之外,还运用西方经济学原理研究中国本土的经济问题。这一时期对于中国产业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问题上:一是有关中国工业化的政策。包括是以农立国还是以工立国、政府应采取的工业政策、国营与民营问题等;二是中国工业化过程中比较具体细微的计划问题;三是计划经济和自由经济的争论。何廉、方显廷的《中国工业化程度及其影响》、方显廷的《中国之工业化与乡村工业》、刘大钧的《工业化与中国工业建设》、谷春帆的《中国工业化计划论》等着作,都是很有见地和影响的着作。第四章是国民政府后期(1945—1949年)的产业经济思想。抗战胜利后,因国民党政府在未做好充分准备的前提下即于1946年2月颁行进出口贸易暂行办法,规定法币对美元汇率为2020,结果导致外货蜂拥进入国内,国内工业品无法与之竞争,而输出贸易更加陷于绝境。加上国内政局不稳,内战随后爆发,通货继续膨胀,物价继续上涨,人们生活日益艰难。在此背景下,学者们对中国工业化过程中应采取何种经济体制的问题,有了更为深刻的思考,对统制经济、计划经济和自由放任经济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如经济学者陈伯庄认为,工业化制度设计的原则应该是方向问题而非发展速度;张培刚的着作《农业与工业化》在全面探讨了工业化的定义、工业发展与农业改革的关系、工业和农业的平衡以及农业国和工业国的关系问题之后,就中国工业化面临的急迫问题进行了分析;另外,享誉国内外的四大经济学家刘大钧、马寅初、何廉、方显廷都在国外接受过系统的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的训练,他们努力用先进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和解决当时的中国本土经济问题,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如刘大钧对中国工业化问题有着独到的见解,并与方显廷、吴景超、谷春帆等人发起成立工业研究委员会,对中国经济发展和工业化问题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许多思想至今仍具有启迪意义。另外,这四大学者还直接参与了政府当局的经济决策。最后是结语部分。与以前的时代相比,民国时期的产业经济思想研究,有了更新的、更现代的发展,达到了相对于当时来说比较成熟的地步。其思想不仅仅是作为一种思想资料具有宝贵的历史价值,而且还有不少思想成果即使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也仍然具有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在不少方面仍可作为当代产业经济思想的研究以及实践的思想借鉴,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周建雄[10](2002)在《孙中山经济发展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孙中山是我国20世纪第一位历史伟人。 孙中山早年就立志“再造中华”,终生又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他一生除了为推翻满清朝廷和军阀专制政权而奔走革命外,还博采古今中外各种经济学说,比较中外不同经济体制,就近代中国经济发展问题,作了比较系统的论述和全面的规划。他对中国经济发展问题的探讨,广泛涉及到中国经济发展的目标和意义、中国经济发展的模式、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与经济发展所需的资源、中国农工商业的发展与改造、中国城市经济发展的规划与管理、各种经济关系的协调与发展以及中国经济发展的社会历史前提等一系列基本经济问题,形成了一整套在解决近代中国经济发展问题上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发展经济学”,为中国和世界落后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参照与实践模式。 纵观近80年来国内外众多的孙中山思想研究成果,我们不难发现,对近、现代中国经济发展,仍有着重要理论价值的孙中山经济发展思想,是整个研究成果中最为薄弱的环节。人们一直视“孙中山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往往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的前提出发,对孙中山在为中国经济发展进行大量、有益的探索,几乎不屑一顾;尤其在一度强调封闭式的自力更生、以社会主义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没有外债的国家而自豪的政治环境中,孙中山的经济思想研究更被视为是禁区。近年来尽管就孙中山经济思想的研究成果多了起来,但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来专题研究和全面归纳“孙中山经济发展思想”的有关论着至今还未曾有过,对他经济发展思想中许多具有现代意义的思想主张,至今也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掘。这个空白应当填补,也必须要尽早地填补。本论文截图借鉴发展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在全面解读历史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孙中山经济发展思想作一专门的探讨。 论文共十章,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论述:一、经济发展思想的形成过程 孙中山的经济发展思想作为他民生主义的核心内容,其形成与发展是有一个过程的。他“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对“中国经济之发展”的研究自诩“深具热诚”,认为“惟发展之权,操之在我则存,操之在人则亡,’;他曾反复强调中国的经济要“务求适合于国力之发展”,“能开发其生产力则富,不能开发其生产力则贫”,并认定中国的经济发展既要“适乎世界之潮流”,又不能走西方人曾走过的老路。在孙中山看来,要解决近代中国的经济发展问题,将面临两大难题: 一是经济发展的途径问题:究竟采用什么办法,通过什么途径,才能使中国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并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赶上或超过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呢? 二是经济发展的社会历史前提问题:中国是在同欧美国家很不相同的历史环境下,来面对经济发展问题的。中国在小农经济下生活了几千年,苛重的地租、高利贷、残暴的封建专制政治统治,严重窒塞着中国经济的活力;鸦片战争后又日益陷入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地位,国家不能独立,主权受到任意侵犯。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经济是不能得到发展的;即使能找到适合于中国特有之国情的发展途径,也无从加以实践。这迫使中国在寻求经济发展途径的同时,又不得不历尽艰辛为排除经济发展的障碍、创立经济发展的必要社会历史前提而努力。 在孙中山走上历史舞台前,中国人为解决经济发展这两大难题已经奋斗了半个多世纪。而为解决近代中国经济发展这两大难题、制订了较为完整的方案并进行多方面理论论证的第一人则是孙中山。他主张用革命推翻清朝,消灭军阀腐败与卖国政权,摆脱帝国主义殖民统治,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富强、民主、平等的新国家,在此新国家的主持、推动下,实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使中国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孙中山在谈及自己思想渊源时曾说:“余之谋中国革命其所持主义,有因袭我国固有之思想,有规抚欧洲之学说事迹考,有吾所独见而创者”。其经济发展思想的演变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早期(1895年前),以《上李鸿章书》为代表,孙中山就开始从表层学习西方物质建设的经验,着眼于通过“四项基本原则”—“人尽其才”、“地尽其利”、“物尽其用”、“货畅其流”,由发展生产而达到富国强兵。 革命时期(1895一1.911年),孙中山在海外寻求革命真理与进行革命活动中,洞察到西方经济制度的优劣之处,开始注意从深层面上考虑中国的经济发展问题,明确提出以“民生主义”为发展目标,采取的主要手段是“平均地权”与“节制资本,’;此时的孙中山,特别注重旧的经济制度变革与新经济制度的建立。 民国初期(1911一1924年),以《实业计划入《三民主义》为代表,强调对土地实施国有的手段是“平均地权”与“耕者有其田”互补;对资本实施公有的办法是“节制私人资本”与“发达国家资本”互补。围绕如何才能加快中国经济发展,他提出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和措施,形成了一整套全面发展中国经济的宏伟蓝图,此时的孙中山十分注重经济发展内在的联系与配套。 孙中山探求中?

二、生态纺织品有害物不可不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生态纺织品有害物不可不防(论文提纲范文)

(1)质量监管与监管质量 ——中国出口产品质量安全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选题意义
        1.2.2 理论意义
        1.2.3 现实意义
    1.3 研究框架和方法
        1.3.1 研究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
        1.4.1 研究的重点、难点
        1.4.2 研究的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关于监管质量重要性的研究综述
    2.2 关于出口产品质量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综述
    2.3 关于出口产品质量差异研究的研究综述
        2.3.1 关于质量差异客观存在的证明
        2.3.2 关于我国出口产品质量在全球贸易中水平的测算
        2.3.3 关于近年来我国出口产品质量水平变化的测算
    2.4 关于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对策的研究综述
        2.4.1 强调通过标准的竞争来提升
        2.4.2 加强质量文化建设
        2.4.3 选择性地进行国际合作
    2.5 关于出口产品质量监管的文献综述
3 出口产品质量安全战略的理论阐述
    3.1 “质量监管”与“监管质量”的比较分析
        3.1.1 优化质量安全监管
        3.1.2 深化质量安全服务
        3.1.3 强化质量安全共治
    3.2 “出口产品质量安全”的内涵
        3.2.1 质量安全的内涵
        3.2.2 出口产品质量安全的内涵
    3.3 提出出口产品质量安全战略的意义
        3.3.1 有利于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3.3.2 有助于防范安全威胁
        3.3.3 符合质量发展规律
4 中国出口产品质量安全所取得的成绩及面临的挑战
    4.1 建国后我国质量发展目标不断提升
    4.2 改革开放以来出口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体系不断完善
        4.2.1 机构升格
        4.2.2 法制健全
        4.2.3 部门整合
        4.2.4 分类管理
    4.3 近年来中国出口产品质量安全状况
        4.3.1 产品质量总体向好
        4.3.2 贸易壁垒影响加剧
        4.3.3 安全外溢效应凸显
    4.4 现阶段出口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不足与挑战
        4.4.1 检验检疫宏观监管模式急需重构
        4.4.2 质量安全监管的重要性尚未形成共识
        4.4.3 跨部门跨行业合作监管机制亟待健全
5 国内外出口产品质量监管经验启示
    5.1 发达国家出口产品质量监管模式及比较借鉴
        5.1.1 发达国家出口产品质量监管模式
        5.1.2 质量监管具体做法总结
        5.1.3 发达国家质量监管经验借鉴
    5.2 发展中国家出口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反思
        5.2.1 俄罗斯的反思
        5.2.2 中国的反思
        5.2.3 巴西的反思
        5.2.4 反思总结
    5.3 我国沿海直属局质量监管改革实践
        5.3.1 上海的探索
        5.3.2 深圳的探索
        5.3.3 宁波的探索
        5.3.4 沿海直属局监管改革的成绩与不足
6 我国出口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总体战略构建
    6.1 监管质量提升的目标愿景
        6.1.1 控制质量安全总体水平
        6.1.2 营造合理的质量发展环境
        6.1.3 构建民族性的质量文化
        6.1.4 形成中国特色的制造文明
    6.2 质量安全监管的总体战略构建
        6.2.1 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
        6.2.2 制定《质量安全纲要》
        6.2.3 建立质量安全监管委员会
        6.2.4 构建新型监管路径
        6.2.5 提升质量安全监管能力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2)先秦设计美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设计”(DESIGN)的概念
    二、西方设计美学的产生与发展历程
    三、先秦设计美学思想的研究对象
第一章 先秦设计美学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先秦艺术设计
        一、青铜器设计
        二、玉器设计
        三、服饰设计
        四、建筑设计
        五、车器设计
    第二节 先秦手工业与商业
        一、“工商食官”的裂变
        二、“重本抑末”的提出
    第三节 先秦礼乐文化
        一、先秦礼乐文化的发展历程
        二、先秦礼乐文化与设计美学
    第四节 先秦哲学思潮
        一、先秦礼乐文化与先秦哲学
        二、先秦哲学与设计美学
第二章 道与器——先秦设计美学本体论
    第一节 道、器释义
        一、释“道”
        二、释“器”
    第二节 道器一体
        一、器原于道
        二、道显于器
    第三节 成器之道
        一、“天时、地气”的生态观
        二、审曲面势的材质观
        三、尊卑有序的等级观
        四、修身比德的德行观
    第四节 与道合一——道器论的审美境界
        一、天人之和
        二、人伦之和
第三章 器与用——先秦设计美学功能论
    第一节 器用释义
        一、释“用”
        二、器以致用
        三、“器用”分类
    第二节 “器用”观分殊
        一、有用之用
        二、无用之用
    第三节 “器用”论的设计美学原则
        一、以人为本
        二、物尽其用
第四章 文与质——先秦设计美学形式论
    第一节 文、质释义
        一、释“文”
        二、释“质”
    第二节 文质之争
        一、文质统一
        二、重质轻文
    第三节 文质论的设计美学意义
        一、文质统一——形式与功能的统一
        二、重质轻文——崇尚素朴、追求自然的审美风格
第五章 象与意——先秦设计美学思维论
    第一节 释“象”
        一、“象”的哲学内涵
        二、“象”的设计意味
    第二节 设计构思——观象制器
        一、观物取象
        二、制器尚象
    第三节 设计传达——立象以尽意
        一、“立象以尽意”——象征思维
        二、象征思维在设计传达中的体现
结语:先秦设计美学思想的现代意义
参考文献
图版目录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3)拉美替代一体化研究 ——以美洲玻利瓦尔联盟(ALBA-TCP)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选题的意义
    二、 研究综述
    三、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第一章 全球化与拉丁美洲:依附、危机与替代
    第一节 拉丁美洲的宿命:依附与不发达?
    第二节 新自由主义全球化与拉丁美洲
    第三节 拉丁美洲的替代运动
第二章 拉美一体化的理想与现实
    第一节 拉美一体化的历史演进
    第二节 拉美主要一体化组织
    第三节 拉美一体化的历史反思与选择
第三章 美洲玻利瓦尔联盟的诞生与发展
    第一节 美洲玻利瓦尔联盟产生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 美洲玻利瓦尔联盟的发展历程
    第三节 美洲玻利瓦尔联盟成员国概况
第四章 美洲玻利瓦尔联盟的历史渊源
    第一节 西蒙·玻利瓦尔主义——美洲联合思想
    第二节 何塞·马蒂主义——反帝爱国思想与“我们的美洲”
第五章 美洲玻利瓦尔联盟的战略与规制
    第一节 美洲玻利瓦尔联盟的战略目标与原则
    第二节 美洲玻利瓦尔联盟的治理结构
    第三节 美洲玻利瓦尔联盟的运行机制
第六章 美洲玻利瓦尔联盟的主要协议与项目
    第一节 ALBA 金融
    第二节 ALBA 能源
    第三节 ALBA 大国家企业和大国家计划
第七章 美洲玻利瓦尔联盟评估
    第一节 美洲玻利瓦尔联盟的发展现状与成就
    第二节 美洲玻利瓦尔联盟的机遇与挑战
结论:ALBA-TCP 的意义与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4)环境标准实施法律问题研究 ——以绿色贸易壁垒为分析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环境标准与国际贸易
    1.1 环境标准的产生与发展
    1.2 ISO14000 与国际贸易
    1.3 环境标准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1.3.1 环境标准对国际贸易的促进作用
        1.3.2 环境标准对国际贸易的负面影响
2 发达国家、国际组织与中国的环境标准分析
    2.1 发达国家的环境标准
    2.2 国际组织的环境标准
    2.3 中国的环境标准现状
3 环境标准对中国国际贸易的影响
    3.1 发达国家的环境标准对中国国际贸易的影响
        3.1.1 对产品出口增长速度的影响
        3.1.2 对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影响
        3.1.3 对企业经营风险的影响
        3.1.4 对双边或多边贸易的影响
    3.2 中国环境标准与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差距
        3.2.1 美国环境标准的情况
        3.2.2 法国环境标准的情况
    3.3 我国环境标准存在的问题
        3.3.1 环境标准体系不完善
        3.3.2 环境标准体系结构不平衡
        3.3.3 环境标准规定落后
4 完善我国环境标准制度建设的相关对策
    4.1 确立环境优先的思想
        4.1.1 截止2010 年我国的环境基本情况
        4.1.2 我国未来环境标准制定应遵循的原则
    4.2 加快采用和转换国际标准
        4.2.1 积极参与国际环境标准的制定
        4.2.2 及时掌握国际环境标准发展信息
    4.3 加强强制性环境标准向环境技术法规的转化
        4.3.1 加快标准制定的进度同时提高环境标准质量
        4.3.2 提高环境保护标准制订工作的规范化水平
    4.4 制定环境标准应有宏观的规划和安排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5)新型增韧阻燃聚碳酸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聚碳酸酯简介
    1.3 高分子材料的增韧
    1.4 高分子材料的阻燃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试样制备及性能测试
    2.1 试样制备
    2.2 试样性能测试
第三章 PC增韧剂的制备及其评价
    3.1 增韧剂POE-g-MAH
    3.2 增韧剂(POE/PPMBS)-g-MAH
    3.3 改性PC的断面形态
    3.4 小结
第四章 PC阻燃性能研究
    4.1 水合金属化合物阻燃
    4.2 三(三溴苯氧基)三嗪与Sb_2O_3阻燃体系阻燃
    4.3 丙烯酸酯接枝改性硅氧烷阻燃
    4.4 小结
第五章 增韧阻燃改性PC的综合性能
    5.1 硅油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5.2 加工温度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5.3 增韧剂对阻燃性能的影响
    5.4 增韧阻燃PC复合配方体系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本文研究结论
    6.2 本课题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新时期30年室内设计艺术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概念话语
    (二) 现实记忆
    (三) 史学思考
一、室内设计的自觉意识
    (一) “十大建筑”与室内装饰艺术的初生
    (二) “国际机场壁画”与绘画装饰艺术的发展
    (三) “广告”对“工艺美术”设计意识的催生
二、室内设计业的市场化崛起
    (一) 思想解放与理性回归
    (二) 建筑设计的发展与室内设计理念的生成
    (三) 室内设计行业的生成与市场化
三、探索中前进的室内设计教育
    (一) 从工艺美术到艺术设计教育
    (二) 设计教育的实践与创新
    (三) 设计教育的交流与合作
四、设计艺术的“西学东渐”
    (一) 渐行渐近的国外设计思潮
    (二) 室内设计的现实走向
    (三) 全球化语境下的本土化反思
五、设计艺术的学术拓展与反思
    (一) 概念的确立与演变
    (二) 在交流中日渐成熟的艺术设计
    (三) 实践与理论的互促——室内设计的创作与竞赛
    (四) 室内设计与人的主题
六、走向规范化的室内设计业
    (一) 发展中的行业组织
    (二) 室内设计业的市场化
    (三) 走向规范的必然选择
七、室内设计的硬件与软件
    (一) 各类相关行业间的互动与实践
    (二) 设计表现与设计艺术的重构
八、室内设计与大众消费
    (一) 室内设计走向民众生活
    (二) 室内设计与大众消费
    (三) “发烧”、反思与务实
九、发展期的设计艺术
    (一) 外来经验的本土转换
    (二) 生存的欲求与应对
    (三) 消费时代的室内设计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8)中国蚕桑科技传承模式及其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方法
    1.3 论文结构及研究框架
    1.4 考察地点的选择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2 蚕桑科技研究综述
    2.3 科技传播及传承模式研究综述
第三章 中国蚕桑科技传承模式研究
    3.1 中国蚕桑科技传承模式理论研究
    3.2 家庭传承模式及其特点
    3.3 劝课农桑传承模式及其特点
    3.4 作坊和工厂传承模式及其特点
    3.5 学校教育传承模式及其特点
    3.6 农业技术推广传承模式及其特点
    3.7 器物风俗传承模式及其特点
    3.8 本研究结论
第四章 中国蚕桑科技传承模式演变研究
    4.1 中国蚕桑科技传承模式间的关系研究
    4.2 中国传统蚕桑科技传承模式
    4.3 中国现代蚕桑科技传承模式
    4.4 传统传承模式与现代传承模式的比较
    4.5 中国蚕桑科技传承模式演变对科学教育的启示
    4.6 本研究结论
第五章 结论
    5.1 研究总结论
    5.2 本研究的创新及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9)民国时期产业经济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三、本文的基本框架
    四、研究方法
    五、本论文理论基础
    六、创新之处及面临的困难
第一章 北洋政府时期(1912—1927 年)的产业经济思想
    第一节 北洋政府时期产业经济思想的产生背景
        一、明、清及北洋政府时期中国经济格局的变化和产业发展状况
        二、北洋政府时期的产业经济思想渊源
        三、清朝末年产业政策及评价
    第二节 张謇的产业经济思想
        一、产业结构思想——实业救国论
        二、产业组织思想——民办官助论
        三、产业布局思想——“铁”产业布局论
        四、张謇的产业政策思想及其实践效果
    第三节 周学熙的产业经济思想
        一、产业结构思想——大力发展各种实业
        二、产业组织思想——化“官办”、“官督商办”及“官商合办”为“商办”
        三、产业政策思想及其实践效果
    第四节 梁启超的产业经济思想
        一、产业结构思想——经济体因分工而形成农、矿、工、商四门
        二、产业组织思想——制度的变革对产业发展将产生深刻影响
        三、产业布局思想——区域产业发展要立足自身优势,各用其所长
        四、梁启超产业政策思想及其实践效果
    第五节 袁世凯的产业经济思想
        一、产业结构思想及其政策实践
        二、产业组织思想——官为商助扶持民族工业
    第六节 孙中山的产业经济思想
        一、产业结构思想——全面而有步骤、有重点地发展国民经济
        二、产业组织理论——节制私人资本、发达国家资本
        三、产业布局思想——确定三大经济区域并规划建设方向
        四、产业政策思想及其实践效果
    第七节 章太炎的产业经济思想
        一、产业结构思想——从国情出发以农为本
        二、产业关联思想——农工商并举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第八节 廖仲恺的经济思想
        一、产业结构思想——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特别是修筑铁路
        二、产业政策思想——产业革命的意义在于发展生产力和改进生产方法
    第九节 北洋政府时期的产业政策及其实践效果
        一、南京临时政府的产业政策及其实践效果
        二、北京政府的产业政策及其实践效果
第二章 南京政府初期(1927—1937 年)的产业经济思想
    第一节 南京政府时期的产业经济思想的产生背景
        一、南京政府时期中国产业发展状况
        二、南京政府时期产业经济思想产生的理论背景
    第二节 章士钊的产业经济思想
        一、产业结构思想——“农国”的界定
        二、产业组织思想——“农国”模式设计
        三、产业关联思想——以农立国的理由分析
        四、章士钊产业经济思想评价
    第三节 梁漱溟的产业经济思想
        一、产业结构思想——立足于发展农业,先农后工
        二、产业政策思想——农业及工业政策
        三、梁漱溟产业经济思想的认识和评价
    第四节 晏阳初的产业经济思想
        一、产业政策思想——以平民教育运动为推动力以改造农村、发展农业的思想
        二、晏阳初产业经济思想评价
    第五节 吴景超的产业经济思想
        一、产业结构思想——发展工业以拯救农业
        二、产业布局思想——“众建工业区”和“整套工业”构想
        三、吴景超的产业经济思想评价
    第六节 穆藕初的产业经济思想
        一、产业结构思想——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二、产业关联思想——经济发展与实业之间的关系
        三、穆藕初的产业政策思想及其实践
        四、穆藕初产业经济思想评价
    第七节 宋子文的产业经济思想
        一、产业组织思想及实践——对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实行统制
        二、产业布局思想及实施
    第八节 罗敦伟的产业经济思想
        一、产业组织思想——统制经济
        二、产业结构思想——产业统制的优先次序问题
        三、产业布局思想——经济建设的地理分配问题
        四、产业政策思想——产业统制的实施原则和程序
    第九节 南京政府初期的产业政策及其实施效果
        一、产业结构政策——农业和工商业发展政策
        二、产业组织政策——资源委员会的产业政策及实践
        三、南京政府时期的产业政策评价
第三章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 年)的产业经济思想
    第一节 抗战时期产业经济思想的产生背景
        一、抗战时期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阶段
        二、抗战时期中国产业经济发展的特点
        三、抗日战争时期产业经济思想的产生背景
    第二节 马寅初的产业经济思想
        一、马寅初产业经济思想的理论渊源
        二、产业结构思想——基于农业建设上的工业化
        三、产业组织思想——统制经济就是法制经济
        四、产业政策思想——政府对各产业实施适当统制
    第三节 方显廷的产业经济思想
        一、产业经济学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最为重要
        二、产业结构思想——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在产业间分布的演变趋势..
        三、产业组织思想——农业复兴的关键在于农村环境、农村组织和农业技术
        四、产业政策思想——复兴农村的相关建议
    第四节 谷春帆的产业经济思想
        一、产业结构思想——资本品工业与消费品工业
        二、产业组织思想——中国工业化应采取的型态
        三、产业关联思想——各产业部门间的比例和均衡发展
        四、产业政策思想——通过制度设计促进工业化
    第五节 翁文灏的产业经济思想
        一、产业结构思想——以农立国、以工建国、平衡发展
        二、产业组织思想——中庸的经济制度和企业组织形式
        三、产业布局思想——经济建设应注重地域和产业次序的选择
        四、产业政策思想——有计划地推行各种产业政策
    第六节 蒋介石的产业经济思想
        一、产业组织思想——以计划经济和社会立法实现民生主义
        二、产业政策思想——特殊时期的经济统制政策
    第七节 抗战时期的产业政策及其实施效果
        一、产业组织政策——战时统制经济体制
        二、产业结构政策——农业改良政策及其实施
        三、产业技术政策
第四章 南京政府后期(1945—1949 年)的产业经济思想
    第一节 南京政府后期产业经济思想产生的背景
        一、战后中国经济格局变化
        二、战后中国产业发展状况
        三、南京政府后期产业经济思想产生的理论背景
    第二节 陈伯庄的产业经济思想
        一、产业结构思想——建立中心力量保证工业化和民生主义的实现..
        二、产业组织思想——采用价格机制和法律机制实现民生主义
        三、产业关联思想——战后产业复苏将促进整体经济的发展
        四、产业政策思想——农业及交通业发展政策
    第三节 张培刚的产业经济思想
        一、产业经济学研究方法
        二、产业结构思想——工业化理论
        三、产业关联思想——农业与工业的联系
    第四节 吴景超的产业经济思想
        一、产业结构思想——工业化要素分析
        二、产业组织思想——发展农业规模经营
    第五节 刘大钧的产业经济思想
        一、产业结构思想——工业化是各产业的机械化和科学化
        二、产业组织思想——国营与民营领域的划分标准
    第六节 马寅初的产业经济思想
        一、产业结构思想——土地改革是工业化的先决条件
        二、产业组织思想——减少小农场,建立大农场
        三、产业政策思想——混合经济制度
    第七节 国民政府后期的产业政策及其实践效果
        一、产业组织政策及其实施
        二、产业结构政策及其实施
        三、南京政府后期的产业政策评价
结语:民国产业经济思想的总体考察与经验借鉴
    一、产业经济理论的分析工具与研究方法不断创新
    二、民国产业经济思想理论的创新与实践
    三、受时代的影响,民国时期的产业经济思想存在难以避免的局限性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10)孙中山经济发展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英文提要
前言
第一章 孙中山经济发展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经济发展思想研究的对象
    第二节 经济发展思想的源流
    第三节 经济发展思想的演变
    第四节 研究经济发展的方法
第二章 孙中山对经济学的研究和应用
    第一节 确立经济学的学科地位
    第二节 经济发展的基本理论
    第三节 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
第三章 经济发展的基本对策
    第一节 开发与利用我国西部资源
    第二节 引进与利用国外资源
    第三节 教育与科技是经济发展的关键
第四章 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
    第一节 “交通为实业之母”
    第二节 “555计划”的发展思想
    第三节 “3路”为轴线的开发模式
第五章 国家财政与经济发展
    第一节 经济发展与财政政策
    第二节 经济发展与货币政策
    第三节 建立金融机构“刻不容缓”
第六章 农业经济发展思想
    第一节 农业生产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节 农业发展的“243计划”
    第三节 强化对农业的科学管理
第七章 工商业经济发展思想
    第一节 工业经济的发展思想
    第二节 商业经济的发展思想
    第三节 资本的“节制”与“发达”互补
第八章 经济发展思想中的城市论
    第一节 近代中国城市发展之状况
    第二节 论近代中国城市经济发展
    第三节 论中国城市的规划与管理
第九章 经济发展思想中的协调论
    第一节 经济利益间的协调
    第二节 经济结构间的协调
    第三节 两个文明间的协调
第十章 余论
    第一节 孙中山经济发展思想的首创性
    第二节 孙中山经济发展思想的科学性
    第三节 孙中山经济发展思想的局限性
附录一: 孙中山经济发展思想年表
附录二: 主要征引、参考文献
后记

四、生态纺织品有害物不可不防(论文参考文献)

  • [1]质量监管与监管质量 ——中国出口产品质量安全战略研究[D]. 孟子然. 浙江大学, 2016(02)
  • [2]先秦设计美学思想研究[D]. 姚丹. 武汉大学, 2016(06)
  • [3]拉美替代一体化研究 ——以美洲玻利瓦尔联盟(ALBA-TCP)为例[D]. 贺钦.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2(12)
  • [4]环境标准实施法律问题研究 ——以绿色贸易壁垒为分析视角[D]. 芦琳. 山西财经大学, 2011(10)
  • [5]新型增韧阻燃聚碳酸酯的研究[D]. 邓天铭. 东华大学, 2010(03)
  • [6]警惕环境有害物质的“放大”[J]. 王一凡. 百科知识, 2010(19)
  • [7]新时期30年室内设计艺术历程研究[D]. 董赤. 东北师范大学, 2010(11)
  • [8]中国蚕桑科技传承模式及其演变研究[D]. 李富强. 西南大学, 2010(08)
  • [9]民国时期产业经济思想研究[D]. 孙智君. 武汉大学, 2006(03)
  • [10]孙中山经济发展思想研究[D]. 周建雄. 湖南师范大学, 2002(01)

标签:;  ;  ;  ;  ;  

必须预防生态纺织品有害物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