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2003年海南年鉴编辑出版工作的通知(论文文献综述)
朱厢炜[1](2020)在《建筑设计全过程实录及其评析 ——以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为例》文中指出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分别是我国1980年代和1990年代的代表性建筑作品,两座建筑的设计全过程所反映的内涵有着跨越时空的价值和意义。本文通过大量详实的历史文献资料,呈现了两座建筑设计的全过程,并从多个角度评析了这两座建筑的时代性意义和当代启示。论文共由七章组成,章节之间呈现顺序递进的关系。第一章绪论,表明了本研究的课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对已有研究进行了综述,展现了本文的基本逻辑与框架。第二章,对我国1949年至1989年的建筑创作环境进行了概述,介绍了与两座建筑直接相关的自贡恐龙文化和彩灯文化。第三章,以实录的形式再现了展开建筑设计之前,包括前期策划等在内的诸多事件。第四章,以实录的形式再现了从建筑设计竞赛到建成的整个过程。第五章,呈现了自前期策划到建成后包括专业机构等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对两座建筑的评价。第六章,从建筑策划、建筑后评估、建筑设计竞赛、建筑设计、建筑伦理、建筑与城市文化的维度对研究对象进行了评析,揭示了其在这几个维度的意义和对当下建筑业的启示。第七章结论,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审视了此次研究中的创新与不足,对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展望。全文共约22万字,图片123幅,表格36个
葛珺瑢[2](2020)在《我国候鸟型养老模式的适应性研究 ——以海南省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个人经济增长、个人生活方式丰富、个人消费模式转变,步入老龄社会的中国该怎样让老年人口高质量生活、有尊严生活,怎么把老龄化的挑战变成经济发展动力与社会发展机遇,这一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现阶段养老生活出现了很多种模式,如居家养老模式、社区养老模式、机构养老模式、异地养老模式、候鸟型养老模式等等。养老模式多元化发展是破解养老系列问题的关键,其中,候鸟型养老模式近年来更是成为养老市场的首要选择,它是能提升生活质量的养老方式,适合具有一定经济基础、日常生活可自理的老年人,因而受到这类老年人们的青睐。在候鸟型养老模式实际运用过程中,会面临候鸟老人的适应性、养老地的适应性、候鸟老人与养老地的适应性等问题。通过对候鸟型养老模式的适应性研究分析,探寻模式存在的需求与推动力,从而推动社会进步,促进养老服务产业、房地产业、旅游业等一批支柱产业的协同发展。本文一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候鸟型养老模式的大环境进行了解,梳理现阶段国内外发展现状,综合分析后确定研究方向与方法。第二部分是对相关概念及理论梳理概述。第三部分是对候鸟型养老模式的适应性进行分析,探寻候鸟型养老模式适应性的影响因素与候鸟老人的适应程度,并针对海南候鸟型养老模式的适应性进行实证调研。第四部分是通过对海南候鸟型养老适应性的实证调研,找寻我国候鸟型养老模式发展到现阶段适应性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深入探寻候鸟型养老模式的适应程度及深层次问题,深入研究后,为其推广到全国各城市提供宝贵的经验。第五部分是结合上述研究与实证调研,找出候鸟型养老模式的适应性提升对策。在这个大背景下,利用海南省在此的经验教训做出总结,探寻问题、追溯源头、提出合理对策,推动我国候鸟型养老模式的发展与完善。
张春蕾[3](2020)在《海南省从医疗保障到健康保障的能力建设问题初探》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健康的认识逐步深化,以“疾病”为中心的医疗保障能力建设已不能完全应对当前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变化等挑战,亟需向以“健康”为中心的健康保障能力建设转型。本文选择海南省为研究地区,以健康保障能力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法梳理国内外关于从医疗保障到健康保障发展方面的相关文献研究成果、公共产品、健康公平性和健康经济学等有关理论。采用数据分析法重点对经济保障能力、制度保障能力、医疗资源保障能力、医疗服务能力等四个维度的关键指标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了解海南健康保障能力发展现状。应用比较分析法对英国、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外典型国家经济发展状况、健康保障制度、医疗服务体系与医疗资源配置等健康保障能力建设情况进行侧重比较,总结归纳国际经验,从而提出海南省健康保障能力建设可行参考建议。研究发现:海南省在健康保障能力建设过程中虽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亟需改进。(1)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但健康保障能力仍存在较大不足。(2)健康保障制度公平性显着改善,但仍存在一定差距。(3)医疗卫生资源总量快速增加,但资源配置结构性失衡。(4)医疗保健服务利用不断提高,但公共卫生服务仍较为薄弱。(5)居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但城乡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对此,本文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海南省当前健康保障能力建设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提出如下对策:(1)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多层次的、全方位的全民健康保障制度体系;(2)加强分级诊疗体系建设,加快形成有序高效的诊疗模式;(3)构建适应国情及省情的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4)以健康需求为导向,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5)加快卫生技术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提升卫生服务质量;(6)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卫生服务能力;(7)建立和完善健康教育网络体系,增强居民健康意识,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8)依托大数据,建立和完善健康信息系统,以整体提升海南省健康保障能力,促进海南省健康事业的发展。
高宏[4](2020)在《省级旅游志编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志广泛编纂,积累了丰富的编纂理论和经验,本文以省级旅游志为研究对象,从编纂的角度考察了旅游志编修源流、背景和体例,对旅游志的内容、特点、价值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在对旅游志内容梳理的基础上回顾了当代旅游的发展变迁。当代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经四个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当代旅游业白手起家,在“文化大革命”中遭遇挫折但徘徊前行,拨乱反正之后,在改革开放之初,旅游业开始崭露头角,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被国家确定为支柱产业。为适应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国家不断调整管理体制,扩大对外开放,扩大旅游的空间和地域。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居民收入增加,旅游出行人数和旅游消费大幅度增长,旅游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旅游业资料的收集和汇编,总结旅游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反映旅游发展的历史进程已经成为共识。在这样的背景下,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和部署下,各级政府开始编修旅游志。旅游类志书的编纂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地方志在起源和发展的过程中,旅游元素就是志书记述的一个重要方面。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旅游类专志开始产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志书也愈来愈丰富,出现了包括山志、水志、寺庙志、湖泊志、名胜志等诸多的旅游类志书,民国时期,名胜、古迹被纳入志书定例,逐步奠定了当代旅游志的基础。当代志书编纂过程中,旅游起初是作为部分区域志的篇章之一,随着旅游发展,逐步单独成志,并成为省级志书中一个重要的分志。首轮省级旅游志各地启动时间不一,发展极不平衡,纂修部门多,既有旅游部门,也有外事部门,还有外事部门和旅游部门联动修志。20世纪90年代后期,第二轮地方志编纂工作开始部署,省级旅游志的续修也开始启动,但由于首轮志书进展不一,故仅有7个省份完成第二轮省级旅游志的编纂。两轮省级旅游志编纂过程中呈现出工作体制的一致性、机构人员的趋同性、工作程序的相似性、志书编纂和旅游业发展不对称等特点。省级旅游志编纂中,根据各省旅游的实际情况和资料情况,按照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拟定的相关规定,对志书结构进行设计和规划。篇目主要采用篇(编)、章、节三级,涉及旅游资源、旅游者、旅游设施、旅游服务、经营与管理等篇章。两轮志书基本都采用了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以志为主,设序言、凡例、概述、卷目等,为全书之纲。省级旅游志的文体,在遵循传统和相关规定的基础上,根据旅游志记述内容的情况,尤其景区景点景色的记述,略微有些创新和变通。两轮志书相比较,体例结构既有继承,也有变革和发展。篇章数量有所损益;篇目分类由“静”到“动”,与时俱进,更加科学;体裁运用更加丰富和合理;文风更加精炼、简洁和实用。省级旅游志主要记述了旅游资源与开发、旅游线路与规划、旅游类型、旅游市场、旅游服务施设、旅游管理等事象。在这些记述的内容中,展现了当代旅游业的发展和变迁:旅游活动类型更加丰富、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后起勃发、消遣性旅游幅度增大、自费旅游和自助旅游增加;旅游的时空极大拓展,客源地和目的地全球化,旅游时间更加灵活;旅游业的属性从外事接待逐步向经营接待型转变,最终形成旅游产业;旅游管理更加规范化和制度化,机构进一步健全,法律法规逐步完善;旅游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都得到极大的改善;旅游功能也更加多元。省级旅游志在多方面都具有价值,不仅是记录区域旅游发展的载体,也是经济和文化史料的重要来源;在旅游开发中,是旅游宣传的重要工具和信息来源,旅游规划与开发的重要参考,旅游商品开发的重要借鉴。对于旅游文化研究、旅游史研究、区域经济史研究意义重大。省级旅游志编纂成果丰硕,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在编纂组织时,存在组织机构的临设与调整、修志人员的不稳定性、内容不断调整和变化、编纂工作持续周期长等问题;在体例编排方面,篇目分类不够科学、篇目设置存在太“全”和太“简”等现象;在内容记述方面,存在遗漏、失真、地图运用不足、关联性不够等问题;在理论运用方面,对方志学理论和旅游学理论有待进一步融汇贯通。针对省级旅游志编纂中存在的问题,有待从资料收集、篇目设置、内容建构和理论创新四个方面进行着手,提高志书的编纂质量。在资料收集方面,加强微观资料、口述史料、网络资料和旧方志资料收集;在篇目的设置时,注意行业分工实际和发展、篇目标题客观简洁、篇目设置注意整体性和逻辑性;在内容建构上,凸显地域特色、彰显时代变化、突出专业性;在理论方面加强创新,尤其是加强对省级旅游志的续修理论的研究、正确处理旅游志和其他志之间的关系,力争早日构建形成旅游方志学。
李元勋[5](2019)在《中国农村村民自治研究》文中认为脱胎于“政社合一”人民公社体制的村民自治,是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推进国家民主化进程的时代背景下萌发起来的,是一种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国家力量介入高位推动的中国特色的基层直接民主形式,是乡村治理的主体框架和核心内容及有效方式,是基层群众自治在农村的民主实践和伟大创举。改革开放之初,这种发韧于农村的由村民创造的民主改革实践,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得以推广。国家逐步通过立法形式对这种民主形式进行了制度化设计,形成了一套科学、完备的村民自治法律体系,使之上升为制度化的基层民主形式和在法制化、制度化的轨道上运行。同时又从法律层面上保障了亿万农民的合法权益,真正实现了村民当家作主。村民自治作为一种治理方式不可能一成不变,它是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实状况的变迁作出与时俱进的调整,因此在不同历史时期,村民自治的实现形式甚至文字表述都会发生某些变化。20世纪末至本世纪初实现了从村民自治向乡村治理话语体系的转变。进入21世纪后,随着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社区建设的推进,十八大后要求探索基层协商民主的实践形式,特别是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健全“自治、德治、法治”合一的乡村治理体系便成为重要的政策话语,实现了从自治到共治的转变。通过对改革开放40年来农村基层民主发展与具体实践的梳理和研究,总结概括出了农村基层民主发展的成效与基本经验。本论文共包括六个部分,由绪论和正文五章组成。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缘起及意义,核心概念的界定,相关文献综述,研究方法、重点、难点和可能创新之处,并梳理了本论文的理论渊源。第一章是村民自治的萌生。本章对村民自治产生前的乡村治理作了梳理与分析;对其产生的背景作了深度剖析,这些背景主要包括宽松的政治环境、包产到户的推行、社会结构和文化基础的变化等因素。梳理了村民自治兴起的过程,从建立第一个村委会到在全国的普及,村民自治组织在广大农村得以全面建立。第二章是村民自治的发展。本章对村民自治活动的发动和村民自治的发展作了论述,这一时期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的颁布为起点的,主要是开始建章立制,推进村民自治达标示范活动,与村民自治相关的一些规章制度得以完善、村务公开的广泛开展和选举模式的创新。第三章是村民自治的深化。1998年《村组法》正式颁布实施,村民自治实践全面推行,进行了世纪之交“真枪实弹”的选举;在新农村建设战略提出背景下,村民自治面临新挑战,农村社区建设不断开展与推进,村民自治制度建设逐步规范和选举方式方法不断创新。第四章是村民自治的提升。在这一时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提出,以村民自治为主体框架和核心内容的乡村治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石和实践场域,开启了对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开始了对村民自治有效实现形式的探索。中共十八大首次提出“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要求广大基层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基层民主协商,各地在这一精神的指导下开始了对基层民主协商的探索与实践。在进入新时代和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背景下,针对“三农”问题,党中央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开启了对“三治合一”的乡村治理模式的探索和实践。第五章是村民自治的成效和历史经验。从总体上来看,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经过40年的发展,成效显着,制度化、规范化不断加强,各项民主机制体制逐步完善,农民的各项民主权利基本得以实现。通过考察村民自治40年的进程得出了最基本的经验:就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理有机结合,始终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尊重农民首创精神,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坚持问题导向,循序渐进推动制度革新,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基层民主发展道路。
陈林[6](2019)在《中国海南黎族农村女性就业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换档、就业压力巨大的关键时期,劳动力的短缺与剩余并存,劳动力市场同时出现“就业难”、“用工荒”的现象。针对民族、性别、户籍等就业歧视的报道常见诸于媒体;对职工、农民工、大学毕业生等群体就业质量讨论也越来越多;少数民族在劳动力市场处于弱势地位的问题常被论及,深挖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潜力对进一步释放劳动力红利具有重要意义。黎族主要聚居于海南,是中国最南端人口最多的一支少数民族,她们的就业问题也是全国少数民族就业问题的一个缩影。笔者长居于海南且长期关注黎族农村就业问题,本文选取就业问题研究的一个侧面——以黎族农村女性作为研究对象,从劳动性别分工的历史视角切入,逐步开展就业分布影响、就业质量评估等视角的研究;在方法学上,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定性定量研究、案例研究等以便将黎族农村女性就业问题分析得更加透彻;在结构安排上,由表及里地层层推进,对黎族农村女性的就业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女性就业问题研究的文献回顾,发现以往的研究多集中于女性及少数民族女性的就业歧视、就业质量以及就业影响因素等方面;而在黎族农村女性就业问题研究方面的文献鲜见。黎族人口总量过百万,其农村女性就业问题值得深入研究。因此,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进而梳理出劳动分工学说、人力资本理论、性别平等理论等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为本文提供理论支撑。研究内容聚焦黎族农村女性的劳动性别分工变迁、就业分布影响分析、就业质量评估等方面就业问题的核心。从黎族族源作为切入点探讨黎族女性劳动分工变迁。研究发现:解放前的黎族女性在农业生产中存在着劳动性别分工的禁忌,在农事活动中有着“男不帮女、女不帮男”的劳动分工习俗,黎族女性在社会组织、手工业、商贸业、农业等均有分布。解放后,黎族农业生产中的劳动性别分工逐渐消失;黎族与其民族一样在各行各业均有广泛分布,但主要分布在“农、林、牧、渔业”。通过进一步分析黎族农村女性的就业结构,发现黎族农村女性就业以第一产业为主,向第二、三产业转移趋势明显,呈现出以农为主的多元化就业格局;集中在农林牧渔、住宿和餐饮、居民服务等“三低一高”的行业;就业决策的影响逐步从经济收入为主向综合发展转变;青年一代的农民开始向新型职业化农民转变;黎族农村女性就业分布(以橡胶经济为例)受农产品价格、生产作业制度、生产工具的效率等因素的影响。为了从更加微观的层面分析黎族农村女性就业,通过构建黎族农村女性就业质量评估指标并进行分民族分性别比较,评估结果发现:黎族农村女性就业质量评估得分低于黎族农村男性、汉族农村女性、汉族农村男性。而导致黎族农村女性就业质量得分低的主要原因是收入满意度低、医疗保险拥有率低、充电学习的机会低。此外,年龄、文化程度、务工经历、就业部门、子女数、承包土地等6个因素对黎族农村女性就业质量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为更深入阐释黎族农村女性就业问题,最后通过村庄案例和个人案例进行分析,发现:黎族农事活动中劳动性别分工禁忌已经慢慢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共同分担、相互协作地完成农事活动;部分地区仍存在着劳动性别分工的现象,但这已不再是约定束成的习俗,而是男性将某些农事活动转移给女性的借口;黎族农村女性就业还受家庭劳动力配置与分工、个人发展、经济收入等因素的影响。影响黎族农村女性就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为此,需要从政府、企业、个人三个层面去寻找促进就业的突破点,形成三管齐下、齐抓共管的促进黎族农村女性就业的新局面。
张一鸣[7](2019)在《地方政府规章备案审查制度研究》文中认为地方政府规章,作为地方行政立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地方政府行政管理活动的重要法规依据,兼有行政权和立法权的双重属性,具有数量众多、区域特征强、适用频率高等特点,是我国法律体系中为数众多的一种规范性文件,对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从行政权角度而言,地方政府规章作为地方政府行使行政权力管理经济社会生活的重要手段,在有效补充法律法规之滞后不足、提升法律法规的针对性与适应性、规范政府管理与自身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从立法权角度而言,地方政府规章作为地方立法的重要部分,是地方法治建设的重要载体,对于加强地方政府法治建设、规范权力运行、保障公民权益具有重要的意义。地方政府规章备案审查制度是对这些规章进行监督的一项重要制度,对于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统一、促进行政自制、确保政令畅通以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打造法治政府、法治国家、法治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从新中国建立之初的五四宪法确立的违法违宪监督制度到法规规章备案审查制度的建立健全至今已有60多年发展历程。备案审查制度一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监督作用,在维护国家法制统一、规范立法活动、保障公民权利、限制公权滥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当然,备案审查制度的发展过程中也呈现出一些与实践不相适应的部分,一些不尽完善合理之处也逐渐显现,对于推进法治政府、法治国家建设日益成为不小的阻碍,因此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必须加强对于规章的备案审查制度研究。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构建完善的地方政府规章备案审查制度,基本思路是从当前地方政府规章备案审查制度所面临的困境出发,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构建地方政府规章备案审查制度的理论基础、价值取向、基本原则和制度框架,运用政治学与法学双重视角,利用“外部控制”和“内部控制”两种分析框架,搭建地方政府规章备案审查制度框架体系。论文由导论、概述、历史沿革、相关监督机制比较、现实考察、问题、反思及制度完善等七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导论”。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视角、研究意义,研究目的与方法,以及国内外研究综述。第二部分是“地方政府备案审查制度的相关概念与理论”。探讨地方政府规章备案审查制度的基本问题,包括地方政府规章备案审查制度的概念、内容,阐释地方政府规章备案审查制度的理论基础:立法监督理论、法制统一理论、行政自制理论。第三部分是“地方政府规章备案审查制度的历史沿革”。分别从思想基础——全面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法制基础——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建立健全,以及实践基础——违宪违法监督机制的不断完善的视角分析了地方政府规章备案审查制度产生的背景,梳理地方政府规章备案审查制度的发展脉络和主要特点。第四部分是“地方政府规章备案审查与其他监督机制比较”。从地方政府规章的备案审查监督与权力机关监督、司法机关监督、行政复议监督以及其他监督机制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第五部分是“地方政府规章备案审查制度的现实考察”。基于行政系统和人大系统的双重视角,从备案的性质、目的和原则,备案的形式审查,备案的方式、时限和公布等方面对地方政府规章备案进行考察;从审查主体、审查方式、审查标准、审查时限、审查结果的处理以及审查的法律责任等方面对地方政府规章审查进行考察。第六部分是“地方政府规章备案审查制度存在的问题”。指出现有备案审查制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缺乏统一的审查主体,审查主体权限交叉重合,多头备案的问题使审查流于形式;二是缺乏健全的启动机制,启动机制失灵导致审查力度较弱,过分依靠主动审查,被动审查制度不健全;三是缺乏明确的审查标准,合法性审查标准存在模糊区,合理性审查标准难以把握;四是缺乏统一的审查程序,审查受理程序没有相关规定,审理过程没有相关规定,审查结果没有公开;五是缺乏有力的监督机制,法律责任缺位,公众参与保障机制缺位,定期清理制度不健全,后评估制度待完善;六是制度缺陷之原因——制度设计与理论实践脱节。第七部分是“地方政府规章备案审查制度的完善”。文中提出了五点建议:一是在国家层面对地方政府规章备案审查工作进行统一立法,在必要性、可行性和体例安排等方面进行阐述论证;二是完善审查启动机制,强化主动审查制度,完善被动审查制度,明确审查时限,完善审查建议的反馈机制;三是细化审查标准与程序,具体包括细化形式审查标准,细化合法性审查标准,细化合理性审查标准,细化程序性审查标准;四是畅通地方政府规章审查渠道,赋予审查建议与审查要求同等待遇,明确适格备案审查主体,扩大行政复议规范性文件审查范围,完善法院有效参与的法律监督体制;五是健全公众参与保障机制、备案审查公开机制、定期清理制度、后评估制度、备案审查责任制度等备案审查监督机制。总之,地方政府规章备案审查制度在维护国家法制统一、维护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协调一致、推进法治国家建设、预防并纠正地方政府规章违法失当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这一制度在审查主体、启动机制、审查标准、审查程序、监督机制等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面对地方政府规章备案审查制度的人大系统和行政系统双重监督问题,如何提升这一制度的公信力和约束性,特别是行政系统监督如何避免“自己监督自己”的“阿喀琉斯之踵”,一方面要承认这一制度是我国政治体制和时代发展的特定产物,制度运行有其合理性和便捷性,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这一制度可能存在的自我约束的风险。解决之道在于双重备案审查时以人大系统监督为主,在外部监督有效发挥作用的情况下,行政系统内部监督发挥好辅助、配合作用,让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有效结合、相得益彰,发挥这一制度的乘法效应。可以说,地方政府规章备案审查制度的出路在于强化人大系统对于规章报备的审核,在人大系统和行政系统双备案通道的现有格局和政治体制之下,逐步明确以人大系统对于政府规章的备案审查为主,并在立法层面明确人大系统的审查意见作为最终结论。
张健[8](2019)在《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中“洋浦模式”及其影响研究》文中提出上世纪70年代末,在我国经济不够发达,又急需外汇储备的情况下,邓小平总结国外发展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创造性的提出对外开放,在“点”“线”上的探索取得成绩和经验以后,继续探索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开放,决定海南建省同时设经济特区,由此,海南成为面积最大,开放程度最高的经济特区。由于面积大,不易一下全面铺开,当时的海南省委省政府决定划定洋浦片区搞实验,沉睡千年的洋浦自此迎来重大发展机遇。由于当时海南省财政收入不足以支撑洋浦的全面开发,国家层面以给优惠政策为主,鉴于此,海南省委省政府创造性的提出引进外资成片承包开发的“洋浦模式”,在当时思想不够解放的情况下,这一模式受到质疑,经媒体发酵,在社会上掀起一场震惊中外的“洋浦风波”,最终在中央的支持下邓小平作出重要批示平息风波。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特区3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宣布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建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着力打造“三区一中心”,“让海南成为展示中国风范、中国气派、中国形象的靓丽名片。”在此大背景下,本文通过梳理洋浦开发建设中“境内关外”“洋浦模式”探索历程,分析社会舆论对“洋浦模式””质疑的主要点,进而剖析“洋浦风波”的原因,总结“洋浦模式”这一新事物中存在的不足及其影响,为当下海南自由贸易区(港)的建设提供借鉴。
翟宇佳[9](2019)在《海南省热带农业巨灾保险基金的构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重大自然灾害发生频率不断攀升,直接经济损失不断增加,政府财政解决灾后补偿的传统手段已暴露诸多问题,由此对建立完善的农业巨灾保险制度越来越迫切。农业巨灾保险具有市场失灵的特征,需要政府的参与和引导,由此政策性农业巨灾保险模式成为分散巨灾风险的有效手段。由于海南省地理位置独特,经常遭受热带气旋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农作物受灾严重,经济损失惨重。同时,海南省主要通过政府财政来补贴受灾农户。除了政府财政补贴还有一小部分农业保险,但农业保险补贴范围小、补贴金额少,发挥的实际作用有限。为了减轻政府财政负担、调动保险市场参与度,海南省应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规范管理、反馈监督”的热带农业巨灾保险基金。本文意在解决为什么要构建海南省热带农业巨灾保险基金,以及如何构建的问题。文章通过理论和现实两个层面探讨海南省为什么构建热带农业巨灾保险基金。理论层面,通过研究必要性、可保险性和联盟博弈,得出了热带农业巨灾保险的重要意义;同时研究基金的资金来源与运作模式,为后续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现实层面,热带农业巨灾保险基金是对我国的灾害损失融资手段的补充,海南省可以利用热带农业巨灾保险基金减轻政府的财政压力,降低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参与热带农业巨灾保险的破产率,同时结合资本市场,推出相关的金融工具,增加风险分散的渠道。基于理论分析和现实分析,得出海南省构建热带农业巨灾保险基金是必要且可行的。接下来文章解决海南省如何构建热带农业巨灾保险基金。在借鉴了国内外农业巨灾保险基金构建和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本文对海南省热带农业巨灾保险基金进行构建研究,包括海南省热带农业巨灾保险基金的设立目标与原则、基金的资金来源与运用、基金的运作模式和基金的初始规模四个方面。最后,文章从如何加强政府的管理、增加政府的扶持和健全相关的配套措施三个层面对海南省更好地构建和发展热带农业巨灾保险基金提出对策建议。
罗文雄[10](2019)在《黎族传统织锦工艺的传承性保护研究》文中指出黎族传统织锦工艺,是黎族在长期开发、建设海南岛的社会生产生活中,创造出来的一门手工技艺。黎族没有文字,依靠织锦图案来记录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一幅黎锦便是一幅黎族的历史画卷。黎族传统织锦技艺及其文化在黎族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黎锦在秦汉时期就已闻名于内地,成为敬献历代朝廷的贡品。随着社会的发展,黎族织锦技艺不断得到发展与升华。宋末元初,着名的女纺织革新家黄道婆到崖州城(今海南省三亚市天崖区水南村),跟当地黎族妇女学习棉纺织技术,学成后返回故乡松江府(今上海市)乌泥径,传播和推广黎族的棉纺织技艺,推动了江南地区棉纺织业发展。黎锦技艺对促进我国棉纺织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黎族传统的采棉、植棉、弹、纺、染、织、绣等技艺,源远流长,从古至今,代代相传。然而,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今社会,海南黎族地区受现代文化和外来文化冲击,社会变迁速度加快,传统的织锦技艺受到严重冲击,其生存空间不断缩小,生存环境恶化。随着织锦艺人的不断谢世,健在的织锦艺人中相当一部分年事已高,织锦技艺后继乏人,织锦技艺濒临绝境。黎锦技艺保护与传承刻不容缓。为此,黎族织锦工艺及其文化引起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高度重视,相关政策和措施相继出台。2003年“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被国家文化部列为全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十大保护试点项目之一,2006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9年10月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黎锦技艺与文化的生存与发展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由于时世之变迁及囿于自身的特殊性,在现实中对黎族传统织锦技艺的保护与传承仍然存在不少困难与问题。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五个方面:一是黎族及其传统织锦工艺概述,主要阐述海南岛与黎族概况、黎族传统织锦工艺的历史梳理、黎族传统织锦工艺在黎族文化中的地位、黎族传统织锦工艺的现代价值、黎族传统织锦工艺在中国纺织史上的地位、黄道婆对棉纺织业的贡献等,阐明保护与传承的意义;二是黎族传统织锦工艺流程与变迁,阐述黎族传统的织锦原料、织锦工艺流程,同时阐明随着黎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黎族传统织锦工艺的演变与发展;三是黎族传统织锦工艺品及其文化蕴涵,阐述黎族传统织锦工艺品的呈现样态、艺术特色、解读织锦纹样与文化蕴涵;四是黎族传统织锦工艺的传承状况,通过对黎族传统织锦工艺的生存环境、织锦技艺传承状况、织锦原料的匮乏与危机、村民观念变迁、保护资金、专业人才、政府立法等方面情况的调查分析,说明在现代大工业文化的冲击下,传统织锦工艺的生存环境恶化,生存空间不断缩小,面对各种问题与挑战,保护与传承刻不容缓;五是对黎族传统织锦工艺传承性保护的对策与建议,主要是针对黎族传统织锦工艺生存环境、存在的各种问题与挑战,从保护原则、法律与政策、保护措施、传承机制、研究与开发利用等方面,寻求切合实际的保护与传承的方法与途径,给政府部门提供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及建议,力图使黎族传统织锦工艺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为海南国际旅游岛、自由贸易区、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建设,注入民族文化元素和内涵。
二、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2003年海南年鉴编辑出版工作的通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2003年海南年鉴编辑出版工作的通知(论文提纲范文)
(1)建筑设计全过程实录及其评析 ——以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研究的目与意义 |
1.2.1 课题研究目的 |
1.2.2 课题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建筑历程层面 |
1.3.2 地域建筑层面 |
1.3.3 地域建筑与文化层面 |
1.3.4 国外学者对自贡地区城市、建筑及地域文化的研究 |
1.4 国内研究现状 |
1.4.1 建筑历程层面 |
1.4.2 地域建筑层面 |
1.4.3 地域建筑与文化层面 |
1.4.4 国内学者对自贡地区城市、建筑和地域文化的研究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5.2 本文的研究框架 |
1.6 主要概念界定 |
1.6.1 界定 |
1.7 本论文写作说明 |
1.7.1 本文对“历史”与“叙事”问题的回应 |
1.7.2 阅读建议 |
2 建设背景 |
2.1 中国建筑创作环境概述 |
2.1.1 1949年至1964年的国内设计环境概述 |
2.1.2 1965年至1976年的国内设计环境概述 |
2.1.3 1977年至1989年的国内设计环境概述 |
2.2 自贡的地域文化 |
2.2.1 自贡恐龙的故事 |
2.2.2 自贡彩灯的故事 |
2.3 本章小结 |
3 建筑设计组织策划 |
3.1 我们为何建造 |
3.1.1 兴建自贡恐龙博物馆的设想 |
3.1.2 兴建中国彩灯博物馆的设想 |
3.1.3 讨论:兴建设想 |
3.2 研究落实修建博物馆 |
3.2.1 确定修建自贡恐龙博物馆 |
3.2.2 确定修建中国彩灯博物馆 |
3.2.3 讨论:不同的投资模式,不断努力得以确定兴建 |
3.3 设计竞赛的组织安排 |
3.3.1 自贡恐龙博物馆竞赛组织 |
3.3.2 中国彩灯博物馆竞赛组织 |
3.3.3 讨论:组织经验的延续和发展 |
3.4 本章小结 |
4 建筑竞赛及后续进展 |
4.1 方案评选与审定 |
4.1.1 乱石——“恐龙群窟”与“洪荒时代”的抽象 |
4.1.2 灯的群组——“南国灯城”的新星 |
4.1.3 讨论:创作与评审 |
4.2 方案确定及后续进展 |
4.2.1 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后续进展 |
4.2.2 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后续进展 |
4.2.3 讨论:后续进展 |
4.3 本章小结 |
5 建筑创作回响 |
5.1 官方新闻媒体的关注 |
5.1.1 对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关注 |
5.1.2 对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关注 |
5.1.3 讨论:媒体关注 |
5.2 大众的声音 |
5.2.1 对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关注 |
5.2.2 对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关注 |
5.3 业内人士的评价 |
5.3.1 对自贡恐龙博物馆的评价 |
5.3.2 对中国彩灯博物馆的评价 |
5.4 获奖情况 |
5.4.1 自贡恐龙博物馆获奖情况 |
5.4.2 中国彩灯博物馆获奖情况 |
5.5 本章小结 |
6 建筑评析 |
6.1 建筑策划 |
6.1.1 可行性研究阶段 |
6.1.2 设计任务书阶段 |
6.1.3 自贡恐龙博物馆所带来的建筑策划启示 |
6.2 建筑后评估 |
6.2.1 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建筑后评估 |
6.2.2 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建筑后评估 |
6.2.3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后评估带来的启示 |
6.3 建筑设计竞赛 |
6.3.1 建筑竞赛的方案组织 |
6.3.2 建筑评选中的“长官意志”与“明星建筑师”问题 |
6.3.3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方案组织与评选带来的启示 |
6.4 建筑设计 |
6.4.1 自贡恐龙博物馆建筑设计 |
6.4.2 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设计 |
6.4.3 建筑设计师 |
6.4.4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设计所带来的启示 |
6.5 建筑伦理 |
6.5.1 建筑精神与价值判断 |
6.5.2 自贡恐龙博物馆建筑设计全过程中的建筑伦理 |
6.5.3 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设计全过程中的建筑伦理 |
6.5.4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表达的建筑伦理及其启示 |
6.6 建筑与城市文化 |
6.6.1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对自贡城市文化的意义 |
6.6.2 自贡恐龙博物馆与中国彩灯博物馆带来的城市文化启示 |
6.6.3 自贡城市文化及其认同 |
6.7 本章小结 |
7 结论:此两案例建筑设计全过程及其评析对当代的启示 |
7.1 研究结论 |
7.2 论文的创新点 |
7.3 论文不足与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致谢 |
(2)我国候鸟型养老模式的适应性研究 ——以海南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养老模式 |
2.1.2 异地养老 |
2.1.3 候鸟型养老模式 |
2.1.4 适应性 |
2.2 理论基础 |
2.2.1 生命周期理论 |
2.2.2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2.3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2.2.4 压力-调整-前进的动态适应理论 |
3 候鸟型养老模式的适应性分析 |
3.1 海南候鸟型养老模式的适应性实证调研 |
3.1.1 调研地区概况 |
3.1.2 调研问卷设计 |
3.1.3 调研问卷的收集和数据处理 |
3.1.4 调研数据基础分析 |
3.2 候鸟型养老模式的适应性影响因素 |
3.2.1 候鸟老人收入水平的影响 |
3.2.2 候鸟老人思想观念的影响 |
3.2.3 当地养老服务水平的影响 |
3.2.4 当地养老宣传程度的影响 |
3.3 候鸟型养老模式的适应性 |
3.3.1 物价水平与候鸟老人消费水平的适应性 |
3.3.2 养老保障制度与候鸟老人养老需求的适应性 |
3.3.3 养老服务水平与候鸟老人生活满意度的适应性 |
3.3.4 地域环境与候鸟老人包容度的适应性 |
4 我国候鸟型养老模式适应性的现存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候鸟型养老模式适应性的现存问题 |
4.1.1 双方思想观念的不适应 |
4.1.2 两地经济发展的不匹配 |
4.1.3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滞后 |
4.1.4 当地政府管理的不完备 |
4.2 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公共资源的挤占导致矛盾加剧 |
4.2.2 候鸟老人养老成本较高 |
4.2.3 公共服务体系覆盖有差异 |
4.2.4 政府对候鸟资源重视程度较低 |
5 候鸟型养老模式的适应性提升对策 |
5.1 提高居民思想观念的适应性 |
5.1.1 关注老年居民的身心健康发展 |
5.1.2 鼓励多元主体参与养老服务 |
5.2 促进经济发展的适应性 |
5.2.1 稳定物价 |
5.2.2 支持候鸟产业经济发展 |
5.3 推动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适应性 |
5.3.1 整合资源打造良好品牌文化 |
5.3.2 落实公井服务体系对候鸟人群的覆盖 |
5.4 完善政府管理的适应性 |
5.4.1 做好季节性城市保障 |
5.4.2 提高对候鸟型养老的认识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海南候鸟型养老模式的适应性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3)海南省从医疗保障到健康保障的能力建设问题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内容 |
1.2.3 技术路线图 |
1.3 资料来源与分析框架 |
1.3.1 资源来源 |
1.3.2 健康保障能力分析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数据分析法 |
1.4.3 比较分析法 |
1.5 论文可能的创新点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医疗保障与健康保障 |
2.1.2 医疗保障制度与健康保障制度 |
2.1.3 医疗保障能力与健康保障能力 |
2.2 理论基础 |
2.2.1 公共产品理论 |
2.2.2 健康公平性理论 |
2.2.3 健康经济学理论 |
3 海南省健康保障能力建设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海南省经济保障能力现状 |
3.1.1 宏观经济发展情况 |
3.1.2 居民经济发展情况 |
3.2 海南省制度保障能力现状 |
3.2.1 健康保障制度框架 |
3.2.2 基本健康保障制度覆盖人群 |
3.2.3 基本健康保障制度筹资水平 |
3.2.4 基本健康保障制度补偿水平 |
3.2.5 基本健康保障制度基金管理水平 |
3.3 海南省医疗资源保障能力现状 |
3.3.1 人力资源保障情况 |
3.3.2 物力资源保障情况 |
3.3.3 财力资源保障情况 |
3.4 海南省医疗服务能力现状 |
3.4.1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情况 |
3.4.2 医疗服务利用情况 |
3.4.3 居民健康改善状况 |
3.5 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3.5.1 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但健康保障能力仍存在较大不足 |
3.5.2 健康保障制度公平性显着改善,但仍存在差距 |
3.5.3 医疗卫生资源总量快速增加,但配置结构性失衡 |
3.5.4 医疗保健服务利用不断提高,但公共卫生服务仍较为薄弱 |
4 国外典型健康保障能力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
4.1 国外典型国家经济发展状况 |
4.2 国外典型健康保障制度的比较 |
4.3 国外典型医疗服务体系与医疗资源配置的比较 |
4.4 对推进我国及海南健康保障能力建设的启示 |
4.4.1 完善多层次、全方位的健康保障体系 |
4.4.2 加强分级诊疗体系建设,加快形成有序高效的诊疗模式 |
4.4.3 构建适应国情及省情的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 |
5 海南省健康保障能力建设的对策 |
5.1 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全民健康保障体制 |
5.2 以健康需求为导向,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 |
5.3 加快卫生技术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提升卫生服务质量 |
5.4 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卫生服务能力 |
5.5 建立和完善健康教育网络体系,增强居民健康意识 |
5.6 依托大数据,建立健康信息系统 |
6 研究结论与不足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综述 从医疗保障到健康保障的发展研究 |
综述参考文献 |
附录一:2011 年以来国家涉及提升基本健康保障能力的主要政策文件 |
附录二:2011 年以来海南省涉及提升基本健康保障能力的主要政策文件 |
作者在校学习期间参加科研与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4)省级旅游志编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选题的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概念界定 |
五、研究架构 |
第一章 省级旅游志编纂背景 |
第一节 当代旅游业快速发展 |
第二节 旅游管理体制改革逐步深化 |
第三节 居民收入与旅游消费增长 |
小结 |
第二章 省级旅游志编纂概要 |
第一节 旅游志编纂溯源 |
第二节 首轮省级旅游志编纂 |
第三节 第二轮省级旅游志编纂 |
第四节 两轮省级旅游志编纂特点 |
小结 |
第三章 省级旅游志体例安排 |
第一节 省级旅游志结构设计 |
第二节 省级旅游志的体裁 |
第三节 省级旅游志的文体 |
第四节 两轮省级旅游志体例比较 |
小结 |
第四章 省级旅游志记述的事象 |
第一节 旅游资源与开发 |
第二节 旅游线路与规划 |
第三节 旅游类型 |
第四节 旅游市场 |
第五节 旅游服务设施 |
第六节 旅游管理 |
小结 |
第五章 旅游志中旅游业的发展变迁 |
第一节 旅游活动类型的变化 |
第二节 旅游时空的拓展 |
第三节 旅游业属性的变迁 |
第四节 旅游管理规范化和法制化 |
第五节 旅游设施的发展 |
第六节 旅游功能多元化 |
小结 |
第六章 省级旅游志的价值 |
第一节 资料价值 |
第二节 应用价值 |
第三节 研究价值 |
小结 |
第七章 省级旅游志编纂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组织工作问题 |
第二节 体例编排问题 |
第三节 内容记述问题 |
第四节 理论应用问题 |
小结 |
第八章 省级旅游志编纂优化建议 |
第一节 资料收集 |
第二节 篇目设置 |
第三节 内容建构 |
第四节 理论创新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古籍 |
二、地方志 |
三、资料汇编 |
四、着述 |
五、期刊论文 |
六、硕博论文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
(5)中国农村村民自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价值 |
二、概念界定 |
三、相关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可能创新之处 |
六、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一章 村民自治的萌生 |
一、1949-1978 年乡村治理的简要回顾 |
(一)农民协会和乡—村政权组织 |
(二)合作化时期的乡村治理 |
(三)人民公社体制下的乡村治理 |
二、村民自治产生的背景 |
(一)宽松的政治环境 |
(二)包产到户的推行 |
(三)农村管理出现组织真空与公共权力缺位 |
(四)社会结构和文化基础的变化 |
三、村民自治组织的逐步建立 |
(一)人民公社体制改革与第一个村委会的成立 |
(二)由点到面建立村民委员会 |
(三)民主选举的初步探索:“海选” |
第二章 村民自治的发展 |
一、村民自治制度化的初步探索 |
(一)《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的颁布 |
(二)“莱西会议”促进村级组织的健全 |
(三)初步建章立制 |
(四)民主选举的进一步探索 |
二、开展村民自治达标示范活动 |
(一)推进达标示范活动的急迫性 |
(二)开展达标示范活动的进程 |
(三)村民自治达标示范活动的成效 |
三、村民自治制度化的推进 |
(一)村民代表会议制度的完善 |
(二)村务公开的广泛开展 |
(三)选举模式的创新 |
第三章 村民自治的深化 |
一、村民自治的全面实践 |
(一)《村组法》正式颁布实施 |
(二)世纪之交“真枪实弹”的选举 |
(三)依法罢免民选村官 |
(四)民主选举中暴露的问题 |
二、制度化建设的逐步完善 |
(一)从国家到地方对制度的逐步规范 |
(二)民主选举的进一步规范与超越 |
(三)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推进与创新 |
三、新农村建设战略下的村民自治实践 |
(一)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村民自治的挑战 |
(二)农村社区建设的开展 |
(三)农村社区建设的实践成效 |
第四章 村民自治的提升 |
一、基层协商民主的探索 |
(一)乡村治理现代化对协商民主的诉求 |
(二)基层协商民主理论的提出 |
(三)基层协商民主的实践 |
二、探索村民自治有效实现形式 |
(一)探索村民自治有效实现形式的背景 |
(二)村民自治有效实现形式的实践 |
(三)探索村民自治有效实现形式的成效 |
三、“自治、德治、法治”合一的乡村治理探索 |
(一)治理有效提出的背景 |
(二)打造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 |
(三)“三治合一”治理模式的实践 |
第五章 村民自治的成效与历史经验 |
一、村民自治的成效 |
(一)丰富了社会主义民主形式、推动着中国政治发展 |
(二)村民自治的法制保障不断完善 |
(三)民主实践不断规范 |
(四)村民民主参与意识、法制观念增强 |
二、村民自治的历史经验 |
(一)党的领导是村民自治发展最根本的政治保障 |
(二)依法治理是村民自治发展的法理基础 |
(三)充分尊重农民首创精神和主体地位 |
(四)顺应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村民自治发展的动力 |
(五)推进村民自治始终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期间学术成果 |
(6)中国海南黎族农村女性就业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可能的创新 |
1.5 研究框架 |
第2章 文献回顾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回顾 |
2.1.1 国外文献回顾 |
2.1.2 国内文献回顾 |
2.2 文献评论 |
2.3 理论基础 |
2.3.1 劳动分工学说 |
2.3.2 就业理论 |
2.3.3 人力资本理论 |
2.3.4 性别平等理论 |
第3章 黎族女性劳动分工变迁 |
3.1 黎族族源 |
3.1.1 黎族的族称 |
3.1.2 黎族的起源 |
3.2 黎族女性劳动分工变迁 |
3.2.1 解放前黎族女性的劳动分工 |
3.2.2 解放初期及人民公社时期黎族农村女性的劳动分工 |
3.2.3 改革开放以后黎族农村女性的劳动分工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黎族农村女性就业分布影响分析 |
4.1 海南黎族人口状况 |
4.1.1 海南黎族人口总量 |
4.1.2 海南黎族人口地域分布 |
4.1.3 海南黎族的学历结构 |
4.2 黎族女性的就业分布 |
4.2.1 海南省劳动力就业的产业结构 |
4.2.2 海南省劳动力就业的行业结构 |
4.2.3 海南黎族女性劳动力就业结构 |
4.3 黎族农村女性就业特征 |
4.3.1 就业领域:以农为主的多元化就业 |
4.3.2 就业局限:“三低一高”行业成聚集区 |
4.3.3 就业决策:从经济收入向综合发展转变 |
4.3.4 新型农民:从身份到职业的转变 |
4.4 经济活动对黎族农村女性就业分布的影响——基于橡胶经济的分析 |
4.4.1 天然橡胶价格对黎族农村女性就业分布的影响 |
4.4.2 割胶制度对黎族农村女性就业分布的影响 |
4.4.3 割胶工具的割胶效率对黎族农村女性就业分布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黎族农村女性就业质量评估 |
5.1 就业质量与就业质量测量 |
5.1.1 就业质量的概念 |
5.1.2 就业质量的测量 |
5.2 黎族农村女性就业质量指标构建与数据来源 |
5.2.1 黎族农村女性就业质量指标构建 |
5.2.2 黎族农村女性就业质量的数据来源 |
5.3 黎族农村女性就业质量评估结果 |
5.3.1 黎族农村女性就业的基本情况 |
5.3.2 黎族农村女性就业质量测量 |
5.4 黎族农村女性与黎族男性及汉族男女性就业质量比较 |
5.4.1 黎族农村女性与汉族农村女性就业质量比较 |
5.4.2 黎族农村女性与黎族农村男性就业质量比较 |
5.4.3 黎族农村女性与汉族农村男性就业质量比较 |
5.5 影响黎族农村女性就业质量的因素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黎族农村女性就业案例分析 |
6.1 案例选择与概况 |
6.1.1 案例选择 |
6.1.2 案例概况 |
6.2 案例分析与发现 |
6.2.1 六个黎族村庄女性的基本情况 |
6.2.2 农业生产中的劳动性别分工:习俗还是面子? |
6.2.3 家庭劳动力配置与分工:外出还是留守? |
6.2.4 不同群体的就业选择:农业还是非农业?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中国海南农村就业问题研究调查问卷 |
附录B 访谈小结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地方政府规章备案审查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以及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地方政府规章备案审查制度的相关概念与理论 |
第一节 地方政府规章备案审查制度的概念 |
一、地方政府规章的界定 |
二、地方政府规章的特征 |
三、备案审查的释义 |
四、地方政府规章备案审查制度的概念和内容 |
第二节 地方政府规章备案审查制度与相关制度之比较 |
一、与行政法规备案审查制度的比较 |
二、与地方性法规备案审查制度的比较 |
三、与部门规章备案审查制度的比较 |
四、与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的比较 |
第三节 地方政府规章备案审查制度的理论基础 |
一、行政自制理论 |
二、法制统一理论 |
三、立法监督理论 |
第二章 地方政府规章备案审查制度的历史沿革 |
第一节 地方政府规章备案审查制度产生的背景 |
一、思想基础:全面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 |
二、法制基础: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建立健全 |
三、实践基础:违宪违法监督制度的不断完善 |
第二节 地方政府规章备案审查制度的发展脉络 |
一、20 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的形成阶段(1979 年-1989 年) |
二、20 世纪90年代的规范化阶段(1989 年-1999 年) |
三、21 世纪以来的发展完善阶段(2000 年-至今) |
四、地方政府规章备案审查制度发展沿革的几个特点 |
第三章 地方政府规章备案审查与其他监督机制比较 |
第一节 地方政府规章的权力机关监督 |
一、权力机关对地方政府规章监督的法律依据 |
二、权力机关对地方政府规章监督的主要方式 |
三、权力机关对地方政府规章监督的主要特点 |
第二节 地方政府规章的司法机关监督 |
一、人民法院对地方政府规章的审判监督 |
二、人民检察院对地方政府规章的法律监督 |
三、司法机关对地方政府规章监督的主要特点 |
第三节 地方政府规章的行政复议监督 |
一、行政复议对地方政府规章监督的法律依据 |
二、行政复议对地方政府规章监督的主要特点 |
第四节 地方政府规章备案审查之比较优势 |
第四章 地方政府规章备案审查制度的现实考察 |
第一节 对地方政府规章的备案考察 |
一、行政系统备案 |
二、人大系统备案 |
三、部分地方政府规章备案情况 |
第二节 对地方政府规章的审查考察 |
一、行政系统审查 |
二、人大系统审查 |
三、部分地方政府规章审查情况 |
第五章 地方政府规章备案审查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缺乏统一的审查主体 |
一、多头备案使审查流于形式 |
二、审查主体权限交叉重合 |
三、审查机构和人员配备不足 |
第二节 缺乏健全的启动机制 |
一、主动审查制度有待完善 |
二、被动审查制度不尽健全 |
第三节 缺乏明确的审查标准 |
一、合法性审查标准有待细化 |
二、合理性审查标准有待完善 |
第四节 缺乏统一的审查程序 |
一、审查受理程序缺乏统一规定 |
二、审查受理过程未全程公开 |
三、审查结果反馈及审查异议制度不尽齐全 |
第五节 缺乏有力的监督机制 |
一、法律责任缺位 |
二、公众参与保障机制缺位 |
三、定期清理制度不健全 |
四、后评估制度待完善 |
第六节 制度缺陷之原因——制度设计与理论基础脱节 |
一、制度理论层面之原因 |
二、实践操作层面之原因 |
第六章 地方政府规章备案审查制度之完善 |
第一节 在国家层面对地方政府规章备案审查工作进行统一立法 |
一、地方政府规章备案审查统一立法的必要性 |
二、地方政府规章备案审查统一立法的可行性 |
三、地方政府规章备案审查统一立法之体例安排 |
第二节 完善审查启动机制 |
一、强化主动审查制度 |
二、完善被动审查制度 |
三、明确审查时限 |
四、完善审查建议的反馈机制 |
第三节 细化审查标准与程序 |
一、细化形式审查标准 |
二、细化合法性审查标准 |
三、细化合理性审查标准 |
四、细化程序性审查标准 |
第四节 畅通地方政府规章审查渠道 |
一、赋予审查建议与审查要求同等待遇 |
二、明确适格备案审查主体 |
三、扩大行政复议规范性文件审查范围 |
四、完善法院有效参与的法律监督体制 |
第五节 健全备案审查监督机制 |
一、健全公众参与保障机制 |
二、健全备案审查公开机制 |
三、健全定期清理制度 |
四、健全后评估制度 |
五、健全备案审查责任制度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1:地方政府规章备案审查相关省级政府规章规定 |
附录 2:地方政府规章备案审查相关地方性法规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8)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中“洋浦模式”及其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目的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史料收集与整理 |
1.2.2 相关研究成果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专有名词释义与时间界定 |
1.4.1 专有名词释义 |
1.4.2 本文研究时间范围 |
2 洋浦开发历史背景 |
2.1 对外开放历程 |
2.1.1 对外开放背景 |
2.1.2 “点—线—面”对外开放格局推广 |
2.2 对外开放“面”上探索——海南建省办经济大特区 |
2.2.1 海南自然环境与洋浦优势 |
2.2.2 海南建省办经济大特区 |
2.3 洋浦—海南经济特区首块试验田 |
3 “洋浦模式”与“洋浦风波” |
3.1 “洋浦模式”提出与践行 |
3.1.1 “洋浦模式”提出 |
3.1.2 “洋浦模式”践行 |
3.2 “洋浦风波”及其应对 |
3.2.1 “洋浦风波”背景 |
3.2.2 “洋浦风波”源起 |
3.2.3 社会各界热烈讨论助推风波 |
3.2.4 舆论对“洋浦模式”主要质疑点 |
3.2.5 “洋浦风波”中海南省的多方应对 |
3.2.6 中央对海南经济特区的持续支持及风波平息 |
3.3 早期“洋浦模式”的不足 |
3.3.1 洋浦开发协议和管理条件不完善 |
3.3.2 洋浦开发区人才少、管理机构不健全 |
3.4 “洋浦风波”产生原因及影响 |
3.4.1 “洋浦风波”产生原因 |
3.4.2 “洋浦风波”影响 |
4 “洋浦模式”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
4.1 “洋浦模式”的理论依据 |
4.1.1 “洋浦模式”符合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 |
4.1.2 “洋浦模式”与“租界”有本质区别 |
4.1.3 “洋浦模式”符合列宁“租让制”原则 |
4.1.4 “洋浦模式”符合土地有偿使用理论 |
4.1.5 “洋浦模式”符合我国法律规定 |
4.1.6 “洋浦模式”符合国际惯例 |
4.2 “点”“线”探索为““洋浦模式””提供实践经验依据 |
5 洋浦再起航 |
5.1 国家对洋浦重新定位 |
5.2 海南省政府对洋浦持续探索 |
5.2.1 完善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制度 |
5.2.2 对开发区内外商权利、义务、投资范围严格界定 |
5.2.3 完善开发区内管理机构 |
5.2.4 规范就进出口货物管理 |
5.2.5 开发区职能定位界定 |
5.2.6 其他相关权益维护 |
5.3 保税区建设中的洋浦 |
6 “洋浦模式”影响 |
6.1 为海南自由贸易区(港)建设提供经验借鉴 |
6.1.1 继续发扬摸着石头过河敢闯敢试精神 |
6.1.2 坚持多实践不争论 |
6.2 丰富海南经济特区引进外商政策 |
6.3 促进海南特区经济发展 |
6.4 丰富和发展我国对外开放理论 |
6.5 丰富和发展我国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途径 |
6.6 为国际上欠发达国家、地区引进外资搞经济建设提供借鉴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海南省热带农业巨灾保险基金的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重点和创新点 |
1.4.1 研究的重点 |
1.4.2 研究的创新点 |
2 概念界定与国内外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热带农业 |
2.1.2 热带农业巨灾 |
2.1.3 热带农业巨灾保险 |
2.1.4 热带农业巨灾保险基金 |
2.2 热带农业巨灾保险风险评估模型的文献综述 |
2.2.1 数理统计评估模型 |
2.2.2 灾害风险指标模型 |
2.2.3 情景模拟的动态评估模型 |
2.3 热带农业巨灾保险的文献综述 |
2.3.1 热带农业巨灾保险必要性的文献综述 |
2.3.2 热带农业巨灾保险可保性的文献综述 |
2.3.3 热带农业巨灾保险联盟博弈的文献综述 |
2.4 热带农业巨灾保险基金的文献综述 |
2.4.1 热带农业巨灾保险基金资金来源的文献综述 |
2.4.2 热带农业巨灾保险基金运作模式的文献综述 |
2.5 文献评述 |
3 海南省热带农业巨灾保险现状分析及存在问题 |
3.1 海南省热带农业巨灾保险演变历程 |
3.1.1 起步阶段(2007年—2014年) |
3.1.2 过度阶段(2015年—2016年) |
3.1.3 蓬勃发展(2017年—至今) |
3.2 近十多年来海南省热带农业巨灾对国民经济造成的损失 |
3.2.1 台风、洪涝、山体滑坡和泥石流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 |
3.2.2 旱灾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 |
3.2.3 低温冷冻和风雹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 |
3.2.4 海南省热带农业巨灾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
3.3 海南省热带农业巨灾保险现状分析 |
3.3.1 海南省热带农业巨灾保险规模现状分析 |
3.3.2 海南省热带农业巨灾保险结构现状分析 |
3.3.3 海南省热带农业巨灾保险政府补贴现状分析 |
3.3.4 海南省热带农业巨灾保险公司参与巨灾保险现状分析 |
3.3.5 海南省热带农业巨灾保险公司赔付现状分析 |
3.4 海南省热带农业巨灾保险存在问题 |
3.4.1 政府方面 |
3.4.2 保险公司方面 |
3.4.3 农户方面 |
4 海南省成立热带农业巨灾保险基金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
4.1 海南省成立热带农业巨灾保险基金的必要性 |
4.1.1 海南省惠农扶贫政策的重要手段 |
4.1.2 热带农业巨灾补偿资金配置的高效手段 |
4.1.3 提升热带农业巨灾保险可持续的必然选择 |
4.1.4 构建多层次热带农业巨灾保险的必经之路 |
4.2 海南省成立热带农业巨灾保险基金的可行性 |
4.2.1 海南省政府和农户的承灾能力正逐步增强 |
4.2.2 海南省逐渐完善的金融市场拓宽融资渠道 |
4.2.3 海南省出台相关的政策提供了政策支持 |
4.2.4 金融科技的进步提供了技术支持 |
5 国内外农业巨灾保险基金发展的经验借鉴 |
5.1 国外农业巨灾保险基金经验 |
5.1.1 佛罗里达飓风巨灾基金—政府主办 |
5.1.2 挪威自然灾害基金—纯商业化 |
5.1.3 国外农业巨灾保险基金的启示 |
5.2 国内农业巨灾保险基金经验 |
5.2.1 江苏省农业巨灾保险基金 |
5.2.2 浙江省农业巨灾保险基金 |
5.3 对海南省热带农业巨灾保险基金的经验借鉴 |
5.3.1 设立中央和省级的巨灾保险基金 |
5.3.2 实现多层次分散热带农业巨灾风险 |
5.3.3 增强再保险和债券市场风险分散能力 |
5.3.4 明确政府在热带农业巨灾保险基金中角色 |
6 海南省构建热带农业巨灾保险基金的思路 |
6.1 海南省热带农业巨灾保险基金的设立目标与原则 |
6.1.1 基金的发展目标 |
6.1.2 基金的组建原则 |
6.2 海南省热带农业巨灾保险基金的资金来源与运用 |
6.2.1 基金的资金来源 |
6.2.2 基金的资金运用 |
6.3 海南省热带农业巨灾保险基金的运作模式 |
6.3.1 基金的管理模式 |
6.3.2 基金的运作模式 |
6.3.3 基金的投资模式 |
6.4 海南省热带农业巨灾保险基金的初始规模 |
7 海南省加快热带农业巨灾保险基金建立的对策建议 |
7.1 加强政府对热带农业巨灾保险基金的管理 |
7.1.1 加强政府的顶层设计 |
7.1.2 明确政府的职能定位 |
7.1.3 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 |
7.2 增加政府对热带农业巨灾保险基金的扶持 |
7.2.1 拓宽资金融资渠道 |
7.2.2 提供优惠税收政策 |
7.3 健全热带农业巨灾保险基金的配套措施 |
7.3.1 制定完善的激励引导机制 |
7.3.2 设计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 |
7.3.3 建立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黎族传统织锦工艺的传承性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学术前史 |
(一)西周至清代黎族传统织锦文化史料记载与研究 |
(二)民国时期黎族传统织锦文化研究 |
(三)新中国成立后的黎族传统织锦文化研究 |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
(五)成绩与问题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主要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一)田野调查法 |
(二)文献分析法 |
(三)比较研究法 |
五、研究创新 |
(一)对黎族传统文化研究领域与内容拓展 |
(二)点面结合的多维度观察与阐释 |
六、相关问题说明 |
(一)主要概念 |
(二)调查点概况 |
第一章 黎族及其传统织锦工艺概述 |
一、海南岛自然环境 |
(一)位置与地貌 |
(二)气候 |
(三)自然资源 |
二、黎族概况 |
(一)族称与族源 |
(二)各支系分布概况 |
(三)文化习俗 |
(四)社会经济 |
三、黎族传统织锦工艺的历史梳理 |
(一)新石器时代的纺织技术 |
(二)秦代至民国时期的黎族纺织技术 |
四、黎族传统织锦工艺在黎族文化中的地位 |
(一)织锦与妇女 |
(二)民族精神家园 |
(三)人定胜天的理念 |
(四)人纹艺术化 |
五、黎族传统织锦工艺的现代价值 |
(一)历史价值 |
(二)文化价值 |
(三)艺术价值 |
(四)科研价值 |
(五)社会价值 |
(六)精神价值 |
(七)教育价值 |
(八)文化交流价值 |
(九)经济价值 |
六、黎族传统织锦工艺在中国纺织史上的地位 |
(一)黎锦织造技艺是我国纺织史上的“活化石” |
(二)黎锦织造技艺推动江南棉纺织业发展 |
(三)黄道婆对棉纺织业的贡献 |
(四)黎锦织造技艺弥补了我国棉织锦技艺的空白 |
第二章 黎族传统织锦工艺流程及其变迁 |
一、黎族传统织锦工艺的原料 |
(一)麻类纤维 |
(二)棉纤维 |
(三)动物纤维——蚕丝 |
(四)其他原料 |
二、织造工具及其功能 |
(一)腰织机构造及功能 |
(二)脚踏坐式织机构造及功能 |
三、黎族传统织锦工艺的流程 |
(一)麻类纤维加工 |
(二)棉类纤维加工 |
(三)纺纱 |
(四)导纱 |
(五)上浆 |
(六)染色(纱) |
(七)上机 |
(八)织造技艺 |
(九)刺绣技艺 |
四、黎族传统织锦工艺的变迁 |
(一)黎锦织造原料变迁 |
(二)黎锦织造技艺发展 |
(三)黎锦图案变迁 |
(四)黎锦功能变迁 |
(五)黎锦织造技艺传承方式变迁 |
第三章 黎族传统织锦工艺品及其文化蕴涵 |
一、黎族传统织锦工艺品的呈现样态 |
(一)服饰 |
(二)锦被 |
二、黎锦的艺术文化特色 |
(一)黎锦图案艺术特点 |
(二)黎锦图案艺术风格 |
三、黎锦纹样与文化蕴涵 |
(一)纹样种类 |
(二)文化蕴涵 |
第四章 黎族传统织锦工艺传承的现实困境 |
一、黎族传统织锦工艺的传承实践 |
(一)传承所 |
(二)黎锦合作社(公司) |
二、黎族传统织锦工艺的传承困境 |
(一)织锦艺人年事已高 |
(二)年轻传承主体流失 |
三、黎族传统织锦原材料危机 |
(一)纤维原料 |
(二)染色原料 |
四、黎族村民及传统织锦艺人的观念变迁 |
(一)55岁以上人群(女性)的观念 |
(二)30~55 岁人群(女性)的观念 |
(三)30岁以下人群(女性)的观念 |
五、黎族传统织锦工艺品的生存困境 |
(一)生存环境受到冲击、毁坏 |
(二)收藏机构保存条件差、设备落后 |
六、保护与传承的资金及人才的匮乏 |
(一)保护与传承资金的匮乏 |
(二)缺乏专业人才 |
七、地方相关政策法规的滞后 |
第五章 黎族传统织锦工艺传承性保护的对策 |
一、传承性保护的基本原则 |
(一)原真性保护 |
(二)整体性保护 |
(三)可持续性保护 |
(四)可解读性保护 |
二、传承性保护的法律保障 |
(一)立法保护 |
(二)依法保护 |
三、出台传承性保护的具体措施 |
(一)加强调查研究 |
(二)保护黎锦织造技艺的生存环境 |
(三)保护传承主体 |
(四)数字化技术保护 |
(五)原材料基地建设 |
(六)保护物化的各类黎锦 |
(七)加大保护资金投入 |
(八)加强人才培养 |
(九)加强黎锦织造技艺保护的宣传力度 |
四、构建传承性保护的有效机制 |
(一)完善管理机构 |
(二)建立织锦培训基地 |
(三)建立传承人培养机制 |
(四)黎锦织造技艺普及教育 |
(五)传承性保护与开发利用 |
(六)博物馆保护与展示 |
(七)建立知识产权制度 |
(八)加强与高校、科研单位的合作 |
(九)加强国际间交流与合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B 田野调查提纲 |
四、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2003年海南年鉴编辑出版工作的通知(论文参考文献)
- [1]建筑设计全过程实录及其评析 ——以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为例[D]. 朱厢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2]我国候鸟型养老模式的适应性研究 ——以海南省为例[D]. 葛珺瑢.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1)
- [3]海南省从医疗保障到健康保障的能力建设问题初探[D]. 张春蕾. 海南医学院, 2020(01)
- [4]省级旅游志编纂研究[D]. 高宏.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09)
- [5]中国农村村民自治研究[D]. 李元勋.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4)
- [6]中国海南黎族农村女性就业问题研究[D]. 陈林.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9(03)
- [7]地方政府规章备案审查制度研究[D]. 张一鸣. 华东政法大学, 2019(02)
- [8]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中“洋浦模式”及其影响研究[D]. 张健. 海南大学, 2019(07)
- [9]海南省热带农业巨灾保险基金的构建研究[D]. 翟宇佳. 海南大学, 2019(06)
- [10]黎族传统织锦工艺的传承性保护研究[D]. 罗文雄. 中南民族大学,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