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把他的财富留给了谁?

诺贝尔把他的财富留给了谁?

一、诺贝尔把财产留给了谁?(论文文献综述)

黄月[1](2021)在《川剧对外国戏剧的改编研究》文中指出在中国戏剧界以鬼才、新锐着称的魏明伦、徐棻为代表的川剧作家们,不但接连推出一系列影响中国剧坛的优秀剧目,同时也以其敏锐的感觉、独立的思考、独特的视角、精巧的编剧技法和极大的热情投身于改编外国戏剧的艺术实践之中,在川剧界掀起了一阵对外国戏剧的改编热潮,并涌现出一批成功之作。直接将外国戏剧名着改编为川剧剧目上演,数量最多、时间最集中、成就最突出是在20世纪80—90年代。这些剧目的成功改编并公开上演不仅仅局限于四川地区。如《四川好人》以及《欲海狂潮》等改编剧目都相继在上海以及北京等地区演出,获得热烈的欢迎与广泛的关注,被同行们给予较高的评价。一些剧目还到其剧本来源国英国以及德国等地演出,备受好评。本文在全面清理川剧中的外国题材剧目的基础上,厘清川剧改编外国戏剧的历史发展沿革,对来自于不同国家的外国戏剧作家的创作背景、所代表的学术流派、其剧作的艺术特点和哲学观点进行介绍分析,对所改编的川剧新剧目从内容的增减变化、故事发展走向的改变、创作方法手段的借鉴、演剧形式的变化、思想主旨的提升,以及表现形式的中国化,人物性格的四川化,审美趣味的在地化过程,对川剧中的外国戏剧改编剧目进行深入解析,探索中国戏曲改编外国戏剧的创作规律,为新时期戏曲创新发展寻找新方法新路径。

胡贝克[2](2020)在《维多利亚惊悚小说的伦理取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伦理是人际关系的产物,伦理学是研究人的道德行为的学问,而文学伦理学批评则是伦理学视角下进行文学批评的方法。文学和伦理学对人的共同关注构成了两个学科的交叉点,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新模式。以伦理为批评视角的维多利亚时期惊悚小说伦理取向研究,旨在通过文本中道德人物面对利益采取的道德行为及其后果,折射出个体的人在社会生活中对伦理的认知和道德行为的选择,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文学的“德治”支持,并在为惊悚小说正名的同时促进当代大众文化语境下通俗文学的学术研究。维多利亚时期惊悚小说伦理取向研究的核心内容是探讨惊悚小说如何通过基于贵族阶级和中产阶级人际关系及其利益不受侵害的伦理叙事形成其构建和谐社会的伦理取向。该选题研究重在小说人物的善恶行为及其相应后果所体现出来的人道主义伦理学“趋利避害”的人的本质论观点和以人的行为后果论善恶的功利主义伦理学观点,阐释其揭露和抨击维多利亚时期社会阴暗面的社会批判和人的本质弱点批判精神,探讨其伦理取向对当代和谐社会构建的德治借鉴意义及其对当代大众文化语境下通俗小说文学伦理学批评的促进作用。该选题研究以历史唯物论和辩证唯物论为认知视角,将惊悚小说置于维多利亚时代的大背景下,从相关伦理学观点出发,探讨人的善恶行为根源和善恶评价准则,论证了维多利亚惊悚小说以贵族阶级和中产阶级为伦理叙事对象而形成的构建和谐社会的伦理取向,将小说人物置于具体社会环境中分析其伦理取向以及人在本质上存在的弱点;既肯定了惊悚小说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积极意义,同时又找出了其存在的局限性。论文除绪论和结论部分外,在主体部分对维多利亚惊悚小说伦理取向的总体论述基础上,分别从基于贵族阶级和中产阶级利益形成的人际伦理、性别伦理、职业精英的职业伦理三个层面论述了惊悚小说的伦理取向,并借助相关文学理论分析了惊悚小说作品形式的创新和惊悚小说伦理取向的生成机制。绪论分别对研究问题的缘起、国内外研究现况、研究内容及其意义与方法、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理论框架做了陈述与论证。选题研究认为,惊悚小说的兴起与维多利亚时期的社会背景、大众文化和文化产业的形成、大众读者和专业作家群体的形成、西方伦理学发展史及其现代转向、其他类型小说对惊悚小说的影响具有直接关系。该选题研究从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论出发,探讨了惊悚小说作品中贵族阶级和中产阶级人物的人性和以“反主流伦理”思维模式下惊悚小说构建和谐社会的伦理取向,在文学伦理学批评视域下探讨了该选题研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伦理教诲意义和促进当代大众文化时代通俗文学发展与批评的学术意义。第一章分别从贵族阶级伦理和中产阶级的焦虑、性别伦理与职业精英伦理叙事、惊悚小说伦理取向与和谐社会构建三个方面入手,从总体上论述了惊悚小说的基本伦理取向。研究结果发现,惊悚小说的“反主流”伦理叙事体现出马基雅维里“趋利避害”的人的本质论和英国功利主义伦理学以后果论善恶的价值判断准则,而惊悚小说作品中崇尚的“善”仅聚焦于特定社会阶层的范畴内,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人类幸福论”的伦理学观相去甚远。第二章分别从财产与伦理、惊悚小说的利益关系叙事、小说的私有财产观三个方面论证了维多利亚惊悚小说基于新贵族和中产阶级所崇尚的伦理价值观。研究结果表明,惊悚小说通过不同作品、从不同角度、以“悬疑”和“惊悚”为主要艺术形式,揭示出新贵族和中产阶级对财产和地位的文化焦虑;小说对人物基于贵族财产的道德行为书写形象化地表达出惊悚小说对善恶的判断,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观点。第三章从性别伦理与和谐社会构建的关系层面论述了惊悚小说性别伦理取向对维持贵族阶级伦理秩序的意义。在分析性别伦理起源的基础上,该议题研究以作品中不同类型的性别人物为例,揭示出贵族阶级男性至上的传统性别伦理取向,论述了男权社会中性别伦理的非公平性,结论是:“性”的差异位于生理的自然属性层面,“性别”则属于社会文化范畴,后者是惊悚小说性别伦理叙事所关注的主要层面;对女性的性别歧视既有神学伦理学的根源,又有历史和经济的影响因素;作品中男性人物的身份决定家庭财产所有权的性别伦理叙事印证了恩格斯基于家庭关系的性别伦理观;而性别越界现象的性别伦理叙事则体现出惊悚小说的“反传统”态度,表达出惊悚小说倡导男女平等的性别伦理取向。第四章分析了维多利亚时期崇尚法治和崇尚科学背景下惊悚小说对法律精英和医学精英维护社会公正的职业伦理取向。惊悚小说既从正面肯定了其维护社会公正的积极作用,又从反面讽刺和抨击了其违背职业伦理及其对社会公正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进而以逆向思维的方式批判了英国维多利亚时期所谓的“崇尚法治”和“崇尚科学”的理念,进而构建起惊悚小说职业精英的职业伦理取向。第五章从惊悚小说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层面论述了惊悚小说在形式层面的创新及其逆主流传统的伦理取向内涵创新。研究中发现,“悬疑”和“惊悚”是维多利亚惊悚小说在形式层面创新的集中体现。此外,故事人物同时又是故事叙述者的叙事方式、小说人物形象塑造的独特性和小说开篇对主题思想的直白表述方式等也均为惊悚小说在作品形式层面的创新;与现实传统伦理观相悖的思维模式和叙事模式形成的深层内涵以及“行善者”与“作恶者”并非泾渭分明的“模糊地带”,体现出惊悚小说在人性反思的内容层面上的创新。亚里士多德的诗学理论和皮亚杰的结构主义方法论是惊悚小说作品研究的有力支柱:前者揭示出小说文本与现实世界的伦理互映关系;后者从惊悚小说文本的整体性、转换性和自身调整性出发,阐释了该类型小说通过不同“类别”的小说人物划分开始,最终形成了惊悚小说文本与现实世界在伦理层面上的整体性。形式创新形成了该类型小说的文艺美学价值,而深刻的伦理思想内涵则构成了政治伦理的美学价值。新颖的文本形式与伦理内涵的独特表达方式相结合是形成惊悚小说伦理取向的决定性因素。结论部分在各章分别就不同层面的伦理取向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是:惊悚小说基于贵族阶级和中产阶级人际关系和利益关系的伦理取向虽然与主流伦理相悖,但在法制基础上构建公平正义、诚信友爱、人与人和睦相处、稳定有序的和谐社会具有积极意义,并在此基础上体现出惊悚小说对构建和谐社会而形成的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教化作用。该结论从伦理层面推翻了早期批评界对惊悚小说的负面评价,形成了促进当代大众文化语境下通俗小说的发展与研究的学术意义,同时又对构建当代和谐社会形成了以史为鉴的社会实践意义。惊悚小说的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中发现,艾布拉姆斯将“文本”与“世界”设定为单向关系是有一定缺陷的,在文学伦理学批评视域下,两者的关系应是双向的,因而对其做了修正,其修正的意义在于惊悚小说创作源于维多利亚现实世界,而后又以作品的文本形式影响现实世界。该选题研究在充分肯定惊悚小说伦理取向对构建和谐社会的贡献时,发现惊悚小说又存在某些层面上的局限性:第一,对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视而不见,而仅将特定社会阶层作为其伦理反思的场域,其维护的也仅是这个特定社会阶层的伦理秩序和利益,对构建人类和谐社会而言具有一定局限性;第二,惊悚小说对贵族财产的来源描写甚少,似乎这个特定社会阶层的财产都是以合法手段获得的;第三,惊悚小说的幸福观并非出于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幸福,而是局限于特定的社会阶层内,这与亚里士多德的“最高善”幸福观相去甚远,因而在伦理的普遍性层面上形成了惊悚小说幸福观的局限性。尽管维多利亚惊悚小说存在这些局限性,但总体而论,惊悚小说中惩恶扬善、构建和谐社会的伦理取向的正向价值还是其主要层面。

焦茭[3](2020)在《混沌理论视角下的《奥斯卡与露辛达》研究》文中认为《奥斯卡与露辛达》是彼得·凯里第一部获得布克奖的小说,也是他最负盛名的小说之一,还被哈罗德·布鲁姆收录进《西方正典》的“经典书目”中,颇具研究价值。与此同时,混沌理论作为21世纪文学批评的重要概念,模糊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的边界,它提供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新工具,以及思考复杂问题的新视角,打破了自牛顿力学以来一直统治和主宰世界的线性思维方式。无论是《奥斯卡与露辛达》中的“非线性”叙事,还是小说讲述的人物命运和原住民历史命运,都体现了混沌理论所蕴含的随机偶然性、不确定性与复杂性。本文试图从混沌理论的视角对《奥斯卡与露辛达》进行解读,给目前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论文结构如下:第一章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混沌理论”及论证“混沌理论”在文学批评中运用的合理性,以及从混沌理论视角阐释《奥斯卡与露辛达》的意义。第二部分,以混沌理论视角整体上分析小说叙事结构和叙事内容的特征,试图将读者的阅读体验和作者的叙事作为一个独立的整体事件进行考察,去“戳穿”作者对读者的游戏,识别作者的意图——“不确定的叙述者”和“被游戏的读者”,从而展现小说在叙事上的“混沌”特征。第二章分为三个部分,从“蝴蝶效应”、“奇异吸引子”等角度,围绕着小说核心的三角关系奥斯卡、米里亚姆和露辛达来分析个人命运的不确定性。第一部分,从奥斯卡思想意识受偶然性事件的影响而变化出发,追溯了奥斯卡发生命运悲剧的“初始敏感条件”,接着从混沌理论的重要隐喻“机遇”着手,分析“赌博”作为概率性事件对奥斯卡的命运转向起到了决定的作用,最后,从对既有秩序的颠覆来分析奥斯卡命运悲剧是其抗争的结果,赋予奥斯卡“赌徒心理”新的意义。第二部分,从奇异吸引子出发,考察作为科学概念的奇异吸引子在小说中的表现,对米里亚姆一直被笼罩在亲人死亡的“魔咒般”命运进行分析,接着讨论了与奥斯卡的“欺诈式”结合让米里亚姆出乎意料地开启人生新篇章。第三部分,从混沌理论提出的重要命题“自由意志”出发,分析玻璃工厂作为“连接混沌与文明的桥梁”在露辛达的女性意识觉醒中的重要作用,“正在形成的社会”给予露辛达在“模模糊糊的男性社会”中身份流动以更大的空间和可能性,以及分析露辛达对先定命运的反抗和自由意志的发挥让她遭遇人生挫败之后依然得以成为劳工代表的重要原因。第三章主要从混沌理论的复杂性入手来分析凯里是如何通过颠覆传统的帝国英雄形象,解构叙述者母亲的“帝国叙事”来重写原住民的历史以及如何展现和讲述“基督教文明入侵对原住民文化的摧毁”这一重要主题的。本文从混沌理论视角出发,不割裂作者的写作技巧和小说的主题内容,将《奥斯卡与露辛达》的叙事内容和叙事结构结合起来,通过分析小说文本的“非线性叙事”特征,个人命运的偶然性、随机性、不确定性,以及原住民被动的历史命运选择,为《奥斯卡与露辛达》的研究提供新的认识,也为混沌理论在文学领域的具体运用提供新的实践。

黄锦[4](2020)在《论维·苏·奈保尔小说的女性想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印裔英籍作家维·苏·奈保尔在世界文坛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957年,奈保尔发表第一部小说《灵异推拿师》,从此走上创作之路,2000年完成《非洲的假面具》后毅然决定封笔,其创作生涯长达四十余年,共创作完成33部作品。作为一名高产且创作质量得到保证的作家,其作品受到评论界的广泛热议和众多读者的关注。但众多研究者都把目光集中在男性身上,而对小说文本中的女性群像关注较少。本论文以奈保尔小说为研究对象,从小说女性形象的梳理和分析入手,深入探讨奈保尔小说所呈现的女性观。绪论部分主要是梳理奈保尔小说研究状况,并阐述本篇论文选题的原因和研究意义。正文部分分为三个章节展开论述。第一章主要对奈保尔作品中的女性想象进行系统梳理并分类,整体上分为三种类型,即位于殖民地的第三世界女性想象、位于西方国家的宗主国女性想象以及处于“文化无根”境地的异乡人想象。上述三种分类是通过地理位置的差异进行划分,主要描述位于本土的第三世界女性、位于本土的宗主国女性以及流动异国他乡的女性。而异国他乡女性包含着殖民地女性前往宗主国以及宗主国女性前往殖民地。第二章重点阐述奈保尔小说中女性想象性书写特征,分别从被动性想象书写、差异性想象书写、镜像想象书写这三个小节展开分析。第一小节主要介绍奈保尔作为一名男性作家,从男性角度对女性的想象。第二节描写女性内部差异性,这种差异是奈保尔站在全观的文化视角下所看到的。第三节借用拉康镜像理论对奈保尔小说女性想象进行分析。主要从西方女性作为奈保尔的镜像,奈保尔小说环境为小说中女性的镜像,奈保尔小说女性为奈保尔镜像这三个角度出发。第三章主要从政治背景、文化背景以及家庭背景三个方面分析奈保尔小说女性想象。政治背景是当时大英帝国不再一家独大,而是处于由盛转衰的状态。此时第三世界人民为了摆脱英国控制,掀起了反殖民运动。而反殖民运动也刺激了女性主义运动的发展。奈保尔的文化背景是建立在西方文化和传统特立尼达文化的基础上的,这两种文化带有殖民地与反殖民地的对立属性。因此,奈保尔小说中女性塑造也带有这种对立而又矛盾的特质。最后介绍家庭因素对奈保尔小说女性想象的影响。主要从原生态家庭以及妻子、情人等角度进行分析。结语部分是对奈保尔及其女性观的整体评价。总的来说,奈保尔对女性的认知始终是建立在以维护男性权益基础之上的,而对不同国家、不同阶层的女性叙述,又带有一种矛盾、复杂的感情。面对殖民地女性,他在厌恶她们愚昧无知的同时又给予她们一定的同情;面对宗主国女性,奈保尔描述男性对其背后的强大文化表示顺从的同时,又因男性自尊产生反抗意识。

张昱[5](2019)在《西方政府债务理论的演进研究 ——兼论中国地方政府债务》文中认为近年来,全球多个地区、国家相继发生了不同程度的主权债务危机,从冰岛到迪拜,从欧元区到到美国,从俄罗斯、亚洲到拉美多国,不仅引发各国经济、社会甚至政治的动荡,同时还严重打击了市场信心,长期影响经济发展。有学者认为,中国虽然暂时不存在爆发系统性主权债务危机的可能性,但仍存在爆发“中国式主权债务危机”的隐患,即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危机。政府债务经济理论研究一直是西方经济学重要课题之一,纵观世界政府债务理论的演进过程,可以发现其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18世纪的古典学派。随着王权的扩大,民族国家的形成,以及货币经济的发展,政府的负债及其对社会经济和政治产生的影响,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广泛的关注,政府的债务理论由此得以产生和发展。本文从西方经济思想史的角度,回顾那些经济学先贤们提出的政府债务理论,分析近三百年来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西方经济学家关于债务理论的发展演进历程,并尽力拓展这项研究的理论视野,对政府债务管理提供更宽的眼界和更深刻的理解,希望能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本文的研究思路是,通过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西方政府债务理论的发展和变迁进行研究,整理政府债务理论的演变脉络,对一些政府债务理论和相关经济学说观点,进行分析、归纳和评价,探寻理论与实践的相互影响、相互指导的线索,并从中获得启示,从而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及风险防范的实践提供一定的指导。本文各篇章简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指出了本文主题、意义,综述了相关中外研究文献,并对西方政府债务历史进行了简要的回顾;接下来对文中涉及的政府债务、预算赤字、预算盈余、政府支出、政府债务与GDP的比率、政府债务理论等几个重要概念进行了界定,最后介绍了本文的篇章结构、主要创新与不足。第二章讨论了古典学派、历史学派和马克思的政府债务理论。内容包括古典学派代表人物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约翰·斯图亚特·穆勒的政府债务理论观点,以及德国历史学派经济学家卡尔·迪策尔、卡洛伦茨·冯·斯坦因、阿道夫·瓦格纳的政府债务理论观点,以及马克思的政府债务观点,并简要分析了古典学派和德国历史学派理论观点的一些共通原则。西方经济学家对政府债务理论主流观点在19世纪的上半叶和下半叶大相径庭,19世纪上半叶,古典学派经济学家的研究和结论大行其道,其代表作是斯密的《国富论》,代表人物斯密、李嘉图、马尔萨斯、穆勒等人对政府债务均持负面的观点,认为其阻碍了经济的增长,然而在拿破仑战争之后,政府债务必然导致国民经济崩溃的预言与现实相矛盾:政府债务约占国民生产总值(GNP)近300%的英国,其制造业,贸易和金融业反而蓬勃发展,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成为世界经济领先国家。德国历史学派公共财政经济学家迪策尔、斯坦因、瓦格纳等人分别研究了政府债务执行效果差异化的问题后,认识到公共产品和服务对生产力的提高有较强的增强效应,是私营部门无法媲美的,典型的例子是债务资源提升了国家的内部和外部安全,保障了教育系统和司法系统的良性运行,从而加强对财产权的执行和保护。在这种背景下,“非物质资本”一词被创造出来,他们提出,如果不创造和发展它(债务),国民经济的部分生产潜力将被浪费,其政策建议被德国当局采纳,进而提高了德国债务金融资源的使用效率。上述思想交替占据统治地位、成为凯恩斯时代以前各国制订债务政策的主要理论依据,并为日后的政府债务理论提供了基础和营养,直至凯恩斯主义债务理论的出现。第三章讨论了凯恩斯及凯恩斯主义政府债务理论。在19世纪70年代至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占主导地位的新古典主义政治经济学家很少关注政府债务理论,因为在这几十年中,世界上最大的公共债务人(1815年后的英国,1865年后的美国)成功的处理了大量的战争债务,甚至将债务规模大幅度降低,所以没有引发重点关注和讨论。新古典经济学家转而关注边际效用理论和微观经济学的进步问题,其代表人物卡尔·门格尔,瓦尔拉斯,威廉·杰文斯或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的作品中几乎没有关于政府债务理论或历史的讨论。20世纪30年代以后,以凯恩斯为代表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理论快速成为学界主流理论,其政府债务理论引发了长期和广泛的讨论。通过研究发现,对于永久性赤字支出和政府债务的积累而言,那些广为人知的最极端的论据并非来自凯恩斯,而是来自凯恩斯主义者。本章首先批判性地研究了那些试图诠释凯恩斯主义债务政策的文献,从而突出凯恩斯真实的政府债务思想与所谓“归因”于他的那些政策思想之间的不一致性;而后介绍了试图解释“凯恩斯主义”公共债务政策的流行观点;接下来回顾了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根据“1942-1945年财政部备忘录”而重新评估和解释凯恩斯长期政府债务政策立场的文献发展;随后通过考察凯恩斯“1942-1945年财政部备忘录”等相关着作,试图重新确定凯恩斯核心政府债务和赤字政策立场及其相关特征,最后介绍了其他对债务思想和应用决策产生较大影响的凯恩斯主义者们(阿尔文·汉森,阿巴·勒纳,西摩·哈里斯)的债务理论。全球金融危机导致人们对凯恩斯的经济和政策产生了短暂的兴趣,凯恩斯的名字普遍被用来描述西方发达国家为应对宏观经济收缩而实施的政策特征。人们耳熟能详的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的特征是强调短期财政激进主义,所以大众普遍误认为凯恩斯本人也支持短期财政活动和预算赤字,但通过重新审视凯恩斯关于政府支出、公共债务和预算赤字的经济政策的建议,可以发现这并不是凯恩斯本人的实际政策立场,相反,凯恩斯本人并不支持临时的、自由裁量的债务融资财政政策,相关文献表明凯恩斯主张通过扩大公共投资计划实现充分就业的长期政策,支持永久扩大公共部门以维持充分就业并防止宏观经济波动,凯恩斯在一定程度对待政府债务融资支出的态度是谨慎的,他反对普通预算赤字,对于凯恩斯来说,在经济衰退期间(依赖债务融资)的公共支出只是第二好的权宜之计。第四章讨论了公共选择学派的政府债务理论。首先介绍了几位公共选择学派的先驱的公债理论观点,而后着重介绍了布坎南的政府债务理论,并根据布坎南的着作中提到的关于债务的负担问题、债务的经济后果、李嘉图等价、凯恩斯宏观经济学、债务的持久性,债务的道德后果以及对平衡预算法案等观点主张展开;而后基于布坎南的政府债务理论观点,进行了政府债务的宪政经济学分析以及政府间竞争框架下的政府债务理论分析;最后简要介绍了税收平滑理论、最优债务理论和盈余政策、政治预算周期理论等西方现代政府债务理论观点。第五章主要讨论了西方政府债务理论对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启示。首先分析了中国政府及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情况,并归纳整理了部分涉及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理论观点;分析了中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存在问题,并结合西方政府债务理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中国的债务问题与西方国家有着相同的背景,但又具有具有不同之处,是中国旨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冲击,相继实施了几轮刺激措施后,所导致的地方政府对基础设施及过剩产能的过度投资积累。根据前文分析,本文综合研究了三种西方政府债务理论的基础上,取其精华,试图找出解决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之道,提出了财政和债务重整已经刻不容缓,政府举债资金要投向高效率和高效益项目,要提高政府债务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等政策建议。

高鲜花[6](2019)在《田纳西·威廉斯戏剧在中国的接受和影响(1963-2018)》文中指出田纳西·威廉斯是20世纪美国继尤金·奥尼尔之后与阿瑟·米勒、爱德华·阿尔比齐名的三大戏剧家之一,在世界戏剧文学和戏剧舞台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玻璃动物园》《欲望号街车》《热铁皮屋顶上的猫》等剧更是世界舞台长演不衰的经典剧目。1963年英若诚翻译的威廉斯独幕剧《没有讲出来的话》拉开了中国接受、演出、改编威廉斯戏剧的大幕。威廉斯剧作数量庞大,本论文主要以他几部长剧——《玻璃动物园》《欲望号街车》《热铁皮屋顶上的猫》等为基础研究文本,对威廉斯戏剧在中国的译介、舞台搬演/改编、影响等接受和影响状况进行系统考察。威廉斯戏剧创作极具自传性。在剧作中,他为自己同性恋身份而焦虑、为不断患病而厌烦、为创作力下滑而担忧。当他对青春易逝感到恐慌、对死亡倍加恐惧时,他选择了逃离和漂泊,并且为自己构建了一个美好的停留地——中国,希冀能够缓解他的各种焦虑,而此种种都成为他“本色”创作的基本内容。为了完整地体现他的本色,他在创作过程中设置了潜台人物、借鉴了古希腊戏剧结构、运用了大量的神话传说,并辅之以中国戏曲的写意性元素,营造出一个个颇具象征性的艺术世界。20世纪80年代,中国戏剧界集中译介了威廉斯的《欲望号街车》《玻璃动物园》《热铁皮屋顶上的猫》三部作品。从外部环境来看,中国翻译界对威廉斯剧作的译介离不开意识形态、赞助人、诗学等的合力“监管”。从文本内部来看,由于戏剧具有二重性——文学性和表演性,所以中国译家们在译介这三大代表作时主要采用以归化为主、异化为辅的翻译策略,并偏重文学性,为中国读者呈现出全新的“中国化”译本。在中国戏剧舞台上,威廉斯剧作的搬演与改编演出异彩纷呈,尤其是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版的《玻璃动物园》和《欲望号街车》成为近几年来经典的翻译剧演出。而由《欲望号街车》改编的形体剧《纸牌夜布鲁斯》可以说是集合中西戏剧表演特性的一次有益尝试,该剧已经走出国门赢得了世界观众的赞誉。如果说在中国的译介和演出是对威廉斯剧作接受的话,那么,在接受之后威廉斯剧作对中国戏剧与小说创作也产生了有力的影响。中国剧作家秉承他的新现实主义精神和悲剧精神,协同调动灯光、舞美、音乐/音响等多种手段、设置叙述人、运用表现主义和象征主义手法,形成了独特的心理回忆剧,出现了像赵耀民《良辰美景》这样颇具《玻璃动物园》风骨的佳作。而在海峡对岸,将门之子白先勇不仅在人生历程方面与威廉斯有着惊人的相似性,他的小说创作也深得威廉斯“真传”:运用象征和心理回忆等手法关注同性恋者的喜怒哀乐、对人性暴力进行赤裸裸地揭露和严厉批判、感慨青春易逝、凭吊美人迟暮,这些共同点显示出白先勇是国内受威廉斯影响最深的文学家。

魏华[7](2019)在《市场化进程中中国法治经济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当代中国经济改革确定的目标和任务。在40年来的实践过程中,市场机制的引入一方面极大地激发了社会生产力的活力,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与此同时,它对传统的管理体制也形成了严峻的倒逼改革的态势。在经济学意义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核心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但从更广的视野和更深的层次看,养成法治思维和运用法治方法是必由之路。历史证明,规范的市场经济必然是一个法治经济,没有法治,市场经济不能得到健康、可持续地发展。就我国的情况而言,法治建设的推进每每促进着社会经济的繁荣,而经济领域中目前尚存的若干问题,都和法治不够完善密切相关。因此,如何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法治经济发展的道路,成为改革决策者和相关学科理论工作者长期思考和深入研究的问题。法治经济的实践探索和法治经济的思想演进是既有区别又互相联系的两个方面,而后者对前者的推进又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显然,对当代中国法治经济作一个思想史的回顾和分析,是有特定学术价值和现实需求的。本文分三个部分,共六章。第一部分为导论,即第一章。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背景与现实意义;“法治经济”的概念与定义;研究的过程与综述;研究方法;论文构架;以及论文的创新与不足等几个方面。第二部分为正文,包括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二章:市场化进程中中国法治经济的先行思想资料。市场化进程中中国法治经济思想虽然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逐渐形成和丰富的,但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来看,它作为一种中国经济现代化转型时期的思想和理论成果,本质上是对中外相关先行资料的继承、反思和创新。本章所分析的先行思想资料主要有两类:其一、西方古典经济学创建以来的相关理论阐述;其二、中国古代思想遗产和现代学者的反思。第三章:市场化进程中中国法治经济的思想引领。本章以时间为主线,对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领导人关于法治经济问题的论述进行系统归纳,通过邓小平、胡耀邦、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人在不同时期提出的相关论述,突出其对中国法治经济建设的重要思想贡献,结合40年来党和国家的重要文献的梳理,凸显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促进中国法治经济发展方面的宝贵经验和历史功绩。第四章:市场化进程中中国法治经济的理论探索。本章主要回顾和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术界在法治经济方面的理论成果,重点分析评价具有代表性的杜润生、吴敬琏、江平、钱颖一等人的理论创见。他们的研究涉及法治经济的基本内涵、实现法治经济的必要和充分条件、如何推进法治经济的建设,如何解决法治经济推进过程中的问题,等等,他们的论述体现了中国法治经济理论研究的探索进程和学术水平。第五章:市场化进程中中国法治经济的实践及思考。本章从实践的角度对市场化中国法治经济的推进进行考察,并作出若干理论和思想层面的分析。这些考察包括经济方面和法律方面的,前者如行政干预对经济运行的困扰、社会贫富差距的扩大、市场价格机制的失灵、财税体制改革的迟缓、政府职能转变的减速等,后者如物权法的实施、民众对自身权益的诉求等。在此基础上,对学术界相关的对策研究进行梳理,并提出本文在分析过程中发现和形成的几点看法。第三部分为结论,即第六章。对中国市场化改革进程中的法治经济思想进行总结,概括其主要内容和特点,得出若干研究结论,并展望其理论发展的路径和前景。本文所研究的市场化进程中中国法治经济思想,内容丰富,主要包括:(1)通过对计划经济效率低下和市场经济发展优势的比较,作为一种取代政府集权的制度形式,逐渐形成和初步构建了由现行资料、思想引领、理论探索和对策思路组成的可供研究的基本框架;(2)当代中国法治经济的推进具有具体的国情特点和体制转型的阶段特征,因此,如何把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市场经济所要求的法治规范结合起来,如何汲取西方发达国家的法治经验,用于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践,构成了决策层和理论工作者关注的重点;(3)作为一个经济学和法学互相交叉的研究对象,如何把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法治建设的进程结合起来,如何把立法和执法结合起来,也是人们讨论较多的问题;(4)对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治理模式及其观念进行了深刻反思,使人们认识到树立全民法治经济意识和推进法治经济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等等。本文认为,就推进当代中国法治经济思想的探索和实践而言,科技进步、扩大开放和观念转型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在基础理论问题上的创新突破尤为关键。例如,怎样认识和处理好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和法律对经济运行的规范之间的关系?怎样阐述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协调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等等。对此,本文选择《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和房地产调控等个案展开分析,意在解剖麻雀,以小见大。显然,只有在重大理论问题上取得进展,法治经济的制度建设和政策实施才能更顺利地推动。此外,在着力转变人们的传统观念方面,在切实加强执法力度方面,也都需要提出新的思路,出台新的举措。但尽管任重道远,推进法治经济是中国未来繁荣昌盛的必由之路,在其中,法治经济思想的丰富和深化肩负重要的历史使命。

刘文霞[8](2018)在《中国中等收入阶段财产性收入分配的制度合理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后,已经摆脱了物质匮乏,贫困落后的状态。居民收入快速增长,不仅生活得到显着改善,财产及财产性收入也取得较快增长。但是,从财产和财产性收入分布来看,快速增长的居民财产和财产性收入并不平衡,与同期发达国家相比也不充分。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指出“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为解决财产性收入分配的不平衡增长问题,我国在与其相关的制度方面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是由于我国财产性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依旧相对滞后,与财产性收入分配的需求之间依然存在很大矛盾,并且在制度设计上存在一定的不合理,导致在实践中出现了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进一步深化财产性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并尽早建立起健全与完善的多层次收入分配制度体系加以解决。本文除导论以外,共有七部分,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相关概念与相关理论。首先,本文对相关的概念和理论进行了界定与回顾,涉及到的概念主要有:中等收入阶段、财产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分配的制度合理化等。其次,本文对相关理论进行了回顾,涉及到的相关理论:一是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制度合理化的相关理论;二是发展经济学收入分配制度合理化的相关理论;三是制度经济学中有关制度合理化的相关理论,具体涉及到交易成本理论、寻租理论、利益集团等理论。最后,本文对有关制度合理化的研究进行了简要述评,提出了本研究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立场、观点与方法又要借鉴其他相关理论。第二部分:分析我国中等收入阶段财产性收入分配的特征。在这部分,主要运用国家统计局等相关数据与资料,分析并论证了中等收入阶段财产性收入呈现的特征:不平衡增长。第一,财产性收入随着经济发展迅速增长;第二,财产性收入差距及其对总收入差距的影响不断扩大。“增长”与“差距”的并存凸显了中等收入阶段财产性收入分配的主要特征。第三部分:探究我国中等收入阶段财产性收入不平衡增长的制度性原因。首先,财产性收入增长的制度性原因:“公主共发型”基本经济制度的建立为财产积累的提供了制度基础;宪法与各种相关法律法规为居民财产的合法性提供了保障;多层次的交易市场为财产的多元化的投资提供了市场和投资工具;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为财产性收入提供了分配依据。其次,财产性收入差距扩大的制度性原因——制度不合理。制度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初次分配制度不合理导致财产积累不公平;再分配制度的有效性未得到充分发挥;非收入分配的相关制度也存在缺陷。第四部分:提出实现中国中等收入阶段财产性收入平衡增长的关键——制度合理化。鉴于财产性收入增长具有正效应,但是财产性收入差距具有负效应,制度合理化的内涵应该是指能够促进“增长”与缩小“差距”的制度。从理论上来说,制度合理化能够解决财产性收入分配中存在的不平衡增长问题,因为制度合理化能够促进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增长也能够调节居民之间财产性收入的差距。制度合理化的发生机理是制度的稳定性、环境的变动性和不确定性以及人对利益极大化追求的努力三者之间持久的冲突。第五部分:进行中等收入阶段财产性收入分配制度合理化的实证分析。这部分选取学者们公认的跨过“中等收入陷阱”的典型国家:日本、韩国和新加坡,通过对这些国家中等收入阶段财产性收入分配的制度合理化基本做法的分析,得出值得借鉴的经验。第六部分:考察我国中等收入阶段财产性收入制度合理化的现状。这部分主要探究我国财产性收入分配制度的措施,进而分析制约我国财产性收入分配制度合理化的原因,一是制约初次分配制度合理化的因素:宏观经济发展水平及微观工资增长机制、产权结构、市场化改革。二是制约再分配制度的因素:制度的有效供给不足与制度设计的完善程度欠缺。三是制约非收入分配相关制度合理化的因素:制度设计者的理性与偏好、制度变迁的“时滞”、制度的实施机制等。第七部分:提出促进我国财产性收入分配制度合理化的政策分析与建议。具体包括:初次分配制度合理化——提高劳动者收入;优化要素价格的市场环境;完善财产运营的各类相关制度。再分配制度的合理化——提高制度的有效供给;健全财产税、赠与税和遗产税制度;完善个人财产评估与登记制度。非收入分配的相关制度和合理化——促进城乡一体化;强化不平衡促进平衡发展战略;推进优质教育均衡发展。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在研究财产性收入分配的制度合理化方面尝试有以下突破:(一)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的理论去分析我国财产性收入差距问题。在坚持所有权是决定参与分配的最终杠杆理论的基础上,针对我国财产性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首先分析了财产性收入差距主要源于财产积累中的劳动报酬偏低,而广大中低收入者主要以劳动报酬为主;其次是特殊人群的收入畸高,加剧了财产积累的不平等。接着运用交易成本等理论论证了财产运营中由于各个制度缺陷导致了交易成本过高等问题。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要改变这种财产及其财产性收入不平衡的问题必须实现制度合理化。(二)运用制度合理化的发生机理去分析财产性收入分配的制度合理化过程。本文认为财产性收入分配中从来不缺乏制度这一元素,唯一变化的是制度集合的选择,制度合理化的过程是制度稳定性、环境的变动性和不确定性及人对利益极大化追求的努力之间持久冲突的结果。我国经济发展到这个阶段,原有的财产性收入分配制度集合已经显示出了许多不符合经济发展要求的弊端。与此同时,鉴于财产性收入的增长具有正效应,而财产性收入差距具有负效应,因此必须变革原来的财产性收入分配制度,以制度的合理化推动财产性收入的“增长”与“缩差”,即实现其平衡增长。在研究过程中,本人深感在许多方面存在不足之处。首先,在运用相关理论进行分析时,主要以定性分析为主,定量分析不足。其次,由于时间、能力及其条件的限制,本人对财产性收入的直接调研数据较少,文章中的数据主要来自于国家统计局网站或者其他二手资料。第三,本文只是对财产性收入分配的相关制度变迁做了粗略的研究,有关财产性收入分配的具体制度设计和路径实现等问题,还需要在以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深化。

赵恒毅[9](2018)在《郑州市以房养老对策研究》文中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经济社会的巨大变革与发展促使人们生活质量大幅提升,生活方式的改变与医疗条件的改进使得人口预期寿命普遍延长,人口老龄化逐步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我国正在逐步向深度老龄化社会演进。个人、家庭、社会、政府都面临着养老问题带来的挑战与对养老方式、观念的选择。基于我国的老龄化情况、人们的养老观念等现象,作为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的“以房养老”为我国养老问题提出了新的解决思路。“以房养老”模式中的反向抵押贷款提倡把老年人名下的房产抵押给金融机构,从而获得用于养老的现金流,这种模式可以使房产价值最大化,最终实现养老模式与养老观念的创新。“以房养老”在国外实践较早,具有较丰富的经验,但在国内实践时间短、案例少,运行模式、法律法规、制度建设等都存在较大空缺。基于此,本文以河南省会郑州市为调查对象,以调查问卷的形式搜集当地老年人群体对以房养老的需求和看,通过对比、分析和总结,对郑州市开展“以房养老”的必要性与可能性进行探讨。郑州市开展“以房养老”的必要性因素包括: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与养老问题之间的不协调等。从可能性因素上看,包括国家政策支持、房地产行业与金融行业的发展、养老观念的转变、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与生活方式的改变等。最后,作者结合调查数据的分析、和国内外“以房养老”的典型案例,得出结论认为郑州市完全可以选择“以房养老”作为解决该市养老问题的重要补充方式,充分挖掘房产资源的价值与市场经济的巨大效力,通过不断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与机制、加强宣传引导、规范房产市场的发展和鼓励多种主体机构参与等方式推进郑州市“以房养老”的试行和实施,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更好地,因地制宜地解决郑州市的养老问题。

薛海波[10](2016)在《《爱》的女性哥特解读》文中指出托妮·莫里森(1931-)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非裔女作家,也是首位被授予诺贝尔奖的美国黑人女作家。她是世界文坛上一颗格外璀璨的明珠,以她的作品为代表的黑人女性文学已成为美国乃至世界文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托妮·莫里森思想深刻,她的作品彰显了她的种族身份和性别特征,在借助了种族与性别的同时又超越了它们,在两性和谐和文化融合的理想中促成黑人文化由边缘向主流位移。《爱》是托妮·莫里森的第九部长篇小说,成就了其写作生涯的巅峰,小说描写了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和五十年代期间的一个黑人海滨圣地的生活和爱情,讲述了一个黑人企业家族的兴衰、人们之间的爱恨情仇以及妇女所受到的伤害。《爱》这部小说与她早期的小说和传统的女性主义作品有所不同,它跳开白人主流文化对女性的迫害,从黑人内部问题着手,借助于环境空间等外部意象和人物情节等内部关联,鲜明地体现了女主人公对自身性别身份的焦虑与恐惧。这一特征恰恰是女性哥特理论所关注的焦点与核心。女性哥特理论研究起源于19世纪,在20世纪70年代被理论家埃伦·莫尔斯正式提出并定义,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得到进一步发展和深入,20世纪后期更具现代主义的特征。女性哥特转移了关注的焦点,把核心界定在“恐惧”的心理和生理阅读体验上,而弱化了传统的哥特超自然因素。女性哥特把女性的“恐惧”归因于女性对自身性别身份的焦虑,认为以性别为导向的人际关系、女性空间的束缚、父权社会的家庭关系和婚姻制度是给女性带来焦虑感的幽灵。并且借助内在封闭的环境渲染、怪诞悬疑的情节描写和多维丰满的人物刻画展现女性对自身性别身份的焦虑。“女性哥特”是赋予女性言说权利的一种文学形式,其文本为作家、女性主义批评家从心理分析的视角揭示现代女性心理创伤和个性压抑的社会根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爱》这部小说中,莫里森利用破败的旅馆等封闭空间衬托女主人公内心的恐惧焦虑;通过怪诞的婚姻经历,迂回的友谊发展等女性哥特情节暴露父权制社会的婚姻、家庭以及人际关系;借助男主人公的道貌岸然以及几位女主人公的苦难辛酸挖掘女性哥特人物内心的压抑、恐惧、焦虑和抗争。而神秘封闭的建筑空间、怪诞恐怖的内心世界和迂回悬疑的时空交错无疑给作品注入了典型的女性哥特因子。本文将从人物、环境与空间意象及情节等方面着手,通过分析女性哥特文学理论及其特点,进而解读《爱》这部典型的女性哥特作品。

二、诺贝尔把财产留给了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诺贝尔把财产留给了谁?(论文提纲范文)

(1)川剧对外国戏剧的改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来源
    二、课题的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课题研究方法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一章 川剧改编外国戏剧的沿革与概述
    第一节 川剧改编外国戏剧历史溯源
    第二节 川剧改编外国题材剧目概要
    第三节 川剧改编外国戏剧剧本选择之缘由
第二章 布莱希特的《四川好人》及其两种川剧解读
    第一节 “间离效果”与布莱希特《四川好人》
    第二节 刘少匆、吴晓飞的川剧版《四川好人》
    第三节 魏氏改编本《好女人·坏女人》
    第四节 不同观念制导下的两种路径选择
第三章 《欲海狂潮》对尤金·奥尼尔戏剧《榆树下的欲望》的改编
    第一节 尤金·奥尼尔的悲剧剧作《榆树下的欲望》
    第二节 写意戏剧观念下的川剧《欲海狂潮》
    第三节 改编本与原版本之扬弃探讨
第四章 川剧对莎士比亚剧作的改编
    第一节 源于《哈姆雷特》的川剧《杀兄夺嫂》
    第二节 基于《麦克白》的川剧《马克白夫人》
第五章 《中国公主杜兰朵》对意大利歌剧《图兰朵》的改编
    第一节 20世纪20年代的意大利歌剧《图兰朵》
    第二节 20世纪90年代的改编川剧《中国公主杜兰朵》
    第三节 《中国公主杜兰朵》对《图兰朵》的演变探析
第六章 川剧改编新作的二度创作探究
    第一节 二度创作舞台呈现分析
    第二节 相关剧目语言及声腔运用
    第三节 二度创作中演员表演解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维多利亚惊悚小说的伦理取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缘起
    第二节 维多利亚惊悚小说研究文献综述
    第三节 选题研究的内容、意义与方法
    第四节 理论框架:文学伦理学批评
第一章 惊悚小说的总体伦理取向
    第一节 贵族伦理秩序与中产阶级的焦虑
    第二节 性别伦理和职业精英伦理叙事
    第三节 小说伦理取向与和谐社会构建
第二章 贵族阶级财产引发的伦理取向
    第一节 贵族财产的伦理叙事
    第二节 贵族阶级的私有财产伦理观
    第三节 贵族财产层面的文学伦理学批评
第三章 惊悚小说的性别伦理取向
    第一节 贵族家庭成员的性别伦理观
    第二节 男性人物的性别伦理取向
    第三节 性别伦理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第四章 职业精英的职业伦理取向
    第一节 法律精英的职业伦理取向
    第二节 医学精英的职业伦理取向
    第三节 职业精英的职业伦理反思
第五章 作品形式与伦理取向的关系
    第一节 伦理叙事的形式美学创新
    第二节 政治伦理美学价值的生成
    第三节 艺术创新与伦理取向的形成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致谢

(3)混沌理论视角下的《奥斯卡与露辛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二) 彼得·凯里及《奥斯卡与露辛达》国内外研究综述
        1. 彼得·凯里国内外研究情况
        2. 《奥斯卡与露辛达》国内外研究情况
一、 以混沌理论阐释《奥斯卡与露辛达》的合理性
    (一) 混沌理论:概念与定位
        1. 混沌理论作为文学批评的合理性
        2. 混沌理论的主要特征及在文学中的具体应用
    (二) “混沌的叙事”:流动的开放感
        1. 灵感与创造
        2. 隐喻
        3. 欺骗性叙事和反讽
二、 个人命运的偶然、随机、不确定性
    (一) 蝴蝶效应:微妙的力量
        1. 初始敏感条件——圣诞布丁
        2. 作为概率性事件的赌博
        3. 反俄狄浦斯式命运悲剧
    (二) 奇异吸引子:死亡之旅
        1. 小说中的奇异吸引子
        2. 米里亚姆:“天生的守孝者”
    (三) 命定论与自由意志的博弈
        1. 玻璃工厂:“连接混沌和文明的桥梁”
        2. “流动的身份”
三、 在边缘游荡的原住民:被动的命运选择
    (一) 关于原住民历史真实的探索
        1. 解构帝国探险小说的英雄形象
        2. 解构母亲的“帝国叙事”
        3. “揭露”和“重写”原住民历史真实
    (二) 从稳定、封闭、单一到流动、开放、多元
        1. 定居者社会:混沌的工业城市
        2. 西方文明的破坏性与原住民文化的“再生”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4)论维·苏·奈保尔小说的女性想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维·苏·奈保尔研究综述
    二相关概念界定及研究意义
第一章 奈保尔小说女性想象的类型特质
    一、处于殖民地的第三世界女性想象
    二、处于双重地位的宗主国女性想象
    三、处于文化无根境地的异乡人想象
第二章 奈保尔小说女性想象的书写特征
    一、被动性想象书写
    二、差异性想象书写
    三、镜像想象书写
第三章 影响奈保尔小说女性想象的因素
    一、倾听女性声音的政治因素
    二、寻求身份认同的文化因素
    三、影响世界观形成的家庭因素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5)西方政府债务理论的演进研究 ——兼论中国地方政府债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历史回顾、相关概念和研究范围界定
        1.2.1 文献综述
        1.2.2 政府债务历史的简要回顾
        1.2.3 相关概念和研究范围界定
    1.3 篇章结构和主要创新与不足
        1.3.1 篇章结构
        1.3.2 主要创新与不足
第2章 古典学派、历史学派和马克思的政府债务理论
    2.1 概论
    2.2 古典政治经济学派的主要政府债务理论观点
        2.2.1 亚当·斯密的政府债务理论
        2.2.2 大卫·李嘉图的政府债务理论
        2.2.3 约翰·斯图亚特·穆勒的政府债务理论观点
    2.3 德国历史学派的政府债务理论
        2.3.1 卡尔·迪策尔的政府债务理论观点
        2.3.2 卡洛伦茨·冯·斯坦因的政府债务理论观点
        2.3.3 阿道夫·瓦格纳的政府债务理论观点
    2.4 马克思的政府债务理论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凯恩斯及凯恩斯主义政府债务理论
    3.1 概论
    3.2 凯恩斯的理论和政策方法
    3.3 所谓的“凯恩斯主义”政策传统或流行观点
    3.4 凯恩斯政策立场的其他解释
    3.5 重新评估凯恩斯的核心政府债务和赤字政策立场
    3.6 其他具有影响力的凯恩斯主义者的政府债务理论观点
        3.6.1 阿尔文·汉森的政府债务理论
        3.6.2 阿巴·勒纳的政府债务理论
        3.6.3 西摩·哈里斯等人的政府债务理论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公共选择学派的政府债务理论
    4.1 概论
    4.2 几位公共选择学派的先驱的公债理论
        4.2.1 德维蒂·德玛尔科的政府债务理论
        4.2.2 哈利·芦茨的政府债务理论
        4.2.3 路德维希·冯·米塞斯的政府债务理论
    4.3 布坎南的政府债务理论
        4.3.1 布坎南关于公共债务负担问题的解释
        4.3.2 布坎南关于公共债务与资本形成的论述
        4.3.3 布坎南对李嘉图等价的批判
        4.3.4 布坎南对凯恩斯主义债务理论的批判
        4.3.5 布坎南关于公债的持久性的论述
        4.3.6 布坎南关于公债的道德判断
        4.3.7 布坎南关于平衡预算法案的倡导
    4.4 政府债务的宪政经济学分析
        4.4.1 临时债务问题
        4.4.2 负债刺激因素问题
        4.4.3 宪法、选举对债务影响问题
        4.4.4 自利、权威政府负债问题
    4.5 政府间竞争框架下的政府债务理论分析
    4.6 其他现代政府债务理论观点
        4.6.1 税收平滑理论
        4.6.2 最优债务政策及其没有付诸实施的证据
        4.6.3 政治预算周期理论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西方政府债务理论对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启示
    5.1 概论
    5.2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情况概述
        5.2.1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快速增长背景
        5.2.2 中国中央、地方政府债务余额情况
        5.2.3 中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情况
    5.3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演进历程
    5.4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理论观点
    5.5 中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存在问题及政策建议
        5.5.1 中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存在问题
        5.5.2 政策建议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6)田纳西·威廉斯戏剧在中国的接受和影响(1963-201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一) 国外研究动态
        (二) 国内研究动态
    三、研究目的
    四、选题意义
    五、本论文的研究方法与涉及的主要理论
第一章 励志与颓废的传奇—田纳西·威廉斯及其戏剧创作
    第一节 田纳西·威廉斯的生平与创作历程
        一、田纳西·威廉斯的家世渊源
        二、田纳西·威廉斯的戏剧创作与生活轨迹
        (一) 蹒跚登台(1930—1944)
        (二) 炫目表演(1944—1962)
        (三) 暗淡落幕(1963—1969)
        (四) 孤寂谢幕(1970—1983)
    第二节 田纳西·威廉斯的本色书写
        一、威廉斯剧作之逐性
        (一) 同性恋与文学
        (二) 威廉斯剧作之同性恋书写
        (三) 威廉斯同性恋书写之渊源
        二、威廉斯剧作之疾病
        (一) 疾病与文学
        (二) 威廉斯剧作之疾病书写
        (三) 威廉斯疾病书写之渊源
        三、威廉斯剧作之孤独
        (一) 孤独与文学
        (二) 威廉斯剧作之孤独书写
        (三) 威廉斯孤独书写之渊源
        四、威廉斯剧作之漂泊
        (一) 漂泊与文学
        (二) 威廉斯剧作之漂泊书写
        (三) 威廉斯漂泊书写之渊源
    第三节 田纳西·威廉斯戏剧中的中国形象
        一、欧、美文学及泛文学文本中的中国形象
        (一) 欧洲的中国形象
        (二) 美国的中国形象
        二、威廉斯剧作之中国形象
        (一) 中国形象的书写
        (二) 中国形象书写之溯源
        (三) 中国形象书写之目的
    第四节 田纳西·威廉斯戏剧的艺术贡献
        一、借鉴古希腊戏剧的经典结构
        (一) 高度集中的封闭式结构
        (二) 跌宕有致的开放式结构
        二、借鉴中国戏曲的写意性表现手法
        (一) 高度神似的虚拟动作设定
        (二) 虚拟时空的设置
        三、化用古希腊—古罗马的神话故事/历史典故
        (一) 神话故事的有机嵌入
        (二) 历史典故的生动融入
        四、设置“隐而不露”的潜台人物
        (一) 潜台人物掌控出场人物的“现时”命运
        (二) 潜台人物暗示出场人物的将来命运
        五、运用物象丰富的象征手法
        (一) 一花一世界
        (二) 一林一社会
        (三) 一虫一人生
        (四) 一物一世间
        (五) 一色一身份
        (六) 一音一情绪
第二章 田纳西·威廉斯戏剧在中国的译介
    第一节 田纳西·威廉斯戏剧在中国的译介语境
        一、美国文学的译介之旅
        (一) 美国文学在中国的译介
        (二) 美国戏剧在中国的译介
        二、丰富多元的翻译与译介理论语境
        (一) 中国本土翻译与译介理论
        (二) 西方翻译与译介理论
        三、归化、异化翻译策略
    第二节 田纳西·威廉斯戏剧在中国的翻译与出版
        一、大陆译介:“一枝独秀”到“百家争鸣”
        (一) 第一阶段(“十七年”时期) :政治挂帅、一枝独秀
        (二) 第二阶段(1978— ) :聚焦三剧、各抒译见
        二、港、台译介:共谋中抵抗
        (一) 译介背景:不同政治力量在文学中的角逐竞技
        (二) 港、台地区译介概况
        (三) 译介特点:数量少,重视艺术性
    第三节 各具特色的中文译本—威廉斯剧作中译版本比较
        一、“译彩纷呈”的《欲望号街车》四大译本
        (一) 四大译本各自基本特点
        (二) 四大译本呈现的情感倾向性
        (三) 四大译本中各具特色的创造性叛逆翻译
        (四) 四大译本对文化缺省的处理方法
        二、译味悠长的《玻璃动物园》四大译本
        (一) 四大译本各自基本特点
        (二) 四大译本呈现的雅俗之别与情感倾向
        (三) 四大译本各具特色的创造性叛逆翻译
        (四) 四大译本对文化缺省的处理方法
        三、译见不一的《热铁皮屋顶上的猫》两大译本
        (一) 两大译本各自基本特点
        (二) 两大译本呈现的情感倾向性
        (三) 两大译本各具特色的创造性叛逆翻译
        (四) 两大译本对文化缺省的处理方法
第三章 田纳西·威廉斯戏剧在中国的演出
    第一节 永不停歇的“欲望号街车”—《欲望号街车》在中国的搬演与改编演出
        一、《欲望号街车》在中国的演出历程
        (一) 多姿多彩的大陆演出
        (二) 异彩纷呈的港台演出
        二、“野蛮战胜优雅”—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版《欲望号街车》
        (一) 演出概况
        (二) 导演构思
        (三) 生动唯美的舞台呈现
        三、中西合璧的剧坛明珠—北京铁皮屋版《纸牌夜布鲁斯》
        (一) 演出概况
        (二) 导演构思
        (三) 中西合璧的舞台呈现
    第二节 脆弱的玻璃动物之旅—《玻璃动物园》在中国的演出
        一、《玻璃动物园》在中国的演出历程
        (一) 沉寂—爆发的大陆演出
        (二) 持续—稳步的港、澳、台的演出
        二、“生活总是要继续”—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版《玻璃动物园》
        (一) 演出概况
        (二) 导演构思
        (三) 忠实原剧的舞台呈现
    第三节 田纳西·威廉斯其他剧作在中国的搬演
        一、《热铁皮屋顶上的猫》演出概况
        二、《夏与烟》《请爱我一小时》的演出
第四章 田纳西·威廉斯及其戏剧对中国作家的影响
    第一节 同宗异支—田纳西·威廉斯及其他剧作家对中国新时期戏剧的整体影响
        一、新现实主义与精神悲剧的内在影响
        (一) 聚焦社会底层生活
        (二) 高扬人道主义大旗
        (三) 挖掘复杂的人性
        (四) 再现残酷、惨烈的现实
        (五) 凸显小人物的精神悲剧
        二、多姿多彩的戏剧表现手法的影响
        (一) 以外化的方式展现内心
        (二) 借鉴象征手法
        (三) 哀婉浓郁的诗意营造
        (四) “造型戏剧”的中国化实践
    第二节 独怆然而涕下—田纳西·威廉斯对白先勇创作的影响
        一、跨越时空的“相遇”
        (一) 身世境遇的暗合
        (二) 姐弟情深的追思
        (三) 爱荷华大学的杰出校友
        (四) 同性恋的性态取向
        (五) 浓厚的明星崇拜情结
        二、追怀幽思—威廉斯及其剧作对白先勇创作的影响
        (一) 西比尔之哀—对美人迟暮的哀悼
        (二) 阿都尼斯之魅—对同性之爱的赞赏
        (三) 阿瑞斯之怒—对残酷暴力的展示
        (四) 美杜莎之惑—对恶与美的女性的书写
        三、多元归一—威廉斯剧作表现手法对白先勇的影响
        (一) 以心理回忆手法展现百态人生
        (二) 以象征手法展现世态万象
    第三节 哀婉、感伤的记忆—《玻璃动物园》对赵耀民《良辰美景》的影响.
        一、一江春水向东流—时代变迁对美好事物的碾压
        (一) 无可奈何花落去—美好事物渐趋消逝
        (二) 东风无力百花残—奋力挽留美好事物
        (三) 此情可待成追忆—对美的怀念与希冀
        (四) 四顾茫茫已惘然—两剧弥漫的悲剧性
        二、乱花渐入迷人眼—《玻璃动物园》表现形式和技巧、手法对《良辰美景》的影响
        (一) 两剧“演出说明”之间存在明显的影响—借鉴关系
        (二) 两剧均设置叙述者
        (三) 心理外化手法的借鉴
        (四) 人物设置方面的影响
        (五) 象征运用的类同性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致谢

(7)市场化进程中中国法治经济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界定与意义
        一、研究的背景
        二、研究的问题和界定
        三、研究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第二节 相关的学术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第三节 本文的起点:当代中国法治经济的实践
    第四节 研究的方法与构架
        一、研究方法
        二、论文构架
    第五节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市场化进程中中国法治经济的先行思想资料
    第一节 古典经济学家的法治经济思想
        一、亚当·斯密的市场经济思想
        二、亚当·斯密论法治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三、李嘉图、萨伊、穆勒的法治经济思想
    第二节 20 世纪以来西方经济学家的法治经济思想
        一、米塞斯、哈耶克的法治经济思想
        二、欧根的法治经济思想
        三、弗里德曼、布坎南的法治经济思想
    第三节 中国古代的经济治理思想及其反思
        一、以法家理论为核心的中国古代经济治理思想
        二、梁启超、严复对经济自由和传统经济思想的宣扬和分析
        三、顾准的市场经济洞见及其历史反思
第三章 市场化进程中中国法治经济的思想引领
    第一节 邓小平对法治经济的倡导
        一、邓小平的市场经济理念
        二、邓小平论用法律手段处理经济问题和加强法制
        三、从政治体制改革和反思历史的高度谈推进法治建设
    第二节 胡耀邦、彭真的相关见解
        一、胡耀邦的经济改革主张和法治理念
        二、彭真的法治经济见解
    第三节 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的法治经济论述
        一、江泽民的法治经济论述
        二、胡锦涛的法治经济论述
        三、习近平的法治经济论述
第四章 市场化进程中中国法治经济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杜润生在农村改革主张中的法治经济理念
        一、对农村经济的思考和改革主张
        二、法治经济理念的凸显
    第二节 张维迎、钱颖一学术研究中的法治经济见解
        一、张维迎对企业产权的研究
        二、钱颖一论法治与市场、政府的关系
    第三节 吴敬琏经济改革理论的市场取向和法治关切
        一、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理论探索
        二、呼唤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并行的法治建设
    第四节 江平对法治经济的理论研究和框架设计
        一、对法治经济的理论研究
        二、对法治经济的框架设计
        三、对法治经济和法治国家的理性追求
第五章 市场化进程中中国法治经济的实践分析及对策思考
    第一节 当代中国法治经济实践中的问题(经济方面)
        一、政府职能转变问题
        二、市场机制扭曲问题
        三、经济利益固化问题
        四、贫富差距扩大问题
        五、财税政策改革问题
    第二节 当代中国法治经济实践中的问题(法律方面)
        一、迫切需要制定一部《民法典》
        二、贯彻实施好物权法制度
        三、加快培育遵守契约的法治环境
    第三节 关于推进法治经济建设的对策思考
        一、技术进步对法治经济具有的推进作用
        二、扩大开放对法治经济形成的倒逼机制
        三、文化观念对法治经济制度演进的长远影响
        四、理论创新是完善法治经济的当务之急
第六章 结论
    第一节 对市场化进程中中国法治经济思想的总体考察
    第二节 对推进法治经济建设的若干思考
    第三节 存在的不足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8)中国中等收入阶段财产性收入分配的制度合理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一)国家摆脱了物质匮乏的状态,步入经济相对富裕的阶段
        (二)居民收入增加,家庭财产普遍增多
        (三)通过运营财产,居民可以获得财产性收入
        (四)财产性收入差距日益突显
        二、研究意义
        (一)丰富了财产性收入分配的制度合理化理论
        (二)促进了财产性收入分配制度合理化的探索与完善
        (三)聚焦了收入分配公正合理的新方向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财产性收入性质的科学界定
        (二)财产性收入分配制度合理化的重要性和意义
        (三)财产性收入分配制度合理化的状态及影响因素
        (四)财产性收入分配制度合理化的实现路径
        二、研究述评
        (一)已有研究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二)“点”层面的研究较多,从整体上研究的比较少
        (三)在研究方法上较多地运用了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和工具
        (四)立足于中等收入阶段的研究成果与数量较少
    第三节 基本思路与研究内容
        一、基本思路
        二、研究内容
    第四节 研究方法、创新点及不足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点
        三、研究不足
第一章 相关概念与相关理论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中等收入阶段
        (一)中等收入阶段是世界银行对经济发展的一个划分阶段
        (二)中等收入阶段的特点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属于中等收入阶段的政治经济学
        二、财产性收入
        (一)收入
        (二)财产
        (三)财产性收入
        (四)收入、财产与财产性收入三者之间的关系
        三、财产性收入分配的制度合理化
        (一)财产性收入分配
        (二)财产性收入分配制度
        (三)财产性收入分配的制度合理化
    第二节 相关理论的研究
        一、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制度合理化的相关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相关理论
        (二)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理论
        (三)新时代的共享发展理论
        二、发展经济学收入分配制度合理化的相关理论
        (一)库兹涅茨“倒U形曲线”理论
        (二)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
        (三)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理论
        (四)缪尔达尔的“累计因果循环”理论
        三、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合理化的相关理论
        (一)交易成本理论
        (二)寻租理论
        (三)利益集团理论
        四、理论评述
        (一)发展不能彻底解决分配问题
        (二)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制度合理化理论为指导
        (三)经济理论在中等收入阶段应重点指导人民富裕
        (四)积极借鉴其他相关理论
第二章 中国中等收入阶段财产性收入分配的特征:不平衡增长
    第一节 财产性收入随着经济发展迅速增长
        一、财产性收入的绝对值与增速持续提高
        (一)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的绝对值与增速的变化
        (二)不同地区居民财产性收入的绝对值与增速的变化
        二、财产性收入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的比例不断提高
        三、财产性收入在收入结构中增速最快
    第二节 财产性收入差距及其对总收入差距的影响不断扩大
        一、城乡、地区、阶层之间财产性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一)城乡之间财产性收入差距扩大
        (二)地区之间财产性收入差距扩大
        (三)不同阶层居民之间财产性收入差距扩大
        二、在收入来源结构中财产性收入差距增速最快
        三、财产性收入差距对总收入差距的影响日益扩大
        (一)财产的不平等程度远远高于收入的不平等程度
        (二)财产性收入对总收入差距的影响呈扩大趋势
        (三)财产性收入或将发展为收入差距扩大的主导因素
第三章 中国中等收入阶段财产性收入不平衡增长的制度性原因
    第一节 财产性收入快速增长的制度性原因
        一、“公主共发型”基本经济制度为财产积累奠定制度基础
        (一)“公主共发型”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
        (二)产权制度改革有效激发了各种所有制经济的活力和创造力
        (三)产权制度改革的深入极大提高了居民的财产积累
        二、宪法与各种相关法律法规为居民财产的合法性提供了保障
        三、市场化改革和多层次的交易市场促进了财产的多元化投资
        (一)市场化改革为居民的财产商品化、资本化提供了平台
        (二)多层次的交易市场使财产所有者处置财产成为可能
        (三)股份制为居民获得财产性收入提供一种投资方式
        四、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为财产性收入分配提供依据
    第二节 财产性收入差距扩大的制度性原因——分配制度不合理
        一、初次分配制度不合理导致居民财产积累不公平
        (一)劳动报酬偏低
        (二)特殊人群的收入畸高
        (三)财产运营的各类市场制度缺陷
        二、再分配制度的有效性未得到充分发挥
        (一)个人所得税的“逆向调节”
        (二)财产收入的税收征管及财产税征收制度漏洞
        (三)分类征收的税制模式缺陷
        三、非收入分配的相关制度存在缺陷
        (一)城乡二元制度与不平衡发展战略的影响
        (二)实现教育公平的制度欠完善
第四章 实现中国中等收入阶段财产性收入平衡增长——财产性收入分配制度合理化
    第一节 财产性收入分配制度合理化是调控中等收入阶段财产性收入不平衡的有效途径
        一、中等收入阶段财产性收入分配制度合理化的内涵
        (一)财产性收入增多具有正效应
        (二)财产性收入差距扩大具有负效应
        (三)合理化的制度是促进财产性收入“增长与缩差”的制度
        二、财产性收入分配制度合理化能够促进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
        (一)提供关于人们行动的信息
        (二)为个人选择提供激励机制
        (三)节约交易成本
        三、财产性收入分配制度合理化能够调节居民财产性收入差距
        (一)保障低收入者的收入
        (二)调节高收入者的收入
    第二节 财产性收入分配制度合理化及其发生机理
        一、制度的稳定性
        (一)稳定性是理解收入分配制度的关键
        (二)稳定性是推进财产性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协同因素
        (三)稳定性具有条件性与阶段性
        二、环境的变动性和不确定性
        三、人对利益极大化的追求
第五章 中等收入阶段财产性收入分配制度合理化的国际经验
    第一节 日本中等收入阶段财产性收入分配制度合理化的经验
        一、日本中等收入阶段经济发展概况
        二、日本中等收入阶段的财产性收入分配状况
        (一)居民财产性收入增加
        (二)财产性收入引起的不平等急速加剧
        (三)财产性收入对总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急速增强
        三、日本中等收入阶段对财产性收入制度合理化的调控及其经验
        (一)重视市场机制的调节
        (二)注重个人所得税与财产税的征收
        (三)保障且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
    第二节 韩国中等收入阶段财产性收入分配制度合理化的经验
        一、韩国中等收入阶段经济发展概况
        二、韩国中等收入阶段财产性收入分配状况
        (一)家庭财产性收入同发达国家相差无几
        (二)土地投机与房屋投机引起房地产价格飞涨
        (三)金融资产具有很高的集中度
        三、韩国中等收入阶段财产性收入制度合理化的调控及其经验
        (一)缩小工资差距
        (二)运用税收进行调节
        (三)落实金融实名制
    第三节 新加坡中等收入阶段财产性收入分配制度合理化的经验
        一、新加坡中等收入阶段的经济发展概况
        二、新加坡中等收入阶段财产性收入分配状况
        (一)居民财产性收入增多
        (二)财富差距大于收入差距
        三、新加坡中等收入阶段财产性收入制度合理化的调控及其经验
        (一)采取劳动工资收入稳定上涨的集体谈判机制
        (二)将全民“居者有其屋”作为基本国策
        (三)视廉洁为党和政府的第一生命
第六章 中国中等收入阶段财产性收入分配制度合理化的现状及制约因素
    第一节 中国中等收入阶段财产性收入制度合理化的现状
        一、初次分配的制度合理化现状
        (一)提高劳动者收入的制度改革
        (二)完善市场体系的各类相关制度改革
        (三)财产运营的相关制度改革
        二、再分配的制度合理化现状
        (一)全面取消农业税
        (二)个人所得税改革
        (三)财产税及其相关改革
        三、非收入分配的相关制度合理化现状
        (一)国民收入倍增战略与户籍制度
        (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三)教育公平制度
    第二节 制约中国中等收入阶段财产性收入分配制度合理化的因素
        一、制约初次分配制度合理化的因素
        (一)宏观经济发展水平与微观工资增长机制
        (二)产权结构
        (三)市场化改革
        二、制约再分配制度合理化的因素
        (一)制度的有效供给不足
        (二)制度设计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制约非收入分配相关制度合理化的因素
        (一)制度设计者的理性与偏好
        (二)制度变迁的“时滞”
        (三)制度变迁中的实施机制
第七章 促进中国中等收入阶段财产性收入分配制度合理化的对策与建议
    第一节 初次分配制度的合理化
        一、提高劳动者的收入
        (一)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二)建立合理的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三)推进产权制度改革
        二、优化要素价格的市场环境
        (一)进一步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二)培育自由竞争的市场环境
        (三)健全完善和市场经济相配套的法治
        三、完善财产运营的各类相关制度
        (一)健全房地产制度
        (二)完善股票相关制度
    第二节 再分配制度的合理化
        一、提高制度的有效供给
        (一)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
        (二)改变分类税制的征收方式
        (三)个税扣除应该以家庭为单位
        二、健全财产税、赠与税和遗产税制度
        (一)重视财产税在调节收入中的作用
        (二)确定房产税为财产税的主体税种
        (三)开征赠与税和遗产税
        三、完善个人财产评估与登记制度
    第三节 非收入分配的相关制度的合理化
        一、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
        (一)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二)实现城乡基本服务均等化
        (三)促进城乡金融资源均衡配置
        二、强化以不平衡促平衡发展战略
        (一)坚持区域协调发展的全面提升
        (二)引导优质要素资源向落后地区流动
        (三)推动产业扶贫,形成产业扶贫的长效机制
        三、推进优质教育优化配置
        (一)要持续不断地改善教育教学条件
        (二)要持续不断地发挥优质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
        (三)要持续不断地加大教育资金投入力度
结语
    一、研究结论
    二、需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参考文献
后记
在校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9)郑州市以房养老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一) 研究的背景
        (二) 研究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外研究
        (二) 国内研究
    三、研究方法和思路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一) 研究的重点
        (二) 研究的难点
        (三) 创新点
第一章 “以房养老”的相关理论
    一、“以房养老”的概念
        (一) “以房养老”的内涵
        (二) “以房养老”的基本形式
    二、“以房养老”的优势
        (一) “以房养老”减轻财政负担,缓解社会压力
        (二) 激活金融市场,活跃房地产业
        (三) 打破传统,建立新型代际关系
    三、“以房养老”相关理论基础
        (一) 生命周期理论
        (二) 资源优化配置理论
        (三) 家庭代际财富传递理论
第二章 郑州市推行以房养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郑州市推行以房养老的必要性
        (一) 郑州市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
        (二) 养老金存在缺口
        (三) 现有养老模式发展滞后
    二、郑州市“以房养老”的可行性
        (一) 郑州市经济社会稳步发展
        (二) 国家及地方相关政策法规不断完善
        (三) 郑州市居民住房条件日渐改善
        (四) 老人的消费观念和养老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
第三章 郑州市“以房养老”的需求分析
    一、实证调研设计
        (一) 问卷的设计
        (二) 问卷调查的实施
    二、数据的整理与分析
        (一) 样本描述性分析
        (二) 以房养老需求人群特征分析
        (三) 以房养老接受程度
        (四) 以房养老外部条件
        (五) 以房养老需求的相关影响因素
        (六) 小结
第四章 国内外以房养老经验借鉴
    一、国外以房养老经验借鉴
        (一) 美国典型“以房养老”模式
        (二) 英国“以房养老”模式
        (三) 加拿大、日本、新加坡“以房养老”模式
    二、国内以房养老经验借鉴
第五章 郑州市试行“以房养老”主要问题和对策建议
    一、郑州市试行以房养老面临的问题
        (一) 受到传统文化及观念的制约
        (二) 受到认知度的制约
        (三) 受到主办机构的制约
        (四) 受外部条件的制约
    二、郑州市试行以房养老的对策建议
        (一) 明确政府在“以房养老”中的职能定位
        (二) 引导宣传新型养老观念
        (三) 营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四) 鼓励保险公司和银行以及相关机构参与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郑州市以房养老需求调查问卷

(10)《爱》的女性哥特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作家及其作品介绍
    第一节 托妮·莫里森及其文学成就
    第二节 《爱》的故事情节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本论文的创新点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本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女性哥特文学理论及其特点
    第一节“女性哥特”的提出及其主要理论
    第二节 女性哥特小说与男性哥特小说的区别
        一、环境描写处理不同
        二、情节气氛渲染不同
        三、人物刻画焦点不同
    第三节 女性哥特小说的共性特点
        一、环境渲染
        二、情节描写
        三、人物刻画
第三章 《爱》中女性哥特的环境渲染
    第一节 神秘封闭的建筑空间
        一、离群索居之处—房顶
        二、栖身立命之所—厨房
        三、萧条荒凉之地—莫纳克街的大房子
        四、天堂地狱之界—柯西度假旅馆
    第二节 怪诞恐怖的内心世界
        一、沉默焦虑
        二、压抑愤怒
        三、狂躁疯狂
第四章 《爱》中女性哥特的情节描写
    第一节 怪诞式的婚姻存在
        一、扭曲的婚姻
        二、破灭的婚姻
        三、禁锢的婚姻
    第二节 迂回式的友谊发展
        一、友谊的建立
        二、友谊的破裂
        三、友谊的重建
    第三节 悬疑式的时空交错
        一、挣脱过去
        二、恐惧现在
        三、焦虑未来
第五章 《爱》中女性哥特的人物刻画
    第一节 迷失自我的雏鸟—希德
        一、买卖婚姻的商品
        二、希冀幸福的灰姑娘
        三、渴望爱情的剩女郎
    第二节 放荡不羁的野马—朱尼尔
        一、反抗权势的叛逆者
        二、独立自强的挣扎者
        三、追求真爱的勇敢者
    第三节 命舛数奇的荆棘鸟—克里斯廷
        一、婚姻中的旅人
        二、围城中的逃兵
        三、友谊中的伤员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四、诺贝尔把财产留给了谁?(论文参考文献)

  • [1]川剧对外国戏剧的改编研究[D]. 黄月. 四川师范大学, 2021(04)
  • [2]维多利亚惊悚小说的伦理取向研究[D]. 胡贝克.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3]混沌理论视角下的《奥斯卡与露辛达》研究[D]. 焦茭.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4]论维·苏·奈保尔小说的女性想象[D]. 黄锦. 海南师范大学, 2020(12)
  • [5]西方政府债务理论的演进研究 ——兼论中国地方政府债务[D]. 张昱. 吉林大学, 2019(02)
  • [6]田纳西·威廉斯戏剧在中国的接受和影响(1963-2018)[D]. 高鲜花.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6)
  • [7]市场化进程中中国法治经济思想研究[D]. 魏华.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9(11)
  • [8]中国中等收入阶段财产性收入分配的制度合理化研究[D]. 刘文霞.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9]郑州市以房养老对策研究[D]. 赵恒毅. 西北师范大学, 2018(07)
  • [10]《爱》的女性哥特解读[D]. 薛海波. 齐齐哈尔大学, 2016(05)

标签:;  ;  ;  ;  ;  

诺贝尔把他的财富留给了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