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颌面部蜂窝织炎的观察及护理(论文文献综述)
李云鹏,石冰,张浚睿,刘彦普,沈国芳,郭传瑸,杨驰,李祖兵,张志光,王慧明,卢利,胡开进,季平,许彪,张伟,刘静明,龚忠诚,任战平,田磊,袁华,张惠,马婕,孔亮[1](2021)在《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诊疗专家共识》文中指出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oral and maxillofacial space infections,OMSI)是颌面部潜在筋膜间隙的感染,是口腔颌面部的常见疾病。OMSI病例具有耐药菌感染增多、重症感染增多、致死风险增加等特点。为提高OMSI的治愈率,其治疗原则与方法需与时俱进。因此,依据国内部分专家当前诊治OMSI的临床经验,结合国际同行治疗经验,本文从术前检查、检查结果解读、经验性用药原则、手术处理原则、术后换药原则、智齿冠周炎相关间隙感染的防治策略、血糖监测与控制、物理因子治疗原则、路德维希咽峡炎治疗和围手术期护理等10个方面进行系统性总结,形成共识,以期逐步实现我国口腔颌面外科同行诊治OMSI的规范化与标准化,最终达到提高我国OMSI的诊疗水平的目的。
钱佳丽,时琰,肖勤,吴雨洁,叶庆玲[2](2020)在《1例颈部蜂窝织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总结了1例颈部蜂窝织炎合并糖尿病并发感染性休克的患者的护理措施。护理要点包括气道管理、感染性休克的集束化护理、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监测(PICCO)指导下的连续性肾替代疗法(CRRT)的护理、颈部切口护理、血糖管理和营养支持。
王琳娜,毕海畅,谭天瑜,武家名,郭欣[3](2020)在《探究护理干预对颌面部蜂窝织炎患者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针对患有颌面部蜂窝织炎的病人进行护理干预并探究其实施效果。方法从我院近期接收的病人当中随机抽选部分颌面部蜂窝织炎病人参与本次实验。根据实验要求,我们共筛选出30位符合条件的病人。并在之后的实验中将其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分别实施不同的护理方案。针对干预组实施护理干预对策,针对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案。待两组护理结束后,我们将从多个方面对两组病人的表现进行分析,并比较各自护理效果的好坏。结果计算两组的治疗有效率,我们发现干预组得出的数值为100%,常规组得出的数值为73.3%,故而我们可以看出干预组的病人其治疗有效率更高一些,且两组得出的数值相差较大,对比结果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结论针对患有颌面部蜂窝织炎的病人实施护理干预对策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不仅能够使得病人的病情快速得到恢复,还能将护理质量提升一个层次,是一种不错的护理选择。
洪慧[4](2019)在《1例重度颌面部蜂窝织炎致急诊困难气道患者的急救与护理体会》文中研究表明总结1例重度颌面部蜂窝织炎致急诊困难气道患者的急救与护理。采取急救插管空窗期气道管理,纤支镜引导行气管插管解决气道问题,严密的生命体征观察,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机械通气、适度镇静,安全转运,患者经急诊ICU以及专科治疗后病情稳定,1个月后康复出院。
李春梅[5](2019)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口腔颌面间隙感染的临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与目的: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是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疾病之一,由于口腔颌面部的特殊解剖结构,感染进展较快,极易波及邻近组织间隙、器官,可扩散至纵隔、颅内,甚至引发呼吸困难、电解质紊乱、多器官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危及生命。传统治疗方法为脓肿切开引流术,反复冲洗换药,直至无脓液流出,切开引流创口自然愈合或二次清创缝合。然而,传统的治疗方法是一种被动冲洗引流,存在诸多弊端。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是一种新型的主动冲洗引流装置,应用于颌面间隙感染,有望改善和解决传统治疗方法的弊端。目前,关于VSD的临床治疗效果评价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通过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和常规切开引流技术的对比,观察和评价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持续负压引流并生理盐水持续冲洗治疗口腔颌面间隙感染的疗效及价值,以期找到治疗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选取2012年3月2018年2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的116例颌面间隙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58例行常规手术切开引流(传统治疗组),58例行手术切开VSD(VSD组)。病例纳入要求:1)口腔颌面间隙感染;2)术前专科检查、局部穿刺、CT或超声等影像学检查明确脓肿已形成,行手术切开引流者;3)病例资料完善。2方法记录患者的病例资料:1)一般资料:年龄、性别、感染来源,以及有无全身系统性疾病等;2)术前及术后的白细胞计数、张口度、疼痛程度(Wong-Baker面部表情量表);3)治疗情况:治疗方法、住院时间、术后瘢痕长度、换药次数。采用SAS 9.4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其中,年龄、白细胞计数、住院时间、张口度、瘢痕长度、换药次数的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性别、全身系统性疾病、感染来源、疼痛程度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传统治疗组与VSD组术前临床资料的比较:本研究中传统治疗组58例,其中男24例,女34例,VSD组58例,其中男19例,女39例,两组间性别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检验,P=0.3386)。传统治疗组中纵隔感染2例,非纵隔感染56例,VSD组中纵隔感染3例,非纵隔感染55例,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检验,P=0.649)。传统治疗组伴有其他疾病22例,无其他疾病36例,VSD组伴有其他疾病28例,无其他疾病30例,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检验,P=0.2627)。传统治疗组中牙源性感染48例,非牙源性感染10例,VSD组牙源性感染53例,非牙源性感染5例,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检验,P=0.1683)。传统治疗组的平均年龄(42.00±24.41y)明显小于VSD组年龄(53.24±19.97y),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ilcoxon秩和检验,P=0.0178)。传统治疗组的平均WBC值(14.82±4.22×109/L)低于VSD组(17.06±6.02×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ilcoxon秩和检验,P=0.0164)。传统治疗组疼痛程度(轻度疼痛14例,中度疼痛17例,重度疼痛27例)明显低于VSD组(轻度疼痛5例,中度疼痛15例,重度疼痛3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检验,P=0.0451)。传统治疗组二次手术6例,非二次手术52例,VSD组二次手术18例,非二次手术4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检验,P=0.0062)。2.传统治疗组与VSD组术后临床疗效的比较:VSD组的平均住院时间(11.89±2.45d)明显小于传统治疗组(16.91±6.9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ilcoxon秩和检验,P<0.0001)。术后3d VSD组的WBC值(8.99±2.39×109/L)明显低于传统治疗组(11.88±3.52×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ilcoxon秩和检验,P<0.0001)。VSD组张口受限缓解值(1.30±0.54cm)显着高于传统治疗组(0.88±0.30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ilcoxon秩和检验,P<0.0001)。VSD组疤痕长度(2.78±0.72cm)明显小于传统治疗组(3.68±1.68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ilcoxon秩和检验,P=0.0004)。VSD组换药次数(2.62±0.70次)明显小于传统治疗组换药次数(23.72±7.71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ilcoxon秩和检验,P<0.0001)。VSD组术后第7日的疼痛程度(轻度疼痛46例,中度疼痛11例,重度疼痛1例)明显低于传统治疗组疼痛程度(轻度疼痛31例,中度疼痛12例,重度疼痛1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检验,P=0.0005)。结论:1.与常规切开引流治疗方法相比,封闭负压引流技术能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术后疤痕长度、改善面部美观,迅速缓解疼痛及张口受限程度,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2.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有效节约医疗资源。综上所述,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是治疗口腔颌面间隙感染更为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陈云东,朱先伟,彭云烽[6](2019)在《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治疗效果的回顾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回顾性分析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价值。方法2014年3月—2018年9月间,在该院方便选取106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的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感染部位及感染源、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并给予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和治疗建议。结果全部106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其中有103例患者的病情痊愈,所占比例为97.17%,剩余3例患者并发了败血症和脓毒血症,其中有2例的患者的感染源为蜂窝织炎,1例患者的感染源为颌下间隙感染。死亡病例有2例,其中有1例患者的死亡原因为口底多间隙感染并发感染性休克,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离院后死亡;1例车祸受伤后1周伴颊部感染,入院后并发颅内感染转ICU,治疗无好转,离院后死亡;而在治疗时间方面,当口腔颌面部为单间隙的感染患者时,其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多间隙的感染患者,其中单间隙感染患者的治疗时间介于4~5 d,平均治疗时间为(5.3±2.2)d,多间隙感染患者的治疗时间介于7~11 d,平均治疗时间为(9.1±2.3)d。结论由于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发生时其病情较急,所以多采用综合治疗,比如全身抗炎、局部病变以及营养支持等,且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赵忱光,王津惠,杨超[7](2019)在《重症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综合处理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口腔颌面部及颈上部潜在性筋膜间隙中所发生的细菌性炎症的总称为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口腔颌面部有复杂的结构,它有丰富的血液和淋巴循环,而且有错综复杂而又互相联系的间隙,上直达颅底,下抵纵隔;由于颌面部所存在的静脉缺少瓣膜,这就使感染与颅内的海绵窦相连通。感染在筋膜间隙扩散并进一步引发多间隙感染,更有甚者引起严重的并发症直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对于重症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这一感染性疾病,本文综述其特征症状和治疗方面取得进展。
孙焕军[8](2018)在《口腔颌面部蜂窝织炎合并糖尿病的治疗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究口腔额面部蜂窝织炎合并糖尿病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00例口腔颌面部蜂窝织炎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的方法将以上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即通过手术以及药物治疗方法进行应用,手术过程让患者服用敏感广谱抗菌药物,依据病情应用糖皮质激素,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健康宣教,并加强对患者的补液,加强他汀类以及血必清药物的应用。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满意程度进行记录以及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额面部蜂窝织炎合并糖尿病在治疗过程中将常规的治疗方法与健康宣讲相结合,治疗效果更为显着,不仅能够加强对患者疾病的治愈,减轻患者的痛苦程度,提升患者的综合生活质量,还能够让患者更好的对自身进行护理,预防炎症扩散,进一步提升治疗的效果。
龚菊,许彪[9](2018)在《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诊治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国民口腔保健意识的提高及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发生率有所降低。但由于颌面部特殊解剖结构及潜在间隙的存在,常使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成为临床上一类起病急、发展快、治疗棘手的感染性疾患,对口腔颌面外科医师具有较大挑战。临床医师必须在该类疾病的急性过程中做出正确决定,采用适当的手术和气道维护进行干预,积极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故此外科医师对颌面部间隙感染的临床特征、常用的辅助检查、并发症和诊断治疗等方面的深入了解至关重要。
于珊珊[10](2017)在《糖尿病患者颌面部间隙感染临床及细菌学分析(附11例临床病例汇报)》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分析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患者在颌面部间隙感染的临床特点,探讨糖尿病患者常见致病菌及药敏分析,从而指导临床用药。方法研究对象选自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立医院口腔颌面外科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61例诊断为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并行脓肿切开引流的住院患者,并根据有无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感染来源、病原菌、抗菌药物敏感性、空腹血糖水平、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住院天数。采用SPSS.19.0软件包对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以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果1.糖尿病组26例,男17例,女9例;非糖尿病组35例,男21例,女14例。糖尿病组占该研究资料的42.6%,两组性别无明显差异(χ2检验,P=0.184)。2.糖尿病组平均年龄(57.25±18.76)岁,显着高于非糖尿病组(33.41±26.45)岁(t检验,P﹤0.001)。3.糖尿病组平均空腹血糖浓度(10.32±2.81)mmol/L,显着高于非糖尿病组(4.94±0.54)mmol/L(t检验,P﹤0.01)。糖尿病组次晨空腹血平均白细胞计数(15.78±5.59)×109/L,与非糖尿病组(15.43±5.59)×109/L无明显差异(t检验,P=0.852)。糖尿病组次晨空腹血平均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3.99±9.86)%,显着高于非糖尿病组(72.87±16.26)%(t检验,P=0.003)。4.两组患者中牙源性感染均为其最常见的感染来源,其最易累及的间隙均为下颌下间隙,其次为颏下间隙及咬肌间隙,最常检出的病原菌均为链球菌,分别占比57.69%、60.00%,其次为葡萄球菌属,此外,糖尿病组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5.两组常见的致病菌对万古霉素100%敏感,而对左氧氟沙星、头孢噻肟的敏感性也较高。6.糖尿病组住院天数(11.12±5.62)天,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7.77±2.83)天(t检验,P=0.009)。结论糖尿病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在未取得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之前,可以常规使用左氧氟沙星及头孢噻肟,并根据口腔颌面部的感染特点,联合使用抗厌氧菌药物,如替硝唑等,最终依据药敏结果用药。
二、颌面部蜂窝织炎的观察及护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颌面部蜂窝织炎的观察及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2)1例颈部蜂窝织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2 护理 |
2.1 气道管理 |
2.2 感染性休克的集束化护理 |
2.3 PICCO指导下的连续性肾替代疗法的护理 |
2.3.1 容量管理: |
2.3.2 生命体征的监测: |
2.3.3 血电解质、肾功能的监测: |
2.3.4 PICCO校准: |
2.3.5 抗凝观察与护理: |
2.3.6 血管通路的护理: |
2.4 颈部切口护理 |
2.5 密切监测血糖 |
2.6 营养支持 |
3 讨论 |
(3)探究护理干预对颌面部蜂窝织炎患者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认知干预 |
1.2.2 疼痛护理 |
1.2.3 心理干预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1例重度颌面部蜂窝织炎致急诊困难气道患者的急救与护理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一般资料 |
2 急救与护理 |
2.1 急救插管空窗期气道管理 |
2.2 急救插管空窗期心理干预 |
2.3 急救插管护理与配合 |
2.4 镇静的动态评估管理 |
2.5 加强安全转运管理 |
3 小结 |
(5)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口腔颌面间隙感染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前言 |
2 资料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口腔颌面部感染的诊疗现状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治疗效果的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检测方法 |
1.2.2 治疗方法 |
1.3 观察与评价指标 |
1.4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7)重症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综合处理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重症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症状 |
1.1 眶下间隙感染 |
1.2 咬肌下间隙感染 |
1.3 颌下间隙感染 |
1.4 口底蜂窝织炎 |
2 重症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治疗 |
2.1 全身治疗 |
2.2 局部治疗 |
3 重症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护理 |
3.1 心理护理 |
3.2 切口护理 |
3.3 加强口腔护理 |
(8)口腔颌面部蜂窝织炎合并糖尿病的治疗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9)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诊治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感染的诊断方法 |
1.1 临床特点 |
1.2 辅助检查 |
1.2.1 B型超声的应用 |
1.2.2 螺旋CT的应用 |
1.2.3 MRI的应用 |
2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治疗 |
2.1 病原菌及抗生素的选择 |
2.2 手术治疗 |
2.3 并发症的治疗 |
3 结语 |
(10)糖尿病患者颌面部间隙感染临床及细菌学分析(附11例临床病例汇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与分组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4 统计学分析 |
第二章:结果 |
2.1 一般资料 |
2.2 感染来源 |
2.3 感染部位 |
2.4 实验室检查 |
2.5 感染病原菌及药物敏感性 |
2.6 住院天数 |
第三章:讨论 |
第四章: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糖尿病患者颌面部间隙感染的研究 |
综述参考文献 |
11 例临床病例汇报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颌面部蜂窝织炎的观察及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 [1]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诊疗专家共识[J]. 李云鹏,石冰,张浚睿,刘彦普,沈国芳,郭传瑸,杨驰,李祖兵,张志光,王慧明,卢利,胡开进,季平,许彪,张伟,刘静明,龚忠诚,任战平,田磊,袁华,张惠,马婕,孔亮.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21(02)
- [2]1例颈部蜂窝织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J]. 钱佳丽,时琰,肖勤,吴雨洁,叶庆玲.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0(04)
- [3]探究护理干预对颌面部蜂窝织炎患者的影响[J]. 王琳娜,毕海畅,谭天瑜,武家名,郭欣.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20(05)
- [4]1例重度颌面部蜂窝织炎致急诊困难气道患者的急救与护理体会[J]. 洪慧.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9(48)
- [5]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口腔颌面间隙感染的临床应用[D]. 李春梅. 郑州大学, 2019(08)
- [6]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治疗效果的回顾性分析[J]. 陈云东,朱先伟,彭云烽. 中外医疗, 2019(10)
- [7]重症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综合处理的研究进展[J]. 赵忱光,王津惠,杨超. 中国处方药, 2019(02)
- [8]口腔颌面部蜂窝织炎合并糖尿病的治疗方法研究[J]. 孙焕军. 糖尿病新世界, 2018(10)
- [9]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诊治的研究进展[J]. 龚菊,许彪. 医学综述, 2018(08)
- [10]糖尿病患者颌面部间隙感染临床及细菌学分析(附11例临床病例汇报)[D]. 于珊珊. 青岛大学,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