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秋白与周恩来婚恋观之比较

瞿秋白与周恩来婚恋观之比较

一、瞿秋白与周恩来婚恋观之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李美皆[1](2021)在《陈学昭:一生的故事大于小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陈学昭是浙江海宁人,1906年出生。她在文学上出道比较早,1921年便开始发表作品,后留学法国九年,获得文学博士学位。由于家庭的介入,年轻的陈学昭的情感曾经在季志仁和孙福熙(现代文学史上文学研究会的重要成员孙伏园的弟弟)之间纠葛徘徊,她家里看好孙,她自己看好季。最后家庭占了上风,她公认的未婚夫是孙。陈学昭到法国留学时,季已在法国。陈学昭到法国后,

李佳佳[2](2021)在《《红色中华》典型报道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孙媛媛[3](2020)在《周恩来家教家风的特点及其时代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我国的当代家教家风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他多次强调要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建设。周恩来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自觉地将小家的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在斗争和实践中形成了其家教家风的特点。他的家教家风不仅深刻地影响了身边的工作人员和后辈,也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地影响着更多的人。周恩来的家教家风既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深刻的核心内容和特点,又有对新时代的重要价值和启示。它是中国共产党人众多优秀家风的代表,也是家风即党风的实践凝练。周恩来家教家风为新时代中国多方面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启示。本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科学分析周恩来家教家风形成的渊源、核心内容、特点及其时代价值与启示。本文正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周恩来家教家风的渊源。周恩来家教家风的形成是与其接受的家庭教育、各类文化的浸润,以及其经历的革命实践密切相关的。它是在继承中华民族传统家风家训文化、革命信仰、道德修养和革命锤炼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家国情怀的集中体现。第二部分,周恩来家教家风的核心内容。周恩来家教家风内涵丰富,主要包括“周正”“和柔”“刚毅”“包容”的家风,是党风、社风、民风的重要体现。周恩来家教家风的四维内涵集中展现了其人民性的理论特质,对于当今社会全面推进家教家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第三部分,周恩来家教家风的特点。周恩来家教家风突出地表现了“和”“正”“忠”三个特点,体现了和融各族、和荣万家、和平四方;为人之正、立世之正、治家之正;忠于家庭、忠于人民、忠于信仰的深刻意蕴。第四部分,周恩来家教家风的时代价值与启示。研究周恩来家教家风的特点,最终目的和落脚点在于以家风带动党风、政风和社风,以周恩来家教家风为指导推进新时代中国家风建设事业的发展。基于此,在深刻把握周恩来家教家风特点、内涵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新时代家教家风建设、新时代领导干部家庭教育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奋斗方向。综上所述,本文将周恩来家教家风的特点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周恩来家教家风的形成渊源、核心内容及其特点进行系统性、综合性阐述,来为新时代中国家教家风建设等方面提供发展方向和路径选择。

王鑫[4](2020)在《共青团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经验及当代启示(1920-1927)》文中指出传播当代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是目前党和国家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着力点。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共青团和青年在思想宣传领域的作用。在共青团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党中央对共青团近五年宣传工作的成效给予了肯定,并对共青团在新时代条件下不忘初心、接续前行,开创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新境界寄予了厚望。经研究,共青团在早期建团和青年运动的过程中,坚持党的领导,积极发挥党的助手和先锋作用,面向青年开展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活动,在中国近代传播史上做出了显着贡献,积累了基本的传播经验。这对于共青团在新时代传播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文章由6个部分构成,总体根据如下思路展开:第一部分为绪论。分析选题的历史和现实缘由,梳理学术界的研究现状,分析论文主题在目前研究成果基础上尚可深入研究的空间;归纳适用的研究方法,并提出文章的创新之处。第二部分是文章涉及的相关概念和写作的立论依据。相关概念主要对共青团的名称、共青团的内涵和职能以及党团关系进行了界定。立论依据主要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青年观、中国共产党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观和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工作理论入手。第三部分是推动早期共青团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合力。借助“历史合力”理论,分析20世纪初的相关历史背景。高涨的革命运动对科学理论的诉求、新文化运动对价值的重塑、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对青年思想觉悟的影响,四者之间形成合力,共同推动着以共青团为主体的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开启。第四部分是早期共青团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920-1927年间,共青团因国情变化和青年运动及发展需要共召开了四次全国代表大会,马克思主义在每次大会前有着清晰的传播脉络,因此,本文以四个时间段为基准,具体阐述了不同阶段的传播历程。第五部分是早期共青团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经验。基本经验是共青团能够在早期传播阶段持续前进和取得成效的重要法宝。经过文献研究,本文意在从首要前提、正确方向保障、重要手段和主要推力四个维度探索早期共青团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经验。第六部分是早期共青团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当代启示。以传播学的要素和早期共青团的传播经验为依据,加强新时代共青团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宗旨、传播内容、传播方式和传播队伍方面的探索。

朱佳[5](2018)在《中共早期领导人婚姻变动原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共早期领导人婚姻变动相对比较频繁,他们婚姻变动的背后,一方面具有同时代新式知识分子婚姻的共同特点:新文化运动中个人意识的觉醒,五四时期主张男女平等的思想,以及新式知识分子的婚姻潮流,使得那个时代新式知识分子婚姻变动相对比较频繁。另一方面,中共早期领导人婚姻变动相对比较频繁的背后还存在更为特殊的群体原因:朝不保夕的斗争环境中对爱情的勇敢追求,革命年代里配偶的不幸离世或牺牲,革命工作的特殊性导致婚姻变故,与异性同生共死的革命工作中滋生出新的感情,以及革命过程中与配偶理想信念产生分歧,如此等等,都是导致他们婚姻变动的重要因素。在近代中国,尤其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1920年代,正处在新旧思想和风俗冲突和交融的时代,在婚姻关系上体现为:一方面是新式知识分子努力倡导和践行一夫一妻制、婚姻自由、男女平等。另一方面,整个社会包办婚姻盛行,女性社会地位低下,无论是晚清还是民国,纳妾都是被法律所认可的客观事实。而从中共早期领导人在对婚姻问题上采取的态度及实践来看:一方面,他们冲破封建包办婚姻的束缚,建立两性关系平等的婚姻,另一方面,在整个社会纳妾现象还很普遍的情况下,中共早期领导人则是最早践行一夫一妻制的群体,并在建立新政权后通过法律对一夫一妻制进行了规定。同时,大多数中共早期领导人建立了以共同理想为基础的婚姻。他们在婚姻变动中采取的观点和做法,坚持的原则,不但体现了他们在婚姻问题上进步的婚恋取向,也体现了社会进步的潮流和社会文明的发展方向。

陆瑜芳[6](2018)在《“红色爱情”中的心理密码——上海大学核心通识课《爱情心理密码》教学案例》文中提出本文在"爱情心理密码"公开课的基础上,总结了通识教育如何与课程思政相结合,在教学中如何帮助当代大学生感受革命前辈的人格魅力,寻找爱情真谛和幸福秘密。并为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婚恋观,培养获得人生幸福的能力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严娟[7](2017)在《《中国青年》舆论引导主题变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青年》是团中央的机关报,得到了党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朱德、董必武、任弼时等众多领导人都曾为杂志写文章或题写寄语,尤其是毛泽东先后三次为它题写刊名。它是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舆论阵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青年投入到党和国家发展的洪流中。杂志1923年创刊于上海,由早期革命先驱恽代英主持,1927年被迫停刊,在大革命时期影响甚广,成为当时一代青年重要的思想启蒙刊物,也是大革命时期出版时间最久的报刊。1939年在延安复刊,冯文彬为杂志撰写了发刊词,提出“我们今天的《中国青年》要能够推动,组织更广大的青年到抗日战争中来”,①虽然当时延安条件艰苦,但仍坚持出版29期,最终在1941年3月因皖南事变国民党反动派封锁根据地而停刊。1948年底又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附近的夹峪村复刊,为新中国的建设与发展鼓与呼,动员广大青年投入建设新中国的浪潮中,但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爆发于1966年8月16日再次停刊。时隔12年,1978年9月10日《中国青年》又吹响了复刊的号角,勇于向“禁区”挺进,冲破“两个凡是”,在改革开放的大形势下伴随共青团一起进入经济领域,为改革开放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并坚持出版至今。本文以《中国青年》为研究对象,对其自创刊至20世纪间的舆论引导主题进行全面考察,具体将杂志按其自身的发展分为:革命时期、新中国初期、改革开放时期这三个时期,其中因延安时期出版时间较短,同时所留资料甚少,将其与大革命时期一起划为革命时代。中国自鸦片战争之后被迫走向殖民的现代化进程,在经历了一系列激荡的社会变革之后,中国始终无法摆脱列强的蹂躏和压迫,而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的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向了民族解放的道路,这是历史的选择。《中国青年》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始终与中国社会同呼吸共命运。回顾《中国青年》的发展脉络,无论是救亡图存的革命时代,还是迷途初探的建国初期以及百废待兴的改革开放时期都在舆论引导方面成效显着,在各个时期刊登了反映党以及团中央宗旨的文章,对青年成长的各个方面进行耐心引导,成为青年群体的人生导师。因此,以《中国青年》为考察对象,研究其舆论引导主题的变迁,不仅是对包括《中国青年》在内的杂志行业舆论引导的思考与探索,也是对媒介舆论引导如何与中国社会发展互动的深刻感悟。本文将以史论结合法、文献研究法为主,并辅以定性分析、多学科交叉研究、归纳研究与个案研究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中国青年》1923年以来的舆论引导主题情况进行全面梳理和研读。第一章绪论对研究意义、方法以及研究现状做了简要的概述,并提出文章的创新和不足之处;第二章到第四章是在时代发展的大背景下对三个时期杂志的舆论引导主题进行具体分析;第五章探讨了《中国青年》舆论引导主题的技术路线问题,主要从它的主题设置模式、主题说服模式以及主题引导方式三个方面进行论述;第六章从媒介理性的角度探讨《中国青年》的舆论引导主题中的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问题;第七章则是在前面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对现在传统媒体舆论引导的一些资鉴。笔者希望通过此次研究可以带给包括杂志在内的传统媒体在舆论引导方面些许思考,使它们不但成为党的有力喉舌,也应成为读者的人生指路者和答疑解惑者。

李国芝[8](2017)在《萧楚女:早期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与传播者》文中研究指明萧楚女,中国共产党早期青年运动领导人之一、《中国青年》杂志的创始人之一、杰出的宣传家。在探求救国救民道路上,萧楚女选择马克思主义这一真理,成为我党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信仰者和理论的传播者。通过对萧楚女生平事迹的研究,可以了解萧楚女,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为何选择马克思主义和如何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文分为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绪论主要包括研究旨意、研究综述、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论文正文,四部分,分两个中心,中心一是介绍萧楚女生平和为何选择信仰马克思主义,二是叙述他为早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所做的贡献。正文第一、二部分,第一部分早期探索革命的心路历程,本章主要介绍其早年的社会经历。主要是在五四之前的探索,在早期的革命探索中,无论是投身辛亥革命的洪流还是到后来短暂的加入国民党,都是其对当时社会的一种不满对中国革命的一种的探索。在五四前后萧楚女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通过系统学习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正文第三、四部分介绍萧楚女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他终身为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所做贡献。他以报刊编辑和教师等身份,积极向广大青年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帮助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关心青年的成长,引导青年走向革命。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萧楚女积极的与非马克思主义派别进行论战,维护了马克思主义神圣的地位,使大批青年认清了非马克思主义的真面目,从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萧楚女以马克思主义为自己终身的信仰,对早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的传播起了一定的作用,特别是对青年的革命教育宣传产生很大影响。正如萧楚女所说,人生就应该像蜡烛一样从头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他的一生虽然短暂,却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印记,一生短暂却又辉煌。

陈林[9](2017)在《思想文化视域下的知识分子叙事研究(1978-1993)》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78年开始,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时代,“80年代提前登场”;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以后,“90年代的真正性格”才呈现出来,90年代“滞后展开”。在此意义上,1978年至1993年这一历史时段,我称其为“长80年代”。80年代是中国社会文化结构发生深刻转型的时期,这种转型对知识分子与政治权力的关系、知识分子与大众的关系、知识分子与社会的关系、知识分子的精英结构,以及知识分子的文化意识和身份意识都发生了深远的影响,导致了一系列相应的变化,包括文学叙事的变化。80年代文学正是在转型期的社会文化结构中产生,因此,80年代知识分子叙事是80年代文学史的组成部分,也是80年代文化与80年代问题的组成部分。这决定了80年代文学在当代文学史中的特殊位置。如何理解和评价80年代文学,显然关涉到如何理解之前的50—70年代文学,以及之后的90年代文学与新世纪文学。80年代问题其来有自,其中的一部分延续至今。对80年代文学的理解和评价,迄今仍是一个能够激发思想活力的问题。80年代是一个“未完成的年代”,可以说,80年代文学的研究,同样是一项未完成的工作。在思想文化视野下考察80年代的知识分子叙事,恰恰不是将80年代文学及思想文化孤立开来,而是在80年代的前后关联中,以整个20世纪为背景的探讨。这对断裂论的当代文学史论述,以及80年代的纯文学概念及与之相关的线性的文学史写作是一种矫正和补充。因此,本文选择以思想文化为视角,以知识社会学、知识考古学等方法为主,多种理论方法综合运用,致力于分析转型期社会文化结构、总体的意识形态与知识分子的社会身份、文化意识和文学叙事结构之间的关系问题,揭示80年代文学史与80年代知识分子精神史变迁中的制度性结构性的力量,以此展开一种知识性的批判。该论文主体由五部分组成。首先是对知识分子这个概念做知识学的、历史的考察和梳理。知识分子是一个现代概念,这一概念没有一个不言自明的本质主义的定义。因此,只有通过对不同知识分子理论的分析和研究,才能使真正的知识分子问题呈现出来。此外,就中国的知识分子问题而言,还必须要将其置于士大夫传统与现代社会历史之中做历史性的考察和分析。在对知识分子有了总的论述之后,本文依次对知识分子与政治;知识分子与革命;知识分子与启蒙;知识分子与现代化等四个主题分别展开论述。对其中每一个主题的理论探讨,都是将其置于社会转型的特定历史语境之中,结合重要的文学作品及相关论争,重点考察和分析这些主题在80年代文学中的演变。随着80年代政治环境、政治目标的变化,知识分子政策的调整,知识分子成为“工人阶级自己的一部分”。与之相应,文学与政治的关系同样发生新的调整和变化,包括文艺制度、文艺政策,以及文艺与政治的互动方式等诸多方面。这些关系的调整是一个充满矛盾、冲突、妥协的历史过程。对知识分子及知识分子叙事背后的这些制度性、结构性力量的揭示,是深入理解80年代知识分子与80年代文学的关键。80年代是一个后革命时代,对革命的重新认识,使知识分子的革命叙事呈现出新的面貌。本文不但考察、梳理80年代革命叙事的转移、嬗变过程,引入现代革命理念与中国传统的革命政治话语,革命理念与革命实践之关系等问题,而且深入剖析知识分子与革命家这两类人构成要素的内在一致性。关于知识分子与启蒙的问题,本文从知识分子的自我意识;知识分子与启蒙对象的关系;一位特殊的女性知识分子娜拉的形象变迁三个方面分而论之,对知识界80年代重建启蒙到“启蒙的自我瓦解”过程做了历史性的考察与分析。对知识分子与现代化这一主题,本文在改革开放的政治话语与知识分子的现代文化意识、“现代社会想象”的关系中讨论文学叙事,并重点对历史主义与道德主义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

王川霞[10](2016)在《文学与政治之间 ——冯雪峰与鲁迅传统的官方化建构》文中认为文学与政治是20世纪中国社会无法回避的话题,在中国社会被强行置入西方现代化进程后,“革命”成为了解决中国社会各种矛盾的主要手段,从辛亥革命、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革命性”成为了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特征之一,这一时代特征决定了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无法与之分离,文学也不例外。文学在参与社会革命的过程中展现出了其巨大的社会价值,但同时也因此掩盖了自身的艺术独立性,在20世纪的中国社会如何处理文学与政治的关系成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上的一个重要命题。对命题的不同解答,展现了人们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不同理解,其对当代社会也是具有借鉴意义的。鲁迅思想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过程中的特定产物,展现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时代特征,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与理论价值,这也成为了人们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鲁迅传统进行官方化建构的原因所在。在对鲁迅传统进行官方化建构中,出现了以周扬、冯雪峰和胡风为代表的不同支派,三个支派对鲁迅思想的不同阐释展现了官方话语背后的分歧及其实质,也体现了文学与政治之间复杂的运动轨迹。本文以冯雪峰对鲁迅传统的官方化建构为主线,在展现冯雪峰与鲁迅交往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冯雪峰在平衡鲁迅与党之间关系时所采取的策略与方法,以及由此体现出的冯雪峰在对待文学与政治关系时所秉持的态度,以及这一态度所导致的一系列结果。在对鲁迅传统进行官方化阐释的过程中,冯雪峰始终都在追寻着政治与文学的平衡状态,即在肯定文学与政治具有各自独立性的基础上,强调二者之间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在这一策略的指导下,冯雪峰在左联期间很好地处理了鲁迅与左联之间的关系,得到了鲁迅和党组织双方的认可,然而随着中国革命形势地不断发展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的日渐成熟,冯雪峰关于文学与政治的平衡策略却显现出了其偏离政治主流话语的趋势,尤其是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之后,这一趋势就更加明显。建国后,冯雪峰虽然也在努力使自己回到政治主流之中,但其诗人的身份与气质却总使他有意无意地展现出对文学独立价值的思考。冯雪峰的一生因文学与政治的纠葛而陷入困境,也因文学与政治的纠葛而得到升华,冯雪峰对鲁迅传统官方化的建构只是我们探寻文学与政治关系时的一个具体案例,但其所展现出的鲜明的时代印记却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二、瞿秋白与周恩来婚恋观之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瞿秋白与周恩来婚恋观之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陈学昭:一生的故事大于小说(论文提纲范文)

1
2
3
4
5
6

(3)周恩来家教家风的特点及其时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理由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理由
    二、学界研究综述
        (一) 国内研究历史与成就
        (二) 国外研究历史与成就
        (三)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
        (一) 文献综合分析
        (二) 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三)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
    五、论文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 创新之处
        (二) 不足之处
第一章 周恩来家教家风的渊源
    一、和以养正的家庭教育
        (一) 融洽的家庭氛围涵养了周恩来的人格
        (二) 严格的家庭教育培养了周恩来的学识
        (三) 优良的家风家训提升了周恩来的品德
    二、多元互补的文化浸润
        (一) 传统思想涵育了周恩来的道德修养
        (二) 绍兴文化影响了周恩来的处世之道
        (三) 南开求学塑造了周恩来“允公允能”的精神
        (四) 旅欧留学坚定了周恩来的革命信仰
    三、中国革命的实践升华
        (一) 逶迤长征路铸就了周恩来的刚毅品性
        (二) 艰难延安岁月锤炼了周恩来的高贵品质
        (三) 革命中的别离磨砺了周恩来的家国情怀
第二章 周恩来家教家风的核心内容
    一、“周正”家风奠气度之基
        (一) 视野之“周”
        (二) 德行之“正”
    二、“和柔”家风呈处世之智
        (一) 处事之“和”
        (二) 待人之“柔”
    三、“刚毅”家风显意志之坚
        (一) 执纪之“刚”
        (二) 临危之“毅”
    四、“包容”家风展胸怀之广
        (一) 宏微之“包”
        (二) 宠辱之“容”
第三章 周恩来家教家风的特点
    一、引领特点:“和”
        (一) 和融各族
        (二) 和荣万家
        (三) 和平四方
    二、主体特点:“正”
        (一) 为人之正
        (二) 立世之正
        (三) 治家之正
    三、核心特点:“忠”
        (一) 忠于家庭
        (二) 忠于人民
        (三) 忠于信仰
第四章 周恩来家教家风的时代价值与启示
    一、周恩来家教家风的时代价值
        (一) 立德树人,以德铸魂
        (二)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三) 胸怀天下,行稳致远
    二、周恩来家教家风的现实启示
        (一) 言传身教:对新时代家教家风建设的启示
        (二) 无私无我:对新时代领导干部家庭教育的启示
        (三) 坚定信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启示
        (四) 继往开来:对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共青团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经验及当代启示(1920-192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评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立论依据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共青团名称的演进
        2.1.2 共青团的内涵和职能
        2.1.3 中国共产党和共青团的关系及演进历程
    2.2 立论依据
        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青年观
        2.2.2 中国共产党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观
        2.2.3 中国共产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理论
第3章 推动早期共青团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合力
    3.1 高涨的民主革命运动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3.2 新文化运动营造的自由思想氛围要求进行价值重塑
    3.3 十月革命提供了青年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基础
    3.4 五四运动推动青年自觉担当起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使命
第4章 早期共青团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4.1 团一大前:在早期团组织的建立和整顿中传播马克思主义
        4.1.1 早期青年团组织的建立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4.1.2 在整顿恢复组织工作中加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4.2 团一大到团二大:在工人运动中传播马克思主义
        4.2.1 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正式建立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4.2.2 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4.3 团二大到团三大:在国共合作的革命实践中传播马克思主义
        4.3.1 国共的渐进合作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4.3.2 国民革命前期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4.4 团三大到团四大:在大革命高潮和北伐战争中传播马克思主义
        4.4.1 大革命高潮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4.4.2 北伐战争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第5章 早期共青团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经验
    5.1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促进共青团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首要前提
        5.1.1 根据党的要求扩大马克思主义的影响范围
        5.1.2 按照党的政治方向开展马克思主义传播
        5.1.3 在党的指导下不断健全传播的媒介体系
    5.2 与错误思想作斗争是共青团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方向保障
        5.2.1 与无政府主义的斗争
        5.2.2 与国家主义派的斗争
        5.2.3 与戴季陶主义的斗争
    5.3 创办团属机关刊物是共青团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手段
        5.3.1 《先驱》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5.3.2 《中国青年》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5.3.3 《少年》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5.4 与青年的发展相结合是共青团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推力
        5.4.1 根据青年的发展需求传播马克思主义
        5.4.2 根据青年的发展特点传播马克思主义
        5.4.3 根据青年的发展层次传播马克思主义
第6章 早期共青团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当代启示
    6.1 坚持以党的领导为中心的传播宗旨
    6.2 选择顺应时代发展的传播内容
    6.3 增强主流媒体的传播地位
    6.4 打造能力精湛的传播队伍
结语与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5)中共早期领导人婚姻变动原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中共早期领导人的婚姻概况
    第一节 “中共早期领导人”的概念范围
        一、“中共早期领导人”的界定
        二、“中共早期领导人”的界定依据
    第二节 中共早期领导人的婚姻变动状况
        一、中共早期领导人婚姻情况简述
        二、中共早期领导人婚姻变动情况分析
第二章 中共早期领导人婚姻变动的时代原因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中个人意识的觉醒
        一、新文化运动对“人”的发现
        二、个人意识觉醒带来新式知识分子婚姻的变动
    第二节 五四时期男女平等思想的影响
        一、男女平等思想的传播
        二、男女平等带来的女性再嫁自由
    第三节 新式知识分子的婚姻潮流
        一、新式知识分子的择偶观
        二、新式知识分子离(退)婚潮流的影响
第三章 中共早期领导人婚姻变动的特殊原因
    第一节 革命斗争的残酷性
        一、朝不保夕的斗争环境中对爱情的勇敢追求
        二、革命年代中配偶的不幸离世或牺牲
    第二节 革命斗争的特殊性
        一、因工作需要长期分居导致的婚姻变动
        二、革命工作中与其他异性同生共死产生新的感情
    第三节 理想信念产生分歧
第四章 中共早期领导人婚姻变动中的进步性追求
    第一节 冲破包办婚姻,寻求自由婚姻
        一、包办婚姻的普遍性
        二、寻求自由婚姻
    第二节 主张妇女解放,尊重女性意愿
        一、主张妇女解放
        二、尊重女性意愿
    第三节 打破传统习俗,践行一夫一妻制
        一、民国时期一夫一妻多妾现象的合法性
        二、践行一夫一妻制
    第四节 倡导以共同理想为基础的婚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6)“红色爱情”中的心理密码——上海大学核心通识课《爱情心理密码》教学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主题
二、课堂情境
三、教学成果
四、教学反思
五、经验交流

(7)《中国青年》舆论引导主题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关于《中国青年》杂志的研究现状
        1.2.2 关于舆论引导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3.1 史论结合法
        1.3.2 文献研究法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1.4.1 研究创新
        1.4.2 研究不足
第2章 革命时代舆论引导主题的基本面向
    2.1 革命动员与战斗精神的鼓噪
        2.1.1 以革命动员与战斗精神作为重点报道内容
        2.1.2 以集中式和连续式作为重大事件的报道方式
        2.1.3 以革命理论的系统宣传作为报道基石
    2.2 青年运动与青年问题的关照
        2.2.1 国内国际的青年运动
        2.2.2 青年问题
第3章 建国初期舆论引导主题的主要表征
    3.1 抗美援朝宣传
    3.2 新中国各项事业建设
        3.2.1 引导青年参加土地改革运动
        3.2.2 进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集中宣传
        3.2.3 树立新中国建设典型人物
    3.3 关注青年成长
        3.3.1 发起青年人生观大讨论
        3.3.2 传播先进知识,开拓青年思维
        3.3.3 新型婚恋观的宣传教育
第4章 改革开放时期舆论引导主题的重要聚焦
    4.1 “文革”后的走向思想“禁区”
    4.2 改革开放初期的现代化建设
        4.2.1 为共青团进入经济领域正名
        4.2.2 对青年进行理论及实践指导
    4.3 渐行渐近的青年“一主多辅”的世界观与价值观
        4.3.1 引导青年坚定主导价值观
        4.3.2 鼓励青年多元的个性追求
第5章 《中国青年》舆论引导主题变迁的技术路线
    5.1 主题设置模式:从舆论之敌——到舆论之母——到舆论之仆
    5.2 主题说服模式:从一面之词——到问题讨论
    5.3 主题引导方式:从观念灌输——到事理呈现
第6章 《中国青年》舆论引导主题变迁的媒介理性
    6.1 价值理性:作为对象性杂志的《中国青年》对青年群体人生观形塑一以贯之的引领
    6.2 工具理性:作为时代先锋的《中国青年》舆论“议程设置”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契合
    6.3 价值与工具理性:作为社会公器的《中国青年》在社会重大舆情胶着中的“敢于亮剑”
第7章 《中国青年》舆论引导经验的当代资鉴
    7.1 引发青年忧国忧民意识与自强不息精神是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
    7.2 抑恶扬善、监督社会发展环境是媒介公共精神的具体体现
    7.3 弘扬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媒体的责无旁贷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8)萧楚女:早期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与传播者(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研究旨意
    (二) 研究文献综述
    (三) 研究创新之处
    (四) 研究方法
一、早期探索革命的心路历程
    (一) 早年的生活经历
        1 优越的童年生活
        2 家道中落的困苦生活
    (二) 早期革命思想探索
        1 参与武昌新军起义
        2 走“实业救国”之路初想
二、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选择
    (一) 五四时期的思想
        1 五四时期的社会思潮
        2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
    (二) 革命信仰的选择
        1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选择
        2 “江城双雄”的战友情谊
三、尺讲台上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
    (一) 奔走的革命教育者
    (二) 大革命时期的宣传工作
        1 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与政治讲习班
        2 农民运动讲习所专任教员
        3 黄埔军校的教官生涯
四、以笔代戎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
    (一) 纵横驰骋“方寸之间”
        1 唇枪舌剑纵横《新蜀报》
        2 《中国青年》与萧楚女的革命教育主题
        3 《中州评论》与河南马克思主义宣传
        4 黄埔时期的《黄埔日报》和《民国日报》
    (二) 党团建设和社会活动
        1 四川的党团建设
        2 参与五卅爱国运动
    (三) 与非马克思主义论战
    (四) 最后的革命时光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思想文化视域下的知识分子叙事研究(1978-1993)(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现状
    二、研究视角与方法
    三、研究思路与创新
第一章 作为问题的知识分子
    第一节 知识分子界说
    第二节 知识分子的一个历史描述
第二章 知识分子叙事与政治
    第一节 知识分子与政治
    第二节 转型期的文学与政治
第三章 后革命时代的革命叙事
    第一节 在革命者与知识分子之间
    第二节 革命叙事的转移
第四章 启蒙的重建与瓦解
    第一节“我”是谁:知识分子的自我意识
    第二节 谁教育谁,谁拯救谁
    第三节 娜拉的新时期变形记
第五章 知识分子与现代化
    第一节 知识分子的现代想象
    第二节 呼唤“模拉尔小姐”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文学与政治之间 ——冯雪峰与鲁迅传统的官方化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文学者与革命者
    第一节 湖畔畅想
        一、启蒙与传统
        二、诗与大众
    第二节 革命召唤
        一、现实与革命
        二、理想与信念
第二章 文学与政治之间
    第一节 冯雪峰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观
        一、以俄为师
        二、现实主义文艺观
        三、典型化问题
    第二节 文学与政治的平衡
        一、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道路初探
        二、曲折前行中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道路
        三、文学与政治平衡策略的新变化
    第三节 平衡策略下的危机
        一、鲁迅和“左联”
        二、上海与延安
第三章 因缘聚汇
    第一节 相识与相知
        一、基于误会
        二、志趣相投
    第二节 维护鲁迅
        一、左联时期的良师益友
        二、党与鲁迅的桥梁
        三、弘扬鲁迅精神
第四章 冯雪峰对鲁迅传统的阐释与建构
    第一节 冯雪峰对鲁迅思想的阐释与建构
        一、冯雪峰对鲁迅思想的阐释概述
        二、鲁迅思想官方化阐释中的内部分歧
        三、分歧背后的策略实质
    第二节 冯雪峰与鲁迅作品的阐释与解读
        一、冯雪峰对阿Q形象的解读
        二、冯雪峰的《野草》研究
        三、冯雪峰对于鲁迅杂文的阐释
    第三节 冯雪峰对于鲁迅传统的阐释与建构的特色
        一、冯雪峰对鲁迅传统的阐释与建构总结
        二、冯雪峰对鲁迅传统的阐释与建构特色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后记

四、瞿秋白与周恩来婚恋观之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陈学昭:一生的故事大于小说[J]. 李美皆. 四川文学, 2021(09)
  • [2]《红色中华》典型报道研究[D]. 李佳佳.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周恩来家教家风的特点及其时代价值研究[D]. 孙媛媛. 山东大学, 2020(10)
  • [4]共青团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经验及当代启示(1920-1927)[D]. 王鑫. 福建农林大学, 2020(02)
  • [5]中共早期领导人婚姻变动原因研究[D]. 朱佳. 江苏师范大学, 2018(12)
  • [6]“红色爱情”中的心理密码——上海大学核心通识课《爱情心理密码》教学案例[J]. 陆瑜芳. 现代交际, 2018(04)
  • [7]《中国青年》舆论引导主题变迁研究[D]. 严娟.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6)
  • [8]萧楚女:早期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与传播者[D]. 李国芝. 江西师范大学, 2017(06)
  • [9]思想文化视域下的知识分子叙事研究(1978-1993)[D]. 陈林. 苏州大学, 2017(04)
  • [10]文学与政治之间 ——冯雪峰与鲁迅传统的官方化建构[D]. 王川霞. 苏州大学, 2016(11)

标签:;  ;  ;  ;  ;  

瞿秋白与周恩来婚恋观之比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