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论我国依法治国之三步曲(论文文献综述)
周小茹[1](2021)在《案例教学在中小学法治教育一体化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法治宣传教育事业的不断深入,案例教学在法治教育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在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背景下,推动中小学法治教育一体化发展也势在必行。提高中小学法治教育一体化的实效,充分发挥案例教学在其中的特殊作用,是一个具有较高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论题。本文从中小学思政课中的法治教育内容切入,首先梳理国内外学界关于案例教学、中小学法治教育的研究近况,界定案例教学、中小学法治教育一体化、教学进阶等相关概念,明确彼此之间的联系。其次,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发现中小学法治教育应用案例教学存在案例教学服务于学生的水平不高、与法治教育目标契合度较低、对于法治教育内容凸显不够等问题,并找寻引发问题的原因。再次,探索案例教学在中小学法治教育一体化的优化策略。遵循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按照不同学段的法治教育目标和内容,从案例材料的选取、案例情境的呈现、案例活动的开展以及对案例教学的评价,设计适合小学、初中、高中学段法治教育的案例教学范式,以保证中小学法治教育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从而推动中小学法治教育一体化的发展。
史蕾[2](2021)在《转型期中国公民法治观念培育研究》文中认为公民法治观念培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内容。党中央在“四五”普法规划中就明确指出“要把法制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紧密结合起来”,1987年开始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加入了法治教育,2014年进一步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中小学开展法治教育,赋予法治教育全民教育的性质和定位。迄今,普法宣传教育已经进入“八五”规划开局之年,经过持续的法治教育,公民的法治观念显着增长。但是当前法治实践中依然存在公民尊法信法守法用法意识不强,青少年违法犯罪率上升的现象,表明公民法治观念培育依然需要进一步深化提升。中国的社会转型是有着五千年悠久文明传统的古老大国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是国家治理深刻变革的转型,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转型。传统农业社会礼法合治,法治仅处于辅助地位,对法治文化建设较为轻视。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法治权威还没有真正树立,很多公民依然存有人情大于法治的观念。转型期法治观念培育有必要结合历史渊源和现状发展进行认真思考和研究。本文通过五个部分展开系统阐述:第一部分对法治观念进行界定。通过梳理既有研究成果,将法治观念进行概念厘定;并对法治观念培育过程中所涉及的主体、客体、内容、环境要素进行介绍,为后续论述框定研究范围。第二部分对法治观念培育的理论基础进行阐释。通过梳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中国共产党人对法治观念培育的阐述,阐明公民法治观念培育的基本原理。第三部分对法治观念培育的历史渊源进行梳理,总结其实践理路。传统社会是礼法合治的人治社会,法治在其中仅是补充和保障作用。历史发展证明,只有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实际相结合,培育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才是正确的道路。第四部分对当前中国公民法治观念培育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对转型期中国公民法治观念现状以及法治观念培育现状进行分析,揭示当前公民法治观念培育症结,进而探讨分析其影响因素。第五部分对转型期公民法治观念培育的路径进行总结。中国公民法治观念培育要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结合当前教育发展进一步完善法治观念培育方式,在教育过程中把握法治观念认知、认同、践行法治的主线,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社会教育统筹融合,形成全方位育人格局,并予以制度保障,提高法治观念培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钟倩,许礼军[3](2020)在《用好主观题解题三步曲,提高解题实效——以2020年高考全国Ⅰ卷第39题为例》文中认为2020年高考全国Ⅰ卷思想政治主观题风格稳定,选材紧贴时事热点,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创设具有时代性的真实情境,关注国家治理,强化价值引领,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凸显核心素养立意,突出对学生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素养的考查。充分运用好主观题解题三步曲的方法,即读懂设问、研细材料、
梁俊山[4](2020)在《农村党支部选举制度创新研究 ——以D村“两票”制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诞生以来,先后经历革命时期、新中国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等重要发展阶段,各阶段都是党为实现人民利益而不断奋斗的过程。农村基层组织在党的实践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制度创新是推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作用发挥的核心机制。厘清农村基层党支部制度创新的内在机理,对于实现以制度创新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农村党支部领导,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H县D村是一个位于晋、陕、蒙交界处具有悠久历史的小型村庄,其处于“鸡鸣三省”的边缘地理环境、“十年九旱”的气候条件和“民歌海洋”的艺术氛围共同作用下形成的独特时空场域中,为基层党的制度创新提供了重要的环境支撑。改革开放前中国农民经历了组织化的三个重要时期,即从分散个体到组织集体的农民协会时期,从原子化小农到合作化社员的合作化时期和从非正式合作到政权化行动的人民公社时期。组织化实践中农民的民主意识得到启蒙并对农村制度形成初步认知,为改革开放后有序参与村民自治并积极探索制度创新奠定了基础。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全国推行村民自治的宏观背景下,由于党的制度安排尚未明确村“两委”关系,为村民自治实践预留了基层制度创新空间。D村在历史和现实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演化成为干群关系紧张、基层组织涣散的矛盾复杂村,群众在坚持党的领导制度认知下提出“选书记”的制度创新诉求。地方党委基于“人民中心”的价值遵循对诉求积极回应,与人民互动中创造了“两票”制选举党支部书记的新做法,强化了农村党支部的领导权威,有效解决农村现实问题。“两票”制经验在党组织支持和实践检验下不断扩散和深化,最终演化为具有全国普适性的“两推一选”制度。D村“两票”制经验及其“跨村选人”、“一肩挑”的制度创新实践展示了完整的制度创新脉络和经验链条,形成较为丰富的研究资料。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本文试图通过对D村“两票”制创新的典型案例进行实证调研,结合渐进性制度变迁理论、场域理论对其内在规律进行剖析,形成对农村党支部选举制度创新的一般理论。研究发现党支部选举制度是在党的领导保障下、农民发展内驱力推动下,遵循理法合一的价值路线,通过内生外嵌的实现路径进行耦合创新的过程。其中制度场域是创制发生的空间环境,四维一体是制度创新的体系结构,系统协同是制度创新的合力机制,耦合创新是制度创新的实现机制。在把握党的基层制度创新逻辑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以制度创新强化党的基层领导、满足农民发展需求、引领农村“三治融合”和推进乡村振兴实现的作用,从而实现农村治理现代化的最终目标。
贺新元[5](2020)在《法治文明:新时代文明强国之重要进路》文中研究表明从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开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一个建设文明强国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越来越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随之明显提高。无论是国家制度还是集中体现出来的国家治理体系,无论是制度执行力还是集中体现出来的治理能力,都离不开法治建设。法治是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的重要维度,法治文明是制度文明的题中应有之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可以从很多个维度进行考量,从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视角,法治文明建设是解读新时代中国走向文明强国进路的重要一维。
李中正[6](2019)在《无为 ——《老子》中的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文中提出改革开放40年来,乃至百余年间,对中国法问题的探讨与研究总是固执而持续地寻求着西方经验和知识支援。不可否认,这些舶来品曾经,甚至依旧在为中国法学发展和法制/法治建设提供某些现代化指引。但在中国重新进入世界结构的40年间,处在深刻调整中的世界与处在深刻变革中的中国,实然都已经有了全新的历史定位。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转型期的中国法(无论是中国法学还是中国法制/法治)似乎依旧面对着传统与现代的某种含混不清,也面临着本土与外来的艰难抉择,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国法律理想图景”依旧缺位。从“理想图景”蕴含的“理论判准”和“方向”作用来考察,实质上涉及到的就是原理与方法论的问题,亦即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的问题。要在新的历史时空下填补“中国法律理想图景”的缺位,走向“主体性中国”,而不是继续以“西方范式”来评判中国和中国法,推导出的结论必然是中国应该存在某种中国自己的法律哲学和切合中国实际的法律方法,而从《老子》中我们或能觅得这种“中国方案”。《老子》从“道”的本体论出发,以其卓尔不凡的对法律的理解与阐释在中国传统法哲学流派中独树一帜。基于“道”的特性,《老子》始终对主客观之间的对立持否定态度,也对经验世界的有为法则加以毫不留情地批判,本文将其概括为“无为”的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本文从“道”论出发,以历史学和哲学解释学为主要研究方法,辅之以比较研究法为补充,并以文献分析和法理解析有机结合进行阐述,力求客观地梳理、总结出《老子》中“无为”的法律哲学和法律方法,再以《老子》中一些具体的政治观念反证之,以增强其说服力和可信度,进而从中汲取营养,重新审视一些我们习以为常乃至确信不疑的现代理念和原则,探索传统经典向现代转化的一种可能路径。
李少文[7](2019)在《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宪法控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直接针对宪法结构,需要贯彻宪法某种程度的控制力。这种控制源于宪法保留原理和宪法的本质功能,也是"重大改革于法有据"这一党的执政思想的贯彻落实。我国监察体制改革具有鲜明的宪法特征,新建立的监察制度输入了立宪价值并重塑了国家机构和权力运行体系。宪法对此进行结构性控制,既为改革提供约束机制,又受制于改革塑造的新秩序。监察体制改革过程展现了宪法保留的控制力,同时改革自身也具有一定的正当化功能。在这种控制模式之下,宪法呈现了一定程度的收缩特征。对政治体制改革中的宪法收缩需要客观评判,适度收缩对于革新和重塑宪法秩序具有积极意义,但过度收缩亦非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目标。必要的宪法控制能够维护一系列改革底线,包括宪法权威、宪法原则和立宪价值,特别是有助于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舒家祥[8](2019)在《高考政治主观题规范答题能力培养研究》文中提出高中《思想政治》是一门政治性、思想性很强的学科。尤其高考政治主观题答题要求政治语言水平很高,文字运用和书写能力很强,集逻辑性、思辨性、情感性和政治敏锐性等素质于一体。概而言之就是对学生规范答题能力要求很高的一个高考板块。这种对学生规范答题能力的要求,根本上也是对政治课老师能力和素养的要求。教师在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也必然要提高自己。高中阶段是人生成长关键期,高中阶段的教育教学对学生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导向作用。这种导向作用发生在潜移默化的高中老师日常教学活动之中。老师的素质、能力,以及教学严谨程度,甚至老师的教学风格都会对学生成长和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就政治学科而言,初中学生尚未形成相应的政治学科素养,高中阶段必须对其进行全面规范的培养,否则,很难达到高校选拔人才的要求,更难适应国家选人用人的标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高中生在政治学科主观题答题过程中,普遍存在书写不规范,学科用语不规范,答题用语随心所欲,或“挖空心思”胡编乱造,未突出政治学科的特点;答题不讲逻辑层次,想到哪写到哪,很难体现出政治学科必备的政治立场、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学科素养。总之,答题不规范问题相当严重。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通过参与各种高考研讨会学习,与名师交流,向专家请教,认真分析历年高考全国卷政治主观题的参考答案,细心研读高考考纲和每一版课程标准,关心国内、国际大事等时事动态和时政热点,结合自身的教学感悟,整理出关于高中思想政治学科规范答题能力培养的一些思路,作为自己教学心得的组成部分。既能指导自己后续教学实践,也可为学生提高学习成绩提供有益借鉴。本研究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首先,提出对高中生政治考试主观题规范答题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具体从对高考的必要性、对自身发展的必要性角度展开论述。这是本研究的出发点和价值所在。其次,从问题和现状的分析入手,深入剖析高中生政治主观题答题不规范的主客观原因。由此引出规范答题需要的能力、素养及培养思路。再次,提出对高中生主观题规范答题能力培养的内容。包括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教材理论整合能力、分析设问意图能力,以及政治原则、立场、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等。比较全面、系统地概括了高中生解答好政治主观题需要的素养和能力。最后,提出对高中生政治主观题规范答题能力培养思路。逻辑层次与第三个方面对应,围绕第三个方面规范答题能力培养内容而引出培养思路。形成相对完整的关于高中生政治考试主观题规范答题能力培养的一个认知系统,构成本研究的完整体系。
金卫东[9](2019)在《初中教师专业共同体建设机制研究 ——以上海市J中学为例》文中认为教师专业共同体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范式,也为学校的整体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建设初中教师专业共同体是新时代教育变革的需求,也是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需求。本研究以上海市J中学为个案,在多年的教师发展实践行动研究基础上,采用文献分析、问卷和访谈调查、参与观察、案例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通过数据分析和理性思辨探索初中教师专业共同体的建设机制、核心要素及建构途径。论文首先借助相关文献,分析了我国初中教师专业共同体建设的现状,总结了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难。在此基础上,论文从历史视角叙述了个案学校建设初中教师专业共同体的实践历程:在萌芽期,通过探究课程、专题培训等活动激发教师发展的意识和动力;在培育期,通过不同任务驱动的教师发展团队实践,实现从表层组织架构到深层组织文化的转化;在发展期,面对信息技术与教育相融合以及学区化、集团化办学等新情况和新挑战,进行了基于智慧教室的教师发展和在校际交流中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探索。论文结合个案学校的实践,论述了初中教师专业共同体得以生发和持续发展的多重机制,具体包括:目标导向、动力激发、任务驱动、专家引领等四个培育机制;持续改进、政策激励、文化引领等三个运行机制;过程评价、绩效评估、团队评价等三个评价机制;以及组织和制度两大保障机制。论文还分析了初中教师专业共同体的五个核心要素:共同的价值观和愿景、共同体的引领者、实践中的互助合作、交流分享的时空和平台、身份认同和归属感。论文最后提出了基于需求分析打造共同体愿景、适度安排专业发展活动提高活动实效、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专家引领、创造广泛充分的同行交流机会以及加强文化制度建设和物质支持等初中教师专业共同体的建构途径。本文的实践探索对同类初中学校的教师专业共同体建设具有借鉴意义。基于实践和调查数据进行的理论探讨是对已有教师专业共同体研究的拓展与补充。
曹硕秋[10](2019)在《我国交警行政处罚裁量权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行政法学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行政裁量权已逐渐成为行政法学研究的重要对象。我国最初秉承对行政权力严格控制的理念,以防止权力滥用而导致私人合法权益受损。但是现代行政多元化任务改变了严格控权的理念,规范行政执法主体的权力行使,促进行政权力有序运行,成为大势所趋。交警作为维护道路交通安全的执法者,被依法赋予一定的行政处罚裁量权,以期在日常繁杂的执法工作中提高行政效率,促进依法行政,维护公平正义。但行政处罚裁量权的行使具有正反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既可以提高行政机关的工作效率,又可以降低行政成本,但另一方面,倘若行政处罚裁量权行使不当,会产生诸多的负面效应,甚至导致权力滥用。为了顺应社会管理发展趋势和更好地服务民众,需要引导交警行政处罚裁量权依法合理地行使。本文采用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民众利益关联最为直接的交警行政处罚裁量权进行研究。本文的基本结构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交警行政处罚裁量权的研究意义,以及国内外学术界关于行政裁量的理论之争,包括唯一正解学说、判断余地理论、因素理论、构成要件适用裁量的观点和裁量一元论等观点。第二部分分析了行政处罚裁量权的行使,分为确定案件事实、解释法律构成要件、等置与涵摄过程以及抉择法律效果四个部分。介绍了我国交警行政处罚权的来源、类型、裁量基准和量罚因素。第三部分通过对我国交警行政处罚裁量权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找出造成权力运行不畅的成因。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越权执法、行政管理职责淡化;行政处罚裁量权羁束化;选择性适用处罚权。并针对以上问题分析原因,主要有:行政处罚适用依据不规范;存在人情执法;监督管理不完善;执法者素质参差不齐等。第四部分论述解决交警行政处罚裁量权运行问题的有效途径。主要有:依法行使行政处罚裁量权;排除客观因素干扰;完善交警行政处罚裁量权监督机制;提高交警综合执法素质。目前,交警行政处罚裁量权相关的理论研究与执法工作的实务开展之间还存在着差距。通过本文的研究,以期探寻引导和规制交警行政处罚裁量权的有效途径,为提高交警行政执法水平,顺应依法行政法治进程尽绵薄之力。
二、试论我国依法治国之三步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我国依法治国之三步曲(论文提纲范文)
(1)案例教学在中小学法治教育一体化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1.4.1 研究的创新点 |
1.4.2 研究的不足 |
2 中小学法治教育一体化中的案例教学概述 |
2.1 案例教学 |
2.1.1 案例 |
2.1.2 案例教学 |
2.2 中小学法治教育一体化 |
2.2.1 法治教育 |
2.2.2 中小学法治教育 |
2.2.3 中小学法治教育一体化 |
2.3 中小学法治教育的教学进阶 |
2.3.1 教学进阶 |
2.3.2 中小学法治教育的教学进阶 |
3 中小学法治教育中应用案例教学的调查分析 |
3.1 调查情况概述 |
3.1.1 调查对象界说 |
3.1.2 调查方法与过程 |
3.2 中小学法治教育中应用案例教学取得的效果 |
3.2.1 案例教学在中小学法治教育中应用频繁 |
3.2.2 法治教育课堂中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提升 |
3.2.3 案例教学的学习效果良好 |
3.3 中小学法治教育中应用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 |
3.3.1 案例教学服务于学生的水平不高 |
3.3.2 案例教学与法治教育目标契合度较低 |
3.3.3 案例教学对于法治教育内容凸显不够 |
3.3.4 总结评价还不够完善 |
3.4 中小学法治教育中应用案例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 |
3.4.1 教师对不同学段的法治教育目标及内容认识不深刻 |
3.4.2 案例材料的选取未优先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 |
3.4.3 案例情境呈现形式单一 |
3.4.4 教师对案例教学缺乏创意性及实质性的建构 |
4 案例教学在中小学法治教育一体化中的优化策略 |
4.1 精选案例材料 |
4.1.1 小学:选取生活化、童质化的案例材料 |
4.1.2 初中:选取社会化、典型化的案例材料 |
4.1.3 高中:选取实用化、综合化的案例材料 |
4.2 多样化案例情境呈现 |
4.2.1 小学:多媒体影音呈现案例情境 |
4.2.2 初中:情境演绎呈现案例情境 |
4.2.3 高中:文字与多媒体结合呈现案例情境 |
4.3 开展案例活动 |
4.3.1 小学:开展童趣化活动 |
4.3.2 初中:开展体验式活动 |
4.3.3 高中:开展实践性、思辨性活动 |
4.4 案例教学的评价 |
4.4.1 小学:行为评价 |
4.4.2 初中:书面作业、量化考核 |
4.4.3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核心素养测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转型期中国公民法治观念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的相关研究 |
(二)国外的相关研究 |
三、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点 |
第一章 公民法治观念培育界说 |
一、法治观念的界定 |
(一)法治与法制之辨 |
(二)观念与意识之辨 |
(三)法治观念的概念 |
二、法治观念培育的要素 |
(一)法治观念培育的主体 |
(二)法治观念培育的客体 |
(三)法治观念培育的环境 |
三、公民法治观念培育的目标层次 |
(一)知法:法治认知 |
(二)信法:法治认同 |
(三)行法:践行法治的行为习惯 |
第二章 公民法治观念培育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法治观念培育的阐释 |
(一)马克思恩格斯法治观念培育的思想 |
(二)列宁斯大林法治观念培育的思想 |
二、中国共产党人对法治观念培育的智慧贡献 |
(一)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法治观念培育论述 |
(二)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法治观念培育论述 |
(三)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法治观念培育论述 |
(四)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法治观念培育论述 |
(五)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法治观念培育论述 |
第三章 转型期中国公民法治观念培育的历史渊源 |
一、中国传统礼法合治观念培育的历史积淀 |
(一)礼法合治的重要特色 |
(二)法治思想教育资源丰富 |
二、中国近现代公民法治观念培育实践尝试 |
(一)移植西方法治观念培育方案失败及其教训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观念的构建与培育 |
第四章 转型期中国公民法治观念培育的现实基础 |
一、转型期中国公民法治观念现状 |
(一)法治认知现状 |
(二)法治认同现状 |
(三)法治践行习惯现状 |
二、转型期中国公民法治观念培育现状 |
(一)法治观念培育现状 |
(二)法治观念培育成效与存在问题 |
三、转型期中国公民法治观念培育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中国传统礼法合治观念的影响分析 |
(二)西方资本主义法治观念传入的影响分析 |
(三)当前公民法治观念培育的环境影响分析 |
第五章 转型期中国公民法治观念培育路径 |
一、明确法治观念培育价值旨归 |
(一)法治观念培育的目标 |
(二)法治观念培育的原则 |
二、把握法治观念培育主线 |
(一)深化法治认知 |
(二)激发法治认同 |
(三)养成法治践行习惯 |
三、完善法治观念培育方式 |
(一)构建终身学习培育模式 |
(二)拓展法治观念培育载体 |
(三)协同高效提升培育效能 |
(四)发掘中华传统文化沃土 |
(五)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
四、统筹多维培育体系 |
(一)创新学校法治教育 |
(二)注重家庭法治教育 |
(三)强化社会法治教育 |
五、落实法治观念培育保障体系 |
(一)明确政府推进保障 |
(二)加强培育队伍建设 |
(三)完善公共法律服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3)用好主观题解题三步曲,提高解题实效——以2020年高考全国Ⅰ卷第39题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领略真题 |
二、主观题解题策略 |
(一)读懂设问,做到“心中有数” |
(二)解读材料,做到“心中有料” |
(三)组织答案,做到“心中有谱” |
(4)农村党支部选举制度创新研究 ——以D村“两票”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基本问题与反思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二、研究基础: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
(一)文献综述 |
(二)问题提出 |
三、研究进路:视角选择与理论假设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四)理论视角 |
四、研究样本:村庄选取与典型特征 |
(一)样本选取原则 |
(二)样本基本概况 |
(三)样本典型特征 |
第一章 地理交汇与文化交融:“两票”制探索的时空场域 |
1.1 “鸡鸣三省”之边缘地理 |
1.1.1 H县沿革与县域区位 |
1.1.2 D村由来与村庄区位 |
1.1.3 边缘地理的交集与自立 |
1.2 “十年九旱”之古渡经济 |
1.2.1 天与地:传统农业根基薄弱 |
1.2.2 福与祸:黄河泊来利弊 |
1.2.3 破与立:挣扎的渡口经济 |
1.3 “民歌海洋”之艺术之乡 |
1.3.1 “二人台”:艺术的地域根基 |
1.3.2 民风活跃:曲艺塑造下的地方文化 |
1.3.3 走西口:艺术与社会的互动 |
1.4 “自治示范”之民主金石 |
1.4.1 《村组法》试行与H县试点 |
1.4.2 《村组法》落实与H县示范 |
1.4.3 突破:自治精神萌动农民诉求 |
第二章 民主启蒙与制度认知:“两票”制探索前的民主习得 |
2.1 农民协会时期:从分散个体到组织化集体 |
2.1.1 清末的农会组织 |
2.1.2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组织 |
2.1.3 解放区的农民协会重建 |
2.2 合作化时期:从分散小农到合作化社员 |
2.2.1 农民所有制下的个体经营尝试与缺陷 |
2.2.2 传统变工下的互助生产 |
2.2.3 初级合作社下合作意识的萌动 |
2.3 人民公社时期:从非正式合作到政权化行动 |
2.3.1 高级合作社:从自发合作到集体行动 |
2.3.2 集体化社员:从生产社员到政治成员 |
2.3.3 运动化社员:从政治参与到群体乱序 |
2.4 包产到户:从秩序缺位到民主自治 |
2.4.1 退潮与反思:农民乱序参与的折返 |
2.4.2 探索与首创:包产到户的农民实践 |
2.4.3 民主与权利:村民自治的制度构建 |
第三章 民主探索与制度创新:“两票”制产生与实践的内在动因 |
3.1 “村民自治”:两票制创新的制度前提 |
3.1.1 村民自治顶层设计为制度创新提供机制保障 |
3.1.2 村民自治实践开启制度创新窗口 |
3.1.3 村民自治使农村基层党建产生新“需求” |
3.2 “为利抗争”:两票制创新的工具理性 |
3.2.1 依法举揭:政治认同下农民维权的路径选择 |
3.2.2 创制扩权:农民诉求表达的行动策略 |
3.2.3 以势易权:农民诉求实现的精神取向 |
3.3 “人民中心”:两票制创新的价值回应 |
3.3.1 诉求回应:加强农村基层党建的必然要求 |
3.3.2 互动创制:两票制创新的实践路径 |
3.3.3 农民中心:两票制的价值遵循 |
3.4 “政治实验”:两票制创新的探索路径 |
3.4.1 政治实验与政治学实验 |
3.4.2 中国的“政治实验”范式 |
3.4.3 两票制:政治实验的基层实践 |
第四章 民主落实与制度拓展:“两票”制发展与深化的路径选择 |
4.1 实践检验与制度成型:D村试选到W镇推行 |
4.1.1 制度诉求:“信任票”的产生缘由 |
4.1.2 制度供给:实践检验下的诉求回应 |
4.1.3 创制成效:制度创新绩效的现实反映 |
4.2 经验推广与制度发展:从X地区现场会到山西培训班 |
4.2.1 组织领导:制度创新发展的根本保障 |
4.2.2 农民实践:制度创新发展的驱动力量 |
4.2.3 制度风险:制度创新的宏观考量 |
4.3 全国借鉴与制度变体:从“两票”制到“两推一选” |
4.3.1 有限效度:“两票”制昙现与折返 |
4.3.2 水波效应:“两票”制的后创制时代 |
4.3.3 制度变体:“两推一选”创制与全国落地 |
4.4 民主深化与制度超越:从村支部选举到乡镇直选 |
4.4.1 民主上升:公推直选由乡村走向乡镇 |
4.4.2 民主拓展:由村内选举走向多村联选 |
4.4.3 民主深化:制度创新的持续动力 |
第五章 耦合创新:农村党支部选举制度创新的内在机理 |
5.1 党的领导:制度创新的组织保障 |
5.1.1 农村党建催生制度创新需求 |
5.1.2 地方党组织推动制度创新实践 |
5.1.3 党中央确认制度创新结果 |
5.2 农民发展:制度创新的内在动力 |
5.2.1 农民逐利:制度创新的经济动因 |
5.2.2 农民维权:制度创新的政治追求 |
5.2.3 农民参与:制度创新的文化场域 |
5.2.4 农民发展:制度创新的核心动力 |
5.3 理法合一:制度创新的价值遵循 |
5.3.1 合法性:制度创新的外部边界 |
5.3.2 合理性:制度创新的内在准绳 |
5.3.3 人民性:理法合一的创制精神 |
5.4 内生外嵌:制度创新的路径依赖 |
5.4.1 诉求萌发:制度创新的起点 |
5.4.2 以势抗争:制度议程的设置 |
5.4.3 价值嵌入:制度创新的实现 |
5.4.4 党的引领:制度创新的扩散 |
5.5 耦合效应:制度创新的协同机制 |
5.5.1 制度场域:创制发生的空间环境 |
5.5.2 四维一体:制度创新的体系结构 |
5.5.3 系统协同:制度创新的合力机制 |
5.5.4 耦合机制:制度创新的实现机理 |
第六章 党的制度创新引领农村发展的未来走向 |
6.1 以制度创新强化党的基层领导 |
6.1.1 跨村选人:创新党的基层选举制度 |
6.1.2 跨级用人:创新党员干部管理制度 |
6.1.3 跨委育人:创新党员人才培养制度 |
6.2 以制度创新满足农民发展需求 |
6.2.1 问题:农民需求的现状分析 |
6.2.2 归因:农民需求的制度成因 |
6.2.3 策略:农民需求的制度供给 |
6.3 以制度创新引领农村“三治融合” |
6.3.1 党的领导制度创新:三治融合的基本前提 |
6.3.2 农村制度耦合创新:三治融合的协同机制 |
6.3.3 党领民治体制创新:三治融合下的农村善治 |
6.4 以制度创新推进乡村振兴 |
6.4.1 创新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助推产业兴旺 |
6.4.2 创新农村生态保护制度,建设宜居乡村 |
6.4.3 创新村规民约惯习制度,培育文明乡风 |
6.4.4 创新农村社区治理制度,实现农村善治 |
6.4.5 创新农民收入分配制度,创造富裕生活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5)法治文明:新时代文明强国之重要进路(论文提纲范文)
引论:文明强国是新时代中国发展的必然要求 |
一、法治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
(一)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 |
(二)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
(三)把党的领导贯穿于全面依法治国全过程与把全面依法治国贯穿于党治国理政各方面统一起来 |
二、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
(一)“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其实现要求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法治经济 |
(二)“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的重要体现,其实现要求法治的保障 |
(三)“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其实现体现公平正义,而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 |
三、全面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
(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实现文明强国的应有之义 |
(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质上就是推进国家治理法治化,建设法治中国 |
余论 |
(6)无为 ——《老子》中的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老子》与中国法的邂逅 |
1.2 研究现状:法学界《老子》研究略览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主要研究方法 |
1.3.1 选题说明 |
1.3.2 研究思路 |
1.3.3 主要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道”——中国法的坐标“原点” |
2.1 老子其人其书 |
2.2 《老子》“道”论体系 |
2.2.1 “道”之溯源 |
2.2.2 《老子》论“道” |
2.3 法自然与自然法 |
2.3.1 “道”法自然的解读 |
2.3.2 法自然与自然法的粗浅比较 |
2.4 小结:“道”可以成为中国法的坐标原点 |
第三章 “德”——向“道”的中国法坐标系 |
3.1 “德”的价值重构 |
3.1.1 “德”之由来 |
3.1.2 《老子》对“德”的价值重构 |
3.2 无为:迈向中国法坐标系的路径 |
3.2.1 无为:向“道”返回的方法 |
3.2.2 返回的次第——德性等级 |
3.3 中国法坐标系:“道”、“德”、“法”并存的可能 |
3.3.1 德性价值与法的价值 |
3.3.2 构建中国法坐标系 |
3.4 小结:中国法坐标系实现“道”、“德”、“法”并存的可能 |
第四章 对“中国法坐标系”的反证 |
4.1 从形而上的“道”到形而下的“法” |
4.2 反证的过程:将《老子》之“法”置于中国法坐标系 |
4.2.1 有德司契 |
4.2.2 愚民 |
4.2.3 刑杀 |
4.3 小结:“中国法坐标系”存在且可用 |
第五章 新时代视域下的《老子》与中国法 |
5.1 中国法坐标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接 |
5.2 与《老子》对话依法治国 |
5.3 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 |
5.4 小结:《老子》在新时代仍旧可以激荡起中国法的涟漪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宪法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一、宪法视野下的改革与法治 |
(一) 宪法保留 |
(二) “重大改革于法有据” |
二、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宪法工程 |
(一) 改革过程体现的宪法元素 |
(二) 改革中的价值冲突与妥协 |
(三) 改革建立新的制度结构 |
三、宪法的结构性控制与改革自身的正当化价值 |
(一) 宪法结构性控制及其前提 |
(二) 政治体制改革的特殊逻辑 |
四、宪法收缩及其界限 |
(一) 改革中的宪法收缩现象 |
(二) 宪法收缩不可逾越的底线 |
结论 |
(8)高考政治主观题规范答题能力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状况 |
(二)国内研究状况 |
(三)文献简评 |
三、核心概念 |
(一)高考政治 |
(二)主观题 |
(三)规范答题能力 |
四、研究内容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案例分析法 |
(三)访谈法 |
(四)观察法 |
六、创新之处 |
七、不足之处 |
第一章 高考政治主观题规范答题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
一、高考政治主观题规范答题能力培养对高考的必要性 |
(一)有利于创建争分点 |
(二)有利于增强竞争力 |
(三)有利于拥有高平台 |
(四)有利于获得多机遇 |
二、高考政治主观题规范答题能力培养对学生发展的必要性 |
(一)有利于正确“三观”的形成 |
(二)有利于个人能力与素养的提高 |
(三)有利于社会适应性和实践能力的增强 |
第二章 高考政治主观题答题不规范的表现、后果及原因 |
一、高考政治主观题答题不规范的表现 |
(一)习惯层面的表现 |
(二)认识层面的表现 |
(三)知识层面的表现 |
(四)能力层面的表现 |
二、高考政治主观题答题不规范的后果 |
(一)直接影响高考成绩 |
(二)直接影响大学选拔 |
(三)直接影响学生长远发展 |
三、高考政治主观题答题不规范的主客观原因 |
(一)主观原因 |
(二)客观原因 |
第三章 高考政治主观题规范答题能力培养的内容 |
一、基础能力 |
(一)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
(二)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
(三)政治原则、立场、情感和态度 |
二、思维能力 |
(一)系统思维能力 |
(二)辩证思维能力 |
三、操作能力 |
(一)教材理论整合能力 |
(二)分析设问意图的能力 |
(三)提取材料信息的能力 |
(四)学科知识转化运用能力 |
(五)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 |
第四章 高考政治主观题规范答题能力培养的思路 |
一、基础能力的培养 |
(一)严格语言文字运用 |
(二)突出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
(三)体现政治学科特点 |
二、思维能力的培养 |
(一)培养学生系统思维能力 |
(二)训练学生辩证思维能力 |
三、操作能力的培养 |
(一)加工处理教材理论 |
(二)准确分析设问 |
(三)有效提炼材料 |
(四)优化答题格式 |
(五)检查落实,提升学生实战能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9)初中教师专业共同体建设机制研究 ——以上海市J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教育变革的时代要求 |
二、学校发展的现实需求 |
三、教师成长的内在需求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二、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三、国内外已有研究的贡献与不足 |
第三节 研究目的、目标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和目标 |
二、研究意义 |
第一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共同体相关概念 |
二、教师专业共同体的内涵 |
第二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和对象 |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二章 初中教师专业共同体建设现状审视 |
第一节 我国初中教师专业共同体的实践现状 |
一、实践研究难以适应全体教师发展的需要 |
二、实践层次和关注点有待提高和拓宽 |
第二节 我国初中教师专业共同体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
一、教师个人专业发展动力不足 |
二、教师专业发展活动组织不力 |
三、单位激励制度不健全 |
第三章 初中教师专业共同体实践:历史视角 |
第一节 教师专业共同体的萌芽期 |
一、探究课程中的教师发展 |
二、专家引领下的教师发展 |
三、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 |
第二节 教师专业共同体的培育期 |
一、校本教研中的教师发展 |
二、分层培养中的教师发展 |
三、聚焦师德的教师发展 |
四、以课题为抓手的教师发展 |
五、依托特色项目的教师发展 |
第三节 教师专业共同体的发展期 |
一、智慧教室引领的教师发展 |
二、校际交流中的教师发展 |
第四节 教师专业共同体的建设成效 |
一、共同体建设中的学校和教师个人成绩 |
二、教师对专业共同体的评价反馈 |
第四章 初中教师专业共同体的培育和运行机制 |
第一节 初中教师专业共同体的培育机制 |
一、目标导向机制 |
二、动力激发机制 |
三、任务驱动机制 |
四、专家引领机制 |
第二节 初中教师专业共同体的运行机制 |
一、持续改进机制 |
二、政策激励机制 |
三、文化引领机制 |
第五章 初中教师专业共同体的评价和保障机制 |
第一节 初中教师专业共同体的评价机制 |
一、过程评价机制 |
二、绩效考核机制 |
三、团队评价机制 |
第二节 初中教师专业共同体的保障机制 |
一、组织保障 |
二、制度保障 |
第六章 初中教师专业共同体要素分析与建构 |
第一节 初中教师专业共同体的核心要素 |
一、共同价值观和愿景 |
二、共同体引领者 |
三、专业实践中的互助合作 |
四、交流分享的时空和平台 |
五、身份认同和归属感 |
第二节 初中教师专业共同体核心要素的建构途径 |
一、基于需求分析打造共同愿景 |
二、适度且有实效的专业发展活动 |
三、多层次全方位的专家引领 |
四、创造广泛充分的同行交流机会 |
五、加强文化制度建设和物质支持 |
第七章 结论与反思 |
第一节 本文主要结论 |
第二节 反思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个案学校近年来教师发展成绩 |
(二)上海初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调查 |
(三)共同体建设情况调查问卷 |
(四)教师访谈问题汇总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10)我国交警行政处罚裁量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2 我国交警行政处罚裁量权的基本理论 |
2.1 行政处罚裁量权的行使 |
2.1.1 确定案件事实 |
2.1.2 解释法律构成要件 |
2.1.3 等置与涵摄过程 |
2.1.4 抉择法律效果 |
2.2 我国交警行政处罚裁量权的理论分析 |
2.2.1 我国交警行政处罚裁量权来源 |
2.2.2 我国交警行政处罚裁量权类型 |
2.2.3 我国交警行政处罚裁量基准 |
2.2.4 我国交警行政处罚的量罚因素 |
3 我国交警行政处罚裁量权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 |
3.1 我国交警行政处罚裁量权存在的主要问题 |
3.1.1 交警行政处罚越权执法 |
3.1.2 交警行政管理职责淡化 |
3.1.3 交警行政处罚裁量权羁束化 |
3.1.4 交警选择性适用处罚权 |
3.2 我国交警行政处罚裁量权运行的成因分析 |
3.2.1 交警行政处罚适用依据不规范 |
3.2.2 交警行政处罚存在人情执法 |
3.2.3 交警行政处罚监督管理不完善 |
3.2.4 交警行政处罚执法素质参差不齐 |
4 我国交警行政处罚裁量权优化路径 |
4.1 依法行使交警行政处罚裁量权 |
4.1.1 遵循交警行政处罚裁量权行使原则 |
4.1.2 明确交警行政处罚裁量基准 |
4.1.3 准确适用交警行政处罚裁量条款 |
4.2 排除客观因素干扰 |
4.2.1 加强社会普法宣传 |
4.2.2 利用新媒体渠道改善执法环境 |
4.2.3 大力发展电子警察智能系统 |
4.3 完善交警行政处罚裁量权监督机制 |
4.3.1 强化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督的协同作用 |
4.3.2 充分发挥交警行政处罚裁量权程序制约作用 |
4.3.3 创新交警行政处罚裁量权监管机制 |
4.4 提高交警综合执法素质 |
4.4.1 提高交警执法理论素养 |
4.4.2 加强交警业务培训和考评 |
4.4.3 提升交警职业道德水平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试论我国依法治国之三步曲(论文参考文献)
- [1]案例教学在中小学法治教育一体化中的应用研究[D]. 周小茹.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转型期中国公民法治观念培育研究[D]. 史蕾. 辽宁师范大学, 2021(10)
- [3]用好主观题解题三步曲,提高解题实效——以2020年高考全国Ⅰ卷第39题为例[J]. 钟倩,许礼军. 教学考试, 2020(52)
- [4]农村党支部选举制度创新研究 ——以D村“两票”制为例[D]. 梁俊山. 山西大学, 2020(07)
- [5]法治文明:新时代文明强国之重要进路[J]. 贺新元. 长白学刊, 2020(01)
- [6]无为 ——《老子》中的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D]. 李中正. 西北大学, 2019(12)
- [7]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宪法控制[J]. 李少文. 当代法学, 2019(03)
- [8]高考政治主观题规范答题能力培养研究[D]. 舒家祥.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9]初中教师专业共同体建设机制研究 ——以上海市J中学为例[D]. 金卫东.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8)
- [10]我国交警行政处罚裁量权研究[D]. 曹硕秋. 四川师范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