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贪官外逃遭遇内外夹击(论文文献综述)
梁诗晨[1](2021)在《《凤凰周刊》封面故事栏目研究(2013年-2019年)》文中研究指明
张勇丽[2](2019)在《清末民初新闻人英敛之研究》文中提出本文旨在以英敛之满族下层旗人、天主教徒和着名新闻人的三重身份特征,全面梳理英敛之的新闻实践活动,剖析新闻人英敛之与法国天主教势力、旗人英敛之与清末社会政治之间的关系,客观全面认识在“天主教徒”和“满族人”等身份交织影响下的“新闻人”英敛之的新闻活动及其新闻思想在当时中国尤其是北方新闻业中的影响及历史贡献。内容主要涉及英敛之人生道路转折研究、新闻活动研究、与天主教、清末政治和辛亥革命之关系研究、新闻思想研究等方面,在结语中对英敛之的历史地位作了归纳性阐释。第一部分探讨英敛之人生道路的三次转折:从底层的满族人成为信奉天主教的满族人,又从信奉天主教的满族人成为信奉天主教的满族报人,再从声名显赫的“舆论娇子”成为离世脱俗的“隐士”。三次人生转折与时代、社会和人物个性、人物出身、人物信仰紧密交织在一起,对英敛之的新闻活动和新闻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满族下层旗人的出身、生性好道的个性使其一直追寻挽回世道人心的办法,并因此与“博爱合群”的天主教结缘。成为天主教徒对英敛之一生影响重大;通过《益闻录》等天主教报刊开始涉足新闻界。甲午战争和庚子事变使英敛之意识到变法自强的重要性,决意通过办报继续戊戌政变后一度中断的变法事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创办《大公报》的新闻活动和新闻思想的主要内容。文章第二部分探讨英敛之的新闻实践活动。选取清王朝政治改革的早、中、晚三个阶段,系统梳理了英敛之创办和主持《大公报》期间在“拒俄运动”、“抵制美约运动”和“四川保路运动”中的态度和变化,呈现英敛之爱国主义和满族主义情绪的交织、矛盾和抉择。隐退之后英敛之的新闻活动着重于借助报刊宣扬天主教、为天主教辩诬和推动天主教中国化运动以及募捐赈灾等公益慈善事业。通过对英敛之新闻实践活动的梳理,可以发现其以一生报刊实践践行着“忘己之为大,无私之为公”的报刊理想和人生信条。文章第三部分首先探讨了英敛之与清末政治(清末新政、君主立宪及君主)之关系。研究了英敛之推动清廷“预备立宪”以巩固清王朝统治而进行的舆论宣传,详细梳理了英敛之对清王朝统治从充满希望到逐渐失望的态度演变过程。认为英敛之虽对亲贵专政不满,但在辛亥革命爆发后仍为保存清廷统治、实行君主立宪政体摇旗呐喊,表现浓郁的宗族情结。在“族”“国”二选一困境中,英敛之顺应时势接受共和政体以保存国家,展现了宗族情绪和爱国主义双重价值夹缝中报人英敛之的矛盾、挣扎和最终选择,肯定了英敛之的爱国情怀。其次考察了英敛之与法国在华天主教势力(包括法国天主教和法国领事馆)的关系及其演变。考察了创办《大公报》时期英敛之对法国天主教势力的巧妙借助、《大公报》创刊初期双方短暂的“蜜月期”、报纸出版后不久英敛之即陷入与法国天主教势力的纠集矛盾,以及最后彻底摆脱法国天主教势力控制的详细过程,展示了晚清报人在清朝统治集团和洋人势力双重压力为实现“言论救国”的报刊理想经历的曲折和艰难。最后研究英敛之与辛亥革命及共和之关系,考察了英敛之对辛亥革命和民主政权的关系和态度变化,呈现了英敛之在辛亥首义爆发到中华民国宣告成立这一阶段态度的转变过程,并分析了其中的原因。第四部分是对英敛之新闻思想的研究。提出了英敛之新闻思想有三个来源的观点,以之为主线从新闻功能观、新闻自由观、新闻本体论、新闻编辑思想等方面探讨英敛之富有特色的新闻思想,归纳出英敛之以“政治救亡、延续朝廷”为核心的新闻实践;以“服务社会、引导民众为先”的新闻独立精神;以“仁爱合群、改造人心”为办报宗旨的新闻追求等新闻思想特征。通过对英敛之人生经历、新闻活动、新闻思想的全面梳理,本文认为《大公报》创始人英敛之是一个在外敌侵略面前主张自强兴国的爱国新闻人;是一个在封建专制环境下推进君主立宪的进步新闻人;也是一个迷惘无奈借助天主教“聚心育民”的宗教新闻人;更是一个在氏族情感上忠于清廷但未逆民主共和大势的明智新闻人,在中国近代新闻史上应具有相应的历史地位。
朱江华[3](2018)在《民国时期新疆地方政府教育施政研究(1912-1944年)》文中研究指明民国时期是我国近代以来新一轮边疆危机加剧的历史时段。这一时期的大部分时间内,地处西北边陲的新疆虽然不受中央政府的实力控制,但仍然与中央保持着若即若离之关系。作为地方实力派的新疆各届地方政府之所以能够在全国局势动荡之中,不同程度地维持边疆社会的稳定和促进了国家安全,教育施政是极其重要的关键所在。杨增新、金树仁、盛世才三届地方政府的教育施政,不仅事关新疆地方教育事业发展,更关乎边疆政治的成败,甚至影响到整个国家的政治发展。因此,教育服务于政治是有关民国新疆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着眼点,教育施政由此作为一个历史事实进入本研究的视野。本研究在大量查阅历史文献的基础上,以边政学、教育政治学、教育问题史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以“民国时期新疆地方政府的教育施政对维持新疆地方稳定和国家整体安全所发挥的正反两方面作用”为主线,以民国新疆地方政府教育施政所处的政治及历史背景、主政者教育施政的观念或态度、民汉教育的措置、教育的边疆安全与发展二重属性权衡、教育的央地关系把握为五条逻辑分线索梳理和呈现历史。为增强研究的生动性,本研究还运用个案研究手段以及史论结合原则,一方面将历史与现实对接,得到历史借鉴意义和引起现实反思;另一方面剖析三届新疆地方政府教育施政得失,进行优劣比较和原因分析。最后,从历史发展中得出经验启示,同时进行研究的前瞻性探讨。依据这一思路展开研究,形成的主要观点如下:教育施政的政治与历史背景上:杨增新政府处身于共和乍兴的新疆地方社会,政治变局较为复杂,教育历史条件与晚清相比极为落后;金树仁政府登台主政适逢南京国民政府统一全国之际,处于国民党中央开始图取西北以及其自身在新疆社会内部政治根基不牢这样杌陧的内外境遇,教育的历史条件有了一定的积累但陈旧不堪;盛世才政府的主政基本处于国家抗战时期,其虽面临国民党对新疆实际谋求控制以及新疆内部动乱等政治困局,但同时在抗战历史主题下拥有良好的国际国内政治机遇,有利于开创新疆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政治观念及其影响下的教育施政理念方面:杨增新政府由于其主政者杨增新是前清遗吏出身且自身浓厚的封建伦理道德操守,加之民国初期新疆社会的内外危机的影响,决定其政治上抱守“羁縻治边”观念与“养防合一”的教育施政理念;金树仁政府由于其主政者金树仁阅历肤浅、能力不足及其政治视野的狭隘,导致了对集团利益和强权政治的迷恋,因此固守着“四同”政治小集团观念和教育施政的“权宜”态度;盛世才政府的主政者是拥有新思想的政治投机者,其丰富的人生经历以及其政治野心,决定了其审时度势和善于应变的统治风格,因此盛世才政府主政新疆能够抓住新疆社会问题的症结所在,顺应时局提出“六大政策”政治主张和全新的“双以”教育施政方针。对待新疆民汉教育方面:杨增新政府对于二者基本采取分立举措,官办教育实施汉文和汉化教育且着眼于地方的地方治理的自足,少数民族私立教育则加强监管杜绝外来思想意识形态的渗透以维持地方安定,同时还十分支持封建色彩浓厚的新疆本地的经堂教育,力求边疆社会因俗治俗;金树仁政府在公立学校教育方面基本因袭杨氏的汉化策略然而在国民学校的扩充方面亦属有限,而对少数民族教育则基本无力监管甚至达到放任的地步;盛世才政府由于提出了“以民族为形式,以六大政策为内容”教育施政方针,新疆地方民汉教育实现了共举,官方和民众真正地联手协作,公立国民学校教育和民族文化会立学校教育都繁荣起来教育的边疆属性权衡方面:杨增新政府兼顾边疆教育的安全与发展二重因素,但总体上安全重于发展,安全上坚守封闭与传统两原则,发展上将实业教育视为边疆社会根基而视师范教育为教育的补充手段;金树仁政府在边疆安全上的教育举措走向偏颇,偏重于加强军事教育强化统治以及防范民族知识分子,而在边疆发展方面尚没有长远的计划与足够的行动;盛世才政府在边疆安全与发展二重属性的举措做到了并行和并重,安全上分别实施了强化政府政策教育以筑牢思想防线、宣扬抗战建省观念以此发动师生巩固大后方、完善教育机构以强化监管与指导等举措,发展上分别积极推动了教育发展的规划与安排、扩大经费投入保障各类教育的落实、义务教育建章立制和各类学校并进发展等新疆教育的央地关系方面:杨增新政府坚持在教育的自决原则下与中央政府保持基本的形式上的行政关联;金树仁政府在防范国民党中央对新疆教育的实质影响之下附和其一般的行政指令;盛世才政府兴办教育并非仅仅依靠国民党中央政府,更多地吸纳了苏联、中共以及国内民主人士的援助力量,因此在教育的央地关系上主要是个人政治利益优先下的回应与权变就新疆学院兴办始末和新疆反帝会的抗战教育这两个政府教育施政的历史标识进行探讨,其价值在于我们可以将其与新疆地方当下的高等教育与国家通用语言教育对接起来,反思其中的诸多问题在分析和述评民国新疆地方政府教育施政得失方面,研究认为杨增新政府教育施政得失参半,金树仁政府教育施政总体上弊端超过成就;盛世才政府的教育施政得大于失,其借鉴意义深远最后,研究总结出一些历史启示:在客观事实层面,民国新疆的教育状况并非总是落后,而有其历史变迁,它的兴衰进退与各届地方政府的不同的施政情况密切相关。在政府主体作为层面,对边疆地区教育发展,政府必须彰显主导性作用,不但要正确把握教育发展的政治方向,更要通过教育发展促进边疆地方问题的治理。在历史认识层面,对于新疆地方,政府的教育施政要兼顾边疆安全与发展、朝向多民族多文化融合方向发展、契合国家重要历史任务和政治主题。这些经验有益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和新的发展形势下的边疆治理。
冯志峰[4](2018)在《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政治组织体系主要分为中央政权、地方政权和基层政权,由中央、省、市、县、乡五个层级组成。相对于中央政权和基层政权而言,地方政权包括省市县三级,成为我国政权系统承上启下、协调各方、高效运转、强本固基的关键枢纽,对维护党中央权威、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凝聚党心民心、决胜全面小康、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体系分为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三个层级。地方党委组织承上启下、统揽大局、协调各方、强本固基,既是中央精神的执行者和建议者,又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者与领导者,承载着领导地方党的组织建设,履行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职责,成为加强地方治理能力建设条块结合的交汇点,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力量。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到党的执政基础。地方党委书记角色定位、职位属性与运行特性,内在地反映了地方党委组织的执政规律,蕴含着党组织权力运行与制约之道。遵循其行为之内在逻辑,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规律可提炼为“弹性定律”,鲜明地体现出独特的“二重”性,表现为“双刃剑”的作用,既能够实现有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也有可能引发权力腐败、危害人民利益,销蚀党的执政基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在内外不良因素的交互作用下,总体呈现出“十大特征”,体现为“多面人”角色,其演化逻辑可归纳为“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强化跃迁定律”,作为地方主导改革的改革者反而成为改革阻力制造者。为扎实有效地“改革改革者”,破除权力制约“悖论”,就必须统筹“个人修养教化、体制机制转化、社会风气净化”,构建科学系统、务实管用、操作简便的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为此,必须立足于中外权力制约理论基础之上,深刻把握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诱致成因,认真分析其生成逻辑,精准提炼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之道,努力促进“文本规定”与“实践运行”的有机融合,将“自我律动法”与“一制九转法”深度融入到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机制之中,努力实现权力高效运行与有效制约的动态平衡,着力提高地方党委书记执政本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的领导核心、组织保证和力量保障,为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
王露希[5](2018)在《我国境外追逃的障碍与途径探析 ——以杨秀珠案为视角》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经济、职务类犯罪和腐败问题的日趋严重,犯罪分子在犯罪后潜逃境外的情况也愈发频繁,逐步成为一个困扰许久的顽疾。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对潜逃出境的犯罪分子的打击力度大大加强,开展了猎狐行动、天网行动等一系列有效措施在中国境外追逃以及非法资产的追回中取得了相当的成果。然而,在实践中我国的境外追逃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障碍:引渡措施本身存在局限性,其替代性措施亟需法律规制,我国追逃国际合作的问题也有更高的法律和程序要求,总是任重而道远。本文意图以杨秀珠的具体案例为切入点,作为近年的热点典型案件,其既新颖又可综合反映出我国追逃机制的主要问题。因此,从了解杨秀珠在外潜逃13年中背后的法律博弈为出发点,分析她藏匿在各国与司法机关周旋以及拖延时间的根本原因和手段,从中得出我国追逃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指导与国际中实践规则的借鉴下深入分析,对引渡及其可替代机制与更多国际合作途径进行更进一步的完善与探索。文章共分为三章,由以下部分组成:第一章主要是由案情引入,介绍杨秀珠出逃路线以及采取何种手段逃避我国司法机关的追捕。从法律和实践两个角度对杨秀珠逃亡背后暴露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出其逃亡策略所体现出的我国境外追逃的一系列问题。第二章通过立法现状与实践现状两个层面总结我国境外追逃的现状,并对比分析了当前我国在开展追逃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障碍,为引出第三章做铺垫。第三章是针对前述所提到的境外追逃工作中所遇到的种种问题提出的一些完善思路,以及对新途径的摸索。借鉴《公约》对引渡及其替代措施进行改进,从预防机制、人才队伍建设、国际合作方面提出的建议等。
杨上元[6](2017)在《临桂词派与晚清社会》文中研究表明崛起于晚清光绪朝的临桂词派,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后一个古典词派,也是一个在时代中求新求变的词派。这一词派最与众不同之处就是其成员的社会身份,他们均由科举正途出身,互为举人同年或进士同年,彼此之间似友情,近亲情,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密切交流。频繁的文酒之会一方面促进了他们同年关系的加强,另一方面也为临桂词派词人的聚合创造了条件。同时,他们多同朝为官,身居言路,在文网松动的晚清,大施拳脚,弹劾官吏,监察行政,在历次重大历史事件之中,或各抒忠荩,或联衔公呈,发挥着巨大的政治能量。这一切都促进了他们聚集,在思想上形成大致相同的理念和主张,相应的,频繁的聚集又使得他们词事活动频繁,词学创作繁荣。临桂词派所处的时代,经世致用与西风东渐相互激荡,在面对西学问题时,他们秉持着中体西用的原则,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与边疆舆地等各个方面积极进行维新探索与实践,在很多领域敢为时代之先,如王鹏运是官僚系统第一个提出建立商务局的官员;文廷式、沈曾植是治边疆舆地的大家,他们极具世界眼光,始终将中国置于世界版图中进行考量,拉开了中西交通史研究的序幕;缪荃孙赴日考察,回国后筹办江南图书馆与京师图书馆,花甲之年投身于公共图书馆运动的潮流之中,是中国近代图书馆的开创者;成昌参与《清史稿·邦交志》的撰写,这是中外关系史首次进入官修正史之中;恽毓鼎主持编纂《各国政艺通考》,彻底改变了世界各国历史无法纳入官修史籍的状况;曾习经赴日考察,回国后参与筹办中国第一个具有近代化设备的官办印钞厂——度支部印刷局,揭开了我国印钞史上的新篇章。在这过程中,他们积极与西方学者进行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彼此之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中外交流史上留下一段段佳话。戊戌维新中,临桂词派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并积极实践,他们参与创办强学会,积极宣传维新变法,翻译西学书籍;他们议办京师大学堂与通艺学堂,探索近代教育的道路;他们筹办《时务报》、《渝报》,开风气,启民智,投身于思想解放的洪流。此时期咫村词社的社集活动受维新变法这一政治事件影响颇深,词社成员众多,词事活动频繁。晚清的吏治改革时,他们弹劾腐败,主张废弃捐输,清理仕途,上下通情。探索出一条京官联名弹劾与报业连续报道的反腐新模式,对社会舆论具有巨大导向作用,促进了传统报业的转型,开拓了近代报业的政治功能,对社会的转型影响深远。身为传统士子的临桂派词人,其忧国忧民之心,干预现实的夙愿,都融入了他们的词作之中,体现出济世、焦灼、悲愤、执着的多重复杂的创作心理。在晚清系列对外战争中,他们坚决主战,在战略战术上提出加强海防,打持久战的建言,战争期间,他们词事活动频繁,词作丰富多样,或表达词人忧患、愤懑的感情,或批判卖国的朝廷高层,或为战争英雄谱写赞歌,临桂词派寄托重大,发言深微的词风即形成于此时。庚子国变之时,他们上折指斥最高统治者不思振作,贪图享乐;密切关注德占胶州湾事件,不断发出将遭瓜分的警告;积极建言献策,主张持平对待教案冲突;认为民气不可用,提出坚决弹压义和团;在庚子年这场滔天巨变之中,他们或历经艰辛,百般查访,万里随扈西行,或困守孤城,无衣无粮,参与救济,维持京城稳定,或跟随救济会船,返乡回南,奔走于东南各省,隐微匡救,力促东南互保之约的达成。国变期间,困守围城的临桂派词人王鹏运、朱祖谋、刘福姚、宋育仁再度集结唱和,词集《庚子秋词》与《春蛰吟》展现了他们悲愤、惊悸与忧愁等情感,京城之外的词人亦有词作,表现了记录当时心境与立言不朽的创作心态。临桂词派是一个在近代化进程中求新求变的古典词派,该词派所处之时代赋予他们求实、开放、革新、平等等这些与众不同的特质,但因他们均为深受家国及儒学教育影响的士子,忠君爱国流淌在他们的血液之中,他们才华出众,科举顺利,但是在风雨飘摇的晚清,他们亲历了战争及国变,目睹了清王朝上层的腐败无能,这使他们的政治理想和政治情感发生了动摇,因此临桂词派的政治立场、词学创作、词学思想的复杂性也不应被忽略,我们将临桂词派作为一个群体来研究,把握他们的社会阶层和政治立场这两个核心因素,力图更全面地展示临桂词派的风貌。
滕抒[7](2017)在《从“天网”行动案例看国际追逃追赃新实践——这些难啃的“硬骨头”是怎样啃下来的》文中提出3月9日,外逃17年的"百名红通人员"第40号王佳哲从美国回国投案自首。这是"天网2017"行动启动2天后捕获的首个战果。2014年至2016年,"天网"行动已从90多个国家和地区追回外逃人员2566人,其中原党员和国家工作人员410人,"百名红通人员"迄今追回39人。逍遥法外十几年,如王佳哲一样的"狐狸"为什么没能逃过追逃追赃的"天网"?让我们来看看党的十八
许正[8](2017)在《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机制构建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国际局势的发展,全世界在二战结束后出现了六十余年的“长期和平”。这种所谓的“和平”,是在美苏紧张对峙、核武器的发明及其技术的扩散以及全球军备水平大幅升级的背景下出现的。因此它不仅没有使得世界的和平与安全变得重要性,相反却变的更为突出。表现在安全观念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没有整个人类的共同安全,单个国家的安全是较为脆弱和没有保证的。在实现安全的手段上,安全机制作为中观层次解决方案中最具影响的流派之一,得到了学界人士更多关注。根据相关理论,安全机制是指国家这一行为者在双边或多边军事关系上或在某个全球共同关注的特定安全问题领域上达成的相互遵守的协定与规则。安全机制的确立并不必然仰赖成员在制度或价值观等方面的一致,与之相反,它常常是在对立的政治世界中寻求对威胁和武力使用的约束与控制。而且安全机制中的大部分属于问题性质,目的是解决特定的安全议题,应对威胁整个人类安全的议题。自19世纪初拿破仑战争结束以来,人类发展史上的第一个安全机制“欧洲协调”应运而生,它所确立的谈判制度和协商精神,成为了之后各个安全机制所遵从的标准。无论是国际联盟、联合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华沙条约组织、欧洲安全合作会议还是上海合作组织这些安全机制,大体上都是在“欧洲协调”确立的原则上所构建的。尽管这些安全机制都存在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和不足之处,甚至其中某些安全机制早已解体,但是它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内对于维护世界和地区和平,都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大湄公河次区域位于中国和南亚次大陆之间,是连接中国与东南亚和南亚的枢纽,西靠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和安达曼海域,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大湄公河次区域是一个地理相连数目高达六个的国家板块群,而且由于该地区战略地位重要且蕴含丰富的自然资源,自然成为了大国博弈的一个重点区域,从英法殖民时期至今以来便战乱不断,各个大国在不同时期的介入成为了威胁该地区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由此衍生的大量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问题至今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导致的地区的安全问题会不定期的爆发。尤其是在冷战时期的大湄公河次区域甚至被描述为“叛乱的地区”、“东方巴尔干”和“多米诺地区”。新建立的民族国家虚弱的社会和政治凝聚力,后殖民时期国家之间的领土纠纷,域内意识形态的一度两极化,跨国有组织犯罪、地区分离主义的猖獗以及抵御经济风险的薄弱,都表明了该地区地缘政治经济的特征。这些冲突不仅危及到某些国家政权的存亡,也对该地区的整体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在安全机制的构成上,根据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形势的历史和发展。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机制的构成包括次区域各国领导人及部门首长定期会晤机制;安全决策和信息交流机制,其中应设置秘书处、成员国常驻代表机构、观察员机制和对话伙伴机制,以加强六国间安全信息的交流;维和机制,其中应包含各国总参谋长会晤机制、安全理事会以及一支必要的维和部队,由各国总参谋长和安全理事会来统一指挥维和部队,应对域内各种安全威胁;核不扩散机制,包括负责常规武器和核武器的裁军事务部们,还有提供技术支持的裁军研究所;警务合作机制,包括警察首长定期会晤机制、联合武装执法巡逻机制、统一逮捕令制度、犯罪情报交流机制和警务培训制度等;联合演习机制,次区域各国定期举行联合演习,以增强次区各国应对地区安全问题的协同行动能力,增加政治互信。根据以上安全机制的构成,次区域的安全机制的构建已经迫在眉睫。首先,泰国和柬埔寨、柬埔寨与老挝、泰国和缅甸依旧中国和越南之间的领土争端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能源安全问题、环境安全问题、跨国拐卖妇女儿童和毒品犯罪问题等非传统安全问题在冷战结束后又纷纷涌现出,各种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问题交织在一起,使得地区安全问题变得愈发的棘手。而且,次区域既有的双边或多边合作机制,如东盟地区论坛和东盟领土争端解决机制已逐渐沦为摆设,无论是在结构上或是效果上都远不足以应对区域内日益严重的各类安全问题。由于冷战时期分属不同阵营,次区域各国在冷战时期曾多次兵戎相见。泰国在冷战初期,追随美国在次区域的反共政策,武装干预了越南和老挝的民族解放战争。越南在冷战时期为实现称霸东南亚的企图,在苏联的支持下,曾武装侵占了柬埔寨并与中国和泰国在边境上爆发了冲突。尽管战争已经结束多年,但意识形态的差异和战争留下的后遗症,次区域各国的政治互信依然不足。而且,由于长期遭受殖民掠夺和战争频发,再加上统一后的新政府采取了错误的经济发展模式,导致次区域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长期低下,需要依赖国际援助才能维持国家正常运转。老挝、柬埔寨和缅甸至今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最不发达国家”。泰国和越南则是因为片面追求经济发展速度而遭受金融危机的重创,越南在十年内连续遭遇两次经济危机;泰国军事政变频发,历届政府制定的经济发展计划经常夭折,缺乏稳定的经济发展环境,目前泰越两国的经济复苏仍未有明显起色。中国云南省作为与次区域各国对接的重要窗口,在中国国内各省的经济排名中常年处在倒数的位置,经济指标、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人文科技等方面的发展均严重滞后。尽管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但由于该地区重要的战略地位和抑制中国在该地区日益增长的影响力,美国、俄罗斯、日本、印度、澳大利亚以及部分欧洲国家纷纷在该地区展开角逐,次区域部分国家被迫在各大国的竞争缝隙中,采取平衡外交的手段来维护自身的利益。次区域各国政治互信的不足,经济的落后和域外大国的干预等因素对该地区安全机制的构建造成了严重的制约。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机制的构建路径,应遵循以“先易后难”与“合作求安全”以及“以经济合作带动安全合作”的理念,循序渐进的推动大湄公河次区域次区域安全机制的构建。首先,要加强次区域各国间的互信,建立互信机制,强化安全合作。根据现阶段次区域的安全形势,建立互信机制是完成构建安全机制的首要条件,实践的可行性相对更大。在“循序渐进”和“先易后难”的构建原则下,互信机制的构建需要搁置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正确看待其它国家的发展道路。争取前期成功建立起沟通协商子机制、危机评估子机制与危机评判子机制,以加强在平时以及预防或处理潜在安全威胁的协调。在以上三个子机制的基础上,构建起次区域国家间的互信机制。其次,进一步深化次区域各国间的经贸合作,以经贸合作带动安全合作的进程。继续加强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走廊的建设,首先,明确现阶段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走廊建设的不足。在政治、经济、人文方面继续推进经济走廊的建设。再次,拓宽融资渠道,吸纳更多的投资资金,为新阶段次区域的经济合作提供更加强有力的资金支持。此外,还有继续深化次区域国家的环境合作。在深入推进以上三个领域的基础上,将老挝作为中国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加以重点经营,推进“中老友好合作条约”的谈判与签署,以经贸合作带动安全合作,以此给次区域其它国家树立典范,在条件成熟时将相关模式向柬埔寨和泰国扩展,并最终覆盖到缅甸和越南。以“中路突破”带动两侧应该是中国与湄公河次区域国家在进行安全合作的一个较合适的选择。这些更为密切的经贸合作势必对地区安全提出更高要求,从而带动地区安全合作的开展和地区安全机制的建立。除此之外,还需要开展次区域功能性合作情报共享。其中包括推进湄公河流域安全执法合作、探索展开次区域金融合作、深化次区域国家间产能合作以及加强民间交流,发挥民间外交的特殊功能,为次区域安全机制的构建提供建设性思路。
沈红亮[9](2015)在《瓦解与重构—镇江近代前期社会转型研究(1840-1911)》文中指出如何理解中国近现代的社会转型?社会转型的启动力量和运行原理是什么?这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本文试图以镇江这个商埠城市为例,从微观角度剖析传统中国社会从帝国结构向分权结构转型的前期过程。近代史上,镇江是一个各种政治元素齐备的典型城市。有八旗军队驻防,代表着传统的征服者群体;有外国租界,代表着刚侵入的西方势力;传统农业在社会经济中起到基础性作用,繁荣的运河城市,较早成为通商口岸,有日益壮大的城市上流阶层,有新式军队驻扎,也有极度贫困的失业大军。还有,镇江几乎完整地经历了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在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战争中遭受严重兵灾,打开国门后出现了规模可观的外国人群体,清末新政中的重大举措,反清革命中声势浩大的斗争——镇江几乎是近代前期中国社会的缩微版。同时,镇江相对独立地经历了一个完整的转型周期。通过内部政治力量的此消彼长,完成了一场温和的革命。镇江的革命过程和结束方式也几乎是辛亥年中国革命的缩微版。本文以镇江的地方资料为主,复原近代前期镇江社会转型的过程,探寻传统政治架构在近代前期日趋瓦解和重构的机制。近代前夜,帝国结构下一元化权力框架是一种十分稳定的政治体制。政治制度的稳定和社会秩序的脆弱奇妙地结合在一起。鸦片战争中的镇江战役,呈现出一个一触即溃的脆弱社会和牢不可破的政治制度组合。偶然的外力冲击,让我们看到一个传统农业社会中,在超强暴力整合下的碎片化的国家——这是传统中国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极端的一元化的权力,为了便于控制和管理,便具有了对农业活动的偏爱,并具有了强烈的意识形态洁癖。战争中,处处都可见对非农业因素的打压和对新事物的仇视。鸦片战争时期的镇江社会百态,是本文提供的一个历史参照物。在对比之中我们可以看出,鸦片战争时期的镇江社会,是一个十分纯粹的一元化权力结构。太平天国时期的镇江社会,展示了传统社会中朝代更替的模式。两个相互对峙的武装集团致力于建立相同性质的政权,并给民众带来地狱般的灾难。双方共享着同一种制度结构。大量史实证明,他们是同质的。他们以相同的方式对待民众,也以相同的方式运作战争机器。稳定的帝国结构是以消灭非农业社会因素和消灭一切个性为代价的,它的另一个副产品是社会停滞不前。这个产生于农业社会的粗陋统治模式,具有自我修复的机制,以削足适履的方式把一切传统的帝制结构下无力整合的社会资源无情地消灭掉。全社会在付出高昂的代价之后回到一个低水平的平衡状态,历史因此呈现出周期性的朝代更替——这是传统中国社会另一个重要特征。双方争夺结果孰胜孰败,取决于双方政权的运作效率的高低。如同历史上历次王朝更替一样,无论太平天国战争的胜败结果如何,都改变不了中国社会的权力结构和中国社会的性质。太平天国时期的镇江社会场景,是传统中国社会解决社会危机的收官之作。在对比之下,我们可以衡量出,辛亥年清王朝灭亡时,镇江社会偏离了中国传统的历史轨迹有多远。镇江租界设立之后,外来势力犹如一个楔子打入镇江社会,改变了传统社会的博弈结果。一元化社会中畸强畸弱的博弈格局开始发生变化。伴随着官府控制社会的能力削弱,民众逐渐获得较多的经济自由权利。个体自由的日积月累、异质人群的长期存在、华洋杂处的社会现状,使得社会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社会博弈结果逐渐向有利于生产性群体发展。由于经济自由的增加,内外贸易都走向繁荣,社会的整体性也显着增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以及不同社区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了。借用涂尔干的概念来说,镇江社会开始从机械团结的模式向有机团结的模式转变。社会经济因之快速繁荣,近代社会的各种观念也因之发育。官府对意识形态的管控逐渐力不从心。民众的国家认同、种族认同、群体认同开始偏离官府的束缚。官府也不得不面对民众的认同危机。外国势力的介入,轻微地调整了中国社会的博弈格局,最终积累成为对一元化体制的严峻挑战。然而,社会转型是一个系统化的社会工程。由于政治制度、社会结构、文化特质、民众观念等等都需要有相应的转变,转型进程显得困难重重。在清末应对危机进行改革之际,镇江社会同样处于危机之中。持续几十年的经济繁荣,产生了垄断的经济结构,出现了严重的贫富分化。危机推动了改革,而改革使得旧的权力架构进一步松动。几项改革措施的后果,都是在挖旧体制的墙角:新式教育推广使新的社会思潮更易传播;编练新军使得镇江旗人更加边缘化;各种经济、政治机构设立,使得城市上流阶层拥有了发挥政治影响的平台。总之,改革既削弱了朝廷的力量,暴露了旧体制的弊端,又加剧了社会危机,并激起全社会起而改变现状的激情。努力垄断权力却又无力解决社会问题的征服者群体,成为镇江社会的众矢之的。意识形态如同脱缰野马,围绕着主流种族、主流群体的利益迅速塑造成型。以人民为本位、以民权为目标、以反满为核心内容的意识形态话语体系被广泛地接受。随着危机的加深,镇江府境及周边地区,逐渐呈现出一个失控的状态。府城及周围的丹阳、句容、金坛等县农村,民众反反复复地以暴力方式向官府的权威挑战,而官府的应对却越来越乏力。镇江府城的驻军系统也分崩离析。最后,以最具实力的新军为核心,形成了新的权力中心,以和平谈判的方式,迫使旧的统治群体交出权力。在多元社会环境下的镇江,形成了一个在谈判基础上建立的新政权。新政权所遵循的组建原则也起到了激励效果,使得镇军在收复南京战役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此后更大的范围内组建新政权时,镇军将领在一个较为传统的、较为一元化的权力环境中屡屡受挫。
任松峰[10](2015)在《儒家廉德思想研究》文中提出“廉”是中华传统伦理的重要范畴之一。它既表示一种伦理道德操守,也表示一种治国理政思想。作为一个具体的道德德目,“廉”是一种“临大利而不易其义”的高尚品格,是做人的一个基本道德要求。对为官从政者来说,“廉”是他们在为官从政过程中必须要恪守的基本职业道德规范。“理官莫如平,临财莫如廉。廉平之德,吏之宝也”。同时,“廉”作为一种重要的治国理政思想,与“礼”、“义”、“耻”共同被视为是“国之四维”。《晋书·阮种传》中就说:“夫廉耻之于政,犹树艺之有丰壤,良岁之有膏泽,其生物必油然茂矣。”可以说,廉乃为政之本,能廉则政兴。“廉”是儒家政治伦理道德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儒家在“何为廉”、“为何廉”以及“何以廉”问题上有系统阐释。具体来说:从理论层面看,“廉”有“清廉”、“俭朴”之意,既是立人之大节,也是治国理政之基础。儒家廉德思想理论大厦的构建,是以天人合一思想为哲学基石,以民本思想为政治基石,以仁者爱人思想为人伦基石,以公私义利理欲之辨为价值基石。同时,儒家廉德思想的丰富内涵又主要是通过“俭”、“耻”、“孝”等具体道德德目进一步体现出来的。节俭是清廉的生活基础,俭可以助廉;知耻是廉洁的前提,知耻可以养廉;百善孝为先,孝是实现清正廉洁的重要条件,行孝可以促廉。从实践层面看,儒家在“廉德”的政治践行和养成路径方面也有具体论述。道德属于一种实践理性,伦理中的廉德需要官员在为官从政中得到践行。虽然“廉德”在政治践行中有多种表现形式,但《周礼》中所提“六廉”之概括颇为全面。“善”、“能”、“敬”、“正”、“法”、“辨”六个方面,既是对官吏进行考核的基本标准,也是官员践行“廉德”的重要依据。那么,官员“廉”之品德何以养成呢?在儒家看来,其基本途径:一是要坚持自我以德修身,实现以德养廉;二是要对其进行道德教化,实现以教育廉;三是要加强制度规范与约束,实现以制保廉;四是要重视法律惩治贪腐,实现以法促廉。从历史实际看,“廉”对于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廉能兴邦,贪则丧国。在中国古代,许多为官从政者积极践行儒家“廉德”之思想,成为受人敬仰的明君廉臣或清官循吏,他们为封建盛世和风清气正社会局面的出现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反之,那些毫无“廉德”可言的贪官,非但没有对社会发展贡献“正能量”,反而遭到人民的唾弃,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近代以来,满清政府在内忧外患的双重打击下,最终走向的覆亡;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最后失去了在中国大陆的统治权力。虽然导致它们失败或灭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就在于官员“廉德”之尽失,贪污腐败严重。中国共产党代表了广大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秉持为民、务实、清廉作风。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自觉践行儒家“廉德”思想之要求,提出了一系列廉政理论,实现了政治上的清正廉明,进而赢得了对全国的掌控。从当前情况看,虽然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六十多年廉政建设的不懈努力,我国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重要成绩,但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历史是一面镜子,鉴往可以知来。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重视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思想智慧,在全面推进社会改革的同时,坚持强力反腐,采取“老虎”、“苍蝇”一起打的方针,逐渐形成“不敢腐”、“不能腐”和“不想腐”的“三不腐”的反腐新思路。鉴于此,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借鉴儒家廉德思想智慧,来推进腐败治理“三不腐”的基本理路呢?具体来说,也就是要借鉴儒家“德主刑辅”思想,重视法律惩戒,以法促廉,推进“不敢腐”的廉政治理工作;要借鉴儒家“为国以礼”思想,重视制度建设,以制保廉,推进“不能腐”的廉政治理工作;要借鉴儒家“以德修身”思想,重视廉德养成,以德养廉,推进“不想腐”的廉政治理工作。总之,坚持道德自律与法律制度约束的他律相结合,预防与惩治相结合的防治腐败体系,真正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二、贪官外逃遭遇内外夹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贪官外逃遭遇内外夹击(论文提纲范文)
(2)清末民初新闻人英敛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的现状述评 |
一、英敛之的生平与经历研究 |
二、英敛之的新闻思想研究 |
三、英敛之的新闻活动研究 |
四、相关研究的不足及进一步拓展的空间 |
第三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创新点及不足 |
一、研究内容 |
二、创新点 |
三、研究的不足 |
第一章 英敛之人生道路转折与社会环境 |
第一节 从下层满族人成为信奉天主教的满族人 |
一、家世并不显赫的满洲旗人 |
二、历经艰辛后信奉天主教 |
三、英敛之放弃儒释道皈依天主教的原因与影响 |
第二节 从信奉天主教的满族人成为信奉天主教的满族报人 |
一、与皇室“淑”女联姻 |
二、恐因言获罪远避滇越 |
三、庚子奇祸无完卵 |
四、友人出资邀办报 |
第三节 从名声显赫的“言论骄子”成为出世离俗的“隐士” |
一、民国初创与英敛之退隐 |
二、英敛之退隐原因探析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英敛之的新闻实践活动研究 |
第一节 报人生涯的开端 |
一、诗文投稿《益闻录》初涉新闻界 |
二、通过“提问”与《格致新报》初识 |
三、撰写“论说”在维新报刊发声 |
第二节 新闻生涯的峰巅:《大公报》十年 |
一、《大公报》创办前天津的新闻环境 |
二、英敛之创设《大公报》对社会关系的“借助” |
三、英敛之时期《大公报》与社会运动 |
第三节 退隐后借助新闻媒介的有关活动 |
一、提倡创办天主教报刊 |
二、利用《大公报》宣传天主教 |
三、在报刊发声为天主教辩诬 |
四、撰文鼓吹天主教“中国化”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英敛之与天主教关系研究 |
第一节 创办《大公报》中对法国在华天主教势力的借助 |
一、筹创《大公报》时期对天主教的“借助” |
二、天主教“多方”助力英敛之创设《大公报》动因剖析 |
第二节 与法人在华天主教势力的短暂“蜜月期” |
一、在“教案”报道中“护教” |
二、宣扬天主教教义引导中国旧风俗改良 |
第三节 与法国在华天主教势力的“抵牾纠结”期 |
一、天主教对英敛之及《大公报》的“两手” |
二、英敛之对抗天主教的“两手” |
第四节 摆脱法国在华天主教势力对《大公报》的干预 |
一、拒俄运动成为英敛之“亲日疏法”的导火索 |
二、日俄战争期间《大公报》的舆论立场及馆址迁移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英敛之与清末政治研究 |
第一节 英敛之与“清末新政”关系之研究 |
一、主张改革社会政治生态 |
二、致力开智化俗为推行新政奠定民智基础 |
第二节 英敛之与“预备立宪”关系之研究 |
一、《大公报》呼吁“预备立宪”的言论 |
二、英敛之支持、监督清廷推行预备立宪的言论 |
三、推动社会改革以适应“预备立宪” |
第三节 英敛之与清朝“君主”关系之研究 |
一、真诚称颂“英明果敢”的光绪帝 |
二、遵循前朝遗诏支持摄政王辅政 |
三、失望于摄政王任用亲贵的辅政举措 |
四、默认隆裕太后降“退位”旨以保国家和平统一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英敛之与辛亥革命关系研究 |
第一节 促成辛亥革命的三重势力 |
一、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是辛亥革命的发动者兼领导者 |
二、立宪派是辛亥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辅助力量 |
三、西方列强是辛亥革命取得胜利的间接推动力量 |
第二节 英敛之对辛亥首义及共和态度之演变 |
一、为清廷维稳献计做最后呐喊 |
二、对武昌起义和革命党人的态度发生变化 |
三、关注君主民主立宪政体之解决 |
第三节 英敛之对创设民国和南北和议态度的变化 |
一、指责革命军在议和期间选举临时大总统是“行共和专制” |
二、批评孙(中山)推袁(世凯)继任大总统是“私相授受” |
三、批评朝廷与民军和谈拉锯是“各谋私利” |
四、顺应民心大势认同共和政体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英敛之的新闻思想研究 |
第一节 英敛之新闻思想的三个来源 |
一、传统士人“修齐治平”理想的现代化转换 |
二、西方资产阶级新闻理念的影响 |
三、天主教“仁爱合群”观念的糅合 |
第二节 英敛之新闻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英敛之关于“新闻功能”的思想 |
二、英敛之关于“新闻自由”的思想 |
三、英敛之关于“新闻本体”的思想 |
四、英敛之的报刊编辑思想 |
第三节 英敛之新闻思想的主要特征 |
一、以“政治救亡、延续朝廷”为核心的新闻实践宗旨 |
二、以“服务社会、引导民众为先”的新闻独立精神 |
三、以“仁爱合群、改造人心”为办报宗旨的新闻追求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在列强侵略面前主张自强兴国的爱国新闻人 |
二、在封建君主制度下推进君主立宪的进步新闻人 |
三、迷惘无奈借助天主教“聚心育民”的宗教新闻人 |
四、在氏族情感上忠于清廷但未逆大势的明智新闻人 |
附录·英敛之新闻活动日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3)民国时期新疆地方政府教育施政研究(1912-1944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理论基础 |
五、概念界定与研究边界 |
六、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杨增新政府的教育施政(1912-1928年) |
第一节 共和乍兴之新疆:多重政治变局与教育历史变迁 |
一、伊犁革命政府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的冲击 |
二、苏联布尔什维克的革命思潮在新疆的影响 |
三、“双泛”思想意识形态在新疆社会加剧渗透 |
四、新疆教育发展的历史条件变迁 |
第二节 旧式官僚之立场:“羁縻治边”下的“养防合一”教育施政理念 |
一、杨增新旧式官僚政府的构成及施政依靠 |
二、旧官僚的羁縻治边观念及其表现 |
三、“养防合一”的教育施政理念 |
第三节 民汉教育的分立:汉文官办的自足与民族私立的监管 |
一、汉文官办教育施政的自足 |
二、民族新式私立教育的监管 |
第四节 教育的边疆属性衡量:安全与发展兼顾及其轻重措置 |
一、教育施政的安全属性考察:抱守封闭与传统原则 |
二、教育施政的发展属性分析:实业强基,师范补员 |
第五节 教育的央地关系权衡:坚持自主原则下的微弱关联 |
一、教育观念:地方与中央之间的抵牾与差距 |
二、教育行政:地方敷衍与中央放任共存 |
三、学校教育实施:地方行为滞后于中央的变革节奏 |
第二章 金树仁政府的教育施政(1928-1933年) |
第一节 登台主政之境遇:杌陧的内外政治情势与教育的历史遗留 |
一、历史转捩下金树仁政府的杌陧政治情势 |
二、教育发展的历史遗留 |
第二节 集团利益之主导:“四同”政治观念下的“权宜”教育施政态度 |
一、金树仁政府“四同”政治观念分析 |
二、金树仁政府“权宜”教育施政态度考察 |
第三节 民汉教育的敷衍:有限扩充汉校与消极放任民校 |
一、国民教育扩充的有限性和不稳定性 |
二、民族学校疏于管理,“双泛”影响严重 |
第四节 教育的边疆属性检视:安全举措偏颇与发展的行动不足 |
一、兴办军事教育以期强军统治 |
二、漠视民族教育,防范民族知识分子 |
三、教育的发展缺少足够有效的行动 |
第五节 教育的央地关系把握:防范中央实质影响与附和其行政指令 |
一、坚守统治利益,拒斥三民主义思想传播 |
二、教育发展在形式上附和国民政府的要求 |
三、与中央部门畅通信息,防范不法文化考察 |
第三章 盛世才政府的教育施政(1933-1944年) |
第一节 历史脉搏之把握:政治困局中的机遇与教育发展的新形势 |
一、主政困局的解决与机遇的把握 |
二、开辟新疆文化教育发展的新局面 |
第二节 政治投机之姿态:“六大政策”主张下的“双以”教育施政方针 |
一、广纳各方进步力量,充实与革新政府机构 |
二、“六大政策”的产生及其确立 |
三、“双以”教育施政方针指导下的教育新面貌 |
第三节 民汉教育的共举:官民携手推进各民族教育繁荣 |
一、全面设立民族文化促进会,兴办会立学校 |
二、积极采纳民族人士的教育建言 |
三、正面回应与合理措置民族语言及文化的多元 |
四、推动各民族教育事业与国家抗战历史主题融合 |
第四节 教育的边疆属性探析:安全与发展的并行并重 |
一、强化“六大政策”教育,筑牢思想安全防线 |
二、宣扬抗战建省观念,发动师生巩固大后方 |
三、完善文化和教育管理机构,强化教育监管与指导 |
四、加强教育发展的规划与安排 |
五、扩大经费投入,确保各类教育的有力实施 |
六、义务教育建章立制,各类学校齐头并进 |
第五节 教育的央地关系措置:政治利益下的回应与权变 |
一、以维护个人的政治利益为根本立场 |
二、保持新疆地方与中央的教育联系 |
三、在央地关系之间的游移和权变 |
第四章 新疆地方政府教育施政的两个历史标识 |
第一节 新疆学院:地方政府兴办高等教育始末及其社会价值 |
一、新疆学院建设发展始末 |
二、兴办新疆学院的社会价值 |
三、地方政府对待高等教育的施政态度 |
第二节 新疆反帝会:地方政府与民众联合开展抗战教育之典型 |
一、反帝会的创建及其性质 |
二、反帝会的抗战教育活动 |
三、反帝会抗战教育活动的社会影响 |
第三节 价值探寻:历史借鉴与现实反思 |
一、历史借鉴 |
二、现实反思 |
第五章 新疆地方政府教育施政得失举要与比较 |
第一节 变中谋安及其因习守成:杨增新政府教育施政得失 |
一、教育权的把握与教育资源的分配 |
二、教育与边疆政治社会化 |
第二节 适时改良及其敷衍褊狭:金树仁政府教育施政得失 |
一、金树仁政府教育施政的成绩 |
二、金树仁政府教育施政的偏失 |
三、举措偏失带来的政治恶果 |
第三节 全新锐进及其正反面相:盛世才政府教育施政得失 |
一、教育施政的革新举措 |
二、教育施政的历史突破 |
三、民主进步与专制独裁并存的两副面相 |
第四节 综合评述:各届政府教育施政得失比较与差异原因 |
一、各届政府教育施政举措得失比较 |
二、民国新疆各届政府教育施政差异的原因分析 |
结语 |
一、历史发展之边疆安全启示 |
二、学术领域之相关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读博期间科研情况 |
(4)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导论 |
一、问题聚焦与研究意义 |
(一)现实问题聚焦 |
(二)问题研究意义 |
(三)问题研究价值 |
二、文献综述与相关评论 |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与评论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现状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研究方向 |
三、研究设计与主要框架 |
(一)明确调查研究要素 |
(二)科学选取研究方法 |
(三)合理设计研究框架 |
四、资料来源与数据说明 |
(一)历史文献资料来源 |
(二)实地访谈资料来源 |
(三)核心概念内涵界定 |
第二章 中外权力制约思想比较 |
一、权力制约的理论内涵 |
(一)权力的本质定义 |
(二)权力的固有特征 |
(三)制约与监督辨析 |
二、中国传统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
(一)中国古代权力制约思想 |
(二)中国近代权力制约思想 |
(三)中国现代权力制约思想 |
三、西方历代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
(一)西方古代权力制约思想 |
(二)西方中世纪权力制约思想 |
(三)西方近代权力制约思想 |
(四)西方现代权力制约思想 |
四、马克思主义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原创性权力制约思想 |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开创性权力制约思想 |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主体化权力制约思想 |
五、中外权力制约理论体系 |
(一)以道德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先导 |
(二)以法律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保障 |
(三)以权力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核心 |
(四)以权利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根本 |
(五)以社会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依据 |
第三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现状 |
一、中国共产党地方党委建制的演变 |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地方党委建制的雏形 |
(二)土地革命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形成 |
(三)抗日战争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发展 |
(四)解放战争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调整 |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地方党委建制的成熟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的经验做法 |
(一)地方党委书记选拔标准逐步得到明确,凸现党性坚定首要性 |
(二)地方党委书记任用程序逐步得到规范,呈现环节设计科学性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逐步得到控制,体现流程管理严肃性 |
(四)地方党委书记绩效考核逐步得到优化,实现评价方式合理性 |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监督逐步得到健全,展现腐败整治威慑性 |
三、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构成要素 |
(一)地方党委书记职位厘定 |
(二)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构成分析 |
(三)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成长特征 |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模量定律”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含义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特征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成因 |
第四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标准的衡量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现象的界定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标准的认定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定义的确定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要件 |
(一)“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性别构成 |
(二)“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级别构成 |
(三)“落马”地方党委书记地域分布 |
(四)“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案发期间 |
(五)“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案发年龄 |
(六)“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潜伏时长 |
(七)“落马”地方党委书记腐败类型 |
(八)“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罪名分布 |
(九)“落马”地方党委书记判处结果 |
三、地方党委书记违法乱纪的行为特征 |
(一)违反政治纪律,挑战党中央权威 |
(二)违反组织纪律,干部选任藏猫腻 |
(三)违反廉洁纪律,官商勾结搞腐败 |
(四)违反群众纪律,脱离群众捞名利 |
(五)违反工作纪律,言行不一污形象 |
(六)违反生活纪律,贪图享受堕牢笼 |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运行轨迹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形成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转化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强化 |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重复 |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惩罚 |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成因追问 |
(一)地方党委书记心理贪欲强化是权力腐败的原始驱动力 |
(二)地方党委书记制度规定泛化是权力腐败的外在驱动力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异化是权力腐败的内在驱动力 |
(四)地方党委书记管理监督弱化是权力腐败的间接驱动力 |
(五)地方党委书记人情交往物化是权力腐败的直接驱动力 |
第五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机制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自我律动法”的实施途径 |
(一)加强党性修养,坚定对党忠诚执政立场 |
(二)明确主攻方向,树立稳中求进执政目标 |
(三)提高领导水平 带好立党为公执政队伍 |
(四)坚持服务群众 打牢为民造福执政基础 |
(五)发扬民主作风 完善求真务实执政机制 |
(六)勤于学习调研 提高实干兴邦执政魄力 |
(七)践行法治思维 形成改革创新执政方法 |
(八)锐意攻坚克难 肩负敢于担当执政责任 |
(九)保持党员本色 固守清正廉洁执政底线 |
(十)加强官德修养 涵泳诚信平实执政道德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的他律途径 |
(一)加强人才储备精准“育权”、好中选优正本清源 |
(二)改进选任方式法定“授权”、坚持标准严格程序 |
(三)明确权力边界科学“厘权”、合理定位职责明晰 |
(四)科学划分权责依法“制权”、坚持原则恪守规矩 |
(五)推进党务公开全程“晒权”、公布清单职责法定 |
(六)设计权力流程依规“行权”、固化程序规范运行 |
(七)加强权力制约有效“控权”、严格制度强化监督 |
(八)优化考评机制公正“评权”、创新方式科学考核 |
(九)完善奖惩机制规范“退权”、优胜劣汰吐故纳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件1 “现任”地方党委书记简明表 |
附件2 “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简明表 |
附件3 党中央制定的权力监督制度简明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相关学术研究成果 |
后记 |
(5)我国境外追逃的障碍与途径探析 ——以杨秀珠案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杨秀珠案件回顾与问题的提出 |
第一节 主要案情回顾 |
第二节 追捕杨秀珠遇到的法律困境 |
一、双边引渡条约 |
二、避难申请 |
三、死刑犯不引渡与禁止酷刑 |
四、政治庇护申请 |
第三节 案件引出的境外追逃问题 |
第二章 境外追逃的现状与障碍 |
第一节 当前我国境外追逃的现状 |
一、立法现状 |
二、实践现状 |
第二节 境外追逃途径的障碍 |
一、引渡未能发挥其期待效果 |
二、引渡替代性措施的局限性 |
第三章 完善外逃追捕机制与防范措施 |
第一节 完善现有境外追逃机制 |
一、《公约》下完善引渡制度 |
二、建立遣返与劝返的稳定机制 |
三、提升异地追诉的缉捕效率 |
第二节 加强境外追逃预防机制 |
一、设立政府官员海外家属备案制度 |
二、构建贪腐官员防逃信息反馈机制 |
三、完善出入境证件管理制度 |
第三节 运用专业人才队伍及专门机构 |
一、加强境外追逃队伍建设 |
二、设立境外追逃专门机构 |
第四节 强化境外追逃国际合作 |
一、加强国际执法合作的扩展 |
二、实现国际犯罪信息的交流互换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临桂词派与晚清社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成果综述 |
二 本选题的学术意义 |
三 本文的研究框架及主要内容 |
四 本文的研究方法 |
五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临桂词派与晚清社会近代化进程 |
第一节 从经世致用到中体西用 |
一、经世致用与西风东渐 |
二、中体西用应运而生 |
第二节 临桂词派的构成及特点 |
一、临桂词派的范围 |
二、同年同仁促成聚合 |
第三节 近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实践 |
一、社会经济 |
二、军事与边疆舆地 |
三、社会政治 |
四、社会风俗 |
五、文化教育 |
六、学者交流 |
第四节 词作、词论中的近代特点 |
一、词作中的近代元素 |
二、“重”“拙”“大”与时代思潮 |
三、批判创新、博采众长的词学理论 |
四、“写其胸臆”创作原则 |
第二章 临桂词派与戊戌维新 |
第一节 临桂词派词人的维新思想 |
一、社会政治思想 |
二、经济财务思想 |
三、文化教育思想 |
第二节 临桂词派词人的维新实践 |
一、创立京师强学会 |
二、议办京师大学堂与通艺学堂 |
三、筹办《时务报》与《渝报》 |
第三节 维新与词事 |
一、政治集会促进词事繁荣 |
二、咫村词社的创作内容 |
三、咫村唱和的词史意义 |
第三章 临桂词派与晚清吏治改革 |
第一节 临桂派词人的吏治思想 |
一、整肃官方,惩治腐败 |
二、清理壅塞,上下通情 |
三、废弃捐输,求选真才 |
四、清理仕途,裁汰冗员 |
五、精简胥吏,革除因循 |
六、杜绝滥保,严肃正途 |
第二节 吏治改革新模式的近代意义 |
一、《申报》连续报道京官联名参劾巡抚始末 |
二、言路与报业结合的近代意义 |
第三节 吏治改革对词人创作心态的影响 |
一、己饥己溺的济世心态 |
二、濒洞难掇的焦灼心态 |
三、感时忧世的悲愤心态 |
四、九死未悔的执着心态 |
第四章 临桂词派与晚清对外战争 |
第一节 中法战争中临桂派词人的态度 |
一、临桂派词人与清流 |
二、词人关注中法战争 |
第二节 中日战争中临桂派词人的态度 |
一、词人群体政治能量的变化 |
二、词人们的战争主张 |
第三节 临桂词派的战争词作 |
一、中法战争词作 |
二、中日战争词作 |
第五章 临桂词派与庚子国变 |
第一节 庚子国变中的临桂派词人 |
一、忠耿凛然,王鹏运谏止驻跸颐和园 |
二、日夜思维,关注德占胶州湾 |
三、忧心如焚,力谏对德争端宜持平 |
四、民气不可用,主张弹压义和团 |
五、滔天巨变,南归、随扈与坚守 |
六、隐微匡救,力促东南互保之约 |
第二节 愁情满纸《庚子秋词》 |
一、吹落梅花多少,落花之愁 |
二、闭门寒月照疏襟,寒月之愁 |
三、空有泪珠盈袖,愁极垂泪 |
四、朔风吹雪茸裘薄,寒风中愁 |
五、枕函残梦初惊,残梦之愁 |
第三节 国变词作的创作心态 |
一、其他临桂派词人国变词作 |
二、国变词作的创作心态 |
结语: 复杂求变的古典词派 |
附录一 刘福姚研究 |
一、刘福姚生年考 |
二、刘福姚卒年考 |
三、刘福姚家族考 |
四、刘福姚科举史事勾陈 |
五、刘福姚着述考 |
附录二 刘福姚简谱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从“天网”行动案例看国际追逃追赃新实践——这些难啃的“硬骨头”是怎样啃下来的(论文提纲范文)
打协同战——快速反应抢战机 |
打意志战——不达目的不收兵 |
打法律战——抓住最有力的武器 |
打合作战——内外夹击断后路 |
打舆论战——扩大声势形成震慑 |
(8)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机制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论文选题缘起 |
二、选题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
(一)研究理论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思路与框架 |
第一章 国际安全机制的形成与发展 |
一、“欧洲协调”的形成与发展 |
(一)“欧洲协调”的形成背景 |
(二)“欧洲协调”的形成 |
(三)大国对“欧洲协调”的基本认同 |
(四)“欧洲协调”遭遇的挑战及其解体 |
二、国际联盟的成立与发展 |
(一)国际联盟成立的背景 |
(二)国际联盟的发展 |
(三)国际联盟安全机制解体的原因 |
三、联合国安全机制的成立与发展 |
(一)联合国的建立 |
(二)联合国的作用和缺陷 |
四、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
(一)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
(二)冷战时期北约军事战略的调整 |
(三)北约在后冷战时期的转型 |
五、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
(一)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 |
(二)华沙条约组织的发展 |
(三)华沙条约组织的解体 |
六、“欧洲安全合作会议”安全机制的成立与发展 |
(一)欧安会安全机制的形成及特征 |
(二)欧安会安全机制的作用 |
七、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与发展 |
(一)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 |
(二)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 |
第二章 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形势的历史与现状 |
一、西方列强的殖民地 |
(一)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侵略和反侵略斗争 |
(二)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侵略和反侵略斗争 |
二、二战时期远东重要战场 |
(一)二战时期日本南进政策的形成 |
(二)日本对缅甸的入侵 |
(三)中美英盟军反攻缅甸 |
三、冷战时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的重要地区 |
(一)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 |
(二)越南战争 |
四、冷战结束后次区域安全问题凸显 |
(一)泰国南部地区分离主义运动 |
(二)毒品犯罪问题 |
(三)武器走私问题 |
(四)非法移民问题 |
(五)湄公河航运安全问题 |
(六)经济安全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
第三章 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机制的构成与构建的必要性 |
一、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机制的构成 |
(一)各国领导人和部门首长会晤机制 |
(二)安全信息和决策交流机制 |
(三)维和机制 |
(四)警务合作机制 |
(五)裁军与军控机制 |
(六)联合演习机制 |
二、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机制构建的必要性 |
(一)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间的领土争端问题长期无法解决 |
(二)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面临非传统安全的威胁加剧 |
(三)大湄公河次区域既有的国际机制无力解决安全问题 |
第四章 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机制构建的制约因素 |
一、大湄公河次区域各国间政治互信不足 |
(一)越南与柬埔寨 |
(二)泰国与越南 |
(三)老挝与泰国 |
(四)中国与越南 |
二、大湄公河次区域各国经济落后,财政困难 |
(一)柬埔寨 |
(二)缅甸 |
(三)老挝 |
(四)泰国 |
(五)越南 |
(六)中国云南省 |
三、域外大国的影响 |
(一)美国 |
(二)日本 |
(三)俄罗斯 |
(四)欧盟 |
(五)澳大利亚 |
(六)印度 |
第五章 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机制的构建路径 |
一、明确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机制构建的原则 |
(一)倡导“以合作求安全”的理念 |
(二)逐步稳妥的推进安全机制构建 |
(三)秉持“积极推动”的政策取向 |
二、加强次区域国家互信,强化安全合作 |
(一)构建次区域国家互信机制的可行性 |
(二)构建次区域互信机制的前提 |
(三)构建次区域互信机制的方法 |
(四)构建次区域互信机制的阶段目标 |
三、深化经贸合作,发展经济,加大安全投入 |
(一)进一步加强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走廊建设的力度 |
(二)拓宽融资渠道,为新阶段经济合作提供拥更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
(三)继续深化次区域环境安全合作 |
(四)重点经营中国与老挝的关系,借此加强与次区域其它国家的合作 |
四、开展次区域功能性合作情报共享 |
(一)推进湄公河流域安全执法合作 |
(二)探索展开次区域金融合作 |
(三)深化次区域产能合作 |
(四)加强民间交流,为次区域安全机制建设提供建设性思路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瓦解与重构—镇江近代前期社会转型研究(1840-1911)(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研究现状与研究的意义 |
引子:近代前夜镇江民众生存状态 |
第一章 中世纪的遗产——一个强权统治下的破裂社会 |
第一节 镇江战役的过程 |
第二节 统治集团内部合作状况 |
第三节 政府与民众之间的关系 |
第四节 社会秩序的脆弱状态 |
第五节 镇江战役的结局评估 |
第六节 本章的观察视角:传统中国社会之性质 |
第二章 生死搏斗——太平天国时期镇江社会生态 |
第一节 新主人的到来 |
第二节 战争期间城市居民的生活 |
第三节 持续的血腥争夺 |
第四节 刀锋下的生存逻辑 |
第五节 战火即将熄灭 |
第六节 旧主人的守卫 |
第七节 本章的观察视角:传统体制自我恢复之模式 |
第三章 第三种力量——租界设立对镇江社会的影响 |
第一节 租界的设立 |
第二节 租界对传统权力体系的调整 |
第三节 开埠后的社会新格局 |
第四节 社会转型的障碍 |
第五节 本章的观察视角:国家认同和种族认同意识在形成中 |
第四章 新社会的胚胎——改革时代的权力结构与利益结构 |
第一节 镇江新式教育及其主要特点 |
第二节 编练新军与旗人边缘化 |
第三节 鼓励工商业的措施与绅商精英势力壮大 |
第四节 皇族的象征在陨落中 |
第五节 本章的观察视角:社会进步和社会公平的意识在形成中 |
第五章 旧体制的末路——专制环境下的社会困境 |
第一节 王朝末期的政治特征 |
第二节 赋税制度是一大公害:制造贫困与不公 |
第三节 官场是一大公害:可以摧毁市场 |
第四节 垄断是一大公害:恶化市场环境 |
第五节 本章的观察视角:下层民众的阶级觉悟和权利意识在形成中 |
第六章 象征性的暴力——一场被谈判代替了的革命 |
第一节 风暴来临 |
第二节 镇江府境及其周围区域瓦解状态 |
第三节 镇江府城驻军系统的瓦解状态 |
第四节 各种力量向新中心集结 |
第五节 新的地方政权诞生 |
第六节 本章的观察视角:西方势力在社会冲突中的缓冲作用 |
第七章 政权重构——新意识形态下的实力拚图 |
第一节 新政权的组建原则 |
第二节 革命中的意外血腥 |
第三节 新政权势力向江北延伸 |
第四节 海军起义使新政权更加强固 |
第五节 夺取南京助产新的中央政权 |
第六节 本章的观察视角:传统政治的强大惯性 |
本文的基本结论 |
参考文献 |
(10)儒家廉德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二、学术界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
第一章 “廉”范畴的基本涵义及其历史演进 |
第一节 “廉”范畴的基本涵义 |
一、“廉”义的词源学解析 |
二、廉德:“廉”的道德维度 |
三、廉政:“廉”的政治维度 |
第二节“廉”德的产生及其早期发展 |
第三节 比较的视阈:先秦诸子论“廉” |
第四节 历史的视野:汉代以后儒家论“廉” |
一、董仲舒论“廉” |
二、刘向论“廉” |
三、周敦颐论“廉” |
四、薛瑄论“廉” |
五、顾炎武论“廉”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儒家廉德思想的理论基石 |
第一节 哲学基石:“天人合一”思想 |
一、儒家对“天人”关系的基本论述 |
二、“天人合一”观念对儒家廉德思想的重要启示 |
第二节 政治基石:“以民为本”思想 |
一、儒家民本思想的历史嬗变 |
二、民本思想与儒家廉德思想发展 |
第三节 伦理基石:“仁者爱人”思想 |
一、儒家仁学思想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发展 |
二、儒家仁学理论对廉德思想的影响 |
第四节 价值原则:公私、义利、理欲之辨 |
一、公私之辨与儒家廉德思想 |
二、义利之辨与儒家廉德思想 |
三、理欲之辨与儒家廉德思想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儒家廉德思想的伦理内蕴——基于“俭”“耻”“孝”三德目的展开 |
第一节 俭:廉的生活基础 |
一、“俭”范畴的多重含义 |
二、“俭”德的重要价值 |
三、节俭与养廉 |
第二节 耻:廉的道德前提 |
一、“耻”的基本内涵 |
二、“耻”伦理的主要价值 |
三、知耻与养廉 |
第三节 孝:廉的家庭伦理基础 |
一、“孝”的基本内涵 |
二、“孝”伦理的重要价值及其影响 |
三、行孝促廉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儒家廉德思想的政治表征——以“六廉”为中心的个案解析 |
第一节 道德的向度:廉善、廉敬与廉正 |
一、廉善:官吏道德的总括 |
二、廉敬:道德自律的基础 |
三、廉正:公生明,廉生威 |
第二节 法律的向度:廉法 |
一、中国古代法律的演变 |
二、“知法”:为官从政的前提 |
三、“守法”:为官的基本职责 |
第三节 能力的向度:廉能和廉辨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儒家廉德养成的基本路径 |
第一节 人性之辨:儒家廉德养成的学理依据 |
第二节 廉德养成的教化机制 |
一、修身养廉 |
二、教育守廉 |
第三节 廉德养成的制度规范 |
一、选官用廉 |
二、回避护廉 |
三、监察督廉 |
第四节 廉德养成的法律约束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儒家廉德思想的古代践行——“明君”、“清官”举要与反思 |
第一节 廉耀古今:“明君”与封建盛世 |
一、唐太宗倡廉反奢与贞观之治 |
二、明太祖倡俭惩贪与洪武之治 |
三、康熙帝奖廉惩贪与康熙盛世 |
第二节 百世流芳:“清官”与社会风化 |
一、清官的基本特征 |
二、清官出现的原因 |
三、清官循吏的典范 |
四、关于清官的评价 |
第三节 一种博弈:倡廉与贪腐哲学 |
一、封建时代官吏贪腐的主要表征 |
二、中国古代贪腐不绝与清官稀少之原因辨析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儒家廉德思想的近现代镜鉴 |
第一节 失廉亡国:来自晚清政府覆灭的深刻教训 |
一、晚清儒家廉德思想的孱弱传承 |
二、晚清政府吏治腐败的主要表现 |
三、吏治腐败与清王朝的覆亡 |
第二节 贪腐失权:对国民党大陆统治覆灭的历史审视 |
一、国民党官员腐败现象面面观 |
二、国民党防治腐败的积极努力 |
第三节 秉廉兴政: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腐败与廉政治理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存在的腐败及原因 |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廉政建设实践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儒家廉德思想的当代价值 |
第一节 当前我国反腐败斗争面临的基本形势 |
一.当前我国官员腐败的主要表征 |
二、当前我国官员腐败的原因分析 |
第二节 儒家廉德思想与当代中国廉政建设的契合 |
一、理论会通:儒家廉德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廉政思想 |
二、现实机缘:反腐风暴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第三节 儒家廉德思想对当前我国廉政建设的基本启示 |
一、坚持以德养廉,努力夯实廉洁从政的道德基础 |
二、坚持以制保廉,不断完善廉洁从政的制度约束 |
三、坚持以法促廉,切实筑牢廉洁从政的法律基石 |
本章小结 |
结语 |
附录:曲阜儒家崇廉尚勤思想基地简介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与论文发表情况 |
四、贪官外逃遭遇内外夹击(论文参考文献)
- [1]《凤凰周刊》封面故事栏目研究(2013年-2019年)[D]. 梁诗晨. 吉林大学, 2021
- [2]清末民初新闻人英敛之研究[D]. 张勇丽.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7)
- [3]民国时期新疆地方政府教育施政研究(1912-1944年)[D]. 朱江华.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1)
- [4]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D]. 冯志峰.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5]我国境外追逃的障碍与途径探析 ——以杨秀珠案为视角[D]. 王露希. 中央民族大学, 2018(01)
- [6]临桂词派与晚清社会[D]. 杨上元. 广西师范大学, 2017(05)
- [7]从“天网”行动案例看国际追逃追赃新实践——这些难啃的“硬骨头”是怎样啃下来的[J]. 滕抒. 中国纪检监察, 2017(07)
- [8]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机制构建研究[D]. 许正. 苏州大学, 2017(04)
- [9]瓦解与重构—镇江近代前期社会转型研究(1840-1911)[D]. 沈红亮. 南京大学, 2015(03)
- [10]儒家廉德思想研究[D]. 任松峰. 曲阜师范大学, 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