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和网络技术基础

数字和网络技术基础

一、数字化、网络化技术基础(论文文献综述)

王璐,李晨阳[1](2022)在《数字经济下的生产社会化与企业分工协作:演进与特性》文中研究指明数字经济是以数字化原料为劳动对象,利用数字化劳动资料进行生产活动的经济形式,在此基础上,数字技术经由企业分工协作体系的重塑推动着生产社会化的发展。依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以企业分工协作为切入点,通过剖析企业间网络化分工协作和企业内部数字劳动过程,可发现并阐明数字经济下生产社会化中的最新进展及其双刃剑特性。该性质表明:数字经济既可以推动生产活动向社会化方向发展而代表更先进生产力,同时也会激化企业分工与社会分工、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由此表明,数字经济下的生产社会化演进必将呈现出企业分工代替社会分工,以及所有制形式由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形式转变的发展趋势。

孙占利,陈欣怡[2](2021)在《习近平智慧社会法治建设理论论纲》文中研究指明习近平同志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提出"科技是关键,信息是灵魂",之后相继提出"数字福建""数字浙江""智慧上海",并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作出建设智慧社会的重大部署,不断谋划创新推进跨越式发展。习近平智慧社会法治建设理论立足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及其融合发展中的法治化治理与法治革新,是智慧社会法治建设的理论纲领和行动指南,为人类社会从信息社会向智慧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为智慧社会的法治化建设做了科学谋划,为法治现代化做了前瞻部署和理论创新。贯彻落实习近平智慧社会法治建设理论需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系统观念、加强科技创新、加强新型法治队伍建设、加强安全保障。

吉峰,程贵晴,贾学迪[3](2021)在《江苏传统制造业企业智能制造成熟度水平评估与提升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智能制造成熟度现有模型缺口,构建了包括技术、流程、战略与组织3个领域,12个维度,5个层级的智能制造成熟度模型(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maturity model,IMMM)。以江苏传统制造业企业为研究对象,利用IMMM对450家企业智能制造成熟度水平进行了抽样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大多数江苏传统制造企业智能制造成熟度水平均处在不成熟(L0)(51.70%)或部分成熟(L1)(27.56%)阶段;技术、流程、战略与组织3个领域的成熟度方面,战略与组织比技术和流程更强,流程方面的成熟度较低;在企业所有制性质上,外资企业智能制造成熟度水平较高,民营企业智能制造成熟度水平较低;企业人数规模上,少于50人的企业智能制造成熟度水平最低,101~500人的企业智能制造成熟度水平最高;销售额在5亿~10亿元之间的企业智能制造成熟度水平最高,5 000万元以下的最低;技术密集型企业智能制造成熟度水平较高,劳动密集型企业较低。根据调查结果,分析了阻碍传统制造业企业智能化转型升级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加快推进江苏传统制造业企业智能化升级的策略与建议。

李亚琪[4](2021)在《破解数字拜物教 ——数字资本时代拜物教新形式批判》文中指出20世纪70年代以来,当代资本主义借助数字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实现了资本样态与人类社会生活的数字化转型。从传统资本主义向数字资本主义的过渡,在为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生产和积累创造新的生产资料与生产条件的同时,也形成了更为抽象化的数字拜物教。在社会生活遽变的背景下,重新审视数字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生产过程的具体变化及由此产生的全新拜物教形式——数字拜物教,是我们当前阶段不可回避的重要理论与现实问题。基于此,本文以数字拜物教为核心论题,旨在通过对数字拜物教的具体表现、深层内涵及内在机制的批判性考察,破解数字拜物教现实存在的秘密,从而推动数字资本时代拜物教新形式批判的深度研究。数字拜物教本身并未脱离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及其生产关系的一般规律与逻辑,它是随着数字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新的拜物教形式。在对资本样态的历史裂变与数字资本时代生产方式的最新变化分析基础上,文章重点阐述了数字拜物教的具体表现与深层内涵。数字拜物教作为当代资本主义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不仅表现为人们对数据、数据商品、数字资本的崇拜,同时还表现为社会整体对数字技术尤其是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为代表的当代智能数字技术的膜拜,我们可以把这种崇拜或膜拜称为“数字崇拜”。数字崇拜对主体价值意识的渗透和浸润,又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把数字拜物教意识再生产出来,进而,数字拜物教意识在深层次上融入到人们的生命结构中,并对其价值选择和行为方式施加隐秘影响,使之成为认同和接受数字资本主义颠倒社会秩序的物化存在,数字拜物教的社会现实由此强化,这正是数字拜物教意识发挥社会效力的体现。数字资本主义为数字拜物教的形成提供了现实基础,而数字拜物教内在机制的展开同时又为数字资本逻辑统治的强化营造了有利环境。数字资本主义通过操控商品符号的数字媒介传播与文化工业景观,诱导大众沉浸在数字化幻象之中,致使数字拜物教意识或者说观念成为被社会普遍认同并且接受的意识形式。在此基础上,数字拜物教机制又进一步为数字—生命政治与数字平台帝国主义的意识形态提供了合法性根据。在这里,数字拜物教已经由一种虚假意识幻象转化为社会现实存在,成为数字资本主义社会秩序能够稳固运行的条件与基础。正是在数字拜物教内在机制多层面的作用下,每一个真实的生命主体以及我们所处的全球化社会政治经济秩序,才真正被数字资本逻辑控制与塑造,数字资本逻辑的统治也因此得到巩固和强化。对数字资本主义生产过程颠倒假象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是破解数字拜物教秘密的根本途径。数字资本主义与数字拜物教彼此支撑相互补充,数字资本主义的生产与再生产过程及其社会关系形式内在需要并不断要求数字资本逻辑在拜物教机制展开的基础上,生产出适合且认同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秩序的劳动主体。所以对数字拜物教的批判,就需要将其放置在数字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展开探究,即揭示出拜物教形成的社会历史前提及其遮蔽的数字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内在矛盾本质。为此,本文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为方法论基础,从数字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四个环节即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出发,具体揭露了“劳动的自由自主”、“合理的分配关系”、“流通生产价值”、“消费需要的满足”等资本主义的颠倒假象背后,被数字拜物教遮蔽的“无酬数字劳动剥削逻辑的延伸”、“不平等的分配关系”、“流通时间是价值实现的障碍”、“拜物需要替换真实需要”的社会现实,这一过程实际上是对形成数字拜物教的社会历史根源的前提批判。消解数字拜物教,实现人类解放并不是内涵于哲学理论中的抽象论断,而是在人类文明新形态现实建构过程中不断推进的历史过程。文中指出,马克思对资本逻辑内在矛盾的揭示,是消解数字拜物教的理论前提。数字资本逻辑的内在矛盾本性决定了它必然在自我增殖的过程中遭遇到限制,从而走向自我否定,数字拜物教消解的现实根据就在于资本逻辑的自我否定。同资本逻辑自我否定与扬弃资本文明的共产主义运动历史客观趋势相呼应的是,原来物化的人将在生存实践活动中转变为社会性的人,并承担起人类文明形态变革的重任,从而推动全新社会关系形式的历史生成。归根结底,消解数字拜物教,一方面需要从资本逻辑自我否定的历史过程,洞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不合理性及其必然灭亡的演化趋势;另一方面还需要以人的社会性生存方式取代物化的片面存在,激发人的社会性生产与生活的共同感,最后统一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建构过程。人类文明新形态是扬弃资本主义“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之后,人的自由个性充分实现与社会整体充分发展的历史形态,它所要确立的最高价值目标就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此阶段,不仅数字拜物教被消解,任何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导致的抽象统治将得到全面祛除,人与人之间的对立、压迫、矛盾关系都将被彻底超越,普遍性意义的人类解放将会成为现实。

王雅芳[5](2021)在《数字化转型对旅游企业业绩的影响研究 ——以中国国旅为例》文中指出数字化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旅游行业要得以高质量发展也离不开数字化。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旅游市场环境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对旅游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现阶段,在数字化背景对旅游行业的冲击下,使得越来越多的旅游业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以适应市场变化,传统旅行社数字化转型将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本文通过引入数字化及其新时代内涵,对以中国国旅为代表的典型案例进入了分析解读,详细阐述中国国旅数字化转型的背景、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以及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商业模式、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变化,通过对比数字化转型前后的业绩指标,得出数字化转型对企业业绩的影响,进一步分析出数字化转型对企业业绩的影响路径,最后通过对比分析总结出旅游行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的特点,为促进旅游行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参考。本文研究成果:通过案例分析,本文总结了中国国旅数字化转型的发展阶段以及实现过程;通过中国国旅数字化转型对企业业绩影响的定量分析,得出中国国旅数字化转型对提升业绩、降低成本和提升管理运营效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后总结出中国国旅数字化转型从商业模式转变,业务创新,管理、决策方式优化三个方面实现影响企业业绩的路径;最后通过对比分析总结出旅游行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的特点,为促进旅游行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参考。

宋晓娟[6](2021)在《共生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研究 ——基于对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审视》文中认为社区是居民基于中意而结成的共同体。就私人生活而言,居民可能以个体或家庭的形式存在,但受房屋产权、物理位置、身份地位等因素影响,居民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被纳入社区组织。同一社区空间内的组织之间共享社区环境与服务对象,甚至还可能存在成员重叠。居民之间、居民与社区组织之间、社区组织相互之间彼此依赖,休戚与共。生物学领域将不同种属按某种厉害关系生活在一起叫做共生,社会学领域也逐渐做出了相似的现象解释,而社区则成为了最常见的共生关系发生域,有鉴于此,本文采用共生理论来透视中国城市社区的实践。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市社区管理的重心几经调整。但到本世纪之初,城市社区问题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看得见且管得着但不愿管的现象仍很普遍。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独具中国特色的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方式应运而生。就社会管理传统下的网格化管理(2004-2012)而言,其主体、资源和运行方式均源自于政府,因此从主质参量来看,其与政府管理方式同质,是后者向社区的进一步下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治理改革。作为社会的微观构体,城市社区的实践有了新的发展,在网格化管理强化的同时开始注重治理主体的培育,实践创新的单位则以区、街道为主。以2013年至2015年连续三年的年度“中国社区治理十大创新成果”及提名成果中的城市社区为样本,经NVivo11软件分析得出,这三年中国城市社区的实践重点依次是:减负增效、三社联动和政社互动。从共生理论视角来看,城市社区的实践由同质延伸转向了异质化发展。研究共生行为模式的四个关键变量发现,社区有少量的异质治理主体存在,这些主体在通过党政主导的相关项目产生互动,互动中的物质信息交流以单向为主,互动的结果是非政府主体增殖能力的提升。变量数据表明,这一时期城市社区的共生行为模式属于偏利共生。实践步入近几年(2016至今)后,城市社区治理创新的单位由区、街道转向了社区,网格化管理方式与社区治理要素又都取得了新的发展。从社区网格化管理方式来看,自2016年到新冠疫情暴发前,中国城市社区的网格化管理延续着常态化发展,核心在于对以往实践的进一步深化和对已有问题的探索性解决;新冠疫情暴发后,网格化管理承接了社区疫情防控的重要使命,实践方式做了一些应急性调整与“补漏”式改进。就社区治理要素的发展而言,以民政部在2018年选出的101个优秀社区工作法(已对最新进展做了补充)为样本,经NVivo11软件研究发现,城市社区以协商共治为整体目标导向,形成了多主体参与、资源整合共享的治理格局,发展出了多样化的治理实践方式。从共生行为模式的四个核心变量来看,城市社区生成了丰富的治理主体,这些主体发起了多样化的共治活动,活动中的物质信息呈多方多向流动,最终导向了驻区组织的非同步化发展,由此可见,此阶段的城市社区共生行为模式属于非对称性互惠共生。在中国城市社区持续发展的过程中,“问题”似乎始终未曾远离。每一次新实践在解决旧问题的同时也会伴随着新问题的产生,而新问题又成为了实践再次创新的动力。目前,非对称互惠共生的城市社区实践面临诸多问题,对称互惠共生是其进化方向。从非对称互惠共生到对称互惠共生的发展需要实现共生单元、共生界面与共生条件的多重转变,对称互惠共生的理想固然美好,但这一转变过程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基于当下的城市社区实践现状,结合实践所面临的问题,中国城市社区要想完成这一转变,首先需要实现社区网格化管理与治理要素的充分发展与深度融合。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初衷是强化政府对内部层级部门间网络的管理能力。城市社区治理要素发展的实质是社区内公私合作程度的提升与基层党政部门对公私合作网络管理能力的提高。在学者斯蒂芬·戈德史密斯和威廉·D.埃格斯的语境下,公私合作程度与网络管理能力是理解网络化治理的两个维度。对比理论植根的实践来看,中国城市社区与美国社会的发展规律有异曲同工之处。有鉴于此,本文提出网络化治理是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与治理要素双维度发展的最终指向,是城市社区进一步发展的目标。共生理论认为,动力与阻力是影响共生关系进化的两个重要因素,要想推动共生关系发展必须提升动力,消解阻力。网络化治理是城市社区实现对称互惠共生理想状态的技术工具,形塑网络化治理的动力同时也是推动主体增容(共生单元)、强化组织互动(共生界面)、加速物质信息流动(共生条件)之力;阻力则主要是由社区组织的互动方式(共生界面)与组织性质(共生单元)决定的。研究发现,动力因素主要有三个:党政领导力、利益驱动力和科技支撑力。这些动力并非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共同发挥作用的。单一治理网络可以由多种动力来形成,但通常只有一种动力在发挥主导作用。综合比较前面所有的样本社区及笔者所调研的其他社区,笔者发现吉林省长春市二道区长青街道城建社区的动力因素最为全面,且已初步推进了网络化治理建设。以城建社区为例,本文从实践层面剖析了这些动力因素导向网络化治理的运作过程。此外,本文以形塑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系统的“向心力”中的最高施力方(基层党组织)领导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中的“离心力”为例,剖析了形塑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系统的内在张力。中国城市社区向网络化治理发展的动力与阻力明晰之后,当务之急就是要找寻强化动力、消解阻力之方法。价值冲突是主体间张力背后更深层次原因。价值理念是影响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的根本因素。共生(共生除可以是一种主体间形态外,还可以是组织行为的先导,即价值)是人类社会的原价值,是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价值理念。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是以社区非对称性互惠共生行为模式为基点的,所以前者的实施路径也是后者的发展路径,换言之,共生单元、共生界面和共生条件三个共生行为模式的核心要素(“成果配置”是共生关系最终呈现出的结果)也是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实施路径的基本面向。有鉴于此,本文从共生价值体系(价值理念)、治理组织建设(共生单元)、治理行动选择(共生界面)和科学技术支撑(共生条件)四个方面探寻了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实施路径。

覃茜[7](2021)在《现代互联网技术视域下人的发展新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互联网技术从诞生到广泛应用至今,已取得飞速进步与长足发展,开创了人的生存发展新格局。新的互联网技术应用不仅加快了人类社会现代化发展进程,而且对人的发展也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人的发展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核心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把对人的发展问题的思考融入其哲学体系之中,从政治经济学领域展开深刻的根源探究,并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视为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价值指向。本文从马克思主义人学立场出发,结合马克思主义的技术哲学思想,以现代互联网技术为研究切入点,研究当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应用与人的关系,进而深入分析它对人的发展问题所带来的一系列复杂而深刻的影响。在现代互联网技术视域下展开对人的发展新问题研究,首先要分析马克思主义关于技术和人的发展的思想理论,梳理马克思主义对技术本质的认识、对技术两面性的分析以及对技术异化问题的揭露等,同时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问题的论述。其次,分析在现代互联网技术条件下所形成人的数字化生存与网络化发展的现状,对人的需求、实践劳动能力、社会交往关系、主体能动性和个性发展等都带来了新的变化,进而把握现代互联网技术发展与人的发展具有内在的同一性。最后,技术的应用具有“双刃剑”效应,现代互联网技术一方面给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它影响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创新人的实践形式、转变人的思维方式,也对人的思想情感产生影响;另一方面,它也给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互联网技术异化加深人的异化发展程度,削弱人的本质力量、激化人的发展虚实矛盾、扩大人的“数字鸿沟”、诱导人的行为失范、侵蚀人文精神价值等等,表明现代互联网技术不但没有使人类超脱异化,反而加剧人的异化发展。通过揭露矛盾的根源所在,以期能从现代技术发展的视角,来解读现当代人的生存发展困境,积极寻求解决人的异化发展的途径,规范现代互联网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更好地发挥互联网技术的积极作用,同时规避现代互联网技术异化对人的发展的消极影响,进一步推进人的现代化发展进程,迎来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李佳慧[8](2021)在《几类数据传输策略下的网络化系统状态估计》文中研究说明依托先进信息技术,全面感知油田动态、预测油田变化趋势、持续优化油田管理、科学辅助油田决策,建设以网络化、信息化为技术基础的数字化油田已经成为未来发展趋势。地面多节点生产系统的实时状态监测是数字化油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油田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数字化油田中的实时状态监测问题可以描述为网络化系统的状态估计问题。估计问题是信号处理领域中的研究热点之一,旨在根据测量信息设计估计方法进而获得系统内部的真实状态。传感器采集的测量信息需要经过通信网络传输,而有限的网络带宽会使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发生碰撞与拥堵,导致网络诱导现象的发生,降低数据质量,进而影响系统的估计性能。本论文以网络化系统为研究对象,以通信带宽受限为切入点,从“被动”与“主动”两个角度,在理论研究与工程应用两个方面探讨几种典型网络化系统状态估计问题。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考虑网络诱导现象发生情形下,设计可以“被动”容忍诱导现象所带来影响的网络化系统状态估计方法。利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和线性矩阵不等式技术,给出行之有效的估计器设计方法。第二部分“主动”引入几类数据传输调度策略,进而降低网络诱导现象发生的可能性。该部分旨在建立适合刻画几类数据传输策略的数学模型,研究几类数据传输策略下的网络化系统状态估计方法。同样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及线性矩阵不等式技术,设计切实可行的状态估计器。基于第二部分所得到的理论结果,第三部分将编码解码策略与油田联合站游离水脱除系统相结合,提出基于编码解码策略的油田联合站游离水脱除系统状态估计方案,实现理论成果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具体而言,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部分探讨不完全测量信息情形下的网络化系统状态估计问题。具体来说,第二章首先研究带有不确定概率测量丢失的人工神经网络H∞状态估计问题。进一步,考虑只有部分神经元节点测量信息可获得情况,设计基于部分节点信息的保无源性状态估计器。第二部分考虑几类数据传输调度策略下的网络化系统状态估计问题。其中,第三章研究Round-Robin协议下马尔可夫跳变系统的指数最终有界估计器设计问题。第四章考虑随机通信协议的影响,研究具有随机发生时滞系统的H∞状态估计问题。第五章针对一类具有扇形有界约束条件的非线性系统,设计基于编码解码策略的指数最终有界估计器。基于第二部分提出的理论结果,第三部分针对油田联合站游离水脱除系统,探讨基于编码解码策略的状态估计问题。这是基于编码解码策略的估计方法在工程应用上的探索性尝试,既拓宽了具有一般形式的线性系统在通信受限情形下估计问题的解决思路,又为工程实践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

余雪扬[9](2021)在《法定数字货币法经济逻辑与制度规则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制度将过去、现在与未来连接在一起,从而历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个渐进的制度演化过程。西奥多·舒尔茨(1968)曾说,货币即制度。货币是一种古老的制度,服务于人类社会的交易活动。交易活动的本质是实现产品或服务让渡,伴随着这种让渡的是同等数量价值的反方向转移。无论货币以何种外在形式呈现,都是天然承载这种价值转移的载体。从原始的物物交换、简单的商品经济到发达的市场经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历程中,货币与之相伴。货币的本质内涵是一种权利,即获得社会普遍接受的未来价值索取权,历经千年延续下来,一以贯之未曾改变。期间,生产力的发展催生新的需求,技术迭代推动货币从实物、金属、纸币向电子货币形态演变,以提高货币流通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改善消费者福利。从货币及其延伸形态发展的历史演变和内在逻辑看,每一次技术革命背后都蕴含着货币形态变革的现实。21世纪后,互联网及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经济数字化、社会生活数字化已是大势所趋。同时,金融科技等对货币演化的影响进一步深化,货币形态及其流通模式也日趋数字化和网络化,催生出一种新形态的货币:数字货币。数字货币登上历史舞台,引发巨大关注,构成对传统货币流通与经济规则的重塑与革新。作为其中重要类别的法定数字货币将构建新的货币前景,同时也使得传统货币理论出现一定程度上的“失语”,需要新的理论支持和解释逻辑。从法经济学角度,法定数字货币是由法律授权中央银行向社会发行的基于密码学技术、完全依赖数字信息形态存储和支付交易、具有加密货币形式和功能、在发行国内普遍使用和具有法偿力的法定支付工具和价值凭证。科斯(1937,1960)交易费用与制度安排内在关系的理论表明,在给定技术水平的条件下,人们创生或选择某种制度来降低交易费用,从而导致一些市场制度的出现和改变。货币体系同样如此。理想的法定数字货币具备不可重复花费性、可控匿名性、不可伪造性、系统无关性、安全性、可传递性、可追踪性、可分性、可编程性、公平性等诸多特性。法定数字货币发行后,将与现行货币体系中的信用现钞和电子货币相互竞争、动态博弈。法定数字货币具备的诸多特点与功能,将有效改进信用现钞的缺陷,又能够兼具电子货币的优点,从而进一步降低交易费用、增加价值效用。因此,法定数字货币的整体竞争绩效将强于信用现钞和电子货币,能够有效提升货币体系的安全与效率。尽管信用现钞、电子货币和法定数字货币名义价值相等,但是法定数字货币竞争优势强,将使其在社会公众认可中的实际价值更高,接受度及使用率也将更高,有较大概率成为货币体系的主导货币。随着法定数字货币的发行以及流通范围的扩大,法定数字货币对信用现钞和电子货币的价值改进势必在中央银行货币控制力、货币政策实施以及支付体系运行方面产生影响,带来效益。首先,发行法定数字货币有助于增强中央银行货币控制力。法定数字货币的发行与流通将改变当前货币体系结构,使得信用现钞和电子货币为主的二元货币结构中增加法定数字货币形成三元货币结构。当前的货币流通运行中除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这种电子形式的法定货币外,绝大多数是存款货币、预付货币这些电子货币,这削弱了法定货币的地位,减弱了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的控制力。法定数字货币的发行及流通势必替代部分电子货币,从而能够减轻电子货币对信用现钞的替代效应。同时,法定数字货币对中央银行来说是可控可追踪的,这样可以提升中央银行对整体货币体系的控制力。其次,发行法定数字货币有助于优化货币政策实施。在社会全面流通而非封闭场景下,法定数字货币可测性、可追踪性、可控性强,其发行与流通可以使货币供应量、货币流通速度的可测量度有所提升,大数据分析基础更为扎实,货币政策调控手段更加精准。中央银行通过调整法定数字货币利率,来调控银行存款利率,进而传导至银行贷款利率,这有助于提升中央银行政策利率对中长期信贷利率的传导,改善我国政策利率向贷款利率传导不畅的状况。通过对法定数字货币计负利率,或者酌情对法定数字货币钱包收取保管费,实质上等同于实施负利率政策,由此打破零利率下限约束,释放货币政策空间。法定数字货币可以优化当前货币政策调控框架以及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困境。最后,发行法定数字货币有助于完善支付体系运行。由于信用现钞支付功能不足,中央银行“不得不”向私人部门让渡货币发行权,由私人部门提供补充的支付服务,但同时造成社会支付链条不断延长,部分支付行为得不到有效监管。发行法定数字货币后,中央银行可以摒弃“私人部门提供支付服务,中央银行给以价值担保”的传统模式。法定数字货币具有的可传递性、可追踪性、可编程性等技术特点,使得任何支付行为均可以被追踪,这样能够及时发现异常交易,增加支付透明度,增强监管穿透性,也能够减轻中央银行监管负担以及对私人部门的价值担保。在支付主体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法定数字货币是法定货币,信用级别上高于电子货币,同时还是密码货币,安全性上更好。在跨境支付方面,信用现钞的印制、发行、携带、调运、存储事无巨细,纷繁复杂,不适合跨境支付,已经长期妨碍了货币的国际流通。发行法定数字货币将丰富和强化人民币跨境支付功能,为人民币国际化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毫无疑问法定数字货币面临着较大的现实需求,他更将是自上而下的政府推动的强制性制度变迁的结果。一方面,因其具有与信用现钞不同的功能特点将带来行为主体之间行为模式的差异,产生传统法定货币所没有的新问题。另一方面,只有在既有的法律制度下,才能对特定的可转移产权做出是否构成货币的判断,法定数字货币要履行法定货币职能需要货币法授权与规定。按照制度安排的供需理论分析框架,考察我国现行货币制度规则供给状况,尚且不能完全满足法定数字货币的制度需求。一是现行货币发行规则无法完全适用法定数字货币。法定数字货币的产生、调拨、清点、核对、流通及销毁均依赖于网络系统,原先信用现钞发行、调拨、清分、销毁、回笼等以地域、实体库为载体的模式以及相应的管理机制不再适用。二是现行货币运行规则未包含法定货币互换的内容。法定数字货币一旦发行,我国法定货币体系中将出现多种类型的法定货币,势必出现不同货币之间的兑换问题,这是传统货币制度没有也无法提前规定的。三是现行货币制度未包含中央银行与持币人直接联系的规范。持币人对法定数字货币的价值转移效果需要由中央银行最终确认,持币人身份信息、账户信息等需要登记及管理在中央银行系统中,这均将直接产生相应的权利义务内容。四是现行货币制度未包含可控匿名的规则。法定数字货币的可控匿名性有助于查证和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但如何界定有权机关的权力边界,这需要从法律上明确规定并做好持币人隐私保护与打击违法犯罪之间的利益平衡。围绕着法定数字货币治理的诸多方面,现行货币制度对法定数字货币的不适宜之处不仅以上这些,缺乏适宜的制度规则将成为法定数字货币创新的重大障碍。法定数字货币并非简单的货币技术升级,而是深刻的政策与法律问题,亟待在一个稳定可持续的制度框架内运作,亟待补充完善相关的制度规则供给。对于新制度与旧制度的关系,就好比维特根斯坦所提出的“绳索论”,每一截新的绳索与前一截可能并不相同,但却相互联系着,构成一种“家族相似”性。法定数字货币的制度供给也是如此,应当以一种历史与当下联系的发展思维加以对待。对于法定数字货币的制度供给架构,提出以下制度供给思路和立法模式建议。首先,需要将法定数字货币纳入人民币范畴,明确法定数字货币的法律属性和法律地位,从法律上赋予法定数字货币强制法偿性,这是法定数字货币法律属性的起点。其次,从五个方面提出制度供给的具体思路,即明确法定数字货币发行基本架构和制度规则,完善法定数字货币运行中支付结算体系规范,创新法定数字货币洗钱和违法犯罪预防和查证体系,完善法定数字货币信息安全保护规则,创新法定数字货币的监管规则。第三,短期内,建议先单独将可能涉及法定数字货币发行和运行的相关法律法规分别修改,或者进行扩大解释,将法定数字货币涵盖其中,尽量满足短期内法定数字货币发行及运行的规则需要。长期来看,我国有必要制定一部货币基本法来做好顶层设计的原则性立法,明确法定货币与代币票券的具体含义与具体效力;将信用现钞与法定数字货币一同纳入货币基本法规制范围内,统一明确法定货币的基本制度规则;做好与民事、经济、行政、刑事等法律规范中有关货币条款衔接与互动的原则性规定,减少法律冲突。在货币基本法下再由其下位规则予以阐释和具化,逐步建立以货币基本法为统领,“由上而下、上略下详”,体系完备的货币制度规范体系。在法定数字货币制度供给的整体架构下,首要的是进行法定数字货币发行和运行的制度构建,主要是建立法定数字货币发行制度架构,明确法定数字货币运行和流通管理机制,配置发行和运行中参与主体的权利义务。一是建立法定数字货币发行制度架构。在赞同间接发行模式的基础上,提出法定数字货币的四点发行目标、五项发行原则,确立双层货币发行架构,即根据现行人民币管理原则,法定数字货币的发行和回笼基于“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二元体系来完成,坚持“中心化”管理模式,利用现行商业银行支付结算体系实现法定数字货币的投放和回收。这样,法定数字货币发行的投放与回笼即为法定数字货币在数字货币账户或用户端的数字钱包、中央银行的法定数字货币发行库、商业银行的法定数字货币银行库,这三个关键元素之间转移与交互的过程,也是法定数字货币的产生、流动、清点核对及消亡的过程。二是明确法定数字货币运行与流通管理机制。法定数字货币运行的流通环境建设中,需要建立法定数字货币账户和银行存款账户并存的二元账户体系,开发商业银行内部的数字货币支付系统,满足数字货币钱包开立及维护、数字货币钱包与银行存款账户绑定及维护、数字货币账户存取现金、电子货币与数字货币兑换等各类功能。此时货币体系存在两种法定货币,货币的运行与流通也会相应地分隔为“信用现钞流通体系”、信用现钞的映射--“电子货币流通体系”和“法定数字货币流通体系”,明确了三类流通体系的货币转换规则。同时,要完善大额现金管理制度等流通配套管理制度。三是配置发行和运行中参与主体的权利义务。在法定数字货币发行和运行过程中,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法定数字货币持有人将产生与信用现钞不同的直接的法律关系。社会公众的法定数字货币权利,也将在普通法定货币权利基础上具有特殊性,这些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他的货币选择权、货币兑换权、支付确认权和赔偿请求权上。如此以来,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法定数字货币持有人的权利义务与信用现钞情景下的权利义务既有一定的重叠也有明显的差异,进而具体配置了各参与主体的主要权利结构和义务结构。总之,从技术层面上看,法定数字货币技术日新月异;从法律和经济层面上看,法定数字货币还十分年轻。法定数字货币研究与实践还在不断地探索与创新之中,现阶段,必须注重技术手段、机制设计和法律法规三个层次的协调统一,才能构建出兼具安全性与灵活性、简明高效、符合我国国情的法定数字货币制度规则体系。法定数字货币的影响力和未来发展前景极为广阔,他是正在发展变化着的新生事物,谁都难以预计他将以怎样的速度发展,又将怎样改变我们的生活。

蔡翠红,戴丽婷[10](2021)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与外交变革探究》文中认为技术变革是促使国际体系变迁的重要因素,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促进了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也推动着外交的变革。第四次工业革命在技术发展和扩散速度等方面存在着区别于前三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并对外交产生了变革性影响。本文将外交活动的进程解剖为实施外交政策之前对外交环境的判断、外交主体在外交平台进行外交行为的过程以及经过互动之后所形成的外交模式,并由此建立了技术革命影响外交的分析模型。与前三次工业革命时期的传统外交相比,第四次工业革命正是通过公开透明化、决策理性化、社交网络化、平台多样化、主体多元化、制度议题分散化等路径对外交环境、外交工具、外交模式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到整个外交活动的进程,同时也给外交变革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最后,文章着眼未来,从多角度提出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的外交发展建议。

二、数字化、网络化技术基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数字化、网络化技术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1)数字经济下的生产社会化与企业分工协作:演进与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文献综述
二、数字经济与生产社会化——政治经济学的解释
    (一)数字经济的概念与分类
    (二)生产社会化的内涵与发展趋势
三、数字经济中的企业分工协作体系
    (一)企业间网络化分工协作体系
    (二)企业内部的数字劳动过程
四、数字经济下生产社会化的双刃剑特性
    (一)积极影响:生产力发展加快与生产计划性加强
    (二)消极影响:激化企业分工与社会分工、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制间的矛盾
        1. 第一类矛盾:
        2. 第二类矛盾:
结论

(2)习近平智慧社会法治建设理论论纲(论文提纲范文)

一、习近平智慧社会法建设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一)习近平智慧社会法治建设理论的起点
    (二)习近平智慧社会法治建设理论的形成
    (三)习近平智慧社会法治建设理论的发展
        1. 网络化:网络强国战略与网络治理法治
        2. 数字化:大数据战略、数字中国与数字治理法治
        3. 智能化:人工智能战略与人工智能治理法治
二、习近平智慧社会法治建设理论的理论意蕴与实践价值
    (一)为人类社会从信息社会向智慧社会发展指明方向
    (二)为智慧社会的法治化建设做了科学谋划
    (三)为法治现代化做了前瞻部署和理论创新
三、习近平智慧社会法治建设理论的实践进路
    (一)坚持党的领导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三)坚持系统观念
    (四)加强科技创新
    (五)加强新型法治队伍建设
    (六)加强安全保障
结语

(3)江苏传统制造业企业智能制造成熟度水平评估与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智能制造成熟度研究背景
2 智能制造成熟度评估模型构建
    2.1 建立智能制造成熟度评估指标体系
    2.2 确定智能制造成熟度层级
    2.3 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2.4 评价分值与层级的对应关系
    2.5 评价举例
3 江苏传统制造业企业智能制造成熟度评估
    3.1 方法
    3.2 样本和数据采集
    3.3 数据分析
        3.3.1 信效度
        3.3.2 智能制造成熟度总体水平
        3.3.3 技术、流程、战略与组织成熟度水平
        3.3.4 不同组织特征智能制造及其维度成熟度水平
4 研究发现与管理建议
    4.1 研究发现
        4.1.1 技术方面
        4.1.2 流程方面
        4.1.3 战略与组织方面
    4.2 管理建议

(4)破解数字拜物教 ——数字资本时代拜物教新形式批判(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反思数字拜物教:深化拜物教理论研究的当代重要课题
        (一)拜物教理论内容的历史嬗变
        (二)数字拜物教研究的重要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本文的主要思路
第一章 数字拜物教:数字资本时代拜物教的新形式
    1.1 资本样态历史裂变中的数字资本的形成
        1.1.1 产业资本的积累
        1.1.2 金融资本的兴起
        1.1.3 数字资本的形成
    1.2 数字资本与资本主义发展新阶段的特质
        1.2.1 数字平台与平台经济的发展
        1.2.2 劳资关系的弹性化与网络化
        1.2.3 数字资本的金融化趋势
    1.3 数字拜物教的表现与内涵
        1.3.1 商品、货币、资本拜物教:马克思对资本现代性困境的分析
        1.3.2 数据商品化和资本化与数字拜物教
        1.3.3 数字技术膜拜与数字拜物教
        1.3.4 数字崇拜对人的价值意识的塑造
第二章 数字拜物教机制对数字资本逻辑统治的强化
    2.1 数字拜物教的意识结构内化机制与数字化幻象统治的实现
        2.1.1 商品符号的数字媒介传播与文化工业景观的繁荣
        2.1.2 沉迷他者的欲望:数字拜物教意识的同一性接受
        2.1.3 数字化幻象统治:数字拜物教结构的无意识认同
    2.2 数字拜物教机制:数字—生命政治的支撑性条件
        2.2.1 数字—生命政治治理术的形成
        2.2.2 量化自我的拜物教行为:巩固数字—生命政治统治的关键
        2.2.3 拜物教机制内的“透明人”:数字—生命政治治理对象的最终形成
    2.3 数字拜物教机制:强化数字平台帝国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力量
        2.3.1 数字拜物教的意识形态性质:数据殖民的合法性依据
        2.3.2 数字拜物教机制与数字平台帝国主义意识形态霸权的确立
    2.4 数字拜物教机制:强化数字资本逻辑统治的必要条件
        2.4.1 数字资本逻辑成为控制意识、生命、全球社会的同一性力量
        2.4.2 数字拜物教机制与数字资本主义现代性悖论
第三章 数字拜物教的秘密与数字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批判
    3.1 勘破拜物教秘密: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方法
    3.2 数字拜物教机制与劳动过程的剥削新形式
        3.2.1 数字劳动:数字资本主义价值生产的源泉
        3.2.2 拜物教机制掩盖的真实生产过程:数字劳动生产剩余价值
        3.2.3 数字拜物教机制与数字劳动剥削逻辑的延伸
    3.3 数字拜物教机制遮蔽分配关系的不平等实质
        3.3.1 平台层面:数字资本处于价值分配关系的核心
        3.3.2 社会层面:处于分配关系边缘的主体低酬或无酬劳动
    3.4 数字拜物教机制掩盖“流通生产价值”的假象
        3.4.1 数字资本借助数字平台技术加速资本流通
        3.4.2 平台加速流通与在线的数字劳动:流通生产价值的假象
    3.5 数字拜物教机制与消费需要的虚假满足
        3.5.1 数字化消费与数字资本的价值实现
        3.5.2 数字化消费与拜物欲望的生产、膨胀
        3.5.3 自由的假象:虚假拜物消费需要的满足与剩余价值的实现
第四章 数字拜物教的消解与人类解放
    4.1 马克思对资本逻辑内在矛盾的揭示:消解数字拜物教的理论基础
    4.2 资本的限度与资本逻辑的自我否定:消解数字拜物教的现实根据
    4.3 新型社会关系的重构:消解数字拜物教的现实道路
        4.3.1 共产主义运动:新型社会关系重构的途径
        4.3.2 从物化存在到社会性存在:重构新型社会关系主体力量的凸显
    4.4 数字拜物教的消解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探求
        4.4.1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价值目标
        4.4.2 数字拜物教的消解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现实建构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数字化转型对旅游企业业绩的影响研究 ——以中国国旅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研究方法与内容
        1.研究方法
        2.研究内容与框架
    (三)研究对象与资料来源
        1.案例选择
        2.案例公司背景介绍
        3.数据收集与信息有效程度及可信度
二、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一)文献综述
        1.数字化、信息化与网络化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2.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概念及模式
        3.数字化转型与企业业绩的关系
        4.数字化转型影响企业业绩的路径
        5.文献述评
    (二)理论基础
        1.技术创新理论
        2.价值创造理论
        3.交易成本理论
三、中国国旅数字化转型背景与历程分析
    (一)中国数字经济整体概况与旅游行业数字化发展现状
        1.中国数字经济整体概况
        2.旅游行业数字化环境格局与现状
    (二)中国国旅数字化转型的原因以及策略分析
        1.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2.SWOT分析
    (三)中国国旅数字化转型历程
        1.中国国旅数字化转型发展阶段
        2.数字化转型的三个阶段的实现步骤以及影响
四、中国国旅数字化转型对企业业绩的影响和路径分析
    (一)中国国旅数字化转型对企业业绩的影响分析
        1.企业盈利能力指标分析
        2.企业成本控制能力指标分析
        3.管理运营效率主要指标分析
        4.基于因子分析的中国国旅综合业绩分析
    (二)数字化转型影响企业业绩的路径分析
        1.中国国旅数字化转型影响企业业绩的路径
        2.旅游行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的特点
五、结论与对策
    (一)研究结论
    (二)对策和建议
    (三)不足与展望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6)共生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研究 ——基于对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审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以社区网格化管理为关注热点的社区管理研究
        (二)以社区网络化治理为前沿议题的社区治理研究
        (三)社区由网格化管理向网络化治理的发展研究
        (四)共生理论的发展及其应用研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一)研究的创新点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核心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一、核心概念
        (一)城市社区
        (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
        (三)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
        (四)共生
    二、理论基础
        (一)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
        (二)治理理论
        (三)共生理论
    三、分析框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同质下延: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兴起
    一、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缘起
        (一)城市社区管理的初始历程
        (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初创形态(2004)
        (三)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初步成长(2005-2012)
    二、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同质化下延分析
        (一)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主体多数属于体制内
        (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资源主要来自于政府
        (三)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运行推进了政策执行
    三、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成效与限度
        (一)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成效
        (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限度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偏利共生:网格化管理强化与治理主体培育
    一、中国城市社区的实践新探(2012 年末-2015)
        (一)2013 年城市社区的新实践:减负增效
        (二)2014 年城市社区的新实践:三社联动
        (三)2015 年城市社区的新实践:政社互动
        (四)2013-2015 年城市社区新实践的总特征
    二、中国城市社区偏利共生行为模式研判
        (一)共生单元具备:少量的异质治理主体存在
        (二)共生界面生成:党政主导的相关项目设立
        (三)共生条件满足:单向为主的物质信息交流
        (四)共生成果配置:非政府主体增殖能力提升
    三、中国城市社区实践新探的成果与困境
        (一)城市社区实践新探的成果
        (二)城市社区实践新探的困境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非对称互惠共生:网格化管理新突破与治理要素新发展
    一、近年来中国城市社区的新实践(2016-至今)
        (一)近年来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新突破
        (二)近年来城市社区治理要素的新发展
        (三)近年来城市社区新实践的整体特征
    二、中国城市社区非对称互惠共生行为模式剖释
        (一)共生单元具备:丰富的治理主体生成
        (二)共生界面生成:多方发起的活动开展
        (三)共生条件满足:多向的物质信息交流
        (四)共生成果配置:组织间非同步性进化
    三、近年来中国城市社区实践的收效与问题
        (一)近年来城市社区实践的收效
        (二)近年来城市社区实践的问题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导向对称互惠共生:城市社区前行的目标、动力与阻力
    一、网络化治理:中国城市社区进一步发展的目标
        (一)对称互惠共生:城市社区发展的理想状态
        (二)网络化治理:实现理想状态的工具设计
        (三)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系统结构
        (四)网络化治理系统结构建构的基础条件
    二、中国城市社区向网络化治理发展的动力
        (一)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党政领导力
        (二)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利益驱动力
        (三)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科技支撑力
    三、中国城市社区向网络化治理发展的阻力
        (一)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中的多重委托代理关系
        (二)目标和利益冲突下委托代理关系的内在张力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实现路径
    一、共生: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价值理念
        (一)价值冲突是主体间张力背后更深层次原因
        (二)价值理念是影响城市社区治理的根本因素
        (三)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共生价值体系
    二、丰富共生主体: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组织建设
        (一)在双向需求导向下,选择刚性约束
        (二)在目标需求导向下,采用弹性约束
        (三)在利益需求导向下,实施有效激励
    三、完善共生界面: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行动选择
        (一)以协商为基础,形成主体间的共识共信
        (二)以共治为主线,强化主体间的共担共监
        (三)以共享为旨归,推动全主体的双维进化
    四、优化共生条件: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技术支撑
        (一)以用户为中心,建设治理网络平台
        (二)以平台为依托,联通社区治理主体
        (三)以问题为导向,健全运行保障体系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

(7)现代互联网技术视域下人的发展新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来源及研究目的、意义
        1.1.1 选题来源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点
2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技术与人的发展的认识
    2.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技术的哲学阐述
        2.1.1 关于技术本质的认识
        2.1.2 关于技术两面性的分析
        2.1.3 关于技术异化的批判
    2.2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发展问题的阐释
        2.2.1 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解读
        2.2.2 关于人的发展基本内容规定
    2.3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技术对人的发展影响的思考
        2.3.1 技术革命加速人与社会的近代化发展进程
        2.3.2 技术异化造成人的发展时代困境
3 现代互联网技术与人的发展关系
    3.1 互联网的内涵与特征
        3.1.1 互联网的内涵
        3.1.2 互联网的特征
    3.2 现代互联网技术发展的新趋势
        3.2.1 物联网:实现人与物的相互关联
        3.2.2 大数据:满足人对数据信息的处理需求
        3.2.3 云计算:提高人的运算存储能力
        3.2.4 人工智能:实现人的智能化生存发展
        3.2.5 移动通讯技术:满足人对信息的获取与传播需求
    3.3 现代互联网技术与人的发展内在联系
        3.3.1 现代互联网技术创设人的网络化发展新模式
        3.3.2 现代互联网技术成为人的发展重要条件
        3.3.3 人的发展程度影响现代互联网技术进步
4 现代互联网技术给人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4.1 现代互联网技术变革人的生产方式
        4.1.1 变革生产力:为人的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4.1.2 变革生产关系:为人的网络化发展创造条件
    4.2 现代互联网技术创新人的实践形式
        4.2.1 促进人的劳动方式多样化
        4.2.2 促进人的实践活动虚拟化
    4.3 现代互联网技术转变人的生活方式
        4.3.1 实现人的衣食住行便捷化
        4.3.2 实现人的学习办公高效化
        4.3.3 实现人的社交形式网络化
    4.4 现代互联网技术拓展人的思维方式
        4.4.1 促进人的数字化生存思维转变
        4.4.2 创新“科技智人”的发展理念
    4.5 现代互联网技术满足人的精神需求
        4.5.1 满足人的休闲娱乐多样化需求
        4.5.2 满足人的精神情感愉悦化需求
5 现代互联网技术给人的发展带来新的挑战
    5.1 现代互联网技术“异化”加剧人的“异化”发展
        5.1.1 技术异化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5.1.2 互联网技术异化加深人的异化发展程度
    5.2 现代互联网技术异化带来人的异化发展的表现
        5.2.1 互联网技术异化削弱人的本质力量
        5.2.2 互联网技术异化激化人的虚实发展矛盾
        5.2.3 互联网技术异化扩大人的发展“数字鸿沟”
        5.2.4 互联网技术异化诱导人的行为失范
        5.2.5 互联网技术异化侵蚀人文精神价值
    5.3 现代互联网技术背景下人的发展异化的根源探究
        5.3.1 历史根源:对人的主体地位与本质力量的长期忽视
        5.3.2 时代变化:复杂多变的发展趋势加剧技术对人的压制
        5.3.3 社会因素:“技术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失衡
        5.3.4 技术本身:技术应用的“双刃剑”效应
        5.3.5 人的因素:对技术的盲目崇拜和深度依赖
6 现代互联网技术促进人的发展路径选择
    6.1 克服现代互联网技术“异化”,发挥人的本质力量
        6.1.1 坚持“以人为本”的互联网技术发展原则
        6.1.2 以新发展理念引导互联网技术的生态化转变
        6.1.3 加强对互联网技术“两面性”的认知与治理
    6.2 科学把握互联网虚拟特性,促进人的能力发展
        6.2.1 提升人的虚实判断力与是非辨别能力
        6.2.2 增强人的自律性与自控能力
        6.2.3 拓展人的现实交往与生存发展能力
    6.3 合理运用互联网信息资源,规范人的发展需要
        6.3.1 完善互联网法律法规与技术监管
        6.3.2 构建互联网道德伦理规范体系
        6.3.3 净化互联网应用的社会发展环境
    6.4 辩证看待互联网技术理性,增强人的主体个性
        6.4.1 辩证看待互联网技术的“工具属性”
        6.4.2 增强人的独立性与个性化发展
        6.4.3 兼顾互联网的“技术理性”与人的“价值理性”
    6.5 引导互联网文化传播方向,重视人文精神价值
        6.5.1 加强互联网文化传播监管,普及人文素质教育
        6.5.2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民族文化自信
        6.5.3 增强公民意识形态教育,践行核心价值观要求
结论
参考文献
简历
致谢

(8)几类数据传输策略下的网络化系统状态估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主要符号表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1.3 研究概况与研究动机
        1.3.1 网络诱导现象
        1.3.2 数据传输策略
        1.3.3 几类网络化系统状态估计
    1.4 研究内容概述
    1.5 论文结构安排
第2章 基于不完全测量信息的人工神经网络状态估计
    2.1 引言
    2.2 具有不确定测量丢失概率的人工神经网络状态估计
        2.2.1 问题描述
        2.2.2 稳定性分析
        2.2.3 H_∞性能分析
        2.2.4 估计器设计
        2.2.5 仿真例子
        2.2.6 本节小结
    2.3 基于部分神经元节点信息的人工神经网络保无源性状态估计
        2.3.1 问题描述
        2.3.2 稳定性分析
        2.3.3 无源性分析
        2.3.4 估计器设计
        2.3.5 仿真例子
        2.3.6 本节小结
第3章 基于Round-Robin协议的马尔可夫跳变系统状态估计
    3.1 引言
    3.2 问题描述
        3.2.1 模型建立
        3.2.2 Round-Robin协议描述
        3.2.3 状态估计器构造
    3.3 主要结果
        3.3.1 指数最终有界性分析
        3.3.2 估计器设计
    3.4 仿真例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随机通信协议的时滞系统状态估计
    4.1 引言
    4.2 问题描述
        4.2.1 模型建立
        4.2.2 随机通信协议描述
        4.2.3 估计器构造
    4.3 主要结果
        4.3.1 稳定性分析
        4.3.2 H_∞性能分析
        4.3.3 估计器参数设计
    4.4 仿真例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编码解码策略的非线性系统状态估计
    5.1 引言
    5.2 问题描述
        5.2.1 系统模型
        5.2.2 编码解码策略描述
        5.2.3 估计器构造
    5.3 主要结果
        5.3.1 指数最终有界性分析
        5.3.2 估计器参数设计
    5.4 仿真例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数字化油田联合站游离水脱除系统状态估计
    6.1 引言
    6.2 游离水脱除系统数学模型
        6.2.1 基本假设
        6.2.2 模型建立
        6.2.3 模型简化
    6.3 编码解码策略
    6.4 估计器设计
    6.5 实验验证
    6.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9)法定数字货币法经济逻辑与制度规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意义和研究背景
    第二节 核心名词辨析和界定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三、诸“货币”形态关系
    第三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法定数字货币的内涵
        二、法定数字货币的影响
        三、法定数字货币的发行
        四、法定数字货币的规制
        五、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内容框架
        一、研究方法
        二、内容框架
        三、主要创新
第二章 货币本质和货币形态演进基本规律
    第一节 货币的本质与主要理论
        一、货币的内涵和本质理论
        二、货币的职能和理论发展
        三、货币的社会和法律属性
    第二节 货币形态演进及其规律
        一、货币形态演化进程和经济特征
        二、货币形态演化的经济科技基础
        三、货币形态演化的法经济学规律
    第三节 新科技与数字货币发展
        一、数字货币产生的经济科技基础
        二、货币数字化和数字货币的产生
        三、数字货币基本特征和价值改进
第三章 法定数字货币基本理论和逻辑基础
    第一节 法定数字货币及其基本理论
        一、法定数字货币的法经济内涵
        二、法定数字货币的法经济属性
        三、法定数字货币的法经济特征
        四、法定数字货币的理论新挑战
    第二节 数字形式“货币”的差异比较
        一、法定数字货币与电子货币
        二、法定数字货币与虚拟货币
        三、法定数字货币与私人数字货币
    第三节 法定数字货币的绩效和价值
        一、货币竞争模式及其基本特点
        二、现行货币竞争的绩效与不足
        三、法定数字货币价值功能改进
第四章 国内外法定数字货币的研究与开发
    第一节 国外法定数字货币的政策推进
        一、私人数字货币的政策和监管
        二、法定数字货币的政策和取向
        三、法定数字货币的研究和实践
    第二节 国际组织法定数字货币的研究
        一、私人数字货币的取向和监管
        二、法定数字货币的政策和取向
        三、法定数字货币的研究和观点
    第三节 我国法定数字货币的研究开发
        一、法定数字货币理论和政策取向
        二、法定数字货币研究和开发实践
        三、法定数字货币科技和金融路径
第五章 法定数字货币对金融机制的影响和效益
    第一节 法定数字货币对货币机制的影响
        一、法定数字货币对货币供应的变化
        二、法定数字货币对货币需求的变化
        三、法定数字货币对货币控制的提升
    第二节 法定数字货币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一、货币政策调控模式理论及其实践
        二、法定数字货币对调控机制的优化
        三、法定数字货币对传导机制的改进
    第三节 法定数字货币对支付体系的影响
        一、我国现行支付体系及其运营模式
        二、我国支付体系存在的问题和缺陷
        三、法定数字货币对支付体系的完善
第六章 我国法定数字货币制度供给与需求
    第一节 法定数字货币制度需求和供给
        一、现行法定货币的制度规则及评析
        二、法定数字货币的制度需求和创新
    第二节 法定数字货币制度供给和架构
        一、法定数字货币的制度供给思路
        二、法定数字货币的立法模式选择
第七章 我国法定数字货币发行和运行制度构建
    第一节 法定数字货币发行的制度架构
        一、法定数字货币发行的经济目标
        二、法定数字货币发行的基本原则
        三、法定数字货币发行的管理机制
    第二节 法定数字货币运行与流通管理
        一、法定数字货币运行体系和基础
        二、法定数字货币运行与流通机制
        三、法定数字货币流通的配套制度
    第三节 法定数字货币权责义务及配置
        一、法定数字货币的主要法律关系
        二、法定数字货币发行的权责配置
        三、法定数字货币运行的权责分配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一、全文总结
    二、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数字化、网络化技术基础(论文参考文献)

  • [1]数字经济下的生产社会化与企业分工协作:演进与特性[J]. 王璐,李晨阳.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22(01)
  • [2]习近平智慧社会法治建设理论论纲[J]. 孙占利,陈欣怡. 法治社会, 2021(06)
  • [3]江苏传统制造业企业智能制造成熟度水平评估与提升策略研究[J]. 吉峰,程贵晴,贾学迪.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2021(07)
  • [4]破解数字拜物教 ——数字资本时代拜物教新形式批判[D]. 李亚琪. 吉林大学, 2021(01)
  • [5]数字化转型对旅游企业业绩的影响研究 ——以中国国旅为例[D]. 王雅芳.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2)
  • [6]共生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研究 ——基于对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审视[D]. 宋晓娟. 吉林大学, 2021(01)
  • [7]现代互联网技术视域下人的发展新问题研究[D]. 覃茜. 河北经贸大学, 2021(12)
  • [8]几类数据传输策略下的网络化系统状态估计[D]. 李佳慧. 东北石油大学, 2021
  • [9]法定数字货币法经济逻辑与制度规则研究[D]. 余雪扬. 江西财经大学, 2021(09)
  • [10]第四次工业革命与外交变革探究[J]. 蔡翠红,戴丽婷. 国际政治科学, 2021(02)

标签:;  ;  ;  ;  ;  

数字和网络技术基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