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写出人的现实困境——论《伤逝》(论文文献综述)
刘美[1](2020)在《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中的“疯癫”现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陀思妥耶夫斯基作为俄罗斯的伟大作家,其一生都在致力于探索人的秘密,可以说,他在文学史上无可替代的地位,很大程度上就是源于小说中对于人性的刻画与追寻。因此,本论文将以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中的“疯癫”现象为研究重点,着力探索其小说的魅力所在。本论文共分为四章。绪论部分主要论述了本论文的研究现状、疯癫理论的基本内涵以及疯癫理论在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研究中运用的可能性三个部分。第一章,从个体自我矛盾的角度出发,研究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中的“疯癫”现象,无论是变态心理还是双重人格,都是人的一种疯癫表现,并且在人的疯癫过程中往往伴随着自尊、幻想与疾病的因素,体现着人对于生存的一种抗争精神。第二章,从现代化进程的角度出发,一方面研究了处在男性霸权社会下的女性疯癫现象,另一方面研究了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人们在进行价值选择时呈现出的疯癫现象,即人对性、金钱与权力的过度追求,导致自身不断地走向疯癫。第三章,从意识形态的角度出发,探究了两类群体人物的疯癫现象,一类是有着宗教信仰的人,但随着宗教信仰的式微,他们获得了相对的心灵自由,不再虔诚地相信上帝,因此人性中很多卑劣的东西通过暴力与罪恶进行了表达;另一类是虚无主义者,主要表现为一方面他们的自由意志过度膨胀,导致社会上的自杀现象越来越多,另一方面他们的自由逐渐发展到了极端,认为一切都是被允许的,于是在社会上发生了一系列影响恶劣的罪恶事件。第四章主要论述了疯癫现象的价值与影响,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小说中剥去了人的层层伪装,揭示了人的畸形病态心理和人对自己非理性欲望的满足,将最真实的人性暴露在读者面前,给读者带来了一种新的阅读体验和审美感受,同时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中疯癫现象的描写,对后来的作家如梅列日科夫斯基、纪德和纳博科夫,产生了明显的创作影响,他们继承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中有关人格分裂,心理冲突等艺术描写的手法,从而将小说中的“疯癫”现象进一步补充、发展与创新。
陈萍[2](2020)在《张天翼小说创作的本土文学渊源探究》文中提出张天翼的小说不仅在中国现代优秀短篇小说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还是中国现代讽刺小说中一个高峰的代表。他的小说在内容上具有极高的社会功利价值,对当时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艺术上以新的形式,促进了中国现代小说的发展。那么,他是如何使小说产生这么多方面的收获呢?一个作家作品的形成,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它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研究界之前对张天翼的研究往往重在张天翼小说本身价值方面,而忽略了对他小说发展影响因素的探究,尤其是本土文学资源的影响因素。基于上述,本文从张天翼的小说出发,运用文本研究和比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探究张天翼小说创作的本土文学影响因素。绪论部分包括选题的缘起和研究现状。首先,指出研究界对张天翼小说研究的萧条现状,这和张天翼小说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是不相匹配的。我们理应对张天翼的小说创作予以更多的探究。其次,根据与本选题相关的研究现状,进一步阐述选择本选题的理由。第一章主要探寻了张天翼小说中的古代小说影响因素。分别以幻想性讽刺小说《西游记》与写实性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为中心。《西游记》对张天翼唯一的一部幻想性讽刺小说《鬼土日记》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促进了张天翼对现实主义的探索。《儒林外史》主要影响了张天翼小说的结构和讽刺手法。第二章主要探寻了张天翼小说中的近现代通俗小说影响因素。分别以侦探小说、滑稽小说、谴责小说为中心。侦探小说主要影响了张天翼小说的叙事技巧。滑稽小说是张天翼小说讽刺风格的潜流。谴责小说主要影响了张天翼小说的格调。第三章主要探寻了张天翼小说中的现代作家鲁迅影响因素。梳理了张天翼对鲁迅小说的初步接受,在鲁迅的指导下成长,并对鲁迅小说精神的传承具体表现予以阐述:重写《阿Q正传》、批判旧礼教的虚伪、书写新知识分子的动摇、关注女性的命运。结语肯定了张天翼擅长对多种文学资源继承与创新,并指出本文的不足,本人在后续的研究中将努力完善,也期待有更多的研究者能够更加深入地探究,弥补本文的遗憾。
翁丽嘉[3](2019)在《范小青小说中“错位关系”的现实书写及审美张力》文中研究指明范小青于20世纪80年代初步入文坛,至今已经30余年,在此期间,她笔耕不辍,并不断求新求变,其作品产量之高、所涉及题材之广、表现形式之多样,均体现了一个成熟作家创作的多种可能性。而立足于时代发展,对人的现实境遇的理性反思、对人性的深入刻画,是范小青一直以来不变的创作指归,也使得她的现实主义创作具有深厚的人文情怀以及审美价值。在范小青创作的30多年间,中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现代化进程之中,由于改革和发展不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经历一种渐进的转型过程,因此,在新旧事物交替之时必定会存在种种的错位。范小青小说中最突出的创作特色就是发掘并表现新旧事物交替时的产物,可将此理解为“错位关系”。通过对范小青小说中的“错位关系”进行全面梳理和系统解读,进一步挖掘其文学创作与时代发展之间的对应关系,对中国当代现实主义题材的深化,对文学经验的有益补充,以期客观地评价作家的当代文学史价值。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利用社会学、历史学理论分析小说文本题材、故事背景及内容,阐述小说文本中时代发展与社会现实之间的错位关系,主要分为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诉求与社会现实之间的错位,社会发展与文化生态之间的错位,人的角色定位与现实存在的错位;第二部分着重分析人的精神结构是如何受到复杂多变的社会现实的影响,使得社会弱势群体在自我定位时受到他人影响产生了身份认同的错位,使得女性在职场与家庭之中面临两性之间的理解错位,使得人们在追寻理想和信仰时产生了形而上与形而下之间的错位;第三部分则主要运用叙事学、美学理论对上述的“错位关系”书写进行评价,挖掘范小青小说独特的思想意蕴及审美价值。
杨仁达[4](2019)在《田耳小说的空间叙事研究》文中认为田耳作为最年轻的“鲁迅文学奖”得主,如今已是“70后”小说群体的代表,因其小说题材的多样性、主题的深刻性、叙事的空间性不仅吸引了一大批“耳粉”而且引起评论界的广泛关注,对其小说的研究亦涉及各个领域。笔者采用文本细读法,依据空间叙事理论探讨田耳小说的空间表现形式,对其小说中场所、意象以及梦幻进行分析,探究田耳小说的空间建构。分析田耳小说的空间叙事策略,为田耳小说的研究提供新思路,并且为小说创作提供全新的范型。此外,探究田耳小说的空间文化蕴涵,以期挖掘其小说中的文化质素,从空间的角度加深其小说的研究。本文由六个部分构成:绪论部分首先将田耳置于“70后”群体分析他的重要性,然后解读评论界对田耳小说研究的重点以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最后阐述本文选题的意义和目的。第一章主要分析田耳小说的空间表征,从故事空间、形式空间以及心理空间三个角度对田耳小说的空间形式做了全面的探究。以小说文本为核心,故事空间指向文本的所指层面,是通过文本语言反应的事物所建立的空间形式;形式空间指向文本的能指层面,是通过文本语言地流动所产生的空间形式;心理空间则在文本与读者的互动中产生。通过对三种空间形式的探析证实田耳小说具有明显的空间属性,为进一步的研究做铺垫。第二章从场所、意象以及梦幻三个方面探讨田耳小说的空间建构,意在用空间建构来支撑田耳小说具有空间属性这一事实。场所与意象均为实体空间,梦幻为虚拟空间,从实体空间与虚拟空间两个方面证实田耳小说的空间建构更具典型性。第三章主要研究了田耳小说的空间叙事策略,分析空间叙事策略即探究田耳在小说创作中是如何进行空间叙事的。首先着重分析田耳在叙事中的时空关系,运用时空的优势为小说叙事服务。其次论述田耳小说空间叙事的分节策略,通过空间分节使不同空间实现分中有连、连中有分,扩大叙事容量的同时也增强了叙事的内在张力。最后就空间叙事对人物设置进行探讨,人物形象的塑造离不开具体空间,进一步明确空间叙事对小说叙事的重要性。第四章主要研究田耳小说的空间文化蕴涵。地域的空间属性与文化属性密不可分,首先从地域的空间层面探究田耳生活于其中的湘西文化,丰富田耳小说的文化内涵。其次田耳善于选取社会机制作用形成的典型空间,比如妓院、养老院、公堂、学校等,借权力机制产生的空间表述社会文化形态,阐述作家主体对社会文化的内在理解。这是田耳小说中最值得挖掘的部分。结语部分阐述田耳小说的文学史意义。由于田耳仍然处于创作的上升期,仍在寻求不断的突破,其小说的文学史意义也有待更新。将其与东西、红柯作比较,凸显空间叙事对田耳小说创作的影响。因此对田耳小说的空间叙事研究还仅仅只是一个开始,期待田耳小说创作的大丰收,期盼田耳小说的研究开创全新的领地。
石健[5](2018)在《道不尽的“欲”说还休——谈四篇“出轨”小说》文中研究说明在爱情小说中,"出轨"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凌叔华的《酒后》、叶灵凤的《女娲氏之遗孽》、施蛰存的《梅雨之夕》、梅娘的《鱼》,无论是精神的出轨,抑或是真实的出轨,都写出了人的欲望的复杂性。这些作品,与特定的时代背景息息相关,也与作家的现实人生,具有某种奇妙的对应。
王丹丹[6](2018)在《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台湾现代主义小说是台湾文学史上最为浓墨重彩的篇章。它的发展历程时盛时衰、时显时隐,曲折坎坷却不绝如缕。它的作家队伍整齐庞大,不同世代、不同族群、不同性别的作家都积极投身于现代主义的书写之中。它的作品技艺精湛,小说文本所展示出来的繁复技巧、审美原则、语言锤炼,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阐释意义,产生许多经典之作。它的影响广泛深远,既带来了台湾文学创作的革命性变革,又遭遇了聚讼纷纭、莫衷一是的争议和评价。本文就聚焦这一纷繁复杂的台湾现代主义小说叙事景观,对其进行整体性、系统性地剖析论述。本文共分绪论、正文(六章)、结语三大部分,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绪论部分介绍了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阐发本论文的研究价值与意义。第一章探讨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生成背景。现代主义美学在台湾的传播有其复杂的历史源流。本章从台湾具体时空背景和作家主体精神出发,探究台湾现代主义发生的多重历史因素,诠释台湾现代主义文学在地化的生成品质。第二章梳理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创作流变。勾勒台湾现代主义小说所历经的发展图式。在现代主义嬗变的脉络梳理中窥见不同世代、不同群族或同一作家前后关于现代主义小说创作的承嬗离合。第三章解析台湾现代主义小说作家的主体精神。台湾知识分子孤绝、脆弱与边缘性的精神处境深刻地体现在小说的创作肌理之中。氤氲在字里行间的是浓重的荒原气息,跋涉在荒野之中的是一个个孤独的灵魂,这些孤立于世的生命个体在上下求索中体味着孤寂的滋味,寻找着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现代主义作家们呈现出孤独的生命精神形态,抒发着悲情的生命情感话语。第四章阐述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存在书写意蕴。结合历史语境与文本解读,从个体、原乡两个层面切入,细致挖掘蕴含于现代主义小说文本之中的作家们对人的生命意识、生存意义的思考以及对精神原乡的终极追寻与关怀。第五章分析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叙事艺术。现代主义文学对语言和形式持有着高度的自觉和敏感。本章深入探析台湾现代主义小说对语言文字与艺术形式的转化与建构。透过作家个性化的文体追求感受台湾知识分子的文化境遇和对于个体存在的反思。第六章归纳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文史学意义。在宏观视域下对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文史学价值做出评释。在艺术情思表现上,台湾现代主义小说树立了新的美学范式、深化了对人的存在意义的哲理思考。在文学传播影响上,台湾现代主义小说不仅是台湾文学史中不可或缺的华丽篇章,而且是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整体建构中的重要一支。并且台湾现代主义文学之风促进并推动了海外华文文学的发展,成就了海外华文文学中的现代主义书写。结语总结了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在地化风貌以及对未尽研究的展望。
曹丙燕[7](2018)在《消费时代的“人”与“城” ——1990年代以来的城市文学研究》文中认为城市文学研究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自90年代形成研究热潮并延续至今,各类范式的研究均有显着建树。在这些研究中有一共性现象不容忽视,即学界一直把城市文学的概念界定作为研究的逻辑起点,目前最为瞩目的两大研究范式——“现代性”研究和“地域性”研究,即是如此。“现代性”和“地域性”是从不同理论视域对城市文学特性的概括,但是城市文学正处于文化转型的复杂语境中,本身还是生长中的文学形态,任何一元性的属性规定都会遮蔽它内涵的丰富性,而且城市文学概念界定一直未达成共识,不同的属性认识导致不同研究范式之间壁垒重重。文学即人学,人类本性及其与世界的关系是文学表现的核心,具体到城市文学来说,“人”与“城”的关系是城市文学表现的核心。1990年代以来的城市转型和消费文化的兴起促成了人与城市关系的断裂与重构,个人与社会、时代的紧张关系被凸现,而这一过程中人性的复杂性也得以充分彰显,这样复杂的生命书写使城市题材本身具有了巨大的美学意义。因此,论文认为城市文学研究在视角上应从关注城市文学“是什么”,转向城市文学“写什么”和“怎样写”,探讨城市文学展现了当下城市人怎样的生存样态和精神欲求;探究它所揭示的人性与城市文化的深广度,这应该比探讨城市文学的文化属性更接近城市文学的本意,也更能揭示城市文学的价值和意义。鉴于城市文学和城市文学研究的上述特点,论文认为“人性”是认识城市文学最重要的切入口,也是提升城市文学精神向度的着力点,因此论文以1990年代以来的城市文学(主要是城市小说)为研究对象,从“人性”视角建立批评的精神视点,以“人与城”的关系搭建论文结构框架,借鉴和运用了“叙事伦理学”、“消费主义”、“空间叙事学”的理论和批评方法,重点解析转型期的城市人的“在”与“如何在”的问题。论文第一章论述了1990年代的城市伦理与城市叙事的关系。个人化叙事既是城市文学的叙事方法也是精神立场,这是论文研究以“人性”为研究基点的前提。1990年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与发展、消费文化的兴起是城市文学崛起的外部因素,城市文化转型最终促成了文学与时代关系的转变,作家的文学观、叙事立场和视角都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个人化叙事突破意识形态对个人经验的控制,肯定私人化的、感性的生存体验,是更接近人性的观察角度,对人性的理解和表达也应更贴近灵魂的真实和复杂,因此新型的城市经验、人与城市关系、人的精神诉求得以传达,因此个人化叙事直接促成了城市文学的崛起。不过,消费主义价值观的兴起与渗透也导致城市文学在叙事上明显呈现欲望化和虚无主义的特点,这在1990年代的城市文学中表现明显。新世纪以来,许多作家已经意识到这样封闭式、欲望化叙事的危险,重新探寻个人与世界的精神连接点。叙事的方法和立场直接影响了城市文学的审美风格和精神意蕴,所以对叙事方法和立场的分析一直贯穿于“人”与“城”关系的分析中。论文第二、三、四、五章论述了四种类型的“人”与“城”关系,并分析了叙事中的人性立场和生命关怀。城市转型和消费文化的兴起产生了新的城市人群和新型的“人”与“城”的关系。论文将其概括为四种类型:一是游荡者与景观之城;二是闯入者与他者之城;三是欲望追逐者与物化之城;四是欲望突围与城市家园探寻,这四部分是论文的主体内容。城市里的“游荡者”、“闯入者”、“欲望追逐者”演绎了物化城市对人性的扭曲与异化——欲望膨胀、情感冷漠、主体破碎、家园迷失。游荡者是最具叛逆的气质的城市人群,从王朔的“顽主”到新生代笔下的边缘文人,再到卫慧、棉棉等笔下的“新新人类”,这类城市人群一直与主流价值观和大众保持距离,也因此表现出强烈的现代气质和自我意识,但是他们并没有建构一个独立的意义世界,游荡行为的意义是由他们的对立面赋予的,精神主体从怀疑到虚无,最后消散在消费文化中。在1990年代以来的城市文学中,“闯入者”形象不仅数量众多而且最具共鸣性和隐喻意义,在社会的转型期,他们是两种文明夹缝中的群体,在理性和行为选择上追随以商业文化和消费文化为表征的现代城市文明,而在心理和情感上又认同传统的乡土文明,这是文化转型时期必然经历的心灵阵痛,象征着我们民族从乡土文明向现代城市文明迈进的心路历程。在1990年代以来消费文化中,“欲望”成为人们的特性标识,因此也成为城市文学最重要的主题。这类城市书写记录和见证了消费时代人们的喜悦与焦灼,在叙事上往往耽于欲望的展示,但是它和当下生活血肉相连,本身就具有不可忽视的美学意义,而且它终究在探索物化城市中人的精神与灵魂的和谐与自由问题。欲望突围叙事发现和表达了城市的另一种生存经验——日常的、恒久的、审美的、温情的,不再把物质、金钱作为不可抗拒的力量,而是进入城市的日常和细节,带着对世道人心的理解与宽容,寻求现代城市生活中恒久的、温情的一面。叙事视点实现了从外在的“物化城市”、“欲望城市”到内在的“精神城市”的转换,传达出对人性、欲望、伦理的深刻认知以及人与城市深层次的精神联系。论文结语部分总结了1990年代以来城市文学人性关怀的特点,首先在叙事上以“人性”为尺度,尽管呈现出消费主义价值观的种种影响,但是并没有以此替代对人的精神诉求的关怀;其次,表现出对个体生命的尊重与关怀,具有自由主义叙事伦理的特点;另外,城市文学是“在路上”的文学,对人的自由和谐发展的探寻是城市文学的最大意义。
赵俭杰[8](2018)在《《文选》哀伤类作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文选》哀伤类作品的文本和文体形态及相关问题,以考察赋、诗、文三种文体如何表现“哀伤”这一情感主题(“一题多体”)。除绪论和结语,共分三章。第一章《文选》哀伤类作品的文本分析。本章先以《文选》“哀伤赋”“哀伤诗”“哀文”的文本分析为基础,再与《文选》中涉及“哀伤”主题的其他作品进行比较,又以先秦至隋的哀伤类作品为参照,来考察其文学特征、情感意蕴及发展脉络。分析表明:哀伤赋的主题,乃或是哀伤个体女性的悲剧命运,或透过生命的消亡表达伤时哀逝之痛及人生思考,或对特定社会下的人生憾恨等普遍情感作以概括表达,“哀伤”之情逐步深化。哀伤诗前六首主要哀伤社会中的群体性死亡,后七首旨在为个体死亡而哀伤。从群体到个体,可见作家在表达“哀伤”主题时,情感更细腻,笔触更沉稳,写哀艺术趋于精熟。哀文分为哀辞和哀策文,哀辞的文体功能从最初只用于年幼夭亡者到可以施于成人,这是一种发展的文体观。哀策文则因施用对象为皇室中人,其哀伤情感显得庄重晦涩。总之,作家运用赋、诗、文三种文体表达哀伤主题,都能体现真诚哀伤的情感意蕴,其情感表现逐步细腻,写作手法渐趋成熟。第二章《文选》哀伤类作品的文体形态。首先,从体制来看,哀伤赋分为骚体与骈体,骚体哀伤赋继承了楚辞的外在形式,又承袭了其悲壮怨愤的文化品格;骈体哀伤赋以规整的形式推进了写“哀”艺术的发展。哀伤诗以五言为主,且全为古体,哀情真诚古朴。哀辞和哀策文的体制不同,哀辞近于哀伤赋,哀策文与哀伤诗相近,两者与后世的散体哀文区别很大。哀伤赋、哀伤诗、哀文在各自的体制规范下完成了哀伤类作品“述哀事”与“抒哀情”的主体内容,抒情对象不同,其情感意蕴也有差别。其次,从语体来看,哀伤类作品以“哀”“伤”和与之相近或相反的语词构成了完整的语言系统,又从语音、语义、句法的角度对其加以“修辞”,形成了“哀伤凄婉”的语言风格。再次,从体式来看,哀伤类作品最主要的表现方式是叙事和抒情。抒情方式主要有生死对比、悲喜映衬;音哀景悲、抚存感亡;虚实相生、梦中寄情;使事用典、悲人悲己。叙事方式则有时空与事件、场景变换、情节描写、人物对话等叙事元素;代言体和以抒情主体带动全篇进展的叙事结构;今昔、生死对比的叙事艺术。同时,哀伤类作品主要有三大意象类型:一是动物、植物、非生物等自然意象;二是客观实体和主观虚幻的社会意象;三是具有特定内涵的人物、地点、事件等文化意象。四种抒情方式,多角度抒发哀情;三种叙事方式,全方位交代事由;三大意象类型,立体化建构哀伤场域。最后,从体性来看,哀伤类作品以“哀情”为审美对象,自然形成“哀伤”的总体风格。“哀伤”类目既是按内容划分的,也可以说是以“风格”来分类的。总之,从体制、语体、体式、体性的文体形态角度考察哀伤类作品,可以看出赋、诗、文三种文体表现“哀伤”主题时的文体特色和文体功能的多样化,既全面地彰显了不同文体表达相同主题时的文学特征,又立体化呈现了作家的思想情感与艺术维度,还多角度展示了“哀伤”之文化观念的演变历程。第三章《文选》哀伤类作品相关问题研究。其一,《文选》首次设立“哀伤”类目,对历代《文选》类总集和广、续、补遗《文选》类总集的文体分类影响深远。其二,《文选》与《文心雕龙》的“哀”体观有较大差别又互为补充,体现了二书不同的职能。其三,哀伤类作品与儒家思想联系紧密。如哀策文就是儒家礼制的产物;因写作对象的不同而体现出儒家区别性的人生价值观和对伦理等级秩序的强调;及其追求“不朽”的死亡观。其四,楚辞孕育了离别、遗弃、感时、伤逝等多重哀伤主题,其对比、时空、比兴等艺术手法的使用颇具开创性,对哀伤类作品主题的丰富与艺术手法的发展有很大贡献。而且,屈原等人还以其坎坷的命运和感伤的气质为后世哀伤类创作提供了语源和精神寄托。本文从历时与共时的文本分析到考察哀伤赋、诗、文三种不同的文体形态,最后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力求较为全面地展现哀伤类作品的文学特征。
马新亚[9](2017)在《文学的启蒙 ——人学视域下的沈从文文学观》文中研究指明本文试图从人学的视域来阐释沈从文的文学观。沈从文对理想人性的书写和对国民“阉寺性”人格的批判是与鲁迅所开启的“国民性批判”一脉相承的。沈从文的作品既有启蒙主义的价值诉求,又能在美学形态上克服“五四”新文学普遍存在的浅表化、概念化、单一化,把“文学的自觉”与“人的自觉”紧密联系在一起,将“文学的启蒙”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启蒙主义的价值诉求使沈从文的文学观触及到了20世纪中国思想史的重大命题;而以文学为本位的内在结构又使他的作品有着丰富的意蕴:关注人的情感、本能、意志,关注人的个体真实性,关注人与自然的整体性关系。沈从文所构建的“湘西神话”,带有一种以复古形式表现出来的现代感;他对人的形而上层面的心理本体的重造,又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深化了“国民性改造”的内涵。基于以上主要观点,本文可分为七个部分:绪论部分的主要内容有二:一是从词源学、西方启蒙运动的发展史、“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历史、中西方对“启蒙”的反思与建构等几个方面出发,大致厘定“启蒙”的思想文化内涵;二是将聚焦点投射到中国现代文学的特定历史时空,以陈思和先生对“五四”新文学的两大分类标准为依据,引入“文学的启蒙”这一概念。第一章是由沈从文的基本文学观念出发,依次考察了沈从文文学行为的缘起、他的“五四”观、他的“工具的重造”“抽象的抒情”“爱与美的新宗教”等代表性文学主张,从宏观的层面阐释了沈从文的文学观念对“五四”新文学传统中的重要一支——“文学的启蒙”的赓续:一方面,他高举启蒙主义的价值诉求,强调要从人类求生的庄严景象出发,建设新的“做人观念”;另一方面,他主张文学的独立性,将“爱”“美”“生命”等抽象范畴纳入文学的表现领域,极大地拓宽了“五四”新文学哲学与审美的维度。第二章的主要分析了沈从文在以“文学”为手段进行启蒙的过程中,是如何对自身进行角色定位,并完成启蒙者的主体建构的:第一节以“乡下人”与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离合关系为例,阐释了沈从文对知识分子的批判、想象、重构,意在从侧面来考察沈从文在启蒙过程中对自身的角色定位;第二节则以沈从文与文艺主潮、文艺论争的距离为横切面,由此透视他在“名”“实”之间的个体化选择。因为沈从文的启蒙是“文学的启蒙”,所以本节内容未将重点放在直观层面呈现出来的启蒙者面对启蒙对象时的精英意识或者民间立场,而是将重心放在启蒙者对“理性”“知识”“科学”(包括流行一时的文学创作观念)等“名词”的态度上;第三节则以观念史的梳理为主要研究方法,从文化逻辑的层面来分析“乡下人”的现代内涵以及“湘西神话”的文化策略。第三章的主要内容是全面整体地阐述沈从文的人学思想,这一部分是全文的重心。沈从文的人学思想内涵大体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对生命强力的呼唤,包括前中期对湘西原始生命强力的颂扬和后期对生命、本能、意志的标张;二是主张人与自然的契合。这两条主线相互交织,共同构成沈从文理想人性建构的基石。沈从文的启蒙是“文学的启蒙”,而文学只承担了启蒙的一部分任务——个体哲学意义上的人的重建,所以人的全面解放得以实现的外围因素(包括经济、政治等诸多方面)就被自动排除在外,但也正是因为这份纯粹性,沈从文才能够更加专注地探寻人最内在的心理根基,表现人的诗意存在形式,从而极大地拓展了现代文学史上人学思想的形上视野。第四章主要阐释了沈从文在具体的文学实践中,如何消解与启蒙相伴而生的普遍人性以及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如何用实感经验、文学想象来还原启蒙对象的具体性、历史性、真实性。沈从文对“妇女解放”问题的具体化思考,他的以个体经验为基础的对启蒙对象性别差异的关注和对人的精神、灵魂隐秘之地的观照,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启蒙理念的非历史化和现实语境的复杂性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沈从文将“以不齐为齐”“各尽其性”等本土文化资源纳入到对启蒙对象的阶层差别的理解上的,促进了启蒙向现实语境的降落;沈从文用个体经验与记忆为我们呈现出了人性的复杂与生命的多方,在共情的立场之上还原了下层人民的个体真实性。第五章侧重分析沈从文的启蒙路径与方式。沈从文主张为国人输入一个健康雄强的人生观。那么用怎样的路径与方式来激发国人的意志,使他们获得信心和力量呢?沈从文首先想到的是“文学革命”,接着他又提倡“爱与美的新宗教”“美育重造政治”,主张用多种艺术形式来提升国人的灵魂,增加他们的勇气和信心。其次,他还对人的情感与本能的瞬间有所留心,并意图从中找寻启蒙的契机。在沈从文看来,思想文化固然重要,但思想文化的传播者、接受者都是人,因此如何解决“人心”的问题,如何让“做人观念”落到实处,如何对人的情感、本能进行因势利导,如何用审美的方式净化人的灵魂,重造人的形而上层面的心理本体,就成为启蒙的关键性问题。第六章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阐释沈从文的价值重估标准对东方文化主体建构的启示:沈从文在“生命”基础上对体系、规则、主义的反抗与鲁迅的反抗方式有着相同的理路——不关注西方观念的具体内容,而关注观念背后的文化体系的整体性和支撑这种文化体系的精神机制;针对主体精神结构的缺陷,提倡意志品质的重塑。第二部分阐释沈从文的理想人性重建在现实境遇的得与失:沈从文所信奉的“文学革命”,是用文学的手段来完成的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变革,相对于社会革命给人带来的变化而言,这是一种更为深入、彻底的变化。沈从文提倡“文学革命”,意在促进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建和民族国家的重建,但却因过分强调目标与手段的同一性而失去现实可行性,最终不免走向个人主义的穷途末路。
毛自鹏[10](2017)在《五四时期探索“人的解放”的历史与逻辑研究 ——从“人的发现”到“国民革命”》文中研究指明从一定意义上说,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的解放史。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就是人不断追求自由、幸福和解放的过程。在这部解放史上,五四时期无疑是一个大写、特写“解放”二字的突出时期。五四时期求解放的渴望和思索可以说到了最深层次,也可以说最艰难、最焦灼、最痛苦;呼唤、发现“人”,也最直白、最突出、最强烈;而思考解放的出路又显得很模糊、很复杂、很彷徨。可以说“人的解放”这一宏大命题是五四时期最直接、最突出、最鲜明的主题。五四时期追求“人的解放”是近代以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进一步加深的环境下中国革命的继续和发展,它与民族国家的独立和解放是联系在一起的,且体现出更注重民族国家的独立和解放,体现出从个人的解放到工农大众整体解放的转折和趋势。五四时期追求“人的解放”,由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加深,决定了五四人在寻求“人”的发现、“个性解放”的同时,面临更大、更紧迫的生存挑战和社会责任,即要尽快应对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和反帝的民族革命双重任务。这与西方有些不同,反映了五四人寻求解放问题的急迫。西方从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到资产阶级革命,经历了 300年左右的时间;而在中国五四时期,从思想启蒙到大革命却只有短短12年左右的时间,这是人类历史上十分独特的现象。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发生了这样大的急剧性变化,是值得思考的。它经历的阶段、演变的逻辑、问题域的转换以及经验与启示都值得深入研究,可以有力地回击一些片面的甚至错误的五四观。五四时期探索“人的解放”,大抵经过了“人的发现——社会改造——国民运动——组织政党——国民革命”五个阶段。这五个阶段隐含有两条主线索:一条是否定线索,即否定北洋军阀的统治,否定资本主义,反对帝国主义;一条是肯定线索,即寻找平民(国民、联合阶级)这个历史主体,以“、平民主义”的思想路线建构“民治政治”、追求社会主义的目标。他们的思路是:必须启蒙平民、国民或工农大众,联袂资产阶级,以民众的大联合,并组织政党推动国民革命,走民众起来革命、以民治政治替代武人政治、建立自己的国民政府的新路子,从而推动民族独立和国家解放,最终在社会主义中获得个人的解放。他们努力为之的,正是完成“否定—替代—建构”任务。本文第一章总体上描述上述两大主线索,分析了五四时期“人的解放”探索的出场、五四人的生活境遇和寻找解放的出路。欧洲一战的资本主义的落败现象与苏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对比,以及他们的对华态度,使时人看到了解放的希望和前景。社会主义成为五四人向往的社会,也成了他们的奋斗目标。在追求社会主义目标和时局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五四人探索“人的解放”,经历了“人的发现”、“社会改造”、“国民运动”、“组织政党”、“国民革命”这五个阶段,文章分别以这五个阶段为关键词,通过五个章节展开研究,从中可以看出五四人面对时局急速变化的应对之策。这就是通过寻找“新人”主体,启发政治觉悟,在社会改良尝试失败的情况下,继续进行社会革命,建立中国共产党,并开展与国民党合作,组织国民参与政治运动,进行国民革命,开展政治斗争,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从文化转向政治,从个人解放融入到阶级、集体主义的解放中,是这个过程的一大特点。在这个过程中,启蒙与救亡交织在一起,五四不是单一的文化启蒙或文化现象,它更多的是政治启蒙和革命运动,“人的解放”可以说是这一时期文化现象的主线。因此研究五四需要跳出庞杂而迷眼的就文化谈文化现象,不为所谓的“五四有说不完、道不尽的话题”和奇特的“哈姆雷特”现象所迷惑。五四人探索“人的解放”,要追求社会主义的目标是明确的,是多数有识之士的共识,但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却五花八门,这也说明了五四思想的复杂性、多岐性。资本主义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人的解放”悖论,一方面是人的发展,另一方面是人的异化。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启示我们不能重复走资本主义的路,马克思主义和西方马克思主义对此都进行了深刻的分析。五四人的艰难探索开启了中国人的社会主义梦想追求,五四时期也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起源。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在历经艰辛的同时也取得了显着的成绩和丰富的经验,有着美好的前景。今天我们要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以“四个自信”继续前行,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五四以来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中国梦、世界梦。
二、写出人的现实困境——论《伤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写出人的现实困境——论《伤逝》(论文提纲范文)
(1)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中的“疯癫”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个体自我矛盾下的疯癫现象 |
1.1 人格扭曲下的疯癫现象 |
1.1.1 变态心理 |
1.1.2 双重人格 |
1.2 生存抗争下的疯癫现象 |
1.2.1 自尊与疯癫 |
1.2.2 幻想与疯癫 |
1.2.3 疾病与疯癫 |
第二章 现代化进程中的疯癫现象 |
2.1 男性霸权下的女性疯癫 |
2.1.1 情感式疯癫 |
2.1.2 行为式疯癫 |
2.2 主体价值选择下的疯癫 |
2.2.1 爱情与疯癫 |
2.2.2 金钱与疯癫 |
2.2.3 权力与疯癫 |
第三章 意识形态影响下的疯癫现象 |
3.1 宗教信仰式微下的疯癫 |
3.2 虚无主义者的疯癫 |
3.2.1 自由意志的过度膨胀 |
3.2.2 “一切都是被允许的” |
第四章 疯癫现象的价值与影响 |
4.1 疯癫现象的价值 |
4.1.1 体验价值 |
4.1.2 审美(丑)价值 |
4.2 疯癫现象的影响 |
4.2.1 对梅列日科夫斯基的影响 |
4.2.2 对纪德的影响 |
4.2.3 对纳博科夫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2)张天翼小说创作的本土文学渊源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缘由 |
第二节 研究的现状 |
第三节 对“本土文学”的说明 |
第一章 古代小说对张天翼小说的影响 |
第一节 《西游记》的影响:现实主义的探索 |
(一) 幻中有真的文学观 |
(二) 幻想讽刺小说的试作 |
第二节 《儒林外史》的影响:讽刺艺术的基点 |
(一) 以人物为中心的结构 |
(二) 讽刺手法的接受 |
第二章 近现代通俗小说对张天翼小说的影响 |
第一节 侦探小说的影响:叙事技巧的贯通 |
(一) 卖卖关子 |
(二) 视角的选择 |
(三) 多对话描写 |
第二节 滑稽小说的影响:讽刺风格的潜流 |
(一) “笑”的来源 |
(二) “笑”的转变 |
第三节 谴责小说的影响:小说格调的继承 |
(一) 审丑式的暴露 |
(二) 闹剧式的冲动 |
(三) 批判“官本位” |
第三章 现代作家鲁迅对张天翼小说的影响 |
第一节 对鲁迅小说初步接受 |
第二节 在鲁迅的指导下成长 |
第三节 对鲁迅小说精神的传承 |
(一) 重写《阿Q正传》 |
(二) 批判旧礼教的虚伪 |
(三) 书写新知识分子的动摇 |
(四) 关注女性的命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范小青小说中“错位关系”的现实书写及审美张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时代发展与社会现实的错位 |
第一节 现代化诉求与社会现实的错位 |
一、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的现代化问题 |
二、范小青对社会现实错位关系的观照与现代性思考 |
第二节 社会发展与文化生态的错位 |
一、发展理念与文化现状的错位 |
二、文物保护与生活现代化诉求的错位 |
三、传统文化与大众审美演变的错位 |
第三节 人的角色定位与现实存在的错位 |
一、见证者:历史记忆与现实处境的错位 |
二、经历者:时代潮流与个体选择的错位 |
三、改革者:复杂现实与决策理念的错位 |
第二章 人的精神结构的错位 |
第一节 身份认同错位 |
一、社会结构造成的身份认同错位 |
二、社会观念变化造成的身份认同错位 |
第二节 两性关系的理解错位 |
一、女性职场上遭遇的性别认同错位 |
二、女性家庭中的角色错位 |
第三节 形而上与形而下的错位 |
一、人生理想的错位 |
二、传统信仰的错位 |
第三章 “错位关系”书写的现实意义与审美价值 |
第一节 含蓄深刻的现实反思与文化忧思 |
一、含蓄深刻的现实反思 |
二、对传统文化衰落的忧思 |
三、试图追寻的精神寄托 |
第二节 对底层群体的人性关怀 |
一、对底层群体人性闪光点的挖掘 |
二、底层书写中倾注的真实情感经验 |
第三节 叙事策略赋予文本的审美张力 |
一、“不可靠”的叙述者 |
二、错位主体的观察视角 |
三、错位设置带来的叙事效果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田耳小说的空间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田耳的重要性 |
二、田耳小说的研究现状 |
三、选题的意义 |
第一章 田耳小说的空间表征 |
一、故事空间 |
二、形式空间 |
三、心理空间 |
第二章 田耳小说对“空间”的建构 |
第一节“场所”对空间的建构 |
一、乡村场所 |
二、街道场所 |
第二节“意象”对空间的建构 |
一、洞穴 |
二、塔楼 |
三、家屋 |
第三节“梦幻”对空间的建构 |
一、梦幻的空间性 |
二、梦境中的“空间”建构 |
三、幻境中的“空间”建构 |
第三章 田耳小说的空间叙事策略 |
第一节 时间与空间的交互 |
一、时间对空间的串联 |
二、空间对时间的延宕 |
三、时空的超越 |
第二节 分节与空间叙事 |
一、分节作为一种叙事策略 |
二、分节的形式 |
三、分节的效果 |
第三节 人物形象的设置与空间叙事 |
一、空间对人物形象塑造的影响 |
二、空间填充物对人物典型性的探讨 |
第四章 田耳小说空间叙事的文化蕴涵 |
第一节 田耳空间叙事的地域文化蕴涵 |
一、神秘的湘西色彩 |
二、“湘西”文化的传承与突破 |
三、湘味十足的“佴城”方言 |
第二节“空间”的社会文化呈现 |
一、妓院文化 |
二、公堂文化 |
三、养老院文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道不尽的“欲”说还休——谈四篇“出轨”小说(论文提纲范文)
一、不满婚姻的乱性前兆 |
二、有所警觉的先锋姿态 |
三、深层透视的精神出轨 |
四、文本生发的现实决绝 |
五、结语 |
(6)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生成背景 |
第一节 文化危机中的现代主义价值选择 |
1.威权时空下的西方文化思潮影响 |
2.现代主义与台湾知识分子的精神遇合 |
第二节 东方语境中的现代主义在地化生成 |
1.五四精神的薪火相传 |
2.中华文化的浅吟低唱 |
第二章 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创作流变 |
第一节 五、六十年代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崛起 |
1.夏氏兄弟对台湾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开启 |
2.《自由中国》、《笔汇》对台湾现代主义文学的推动 |
3.《现代文学》对台湾现代主义文学运动的引领 |
4.新批评对台湾现代主义文学的助推 |
5.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产生和繁荣 |
第二节 七、八十年代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成熟与深化 |
1.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经典的确立 |
2.现代技法与乡土现实的结合 |
3.现代主义性别议题的爆发 |
4.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交汇 |
第三节 九十年代以后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美学坚守与多元发展 |
1.语言形式的艺术突破 |
2.文本主题的多重面向 |
3.女性话语的历史叙述 |
4.语体风格的多元繁复 |
5.文化杂糅下“中文的纯化” |
6.文学新世代的现代主义精神承续 |
第三章 台湾现代主义小说作家的主体精神 |
第一节 孤独的生命映像 |
1.无所依凭的虚无 |
2.辗转漂泊的零丁 |
3.身份迷失的孤愤 |
4.与世疏离的孤寂 |
5.西化之下的空虚 |
第二节 悲情的生命话语 |
1.叹时序变迁无常 |
2.哀人生偃蹇困顿 |
3.苦羁旅相思离愁 |
4.伤生死离别痛楚 |
5.悲人之异化空乏 |
第四章 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存在书写 |
第一节 个体生存困境的言说 |
1.力比多的困扰 |
2.存在的迷惘 |
3.死亡叙写 |
第二节 原乡的失落与守望 |
1.外省作家的血脉寻根 |
2.本省作家的乡土之恋 |
3.在台马华作家的原乡再造 |
第五章 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叙事艺术 |
第一节 重表现的叙事技巧 |
1.内视阈的叙事视角 |
2.时空重组的蒙太奇手法 |
第二节 多维度的叙事结构 |
1.错时的叙事排列 |
2.非线性叙事构架 |
第三节 缤纷多彩的叙事话语 |
1.博雅丰赡的温婉之美 |
2.另类奇崛的惊艳之美 |
第六章 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文史学意义 |
第一节 艺术情思的深度开掘 |
1.反叛与创新:标新立异的美学实践 |
2.追寻与反思:生存意义的哲理思考 |
第二节 文学格局的空间拓展 |
1.引领与传承:台湾文学史中的华丽篇章 |
2.互补与共融: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的整体建构 |
3.辐射与传播:海外华文文学中的现代主义书写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消费时代的“人”与“城” ——1990年代以来的城市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基于城市文学属性的批评建构 |
二、本文的研究思路:立足“人性”的城市文学批评 |
三、本文的理论框架及研究意义 |
第一章 1990年代的城市伦理与城市叙事 |
第一节 1990年代城市转型与消费伦理的兴起 |
一、1990年代的城市神话 |
二、消费意识形态的兴起 |
第二节 消费主义文化下的城市伦理困境 |
一、从“社会性大我”到“原子化自我” |
二、欲望合理与道德模糊 |
三、工具理性下的情感缺失 |
第三节 1990年代城市文学的叙事转向 |
一、个人化叙事与城市文学的崛起 |
二、个人化叙事的变形:欲望叙事 |
三、回归人性立场的个人化叙事 |
第二章 城市游荡者与景观之城 |
第一节 1990年代以来城市文学中的游荡者形象 |
一、游荡者意象及其现代性内涵 |
二、1990年代以来城市文学中的三类游荡者形象 |
第二节 游荡者与城市空间 |
一、游荡者文本中的城市景观 |
二、游荡者与人群 |
三、游荡者与城市的关系 |
第三节 游荡者的主体性建构 |
一、从怀疑主义到虚无主义 |
二、符号化与游荡者的消隐 |
三、游荡者的主体性:“自由”与“虚无” |
第三章 城市闯入者与他者之城 |
第一节 1990年代以来城市文学中的“闯入者”形象 |
一、农裔闯入者 |
二、外省知识青年 |
三、城市里的女性闯入者 |
第二节 从“闯入者”到“异乡人” |
一、闯入者眼中的城市景观 |
二、闯入者的家园缺失 |
三、城市里的“异乡人” |
第三节 闯入者叙事的人性视点与生命关怀 |
一、世俗伦理与自由意志的悖论 |
二、闯入者叙事中的生命关怀之一:“咆哮” |
三、闯入者叙事中的生命关怀之二:“抱慰” |
第四章 欲望追逐者与物化之城 |
第一节 1990年代以来城市文学中的欲望追逐者形象 |
一、底层的先富者:个体商人 |
二、中产阶层的实利主义新女性 |
三、极端的暴富者 |
第二节 物化城市中人的自由与焦虑 |
一、物质镜像中的欲望自由 |
二、物化城市中人的存在焦虑 |
三、物化城市的欺骗性 |
第三节 物质与精神分裂的二元叙事 |
一、叙事文本的分裂:叙事视角的叠加和转换 |
二、人物塑造的分裂:肯定与否定的游移 |
三、“欲望合理”的悖论与表达难题 |
第五章 欲望突围与城市家园探寻 |
第一节 1990年代以来欲望突围书写的几类主题 |
一、物质欲望的突围与精神意义的探寻 |
二、重回“性”与“爱”的契合 |
三、对现代城市人“根性”的追寻 |
第二节 审美想象中的城市家园空间 |
一、大都市里的小街巷 |
二、作为审美空间的小城 |
第三节 欲望突围叙事的人性视点与生命关怀 |
一、人性视域中的道德模糊 |
二、日常生活里的“真实”与“诗意 |
三、对善的发现与信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8)《文选》哀伤类作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文选》哀伤类作品的文本分析 |
第一节 哀伤赋 |
一、哀伤赋界定 |
(一) 何为哀伤赋? |
(二) 《文选》哀伤赋的分类 |
二、《文选》哀伤赋的文本分析 |
(一) 女性悲歌:《长门赋》《寡妇赋》 |
(二) 伤时哀逝:《思旧赋》《叹逝赋》《怀旧赋》 |
(三) 人生离恨:《恨赋》《别赋》 |
三、《文选》哀伤赋与其他涉及“哀伤”作品之比较 |
(一) 感伤抑郁:“情”“志”赋和“音乐”赋 |
(二) 迁逝之痛:“纪行”“游览”赋 |
(三) 沉吟悲苦:“咏物”赋 |
四、先秦至隋哀伤赋述论 |
(一) 萌芽:先秦西汉 |
(二) 兴盛:汉末曹魏 |
(三) 成熟:两晋时期 |
(四) 深化:南朝时期 |
第二节 哀伤诗 |
一、哀伤诗界定 |
(一) 何为哀伤诗? |
(二) 哀伤诗的分类 |
二、《文选》哀伤诗的文本分析 |
(一) 愤懑悔憾的《幽愤诗》 |
(二) 哀时伤逝的“七哀诗” |
(三) 沉郁悲痛的“悼亡诗” |
三、《文选》哀伤诗与其他涉及“哀伤”作品之比较 |
(一) 挽歌:思索死亡 |
(二) 行旅:旅途歌哭 |
(三) 祖饯、赠答:哀世伤别 |
(四) 咏怀、咏史:感物伤怀 |
(五) 乐府:离怨哀歌 |
(六) 杂诗、杂拟:情洞悲苦 |
四、先秦至隋哀伤诗述论 |
(一) 先秦时期 |
(二) 两汉时期 |
(三) 汉末曹魏 |
(四) 两晋时期 |
(五) 南北朝至隋 |
第三节 哀文 |
一、哀文辨体 |
二、《文选》哀文的文本分析 |
三、《文选》哀文与其他涉及“哀伤”作品之比较 |
(一) 荣始哀终:诔文 |
(二) 志在不朽:碑文、墓志、行状 |
(三) 伤古悼今:吊文、祭文 |
四、魏晋南北朝哀文述论 |
(一) 魏晋南北朝哀辞 |
(二) 魏晋南北朝哀策文 |
第二章 《文选》哀伤类作品的文体形态 |
第一节 体制 |
一、表达规范 |
(一) 结构要求 |
(二) 内容特征 |
二、文体功能 |
(一) 情感指向 |
(二) 情感意蕴 |
第二节 语体 |
一、语言系统 |
(一) “哀”“伤”及其同义字词(语词) |
(二) 句、章、篇 |
二、语言修辞 |
(一)语音方面(语调) |
(二) 语义方面(辞格) |
(三) 句法方面(句式) |
三、语言风格 |
第三节 体式 |
一、抒情方式 |
(一) 生死对比,悲喜映衬 |
(二) 音哀景悲,抚存感亡 |
(三) 虚实相生,梦中寄情 |
(四) 使事用典,悲人悲己 |
二、叙事方式 |
(一) 时空与事件、场景变换、情节描写、人物对话等叙事元素 |
(二) 代言体和以抒情主体带动全篇进展的叙事结构 |
(三) 今昔、生死对比的叙事艺术 |
三、意象类型 |
(一) 自然意象 |
(二) 社会意象 |
(三) 文化意象 |
第四节 体性 |
一、审美精神 |
二、风格探因 |
第三章 《文选》哀伤类作品相关问题研究 |
第一节 “哀伤”类目的设立与影响 |
一、萧统与“哀伤”类目的设立 |
二、《文选》“哀伤”类目对后世总集设目的影响 |
第二节 《文选》与《文心雕龙》“哀”体观之比较 |
第三节 哀伤类作品与儒家思想之关系 |
一、儒家丧葬文化在哀伤类作品中的反映和对其创作的影响 |
二、人生价值的实现和对等级伦理的强调 |
三、强调现世、追求不朽的死亡观 |
第四节 《楚辞》对哀伤类作品创作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一 |
附表二 |
附表三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9)文学的启蒙 ——人学视域下的沈从文文学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意义与问题的提出 |
二、概念的界定 |
第一章 沈从文与“五四”新文学传统 |
第一节 “做人观念”与“人的自觉” |
一、沈从文与“五四”和“五四人” |
二、“工具的重造” |
第二节 “抒情”与“文学的自觉” |
一、情与理的交融 |
二、情感的深度 |
三、“抒情”与“文学的启蒙” |
第二章 “乡下人”的边缘立场与启蒙者的建构 |
第一节 对知识分子的批判、想象与重构 |
一、“乡下人”的边缘立场 |
二、用“抽象原则”重建知识分子 |
三、对知识分子独立性的坚守 |
第二节 “名”“实”之间的角色定位 |
一、对鲁迅“战士”角色的评判 |
二、中西启蒙运动中的“名”与“实” |
三、沈从文的遁“名”求“实” |
第三节 “乡下人”的现代内涵与“湘西神话”的文化策略 |
一、“压扁人性的乡愿”——抗争传统儒学 |
二、“吾丧我”——抗争现代文明 |
第三章 沈从文的人学思想 |
第一节 概述部分 |
第二节 生命强力的彰显 |
一、都市空间的“爱欲” |
二、湘西世界的“爱欲” |
三、“爱欲”的抽象与升华 |
四、沈从文“爱欲”书写中的“灵”与“肉” |
第三节 人与自然的契和 |
一、以人与自然的契合为形态 |
二、以民族文化重建为现实目标 |
三、以“世界主义”为延伸 |
四、在“立人”中的意义与局限性 |
第四章 具体地看待启蒙对象 |
第一节 “妇女解放”问题中的性别及其它 |
一、关注性别差异 |
二、观照人的精神与灵魂的隐秘之地 |
第二节 “各尽其性”中的阶层差异 |
一、下层人民与知识阶级的两个世界 |
二、关注阶层差异与启蒙在现实语境中的着陆 |
三、底层启蒙思想的多向性 |
第三节 “原人意味”中的个体真实性 |
一、本土语境中的弱化 |
二、个体经验与记忆中的还原 |
三、在思想与文学史中的意义 |
第五章 启蒙的路径、方式与契机 |
第一节 文学的路径:践行“文学革命”的长远目标 |
一、对文学与人性的信仰 |
二、与梁启超启蒙话语形态的相似之处 |
第二节 感性的方式之一:高举“爱”与“美”的旗帜 |
一、抵御宗教与“现代政治” |
二、重造人的心理本体 |
第三节 感性的方式之二:捕捉情感与本能的瞬间 |
第六章 理论意义与现实境遇 |
第一节 以“生命”为标尺的现代文化主体建构 |
第二节 “文学革命”与人性的根本重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10)五四时期探索“人的解放”的历史与逻辑研究 ——从“人的发现”到“国民革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由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五四时期“人的解放”探索的总命题: 否定、替代与建构 |
第一节 五四时期“人的解放”命题的出场背景 |
一、近代以来学习器物文化、制度文化的失败 |
二、尊孔复古和复辟帝制的倒行逆施 |
三、甲午战后新兴知识分子的出现 |
第二节 五四时期人的生存危机的加剧 |
一、北洋军阀统治、资本主义剥削、帝国主义侵略的加深 |
二、民众的生活苦况与失望的加深 |
第三节 对十月革命、平民主义、民治政治的希冀 |
一、对苏俄十月劳农革命的逐步接受 |
二、对平民主义、民治政治的希冀 |
第二章 五四时期“人的解放”探索阶段之一: “人”的发现 |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与“人”的发现的铺垫 |
一、激烈反传统与“人”的发现 |
二、文学革命与“人”的发现 |
第二节 探索的核心: “人” |
一、“人”的发现的主要内容 |
二、“人”的发现观念评析 |
第三章 五四时期“人的解放”探索阶段之二: “社会改造” |
第一节 从“人”的发现到“社会”的寻找 |
一、从“群”到“社会”的演变 |
二、“人”的发现转向“改造社会” |
三、各种“主义”的兴起与新型社会团体的出现 |
第二节 另造“社会”的实践与失败 |
一、工读互助主义 |
二、新村主义 |
第三节 改造上层政治的理论构想 |
一、“好政府”主义 |
二、联省自治、联邦制 |
第四章 五四时期“人的解放”探索阶段之三: “国民运动” |
第一节 从“党派运动”、“社会改造”向“国民运动”的转变 |
一、辛亥后“党派运动”的失败 |
二、“社会改造”向“国民运动”的转向 |
三、对国民政治觉悟的呼吁 |
第二节 国民运动的主要内容 |
一、民权(女权)运动同盟 |
二、废督裁兵运动 |
三、非基督教运动 |
四、国民会议运动 |
第五章 五四时期“人的解放”探索阶段之四: “组织政党” |
第一节 从国民运动到组织政党的思考 |
一、国民运动的发展到组织政党的需要 |
二、“非党”与“造党”的争论 |
三、集合高素质的党员 |
第二节 新型革命政党的建立与合作 |
一、中国共产党的建党探索 |
二、国民党改组 |
三、国共合作 |
第三节 部分知识精英的追求 |
一、鲍明钤对欧美政党政治的追求 |
二、梁启超对代议政治的追求 |
第六章 五四时期“人的解放”探索阶段之五: “国民革命” |
第一节 国民运动向国民革命的转变 |
一、国民运动转向国民革命 |
二、“国民革命”思想的发展 |
三、国民革命的积极推动作用 |
第二节 国民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
一、国民党对领导权的争夺 |
二、中国共产党对领导权的认识 |
三、“人的解放”与革命领导权 |
第七章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人的解放”悖论与“社会主义”的解困之道 |
第一节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发展与“人的解放”悖论 |
一、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发展与“人的解放”成就 |
二、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发展与“人的解放”困境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批判与“人的解放”之思 |
一、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创立与对资本主义人的异化现象的批判 |
二、马克思主义超越资本主义、实现“人类解放”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三、西方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社会“人的解放”的关注与诠释 |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应变之道与“人的解放”之路 |
一、五四时期“人的解放”多方探索与“社会主义”的应然之道 |
二、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增强“四个自信”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后记 |
四、写出人的现实困境——论《伤逝》(论文参考文献)
- [1]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中的“疯癫”现象研究[D]. 刘美. 济南大学, 2020(12)
- [2]张天翼小说创作的本土文学渊源探究[D]. 陈萍.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3]范小青小说中“错位关系”的现实书写及审美张力[D]. 翁丽嘉. 集美大学, 2019(08)
- [4]田耳小说的空间叙事研究[D]. 杨仁达. 南宁师范大学, 2019(01)
- [5]道不尽的“欲”说还休——谈四篇“出轨”小说[J]. 石健.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8(09)
- [6]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研究[D]. 王丹丹. 山东师范大学, 2018(11)
- [7]消费时代的“人”与“城” ——1990年代以来的城市文学研究[D]. 曹丙燕. 吉林大学, 2018(12)
- [8]《文选》哀伤类作品研究[D]. 赵俭杰. 陕西师范大学, 2018(01)
- [9]文学的启蒙 ——人学视域下的沈从文文学观[D]. 马新亚. 湖南师范大学, 2017(01)
- [10]五四时期探索“人的解放”的历史与逻辑研究 ——从“人的发现”到“国民革命”[D]. 毛自鹏. 南京师范大学, 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