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比萘芬在皮肤科中的应用

特比萘芬在皮肤科中的应用

一、特比萘芬在皮肤科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孔雪,史冬梅,刘维达[1](2022)在《抗真菌药在特殊人群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抗真菌药物在普通人群中有较好的疗效及耐受性, 但某些特殊人群, 如儿童、老年人、孕妇、肝功能不全的患者, 因其特殊的自身条件, 抗真菌治疗面临巨大的挑战。本文综述了常见抗真菌药在以上特殊人群中的使用建议。

王锋[2](2021)在《105例寻常型天疱疮临床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对我院105例寻常型天疱疮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特征、治疗、感染、预防性用药等指标进行总结分析,期望可以为寻常型天疱疮的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参考,以期达到更好控制病情和减少真菌感染的目的。方法:收集整理吉林大学第二医院2010年1月2020年1月住院的105例寻常型天疱疮患者病历资料,将患者的一般信息、临床表现、预防性抗真菌用药及感染、治疗方案等录入EXCLE表格,用SPSS23.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一般情况:105例PV患者中,男患45例,女患60例,男女比率1:1.33。发病年龄2582岁,平均发病年龄53.72±12.90,好发年龄为4150岁。病程0.1360.50个月,中位数3.00个月。2、临床特征:所有患者均有皮肤受累,黏膜受累者占所有患者的73.33%,其中口腔黏膜受累患者约占93.51%。皮损首发部位中口腔黏膜40例、头面颈部28例、躯干26例、四肢11例。PV患者尼氏征阳性率为89.52%。3、寻常型天疱疮治疗:仅系统应用激素治疗者24例,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81例。病情严重程度在糖皮质激素的起始剂量、控制剂量、累计剂量和减量前总量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素组和联合组在激素累计剂量、减量前总量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与非感染组在糖皮质激素的控制剂量、累计剂量、减量前总量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白蛋白血症组与非低白蛋白血症组在糖皮质激素的起始剂量、控制剂量、累计剂量、减量前总量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口腔念珠菌感染易感因素:口腔黏膜受累、低白蛋白血症、糖尿病在口腔念珠菌感染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皮质激素的控制剂量、累计剂量和减量前总量以及住院时间在口腔念珠菌感染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素累计剂量≥1g和<1g两组间口腔念珠菌感染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应用免疫抑制剂、广谱抗生素疗程、频繁更换抗生素及抗生素种类在口腔念珠菌感染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预防抗真菌治疗:预防用药组与未预防用药组在口腔念珠菌感染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1周内预防用药和入院1周后预防用药两组间在口腔念珠菌感染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腔念珠菌感染组与无念珠菌感染组在预防性抗真菌用药疗程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伊曲康唑预防性用药疗程与口腔念珠菌感染情况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氟康唑、伊曲康唑和特比萘芬在预防口腔念珠菌感染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病情严重程度、免疫抑制剂、低白蛋白血症和感染是影响患者激素用量的重要因素,激素剂量的选择应遵循个体化原则。2、口腔念珠菌感染的易感因素有住院天数、糖皮质激素用量、联用免疫抑制剂、低白蛋白血症、糖尿病、口腔黏膜破溃、抗生素使用疗程、频繁更换抗生素及抗生素种类。3、预防应用抗真菌药物可减少口腔念珠菌感染的发生,应尽量在入院1周内预防性应用抗真菌药物。

陈瑞丽[3](2021)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对球形孢子丝菌杀伤作用的体外研究及碘化钾对其杀伤效果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孢子丝菌病(Sporotrichosis)是一种常见的深部真菌感染性疾病,皮损表现多样,主要累及皮肤、皮下组织及淋巴组织,偶见内脏、骨骼等系统性感染,迁延不愈。该病在世界范围内均有报道,其病原体申克孢子丝菌复合体(Sporothrix schenckii complex)的主要致病型包括申克孢子丝菌(Sporothrix schenckii)、巴西孢子丝菌(Sporothrix brasiliensis)和我国主要流行的球形孢子丝菌(Sporothrix globosa)。孢子丝菌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治疗方法也十分有限,以碘化钾和抗真菌药伊曲康唑、特比萘芬、两性霉素B为主,疗程一般为3-6个月。碘化钾价格低廉,疗效确切,可能会引起皮疹、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长时间应用抗真菌药物可能会引起患者肝肾功能障碍、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甚至出现耐药菌株导致治疗失败。其他治疗方法包括温热疗法、液氮冷冻治疗、物理治疗等。黑素作为孢子丝菌重要的毒力因子,可帮助真菌抵御逆环境,如极端温度、酸碱、紫外线、电离辐射等,降低菌株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对治疗也有一定影响。近年来有光动力疗法治疗(phtodynamic therapy,PDT)孢子丝菌病的报道,但相关研究十分有限。本研究采用临床分离的球形孢子丝菌野生株Mel+、培养基中含三环唑(tricyclazole,TCZ)以抑制黑素合成的球形孢子丝菌TCZ-Mel+、使用紫外线诱变法获得的不产黑素的白化突变株Mel-和分离自7位孢子丝菌病患者皮损处的球形孢子丝菌,选用5-氨基酮戊酸(5-aminolevulinic acid,ALA)作光敏剂、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红光作为光源,探讨了威伐光、红光和LED红光等物理治疗手段及ALA-PDT对球形孢子丝菌的杀伤作用、黑素的保护作用及ALA-PDT的杀伤机制、碘化钾(potassium iodide,KI)对ALA-PDT杀伤作用的增强,旨在探索孢子丝菌病的新型治疗方法,以缩短疗程,提高疗效。本研究第一部分以威伐光、红光和54、108、162J/cm2的LED红光分别照射球形孢子丝菌Mel+分生孢子后培养并计算其存活率,另外照射培养基中含三环唑的球形孢子丝菌TCZ-Mel+和白化突变株Mel-分生孢子以观察黑素对菌株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威伐光照射后Mel+分生孢子存活率为78.9%,显着低于对照组,表明在体外实验中威伐光照射对球形孢子丝菌有杀伤作用,而红光和LED红光则没有。威伐光、红光和LED红光对TCZ-Mel+和Mel-均有不同程度的杀伤效果,但比较三株菌的存活率,在威伐光、红光及162J/cm2的LED红光照射后,TCZ-Mel+和Mel-分生孢子存活率显着低于Mel+分生孢子,提示黑素可帮助菌株抵抗照光过程中的杀伤作用。本实验第二部分研究了ALA-PDT对球形孢子丝菌的体外杀伤效果及黑素的作用。首先以0、0.3M、0.6M、1.19M浓度的ALA和0、54、108、162J/cm2的LED红光摸索对球形孢子丝菌Mel+分生孢子和酵母细胞的杀伤效率;以同样条件处理TCZ-Mel+和Mel-分生孢子,观察黑素的防护作用;7株球形孢子丝菌分生孢子和酵母细胞与1.19M ALA共孵育后给予162J/cm2 LED红光照射以观察ALA-PDT对其他球形孢子丝菌的杀伤效果;采用CCK-8法检测经ALA-PDT处理后的HaCaT细胞活性以评价ALA-PDT的安全性。结果表明,1.19M ALA和162J/cm2 LED红光联合作用时对Mel+分生孢子杀伤作用最强,达97.38%,对酵母细胞100%杀伤,酵母细胞对ALA-PDT的杀伤作用更敏感。比较同样条件下Mel+、TCZ-Mel+和Mel-三株菌的存活率,TCZ-Mel+和Mel-的存活率低于Mel+,表明黑素保护菌株抵抗ALA-PDT的杀伤。1.19M ALA和162J/cm2 LED红光联合作用对另外7株球形孢子丝菌及2株参考菌株的分生孢子和酵母细胞也有同样的抗菌活性。经ALA-PDT处理的HaCaT细胞活性与未处理组无明显差异,ALA-PDT对HaCaT细胞无明显杀伤作用。本研究第三部分进一步探索了ALA-PDT对球形孢子丝菌的杀伤机制。采用DCFH-DA探针检测1.19M ALA和162J/cm2 LED红光共同作用后Mel+分生孢子生成ROS水平,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ALA-PDT后Mel+分生孢子形态与超微结构,彗星实验检测ALA-PDT后Mel+分生孢子DNA损伤水平。结果显示,经ALA-PDT处理的Mel+分生孢子荧光强度明显增加;扫描电镜下可见分生孢子表面粗糙,有毛刺和突起,形态凹陷;透射电镜下可见分生孢子外层黑素脱失,细胞结构疏松,细胞器被破坏;彗星实验观察到ALA-PDT处理的Mel+分生孢子拖尾率增加,表明DNA损伤水平升高。本研究第四部分研究了KI对ALA-PDT杀伤球形孢子丝菌的影响。本实验中ALA浓度为0.6M,LED红光剂量为108J/cm2,通过在ALA-PDT前或后添加KI及加入不同浓度的KI对其抗菌活性的影响,确定KI加入的时间和浓度;在ALA-PDT前加入100m M KI,观察对Mel+分生孢子及另外7株球形孢子丝菌杀伤作用的影响;采用DCFH-DA探针检测加入KI后Mel+分生孢子的ROS产量。结果显示,在ALA-PDT前添加KI,且KI浓度为100m M时对ALA-PDT抗菌活性增强效果较好;ALA-PDT对球形孢子丝菌Mel+杀伤效果为12.06%,加入100m M KI后,杀伤效率提高至50.5%,在对另外7株球形孢子丝菌的实验上也观察到杀伤效果的增强;加入KI的ALA-PDT过程中ROS产量明显减少。本研究显示威伐光和ALA-PDT对球形孢子丝菌有杀伤作用,黑素在威伐光、红光和162J/cm2的LED红光照射及ALA-PDT过程中帮助菌株抵御杀伤效果,ALA-PDT通过生成大量ROS产生杀伤作用,导致分生孢子超微结构破坏和DNA损伤,KI可增强ALA-PDT对球形孢子丝菌的杀伤效果,为孢子丝菌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宁宇[4](2021)在《硫康唑纳米乳对体癣豚鼠模型的疗效观察与皮肤药动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及目的皮肤癣菌病是最常见的皮肤病之一,具有发病率高、传染性强、病程长、复发率高等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临床治疗皮肤癣菌病以局部外用药物为主,存在耐药率逐渐升高、疗效下降、依从性差等问题。硫康唑是一种唑类抗真菌药,抗菌谱广、杀菌能力强。但因水溶性差,限制了其临床应用。本课题组前期开发了新型外用抗真菌纳米制剂——硫康唑纳米乳,采用自发滴定乳化法制备,经处方优化,具有载药量较高、体系稳定、靶向性较强、渗透性好、缓释等优势,还可以制成喷雾剂型,提高便利性和依从性。体外实验已经证明了硫康唑纳米乳的经皮渗透性、抗真菌效应和存储稳定性。作为新药临床前研究的一部分,本研究在课题组前期工作基础上,继续评价该硫康唑纳米乳的疗效和皮肤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为下一步制成喷雾剂型进行人体临床实验提供依据。第一部分硫康唑纳米乳对体癣豚鼠模型的疗效观察方法采用豚鼠和须癣毛癣菌为实验动物和菌种,以地塞米松抑制免疫,胶带剥离法损伤皮肤屏障,分次接种加强感染,建立豚鼠体癣模型,选择临床常用的联苯苄唑乳膏和不含硫康唑的纳米乳基质分别作为阳性和阴性对照,分组处理感染须癣毛癣菌的豚鼠。从临床表现、病原学、病理学等方面设置皮损评分、真菌镜检、真菌培养、皮肤病理4个指标,评价硫康唑纳米乳的疗效。结果硫康唑纳米乳显示出良好的治疗效果,与联苯苄唑乳膏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第二部分硫康唑纳米乳的皮肤药动学研究方法本研究结合液质联用技术和内标法建立了皮肤样品硫康唑浓度的检测方法,并从专属性、线性、准确度、精密度、稀释稳定性、系统适用性等方面验证了该检测方法的可靠性。以硫康唑商品制剂为对照,以昆明小鼠为实验对象,分组给药后,采用在体分时取样法获取8个不同时间点的皮肤样品并检测其硫康唑含量,绘制药时曲线,计算药代参数,进行皮肤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结果药时曲线和药代参数显示,硫康唑纳米乳和硝酸硫康唑喷雾剂在皮肤内的达峰时间均为8小时,且都在24小时内保持了较高的药物浓度。硫康唑纳米乳在24小时内的浓度更为稳定,但各时间点均低于硝酸硫康唑喷雾剂。局部给药后皮肤内药物含量的个体差异较大。结论经动物模型初步评价,硫康唑纳米乳具有较好的在体抗真菌效果。皮肤药动学研究结果表明,硫康唑纳米乳在皮肤内的浓度较为稳定,在24小时内保持了较高的药物浓度,但各时间点皮肤内含量均低低于商品制剂,且个体差异较大。课题组计划进一步优化处方以期提高在体皮肤药物浓度,此外,还要准确评估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合理范围。

孔雪[5](2021)在《须癣毛癣菌复合体分类及特比萘芬耐药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须癣毛癣菌复合体的分类目的:探讨须癣毛癣菌复合体的分类及其进化历程。方法:本实验共收集了 182株菌,分别来自欧洲(n=63)、印度(n=46)、中国(n=49)、日本(n=2)、澳大利亚(n=21)和美国(n=1),其中162株来自病人,17株来自动物,3株来自土壤。采用ITS构建系统进化树对所有菌株进行分型,再从每个分枝中挑选113株菌进行Tef1-α、HMG测序并构建系统进化树。采用R语言建立纠缠树,并结合多基因位点比较ITS、Tef1-α、HMG树的稳定性。采用FastANI计算3个来自不同基因型的菌的平均核苷酸相似度。最后分析来自不同基因型菌株的形态学及生理学特征,其中包括菌落的形态、Tween80试验、毛发穿孔试验、尿素酶分解试验和角蛋白降解试验。结果:基于ITS系统进化树显示,各基因型的突变位点较少,支持率较低,而HMG基因系统进化树的支持率较高,且纠缠树显示ITS、Tef1-α和HMG基因的系统进化树的一致性也较高,但全基因组显示3个来自不同基因型菌株的平均核苷酸相似度大于95%。生理学实验显示趾间毛癣菌和须癣毛癣菌的尿素酶分解、脂肪降解及毛发穿孔能力强于印度毛癣菌。而在角蛋白降解方面,趾间毛癣菌降解角蛋白的能力强于须癣毛癣菌和印度毛癣菌。结论:在分子学上,须癣毛癣菌和趾间毛癣菌难以区分,但印度毛癣菌与须癣毛癣菌和趾间毛癣菌可以采用HMG基因区分。基于分子学的分类,可以观察到须癣毛癣菌、趾间毛癣菌和印度毛癣菌的形态学及生理学特征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须癣毛癣菌可能是祖先,具有亲土性,而趾间毛癣菌和印度毛癣菌可能是亲人型的克隆分支。第二部分须癣毛癣菌复合体体外药物敏感试验及特比萘芬耐药机制研究目的:探讨除印度外其他国家耐药情况、特比萘芬耐药的分子机制。方法:选取了来自印度、中国、澳大利亚、德国和荷兰共计135株菌,基于上述新的分类标准,分为35株须癣毛癣菌(Trichophyton.mentagrophytess.str.)、64株印度毛癣菌(Trichophyton.indotineae)和36株趾间毛癣菌(Trichophyton.interdigitales.str.),选取了皮肤科常用的8种药物(氟康唑、灰黄霉素、伊曲康唑、酮康唑、咪康唑、萘替芬、舍他康唑、特比萘芬)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筛选耐药菌株,对敏感和耐药的菌株进行角鲨烯环氧化物酶(SQLE)基因测序,发现突变位点,同时在解除药物压力作用的情况下,评价耐药的稳定性。结果:通过药物敏感试验共检测37株耐药的印度毛癣菌,对所有耐药的菌株和15株敏感的印度毛癣菌、10株须癣毛癣菌、10株趾间毛癣菌进行SQLE测序,发现34株最小抑菌浓度(MIC)>16 mg/L的菌株(53%),均存在Phe397Leu位点的氨基酸替换(1189T>C,1191 C>A),或合并有Ala448Thr氨基酸的替换(1342 G>A)。其中 2 株(3%)MIC=0.5 mg/L 的印度毛癣菌存在 Phe415Val 和 Leu393Ser替换。除了耐药菌株有突变位点,在敏感的须癣毛癣菌中发现两个新的氨基酸替换位点(Lys276Asn和Leu419Phe)。通过分析SQLE不同氨基酸替换的菌株,发现存在双重突变的菌株(Phe377Leu/Ala448Thr),其氟康唑的MIC高于其他单个氨基酸替换或者野生型菌株。耐药菌株和敏感菌株经过10次无药物压力培养基传代,前后药敏结果一致,提示耐药相对稳定。结论:特比萘芬MIC值高的菌株仅局限于印度毛癣菌,其似乎不能通过基因交换在须癣毛癣菌复合体之间交换,且这种耐药相对比较稳定。

朱红梅,温海[6](2020)在《特比萘芬在皮下及深部真菌感染中的临床应用》文中提出特比萘芬丙烯胺类抗真菌药物,对丝状真菌、双相真菌及酵母菌具有广谱抗真菌活性。除了在皮肤癣菌感染中用作一线治疗用药,特比萘芬在皮肤皮下及深部真菌感染中,也有较为广泛的临床应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

朱红梅,温海[7](2020)在《特比萘芬在浅表真菌感染中的临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特比萘芬是治疗皮肤浅表真菌感染的主要药物之一,是皮肤癣菌感染的一线治疗药物。上市至今,在甲真菌病、头癣、体股癣、手足癣等浅表真菌感染中,有极为广泛的临床应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对某些皮肤黏膜念珠菌感染也有疗效。

朱红梅,温海[8](2020)在《特比萘芬耐药皮肤癣菌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特比萘芬对皮肤癣菌具有强大的杀真菌活性,研发上市应用至今近30年,在皮肤癣菌相关感染中被大量用作一线治疗用药。但近年来,出现了少量皮肤癣菌特比萘芬耐药株的报道,研究发现绝大多数耐药菌株存在角鲨烯环氧化酶(squalene epoxidase,SQLE)基因的突变。皮肤癣菌的特比萘芬耐药现象多数为个案报告,但印度等地的局部病例增多并有向全球播散输出的倾向,应引起临床警惕和关注。

李博平[9](2020)在《难治性孢子丝菌病临床及药物敏感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对本科收集的8例难治性孢子丝菌病患者的皮损组织块做真菌培养,所得出的菌株,应用M38-ED3方法进行药敏实验,以发现和分析耐药菌出现的几率及耐药情况。并对难治性孢子丝菌病采用联合疗法进行疗效观察并分析难治的原因。方法将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皮肤科门诊8例难治性孢子丝菌病患者组织块培养出的孢子丝菌菌株进行活化并获得菌丝相悬液,参考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的霉菌肉汤微量液基稀释法(M38-ED3方案),测定菌株菌丝相对伊曲康唑、特比萘芬、氟康唑、伏立康唑和两性霉素B的体外敏感性,针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并对难治性的孢子丝菌病例采用伊曲康唑和特比萘芬联合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一.五种抗真菌药物对8例难治性孢子丝菌病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如下:1.伊曲康唑:患者5 MIC值为16μg/mL,患者3、6 MIC值为0.5μg/mL,其他患者MIC值为1μg/mL。2.特比萘芬:患者5、6 MIC值为0.0625μg/mL,患者2、4 MIC值为0.125μg/mL,其他患者MIC值为0.25μg/mL。3.氟康唑:患者5 MIC值为16μg/mL,其他患者MIC值均>64μg/mL。4.伏立康唑:患者5 MIC值为4μg/mL,患者6 MIC值为0.5μg/mL,其他患者MIC值>16μg/mL。5.两性霉素B:患者8 MIC值为2μg/mL,其他患者MIC值为1μg/mL。6.未出现多重耐药情况。二.8株菌株经测序确定为球型孢子丝菌。三.8例难治性孢子丝菌病患者给予伊曲康唑和特比萘芬联合治疗后均取得良好疗效。结论1.8例患者真菌测序均为球型孢子丝菌。2.8例患者中有1例对伊曲康唑耐药。3.8例患者中对特比奈芬均在敏感范围内。4.8例患者对氟康唑显示出很低的体外抗真菌活性,仅能作为治疗孢子丝菌病的二线药物。5.伏立康唑除个别菌株外多数不敏感。6.8例患者中有1例对两性霉素B敏感性较低,其他患者均呈较敏感状态,研究结果与以往文献研究的结果较为一致。7.伊曲康唑和特比萘芬联合治疗是较有效的方法。

吕莎[10](2020)在《孢子丝菌病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和诊断方法的探索》文中指出背景:孢子丝菌病是一种被忽视的真菌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在巴西已被认为是公共卫生问题。吉林省作为全世界高发区之一,对吉林省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对全国及全世界孢子丝菌病的流行病学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孢子丝菌病的常规诊断方法包括组织病理学检查及真菌培养,组织病理学检查缺乏特异性,真菌培养耗时长。近年来流行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可做到快速诊断及分型,但对实验室条件要求较高。孢子丝菌病常发生于农村及医疗卫生条件相对较差的地区,误诊漏诊机率较大,因此探索在临床中便于实施、操作简单、敏感性高的诊断方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方法:1、收集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皮肤科(我科)2010-2019年间明确诊断为孢子丝菌病的病例,并与1990-2009年的吉林省孢子丝菌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进行对比,了解孢子丝菌病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并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平台”、“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及“Pubmed”搜索我国孢子丝菌病的文献报道,尽量完善我国孢子丝菌病的发病区域等流行病学资料。2、收集我科明确诊断为孢子丝菌病的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Formalin-Fixed and Paraffin-Embedded,FFPE)组织,探索钙荧光白(Calcofluor white,CFW)荧光染色法在FFPE组织中对孢子丝菌病的诊断价值,并与之前常用特殊染色方法六胺银法(Grocott’s sliver stain,GSS),过碘酸雪夫染色(Periodic acid schiff,PAS)法在检出率、操作步骤及结果读取程度的难易性三个方面进行对比。3、探索球形孢子丝菌感染豚鼠模型建立的方法,并比较不同浓度的球形孢子丝菌悬液及不同的皮下注射方式对豚鼠孢子丝菌病模型建立的影响,为孢子丝菌素皮内试验做前期基础。结果:1、本次收集我科就诊的2133例患者中,男性758例(35.54%),女性1375例(64.46%)。职业中农民1750例,所占比例最大(82.04%)。春冬寒冷的季节更多见,比例为65.02%。发病区域中吉林省中部(长春、四平、吉林、辽源)1374例,所占比例最高(64.41%)。平均病程5.27±2.52月。临床表现中固定型1629例(占76.37%),面部固定型832例,所占比例最多(51.07%);淋巴管型501例(23.49%),四肢淋巴管型359例,所占比例最多(71.66%);播散型3例(0.14%)。皮损形态中,结节所占比例最大(43.55%)。组织病理检查可见不典型三区病变1802例,占84.48%;典型的三区病变331例,占15.52%。2、孢子丝菌病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近10年与1990-2009年相比好发人群、好发季节、好发部位、临床表现等均未见明显变化;此次调查平均发病年龄为52±1岁,发病比例最高的是60岁以上;1990-2009年分析的平均发病年龄为45±1岁,发病比例最高的是51-60岁,发病年龄有增高趋势;此次平均发病病程为5.27±2.52月,1990-2009年未明确统计到平均病程,但大部分病程在2-6个月,比例79.55%,病程有延长趋势。3、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平台”、“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搜索我国发表的孢子丝菌病文献,收集病例3273例;通过“Pubmed”收集病例1194例;共4467例。吉林省、黑龙江省和辽宁省发病比例居于前三位。性别明确者3986例,男性1857例,女性2129例。临床型别明确者2243例,固定型1450例,淋巴管型771例,皮肤播散型22例。241株菌株分子鉴定到种属,其中217株鉴定为球形孢子丝菌,其中长春41株,重庆37株,辽宁21株,四川19株,江西15株,北京14株,上海9株,山东9株,湖北4株,江苏6株,湖北3株,广州2株,安徽2株,内蒙古1株,河北1株,33株来源地区不明确;24株鉴定为狭义申克孢子丝菌,江西23株,湖北1株。4、100例已确诊为孢子丝菌病的FFPE组织分别进行PAS染色(简称PAS)、GSS、CFW荧光染色(简称CFW),结果显示PAS检出31例(31%),GSS检出40例(40%),CFW检出74例(74%),CFW检出率与PAS、GSS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PAS与GSS检出率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100例中仅有3例PAS诊断为阳性,1例银染为阳性,荧光染色为阴性,PAS+GSS+CFW的检出率为77%,单一荧光染色方法与三种染色方法共同的检出率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CFW操作步骤简单,结果读取容易。5、球型孢子丝菌感染豚鼠模型建立的探索,当菌悬液浓度为1×108孢子/ml时,给予四种皮下注射方式时(实验时为排除注射体积不同导致的差异,还注射了生理盐水),包括一次皮下注射0.1ml的菌悬液(简称方法1);一次皮下注射0.3ml的菌悬液(简称方法2);地塞米松连续3天皮下注射后+1次皮下注射0.1ml菌悬液(简称方法3);一次注射0.1ml菌悬液,连续3天皮下注射(简称方法4),方法3及方法4都可使豚鼠产生皮下结节,初起结节最大,约10天后可自行消退;提高菌悬液浓度为1×109孢子/ml时,方法2、3、4均可使豚鼠产生皮下结节。菌悬液浓度为1×109孢子/ml时,一次皮下注射0.3ml的菌悬液,豚鼠皮下结节的直径最大,但皮下结节维持时间并未延长。结论:1、孢子丝菌病在我国好发于吉林省,高发病率考虑和玉米秸秆的不当处理密切相关。吉林省孢子丝菌病男女发病比例为1:1.40,好发人群为中老年妇女,好发职业为农民,好发季节为春冬季节。临床表现以固定型多见,不同发病部位与临床型别之间有关联性,四肢相比于其他部位更容易表现为淋巴管型孢子丝菌病;皮损形态以结节多见。本次孢子丝菌病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分析与吉林省1990-2009年相比好发人群、好发季节、好发部位、临床表现型别比例等均未见明显变化;而发病年龄和平均病程都有增高和延长趋势。2、我国孢子丝菌病男女发病比例为1:1.15;临床表现以固定型多见。吉林省、黑龙江省和辽宁省发病比例居于前三位。我国的孢子丝菌种属目前包括球形孢子丝菌和申克孢子丝菌;江西和湖北发现申克孢子丝菌,余发病地区均为球形孢子丝菌。3、CFW荧光染色法对孢子丝菌病诊断有非常重要的价值,该方法在人FFPE组织中孢子的检出率为74%,明显高于PAS、GSS;且在操作步骤、结果读取程度上明显优于GSS、PAS。4、球形孢子丝菌感染豚鼠的模型,给予皮下注射时皮损表现为皮下结节。当菌悬液浓度为109孢子/ml,一次皮下注射0.3ml时,豚鼠的皮下结节直径最大。皮下结节持续时间约10天,即可自行消退,提示我们如果想建立球形孢子丝菌慢性皮肤感染的豚鼠模型,可尝试采用出现皮损后给予免疫抑制或连续多次皮下注射球形孢子丝菌菌悬液。

二、特比萘芬在皮肤科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特比萘芬在皮肤科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2)105例寻常型天疱疮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引言
第2章 综述
第3章 临床资料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1.1 病例来源
        3.1.2 诊断标准
        3.1.3 纳入标准
        3.1.4 患者分组
        3.1.5 治疗方法
    3.2 采集及评估内容
    3.3 统计分析
        3.3.1 数据管理
        3.3.2 数据分析
第4章 结果
    4.1 一般情况
    4.2 寻常型天疱疮临床特征
        4.2.1 黏膜受累情况
        4.2.2 皮损首发部位
    4.3 治疗
    4.4 感染
        4.4.1 感染基本情况
        4.4.2 口腔念珠菌感染易感因素
    4.5 预防性抗真菌用药
第5章 讨论
    5.1 PV发病一般情况
    5.2 影响激素用量的因素
    5.3 口腔念珠菌感染易感因素
    5.4 预防应用抗真菌药物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对球形孢子丝菌杀伤作用的体外研究及碘化钾对其杀伤效果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第1章 绪论
    1.1 孢子丝菌病的研究现状
        1.1.1 孢子丝菌病的病原体研究
        1.1.2 孢子丝菌的黑素研究
        1.1.3 孢子丝菌病的传播及流行
        1.1.4 孢子丝菌病的治疗
    1.2 光动力治疗的研究进展
        1.2.1 光动力治疗的历史和起源
        1.2.2 光动力治疗的机制研究
        1.2.3 光敏剂
        1.2.4 光源
        1.2.5 临床应用
        1.2.8 总结和展望
第2章 威伐光、红光、LED光对球形孢子丝菌的杀伤及黑素的保护作用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试剂
        2.2.1 主要仪器与设备
        2.2.2 主要试剂与配制方法
    2.3 实验方法
        2.3.1 PDA斜面培养基的配制
        2.3.2 PDA平皿培养基的配制
        2.3.3 含三环唑的PDA斜面培养基和平皿的制备
        2.3.4 菌株及培养条件
        2.3.5 菌丝相孢子悬液的制备
        2.3.6 光源的准备
        2.3.7 威伐光、红光及LED光对球形孢子丝菌Mel+的杀伤效果
        2.3.8 黑素的保护作用
        2.3.9 统计分析
    2.4 实验结果
        2.4.1 威伐光、红光和LED光对Mel+的杀伤作用
        2.4.2 在威伐光、红光及LED光照射过程中黑素对菌株的保护作用
    2.5 讨论
    2.6 小结
第3章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对球形孢子菌的杀伤效果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试剂
        3.2.1 主要仪器与设备
        3.2.2 主要试剂及配制方法
    3.3 实验方法
        3.3.1 SDA斜面培养基的配制
        3.3.2 BHI琼脂斜面培养基的配制
        3.3.3 光敏剂
        3.3.4 光源的准备
        3.3.5 菌株与培养条件
        3.3.6 球形孢子丝菌菌丝相孢子和酵母细胞的制备
        3.3.7 不同剂量ALA-PDT对球形孢子丝菌菌丝相及酵母相杀伤效果的评价
        3.3.8 ALA-PDT对球形孢子丝菌及参考菌株的杀伤效果评价
        3.3.9 在ALA-PDT过程中黑素的保护作用
        3.3.10 安全性评价
        3.3.11 统计分析
    3.4 实验结果
        3.4.1 ALA-PDT对球形孢子丝菌菌丝相分生孢子的杀伤作用
        3.4.2 ALA-PDT对 Mel+菌株酵母细胞的杀伤作用
        3.4.3 ALA-PDT对球形孢子丝菌临床菌株菌丝相分生孢子和酵母相及参考菌株的杀伤作用评价
        3.4.4 在ALA-PDT过程中黑素对Mel+分生孢子的保护作用
        3.4.5 ALA-PDT的安全性评价
    3.5 讨论
    3.6 小结
第4章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杀伤球形孢子丝菌机制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试剂
        4.2.1 主要仪器与设备
        4.2.2 主要试剂与配制方法
    4.3 实验方法
        4.3.1 光动力过程中ROS产量的检测
        4.3.2 光动力过程中NAC的保护作用
        4.3.3 扫描电镜
        4.3.4 透射电镜
        4.3.5 彗星实验
        4.3.6 统计分析
    4.4 实验结果
        4.4.1 ALA-PDT后 Mel+分生孢子ROS生成水平
        4.4.2 ALA-PDT处理后Mel+分生孢子超微结构的改变
        4.4.3 彗星实验
    4.5 讨论
    4.6 小结
第5章 碘化钾对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的增强效果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和试剂
        5.2.1 主要仪器与设备
        5.2.2 主要试剂
    5.3 实验方法
        5.3.1 ALA的配制及光源的准备
        5.3.2 KI的配制
        5.3.3 KI对 ALA-PDT杀伤球形孢子丝菌效果的影响
        5.3.4 KI添加顺序对ALA-PDT效果的影响
        5.3.5 KI浓度对ALA-PDT杀伤效果的影响
        5.3.6 KI对 ALA-PDT过程中ROS生成的影响
        5.3.7 KI对 ALA-PDT杀伤其他球形孢子丝菌临床菌株效果的影响
        5.3.8 统计分析
    5.4 实验结果
        5.4.1 KI对 ALA-PDT的影响
        5.4.2 KI添加顺序对ALA-PDT的影响
        5.4.3 KI浓度对ALA-PDT的影响
        5.4.4 KI对 ALA-PDT过程中ROS生成的影响
        5.4.5 KI对 ALA-PDT杀伤其他球形孢子丝菌临床菌株效果的影响
    5.5 讨论
    5.6 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硫康唑纳米乳对体癣豚鼠模型的疗效观察与皮肤药动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硫康唑纳米乳对体癣豚鼠模型的疗效观察
    一、引言
    二、材料
    三、方法
    四、结果
    五、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硫康唑纳米乳的皮肤药动学研究
    一、引言
    二、材料及仪器
    三、方法
    四、结果
    五、讨论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综述 局部治疗皮肤癣菌病的纳米药物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读研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5)须癣毛癣菌复合体分类及特比萘芬耐药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须癣毛癣菌复合体的分类
    引言
    1. 实验材料与设备
        1.1 菌株来源
        1.2 材料与试剂
        1.3 仪器设备
    2. 实验方法与步骤
        2.1 培养基的制备
        2.1.1 PDA培养基制备
        2.1.2 SDA培养基制备
        2.1.3 尿素酶培养基
        2.1.4 土温80培养基
        2.1.5 角蛋白酶培养基
        2.2 基因组DNA的提取
        2.3 PCR扩增
        2.3.1 PCR引物
        2.3.2 PCR反应体系
        2.3.3 凝胶电泳及PCR产物纯化
        2.3.4 测序分子鉴定
        2.3.5 多位点序列分析
        2.3.6 基因组比较
        2.4 表型分析
        2.4.1 菌落形态学
        2.4.2 尿素酶试验
        2.4.3 土温80试验
        2.4.4 角蛋白酶试验
        2.4.5 毛发穿孔试验
        2.4.6 交配试验
    3. 实验结果
        3.1 基因序列的进化分析
        3.2 表型特征
        3.2.1 菌落的形态特征
        3.2.2 Tween-80试验
        3.2.3 毛发穿孔试验
        3.2.4 蛋白酶试验
        3.2.5 尿素酶试验
        3.2.6 交配试验
    4. 讨论
    5. 实验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须癣毛癣菌复合体特比萘芬耐药机制研究
    引言
    1. 实验材料与设备
        1.1 菌株信息
        1.2 材料与试剂
        1.3 仪器设备
    2. 实验方法与步骤
        2.1 培养基的制备
        2.1.1 PDA培养基制备
        2.1.2 配置2×RPMI 1640溶液
        2.1.3 配置药敏试验药物
        2.1.4 配置含特比萘芬和伊曲康唑的1640RPMI凝胶
        2.2 配置药敏板
        2.2.1 药物原液配置
        2.2.2 配制菌悬液
        2.2.3 加样培养和判定结果
        2.3 评价粗筛选耐特比萘芬和伊曲康唑的菌株的方法
        2.4 角鲨烯环氧化物酶基因测序
        2.4.1 基因组DNA提取
        2.4.2 PCR扩增
        2.5 评价耐药的稳定性
        2.6 数据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3.2 角鲨烯环氧化物酶基因测序
        3.3 评价固体培养基粗筛耐药菌株的有效性
        3.4 三唑类药物的敏感性
        3.5 评价耐药的稳定性
    4. 讨论
    5. 实验小结
    参考文献
全文小结
论文相关综述:皮肤癣菌耐药趋势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非论文相关综述 抗真菌药在特殊人群的应用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与学术交流情况
致谢

(6)特比萘芬在皮下及深部真菌感染中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皮肤癣菌所致皮下及深部感染
    1.1 皮肤癣菌所致Majocchi’s肉芽肿
    1.2 其他的皮肤癣菌性皮下、深部感染
2 孢子丝菌病
3 其他皮下、深部真菌感染
4 展 望

(7)特比萘芬在浅表真菌感染中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特比萘芬在甲真菌病(onychomycosis)治疗中的应用
2 特比萘芬在头癣(tinea capitis)治疗中的应用
3 特比萘芬在体癣(tinea corporis)和股癣(tinea cruris)治疗中的应用
4 特比萘芬在手癣(tinea manus)和足癣(tinea pedis)治疗中的应用
5 在浅表皮肤黏膜念珠菌感染中的临床应用

(8)特比萘芬耐药皮肤癣菌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 特比萘芬耐药皮肤癣菌的感染概况
二、 特比萘芬耐药皮肤癣菌的耐药机制
三、 特比萘芬耐药皮肤癣菌感染的治疗
四、 展 望

(9)难治性孢子丝菌病临床及药物敏感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绪论
第1章 研究对象
第2章 实验方法
    2.1 材料,器材
    2.2 方法
第3章 实验结果
第4章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孢子丝菌病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和诊断方法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第一章 综述—孢子丝菌病的研究进展
    1.1 前言
    1.2 病原体
    1.3 流行病学
        1.3.1 孢子丝菌病分布地区
        1.3.2 孢子丝菌病原体的分布
        1.3.3 传播方式
        1.3.4 住院率与死亡率
    1.4 临床表现
        1.4.1 临床表现类似于其他疾病的孢子丝菌病
        1.4.2 特殊部位的孢子丝菌病
        1.4.3 系统型孢子丝菌病
    1.5 诊断
        1.5.1 诊断方法
        1.5.2 孢子丝菌病诊断方法的适用途径
    1.6 孢子丝菌病的治疗
        1.6.1 系统药物治疗
        1.6.2 辅助治疗
        1.6.3 病原菌抗真菌药物敏感性的研究
        1.6.4 新的抗真菌药物的研发
        1.6.5 治疗评价
    1.7 孢子丝菌的免疫机制
        1.7.1 孢子丝菌的致病毒力
        1.7.2 宿主免疫
        1.7.3 疫苗
    1.8 总结
第二章 孢子丝菌病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2.1 前言
    2.2 吉林省孢子丝菌病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2.2.1 材料与方法
        2.2.2 结果
    2.3 我国孢子丝菌病临床流行病学特征
    2.4 讨论
    2.5 结论
第三章 CFW荧光染色法在FFPE组织中对孢子丝菌病的诊断价值探索
    3.1 前言
    3.2 实验材料
        3.2.1 主要仪器和设备
        3.2.2 主要试剂
        3.2.3 组织切片
    3.3 试验方法
        3.3.1 切片
        3.3.2 染色
    3.4 实验结果
        3.4.1 不同染色方法的结果检出率及分析
        3.4.2 PAS、GSS、CFW染色方法的对比
    3.5 讨论
    3.6 结论
第四章 球形孢子丝菌感染豚鼠模型建立的探索
    4.1 前言
    4.2 实验材料
        4.2.1 实验菌株来源
        4.2.2 实验动物来源
        4.2.3 实验主要仪器设备
        4.2.4 实验主要试剂和药物
    4.3 实验方法
        4.3.1 培养基的制作
        4.3.2 菌种鉴定
        4.3.3 真菌转种培养
        4.3.4 菌悬液的制备
        4.3.5 实验动物的分组及动物模型的建立
        4.3.6 临床观察及统计学方法
        4.3.7 病理切片的制作
        4.3.8 真菌培养
    4.4 实验结果
        4.4.1 菌株鉴定结果
        4.4.2 动物模型的建立
        4.4.3 组织病理检查
        4.4.4 真菌培养
    4.5 讨论
    4.6 结论
第五章 结论
    5.1 主要结论
    5.2 创新点及不足
    5.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特比萘芬在皮肤科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抗真菌药在特殊人群的应用[J]. 孔雪,史冬梅,刘维达.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22(01)
  • [2]105例寻常型天疱疮临床分析[D]. 王锋. 吉林大学, 2021(01)
  • [3]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对球形孢子丝菌杀伤作用的体外研究及碘化钾对其杀伤效果的影响[D]. 陈瑞丽. 吉林大学, 2021(01)
  • [4]硫康唑纳米乳对体癣豚鼠模型的疗效观察与皮肤药动学研究[D]. 宁宇.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1(09)
  • [5]须癣毛癣菌复合体分类及特比萘芬耐药机制研究[D]. 孔雪.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
  • [6]特比萘芬在皮下及深部真菌感染中的临床应用[J]. 朱红梅,温海.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20(06)
  • [7]特比萘芬在浅表真菌感染中的临床应用[J]. 朱红梅,温海.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20(05)
  • [8]特比萘芬耐药皮肤癣菌的研究进展[J]. 朱红梅,温海.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20(04)
  • [9]难治性孢子丝菌病临床及药物敏感性分析[D]. 李博平. 吉林大学, 2020(08)
  • [10]孢子丝菌病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和诊断方法的探索[D]. 吕莎. 吉林大学, 2020(08)

标签:;  ;  ;  ;  ;  

特比萘芬在皮肤科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