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推动苏南经济发展

新一代推动苏南经济发展

一、推动苏南经济发展的新生代(论文文献综述)

吕佳[1](2020)在《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社会适应问题研究 ——以J省T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这背后离不开大批农民工的辛勤劳动。随着科技与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不断增加,但第一代农民由于年龄的增长、体力的下降等原因,陆续选择回到农村生活。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80后”“90后”农民工作为一个具有时代性的新生群体正大量地涌入城市。这个群体被称为“新生代农民工”,他们已逐渐替代老一代农民工成为农民工群体的主体部分。新生代农民工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其生存和发展状态关系着城乡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因此值得我们高度关注和重视。基于此,本文从J省T市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社会适应中的难题入手,调研新生代农民工在社会适应中存在的问题,对此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进而实现新生代农民工和城市市民之间的和谐互融。本次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主要就选题的背景和意义进行分析,同时介绍了本次研究的个案以及相关理论研究,最后介绍了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第二章主要介绍了新生代农民工的内涵及其特征,并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的结构特点。可以得出新生代农民工具有以下特点:具有新生性:受教育程度提升;具有时代性:新兴事物接受度高;具有不稳定性:就业缺乏保障;具有边缘性:社会融合度低;去乡土化:城市归属感不断增强。第三章主要通过调查分析和访谈的形式探究了当前J省T市新生代农民工城市适用的现状,分别从经济层面的生存适应、社会层面的外在模仿与内在封闭、心理层面认同与的脱嵌性进行了调查,从而为后续的分析研究提供了有效的现实基础;第四章主要进行了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社会适应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得出新生代农民工城市适应的几个问题,分别是:就业困境:劳动市场中的劣势地位、生活困境:维权中的失语者、心理困境:摇摆中的边缘人、身份困境:脱嵌与再嵌入的角色冲突;进而从个人与家庭层面、社会层面、制度层面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适应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第五章的重点是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社会适应问题的推进路径及反思,主要通过以下几点来进行分析:政策保障路径;教育培训路径;社区化管理路径;交流互助路径及自我提升路径。总的来说,近些年对新生代农民工城市适应性的研究不断深入,基本的理论框架已经建立,但由于城乡之间的区别较大,地域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因此针对三四线城市新生代农民工社会适应性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本文通过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适应情况进行针对性分析,面对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社会适应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剖析并提出对策。以期能够推动新生代农民工社会适应能力提升和未来自我发展的进步,进而实现新生代农民工和城市市民之间的和谐互融。

李青[2](2020)在《江苏乡村振兴的伦理审视》文中指出我国改革开放历经40多年的伟大实践,走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为了推动乡村改革发展的深入,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对“三农”工作作出了总体部署,昭示着新时代我国乡村现代化建设的新图景、新境界。乡村振兴战略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多个方面,并且深深植根于乡村道德文化,蕴含着乡村道德文化建设和伦理关系的的生态化转型。聚焦江苏,是因为江苏一直以来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中位居前列,深入研究江苏乡村振兴的伦理意蕴,充分发掘江苏乡村振兴的道德力量,不但有利于建构江苏新时代乡村道德文明,而且有利于增进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道德自觉。本文围绕选题着重研究了五方面内容:第一,主要阐述了选题的依据、梳理了国内外对于乡村振兴的研究发展现状以及研究目的和方法,在此基础上说明本文的选题价值与意义。第二,就乡村与农村的概念进行辨析,对现代乡村的概念进行解读,阐述乡村振兴的基本内涵以及从国家到江苏地方的伦理诉求,为下文分析伦理问题提供理论基础。第三,重点剖析和揭示江苏乡村伦理演进的脉络及其伴生的伦理问题。通过回顾近代以来江苏乡村发展进程中传统乡村伦理的承继与变迁、新时代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伦理的生成与发展,指证江苏乡村振兴中出现的利益与道德价值的冲突、主体生态道德意识的薄弱以及“三治”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方面的共性伦理问题。此外通过进一步分析苏南、苏中、苏北三地的伦理文化差异、伦理转型差异以及道德价值追求的差异,探讨江苏不同地区的伦理问题并分析其成因和影响。第四,从转型之维、社会之维,道德文化之维三个方面对江苏伦理问题成因进行多维分析。第五,基于问题提出对应的解决路径。通过点与面相结合的研究,本文以为,一是江苏乡村振兴需要打破地域壁垒,转变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传统价值观念,提升乡村道德建设的地位,增强德治的能力和水平;二是从乡村振兴和美丽中国梦实现的高度,确立苏南苏中苏北协同发展的价值理念;三是以新发展理论为指引,加强生态伦理的宣传教育,促进伦理道德的生态化现代化转型,把“强富美高”和六个高质量发展要求与乡村振兴有机融合;四是打造自治、法治、德法“三治融合”的典范,通过典型和榜样引领新“三农”的培育,为江苏的平衡发展、充分发展和整体发展塑魂铸神。

杜赟[3](2020)在《创新生态系统驱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政府作用研究 ——以江苏省丹阳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九大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并对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战略部署,各省各地市纷纷制定了中长期科技创新、产业发展规划。以创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来驱动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已经成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选择。县域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县域产业转型升级,不仅是保持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适应经济新常态、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县域经济长期处于粗放型发展模式,产业处于中低端、创新竞争力不强、人才集聚度不高等问题使得经济的可持续增长面临挑战。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各地政府要积极有效地发挥作用,增强创新的体制机制活力,增强科技政策的吸引力,增强各类创新平台的集聚力,通过构建竞争力强的创新生态系统驱动经济发展。本文以丹阳市在建设创新生态系统驱动经济发展中政府作用为研究对象,在综述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介绍了丹阳市政府在建设创新生态系统驱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通过访谈、查找数据资料等形式,找出了政府作用发挥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在借鉴国内外部分地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给出丹阳市政府在创新生态系统驱动经济发展中作用发挥的优化对策。在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区域之间的竞争已经由传统的要素竞争、结构化竞争转向功能性、生态化的竞争,地方政府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必须摒弃投资驱动和要素驱动老路径,转而注重在建设创新生态系统中积极作为。要从战略层面加强顶层设计,完善促进创新生态系统政策体系,尊重企业主体地位大力推动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坚持“人才第一资源”理念更大力度加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围绕“软环境”建设强化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营造鼓励创新文化氛围。如此才能实现政策、产业、企业、科技、平台、人才、服务等各类创新要素的均衡发展、协同联动、交互融合。

孙秋鹏[4](2020)在《农村宅基地流转问题研究述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中央"占补平衡"和"增减挂钩"的要求下,通过整理、置换、征收等宅基地流转方式已经成为地方政府获得新增城市土地或建设用地指标的主要方式。学术界对以地方政府为主要推动者的宅基地流转进行了深入研究。关于宅基地流转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宅基地管理、使用、流通中存在的问题,农户宅基地流转、退出意愿,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农户的福利变化以及政策建议等方面。

吴俊蓉[5](2019)在《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在城市因工业化进程加快而对劳动力需求增加、农村因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而对劳动力需求减少的情况下,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向城镇转移。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这些转移劳动力的农民身份并未改变,却以其生产生活方式所具有的农民与工人的“两栖性”特征而获得了“农民工”的称谓。新世纪以来,农民工以其庞大的人口规模、重要的社会成员地位、巨大的社会贡献和面临的多重生存困境,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研究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的培育,一是基于对国家现代化要求与农民工公民素质之间存在张力的政治关切,回应国家和社会在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要求之下,对农民工进行公民意识培育的实践要求。二是基于对农民工因文化场域转换而产生心理困扰的人文关切,回应农民工自身从传统农业文明中的村民到现代城市文明中的市民的现代化转型过程中产生的文化心理再塑造的现实需要。本研究一共分为七部分。导论部分提出研究的缘由和价值,梳理相关论题的研究情况,说明本文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第一章,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的背景及相关理论资源。本章追溯了农民工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公民意识的演变情况,分析了农民工所面临的现实问题,论述了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的必要性。本章还介绍了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的相关理论资源,即马克思主义公民意识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理论和国外公民教育相关理论。第二章,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解析及其考察维度。首先,本章从公民概念内涵入手,通过梳理公民意识在西方文化中的演变历程分析公民意识内涵基本要素,并根据中国学者对公民意识的阐释来界定本文所论及的公民意识内涵。其次,本章基本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属性,重点阐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的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内涵、内容、特征和功能。再次,本章根据农民工在市民化过程中面临的现实问题,介绍了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的考察维度,即权利意识、公共责任意识、民主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意识,为后文的调查作了铺垫。第三章,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现状的调查分析。本研究通过对全国范围内的1180名农民工的调查发现,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总体较弱。在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的四个考察维度中,农民工的权利意识最强,公共责任意识最弱,民主法治意识较强,公共参与意识中等偏弱。在权利意识方面,农民工的社会权利意识最强,民事权利意识次之,政治权利意识再次之。在公共责任意识方面,农民工的爱国意识较强,宽容意识和合作意识居于中等偏弱,公益意识较弱,政治责任意识极弱。在民主法治意识方面,农民工对法律权威有高度的认同,守法意识较强,但他们的民主意识很弱,对契约精神和人本精神知之甚少,法律信仰还远未建立。在公共参与意识方面,农民工的经济参与意识最强,尤其表现在与其利益密切相关的经济活动的参与上,但其参与政治活动和社会公共活动的意识依次减弱。同时,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因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收入水平等的不同又有所差异。第四章,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薄弱的原因分析。从我国公民文化发育情况来看,中国传统臣民思想的固执性、中国启蒙思想的局限性和新中国公民观念发展的曲折性都是导致包括农民工在内的整个社会成员公民意识薄弱的思想根源。从农民工自身的公民实践来看,由于农民工生存的物质基础相对薄弱、社会保护不足和自身综合素质的局限,他们的维权活动、政治参与活动、文化参与活动和社会公共参与活动等还存在诸多问题。从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政策及其实施情况来看,相关政策虽涉及农民工城市文明教育和素质提升方面的要求,但缺少直接针对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的任务。农民工培训内容总体上仍然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而以融合性与发展性的城市文化适应力的培训较少。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实践主要存在理论准备不足、主体责任不明和管理不完善等问题。第五章,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的目标、原则与内容。基于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功能的考量,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的目标在于培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公民、维护稳定的国家政治秩序、构建和谐有序的社会公共领域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的基本原则有四,即思想基础上遵循主导性与多样性的结合,交往关系上遵循主体性与公共性的结合,内容选择上遵循同一性与差异性的结合,实施方法上遵循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结合。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主要内容包括丰富农民工的公民知识、强化农民工的国家认同、培育农民工的公共精神和提高农民工的公民能力。第六章,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的实践路径。本章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探讨了国家、网络媒体、社会组织和农民工自身的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策略。国家层面的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就是国家通过可控制和调节的资源,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完善相关的配套机制,以此提供良好的政策导向、制度支持和物质基础。同时,在宏观层面还要发挥基于互联网的媒体对公民文化氛围的营造作用,即借助主流媒体以明确公民文化导向、介入大众媒体以传播优良的公民文化信息、关注自媒体以校正不良的公民文化信息。社会层面的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是社会组织利用各种资源,丰富农民工的公民知识,并进行实践的训练与引导,造就合格公民的过程。农民工自我公民意识教育可以从自我学习、自我实践和自我反思三个方面进行。本研究试图在农民工研究叙事方式上有所创新。本文在生存论预设下的“生存——经济”叙事模式和公民权视野下的“身份——政治”叙事模式这两种农民工问题研究方式的基础上,力图建立农民工研究的“心理——文化”叙事方式,分析了农民工面临的文化场域转换问题。农民工在由农村走向城市或由同质文化圈进入异质文化圈过程中,他们不能较好地适应以公民文化为特征的现代城市文化,是其产生文化焦虑的重要原因,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的培育是缓解这种文化焦虑、提高其文化适应力的重要手段。本研究所确立的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目标、原则、内容和实践路径,都主要围绕农民工文化心理市民化展开。

徐丹华[6](2019)在《小农现代转型背景下的“韧性乡村”认知框架和营建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农村被提升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基于大国小农的现实,乡村营建出现了小农现代转型的迫切需求与乡村社会经济环境格局不断变动的新趋势,亟需相关理论研究的支持。“韧性”科学是复杂系统应对环境变化的重要理论工具。因此,本研究从韧性视角出发,选取应对变化能力较为脆弱、小农问题最为突出的农业型乡村作为研究对象,提出研究问题“基于小农现代转型背景,如何认知、如何营建应对复杂动态风险的韧性乡村”,按照“理论逻辑搭建-关联机制解析-认知框架诠释-营建策略建构”的研究路径,以复杂适应系统为认识论基础,基于韧性理论的分析工具,识别影响乡村系统韧性的关键要素与作用机制,建构“韧性乡村”的认知框架,据此提出“韧性乡村”的营建策略和方法,并以浙江遂昌县古坪村为实证研究载体,为农业型乡村的“韧性乡村”营建提供借鉴。主要研究内容为:(1)乡村营建要素特征与系统韧性的关联机制解析。从历时性与共时性两个层面分别选择我国乡村演化的四个时期与当前乡村的三种主要类型,在微观上从空间营建“主体-产业-空间”向度进行解析,在宏观上利用“社会-经济-环境”维度的“韧性乡村”评估方法进行韧性状态判定,建立两者的关联机制,并厘清当下乡村产业分异中农业型乡村韧性发展面临的路径困境。(2)“韧性乡村”的认知框架诠释。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的认识论基础和韧性理论的分析工具,在乡村演化过程中,识别系统开放性、村民组织化、主体话语权、产业与空间的复杂性等要素对系统韧性的作用机制,归纳出先决条件、决定要素和表观特征等“韧性乡村”的认知框架。(3)“韧性乡村”的营建策略建构。提出融合内部与外部动力的乡建共同体、小农话语赋权的主体营建策略,旨在深化与延长多元复合产业链的产业营建策略,通过生态基底建构、乡村性保存与社区认同设计等实现综合韧性目标的空间营建策略,以具有可操作性的策略提升系统综合韧性。并确立“韧性乡村”的情景规划方法与实施原则。(4)“韧性乡村”营建的实证研究。以农业型乡村浙江古坪村为研究对象,基于“韧性乡村”的认知框架,提出“团结大乡建”共同体、产业情景策划与适应性更新等营建策略,对小农现代转型背景下的“韧性乡村”营建实践提供前期策划、规划设计和建设运营等过程具有实证与借鉴价值。本研究在理论层面,基于现代转型小农的主体适应性,通过乡村营建要素特征与系统的韧性状态关联,提出了“韧性乡村”的认知框架;在方法层面,从韧性的视角建构乡村人居环境在主体、产业与空间维度的营建策略与方法,对乡村应对各类不确定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与现实意义。

焦林申[7](2019)在《豫东传统农业地区县域城乡空间转型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 ——以虞城县为例》文中研究指明2018年,自然资源部成立,空间规划从国家治理体系的相对边缘位置走向了中心位置。县域空间规划编制正在研究之中,因此亟需加强相关基础研究。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等均需县域城乡空间通过转型予以回应。传统农区的城乡空间问题最为突出,但研究却相对较少。再者,我国城镇化中的收缩问题长期被增长掩盖,存量时代已至,增长型规划的单一范式必须改变,且应利用城镇化后发优势,提前防治、规避城镇收缩。豫东地区是典型的传统农业地区和典型的收缩区域。近年来,其城镇化因乡村居民住房观念转变出现新局面,城乡空间亟需进行相应的转型、调整。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研究、田野调查、问卷访谈、质性分析等研究方法,结合卫星影像、视频影像、大数据、统计年鉴等多源数据,综合运用ArcGIS、ENVI、Excel、SPSS等软件展开县域城乡空间格局和其动力机制的研究。本研究以豫东传统农业地区的县域城乡空间为研究对象,以虞城县为实证案例。首先,分析豫东农区城乡三生空间的空间特征和现存问题,发现城乡生活空间方面存在村庄聚落空废化、乡镇建设过剩化、县城房屋空置化三化问题;城乡生产空间方面存在农田零散破碎规模小、乡镇企业分布零散效益低、产业园区数量少规模小等问题;城乡生态空间方面存在河道污染加重水质较差、林地破碎度高生境单一、农田面源污染严重、坑塘面积减少生态效能低等问题。其次,从自然条件、生产效率、产业转型、人口流动、公服设施和政策制度共6各方面阐述了影响城乡空间转型的因素。从“城乡差距的拉动力”、“现代农业的外推力”、“政府市场的调控力”、“空间本底的承载力”和“家庭和个体的城镇化行为决策”5个方面阐述了县域城乡空间变化的动力机制。再次,根据国内外城乡空间转型发展的成功案例和多种城乡空间转型模式的对比,结合虞城县城乡收缩问题研究启示,提出虞城县城乡空间转型模式为“精明收缩模式”。该模式具体包括“城乡生活空间精明收缩”、“城乡生产空间集聚发展”和“城乡生态空间提量增效”。最后,基于前述模式提出县域城乡空间转型发展的规划策略。其中,城乡生活空间优化策略包括“乡村聚落精明收缩”、“乡镇镇区理性发展”、“中心城区精明增长”、“城乡居民点体系优化”、“采用适宜的城镇化模式”;城乡生产空间提升策略包括“优化三次产业空间布局”、“推进产业体系转型升级”、“加快现代农业体系发展”、“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强化现代交通支撑体系”;城乡生态空间保护策略包括“设立生态保育专区”、“构建农田防护林网”、“划分生态管制区划”、“区域生态协调规划”、“加强环境保护规划”;空间规划实施保障策略包括“明确空间规划地位”、“加强国土空间管理”、“构建引导和协调机制”、“建立实施和监管机制”和“切实推进公众参与”。第一部分“点题”,为第1章。介绍研究背景、意义、对象和相关概念:豫东地区是典型的传统农业地区,其城镇化进入新阶段,县域城乡空间亟需通过转型回应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等新形式。第二部分“联系”,为第2章。通过综述相关研究的进展和国内外典型案例,明确了国内外城乡空间的变化趋势:人居空间的扩张和收缩与生产空间、生态空间构成此消彼长的耦合关系;另外,城镇化初期,人居空间收缩主要发生在乡村,城镇化中后期,收缩主要发生在中小城市,空间规划应提前做好应对。第三部分“分析”,包括第3、第4章。首先,对城乡空间进行分类,根据景观生态学理论,按形态要素将其分为基质空间、廊道空间和斑块空间;根据空间主体功能将其分为生活空间、生产空间和生态空间。以田野调查、大数据、统计年鉴、高分卫星影像等为研究数据分析不同城乡空间的空间特征和现存问题,并重点阐述了县域生活空间中有关精明收缩的研究启示。其次,除从社会宏观影响因素外,重点利用问卷访谈数据,从家庭和个体视角分析乡村居民城镇化行为以及决策逻辑,据此归纳总结城乡空间转型的动力机制。第四部分“结论”,为第5章。通过分析理想型城乡空间的构成要素,对比不同的城乡空间转型模式,提出适宜豫东地区的城乡空间转型模式为“精明收缩”,具体为城乡生活空间精明收缩、城乡生产空间集聚发展和城乡生态空间提量增效。然后从三类城乡空间各自的变化趋势、结构调整和县域空间规划的实施保障层面提出虞城县域城乡空间转型的空间规划应对策略。第五部分“展望”,为第6章。首先从生活空间、生产空间、生态空间和其他方面归纳总结主要研究结论。其次,总结本文研究方法、内容、结论与不足,包括1)未能就县域城乡空间在时间维度上进行纵向分析;2)因缺少更细粒度的数据,未对三类县域空间进行多维评价;3)实证研究对象未能覆盖更多研究区域。进而指出未来可通过获取更细粒度数据、扩充实证对象等方式优化现有研究。

詹琳[8](2019)在《江苏企业员工就业区域选择意愿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国家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人才成为创新的主体和核心,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能够更好的吸引和维持企业所需人才,是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有效性的重要条件。当前,我国在人力资源区域分布上存在不均衡现象,对于企业而言则存在着人力资源供求不匹配现象,一方面企业对所需人才的储备不足,另一方面企业员工跳槽率逐年递增。为了解决地区间人力资源分布不充分、不平衡问题,更好地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需要对地区间人力资源合理配置问题给予高度的重视和深入的研究,制定相应政策进行引导。本文尝试以江苏为例开展企业员工就业区域选择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一方面是对江苏省加快人才强省和人力资源强省建设号召的有利回应,另一方面江苏省作为经济大省和教育大省,以江苏企业员工作为研究对象所得到的结论具有一定的典型代表意义。论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回顾与总结,梳理出影响企业员工就业区域选择的影响因素,发现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以江苏企业员工就业选择特点及建设人才强省战略的现实需求为出发点,从微观环境因素和宏观环境因素两大模块构建了影响企业员工就业区域选择因素的理论分析模型,设计了影响企业员工就业区域选择意愿的三级指标体系。通过在江苏省内的苏北、苏中、苏南分别向高校应届毕业生、已经具有一定工作年限的企业员工发放调查问卷获得分析样本。运用非参数检验对样本数据进行分析,了解企业初次就业和再次就业员工的就业区域选择是否存在差异。在对员工选择现状有了初步了解后,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影响企业员工就业区域选择的主要影响因子,通过回归分析探讨影响因子与就业区域选择的关系,并将初次就业群体与再次就业群体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发现企业员工的初次就业和再次就业区域选择影响因素存在显着差异。初次就业群体就业区域的选择受自身工作满意度、资源、情感需求以及企业户籍偏好的影响较大。再次就业群体在选取就业地时,增加了对婚姻的考量,更加关注户籍对家庭和职业发展的影响。基于研究得到的结论,就江苏区域企业招聘员工提出了政策建议,即从招聘公平性、员工管理有效性、企业文化包容性、福利制度完善性等方面增强企业人才吸引力。同时,从加强就业指导、改善人才流动政策制度、加强经济建设等角度提出了优化区域人力资源配置的对策建议。

汤绮[9](2018)在《新生代农民工就近城镇化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江苏省的调查》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生代农民工正逐步成为我国工人群体和服务从业者的主力军,是推动国家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力量,这一新生代群体的城镇化水平也是我国社会现代化的关键。在综合考虑自身资本和城市落户成本的基础上,新生代农民工应理性选择适合自身的城镇化之路。其中就近城镇化就是中国多元城镇化发展战略体系中的一条重要路径,使得新生代农民工在大城市留不下和农村老家不想回的尴尬境遇下,能够凭借较少的成本平等地享受家乡附近中小城市便捷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从而实现社会身份、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上的城镇化转变。这既体现了新型城镇化中“以人为本”的本质,也体现了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本研究共有五个部分,具体如下:第一部分:首先,从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来阐明选题理由;其次论述和评析了国内外研究综述;再次提出了所研究的思路、问题和方法,包括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与访谈法、基于Probit模型的二元回归分析法;最后,说明了可能存在的创新与不足。第二部分:阐述新生代农民工和就近城镇化的具体涵义,并提出本文的三大理论依据:人力资本理论、新经济迁移理论和推—拉理论。第三部分:在人力资本理论、新经济迁移理论和推—拉理论三大理论基础上,以及学界现有研究分析和实地走访调研所得情况,从个人、家庭、流出地、流入地与中间障碍因素等五个维度对新生代农民工就近城镇化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从而拟定影响因素的指标框架,并提出理论假设。第四部分:呈现调查问卷的设计和数据的来源,对变量赋值并进行描述性分析,使用Probit二元选择模型,进一步分析研究自变量的各项因素对因变量就近城镇化意愿产生的影响,并进行了相关检验。得出:所调查范围内的新生代农民工就近城镇化总体意愿较为强烈;其中文化程度、随迁务工人员情况、外出务工时间、月收入、参与保险类数、在就近中小城市的购房意愿、就业机会、对中小城市当地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的满意度和对当前户籍制度满的意度等因素对新生代农民工就近城镇化的意愿有显着影响。第五部分:以第三、第四部分的研究结果为依据,根据相关因素对新生代农民工就近城镇化意愿的相应影响,提出合理的路径优化措施:发展经济,扶持就业创业是主要动力;完善制度,改革配套政策是坚实后盾;社会支持,加强基础建设是重要保障。

马文嘉[10](2016)在《异地城镇化进程中苏南小城镇社会空间的演替与分异研究 ——以常州市礼嘉镇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经过上世纪90年代的“改制”和2000年以来的“三集中”后,苏南乡镇企业逐步向中心镇区集中。伴随着产业空间的扩张与重组,外来人口大量涌入,苏南小城镇面临全面的人口和社会空间重构。流动人口低质城镇化问题以及本地人与外地人之间逐渐累积的社会隔离问题,已经严重阻碍苏南小城镇健康可持续发展。各项国家政策明确提出“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具有良好工业化基础的苏南小城镇是新型城镇化就吸纳流动人口异地的重要战略区域,在这一异地城镇化进程中引发的社会问题需要更加深入的认识。既有的城市社会空间研究中过程研究与尺度划分不足,运用断面统计数据进行因子分析法往往无法揭示社会空间演变的生动过程;以街道或居委会为尺度的研究往往忽视其空间单元内的异质性。另外,在关注外来人口空间演化规律时,很少同时关注到同阶段本地人口的迁居特征。事实上,两者的空间迁移具有紧密的关联性,而既有研究均未形成对两类人群空间流动的整体描述。因此,文章首先强调社会空间分异的过程梳理,从本地人与外地人互动的过程视角对小城镇空间分异过程进行整体描述;并在每一阶段中,从居住主体构成与城市经理人的居住资源分配两个角度阐述分异机制。苏南小城镇镇区的现状分异特征表明:本地人口与外地人口在不同类型的城镇空间上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分异。①居住空间表现出明显的分化与隔离:本地人与外地人群体隔离显着,两类群体内部也出现明显分层;其居住空间分化为六类不同的社会区,呈现出“圈层式拼贴”的分布模式;不同社会区人口在年龄结构、婚姻状况、家庭结构上的特征集中度非常高。②消费空间则表现出重叠与趋同:新生代农民工与高比例核心家庭整体迁移导致外来人口成为积极的消费主体;虽然消费空间分布重叠,但整体消费结构趋势呈外来化和趋低化;文化差异与消费偏好也导致部分业态出现固定消费人群。③公共服务空间则表现出融合与隔离并存:低门槛的公共政策试图为本地人外地人创造融合的环境,然而公共产品的实际供给能力落差较大;面对政府供给不足,市场自发对缺失资源进行的补位却加深了两类群体的隔离。进而文章从纵向过程视角剖析分异机制,发现随着经济产业从“自下而上的乡镇工业阶段”到“内外资多元驱动下的制造业阶段”,再到“科技创新型现代产业阶段”,苏南小城镇的劳动力构成经历了“本地农业人口转移,少量外来人口渗入”到“外来劳动密集型劳工爆发性增长”再到“劳动力数量增长放缓,高素质人才沉淀”的过程。相应不同阶段也产生了不同的“城市经理人”与各自的居住资源分配方式,分别为“作坊主与乡镇企业因雇佣关系主导的阶段”,“政府主导与开发商联合的城镇开发阶段”,以及“地产商与个人二手房售卖为主的市场化阶段”。不同阶段的居住主体的构成演变与特定的住房资源供给共同作用下,小城镇空间分异过程表现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表现为镇中自建房村落的大规模翻新扩建、外来人口开始向镇中村渗入和企业宿舍集中:第二阶段,表现为镇中村居住主体的全面外来化,本地人口向商品房或安置房小区第一次转移,以及向城区城镇化;第三阶段,表现为部分商品房小区的全面外来化,本地人向城镇边缘高档住宅的第二次转移或者进一步向城区转移。最后,文章认为多个“城市经理人”控制下的城镇资源配置机制共同导致了外来人口获取住房资源困难,现状城镇空间分异在短期内难以改变。为促进本地人与外地人的融合,文章建议立足小城镇自身特点,统筹不同城市经理人的价值目标,完善现有的住房和公共产品供给,适当控制分异的程度,以利于城镇社会关系的融合。本文正文共约44 000字,图表40幅。

二、推动苏南经济发展的新生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推动苏南经济发展的新生代(论文提纲范文)

(1)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社会适应问题研究 ——以J省T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选题背景及研究问题
        1.1.2 个案介绍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理论框架
        1.3.1 社会化理论
        1.3.2 社会角色理论
        1.3.3 社会支持理论
        1.3.4 移民系统理论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之处
第2章 新生代农民工的内涵及特征分析
    2.1 新生代农民工的含义
    2.2 新生代农民工的特征分析
        2.2.1 新生性:受教育程度提升
        2.2.2 时代性:新兴事物接受度高
        2.2.3 不稳定性:就业缺乏保障
        2.2.4 边缘性:社会融合度低
        2.2.5 去乡土化:城市归属感不断增强
    2.3 新生代农民工的结构特点
        2.3.1 新生代农民工占比逐年增长
        2.3.2 新生代农民工的非婚个体化
        2.3.3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行业转移
第3章 T市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社会适应现状
    3.1 经济层面的生存适应
    3.2 社会层面的外在模仿与内在封闭
    3.3 心理层面认同与归属的脱嵌性
第4章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社会适应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
    4.1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社会适应问题
        4.1.1 就业困境:劳动市场中的劣势地位
        4.1.2 生活困境:维权中的失语者
        4.1.3 心理困境:摇摆中的边缘人
        4.1.4 身份困境:脱嵌与再嵌入的角色冲突
    4.2 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社会适应的因素
        4.2.1 个人与家庭层面的弱势
        4.2.2 社会层面的低融入性
        4.2.3 户籍与劳动力市场的双重制约
第5章 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社会适应问题的推进路径及反思
    5.1 政策保障路径
    5.2 教育培训路径
    5.3 社区化管理路径
    5.4 交流互助路径
    5.5 自我提升路径
        5.5.1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5.5.2 提升自身素质和技能水平
        5.5.3 主动增加社会交往,拓展关系网络
        5.5.4 推动非政府组织健康发展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江苏乡村振兴的伦理审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标及主要内容
    四、选题价值和创新之处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内涵与伦理诉求
    第一节 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内涵
        一、现代乡村的概念辨析
        二、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内涵
        三、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创新和实践要求
    第二节 乡村振兴战略的伦理诉求
        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伦理要求
        二、江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伦理目标
        三、江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伦理动因
第二章 江苏乡村振兴中面临的伦理问题
    第一节 江苏乡村发展历程及伦理演进
        一、江苏乡村发展历程
        二、江苏乡村发展中的伦理演进
        三、目前江苏乡村伦理的一般状况
    第二节 江苏乡村振兴面临的共性伦理问题
        一、利益与道德价值的冲突
        二、主体的生态道德意识薄弱
        三、“三治”发展不平衡不充分
    第三节 江苏乡村振兴伦理的地域差异及影响
        一、苏南、苏中、苏北乡村伦理文化的差异
        二、苏南、苏中、苏北乡村振兴伦理转型的差异
        三、苏南、苏中、苏北乡村振兴道德价值追求的差异
        四、苏南、苏中、苏北地域差异的影响
第三章 江苏乡村振兴伦理问题成因的多维分析
    第一节 伦理转型之维
        一、传统家庭伦理的现代转型困难
        二、生态伦理道德生根开花仍需培育
        三、自治、法治、德治三治嵌而有隙
    第二节 经济社会发展之维
        一、苏南、苏中、苏北乡村发展差距大
        二、追求经济效益为中心的传统生产方式
        三、江苏乡村成人社会的逐渐衰落
    第三节 道德文化之维
        一、村民道德文化素质有待提高
        二、基层干部对现代伦理道德教育重视不够
        三、新乡贤群体缺失
第四章 化解江苏乡村振兴伦理问题的主要路径
    第一节 树立协同发展的价值理念,建设与时俱进的道德文化
        一、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引领作用
        二、树立协同发展、共同振兴的价值理念
        三、加强传统道德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四、加快现代道德文化建设
    第二节 加强生态伦理的宣传教育,促进伦理道德的转型
        一、加强生态伦理宣传和教育
        二、转变传统价值观念,确立现代价值观念
        三、提高乡村振兴主体的生态道德素养,增强责任担当意识
    第三节 完善“三治融合”,提升乡村道德治理能力
        一、发挥村民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村民的主体性
        二、提升乡村法治建设水平,发挥村规民约助推作用
        三、强化“新乡贤”的引领作用,增强村庄道德感召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件

(3)创新生态系统驱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政府作用研究 ——以江苏省丹阳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述评
    1.3 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创新生态系统
        2.1.2 县域经济
    2.2 理论基础
        2.2.1 创新理论
        2.2.2 内生增长理论
        2.2.3 新公共管理理论
第3章 丹阳市创新生态系统驱动经济发展的政府作用现状分析
    3.1 丹阳市概况
    3.2 丹阳市经济发展总体水平
        3.2.1 经济总量
        3.2.2 发展模式
        3.2.3 产业结构
    3.3 丹阳市创新生态系统建设中的政府作用
        3.3.1 强化产业政策规划引领
        3.3.2 突出科技创新支撑功能
        3.3.3 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主体
        3.3.4 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育工程
        3.3.5 优化完善创新服务体系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丹阳市创新生态系统驱动经济发展中政府作用问题分析
    4.1 调查设计
    4.2 存在问题
        4.2.1 面对创新驱动发展“有共识、无突破”
        4.2.2 制定政策“重数量、轻质量”,执行“重过程、轻实效”
        4.2.3 政府对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促进作用不够
        4.2.4 人才招引培育力度不够
        4.2.5 “软环境”建设存在明显短板
    4.3 原因分析
        4.3.1 政府对创新生态系统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
        4.3.2 制定政策缺乏适宜性、前瞻性、操作性
        4.3.3 政府不恰当地过多干预企业发展
        4.3.4 政府忽视中介服务体系发展
        4.3.5 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尚未形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国内外创新生态系统驱动经济发展政府作用的经验借鉴
    5.1 国内外部分地区的相关做法
        5.1.1 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美国硅谷创新生态系统
        5.1.2 “中国硅谷”: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
        5.1.3 “资本引领”:江阴创新生态系统
        5.1.4 “知识创造”:南京软件谷创新生态系统
        5.1.5 “开放合作”:苏州工业园区创新生态系统
    5.2 经验启示
        5.2.1 政府要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的合作创新
        5.2.2 政府要立足于创新生态观发挥引导作用
        5.2.3 政府要结合自身实际提供精准供给
第6章 丹阳市创新生态系统驱动经济发展政府作用优化对策
    6.1 完善促进创新生态系统政策体系
        6.1.1 强化创新政策供给
        6.1.2 加快科技园区发展
        6.1.3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6.2 大力推动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6.2.1 理顺政府、企业、市场三者关系
        6.2.2 支持企业增强自主研发能力
        6.2.3 鼓励企业开放创新
        6.2.4 完善科技项目评审评价机制
        6.2.5 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6.3 加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
        6.3.1 加大人才招引力度
        6.3.2 加大人才培育力度
        6.3.3 加大人才保障力度
        6.3.4 加大人才体系建设
    6.4 强化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
        6.4.1 提升政府公益科技服务能力
        6.4.2 优化科技金融服务
    6.5 营造鼓励创新文化氛围
        6.5.1 树立政府的“创新意识”
        6.5.2 激发企业的“创新本能”
        6.5.3 形成社会的“创新认同”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4)农村宅基地流转问题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宅基地管理、使用和流转中存在的问题
二、各地改革探索
    (一)宅基地置换和征收模式
    (二)宅基地入股模式和重庆“地票”模式
    (三)不同模式间的对比
三、宅基地流转、退出意愿
四、福利变化
五、改革建议
    (一)管理制度改革
    (二)建立宅基地内部流通市场
    (三)建立开放的宅基地流通市场
    (四)反对放开宅基地流转限制

(5)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绪论
    0.1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0.1.1 选题缘由
        0.1.2 研究意义
    0.2 研究综述
        0.2.1 国内研究综述
        0.2.2 国外研究综述
        0.2.3 国内外研究总体评价
    0.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0.3.1 研究思路
        0.3.2 研究方法
    0.4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0.4.1 研究重点
        0.4.2 研究难点
    0.5 本文创新与不足之处
        0.5.1 可能的创新之处
        0.5.2 存在的不足
1.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的背景及相关理论资源
    1.1 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问题的提出
        1.1.1 农民工产生的时代背景
        1.1.2 农民工的含义及相关词汇辨析
        1.1.3 农民工发展历程及其公民意识的演进
    1.2 农民工现状及其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的必要性
        1.2.1 农民工现状
        1.2.2 农民工面临的主要问题
        1.2.3 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的必要性
    1.3 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的理论资源
        1.3.1 马克思主义公民意识理论
        1.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1.3.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理论
        1.3.4 当代国外公民教育理论
2.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解析及其考察维度
    2.1 公民及公民意识内涵解析
        2.1.1 公民概念界定
        2.1.2 公民意识的西方流变
        2.1.3 公民意识的中国阐释
    2.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域下的公民意识解析
        2.2.1 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概念
        2.2.2 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内容
        2.2.3 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特征
        2.2.4 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功能
    2.3 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的考察维度及具体内容
        2.3.1 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考察的四个维度
        2.3.2 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考察维度确立的依据
        2.3.3 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各维度的具体内容
3.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现状的调查分析
    3.1 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现状调查方案
        3.1.1 调查内容设计
        3.1.2 抽样程序及调查方法
        3.1.3 问卷信度检测和效度分析
        3.1.4 数据处理方法
    3.2 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的主要特点
        3.2.1 农民工权利意识特点
        3.2.2 农民工公共责任意识特点
        3.2.3 农民工民主法治意识特点
        3.2.4 农民工公共参与意识特点
    3.3 农民工群体内部相关变量对其公民意识的影响
        3.3.1 性别对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的影响
        3.3.2 文化程度对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的影响
        3.3.3 年龄对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的影响
        3.3.4 收入水平对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的影响
        3.3.5 地域差别等对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的影响
    3.4 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现状调查的结论
4.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薄弱的原因分析
    4.1 中国的公民文化发展有限
        4.1.1 古代中国臣民文化根深蒂固
        4.1.2 近代中国启蒙思想发育不成熟
        4.1.3 新中国成立初期公民观念曲折发展
    4.2 农民工公民实践活动有所局限
        4.2.1 农民工公民实践活动的考察方面
        4.2.2 农民工公民实践活动的具体表现
        4.2.3 农民工公民实践活动不足的制约因素
    4.3 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存在问题
        4.3.1 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政策分析
        4.3.2 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的相关项目考察
        4.3.3 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中的问题归纳
5.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的目标、原则与内容
    5.1 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目标
        5.1.1 培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公民
        5.1.2 构建和谐有序的社会公共领域
        5.1.3 维护稳定的国家政治秩序
        5.1.4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5.2 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原则
        5.2.1 思想基础上遵循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结合
        5.2.2 交往关系上遵循主体性与公共性相结合
        5.2.3 内容选择上遵循同一性与差异性相结合
        5.2.4 实施方法上遵循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结合
    5.3 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内容
        5.3.1 丰富农民工的公民知识
        5.3.2 强化农民工的国家认同
        5.3.3 培养农民工的公共精神
        5.3.4 提升农民工的公民能力
6.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的实践路径
    6.1 发挥国家的宏观体系构建作用
        6.1.1 明确政策导向以协调各方力量
        6.1.2 改革相关制度以提供平等机会
        6.1.3 发展市场经济以夯实物质基础
    6.2 发挥互联网加媒体的公民文化营造作用
        6.2.1 借助主流媒体以明确公民文化导向
        6.2.2 介入大众媒体以传播优良的公民文化
        6.2.3 关注自媒体以校正不良公民行为倾向
    6.3 发挥培训机构的示范带动与资源整合作用
        6.3.1 开发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课程模块
        6.3.2 创新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方式
        6.3.3 建设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师资队伍
        6.3.4 创建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核心素养评价体系
    6.4 发挥企业的生产激励与文化引导作用
        6.4.1 结合企业生产与管理活动
        6.4.2 融入企业文化建设活动
        6.4.3 走进企业职工关怀活动
    6.5 发挥社区的日常生活管理与服务作用
        6.5.1 组织农民工参与政治选举活动
        6.5.2 组织农民工参与社区治理活动
        6.5.3 组织农民工参与主题教育和文化活动
    6.6 发挥农民工的自我教育作用
        6.6.1 系统学习公民文化知识
        6.6.2 主动参与公民实践活动
        6.6.3 反思自我的公民认知与实践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现状调查问卷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6)小农现代转型背景下的“韧性乡村”认知框架和营建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背景:“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村建设新趋势
        1.1.1 “大国小农”格局的现实背景
        1.1.2 小农现代转型的迫切需求
        1.1.3 乡村不断受到动态风险的挑战
    1.2 基本概念的界定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定位:研究问题的提出
        1.3.2 研究目的
        1.3.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4.3 论述框架
    1.5 研究特点与可能的创新点
2 国内外相关研究解析
    2.1 响应危机、以问题为导向的乡村人居环境理论演进
        2.1.1 国外乡村理论研究动态
        2.1.2 国内乡村研究发展趋势
    2.2 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政策与实践评析
        2.2.1 国外相关政策与实践启示
        2.2.2 国内乡村政策与营建实践
    2.3 本章小结
3 “韧性乡村”的理论基础
    3.1 乡村作为复杂适应系统的基础认知
        3.1.1 传统概念下的系统论
        3.1.2 复杂适应系统
        3.1.3 乡村作为复杂适应性系统的基础认知
    3.2 韧性城市和韧性乡村
        3.2.1 韧性城市:从防灾到应对多元化风险
        3.2.2 韧性乡村:从突变扰动到渐变扰动
    3.3 分析工具与研究逻辑搭建
        3.3.1 “韧性乡村”评估方法
        3.3.2 乡村营建的三向度:空间、产业、主体
        3.3.3 “路径、构成、维度”的研究逻辑
    3.4 本章小结
4 外部扰动下乡村营建要素特征的动态演化与韧性状态评估
    4.1 传统自洽时期:重农思想下的乡村自组织(-1949):
        4.1.1 土地、赋役与基层管理的制度演进
        4.1.2 重农思想下的人口自组织活力
        4.1.3 家庭组织化、兼业化的生产行为
        4.1.4 乡里共同体下的村落建设
        4.1.5 乡村主体不断适应的韧性系统
    4.2 二元限制时期:国家意志下的乡村他组织(1949-1978)
        4.2.1 乡村开放性的制度限制
        4.2.2 他组织压力下的逆城镇化
        4.2.3 集体化的农工分化
        4.2.4 节俭单一化的空间建设模式
        4.2.5 半开放系统的韧性僵化
    4.3 快速变革时期:市场导向下的乡村原子化(1978-2002)
        4.3.1 转型期下的村庄自治
        4.3.2 单向流入城市的乡村人口
        4.3.3 城镇化中的产业发展起落
        4.3.4 设计初步介入下的自主建设浪潮
        4.3.5 主体原子化的韧性危机
    4.4 重构转型时期:乡村产业分异下的韧性异化(2003-2017)
        4.4.1 以城带乡的城乡统筹制度新阶段
        4.4.2 农业型乡村:弱势化与空废化
        4.4.3 工贸型乡村:大小共同体下的就地城镇化和空间城镇化
        4.4.4 旅游型乡村:外源式与内生式的分异
    4.5 “乡村振兴”战略(2017—):何为农业型乡村的韧性发展路径
    4.6 本章小结
5 “韧性乡村”认知框架的要素识别与机制解析
    5.1 系统韧性建构的先决条件:开放性
        5.1.1 开放性的衡量指标和影响因素
        5.1.2 当前时期的乡村系统开放性
    5.2 韧性演化的决定要素:主体组织化与话语权
        5.2.1 主体组织化
        5.2.2 主体话语权
    5.3 韧性演化的表观特征:产业与空间的复杂性
        5.3.1 主体适应力作用下产业与空间的演化机制
        5.3.2 产业与空间复杂性对系统韧性的反馈机制
    5.4 本章小结
6 “韧性乡村”的营建策略与方法
    6.1 主体:赋权转型小农的乡建共同体建构
        6.1.1 融合内外部动力的乡建共同体
        6.1.2 转型小农的主体话语权赋权
    6.2 产业:多元复合产业链的深化与延长
        6.2.1 产业链内涵
        6.2.2 深化:组织化和品质化的农业生产
        6.2.3 延长:灵活多元的产业格局
    6.3 空间:综合韧性目标下的适应更新
        6.3.1 作为生态基底的空间营建
        6.3.2 协同产业发展、村民交往的“乡村性”支撑
        6.3.3 利于社区认同的空间设计
    6.4 基于情景规划的“韧性乡村”营建方法
        6.4.1 应对不确定性的情景规划内涵
        6.4.2 “韧性乡村”的情景规划营建方法
        6.4.3 营建策略实施的原则
    6.5 本章小结
7 实证研究:遂昌古坪村的“韧性乡村”实证营建
    7.1 案例选取与研究视角
        7.1.1 案例选取背景
        7.1.2 研究目标
    7.2 要素特征提取与发展定位
        7.2.1 古坪村要素特征的田野调查
        7.2.2 发展风险与定位
    7.3 “团结大乡建”共同体的主体动力
        7.3.1 共同体建构
        7.3.2 政治话语赋权:公共参与机制
        7.3.3 资本话语赋权:法人乡建模式
        7.3.4 知识话语赋权:“小美”公益助农平台
    7.4 多情景的产业策划
        7.4.1 产业链复合化:产业多元联动
        7.4.2 两种发展情景界定
        7.4.3 时间动态性:时节适应补足
    7.5 适应性更新的空间韧性营建
        7.5.1 生态安全格局:环境保护与宜居生活的协调
        7.5.2 画里浙南乡村:景观与文化的多重乡村性体验
        7.5.3 主客共享空间:日常生活空间的激活
    7.6 本章小结
8 结语
    8.1 总结与启示
        8.1.1 研究总结
        8.1.2 研究启示
    8.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7)豫东传统农业地区县域城乡空间转型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 ——以虞城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政策背景
        1.1.2 社会背景
        1.1.3 经济背景
        1.1.4 区域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对象
        1.3.1 地理对象
        1.3.2 内容对象
        1.3.3 研究对象选择的依据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1.6 研究方法
        1.6.1 文献资料研究法
        1.6.2 典型案例分析法
        1.6.3 田野调查研究法
        1.6.4 定量定性分析法
        1.6.5 质性研究法
    1.7 相关概念界定
        1.7.1 传统农业地区
        1.7.2 三生空间
        1.7.3 人居空间
        1.7.4 乡村聚落
        1.7.5 乡镇镇区
        1.7.6 小城市
        1.7.7 永久基本农田
2 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
    2.1 国内外文献综述
        2.1.1 国外文献
        2.1.2 国内文献
        2.1.3 研究启示
    2.2 相关理论分析
        2.2.1 城镇化理论
        2.2.2 区域经济理论
        2.2.3 城乡空间理论
    2.3 典型案例
        2.3.1 苏南:苏南模式
        2.3.2 韩国:新村运动
        2.3.3 德国:土地整治
3 虞城县城乡空间现状及问题
    3.1 基本概况
        3.1.1 城乡社会
        3.1.2 城乡经济
        3.1.3 城乡文化
        3.1.4 城乡生态
    3.2 城乡空间要素
        3.2.1 形态要素
        3.2.2 功能要素
    3.3 生活空间
        3.3.1 乡村聚落生活空间
        3.3.2 乡镇镇区生活空间
        3.3.3 中心城区生活空间
    3.4 生产空间
        3.4.1 农田生产空间
        3.4.2 乡镇企业生产空间
        3.4.3 产业园区生产空间
    3.5 生态空间
        3.5.1 河道生态空间
        3.5.2 林地生态空间
        3.5.3 农田生态空间
        3.5.4 坑塘生态空间
    3.6 本章小结
4 虞城县城乡空间转型的动力机制分析
    4.1 城乡空间转型的必要性
        4.1.1 价值取向
        4.1.2 迫切要求
    4.2 城乡空间转型的影响因素
        4.2.1 自然条件因素
        4.2.2 生产效率因素
        4.2.3 产业转型因素
        4.2.4 人口流动因素
        4.2.5 公服设施因素
        4.2.6 政策制度因素
    4.3 虞城县城乡空间转型的动力机制
        4.3.1 基于城乡差距的拉动力
        4.3.2 基于现代农业的外推力
        4.3.3 基于政府市场的调控力
        4.3.4 基于空间本底的承载力
        4.3.5 家庭和个体的城镇化行为决策
    4.4 本章小结
5 虞城县城乡空间转型的适宜性模式和空间规划策略
    5.1 县域城乡空间转型目标及模式对比
        5.1.1 城乡空间转型的理想目标
        5.1.2 城乡空间转型模式对比
    5.2 城乡收缩问题研究启示
        5.2.1 精明收缩理论启示
        5.2.2 乡镇新建街道空间品质研究启示
        5.2.3 乡村生活空间收缩解释
        5.2.4 精明收缩与乡村振兴和收缩区域地区公平
    5.3 虞城县城乡空间转型模式构建
    5.4 县域空间规划策略
        5.4.1 城乡生活空间优化策略
        5.4.2 城乡生产空间提升策略
        5.4.3 城乡生态空间保护策略
        5.4.4 空间规划实施保障策略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主要结论
    6.2 论文创新点
    6.3 不足之处
    6.4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图表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附录一 :调查问卷
    附录二 :调研概况

(8)江苏企业员工就业区域选择意愿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研究框架
    1.5 主要创新点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2 文献综述
3 企业员工就业区域选择影响因素测度指标体系构建及问卷调研
    3.1 企业员工就业区域选择理论分析框架
    3.2 企业员工就业区域选择影响因素测度指标体系构建
    3.3 问卷调查与问卷设计
    3.4 信度效度分析
    3.5 江苏企业员工就业区域选择现状分析
4 江苏省企业员工初次就业区域选择影响因素分析
    4.1 初次就业被调查对象的样本分布
    4.2 初次就业区域选择影响因素主成分分析
    4.3 初次就业选择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5 江苏省企业员工再次就业区域选择影响因素分析
    5.1 再次就业被调查对象的样本分布
    5.2 再次就业区域选择影响因素主成分分析
    5.3 再次就业选择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优化江苏企业员工引才留才的对策建议
    6.3 研究存在的不足
    6.4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录

(9)新生代农民工就近城镇化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江苏省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理由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
        1.2.2 国内相关研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问题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问题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图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图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5.1 可能的创新
        1.5.2 可能的不足
第二章 核心概念界定及理论阐述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新生代农民工概念界定
        2.1.2 就近城镇化概念界定
    2.2 理论依据
        2.2.1 人力资本理论
        2.2.2 新经济迁移理论
        2.2.3 推—拉理论
第三章 新生代农民工就近城镇化理论分析
    3.1 新生代农民工就近城镇化意愿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3.1.1 个人特征维度的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3.1.2 家庭特征维度的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3.1.3 流出地、流入地以及中间障碍特征维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3.1.4 影响因素清单确定
    3.2 新生代农民工就近城镇化的理论模型和研究假设
        3.2.1 理论模型
        3.2.2 研究假设
第四章 新生代农民工就近城镇化意愿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4.1 问卷设计与数据来源
        4.1.1 问卷设计
        4.1.2 数据来源
    4.2 PROBIT二元选择模型实证分析
        4.2.1 模型建构
        4.2.2 变量说明及描述性分析
        4.2.3 模型检验
        4.2.4 回归结果
        4.2.5 模型结果分析
第五章 新生代农民工就近城镇化的路径探究
    5.1 主要动力: 发展经济,扶持就业创业
        5.1.1 加快产业结构升级,优化产业布局“是基础”
        5.1.2 解决就业问题,鼓励创新创业“能致富”
    5.2 坚实后盾: 完善制度,改革配套政策
        5.2.1 改革户籍制度,关键“进得来”
        5.2.2 改革住房制度,保障“有所居”
        5.2.3 改革教育制度,子女“放心学”
    5.3 重要保障: 社会支持,加强基础建设
        5.3.1 强化社会保障体系,利于“稳得住”
        5.3.2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旨在“过得好”
        5.3.3 大力发展文化生活,实现“更多彩”
结语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目录

(10)异地城镇化进程中苏南小城镇社会空间的演替与分异研究 ——以常州市礼嘉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苏南小城镇地域空间重组与全面的人口和社会重构
        1.1.2 外来人口低质量异地城镇化和严重的社会隔离
        1.1.3 小城镇可持续发展与新型城镇化目标要求
    1.2 研究问题和意义
        1.2.1 研究问题
        1.2.2 研究意义
    1.3 技术路线
        1.3.1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2 研究区域与对象
第二章 相关研究进展与理论借鉴
    2.1 研究综述
        2.1.1 国外社会空间分异研究
        2.1.2 国内社会空间分异研究
        2.1.3 外来人口视角下的城镇空间演化
        2.1.4 研究评述
    2.2 相关理论
        2.2.1 住房阶级理论
        2.2.2 城市经理人理论
        2.2.3 相关理论启示
    2.3 研究视角
        2.3.1 关注人口转移与空间演变的过程分析
        2.3.2 居住主体构成与居住资源供给的双向视角
第三章 异地城镇化进程中社会空间分异特征
    3.1 苏南小城镇外来人口异地城镇化概况
        3.1.1 外来人口基本特征
        3.1.2 外来人口异地城镇化概况与城镇化意愿
    3.2 居住空间的分化与隔离
        3.2.1 社会区类型的划分标准选取
        3.2.2 城镇社会区分类
        3.2.3 城镇社会空间结构
        3.2.4 居住主体分化表现
    3.3 消费空间的重叠与趋同
        3.3.1 外来人口成为积极的消费主体
        3.3.2 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消费空间重叠
        3.3.3 文化差异与消费偏好导致部分业态出现固定消费人群
    3.4 公共服务空间的融合与隔离
        3.4.1 政府供给能力不足与政策条款的落差
        3.4.2 市场补位加剧公共服务的隔离
    3.5 小结
第四章 苏南小城镇社会空间分异的过程与机制
    4.1 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外来人口渗入镇中村
        4.1.1 经济与政策背景
        4.1.2 产业与劳动力构成
        4.1.3 人口转移与空间演替
    4.2 2000年至2010年:本地人口第一次转移与镇中村的全面外来化
        4.2.1 经济与政策背景
        4.2.2 产业与劳动力构成
        4.2.3 人口转移与空间演替
    4.3 2010年至今:本地人口第二次转移与部分商品房小区的全面外来化
        4.3.1 经济与政策背景
        4.3.2 产业与劳动力构成
        4.3.3 人口转移与空间演变
    4.4 机制小结
    4.5 社会空间融合建议
第五章 结论
    5.1 结论
    5.2 主要创新点
    5.3 研究不足
致谢
主要参考文献
插图和附表清单
附录一: 调查问卷
附录二: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推动苏南经济发展的新生代(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社会适应问题研究 ——以J省T市为例[D]. 吕佳. 吉林大学, 2020(04)
  • [2]江苏乡村振兴的伦理审视[D]. 李青. 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3]创新生态系统驱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政府作用研究 ——以江苏省丹阳市为例[D]. 杜赟. 江苏大学, 2020(05)
  • [4]农村宅基地流转问题研究述评[J]. 孙秋鹏.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1)
  • [5]农民工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研究[D]. 吴俊蓉. 西南财经大学, 2019(12)
  • [6]小农现代转型背景下的“韧性乡村”认知框架和营建策略研究[D]. 徐丹华. 浙江大学, 2019
  • [7]豫东传统农业地区县域城乡空间转型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 ——以虞城县为例[D]. 焦林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8]江苏企业员工就业区域选择意愿影响因素研究[D]. 詹琳.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9(04)
  • [9]新生代农民工就近城镇化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江苏省的调查[D]. 汤绮.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
  • [10]异地城镇化进程中苏南小城镇社会空间的演替与分异研究 ——以常州市礼嘉镇为例[D]. 马文嘉. 南京大学, 2016(05)

标签:;  ;  ;  ;  ;  

新一代推动苏南经济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