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庆市蔬菜产业结构调整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秦超[1](2021)在《“大足冬菜”区域品牌建设研究》文中提出2020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继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强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和管理,打造地方知名农产品品牌。“大足冬菜”是大足的一大名片和标志,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大足冬菜也是大足区传统特色优势产业,是中国传统名腌菜之一。但大足冬菜品牌目前知名度不高,加强大足冬菜区域品牌建设已经成为推动大足区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路径,也是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本文根据已有的管理学知识,在对区域品牌概念及其特性、原产地效应理论、产业集群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等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案例分析、实地调研访谈、环境条件分析等方法对大足冬菜品牌建设的现状分析,提炼出了大足冬菜区域品牌建设存在利益相关者角色定位不明确、产业规模效应低、品牌战略缺乏针对性、缺少品牌文化内涵等问题,而地方政府对品牌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行业协会功能缺失、品牌运营能力不足等是引起这些问题的重要原因。针对目前大足冬菜区域品牌建设的现状,分析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大足冬菜区域品牌建设的策略,包括加强品牌战略管理、优化产业结构、明确利益相关者作用等。区域品牌建设是地方政府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本文通过对大足冬菜区域品牌的研究分析,提出了适合大足冬菜区域品牌建设的策略,希望能为大足冬菜行业及其品牌建设提供理论借鉴。
罗毅[2](2020)在《基于农旅融合的都市休闲农业发展研究 ——以重庆市沙坪坝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旅游资源观的转变,属于农业范畴的乡村风光、农业劳动和农产品加工已成为可开发的旅游资源。随着生活节奏的提速,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多,活动空间越来越小,再加上城市环境的恶化,人们愿意到自然中去放松心情。可用于消费的支出和节假日的增加造成了对旅游的客观需要。在我国带薪休假还未真正落到实处,对消费者出游的区域造成了一定的限制。当代农村优美的环境、便利的交通已然成了消费者新的选择,都市休闲农业旅游就此产生和发展。伴随着现代旅游的快速发展,乡村旅游市场越来越活跃,农家乐、休闲农业等层出不穷。作为新常态下农村农业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农旅融合,乡村振兴不仅在地方上得到了广泛的实践,而且作为国家发展战略得到了推动,引起了各界的关注。因此开展都市休闲农业的规划研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实践应用价值。本文研究结论是沙坪坝区都市休闲农业农旅融合,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项目,日趋活跃,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沙坪坝区作为主城区之一,其农旅融合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不足之处。通过对沙坪坝区农旅融合市场优劣势的分析,从实际出发提出根据优势资源进行形象定位,发挥科技优势科学发展,开发特色突出的产品,进行整体规划和管理,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等措施,希望能够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更好的帮助都市休闲农业发展农旅融合产品,少走弯路,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建议沙坪坝区在都市休闲农业农旅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加快推进国土空间规划,健全配套政策,培育发展新功能,改善人居环境,整合营销方式,强化人材队伍建设,保障可持续发展,促进产业兴旺和乡村生态宜居宜游。
刘洋[3](2020)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城郊融合类村庄空间发展策略研究 ——以北京求贤村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城乡长期二元体制的存在,造成了城市发展过快,而乡村发展普遍缓慢。近年来,乡村发展受到政府高度重视。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中央出台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乡村振兴成为新时代学界和业界关注的重点。论文的研究对象是城郊融合类村庄。城郊融合类村庄一般处于城乡过渡地带,因此具有城乡二元混合特征。其城市特征主要体现在村庄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村民收入水平较高,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相对完善。而乡村特征主要体现在村庄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并具有乡土文化特色。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城郊融合类村庄要和城镇融合发展,统一规划建设。论文的研究目的是从保留和发扬的角度出发,探讨适合城郊融合类村庄自身发展的策略,来实现城市和乡村的协调发展。论文的研究意义在于针对城郊融合类村庄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适宜的空间发展策略,以期对类似村庄规划与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文章绪论,为论文的提出问题部分。具体论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并对乡村振兴战略、“城”与“郊”,以及城郊融合类村庄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并介绍了论文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第二部分为理论基础与案例借鉴部分。分析研究了城乡关系以及村庄发展策略的相关理论,归纳总结了国内外相关实践案例,以期为后续研究城郊融合类村庄空间发展特征及发展策略提供借鉴。第三部分,对城郊融合类村庄进行识别与分类,总结村庄特征,并从外源因素以及内生因素出发分析城郊融合类村庄空间发展影响因素。第四部分,探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城郊融合类村庄空间发展策略。分别从产业振兴、文化复兴、生态宜居、建设管理等方面出发论述相应的发展策略。第五部分,论文实际案例分析,将论文研究的发展策略应用于求贤村的实际案例中。针对求贤村发展的影响因素,提出进一步优化城郊融合类村庄空间发展的对策建议。
刘忆瑶[4](2020)在《重庆市合川区三汇镇收缩特征及“精明收缩”规划策略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随我国经济的腾飞,城镇化迅速发展,无论是人口还是城市建成区面积都有了飞跃性的增长。但是从2008年开始,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转型的影响下转为中低速增长。中国人口空间分布正发生着结构性改变,越来越多的城市,面临着收缩的挑战,相关研究表明,大部分的收缩现象发生于乡镇地域,尤其是资源枯竭的小城镇,其收缩程度更深。对城乡规划工作者而言,分析资源型小城镇的收缩特征和收缩原因,并提出应对的规划策略,是未来研究的重点。重庆市是我国收缩最明显的区域之一,本文选取典型的资源型小城镇重庆市合川区三汇镇为研究对象,针对三汇镇人口收缩的现实问题开展理论和对策研究。“精明收缩”理论概念和规划策略的提出,既是为收缩的资源型小城镇的现实问题探寻解决方法,也是为未来其他城镇的发展提供一种思路。首先,将三汇镇的发展历程划分为萌芽、发展、繁荣、转型四个阶段,总结每个时期三汇镇的发展特征,判断三汇镇属于收缩城镇的属性。提取出对三汇镇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因素,包括矿产资源的开发、国有企事业组织的入驻和搬离、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并进一步解析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其次,根据相关数据详细分析三汇镇人口收缩、经济发展和土地利用三方面的收缩特征,得出三汇镇在人口方面的特征有:总量持续下降、老龄少子化严重、镇区与镇域人口同步收缩、乡村人口总体向镇区集聚、人口在乡镇间流动频繁、人口发展现状与预测存在较大差异;经济发展方面的特征有:主导产业萎缩、经济增速趋缓、产业结构单一、固定资产投资额下滑;土地利用方面的特征有:城镇建成区持续扩张、土地利用低效、用地比重失衡、空间布局分散、空置建筑增加、空间品质较低。从内部发展困境和外部影响因素两方面分析造成三汇镇收缩的原因,研究其收缩的机制。最后,对资源型小城镇中“精明收缩”的理论应用进行诠释,对不同类型精明收缩小城镇的案例进行研究,总结可借鉴的经验,结合三汇镇的资源禀赋和收缩特征,从政策、区域、产业、空间及重点项目五个方面提出三汇镇精明收缩的具体规划策略。本研究的完成既为三汇镇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也为其他的资源型小城镇应对收缩问题提供参考。该论文有图43幅,表10个,参考文献116篇。
邓小庆[5](2020)在《重庆市涪陵区种植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涪陵区以“产业兴、农民富、生态美”为目标,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为重点、加快转变区域内农业生产方式,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农产品产量,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发展。随着涪陵榨菜、涪陵红心萝卜等产业的发展,涪陵区种植业发展水平日益提高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本文以涪陵区种植业产业发展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文献、调研走访、咨询专家、统计分析等方法,对涪陵区种植业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分析思路,剖析影响涪陵区种植业发展的制约因素,通过SWOT分析,因地制宜提出适宜涪陵区种植业产业发展的建议对策。对推动涪陵区乡种植业良性发展、农业效益增长、农产品质量提升、农民经济增收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结论如下:(1)涪陵区自然条件优越,比较适宜种植业的发展。涪陵区粮食作物、蔬菜作物及中药材产业种植区域优势明显。从涪陵区种植业发展历程来看,近年来涪陵区种植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营主体培育不断加强。涪陵区二三产业发展迅速,经济基础实力雄厚,具备了工业促农业发展、城市支持农村振兴的实力。涪陵区农产品品牌建设成效显着,打造出了涪陵榨菜、涪陵青菜头等一批全国知名品牌。(2)涪陵区以榨菜和中药材为主导,以柑橘、茶叶、龙眼等为后续骨干产业的“2+X”山地特色产业体系基本形成。但种植业仍存在农业基础薄弱,后续骨干产业规模化程度较低,种植业科技推广效果不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缓慢,农产品品牌利用效果不佳等问题。(3)通过涪陵区种植业发展的SWOT分析,得出涪陵区种植业优化发展的对策。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稳定发展粮食、蔬菜两大基础产业,发挥区域优势,大力发展涪陵榨菜和中药材两大主导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柑橘、茶叶、烤烟、龙眼等区域特色产业。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增强种植业综合生产力。发展壮大新型种植业经营主体,扩大种植业生产规模,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推进种植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强化种植技术革新,提高农业科技支撑水平,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和农产品品牌研发,有效提升种植业附加值。完善各项政策服务体系,提高各经营主体发展种植业的积极性。
张洁[6](2020)在《永川区圣水湖现代农业园区产业融合发展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产业融合概念被各行业广泛接受,被逐渐应用到农业领域。产业融合在农业典型的运用就是农村一二三产业的相互交融发展,推动新兴产业萌发,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从2004年起,国家连续以一号文件传递对农业、农村、农民工作的重视,将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鼓励发展富民乡村产业。国民经济"十四五"规划即将开篇,将推进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乡村振兴的战略举措做为当前农业发展的重点,更看作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依托农村产业融合,农业示范区建设、农业产业链发展、多种利益联结都将被有效推动。对发展区域经济、拓展农村功能、改善乡村环境、增加农民收入都能起到积极作用。农业产业园区有利于整合资源、集约化发展的模式,当前我国进入农业园区高速发展的时代,打造集生产、加工、观光、旅游为一身,产业融合发展的农业园区是很多乡村的共同选择。而现代农业园区由于各种要素在区域内聚集,政策、资源、科技都左右着各个产业的变化发展,产业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交汇,不断探索出了更有利于资源整合、提升效率、经济发展的产业融合新路径。在我国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推进的时势下,在重庆市重点致力于发展国家级、市级农业现代产业园的机遇下,永川区圣水湖现代农业园区积极探索产业融合,科学规划区域发展,稳步实现了经济增长,成为周边城市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实践的典型。但是圣水湖现代农业园区的产业融合发展实践只是中西部丘陵山地地区走出的一小步,与较为发达的城市农村存在很大差距。所以,厘清目前园区发展的现状和路径,找出自身的不足与差距,分析研究发展的动力和方向至关重要。本文以产业融合的视角,将永川区圣水湖现代农业园区作为研究对象,厘清现代农业、农业产业园区、产业融合概念,以产业集群理论、产业融合理论为基础,对圣水湖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条件、概况及产业融合契机分析。在此基础上再对园区的发展概况、现状、成效进行了分析。并对园区内的圣水湖食用菌产业发展作为实例,分析其发展背景、目标、建设重点、主要做法等,从中得到启示。通过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圣水湖现代农业园区产业融合发展中的不足,并针对痛点提出发展的策略,即政府主导、产业合理规划、提升一二三产业融合度、创新完善经营体制、发展利益机制、明确产业融合任务等,为其发展提供对策与建议。以期能够为圣水湖现代农业园区的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更希望圣水湖现代农业园区的实践经验能起到辐射影响周边地区的作用。
廖科辰[7](2020)在《基于“互联网+”的重庆市潼南区农业电商发展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现在越来越普及的经济新形态“互联网+”的概念为切入点,将“互联网+”和我国传统行业“农业”结合起来,探讨“互联网+农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本文首先介绍了重庆市潼南区农业的发展概况,现存的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讨论了各种模式的优点和缺点以及发展状况。从潼南区的农业自然状况、国家政策环境、网络通信基础设施、农产品标准化和品牌化的现状、电子商务人才引进以及交通物流建设的情况来勾画出潼南区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蓝图。接着用SWOT分析法来分析了潼南农业电商发展的优势、劣势和机会。根据分析出来的内容,本文为重庆潼南区农业电商的发展提出了六点建议:第一,完善农村地区的网络通信基础建设,普及农业电商必备网络通信硬件设备;第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潼南农业现代化;第三,提高建设农田的标准,加快农业设备的更新换代,全面提升农业建设的现代化水平;第四,帮助培养农产品服务商和网商的自我开发,引进外地农产品电子商务人才,重视和宣传农业电商这个新兴行业;第五,加强信用监管与网络安全建设,营造健康的农业电商行业发展环境;第六,规划更快更方面的农产品物流输送管道,完善基础物流建设和布局设施,积极引导农业电商和第三方物流的合作。本文希望能为重庆市潼南区农业电商的发展提供实际可用的建议,帮助潼南区农业从传统的模式向当前电商大流行的趋势转型,为潼南农业现代化建设出一份力,为潼南区农业经济建设发展贡献力量。
陈琦[8](2020)在《乡村振兴建设规划及综合评价研究 ——以重庆市北碚区五一村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乡村兴则民族兴,乡村凋则国家弱。乡村振兴涉及人、地、产业、文化的进一步组织和分配过程,是社会、资源、经济、政策、制度交互交织的统一体,是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部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部署,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肩负历史使命,在地区建设中具有引领作用,但由于其多空间尺度、地域差异化的特征,不同地区、不同层级尺度下的乡村振兴规划实践以及评价是补充乡村规划理论、促进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在此背景下,本文选取重庆市北碚区五一村为研究区;借助城乡一体化理论、产业融合理论、人本发展理论、生态文明理论等理论;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方法。首先,梳理了五一村乡村振兴发展现状及问题;然后,引用定量分析方法对研究区乡村振兴建设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接着,通过建立乡村振兴综合评价模型对研究区现阶段乡村振兴发展水平进行量化评价;随后,对五一村乡村振兴规划建设方案进行初步设计,明确了研究区乡村振兴建设的规划重点;最终得到以下几点结论:1.乡村振兴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是包括了产业、生态、文化、人才、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五一村在乡村振兴建设过程中存在以下几点问题:一是土地流转承租关系不稳定,宅基地低效利用问题突出;二是产业结构不合理,二三产业薄弱且与农业关联度低;三是村民环保意识欠缺,对生态建设重视不够;四是文化建设基础薄弱,文化事业体系建设有待完善;五是人才数量少,流失多。2.对影响五一村乡村振兴建设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了影响五一村乡村振兴建设的两个主成分。其中,影响五一村乡村建设的第一主成分为经济发展主成分。该主成分中包括的主要因子和因子载荷为:人均消费性支出为0.981,农民人均收入为0.975,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比为-0.950,家庭年用电量为0.949,非农产业占比为0.924,农村恩格尔系数为-0.912。第二主成分为道路交通主成分。该主成分中包括的主要因子和因子载荷为:距镇中心的距离为0.798,交通用地面积指数为0.649。然后再通过进一步分析,得出了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和道路交通条件是其主要影响因素。3.结合AHP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定量计算五一村乡村振兴综合发展水平得分值和各项指标得分值。研究结果表明:五一村乡村振兴建设总体势头良好,正处于乡村振兴的起步和完善阶段。但在乡村振兴战略具体实施过程中,各方面要求实施质量之间存在差异。其中“治理有效”得分最高,其次为“生态宜居”,然后是“生活富裕”,再次是“乡风文明”,“产业兴旺”得分最低,是其发展的短板。4.在对五一村乡村振兴建设主要影响因素和综合评价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乡村振兴视角对研究区村庄建设规划进行初步设计,得出五一村乡村振兴建设规划的重点包括有:(1)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盘活闲置土地资源;(2)把握产业发展方向和定位,促进三产融合发展;(3)整治村容村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4)传承优秀传统,打造文化五一;(5)引才觅才,强才育才;(6)完善基层党组织建设,推进乡村有效治理。
龙秀露[9](2020)在《重庆市武隆区财政支农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财政支农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当前的新形势中,中国农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农村新业态发展的影响,农业政策正处于特殊转型期,自然会改变农业的整体状态,同时国内外环境的变化也是应当着重关注的影响因素,以上这些影响因素无疑是财政支农必须直面的新挑战。党中央十分关注“三农”问题,并就该问题发起多次研讨。从2004年起至今年,党中央每年公布以“三农”为核心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三农”问题的重要地位。国家非常关注财政支农计划,该计划实施至今确实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但其中仍旧存在不足之处,与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并未明显缩小。本研究针对该武隆区的财政支农问题展开探索与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为地方财政支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论文首先对财政支农的有关理念进行解释,继而对最近几年武隆区财政支农的相关数据进行汇总,并根据汇总数据的发展趋势分析财政支农现阶段的具体情况,例如财政支农的具体规模、内部结构、地域分布等等。数据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财政支农的真实情况,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可总结出武隆区财政支农的优势与劣势,进而针对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研究显示,财政支农建设存在以下几个典型问题,包括规模增长不稳定、结构不完善、资金使用不合理、财政支农政策执行中不力等。针对这些问题,应当通过建立财政支持农业稳定增长机制、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和支出方式、整合区级财政支农资金使用以及强化财政支农工作监管机制等措施提高财政支农效率。
杜俊明[10](2020)在《县域国家级农业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创建调查研究 ——以重庆市合川区为例》文中认为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实现“五位一体”战略布局、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选择,是实现国家绿色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必然途径,是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在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农业资源过度开发、农业投入品过量使用、农业种养殖发展不平衡以及农业内外源污染相互叠加等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日益凸显,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重大挑战。2016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了关于建设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的要求,同年农业部等七部分印发《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建设方案》,明确了以农业产业、资源环境、农村社会可持续为目标,以高效利用资源、治理环境问题、保护修复生态为重点的国家级农业可持续发展示范区的建议内容和具体指标。但长期以来在传统农业基础上,如何进行区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新型产业、制定农业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是实现县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与核心问题。本文以重庆市合川区为例进行国家级县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创建设实证研究,通过对合川区传统农业的SWOT分析,结合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建设要求、国内外农业可持续发展示范区的发展经验,制定了提出合川区县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示范区的创建思路、主要目标、建设框架和保障措施。主要结果如下:1.重庆合川农业可持续发展SWOT分析重庆市合川区位于重庆西北部,是长江上游三峡库区的一个典型山地丘陵传统农业耕作区。作为重庆传统农业大区,合川是国家商品粮、瘦肉型猪、茧丝绸和柑桔生产基地,粮食总产量、生猪出栏量、水产品年产量连续数年稳居重庆第一。但合川区传统农业也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环境污染较严重、农村社会发展不均衡等问题。在农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需要着力解决力解决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构建区域大循环延长产业链的问题;合川作为重庆粮食生猪主产区、人口大区,需要着力解决种植、养殖及农村人居环境等问题;合川作为重庆统筹城乡先行区,需要着力解决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2.合川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建设思路围绕合川城市发展新区定位,坚持“富民为本、生态宜居”总体思路,以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建设为契机,以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围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建设任务,全面推进合川区生态农业健康发展。充分利用合川优厚的自然条件和良好的产业基础,挖掘优势产业潜力,拓展农业多种功能。以物质投入减量化、生产过程清洁化、废物利用资源化、产品供给优质化为重点环节,调整优化种植业、养殖业及其内部结构,推进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推广新型种养模式和生态循环农业技术集成应用,实现全面推进合川区农业产业、农业资源展和农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种养配套生产、农牧对接互利、废物循环利用,构建合川区经营主体小循环、镇级中循环和区级大循环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凸显三江汇流独特的水资源和水生态优势,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打造富有渝西山地丘陵区特色的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和先行区。3.合川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创建目标根据合川区自然资源特征、气候特点和现有农业基础,结合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建设目标,确定合川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发展定位,即“渝西山地丘陵特色循环农业可持续发展示范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优化产业布局、深化养殖污染治理、推行清洁化生产和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挖掘农业生态功能为目标,以资源高效利用、环境综合治理、生态保护修复为重点,构建农业可持续发展5大体系,推进27项重大工程,完成130个重点项目,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建成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区10个,大中型生态循环农业示范企业30家,小型生态循环农业示范点300个。实现畜禽粪污处理装备配套率达100%,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5%,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0%,实现化肥和农药负增长。4.合川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建设框架(1)构建区域农业产业循环体系。主要实施粮油、畜禽、水产、蔬菜、水果五大产业提升工程。到建设期末,粮食稳定在70万吨,蔬菜95万吨,水果20万吨,生猪120万头,水产8万吨,基本实现养殖粪污种植全消纳,成功构建区域农业生产大循环。(2)构建区域农业循环发展体系。主要实施生态循环农业的示范点创建、模式示范、技术推广、户用循环等五大工程,实现年消纳畜禽养殖粪污30万吨,循环农业发展面积达80万亩,户用循环农业推广5万户。(3)构建区域农业产业保障体系。重点实施质量提升、品牌创建、农资供应、农机服务、农技服务、人才培育等六大工程,到建设期末,安全农资普及率达90%,农业机械化水平达58%,推广循环农业技术30项,农产品检测合格率达98%。(4)构建农业资源发展保障体系。主要实施耕地提升、面源防治、用水保障、生物保护、资源利用、环境监测等六大工程。实现耕地保有率100%,建成高标准农田115万亩,治理水土流失100平方公里,测土配方施肥全覆盖,化肥农药负增长;绿色防控覆盖率30%;高效节水灌溉60万亩。(5)构建农村环境健康保障体系。重点实施农村饮水、农村污水处理、农村垃圾处理、改厕、乡村美化等五大工程。到建设期末,饮用水达标率100%,三江水质保持Ⅲ类标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90%,农村垃圾处理率55%,乡村美化工程100个。5.合川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建设运营管理措施科学的运行机制与有力的保障措施是关系到县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否实现的关键。本文围绕合川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建设的目标和内容,规划建立行政主管部门各司其职、专题议事、奖惩同步、市场化运营的运行机制,构建由组织、政策、主体、资金、科技、宣传等六位一体的立体化保障措施。
二、重庆市蔬菜产业结构调整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重庆市蔬菜产业结构调整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大足冬菜”区域品牌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论文可能的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和相关理论基础 |
2.1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1 国外研究现状 |
2.1.2 国内研究现状 |
2.2 区域品牌概念 |
2.2.1 区域品牌 |
2.2.2 农产品区域品牌 |
2.3 原产地效应理论 |
2.4 产业集群理论 |
2.5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3章 大足冬菜区域品牌建设历史及产业现状分析 |
3.1 大足冬菜区域品牌建设历史 |
3.1.1 大足冬菜区域品牌起源 |
3.1.2 大足冬菜区域品牌历史 |
3.2 大足冬菜种植加工和产业发展现状 |
3.2.1 大足冬菜种植加工现状 |
3.2.2 大足冬菜产业发展现状 |
第4章 大足冬菜区域品牌建设现状及环境条件分析 |
4.1 大足冬菜区域品牌建设现状分析 |
4.1.1 大足冬菜区域品牌建设的战略规划 |
4.1.2 大足冬菜区域品牌建设的服务体系 |
4.1.3 大足冬菜区域品牌建设取得的成效 |
4.2 大足冬菜区域品牌建设环境条件分析 |
4.2.1 大足冬菜区域品牌建设的外部机会 |
4.2.2 大足冬菜区域品牌建设的外部威胁 |
4.2.3 大足冬菜区域品牌建设的内部优势 |
4.2.4 大足冬菜区域品牌建设的内部劣势 |
4.2.5 大足冬菜区域品牌建设SWOT矩阵分析 |
4.3 国内外区域品牌建设经验借鉴 |
4.3.1 涪陵榨菜区域品牌建设借鉴 |
4.3.2 日本农业品牌建设借鉴 |
第5章 大足冬菜区域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诊断 |
5.1 大足冬菜区域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5.1.1 利益相关者角色定位不明确 |
5.1.2 冬菜产业规模效应较低 |
5.1.3 品牌战略缺乏针对性 |
5.1.4 缺少品牌文化内涵 |
5.2 大足冬菜区域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诊断 |
5.2.1 政府重视程度较低 |
5.2.2 行业协会功能缺失 |
5.2.3 品牌运营能力不足 |
第6章 大足冬菜区域品牌建设对策研究 |
6.1 明确利益相关者角色定位 |
6.1.1 地方政府主导 |
6.1.2 行业协会串联 |
6.1.3 冬菜企业主营 |
6.2 优化冬菜产业结构 |
6.3 加强品牌战略管理 |
6.3.1 明确品牌战略依据 |
6.3.2 设立品牌战略目标 |
6.3.3 制定品牌战略路径 |
6.3.4 创新品牌营销策略 |
6.4 深挖冬菜文化内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基于农旅融合的都市休闲农业发展研究 ——以重庆市沙坪坝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1 相关概念及内涵 |
2.2 研究相关理论 |
2.2.1 产业融合理论 |
2.2.2 产业链理论 |
2.2.3 农业多功能理论 |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1 都市农业园区发展研究 |
2.3.2 农业多功能性研究 |
2.3.3 产业融合研究 |
2.3.4 农旅融合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沙坪坝区概况 |
3.1 区位介绍 |
3.2 涉农镇街多,“三农”比重小 |
3.3 农业村在城规区内外交错分布,田园风貌特征不明显 |
第4章 沙坪坝农旅融合发展SWOT分析 |
4.1 重庆市农旅融合发展态势分析 |
4.1.1 重庆市农旅融合发展现状 |
4.1.2 重庆市农旅融合发展模式 |
4.1.3 重庆市乡村旅游产品类型 |
4.2 农旅融合发展的优势分析(S) |
4.2.1 区位优势 |
4.2.2 消费需求优势 |
4.2.3 产业发展优势 |
4.2.4 市场拓展优势 |
4.3 农旅融合发展的劣势分析(W) |
4.3.1 政策扶持限制 |
4.3.2 监管缺位,缺乏相关保障 |
4.3.3 产品形式单一,特色不突出 |
4.3.4 从业者素质不高,组织化程度低 |
4.4 农旅融合发展的机遇分析(O) |
4.4.1 乡村振兴战略带来新机遇。 |
4.4.2 国家大力促进休闲农业发展带来新机遇。 |
4.4.3 消费结构继续升级带来新机遇。 |
4.4.4 新基建新业态发展新机遇 |
4.4.5 永久基本农田的划定带来新机遇。 |
4.5 农旅融合发展的威胁分析(T) |
4.5.1 简单开发,缺乏特色 |
4.5.2 开发目的不明确,项目上马混乱 |
4.5.3 旅游科学定位观缺乏,难以深度发展 |
4.6 本章小节 |
第5章 沙坪坝区休闲农业发展现状与问题 |
5.1 发展现状 |
5.1.1 休闲农业及乡村旅游资源丰富 |
5.1.2 休闲农业及乡村旅游蓬勃发展 |
5.1.3 农旅融合发展有了新成绩 |
5.1.4 促进农民增收有了新举措 |
5.2 存在问题 |
5.2.1 休闲农业及乡村旅游整体发展有待加强 |
5.2.2 政策限制较多,设施用地瓶颈未能解决 |
5.2.3 都市休闲农业创意缺失 |
5.2.4 人才劣势明显,专业性人才配备不足 |
5.2.5 融资渠道单一,产业发展资金不足 |
5.2.6 资源依赖性较强,宣传力度不够 |
5.2.7 农业空间的零碎化,规模化经营难度大 |
第6章 基于问卷调查的都市农业市场分析 |
6.1 数据来源 |
6.2 市场分析 |
6.2.1 消费者构成特征 |
6.2.2 消费者认知特征 |
6.2.3 消费者游程特征 |
6.2.4 消费者经济花费 |
6.2.5 消费者需求情况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沙坪坝区休闲农业布局及发展路径 |
7.1 深化都市休闲农业农旅融合的策略 |
7.1.1 加快推进国土空间规划,优化空间用途管制 |
7.1.2 健全新型农业发展配套政策,保障可持续发展 |
7.1.3 培育休闲农业发展新动能,促进乡村产业兴旺 |
7.1.4 改善乡村人居环境,促进乡村生态宜居宜游 |
7.1.5 整合多维营销方式 |
7.1.6 强化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健全新型农业村治理体系 |
7.2 休闲农业布局 |
7.2.1 总体布局 |
7.2.2 产业布局 |
7.2.3 产品布局 |
7.2.4 市场布局 |
7.3 发展路径 |
7.3.1 歌乐山国际慢城乡村慢游区 |
7.3.2 梁滩河畔农业休闲旅游区 |
7.3.3 中梁山西麓农业体验旅游区 |
7.3.4 缙云山东麓创意农业旅游区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不足 |
8.1 研究结论 |
8.2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城郊融合类村庄空间发展策略研究 ——以北京求贤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镇化进程中乡村衰落的现实困境 |
1.1.2 我国城乡关系进入融合发展新阶段 |
1.1.3 小城镇边缘区村庄发展面临新诉求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关于城市边缘区的研究 |
1.2.2 关于村庄空间的研究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乡村振兴战略 |
1.3.2 “城”与“郊” |
1.3.3 城郊融合类村庄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理论基础及案例借鉴 |
2.1 相关理论 |
2.1.1 城乡一体化理论 |
2.1.2 城乡融合理论 |
2.1.3 产业融合理论 |
2.2 案例借鉴 |
2.2.1 东京都多摩桧原村 |
2.2.2 重庆白沙镇恒和村 |
2.2.3 上海四团镇拾村村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城郊融合类村庄空间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
3.1 城郊融合类村庄识别与分类 |
3.1.1 城郊融合类村庄识别 |
3.1.2 城郊融合类村庄分类 |
3.2 城郊融合类村庄特征 |
3.2.1 景观风貌特征 |
3.2.2 土地利用特征 |
3.2.3 人口结构特征 |
3.2.4 经济产业特征 |
3.3 城郊融合类村庄空间发展外源因素 |
3.3.1 城镇用地扩张 |
3.3.2 城乡人口流动 |
3.3.3 规划干预因素 |
3.3.4 政策导向作用 |
3.4 城郊融合类村庄空间发展内生因素 |
3.4.1 地理区位 |
3.4.2 资源禀赋 |
3.4.3 产业基础 |
3.4.4 村民诉求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城郊融合类村庄空间发展策略探究 |
4.1 产业振兴策略 |
4.1.1 产业路径选择 |
4.1.2 产业经营模式 |
4.1.3 产业空间布局 |
4.2 文化复兴策略 |
4.2.1 发展民俗文化旅游 |
4.2.2 活用文化资源要素 |
4.2.3 丰富文化活动空间 |
4.3 生态宜居策略 |
4.3.1 建筑风貌引导 |
4.3.2 街巷界面美化 |
4.3.3 公共空间塑造 |
4.4 建设治理策略 |
4.4.1 构建多元共治格局 |
4.4.2 推广运营长效模式 |
4.4.3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求贤村实证研究 |
5.1 求贤村概况 |
5.1.1 村庄类型识别 |
5.1.2 村庄基本特征 |
5.1.3 村庄调研评估 |
5.2 求贤村空间发展影响因素 |
5.2.1 村庄空间发展外源因素 |
5.2.2 村庄空间发展内生因素 |
5.3 求贤村空间发展策略 |
5.3.1 优化产业体系 |
5.3.2 传承乡土文化 |
5.3.3 营造宜居空间 |
5.3.4 健全管理机制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主要结论 |
创新点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 |
村庄基本情况调查表 |
致谢 |
(4)重庆市合川区三汇镇收缩特征及“精明收缩”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 三汇镇发展概况 |
2.1 三汇镇基本情况 |
2.2 三汇镇发展历程 |
2.3 三汇镇发展影响因素 |
2.4 本章小结 |
3 三汇镇收缩特征与收缩原因分析 |
3.1 三汇镇人口收缩特征分析 |
3.2 三汇镇经济发展特征分析 |
3.3 三汇镇土地利用特征分析 |
3.4 三汇镇收缩原因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精明收缩”导向下的三汇镇规划策略研究 |
4.1 资源型小城镇发展中“精明收缩”的理论诠释 |
4.2 “精明收缩”导向下的小城镇案例研究 |
4.3 三汇镇“精明收缩”规划策略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重庆市涪陵区种植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背景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种植业发展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种植业发展研究综述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2 涪陵区概况 |
2.1 涪陵区行政区划 |
2.2 涪陵区自然资源情况 |
2.2.1 水资源概况 |
2.2.2 土地资源概况 |
2.2.3 涪陵区气候资源 |
2.3 涪陵区社会经济基础 |
2.3.1 涪陵区人口与劳动力基础 |
2.3.2 交通运输基础 |
2.3.3 网络通讯信息基础 |
3 涪陵区种植业发展现状 |
3.1 .涪陵区种植业发展历程 |
3.2 涪陵区种植结构及生产状况 |
3.2.1 粮食作物 |
3.2.2 蔬菜作物 |
3.2.3 茶叶水果类 |
3.2.4 涪陵区中药材种植现状 |
3.2.5 其他经济作物类 |
3.3 种植业生产布局及经营主体 |
3.3.1 种植产业区域布局现状 |
3.3.2 种植业经营主体培育情况 |
3.4 种植技术及推广组织发展情况 |
3.4.1 种植技术 |
3.4.2 农业技术推广组织发展情况 |
4 涪陵区种植业发展的SWOT分析 |
4.1 优势分析 |
4.1.1 种植区域优势愈显突出 |
4.1.2 种植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
4.1.3 经营主体培育不断加强 |
4.1.4 经济基础实力雄厚 |
4.1.5 农产品品牌建设成效斐然 |
4.2 劣势分析 |
4.2.1 种植业基础薄弱 |
4.2.2 种植业规模化程度较低 |
4.2.3 农产品加工发展缓慢 |
4.2.4 种植业科技推广效果欠佳 |
4.2.5 农产品品牌营销总体效果不好 |
4.3 机遇分析 |
4.3.1 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
4.3.2 农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
4.3.3 强农惠农政策力度加强 |
4.3.4 农产品消费提档升级 |
4.4 挑战分析 |
4.4.1 资源紧缺与可持续农业之间的矛盾突出 |
4.4.2 种植业成本不断上涨 |
4.4.3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矛盾突出 |
4.4.4 农产品市场风险 |
4.5 SWOT综合分析 |
5 涪陵区种植业发展对策及建议 |
5.1 进一步调优种植结构,提升种植业有效供给能力 |
5.1.1 保证基础供给,稳定粮食、蔬菜产业 |
5.1.2 发挥区域优势,发展特色效益主导产业 |
5.1.3 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特色产业 |
5.2 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增强种植业综合生产力 |
5.2.1 巩固农村水利设施基础 |
5.2.2 加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
5.2.3 加强耕地环境优化保护 |
5.3 发展壮大经营主体,推进种植业产业化经营 |
5.3.1 培育新型种植经营主体 |
5.3.2 加快现代农业园区提档升级 |
5.3.3 大力培育社会化服务组织 |
5.3.4 完善种植利益分享机制 |
5.4 强化种植技术革新,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
5.4.1 加强农业创新能力建设 |
5.4.2 加大农业技术推广力度 |
5.4.3 大力推进农业生产机械化 |
5.4.4 大力推进农业信息化 |
5.5 加强质量监管,助推农产品品牌升级发展 |
5.5.1 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 |
5.5.2 推进农产品品牌研发,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永川区圣水湖现代农业园区产业融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思路及内容 |
1.3.1 研究的思路 |
1.3.2 研究的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现代农业 |
2.1.2 产业融合 |
2.1.3 农业产业园区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产业集群理论 |
2.2.2 产业融合理论 |
第3章 永川区圣水湖现代农业园区产业融合契机分析 |
3.1 区域概况分析 |
3.1.1 自然基础情况 |
3.1.2 人口收入情况 |
3.2 园区发展条件分析 |
3.2.1 产业基础条件 |
3.2.2 基础设施条件 |
3.2.3 人文生态条件 |
3.3 园区产业融合发展的契机分析 |
3.3.1 经济发展需要产业融合 |
3.3.2 社会消费需求级推动产业融合 |
3.3.3 发展战略促进产业融合 |
3.3.4 产业转型加速产业融合 |
3.3.5 政策配套支持产业融合 |
第4章 永川区圣水湖现代农业园区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分析 |
4.1 园区产业融合发展概况 |
4.1.1 园区发展概况 |
4.1.2 园区产业融合发展现状 |
4.2 园区产业融合发展做法 |
4.2.1 主导产业规模化集中发展 |
4.2.2 引导各类要素向心集聚 |
4.2.3 推动一二三产业共同发力 |
4.2.4 鼓励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
4.2.5 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
4.3 园区产业融合发展成效分析 |
4.3.1 经济成效 |
4.3.2 社会成效 |
4.3.3 生态成效 |
第5章 产业融合实例分析 |
5.1 圣水湖食用菌发展概况 |
5.2 食用菌产业发展重点 |
5.3 主要建设任务 |
5.4 主要做法 |
5.4.1 政府推动,园区化发展 |
5.4.2 科学规划基地建设,打好产业发展基础 |
5.4.3 打破壁垒,为产业融合提供条件 |
5.5 启示 |
5.5.1 政府主导是食用菌产业融合的有效推手 |
5.5.2 一二三产业融合需要合理规划和配套发展 |
5.5.3 规模发展产品加工营销,延伸产业链 |
第6章 永川区圣水湖现代农业园区产业融合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
6.1 融合发展规划不健全 |
6.2 一二三产业融合度低,链条短 |
6.3 产业发展的基础不够坚实 |
6.4 利益联结度不够高 |
6.5 市场营销活力不足 |
第7章 永川区圣水湖现代农业园区产业融合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
7.1 政府主导,调整产业规划设置 |
7.1.1 完善规划布局 |
7.1.2 一产打造品牌 |
7.1.3 二产转型创新 |
7.1.4 三产全面升级 |
7.2 创造条件,提升一二三产业融合基础 |
7.2.1 政策配套优化,畅通产业发展通道 |
7.2.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
7.2.3 强化人才培养,增强科技活力 |
7.3 明确产业融合任务,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 |
7.3.1 明确农业生产的主导种类 |
7.3.2 构建生态农业生产模式 |
7.3.3 发展体验交互式休闲农业体系 |
7.4 完善经营体制与利益机制,续航产业发展动力 |
7.4.1 推广多种利益联结模式 |
7.4.2 创新发展订单农业 |
7.4.3 鼓励发展股份合作制 |
7.4.4 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
7.5 抓质量强流通,发挥名牌效应 |
7.5.1 抓产品质量,培育产业品牌 |
7.5.2 抓市场流通,加强市场销售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基于“互联网+”的重庆市潼南区农业电商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文献综述 |
1.5.1 国外研究现状 |
1.5.2 国内研究现状 |
1.5.3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
2 “互联网+”与农业电商相关概念与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1.1 “互联网+” |
2.1.2 “互联网+农业” |
2.2 农业电商 |
2.2.1 农业电商的定义 |
2.2.2 农业电商的特点 |
2.2.3 农业电商的作用 |
2.3 “互联网+”背景下农业电商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
2.3.1 “互联网+”时代农业电商的发展机遇 |
2.3.2 “互联网+”时代农业电商面临的挑战 |
2.4 “互联网+农业”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影响 |
2.4.1 革新农产品流通模式,促进产业链升级 |
2.4.2 促进农业与其他产业融合 |
2.4.3 加快现代农业创新发展 |
2.4.4 优化农业资源配置,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
3 互联网+重庆潼南区农业电商发展概况 |
3.1 潼南区农业概况 |
3.1.1 自然状况 |
3.1.2 农业资源 |
3.1.3 农业经济 |
3.2 “互联网+”潼南区农业电商市场发展现状 |
3.2.1 发展农业电商的政策环境 |
3.2.2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
3.2.3 农产品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现状 |
3.2.4 农产品标准化与品牌化建设现状 |
3.2.5 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现有模式 |
3.2.6 网络支付发展现状 |
3.2.7 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现状 |
3.3 潼南区农业电商产品概况 |
4 基于“互联网+”的潼南区农业电商发展SWOT分析 |
4.1 基于“互联网+”的潼南区农业电商发展的优势 |
4.1.1 自然资源丰富 |
4.1.2 农业现代化程度高 |
4.1.3 具有良好的网络环境 |
4.1.4 农村合作社的推动 |
4.2 基于“互联网+”的潼南区农业电商发展的劣势 |
4.2.1 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 |
4.2.2 农产品品牌战略的紧迫性问题 |
4.2.3 现代农业规模化较小问题 |
4.2.4 新型农业电子商务服务人才缺乏 |
4.3 基于“互联网+”的潼南区农业电商发展的机会 |
4.3.1 国家鼓励电商平台发展 |
4.3.2 农村互联网用户增长迅速 |
4.3.3 重庆自贸区建设机遇 |
4.3.4 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建设机遇 |
4.3.5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建设机遇 |
4.3.6 成渝城市群发展的新机遇 |
4.4 基于“互联网+”的潼南区农业电商发展的威胁 |
5 推进潼南区农业电商发展策略 |
5.1 加快农村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
5.2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现代农业发展 |
5.3 建设高标准农田,装备现代化农业 |
5.4 培养并引进农产品电子商务人才 |
5.5 加强信用监管与网络安全建设 |
5.6 加强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 |
6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8)乡村振兴建设规划及综合评价研究 ——以重庆市北碚区五一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3章 五一村乡村振兴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 |
3.1 研究区概况 |
3.2 五一村乡村振兴发展现状分析 |
3.3 五一村乡村振兴发展问题分析 |
第4章 影响五一村乡村振兴建设的主要因素分析 |
4.1 影响因素定性分析 |
4.2 影响因素定量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五一村乡村振兴建设综合评价研究 |
5.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2 评价过程 |
5.3 综合评价结果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五一村乡村振兴建设规划初步设计 |
6.1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分析 |
6.2 五一村土地制度改革 |
6.3 产业振兴规划 |
6.4 生态振兴规划 |
6.5 文化振兴规划 |
6.6 人才振兴规划 |
6.7 组织振兴规划 |
第7章 五一村乡村振兴建设的对策建议 |
7.1 强化规划引领 |
7.2 加强乡风文明建设 |
7.3 加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力度 |
7.4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
(9)重庆市武隆区财政支农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1.1 理论意义 |
1.1.2 实践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
1.4.1 研究内容 |
1.4.2 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财政支农 |
2.1.2 财政支农支出绩效 |
2.2 基础理论 |
2.2.1 公共产品理论 |
2.2.2 公共财政理论 |
第3章 武隆区财政支农的现状 |
3.1 武隆区财政支农概况 |
3.1.1 武隆区财政支农支出规模 |
3.1.2 武隆区现行财政支农政策 |
3.1.3 武隆区财政支农的具体措施 |
3.2 武隆区财政支农工作的成效 |
3.2.1 特色产业蓬勃发展 |
3.2.2 农村集体经济迅速壮大 |
3.2.3 农村电商平台助农增收 |
第4章 武隆区财政支农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4.1 存在的问题 |
4.1.1 财政支农规模难以持续稳定增加 |
4.1.2 财政支农资源分配不合理 |
4.1.3 财政支农职能没有充分发挥 |
4.1.4 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率不高 |
4.2 原因分析 |
4.2.1 财政支农意识的不足 |
4.2.2 财政支农绩效评估体系不完善 |
4.2.3 行政管理体系阻碍政府职能转变 |
4.2.4 政府部门职权划分不明确 |
第5章 武隆区完善财政支农的对策建议 |
5.1 建立财政支持农业稳定增长机制 |
5.1.1 完善财政支农规章制度 |
5.1.2 提高乡镇财政收入分成比例 |
5.1.3 财政支持农业发展投入考评机制 |
5.2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和支出方式 |
5.2.1 优先对农村纯公共产品进行供给 |
5.2.2 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农支出结构 |
5.2.3 调整财政支农重点区域和支持方式 |
5.3 区级财政支农资金整合使用 |
5.3.1 健全统筹平台 |
5.3.2 施行整合预算 |
5.3.3 引好财力投向 |
5.3.4 规范重点环节 |
5.4 强化财政支农工作监管机制 |
5.4.1 健全完善监管机制 |
5.4.2 建设信息化监管平台 |
5.4.3 加强对财政资金的监督检查和审计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县域国家级农业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创建调查研究 ——以重庆市合川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农业可持续发展概述 |
1.2 农业可持续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 |
1.3 国外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
1.4 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基础与成果分析 |
1.5 国家级农业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建设内容与要求 |
第2章 引言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方法 |
2.4 技术路线 |
第3章 合川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基础分析与发展框架 |
3.1 内部优势(Strengths) |
3.2 内部劣势(Weaknesses) |
3.3 外部机遇(Opportunities) |
3.4 外部威胁(Threats) |
3.5 合川农业可持续发展设计原则 |
3.6 合川农业可持续发展构建思路 |
3.7 合川农业可持续发展发展目标 |
3.8 合川农业可持续发展发展发展框架 |
3.9 本章小结 |
第4章 合川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与规划 |
4.1 农业可持续发展产业体系规划 |
4.2 农业资源可持续发展体系规划 |
4.3 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体系规划 |
4.4 农业可持续发展循环体系规划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合川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外围保障和运营管理措施 |
5.1 保障体系 |
5.2 运行机制 |
5.3 保障措施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四、重庆市蔬菜产业结构调整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大足冬菜”区域品牌建设研究[D]. 秦超. 重庆工商大学, 2021(09)
- [2]基于农旅融合的都市休闲农业发展研究 ——以重庆市沙坪坝区为例[D]. 罗毅. 西南大学, 2020(05)
- [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城郊融合类村庄空间发展策略研究 ——以北京求贤村为例[D]. 刘洋.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1)
- [4]重庆市合川区三汇镇收缩特征及“精明收缩”规划策略研究[D]. 刘忆瑶.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5]重庆市涪陵区种植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 邓小庆. 西南大学, 2020(01)
- [6]永川区圣水湖现代农业园区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 张洁. 西南大学, 2020(01)
- [7]基于“互联网+”的重庆市潼南区农业电商发展研究[D]. 廖科辰. 西南大学, 2020(01)
- [8]乡村振兴建设规划及综合评价研究 ——以重庆市北碚区五一村为例[D]. 陈琦. 西南大学, 2020(01)
- [9]重庆市武隆区财政支农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龙秀露. 西南大学, 2020(01)
- [10]县域国家级农业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创建调查研究 ——以重庆市合川区为例[D]. 杜俊明. 西南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