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迷信烟霭的后面……(论文文献综述)
王存苗[1](2021)在《吴融《唐英歌诗》校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吴融,字子华,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晚唐着名诗人。现存吴融诗集《唐英歌诗》流传于世,收录诗歌297首(汲古阁刻本),但目前尚无点校和整理,给吴融其人及其诗歌研究带来不便。笔者的《唐英歌诗》校注是以毛晋汲古阁刻本作爲底本,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御定《全唐诗》本、明胡震亨《唐音统籖》本、清席启寓《唐诗百名家全集》本等作爲参校本,对吴融诗歌进行校注。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为前言部分,简述选题的缘起和意义以及本选题的研究现状;第二章概述了吴融的生平经历及其诗集版本情况;第三章分析研究吴融的诗歌内容、诗歌艺术特色和诗歌渊源地位;第四章为诗集校注主体,凡例部分介绍本文所用底本与参校本情况以及校注的形式;校注部分按照底本卷上、卷中、卷下的体例对诗歌进行版本对校和注释工作,最後是对诗集的补遗。通过对吴融《唐英歌诗》的校注,力图更加全面地了解吴融及其诗作的整体面貌。
张茜[2](2021)在《清代山东诗文作家研究》文中认为本文旨在通过对清代山东诗文作家进行研究,对清代山东诗文创作进行一次整体的观照。全文将研究清代山东诗文创作的特点所在,梳理清代山东较具特色的作家及其作品,研究各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家族及其创作,并对清代山东诗学思想的发展与变化及其背后的成因进行探讨。第一章第一节主要分析清代山东诗文创作的生成机制,包括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科举教育情况、独特的地域文化等背景因素。第二节主要概述清代山东的诗学思想发展流变及文论思想等内容,诗学思想部分,主要展现清初作家对前代诗学的批判、继承和再发展,以及清代山东内部纵向时间轴上诗学思想的流变趋势。其后,本文的第二章至第六章,将以地区作为分章标准,分别写济南地区、青州地区、兖州地区、胶东地区及其它地区这五个部分。其排列标准,从前至后分别为传统文学中心、新兴文学中心,然后是传统、新兴之外的其他地区。这其中,济南地区、青州地区和兖州地区作为山东的传统文学中心,自古以来文学创作就极为发达,而胶东地区所包括的登州府和莱州府,则是两个自明末兴起的新兴文学中心。在传统文学中心和新兴文学中心之外,本文还设置了第六章,对除传统、新兴两种文学中心之外的其他地区的作家及其创作进行研究,以达到较为全面的对清代山东地区作家、作品及代表性文学家族进行研究的目的。第二章主写济南地区。该章第一节和第二节分别写王士祯和蒲松龄,两人同为清初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坛巨匠,在各自的领域进行了不同但却极致的文学艺术探索。第三节写田雯,其人也是清初山左诗歌创作的集大成者。第四节以清初济南地区较具代表性的其他作家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这些作家的生平及文学创作。第五节重点研究清代济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家族,关注其家族内的作家及其作品。第三章主写青州地区。该章第一节的研究对象为赵执信,其与王士祯有着诗歌理论上的对峙,主张现实主义传统。第二节研究对象为“安丘二曹”的曹贞吉和曹申吉两兄弟,其中曹贞吉入赵执信的《谈龙录》,同时也是清初“诗中十子”之一,兄弟两人皆是清初闪耀全国文坛的大家。第三节以丁耀亢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其诗文创作。第四节以青州地区其他具有特点和地方影响力的作家作为研究对象。第五节则以青州地区具有代表性文学家族作为研究对象,展现清代青州地区的文学家族的作家及创作情况。第四章主写兖州地区。第一节写曲阜地区,研究曲阜地区在清代极具代表性的四位作家,分别为颜光敏、孔尚任、颜光猷和桂馥。第二节以宁阳地区的黄恩彤作为研究对象。第三节则关注清代兖州地区的文学家族,以曲阜孔氏和曲阜颜氏最为代表,这两个文学家族在有清一代诞生了大量的作家,并创作了很多相当不俗的文学作品。第五章主写胶东地区。该地区主要包括山东的莱州府和登州府,这两个地区经过明代前期和中期的积累,至明后期逐渐成为山东地区一个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文学中心。该章第一节以清初与施闰章并称“南施北宋”的宋琬作为研究对象。第二节则以高密诗派作为研究对象,展现乾隆时期兴起的高密诗派与其前辈神韵诗派的不同主张,以及该时期诗歌主张转变的背后成因。第三节以胶东地区具有代表性文学家族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清代胶东地区具有影响力的文学家族的作家及其创作。第六章主写其他地区,在传统文学中心和新兴文学中心之外,山东还有武定府、泰安府、沂州府、曹州府等地区,这些地区非传统的通衢大邑,亦非政治中心,故经济发展和文化教育发展皆落后于传统和新兴文学中心所在的地区,这些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多产生于清中期及以后,是长时间经济和文化等因素积累的结果,该章第一节选取的吴重熹,即为清道光时期诞生的一位较具影响力的作家。除去较具代表性的作家之外,该章第二节以家族为中心,选取了三个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家族进行了研究,试图由这几个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文学家族的创作,来一窥这些地区在清代的文学创作情况。
郝曦光[3](2020)在《朝鲜朝女性汉诗研究》文中认为朝鲜半岛的女性汉文学创作有着深邃而悠久的历史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艄公霍里子高之妻丽玉所作的《箜篌引》,然而与其悠久的渊源相比,女性创作的数量却甚为稀少,且有诗文集流传者仅限于朝鲜时代一朝。朝鲜王朝建国之初,便把儒家思想定为治国理念。社会及家庭内部以父权家长制与儒家伦理规范为根基实行着严格的上下等级制度。女性在社会中处于从属地位,没有半点话语权,思想和行为处处受到制约与限制,从事文学创作更是不被认可与鼓励的事情。然而就在如此恶劣的社会环境背景下,却涌现出了大批能用汉字作诗属文的女诗人,她们之中一部分人的诗集甚至得到了刊行及流传。其中堪称“海东第一女诗人”许兰雪轩的诗集更在当时远播至中国及日本,在古代东亚文学交流史上留下了一抹靓丽的色彩。朝鲜朝女性的汉文学创作是朝鲜汉文学史中不可忽略的一环,亦是留给世界文学的宝贵财富,应当得到充分的重视与深入的研讨。鉴于此,本文从宏观的、整体性的角度着眼,对这一时期女性汉诗兴起的社会历史原因、发展的概貌、主题意蕴、艺术特色及与中国文化的关联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考察。论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绪论中主要从选题价值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对象及论文总体框架等方面进行了概述。长期以来,朝鲜汉文学史一直被男性所主宰,女性创作处于边缘地位,未得到充分的重视以及清晰客观的评价。近些年,虽然学界逐渐将目光转向这一领域的研究,但仍显不足。现行研究主要集中于中韩两国,国内起步相对较晚,成果较少;而韩国方面虽然研究颇丰,但大都集中于这一时期的几个代表诗人及其作品的个案研究上,缺少宏观性的整体考察。第二章为朝鲜朝女性汉诗兴起的原因和发展概貌。朝鲜王朝建国以后在文化上的重大创举便是“训民正音”的创制,自谚文产生之后,朝鲜女性的教化得到了进一步普及,且在女子不宜为文的社会主流思想下,仍有一些进步思想的文人把目光投向了女性的文学创作,对她们的诗作给予一定的肯定与欣赏。朝鲜朝后期一些开明的士大夫家族越来越重视家中女子的教育,他们积极鼓励倡导女性读书识字,为妻妾子女从事文学创作提供了相对宽松开明的家学环境。另一方面,朝鲜王朝时期官妓制度得到进一步发展,妓生在教坊内接受了严格的艺技训练,提升了吟诗作赋的能力,且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她们,更加渴望通过作诗以立身扬名,求得身份上的提升。在这样的社会历史文化环境下,各个阶层的女性皆展开了活跃的汉诗创作活动。此外,这一时期尤以朱之蕃与许筠为代表的中朝之间密切的文化、人文交流对女性汉诗的兴起与发展起到了进一步刺激与推动作用。同时,从主观方面的原因来看,女性意识的全面觉醒与立言求名以期不朽的自觉亦加速了女性创作的发展。因而,与前代相比朝鲜朝女性汉诗无论在作家还是作品数量上都实现一次质的飞跃,18世纪中叶以后,出现了第一个女性主导的文学诗社—“三湖亭诗社”,且在男性文人的认可及帮助下部分女性诗文集还得到了刊行及流传。第三章聚焦朝鲜朝女性汉诗的主题意蕴。这一时期的女诗人从闺阁情恨的诉说到超越苦难现世的渴望,再到民生国事的关心,实现了从个人情感到家国情怀表达的主题升华。首先,朝鲜时代的女性由于生活空间的局限性,她们所吟咏的范围常常离不开家庭与闺阁,如与恋人之间的相思与离情、嫁入夫家后对娘亲故土的思念之情以及因四时变幻所引发的伤春悲秋之情等;其次,在备受现实苦难的煎熬中,她们创作了诸多寄情自然、神游仙界及归隐田园主题的诗,而这些歌咏皆反应了她们想要超越现世苦境的一种内心渴望与情感诉求。最后,这一时期的女性诗作中还出现关乎国家军事、政治、民生等问题的诗歌,表达了她们对民族命运及百姓疾苦的关心与忧虑之情。第四章着重论述了朝鲜朝女性汉诗的艺术特色。从诗歌语言上看,用语自然浅显,有着天然去雕饰之美感。表达方式上从抒情到明理,文思隽永,耐人寻味。艺术风格则整体上主要呈现出了含蓄婉丽、冲淡闲雅、清壮豪迈三种风格,同时诗中还巧妙运用了比兴、用典、叠词等多种表现手法,展现出了这一时期女性汉诗创作的较高艺术水平及艺术魅力。第五章分别从与中国诗体、与中国民俗节日、与中国诗人等三个方面探讨了朝鲜朝女性汉诗与中国文化的关联性。首先,从诗歌的体裁上来看,从古体到近体皆在朝鲜朝女性汉诗中得到了较好的吸收与采用,相对古体来讲,近体的创作数量更多且更显成熟。虽然在平仄及对仗方面仍显不足,但整体上看,这一时期的女诗人已基本掌握了这两种体裁的艺术技巧,呈现出了较高的汉诗创作水平。此外,还出现了一些沿用中国乐府古题翻新创作的乐府诗及对词的拟作。其次,在朝鲜朝女性汉诗中存在一部分与中国民俗节日,如与重阳、七夕、除夕、端午、寒食等等有关的诗歌创作。在保持着中国传统民俗文化原型的基础上,诗中亦融入了朝鲜朝女诗人自身的审美体验与命运感受,表现出了具有民族化及性别化特色的诗歌文本特征。最后,朝鲜朝女性汉诗中亦表现出了深受中国的陶潜、李白及杜甫影响与辐射的痕迹。她们的诗作中不仅频繁出现了这三位诗人的名字及相关典故,还大量化用及借鉴了陶潜、李白及杜甫诗中的意象、意境、风格等,表现出了强烈的追捧与膜拜之情。然而在效仿摹拟的同时,却并不是一味地生搬硬套,而是紧扣自身的人生经历与命运体验,写出了独具特色的情怀与感受。朝鲜时代给予了女性太多的痛苦与磨难,然而自古苦难造就诗人,可以说恰是这一苦难的时代孕育了大批优秀的女诗人。她们在时代的凄风苦雨中悲情吟咏,所谱写的诗歌如同春水般温柔,夏花般绚烂,亦如秋叶般静美,冬夜般凄凉。更为难得的是,她们积极汲取中国文化的营养并融入到自身的文学创作中,缔结出了一朵朵象征着民族文化间交流成果的汉诗之花。
杨萍[4](2020)在《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中学鲁迅作品教学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语文核心素养是语文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包含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要素。其中,以“语言建构与运用”为基础,四者相融共生,互相依存,缺一不可。在教学中培养语文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在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等方面素养的提升,必须深入文本,着力挖掘文本的语言、思维、审美、文化教学价值。其中,以语言教学价值为基础,思维、审美、文化教学价值都在语言教学价值实现的过程中得以实现。无论教材如何改版,鲁迅作品自选入语文教材以来始终在语文教材中占据重要地位。鲁迅作品中独特的语言运用、深邃的思维魅力、丰富的审美内容、强烈的人文情怀,都与语文核心素养的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四个要素具有较高贴合度。可以说,鲁迅作品无论是“质”还是“量”上,对于培养语文核心素养都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因此,论文以鲁迅作品为研究对象,探究了在语文核心素养的背景下鲁迅作品的教学价值。论文由四个部分构成。第一个部分是绪论,首先阐述问题研究的缘起,对“语文核心素养”和“教学价值”等核心概念做界定,并阐述了“语文核心素养”和“鲁迅作品教学价值”的相关研究现状,为论文的研究提供了研究背景和资料支撑,以及对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进行阐明。第二部分是鲁迅作品教学价值的分析依据,主要从鲁迅作品本身的特点、语文核心素养以及语文教材的编者意图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三部分是对教学价值的分析,从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四个方面对鲁迅作品的教学价值进行阐述,主要是从语言的角度探讨作品的语言风格、遣词造句、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从思维的角度论述作品的逻辑思维、辩证思维、批判思维、创新思维;从审美的角度品味作品的语言魅力、自然之美、人性内涵;从文化的角度分析作品的树人立人思想、责任担当意识、独立思考精神、济世爱人情怀。第四部分是教学价值的实现策略,分别是在语言学习中提升语言素养、在语言实践中加强思维训练、在作品欣赏中提高审美能力、在语言习得中传承文化精神等四个方面提出了语文核心素养背景下鲁迅作品教学价值的具体可操作的实现策略。
余聪[5](2019)在《观音题材宝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观音题材宝卷依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文学与宗教宝卷,本生与应身故事宝卷等。观音题材宝卷在命名、形制上都有一定的特色,宝卷序言及俗曲则提供了了解宝卷版本、明清俗曲发展新的视角。宝卷叙事上遵循一定的程式结构,总体分为三大叙事类型:地狱叙事构建奇幻诡谲的异质空间,通过地狱恐怖劝人向善;家庭叙事关注家庭内部关系,描写了家庭内部修道与伦理的矛盾及其消解;时事叙事关注时事,提出解决措施,注重社会稳定。本生故事中妙善公主坚心修行,应身故事中观音随类化现,承担着启悟者、指引者、救度者的角色。宝卷中的观音信仰复杂,南海观音保留了大慈大悲广大灵感拔苦与乐的核心义理,同时融合了其他观音信仰成为主流。民众信仰活动则围绕“家庭-庙宇-普陀山”三重信仰空间展开,仪式丰富,信仰的内容更注重实用。宝卷的功能丰富,观音题材宝卷是民众社会道德的教科书,通过“法戒并陈”的方式指引人们构建符合传统社会规范的社会。同时,以《香山宝卷》为代表的众多女性修行宝卷为女性提供了解脱的“新”出路。宝卷中的禅宗语句、方言语词、熟语歇后语、民俗事项都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料,是一座重要的宝库。
孙健[6](2019)在《烟云变灭墨戏中 ——存世米家山水画作的重鉴与传承关系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宋代米芾米友仁父子初创的风格独特的米家山水自诞生起便备受瞩目,也是书画鉴藏界研究的热门课题。针对米家山水存世作品的真伪辨识及其在美术史地位的重新认识等重要问题,本研究意图通过全面评估全世界公共机构中收藏的全部米家父子名下作品,从一个全新视角来对米家山水的真实面貌和历史贡献给出更完整的解读。本文首先对全世界范围内公共机构收藏的二米名下作品展开全面的检视。文中涉及的米芾名下作品总共28幅/卷,占已知总数29幅/卷的97%;涉及米友仁名下作品总共15幅/卷,占已知总数18幅/卷的83%。文章结合笔者在研究期间完成的对其中大部分原作的直接观察所获得的第一手信息,并利用公共机构现有的研究成果和历史文献的检索,对上述分别收藏于中国大陆、中国台湾、美国和日本的总共43幅作品提出了初步的鉴定意见,并将其中总共8幅历来有争议或最有可能反映米家山水历史面貌的作品挑选出来做进一步的研究和讨论。文章接着通过历史文献归纳和传世真迹分析的方式来总结了米芾米友仁各自画作的鉴定要素。针对通过汇考筛选出的8件作品,文章接着又展开了更深入的研究和讨论并提出了作者独立研究的初步结论,包括多幅原先未见着录或没有结论作品的断代意见,而其中最为重要的成果是以新的证据来证明美国佛利尔所藏的《云起楼图》是最接近米芾原作的宋代画作。文章接着介绍了米家山水在历朝历代的传承和影响,以期对米家山水的发展沿革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认识。文章尔后从绘画审美理论、水墨技法创新和历史影响力三个方面重新评价了米家山水在美术史上的地位问题,并明确地指出米家山水是中国传统山水画技法发展中的一个高峰,其影响力超越了时间和空间。本文最后以笔者首创的二维画品断代矩阵图归纳总结了所有二米名下存世作品的评估结果,直观显示各画品间的联系和相对重要性,并指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笔者认为米芾毫无疑问是米家山水的缔造者和精神领袖,其开创的米家山水除了公认的绘画思想创新之外,在技法上的创新也同样重要,但却往往因为其画迹难辨而被忽视;米友仁在其父开创的基础上继续发展了米家山水的技法,但其基本特征是与米芾有差别的。虽然仍有许多工作有待完成,但是本文提供的新证据和新研究必将对未来米家山水的研究产生积极的影响。
董晓霞[7](2019)在《滇缅抗战与“边地中国”形象建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现代文学”如何建构和想象“现代中国”这一思考维度出发,探讨在滇缅抗战的特定历史情境中,传统中国的边缘地带如何在“现代文学”中融入了“现代中国”的同一进程。在“现代中国”的国家感情中,对抗战建国有自豪、兴奋之一面的在滇缅抗战中比较明显。围绕旅行、考察者,云南边地作家以及远征将士、随军记者这三类观看和建构主体的相关书写,我们可以探讨滇缅抗战之中的“边地中国”是如何被“现代文学”叙述而同质化为“现代中国”的。第一章是以抗战时期的滇缅、滇越边地旅行记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如何体现了地理现代性和现代民族国家观念在战时的融合。这些以纪实、致用为目标的游记不是流于印象的闲情逸致式的写作,不再是传统游记只记录山水风物的写法。在特定的地域空间,旅行、考察者以战时语境所促成的知识、话语来观看已处于国际战局前线的云南边地,把之前作为想象的“图像符号”式的边地构建成了自己实地体验后的真实世界。我们可以借此思考时人在抗战中是怎么来看边地山河的,具有空间流动性的铁路、公路旅行的风景叙事与民族国家认同的关系是怎样展开的;他们带着去发现丰富之处的认识装置看边地人事时,是如何把边地民族塑造成抗战中的同胞的,边境城市在他们的笔下又呈现出何种风貌;将滇缅、滇越边地纳入现代中国的同一性后,去思考边地在抗战中之于现代民族国家的意义的同时,也会发现边地所存在的问题。旅行、考察者是从内地、中央进入边地,以“外边”人的视角主动认识云南这边。那原本生活在这些边缘地带的本土作者如何回应时代,书写和思考自己栖身其中的边地与现代民族国家关系的问题,就是第二章所要讨论的,这与第一章构成了观看、书写边地的内外视角。作为“文化持有者”,云南边地作家把抗战当作是提高边地重要性以及加强边地民族国家认同的重要因素,以充满强烈地方色彩的创作把战争对边地的影响“介绍”给人们。他们贴近实情,拨开边地民族被异化的模糊面纱,发掘滇缅边地的历史隐痛,思考边地与国家的关系。笔者选择集中书写滇缅抗战中不同地域的代表性作家,在凸显“地方性”的视野中来探讨边地作家的国家观念。第三章以远征将士和随军记者所建构的“烽火边地”形象,探讨现代民族国家与战争暴力的问题。从出征到前线战场,从第一次入缅作战失败后的撤退到第二次反攻胜利后的凯旋,将士们和随军记者在往返征战中,把滇缅战场上的亲历见闻一一写下。这些诞生于战地,来自前线参战或是观战的作品,带有最真切的生命体验和对战争最为直观的表达。叙述者为战士,既在感同身受中来呈现抗战中的同袍、同胞所承担的共同命运,又有作为保家卫国的士兵的特殊使命感,所以在他们笔下呈现出了烽火硝烟中的边地真实且复杂的处境。出征的兴奋、撤退的忧患以及凯旋的自豪,都会给予滇缅边地不同的观看角度,我们也因此可以思考他们作为保卫者是如何看待战争以及怎样认识边地的。在“边地中国”形象的建构中,三类观看主体对滇缅公路、中印公路和野人山的书写是比较独特的。作为在抗战中诞生的现代交通,滇缅公路与中印公路不仅把云南边地与中国腹地联结成了亲密的整体,而且也成为了边地进入世界秩序的通道。围绕滇缅公路的相关书写,既在强调这条现代公路会使滇缅边地“向新世纪跃进”,也在赞颂着公路的凝聚力,因为它使原本地图上“孤立的地方”变得彼此熟悉起来。对中印公路的书写主要集中在两个时期:一是1941年中印公路测勘队队员的记述,是“中央人”对沿线民族的主动认识;一是随军记者和驻印军的书写,为亲历者对现代化工程的颂赞。现代知识分子的实地考察和亲历士兵的生死体验,让野人山成为一个体现人们思考边地与国家,边陲与边界之关系的地方。第四章以此作为个案分析,以地图中延伸至印缅的两条国际公路线和一个与边界点,来思考与其相关的作品所体现出的国家共同感。旅行、考察者,云南边地作家以及远征将士、随军记者所认同的国家是一个兼有天下帝国历史和有限国家形态的现代中国。为了抗战时期现代民族国家共同体的建构,他们把“想象”的对象变成了一个彼此密切关联的感知对象,以亲历亲闻后的创作建立起边地与内地之间共同历史回忆的认同基础和文化认同空间。让我们看到在早已形成的历史文化共同体这个不言而喻的“国家”基础上,滇缅抗战激发了云南边地融入“现代中国”的进程。
涂庆红[8](2020)在《清代巴蜀方志文学文献专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清代巴蜀方志存量大,文学文献丰富,可分为清本朝和清以前两类。由於清代方志绝大多数为单刻,不存在祖本、校本之分,本朝文学文献在版本、校勘、辨伪、1佚等问题上资料很少。故从目录、校勘、考证方面对巴蜀方志中清以前文学文献进行研究;从编纂、提要、作家部分侧重对明清文学文献进行研究。文学文献散见於方志的各类目中,厘清方志文学文献的分布与存现是研究的基础。从分布来看,巴蜀方志中的文学文献多集中在“艺文志”“经籍志”“金石志”“人物志”“地理志”等五个类目,着录的类型与体例并不一致,文本表现形式也不相同。将巴蜀方志中文学书目与63部目录专书做对比,发现在书目题名与卷帙上均有很多不同。36部同名异作主要是因为不同时代命名方式不同产生,仅1部书题名为记载错误。47部同作异卷是由於误载、重刊、散佚等原因。查阅各类古籍数据库、各大图书馆资源,推断出已亡佚书籍25部,整理出仅存在方志中的明清文学书目474部,可以成为巴蜀文学研究的重要资料。巴蜀方志书目提要撰写方式有转录前代目录书提要、摘录他书资料形成提要、自行撰写提要等方式。方志书目提要体例上受《文献通考》影响较大,内容上则主要依赖《四库全书总目》。所有府县志中,光绪《井研县志》的提要编纂最为出色,可以成为府县志书目提要编写的典范。巴蜀方志中的作品来源驳杂,部分作品在转录过程中也出现)误、错漏。对雍正《四川通志·艺文志》中的“诗”“赋”部分进行校勘後,共纠正)误73例,其中题名12例,作者10例,内容)误51例。补充脱文18例,考证衍文4例,纠正倒文1例,补充阙文1例。研究中发现方志因袭性强,清代巴蜀方志中的“艺文志”与前代方志及嘉靖《四川总志·全蜀艺文志》有极大的相似性。嘉庆《四川通志·经籍志》中667位本籍作家的时代分布不平衡。宋、明、清作家数量多,但汉、唐、宋作家影响力大。地域分布以川西成都府为分布重心,元代以前川西、川中北作家多,川南、川东较少,明代开始,作家分布开始向川南、川东迁移,地域差异逐渐缩减。作家时代、地域分布有经济、政治、文化等原因,也与刻书、藏书业发展,教育资源及文学家影响力等因素相关。巴蜀方志中书目记载、提要内容、作者相关信息部分与其他书籍记载有差异,对这些差异进行了辨析与考证,纠正了书籍提要、作者籍贯、相关资料中的错误,厘清了各书籍与作品的归属问题。
吴海源[9](2019)在《范祖禹诗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历来学术界对范祖禹身份的定位是史学家、政治家,大家皆翕然认同,然而范祖禹的诗歌亦蔚然可观,表现出丰富的思想内容和多样的艺术特色。本篇论文通过对范祖禹生平和交游的整理以及对他172首诗歌进行详细分析,以求全面地呈现范祖禹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论文共分为三个部分,分别包括范祖禹的生平经历、诗歌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三个方面。第一章阐述范祖禹所处的时代背景、生平交游及其思想。范祖禹(1041-1098)活动于北宋中晚期,此时各种社会政治因素影响范祖禹诗歌创作。出生于史学世家的祖禹,具有卓越的史学才能,他曾从司马光编修《资治通鉴》并有独立完成的史学巨着《唐鉴》。祖禹前期仕途顺达,后期遭受党祸之害,远贬南陲,卒于任上。范祖禹所交皆一时之闻人,诸如苏轼兄弟、司马光父子、吕公着父子、王安石兄弟等。范祖禹思想以儒学为宗,掺杂黄老,其史学思想表现出以史为鉴、以经治史的特点。第二章论述范祖禹诗歌的思想内容。范祖禹诗歌主要有:唱和诗66首,此类诗内容十分丰富,不仅写了范祖禹广泛的交游,而且展现了北宋中后期广阔的社会图景,如:元宵盛况,宫殿落成,皇帝郊祭,馆臣夜值,殿试复考,科举放榜,文人集庆等;送别诗19首,其送别诗往往不留于离别的感伤,而是表现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山水诗19首,诗人善于在山的峻拔苍翠和水的潋滟成纹之中寄寓心中幽思;羁旅诗9首,诗人善于描摹他乡的风土人情之中寄寓桑梓之思抑或寄托逐臣之离忧;咏史诗6首,常能凭吊遗迹引发对历史的反思;咏物诗12首,吟咏草木鸟兽等物,常能描摹状貌、使事用典以寄之以情寓之以理;挽诗30首,常再现昔日两人交往之音容笑貌,语切情真,读之令人哀痛不已;其他诗若干首,即事赋诗自然流丽,令人喜爱。第三章论述范祖禹诗歌的艺术特色。首先,祖禹诗歌继承了庄屈以来的浪漫主义传统,想象丰富,充满浪漫主义精神;其次,范祖禹诗歌有着形象鲜明、精于造境的特点;第三,祖禹精于治史,深谙经学,文化素养极高,故其诗有使事用典、富有才气的特点;第四,祖禹诗歌有豪迈超逸和平淡自然两种风格;第五,论述祖禹诗歌的艺术渊源。
杨耀菡[10](2019)在《论现代作家小说中的丧葬书写》文中指出丧葬礼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作家们在小说中所热衷描写的对象,不同时期丧葬书写都扮演了不同的角色,现代作家小说中的丧葬书写有较强的时代特质。通过对现代作家小说中的丧葬书写研究,发现在书写丧葬习俗时,作家表现出一种强烈的矛盾心态。因而本文从矛盾心态角度入手,厘清现代作家丧葬书写中矛盾心态生成的基础,探讨分析现代小说的丧葬书写中所体现的矛盾特征,指出现代小说丧葬书写的价值。首先,分析现代作家小说中丧葬书写矛盾心态生成基础,主要从作家自身出发,重点把握现代作家矛盾心态生成的背景。认为现代作家主要受到“五四”启蒙思潮、丧葬习俗自身的文化特质以及作家个人“精英”意识所影响。其次,透过矛盾心态深入分析现代小说丧葬书写中所体现的矛盾特征。这种矛盾特征一方面体现在,价值取向中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在认知态度上,现代作家对丧葬礼俗的态度扬与弃并重;在情感倾向上,现代作家表现为既同情又愤恨;在审美趣味上,现代作家同时展现了对葬礼中悲剧审美与喜剧审美的欣赏。另一方面体现在创作方法中的矛盾。在心理描写上,现代作家着重呈现民众矛盾的丧葬心理状态;在形象塑造上,呈现出以负面形象和正面形象两组对立的形象;在审美建构中,现代作家在丧葬书写的文本中选取悲与喜相对立的意象来烘托矛盾的美感氛围。现代作家小说中的丧葬书写集中反映了现代作家矛盾的心态,尽管矛盾,但在矛盾下都有体现其价值意义。其一,通过对丧葬习俗中乡村悲剧的刻画体现对乡土社会封建陋习下人生存的关注,其二,透过刻画丧葬习俗中“看客”形象表达对国民劣根性的讽刺,其三,通过描写传统丧葬习俗中的真挚情感传达对现代文明下情感稀薄的隐忧。
二、迷信烟霭的后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迷信烟霭的后面……(论文提纲范文)
(1)吴融《唐英歌诗》校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前言 |
(一)选题的缘起和意义 |
(二)本选题的研究现状 |
二、吴融生平及其作品 |
(一)吴融的生平 |
(二)《唐英歌诗》的版本情况 |
三、诗歌内容及其艺术成就 |
(一)诗歌的内容 |
(二)诗歌的艺术特色 |
(三)诗歌的渊源和地位 |
四、凡例 |
五、《唐英歌诗》校注 |
(一)唐英歌诗卷上 |
(二)唐英歌诗卷中 |
(三)唐英歌诗卷下 |
(四)补遗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2)清代山东诗文作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综述 |
二、几个问题的厘清 |
第一章 清代山东诗文总论 |
第一节 清代山东诗文生成机制 |
一、海岱齐鲁:山东的自然地理环境 |
二、清代山东经济 |
三、清代山东科举情况 |
四、山东的独特地域文化 |
第二节 清代山东诗学思想及文论思想 |
第二章 济南地区 |
第一节 王士祯 |
第二节 蒲松龄 |
第三节 田雯 |
第四节 其他代表作家 |
第五节 文学家族 |
一、新城王氏 |
二、淄川王氏 |
三、历城朱氏 |
四、德州田氏 |
第三章 青州地区 |
第一节 赵执信 |
第二节 安丘二曹:曹贞吉、曹申吉 |
第三节 丁耀亢 |
第四节 其他代表作家 |
第五节 文学家族 |
一、安丘曹氏 |
二、诸城刘氏 |
三、诸城相州王氏 |
第四章 兖州地区 |
第一节 曲阜代表作家 |
第二节 黄恩彤 |
第三节 文学家族 |
一、曲阜孔氏 |
二、曲阜颜氏 |
三、济宁潘氏 |
第五章 胶东地区 |
第一节 宋琬 |
第二节 高密诗派 |
一、高密三单 |
二、高密三李 |
三、高密诗派其他作家 |
第三节 郝懿行、王懿荣 |
第四节 其他代表作家 |
第五节 文学家族 |
一、福山王氏 |
二、文登于氏 |
三、文登毕氏 |
四、即墨黄氏 |
五、掖县赵氏 |
六、高密单氏 |
第六章 其他地区 |
第一节 吴重熹 |
第二节 文学家族 |
一、海丰吴氏 |
二、惠民李氏 |
三、曹县万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清代山东诗文作家小传 |
一、济南 |
二、兖州 |
三、青州 |
四、登州 |
五、莱州 |
六、泰安 |
七、沂州 |
八、曹州 |
九、东昌 |
十、武定 |
致谢 |
(3)朝鲜朝女性汉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价值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对象及论文总体框架 |
第二章 朝鲜朝女性汉诗概观 |
第一节 朝鲜朝女性汉诗兴起的原因 |
一、社会历史文化环境的影响 |
二、中朝人文交流的推动 |
三、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 |
第二节 朝鲜朝女性汉诗发展的概貌 |
一、创作阶层的扩展 |
二、“三湖亭”诗社的出现 |
三、女性诗文集的刊行及流传 |
第三章 朝鲜朝女性汉诗的主题意蕴 |
第一节 闺阁情恨的诉说 |
一、相思与离情 |
二、思亲与梦归 |
三、春恨与秋愁 |
第二节 超越世俗的渴望 |
一、对自然的吟咏 |
二、对仙界的向往 |
三、对隐逸的选择 |
第三节 国事民生的牵念 |
一、心系边塞爱国忧民 |
二、借古讽今咏史伤怀 |
第四章 朝鲜朝女性汉诗的艺术特色 |
第一节 自然隽永的语言及表达 |
一、形象且生活化的语言 |
二、从抒情到述理 |
第二节 异彩纷呈的艺术风格 |
一、含蓄婉丽 |
二、冲淡闲雅 |
三、清壮豪迈 |
第三节 灵活多变的艺术表现手法 |
一、善用比兴 |
二、化典入诗 |
三、叠字传情 |
第五章 朝鲜朝女性汉诗与中国文化的关联 |
第一节 朝鲜朝女性汉诗与中国诗体 |
一、从古风到近体的吸收 |
二、乐府诗的旧题新用 |
三、词的拟作 |
第二节 朝鲜朝女性汉诗与中国民俗节日 |
一、重九诗:再现登高赏菊之境 |
二、七夕诗:重抒牛郎织女之思 |
三、除夕诗:续写燃烛守岁之情 |
四、端午诗及其他 |
第三节 朝鲜朝女性汉诗与中国诗人 |
一、朝鲜朝女性汉诗与陶潜 |
二、朝鲜朝女性汉诗与李白 |
三、朝鲜朝女性汉诗与杜甫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4)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中学鲁迅作品教学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迫切需要 |
1.1.2 鲁迅作品在教材中的重要地位 |
1.1.3 鲁迅作品教学中存在实际问题 |
1.2 概念界定 |
1.2.1 教学价值 |
1.2.2 语文核心素养 |
1.3 研究综述 |
1.3.1 语文核心素养的相关研究 |
1.3.2 鲁迅作品教学价值的相关研究 |
1.3.3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鲁迅作品教学价值的相关研究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目的及内容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内容 |
2.鲁迅作品教学价值的分析依据 |
2.1 鲁迅作品的特点 |
2.1.1 语言精练简要 |
2.1.2 情感真挚深沉 |
2.1.3 思想深邃深刻 |
2.1.4 题材广泛丰富 |
2.2 语文核心素养 |
2.2.1 语文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 |
2.2.2 语文核心素养的结构体系 |
2.3 语文教材的编者意图 |
3.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鲁迅作品教学价值分析 |
3.1 语言建构与运用方面的教学价值 |
3.1.1 丰富的语言风格 |
3.1.2 灵活的遣词造句 |
3.1.3 丰富的表达方式 |
3.1.4 精巧的修辞手法 |
3.2 思维发展与提升方面的教学价值 |
3.2.1 严密的逻辑思维 |
3.2.2 强烈的辩证思维 |
3.2.3 深刻的批判思维 |
3.2.4 独特的创造思维 |
3.3 审美鉴赏与创造方面的教学价值 |
3.3.1 独特的语言魅力 |
3.3.2 丰富的自然之美 |
3.3.3 深沉的人性内涵 |
3.4 文化传承与理解方面的教学价值 |
3.4.1 树人立人思想 |
3.4.2 责任担当意识 |
3.4.3 独立思考精神 |
3.4.4 济世爱人情怀 |
4.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鲁迅作品教学价值的实现策略 |
4.1 在语言学习中提升语言素养 |
4.1.1 强调对语言知识的教学 |
4.1.2 加强朗读教学培养语感 |
4.1.3 注重写作训练发展语用 |
4.2 在语言实践中加强思维训练 |
4.2.1 通过语言分析培养思维 |
4.2.2 强调分层次的思考逻辑 |
4.2.3 依据文本类型培养思维 |
4.3 在作品欣赏中提高审美能力 |
4.3.1 文本细读感受语言魅力 |
4.3.2 赏析人物体悟人性内涵 |
4.3.3 结合课外进行审美创造 |
4.4 在语言习得中提升文化理解 |
4.4.1 帮助学生加深鲁迅理解 |
4.4.2 联系现实传承文化精神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2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祝福》教学设计 |
附录3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5)观音题材宝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及概念界定 |
(二)选题缘起及意义 |
(三)研究现状综述 |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一章 观音题材宝卷概述 |
第一节 观音题材宝卷分类 |
第二节 观音题材宝卷的体制 |
第二章 观音题材宝卷的叙事特色 |
第一节 观音题材宝卷的叙述结构及手法 |
第二节 观音题材宝卷的叙事类型 |
第三章 神圣与世俗——宝卷中的观音形象 |
第一节 本生故事中的观音形象 |
第二节 应身故事中的观音形象 |
第三节 宝卷图像中的观音 |
第四章 宝卷中的观音信仰与信仰活动 |
第一节 宝卷中的观音信仰 |
第二节 宝卷中民众观音信仰空间及信仰活动 |
第五章 观音题材宝卷的功能 |
第一节 提供道德规劝 |
第二节 指引女性修行 |
第三节 保存文化民俗资料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经眼观音题材宝卷 |
附录二 数本观音题材宝卷地狱图景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后记 |
(6)烟云变灭墨戏中 ——存世米家山水画作的重鉴与传承关系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
Ⅰ. 研究现状 |
Ⅱ. 研究思路 |
Ⅲ. 米芾父子的家世和生平 第一章 米家山水存世作品的汇考 |
1.1 存世米芾名下作品的汇考 |
1.1.1 中国大陆入藏的米芾名下作品 |
1.1.2 台北故宫馆藏米芾(款)绘画作品 |
1.1.3 美国馆藏作品的考证 |
1.1.4 日本及其它海外馆藏米芾作品的考证 |
1.2 米友仁存世作品的汇考 |
1.2.1 中国大陆收藏的米友仁名下作品 |
1.2.2 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米友仁名下作品 |
1.2.3 美国各大博物馆收藏的米友仁名下作品 |
1.2.4 日本及其它海外博物馆收藏的米友仁名下作品 |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在文献和图像中提取辨认米家山水原作的特征和要素 |
2.1 历代文献中对于米家山水作品的描述 |
2.1.1 宋代文献中对米家山水作品的描述 |
2.1.2 元代文献中对米家山水作品的描述 |
2.1.3 明清文献中对米家山水作品的描述 |
2.2 从近现代鉴定专家的叙述中归纳的特征 |
2.3 来自公认的原作和传世真迹的证据 |
2.4 鉴定标准的归纳和总结 |
2.4.1 米芾画作的鉴定要点总结 |
2.4.2 米友仁画作的鉴定要点总结 第三章 对部分有争议存世作品的再分析 |
3.1 部分米芾名下重要作品的重鉴 |
3.1.1 佛利尔美术馆藏《云起楼图》 |
3.1.2 台北故宫藏《春山瑞松》和佛利尔藏《山水图》 |
3.1.3 佛利尔藏《云山叠翠图》 |
3.1.4 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藏《岷山图》 |
3.2 米友仁名下有争议作品的再分析 |
3.2.1 上海博物馆藏《潇湘白云图》 |
3.2.2 北京故宫藏《云山墨戏图》 |
3.2.3 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藏《设色云山图》 |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米家山水技法源流和传承关系的再研究 |
4.1 朦胧初成-南宋-金时期米家山水传派 |
4.2 生枝发叶-元代米家山水传派 |
4.3 成就经典-明代米家山水传派 |
4.4 传习规范-清代米家山水传派 |
4.5 水墨家法-米家山水对近现代画家的影响 第五章 米家山水的美术史地位再认识 |
5.1 领先时代的绘画及审美理论 |
5.2 独树一帜的水墨技法 |
5.3 超越时间和疆界的影响力 结论 参考文献 图像索引 后记 |
(7)滇缅抗战与“边地中国”形象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一)滇缅抗战文学研究现状 |
(二)“边地文学”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标和论题思路 |
第一章 走入边地——战时滇缅、滇越边地旅行记 |
第一节 战时的边地河山 |
一、滇越道上 |
(一)殖民符号的“消隐” |
(二)抗战流亡中的“车窗山水” |
(三)“祖国形势的天险” |
二、滇缅路纪行 |
(一)从“神秘区域”到“有关整个国家生死存亡的地域” |
(二)“看出云南高原的伟大” |
(三)风景之“似” |
第二节 发现边地丰富之处 |
一、从“边夷”到抗战中的同胞 |
(一)“古风”犹存 |
(二)“孔明传说”与边地民族认同 |
(三)“野蛮的可爱” |
二、边城风貌 |
(一)芒市:从“蛮烟瘴雨”到静穆祥和 |
(二)保山:滇西重镇的“中原”气息 |
(三)车里:“揭开了神秘之幕” |
第三节 战时边地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介绍边地——云南边地作家的地方经验与国家观念 |
第一节 彭桂萼:澜沧江畔“保卫南方”的史诗 |
一、主动汇入“抗战总流”的家乡边地 |
二、自觉担起“号兵”的启蒙责任 |
三、呈现边地由“牧歌”转向“战歌”的进程 |
第二节 白平阶:跨过横断山脉见到古树繁花 |
一、国家话语的传达 |
二、边民主体身份的觉醒 |
第三节 马子华:陷入战火的滇南边地 |
一、边民的国家认同危机 |
二、抗战中的觉醒 |
三、“夷方地”在战火中的苦难 |
四、“漂亮的说词”背后的事实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保卫边地——诞生于滇缅抗战前线的作品 |
第一节 “扬威异域” |
一、远征壮志——出征时的畅想 |
(一)强调远征之正义 |
(二)“寄征友”诗作中的豪迈想象 |
(三)士兵出征感怀 |
二、远征人语——反攻时期的豪情 |
(一)抒写反攻复仇的信念 |
(二)记录战地亲历的血与火 |
第二节 保卫的边地 |
一、“地图上的一条红线” |
(一)出征时对边地风光的赞美 |
(二)战地中描摹所要守卫的国土 |
(三)败退后踏入国境的感怀 |
(四)反攻胜利归国所见 |
二、飞机上看边地河山 |
三、远征士兵笔下的边地同胞 |
(一)战火中边民的处境 |
(二)“一致抗日”的边地民族 |
第三节 战争与边地国土之关系 |
一、“处在同一命运里” |
二、牺牲的意义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线”与“点”联结起的国家共同感 |
第一节 滇缅公路——歌颂路的现代化与凝聚力 |
一、“向新世纪跃进” |
(一)“与世隔绝”的边民修筑着“现代交通” |
(二)路带来的“现代文明” |
二、路的凝聚力 |
(一)参与筑路的边地民族 |
(二)筑路民工的奉献精神 |
(三)滇缅路上的华侨机工 |
第二节 中印公路——现代化的胜利之路 |
一、勘路记——“中央人”对沿线民族的主动认识 |
二、通车记——亲历士兵对现代化工程的颂赞 |
(一)“机械的能” |
(二)战士的血 |
第三节 “野人山”书写与民族国家观念表达 |
一、对空白区域的认识 |
(一)从“未定界”到“国土” |
(二)从“野人”到“边胞” |
二、“野人山的新主人” |
(一)战火的“标识” |
(二)征服野人山 |
本章小结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8)清代巴蜀方志文学文献专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巴蜀方志的整理 |
二、巴蜀方志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意义与方法 |
一、理论与实践意义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第五节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概述篇 |
第一节 巴蜀方志概述 |
一、宋元明巴蜀方志 |
二、清代巴蜀方志 |
第二节 巴蜀方志中的文学文献 |
一、文学文献的类目 |
二、文学文献的文本表现 |
第三节 方志的修纂与权属 |
一、纂修机构与撰人 |
二、方志署名及权属 |
第三章 书目篇 |
第一节 方志文学书目研究 |
一、着录体例 |
二、文学书目地域与时代分布 |
第二节 方志着录与目录专书的比较 |
一、同书异名 |
二、同书异卷 |
三、方志着录,目录着作失收 |
四、方志目录与目录专书之间的相互补充 |
第四章 提要篇 |
第一节 目录提要发展述略 |
第二节 方志文学书目提要分析 |
一、方志提要内容 |
二、方志提要编写特点 |
第三节 方志文学书目提要杂考 |
一、方志目录提要辨析 |
二、他书目录提要辨误 |
第五章 校勘篇 |
第一节 讹误 |
一、题名误 |
二、作者误 |
三、内容讹误 |
第二节 脱文 |
一、方志脱 |
二、他书脱 |
第三节 衍文 |
一、方志衍 |
二、他书衍 |
第四节 倒文 |
第五节 阙文 |
第六节 方志的因袭性 |
第六章 作家篇 |
第一节 本籍作家的时代分布 |
一、作家时代分布概况 |
二、作家时代分布成因 |
第二节 本籍作家地域分布 |
一、作家地域分布概况 |
二、作家地域分布成因 |
第三节 作家考证 |
一、作者籍贯、占籍之误 |
二、作者相关资料之误 |
三、作品归属之误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9)范祖禹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范祖禹的生平交游与思想 |
第一节 范祖禹所处时代的社会文化背景 |
第二节 范祖禹的生平 |
第三节 范祖禹的主要家庭关系和交游 |
第四节 范祖禹的思想 |
第二章 范祖禹诗歌的思想内容 |
第一节 唱和诗 |
第二节 送别诗 |
第三节 山水诗 |
第四节 羁旅诗 |
第五节 咏史诗 |
第六节 咏物诗 |
第七节 挽诗 |
第八节 其他诗 |
第三章 范祖禹诗歌的艺术特色 |
第一节 继承庄屈想象丰富 |
第二节 形象鲜明精于造境 |
第三节 使事用典极富才气 |
第四节 豪迈超逸和平淡自然的风格 |
第五节 范祖禹诗歌的艺术渊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10)论现代作家小说中的丧葬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与创新点 |
1.2.1 成绩 |
1.2.2 不足 |
1.2.3 创新点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现代作家小说中丧葬书写概貌 |
2 现代作家丧葬书写的生成基础 |
2.1“五四”启蒙思潮的发生与延续 |
2.2 丧葬习俗的文化特质 |
2.3 现代作家的“精英”意识 |
3 价值取向中体现的矛盾:启蒙与审美 |
3.1 认知态度:弃与扬 |
3.1.1 弃:封建迷信与伦理虚伪 |
3.1.2 扬:情感交流与心灵抚慰 |
3.2 情感倾向:悲悯与愤恨 |
3.2.1 悲悯同情情怀 |
3.2.2 愤恨反思情绪 |
3.3 审美趣味:喜剧与悲剧 |
3.3.1 喜剧审美 |
3.3.2 悲剧审美 |
4 创作方法中体现的矛盾:认同与批判 |
4.1 心理描写:丧葬文化矛盾心理的呈现 |
4.1.1 灵魂不灭的生死丧葬心理 |
4.1.2 隆丧厚葬的礼孝丧葬心理 |
4.1.3 慎终追远的祖先信仰丧葬心理 |
4.2 形象塑造:丧葬人物形象矛盾的两面 |
4.2.1 负面形象 |
4.2.2 正面形象 |
4.3 审美构建:悲喜意象的选取 |
4.3.1 悲意象:与丧葬相关联死亡意象与自然意象 |
4.3.2 喜意象:与丧葬相关联的民俗意象 |
5 现代作家丧葬书写的价值 |
5.1 关注乡土社会揭示丧葬旧俗对人的束缚 |
5.1.1 残忍葬式下的乡村悲剧 |
5.1.2 乡村宗法制度下的生存压抑 |
5.2 借“丧葬”讽喻国民劣根性 |
5.2.1 丧葬情节中“看客”的批判 |
5.2.2 揭示葬礼背后人伦道德的虚伪 |
5.3 丧葬习俗下对现代文明的隐忧 |
5.3.1 审视原始习俗守望人性 |
5.3.2 传统习俗下永续的群众力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迷信烟霭的后面……(论文参考文献)
- [1]吴融《唐英歌诗》校注[D]. 王存苗.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2]清代山东诗文作家研究[D]. 张茜.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8)
- [3]朝鲜朝女性汉诗研究[D]. 郝曦光. 吉林大学, 2020(08)
- [4]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中学鲁迅作品教学价值研究[D]. 杨萍. 新疆师范大学, 2020(07)
- [5]观音题材宝卷研究[D]. 余聪. 暨南大学, 2019(02)
- [6]烟云变灭墨戏中 ——存世米家山水画作的重鉴与传承关系再研究[D]. 孙健. 中国美术学院, 2019(02)
- [7]滇缅抗战与“边地中国”形象建构[D]. 董晓霞.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8)
- [8]清代巴蜀方志文学文献专题研究[D]. 涂庆红.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6)
- [9]范祖禹诗歌研究[D]. 吴海源. 南宁师范大学, 2019(01)
- [10]论现代作家小说中的丧葬书写[D]. 杨耀菡. 四川师范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