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森来华举办培训班

小森来华举办培训班

一、小森来华举办培训班(论文文献综述)

范舟[1](2019)在《叠加的机制 ——吴晓邦“新舞蹈运动”演进史》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曾遗忘了世界,世界却不曾遗忘中国。当现代性延展到中国的土地,近代各门类艺术悄然氤氲,在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的对峙中挣扎出血色的光辉。近代中国的知识分子深入中国文学艺术的各个领域,以超越民族的视界寻得民族复兴的方向。我辈该当以如何?当以四海之胸怀,一览文化之苍穹;当以民族之自信,宣告东方之既白。作为时代潮流与社会系统中的一员,中国近代舞蹈艺术的拓荒者吴晓邦曾于1929年至1936年之间,三赴日本,先后跟随日本近代舞蹈家高田世子(TAKADA Seiko)、江口隆哉(EGUTI Takaya)与宫操子(MIYA Misako)等人学习芭蕾与现代舞的技术与理念,在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时空语境中开启了中国“新舞蹈运动”的进程,又在战争的烈火中交汇起近代舞蹈艺术的复兴浪潮。通常,当下的我们总是将目光集中在已经成为完成时态的“吴晓邦”及其“新舞蹈”的艺术成就之上,即,我们通常关注他成功之后的功绩。因为革命总是伴随着先行于生存状态的思维与感知,革命更容易被理解与接纳的时候,总是在革命成功之后。但是,革命的成功表象不应该掩盖其内部涌动的力量,因此本论文希望逆流而上,在更加多元与复杂的视域中观照吴晓邦及其“新舞蹈运动”缘何发生,如何推动,其间的阻力与动力如何,其间隐藏着何种运行机制等暗流问题,还原其发生的原初语境。基于此,本论文侧重于对吴晓邦“新舞蹈运动”早期活动的资料收集与整合,以实证历史、比较史学、社会史学、文化史学为主要研究方法,以时间和地域这两条线索交织全文,分别析出吴晓邦“新舞蹈运动”在:1)20世纪初期世界范围的“新艺术”语境、2)20世纪初期东亚范围的“新舞蹈”语境、3)20世纪初期中国的“新文化”语境、4)30-40年代中国的战争语境、5)50年代以后中国的和平语境,这五重时空语境中的五种演进机制,即“悖论的余地”、“接受的焦虑”、“营养的网络”、“身体的冲动”、“理性的建构”,并认为,是机制的叠加推动着吴晓邦“新舞蹈运动”的不断演进。第一章以德国“表现主义舞蹈”为例,剖析了世纪之初的现代舞蹈中暗含的几组悖论:1)“理性”与“解放的冲动”之悖论;2)“普世”与“文化的排他”之悖论;3)“表达”与“表达的体制”之悖论。正是这种“悖论的余地”给了西方世界发源的现代舞技术与观念在东方各国得以传播与发展的机会。第二章在“文化的现代性”视域下,勾勒了日本“新舞蹈运动”的发生经过,并探讨其对西方现代性的两种接受回应:1)顺从的回应;2)反叛的回应。正是这种危机意识与焦虑体验,孕育了日本、中国等地“新舞蹈运动”的独特气质。第三章通过《申报》等民国报刊中保存的一手资料,对吴晓邦早期的舞蹈实践活动作了具象分析,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1)民族主义;2)大众文化;3)先行艺术,这三者形成了这一时期吴晓邦“新舞蹈运动”的主要营养网络。第四章论述了战争时期吴晓邦“新舞蹈运动”作为身体叙事与作为民族想象这两个方面所产生的舞蹈推进效用。不同于日本、韩国的“新舞蹈运动”选择了“现代舞蹈+本国传统”的接受模式,吴晓邦的“新舞蹈运动”选择了“现代舞蹈+抗战宣传”这样一种中国特殊时期的语境化处理。第五章认为进入和平年代,吴晓邦“新舞蹈运动”的最大贡献在于其完整学科的理性建构。作为文化探索,吴晓邦“新舞蹈运动”在这一时期有意识地回归中国的文化身份。作为体系建构,其也为中国舞蹈作为一门独立艺术而正名,并且逐步建立起完整的学科体系。一切的“新”都无法永恒,当时光流淌,“新”不再新,吴晓邦“新舞蹈运动”中存留的精神与态度却始终值得我们深思与牢记。

黄本亮[2](2018)在《从民间出走到返归乡土—百年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嬗变研究》文中指出百年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发展可谓精彩纷呈。其间,民间剪纸艺术生存的农耕文化土壤以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巨变,为百年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嬗变搭建了立体文化生态,并推动其产生亦步亦趋的变化。论文研究融文献研究法、田野调查法、图像学方法等于一体,对百年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嬗变进行了整体性研究。行文在理嬗变脉络、析嬗变动因、观嬗变走向、汇嬗变经验、辨嬗变隐忧的同时,也揭示了百年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嬗变与民间文化价值转向在历史和逻辑两个向度的复杂性关联与互动。这不仅将中国民间剪纸在各个时期散落的历史碎片串起,也为当下民间剪纸艺术发展提供了现实语境和实践参照。百年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嬗变与百年中国社会变迁纠结跌宕。清末民初是中国民间剪纸艺术文化生态突变的时代。在内部社会变革、外来文化渗透和民间文化启蒙中,民间剪纸艺术生存空间发生新变,教育传承方式开始肇始,应用载体逐渐出新,审美特征发生转轨。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中国民间剪纸艺术迈出从民间出走的步伐。随后,在延安文艺运动、新中国手工业合作化运动和“文革”三种意识形态征召下,民间剪纸艺术表现出与政治意识形态的紧密关联,这一方面推动民间剪纸艺术呈现现实主义审美转向,另一方面也逐步使民间剪纸游离民间文化本体。这种过度依附政治征召的发展路径,在改革开放语境中被剥离。改革开放后,中国传统民间剪纸艺术快速复苏,不仅民间剪纸艺术活动全面展开,而且传统民间剪纸艺术审美旨趣开始回归,甚至民间剪纸开始作为一种独立艺术样式登上了历史舞台,并确立其审美独立性。其间,虽然中国民间剪纸艺术重返百花齐放之状,但也渐显绘画化倾向。学者对民间剪纸艺术绘画化倾向展开了及时反拨,短暂守护了复苏成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不仅民间剪纸艺术依附的农耕文化十壤加速消逝,而且民间剪纸艺术在逢迎市场的调适中不断抛弃自身文化内核。在经济利诱下,作为生产消费的民间剪纸在逢迎市场的过程中开始呈现同质化倾向。市场经济时代民间剪纸艺术文化生态巨变推动其呈现整体衰微之势。进入21世纪,百年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发展成果在此汇聚。同时,生存困境中的民间剪纸也迎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时代契机。民间剪纸艺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语境中开始文化赋值,并渐显文化重塑之势与多态共生之状。综而释之,百年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嬗变经历了从民间出走到返归乡土的曲折历程。其间,民间剪纸艺术虽然经历了抽象化、工具化、符号化的存在状态,但最终寻回了民间文化本体地位。这既是民间剪纸文化内驱力的结果,也是民间文化自信的体现。因此,当下民间剪纸艺术发展应遵循民间文化自身规律,使其尽可能在自然状态下展现蓬勃生机。

黄一迁[3](2016)在《近代商务印书馆的美术传播研究(1897-1937)》文中研究指明清末民初的美术学校、美术团体和美术出版三位一体,初步构架起中国美术现代化转型的立体模型。其时,中国美术的现代化转型,同文化的现代化转型一样,急需借助一种兼具时效性和规模性的传播方式。显然,教育机构的优长并不在此。商务印书馆为代表的近代出版业,凭借其传播优势,积极与美术界合作,成为一股推动中国美术发展的社会力量。笔者试图以商务印书馆为研究对象,考察其在中国美术的发展史上所留下的“现象”问题。秉承着其先进的出版理念,商务印书馆网罗了馆内编辑的美术资源、自身培育的美术人才资源,同时将馆外艺术家、收藏家、散落民间的各类美术资源收集并加以整合,以先进的印刷技术使这些曾经“看不见”,又极度稀缺的资源图像化、文本化,转化为出版物形式的美术资本,呈现在大众视野中。这些美术资本以其学院化、社会化、国际化的侧重服务于不同的社会群体。借助商务印书馆强大的发行网络和传播手段,这些美术资本又迅速而广泛地向社会推广,为公众提供文化服务。商务印书馆的美术出版与公众需求间还存在相互引导的关系。学制的变革以及美育思想的逐渐完善,产生了来自学校的精英教育需求和来自社会的大众美育需求。商务印书馆针对不同市场需求进行出版活动,但这种市场导向又是模糊的,而商务则将需求具体到出版什么书,印制什么图册,反过来引导市场。在这种交互引导下,美术呈现螺旋上升式的发展态势,进一步推动了美术的现代化。商务印书馆在完成美术资源整合、转化、推广的同时,成功扮演了除美术学校、美术团体之外推动中国美术发展的“社会协同”角色,将美术从精英社会推广到大众社会,为中国美术向现代化转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商务印书馆的美术出版不仅保护和继承了前人遗留的美术资源,还为后世积了更多的资源,更为美术出版及美术教育等提供了“智库”模式,构建起集整合、利用、转化、扩大于一体的良性循环,在美术资源和公众之间架构了共享的桥梁。

朱亮亮[4](2014)在《展示与传播—民国美术展览会特性研究(1911-194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二十世纪初美术展览会在中国的兴起,以及民国前中期的盛极一时,直至民国后期的稳定发展,促使我国近代美术的展示与传播进入了一个完全开放的系统,成为艺术观念与主张、美术作品与思潮进行交流与推广的至为重要的媒介和载体。正是由于美术展览会的出现和发展改变了近代中国民众的社会文化心理,拓展了文化艺术的传播路径与交流空间,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动转型、中西美术的相互交流与融汇,以及中国美术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与深化。然而,美术史学界对它的关注远远不够,大部分局限于近现代美术展览历史的研究或是分散的区域或个案研究。民国时期美术展览会的根本特征和内在规律还未被全面、系统、深入地研究,其社会功能及历史作用也没有得到应有的肯定与认同。本课题以民国时期美术展览会所蕴含的两大核心语汇——“展示”与“传播”为崭新的切入角度进行辨析与分析。笔者在已有学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收集、整理和分析民国时期的报纸、期刊、书籍以及历史档案等史料,在对各类美展活动定量分析基础之上对整个民国时期美术展览会进行整体上的定性分析与研究。笔者还在纵向上打通历史时间的界限,以及横向上突破美术展览会形式上的多元,首次归纳总结出了民国时期美术展览会的四大特性——教育性、现代性、公益性和市场性。具体来讲就是:第一部分,从人体美展所引起的普通民众从封建道德伦理走向现代审美趣味的启蒙教育、从中小学儿童到艺术院校再到社会大众全面实现社会美育教育及爱国主义教育的美术展览会、以及实现美术学科发展的成绩美展、社团美展等个方面探讨美术展览会的教育性特征;第二部分:从美术展览自身形式的现代呈现、引发了中西绘画的现代性美术思潮的兴起、以及美术展览对于中西绘画创作的现代转型的影响等方面研究美术展览的现代性特征;第三部分:从以赈灾救难、帮困扶弱以及抗日救国为目的的筹款(物)美展来分析美术展览会的公益性特征;第四部分:以美术展览会为交易平台的艺术品流通从艺术家的艺术生产、艺术品定价、艺术品交易和艺术品消费等艺术市场中各个要素及相互关系等方面来考察美术展览会的市场性特征;通过对于民国时期美术展览会这四大特性的系统深入研究,深刻揭示民国时期美术展览会的内在规律和根本特征,并明确和揭示了其在中国美术近代化进程中所承担的历史责任和引领并推进近代中国美术逐步走向现代和不断变革深化所发挥的重大历史作用。

何文通[5](2013)在《中国与湄公河区域国家的安全合作研究 ——以湄公河航道联合执法为例》文中认为在世界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入的过程中,国家间的联系愈来愈紧密,国家间的安全合作作为各国维护国家安全、谋求安全利益的有效途径,受到了广泛的重视。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共同安全、合作安全、综合安全等为主的新安全理念对世界众多国家的国家安全战略产生了颇为重要的影响,并影响了当今世界诸多国家间、地区间安全合作机制。中国政府于20世纪90年代后提出以了“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指导原则的新安全观,代表了近年来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的核心思想。湄公河区域国家一方面在中国地缘安全战略中占关键的位置,另一方面又与中国西南边疆有着历史、文化、民族等多方面联系。而湄公河区域国家现阶段存在的例如毒品、艾滋病、跨国犯罪、环境污染等非传统安全问题,不光影响了区域内国家的发展与进步,同时也对中国的国家安全利益造成了威胁。发生于2011年10月5日的中国船只被劫持、无辜船员被杀害的“湄公河惨案”更彰显了湄公河区域面临的严峻地区安全问题。由于“10.5湄公河惨案”的发生,中国、老挝、缅甸、泰国自2011年12月起开启了四国湄公河航道联合执法行动。区域内国家开展针对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合作,同力对抗区域内存在的跨国犯罪、毒品犯罪、疫病传染等安全隐患,是改善地区安全环境有效途径。从国家问安全合作的角度看,联合执法行动为区域内国家间安全合作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入提供了有益的经验。现阶段中国与湄公河区域国家的安全合作主要面对非传统安全问题,合作具有多层次性,还具有参与主体多元、合作方式多样化、合作领域不断加深等特点。中国在参与区域安全合作的过程中应坚持以新安全观为指导,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原则;也要积极行动,树立负责任的国家形象;还需要认真分析和对待对区域外大国对地区事务的参与,采取适时有效的政策保障国家安全利益。

王勉[6](2012)在《移植与转向:近代启喑教育在华源流考辨》文中研究说明1760年法国传教士莱披在巴黎开办聋校,近代启喑教育由此起步,并日渐发展开来。1887年美国传教士梅里士夫妇在登州创办了启喑学校,将聋哑教育移植来华。作为舶来品的启喑教育,在跨越中国这一异质空间过程中悄然转向。本文以梅里士夫妇等人的工作报告、书信、日记为讨论文本,旨在重构启喑教育移植来华、宣讲与推广的史实,分析其在华的困境。进而文章将对民国年间尤其是抗战时期的启喑教育发展情形做大致梳理。在此基础上,对该教育的背后的推动逻辑及事业重心的转移提一点粗浅的想法。

匡导球[7](2009)在《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二十世纪的一百年间,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世界范围内的科学技术更是日新月异。在这一特定的社会和科技背景下,中国出版技术完成了从传统技术向现代技术的转型。对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的历史变迁进行系统、全面的梳理与分析,探索中国传统出版技术向现代出版技术转型的动因、机制与变迁模式,为二十一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发展提供历史借鉴,既有学术价值,也有现实意义。而从技术史的角度研究中国出版业的变迁,目前仍是学术界很少涉足的领域。界定出版技术的定义、性质及其构成是研究出版技术变迁的前提。出版技术是指传播主体对作品信息进行编辑、复制以及“原样”传输的操作技能,是反映在物质形态的工具、机器等装备,网络形态的系统、程序等软件,以及出版过程中体现的信息组织理念、工艺流程和实施手段。出版技术是观念形态与操作形态的统一,而非出版过程中具体工艺过程的简单拼加。出版技术至少包括编辑技术、复制技术、介质制造技术和发行技术四个方面。出版技术的每次重大创新,都大大增强了人类获取信息的能力,改进了人类文化交流的方式,给人类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带来深刻影响,因而被誉为人类“文明之母”。科学划分出版技术的发展阶段是研究出版技术变迁的基础。从社会形态、技术手段分析,二十世纪的中国出版技术变迁可划分为三个阶段:1900年至1949年;1950年至1984年;1985年至2000年。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因素的影响,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和变迁轨迹。世纪之初,西方传教士带来的新技术、出版救国的新思潮、近代资本主义的兴起,推动了中国出版技术的近代化。铅活字技术与半机械化印刷技术的结合,提高了出版生产的效率,出版物的外在形式、印装水平、发行方式也得到全面更新;在新技术条件下,传统编辑形态和编辑手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现代编辑形制基本形成。中国出版业核心技术、工作流程、组织形式、经济规模均发生了重大改变,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都实现了深刻变革.1950年后,出版业整体过渡到半机械化、机械化生产阶段,出版各部门产量、质量都得到显着提高,编辑、制版、印刷、装订及发行等环节实现了整体配套.但此后较长一段时间,出版技术总体发展较为缓慢,没有实质性突破,且各技术门类发展不平衡。80代初,造纸工业基本实现机械化,但因原料供给、科研能力等因素的制约,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仍然很大。而此阶段编辑技术从选题、内容编排到校正、定稿等环节日益完善和规范,标志着编辑技术体系更加成熟。专业化的发行体制解决了发行覆盖面小、渠道残缺堵塞等技术难题。在出版技术自主创新方面,受工业制造水平影响,投入生产环节的新产品、新设备不多,但在研发方面仍有不少突破,为80年代中期出版技术实现革命性突破奠定了基础。现代出版技术体系的形成始于1985年,以北大激光照排技术通过国家鉴定为标志。随着计算机排版技术的发展,出版业彻底告别“铅与火”而走向“光与电”,“数字化工作流程”将印前、印刷和印后过程整合成一个具有统一数据格式的不可分割的系统;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光纤通讯技术的发展,编辑技术趋向于数字化、自动化和一体化;各种适合海量存储的磁、光等新型出版介质的问世使信息存储不再局限于单一纸介质,出现了风格迥异的数字出版技术;在高科技手段的有力支撑下,依靠功能强大的办公、营销管理等应用软件,出版发行和销售环节的信息化管理成为现实。现代高新技术的广泛运用极大地拓展了出版的外延,建立在“机械复制”技术基础之上的出版形态已不是出版业的全部,出版产业开始走向以文化资源整理和内容创作为表现形式的信息生产和再生产。纵观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史,我们可以看出,出版是一个技术驱动的行业,出版技术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具有其独特的进化规律,呈现出加速性、累积性、一体化和数字化等特征。出版技术并不是按照一种内在的、固有的技术逻辑发展的,而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驱动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的因素包括:(1)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历史推动;(2)文化启蒙、民族运动与文化建设的政治推动;(3)科技革命与相关技术群落的技术推动;(4)技术创新政策与科研体制改革的制度推动;(5)出版产业迅速发展的市场推动。出版技术的转型机制,表现为技术——需求双重诱因模式、政府行为诱因模式与企业行为诱因模式。不同的创新机制,产生不同的创新效应。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中国出版技术的创新机制也呈现出相应的演变轨迹。1978年以后,由于国家发展战略的调整,出版技术创新开始由政府推动向市场推动转变,其结果是技术进步的速率加快、周期变短,对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增强.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为主导的多维整合效应逐步显现。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的历史经验和教训表明,吸收国外先进科技成果,推进出版技术创新的方向是正确的。但一味引进成套设备,实行以市场换技术的方针,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技术依赖性,制约了民族工业的发展,更严重的后果是,在出版这样一个特殊行业,缺乏技术自主性,稍有不慎,将危及国家信息安全。出版传播技术的变迁是自然世界的动态进化过程,从印刷、网络出版到跨媒体出版,出版技术的每次创新,都增加了出版媒介对受众的影响力,都给人类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表现在出版技术进步不断增强人类获取信息的能力、出版技术发展推动人类文化交流模式转变以及网络出版技术对现代社会发展的影响等方面。中国出版技术创新已走过“引进创新”阶段,正致力于技术的“集成创新”,其未来方向应是“自主创新”。为此,必须改善技术创新的政策环境,改进技术引进方式,建立新的技术创新主体和技术创新平台,形成新的技术激励扩散机制,并以市场为导向,坚持高起点与延续性,实现出版技术创新的跨越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文章提出了推动出版技术创新的环境、目标和途径,以及通过制度创新促进技术创新的政策建议。

赵远哲,马艳玲,陈翔华[8](2008)在《十年交流合作 让世界瞩目中国——中国海事局建局十周年成就之国际交流篇》文中研究表明"在国际海运论坛上,中国是最引人注目的国家之一。"2008年全国港航管理工作会议上,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徐祖远如是说,"中国在世界海运界的地位明显提升,已成为世界海运发展的主要推动力。"的确,在世界吞吐量二十强的港口中,中国已跻身八个席位,并且五个港口进入世界前十强;从1989年起,中国已连续十届当选为国际海事组织(IMO)A类理事国。

呙清云[9](2007)在《招商银行金融创新研究》文中认为创新是金融发展的永恒主题,面对金融全球化趋势和加入WTO后外资金融机构的激烈竞争,如何推进我国金融创新的发展,解决金融创新中出现的问题与制约因素就成为当前金融发展所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2006年我国金融业加入WTO的过渡期结束后,国内金融市场的竞争将会日趋加剧。在这种情况下,研究如何进行金融创新,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本文以国内外金融创新理论为基础,以招商银行为研究对象,评述了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现状,讨论了招商银行进行金融创新的几个关键问题,以期对招商银行乃至中国的中小商业银行的改革、发展以及对业内人士有一定的参考作用。论文首先阐述了选题背景,评述了国内外金融创新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招商银行的业务现状,指出了目前招商银行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接着论文重点分析了招商银行金融创新的现状、金融创新的动力和制约因素。最后,论文详细阐述了金融创新的原则和创新的策略。研究结果表明,招商银行在创新能力、管理水平、盈利能力和资本充足率等方面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同时也面临着金融市场的开放、银行业的大规模融资、招行的优势业务等方面的挑战。招商银行在与世界金融接轨、实现可持续发展、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应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挑战、实现转型等因素的推动下,金融创新非常活跃。同时招商银行的金融创新受观念约束、制度约束、内部管理约束、技术约束的影响,导致招商银行的金融创新存在着创新缺乏独创性、创新产品的市场化过程缓慢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论文提出了招商银行的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发展为导向、以安全性为前提进行金融创新的金融创新原则,以及构筑金融创新链条,提高招行竞争力等金融创新策略。

余压芳[10](2006)在《生态博物馆理论在景观保护领域的应用研究 ——以西南传统乡土聚落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生态博物馆是近十年来国际生态博物馆理论在我国西南地区传统乡土聚落遗产保护中的试验项目,目前正面临着保护与发展的诸多矛盾。本研究一方面总结分析了国际生态博物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历程,另一方面以聚落景观要素的分类阐释及多元主体的价值取向为切入点,深入剖析西南传统乡土聚落景观的功能转型问题,在此基础上,以景观的历时性变化为线索,分析西南生态博物馆实例中的保护行为与景观变迁的关系,结果表明:(1)西南传统乡土聚落的文化独特性在聚落景观构成上表现为半固定和非固定特征景观因素的丰富完善及固定特征景观因素的相对简单;(2)生态博物馆保护行为可以有效影响西南传统乡土聚落的旅游转型速度、规模与方向,具备一定实施力度的个案在文化景观构成、主体价值取向、访客行为特征等方面表现出文化旅游的综合潜质;(3)生态博物馆保护行为对西南传统乡土聚落各类景观要素的影响强弱依次为:半固定特征景观因素——非固定特征景观因素——固定特征景观因素。最后,作者提出生态博物馆景观保护与利用的价值参考体系,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促进我国生态博物馆可持续发展的可能途径。

二、小森来华举办培训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森来华举办培训班(论文提纲范文)

(1)叠加的机制 ——吴晓邦“新舞蹈运动”演进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关于研究缘起
        二、关于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对象与研究视角
        一、关于研究对象
        二、关于研究视角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一)关于吴晓邦“舞蹈学研究”整体框架的阐述和分析
        (二)宏观研究,即对吴晓邦基本理论的研究和探讨
        (三)微观研究,即对吴晓邦应用理论的研究和探讨
        (四)追慕与缅怀吴晓邦
        (五)人物年谱及作品年表
        二、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一、关于研究方法
        (一)以“野史”补“正史”——实证历史
        (二)以“比较”祛“偏见”——比较史学
        (三)汇“历时”与“共时”——社会史学
        (四)越“表象”达“精神”——文化史学
        二、关于论文结构
第一章 西方“新艺术”的悖论基因
    第一节 现代的世界
        一、“现代性”的概念:两种阐释倾向
        二、现代性的内在悖论:文化与非文化之间
        三、作为文化的现代性:现代主义艺术
    第二节 现代的舞蹈——以德国为例
        一、鲁道夫·拉班
        二、玛丽·魏格曼
        三、库特·尤斯
    第三节 现代舞蹈的悖论基因
        一、“理性”与“解放的冲动”之间
        二、“普世”与“文化的排他”之间
        三、“表达”与“表达的体制”之间
    本章小结:悖论的余地
第二章 东亚“新舞蹈”的接受焦虑
    第一节 “东亚现代性”概念的出现
        一、“现代性”是否等于西方
        二、“文化排他性”作为突破口
    第二节 东亚“新舞蹈”——以日本为例
        一、日本“邦舞”界率先发声
        (一)坪内逍遥
        (二)藤荫静枝
        二、日本“洋舞”后来居上
        (一)东方拂晓——石井漠
        (二)一生缱绻——高田雅夫与高田世子
        (三)新的典范——江口隆哉与宫操子
    第三节 东亚“新舞蹈”的接受焦虑
        一、顺从的回应
        二、反叛的回应
    本章小结:接受的焦虑
第三章 中国“新文化”的营养网络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的基本概念
        一、多元内涵
        二、作为“启蒙运动”
        三、作为“文艺复兴”
        四、“西学东渐”与文化纠结
    第二节 20世纪初期的吴晓邦
        一、现代转型期的启蒙教育
        二、东京与上海之间的吴晓邦
        (一)东京的舞蹈活动
        (二)上海的舞蹈活动
    第三节 “新文化”中“新舞蹈”的营养网络
        一、民族主义提供生长土壤
        二、大众文化提供传播渠道
        三、先行艺术提供发展助力
    本章小结:营养的网络
第四章 烽烟中的身体叙事与民族想象
    第一节 烽烟中的“新舞蹈”
        一、先锋演剧队
        二、中法剧艺学校与《罂粟花》
        三、新安旅行团
        四、重庆的“新舞踊表演会”
    第二节 “新舞蹈”的身体叙事
        一、文本内身体——作为舞蹈艺术的话语
        (一)结构逻辑的组织
        (二)典型素材的提取
        (三)共同体的形成
        二、文本外身体——作为抗战意志的宣传
        (一)男性演员的物理身体
        (二)中国舞者的文化身体
    第三节 “新舞蹈”建构的民族想象
        一、民族认同作为心理根基
        二、共同体带来的安全感
        三、从“去中国化”到“中国化”的回归
    本章小结:身体的冲动
第五章 和平后的文化探索与体系建构
    第一节 和平后的“新舞蹈”
        一、从延安“鲁艺”到部队《进军舞》
        二、中央戏剧学院舞蹈运动干部训练班
        三、中国舞蹈艺术研究会
        四、天马舞蹈艺术工作室
        (一)受众转向
        (二)审美转向
        五、“舞蹈学研究”的提出
    第二节 作为文化探索
        一、流动的文化符号
        (一)现实符号与当下的连接
        (二)传统符号对历史的追忆
        二、从文化断裂到文化认同
        (一)在文化断裂带中
        (二)对文化认同的复归
    第三节 作为体系建构
        一、从“舞踊”到“舞蹈”
        二、走向舞蹈学体系建构
    本章小结:理性的建构
结论:叠加的机制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
    附录一 石井漠生平年表
    附录二 高田雅夫·世子生平年表
    附录三 江口隆哉·宫操子生平年表

(2)从民间出走到返归乡土—百年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嬗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相关界定
    四、文献综述
    五、研究方法
    六、思路框架与内容
    七、研究创新之处
第一章 开化民间:内动外渗开启民间剪纸艺术应变图新(20世纪初至30年代)
    1.1 清末以前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程式化演进
        1.1.1 稳定的演进脉络
        1.1.2 程式特征的固守
    1.2 社会变革引起民间剪纸艺术生存空间变化
        1.2.1 农耕社会结构的松动
        1.2.2 城市商业经济的兴起
        1.2.3 新旧风俗习尚的交锋
    1.3 民间文化启蒙拓宽民间剪纸艺术承传方式
        1.3.1 民间文化启蒙语境中的民俗剪纸辑录
        1.3.2 剪纸教育承传方式的肇始
        1.3.3 剪纸应用载体的新显
    1.4 民间剪纸艺术变异性特征萌醒的双向进路
        1.4.1 内容题材创新与审美价值的转化
        1.4.2 西方艺术浸染与剪纸语言的变化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征召民间:意识形态征召民间剪纸艺术鼎新革故(20世纪40年代至70 年代中期)
    2.1 延安文艺运动指引木刻窗花革命现实主义探索
        2.1.1 创新主体民间观念的意识形态过滤
        2.1.2 革命战争催生民间剪纸宣传新功能
        2.1.3 战时宣传功能牵引剪纸图像范式变化
        2.1.4 木刻窗花革命现实主义的艺术追求
    2.2 手工业合作化主导民间剪纸艺术现实主义勃兴
        2.2.1 新中国民间剪纸手工业合作化的展开
        2.2.2 合作化运动中剪纸艺人地位上行的助推
        2.2.3 民间剪纸艺术现实主义转向之时代追随
        2.2.4 民间剪纸艺术写实手法渐熟
    2.3 “文革”催征下的民间剪纸艺术审美革故异化
        2.3.1 “文革”文艺标准对“民间”的政治纯化
        2.3.2 民间剪纸艺术传统文化生态的驱离
        2.3.3 “文革”主题剪纸民间审美意识的异化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美在民间:改革开放推动民间剪纸艺术复苏立新(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
    3.1 改革开放开启民间剪纸热的兴盛
        3.1.1 国家文化理念中的民间文化认同
        3.1.2 民间剪纸艺术活动的全面展开
    3.2 传统民间剪纸艺术审美旨趣的回归
        3.2.1 传统民间剪纸艺术价值的苏醒
        3.2.2 民间剪纸艺术传统风格的复苏
    3.3 民风新作型剪纸地位的上扬与反拨
        3.3.1 传统民俗剪纸向民风新作剪纸的滑动
        3.3.2 传统民间剪纸艺术绘画化倾向的反拨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利诱民间:市场经济利诱民间剪纸艺术吐故逢迎(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1世纪初)
    4.1 民间剪纸文化依附渐失中的经济属性凸显
        4.1.1 市场经济驱诱民间剪纸依附的文化政策转向
        4.1.2 城乡结构固化抽离民间剪纸村社文化传统
        4.1.3 旅游消费刺激民间剪纸艺术经济价值膨胀
    4.2 作为生产的民间剪纸逢迎市场的产销调适
        4.2.1 创作方式从“技艺型”向“设计型”切换
        4.2.2 产销方式从“分散型”向“整合型”优化
        4.2.3 艺人身份从“单一型”到“多元型”逢源
    4.3 作为消费的民间剪纸逢迎市场的审美趋同
        4.3.1 审美主题从“民俗文化”走向“审美文化”
        4.3.2 审美功能从艺人“自娱”走向市场“娱他”
        4.3.3 审美风格从“俗”趋“雅”中的趋同倾向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返归乡土:非遗契机唤醒民间剪纸艺术文化重塑(21世纪初至今)
    5.1 民间剪纸生存困境中的非遗契机
        5.1.1 政府非遗剪纸保护工程的展开
        5.1.2 社会团体非遗剪纸保护的成效
        5.1.3 民间群体剪纸发掘守护的前瞻
    5.2 非遗激活民间剪纸艺术文化赋值
        5.2.1 非遗剪纸传承中的文化叠加转向
        5.2.2 非遗剪纸保护中的公共文化面向
        5.2.3 非遗剪纸保护对地方话语的引入
    5.3 非遗语境下民间剪纸艺术分野共生
        5.3.1 原生态传承型剪纸与程式特征的回归
        5.3.2 市场态生产型剪纸与大众审美的表达
        5.3.3 艺术态创新型剪纸与个性风格的探索
    本章小结
总结与反思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一、文中图片来源
    二、百年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发展大事记
    三、中国有剪纸的民族主要剪纸类型及分布区域一览表
    四、调研访谈采风录摘编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获奖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致谢

(3)近代商务印书馆的美术传播研究(1897-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
    二、选题的价值与意义
    三、前期相关研究
    四、研究内容及方法
    五、创新点与思考点
第一章 近代民营书局的崛起与美术出版
    第一节 近代民营书局的崛起
        1、近代出版业的转型
        2、商务印书馆的滥觞
    第二节 美术史上的“商务”现象
        1、商务印书馆的文化使命感
        2、商务印书馆的美术出版理念
        3、“商务”现象之于美术史
    第三节 其他民营书局的美术出版格局
        1、综合书局和美术专门书局
        2、美术出版的竞争与侧重
第二章 商务印书馆的美术资源整合
    第一节 内外双循环的资源整合系统
        1、内部资源的开发
        2、外部资源的吸纳
    第二节 成功整合资源的前提条件
        1、情缘、学缘与地缘
        2、理念与愿景的重叠
        3、平台与才能的互补
        4、需求与福利的对接
        5、价值与尊重的对等
第三章 商务印书馆的印刷技术支持
    第一节 打开新文化生产的枢机
        1、印刷之发达与文化之进步
        2、商务印书馆重视印刷的发展理念
    第二节 商务印书馆印刷技术的发展
        1、中外技术人才的提携与任用
        2、设备与技术的改良与引进
    第三节 商务印书馆的图像复制工艺
        1、石印技术
        2、珂罗版技术
        3、影写版技术
        4、照相凸版技术
        5、雕刻版技术
第四章 商务印书馆的美术资本产出
    第一节 学院化的美术教材
        1、普通学校
        2、师范学校与教授书
        3、美术专业学校
    第二节 社会化的美育培养
        1、少儿美术兴趣的养成
        2、生活美感的熏陶
        3、知识的普及和艺术的鉴赏
    第三节 国际化的互补交流
        1、国际化队伍与出版内容
        2、国际化推广与交流互动
第五章 商务印书馆的美术资本传播
    第一节 市场的需求与引导
        1、企业的“商务”
        2、文化的“商务”
    第二节 多元的推广途径
        1、发行网络的主攻
        2、大众传媒的助阵
第六章 近代商务印书馆美术出版的再思考
    第一节“商务”现象:近代中国美术发展的社会协同
        1、双重遗忘的尴尬
        2、商务印书馆的美术“社会协同”角色
    第二节 出版机构的美术数据库及智库服务
        1、美术资源的数位典藏
        2、美术出版的多重智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商务印书馆人名录
附录二 商务印书馆美术书目
附录三 大事记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和参与项目
后记

(4)展示与传播—民国美术展览会特性研究(1911-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插图清单
绪论
    一、美术展览会——民国时期美术进程的展示载体与传播媒介
    二、民国时期美术展览会研究现状之研究
    三、“美术展览会”概念的界定、时间分期与特征
    四、本课题的研究视角与方法、论点结构及研究意义
第一章 “全民教育与学科发展”——民国时期美术展览会“教育性”之探讨
    第一节 从封建道德伦理走向现代审美趣味——人体美展的启蒙教育
        一、从风波到风暴的人体美展
        二、人体美展促进民众思想的解放与观念的开放
    第二节 培养能力与塑造人格——实现教育价值的美术展览会
        一、美展培养儿童及中小学生的认知与创造
        二、刘海粟以美展促进艺术民众化
        三、林风眠以美展促进民众接受艺术教育
    第三节 完善与创新——实现美术学科价值的美术展览会
        一、美术展览促进美术学科的发展——以上海美专成绩展览会为例
        二、社团美展促进美术学科发展
第二章 “应时代而发展”——民国时期美术展览会“现代性”之研究
    第一节 美术展览会本体的现代性呈现
        一、美术展览现代形式之多元化变迁
        二、展厅布置与展出效果的现代考量
    第二节 美术展览会推动现代美术思潮的兴起
        一、教育部第一届全国美展所引发的西画写实派与现代派之争
        二、由美术展览会形成的中国画“新”与“旧”两大阵营
    第三节 美术展览会与美术创作的现代转型
        一、美术展览会引发的西画创作现代转型
        二、全国美展中“新国画”之异军突起
第三章 社会救助与募款救国——民国时期美术展览会“公益性”之分析
    第一节 同胞之情与仁爱之心——赈灾与帮困筹款(物)美展的公益性
        一、救难赈灾美展的公益性
        二、赈济难民美展的公益性
    第二节 国家存亡与民族大义——抗战筹款(物)美展的公益性
        一、国内救国劳军美术展览激发全民抗战热情
        二、海外抗战筹款及援华美术展览引起国际关注与支持
第四章 “公开展示与直接销售”——民国时期美术展览会“市场性”之考察
    第一节 定位与定价——艺术家及作品在美展中的市场价值体现
        一、民国时期艺术市场环境与艺术家的身份转化
        二、美术展览会中艺术品的定价
    第二节 策划与交易——美术展览会中的艺术品经营
        一、媒体宣传与名人推介
        二、美展作品销售中的市场化交易手段
    第三节 购藏与反馈——美展中的艺术品消费及影响
        一、美展中艺术品消费者的构成及够藏行为分析
        二、作品销售对美展本身及艺术家创作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科研成果

(5)中国与湄公河区域国家的安全合作研究 ——以湄公河航道联合执法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择本课题的原因及意义
        1.1.1 选题缘由
        1.1.2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1.2 相关研究现状介绍
        1.2.1 中国与周边国家安全合作研究
        1.2.2 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研究
    1.3 本文主要的研究方法和写作框架
        1.3.1 本文主要研究方法
        1.3.2 本文研究思路与写作框架
        1.3.3 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二章 国家安全和中国的新安全观
    2.1 安全与国家安全的概念
        2.1.1 对“安全”概念的讨论
        2.1.2 “国家安全”的概念
    2.2 冷战后新安全观的产生
        2.2.1 新安全观概述
        2.2.2 新安全观是对传统安全观的发展
    2.3 中国政府所倡导的新安全观
        2.3.1 中国新安全观的提出过程
        2.3.2 中国新安全观的理论内涵
第三章 中国与湄公河次区域国家的安全合作概况
    3.1 湄公河流域国家面临的主要非传统安全问题
        3.1.1 毒品问题
        3.1.2 艾滋病
        3.1.3 跨国、跨地区犯罪问题
        3.1.4 水电资源争议与生态安全问题
    3.2 中国与湄公河流域国家安全合作的重要性
        3.2.1 湄公河流域国家概况介绍
        3.2.2 地缘政治角度看湄公河流域国家对我国的国家安全战略的意义
    3.3 中国与湄公河流域国家非传统安全合作概况
        3.3.1 开展禁毒工作,打击毒品犯罪
        3.3.2 疾病防控
        3.3.3 司法合作,打击跨国犯罪
        3.3.4 保护生态环境
第四章 安全合作的实例:湄公河流域四国联合执法
    4.1 “10.5湄公河惨案”的过程及目前状况
        4.1.1 “10.5”湄公河惨案经过
        4.1.2 中方在事件发生后的处理与应对
        4.1.3 案件侦破及目前状况
    4.2 “10.5湄公河惨案”对中国及东南亚地缘安全的影响
        4.2.1 凸显了严峻的地区安全形势
        4.2.2 对中国及东南亚地缘安全的影响
    4.3 “10.5湄公河惨案”对四国联合执法机制的促成
        4.3.1 各方达成联合执法共识
        4.3.2 四国联合执法机制正式建立
    4.4 对四国联合执法的评估与展望
        4.4.1 进行安全合作是相关各国的共识
        4.4.2 开创以警务合作促进安全合作的新合作模式
        4.4.3 联合执法为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安全合作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第五章 对于中国与湄公河流域国家安全合作的思考
    5.1 中国与湄公河流域国家安全合作的特点
        5.1.1 以对抗非传统安全问题为合作主要内容
        5.1.2 合作框架具有多层次性
        5.1.3 参与合作主体多元,合作方式多样化,合作领域不断加深
    5.2 关于中国进一步参与区域安全合作的思考
        5.2.1 以新安全观为参与安全合作的指导原则
        5.2.2 积极行动,树立负责的国家形象
        5.2.3 谨慎对待区域外大国的参与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移植与转向:近代启喑教育在华源流考辨(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目录
绪言
    一 选题的意义
    二、 研究回顾
    三 关注的问题和依据的主要史料
第一章 传教事业版图上的烟台
    第一节 初涉登州
    第二节 烟台民众的信仰世界一瞥
    第三节 女传教士与传教之外的“福音”
第二章 筚路蓝缕:启喑教育移植入华
    第一节 最初移植来华的尝试
    第二节 “落户烟台”
第三章 “大宣讲”与启喑教育的转向
    第一节 1908年大宣讲神话素描
    第二节 宣讲成效解读
    第三节 后宣讲时代的危机
第四章 启喑教育在华扩张
    第一节 抗战前启喑教育格局的变动
    第二节 重心南移:抗战期间的启喑教育
    第三节 双重变奏
结语:启喑教育在华发展的困境?
参考书目

(7)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三、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四、主要内容、结构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中国出版技术体系的形成及其发展
    第一节 出版技术、技术体系及其发展轨迹
        一、出版技术的内涵界定
        二、出版技术体系的形成
        三、出版技术变迁的历史轨迹
    第二节 中国传统出版技术的历史遗产
        一、中国传统出版技术的发展
        二、中国传统出版技术对西方近代出版技术的影响
    第三节 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的历史分期
        一、近代出版技术的引进与普遍应用(1900年至1949年)
        二、现代出版技术的初步形成(1950年至1984年)
        三、现代出版技术的创新与发展(1985至2000年)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近代出版技术的引进与普遍应用(1900-1949)
    第一节 近代出版技术传入的历史背景
        一、晚清西学东渐与近代出版起源
        二、文化启蒙运动与近代出版高潮
        三、洋务运动与西方科学技术的引进
    第二节 近代印刷、造纸与装订技术的引进
        一、近代印刷技术的传入及普遍应用
        二、近代机器造纸技术的引进与应用
        三、出版物新式装订技术的应用
    第三节 编辑理念、编辑与发行技术更新
        一、编辑理念的更新
        二、编辑技术体系的初步形成
        三、发行技术的更新
    第四节 新型出版技术的广泛应用与出版业转型
        一、中国近代出版技术的革新过程
        二、新型出版机构的出现及其商业化
        三、中国出版业的近代化转型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现代出版技术的初步形成(1950-1984)
    第一节 50年代初期出版业的整合与改造
        一、50年代初期出版业发展概况
        二、私营出版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三、"工业化战略"与出版业布局调整
    第二节 印刷技术的发展
        一、凸版印刷技术的兴衰
        二、平版印刷技术的发展
        三、凹版印刷技术的进步
        四、书刊装订技术的提升
    第三节 出版材料制造技术的突破
        一、造纸技术体系的完善
        二、制版材料制造技术的进步
        三、油墨制造技术的发展
    第四节 编辑与发行技术的创新
        一、编辑技术体系的日益完善
        二、书刊装帧技术的发展
        三、专业化发行技术流程的构建
    第五节 出版理念、经营机制更新与现代出版业的初步形成
        一、出版理念的更新
        二、出版体制改革与经营机制转型
        三、现代出版业的初步形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现代出版技术的创新与发展(1985-2000)
    第一节 全球化、信息化与中国出版技术创新
        一、新科技革命与出版业技术创新
        二、体制改革、经济发展与出版产业兴起
        三、全球化推动出版产业和出版技术升级
    第二节 "748"工程与汉字激光照排技术
        一、"748"工程:突破"铅与火"的自主创新之路
        二、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发展及其原理
        三、计算机直接制版技术及其发展
    第三节 信息处理数字化与编辑技术体系变革
        一、采编系统数字化技术
        二、出版信息存储与数据库应用技术
        三、出版数据远程传输技术
    第四节 高新印刷技术普遍应用与出版介质的更新
        一、现代高速印刷机械的普遍使用
        二、印刷数字化工作流程
        三、数字化直接印刷技术
        四、新型出版介质制作技术的发展
    第五节 数字出版技术发展与管理模式创新
        一、数字出版技术及其形态演变
        二、新型出版模式与出版技术平台
        三、基于信息化的出版管理与发行模式创新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的动因、机制与路径
    第一节 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的历史特征
        一、出版技术成果的累积性
        二、出版技术发展的加速性
        三、出版技术一体化
        四、出版技术数字化
    第二节 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的动因
        一、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历史推动
        二、文化启蒙与民族复兴的政治推动
        三、科技革命与相关技术群落的技术推动
        四、技术创新政策与科研体制改革的制度推动
        五、文化产业发展与行业内部竞争的市场推动
    第三节 中国出版技术创新的机制与模式
        一、中国出版技术的创新机制
        二、出版技术国家主导型创新模式
        三、出版技术国家诱导与企业自主创新互动模式
    第四节 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的路径
        一、中国出版技术的引进创新
        二、中国出版技术的集成创新
        三、中国出版技术的原始创新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二十世纪出版技术变迁的历史启示
    第一节 二十世纪出版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出版技术进步不断增强人类获取信息的能力
        二、出版技术进步改变人类文化交流方式
        三、网络出版技术改变人类信息传播格局
    第二节 二十世纪出版技术变迁的借鉴意义
        一、必须改进出版技术引进方式
        二、技术研发必须坚持高起点与延续性
        三、技术创新必须有政府的引导和支持
        四、技术进步必须以市场为导向
    第三节 新时期出版技术创新的环境、目标和途径
        一、新时期中国出版技术创新的环境
        二、中国出版技术创新的战略目标
        三、中国出版技术创新的途径
    第四节 推动出版技术进步的创新思考
        一、优化出版技术创新的科技环境
        二、优化出版技术创新的政策环境
        三、优化出版技术创新的扩散激励机制
        四、优化出版技术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十年交流合作 让世界瞩目中国——中国海事局建局十周年成就之国际交流篇(论文提纲范文)

代表国家参与国际海事组织活动海事国际地位明显提升
推动中国航运走向世界赢得国际声誉
积极履约举办论坛提高国际声望
加强合作重视学习海事系统业务水平明显提高
结束语

(9)招商银行金融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提出
    1.2 金融创新的研究综述
        1.2.1 金融创新的主要类型
        1.2.2 金融创新的主要理论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招商银行的业务发展现状
    2.1 招商银行的基本情况
    2.2 招商银行竞争优势
        2.2.1 金融创新
        2.2.2 经营管理
        2.2.3 赢利能力分析
        2.2.4 资本充足率分析
        2.2.5 地域竞争优势分析
        2.2.6 公司业务特色分析
        2.2.7 招商银行竞争力提升策略
    2.3 招商银行面临的挑战
        2.3.1 未来几年招商银行乃至国内商业银行发展面临的形势
        2.3.2 未来几年招商银行面临的严峻挑战
第三章 招商银行金融创新分析
    3.1 招商银行金融创新的动力
    3.2 招商银行金融创新的现状
        3.2.1 公司类产品的创新和竞争力
        3.2.2 零售业务的产品创新及战略意义
        3.2.3 招商银行科技发展及竞争力
        3.2.4 马蔚华的“颠覆逻辑”
        3.2.5 组织结构先行
        3.2.6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3.3 招商银行金融创新的约束因素
        3.3.1 观念约束
        3.3.2 制度约束
        3.3.3 内部管理约束
        3.3.4 技术约束
        3.3.5 人才约束
第四章 招商银行金融创新的几个关键问题
    4.1 招商银行金融创新的原则
        4.1.1 要以市场为导向
        4.1.2 要以科技发展为导向
        4.1.3 以安全性为前提进行金融创新
        4.1.4 各业务间配置资本的创新
        4.1.5 业务应用系统时时更新作为金融创新的保证
    4.2 招商银行金融创新策略
        4.2.1 建立产品创新机制,加强风险控制,实现金融创新
        4.2.2 积极推进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创造良好基础
        4.2.3 加快负债品种、加大中间业务创新和技术创新
        4.2.4 金融风险管理创新
        4.2.5 尝试混业经营
        4.2.6 构筑金融产品创新链条
        4.2.7 积极推进微观金融创新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的主要结论
    5.2 本文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5.3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10)生态博物馆理论在景观保护领域的应用研究 ——以西南传统乡土聚落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0.1 问题的缘起
        0.1.1 困惑——传统乡土聚落的遗产保护与社区发展问题
        0.1.2 限定——西南地域文化格局对当地传统乡土聚落的影响
        0.1.3 探索——生态博物馆理论与西南传统乡土聚落景观保护实践的对接
    0.2 基本研究思路的分析框架
        0.2.1 基本研究思路
        0.2.2 研究框架的建立
    0.3 相关研究综述
        0.3.1 生态博物馆理论的研究进展
        0.3.2 西南传统乡土聚落景观保护的相关研究进展
        0.3.3 对既往研究的思考
第一章 生态博物馆思想体系与实践发展
    1.1 生态博物馆名称、定义与诠释
        1.1.1 “生态博物馆”词义辨析
        1.1.2 生态博物馆的定义与演变
    1.2 生态博物馆产生的历史背景与哲学渊源
        1.2.1 博物馆与环境
        1.2.2 博物馆与社区
        1.2.3 新博物馆运动的发展
        1.2.4 生态博物馆理念的产生
    1.3 生态博物馆的成长历程及各国实践
        1.3.1 法国生态博物馆:从理论到实践
        1.3.2 欧洲生态博物馆:新观念的继续成长
        1.3.3 生态博物馆的世界范围传播
    1.4 小结
第二章 西南传统乡土聚落景观的成因、构成与价值取向
    2.1 中国的乡村城市化与乡村景观化问题
        2.1.1 乡村城市化历程的简单回顾
        2.1.2 乡村景观化
        2.1.3 乡村城市化与乡村景观化的关系
    2.2 西南地域文化格局对当地传统乡土聚落的影响及表象
        2.2.1 地理自然环境
        2.2.2 生产方式与经济结构
        2.2.3 传统文化势位
        2.2.4 后工业时期的现实处境分析
    2.3 西南传统乡土聚落的景观构成
        2.3.1 固定特征景观因素
        2.3.2 半固定特征景观因素
        2.3.3 非固定特征因素
    2.4 西南传统乡土聚落景观的价值取向
        2.4.1 西南传统聚落景观的价值取向构成现状分析
        2.4.2 西南传统乡土聚落景观价值取向的辩证关系
    2.5 小结
第三章 西南传统乡土聚落型生态博物馆景观历时性变迁的实例研究
    3.1 梭戛苗族生态博物馆的历时性比较结果与分析
        3.1.1 梭戛箐苗社区的地理区位与历史沿革
        3.1.2 梭戛苗寨景观的主要特征分析
        3.1.3 梭戛箐苗社区的保护发展历程
        3.1.4 梭戛生态博物馆建成前后的景观变化(1995-2006)——以陇戛寨为例
        3.1.5 景观的历时性变化与梭戛生态博物馆保护行为的相关性分析
    3.2 镇山布依族生态博物馆的历时性比较结果与分析
        3.2.1 镇山村的地理区位与历史沿革
        3.2.2 镇山村景观的主要特征分析
        3.2.3 镇山村的保护与发展历程
        3.2.4 镇山生态博物馆建成前后的景观变化(1994-2005)
        3.2.5 镇山村村寨保护、旅游发展与景观变化的相关分析结果
        3.2.6 镇山布依族生态博物馆与周庄的保护与发展比较
    3.4 小结:景观变迁的综合分析
第四章 促进西南传统乡土聚落型生态博物馆的景观保护途径探讨
    4.1 由现象所引发的对几组关系的思考
        4.1.1 生态博物馆与我国历史文化名镇(村)保护体系的关系思考
        4.1.2 生态博物馆的管理机制与我国现行的村民自治制度的关系思考
        4.1.3 生态博物馆的多元使用主体价值取向的主次关系
        4.1.4 生态博物馆中文化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关系
    4.2 生态博物馆景观保护与利用的价值参考体系
        4.2.1 以原着民为中心的多元主体价值取向的平衡
        4.2.2 聚落景观的动态演变与景观功能的合理转换
    4.3 促进生态博物馆可持续发展的外力整合途径
        4.3.1 历史文化名镇(村)保护制度
        4.3.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国策
        4.3.3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政策
    4.4 生态博物馆专有工作模式的推进途径
        4.4.1 文化记忆和传承工程的成果巩固与转化利用
        4.4.2 建立健全生态博物馆“社区参与”运行机制
结束语:以过程为基础
参考文献
附录A 中国生态博物馆建设大事记
附录B 世界生态博物馆名录
作者简介(包括论文和成果清单)
后记:景观体验的再体验

四、小森来华举办培训班(论文参考文献)

  • [1]叠加的机制 ——吴晓邦“新舞蹈运动”演进史[D]. 范舟.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9(01)
  • [2]从民间出走到返归乡土—百年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嬗变研究[D]. 黄本亮. 上海大学, 2018(02)
  • [3]近代商务印书馆的美术传播研究(1897-1937)[D]. 黄一迁. 上海大学, 2016(02)
  • [4]展示与传播—民国美术展览会特性研究(1911-1949)[D]. 朱亮亮. 华东师范大学, 2014(11)
  • [5]中国与湄公河区域国家的安全合作研究 ——以湄公河航道联合执法为例[D]. 何文通. 中央民族大学, 2013(02)
  • [6]移植与转向:近代启喑教育在华源流考辨[D]. 王勉. 复旦大学, 2012(03)
  • [7]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研究[D]. 匡导球. 南京农业大学, 2009(04)
  • [8]十年交流合作 让世界瞩目中国——中国海事局建局十周年成就之国际交流篇[J]. 赵远哲,马艳玲,陈翔华. 中国海事, 2008(12)
  • [9]招商银行金融创新研究[D]. 呙清云. 天津大学, 2007(04)
  • [10]生态博物馆理论在景观保护领域的应用研究 ——以西南传统乡土聚落为例[D]. 余压芳. 东南大学, 2006(04)

标签:;  ;  ;  ;  ;  

小森来华举办培训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