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杀伤性”——武器研发新趋势

“非杀伤性”——武器研发新趋势

一、“非致命性”——武器研发的新动向(论文文献综述)

张波,刘加凯,来斌斌[1](2021)在《拒止装备与技术发展探讨》文中指出拒止装备主要用于对试图冲闯、袭击中国重要目标的人或装备实施阻截。根据作用对象不同,可区分为反人员、车辆、水上/水下目标、"低慢小"飞行器4类拒止装备。目前,存在型号少、技术旧、效能低等问题,亟需填补装备体系空白,优化体系型谱,推进装备改进升级和综合集成,提升多能化、智能化水平。

杨坤[2](2021)在《火车站自杀式袭击涉恐案件处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际,国际局势错综复杂,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呈现叠加交织的新态势,恐怖主义危害上升,给世界各个国家、地区的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反观国内,恐怖主义国际化和本土化双向进程的演进,给我国公安机关的反恐维稳工作带来极大的挑战。自杀式袭击因具有隐蔽性好、杀伤性大、轰动效应强等优点,成为暴恐分子常用的袭击手段之一。我国铁路交通建设发展迅速,火车站数量不断增加,火车站在交通运输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其脆弱的抗风险能力也随之凸显,面临遭受恐怖袭击的潜在威胁。因此必须加强对火车站自杀式袭击涉恐案件的研究,提高我国公安机关应对此类案件的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本文依据全球恐怖主义数据库(the Global Terrorism Database,以下简称“GTD”)、官方媒体等多种开源渠道获取相关案例和数据,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案例研究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探寻当前我国公安机关在应对火车站自杀式袭击涉恐案件时存在的诸多难点与不足。并以此为基础,从防范与应急处置的角度对现存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公安机关处理火车站自杀式袭击涉恐案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全文共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了研究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为下文进行研究指明方向。第二部分为理论依据与概念界定,探寻案件处置的理论依据,界定火车站自杀式袭击涉恐案件相关概念,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为典型案例分析,选取国内外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从案件防范与应急处置的角度进行实证分析。第四部分为案件处置重难点,在前文实证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层次的提炼,结合实际,指出当前我国公安机关应对火车站自杀式袭击涉恐案件存在的问题。第五部分为防范对策。依据情境预防理论,按照“防控为先,处置前移”的理念,公安机关应从治安管控、情报预警和提高防范意识这几个方面着力。第六部分为应急处置对策,公安机关需要从反恐运行与演练机制、处置装备、处置战法以及民警应急处置能力四个方面着力,从而提高警察警务实战能力,提升公安机关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能力。

陈若曦[3](2021)在《防范“颜色革命”视角下香港修例风波研究》文中提出2019年2月,香港特区政府提出将修订《逃犯条例》,以弥补香港与内地、台湾、澳门缺乏“逃犯移交”协议的法律漏洞,维护法律正义。此举引发了香港社会剧烈讨论并激起了一系列社会反对运动,在香港本土与外部的反共、反华势力共谋下,反修例运动最终演变为一场妄图颠覆中央在香港管治权的港版“颜色革命”。“颜色革命”作为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干涉他国内政、实现政权更迭的政治手段,在修例风波中又呈现出一系列新变化,对香港社会造成了极大危害,这也代表着“颜色革命”的发展趋势,值得高度警惕:网络构建起新型多中心协调机制;舆论攻势转变为全方位舆论控制;“革命”攻势暴力化升级并出现类恐怖活动;“快闪”成为新战术。以防范“颜色革命”视角观之,这些变化的出现给香港警方在应对“颜色革命”的实际工作带来了极大挑战,警方行动一度陷入了被动和滞后的不利局面。虽然香港地区实行的是“一国两制”,但是与香港警方一样,作为防范“颜色革命”的主要职能部门,我国公安机关同样面临着这些问题,并对我国公安机关防范“颜色革命”工作具有一定的警示作用和启示意义。长期以来,各种敌对势力始终没有停止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进行颠覆破坏活动,始终企图在我国策划“颜色革命”,公安机关应吸取修例风波的经验教训,未雨绸缪,针对修例风波呈现出的“颜色革命”新变化对我国防范“颜色革命”工作提出的挑战,提高网络监管治理水平、完善舆情应对与处置方案、发挥情报融合体系效用、提高警方协同作战能力,以此提高防范“颜色革命”风险挑战的能力,确保国家政治安全。

周方舟[4](2020)在《经济制裁威慑功能有效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国际体系中,经济制裁是国际行为体为了达成特定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目标而使用的重要对外政策工具之一。经济制裁众多功能中的威慑功能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制裁在国际体系中使用频率的增加,经济制裁的威慑功能面临着有效性不稳定、无法发挥出预期功效的困扰。因此,本研究所要探讨的问题是:哪些要素影响了经济制裁威慑功能有效性的发挥?这些要素具体包含哪些变量?其影响机制是如何运行的?本文首先明确了经济制裁中包含威慑功能。一方面,从经济制裁的角度来看,作为一项强制性对外政策工具的经济制裁具有惩罚、胁迫、发出信号等多种功能,其中还包括威慑;而威慑功能又是经济制裁中的深层次功能。另一方面,从威慑战略的角度来看,经济制裁可以作为经济武器发挥威慑力,因为它具备成为威慑手段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既然经济制裁的威慑功能十分重要而又难以实现,则需要研究使经济制裁威慑功能奏效的构成要素与实现机制。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借鉴威慑理论对战略威慑有效性的研究,从经济制裁发起方的实力、发起制裁的意愿与威慑信息的传递入手,结合经济制裁所使用的手段进行分析,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别确定这4个要素各自所涵盖的具体变量,并对这4个要素中的具体变量进行衡量与分析,阐明各自的作用机理,最后再结合两个案例进行分析与检验。接下来,本文分别分析了经济制裁实力、制裁手段、制裁意愿与制裁威慑信息的传递这4个要素各自所包含的内容与作用方式。第一,经济制裁实力包括制裁发起方的物质常规能力、经济伤害实力、核武器潜在威慑力与制裁受国际支持程度,并运用熵权法与层次分析法对所收集的历史数据与调查数据进行定量分析,确定了以上要素各自对制裁实力的贡献度大小。第二,本文明确了经济制裁所使用的手段包括贸易制裁手段与金融制裁手段,这其中,贸易制裁手段的单独使用受到越来越多障碍的阻挠,而金融手段在经济制裁中占据着更明显的优势。第三,对经济制裁发起方威慑意愿的评估考察的是制裁发起方对制裁净收益与不制裁净收益的衡量,若前者大于后者,则制裁意愿强烈;若后者大于前者,则制裁意愿微弱。本文根据这一逻辑,总结了经济制裁中制裁发起方通常产生的5种收益-成本计算结果模式。第四,对经济制裁威慑信息传递的分析主要从制裁发起方对信息的表达、信息传播途径、目标国对信息的理解三方面入手予以展开。最后,本文通过一个成功案例与一个失败案例分析了4个要素在经济制裁案例中的作用过程与影响方式。本文将视角聚焦于经济制裁中的威慑功能,尝试加深并细化对该功能及其有效性的剖析。同时,为了更好理解未来国际局势中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经济制裁政策、激发经济制裁在应对反恐或防止武器扩散等具体目标上的积极意义,以及合理应对中国面临经济制裁时遭遇的挑战,对经济制裁及其威慑功能有效性的研究还应不断加强与拓展。

王璐瑶[5](2020)在《德国对中国和平崛起的认知和政策反应》文中提出

李扬[6](2020)在《重点目标车辆冲撞恐怖袭击预警指标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世界各地发生多起车辆冲撞恐怖袭击,恐怖分子以人员密度高、社会影响大的重点目标为袭击对象,驾驶机动车进行冲撞、碾压,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形成严重的社会影响。本文以防止重点目标遭受车辆冲撞恐怖袭击为目标,研究车辆冲撞恐怖袭击预警指标体系,以官方媒体、全球恐怖主义数据库(the Global Terrorism Database,以下简称“GTD”)[1]等开源渠道对车辆冲撞恐怖袭击的报道和统计为数据来源,参考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综合运用关联分析法、标签分析法、文献研究法、层次分析法等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深入分析研究了容易遭受车辆冲撞恐怖袭击的重点目标特征和类型,总结了车辆冲撞恐怖袭击的特点和多发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包含“异常人员背景”、“异常生活行为”、“异常涉车行为”等内容的预警指标体系,在验证过程中,使用北京“10·28”恐怖袭击的案件信息,对预警指标体系加以检验,提出了预警指标体系运转过程中的应用措施。通过对重点目标相关文献的阅读和学习,对车辆冲撞恐怖袭击历史数据和案例的分析,综合运用各种研究方法,构建了科学、完善的预警指标体系。整个研究过程,密切围绕“重点目标”、“车辆冲撞恐怖袭击”和“预警指标体系”进行,探究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挖掘潜在信息。具体而言,研究过程分为以下四部分,第一部分为基础支撑部分,从宏观背景进行把控,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确定研究方法和思路,为本文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第二部分为分析归纳部分,该部分对容易遭受车辆冲撞恐怖袭击的重点目标特征进行归纳,划分重点目标类型,根据历史数据,分析车辆冲撞恐怖袭击的特点和多发原因。第三部分为预警指标体系构建部分,基于第一部分的基础支撑和第二部分的分析归纳,运用关联分析法,探究重点目标和车辆冲撞恐怖袭击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从中挖掘异常行为,确定一级指标,并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扩展二、三级指标,参考行为主义心理学对指标进行分类,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指标体系。第四部分为验证和应用部分,明确预警指标体系应用流程,使用实际案例对指标体系进行验证,提出应用措施,提高预警指标体系作用。

李勇成[7](2018)在《突发社会安全事件处置的警务保障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世界是一个风险世界,人们时刻面对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和威胁,风险极易在某些因素作用下导致突发事件的发生。作为突发事件重要类型的突发社会安全事件在当前我国频发,造成了极坏的影响。公安机关是处置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的主力军,深入研究突发社会安全事件处置的警务保障问题,对于公安机关提升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的应急管理水平,提高现有警务资源的有效利用率,最大程度地预防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的发生及其降低损害,有着直接而关键的作用。本文第一章是对选题依据、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进行阐述。通过上述阐释得知,目前我国学术领域大都处于研究应急警务的相关理论与实践的阶段,而对突发社会安全事件处置的警务保障问题往往夹杂在其中,研究较碎片化,缺乏专门系统的研究。本文第二章在借鉴已有理论的基础上对突发社会安全事件处置的警务保障相关理论进行简要说明,明确了突发社会安全事件处置与应急警务的关系,阐释了警务保障相关理论,分析了突发社会安全事件处置的警务保障特征、功能、原则和内容。本文第三章是对突发社会安全事件处置的警务保障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首先对调查问卷进行说明,介绍问卷的设计、数据的收集以及信度效度分析,并对调查数据结果进行展示说明;然后通过对调查结果的数据进行归纳汇总,总结出突发社会安全事件处置的警务保障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分析,主要从队伍保障、法制保障、武器装备保障、经费后勤保障这四个方面进行阐释。本文第四章就完善我国突发社会安全事件处置中的警务保障工作提出自己的构想。根据上述发现的警务保障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完善建议,主要从队伍保障、法制保障、武器装备保障、经费后勤保障这四个方面提出针对性、可行性的建议,以期对完善我国突发社会安全事件处置的警务保障工作有所帮助。

刘雨辰[8](2017)在《后冷战时期美国东亚海权战略调整研究》文中指出海权是指一个国家对海洋的控制力和影响力,在21世纪的大国海洋政治博弈中发挥着战略性功能。在后冷战时期,随着东亚战略地位的不断上升,东亚海权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各国纷纷调整自身的海权战略。在此背景下,美国持续强化东亚海权战略的扩张性调整,加剧了东亚海洋政治的复杂性、敏感性和脆弱性。美国东亚海权战略的调整呈现出新取向:一是具有主动性,依据外部环境变化主动调整;二是具有扩张性,不断增加东亚的战略投入;三是具有引领性,竭力保持技术竞争优势;四是具有灵活性,对新兴大国采取既制衡又合作的复合型策略;五是具有不确定性,美国国内利益集团对东亚海权战略的博弈日益复杂难测。美国的战略调整反映了其对东亚海权的依赖度上升,同时对东亚海权战略生态的结构失衡出现了战略焦虑。笔者主要运用战略行为归因分析方法,解释了后冷战时期美国东亚海权战略扩张性调整的动力来源问题。本文认为,美国东亚海权战略的扩张性调整是其国内外三维动力相互交织、综合作用的结果,国际权力结构、国家身份需求以及外部不确定性为自变量,以美国东亚海权战略调整为因变量,建立了战略行为归因分析的新框架,并提出了三个研究假设:其一,霸权国的战略调整是一种基于权力竞争压力驱动的权力护持行为;其二,霸权国的战略调整是一种基于身份需求增长驱动的利益圈地行为;其三,霸权国的战略调整是一种基于不确定性张力驱动的风险投资行为。第一个假设强调霸权国的对外战略行为是国际权力变迁的结果。国际权力的结构变化是影响霸权国对外战略的直接动力,霸权国对国际权力结构变动高度敏感,国际权力变化越大,霸权国的战略压力也就越大,其调整自身战略行为的动力也就越强大。在新科技革命、全球化和市场化浪潮的共同作用下,国际权力结构出现变动,全球权力中心从大西洋向太平洋方向转移,东亚成为世界权力增长最快的地区。中国和平崛起使东亚形成了经济与安全中心相脱离的双中心治理结构,中美两国的国际公共产品供给竞争日趋加剧,对东亚经济整合与安全结构具有形塑作用。在海洋政治复杂性和碎片化的影响下,东亚各国致力于加快海军现代化进程,西太平洋海权战略生态系统发生结构性变化,区域海权关系出现重构。在权力转移时期,权力结构的变迁对美国东亚的海洋霸权构成了巨大的压力,成为美国东亚海权战略调整的外驱动力。第二个假设强调霸权国的身份对其战略行为具有塑造性。身份属性影响着国家战略利益的边界划定,霸权身份需求是影响霸权国战略的内在动力,对霸权国战略行为发挥激励功能。当国家产生身份依赖时,霸权国的身份需求越强烈,战略调整的内在动力也就越强大。美国是全球海洋主导国,这种角色身份是其自身地理、历史、理论、经济以及军事等多种条件因素长期共同塑造的。冷战后美国的身份需求集中在权力需求、荣誉和威望需求、经济需求、安全需求以及意识形态需求等五个方面,并保持不断增长。身份需求的增长推动了美国东亚海权战略的扩张性调整,其战略意图是在军事上确保制海权优势,控制东亚的海洋战略通道;经济上加速与东亚经济体互动,利用东亚经济增长,为美国经济发展提供动力;政治上强化与东亚盟国、伙伴国的联系,构建以美国为核心的支点网络,制衡新兴大国崛起,垄断海洋主导国地位,确保美国在东亚的海洋利益安全,其本质是继续利用有效海权,维护其全球海洋主导国的海洋霸权,实现自身身份需求的最大化。第三个假设强调外部不确定性对霸权国战略行为的影响。不确定性是影响霸权国战略行为的干扰性因素,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它是风险,可以产生巨大的安全张力,不确定性因素越多,霸权国面临的安全张力也就越大,其战略行为调整的动力也就越强大;另一方面它也具有战略投资价值,可以产生风险投资回报,高风险高收益,因而外部不确定性对战略调整发挥一种调控功能。东亚海域长期存在不确定性,具体表现在各国海军力量竞赛、海洋资源分配、海洋领土争端、海洋划界分歧以及非传统安全威胁上升等,是美国调整其东亚海权战略的干预力量。从风险角度上讲,不确定性因素极易成为东亚海洋冲突的潜在诱因,美国将面临被盟国绑架卷入东亚海洋冲突的可能。从投资价值来看,不确定性也是美国的一种战略杠杆,是美国要挟部分东亚国家的工具。美国利用东亚广泛存在的海洋不确定性,达到强化其在西太平洋的前沿存在,进而撬动东亚海权战略生态格局的战略目的。不确定性越多,美国获得合法性存在的理由也就越多;当不确定性减少时,美国会主观故意放大不确定性,借机炒作东亚海洋矛盾,以搅乱东亚海洋秩序,可以达到"火中取栗",增加风险投资回报的目的。美国东亚海权战略的扩张性调整既反映了美国借助海权维护海洋主导国家地位的战略意图,同时也反映出美国对新兴大国的海权崛起感到战略焦虑。对此,美国东亚海权战略的调整存在着双重意涵,一方面强调以实力制衡,另一方面也保持接触与合作。为继续保持东亚海权的竞争优势,美国东亚海权战略调整的矛头指向新兴大国,同时不断优化海权资源配置,提升海权能力水平,强化外交策略支持,持续深度介入东亚海洋争端,意图干预东亚海洋政治,扮演东亚的离岸平衡手角色,目的是维持全球海洋主导国身份,追求美国在东亚海洋事务的话语权,保障自身的东亚海洋利益。中国崛起是21世纪世界政治的最重大变化,但也对自身带来了双重压力,其一是维护自身海外利益的压力增大,其二是维护海洋安全秩序的国际责任压力也在增大。面对美国的东亚海权的战略调整,作为负责任的全球新兴大国,中国应该努力保持战略定力,灵活运用战略智慧,坚守和平发展理念,坚持奋发有为原则,积极发展强大海权,加快推进海洋强国战略实施,加速海军现代化建设,坚定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构建更加平衡的新型大国海权关系,重构东亚海洋秩序,为东亚国家提供优质的国际公共产品。

朱中华[9](2017)在《冷战环境史视阈下的“落叶计划”研究》文中认为冷战背景下美国介入越南战争,这是艾森豪威尔“多米诺骨牌理论”的实施,也是冷战时期美苏零和游戏的重要体现。美国为了防止印度支那地区导向苏联社会主义阵营、保住南越的独立地位,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应对这场战争,落叶剂的使用即为其中一例。落叶剂是美军应对南越游击队作战的重要秘密战略武器,在行动初期发挥了不可忽视的军事效用。但游击队在经过初期的损失之后,很快掌握了更加自由的行动策略,因此“落叶计划”的军用效力大大减弱。然而大规模落叶剂的使用极大地破坏了越南自然生态环境。随着媒体对越南战争的持续报道,落叶剂的使用昭示于天下,这激化了美国本土已高涨的反战运动,也引起国际社会对美国在战争中使用化学武器的强烈谴责。尼克松总统上台后,采取停止“落叶计划”实施、全面禁止生物武器计划等带有缓和策略色彩的行动,随即制止国内、国际的舆论颓势。为了在生化武器控制方面化被动为主动,美国积极推动生化武器国际军控,并促成了具有全球意义的《禁止生物武器公约》、《环境改造公约》。因此,从冷战环境史的角度来看,“落叶计划”成为推动美国结束越战的一个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美苏紧张局势的缓和与冷战态势的转变。本文以美国在越南战争中实施的“落叶计划”为研究对象,在对“落叶计划”进行史学梳理的基础上,从冷战环境史的角度对“落叶计划”的缘起、实施和影响方面进行阐释,旨在通过对“落叶计划”的新阐释,分析环境这一战场上经常被忽视的元素,与战争局势、冷战态势间的互动关系。

贾珍珍[10](2016)在《信息战的哲学视界》文中认为人类科学技术恶用的历史,乃是战争形态不断推陈出新的历史。可以说,20世纪人类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上所取得的最伟大的成就之一,便是确立了信息科学以及信息技术以龙头地位,从而掀起了全球性的信息化浪潮,改写了材料或者能源主导社会的时代篇章。这一事件对军事领域的影响,就是引发了战斗力生成模式的改弦更张,让一个全新的概念——信息战响彻世界上空,也使我军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军事领域所发生的一切,从来就没有逃离过哲人的眼光。面对信息战的到来,当今世界不管富国还是穷国,大国还是小国,强国还是弱国,其军队建设都有一个共同的走向,即致力于实现信息化。为什么信息战会成为未来世界的基本作战样式?信息战的物质基础、科学内涵、领域分布到底是什么?打赢信息战究竟需要怎样的技术和智力支持?从哲学的角度考察信息战的源与流、矢与的、本与末等等诸种关系,对于我们进一步深化科学技术哲学研究、认真做好军事斗争准备、正确应对未来军事革命与挑战,将不无重要的理论探索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本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世界科学技术与军事变革的密切关系为宏阔背景,以中国特色军队信息化建设的历史经验为借鉴,以国防科技大学科技哲学专业领域的长期成果积累为基础,运用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的分析方法,运用系统分析和案例研究的方法,注重军事社会历史事实,注重科学技术发展规律,着眼应对军事斗争准备的未来机遇与挑战,就信息战的物质基础、战争本质、领域分布、装备创新、智力支持、艺术空间诸问题作了比较深入细致的考察分析,力争在哲学的俯瞰下,将一个全景透视的信息战展示在世人面前。简言之,本文旨在回答两大问题:第一,信息战是什么?文章回顾了人类战争中武器装备从材料对抗、能量对抗到信息对抗的漫长历史,根据香农信息论的本源意义和科学界的普遍理解,对物理信息、生理信息和心理信息作了基本的逻辑区分,相应地界定了物理信息战、生理信息战和心理信息战的大体范围及其相互关系。也就是说,尽管在过去的30年来,有很多人围绕着信息战的特点、规律、战法展开过广泛的研究与探讨,却没有较为清楚地认识到,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所谓的信息战,并非他们津津乐道的那般模样,而对于信息战的理解,应当有更宽广、更宏阔的视野。第二,如何打赢信息战?文章以战斗力构成三要素为依据,围绕装备研发,分析比较了理论延展的装备创新、适应需求的装备创新和创造需求的装备创新三类装备创新模式的利弊优劣,进而提出了跨越式发展和非对称发展两条在技术领域实现弯道超车的基本思路;围绕人才队伍建设,考察了体能、技能、智能因素在武器装备发展不同阶段所占据的地位,分析了个体智慧正在让位于集体智慧的时代大潮,进而论证了现代智库诞生的历史必然性;围绕作战方式创新,探讨了信息技术发展与战争艺术空间拓展的内在联系,揭示了战争艺术空间压缩与扩张的辩证法,指出了未来战争艺术空间全维拓展对人类提出的更高要求。早在2500多年前,中国伟大的军事思想家孙子就指出,“不战而屈人之兵,上之上者也。”后来的中国兵家则将此思想概括为“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大楼前的石碑上,则用多种语言镌刻着这样一句话:“战争起源于人之思想,故务需于人之思想中筑起保卫和平之屏障。”由此看来,物理信息战只是初步的、基础的,当然也是必要的。从物理信息战控制能量的精准杀伤出发,经过生理信息战针对不同个体的选择杀伤,最后达致心理信息战对不同思想观念意识的围剿,进而实现对人的思想控制——那才是军队信息化建设的最终走向,也是人类战争的最高境界。

二、“非致命性”——武器研发的新动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非致命性”——武器研发的新动向(论文提纲范文)

(1)拒止装备与技术发展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拒止装备的需求和特征
    1.1 基于威胁的需求分析
        1.1.1 人员
        1.1.2 车辆
        1.1.3 水上/水下目标
        1.1.4“低慢小”飞行器
    1.2 拒止装备及技术的典型特征
2 拒止装备及技术的发展现状
    2.1 反人员拒止技术
        2.1.1 动能技术
        2.1.2 电击技术
        2.1.3 电磁技术
        2.1.4 声波技术
        2.1.5 激光技术
        2.1.6 化生技术
    2.2 反车辆拒止技术
        2.2.1 动能技术
        2.2.2 化生技术
        2.2.3 电磁技术
        2.2.4 电子侵入技术
    2.3 反水上/水下目标拒止技术
    2.4 反“低慢小”飞行器拒止技术
        2.4.1 无线电干扰技术
        2.4.2 网捕技术
        2.4.3 激光打击技术
        2.4.4 微波技术
3 拒止装备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
4 发展措施建议
5 结语

(2)火车站自杀式袭击涉恐案件处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2 理论依据与概念界定
    2.1 理论依据
        2.1.1 胜任力模型理论
        2.1.2 警务保障理论
        2.1.3 人本原理
    2.2 核心概念界定
        2.2.1 自杀式袭击
        2.2.2 涉恐案件
        2.2.3 自杀式袭击涉恐案件处置
    2.3 火车站自杀式袭击涉恐案件处置概述
        2.3.1 基本内涵
        2.3.2 基本特点
        2.3.3 基本原则
3 火车站自杀式袭击涉恐案件典型案例分析
    3.1 “4?30”乌鲁木齐火车站恐怖袭击案
        3.1.1 案例简介
        3.1.2 案例分析
    3.2 “12?29”伏尔加格勒火车站恐怖袭击案
        3.2.1 案例简介
        3.2.2 案例分析
    3.3 “10?10”安卡拉火车站恐怖袭击案
        3.3.1 案例简介
        3.3.2 案例分析
    3.4 “12?31”慕尼黑火车站成功防恐袭击案
        3.4.1 案例简介
        3.4.2 案例分析
4 火车站自杀式袭击涉恐案件处置难点
    4.1 涉恐案隐蔽突发,侦查识别难
    4.2 袭击者机动灵活,防控劝阻难
    4.3 应急响应要求高,协同配合难
    4.4 处置装备性能弱,突击防控难
    4.5 新兴媒介传播快,管控限制难
5 火车站自杀式袭击涉恐案件防范对策
    5.1 加强治安管控
        5.1.1 加强危险物品管控
        5.1.2 加强涉恐人员管控
        5.1.3 优化火车站治安防控力量
    5.2 实现情报精准预警
        5.2.1 拓宽情报搜集路径
        5.2.2 跟进情报分析研判机制
        5.2.3 加强反恐情报交流与合作
    5.3 提高群众防范意识
        5.3.1 开展反恐宣传教育
        5.3.2 鼓励群众直接参与
6 火车站自杀式袭击涉恐案件处置对策
    6.1 完善反恐运行与演练机制
        6.1.1 推动情指行一体化建设
        6.1.2 完善反恐运行演练机制
    6.2 推进处置装备研发改进
        6.2.1 加强搜爆与排爆装备建设
        6.2.2 加强控制与防护装备建设
    6.3 推动处置战法创新
        6.3.1 伏击战法
        6.3.2 突击战法
        6.3.3 阻击战法
        6.3.4 封控战法
    6.4 加强民警反恐处突能力训练
        6.4.1 最小作战单元处置训练
        6.4.2 搜爆排爆处置训练
        6.4.3 警械武器使用训练
        6.4.4 应急疏散能力训练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对火车站派出所民警及车站周边辖区派出所民警的访谈提纲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3)防范“颜色革命”视角下香港修例风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防范“颜色革命”问题国内外研究综述
        1.2.2 关于“香港修例风波”的研究综述
    1.3 创新之处和研究难点
    1.4 研究框架与方法
2 问题的提出
    2.1 修例风波与“颜色革命”
        2.1.1 香港修例风波的发生与演变
        2.1.2 “颜色革命”的概念与特征
        2.1.3 修例风波的本质是一场未遂的“颜色革命”
    2.2 “颜色革命”视角下香港修例风波透析
        2.2.1 香港修例风波的“颜色革命”特征
        2.2.2 香港修例风波的行动诉求与最终目的
3 修例风波中“颜色革命”的新变化
    3.1 网络功能:从动员平台到多中心协调机制
        3.1.1 网络是职能分化的指挥部
        3.1.2 网络是重要筹资渠道
    3.2 舆论攻势:从舆论引导到舆论控制
        3.2.1 外部势力舆论施压公开化
        3.2.2 反对分子舆论攻击模式“饭圈化”
    3.3 “革命”手段:从“和理非”到类恐怖活动
        3.3.1 袭击手段升级
        3.3.2 攻击对象泛化
    3.4 “革命”战术:从大规模游行示威到遍地开花“快闪”战
        3.4.1 行动发生突然
        3.4.2 行动范围扩大
4 修例风波对我国防范“颜色革命”的警示
    4.1 网络空间监管亟待完善
        4.1.1 网络监管力量配置不均衡
        4.1.2 网络监管技术手段运用不充分
        4.1.3 网络监管面临海量数据挑战
    4.2 外界舆论压力对警方处置造成负面影响
        4.2.1 打击警方工作积极性
        4.2.2 束缚警方行动
        4.2.3 挑起警民对立
    4.3 风险研判和预警准确性不足
        4.3.1 风险感知难度大
        4.3.2 研判主体存在认知偏差
        4.3.3 大数据预警结果不够精准
    4.4 应对策略和战术手法单一
        4.4.1 传统应对策略反应滞后
        4.4.2 警力不足问题凸显
        4.4.3 现场处置能力有所欠缺
5 修例风波对我国防范“颜色革命”的启示
    5.1 提高网络监管治理水平
        5.1.1 强化网络监管机制
        5.1.2 重视网络监控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
        5.1.3 科学管控网络空间
    5.2 完善舆情应对与处置方案
        5.2.1 抢占“信息高地”,做第一发声人
        5.2.2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法理念,强化公安机关正面形象
        5.2.3 设置有利议题,做好舆情正面引导
    5.3 充分发挥情报融合体系效用
        5.3.1 构建智能风险感知体系
        5.3.2 深化情报研判工作
        5.3.3 优化公安大数据预警模型
    5.4 提升警方协同作战能力
        5.4.1 强化行动指挥体系有效性
        5.4.2 提高民警专业化水平
        5.4.3 强化跨地区、跨警种演练实战性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4)经济制裁威慑功能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概述
        (二)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关于经济制裁的文献综述
        (二)关于威慑理论的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结构
        (一)研究所涉及的研究方法
        (二)研究结构与内容
    第四节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经济制裁威慑功能有效性研究的理论审视与形成机理
    第一节 相关概念与理论梳理
        (一)经济制裁的概念与内涵
        (二)威慑理论
    第二节 经济制裁的功能与经济制裁的威慑功能
        (一)经济制裁的功能
        (二)经济制裁的威慑功能
        (三)经济制裁威慑功能的地位与意义
    第三节 经济制裁能够成为威慑手段的缘由分析
        (一)广义威慑与狭义威慑视角下经济制裁的作用区别
        (二)经济制裁成为威慑手段的必要性
        (三)经济制裁成为威慑手段的可行性
    第四节 经济制裁威慑功能有效性的特殊意义与研究机理
        (一)经济制裁威慑功能有效性的特殊性与实现意义
        (二)威慑理论对经济制裁威慑功能有效性分析的适用性
        (三)基于认知理性主义的经济制裁威慑功能有效性研究路径分析
        (四)经济制裁发挥威慑功能有效性的衡量标准
    第五节 经济制裁威慑功能有效性的要素分析
        (一)经济制裁发起方的威慑实力
        (二)经济制裁发起方的威慑意愿
        (三)经济制裁威慑信息的传达
        (四)经济制裁威慑功能所使用的手段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经济制裁发起方的实力与威慑有效性
    第一节 经济制裁发起方制裁实力的评价
    第二节 经济制裁实力评价指标的选取
        (一)济制裁制裁实力评价的标准
        (二)指标的选取与描述
    第三节 经济制裁实力评价体系各级指标权重的确定
        (一)各级指标的操作化处理
        (二)数据来源与数据预处理
        (三)评价方法的选取
        (四)评价模型构建
    第四节 制裁实力各项指标的权重解读及其对威慑有效性的影响
    第五节 本章小节
第四章 经济制裁手段对经济制裁威慑功能有效性的影响
    第一节 经济制裁手段的层次与烈度
    第二节 金融制裁
        (一)金融制裁概述
        (二)金融制裁的手段与措施
        (三)以金融制裁手段实现经济制裁威慑功能的效用
    第三节 贸易制裁
        (一)贸易制裁手段
        (二)以贸易制裁手段实现经济制裁威慑功能的效用
    第四节 本章小节
第五章 经济制裁发起方的意愿与威慑有效性
    第一节 对制裁发起方意愿进行评估的可行性分析
    第二节 制裁发起方意愿的评判维度
        (一)经济制裁发起方威慑意愿评估的特殊性
        (二)制裁发起方选择抗击的效用评估
        (三)制裁发起方选择让步的效用评估
    第三节 制裁发起方的意愿评估与威慑有效性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经济制裁威慑信息的传递与威慑有效性
    第一节 信息传递对经济制裁威慑功能有效性的重要性
    第二节 制裁发起方威慑信息的发出
        (一)利益认知谬误
        (二)威慑信息所传递出的信号成本
        (三)国际政治传播中的话语策略
    第三节 威慑信息的传播途径
        (一)官方外交与公共外交
        (二)媒体在国际政治传播中的角色与作用
        (三)经济制裁中国际媒体发挥作用的基本策略
    第四节 目标国对信息的解读
        (一)接收信息时目标国决策者出现的错误知觉问题
        (二)受众对话语的理解与认知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案例分析
    第一节 朝鲜战争初期美国对华经济制裁的威慑功能有效性分析
        (一)历史回顾
        (二)朝鲜战争初期美国对华经济制裁威慑功能的有效性
    第二节 1995 年美国对伊朗经济制裁的威慑功能有效性分析
        (一)历史回顾
        (二)1995 年美国对伊朗经济制裁的威慑功能有效性
    第三节 经济制裁威慑功能有效性的效果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
    第一节 理论分析结论
    第二节 案例分析检验
    第三节 不足与有待改进之处
附录 A
参考文献
致谢

(6)重点目标车辆冲撞恐怖袭击预警指标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研究述评
    1.4 研究难点和创新点
        1.4.1 难点
        1.4.2 创新点
    1.5 研究思路和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2 重点目标基本问题研究
    2.1 重点目标内涵和意义
        2.1.1 重点目标的内涵
        2.1.2 重点目标的意义
    2.2 易遭受车辆冲撞恐怖袭击重点目标特征及类型
        2.2.1 易遭受车辆冲撞恐怖袭击重点目标特征
        2.2.2 易遭受车辆冲撞恐怖袭击重点目标类型
    2.3 本章小结
3 车辆冲撞恐怖袭击特点及原因分析
    3.1 车辆冲撞恐怖袭击的概念及辨析
        3.1.1 车辆冲撞恐怖袭击的概念
        3.1.2 车辆冲撞恐怖袭击与其他犯罪辨析
    3.2 基于GTD数据的车辆冲撞恐怖袭击特点分析
        3.2.1 袭击危害程度大
        3.2.2 独狼式恐怖袭击占比较高
        3.2.3 袭击目标以普通群众为主
        3.2.4 伴有多种二次袭击方式
        3.2.5 效仿效应推动袭击数量上升
    3.3 车辆冲撞恐怖袭击数量上升的原因分析
        3.3.1 车辆冲撞恐怖袭击操作简便,不易被察觉
        3.3.2 车辆冲撞恐怖袭击帮助恐怖分子扩大自身影响力
        3.3.3 恐怖组织内部大力宣传,鼓动实施此类袭击
    3.4 本章小结
4 重点目标车辆冲撞恐怖袭击预警指标体系构建
    4.1 预警指标体系内涵及构建原则
        4.1.1 预警指标体系的内涵
        4.1.2 预警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4.2 一级指标的确定
        4.2.1 一级预警指标确定的方法和思路
        4.2.2 确定一级指标
    4.3 二级、三级指标的确定
        4.3.1 二、三级指标确定的思路和方法
        4.3.2 案例选择
        4.3.3 个案分析方法
        4.3.4 二、三级指标确定
        4.3.5 基于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二级指标分类
        4.3.6 重点目标车辆冲撞恐怖袭击预警指标体系框架
    4.4 预警指标体系构建
        4.4.1 预警指标体系运算机制
        4.4.2 专家选取标准
        4.4.3 层次分析法步骤
        4.4.4 层次总排序检验
        4.4.5 指标分值计算
        4.4.6 三级指标分值确定
        4.4.7 预警分值计算方式及预警级别划分
    4.5 本章小结
5 指标体系验证及应用
    5.1 预警指标体系验证
        5.1.1 北京“10·28”恐怖袭击介绍
        5.1.2 预警指标体系验证
    5.2 预警指标体系应用流程
    5.3 预警指标体系应用措施
        5.3.1 提高情报搜集工作质量
        5.3.2 完善预案实施工作
        5.3.3 强化经费支持和宣传工作
    5.4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重点目标车辆冲撞恐怖袭击预警指标体系权重调查表
附录B 重点目标车辆冲撞恐怖袭击预警指标体系分值调查表
在学研究成果

(7)突发社会安全事件处置的警务保障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的理论意义
        1.1.3 研究的现实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的内容
        1.3.2 研究的方法
2 突发社会安全事件处置的警务保障相关理论
    2.1 突发社会安全事件处置的相关问题界定
        2.1.1 突发社会安全事件
        2.1.2 应急警务
        2.1.3 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的处置与应急警务的关系
    2.2 警务保障相关理论
        2.2.1 相关理论依据
        2.2.2 警务保障的相关介绍
    2.3 突发社会安全事件处置的警务保障分析
        2.3.1 突发社会安全事件处置的警务保障特征
        2.3.2 突发社会安全事件处置的警务保障功能
        2.3.3 突发社会安全事件处置的警务保障原则
        2.3.4 突发社会安全事件处置的警务保障内容
3 突发社会安全事件处置的警务保障现状调查及问题分析
    3.1 问卷调查与分析
        3.1.1 调查问卷的设计
        3.1.2 数据收集过程
        3.1.3 数据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3.1.4 调查结果
    3.2 突发社会安全事件处置的警务保障问题及分析
        3.2.1 队伍保障问题
        3.2.2 法制保障问题
        3.2.3 武器装备保障问题
        3.2.4 经费后勤保障问题
4 完善我国突发社会安全事件处置中警务保障的建议
    4.1 队伍保障方面
        4.1.1 警力继续下沉基层,增加应急储备警力
        4.1.2 加强处置主体的教育训练
        4.1.3 注重警务保障专业人才的培养
        4.1.4 加强多元化的社会联动系统建设
    4.2 法制保障方面
        4.2.1 完善应急法律体系
        4.2.2 重视常态的预防预警
        4.2.3 预案体系科学化
        4.2.4 加强公共舆情引导
    4.3 武器装备保障方面
        4.3.1 提高武器装备自身的技术水平
        4.3.2 加强武器装备的科学管理与使用
    4.4 经费后勤保障方面
        4.4.1 健全公安经费保障机制
        4.4.2 构建坚实的后勤保障体系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突发社会安全事件处置的警务保障现状调查问卷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8)后冷战时期美国东亚海权战略调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问题与背景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背景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进展
        二、国外研究进展
        三、研究述评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与方法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创新
        一、基本内容
        二、研究创新
        三、研究重点与难点
第一章 美国东亚海权战略调整:理论构建与研究假设
    第一节 基本概念的边界限定
        一、海权
        二、东亚海权战略
    第二节 战略行为归因:美国东亚海权战略调整的理论构建
        一、行为发生的一般机理
        二、国家战略行为:理论解释的多元视角
        三、国家战略行为:一个新的归因框架
    第三节 权力、身份与不确定性:国家战略行为变量的研究假设
        一、自变量的选择
        二、主要变量的相互关系
        三、战略调整的基本假设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海权成长轨迹:美国东亚海权战略的历史考察
    第一节 冷战前美国的东亚海权战略
        一、创建大陆海军:美国海权的源起
        二、角逐西太平洋:美国东亚海权的建立
        三、打赢太平洋战争:美国东亚海权的发展
    第二节 冷战期间美国的东亚海权战略
        一、海洋遏制:美国东亚海权战略的新指南
        二、海洋威慑:美国东亚海权战略的新路标
        三、海洋干涉:美国东亚海权战略的新导向
        四、海洋缓和:美国东亚海权战略的新构想
        五、重振海洋:美国东亚海权战略的新思维
    第三节 后冷战时期美国的东亚海权战略
        一、海洋防务收缩:美国东亚海权战略的再调整
        二、海洋新型战争:美国东亚海权战略的再转型
        三、海洋反恐倡议:美国东亚海权战略的再发展
        四、亚太再平衡:美国东亚海权战略的再布局
    第四节 美国东亚海权战略调整的特征与逻辑
        一、全方位转型:美国东亚海权战略调整的主要特征
        二、制衡新兴大国:美国东亚海权战略调整的基本逻辑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权力结构变动:美国东亚海权战略调整的外驱力
    第一节 权力与霸权国的战略调适
        一、权力的内涵
        二、权力的来源
        三、霸权国战略调适的权力逻辑
    第二节 全球权力中心迁移:从大西洋转向太平洋
        一、新场域:全球权力转移的时空条件
        二、多维度:全球权力转移的表现
    第三节 东亚权力结构变动:从单中心转向双中心
        一、中美国际权力的重构
        二、东亚国际公共产品供给:双中心结构的形成
    第四节 东亚海权生态变化:从传统向现代的演进
        一、海军现代化:东北亚海权发展的新态势
        二、海军新战略:东南亚海权发展的新蓝图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身份需求扩张:美国东亚海权战略调整的内驱力
    第一节 身份需求与霸权国的战略调适
        一、身份需求的内涵
        二、身份需求的逻辑
        三、身份需求对霸权国战略行为的影响
    第二节 海洋主导国的身份构建:美国东亚海权的生成基础
        一、禀赋与机遇:海洋主导国建立的双翼
        二、海权论:海洋主导国建立的理论指南
        三、经济支持:海洋主导国建立的物质基础
        四、海军实力:海洋主导国建立的硬道理
    第三节身份需求:美国东亚海权战略调整的原动力
        一、角色身份:美国利益的东亚路标
        二、战略价值:美国身份的东亚认知
        三、霸权身份需求:美国的东亚海洋利益分布
    第四节 身份依赖:美国东亚海权战略调整的霸权逻辑
        一、身份利益:美国东亚海权战略扩张的指南针
        二、战略意图:美国东亚海权战略扩张的本质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不确定性搅动:美国东亚海权战略调整的干扰力
    第一节 不确定性与霸权国的战略调适
        一、不确定性的内涵
        二、不确定性的来源
        三、不确定性对霸权国战略调适的影响
    第二节 海权结构的不确定性:东亚海洋安全困境
        一、海洋军备竞赛:东亚海洋安全的基本趋势
        二、防务开支增长:东亚国家的海洋安全政策
    第三节 海洋政治的不确定性:东亚海洋争端
        一、海洋领土争端:东亚国家战略互信的障碍
        二、渔业资源争端:东亚国家海洋冲突的诱因
        三、海洋能源开发争端:东亚国家海洋合作的难题
        四、地区冲突热点:东亚国家海洋纷争的现实隐患
    第四节 海洋环境的不确定性:东亚海洋非传统威胁
        一、海洋恐怖主义:东亚海洋安全的新挑战
        二、海上有组织犯罪:东亚海洋安全的新热点
        三、海盗问题:东亚海洋安全的新难题
        四、海上战略通道安全:东亚海洋安全的新博弈
        五、海洋环境恶化:东亚海洋安全的新议程
    第五节 海洋秩序的不确定性:东亚国家的海洋战略
        一、海洋秩序挑战:新兴大国的海洋崛起
        二、海洋安全挑战:非民主国家的海洋威胁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资源、能力与策略:美国东亚海权战略调整的支持路径
    第一节 海权资源重配:权力竞争压力下的战略调适
        一、技术资源:保持海洋军事技术领先
        二、人力资源:加强海军人才开发与利用
        三、经济资源:加快海洋产业经济发展
        四、财政资源:加大海军财政经费投入
        五、制度资源:完善海军体制机制建设
    第二节 海权能力提升:身份需求动力下的战略调适
        一、能力目标:未来海权的方向
        二、海上打击能力:全域机动作战
        三、海上防御能力:打造海上盾牌
        四、海上保障能力:提升海洋后勤供给
        五、网络安全能力:扩大海上虚拟作战空间
    第三节 海洋外交优化:不确定性张力下的战略调适
        一、合作策略
        二、制衡策略
        三、孤立策略
    本章小结
结论
    一、研究发现
    二、研究限度
    三、后续研究
    四、未来发展趋势
    五、中国海权发展的思考
参考文献
图表索引
缩略词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冷战环境史视阈下的“落叶计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冷战环境史:冷战研究新视角
    (一) 何谓冷战环境史?
    (二) 冷战环境史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二、“落叶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一)“落叶计划”的背景
    (二)“落叶计划”的内容及实施
三、“落叶计划”对环境的影响
    (一)“落叶计划”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二)“落叶计划”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四、“落叶计划”、生态环境问题与冷战的互动
    (一)“落叶计划”对越战局势的影响
    (二)“落叶计划”对美国的影响
    (三)“落叶计划”对冷战格局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10)信息战的哲学视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信息战的物质基础
    2.1 人类社会的存在
        2.1.1 物质存在
        2.1.2 能量存在
        2.1.3 信息存在
    2.2 信息体系的演进
        2.2.1 系统、体系与体系作战
        2.2.2 古代人力信息体系
        2.2.3 近代电讯信息体系
        2.2.4 当代计算机信息体系
    2.3 武器装备的对抗
        2.3.1 材料对抗
        2.3.2 能量对抗
        2.3.3 信息对抗
第三章 信息战的战争本质
    3.1 信息战的政治目的
        3.1.1 战争与政治的关系
        3.1.2 霸权主义的现实表现
        3.1.3 规制霸权主义的载体
    3.2 信息战的暴力内涵
        3.2.1 战争存在的暴力基础
        3.2.2 物理信息战的暴力表现
        3.2.3 信息战中暴力表现的新面貌
    3.3 信息战的实力支撑
        3.3.1 战争力量的内涵
        3.3.2 战争实力的分类
        3.3.3 信息战的实力特点
    3.4 信息战的博弈特性
        3.4.1 战争博弈的组织性
        3.4.2 战争博弈的对抗性
        3.4.3 战争博弈的破坏性
第四章 信息战的领域分布
    4.1 物理信息战领域
        4.1.1 物理信息战的内涵
        4.1.2 物理信息战的发展
        4.1.3 物理信息战的影响
    4.2 生理信息战领域
        4.2.1 生理信息战的内涵
        4.2.2 生理信息战的发展
        4.2.3 生理信息战的影响
    4.3 心理信息战领域
        4.3.1 心理信息战的内涵
        4.3.2 心理信息战的发展
        4.3.3 心理信息战的影响
第五章 信息战的装备创新
    5.1 装备创新的时代内涵
        5.1.1 创新的含义
        5.1.2 装备创新的含义
        5.1.3 需求与装备创新的关系
    5.2 装备创新的发展模式
        5.2.1 理论延展的装备创新
        5.2.2 适应需求的装备创新
        5.2.3 创造需求的装备创新
    5.3 装备创新的弯道超车
        5.3.1 装备创新的瓶颈
        5.3.2 装备创新的跨越式发展
        5.3.3 装备创新的非对称发展
第六章 信息战的智力支持
    6.1 从体能较量到智能较量
        6.1.1 体能较量
        6.1.2 技能较量
        6.1.3 智能较量
    6.2 从个体智慧到群体智慧
        6.2.1 我国古代幕僚:个体智慧
        6.2.2 德国总参谋部:集体智慧
        6.2.3 现代智库:专业智慧
    6.3 军队人才发展的建设方略
        6.3.1 智力基础:科技素质
        6.3.2 智力依托:工程机制
        6.3.3 智力表现:技战融合
第七章 信息战的艺术空间
    7.1 古代战法变换塑造的单一维度
        7.1.1 战争艺术的基本内涵
        7.1.2 战法变换的历史选择
        7.1.3 战法变换的艺术表现
    7.2 近代装备革新带来的大幅拓展
        7.2.1 装备革新的社会基础
        7.2.2 装备革新的战争实践
        7.2.3 装备革新的艺术表现
    7.3 现代智能较量创造的广袤空间
        7.3.1 现代战争的信息迷雾
        7.3.2 智能较量的复杂环境
        7.3.3 智能较量的艺术表现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 A 科技革命年表
附录 B 美军未来信息作战环境描绘

四、“非致命性”——武器研发的新动向(论文参考文献)

  • [1]拒止装备与技术发展探讨[J]. 张波,刘加凯,来斌斌. 科技与创新, 2021(12)
  • [2]火车站自杀式袭击涉恐案件处置研究[D]. 杨坤.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1(08)
  • [3]防范“颜色革命”视角下香港修例风波研究[D]. 陈若曦.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1(12)
  • [4]经济制裁威慑功能有效性研究[D]. 周方舟. 外交学院, 2020(08)
  • [5]德国对中国和平崛起的认知和政策反应[D]. 王璐瑶. 国防科技大学, 2020
  • [6]重点目标车辆冲撞恐怖袭击预警指标体系研究[D]. 李扬.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0(12)
  • [7]突发社会安全事件处置的警务保障问题研究[D]. 李勇成.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18(04)
  • [8]后冷战时期美国东亚海权战略调整研究[D]. 刘雨辰. 山东大学, 2017(08)
  • [9]冷战环境史视阈下的“落叶计划”研究[D]. 朱中华. 曲阜师范大学, 2017(02)
  • [10]信息战的哲学视界[D]. 贾珍珍.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6(01)

标签:;  ;  

“非杀伤性”——武器研发新趋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