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眩目”应作“炫目”(论文文献综述)
赵一鸣[1](2021)在《大连市交通安全护栏的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刘玮婧[2](2018)在《实体书店售书空间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2009年以来,我国实体书店的生存现状一直备受关注。受网上书店、新型电子阅览方式的影响,实体书店遭受大面积的营业冲击。再加上商铺租金的压力,传统实体书店的经营模式开始走向末路。而在2013年间,一些新型实体书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与全国各地,使得整个图书行业出现了一定的复苏现象。这些书店的都有着共同的特点:华丽的装潢与多样化的商业业态。几年间形式相仿的新型实体书店在国内出现了井喷式的规模上升,与此同时大众亦开始质疑,这种新型的实体书店充斥着浓郁“咖啡香”的商业气息而缺乏“书香”的文化气息。可见实体书店的转型之路仍在摸索阶段,无论是经营模式及空间设计均缺乏科学性的指导。本文希望通过对实体书店售书空间的设计研究,从而引起实体书店对“书”的重视。“书”仍然是实体书店的核心,并且也是书店在作为文化传播最重要的媒介。本文结合新时代消费者对商业环境的体验需求,从人性化的角度出发,对实体书店中最核心的售书空间作适应性的设计分析、要点归纳及设计方法总结。文章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从其“关门潮”现象、经济文化转变、国家政策的支持及建筑学角度方面交代了论文的研究背景。阐明了研究的意义及研巧对象,总结归纳了国内外的相关理论及研究现状,最后简述了研巧的方法及研究框架。第二章主要通过对实体书店的发展与变化从而分析出新型实体书店或转型后的实体书店所应具备的要素,通过这些要素推导出符合大众消费文化、体验需求的售书空间设计需求及售书空间的设计概述。而第三章则是将售书空间作为整体研究其与实体书店内非售书空间的关系及空间形态的模式。第四、五章分布从售书空间的布局单元、通道尺度、空间布局及动线与建筑物理环境这四个方面总结售书空间的设计要点及策略。其中第四章主要归纳总结售书空间这个四个方面的设计要点,并通过案例给予应证及补充说明。而第五章则是紧紧围绕顾客的体验、功能及商品的突出布置得出适应不同售书分区在这四个方面对应的设计原则及方法。本文总结的是一套基础性的设计方法,使用者可以通过结合自己的需求在该方法基础上作形式上变化的可能性。
马新亚[3](2017)在《文学的启蒙 ——人学视域下的沈从文文学观》文中研究表明本文试图从人学的视域来阐释沈从文的文学观。沈从文对理想人性的书写和对国民“阉寺性”人格的批判是与鲁迅所开启的“国民性批判”一脉相承的。沈从文的作品既有启蒙主义的价值诉求,又能在美学形态上克服“五四”新文学普遍存在的浅表化、概念化、单一化,把“文学的自觉”与“人的自觉”紧密联系在一起,将“文学的启蒙”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启蒙主义的价值诉求使沈从文的文学观触及到了20世纪中国思想史的重大命题;而以文学为本位的内在结构又使他的作品有着丰富的意蕴:关注人的情感、本能、意志,关注人的个体真实性,关注人与自然的整体性关系。沈从文所构建的“湘西神话”,带有一种以复古形式表现出来的现代感;他对人的形而上层面的心理本体的重造,又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深化了“国民性改造”的内涵。基于以上主要观点,本文可分为七个部分:绪论部分的主要内容有二:一是从词源学、西方启蒙运动的发展史、“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历史、中西方对“启蒙”的反思与建构等几个方面出发,大致厘定“启蒙”的思想文化内涵;二是将聚焦点投射到中国现代文学的特定历史时空,以陈思和先生对“五四”新文学的两大分类标准为依据,引入“文学的启蒙”这一概念。第一章是由沈从文的基本文学观念出发,依次考察了沈从文文学行为的缘起、他的“五四”观、他的“工具的重造”“抽象的抒情”“爱与美的新宗教”等代表性文学主张,从宏观的层面阐释了沈从文的文学观念对“五四”新文学传统中的重要一支——“文学的启蒙”的赓续:一方面,他高举启蒙主义的价值诉求,强调要从人类求生的庄严景象出发,建设新的“做人观念”;另一方面,他主张文学的独立性,将“爱”“美”“生命”等抽象范畴纳入文学的表现领域,极大地拓宽了“五四”新文学哲学与审美的维度。第二章的主要分析了沈从文在以“文学”为手段进行启蒙的过程中,是如何对自身进行角色定位,并完成启蒙者的主体建构的:第一节以“乡下人”与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离合关系为例,阐释了沈从文对知识分子的批判、想象、重构,意在从侧面来考察沈从文在启蒙过程中对自身的角色定位;第二节则以沈从文与文艺主潮、文艺论争的距离为横切面,由此透视他在“名”“实”之间的个体化选择。因为沈从文的启蒙是“文学的启蒙”,所以本节内容未将重点放在直观层面呈现出来的启蒙者面对启蒙对象时的精英意识或者民间立场,而是将重心放在启蒙者对“理性”“知识”“科学”(包括流行一时的文学创作观念)等“名词”的态度上;第三节则以观念史的梳理为主要研究方法,从文化逻辑的层面来分析“乡下人”的现代内涵以及“湘西神话”的文化策略。第三章的主要内容是全面整体地阐述沈从文的人学思想,这一部分是全文的重心。沈从文的人学思想内涵大体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对生命强力的呼唤,包括前中期对湘西原始生命强力的颂扬和后期对生命、本能、意志的标张;二是主张人与自然的契合。这两条主线相互交织,共同构成沈从文理想人性建构的基石。沈从文的启蒙是“文学的启蒙”,而文学只承担了启蒙的一部分任务——个体哲学意义上的人的重建,所以人的全面解放得以实现的外围因素(包括经济、政治等诸多方面)就被自动排除在外,但也正是因为这份纯粹性,沈从文才能够更加专注地探寻人最内在的心理根基,表现人的诗意存在形式,从而极大地拓展了现代文学史上人学思想的形上视野。第四章主要阐释了沈从文在具体的文学实践中,如何消解与启蒙相伴而生的普遍人性以及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如何用实感经验、文学想象来还原启蒙对象的具体性、历史性、真实性。沈从文对“妇女解放”问题的具体化思考,他的以个体经验为基础的对启蒙对象性别差异的关注和对人的精神、灵魂隐秘之地的观照,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启蒙理念的非历史化和现实语境的复杂性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沈从文将“以不齐为齐”“各尽其性”等本土文化资源纳入到对启蒙对象的阶层差别的理解上的,促进了启蒙向现实语境的降落;沈从文用个体经验与记忆为我们呈现出了人性的复杂与生命的多方,在共情的立场之上还原了下层人民的个体真实性。第五章侧重分析沈从文的启蒙路径与方式。沈从文主张为国人输入一个健康雄强的人生观。那么用怎样的路径与方式来激发国人的意志,使他们获得信心和力量呢?沈从文首先想到的是“文学革命”,接着他又提倡“爱与美的新宗教”“美育重造政治”,主张用多种艺术形式来提升国人的灵魂,增加他们的勇气和信心。其次,他还对人的情感与本能的瞬间有所留心,并意图从中找寻启蒙的契机。在沈从文看来,思想文化固然重要,但思想文化的传播者、接受者都是人,因此如何解决“人心”的问题,如何让“做人观念”落到实处,如何对人的情感、本能进行因势利导,如何用审美的方式净化人的灵魂,重造人的形而上层面的心理本体,就成为启蒙的关键性问题。第六章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阐释沈从文的价值重估标准对东方文化主体建构的启示:沈从文在“生命”基础上对体系、规则、主义的反抗与鲁迅的反抗方式有着相同的理路——不关注西方观念的具体内容,而关注观念背后的文化体系的整体性和支撑这种文化体系的精神机制;针对主体精神结构的缺陷,提倡意志品质的重塑。第二部分阐释沈从文的理想人性重建在现实境遇的得与失:沈从文所信奉的“文学革命”,是用文学的手段来完成的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变革,相对于社会革命给人带来的变化而言,这是一种更为深入、彻底的变化。沈从文提倡“文学革命”,意在促进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建和民族国家的重建,但却因过分强调目标与手段的同一性而失去现实可行性,最终不免走向个人主义的穷途末路。
靳亚萍[4](2017)在《《徐文长三集》七言古诗笺注》文中研究指明徐渭的诗文作品,今以中华书局《徐渭集》的收录堪称最全。目前,尽管学术界取得了许多徐渭诗歌研究的成果,但是从文献学角度对其诗歌文本进行整理、注释的成果还很少。《徐渭集徐文长三集》中的七言古诗是徐渭诗歌创作中很有特色的一部分,涵盖题画、军事、纪行、纪事、述怀等多种题材类型,创作时间横跨徐渭一生,是研究其生平、思想、交往、书画观等问题的典型材料,有进行个案研究的价值。本文以中华书局《徐渭集·徐文长三集》七言古诗爲研究对象,共笺注诗歌151首,主要进行了五部分的工作:一、以中华书局《徐渭集·徐文长三集》爲底本,对其中七言古诗部分进行校勘;二、在题解部分,对诗歌创作背景、人名、地名等进行考释;三、参考徐渭传记、年谱等材料对其诗作进行系年;四、对诗歌中的字词、典故、人名、地名等进行注解;五、汇集明清时期针对七言古诗部分的评黏。
陈开林[5](2015)在《《全元文》编纂考索》文中研究表明元代立国不足百年,文化却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文学成就颇为突出。然而,囿于各种因素的交互作用,总体而言,元代文学研究较为薄弱。其中,学界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元曲的探讨。相比之下,元代文章、诗歌的研究关注力度不够,研究相对滞后。就文献而言,隋树森编《全元散曲》(1964)、唐圭璋编《全金元词》(1979)、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1990),均早已刊布。而李修生主编《全元文》自1999年出版第一辑,至2005年全部刊行。杨镰主编《全元诗》直至2013年方才出版。从这几部元代总集的编纂,略可窥见一斑。当然,《全元文》、《全元诗》的内容庞大,编纂难度较之其他几部总集更为复杂,这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作为有元一代的文章、诗歌总集,《全元文》(60册)、《全元诗》(68册)的出版,为元代诗文研究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平台,对于推动元代诗文研究的发展和繁荣有着巨大的意义。然而,断代总集的编纂要求“巨细兼收,义取全备”,这一目标往往难以达到。就已经发行的《全元文》、《全元诗》而言,爬梳典籍,网罗繁富,在文献整理上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是两部元代诗文总集的标志性成果,其价值值得肯定;同时,我们也必须正视二书在编纂中存在的问题,这也是毋庸讳言的事实。其成就和问题,学界已有相关的评述和补正。本文选取《全元文》作为研究对象,拟对该书存在的问题作一梳理,补充其阙失,订正其讹误。《绪论》指出了元代文学研究的现状,凸显了《全元文》编纂的必要性,并对其成就予以肯定。同时,总结了《全元文》存在的诸方面的问题,从“文”的范围界定不清、作家收录标准不统一、文本问题、小传不够精审、大量的佚文有待发掘、对学界已有的研究成果重视不够六个方面予以阐述。针对这些问题,学界时有匡正,故略作述评,以呈现学界的研究现状。并揭橥本文的研究范围及方法。第一章《<全元文>作家重收误收考》,针对《全元文》作家收录标准不统一的问题,予以考辨。一方面,由于《全元文》分期出版,且成于众手,难免失之照应,以致有作家重收现象。另一方面,元代与宋、金、明代相接,作家朝代归属较为复杂,因而误收其他朝代作家时有发生。经考察,《全元文》重收作家64人、误收作家34人,另有一文分属两人的现象,共计四篇。第二章《<全元文>人物小传补正》,针对《全元文》所写定的作家小传予以补正,共计256人。同时,本文所辑佚文,有部分作家为《全元文》未收之作家。就其生平略作考证,以补《全元文》之阙,共计91人。第三章《<全元文>作品校证》,针对《全元文》所收文章进行校勘,对文本中的错讹、脱文、倒文、衍文等情况予以纠正,并结合相关典籍,对部分异文进行考实。共校勘《全元文》649篇。其中,有多篇文字,《全元文》所收文本不全,均可据以补全。第四章《<全元文>作品系年》,主要是通过文章内容的信息、《全元文》未采用的其他版本而遗漏的文本信息,以考订相关作品的写作时间,共计197篇。第五章《<全元文>佚文辑校》,针对《全元文》失收之文予以辑录。目前,学界对于《全元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辑佚方面,成果颇为丰富。本文剔除与学界的重复之外,另辑录《全元文》佚文508篇。其中,《全元文》已收作家247篇,未收作家261篇。小结部分对文章的不足略作说明。
杨少伟,王云泽,潘兵宏[6](2015)在《中央分隔带防眩植物高度的计算方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解决各种道路条件下中央分隔带防眩植物高度设置统一而引发的一些路段防眩效果较差的问题,基于道路平纵横线形组合的不同特征,考虑超高、曲率和纵坡等不同因素单独或组合的影响,根据车型选择最不利位置作为特征点;利用空间几何和平面线形理论,研究不同路段任意桩号中央分隔带防眩植物高度的计算方法;利用计算机建立仿真模型,求解各桩号防眩植物的有效高度。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平纵组合,最不利特征点的位置不同;不同桩号的中央分隔带防眩植物的高度也不同;可为改进道路绿化设计提供帮助,为交通安全评价提供技术支撑。
朱仰东[7](2013)在《朱有炖研究》文中提出朱有炖在文学、艺术等诸多领域都取得了一定成就,其杂剧更是风靡明清两代,宫廷、民间皆争相搬演,赞誉之词不绝,评价甚高。然自近代以来,因受诸多外在人为因素的干扰,朱有炖及其杂剧受到冲击,其在诸多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也由此被遮蔽起来,这不仅关系到对朱有炖及其成就的认识,也直接影响到对明代文学、艺术等发展流变过程真实状态的把握。鉴于此,本文拟从其生平出发、结合其本人思想、文本、文学自身发展规律、作家创作生态环境等层面,进行学理等层次的分析,借以更好地发掘朱有炖及其作品的构成、思想、审美、价值等,并在此基础上予以“抛光”“还原”,作出较为公允的评判及合理定位。本文共分八章:第一章为朱有炖生平研究。朱有炖生平资料稀少,且因明代史料错讹现象较多,故本章重点在于爬梳文献,考辨真伪,梳理并厘清朱有炖人生轨迹。为更好地、也更集中地勾勒出朱有炖一生行状,依其身份,该章分别择取政治、文人两个生活层面分而述之。就政治生活而言,由于朱有炖政治生涯受到其父周王橚牵连,周王橚与周藩命运也就成了该章首先要交代的问题;而其后半生,则又相继经历了因争夺王位而兄弟反目等事件,周旋于政治场上的朱有炖沉浮跌宕,实为明初政治斗争的缩影。就文人生活而言,该章依次介绍了朱有炖受教背景、文人交游及文艺创作,前两点是朱有炖能够成为文人的前提和基础,后者则是对朱有炖作为文人,其生活状态的大致描摹。全面了解朱有炖生平为合理解读其着述而不致片面提供了相应依据。第二章为朱有炖思想研究。建国之后,朱元璋恢复儒教,以儒治国,同时对释道两教也并非一味禁止,通过扶持与限制并举的政策发挥其辅助王纲的作用。作为周藩世子,且又深得祖父器重,以儒为主,释道为辅,三教并存的思想与朱元璋的熏陶有着很大关系,与明初治国策略桴鼓相应。当然,政治场上的挫折及爱情婚姻方面的失意对朱有炖崇佛重道的思想也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作品是作家思想的结晶,研究朱有炖思想是深入剖析、评判其文学艺术作品的重要途径。第三章旨在考索朱有炖着述。首先,该章对当下朱有炖着述中几个颇有争议的如杂剧《善知识苦海回头》、《元宫词》百章等着作权问题进行辨析;其次对朱有炖杂剧、散曲、诗词、散文、书画等作品着录、版本等流播情况逐一考订。考索朱有炖着述情况,也就明确了此后文本研究的具体范围,使操作过程有的放矢,这是文本研究的前提,也是最为基本的工作。第四章、五章、六章为杂剧文本研究。第四章为创作论。该章主要探讨朱有炖杂剧创作的外部因素,或构成朱有炖杂剧创作的外部成因。这些因素或成因包括:一、传统文化。因受众不同,传统文化又可分为大小两个不同范畴。周藩驻地开封民间文艺兴盛,“小传统文化”中的一些民间元素被朱有炖汲取,融入剧中。而“大传统文化”层面,明初礼乐制度复兴、演剧制度创建等也直接影响着朱有炖杂剧创作;二、理学的兴起与台阁文风的崇尚。前者使朱有炖杂剧染上了浓厚的理学色彩,后者则使杂剧接续台阁文风而呈现出一派雍容气象;三、“家国同构”意识。剧中所体现出来的“大一统”观念及门第情结即是朱有炖这一思想意识的具化。第五章为文本论,旨在解读朱有炖杂剧的思想意蕴。朱有炖杂剧数量较多,因此,该章的首要任务即运用类型设计理论,结合作家创作意图、文本实际,将朱有炖杂剧划分为英雄、家庭婚姻、度脱、庆赏、文人五种类型;英雄剧中,无论水浒英雄,还是三国时期的关羽,既“忠”且“义”,但“义”往往受制于“忠”;家庭婚姻剧中,女子多以妇德自励,教化色彩较浓,但因其“守节”“守志”大多以爱情为前提,故教化之中,不无对爱情的歌颂,不能简单地以封建说教为由予以定性或否定;度脱剧为杂剧传统题材,与元剧相比,朱有炖度脱剧不是远离尘世而是相反,宗教光环下,隐含着作家本人对世俗的价值追求;庆赏剧以庆寿与赏花为主,热闹繁华的背后表达了作家本人对富贵生活的津津乐道与长生久视的向往;文人剧则从正反两个方面塑造了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形象,体现了儒家思想对人格修养的规范及其对君子人格的向慕。第六章为价值论。朱有炖杂剧周藩原刻本是目前保存完好的最早杂剧刊本,具有其他杂剧无法替代的文献价值。朱有炖杂剧善于吸收其他艺术形式,创作中有继承有突破,对于了解明初及明前艺术及杂剧面貌意义重大,具有重要的戏曲文献价值;戏曲理论方面:朱有炖虽然对杂剧没有系统的专论,但从事杂剧创作,对杂剧仍不乏自己的见解,这些见解皆被后代戏曲理论家吸收并发扬光大,成为中国古典戏曲理论建构的重要组成;戏曲小说同源异派,互有影响,由于时代特殊,朱有炖杂剧在四大名着成书研究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其他古典小说如《聊斋志异》等也从中获益匪浅,剧中所积累的创作经验、艺术技巧也为中国古代小说理论的成长、成熟注入了活力,朱有炖杂剧的古代小说及理论文献价值同样值得关注。第七章为朱有炖散曲研究。散曲发展至明初已呈颓势,其颓势形成的原因及明初曲坛状况是该章首先面对的问题;其次是对朱有炖散曲思想意蕴的探讨。朱有炖调和三教的思想其实即是关于出与入的问题,而以儒为主的思想最终决定了入世思想的主导地位,朱有炖散曲的思想意蕴一方面表达了对隐逸的渴望,另一方面则仍摆脱不了入世思想的缠绕,看似矛盾的两个问题,其实却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隐逸最终还是倒向了世俗;虽然明初散曲走向衰落,但朱有炖散曲仍有其特色,取材上曲与剧同生共长,语言上亦雅亦俗,风格上亦庄亦谐,体制上组章成篇。朱有炖首次提出了“散曲”概念,提高了曲体地位,其曲作成就受到后人好评,散曲在明代能够持续发展,朱有炖功不可没。第八章为朱有炖诗词及其他研究。朱有炖诗歌数量较多,该章采用类型研究的思路,将其诗歌分为悼亡诗、咏花诗、咏物诗、咏怀诗四大类,并注意与明初诗歌及明代诗歌发展走向等大背景联系起来统观考量,朱有炖诗歌既有时代特征,又自居面目,在明初诗歌饱受批评的情况下,其个性特征不仅有超越时代藩篱的趋向,而且与明代诗歌趋于健康发展的走向颇为一致;明词广受诟病,朱有炖存词不多,丰富的题材,清新自然的审美风格与批评视野中明初词坛迥异,随着学术研究的推进,明词逐渐改变了以往被冷落的局面,其词史地位也应予以廓清;其他研究还包括散文、韵文及书画作品,这些作品为学界遗忘但却在明清两代同样引人注目。在对朱有炖及其着述较为全面、深入研究基础上,本文认为:朱有炖虽以杂剧久负盛名,但以其才学、造诣及创作成就,使其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杂剧家,更是一位优秀的文学家、艺术家。作为杂剧家,我们应当鉴于以往研究中的经验教训,摈除成见,继续深入;对于其他方面的造诣与成就,我们也应予以恢复与发掘。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了解其人,更好地以历史的眼光为其定位,进而客观理性地接近明初乃至有明一代文学、艺术发展之“真”。
王艳荣[8](2012)在《1993:文学的转型与突变》文中提出中国文学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迥然于80年代的风貌而呈现出一种全新的气象。在这转型期间,1993年成为80年代和90年代文学的一个分水岭。1989年的政治风波和随之而来的商品大潮,改变了中国人的政治心态,也使文学与文化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文学开始出现新的格局、新的审美形态和新的精神风貌。文学不再产生主流鲜明的社会轰动效应,而进入到一个多元化发展的文学时期。1993年像是一个历史坐标,集结了许多影响深远的文学事件:“人文精神”讨论,王朔走红,陕军东征,《废都》争议,商业化写作,大众文化勃兴,先锋文学转型,诗人之死等。本论文研究的出发点是通过对1993年前后文学与文化现象的研究,来考查80年代文学是如何终结、90年代文学又是如何开始的,在这个转型的过程中,1993年成了文学的分水岭,从1992年开始,中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热衷点从社会政治转向商品经济。在这个转型过程中,知识分子心态的变化很能说明问题:他们从启蒙话语的代言者变成了社会的边缘人,整个知识界弥漫着一种精神幻灭感。从1989年到1992年间,中国学界基本处在一个文化真空的状态。这种现象直到1993年开始有了转机。1993前后发生的重要文学与文化事件,使这一年文学的转型与突变成为可能,并影响和奠定了世纪末乃至新世纪的文学格局。本文包括绪论在内,一共七个部分,其中主体部分六章。绪论分为三个方面,分别介绍了论文写作的意义,1993年文学整体情况,研究的方法。第一章“大背景与小语境”,介绍1993年文学转型的社会时代背景。1992年春邓小平南巡,中国全面实施改革开放、发展经济,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发生变化。在社会时代的大背景下,文学开始出现新的变化和形态,经过89政治风波后的中国知识分子身份发生改变,他们从广场回到书斋,沉浸到对中国思想史和文化史的学术研究中。这是学界在世纪末的一次集体转型。本章主要通过对民间刊物《学人》创刊以及终结的过程,来论证90年代初社会政治环境对文学的影响。第二章“知识界的思想裂变”,在第一章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进入时间隧道中的90年代初期中国文学与文化的发展状况。在社会时代变化的大背景下,知识界出现了动荡和裂变,表现出张皇与不适,甚至精神上的“恐慌”。“人文精神”大讨论是影响颇大的一次集体性活动,从1993年到1995年,当时中国学界各路人马纷纷加入到这场讨论中,一批资深人文报刊——《读书》、《文艺争鸣》、《文艺自由谈》、《文艺理论与批评》、《理论与创作》、《上海文学》、《文汇报》、《光明日报》等成为这场讨论的重要平台与载体,从中心城市的上海、北京到文化重要城市南京、长春、济南等,上演了一场世纪之交蔚为壮观的话语盛宴,同时这也是中国百年文学发展的最后一场集体演奏的大型交响乐。这场讨论及讨论中出现的种种声音集中显示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反思精神、批判精神,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第三章“大众文化的勃兴”,在前两章的基础上,论述大众文化的发展情况。大众文化是工业/后工业社会兴起的文化现象,是经济时代的必然产物。当中国进入经济发展时代时,大众文化的出现和流行,就成为无法避免的事实。进入90年代,随着中国新一轮商品经济时代的到来,大众文化便以其无法抵御的审美诱惑力得到空前的发展,在纯文学不断遭到边缘化的时候,大众文化却长驱直入进入人们的视野,一时之间,文学的发展似乎进入了真空期。第四章至第六章,具体论述了1993年出现的重要文学现象及其历史意义:陕军东征创作团队的出现,强有力地分割了当时中国已然乱象丛生的文学地图,填补了自89年以来中国纯文学创作的空白区,标志着在商业时代现实主义文学精神的强大生命力。刘恒、刘震云的创作开拓了历史写作的另外一种形态,在他们的笔下,知识分子的启蒙力量在减弱,历史变得荒诞不经。在历史书写的背后,隐喻的是极明显的现实诉求:知识分子在社会转型中的微薄力量以及历史政治的非理性。先锋作家在1992—1993年间发生了“集体哗变”。先锋文学曾经致力于打破过度意识形态化的文学传统和文学秩序,开拓了文学本身的审美价值;但其过度的形式追求和语言实验,使先锋文学丧失了生存的现实土壤。先锋作家们创作风格的转变,印证了文学语境对创作主体的制约和束缚。王安忆创作于1992-1993年的几部中篇小说是对新都市文学的贡献,她有着对都市生活的细腻感受和对人物的精确把握,她提供了关于城市外来者对于现代都市生活的想象。王朔在1993年前后走红,他的写作解构和颠覆了精英文化,在严肃文学外开设了一个“玩文学”的戏谑模式,同时,他也提供了一个写作上的参数。顾城1993年10月在新西兰杀死妻子后自杀,终结了童话诗人的梦境,顾城非情理的举动,不仅仅是一个人格缺陷的问题,更可能是一个文化颓败的事件。1993年,对于它之前和之后的文学史,都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它化解了80年代末因政治原因带来的文学语境的冷寂与紧绷,同时也促成了世纪末多元文学时代的到来。它是一个分水岭和界碑石,划开了80年代和90年代的文学格局。
李鸽[9](2011)在《当代西方先锋主义建筑形态的审美表达》文中研究指明当代西方先锋主义建筑是当代前沿文化思想、技术水平和哲学理论的重要载体,是建筑发展的重要风向标。它们呈现出来的美学特征承载着当今时代的最高审美理想。从形态的角度,对当代西方先锋主义建筑作品展开的研究是破解当代建筑审美迷局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预见建筑未来发展走向的一个重要视阈。本文借助文化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以当代西方先锋主义建筑作品为研究对象,从建筑形态的角度入手,借助现代建筑理论和美学理论的研究成果,分别从大众化、“非人化”、技术化和哲学“互文”四种倾向来阐释当代西方先锋主义建筑所呈现出来的各种美学特征,从宏观上把握当代西方先锋主义建筑的总体美学概况和未来走向。论文通过梳理当代西方先锋主义建筑缘起脉络,总结出其自身特质。通过分析当代西方先锋主义建筑形态的美学基因构成,阐释出当代先锋艺术与建筑审美理念之间的微妙关系。在分析当代西方先锋主义建筑形态审美语境的过程中,阐述其多元化形态审美理念产生的客观必然性。论文明确界定了大众和大众文化的概念,指出了部分当代西方先锋主义建筑形态审美表现出大众化倾向的美学特点。根据建筑作品体现出来的文化类型不同,按照传统经典、日常生活和大众娱乐三个文化类型,分析这些作品中典型的创作手法,解读其呈现出来的美学特征。指出当代西方先锋主义建筑作品在形态上的这种审美表达方式是当代前卫建筑师们对现代建筑同一性审美困局的及时破解,丰富了人们的审美对象范畴,启动了当代建筑审美解放的进程。论文提出了部分当代西方先锋主义建筑作品在形态上会呈现出“非人化”倾向的美学特点。通过对“非人化”美学倾向的阐释,从非完善、非秩序和非稳定这三个角度来解读当代西方先锋主义建筑形态所呈现出来的美学特征。指出这种审美表达方式是当代西方先锋主义建筑作品与传统建筑审美经验彻底决裂的表现。它解放了人们的审美思维模式,为当代建筑美学疆域的拓展探索出一个全新的方向。论文分析了技术在当代西方先锋主义建筑审美表达中扮演的角色,并指出技术已经引申为一种文化裹挟在建筑审美范畴之内。按照其在审美表达中的渗透程度,从极限技术、艺术技术和数字技术三个方面论述当代技术对建筑形态审美产生的重要影响。还指出当代西方先锋主义建筑的技术化审美表达方式是对传统建筑技术审美的扬弃。它充分挖掘了技术在当代建筑中的美学属性,巩固了技术文化在当代建筑审美中的地位和意义。论文引入了“互文”这一概念,来讨论哲学参与部分当代西方先锋主义建筑形态审美表达的相关问题。首先,论述了后现代哲学中的“中心”在当代西方先锋主义建筑作品中的角色变迁;其次,阐释了结构主义哲学中的“事件”在当代西方先锋主义建筑的非理性创作中扮演的角色;最后,分析了部分当代西方先锋主义建筑美学特征与新型理论之间的内在关联,并最终找出当代哲学对建筑审美产生影响的范围和轨迹。总之,论文对当代西方先锋主义建筑的研究是以形态审美为着眼点,得出的是一种理论性的分析成果。所讨论的问题都与建筑形态的审美表达方式相关。论文试图用一个明晰的研究结构,根据当代西方先锋主义建筑形态所呈现出来的美学特点进行分类研究,从文化、艺术、技术、哲学等的角度来全面解读当代西方先锋建筑作品。
钟渠盛[10](2011)在《插画在中国文化创意产业中的专业化发展》文中提出在中国踏进了改革开放并且走向市场经济的初期,商业插画在中国复生了。同时,在各地酝酿已久的文化创意产业思潮,推动中国在2006年决意迈开文化创意产业的步伐,以促进我国制造产业升级并且遏止上环境的进一步污染,这就拉开了‘自主创新’的文化创意发展的序幕。‘文化’是中国政府在经济课题以外关注最大的一个主题。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年间,国际优质品牌大量流入中国,外国不同的文化也随着打入了中国市场。尤其在动漫与流行产品等领域,美、日、欧主宰了中国市场,中国出现了‘文化流失’与‘文化入超’的现象。本国市场不但为外国品牌产品所侵占,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也渐被市场蚕食。在这个问题上,插画创作是动漫与流行产品的一个直接的图像表现手法,能有效的展现本国的特色文化。因此大力发展中国的插画产业,可有助抗衡与抵消这一个文化产品的市场落差影响。除了动漫与数字游戏产业外,在设计、广告、和出版产业等方面,插画都是息息相关的一项工作,不论是在创作过程中还是最后的制成品中,插画都是一个常用的元素,所以大力发展中国的插画产业,会对整体的文化创意产业起到一个促进的作用。今天中国市场需求大幅增长,而此刻中国插画行业却是重新回到一个初生阶段。虽然中国的插画师具备了良好的绘画能力与数字技术,但在市场诉求上的创意,与个性风格的表现则见掌握不足,与国际水平存在了一个差距。此外,绘画从业人员水平参差不齐,新秀与业余人员大量而无序的涌入市场,这些导致价格下跌、专业人才不足、营运机制脆弱,插画师常被欺压、版权执法不力、中介机制混乱、盗版问题严重等各种问题的出现。整个插画行业缺乏规范,发展上呈现了一个混乱状态。既然插画图像是很多不同创意产业项目的必需手段,所以插画产业的不良发展,也会直接窒碍中国整体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速度与效率。环视世界,凡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速的地区,如欧美和日本等,插画专业也必定是位处一个高水平的状况。以同样的理念做思考,如果中国的插画产业水平能够得到提升,它必定会促进动漫以及其它文化创意产业的更有效发展。面对专业提升的需要,中国插画应要做的是:先对现时市场内外的各方面进行一个深入认真的研究,并作客观检讨,查找其中的不足,罗列存在的种种问题,针对问题核心思量改善之法。此外也应该多方研究世界各个先进地区发展成熟的插画专业,尤其对其有效运作的种种机制,作对比分析认真研究,琢磨其中可借鉴之处,继而对中国本土的文化与市场特点进行对口的适切性研究,结合中外优点。这样可以研究出哪些机制是中国插画行业可以借鉴的,哪些项目元素是适合中国国情发展的,以探索出一些适合中国现阶段发展的最佳方案,积极作实践试验,使中国插画能更快的走上专业化的道路。并借此促进中国‘文化’、‘创意’、与‘经济产业’的发展,早日实现‘自强创新’的国家愿景。本篇论文就是以此为目标所进行的一个研究,期望插画的专业化发展事业能使中国获取到文化与经济双重收益,并能达到富国利民的终极目标。
二、“眩目”应作“炫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眩目”应作“炫目”(论文提纲范文)
(2)实体书店售书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传统实体书店“关门潮” |
1.1.2. 消费文化转变、体验式经济出现对实体书店的影响 |
1.1.3. 国家政策的支持 |
1.1.4. 从建筑学专业角度看实体书店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
1.2. 课题研究概念和范围的界定 |
1.2.1. 实体书店概念界定 |
1.2.2. 实体书店售书空间的范围界定 |
1.3. 课题研究动态 |
1.3.1. 国内研究动态 |
1.3.2. 港澳台及国外研究动态 |
1.3.3. 本文的创新之处 |
1.4. 课题研究的目标和研究的意义 |
1.4.1. 研究目标、意义 |
1.4.2. 研究内容、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实体书店售书空间发展概况 |
2.1. 实体书店发展与变化 |
2.1.1. 实体书店历史沿革 |
2.1.2. 实体书店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 |
2.2. 实体书店售书空间的发展与变革 |
2.2.1. 售书空间的变化 |
2.2.2. 实体书店售书空间设计的影响因素 |
2.3. 售书空间设计需求及设计解析 |
2.3.1. 实体书店售书空间设计需求 |
2.3.2. 售书空间设计解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售书空间整体性设计研究 |
3.1. 实体书店及售书空间功能、业态分布研究 |
3.1.1. 实体书店业态类型研究 |
3.1.2. 售书空间功能、分类及分区 |
3.2. 售书空间功能复合性研究 |
3.3. 售书空间在实体书店中的形态表达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实体书店售书空间设计要点 |
4.1. 售书空间布局单元设计要点 |
4.1.1. 布局单元分类 |
4.1.2. 布局单元尺度分析 |
4.1.3. 布局单元的组合方式 |
4.2. 售书空间通道尺度设计要点 |
4.2.1. 通道空间中人体尺度与通道宽度 |
4.2.2. 售书空间通道空间尺度及等级 |
4.2.3. 通道等级在实体书店售书空间中的应用情况 |
4.3. 售书空间布局动线设计要点 |
4.3.1. 售书空间布局模式 |
4.3.2. 售书空间动线组织模式 |
4.4. 售书空间物理环境设计要点 |
4.4.1. 自然元素的利用 |
4.4.2. 界面设计 |
4.4.3. 色彩与材质 |
4.4.4. 人工照明 |
4.4.5. 导视系统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体书店售书空间设计策略 |
5.1. 售书空间布局单元设计策略 |
5.1.1. 售书空间布局单元设计原则 |
5.1.2. 售书空间布局单元的基础设计方法 |
5.1.3. 布局单元的组合方式及分区适用性 |
5.1.4. 小结 |
5.2. 售书空间通道尺度设计策咯 |
5.2.1. 售书空间通道尺度设计原则 |
5.2.2. 售书空间通道尺度设计方法 |
5.3. 售书空间分区布局及动线设计策略 |
5.3.1. 售书空间布局及动线设计原则 |
5.3.2. 实体书店售书空间分区关系 |
5.3.3. 售书空间分区布局及动线设计方法 |
5.3.4. 垂直空间复合利用方法 |
5.4. 售书空间物理环境设计策略 |
5.4.1. 售书空间物理环境设计原则 |
5.4.2. 售书空间物理环境设计方法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3)文学的启蒙 ——人学视域下的沈从文文学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意义与问题的提出 |
二、概念的界定 |
第一章 沈从文与“五四”新文学传统 |
第一节 “做人观念”与“人的自觉” |
一、沈从文与“五四”和“五四人” |
二、“工具的重造” |
第二节 “抒情”与“文学的自觉” |
一、情与理的交融 |
二、情感的深度 |
三、“抒情”与“文学的启蒙” |
第二章 “乡下人”的边缘立场与启蒙者的建构 |
第一节 对知识分子的批判、想象与重构 |
一、“乡下人”的边缘立场 |
二、用“抽象原则”重建知识分子 |
三、对知识分子独立性的坚守 |
第二节 “名”“实”之间的角色定位 |
一、对鲁迅“战士”角色的评判 |
二、中西启蒙运动中的“名”与“实” |
三、沈从文的遁“名”求“实” |
第三节 “乡下人”的现代内涵与“湘西神话”的文化策略 |
一、“压扁人性的乡愿”——抗争传统儒学 |
二、“吾丧我”——抗争现代文明 |
第三章 沈从文的人学思想 |
第一节 概述部分 |
第二节 生命强力的彰显 |
一、都市空间的“爱欲” |
二、湘西世界的“爱欲” |
三、“爱欲”的抽象与升华 |
四、沈从文“爱欲”书写中的“灵”与“肉” |
第三节 人与自然的契和 |
一、以人与自然的契合为形态 |
二、以民族文化重建为现实目标 |
三、以“世界主义”为延伸 |
四、在“立人”中的意义与局限性 |
第四章 具体地看待启蒙对象 |
第一节 “妇女解放”问题中的性别及其它 |
一、关注性别差异 |
二、观照人的精神与灵魂的隐秘之地 |
第二节 “各尽其性”中的阶层差异 |
一、下层人民与知识阶级的两个世界 |
二、关注阶层差异与启蒙在现实语境中的着陆 |
三、底层启蒙思想的多向性 |
第三节 “原人意味”中的个体真实性 |
一、本土语境中的弱化 |
二、个体经验与记忆中的还原 |
三、在思想与文学史中的意义 |
第五章 启蒙的路径、方式与契机 |
第一节 文学的路径:践行“文学革命”的长远目标 |
一、对文学与人性的信仰 |
二、与梁启超启蒙话语形态的相似之处 |
第二节 感性的方式之一:高举“爱”与“美”的旗帜 |
一、抵御宗教与“现代政治” |
二、重造人的心理本体 |
第三节 感性的方式之二:捕捉情感与本能的瞬间 |
第六章 理论意义与现实境遇 |
第一节 以“生命”为标尺的现代文化主体建构 |
第二节 “文学革命”与人性的根本重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4)《徐文长三集》七言古诗笺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凡例 |
1、赠吕正宾长篇 |
2、三茅观观潮 |
3、阴风吹火篇呈钱刑部君 |
4、赋得思泉篇 |
5、朱大夫命题王母行海水画 |
6、清溪道中见梅 |
7、杨妃春睡图 |
8、延平津 |
9、吴使君马行 |
10、射鹰篇赠朱生 |
11、集鄞汪君良修宅 |
12、雪 |
13、至日为宋侯题补衮调羹图 |
14、赠汪君 |
15、万里比隣篇赠嘉则 |
16、春风 |
17、南明篇 |
18、映江楼观潮 |
19、云岳篇 |
20、闻王生葬 |
21、述梦二首(其一) |
22、其二 |
23、送王尚志戍闽 |
24、醒齐篇 |
25、今日歌二首(其一) |
26、其二 |
27、题荣寿齐芳册 |
28、林君入观 |
29、醉中赠张子先 |
30、蕺南篇 |
31、二马行 |
32、送兰应可之湖州 |
33、观猎篇 |
34、题侄子家所藏双凤鸣阳画 |
35、老子出函谷图 |
36、画鹰 |
37、正宾以日本刀见赠歌以答之 |
38、锦衣篇答赠钱君德夫 |
39、石门篇赠邵大佩 |
40、赠歌者 |
41、石洲篇为葛君赋号 |
42、漫赠钱女孝 |
43、万玉山房歌 |
44、赠李客 |
45、对明篇 |
46、继溪篇 |
47、王乡人舍傍学宫索赠张师长 |
48、北云篇 |
49、赋得百岁萱花为某母寿 |
50、楚宗室鸡将啄蚁画 |
51、沈刑部善梅花却付纸三丈索我杂画 |
52、送陈君会试 |
53、天坛 |
54、饮大中桥楼 |
55、与梅君饮长安街 |
56、五粒灵丹行送聂君归滁 |
57、淮阴侯祠 |
58、写古椿 |
59、写竹赠李长公歌 |
60、刘总戎国挽章应乃子索 |
61、琴高图为李勳卫赋 |
62、渔乐图 |
63、眺金阁观直抵南嵯之白云庵 |
64、观猎篇 |
65、摩诃庵括子松下听弦上人弹琴 |
66、漂母祠 |
67、谑雪 |
68、白鹃诗 |
69、绿雪斋 |
70、旗纛树 |
71、一和尚割灼其肉以己潦邦人索歌送之 |
72、少年 |
73、青蒲行 |
74、握锥郎 |
75、醉後歌与道坚 |
76、兰谷歌 |
77、星渚篇 |
78、无题 |
79、池中歌 |
80、醉仙图 |
81、雪梅花画 |
82、游石宕二首(其一) |
83、其二 |
84、送张伯子往嘉兴 |
85、与言君饮酒 |
86、兰泉篇 |
87、廿八日雪 |
88、题画二首(其一) |
89、其二 |
90、天竺僧 |
91、郑本画菊竹一卷 |
92、郑本白兔 |
93、至日趁曝洗脚行 |
94、某将军 |
95、沈生行 |
96、谷日大雪口号二首(其一) |
97、其二 |
98、雪中骑驴 |
99、堵太学母周诗 |
100、王母骑青凤歌 |
101、晚映堂中歌 |
102、宝剑篇送陆山人 |
103、答赠王君 |
104、酬李画史见赠两大幅 |
105、沈叔子解番刀为赠二首(其一) |
106、其二 |
107、画十六种花 |
108、十二种花 |
109、写竹与甥 |
110、蟹画 |
111、某将军 |
112、王母诗 |
113、霞江篇 |
114、某都经画上咏 |
115、弩子歌赠汪山人 |
116、寄柳都昌彬仲 |
117、寄郦绩溪仲玉乃钱氏门人 |
118、蓝田篇 |
119、杭陈子索赠陈副总 |
120、王鹅亭雁图 |
121、画百花卷与史甥 |
122、图卉应史甥之索 |
123、 盛懋画千岩竞秀卷 |
124、九马圉人图二圉醉濒堕 |
125、四张歌张六丈七十 |
126、完淳篇 |
127、昭君下嫁图 |
128、刘巢云雁 |
129、飞来山三首(其一) |
130、其二 |
131、其三 |
132、菘台醋 |
133、旧偶画鱼作此 |
134、张旭观公孙大娘舞剑器 |
135、黄鹄歌 |
136、题画 |
137、画茅氏画 |
138、画风竹於箑 |
139、渔图 |
140、寿王生 |
141、沈将军诗 |
142、送方阜民 |
143、书壁间为介亭五十寿 |
144、画於卧龙山顶 |
145、绿矾彩鸡 |
146、百舌群呜 |
147、春野图 |
148、喜张大移居南街 |
149、刘雪湖梅花大幅 |
150、徽宗画鹰 |
151、洞岩景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全元文》编纂考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元代文学与《全元文》的编纂 |
二、《全元文》存在的问题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略 |
第一章 《全元文》作家重收误收考 |
一、《全元文》作家作品重收考 |
(一) 作家重收 |
(二) 一文误题二人 |
二、《全元文》误收作家考 |
第二章 《全元文》所收作家小传补正 |
一、《全元文》已收作家小传补正 |
二、《全元文》失收作家小传考补 |
第三章 《全元文》作品校证 |
第四章 《全元文》作品系年 |
第五章 《全元文》佚文辑校 |
一、《全元文》已收作家之佚文 |
二、《全元文》失收作家之佚文 |
小结 |
附录一:《全元文》学界辑佚成果汇编 |
附录二:元人别集所收《全元文》佚文篇目汇编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中央分隔带防眩植物高度的计算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
1平坡段防眩植物的高度 |
1.1直线路段 |
1.2平曲线路段 |
2纵坡段防眩植物的高度 |
2.1凹形竖曲线防眩植物高度 |
2.2凸形竖曲线 |
3建立防眩高度仿真模型 |
4结语 |
(7)朱有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现状 |
二、 选题意义 |
三、 研究方法 |
四、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朱有炖的家世与生平 |
第一节 明初政治与周藩命运 |
一、 皇权强化与宗藩制度的设立 |
二、 周王橚“不轨”与周藩命运 |
第二节 朱有炖的政治生涯 |
一、 洪武时期:年少得宠,委以重任 |
二、 建文时期:“为父释愆”,安置云南 |
三、 永乐时期:有心问政,屡受牵连 |
四、 宣宗时期:主政周藩,祸起萧墙 |
五、 正统时期:谨慎守藩,完美谢幕 |
第三节 朱有炖的文人生涯 |
一、 朱有炖的学养与文人性格 |
二、 朱有炖的交游与文人性格 |
三、 守藩余暇:驰骋文场,儒雅风流 |
第二章 朱有炖的思想 |
第一节 明初“崇儒”政策与朱有炖儒学思想 |
一、 “立儒教率天下”:儒家思想的恢复与重建 |
二、 “以儒治世”:朱有炖对儒学思想的践行 |
第二节 明初宗教政策与朱有炖释道思想 |
一、 “暗理王纲,于国有补”:明初对释道二教的态度 |
二、 “以佛治心,以道治身”:朱有炖对释道思想的汲取 |
第三章 朱有炖的着述 |
第一节 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
一、 《诚斋乐府》当为朱有炖散曲集而非杂剧集 |
二、 《元宫词》百章作者问题 |
三、 《善知识苦海回头》着作权问题 |
第二节 朱有炖的着述与流传 |
一、 朱有炖杂剧着录与版本 |
二、 朱有炖散曲着录与版本 |
三、 朱有炖诗词着录与版本 |
四、 朱有炖书画着录与版本 |
第四章 朱有炖的杂剧(上)——创作论 |
第一节 “小传统文化”与朱有炖杂剧创作 |
一、 民间文化的地域优势 |
二、 取材趋向的民间化 |
三、 对民间艺术的主动吸收 |
第二节 “大传统文化”与朱有炖杂剧创作 |
一、 礼乐制度与朱有炖杂剧创作 |
二、 演剧制度与朱有炖杂剧创作 |
三、 主流思潮与朱有炖杂剧创作 |
第三节 “家国同构”意识与朱有炖杂剧创作 |
一、 “大一统”观念与朱有炖杂剧创作 |
二、 “门第”情结与朱有炖杂剧创作 |
第五章 朱有炖的杂剧(中)——文本论 |
第一节 朱有炖杂剧的类属之辨 |
第二节 英雄剧:承平治世下的“忠”“义”颂歌 |
一、 对“义”的渲染与张扬 |
二、 “忠”对“义”的制约与规范 |
三、 创作视角对忠义思想的影响 |
第三节 家庭婚姻剧:“贞节观”与“婚恋观”的契合与矛盾 |
一、 已婚型:“成妇名,立家计” |
二、 未婚型:“淤泥浅水,长出并头莲” |
三、 契合与矛盾:朱有炖“节烈观”辩证 |
第四节 度脱剧:宗教光环下的趋俗心态 |
一、 借“度脱”维护“妇德” |
二、 借“度脱”惩戒人心 |
三、 借“度脱”满足“俗欲” |
第五节 庆赏剧:周藩生活的礼赞与庆典之下的写真 |
一、 赏花剧:文人风流与贵族高雅生活意绪的具化 |
二、 庆寿剧:政治意识与富贵长生理想的双向诉求 |
三、 纳吉剧:宗教仪式与当代政治的狂欢与“戏仿” |
第六节 文人剧:儒家思想视域下君子人格的价值追求 |
一、 儒家对“君子人格”的设想与追求 |
二、 《乔断鬼》:“君子人格”的反讽 |
三、 《踏雪寻梅》:君子人格的正面建构 |
第六章 朱有炖的杂剧(下)——价值论 |
第一节 朱有炖杂剧的艺术文献价值 |
一、 为元明艺术形式研究提供了文献资料 |
二、 为明初杂剧体制研究提供了依据 |
第二节 朱有炖杂剧的戏曲理论价值 |
一、 “尊体”“辨体” |
二、 “丽则之音” |
三、 “情”“理”之辨 |
四、 悲剧意识 |
五、 “关目”安排 |
第三节 朱有炖杂剧的小说史价值 |
一、 朱有炖杂剧与古典小说创作 |
三、 朱有炖杂剧与古典小说理论 |
第七章 朱有炖的散曲 |
第一节 朱有炖散曲的创作环境 |
一、 明初散曲的创作环境 |
二、 明初曲坛状况概说 |
第二节 朱有炖散曲的思想意蕴 |
一、 隐逸之思 |
二、 入世之想 |
三、 “出”“入”的悖论与调和 |
第三节 朱有炖散曲的艺术特点 |
一、 与杂剧同生共长的取材倾向 |
二、 雅俗共赏的语言风格 |
三、 庄谐并陈的审美意趣 |
四、 “组章为篇”的体制构成 |
第四节 朱有炖的曲学贡献及地位 |
一、 朱有炖的曲学贡献 |
二、 朱有炖的曲史地位 |
第八章 朱有炖的诗词及其他 |
第一节 朱有炖诗歌研究 |
一、 哀怨感伤的悼亡诗 |
二、 “以适清兴”的咏花诗 |
三、 精巧别致的咏物诗 |
四、 丰富细腻的咏怀诗 |
五、 朱有炖诗歌特点及诗学意义 |
第二节 “诚斋词” |
一、 “诚斋词”概况 |
二、 诚斋词的思想内容 |
三、 诚斋词特点及词学意义 |
第三节 朱有炖散文及其他 |
一、 朱有炖的散文 |
二、 朱有炖的韵文 |
三、 朱有炖的书画 |
余论 |
附录一:朱有炖稀见资料汇编 |
附录二:朱有炖年谱简编 |
附录三:东书堂集古法帖全目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8)1993:文学的转型与突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意义 |
二、1993 年的文学地图 |
三、研究的方法 |
第一章 大背景与小语境:经济与文化的艰难转型 |
第一节 社会转型与文学变化 |
一、邓小平南巡与中国经济转型 |
二、知识分子的新“身份” |
三、学界的转型:从思想到学术——以《学人》为例 |
第二节 文学与文化的“新状态” |
一、刊物的改版与出版界的创新 |
二、新写实小说的流风遗韵 |
第二章 知识界的思想裂变 |
第一节 90 年代知识分子的“精神”恐慌 |
第二节 集体的失语与个体的坚守 |
第三节 无言的结局 |
第三章 大众文化的勃兴 |
第一节 大众文化出现的历史合理性 |
第二节 初期大众文化的特征 |
第三节 无法抵御的超级魅惑 |
第四章 内在之变:以陕军东征为中心 |
第一节 “陕军东征”的文化诉求 |
一、陕籍作家的文化心态 |
二、超越传统的精神期许 |
第二节 贾平凹:在传统与现代间彷徨裂变 |
一、贾平凹的文学世界 |
二、《废都》的精神追求 |
第三节 陈忠实:文化拯救的虚妄 |
一、充满文化矛盾的乡土中国 |
二、犹疑不定的经典 |
第五章 整体性的破解:多元格局的形成 |
第一节 刘恒的“白日梦”与刘震云的“故乡”画卷 |
一、刘恒《苍河白日梦》:启蒙者的现代性焦虑 |
二、刘震云:故乡叙事的“政治” |
第二节 先锋作家的集体“哗变” |
一、残酷美学的终结 |
二、传统资源的幽灵 |
第三节 何处是乡关——王安忆的“虚构”与香港的情爱 |
一、心灵世界的纪实 |
二、后现代时期的情爱传奇 |
第六章 游戏或自由:杂语纷呈的时代 |
第一节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
一、形而上的凌空蹈虚和形而下的无路可走 |
二、虚幻的童话世界 |
第二节 王朔的两面性 |
一、对精英文化的颠覆 |
二、坏孩子式的游戏 |
第三节 虚幻的曼哈顿之梦 |
一、弱势文化下的强势梦 |
二、女性叙事姿态的吊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1993 年文坛大事 |
附录二:《学人》第 1—15 辑总目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后记 |
(9)当代西方先锋主义建筑形态的审美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和目的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先锋艺术的研究 |
1.2.2 关于当代先锋建筑创作研究 |
1.2.3 关于建筑理论的研究 |
1.2.4 关于美学理论的研究 |
1.3 相关研究 |
1.3.1 解读建筑形态的两个过程 |
1.3.2 建筑美学评价体系的特征 |
1.4 研究方法和相关理论 |
1.4.1 文化社会学 |
1.4.2 其他相关研究方法和理论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当代西方先锋主义建筑形态审美的源流 |
2.1 当代建筑的“先锋”进程 |
2.1.1 “先锋”的缘起 |
2.1.2 先锋派建筑 |
2.1.3 当代西方先锋主义建筑 |
2.2 当代西方先锋主义建筑的审美基因 |
2.2.1 先锋艺术基因的注入 |
2.2.2 建筑基因对艺术基因的校订 |
2.3 当代西方先锋主义建筑的审美语境 |
2.3.1 第三次科技革命 |
2.3.2 文明转型与文化丛生 |
2.3.3 哲学领域的新思想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当代西方先锋主义建筑形态审美的泛大众化 |
3.1 经典的权“危”化 |
3.1.1 破统一 |
3.1.2 表新意 |
3.1.3 解严肃 |
3.2 寻常符号的“变容” |
3.2.1 文字符号的变容 |
3.2.2 商业符号的变容 |
3.2.3 生活符号的变容 |
3.3 乐享的转向 |
3.3.1 繁华与优雅的消费文化取向 |
3.3.2 纵情与欢愉的娱乐文化取向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当代西方先锋主义建筑形态审美的“非人化” |
4.1 “反”完善 |
4.1.1 语义“含糊” |
4.1.2 形式“扭曲” |
4.1.3 结果“未完成” |
4.2 秩序“紊乱” |
4.2.1 疏松不羁 |
4.2.2 错综纠结 |
4.2.3 延展离散 |
4.3 “消除稳定化” |
4.3.1 倾斜失衡 |
4.3.2 流转运动 |
4.3.3 起伏不定 |
4.3.4 精锐凌厉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当代西方先锋主义建筑形态审美的技术演绎 |
5.1 技术的“座架” |
5.1.1 “反”逻辑 |
5.1.2 “唯”效率 |
5.1.3 “裸”结构 |
5.2 技术的“仿像” |
5.2.1 玩味现实 |
5.2.2 携手文化 |
5.2.3 回归自然 |
5.3 技术的“返魅” |
5.3.1 “感觉连续” |
5.3.2 “虚拟” |
5.3.3 “超建筑”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当代西方先锋主义建筑形态审美的哲学互文 |
6.1 隐匿与消散的“中心” |
6.1.1 网格——分化的“中心” |
6.1.2 缺席——隐现的“中心” |
6.1.3 取消——迷失的“中心” |
6.2 分离和变化的“事件” |
6.2.1 规则的解离 |
6.2.2 偶发的专注 |
6.2.3 记忆的唤起 |
6.3 解析与演绎“非确定” |
6.3.1 “褶子”与“折叠” |
6.3.2 “四维连续”与“墨比乌斯” |
6.3.3 “混沌”与非线性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插画在中国文化创意产业中的专业化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第一章 插画与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关系 |
第一节 中国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背景 |
一、中国产业转型的必要性 |
二、世界文化创意产业的命名与分类 |
三、中国在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发展 |
第二节 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策略与动漫产业发展 |
一、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
二、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 |
第三节 插画对动漫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关系与价值 |
第二章 插画专业与世界市场多元化发展的关系 |
第一节 世界插画多元化发展的诱因与背景 |
一、世界性插画的历变 |
二、文化创意产业的兴盛与插画市场需求 |
三、插画在新时代的‘由衰而盛’ |
第二节 世界插画多元化的发展状况 |
一、插画专业的新兴类别 |
二、插画专业的传统范畴 |
三、专门类别的插画 |
第三章 新时代的中国插画发展 |
第一节 中国插画发展历程与新时代插画的复兴 |
一、中国插画发展历程概略 |
二、中国插画在建国前后的断续发展 |
三、中国商业插画的发展断层与跨越式发展 |
第二节 新时代的中国插画事业生态 |
一、当下中国插画事业营运情况 |
第三节 中国当下的创意产业市场生态 |
一、中国广告产业现阶段呈现的不利因素 |
二、当下中国出版业的兴旺 |
三、中国现阶段的动漫产业发展与插画师的混合角色 |
四、中国的文创产品新发展与画廊业务 |
第四章 世界插画专业在数字时代中的发展变化 |
第一节 世界插画的数字化 |
一、创作平民化-‘人人’插画师 |
二、数字化下插画与摄影的图像变化 |
三、数字化后插画的质变与量变 |
第二节 数字化插画与媒体的扩展与更替 |
一、印刷媒体的‘进退’与发展 |
二、电子媒体的新发展 |
三、插画在媒体转型中视觉传达的思考 |
第三节 数字化潮流中插画专业的市场生态变化 |
一、数字插画新风格形成与传统风格的变化 |
二、数字时代中插画市场的营销方式变化 |
三、插画在‘读图时代’与大众传播的思考 |
第五章 世界插画的专业化运作 |
第一节 插画的本原与再定义 |
第二节 插画的分类、范畴与载体 |
第三节 插画的风格、面貌、流派与市场的关系 |
第四节 插画师的专业训练与工作特性 |
第五节 插画师的专业运作与营销策略 |
一、插画创业的起动 |
二、插画日常业务运作 |
第六节 插画中介经理人机制 |
第七节 插画年鉴与专业指南出版 |
第八节 插画专业协会与社群活动 |
第九节 插画在知识产权的保障 |
第十节 世界主要地区插画专业的发展概况 |
第六章 中国插画走向专业化发展的思考与研究 |
第一节 中国插画市场未来发展的需求预期 |
第二节 中国插画专业机制的构建与产业优化的实践 |
第三节 中国插画中介经理人机制与产业链之建立 |
第四节 中国插画知识产权法例的施行 |
第五节 中国动漫产业与插画专业的互动发展 |
第六节 中国未来插画书刊的出版与专业推广 |
第七节 文化软实力与民族特色的发扬 |
第八节 中国在传统与创新思维的思考 |
第九节 人才培养与插画教育的重要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目录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集科研成果等 |
创作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四、“眩目”应作“炫目”(论文参考文献)
- [1]大连市交通安全护栏的设计研究[D]. 赵一鸣. 沈阳建筑大学, 2021
- [2]实体书店售书空间设计研究[D]. 刘玮婧. 华南理工大学, 2018(12)
- [3]文学的启蒙 ——人学视域下的沈从文文学观[D]. 马新亚. 湖南师范大学, 2017(01)
- [4]《徐文长三集》七言古诗笺注[D]. 靳亚萍. 武汉大学, 2017(07)
- [5]《全元文》编纂考索[D]. 陈开林.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5)
- [6]中央分隔带防眩植物高度的计算方法[J]. 杨少伟,王云泽,潘兵宏.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4)
- [7]朱有炖研究[D]. 朱仰东. 山东师范大学, 2013(10)
- [8]1993:文学的转型与突变[D]. 王艳荣. 吉林大学, 2012(08)
- [9]当代西方先锋主义建筑形态的审美表达[D]. 李鸽.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1(04)
- [10]插画在中国文化创意产业中的专业化发展[D]. 钟渠盛.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