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华南板块happy new year(论文文献综述)
杨玥[1](2021)在《基于多元数据的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过去四十余年,以办公或产业发展为目的的新城园区建设是中国大规模快速城市化的关键部分,正逐步从关注单一经济增长目标的产业集聚地向关注综合发展目标的复合功能都市区转变。当前中国经济转向创新主导并迎来新一轮产业升级和创新创业发展,科创园区成为未来城市化的重要空间载体,其“产”的发展离不开“城”“创”这两个关键要素。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代表我国最新园区发展趋势,经历了政府规划、房地产开发、城中村自发嵌入等不同主体主导下的不同阶段、不同规模、不同层级的发展过程。其汇集了多类型科创园区及创新平台,依托杭州数字经济优势、社区共生资源、西溪湿地生态、老余杭仓前文脉,是创新要素集聚、多元功能混合、园区社区并存、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共赢的新城代表,是研究科创园区“产城创”融合发展的典型范本。本文以衡量科创园区发展的“科创企业发展”反映“产”,以衡量城市用地功能混合的“职住关系”反映“城”,以衡量创新资源的“高校创新力”反映“创”,通过分析职住关系、高校创新力与科创企业发展的关联,来研究“产”“城”“创”的关系,进而从“产城创”融合角度展开对大走廊科创园区发展的研究。采用多元数据包括科创企业发展数据、基于位置服务的职住大数据、高校创新资源数据、地理空间数据,运用统计学回归、案例研究等方法。首先,研究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阶段和空间特征。然后,从企业聚集程度、发展规模、创新能力、经营状况、综合实力选择科创企业发展指标作为因变量;从职住平衡指数和通勤距离选择职住关系指标,从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研实力、学术影响、产学合作选择高校创新力指标,作为两组自变量;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研究职住关系、高校创新力与科创企业发展的关联性。最后,选择大走廊“阿里系”园区阿里巴巴西溪园区和梦想小镇,从园区科创企业发展、职住关系、及其与高校创新力融合发展进行深入案例剖析。研究结论:“产城创”融合为未来科创园区提供了极具活力的发展模式,有利于激发科创园区活力、实现新城综合发展。“产”“城”“创”之间存在关联性,职住平衡和高校创新资源溢出有利于促进科创园区企业发展。本研究以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为例,从“产城创”融合角度积极探索面向未来的科创园区发展,及时总结我国科创园区发展的智慧和新鲜经验,为未来园区和新城实践提供参考,对支持新型城镇化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吴雨[2](2021)在《寒武纪澄江生物群射齿目节肢动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节肢动物门是现生动物界最大的一个门,数量最大、分布最广、分异度最高,其种群优势可以一直追溯到它们的演化源头寒武纪时期。研究节肢动物的起源与早期演化是本文重建后生动物演化途径以及揭示寒武纪大爆发本质的关键环节。射齿目属于干群节肢动物,其形态的特殊性使其在节肢动物演化中占据关键位置,是揭示真节肢动物节肢化等重要演化特征的关键化石类群。同时,作为早古生代海洋中的顶级捕食者,射齿目在早期海洋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云南的澄江生物群保存有丰富的射齿目动物化石,为本文研究射齿目的形态特征、个体发育、谱系演化、生物古地理以及多样性演化等方面提供了绝佳的实证材料。本文详细研究了澄江生物群中近3000块射齿目化石标本,系统描述了射齿目动物8属9种,其中包括2新属4新种(包括1个新组合种)、1个相似种和一个未定种。它们分别是:Anomalocaris ankylosskelos sp.nov.;Anomalocaris cf.canadensis Whiteaves,1892;Lenisicaris lupata gen.et sp.nov.;Houcaris saron(Hou,Bergstr?m and Ahlberg,1995)comb.nov.;Amplectobelua symbrachiata Hou,Bergstr?m and Ahlberg,1995;Lyrarapax unguispinus Cong et al.,2014;Ramskoeldia consimilis Cong et al.,2018;Peytoia sinensis sp.nov.以及Cambroraster sp.。这些射齿目类群分别隶属于奇虾科(Anomalocarididae)、筛虾科(Tamisiocarididae)、抱怪虫科(Amplectobeluidae)和赫德虾科(Hurdiidae)。其中奇虾科原有属种Anomalocaris saron在此修正为H.saron,因具有筛虾科前附肢内叶的典型鉴定特征而被重新厘定,被转移到筛虾科中,代表了目前该科在华南仅有的化石记录。P.sinensis和Cambroraster sp.代表澄江生物群中首次报道的确凿的赫德虾科化石类群。以上化石记录表明,射齿目已知4个科的代表在澄江生物群中都已出现,反映了华南寒武纪早期射齿目动物的首次辐射。根据前附肢及其内叶的形态,将射齿目划分为两个亚目,即奇虾亚目(Suborder Anomalocarida nov.)和赫德虾亚目(Suborder Hurdiida nov.)。奇虾亚目包括筛虾科、奇虾科和抱怪虫科,发育“E型前附肢”,其特点为形态细长,肢节较多,节间膜发育,发育成对刚毛型内叶,内叶两侧边缘普遍发育辅助刺;赫德虾亚目仅包括赫德虾科,发育“H型前附肢”,其形态粗壮、肢节较少,发育单一刺型内叶,内叶呈刀片状,仅远体端边缘发育辅助刺。“E型前附肢”的刚毛型内叶是表皮细胞层中毛原细胞的产物,成对地从螯节腹面长出,通过关节窝与螯节表皮层相连,关节窝可见窝膜构造。而“H型前附肢”的刺型内叶为上表皮或外角质层的局部突起,不具有关节结构。因此,奇虾亚目和赫德虾亚目前附肢的内叶由不同的表皮层发育而来,属于非同源构造。此外,Ursulinacaris的前附肢由于发育成对的刺型内叶,可能代表一种较特殊的“H型前附肢”。本文构建了包括38个类群和75个性状的形态矩阵,采用简约推断法和贝叶斯推断法重建了射齿目系统发育树。谱系分析结果显示,射齿目由奇虾类和赫德虾类两个单系群构成,二者互为姊妹群关系。这一结果支持了本文上述两个亚目划分的观点。其中,奇虾亚目由筛虾科、奇虾科和抱怪虫科组成,而赫德虾亚目仅包含赫德虾科,并与其他类群亲缘关系较远。分析结果还支持筛虾科作为单系群,原本归属奇虾科的Houcaris saron被放在了筛虾科最基部的位置。由于存在成对的刺型内叶,Ursulinacaris与其它赫德虾科所构成的分支互为姊妹群关系。首次通过定量分析的方法对射齿目的典型类群Amplectobelua symbrachiata进行个体发育研究。分析结果表明,A.symbrachiata的前附肢发育模式为等速-表变态发育,即在发育过程中前附肢大小不断增加,但附肢的节数保持不变,且整个附肢及每节的形态保持稳定。结合A.symbrachiata在谱系分析中的原始分类位置,推测这种等速-表变态发育可能代表了节肢动物附肢的原始发育模式。这一结果将为进一步理解早期干群节肢动物的发育和谱系演化关系提供直接证据。本文对全球范围内各个时期射齿目化石在各板块的分布和多样性进行了全面总结。同时,结合网络分析方法,探讨了射齿目的生物古地理和多样性演化模式。结果表明,奇虾科、抱怪虫科和筛虾科的分布局限在以华南、劳伦为主体的低纬度地区,而赫德虾科的纬度分布较为广泛,既分布于低纬度地区,也分布于包括波罗地、阿瓦隆和西冈瓦纳边缘在内的中纬度地区。这表明奇虾亚目的分布可能受到气候带的控制,而赫德虾亚目可能为广温性动物。以射齿目分布的不同生物群所代表的沉积环境来划分,筛虾科更加适应于较浅水的透光带环境,赫德虾科偏好较深水环境,而奇虾科和抱怪虫科则能适应不同深度的水体。生物地层学特征表明射齿目类群的辐射演化在寒武纪第二世就达到顶峰,这个阶段分异度和多样性达到最高,并以奇虾亚目类群占主导,代表射齿目辐射演化的主幕;而到了苗岭世则发生了类群的演替,此时以赫德虾亚目的繁盛为特征,代表辐射演化的次幕。鼓山期之后射齿目类群迅速衰减,最终在早泥盆世之后全部灭绝。射齿目动物的这种辐射演化模式与寒武纪大爆发时期生物演化的底重模型相吻合。
王曼[3](2020)在《深时火山灰的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地质意义 ——以乌达、蓬莱滩、柯克亚剖面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火山是连接地球内部系统和地球表层系统的重要纽带,其起源地球深部岩浆活动,通过火山作用直接影响地球表层各圈层。作为火山作用喷发的重要产物,火山灰一直是地球科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领域,其在地层对比和重大地质事件年代学、火山地质灾害、全球变化及生物灭绝事件等方面取得众多重要进展。目前对于火山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现代火山学、第四纪地层年代学等方面,对于第四纪以前的火山灰的研究基本聚焦在地层界线和重大地质事件的精确定年上,对火山灰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薄弱,导致存在火山灰概念不清、鉴别特征不明确、地球化学特征不清晰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深时火山灰”的概念,即第四纪以前地层中粒度小于2 mm的火山碎屑集合体,包括凝灰岩(粒度0.0625~2 mm)和火山成因粘土岩(粒度<0.0625 mm)。本文首先从火山碎屑特征和后期蚀变规律出发,总结归纳了深时火山灰的鉴定特征;随后选取了三层不同地区、不同时代、不同沉积环境下的深时火山灰地层,进行了系统的岩相学和矿物学、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等研究,对这些深时火山灰进行了岩性鉴别、成因分析和源区追溯,进而探讨了与这些深时火山灰相关的重要地质事件。华北地区乌达煤田二叠系的一层煤层夹矸中报道了迄今为止发掘面积最大的原位保存的早二叠世植物群落化石,被誉为“植物庞贝城”,为早二叠世华夏植物群落的精细研究以及全球植物群落对比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前人认为这层煤层夹矸以及“植物庞贝城”的形成与火山灰快速沉降有关,但缺乏细致论证。为了精确限定该植物群落的年龄,探讨植物庞贝城的形成过程与火山作用的关系,本文从岩石成因、年代学、地球化学、源区等多方面对这层煤层夹矸开展了研究。具体来说,本文对这层煤层夹矸的5个样品进行了岩相学与矿物学、锆石U-Pb年代学、锆石原位Hf-O同位素及微量元素、全岩地球化学等分析。岩相学与矿物学结果表明该煤层夹矸为火山成因粘土岩。乌达剖面火山成因粘土岩的矿物成分以高岭石(74.3%~86.5%)、石英(10.7%~25.7%)为主,其中高岭石以假晶形态为主,扫描电镜下可观察到钾长石蚀变为高岭石的残留结构。全岩Al2O3/TiO2比值较高(65.8~103.5),轻稀土富集(La/Yb=10.3~16.7),Eu负异常显着(δEu=0.27~0.38),这些特征均表明其源区为长英质性质。此外,全岩微量元素蛛网图中Nb、Ta亏损,表现出弧岩浆特征;锆石U-Th-Hf-Nb微量元素也指示出岩浆弧的特征属性。综上,火山成因粘土岩为与弧火山作用相关的酸性火山灰空降沉积形成。选取的4个样品的锆石SIMS U-Pb测年结果均呈现出单一的年龄峰值,且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结果在误差范围内一致,所有测试点的206Pb/238U加权年龄为296.2±1.0 Ma(MSWD=0.82,n=79),该年龄即为火山成因粘土岩的沉积年龄,这一年龄也是乌达“植物庞贝城”精确形成时代的首次提出。火山成因粘土岩的厚度(~60 cm)、石英含量与残留的火山碎屑粒度(0.02~0.4 mm)表明火山源区距离乌达煤田的距离较近。结合区域构造背景,源区可能为华北克拉通北缘或者西缘。然而,乌达火山成因粘土岩中锆石εHf(t)基本为正值(+0.11~+5.15),与华北北缘同时期大陆岩浆弧特征(εHf(t)=-23~-5)不一致,排除了华北北缘为源区的可能性。乌达火山成因粘土岩中锆石δ18O范围为5.05‰~6.17‰,与地幔特征(5.3‰±0.6‰,2SD)一致,表明岩浆来源为新生地壳物质重熔形成,可能与古亚洲洋俯冲相关。结合华北克拉通及周边的地质背景分析,早二叠世华北克拉通与阿拉善地块之间存在古亚洲洋弧的俯冲作用,即它们可能是两个独立的块体,这一推断支持部分学者提出的阿拉善地块不属于华北克拉通,为这一地质难题提供了关键独特的证据。华南地区二叠纪—三叠纪界线(Permian-Triassic Boundary,简称PTB)附近深时火山灰与生物灭绝事件在层位上高度相关,前人研究普遍认为这些深时火山灰是灭绝事件的触发因素之一,对其成因、来源和规模的研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本研究对广西来宾地区蓬莱滩剖面PT界线下大隆组顶部“凝灰岩”进行了岩相学与矿物学、碎屑锆石年代学、原位Lu-Hf同位素及微量元素的分析,结合华南地区PTB深时火山灰时空分布特征,对华南PTB深时火山灰可能的源区和规模进行讨论和限定。对蓬莱滩剖面“凝灰岩”鉴别后认为其为凝灰质砂岩,理由如下:(1)样品岩石薄片中可观察到颗粒的分选、磨圆与定向排列等沉积特征;(2)样品的U-Pb定年结果呈现出碎屑锆石年龄谱特征;(3)地层沉积时蓬莱滩地区为沉积洼地,物源供给充足,水动力条件强,不利于火山灰原地保存,而火山碎屑物被水流搬运至蓬莱滩沉积的可能性更大。蓬莱滩凝灰质砂岩样品中晚二叠世碎屑锆石的Hf同位素(εHf(t)=-16.5~-5.0)表现出地壳来源特征,与华南其他PTB典型剖面一致。碎屑锆石U-Th-Hf-Nb微量元素特征显示其具有来源于大陆岩浆弧的属性,也与华南其他PTB剖面特征一致。此外,凝灰质砂岩的锆石U-Pb年龄和地层位置也与华南PTB深时火山灰基本一致。这些相同的特征表明两者来自同一源区。总结前人资料发现,华南PTB深时火山灰中粒度较粗的凝灰质砂岩和凝灰岩仅出现在华南的西南部,而华南北部主要为粒度较细的火山成因粘土岩,总体上火山碎屑粒度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减小,表明PTB火山物质来源于华南西南缘。近年来,包括海南岛二叠纪花岗岩及桂西南酸性火山岩在内的众多证据表明华南板块西南缘存在一个二叠纪大陆岩浆弧。因此,华南PTB火山灰很可能来源于华南板块西南缘古特提斯二叠纪大陆岩浆弧。PTB深时火山灰仅分布在华南地区,在华北、西北等地区均未发现或报道同时期的火山灰,说明火山喷发规模有限,不是触发PTB全球性生物灭绝事件的主要原因。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第一大沙漠和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其形成与青藏高原的隆升相关,是亚洲新生代地质演化历史中的重要标志性事件。由于缺乏可以直接定年的地层,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形成年代一直存在争议。因此塔西南新生代西域组巨厚磨拉石建造上部的“火山灰”段一经报道便成为关注的焦点。基于该“火山灰”年代(11.18±0.11 Ma)和古地磁年代学研究,有学者将沙漠形成时代定于晚渐新世—早中新世(26.7 Ma~22.6 Ma),远早于之前的认识。但也有学者认为这套“火山灰”是沉积碎屑岩,其中的矿物年龄不能代表地层沉积年龄。由于关系到青藏高原隆升与气候变化等关键问题,对这套“火山灰”段的岩性鉴定极其关键。本文对这套“深时火山灰”和其下伏层位的砂岩进行了详细的岩相学与矿物学、元素地球化学和锆石U-Pb年代学的工作。研究结果表明该“火山灰”为沉积碎屑岩,除了沉积构造和磨圆碎屑外,本文发现:(1)“火山灰”样品的矿物成分以斜长石(48%)、钾长石(33%)、蒙脱石(15~47%)为主,长石含量远高于常见的深时火山灰,更符合山前沉积碎屑岩的特征;(2)“火山灰”中的锆石年龄谱表现出碎屑锆石年龄谱特征;(3)“火山灰”和下伏砂岩的碎屑锆石年龄谱相似,都具有~11 Ma峰值和古近系、中生代、古生代的碎屑锆石,只是比例不同,表明物源区为连续供给,且可能具有构造剥蚀作用强烈的特点。因此,该碎屑沉积的定年结果不能用于限定地层的沉积年龄,故塔克拉玛干沙漠形成于晚渐新世-早中新世的结论有待商榷。基于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总结,加上对三个不同地区、不同时代和不同沉积环境的深时火山灰地层的深入研究,本论文得出下列成果与结论。(1)提出“深时火山灰”的概念,并总结归纳了深时火山灰的鉴定特征。(2)识别华北早二叠世“植物庞贝城”的埋藏地层为火山成因粘土岩,火山源区为与弧相关的酸性火山作用;“植物庞贝城”的形成年龄为296.2±1.0 Ma;推测华北西缘可能存在一个与古亚洲洋闭合相关的洋弧,暗示早二叠世阿拉善地块不是华北克拉通的一部分。(3)识别广西蓬莱滩剖面PTB之下的“凝灰岩”实则为凝灰质砂岩;华南PTB深时火山灰空间分布特征为由西南向东北粒度逐渐变细;火山灰源区可能为华南板块西南缘古特提斯大陆岩浆弧。火山喷发规模有限,推测不是触发全球性生物灭绝事件的主要原因。(4)识别新疆柯克亚地区西域组“火山灰”为沉积碎屑岩,岩石中矿物定年结果不能用于地层定年,前人关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形成于晚渐新世—早中新世的结论值得商榷。
高峰[4](2020)在《扬子板块西北缘新元古代早-中期构造演化 ——来自碧口微地块横丹群沉积地层的证据》文中提出扬子板块西北缘新元古代早-中期构造演化过程是扬子板块乃至华南板块前寒武纪地质研究的重要科学问题之一。深入理解该科学问题对于进一步精确地重建新元古代Rodinia超大陆的古地理格局并约束其裂解机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本文通过系统的地层学、沉积学、构造地质学、同位素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和锆石Hf同位素等多学科方法对扬子板块西北缘碧口微地块北部新元古代中期横丹群的地层序列、沉积时限、沉积物源、沉积环境和构造变形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成果限定和重建了扬子板块西北缘新元古代早-中期的构造演化背景及演化过程,并对扬子板块(或华南板块)在新元古代Rodinia超大陆古地理格局中的位置及该超大陆的裂解机制进行了探讨。主要取得以下进展和认识:1.横丹群自下而上可划分为白杨组、秧田坝组和口头坝组,总体呈向上变细的层序特征。白杨组主体为一套灰绿色火山质碎屑重力流沉积岩系,可划分为下段和上段两个岩性段,下段岩石类型主要为浅灰绿色-灰绿色凝灰质砂岩、粉砂质-泥质板岩、含砾粗砂岩和砾岩等,上段岩石类型以浅灰绿色-灰绿色凝灰质砂岩和粉砂质-泥质板岩为主。秧田坝组主体为一套灰色-灰黑色陆源碎屑重力流沉积岩系,可划分为下段和上段两个岩性段,下段岩石类型以灰色-灰黑色砂岩、粉砂质泥质板岩、含砾粗砂岩和砾岩为主,上段岩石类型以灰色-灰黑色砂岩和粉砂质-泥质板岩为主。口头坝组岩石类型主体为层厚为厘米级-毫米级的细砂岩、粉砂岩和粉砂质-泥质板岩,呈韵律互层状,单层厚度较小,但累计厚度较大,局部可见硅质岩条带或团块。白杨组岩相类型根据沉积过程中支撑沉积物颗粒的主要作用机理可分为火山质碎屑浊流沉积相、火山质碎屑碎屑流沉积相和火山质碎屑液化流沉积相等。秧田坝组岩相类型根据沉积过程中支撑沉积物颗粒的主要作用机理可进一步划分为陆源碎屑浊流沉积相、陆源碎屑碎屑流沉积相等。口头坝组主体为陆源碎屑浊流相-深海相沉积组合。横丹群垂向沉积序列组合的类型多样,主要包括滑塌沉积与浊流沉积的垂向沉积组合、多期叠置的碎屑流沉积组合、多层叠置的浊流沉积组合和浊流与深水悬浮沉积组合等典型沉积序列,它们的空间分布特征综合指示横丹群为一套半深海-深海相斜坡重力流沉积。2.岩相学和碎屑骨架成分统计表明横丹群砂岩的结构成熟度和成分成熟度均较低,杂基含量较高且多为泥砂质。白杨组砂岩的主要岩石类型为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砂岩,秧田坝组砂岩的主要岩石类型为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二者平均碎屑骨架成分分别为Q19F18L63和Q32F34L34,且它们的物源区具有从未切割弧或过渡弧向切割弧演化的趋势。此外,秧田坝组砾岩层中两颗花岗岩砾石的结晶年龄(743±6 Ma和762±4 Ma)和岩相学特征指示米仓山-汉南微地块中的新元古代岩浆岩可能为横丹群的重要物源。砂岩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结果显示白杨组、秧田坝组和口头坝组砂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较为相似,与国际标准(PAAS,NASC和UCC)地层相比,Si O2、Na2O含量较高,Ti O2,Fe2O3T,Mg O,K2O,P2O5含量较低,具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呈轻稀土元素右倾、重稀土元素平坦的配分曲线模式,且主体呈正Eu/Eu*和Ce/Ce*异常。砂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指示横丹群砂岩物源区的化学风化作用和搬运过程中的沉积物再循环作用程度较弱,同时表明横丹群的物源区主体应由中-酸性岩浆岩组成且该群的沉积环境应与大陆岛弧体系相关。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表明白杨组、秧田坝组和口头坝组砂岩的碎屑锆石U-Pb年龄组成特征也较相似,碎屑锆石年龄主体均介于ca.950-740 Ma,均显示出单峰的特点,与汇聚构造环境中碎屑沉积物的碎屑锆石U-Pb年龄谱特征相似。此外,该年龄段(ca.950-740 Ma)的碎屑锆石主体为次棱角-棱角状且发育岩浆振荡环带,指示横丹群的物源区分布较近且主体应由新元古代早-中期岩浆岩构成。最年轻的峰值年龄(n≥3)限定白杨组和秧田坝组的沉积下限为740 Ma,口头坝组的沉积下限则为ca.722 Ma。3.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横丹群为一套于ca.740-717 Ma期间沉积就位于扬子板块西北缘叠置于碧口岩群之上弧前盆地中的半深海-深海斜坡重力流沉积岩系,物源主要为分布于扬子板块西北缘的新元古代岩浆岩,米仓山-汉南微地块为其主要物源区。4.根据对横丹群现今构造变形特征及相关构造要素的统计和分析,按照构造变形岩石及组合差异,划分出四期构造变形序列。第一期(D1)(主构造变形期)构造变形主体为压扁-剪切褶皱变形并伴随有韧性逆冲断层构造,该期构造变形与新元古代中-晚期(ca.717-700 Ma)扬子板块西北缘陆-陆或弧-陆碰撞造山作用相关;第二期(D2)构造变形为地质体边部或应力集中带中发育的斜向逆冲推覆构造变形,该期构造变形与扬子板块西北缘印支期陆内造山作用相关;第三期(D3)构造变形为地质体边部或应力集中带中发育的脆韧性走滑剪切变形,与燕山期碧口微地块的向西挤出逃逸过程相关;第四期(D4)构造变形为地质体边部脆韧性-脆性剪切变形,与喜山期碧口微地块的向东楔入过程相关。5.扬子板块西北缘在新元古代早-中期(ca.835-720 Ma)为活动大陆边缘构造环境。结合区域地质研究成果,扬子板块西北缘中元古代晚期-新元古代构造演化阶段可以划分为:(1)中元古代晚期(ca.1200-1000 Ma)被动大陆边缘构造环境阶段;(2)新元古代早-中期(ca.950-720 Ma)长时期俯冲作用阶段,发育增生造山作用;(3)新元古代中-晚期陆-陆或弧-陆碰撞(ca.720-700 Ma)阶段及随后的伸展裂解阶段(ca.700-541 Ma)三个主要构造演化阶段。其中新元古代早-中期构造演化过程还可细分为前进式俯冲作用阶段(ca.950-820 Ma),构造体制转换阶段(ca.820-800 Ma)和后撤式俯冲阶段(ca.800-720 Ma)。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获得了扬子板块(或华南板块)应位于Rodinia超大陆的西北缘和Top-down模型是导致超大陆边缘位置裂解的主导性作用机制等初步结论。
李梦涵[5](2020)在《华南新元古代海洋化学组成的研究》文中指出新元古代时期(10亿-5.41亿年)是地球表层环境和生命演化的关键时期。新元古代发生了两次全球性的冰期即两次“雪球地球”事件。“雪球地球”事件从根本上改变了地球表层环境系统的变化,直接影响了早期生命特别是地球上动物的出现和演化。新元古代地球经历了两次“雪球地球”事件之后的表层环境为早期动物的出现和演化提供了合适的气候条件。在大约5.8亿年之后,地球上出现“埃迪卡拉动物”和随之而来的“瓮安生物群”和“蓝田生物群”以及生命进化史上最重要的“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因此新元古代时期生命和环境演化的相互作用是地球科学领域重要的科学问题之一。华南新元古代地层保存了两次全球性冰川记录,它们为新元古代“雪球地球”事件提供了充分的地质证据。不仅如此,华南还保存了南沱冰期之后几乎连续的沉积记录和丰富的化石组合。在沉积记录方面,华南不仅保存了埃迪卡拉纪完整的以碳酸盐岩为主的浅水剖面,而且保存了以黑色页岩为主的深水剖面。新元古代浅水相的陡山沱组产出磷酸盐化的“瓮安生物群”,它们可能代表了地球历史上最早的动物胚胎化石。以深水蓝田剖面为例,华南的深水相蓝田组产出了着名的“蓝田生物群”。因此华南埃迪卡拉纪地层是研究海洋和大气环境时、空变化的天然实验室。本研究选择了瓮安地区浅水相的碳酸盐岩剖面以及分布在皖南深水相的蓝田剖面进行了高密度采样和高精度同位素分析。浅水相剖面包括大塘矿区剖面和穿岩洞剖面以及含磷块岩的相关地层。在地质时间尺度上,P是制约初级生产力大小的营养元素之一,是调节海洋和大气氧气含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同时瓮安磷块岩矿床也是我国磷化学工业最重要的基地之一。本次研究发现,南沱组冰期沉积物的碳、氧同位素记录的是被后期成岩作用完全改造的结果。南沱冰期之上陡山沱组碳酸盐岩以及下部磷块岩的一部分碳、氧同位素受到了成岩改造但一部分同位素数据能够代表当时海水的碳同位素组成。上部磷块岩和碳酸盐岩的碳、氧同位素数据大多能够代表当时海水的碳同位素组成,比较上、下磷块岩的同位素组成发现,富磷海水的同位素组成在二次成矿作用过程中是不同的。因此我们在使用冰碛岩、碳酸盐岩以及磷块岩的碳、氧同位素组成来探讨海洋环境变化时需要对同位素的实测值进行严格的成岩作用评估,确定能够代表海水碳、氧同位素的数据之后才能进行古环境意义的讨论。本研究对深水相的蓝田组钻孔样品进行了高密度和高精度的多硫同位素以及有机碳和黄铁矿含量的分析。研究发现,有机碳和黄铁矿含量几乎同时的二幕式升高说明在当时缺氧的海洋条件下有机质和还原硫埋藏的阶段性地升高,其结果是向海洋和大气系统中释放氧气从而氧化地球表层环境。黄铁矿的δ34S值的两次阶段性的升高也似乎与有机质和还原硫埋藏速率的增高一致。结合多硫同位素的箱式模型,本次研究初步讨论了黄铁矿的多硫同位素(δ34S+△33S)的环境指示意义。研究发现在蓝田组的下部硫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中,硫的生物歧化作用很小,但在蓝田组的上部,生物硫的歧化作用增强。将来的研究包括进一步讨论埃迪卡拉时期硫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以及它们对古海洋组成变化的指示意义,然后进一步探讨“蓝田生物群”与埃迪卡拉古海洋和大气变化的关系。
程鹏飞,成英燕,王晓明,吴素芹,徐彦田[6](2020)在《中国动态大地坐标框架最优实现的方法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作为正式发布的法定坐标系已运用了多年。在我国,所有基于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测站的坐标为了与CGCS2000框架保持一致,都需要进行坐标改正。实现最佳CGCS2000框架需采用不同的策略,而不同的策略会导致不同的结果,有的差异甚至达到几分米。GNSS测站坐标改正常用的两种方法是CGCS2000控制下的拟稳平差和板块运动改正,两种方法计算的结果相差超过10 cm。本文将监督聚类(supervised clustering)统计方法应用于GNSS基准站的选择,同时提出了GNSS测站大网数据处理分组的间距分区(partition spacing)法,并用板块运动改正将当前历元GNSS测站坐标归算至CGCS2000参考历元。结果表明,新的分区方法明显优于传统的地理分区方法。当以不分组的测站坐标为标准时,新分区方法得到的三维坐标分量的精度均优于2 mm。监督聚类法得到的x、y、z方向上的速度均方根(RMS)分别为0.19 mm·a–1、0.45 mm·a–1和0.32 mm·a–1,远小于传统方法的0.92 mm·a–1、0.72 mm·a–1和0.97 mm·a–1。此外,采用奇异谱分析(SSA)对位置非线性运动进行建模和预测。在东、北、高(E、N和U)方向,SSA的建模精度分别优于3 mm、2 mm和5 mm,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预测精度分别优于5 mm和1 cm。
吴福元,万博,赵亮,肖文交,朱日祥[7](2020)在《特提斯地球动力学》文中研究表明特提斯是地球显生宙期间位于北方劳亚大陆和南方冈瓦纳大陆之间的巨型海洋,它在新生代期间的闭合形成现今东西向展布的欧洲阿尔卑斯山、土耳其-伊朗高原、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根据演化历史,特提斯可划分为原特提斯、古特提斯和新特提斯三个阶段,分别代表早古生代、晚古生代和中生代期间的大洋。大约在500Ma左右,冈瓦纳大陆北缘发生张裂,裂解的块体向北漂移,并使其与塔里木-华北之间的原特提斯洋在420~440Ma左右关闭,产生原特提斯造山作用,与北美-西欧地区Avalonia地体与劳伦大陆之间的阿巴拉契亚-加里东造山作用基本相当。原特提斯造山带之南、早古生代即已存在的龙木错-双湖-昌宁-孟连古特提斯洋在380Ma向北俯冲,使早期闭合的康西瓦-阿尼玛卿洋重新张开,并由于弧后扩张形成金沙江-哀牢山洋。330~360Ma左右,特提斯西部大洋由于南侧非洲板块和北侧欧洲板块的碰撞而关闭,形成欧洲华力西造山带。而特提斯东段的上述三条古特提斯洋在250Ma左右基本同时关闭,华北、华南、印支等块体聚合形成华夏大陆。该大陆与冈瓦纳大陆、劳亚大陆和华力西造山带一起围限形成封闭的古特提斯残留洋,并一直到晚三叠世-早侏罗世海水才全部退出。此后,南侧冈瓦纳大陆在三叠纪晚期重新裂解形成新特提斯洋,该洋盆在新生代初期由于印度和亚洲的碰撞而关闭。原、古、新特提斯三次造山作用基本代表了中国大陆显生宙期间的地质演化历史,并在此过程中形成了特色的特提斯域金属成矿作用。广布的被动陆缘和赤道附近的古地理位置,以及后期的造山作用同时也成就了特提斯域内巨量油气资源的形成;塑就的地貌与海陆分布格局,也对当时的古气候与古环境产生了重要影响。特别是,与原、古、新特提斯洋消亡相关的三次弧岩浆活动与显生宙地球历史上三次温室地球向冰室地球的转变,在时间上高度吻合。上述演化历史同时还表明,特提斯地质演化以南侧冈瓦纳大陆不断裂解、块体向北漂移并与劳亚大陆持续聚合为特征,其动力机制主要来自俯冲板片的拖拽力,而地幔柱是否对大陆的裂解与漂移有所贡献,则有待进一步评价。
蔡慧君[8](2020)在《广东广播电视台广播新闻汉英编译岗实习报告》文中认为地球各板块间日益紧密的联系,使得新闻这一信息传递的重要媒介成为了各国家与地区相互了解与交流的头号工具。在通过新闻了解国外最新消息的同时,我国同样将新闻作为一种外宣途径,中国日报、南方英文网等英语新闻媒体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出,为想要了解中国的国外人士提供了便利。笔者在省级外宣平台广东广播电视台(Guangdong Radio and Television,GRT)进行了为期五个月的实习(2019年3月15日至8月23日),主要负责Guangdong News Now节目广播电台版每日英语新闻稿的编译工作。该节目的新闻内容主要选自前一日的新闻,每周轮岗的中文主编确认选题后,由新闻编译岗实习生完成编译工作,最后交由外籍主编兼主播审核校对、打磨润色。本报告基于笔者本人的实习情况及单位、岗位等背景信息,在交际翻译理论的指导下,以负责编译的百篇每日英语新闻稿件为例,将笔者本人的编译稿件与外籍主编润色后的实际播出稿件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了汉英新闻编译的相关原则与技巧。针对新闻编译过程中所遇到的难题,如新闻结构安排、文化特色词汇、文化意象对立的词汇等,笔者提出删减、结构重建等解决策略。本实习报告一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为实习情况介绍,交待相关背景;第二章为文献综述部分;第三章着重描述编译过程,包括译前准备,实践过程及译后审校反思等;第四章为编译实例分析,通过将交际翻译理论与编译新闻相结合,分析理论指导作用,由此引出解决策略,以实例为佐证,阐明具体翻译方法的运用;第五章为实习经验总结及笔者的心得体会。基于本次实习经历,笔者认为,新闻编译者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的翻译水平及新闻敏感度,增强对源语和目的语的应用能力及双语转换能力;充分了解源语和目的语背后的文化差异与逻辑思维差异;秉持负责任的态度完成每一篇编译稿件。
徐张裕[9](2020)在《自然拼读法在小学高年级词汇教学中应用的行动研究》文中指出自然拼读法是一种让学生掌握音-形对应关系的教学法。自然拼读法在英美等国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近些年来受到了国内广大学者和一线英语教师的广泛关注。大量研究表明,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自然拼读法帮助学生建立词汇的“音”和“形”之间内在联系,提高学生准确认读单词和拼写能力。笔者通过查阅文献发现,自然拼读法在英语词汇教学中应用的实证研究较多,关于自然拼读法的行动研究不够充分,本文将以行动研究的方法报告笔者所在学校采用自然拼读法进行词汇教学的实际情况并根据实际教学过程不断修正,力求解决以下两个问题1.“自然拼读法”的实施能否激发学生学习英语词汇的兴趣?能否提高学生英语词汇的拼读和拼写能力?2.“自然拼读法”如何在本班施教才能提高学生的拼读和拼写能力?希望借助“自然拼读法”提高本班英语词汇教学效果,探索出适合本校学生的词汇学习正确而有效的方法。本研究选取本校六年级的一个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借助“自然拼读法”,选用《Phonics》教材,采用访谈、教学案例分析、教学日志、测试等研究工具来了解在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做出调整以优化行动方案。最终检验自然拼读研究对提高学生单词拼读和拼写能力的有效性。研究结果显示,在高年级词汇教学中采用自然拼读法激发了学生英语词汇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单词拼读和拼写能力。研究还发现,运用音素组合策略包括“增量组合”和“连续组合”,教给学生单词运作的机制能激发学生的语音意识;通过单词拼读和拼写策略包括“视觉词策略”和“依靠核心字母拼读单词”的运用,对学生的单词拼读和拼写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另外,全语言教学非常适用于自然拼读法的课堂。
廖卫[10](2020)在《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华南浅水碳酸盐岩台地环境变化过程及其成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二叠纪-三叠纪之交是地球生命演化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变革时期,发生了显生宙最大的生物大灭绝事件。由于热带浅海区域生物最为繁盛,在这次生物大灭绝事件中遭受的打击最为严重。因此,热带浅海区域生物大灭绝事件与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当前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研究内容之一。前人对热带浅海区域生物大灭绝事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是在环境变化方面开展的研究工作还相对薄弱和存在争议。本文选择在华南浅海区域广泛分布的微生物岩剖面,开展高分辨率的元素地球化学、草莓状黄铁矿,黄铁矿化化石和硫同位素等研究工作,探讨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华南浅海区域环境变化过程及其可能的原因。二叠纪-三叠纪之交陆地生态系统崩溃以两幕式的陆地植被破坏为特征。为了探讨两幕式陆地植被破坏导致的陆源输入加强对浅海区域的影响,本论文对离康滇古陆较近的,容易受到陆源碎屑物质输入影响的重庆老龙洞剖面进行高精度采样,开展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等的研究工作。老龙洞剖面的主量、微量和稀土元素清晰地记录了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生物大灭绝前后浅水碳酸盐岩台地环境陆源输入的变化过程。大灭绝界线之上的微生物岩与大灭绝界线之下的生物碎屑灰岩相比,陆源输入通量分别提高3.9倍(Al2O3),3.9倍(Th),2.4倍(Sc),和2.0倍(∑REE),而微生物岩之上的泥岩与大灭绝界线之下的生物碎屑灰岩相比,陆源输入通量分别提高88倍(Al2O3),86倍(Th),92倍(Sc),和51倍(∑REE)。因此,老龙洞剖面记录的陆源输入加强表现出两幕式的变化,第一幕从大灭绝界线之下的生物碎屑灰岩到大灭绝界线之上的微生物岩,陆源输入通量提高了~2到4倍,第二幕从微生物岩到微生物岩之上的泥岩,陆源输入通量提高了~20到40倍。老龙洞剖面记录的两幕式的陆源输入加强过程与陆地植被的两幕式破坏过程相对应。老龙洞剖面元素地球化学证据为二叠纪-三叠纪之交陆地系统破坏导致的陆源输入通量加强对浅海区域的影响提供了直接证据。海水缺氧常被认为是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生物大灭绝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对于浅海区域水体氧含量变化及其与生物大灭绝之间的关系,还存在很大的争议。为了进一步探讨二叠纪-三叠纪之交浅水区域水体氧含量变化,本论文详细地分析了贵州边阳打讲剖面草莓状黄铁矿的粒径分布。打讲剖面草莓状黄铁矿的证据表明大灭绝之后贫氧的水体扩张到了浅水碳酸盐岩台地环境中。结合浅海区域其它剖面草莓状黄铁矿的粒径分布,大灭绝之后的水体氧含量降低广泛地出现在位于赤道附近的华南板块的浅水碳酸盐岩台地环境中。综合华南板块由南向北的打讲剖面、慈利剖面和老龙洞剖面草莓状黄铁矿和碳同位素变化的证据,表明缺氧海水上翻对浅海区域产生的影响存在差异性。本论文首次报道了重庆老龙洞剖面的一个特殊的黄铁矿化化石群,并且发现这个黄铁矿化化石群的出现和消失与微生物岩的出现和消失密切相关,可能指示了生物大绝灭后浅海区域特殊的古环境条件。老龙洞剖面的黄铁矿化化石群只出现在微生物岩中,主要化石种类包括蠕虫虫管,腹足类,小有孔虫(Rectocornuspira sp.和Earlandia sp.),介形虫和小型双壳类等。在微生物岩之上的钙质泥岩中,黄铁矿化化石突然消失了,只含有少量未黄铁矿化的介形虫化石。老龙洞剖面Uauth,Vauth,Moauth,δ34SCAS和δ34Spyrite的证据表明,黄铁矿化化石群是生物大灭绝后特殊古海洋化学条件的产物。这些特殊的古海洋化学条件包括,海水低的硫酸盐浓度,水体贫氧,孔隙水中富含溶解Fe。西伯利亚大火成岩省喷发被认为是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生物大灭绝的最终诱因,华南强烈的中酸性火山喷发在这次生物大灭绝中的作用常常被忽视。为了探讨华南火山作用对浅海区域环境的影响及其在生物大灭绝中的作用,本论文对湖南慈利剖面和广西作登剖面进行高精度采样,开展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等的研究工作。受陆源输入影响较小的作登剖面的Eu正异常在时间上的变化清晰地表明Eu正异常的普遍发育伴随着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事件,也就是一过了大灭绝界线,南盘江盆地中浅水碳酸盐岩台地普遍记录了强烈的热液活动。由于弧后盆地中热液活动与火山作用之间的紧密关系,南盘江盆地的浅水碳酸盐岩台地记录的Eu异常的变化与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之间好的耦合关系表明,古特提斯洋板块俯冲导致的剧烈火山喷发可能在二叠纪末生物灭绝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作登剖面Ce异常指示微生物岩沉积时,相对于大灭绝界线之下的生物碎屑灰岩来说,上覆水体氧含量降低。这与华南其它微生物岩剖面草莓状黄铁矿的证据和其它地球化学证据指示的微生物岩沉积时水体贫氧的结果相一致。浅水碳酸盐岩台地环境的微生物岩剖面,作为纽带将华南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的火山活动与生物和环境变化联系在一起。华南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强烈的中酸性火山喷发可能导致了两幕式陆地植被破坏,两幕式陆源输入加强,和两幕式生物大灭绝事件。
二、华南板块happy new year(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华南板块happy new year(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多元数据的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科技创新成为驱动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
1.1.2 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作为城市经济增长极的产业园区发展面临转型 |
1.1.3 科创园区已成为创新驱动背景下城市化的重要空间载体 |
1.1.4 “互联网+”数字经济发达的杭州在长三角的重要战略地位 |
1.1.5 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是“产城创”融合发展的新城代表 |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科创园区 |
1.4.2 “产城创”融合 |
1.4.3 “互联网+”新兴产业 |
1.4.4 多元数据 |
1.5 研究内容、对象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对象 |
1.5.3 研究方法 |
1.5.4 论文章节安排 |
1.5.5 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2 文献综述与研究框架构建 |
2.1 科创园区由来及发展历程 |
2.1.1 国外园区发展历程 |
(1)“产”一元孤立发展阶段 |
(2)“产城”二元复合发展阶段 |
(3) “产城创”三元关联发展阶段 |
2.1.2 国内园区发展历程 |
(1)“产”一元孤立发展阶段 |
(2)“产城”二元复合发展阶段 |
(3)“产城创”三元关联发展阶段 |
2.2 科创园区“产城创”融合发展相关研究 |
2.2.1 科创园区发展研究 |
(1)机制路径研究 |
(2)影响因素研究 |
(3)评价指标建立 |
(4)空间规划布局 |
2.2.2 “产城创”融合相关研究 |
(1)产城融合 |
(2)职住关系 |
(3)产学合作 |
2.3 科创园区“产城创”融合发展相关研究中运用的数据方法 |
2.3.1 多元数据在城市空间研究中的运用 |
2.3.2 科创园区发展常用量化研究方法 |
2.4 科创园区“产城创”融合发展当前实践探索 |
2.4.1 科创园区规划与实践发展趋势 |
2.4.2 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实践与研究 |
2.5 文献研究评述与启示 |
2.5.1 文献研究评述 |
2.5.2 对本文研究的启示 |
2.6 研究框架构建 |
2.6.1 研究假设 |
2.6.2 “产城创”指标选择 |
(1)以“科创企业发展”反映“产” |
(2)以“职住关系”反映“城” |
(3)以“高校创新力”反映“创” |
2.6.3 研究思路 |
2.6.4 研究框架 |
2.7 本章小结 |
3 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阶段与空间特征研究 |
3.1 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阶段演绎 |
3.1.1 以传统产业为主导的独立组团发展起步阶段(2007 年以前) |
3.1.2 以科技城为核心的产城一体发展加速阶段(2007-2011 年) |
3.1.3 以创新为重点的科创产业集聚区快速发展阶段(2011-2016 年) |
3.1.4 “产城创”融合发展的科创大走廊阶段(2016 年至今) |
3.2 大走廊“产城创”融合空间分布分析 |
3.2.1 科创园区空间 |
3.2.2 居住区空间 |
3.2.3 高等院校空间 |
3.2.4 科研院所空间 |
3.2.5 综合交通体系 |
3.3 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特征归纳 |
3.3.1 混合性 |
3.3.2 创新性 |
3.4 本章小结 |
4 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关联性量化研究 |
4.1 研究概述 |
4.2 研究数据 |
4.2.1 科创企业发展数据 |
(1)指标选择依据 |
(2)数据采集 |
(3)数据结果和指标确定 |
4.2.2 基于位置服务的职住大数据 |
(1)LBS数据采集 |
(2)职住关系指标确定 |
4.2.3 高校创新资源数据 |
(1)指标选择依据 |
(2)数据来源和指标确定 |
4.2.4 地理空间数据 |
4.3 研究方法 |
4.3.1 核密度分析 |
4.3.2 偏最小二乘回归 |
4.4 “产城创”指标分析 |
4.4.1 科创企业发展指标分析 |
4.4.2 职住关系指标分析 |
(1)职住平衡指数分析 |
(2)职住通勤距离分析 |
4.4.3 高校创新力指标分析 |
4.5 职住关系与科创企业发展关联性 |
4.5.1 回归分析步骤 |
4.5.2 回归分析结果 |
4.6 高校创新力与科创企业发展关联性 |
4.6.1 回归分析步骤 |
4.6.2 回归分析结果 |
(1)高校创新力与科创园区企业发展关联性分析结果 |
(2)不同类型高校创新力与科创企业发展关联性对比分析结果 |
4.7 本章小结 |
5 大走廊“阿里系”园区“产城创”融合发展案例研究 |
5.1 研究概述与案例背景 |
5.1.1 研究概述 |
5.1.2 案例背景 |
5.2 “阿里系”园区科创企业发展 |
5.2.1 园区空间布局 |
(1)阿里巴巴西溪园区空间布局 |
(2)梦想小镇空间布局 |
5.2.2 园区科创产业发展分析 |
(1)阿里巴巴西溪园区科创产业发展状况 |
(2)梦想小镇科创产业发展状况 |
5.3 “阿里系”园区职住关系 |
5.3.1 园区周边业态分布 |
(1)阿里巴巴西溪园区周边业态分布 |
(2)梦想小镇周边业态分布 |
5.3.2 园区职住通勤分析 |
(1)阿里巴巴西溪园区职住通勤分析 |
5.4 “阿里系”园区与高校融合发展 |
5.4.1 园区与高校空间分布关系 |
(1)阿里巴巴西溪园区与高校空间分布 |
(2)梦想小镇与高校空间分布 |
5.4.2 园区与高校创新力融合分析 |
(1)阿里巴巴西溪园区与高校创新力融合分析 |
(2)梦想小镇与高校创新力融合分析 |
(3)梦想小镇职住通勤分析 |
5.5 科创园区“产城创”融合发展路径 |
5.6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大走廊经验对未来科创园区发展的建议 |
6.3 研究创新点 |
6.4 研究局限 |
6.5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1 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管委会访谈记录整理 |
附件2 大走廊科创园区企业创始人和工作者访谈记录整理 |
附件3 大走廊居住区居民访谈记录整理 |
附件4 相关研究已发表于ISP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Information(SCI)上的文章 |
附件5 相关研究已发表于Land(SSCI)上的文章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2)寒武纪澄江生物群射齿目节肢动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现状 |
1.1.1 寒武纪大爆发与后生动物门类的起源演化 |
1.1.2 节肢动物起源与演化关系 |
1.1.3 射齿目节肢动物研究现状 |
1.2 研究目的和内容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材料与方法 |
1.3.1 研究材料 |
1.3.2 研究方法 |
1.3.3 论文使用的术语汇总及释义 |
1.4 区域地质背景 |
1.4.1 澄江生物群产出层位及时代 |
1.4.2 澄江生物群的地理分布及化石产地 |
1.4.3 澄江生物群的古地理环境与生物群组成 |
1.4.4 澄江生物群的埋藏和保存 |
第二章 澄江生物群中射齿目化石系统描述 |
2.1 系统古生物学 |
2.1.1 奇虾科 |
2.1.2 筛虾科 |
2.1.3 抱怪虫科 |
2.1.4 赫德虾科 |
2.2 射齿目两种前附肢类型 |
2.2.1 射齿目两种类型的前附肢内叶 |
2.2.2 “E型前附肢”和“H型前附肢” |
2.2.3 与其他节肢动物附肢的比较 |
第三章 射齿目谱系演化 |
3.1 本文射齿目形态矩阵的构建与分析方法 |
3.1.1 形态矩阵的构建 |
3.1.2 分析方法 |
3.2 系统发育分析结果与讨论 |
3.3 对射齿目前附肢与大附肢类节肢动物的短大附肢同源性的讨论 |
第四章 射齿目个体发育研究 |
4.1 寒武纪节肢动物个体发育研究现状 |
4.2 测量与分析方法 |
4.3 抱怪虫科双肢抱怪虫个体发育的统计分析结果 |
4.3.1 个体大小分布 |
4.3.2 前附肢相对形态变化 |
4.4 双肢抱怪虫前附肢个体发育模式 |
4.5 讨论与启示 |
4.5.1 双肢抱怪虫前附肢生长阶段的划分 |
4.5.2 其它节肢动物附肢的发育 |
4.5.3 个体发育与功能生态 |
4.5.4 射齿目个体发育的演化启示 |
第五章 射齿目生物古地理与多样性演化 |
5.1 射齿目各个科的化石时空分布 |
5.1.1 奇虾科 |
5.1.2 筛虾科 |
5.1.3 抱怪虫科 |
5.1.4 赫德虾科 |
5.2 射齿目生活环境与埋藏环境 |
5.2.1 奇虾科 |
5.2.2 筛虾科 |
5.2.3 抱怪虫科 |
5.2.4 赫德虾科 |
5.3 射齿目在各古陆上的多样化模式初探 |
5.3.1 华南 |
5.3.2 华北 |
5.3.3 劳伦古陆 |
5.3.4 冈瓦纳古陆 |
5.3.5 波罗地、阿瓦隆和西伯利亚地区 |
5.4 射齿目古地理分布模式 |
5.4.1 奇虾科 |
5.4.2 筛虾科 |
5.4.3 抱怪虫科 |
5.4.4 赫德虾科 |
5.4.5 射齿目生物古地理网络分析 |
5.5 射齿目多样性演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澄江生物群中双肢抱怪虫Amplectobelua symbrachiata个体发育测量数据 |
附录-2:射齿目系统发育学形态特征 |
附录-3:射齿目系统发育学矩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深时火山灰的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地质意义 ——以乌达、蓬莱滩、柯克亚剖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深时火山灰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深时火山灰的鉴别 |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5.1 华北早二叠世“植物庞贝城”火山成因粘土岩年代学、地球化学与源区研究 |
1.5.2 华南PTB深时火山灰源区与规模及其与生物灭绝事件的关系 |
1.5.3 新疆柯克亚地区晚第三纪“火山灰”的鉴定及意义 |
1.6 完成的工作量 |
1.7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样品准备与分析方法 |
2.1 样品准备 |
2.1.1 粉末样品制备 |
2.1.2 锆石靶制备 |
2.2 分析方法 |
2.2.1 X-射线粉晶衍射 |
2.2.2 全岩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
2.2.3 锆石U-Pb年代学 |
2.2.4 锆石Lu-Hf同位素 |
2.2.5 锆石O同位素 |
第3章 华北早二叠世“植物庞贝城”火山成因粘土岩的年代学、地球化学与源区 |
3.1 前言 |
3.1.1 乌达“植物庞贝城”的发现与意义 |
3.1.2 华北克拉通与阿拉善地块的关系 |
3.1.3 华北克拉通北缘早二叠世火山作用 |
3.2 地质背景 |
3.2.1 大地构造背景 |
3.2.2 剖面地层与采样位置 |
3.3 样品特征 |
3.3.1 样品描述 |
3.3.2 岩相学与矿物学 |
3.3.3 全岩地球化学 |
3.3.4 锆石U-Pb年代学 |
3.3.5 锆石Hf-O同位素 |
3.4 讨论 |
3.4.1 岩性与成因讨论 |
3.4.2 年代学分析 |
3.4.3 “植物庞贝城”火山成因机制 |
3.4.4 源区分析 |
3.5 小结 |
第4章 华南PTB深时火山灰源区与规模及其与生物灭绝事件的关系 |
4.1 研究背景与研究思路 |
4.2 地质背景 |
4.3 来宾蓬莱滩剖面 |
4.3.1 剖面介绍及采样位置 |
4.3.2 岩相学与矿物学特征 |
4.3.3 全岩地球化学特征 |
4.3.4 锆石U-Pb年代学特征 |
4.3.5 锆石Lu-Hf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4.4 岩性鉴定及成因分析 |
4.5 源区分析 |
4.5.1 蓬莱滩剖面与其他PTB剖面中火山碎屑的同源性 |
4.5.2 蓬莱滩大隆组凝灰质砂岩源区分析 |
4.5.3 华南PTB深时火山灰分布规律 |
4.5.4 华南PTB深时火山灰源区分析 |
4.6 华南PTB深时火山灰规模及与生物灭绝的关系 |
4.7 小结 |
第5章 新疆柯克亚地区第三纪“火山灰”的鉴定及意义 |
5.1 研究背景 |
5.2 地质背景 |
5.2.1 大地构造背景 |
5.2.2 研究区新生代岩浆活动 |
5.2.3 区域地层 |
5.2.4 剖面描述及采样位置 |
5.3 样品特征 |
5.3.1 岩相学与矿物学特征 |
5.3.2 全岩地球化学特征 |
5.3.3 锆石U-Pb年代学特征 |
5.4 柯克亚“火山灰”岩石成因分析 |
5.5 源区分析 |
5.6 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结论 |
6.1 深时火山灰的鉴定特征及应用总结 |
6.2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扬子板块西北缘新元古代早-中期构造演化 ——来自碧口微地块横丹群沉积地层的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现状与存在问题 |
1.1.1 Rodinia超大陆的重建及裂解机制 |
1.1.2 增生型造山带研究现状 |
1.1.3 华南板块新元古代构造演化及与Rodinia超大陆的联系 |
1.1.4 扬子板块西北缘新元古代早-中期构造演化过程研究现状 |
1.2 选题来源及科学意义 |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思路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实验测试方法 |
1.4.1 砂岩碎屑骨架成分统计 |
1.4.2 全岩岩石地球化学分析 |
1.4.3 LA-MC-ICP-MS锆石U-Pb定年 |
1.4.4 Lu-Hf同位素分析 |
1.5 论文主要创新点及完成主要实物工作量 |
1.5.1 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 |
1.5.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扬子板块东南缘前寒武系地质特征 |
2.1.1 扬子板块东南缘新元古代地层和火山岩 |
2.1.2 扬子板块东南缘新元古代侵入岩 |
2.2 扬子板块西缘前寒武系地质特征 |
2.2.1 扬子板块西缘前寒武纪地层和火山岩 |
2.2.2 扬子板块西缘前寒武纪岩浆岩 |
2.3 扬子板块北部前寒武系地质特征 |
2.3.1 扬子板块北部前寒武纪地层和火山岩 |
2.3.2 扬子板块北部前寒武纪岩浆岩 |
2.4 扬子板块西北缘前寒武系地质特征 |
2.4.1 扬子板块西北缘前寒武纪地层和火山岩 |
2.4.2 扬子板块西北缘前寒武纪岩浆岩 |
2.5 小结 |
第三章 碧口微地块地质特征 |
3.1 碧口微地块的大地构造位置及边界断裂特征 |
3.1.1 区域大地构造位置 |
3.1.2 边界断裂特征 |
3.2 碧口微地块新元古代地层地质特征 |
3.2.1 碧口地区新元古代地层研究简史 |
3.2.2 碧口微地块新元古代地层物质组成特征 |
3.2.3 碧口微地块新元古代地层构造变形、变质特征 |
3.3 碧口微地块新元古代侵入岩体地质特征 |
第四章 横丹群地层层序划分与沉积序列分析 |
4.1 横丹群地层特征及地层划分 |
4.2 横丹群岩相类型及沉积特征 |
4.2.1 白杨组岩相类型及沉积特征 |
4.2.2 秧田坝组岩相类型及沉积特征 |
4.2.3 口头坝组岩相类型及沉积特征 |
4.3 横丹群典型沉积序列及沉积体系演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横丹群物源区及沉积环境综合分析 |
5.1 测试分析结果 |
5.1.1 砂岩碎屑骨架成分统计 |
5.1.2 砂岩全岩岩石地球化学 |
5.1.3 锆石U-Pb年龄 |
5.2 横丹群沉积时限分析 |
5.3 物源区化学风化和沉积物再旋回程度判别 |
5.4 横丹群物源区分析 |
5.4.1 碎屑组分证据 |
5.4.2 砂岩岩石地球化学证据 |
5.4.3 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和Lu-Hf同位素证据 |
5.5 横丹群沉积构造环境判别 |
5.5.1 砂岩岩石地球化学证据 |
5.5.2 碎屑锆石U-Pb年代学证据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横丹群地层构造变形特征分析 |
6.1 横丹群地层构造变形总体特征 |
6.2 横丹群构造变形序列 |
第七章 扬子板块西北缘新元古代早-中期构造演化背景及其地质意义 |
7.1 扬子板块西北缘新元古代构造演化过程 |
7.1.1 扬子板块西北缘新元古代早-中期构造演化背景:地幔柱还是增生造山带 |
7.1.2 扬子板块西北缘中元古代晚期-新元古代构造演化过程 |
7.2 扬子板块在RODINIA超大陆中的位置及RODINIA超大陆裂解机制的讨论 |
7.2.1 扬子板块在Rodinia超大陆中的位置:边缘还是中心位置 |
7.2.2 Rodinia超大陆裂解机制:Top-down模型还是Bottom-up模型 |
第八章 主要进展及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清单及参与项目情况 |
1.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2.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附录 |
(5)华南新元古代海洋化学组成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古元古代冰期分布 |
1.3 新元古代冰期分布 |
1.3.1 成冰纪冰期(Sturtian冰期和Marinoan冰期) |
1.3.2 埃迪卡拉纪冰期(Gaskiers冰期) |
1.3.3 Sturtian和Marinoan雪球地球事件的可能触发机制 |
1.4 新元古代多种同位素记录及其环境意义 |
1.4.1 新元古代的无机碳同位素记录及其环境意义 |
1.4.2 新元古代有机碳同位素记录及其环境意义 |
1.4.3 新元古代的硫同位素记录 |
1.4.4 新元古代的Sr同位素记录 |
1.5 新元古代埃迪卡拉纪的古生物群落 |
第二章 陡山沱组磷块岩的碳、氧同位素组成研究 |
2.1 摘要 |
2.2 研究背景 |
2.2.1 瓮安生物群简介 |
2.2.2 磷酸盐沉积系统简介 |
2.3 地质背景 |
2.4 分析方法 |
2.5 实验结果 |
2.6 讨论 |
2.6.1 新元古代碳酸盐岩的δ~(13)C和δ~(18)O数据 |
2.6.2 大塘矿区的碳氧同位素记录 |
2.6.3 穿岩洞剖面的碳氧同位素记录 |
2.6.4 陡山沱组磷块岩样品的碳氧同位素比较研究 |
2.7 小结 |
第三章 蓝田组的多硫同位素组成及其环境意义 |
3.1 研究背景和目标 |
3.2 多硫同位素体系简介 |
3.2.1 多硫同位素基本概念 |
3.2.2 地质历史时期的非质量硫同位素分馏(MIF-S)记录 |
3.2.3 地质历史时期的硫同位素质量相关分馏(MDF-S)研究进展 |
3.3 蓝田组地质背景 |
3.4 蓝田生物群简介 |
3.5 多硫同位素及TOC、TS分析方法 |
3.6 蓝田组多硫同位素和元素结果的初步讨论 |
3.6.1 蓝田组TOC、TS |
3.6.2 蓝田组黄铁矿的多硫同位素组成 |
第四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7)特提斯地球动力学(论文提纲范文)
1 特提斯概述 |
2 特提斯演化的基本特征 |
2.1 西昆仑造山带 |
2.2 阿尔金山早古生代造山带 |
2.3 祁连-柴达木-东昆仑造山带 |
2.4 秦岭造山带 |
2.5 金沙江-哀牢山-松马缝合带 |
2.6 龙木错-双湖-昌宁-孟连缝合带 |
2.7 班公湖-怒江-腾冲缝合带 |
2.8 雅鲁藏布-印缅缝合带 |
3 若干重要问题讨论 |
3.1 特提斯的划分与对比 |
3.2 冈瓦纳大陆的属性判定 |
3.3 原特提斯及其与欧洲的对比 |
3.4 古特提斯形成时代 |
3.5 古-新特提斯共存问题 |
4 特提斯演化的资源环境效应 |
4.1 特提斯域成矿作用 |
4.2 特提斯域能源矿产 |
4.3 特提斯演化及其环境效应 |
4.4 特提斯演化与显生宙重大生命事件 |
5 特提斯地球动力学 |
5.1 大洋形成的弧后扩张机制 |
5.2 地幔柱与大陆裂解 |
5.3 俯冲带的形成与跃迁 |
5.4 单向裂解与聚合机制 |
5.5 增生、碰撞与造山 |
5.6 特提斯深部动力学 |
6 结语 |
(8)广东广播电视台广播新闻汉英编译岗实习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ABSTRACT |
摘要 |
1.TASK DESCRIPTION |
1.1.An Overview of Guangdong's English Media and InternationalCommunication |
1.2.Background of the Internship |
1.2.1.An Overview of Guangdong Radio and Television Station |
1.2.2.The Responsibilities and Contents of Trans-editing Internship |
1.3.The Significance of the Trans-editing Internship |
2.THEORETICAL FRAMEWORK |
2.1.Brief Introduction of Trans-editing |
2.2.An Overview of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Theory |
2.3.News Translation for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
3.PROCESS DESCRIPTION |
3.1.Pre-trans-editing Preparation |
3.1.1.Structure of News |
3.1.2.Standards of Trans-editing |
3.2.Trans-editing |
3.2.1.Trans-editing Process |
3.2.2.Technical and Resources Support |
3.3.Post-trans-editing Examination |
4.CASE STUDIES |
4.1.Difficulties in Trans-editing Practice |
4.2.Case Studies:Analysis and Solutions |
4.2.1.Trans-editing of Headlines |
4.2.2.Trans-editing of News Contents |
(1)Addition |
(2)Deletion |
(3)Restructuring |
5.CONCLUSION |
5.1.Reflections |
5.2.Implications |
5.3.Limitations |
REFERENCES |
APPENDIX |
(9)自然拼读法在小学高年级词汇教学中应用的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论文的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2 国内外关于自然拼读法的研究 |
2.2.1 国外关于自然拼读法的研究 |
2.2.2 国内关于自然拼读法的研究 |
2.3 相关理论基础 |
2.3.1 认知发展理论 |
2.3.2 学习迁移理论 |
2.3.3 输入假设理论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1 研究问题 |
3.2 研究对象 |
3.3 研究工具 |
3.3.1 前期访谈、中期访谈和后期访谈 |
3.3.2 典型的教学日志 |
3.3.3 课堂教学案例 |
3.3.4 测试 |
3.4 数据收集 |
3.5 数据分析 |
第四章 行动研究过程 |
4.1 问题的提出 |
4.2 牛津译林教材语音部分知识点归纳 |
4.3 教学实施计划 |
4.4 教学实施与修正 |
4.4.1 建立字母与发音之间的联系 |
4.4.2 单词的拼读教学 |
4.4.3 单词拼写练习 |
4.5 教学反馈与调整 |
4.5.1 教学反馈 |
4.5.2 教学调整 |
(一)激发学生语音意识的教学策略——音素组合(教给学生单词运作的机制) |
(二)单词拼读和拼写的教学策略 |
(三)全语言教学自然拼读法教学策略 |
4.6 教学评估 |
4.7 教学效果反馈 |
4.7.1 学生的拼读能力测试分析 |
4.7.2 学生拼写能力测试分析 |
4.8 自然拼读法小结 |
第五章 研究结论 |
5.1 主要研究发现 |
5.1.1 自然拼读法激发了学生英语词汇学习的兴趣 |
5.1.2 自然拼读法对提高学生英语词汇的拼读和听写能力有所帮助 |
5.1.3 自然拼读法教学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掌握能力安排相应的课程 |
5.1.4 自然拼读法对阅读和理解有积极的作用 |
5.1.5 自然拼读法对拼写和写作也有积极的意义 |
5.2 研究的不足 |
5.3 未来研究的改进建议 |
REFERENCES |
附录 |
第一次访谈提纲 |
第二次访谈提纲 |
第三次访谈提纲 |
拼读能力测试(前测) |
听写能力测试(前测) |
拼读能力测试(后测) |
听写能力测试(后测) |
典型教学案例 |
致谢 |
(10)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华南浅水碳酸盐岩台地环境变化过程及其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华南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生物与环境演变研究现状 |
1.1.1 深水盆地环境的生物与环境演变 |
1.1.2 浅水台地生物与环境演变 |
§1.2 华南二叠纪-三叠纪之交浅水台地环境与生物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二章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两幕式陆源输入及其影响 |
§2.1 华南二叠纪-三叠纪之交陆源输入过程 |
§2.2 地质背景概况和研究剖面 |
§2.3 研究材料和研究方法 |
2.3.1 主量、微量和稀土元素分析 |
2.3.2 陆源地球化学元素的质量累积速率计算方法 |
§2.4 研究结果 |
2.4.1 地球化学测试结果 |
2.4.2 陆源地球化学元素的质量累积速率 |
§2.5 讨论 |
2.5.1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两幕式陆源输入加强 |
2.5.2 区域上二叠纪-三叠纪之交陆源输入加强的对比 |
2.5.3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陆源输入加强与陆地植被变化之间的关系 |
§2.6 小结 |
第三章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浅水碳酸盐岩台地缺氧事件 |
§3.1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浅水碳酸盐岩台地缺氧事件 |
§3.2 地质背景概况和研究剖面 |
§3.3 研究材料和方法 |
§3.4 研究结果 |
§3.5 讨论 |
3.5.1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浅水碳酸盐岩台地环境缺氧事件和原因 |
3.5.2 现代海洋贫氧环境生物群与微生物岩生物群的对比 |
§3.6 小结 |
第四章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浅水碳酸盐岩台地黄铁矿化化石及其古环境意义 |
§4.1 黄铁矿化化石及其形成过程 |
4.1.1 黄铁矿化化石 |
4.1.2 黄铁矿化化石形成的古环境条件 |
§4.2 研究材料和方法 |
§4.3 研究结果 |
4.3.1 老龙洞剖面黄铁矿化化石 |
4.3.2 老龙洞剖面地球化学测试结果 |
§4.4 讨论 |
4.4.1 老龙洞剖面二叠纪-三叠纪之交水层和孔隙水地球化学特征 |
4.4.2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海水低硫酸盐浓度 |
4.4.3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化石黄铁矿化的古环境条件 |
§4.5 小结 |
第五章 华南二叠纪-三叠纪之交浅水环境记录的火山作用 |
§5.1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火山作用与生物大灭绝 |
§5.2 地质背景概况和研究剖面 |
§5.3 两个剖面元素的测试结果 |
§5.4 讨论 |
5.4.1 微生物岩剖面记录的华南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火山作用过程 |
5.4.2 华南二叠纪-三叠纪之交浅水环境氧化还原条件变化 |
§5.5 小结 |
第六章 华南火山作用与生物大灭绝事件之间的联系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华南板块happy new year(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多元数据的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研究[D]. 杨玥. 浙江大学, 2021(01)
- [2]寒武纪澄江生物群射齿目节肢动物研究[D]. 吴雨. 西北大学, 2021
- [3]深时火山灰的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地质意义 ——以乌达、蓬莱滩、柯克亚剖面为例[D]. 王曼.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20(01)
- [4]扬子板块西北缘新元古代早-中期构造演化 ——来自碧口微地块横丹群沉积地层的证据[D]. 高峰. 长安大学, 2020
- [5]华南新元古代海洋化学组成的研究[D]. 李梦涵.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6]中国动态大地坐标框架最优实现的方法与应用[J]. 程鹏飞,成英燕,王晓明,吴素芹,徐彦田. Engineering, 2020(08)
- [7]特提斯地球动力学[J]. 吴福元,万博,赵亮,肖文交,朱日祥. 岩石学报, 2020(06)
- [8]广东广播电视台广播新闻汉英编译岗实习报告[D]. 蔡慧君.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20(08)
- [9]自然拼读法在小学高年级词汇教学中应用的行动研究[D]. 徐张裕. 杭州师范大学, 2020(02)
- [10]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华南浅水碳酸盐岩台地环境变化过程及其成因研究[D]. 廖卫. 中国地质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