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服务故障排除

Web 服务故障排除

一、Web Service故障处理(论文文献综述)

高善兵[1](2021)在《基于工作流的货列检设备生产信息管理平台设计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铁路货车运用工作要求的变化、新技术新装备的更新以及网络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作为铁路货车运用作业管理重要手段的各类信息系统也在不断的升级和改进。由于各类信息系统研发时间、生产厂家不同,造成各系统相互独立,不能相互关联,没有统一规范的接口,存在数据交换壁垒,实现数据共享比较困难,致使列检值班员在一列作业过程中,需要在不同系统之间重复录入相同数据,不仅增大了工作强度,而且造成作业效率低,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铁路货车运用各级管理人员也无法实时掌握列检技术作业进度以及一列作业相关数据。集控联锁电动脱轨器发生故障后,设备维修人员无法直观观察到故障现象,以至不能准确分析故障原因及时的给出具体的施修方案,导致设备无法及时修复。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将工作流理论运用到列检一列作业过程中,通过局域网共享、Web service首位号共享、车轮传感器信息采集、架构技术、关联数据库等技术,在对管理需求、用户需求、功能需求分析基础上,对构建货列检设备生产信息管理平台提出了平台总体架构设计方案和用例设计,并对平台数据架构、信息采集分别进行了设计,实现了列检作业基础数据实时共享。本文对应用和应用实践进行了研究,从平台构建、信息采集、系统架构、数据共享等方面进行了实现研究,同时从列检值班室布局优化、作业流程优化、实际作业图表电子化、作业指导书规范、定置管理及揭示规范方面进行了实践研究。通过论文研究实现了货列检设备生产信息管理平台从集控联锁电动脱轨器系统、微机控制列车制动机试验系统、列车尾部风压监测系统、现在车系统中获取列检一列作业数据和数据自动传输共享,解决了列检值班员重复录入作业信息问题,列车技术作业计划图表铺画,降低了列检值班员工作强度。同时,各级货车运用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列检设备生产信息管理平台掌握列检作业进度,为货车运用专业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列检设备生产信息管理平台可以清楚地显示列检设备故障,准确的传递故障信息,为设备维修人员提供了有利条件。

杨浩[2](2020)在《水电站水轮机组远程监控系统研究与开发》文中研究说明近些年来,随着科学与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家在每个行业领域倡导绿色环保、智能化、大数据等现代化技术。由于清洁、可再生、基本无污染等优点,水电在电力供应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但在我国目前水电生产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水电站偏远、工作条件艰苦、电站底层工作知识匮乏、电站管理系统多样、电站之间存在局限性局域性等。以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横向课题项目为背景,以在运行的东方电气集团水电站水轮机设备作为研究对象,针对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业务发展的特点以及适应当下信息化的要求,通过将目前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云服务技术、传感器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等结合,开发出一套水电站水轮机组远程监控运维系统,将制造和运营连接,数据共享,通过运营中的问题,不断改善和提升水轮机设备的性能,实现大数据的水电站运营模式,对水电站现场设备的远程监测、远程控制以及故障诊断预测等功能,所做具体工作如下:开发以云服务器为中心的水电站水轮机远程监控系统的数据通讯方式,包括开发采用C/S模式通过Modbus TCP协议实现PLC和本地服务器之间的通讯界面、以VPN方式完成PLC和云服务器之间的数据通讯,同时采用ADO.NET技术将数据保存至云服务器,开发Web Service服务的B/S模式的移动用户与云服务器之间的数据通讯。开发水电站水轮机远程监控系统的上位软件,包括云服务器的配置选择、数据库的对比选择、系统软件的开发。其中系统软件的开发包括数据管理、用户管理、系统管理、远程控制界面,基于C/S的生成.exe文件,基于B/S的Web系统在云服务器发布,最后完成整个混合模式的软件。验证嵌入Elman神经网络的智能专家系统和系统云服务器性能,包括对某一型号的水轮机采集变转速、变励磁、变负荷下的振动数据进行分析,对云服务器增加其用户量测试其是否能正常运行。

宋玉峰[3](2020)在《云平台下RESTful Web Service架构的研究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互联网技术得到了飞快的发展,同时凭借互联网的发展云计算近年来已经被全球众多公司、企业以及国家所喜爱,一些公司也利用Web Service等技术开发了各种云平台提供给网络用户不同类型的Web服务。本人在分析研究实验室原云平台架构后,针对其中存在的缺点提出改进优化方案,根据新的需求设计完成相应的系统模块,最终实现云平台下RESTful Web Service架构。首先原云平台是以前设计实现的,使用传统Web Service技术开发,利用SOAP协议和其他服务交互,其中有的服务还要支持RDP或Socket才能正常使用。从而导致原云平台功能模块之间耦合性较高,服务分层不明显,服务间数据交互接口标准不统一,更新维护困难。因此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系列新的需求改进优化存在的问题,本文将舍弃传统Web Service相关技术,采用RESTful相关技术构建RESTful Web Service架构,从全局层面降低云平台模块间的耦合性,使服务模块层次更加分明。需求明确之后,在新架构基础上,对整个系统划分出不同的功能模块,按照功能的不同可以分为负载均衡模块、中间件模块、认证授权模块、RESTful Web服务模块。其次,对划分的功能模块展开详细设计,在详细设计基础上结合开发环境实现每一个功能模块。负载均衡模块采用LVS+Nginx来负载客户端请求,同时Nginx代替Apache作Web服务器实现动静分离的前后端架构。中间件模块添加中间件增加系统的拓展性,增加数据库中间件封装统一的数据读写接口,同时支持底层数据库的读写分离、主从复制;Redis缓存中间件,设置多个缓存节点,进一步提升数据获取速度,降低数据库读写压力;服务中间件将原云平台RDP、Socket等服务封装为一致的RESTful接口,保证原云平台的服务可以正常使用。认证授权模块,在常用的三种方案从中选定JWT方案来实现用户信息的认证授权,保证用户服务请求的安全可靠。RESTful Web服务模块设计实现一致的RESTful Web服务接口,这套接口可以和客户端以及下游服务或中间件交互,并用JSON数据格式传递数据,同时对前端代码重新编写保证用户正常使用。最后本文设计实现原云平台下RESTful Web Service架构,并对系统进行一系列测试,测试主要分为功能和性能两方面测试,分析每一个测试结果,验证系统基本功能是否完整,RESTful接口是否满足RESTful设计原则,验证令牌能否安全可靠,同时和原云平台进行对比测试,验证改进后是否有更好的性能。

侯晓宁[4](2019)在《基于XMPP的配电自动化IEC 61850通信映射研究》文中指出IEC 61850标准应用于配电自动化系统可建立标准化的信息模型和规范化的通信映射,提高设备间的互操作性,减少通信配置和安装调试的工作量。但目前IEC已发布的映射方案不能满足配电网快速、安全通信的应用需求,为此IEC成立了工作组正在制定XMPP映射标准。XMPP作为一种开源的即时通信协议,具备开放性、可扩展性和安全性等特点,可满足配电网通信的需求。本文研究了基于XMPP的IEC 61850通信映射方法,并搭建试验系统测试了XMPP映射的有效性和实时性。研究具体内容包括:(1)分析了配电自动化系统的通信映射需求。概述了配电自动化系统通信结构、通信特点,分析了目前配电自动化系统通信安全防护存在的不足。针对配电网各功能的典型应用场景,分析了各功能的信息交互对象、内容和通信性能要求,总结了配电网应用IEC 61850的通信映射需求。(2)研究了配电自动化系统XMPP通信映射。基于配电网通信映射需求,分析明确了配电网信息交互所需XMPP通信数据映射和服务映射;提出了XMPP服务器在配电网的配置原则;以通信实时性要求高的分布式FA典型应用场景为研究对象,具体研究应用XMPP映射实现其通信。对于分布式FA,分析了其通信功能需求及性能要求,提出了分布式FA应用XMPP的通信架构,为交互数据配置了相关服务,完成了功能服务映射。此外,分析了XMPP通信映射的安全机制,其可确保智能终端信息交互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认证性。(3)搭建试验系统验证了XMPP映射的有效性和实时性。试验系统的XMPP服务器选用Openfire,测试程序基于Smack类库开发。试验包括功能性测试和传输延时测试。功能性测试模拟了分布式FA功能中STU之间交互的模型数据、遥测、遥信数据等,验证了分布式FA中XMPP通信映射的有效性。传输延时试验测试了报文大小、安全加密对XMPP传输实时性的影响。与现有的GOOSE over UDP方案比较,基于XMPP方案的传输延时大于GOOSE over UDP,但可满足缓动型分布式FA的要求。XMPP应用于配电自动化系统,可规范数据的通信,实现横纵向信息交互的安全加固,为电力物联网中的智能配电终端、分布式电源监控终端等大量智能终端的接入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通信映射方式。

姚锋[5](2019)在《大规模复杂系统云仿真支撑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大规模复杂系统仿真(Large-scale Complex System Simulation,LCSS)具有实体规模大、模型复杂、平台工具需求多样等特点,对仿真平台计算性能和易用性提出了较高要求。然而,当前云平台多是提供孤立的平台工具供用户使用,未考虑仿真模型易组合需求以及仿真实体间交互复杂的特点,导致用户使用困难、运行效率低。因此,开展大规模复杂系统云仿真支撑技术研究、实现高效的一体化云仿真服务,对满足LCSS的高效易使用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论文针对当前大规模复杂系统云仿真的需求和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围绕一体化服务化仿真平台工具集成、异构仿真资源描述、仿真资源调度优化和仿真容错等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主要工作及创新点如下:(1)提出了一种面向应用的一体化服务化仿真平台工具集成框架。构建一体化云仿真服务需要实现服务化仿真平台工具的集成以及仿真模型的灵活组合,然而当前云仿真平台多是提供孤立的仿真平台工具,不易使用,且在实现仿真模型组合时需要对仿真模型进行改造,难以支持利用已有仿真模型灵活组装不同仿真应用,因而无法提供一体化云仿真服务。对此,提出了一种面向应用的一体化服务化仿真平台工具集成框架,该框架以应用为中心,把平台工具隐藏在服务中,同时利用由初始化事件、DR事件和功能事件E组成的IDE仿真对象结构对仿真模型进行封装,以支持其灵活组合,并借助XML技术实现各服务化仿真平台工具间仿真应用信息的传递,从而提供一体化云仿真服务。实验表明,该框架可为实现简单易用的一体化云仿真服务提供支撑。(2)提出了面向资源检索的异构仿真资源语义描述方法。当前资源描述未能结合动态行为和历史互连记录实现语义描述,检索性能不高。对此,提出了一种面向资源检索的异构仿真资源语义描述方法,采用本体技术,从基本信息、依赖环境、应用上下文和动态信息四个方面对不同类型仿真资源进行语义描述,并结合逻辑匹配、相似度匹配方法实现仿真资源的单独检索和联合检索。实验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提高仿真资源的检索性能。(3)提出了一种基于历史信息的仿真资源调度启发式优化算法。不同虚拟机组合方案对仿真运行性能影响较大,然而现有云资源调度方法适合子任务运行时间相互独立并可事先确定的任务,但仿真应用中各仿真实体频繁同步,其运行时间相互影响,难事先确定,导致当前资源调度方法性能不佳。对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历史信息的仿真资源调度启发式优化算法PEMOA,该方法首先利用仿真运行历史事件信息建立仿真性能评估模型PEM,以评估不同虚拟机组合上的仿真运行时间,然后以PEM模型结果为依据,结合遗传算法,搜索仿真运行时间最短的虚拟机组合方案。典型测试用例表明,PEMOA可缩短多达31.8%的仿真运行时间。(4)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协同的在线仿真容错方法。云环境中常通过复制备份或检查点方法来实现仿真容错,但前者需周期性维护副本状态的同步,开销较大;后者需回滚无故障仿真实体,仿真恢复效率不高。对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协同的在线仿真容错方法,该方法在传统仿真运行框架上增加仿真恢复执行模块,并结合事件缓存、消息识别以及重发/过滤机制,使得仅需恢复出现故障的仿真实体便可实现仿真正确恢复,从而支持云环境中仿真高效容错。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提供正确的仿真结果,并可有效提高仿真容错执行效率,扩展性好。基于上述研究成果,论文结合课题组研发的并行离散事件仿真引擎,实现了一个面向大规模复杂应用系统一体化云仿真平台SIMCloud,采用民意仿真实验测试表明,SIMCloud使用简单且运行效率高。

朱美玲[6](2018)在《基于流式大数据局部性与即时关联的服务链接方法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流数据处理系统的相关研究与实践取得了长足进步,已拥有近实时处理海量流数据的能力,但尚存在以下亟待改善之处:首先,经典的流数据处理系统通常直接将规模庞大、价值密度低的底层流数据接入系统,会导致系统存储空间膨胀、处理能力和检索能力下降等;第二,大部分系统面向应用需求依赖事先编码制定流数据全局处理逻辑,与流数据的局部性和不确定性之间存在矛盾。第三,传统的“请求/响应”模式限制了系统的自动化能力和快速响应能力。本文主要针对流数据不确定性问题,在所在研究团队提出的主动式流数据服务模型基础上展开进一步研究,主要贡献有以下三点:1.提出了适于主动式流数据服务的服务超链模型,给出了服务超链在去中心化管理中规避预置全局逻辑的机制。实验结果表明服务超链数量随着数据集规模增加和参数变化是可控的。提出了构造时基于历史数据的服务超链生成算法。将服务超链生成问题转换为一种受时间约束的频繁共现模式挖掘问题,定义了GFE(“产生-过滤-扩展”)策略和算法,可有效生成服务超链。基于故障检测实际应用数据的实验结果证实了服务超链组合的局部逻辑可以有效检测故障。2.提出了数据驱动的服务超链即时更新算法,可以在运行时迭代地学习和更新服务超链。实验结果表明在真实数据集上服务超链数量随流数据持续接入是可控的。为了提升算法效率,在扩展经典的流数据算法Lossy Counting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界标的空间释放策略;优化了数据结构,可以迅速定位需要修改或添加的服务超链的存储位置。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算法平均延时在不同速率下最多可以降低65%,在不同参数取值下最多可以降低62%。3.针对流数据的不确定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服务超链的服务链接方法。基于局部性原理和自适应机制提出了超链选择策略,在保障正确选择服务超链的前提下,降低了链接服务的数量,避免重复传播事件,提升了链接效率。实验结果表明,服务超链确实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手段:(1)服务超链可以正确链接服务,覆盖91.04%火电厂故障检测应用需求;(2)在满足应用需求的同时,服务超链可提升链接效率。在不同服务实例数量下基于超链链接服务时平均延时最多可降低51%;在不同流数据速率下平均延时最多可降低48%。本文以服务超链的模型与生成、服务超链的更新为基础,针对流数据不确定性问题,从局部角度出发,利用服务超链在运行时灵活选择流数据局部处理逻辑,逐步形成相对完整的逻辑,从而产生满足应用需求的处理结果。通过理论证明和实验分析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梁晓婷[7](2018)在《风电场数据采集与远程集控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风力发电技术快速发展并逐渐趋向成熟,风电企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随着各风电集团对其管辖区域内风电场的不断扩建,风电场内装机容量迅速增长,风机设备种类也不断增加;但由于不同厂家提供的风机和监控系统间相互独立,最终造成风电场生产数据分散、信息孤岛、人员利用率低、实时性差、管控效果不佳等问题。如何有效地对风机设备运行状况进行集中、实时监控成为企业关注的重点。IEC61400-25标准的颁布,以及OPC、Web Services等数据通信技术的出现,为风电场集中监控系统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通过建立区域性风电场数据采集与远程集控系统,对风电场内数据信息进行统一采集与上传,实现多个风电场的集中化管理以及“无人值班、少人值守、区域化管理”模式。综上所述,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风电场的数据采集与远程监控系统进行了研究:首先,本文设计了风电场数据采集与远程集控系统,并对IEC61400-25标准的信息模型、信息交换模型以及以上两种模型到MMS、Web Services、OPC XML-DA、IEC60870-5-104、DNP3等五种通信协议栈的映射方式进行研究与剖析,并结合工程实际,选择OPC协议作为数据通信方法。其次,以IEC61400-25标准为基础,结合OPC接口技术开放性、分布式等特点,在实验室环境下搭建基于OPC协议的风机数据采集架构进行过程模拟,使用OPC数据转发软件对风电场风机数据进行采集以及规约转换,通过电力调度网上传至集控中心监控界面实时显示。同时,进一步改进系统设计提出了基于Web Services接口技术的风电场监控系统,结合Web Services技术的耦合性、跨平台等优势,设计Web Services服务器端以及Web接口实现,客户端通过互联网即可与服务端进行通信,实现对风电场风机设备运行状态的远程监控。最后,对风电SCADA系统数据进行分析,并采用网格法进行数据清洗得到风电机组正常运行状态下的数据,并运用Adaboost-BP算法构建齿轮箱故障预测模型,预测润滑油温度和轴承温度。最后采用统计过程控制算法对齿轮箱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际值的残差进行分析处理,根据3?准则进行故障预测,验证了本文提出的Adaboost-BP模型结合SPC算法进行故障预测的有效性。

吴晗[8](2018)在《Web服务性能故障自动注入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SOA)已经越来越多的使用在分布式软件系统架构中。基于Web服务的服务化软件无论是在民用商业系统领域,还是在军用装备软件领域,都已得到广泛应用。测试是Web服务开发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对发现Web服务的缺陷,保证和提高Web服务质量有重要意义。目前,Web服务测试研究主要关注功能测试,较少关注服务的性能类测试问题。传统的性能测试难以对Web服务这类松耦合系统的性能进行系统地评估,特别是难以评估组合服务交互过程中子服务不稳定性带来的影响。对于由多个子服务编制而成的组合服务,其性能依赖第三方子服务的表现,而子服务中不稳定因素的出现具有不确定性,很难保证其在测试过程中出现。目前的测试技术尚未能够有效分析组合服务内部的子服务性能表现变化对组合服务整体性能的影响。为解决上述不足,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故障自动注入的Web服务性能测试方法。针对组合Web服务,提出了面向时间延迟和波动的测试规约,并基于规约引出高覆盖性能故障体系。通过覆盖指引下的性能类故障自动注入,为Web服务的性能测试和评估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持。具体工作包括:(1)提出了一种较为系统的自动化性能故障注入测试方法。首先定义了面向性能类问题检测的故障注入测试覆盖准则,包括子服务单次调用延迟覆盖、子服务多次调用延迟覆盖以及子服务波动覆盖。从这些覆盖准则出发,结合已给定的组合服务测试用例集,自动生成相应的故障注入配置来实施故障注入过程。(2)提出一种规约断言语言以方便Web服务性能故障注入测试的结果判定,判定是否存在服务响应时间过长、服务响应时间波动过大、服务调用超时等情况。该语言允许定义灵活的判定规则,可用于提高Web服务性能缺陷识别的自动化程度。(3)实现了一个Web服务性能故障自动注入工具,利用该工具可对Web服务实施性能相关的故障注入,并通过规约判定服务的性能是否达标。在几个具有代表性的Web服务上的性能故障注入测试实验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具备实际的有效性。

张俊娜,王尚广,孙其博,杨放春[9](2018)在《SLA感知的事务型组合服务容错方法》文中认为针对组合服务容错逻辑与执行逻辑不分离,以及容错过程易出现SLA(service level agreement)违反的现状,提出一种SLA感知的事务型组合服务容错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有限状态机建模组合服务执行过程,对其状态进行监控;其次,采用监控自动机监控执行过程中的SLA属性,确保不出现SLA违反;然后,对于补偿过程,采用改进的差分进化算法快速寻找最优恢复规划;最后,该方法与组合服务执行逻辑相分离,所以易于开发、维护和更新.基于真实数据集的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在故障处理时间与组合最优度方面优于其他方法,并且对不同故障规模适应良好.

张瑜超[10](2018)在《广电运营商业务运维信息分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运营商的业务和服务保障能力是其核心竞争力。目前国内的广电运营商,业务运维的体系庞大、流程复杂,难以满足移动时代的运维信息分享需求。例如,一线员工与后台支撑员工之间的沟通成本高昂,效率低下;业务运维涉及业务系统(Boss)、网管系统等多个独立的信息系统,运维故障定位困难,告警信息推送不够及时。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国内某直辖市广电运营商(以下简称O公司)的实际项目为背景,在对Web开发、微信社交、以及消息队列等相关技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广电运营商业务运维信息分享系统(以下简称BOISS系统)。该系统的核心功能包括:业务运维数据整合、基于业务场景的业务运维信息分享规则配置、业务运维信息分享消息的接收和推送。测试及应用情况表明,该系统是可行且有效的。本文的工作要点如下:(1)业务运维数据整合功能的设计和实现。广电业务运维涉及业务系统、网管系统和各类设备管理系统等多个独立信息系统,各个系统的业务数据格式不同,难以满足业务和运维信息分享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广电业务运维数据整合方法,该方法包括基于SOAP的广电业务运维数据的统一交互协议、业务运维数据与统一交互消息的相互转换机制和相应的转换工具。应用情况表明,BOISS系统可支持500多万用户的业务系统及300多万设备终端的业务运维数据整合。(2)基于业务场景的业务运维信息分享规则配置功能的设计和实现。广电运营商业务运维信息需根据不同的业务场景,设置不同的分享规则。本文结合广电运营商业务运维管理规范,并基于Spring和myBatis这2个Web应用开发框架实现了基于业务场景的业务运维信息分享规则配置功能。应用情况表明,BOISS系统可基于3种分享策略支持各种自定义的广电业务运维场景。(3)业务运维信息分享消息的接收和推送功能的设计和实现。广电业务运维信息分享消息需支持实时或预约的接收、推送方式,消息类型包括文字、图片和网页链接。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微信公众号的广电业务运维信息分享消息的收发方式,设计并实现了消息接收模块、分堆挑选的批量处理机制和按资源分类的批量发送机制。应用情况表明,BOISS系统可支持三千多名运维员工日均两万余次的业务运维信息分享消息的接收和推送。

二、Web Service故障处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Web Service故障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工作流的货列检设备生产信息管理平台设计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分析
        1.2.1 国外发展现状分析
        1.2.2 国内发展现状分析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平台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1.5 本章小结
2 相关技术及理论基础
    2.1 工作流理论基础
        2.1.1 工作流的定义
        2.1.2 工作流主要相关概念
        2.1.3 工作流模式定义
        2.1.4 Workflow引擎
        2.1.5 工作流管理系统定义
        2.1.6 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分类
        2.1.7 工作流管理系统结构
        2.1.8 图解工作流结构
    2.2 信息采集技术
        2.2.1 数据采集技术应用
        2.2.2 车轮传感器数据采集技术
    2.3 架构技术
        2.3.1 开发语言选择
        2.3.2 平台框架技术
        2.3.3 数据库技术
    2.4 本章小结
3 平台需求分析
    3.1 列检设备生产信息管理需求分析
        3.1.1 列检值班员作业流程分析
        3.1.2 列检一列作业信息项点分析
        3.1.3 列检值班室设备生产信息分析
        3.1.4 列检设备生产信息管理平台建设目标
        3.1.5 平台技术可行性分析
    3.2 平台用户需求分析
        3.2.1 列检值班员需求分析
        3.2.2 检车员需求分析
        3.2.3 车辆段调度员需求分析
        3.2.4 动态检车组长需求分析
        3.2.5 动态检测人员需求分析
        3.2.6 管理者需求分析
    3.3 平台功能需求分析
        3.3.1 系统管理模块需求分析
        3.3.2 货车运用记录模块需求分析
        3.3.3 货车设备记录模块需求分析
        3.3.4 货车运用技术管理模块需求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平台设计
    4.1 平台总体架构设计
    4.2 平台功能架构和用例设计
        4.2.1 平台总体功能模块
        4.2.2 平台总体用例设计
    4.3 平台数据架构
        4.3.1 数据库设计
        4.3.2 平台各实体以及E-R图
        4.3.3 基于工作流理论的数据流设计
        4.3.4 数据接口设计
    4.4 信息采集设计
        4.4.1 平台数据传输流程
        4.4.2 计时、计轴信息采集及车轮检测仪通讯规约设计
        4.4.3 首、尾号共享设计
        4.4.4 控制柜的硬件设计
    4.5 本章小结
5 平台应用实现和实践
    5.1 平台应用实现
        5.1.1 平台构建实践
        5.1.2 车辆计时、计轴信息采集实现
        5.1.3 C/S结构平台实现
        5.1.4 B/S结构平台实现
        5.1.5 数据共享的实现
    5.2 平台应用实践
        5.2.1 列检值班室布局优化调整
        5.2.2 列检值班员作业流程优化
        5.2.3 列检实际作业图表电子化
        5.2.4 建立作业指导书管理规范
        5.2.5 建立列检值班室设备管理规范
        5.2.6 值班室定置管理及揭示规范
    5.3 平台应用分析
        5.3.1 平台应用效果分析
        5.3.2 平台应用效益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和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创新点
    6.3 后续研究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水电站水轮机组远程监控系统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课题及相关技术国内外发展和研究现
        1.2.1 水轮机设备的发展和现状
        1.2.2 远程监控技术国内外发展及现状
        1.2.3 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以及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结构
        1.3.1 论文内容
        1.3.2 论文结构
第2章 系统总体需求分析与方案设计
    2.1 水电行业领域的整体分析
        2.1.1 水电站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2.1.2 水电行业运营与设备制造之间服务模式的探究
    2.2 远程系统需求分析
        2.2.1 远程监控系统的功能需求
        2.2.2 远程系统的性能需求
    2.3 系统结构的分析
        2.3.1 系统各级用户的需求
        2.3.2 系统软件结构分析
        2.3.3 系统硬件方案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系统故障信号智能诊断理论研究
    3.1 水轮发电机组故障信号机理分析
        3.1.1 水轮发电机振动信号特征
        3.1.2 水轮发电机振动信号的分类
    3.2 振动信号预处理分析方法
        3.2.1 小波变换法
        3.2.2 包络分析法
        3.2.3 经验模态分析法
        3.2.4 局部均值分析法
    3.3 信号预处理算法的改进和仿真研究
        3.3.1 LMD端点效应改进方案
    3.4 神经网络专家系统故障诊断研究
        3.4.1 专家系统的结构和框架
        3.4.2 专家系统的推理原理过程
        3.4.3 Elman人工神经网络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系统通讯与硬件实现
    4.1 数据通讯技术的研究
        4.1.1 Modbus TCP通讯协议
        4.1.2 WebSocket与网页实时交互技术
        4.1.3 Web Service传输技术
    4.2 系统硬件与通讯的实现
        4.2.1 系统硬件总体框架
    4.3 数据通讯技术的实现
        4.3.1 PLC与本地服务器数据通讯实现
        4.3.2 PLC与云服务器的通讯实现
        4.3.3 远程客户端与云服务器通讯实现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远程系统软件设计与开发
    5.1 云平台技术的应用
        5.1.1 云服务器选择
        5.1.2 云服务器的配置
        5.1.3 云服务器数据库的选择
        5.1.4 云服务器数据库的设计
    5.2 WEB SERVICE的开发
    5.3 软件开发框架
        5.3.1 系统管理模块
        5.3.2 用户管理模块
        5.3.3 数据管理
        5.3.4 远程控制模块
        5.3.5 技术参数远程修正界面
    5.4 系统云服务器上发布过程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水电站水轮机组远程监控系统测试
    6.1 水电站水轮机参数
    6.2 服务器性能测试
        6.2.1 用户的并发数据测试
        6.2.2 服务器流量需求测试
        6.2.3 实时性的测试
    6.3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总结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云平台下RESTful Web Service架构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内容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相关技术综述
    2.1 RESTful理论基础
        2.1.1 基本概念
        2.1.2 设计原则
    2.2 Web Service
        2.2.1 传统Web Service
        2.2.2 RESTful Web Service
    2.3 LVS和 Nginx
        2.3.1 LVS概述
        2.3.2 Nginx概述
    2.4 中间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云平台下RESTful Web Service架构分析及设计
    3.1 原云平台架构研究分析
    3.2 需求分析
    3.3 系统整体架构分析设计
        3.3.1 系统整体架构
        3.3.2 系统模块结构
    3.4 系统模块设计
        3.4.1 负载均衡模块设计
        3.4.2 中间件模块设计
        3.4.3 认证授权模块设计
        3.4.4 RESTful Web服务模块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云平台下RESTful Web Service架构的实现
    4.1 负载均衡模块实现
        4.1.1 LVS负载
        4.1.2 Nginx负载
    4.2 中间件模块实现
        4.2.1 数据库中间件实现
        4.2.2 服务中间件实现
        4.2.3 Redis缓存中间件实现
    4.3 认证授权模块实现
    4.4 RESTful Web服务模块实现
        4.4.1 路由功能的实现
        4.4.2 RESTful API的实现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测试及分析
    5.1 测试环境
        5.1.1 测试环境配置
        5.1.2 测试环境搭建
    5.2 测试结果及分析
        5.2.1 功能测试
        5.2.2 性能测试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6.1 本文的主要工作
    6.2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4)基于XMPP的配电自动化IEC 61850通信映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课题的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配电自动化系统通信映射需求分析
    2.1 配电自动化系统的通信
        2.1.1 配电自动化系统通信结构
        2.1.2 配电自动化系统通信特点
        2.1.3 配电自动化系统的通信安全防护
    2.2 配电自动化系统功能场景分析
    2.3 配电自动化IEC61850 通信映射需求
        2.3.1 信息模型
        2.3.2 信息交换模型
        2.3.3 通信服务映射
    2.4 配电自动化现有的IEC61850 通信映射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配电自动化系统XMPP通信映射
    3.1 配电自动化XMPP映射方法
        3.1.1 XMPP协议
        3.1.2 映射方式
        3.1.3 数据映射和服务映射
    3.2 配电自动化XMPP服务器的配置
    3.3 分布式馈线自动化中的XMPP映射
        3.3.1 分布式FA工作原理
        3.3.2 分布式FA通信需求
        3.3.3 分布式FA应用XMPP的通信架构
        3.3.4 分布式FA功能服务映射
    3.4 配电自动化应用XMPP的信息安全防护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XMPP映射方法的试验验证
    4.1 试验环境
        4.1.1 XMPP服务器
        4.1.2 测试程序开发
        4.1.3 通信网络
    4.2 功能性测试
    4.3 XMPP传输延时测试
        4.3.1 测试方法
        4.3.2 报文大小对传输延时影响测试
        4.3.3 安全加密对传输延时影响测试
    4.4 应用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在读期间参与科研项目情况
致谢

(5)大规模复杂系统云仿真支撑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1.2.1 大规模复杂系统仿真概述
        1.2.2 并行离散事件概念术语
        1.2.3 基于云平台的仿真技术研究现状
        1.2.4 云仿真支撑技术面临的主要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贡献
        1.3.1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1.3.2 论文主要贡献
    1.4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一体化云仿真服务集成框架
    2.1 引言
    2.2 相关研究与局限性
    2.3 面向应用的一体化服务化仿真平台工具集成框架
        2.3.1 云仿真平台架构
        2.3.2 服务化仿真平台工具集成框架
        2.3.3 仿真模型组合框架
    2.4 实验与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本体的异构仿真资源描述方法
    3.1 引言
    3.2 相关研究与局限性
    3.3 面向资源检索的异构仿真资源语义描述方法
        3.3.1 总体思路
        3.3.2 异构仿真资源描述框架SRDF
        3.3.3 基于本体的仿真资源描述模型
        3.3.4 基于SRDF的仿真模型语义检索
    3.4 实验与分析
        3.4.1 评估指标
        3.4.2 单仿真模型资源检索
        3.4.3 多仿真模型资源联合检索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云环境中仿真资源调度启发式优化方法
    4.1 引言
    4.2 相关研究及局限性
    4.3 基于历史信息的仿真资源调度启发式优化算法
        4.3.1 性能评估模型
        4.3.2 基于遗传算法的仿真资源调度优化算法
    4.4 实验与分析
        4.4.1 实验设计
        4.4.2 实验结果及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云环境中在线仿真容错方法
    5.1 引言
    5.2 相关研究及局限性
    5.3 基于局部协同的在线仿真容错方法
        5.3.1 云环境中仿真运行
        5.3.2 传统的PDES仿真容错
        5.3.3 在线仿真容错支撑技术
    5.4 实验与分析
        5.4.1 PDES4Cloud的实现
        5.4.2 正确性验证
        5.4.3 高效性验证
        5.4.4 可扩展性验证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大规模复杂系统云仿真平台的实现与测试验证
    6.1 引言
    6.2 SIMCloud框架设计与实现
        6.2.1 设计目标
        6.2.2 体系架构
        6.2.3 系统设计与实现
    6.3 SIMCloud测试验证
        6.3.1 民意系统仿真应用场景描述
        6.3.2 民意系统仿真应用的组装与运行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论文工作总结
    7.2 进一步研究工作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6)基于流式大数据局部性与即时关联的服务链接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分析
        1.2.1 案例分析
        1.2.2 研究问题及难点分析
    1.3 本文主要内容
    1.4 论文组织结构
第2章 相关工作
    2.1 流数据服务化
        2.1.1 流数据服务模型
        2.1.2 流数据服务架构与流数据服务中间件
    2.2 流数据关联与服务关联
        2.2.1 流数据关联
        2.2.2 服务关联
    2.3 数据链接与服务链接
第3章 服务超链模型及生成方法
    3.1 服务链接方法基本原理
    3.2 主动式流数据服务模型
    3.3 服务超链模型
    3.4 基于业务知识的服务超链构建
    3.5 基于历史数据的服务超链生成
        3.5.1 服务超链生成算法
        3.5.1.1 服务超链支持度计算
        3.5.1.2 服务超链置信度计算
        3.5.1.3 服务超链延时计算
        3.5.2 服务超链生成算法优化
    3.6 实验与验证
        3.6.1 实验设置
        3.6.1.1 实验目的
        3.6.1.2 实验数据
        3.6.1.3 实验指标
        3.6.1.4 对比方法
        3.6.2 实验步骤
        3.6.2.1 验证超链生成算法效果的步骤
        3.6.2.2 验证超链效果的步骤
        3.6.3 实验结果及分析
        3.6.3.1 超链生成算法的效果
        3.6.3.2 服务超链在故障检测中的效用
第4章 服务超链更新方法
    4.1 基于业务知识的服务超链更新
    4.2 数据驱动的服务超链即时更新
        4.2.1 服务超链即时更新算法
        4.2.1.1 服务超链支持度即时计算
        4.2.1.2 服务超链置信度即时计算
        4.2.1.3 服务超链延时即时计算
        4.2.2 服务超链即时更新算法优化
    4.3 实验与验证
        4.3.1 实验设置
        4.3.1.1 实验目的
        4.3.1.2 实验数据
        4.3.1.3 实验指标
        4.3.1.4 对比方法
        4.3.2 实验步骤
        4.3.2.1 验证超链即时更新算法效果的步骤
        4.3.2.2 验证超链更新效果的步骤
        4.3.3 实验结果及分析
        4.3.3.1 服务超链即时更新算法的效果
        4.3.3.2 更新后服务超链的效果
第5章 基于服务超链的服务链接方法
    5.1 基于服务超链的服务链接
    5.2 服务链接运行机制
    5.3 实验与验证
        5.3.1 实验设置
        5.3.1.1 实验目的
        5.3.1.2 实验数据
        5.3.1.3 实验指标
        5.3.1.4 对比方法
        5.3.2 实验步骤
        5.3.2.1 验证链接有效性的步骤
        5.3.2.2 验证链接效率的步骤
        5.3.3 实验结果及分析
        5.3.3.1 服务链接方法的有效性
        5.3.3.2 服务链接方法的效率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总结
    6.2 未来工作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7)风电场数据采集与远程集控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主要内容
第二章 风电场数据采集与远程集控系统设计
    2.1 系统设计分析
        2.1.1 系统设计目标
        2.1.2 系统设计原则
    2.2 系统功能
    2.3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2.3.1 主站系统结构
        2.3.2 子站系统结构
    2.4 组网方式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IEC61400-25 标准的风机数据通信模型建立
    3.1 IEC61400-25 标准内容概要
    3.2 风电场信息化建模
        3.2.1 基于IEC61400-25 标准的信息模型结构
        3.2.2 风电场信息模型的建立
    3.3 风电场信息交换模型建立
    3.4 风电场通信服务映射协议分析
        3.4.1 Web Services协议
        3.4.2 MMS协议
        3.4.3 IEC60870-5-104 协议
        3.4.4 DNP3 协议
        3.4.5 OPC XML-DA协议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风电场风机数据采集与远程监控
    4.1 基于OPC协议的风电场风机数据采集
        4.1.1 OPC数据访问方式选择
        4.1.2 基于OPC协议的数据采集实现
        4.1.3 风机数据采集
        4.1.4 集控中心数据采集与监控
    4.2 基于Web Services接口技术的数据采集与监控
        4.2.1 基于HTTP的 WebService数据交互方式设计
        4.2.2 基于Web Services的风电场监控系统体系结构
        4.2.3 Web Services服务端
        4.2.4 Web客户端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SCADA系统数据的故障预测
    5.1 风电场SCADA系统
    5.2 基于SCADA系统的风电机组数据分析
        5.2.1 风电机组运行参数
        5.2.2 风电场SCADA数据清洗
    5.3 基于SCADA系统数据的齿轮箱故障预测
        5.3.1 Adaboost算法
        5.3.2 齿轮箱故障诊断实例分析
        5.3.3 统计过程控制方法的齿轮箱故障预测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8)Web服务性能故障自动注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方法
    2.1 Web服务
    2.2 组合服务
    2.3 Web服务性能
    2.4 软件故障注入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面向性能缺陷的故障自动注入
    3.1 基于规约和故障注入的Web服务性能测试
        3.1.1 Web服务性能缺陷的故障自动注入测试总体框架
        3.1.2 性能缺陷与规约
    3.2 故障注入覆盖体系
    3.3 Web服务测试用例
    3.4 故障注入配置集生成
        3.4.1 子服务响应时间范围确定
        3.4.2 延迟类故障的故障注入配置集生成
        3.4.3 波动类故障的故障注入配置集生成
    3.5 实验
        3.5.1 实验设置
        3.5.2 实验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Web服务性能故障判定规约语言研究
    4.1 Web服务性能故障判定规约语言
    4.2 规约语言示例
    4.3 基于规约的性能故障判定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Web服务性能故障自动化注入系统实现
    5.1 总体设计
    5.2 Web服务性能故障注入模块实现
        5.2.1 故障注入的体系流程图
        5.2.2 故障注入配置集生成
        5.2.3 故障注入实施
        5.2.4 故障执行流程
    5.3 规约语言判定模块实现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以及学术成果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项目情况

(9)SLA感知的事务型组合服务容错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研究场景
2 SLA感知的事务型组合服务容错方法
    2.1服务状态监控
    2.2 SLA监控
    2.3恢复规划计算
3基于改进差分进化算法的最优恢复规划
    3.1差分进化算法
    3.2改进差分进化算法
    3.3适应度函数构造及编码
4仿真实验
    4.1实验建立
    4.2实验对比
        4.2.1 A类实验结果
        4.2.2 B类实验结果
        4.2.3 C类实验结果
    4.3参数分析
5相关工作
6结论与未来工作展望

(10)广电运营商业务运维信息分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银行业务运维系统现状
        1.2.2 电信运营商运维系统现状
    1.3 论文的研究目标及主要内容
    1.4 本文章节安排
2 BOISS系统的相关技术综述
    2.1 WEB应用开发技术
        2.1.1 WEBSERVICE技术概述
        2.1.2 SPRING框架
        2.1.3 MYBATIS框架
    2.2 微信社交技术
    2.3 消息队列技术
    2.4 本章小结
3 BOISS系统需求分析及架构设计
    3.1 广电运营商业务运维流程的分析和优化
        3.1.1 业务运维流程的现状和问题
        3.1.2 业务运维流程的优化
    3.2 系统需求分析
        3.2.1 功能性需求
        3.2.3 非功能性需求
    3.3 系统架构设计
        3.3.1 基于微信社交技术的信息分享解决方案
        3.3.2 逻辑架构
        3.3.3 技术架构
        3.3.4 部署视图
    3.4 本章小结
4 BOISS系统核心功能的设计和实现
    4.1 业务运维数据整合功能
        4.1.1 业务运维数据整合方法
        4.1.2 统一数据交换消息
        4.1.3 基于反射的业务运维数据与统一交互消息的相互转换
    4.2 基于业务场景的业务运维信息分享规则配置功能
        4.2.1 基于业务场景的分享规则配置机制
        4.2.2 业务运维信息分享规则的Web页面
        4.2.3 业务运维信息分享规则的管理
        4.2.4 业务运维信息分享规则的存储
    4.3 业务运维分享消息的接收和推送功能
        4.3.1 业务运维信息分享消息的接收和推送机制
        4.3.2 消息接收模块
        4.3.3 分堆挑选批量处理机制的实现
        4.3.4 按资源分类的批量发送机制的实现
    4.4 本章小结
5 BOISS系统的测试与应用
    5.1 系统测试
        5.1.1 功能测试
        5.1.2 性能测试
    5.2 系统应用
        5.2.1 运行实例
        5.2.2 运行效果与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工作小结
    6.2 下一步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Web Service故障处理(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工作流的货列检设备生产信息管理平台设计与应用[D]. 高善兵.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21(01)
  • [2]水电站水轮机组远程监控系统研究与开发[D]. 杨浩. 兰州理工大学, 2020(12)
  • [3]云平台下RESTful Web Service架构的研究与实现[D]. 宋玉峰.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8)
  • [4]基于XMPP的配电自动化IEC 61850通信映射研究[D]. 侯晓宁. 山东理工大学, 2019(03)
  • [5]大规模复杂系统云仿真支撑技术研究[D]. 姚锋. 国防科技大学, 2019(01)
  • [6]基于流式大数据局部性与即时关联的服务链接方法研究[D]. 朱美玲. 天津大学, 2018(06)
  • [7]风电场数据采集与远程集控系统研究[D]. 梁晓婷. 河北工业大学, 2018(07)
  • [8]Web服务性能故障自动注入技术研究[D]. 吴晗.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8(02)
  • [9]SLA感知的事务型组合服务容错方法[J]. 张俊娜,王尚广,孙其博,杨放春. 软件学报, 2018(12)
  • [10]广电运营商业务运维信息分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张瑜超.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Web 服务故障排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